第一篇: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分数教学设计
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分数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实验小学林向阳
第一课时
分数的再认识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第三单元《分数的再认识》第34、35页
教学内容:《分数的再认识》第34、35页
学习目标:
1、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分数,体会标准不同,分数表示的意义也不同,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分数教学设计。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的读、写,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2、发展数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导学.导语:猜谜语:母子分两边,中间隔条线。(生答:分数)分数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
出示目标:
1、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分数,体会标准不同,分数表示的意义也不同。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的读、写,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2、发展数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自学指导:
(过渡语: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34页的内容,思考:①每次拿出铅笔总数的1/2为什么结果却不一样多?如果有10枝铅笔它的1/2是多少,100枝铅笔呢? 观察上面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②联系上面的解题方法思考“说一说”,并在练习本上写出你的理由③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分数相同,整体不同的例子考考大家吗?(5分钟后,交流你的收获和有困惑的问题.)
二、学生自学.自学明确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自学开始.比比谁看书最认真,自学效果好.看一看.学生认真看书,师用目光巡视,学生自学.三、交流探究.师: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同学请放下手.同位交流一下认识.1、同桌交流.2、全班汇报质疑.师:现在展现自我的机会到了,谁有勇气把你的自学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找一名同学汇报,其他同学补充.(课堂随机生成)
师:谁还有什么补充或疑问吗?
四、考一考.通过刚才的自学和汇报,不知同学们学得怎样.下面就来考考大家..1、一个图形的1/4是□画出这个图形。找学生上台前画一画让学生体会图形的形状可能不同
2、下面各图形的1/2,他们的大小一样吗?
五、议一议.1、更正.师:做完的同学认真检查,并观察黑板上同学做的有什么不同.发现错误或方法不一样的上台更正.讨论.2、同桌互改:
讲述:请同学们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得对不对,对的打对号,错的打错号。对的请举手。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
3.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当堂达标测试
做《配套练习》.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内容:分饼
学习目标
1、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
2、会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导学
导语:咱们班的同学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今天猪八戒遇到个难题,大家愿意帮助他吗?板书:分饼
示标:(见目标)
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37-38页内容,重点看分饼方法及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概念,思考:
1、3张饼怎样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到多少张饼?
2、若是9张饼应如何分?
3、真分数、假分数各有什么特点?如果它们与“1”比较大小你有什么发现?5分钟后汇报学习成果,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目。如有疑问可以举手问老师。
二、学生自学
认真阅读课本内容,老师巡视。
三、交流探究(说一说)
1、自读自悟37页内容,3张同样的饼平均分给4个人吃,该如何分?
每人吃多少?你理解淘气和笑笑的不同分法吗?
2、若是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吃,该如何分?每人又得到多少饼?
你理解淘气和笑分法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3、质疑:3/
3、4/4这些是什么分数,它们有什么特点?
4、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找出它们的特点,你
能分别说出它的分数单位吗?
四、考一考
独立完成p38题目。
填空:分母是6的真分数有()个,其中最大的是(),分母得6的假分数有()个,其中最小的是(),里有()个,再加上()个 就是2。
五、议一议:更正讨论,同桌互改。
1、更正
师:发现错误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更正)提示:在错的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做的对,谁做的错呢?下面大家讨论一下。
(1)讨论第一题哪个对?为什么?(手指不同的做法)
①学生先回答对的原因。
②这个同学错在哪里?学生再回答错的原因。
③师打“√”或“×”。
(2)按上面方法讨论其他题目。
(3)评价:师生评价结合,可从书写质量与解题规范进行评价。(可实行等级评价或分数评价)
3、同桌互改
讲述:A、同桌交换作业本检查,对的打“√”,错的打“×”。B、全对的请举手。C、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做错的学生说原因。
4、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六、当堂练习,1、判断:
(1)真分数都比1小。()(2)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
2、分数 中,当a 和b在什么情况不是真分数,在什么情况下是假分数。
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分数与除法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带分数、假分数的互化。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导学
导语,咱们认识了分数,也学过除法,(师边说边板书“分数”、“除法”然后在中间再写上“与”字)如果用个“与”连接,看来它们之间还有着我们不知道的关系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研究。板书:分数与除法。
示标:(见目标)
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39页内容,重点看三个小朋友分蛋糕的除法算式及“试一试”中带分数与假分数互化方法,思考:
1、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之间有什么关系?也就是说分数与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2、如果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你会吗?试试看。
3、带分数与假分数之间如何互化?5分钟后汇报学习成果,看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目。如有疑问可以与同学讨论,也可以举手问老师。
二、自主学习。(看一看)
三、交流探究
1、观察想象,1块蛋糕分给2个人吃,每人吃几块,如果是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吃,每人分几块,如何用除法和分数分别表示出来。
2、通过比较,你能指出分数和除法有什么关系吗?你用字母表示出规律来。
3、探索发现 是如何化成 的,是如何化成 的,说给大家听一听。
4、质疑:你还有什么不明白地方吗?
四、考一考
1、填空:5÷6=()()58=()÷()
=()÷()
2、把下面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741382 3431
3你能独立完成p40页的1—4题吗?
五、议一议:更正讨论,同桌交流。
1、更正
师:发现错误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更正)提示:在错的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3、讨论
过渡:到底谁做的对,谁做的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原因。
(1)讨论第一题哪个对?为什么?
①学生先回答对的原因。
②这个同学错在哪里?学生再回答错的原因。
③师打“√”或“×”。
(2)按上面方法讨论其他题目。
(3)评价:师生评价结合,可从书写质量与解题规范进行评价。(可实行等级评价或分数评价)
3、同桌互改
讲述:A、同桌交换作业本检查,对的打“√”,错的打“×”。B、全对的请举手。C、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做错的学生说原因。
4、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六、当堂练习(练一练)
1、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每份是()米。
2、小明5分钟走1千米,平均每分钟走多少千米?
3、一堆桔子有15个共4千克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平均每分到多少个?平均每人分别多少克?
教后反思
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课本43-44页
学习目标:
1、经过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导学:
1、板书课题:
导语:师:大家对孙悟空很了解,他会七十二般变化,咱们今天也跟他学学本领把分数变一变。(师板书:分数的基本性质)
2、出示目标:
指名学生读学习目标。师:同学们有信心达到目标吗?(有)
3、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43页内容,重点看“说一说”,教学反思《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分数教学设计》。思考:①用分数表示出“做一做”中涂色部分面积,并观察得到的一组分数有什么特点?②分数的分子、分母变化了,什么却没变?为什么?③“说一说”中强调的“0”除外你怎么理解?(5分钟后,汇报学习成果,看谁是最棒的!)
二、学生自学:
1、看一看:生认真看书,师目光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保证学生看够5分钟,学生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交流探究:
1.过渡语: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同学请放下。
2.同桌交流:同位互相说一下方法和存在的问题。
①说方法:
②问困惑:
3.全班汇报质疑
①汇报解法:
②其他同学补充:
③解决疑难问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就叫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考一考:
有了这么多的收获,老师要检测一下大家学得怎么样?谁有勇气来黑板做题。(2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做)
师:比一比谁做的最认真,板演的同学把字写的大一些。
题目:课本44页的“试一试”
五、议一议:
1、更正:
师:意见不同的请举手。(点名学生上台更正)。提示在错的旁边改,不能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做得对,谁做得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原因。(1)学生先回答对的原因。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看说得对不对?错的同学错在哪里?学生再回答错的原因。
(2)评价:师生评结合,从书写的质量和解题的规范进行评价。
3、同桌互改:
讲述:请同学们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得对不对,对的打对号,错的打错号。对的请举手。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
4、小结:同学们,你有什么收获吗?
六、当堂检测:
1.作业:第44页“练一练”第2、3题。
2.练习:“练一练”第1、4题
教后反思:
课题:找最大公因数
教学内容:课本45-46页
学习目标:
1、学会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能正确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3、培养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导学:
1、板书课题:
导语: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因数,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学习有关因数的知识。师板书:找最大公因数
2、出示目标;
指名学生读学习目标。师:同学们有信心达到目标吗?(有)
3、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5页“练一练”上面的内容,重点完成填一填。思考:①怎样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并利用你掌握的方法试着将“填一填”部分内容补充完整。②12和18的因数中有哪些特别的数字,它们有什么特点? ③你怎样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5分钟后,汇报学习成果,看谁是最棒的!)
二、学生自学:
1、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目光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保证学生看够5分钟,学生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交流探究:
1.过渡语: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同学请放下。
2.小组交流:
(1)互对填写内容(师强调,公因数中的数字不要重复出现)
(2)解决自学指导中的4个问题的方法。
3、班内汇报展示并总结方法
四、考一考:
1、课本“练一练”的1、2、3题。
3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做。
(师:比一比谁做的最认真,板演的同学注意把字写的大一些。)
五、议一议;
1、更正:
师:意见不同的请举手。(点名学生上台更正)。提示在错的旁边改,不能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做得对,谁做得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重点说出原因。
(1)学生先回答对的原因。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看说得对不对?错的同学错在哪里?学生再回答错的原因。
(2)评价:师生评结合,从书写的质量和解题的规范进行评价。
3、同桌互改:
讲述:请同学们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得对不对,对的打对号,错的打错号。对的请举手。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
4、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找最大公因数,知道了什么叫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以及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六、当堂检测:
1.作业:第46页“练一练”第4、5题。
2.练习:49页的第1题
教后反思:
课题:约分
内容:课本47-48页
学习目标:
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
2、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导学:
1、板书课题:
导语:师:今天我们利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来对分数进行进一步地探索。
师板书:约分
2、出示目标:
指名学生读学习目标。师:同学们有信心达到目标吗?(有)
3、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47页的内容,重点看“想一想”的内容。完成“做一做”、并思考:①怎样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②观察上面几个分数,你发现了什么?③你能用前面学过的知识,解释你的发现吗?
(5分钟后,汇报学习成果,看谁是最棒的!)
二、学生自学:
1、看一看:生认真看书,师目光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保证学生看够5分钟,学生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交流探究:
1.过渡语: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同学请放下。
2.同桌交流:把你自学的收获和困惑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过度:好,通过自学,下面谁能把你对约分的认识向同学汇报一下吗?
3.全班交流:(一名学生汇报后其他同学补充并质疑)
(1)用分数怎么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2)观察上面几个分数,说一说都得到什么结论
(3)用前面学过的知识,解释你的发现。
(4)通过学习和人交流你知道什么是约分?怎样约分?什么是最简分数?
四、考一考:
有了这么多的收获,老师要检测一下大家自学得怎么样?谁有勇气来黑板做题。(2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做)出示课本48页的“试一试”
师:比一比谁做的最认真,板演的同学把字写的大一些。
五、议一议:
1、更正:
师:意见不同的请举手。(点名学生上台更正)。提示在错的旁边改,不能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做得对,谁做得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原因。(1)学生先回答对的原因。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看说得对不对?错的同学错在哪里?学生再回答错的原因。
(2)评价:师生评结合,从书写的质量和解题的规范进行评价。
3、同桌互改:
讲述:请同学们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得对不对,对的打对号,错的打错号。对的请举手。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
4、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约分,知道了约分的意义以及约分的方法。知道了如何把一个分数化成最简分数?
六、当堂检测:
1.作业:第48页“练一练”第1、2、3题。
2.练习:“练一练”第4题
教后反思:
课题:找最小公倍数
教学内容:课本51-52页
学习目标:
1、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2、探究找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导学:
1、板书课题:
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倍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倍数的知识。师板书:找最小公倍数
2、出示目标;
指名学生读学习目标。师:同学们有信心达到目标吗?(有)
3、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51页“试一试”上的内容,重点完成第51页数表下的题目,思考:①怎样快速找出表中4的倍数和6的倍数?②在4的倍数和6的倍数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6分钟后,汇报学习成果,看谁是最棒的!)
二、学生自学:
1、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目光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保证学生看够6分钟,学生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交流探究:
1.过渡语: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同学请放下。
2.同桌交流:把你自学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在小组内交流
过度:好,通过自学和交流,下面谁能把你的收获向大家展示一下?
3.全班汇报:(一名学生汇报后其他同学补充并质疑)
(1)你是怎样找4和6的倍数的?(2)有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应怎么起个名字啊!
(3)观察:在这几个公倍数中,谁给“12”也起个名字?
(4)用前面学过的知识,解释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引出公倍数的?
(5)交流怎么找一些数的最小公倍数?
质疑:有没有最大公倍数?为什么?
四、考一考:
1、有了这么多的收获,老师要检测一下大家自学得怎么样?谁有勇气来黑板做题。(3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做)出示课本51页“试一试”T1“填一填”与T2
师:比一比谁做的最认真,看看谁的字写的最工整。
五、议一议;
1、更正:
师:意见不同的请举手。(点名学生上台更正)。提示把错误的地方圈起来,在错题的旁边改,不能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做得对,谁做得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原因。
(1)学生先回答对的原因。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看说得对不对?错的同学错在哪里?学生再回答错的原因。
(2)评价:师生评结合,从书写的质量和解题的规范进行评价。
3、同桌互改:
讲述:请同学们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得对不对,对的打对号,错的打错号。对的请举手。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
4、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找最小公倍数,知道了什么叫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六、当堂检测:
1.作业:第52页“练一练”第1--3题。
2.练习:“练一练”第4题与“你知道吗?”
教后反思:
课题:分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课本53-55页
学习目标:
1、探索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大小。会用分数描述有关现象。
2、结合具体情景,理解通分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导学:
1、板书课题:
导语:师:我们已经学会了整数和小数的大小比较,那么分数又怎样来比较大小呢?这就是这节课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分数大小的比较。
2、出示目标:
指名学生读学习目标。师:同学们有信心达到目标吗?(有)
3、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53页的内容,重点看53页方框里的内容和智慧老人的话。思考:①如何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②它们在比较的方法上有什么不同?(5分钟后,汇报学习成果,看谁是最棒的!)
二、学生自学:
1、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目光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保证学生看够5分钟,学生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交流探究:
1.过渡语: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同学请放下。
2.同桌交流:把自学的收获和困惑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过度:好,通过自学和小组内交流,老师相信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谁愿意给同学们分享一下?
3.全班汇报:(一名学生汇报后其他同学补充并质疑)
(1)交流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怎样变成同分母。
(2)交流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怎样变成同分子。
(3)用自己的话叙述什么叫通分。
四、考一考:
1、有了这么多的收获,老师要检测一下大家自学得怎么样?谁有勇气来黑板做题。(2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做)出示课本54页“试一试”的题
师:比一比谁做的最认真,板演的同学注意把字写的大一些。
五、议一议:
1、更正:
师:意见不同的请举手。(点名学生上台更正)。提示把错误的地方圈起来,在错题的旁边改,不能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做得对,谁做得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原因。
(1)学生先回答对的原因。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看说得对不对?错的同学错在哪里?学生再回答错的原因。
(2)评价:师生评结合,从书写的质量和解题的规范进行评价。
3、同桌互改:
请同学们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得对不对,对的打对号,错的打错号。对的请举手。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
4、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大小比较,知道了通分的意义以及通分的方法。知道了如何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利用通分的过程来比较大小了。
六、当堂检测: 1.作业:第54页“练一练”第1--3题。
教后反思:
第二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9页例10。【教材分析】:
从教材内容编排的内在逻辑联系分析,求商的近似值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及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基础上展开的。本节课根据两个具体的情境,将求商的近似值的各种情况作了梳理与比较,进一步帮助学生感受求商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引导学生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不适宜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而应灵活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商”来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真正体会到了他们学习的是有价值的数学。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联系生活,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帮助梳理,总结概括;走进生活,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看书质疑,为对新知有疑惑的学生搭建解答疑问的平台;小结新知内容等五个环节为学生营造了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
本节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实际入手,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知识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集体交流等形式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最后,能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从而使学生用一双数学的眼睛去观察,去思索,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探索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求商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解题策略的巧妙运用,体验数学
乐趣。
【教学重点】:根据实际情况,能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
一、布置预习。
1、计算,求出下面各题的商的近似数,得数保留两位小数。27.6÷17
124÷7.2
0.66÷3.7
67.5÷2.6
2、爸爸给王朋买了一筒桶羽毛球(内装12个),花了19.4元,一个羽毛球大约多少元?
二、预习展示
谈话:这个单元我们刚学习了用什么方法取商的近似值?(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我们来回顾一下。
师:同学们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可真牢固,还记得因为本题问的是钱数,所以可以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或两位小数。看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用上的近似值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三、探究新知
1、情境导入
附近超市周年庆搞活动,小强的妈妈王阿姨也跟着去凑热闹,并买了很多特价的东西回来。“买了这么多东西,该怎么处理呢?”小强的妈妈王阿姨遇到麻烦了,我们一起来帮帮她好吗?
小强的妈妈首先遇到的难题是:
2、课件出示书本P39例10(1)和(2):
(1)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需要准备几个瓶?
(2)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3、学生找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4、问题导学
(一):请大家理解题意后,独立列式解答,看看列式解答后你发现什么问题?把问题记录下来。
5、学生汇报列式:2.5÷0.4=6.25(个)25÷1.5=16.666„„(个)
6、学生汇报遇到的问题:生活中不能找到6.25个瓶子和16.666...个礼盒。师: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这里求“需要准备几个瓶?”得数应该保留什么数?(整数)
7、问题导学
(二):根据题意,需要准备几个瓶子才合适?王阿姨可以包装多少个礼盒呢?说出你的理由。要求: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再向全班汇报。
预设1:2.5÷0.4=6.25≈6(个),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所以需要准备6个。
预设2:2.5÷0.4=6.25=7(个),因为6×0.4=2.4(千克)<2.5千克,6个瓶子不够装,应该需要准备多一个瓶子,所以应该需要准备7个瓶子。
8、师生共同探讨,得出结论。
学生会产生了2种不同的意见,引导学生思考,哪种想法更符合实际?从而得出结论:因为6个瓶子只能装2.4千克香油,还有0.1千克香油,需要多一个瓶子装,所以要准备7个瓶子才能装完。
9、点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不适宜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像“分油到瓶子里”这种情况,出现了不满5也要向前一位进1的情况,我们把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板书:进一法)
10、示范教学:2.5÷0.4=6.25(个)≈7(个)
答:需要准备7个瓶。
11、想一想:包装17个礼盒,丝带够吗?为什么? 要求: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再向全班汇报。
预设:因为1.5×16=24(米),包装16个礼盒用24米丝带,剩下的1米丝带不够包一个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丝带,所以我认为只能包装16个礼盒。
12、追问:你们认为能包装多少个礼盒?
13、点拨:像这样的题目,出现了满5也要把尾数舍去的情况,我们把这种 3
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去尾法”。(板书:去尾法)
14、示范教学:25÷1.5=16.666„„(个)≈16(个)答: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16个。
四、巩固练习
同学们那么聪明,王阿姨说想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
1、结合实际,在括号里填上近似数。
(1)一堆货物需要3.2次运完,实际需要运()次。(2)一些图书能分给10.7个学校,实际能分给()个学校。
2、我是小判官(判断下列各题用“进一法”还是“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1)做一个奶油蛋糕要用8克奶油。50克奶油最多可以做多少个这样的蛋糕?()
(2)幼儿园买50个奶油蛋糕,每8个装一盒,至少要用多少个盒子?()(3)有一批15吨的货物,用一辆载重4吨的卡车至少要几次才能运完?()
(4)每套衣服用布3米,28米布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5)一袋大米63千克,如果每天吃4千克,够吃多少天?()
3、(1)、张老师带100元去为学校图书室买新词典,《汉语词典》每本定价18.5元,请问张老师可以买回几本词典?(“去尾法”)
(2)果农们要将680千克的葡萄装进纸箱运走,每个纸箱最多可以盛下15千克。需要几个纸箱呢?还剩一些葡萄怎么办?(“进一法”)
4、开放题:同学们那么聪明,轻松通过王阿姨的挑战,真厉害!不错,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学们能在生活中找到一些应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的例子吗?
五、全课小结
1、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2、教师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有时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有时也要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近似值,总之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商的近似值。【板书设计】:
商的近似值的实际应用
四舍五入法
进一法 : 2.5÷0.4=6.25(个)≈7(个)答:需要准备7个瓶。
去尾法: 25÷1.5=16.66„„(个)≈16(个)答: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16个。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
教材分析:本单元关于位置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平移、旋转现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习近平移、旋转的基础。因此,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辨认方向,在观察生活现象中感受平移、旋转。
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通过孩子们去参观新农村,在村口借助地形图确定参观路线的情境,引入对位置的学习。第二个信息窗通过参观饮料加工厂,引入对平移、旋转现象的学习。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根据在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不同的方向,并能运用合适的术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平面图上的方位,会看简单的线路图。
2、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4、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辨认方向,教学难点是借助路线图确定现实生活中物体所在的具体方位。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2、能用准确的方位名词对某一地点的位置进行描述 教学重点
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
能用准确的方位名词对某一地点的位置进行描述 一; 导学案
你们喜欢旅游吗?去哪儿玩过?(出示挂图)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农村看看,好吗?
二、导学案
(一)活动1:
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你想到村里哪个地方?
从村口到风景区怎么走?自己先想一想,再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交流走的几种方法、你知道风景区在牡丹亭的什么方向呢? 小结:风景区所在方向在牡丹亭的东与北之间,是东北方向。
(二)活动2: 刚才我们参观了风景区,现在如果我们想从文化中心到饮料加工厂怎么走?
你能说出文化中心在牡丹亭的哪个方向吗?(与你的同位互相交流一下)
板书: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大家仔细观察这四个方向。你能试着把我们认识的八个方向在纸上表示出来吗?(学生独自完成)
我发现同学们都能当一个合格的小导游了,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一位小导游,继续带领大家参观凤凰村,并说出你们的参观路线。小组活动。
三、课堂检测
1、你能指出教室里的八个方向吗?
(引导学生学会看秤和物品包装袋上的质量标记。)
2、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校园内各个方向有些什么?
3、集体活动:找朋友
四、课外延伸
向同学或家长介绍一下你的家的位置,或周围的一些地点。
五、板书设计
走进新农村 ——位置 北
西北
东北
西
东
西南
东南
南
六、教学反思
学生对八个方位比较熟悉,因此,在课堂上能够较好地完成学习内容。但有部分学生分不清行走路线,在叙述时往往条理不清。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把话表述清楚:从哪里出发,向什么方向走到哪里,再向哪个方向走……
第四篇:小学数学北师版五年级上册《分数基本性质》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版五年级上册 《分数基本性质》教案
教学内容
书72~73页。
教学目的
1、通过找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
2、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找出和一个分数有相等关系的分数。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找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找出和一个分数有相等关系的分数。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口算。
3.5×3
1.8×5
4.8÷1.2
8+3.7
4.5×2 2.5×4
3÷0.5
0.8+1.5
0.8×0.5
0.14×6
2、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填空。被除数/除数=()/()。
3、根据120÷30=4在□里填数。(120×3)÷(30×3)=□(12÷□)÷(30÷10)=4(1)学生填空。
(2)你是怎样想的?(回忆除法中商不变性质)
二、探究新知
1、新课导入:刚才我们复习了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在分数中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
2、实际操作,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每人拿出三张形状大小相同的纸条。
①把第一张纸条平均分成2份,其中1份涂上颜色并用分数表示出来; ②把第二张纸条平均分成4份,其中2份涂上颜色并用分数表示出来; ③把第三张纸条平均分成6份,其中3份涂上颜色并用分数表示出来。(2)说说这三个分数的意义。
(3)把三张纸条上下对齐,观察阴影部分: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每张纸条的阴影部分都相等,说明1/2=2/4=3/6)板书:1/2=2/4=3/6。
3、启发引导,总结规律。(1)从左往右观察总结。①观察手中第一、第二张纸条。
知道平均分的份数由2份变成4份,表示的份数由1份变成2份。②1/2是怎样变为与它相等的2/4的?
通过讨论汇报交流:把1/2平均分的分数和表示的分数都乘以2,就得到2/4也就是1/2=1×2/2×2=2/4。(板书)
③1/2=3/6,它们的分子、分母又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填书,一人板演。
④观察上面两个式子,分数分子、分母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结果怎样?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2)从右往左观察又知道了什么? 启发学生知道:
2/4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就得到了与它相等的1/2。3/6是怎样变为与它相等的1/2?(学生讨论填写。)
(3)观察上面两组式子中,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4)总结归纳。
①引导学生讨论有什么规律?
汇报交流: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②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③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你能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④学生读书中分数的基本性质。⑤为什么“零除外”?
师生共同总结如果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0,则分数变成0/0。
因为分母不能是0,所以分数的分子、分母不能同时乘以0;又因为除法里,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分母也不能同时除以0。
4、看书。
(1)出示例2:把2/3和10/24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2)学生阅读课本并填书,一人板演。(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根据是什么?
5、反馈练习:
(1)填空。(投影出题,一人在投影片上做,其他同学填书,再集体订正。)1/3=()/6
10/15=()/3
1/4=5/()(2)把3/5和16/20化成分母是1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三、巩固发展
1、口答(由学生提问,并指名回答)
①把5/8的分母乘以3,分子怎样变化才能使分数的大小不变? ②把12/15的分子除以3,分母怎样变化才能使分数的大小不变?
2、同桌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互相编题、提问。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第五篇:小学数学北师版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大小》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版五年级上册 《分数的大小》教案
教学内容
书83~84。
教学目标
1、探索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大小。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有关现象。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通分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通分的方法。
3、通过观察、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
教学重、难点
探索并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比较下列各分数的大小。
3/8和4/8
7/9和5/9
13/30和17/30 2/5和2/7
1/5和1/3
2/9和2/11(1)学生比较各组分数的大小。(2)说一说思考的方法。
师:操场和教学楼谁的占地面积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板书:通分。
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
(一)校园面积。
1、创设“校园面积”的情景,引出两个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概念。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比较这两个分数大小的办法,然后组织学生就自己的方法进行小组交流。
3、汇总学生的方法。可能有三种不同的思路:
第一种是数形结合,根据分数的意义通过画图来比较大小;
第二种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两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进行比较大小。在此基础上引出通分概念,即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 第三种是把两个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进行比较。
(二)试一试。
通分,并与同学交流你的方法。
引导学生交流通分的方法,学生可能出现的两种思路:一种是用6和9的公倍数(即两个数的乘积)作分母;另一种是用6和9的最小公倍数作分母。
引导学生根据数字特点灵活运用,让学生明白通分一般以最小公倍数作分母。
三、练一练。
1、独立完成第1~3题。
(1)第2题,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
(2)第3题,运用分数比大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选做第1题。
第1题,引导学生比较3个分数的大小,交流比较的策略。可以是先将三个分数一起通分后进行比较;还可以以二分之一为标准进行比较,这样就能得出结果。
四、总结。
1、比较两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可以把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与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做通分。
2、通分的要点:(1)和原来分数相等。(2)分母相同的数字。板书设计: 分数的大小
3/8和4/8
7/9和5/9
13/30和17/30 2/5和2/7
1/5和1/3
2/9和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