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考试

时间:2019-05-12 20:32: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临床医学考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临床医学考试》。

第一篇:临床医学考试

第一单元考试内容预测

第一单元的题目以基础部分的科目为主。这部分题目相对简单,属考试中必得分数。综合近十年的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题目分析,近十年的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一般在卷子的前20题是对生理学的考察,然后是生物化学、病理学等科目,但是2010年出现公共科目的考题穿插在其中,考生答题时会有眼花缭乱的感觉。至 于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预防医学和卫生法规等公共科目的考题,不仅在第一单元会涉及,在其他三个单元也会有所考察,这也是近年来出题的一个新特点,即 题目灵活变化,表面上无规律可循,但万变不离其宗。具体说来如下:

生理学出题量在15~20题左右,通常出现在考试的第一单元,易出现Al型题。细胞生理,循环、内分泌和神经生理是最易出题的知识点,生理学需要重点复习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循环、消化和吸收、尿的生成和排出、内分泌及神经系统功能,其次为血液、呼吸、体温调节及生殖系统。每年的出题点都不会脱离以上章节,考生务必掌握。

病理学出题量在20题左右,多为Al、Bl型题。考试中各单元的考察内容相对比较分散,但近年容易出现考题的知识点主要在细胞组织损伤和修复、血栓、急性炎症以及肿瘤的命名和分类、肉瘤、小叶性肺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病毒性肝炎、结核病部分。

生物化学部分考查蛋白质的结构的次数较多,预计2012年继续出题的可能性仍较大。此外,酶促反应的特点、糖代 谢、脂肪代谢的关键酶、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等知识点属于重点内容,应注意在复习时进行理解记忆。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核酸的结构与功能、逆转录、基 因表达与调控、基因信息传递等内容的考查逐年增加,在2012年试题中出题的可能性极大,且多为Al型题,复习时应予以足够重视。

药理学部分须重点掌握阿托品、地西泮、吗啡、卡托普利、呋塞米、雷尼替丁、缩宫素、糖皮质激素、青霉素G、抗结核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以上药物为药理学的代表药,在历年考试中的出题频率较高,2012年出题的范围预计大致包括以上药物,对于其他相关药物可与以上代表药区别记忆。

医学微生物和医学免疫学各自出题量均在10题左右,同时这两个科目内容上相对较多,但考试所占比重却相对较少,因此考生复习时应对的策略就是先抓重点,且这部分题目一般较简单,只要复习时略加心思即可轻松得分。医学微生物学共分三十四个章节,但并非全是重点,复习时主要知道细菌的特殊结构、物理灭菌和化学消毒、质粒、细菌内外毒素的区别、各种代表性细菌或病毒的生物学特征及致病性。医学免疫学要做到真正理解其内容 较困难,但主要出题单元包括抗原、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结构及各类型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补体系统的激活、各型超敏反应的代表疾病、疫苗的种类及应 用,复习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不同策略,可结合真题加以记忆。卫生法规部分重点考查的内容是《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献血法》、《母婴保健 法》等。其中《执业医师法》应重点掌握医师的职责、报考和注册条件、权利和义务;《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应重点掌握医疗事故的界定及赔偿;《献血法》容易涉 及献血年龄、临床输血的宗旨等内容;《母婴保健法》应重点掌握相关的行政处罚等内容。以上内容在近5年的考试中反复出现,2012年出题的可能性依然较 大。考生应在全面复习的同时,注意把握上述重点。

预防医学部分考查的重点是医学统计学、人群健康研究、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人群健康与社区卫生等。要求熟练掌 握医学统计常用指标及其意义、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描述性研究、现况调查、抽样方法等)、偏倚的控制。这三部分内容难度较大,出题频率也比较高,考 生在复习时应多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近年来关于人群健康与社区卫生的考题量在逐年增加,包括职业病的种类、食物中毒常见情况、传染病防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的应急处理等,但题目大多是Al型题,相对简单,得分也较容易。

医学伦理学和医学心理学部分在第一单元的出题量相对稳定,一般在10题左右,且有A2或B型题出现。医学伦理学 的三个显著特征(实践性、继承性、时代性)曾重复考察,从备考的角度应熟练掌握。其次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不伤害、有利、尊重、公正)出现A2或B型题 的可能性大,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要分清医生的义务和患者的权利。结合近年来的实际,医患关系的三种模式可能会出Al或A2型题,应引起注意。

医学心理学部分、考查内容大多是最基本的概念,相对而言容易解答,因此这些题目属于必得分题。其中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分支、心身疾病、人格测验、心理治疗的常用方法等考点在2012年出题的可能性依然较大。另外,患者角色的行为改变在近年的考试中也有所涉及,要求考生能够判断患者角色的变化,易出A2和Bl型题。

呼吸系统部分中的支气管哮喘、肺炎球菌性肺炎等内容,心血管系统部分的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内容,内分泌系统部分的糖尿病、甲亢等内容,精神神经系 统部分的脑损伤、精神疾病的症状学等内容,运动系统部分的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内容在近几年第一单元的考题中有所涉及,Al或A2型题都容易出现,Al 型题偏向的出题方向为病因及临床表现,A2型题的出题方向为诊断与治疗。近几年来,第一单元中肺癌、心瓣膜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病的出题量在逐年增加,考 生需引起注意。

第二篇:临床医学检验考试辅导

第一章

微生物绪论常见考点

第一章 绪论

一、微生物的分类及命名

1、微生物的分类等级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分类系统是伯杰分类系统。

2、根据微生物的大小、结构和组成不同,分为三大类型:

(1)非细胞型微生物:此类微生物无细胞结构,由一种核酸和蛋白衣壳组成,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长繁殖。如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又称朊粒)。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此类微生物由单细胞组成,细胞核分化程度低,无核膜、核仁,染色体为裸露的DNA分子,缺乏完整的细胞器。如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和螺旋体。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此类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完整的细胞器。如真菌、单细胞藻类。

3、每种细菌DNA中的G(鸟嘌呤)+C(胞嘧啶)含量摩尔百分比有一定范围,变化不大,DNA(G+C)mol%可以作为细菌分类的一个重要依据。

4、微生物命名由属名和种名组成,中文命名种名在前,属名在后。拉丁文则相反。

如: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中文名:

种名

+

属名

例:

结核分枝杆菌

二、微生物的发展

1、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微生物。

2、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3、1929年,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1940年Florey和Chain将青霉素分离提纯,应用于临床。

5、德国医生郭霍证明了微生物是传染病的致病因子。

第二章

细菌的基本性状常见考点

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细菌的大小和形态

1、细菌个体微小,通常以微米作为测量单位。

2、细菌的基本形态有三类:球菌、杆菌、螺形菌。

(二)细菌的基本结构

1、细菌的基本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

2、根据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与结构不同,用革兰染色将细菌分为G+和G-两大类。

3、磷壁酸是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的结构,壁磷壁酸为革兰阳性菌的重要表面抗原,膜磷壁酸为黏附因子。

4、外膜层是革兰阴性菌特细胞壁的特殊成分,从外向内依次是脂多糖、脂质双层、脂蛋白。其中脂多糖是革兰阴性菌内毒素,脂质A是内毒素的主要毒性部分。

5、由于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组成成分的不同,两者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一样。革兰阳性菌细胞壁有五肽交联桥,是青霉素作用的部位。

6、中介体:又称中间体,是细胞膜内陷折叠而成的管状囊状结构。其功能类似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故有人称之为类线粒体。

7、质粒:是细菌染色体(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为双链闭环DNA分子,携带遗传信息,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F质粒控制性菌毛的产生、R质粒与细菌的耐药性有关。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1、鞭毛:细菌的运动器官,是由细胞质伸出的蛋白性丝状物。

2、菌毛:主要出现在革兰阴性菌中。分为性菌毛和普通菌毛。

仅少数革兰阴性细菌具有性菌毛,较普通菌毛少,只有1~4根,比普通菌毛长且粗,呈中空管状,是两菌之间传递遗传物质的通道。带有性菌毛的细菌称为F+菌或雄性菌,无菌毛的细菌称为F-菌或雌性菌。细菌的耐药性及某些毒力因子均可通过这种方式转移。

3、荚膜:通常在机体内和营养物质丰富的环境中形成,在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界限分明,且不易被洗脱的黏稠性物质。

4、芽胞:主要为革兰阳性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核质浓缩脱水而形成的一个遮光性很强、具有多层膜状结构、通透性很低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

▲细菌L型即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在人工诱导(少量青霉素、头孢菌素存在)或自然情况下,细菌L型在体内或体外均可产生。

细菌L型在含血清的高渗低琼脂培养基中能缓慢生长,可形成“油煎蛋”样菌落(典型L型细菌):菌落较小,中心致密并深陷人琼脂中;四周较薄,由透明的颗粒组成,在低倍镜下观察菌落呈“油煎蛋”状。

细菌L型保留了亲代的遗传特性,可返祖,可致病。

二、细菌的生理

1、细菌的基本化学组成: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细菌含有RNA和DNA两种核酸)。

2、细菌有带电现象,革兰阳性菌的等电点约为pH2~3,革兰阴性菌的等电点约为pH4~5。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控制、遗传及变异

1、细菌根据营养类型的不同,分为自养菌(以无机物作为原料)和异养菌,异氧菌又根据所需营养物质的不同分为腐生菌(以无生命的有机物作为原料)和寄生菌(以宿主体内的有机物作为原料)。

2、细菌生长繁殖的主要条件有:

(1)充足的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2)合适的pH:大多数细菌的最适pH为7.2~7.6,有个别例外,结核分支杆菌在pH6.4~6.8、霍乱弧菌在pH8.4~9.2的环境中生长最好。

(3)合适的温度:

35~37℃

(4)必要的气体

根据细菌对氧气 需求不一,分为:

①需氧菌:必须在有氧(空气)的情况下才能生长。

②微需氧菌:在5%~6%的低氧环境中才能生长。

③厌氧菌:必须在无氧的环境中才能生长。

④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中均能生长。

3、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

(1)细菌一般一无性二分裂的方式繁殖。

(2)大多数细菌20~30分钟繁殖一代,结核需要18~20小时才繁殖一代。

(3)细菌的生长曲线分为四个时期:

①迟缓期:适应阶段,此阶段细菌几乎不繁殖。一般约1~4小时。

②对数期: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都较典型,可以用来观察细菌的大小、形态、染色性、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等。一般约8~18小时。

③稳定期:细菌繁殖数与死亡数大致平衡。

④衰亡期:细菌死亡逐渐增多,死菌数超过活菌数。

4、细菌合成代谢的产物主要有:热原质、毒素(革兰阳性菌合成外毒素、革兰阴性菌合成内毒素)、侵袭性酶类、色素、抗生素、细菌素、维生素。

▲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标准是:1ml水中的细菌总数不超过100cfu;100ml水中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

5、细菌的控制:

(1)消毒: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杀死细菌芽胞的方法。

(2)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

(3)防腐: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4)无菌和无菌操作:无菌是指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者其他操作对象的方法称为无菌操作。

(5)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压力为103.4kPa,温度为121.3℃,维持15-30分钟。检测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的细菌是嗜热枯草芽孢杆菌。

(6)用于牛奶等物品的消毒方法是巴氏消毒法。

(7)紫外线杀菌的主要机制是干扰DNA的复制。

6、正常情况下,人体与外界相同的器官都有细菌,机体的胃、骨骼、肌肉、血液、脑等无菌。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菌群失调而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反应。

7、细菌常见的变异现象:

(1)形态与结构变异:如细菌L型。①荚膜变异,从有到无;②鞭毛变异(H-O变异),从有到无;③芽胞变异,从有到无。

(2)菌落变异:S-R变异,细菌菌落光滑型与粗造型之间的变异。

(3)毒力变异:包括毒力加强和毒力减弱。

(4)抗原变异

(5)耐药性变异:细菌对某种药物从敏感变为不敏感。

(6)酶活性变异

(7)生化特性的变异

8、细菌的R质粒是耐药质粒,可通过细菌间的接合或通过噬菌体进行传递。

9、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有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原生质融合等。

(1)转化:是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提供的游离DNA片段整合重组,使受体菌的性状发生变异的过程。

(2)转导:是以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基因转移到受体菌内,导致受体菌基因改变的过程。

(3)接合:受体菌和供体菌直接接触,供体菌通过性菌毛将所带有的F质粒或类似遗传物质转移至受体菌的过程。

(4)溶原性转换:是噬菌体的DNA与细菌染色体重组,使宿主菌遗传结构发生改变而引起的遗传型变异。

(5)原生质体融合:两种经过处理失去细胞壁的原生质体混和可发生融合,融合后的双倍体细胞可发生细菌染色体间的重组。

10、细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染色体,为一条环状闭合的双螺旋DNA。质粒也是细菌的遗传物质。但不是主要遗传物质。

第三章

微生物致病性与感染常见考点

1、病原微生物能否致病与病原体的毒力、数量、侵入么户、机体的免疫力、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

2、细菌分泌的侵袭性酶类主要有:

(1)透明质酸酶:分解结缔组织的透明质酸,易于细菌扩散。

(2)胶原酶:分解细胞外基质的胶原蛋白。

(3)神经氨酸酶:分解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细胞间质。

(4)磷脂酶:可水解细胞膜的磷脂,破坏组织细胞。

(5)卵磷脂酶:分解细胞膜的卵磷脂。

(6)激酶:将血纤维蛋白酶原激活为纤维蛋白酶,以分解纤维蛋白,防止形成血凝块。

(7)凝固酶:使血浆发生凝固,保护细菌不被吞噬细胞吞噬和杀灭。

(8)IgA蛋白酶:与细菌的黏附有关。

3、细菌毒素根据来源、性质和作用特点不同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

(1)外毒素的特性:①主要是革兰阳性菌产生;②具有菌种特异性;③毒性作用强;④毒性作用有组织选择性;⑤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外毒素经过0.4%的甲醛处理可失去毒性但仍保持免疫原性变为类毒素,可刺激几天产生抗毒素;⑥不耐热;⑦都是蛋白质,易被酸及蛋白水解酶灭活。

(2)内毒素的特性:①主要是革兰阴性菌产生;②化学性质是脂多糖;③抵抗力强,耐热、耐酸、耐碱、耐强氧化剂;④细菌死亡溶解后释放;⑤毒性及免疫原性均较外毒素弱,不能用甲醛处理成类毒素。

4、内毒素的主要生物学活性有致热作用、白细胞增多、感染性休克、DIC等。

5、细菌全身感染在临床上常见以下几种情况:

(1)毒血症:致病菌不进入血液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

(2)菌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流,但不在其生长繁殖。

(3)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流,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物质。

(4)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并在其大量繁殖。

(5)内毒素血症:革兰阴性细菌侵入血流,并在其大量繁殖,崩解后释放大量内毒素。

第四章

细菌检验技术常见考点

一、细菌染色标本镜检

▲染色标本检查的基本程序是涂片、干燥、固定、染色、镜检。

(一)革兰染色

1、革兰染色为两种染料先后进行染色,为复染色法。

2、染液:结晶紫、卢戈碘液、95%乙醇、稀释苯酚复红液或沙黄。

3、染色步骤:初染1min(结晶紫)→流水冲洗→媒染1min(卢戈碘液)→流水冲洗→脱色20-30s(95%乙醇)→流水冲洗→复染0.5-1min(稀释苯酚复红液或沙黄)→流水冲洗→干燥→镜检

4、意义:鉴别细菌、指导用药、指导临床治疗。

5、结果判定:染紫色为革兰阳性,染红色为革兰阴性。

(二)抗酸染色

1、抗酸染色也是两种染料先后染色,也是复染色法。

2、染液:苯酚复红、3%盐酸酒精、吕氏碱性亚甲蓝

3、染色步骤:初染5~8min(苯酚复红加热)→流水冲洗→脱色(3%盐酸酒精)→流水冲洗→复染1min(吕氏亚甲蓝)→流水冲洗→干燥→镜检

4、注意事项:①苯酚加热冒气即可,切勿煮沸或煮干;②脱色要脱到无红色染液脱下为止。③痰标本需要经过酸或碱处理后,使痰液化后接种。

5、临床意义:一般用于分枝杆菌属的检查,如结核分枝杆菌、麻风杆菌等。

6、结果判定:染成红色为抗酸菌,染成蓝色为非抗酸菌。

二、细菌不染色标本镜检

▲压滴法、悬滴法、暗视野聚光法均用于观察细菌动力。暗视野聚光法使用暗视野显微镜可观察螺旋体及其动力。

三、细菌接种与培养技术

1、液体培养基是在肉浸液中加入1%蛋白胨和0.5%NaCl,调pH至7.4,蛋白胨的作用为提供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氮源。

2、半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2%~0.5的琼脂。

3、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2%~3%的琼脂。

4、细菌L型的培养基必须采用高渗(3%~5%NaC

l、10%~20%蔗糖等)低琼脂培养基。

5、制备好的培养基放于4℃活冷暗处一般可以保存一周,最多不超过2周。

6、平板划线接种法一般用于含有多种细菌的标本,利用此接种法可以得到单个菌落,分为分区划线法和连续划线法。

7、分区划线法下一区应与上一区接触3~4次,此方法多用于含菌量多的标本,如粪便、浓汁、痰液等标本。连续划线法多用于含菌量少的标本。

8、斜面接种法主要用于纯种增菌及保留菌种或生化反应。

9、穿刺接种法可用于观察细菌动力,有鞭毛的细菌可沿穿刺线扩散生长。

10、液体接种法多用于普通肉汤、蛋白胨水等液体培养基接种。

11、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有三种,分别是:①混浊(大多数细菌);②沉淀(链状生长的细菌,如链球菌、炭疽芽孢杆菌等);③菌膜(专性需氧菌,如铜绿假单胞菌等)。

12、血琼脂上的溶血现象:

α溶血:又叫草绿色溶血,菌落周围血培养基变为绿色环状。

β溶血:又称完全溶血,菌落周围形成一个完全清晰透明的环。

γ溶血:即不溶血,菌落周围的培养基没有变化;红细胞没有溶解或无缺损。

双环:上层溶血环,内层为θ溶血,外层为α溶血。如产气荚膜梭菌。

13、倾注平板法用于水、牛乳、饮料及尿液等液体标本的细菌计数。

14、常用的厌氧培养法有:①疱肉培养基法;②焦性没食子酸法;③厌氧罐法;④气袋法;⑤厌氧手套箱法,⑥气体喷射法。

15、最常用的营养培养基: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

16、鉴别培养基:如糖发酵管、三糖铁培养基、枸橼酸盐培养基、克氏双糖铁琼脂(KIA)、伊红-美蓝琼脂和动力-吲哚-尿素(MIU)等培养基。

17、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成分或抗生素以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而有助于需要的细菌生长,此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如SS琼脂,其中的胆盐能抑制革兰阳性菌,因而使沙门菌、志贺菌容易得到分离。

18、增菌培养基: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的生长需含血液或血清的培养基;霍乱弧菌的增菌常用碱性蛋白胨水。

19、特殊培养基:包括厌氧培养基和细菌L型培养基。巯基乙醇酸钠是特殊培养基。厌氧培养基如疱肉培养基;细菌L型培养基是针对细胞壁缺陷的细菌L型,由于胞内渗透压较高,培养基必须采用高渗低琼脂培养基。

20、细菌血液培养使用的抗凝剂为聚苯乙烯磺酸钠(SPS)。

四、细菌生化鉴定技术

(一)碳水化合物代谢试验

1、碳水化合物代谢试验包括:糖(醇、苷)类发酵试验、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甲基红试验(MR)、V-P试验、β-半乳糖苷酶试验(ONPG)、七叶苷水解试验。

2、甲基红试验的原理是细菌发酵葡萄糖产酸,使培养基pH下降至4.5以下,加入甲基指示剂变红为试验阳性。

3、V-P试验出现红色为阳性,ONPG出现黄色为阳性,七叶苷水解试验出现黑色为阳性。V-P试验常与甲基红试验一起使用,因为前者阳性的细菌,后者通常为阴性。

4、七叶苷水解试验主要用于D族链球菌与其他链球菌的鉴别,前者为阳性(黑色)。

(二)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试验

1、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试验包括:靛基质(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尿素酶试验、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氨基酸脱羧酶试验。

2、吲哚试验是由于细菌有色氨酸酶,可以分解色氨酸而产生吲哚,与对二甲基苯甲醛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本试验呈现红色为阳性。

3、硫化氢试验是细菌能分解含硫氨基酸,产生的H2S与Fe2+反应呈黑色为阳性。主要用于肠杆菌科中属及种的鉴别。如沙门菌属、爱德华菌属、亚利桑那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变形杆菌属细菌,绝大多数硫化氢阳性,其他菌属阴性。沙门菌属中也有硫化氢阴性菌种。

4、尿素酶试验是细菌分解尿素生成氨,使培养基呈碱性,指示剂变红为阳性。

5、苯丙氨酸脱氨酶的阳性结果为绿色,氨基酸脱羧酶的阳性结果为培养基从黄色变为紫色。

(三)碳源利用试验

1、碳源利用试验包括枸橼酸盐利用试验和丙二酸盐利用试验。

2、枸橼酸盐利用试验的阳性结果为深蓝色,阴性为绿色。

3、丙二酸盐利用试验的阳性结果为深蓝色。

4、枸橼酸盐利用试验在肠杆菌科中埃希菌属、志贺菌属、爱德华菌属和耶尔森菌属均为阴性,沙门菌属、克雷伯菌属通常为阳性。

(四)酶类试验

1、触酶试验:细菌能催化过氧化氢生成水和氧气,出现气泡为阳性。

2、氧化酶试验:某些细菌具有细胞色素氧化酶,能将二甲基对苯二胺或四甲基对苯二胺氧化成红色的化合物,出现红色为阳性。

3、凝固酶试验:主要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定。

4、DNA酶试验:细菌产生DNA酶分解DNA,是菌落周围出现透明环。葡萄球菌、沙雷菌、变形杆菌均为阳性。

5、硝酸盐还原试验:出现红色为阳性。若加入试剂后无颜色反应,可能是:①硝酸盐没有被还原,试验阴性;②硝酸盐被还原为氨和氮等其他产物而导致假阴性结果,这时应在试管内加入少许锌粉(还原剂),如出现红色则表明试验确实为阴性。若仍不产生红色,表示试验为假阴性。

(五)其他及药敏鉴定试验

1、CAMP试验:B群链球菌能产生CAMP因子,可促进葡萄球菌的β-溶血素溶解红细胞的活性,因此在两菌(B群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的交界处溶血力增加,出现箭头状或矢形(半月形)的溶血区。在链球菌中,只有B群链球菌CAMP试验阳性,故可作为特异性鉴定。

2、胆汁溶菌试验:胆汁或胆盐可溶解肺炎链球菌,可能是由于胆汁降低细胞膜表面的张力,使细胞膜破损或使菌体裂解;或者是由于胆汁加速了肺炎链球菌本身自溶过程,促使细菌发生自溶。

3、O/129抑菌试验:O/129抑菌试验为药敏试验,0/129(二氨基喋啶)对弧菌属细菌有抑制作用,而对气单胞菌属细菌无抑制作用。

4、杆菌肽试验:A群链球菌对杆菌肽几乎全部敏感,而其他群链球菌绝大多数对其耐药。

5、奥普托欣(Optochin)试验:几乎所有肺炎链球菌对奥普托欣试验敏感,而奥普托欣试验对其他链球菌则无抑制作用。

五、细菌毒力鉴定

▲内毒素

常采用鲎试验——内毒素激活鲎试剂中凝固酶原转变为凝固酶,凝固蛋白原生成凝固蛋白。

▲外毒素

常用体内及体外毒力试验检测,也用ELISA法测定。

第五章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

一、临床常用抗菌药物

(一)β-内酰胺类

1、常见药物主要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和卡芦莫南)。

2、作用机制: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相似,均是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致使细菌死亡。

(二)氨基糖苷类

1、作用机制:①依靠离子的附作用,吸附在菌体表面,造成膜的损伤;②和细菌核糖体30S小亚基发生不可逆结合,抑制mRNA的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造成遗传密码的错读,产生无意义的蛋白质。

2、种类:①链霉菌属: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核糖霉素、巴龙霉素、新霉素;

②小单胞菌属:如庆大霉素、福提霉素;

③半合成氨基苷类: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地贝卡星等,氨基苷类抗菌药物对需氧G-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G+球菌有一定的活性。

(三)喹诺酮类

1、作用机制:①通过外膜孔蛋白和磷脂渗透进入细菌细胞;②作用于DNA旋转酶,干扰细菌DNA复制、修复和重组。

2、种类:①第一代:为窄谱抗菌药物,对G+球菌无作用;主要作用于大肠埃希菌,且迅速出现耐药,较少应用于临床。

②第二代:对G-和G+细菌均有作用;比较这类药的抗菌活性强度依次为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罗美沙星、氟罗沙星、培氟沙星、诺氟沙星;

③第三代:对G+菌作用高于第二代的4~8倍,对厌氧菌亦有作用;司帕沙星、妥舒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格帕沙星、莫西沙星等。

(四)大环内酯类

1、作用机制:可逆结合细菌核糖体50S大亚基的23S单位,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和肽链延伸;

2、种类:国内常用有红霉素、吉他霉素、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有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地红霉素、氟红霉素、阿奇霉素和乙酰麦迪霉素。

(五)其他抗菌药物

▲磺胺类:竞争性第与二氢叶酸合成酶结合,阻止核酸形成。

▲四环素类:阻止酰胺基转移酶RNA与mRNA核糖体的受体位点结合。分为短效(土霉素、四环素)、中效(地美环素、美他环素)和长效(多西环素、米诺环素)。

▲氯霉素类、林克霉素类:能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使蛋白质合成呈可逆性抑制。

▲糖肽类:属于杀菌剂,能与一个或多个肽聚糖合成中间产物形成复合物,阻断肽聚糖合成,阻止细胞壁合成。包括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多粘菌素、杆菌肽等。

◆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是抑菌剂。

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方法

▲细菌多抗菌药物的敏感分为三种现象:敏感(S)、耐药(R)、中介(I)。

(一)扩散法(K-B法)

1、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一种半定量的方法。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涂布法。

2、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待检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与该药对待检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呈负相关,即抑菌圈愈大,MIC愈小。

3、含药纸片贴于含菌琼脂表面时应注意:①各纸片中心距离不小于24mm,纸片距平板内缘应大于15mm;②一旦碰触培养基就不可再动;③平板最好单独平放,不超过两个叠放。

4、采用标准菌株是进行质控的主要措施。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粪肠球菌ATCC29212或ATCC33186。

5、纸片扩散法的培养基要求其pH值为7.2~7.4,过高或过低的pH值会影响药物效能。碱性可扩大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抑菌圈,酸性可扩大四环素类药物的抑菌圈。

★其他高频考点

1、MBC为最低杀菌浓度。

2、体外联合药物敏感试验的FIC(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指数<0.5

协同作用;FIC指数0.5~1相加作用;FIC指数1~2

无关作用;FIC指数>2

拮抗作用。

3、抗结核分枝杆菌的首选一线药物是异烟肼、利福平。

4、产ESBL菌株临床上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氨曲南)治疗无效。

5、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无效。

6、产AmpC酶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氨曲南)及含酶抑制剂复合制剂耐药。治疗有效的药物主要有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和第四代头(头孢吡肟、头孢匹罗)以及某些喹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7、药敏试验时,采用的菌液浓度为0.5麦氏比浊度,相当于1.5×10^8/ml含菌量。

第六章

各菌属特征汇总

●葡萄球菌属

1、葡萄球均属是一类触酶试验阳性的革兰阳性(G+)球菌,无鞭毛和芽胞,某些菌株能形成荚膜。包括金黄色、表皮、腐生、溶血葡萄球菌。

2、葡萄球菌触和链球菌鉴别用触酶试验,葡萄球菌触酶阳性,链球菌是阴性。

3、葡萄球菌的致病性用凝固酶试验,致病性葡萄糖球菌为阳性,还可以分解甘露醇产酸,耐热DNA酶阳性。主要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4、葡萄球菌的细胞壁上有葡萄球菌A蛋白(SPA),可以与人类IgG的Fc段结合,可进行协同凝集试验。

5、葡萄球菌抵抗力强,耐热、耐干燥、耐高盐,是抵抗力最强的无芽胞细菌。

6、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耐甲氧西林的表葡菌(MRSE),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耐万古霉素的表皮葡萄球菌(VRSE),MRSA的首选抗生素为万古霉素。

7、表皮葡萄球菌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它是导致血培养污染的常见细菌之一。

8、腐生葡萄球菌是导致尿路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

★看到凝固酶、耐热DNA酶阳性,就选金黄色葡萄糖球菌。

●链球菌属

1、链球菌属是一大群触酶试验阴性、在液体培养基上呈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G+)球菌,但在陈旧培养基或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常呈革兰阴性(G-)。无鞭毛、无芽胞。

2、肺炎链球菌矛头状排列,由于其能产生自溶酶,菌落呈脐窝状,鉴别试验:奥普托欣试验(Optochin),阳性、胆汁溶菌试验阳性、荚膜肿胀试验阳性、草绿色溶血圈。本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最常见病原菌。

3、A群链球菌用杆菌肽试验鉴别,为阳性。可产生溶血素和红疹毒素,前者在血平板上形成β-溶血环,后者引起猩红热。对人类有致病性的90%属A群。

4、B群链球菌可以水解马尿酸和CAMP试验阳性。

5、D群链球菌七叶苷试验阳性。

6、草绿色链球菌是引起亚急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

7、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疾病为风湿热、肾小球肾炎,为Ⅲ。

8、化脓性链球菌产生的酶有脱氧核糖核酸酶(链道酶)、透明质酸酶(扩散因子)、链激酶(溶解纤维蛋白酶)。因为有这几种酶的的产生,化脓性链球菌感染的病灶范围广、脓液稀薄、边界不清。

9、根据溶血现象的不同,将链球菌分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α溶血)、乙型溶血性链球菌(β溶血)、丙型溶血性链球菌(γ溶血)。

●肠球菌属

1、肠球菌属是肠道的正常栖居菌。G+,成双或短链状排列的卵圆形球菌,无芽胞,无荚膜,部分肠球菌有稀疏鞭毛。

2、肠球菌能在高盐(6.5%NaCl)、高碱(pH9.6)、40%胆汁培养基上和10℃~45℃环境下生长;

●奈瑟菌属

1、G-,呈肾形,坦面相对,双球菌,存在于中性粒细胞内(或胞外),无鞭毛,无芽胞,有菌毛。专性需氧,氧化酶阳性。

2、在血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或EPV琼脂,置5%~10%C02环境中,35℃培养18~24h后可见圆形、灰褐色、湿润、光滑、边缘整齐、直径1~2mm的小菌落。

3、淋病奈瑟菌和脑膜炎奈瑟菌用麦芽糖发酵试验区别,前者不发酵乳糖,后者发酵乳糖。

4、奈瑟菌属初次分离需要5%-10%二氧化碳。营养要求高,要用巧克力平板。

5、脑膜炎奈瑟菌定植于鼻咽部,引起流脑,少数还可引起败血症。

6、淋病奈瑟菌人类是唯一宿主。怀疑奈瑟菌感染,标本需保温保湿送检。

◆卡他布兰汉菌:氧化酶和触酶阳性,产DNA酶,大部分菌株还原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18~20℃即可生长,借此可与奈瑟菌属相鉴别。

●肠杆菌科

1、肠杆菌科共同特征: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阴性、触酶和硝酸盐还原试验为阳性。

2、肠杆菌中志贺、克雷伯、鼠疫耶尔菌属、EIEC没有鞭毛,也就是说它们的动力阴性。

3、O抗原和H抗原是肠杆菌科分群及分型的依据,4、乳糖发酵是区别致病性与非致病性,致病性不发酵乳糖,非致病性发酵乳糖。

●埃希菌属

1、G-,短杆菌,多数有周鞭毛,有菌毛,有荚膜或微荚膜。兼性厌氧菌。

2、大肠埃希菌在EMB平板上是带有金属光泽呈蓝紫色的菌落,麦康凯和SS琼脂上呈粉红色菌落。双糖铁发酵管(KIA)产酸产气,IMViC试验结果++--。

5、大肠埃希菌肠道外感染以尿系统感染为主,常见肾盂肾炎。

肠道内感染:(1)产毒素性(ETEC):主要引起旅游者腹泻、婴儿腹泻。

(2)肠致病性(EPEC):婴儿腹泻。

(3)肠侵袭性(EIEC):类似志贺菌肠炎的症状。里急后重。

(4)肠出血性(EHEC):常见血清型O157:H7,引起出血性肠炎,主要见于婴幼儿,还可引起溶血性尿毒症。

(5)肠粘附性(EaggEC):婴儿急性水样腹泻。

●志贺菌属

1、G-,短小杆菌,无荚膜,无芽胞,无鞭毛,有菌毛。需氧或兼性厌氧。

2、志贺菌属是细菌性痢疾最常见的病原菌,中国最常见的是福氏(B群)和宋氏(D群)。

3、志贺菌属用SS培养基或中国蓝(麦康凯)平板,菌落为红色或粉红色。

4、由于志贺菌没有鞭毛,所以它没有H抗原,有O抗原、K抗原。

5、志贺菌引起的腹泻常为里急后重。

●沙门菌属

1、G-,直杆菌,无芽胞,无荚膜,周鞭毛(除鸡沙门菌),多数有菌毛。

2、SS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约2~4mm的透明或半透明菌落,对胆盐耐受。产H2S者在SS琼脂上形成黑色中心菌落。

3、伤寒沙门菌的抗原主要包括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

4、伤寒沙门菌检测用肥达试验:用已知的伤寒沙门菌O、H抗原,副伤寒甲、乙H抗原稀释后与被检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以检测患者血清中抗体的含量,来判断机体是否受沙门菌感染而导致肠热症并判别沙门菌的种类。

5、菌体(O)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以IgM为主,H抗原则以IgG为主。

6、伤寒沙门菌感染1周取血液标本,2~3周取粪便,3周以后取尿液。

7、所致疾病:肠热症,即伤寒与副伤寒病、食物中毒、慢性肠炎、败血症、沙门菌的局部感染如颈部、腰部等。

●变形杆菌属

1、G-,杆菌,多形,有周鞭毛,无芽胞、无荚膜。

2、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呈迁徙生长。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阳性使其重要的生化鉴别反应。

3、变形杆菌X19、X2、Xk等类型的O抗原与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成分,可发生外斐反应。

●耶尔森菌属4、普通变性杆菌引起食物中毒,奇异变性杆菌引起婴幼儿肠炎

1、鼠疫耶尔森菌是鼠疫的病原菌,我国将其列为甲类传染病。

2、鼠疫耶尔森菌为G-,杆菌,球杆状,两极浓染,有荚膜,无鞭毛,无芽胞。

3、鼠疫耶尔森菌在血平板上菌落柔软、黏稠,在液体培养基中,开始为浑浊生长,24小时后为沉淀生长,48小时后形成菌膜,摇动后呈钟乳石状下沉。半固体穿刺呈纵树状生长。

4、小肠结肠耶尔森菌22~25℃培养有周鞭毛,呈翻滚螺旋运动;35℃时培养该菌无动力,最适生长温度为20~28℃。

5、小肠结肠耶尔森菌是人畜共患病原菌。

●弧菌属

1、弧菌科氧化酶都是阳性,动力阳性的G-细菌。包括弧菌属、气单胞菌属、邻单胞菌属等。

2、霍乱弧菌根据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分为古典生物型和Eltor生物型两个生物型,两个生物型的抗原同属O1群霍乱弧菌。

3、O1群霍乱弧菌根据菌体抗原含有A、B、C

3种抗原因子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小川型、稻叶型和彦岛型,以小川型和稻叶型为常见流行型。

4、霍乱运动呈穿梭状或流星状,排列呈鱼群状,在亚碲酸钾培养基上是褐色菌落,培养基是碱性蛋白胨水。主要致病物质是霍乱肠毒素,患者大便呈米泔样便。

5、霍乱弧菌的鉴别培养用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平板(TCBS)。

6、霍乱弧菌在碱性蛋白胨水上生长迅速,最适pH为8.4~9.2。

7、霍乱弧菌的O1群、O139群引起霍乱,O2~O138群只引起人类胃肠炎,称之为非O1群霍乱弧菌。

8、霍乱弧菌的生物分型

9、霍乱弧菌采集的标本若不能及时在碱性蛋白胨水中增菌,应置于文-腊二氏保存液活卡-布运送培养基中由专人运送。

10、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菌,常存在与海水及海类产品中,是沿海地区食物中毒最常见的病原菌。

11、副溶血性弧菌与霍乱区别用蔗糖发酵试验,前者不发酵蔗糖,在TCBS上呈蓝绿色菌落,后者呈黄色菌落。

12、副溶血性弧菌能使人或兔的红细胞发生溶血,对马红细胞不溶血,称为神奈川现象。

●其他菌属主要特征及高频考点

1、肺炎克雷伯菌动力和鸟氨酸脱羧酶阴性、黏液状菌落用接种环可拉丝是主要特征。

2、小结:志贺菌IMViC(-+--),大肠埃希菌IMViC(++--),产气肠杆菌IMViC(--++)。

3、气单胞菌属运动活泼,在血平板上形成大而扁平的β溶血性菌落。嗜水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可发酵阿拉伯糖。

4、邻单胞菌属引起水样腹泻,与志贺菌类似,也是引起食物中毒。

5、假单胞菌属、产检杆菌属、不动杆菌属等不能发酵葡萄糖,均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6、铜绿假单胞菌为专性需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菌落有生姜味,可产生水溶性的绿色素,在血平板上产生透明溶血环。该菌42℃可生长,可通过该试验区分其他假单胞菌。

7、铜绿假单胞菌可引起泌尿道、皮肤、呼吸道、烧伤创面感染等,还可以导致菌血症、败血症、心内膜炎、囊性纤维变性及婴幼儿严重腹泻等。

8、不动杆菌属有三阴特征,即氧化酶、动力、硝酸盐还原试验均为阴性。

9、流感嗜血杆菌能产生自溶酶,生长需要Ⅴ、Ⅹ因子。培养有特殊要求,营养要求高,初次分离需要5%~10%CO2,用巧克力平板。有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可产生Ⅴ、Ⅹ因子)时候,会出现卫星生长现象。

嗜血杆菌的菌落呈露滴状。

副流感嗜血杆菌的形态、菌落与 流感嗜血杆菌相似,也能产生卫星现象,在生长过程中只需要V因子而不需要X因子。

10、军团菌属培养要求特殊,培养基中必须含有半胱氨酸和铁,培养基用活性炭-酵母浸液琼脂培养基(BCYE)。传播途径为空气。

12、布鲁菌属是人畜共患病原菌,包括羊、牛、猪、狗、绵羊布鲁菌等。引起布病。如果在做题看到有什么草原养羊、羊接触史的话,就选布鲁菌感染。

13、弯曲菌属,不分解糖类,氧化酶阳性,分离培养时,培养基中需含有大量抗生素,初次分离,须在5%O2、10%CO2、85%N2的气体环境中生长。

14、幽门螺杆菌呈海鸥状弯曲,脲酶强阳性(快速分解尿素)是特征,标本采集部位是胃,十二指肠。

15、白喉棒状杆菌特异性标志是异染颗粒,在亚碲酸钾培养基上是黑色菌落,培养基选用吕氏血清斜面和亚碲酸钾,致

19、炭疽芽孢杆菌在每毫升含有0.05~0.5U青霉素的培养基中,可发生形态变异,形成大而均匀的圆球状并相连如串珠状,称为串

抗酸染色分级报告标准:①-:连续观察300个视野未发现抗酸杆菌;②±:1~2条/300视野;③1+:1~9抗酸杆菌条/100个视野;④2+:1~9条抗酸杆菌/10视野;⑤3+:1~9条抗酸杆菌/每视野;⑥4+:≥10条抗酸杆菌/每视野。

27、麻风分枝杆菌,典型的胞内寄生,所在细胞呈泡沫状,称为麻风细胞。犰狳对本菌高度敏感,为本菌的良好动物模型。抗酸染色为阳性杆菌。

28、厌氧菌属,特征是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长,怀疑厌氧菌感染用疱肉培养基培养。

29、破伤风梭菌,严格厌氧,有周鞭毛、无荚膜。芽胞呈正圆形,宽于菌体,位于菌体顶端,细菌呈鼓槌状。本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是外毒素,包括破伤风痉挛毒素和破伤风溶血毒素,引起强直性痉挛。

30、产气荚膜梭菌可以引起气性坏疽,在牛乳培养基中是汹涌发酵生长是其主要特征。

31、肉毒梭菌引起食物中毒,致病物质是肉毒毒素,是已知最剧烈的神经外毒素。怀疑食物中毒,从患者血清中检出毒素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32、艰难梭菌可以引起腹泻和假膜性肠炎。

33、衣原体,细胞内专性寄生。有独特的发育周期:①原体有高度感染性,无繁殖能力;②始体(网状体),有繁殖能力,没有感染性。每个发育周期是40~72h。

34、沙眼衣原体培养用McCoy细胞,鹦鹉热衣原体和肺炎衣原体用Hela-299细胞培养。

35、沙眼衣原体引起四种疾病:①沙眼;②包涵体结膜炎,致盲的主要因素是包涵体结膜炎;③泌尿生殖道感染,非淋菌性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男性尿道炎的常见病因。④性淋巴肉芽肿:又称第四性病。

36、鹦鹉热衣原体,气溶胶传播,引起非典型肺炎(人畜共患病原体)。

37、肺炎衣原体,呼吸道传播,主要引起肺炎。

38、支原体,无细胞壁,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能通过细菌滤器,是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典型特征是菌落为“荷包蛋”样。治疗药物首选红霉素。

39、肺炎支原体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40、解脲支原体通过性传播,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

41、立克次体,细胞内寄生,头痛,发热,皮疹以及中枢神经是本病特征。立克次体一个重要试验是外斐试验,是非特异性凝集试验。

42、立克次体不能人工培养,检测是利用变性杆菌的公共抗原检测(共同抗原),OX19对应流行性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OX2对应斑点热,OXK对应恙虫病。

43、钩端螺旋体通过疫水传播,是典型的人畜共患病,鼠和猪是最常见的储存宿主和传染源,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治疗药物首选青霉素。

44、梅毒螺旋体为密螺旋体,用镀银染色。

45、梅毒三期分型,一期硬下疳,二期梅毒疹,三期梅毒瘤

46、早期梅毒传染性强,破坏力小,晚期破坏力大,传染性小

47、梅毒通过性传播,输血传播,垂直传播

48、梅毒检查非特异性试验用牛心类脂质。WHO推荐用VDRL(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RPR(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做筛查,确诊试验是TPPA。

49、放线菌患者病灶有硫磺颗粒,菌体呈菊花状,菌落由R型转变为S型。

50、诺卡菌属主要有星型诺卡和巴西诺卡致病,星型诺卡菌落表面无白色菌丝,巴西诺卡表面有白色菌丝,诺卡菌属抗酸染色是弱阳性,诺卡菌为革兰氏阳性杆菌,有细长的菌丝,菌丝末端不膨大。色素小颗粒压碎染色镜检,可见颗粒呈菊花状。不同种类可产生不同色素,如橙红、粉红、黄、黄绿、紫以及其他颜色。巴西诺卡菌七叶苷、黄嘌呤、肌醇、甘露醇均为阳性。星型不分解黄嘌呤。

●真菌常见考点

1、真菌检测的标本如皮屑、指甲、头发等,需要用10%KOH处理。

2、真菌培养一般选用沙氏培养基。

3、白假丝酵母菌鉴别要点:①芽管形成试验(+);②厚膜孢子形成试验(+);③脲酶试验(-);④不能形成假菌丝;⑤革兰阳性。

4、新型隐球菌鉴别要点:①墨汁染色,在黑色背景下可见到透亮菌体和宽厚荚膜;②沙保弱培养基上可生成酵母型菌落;③脲酶试验(+)。

5、艾滋病人最易合并感染的真菌是卡氏肺孢子菌。

6、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可以致癌。

●病毒常见考点

1、病毒是非细胞型微生物,基本结构是核心、衣壳。

2、流感病毒是有包膜的RNA病毒,包膜上的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是重要的表面抗原,其中HA极易发生变异。此病毒的命名方式HXNX(X为型号,比如H1N1、H2N2等)。

3、麻疹病毒是单股的有包膜的RNA病毒,可以引起病毒血症,发病2天后口腔黏膜出现白色外绕红晕的黏膜斑(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之后患者皮肤相继出现红色版丘疹。常见并发症为肺炎。

4、腮腺炎病毒是有包膜的RNA病毒,感染后可引起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青春期感染者,男性易并发睾丸炎。

5、甲型肝炎病毒(HAV)是无包膜的RNA病毒。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引起甲肝,还可以引起病毒血症。产生的甲肝抗体为IgM,ELISA检测用捕获法。

6、乙型肝炎病毒(HBV)是DNA病毒,引起乙肝,严重可发展为肝癌。

常见考点:①HBV的大球型颗粒(Dane)有感染性;②乙肝两对半: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③大三阳指HBsAg、HBeAg、抗-HBc均为阳性,此种模式为急性乙肝,传染性极强;④小三阳指HBsAg、抗-HBe、抗-HBc,此种模式感染趋向恢复期;⑤乙肝的保护性抗体指抗-HBs;⑥HBeAg阳性表示乙肝的传染性极强;⑦抗-HBs、抗-HBs、抗-HB。

16、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鞭毛、菌毛、荚膜、芽胞

第三篇:临床医学检验职称考试

临床医学检验职称考试级别 临床医学检验职称考试共分为五个级别,1临床医学检验技士(初级职称)

2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职称)

取得临床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历或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即可参加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

检验技士/技师考试成绩合格标准

据往年的分析医学检验技士/技师考试成绩各科目均以100为满分计算,每科目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考试成绩有效期为2年。所有4个科目在2年内全部合格者可申请该级专业技术资格。

3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中级职称)

取得临床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历,受聘担任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职务满4年才能报考主管检验技师

检验主管技师考试的通过标准

检验主管技师考试成绩在初、中级各专业各科目中以100为满分计算,每科目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考试成绩有效期为2年。所有4个科目在2年内全部合格者可申请该级专业技术资格。4临床医学检验副主任技师(高级职称)

5临床医学检验主任技师(高级职称)。

难度是国家统一出题,应该级别越高考试的难度越大。

医学检验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资格考试科目分为:“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等4个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内容: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化学、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寄生虫学及检验、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与医学伦理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内容: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化学、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寄生虫学及检验、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与医学伦理学。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内容: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化学、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与医学伦理学。

医学检验职称考试网上报名步骤 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网上报名步骤:步骤

1、考生在卫生人才网上查看报名声明,阅读并同意后点击进入报名流程。步骤

2、查看报名流程,了解报名顺序及注意事项后点击开始报名,进入报名页面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步骤

3、进入网报系统,注册并填写网上报名申报表。考生可以在12月报名后,凭借“个人证件编号”及个人密码,登录网站查询、修改个人报名信息。填报个人报名信息。考生确认、保存报名信息后,系统提示“报名成功”。

步骤

4、考生确认填报信息无误后,可以打印《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申请表》。

临床医学检验考试时间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时间一般在每年的5-6月份。

医学检验考试现场审核确认所需材料

1、《XXXX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申报表》一份(A4规格);

2、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及复印件;

3、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

4、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聘书原件或聘用证明原件;

5、相关准入资格证书原件;

6、工作岗位变动的报考人员须提交转入现岗位的有关证明;

7、已参加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者,须提交以往考试成绩单或准考证原件、复印件。注意事项:考生在确认单上签字后,不得再对报名信息进行修改。凡未按期到所选考点或其下设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并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本次考试。

第四篇:临床医学检验考试辅导医学检验

第九章 酶免疫技术

第一节 酶免疫技术的特点

它是将酶与抗体或抗原结合成酶标记抗体或抗原,在酶标抗体(抗原)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完成后,加入酶的相应底物,通过酶对底物的显色反应,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位、定性或定量的测定分析。

一、酶和酶作用底物

(一)酶的要求:一个酶蛋白分子每分钟可催化103~104个底物分子转变成有色产物。

用于标记的酶应符合:

1.酶的活性要强,催化反应的转化率高,纯度高。

2.易与抗体或抗原偶联,标记后酶活性保持稳定,且不影响标记抗原与抗体的免疫反应性。

3.作用专一性强,酶活性不受样品中其他成分的影响,受检组织或体液中不存在与标记酶相同的内源性酶或抑制物。用于均相酶免疫测定的酶还要求当抗体与酶标抗原结合后,酶活性可出现抑制或激活。

4.酶催化底物后产生的产物易于判断或测量,方法简单易行、敏感和重复性好。

5.酶、辅助因子及其底物对人体无害,酶的底物易于配制、保存,酶及其底物应价廉易得。

(二)常用的酶

1.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目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应用最广泛的标记用酶。由无色的糖蛋白(主酶)和亚铁血红蛋白(辅基)结合而成的复合物。辅基是酶活性基团,而主酶则与酶活性无关,HRP的纯度用RZ(HRP分别在403nm和275nm处的吸光度比值)表示,RZ值应大于3.0。

RZ值仅说明血红素基团在HRP中的含量,并非表示HRP制剂的真正纯度,而且RZ值高的HRP并不意味着酶活性也高,RZ值与酶活性无关。

酶活性以单位U表示:即1分钟将1μmo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酶变性后,RZ值不变但活性降低,因此使用酶制剂时,酶活性单位比RZ值更为重要。

2.碱性磷酸酶(AP):大肠杆菌来源的AP分子量80kD,酶作用最适pH为8.0;小牛肠黏膜AP分子量为100kD,最适pH为9.6;后一种AP的活性高于前者。

3.β-半乳糖苷酶(β-Gal):β-Gal来源于大肠杆菌。因人血中缺乏此酶,以其制备的酶标志物在测定时不易受到内源性酶的干扰,从而提高特异性,被用于均相酶免疫测定。

(三)常用的底物

1.HRP的底物

(1)邻苯二胺(OPD):是HRP最为敏感的色原底物之一。OPD在HRP的作用下显橙黄色,加强酸如硫酸或盐酸终止反应后呈棕黄色,最大吸收峰在492nm波长。OPD应用液稳定性差,易变色,需新配制后在1小时内使用,显色反应过程需避光,而且具有致癌性。

(2)四甲基联苯胺(TMB):TMB经HRP作用后变为蓝色,加入硫酸终止反应后变为黄色,最大吸收峰波长450nm。TMB稳定性好,成色无需避光,无致突变作用,是目前ELISA中应用最广泛的底物。缺点是水溶性差。

(3)其他:5-氨基水杨酸(5-ASA)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

2.AP的底物

常用对-硝基苯磷酸酯(p-NPP),p-NPP经AP作用后的产物为黄色对硝基酚,最大吸收峰波长为405nm。

3.β-半乳糖苷酶(β-Gal)的底物

常用4-甲基伞酮基-R-D半乳糖苷(4-MUU),酶作用后,生成高强度荧光物4-甲基伞形酮(4-MU),其敏度性较HRP高30~50倍,但测量时需用荧光计。

二、酶标记抗体或抗原

(一)酶标记抗体或抗原的制备

标记方法应符合:技术方法简单、产率高,且重复性好;标记反应不影响酶和抗原或抗体的活性;酶标志物稳定,应避免酶、抗体(抗原)以及酶标志物各自形成聚合物等。

1.戊二醛交联法:同源双功能交联剂。

(1)一步法:连接AP。

①优点:操作简便、有效,重复性好。

②缺点:交联时分子间比例不严格,大小不一,影响效果。

(2)二步法:连接HRP。

先将HRP与戊二醛作用,透析除去戊二醛,在pH9.5缓冲液中再与抗体作用而形成酶标抗体。

优点:酶标志物质量较均一,标记效率也较一步法高。

2.改良过碘酸钠法

HRP标记抗体或抗原的最常用方法。

(二)酶标记物的纯化及鉴定

常用的纯化方法有葡聚糖凝胶G-200/G-150过柱层析纯化和50%饱和硫酸铵沉淀提纯等。

常用免疫电泳或双相扩散法进行鉴定。

1.出现沉淀线表示酶标记物中的抗体(抗原)具有免疫活性。

2.沉淀线经生理盐水漂洗后,滴加酶的底物溶液,若沉淀线上显色,则酶标记物中的酶活性仍保留。

三、固相载体

除均相酶免疫测定外,各种非均相酶免疫测定反应最后都需要分离游离和结合的酶标记物。

固相抗体或抗原就是把抗体或抗原结合到固相载体的表面上,是酶免疫技术中将游离和结合的酶标志物迅速分离的最常用方法。

(一)固相载体的要求 结合抗体或抗原的容量大;可将抗体或抗原牢固地固定在其表面,经长期保存和多次洗涤也不易脱落;不影响所固定的抗体或抗原的免疫反应性,而且为使反应充分进行,最好其活性基团朝向反应溶液,固相方法简便易行,快速经济。

(二)固相载体的种类和选择

1.塑料制品:聚苯乙烯塑料最常采用。抗原或抗体以非共价或物理吸附方式结合到此载体上。

主要缺点是抗体(抗原)结合容量不高、固相抗体(抗原)脱吸附率较高且不均一,孔间变异大,重复性差,从而影响测定的灵敏度、精确度及检测范围。

目前采用非共价和化学偶联共价吸附方法进行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可改善上述缺点

2.微粒:易与抗体(抗原)形成化学偶联,且结合容量大。均匀地分散到整个反应溶液中,因此反应速度快。可制成磁化微颗粒。自动化检测中常用。

3.膜载体:常有硝酸纤维素膜(Nc)、玻璃纤维素膜及尼龙膜等通过非共价键吸附抗体(抗原),广泛用于定性或半定量斑点ELISA的固相载体。

(三)包被与封闭

1.包被:将抗原或抗体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过程。普遍使用的聚苯乙烯载体,将抗原或抗体溶于缓冲液(常用为pH9.6的碳酸盐缓冲液)中,加于ELISA板孔中4℃过夜。包被好的固相载体在低温可放置一段时间而不失去免疫活性。

2.封闭:包被的蛋白质浓度过低,固相载体表面不能被此蛋白质完全覆盖,其后加入的血清标本和酶结合物中的蛋白质也会部分地吸附于固相载体表面,最后产生非特异性显色致本底偏高,在这种情况下,需用1%~5%的牛血清白蛋白或5%~20%小牛血清再包被一次,消除此干扰,此过程称为封闭。

第二节 酶免疫技术的分类

包括两种:

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用于组织切片或其他标本中抗原的定位。

酶免疫测定技术(EIA):用于液体标本中抗原或抗体的定性和定量。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后是否需将结合和游离的酶标志物分离,EIA一般可分为均相和异相两种类型。

一、均相酶免疫测定

利用酶标志物与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后,标记酶的活性会发生改变的原理,可以在不将结合和游离酶标志物分离的情况下,通过测定标记酶的活性的改变,而确定抗原或抗体的含量。该法主要用于小分子激素和半抗原(如药物)的测定,均相法的优点是适合于自动化测定,但反应中被抑制的酶活力较小,需用灵敏的光度计测定,反应的温度也需严格控制。

(一)酶放大免疫测定技术(EMIT)EMIT的基本原理是半抗原与酶结合成酶标半抗原。当与抗体结合后,所标的酶与抗体密切接触,使酶的活性中心受到影响而活性被抑制。反应后酶活力大小与标本中的半抗原量呈一定的比例,从酶活力的测定结果就可推算出标本中半抗原的量。

(二)克隆酶供体免疫分析(CDEIA)DNA重组技术可分别合成某种功能酶(如β-D半乳糖苷酶)分子的两个片段,大片段称为酶受体(EA),小分子称作酶供体(ED),两者单独均无酶活性,一定条件下结合形成四聚体方具酶活性。克隆酶供体免疫测定(CDEIA)的反应模式为竞争法。

标本中的抗原和酶供体(ED)标记的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竞争结合,形成两种抗原抗体复合物。ED标记的抗原与抗体结合后由于空间位阻,不再能与酶受体(EA)结合,而游离的ED标记的抗原上的ED可和EA结合,形成具有活性的酶,加入底物测定酶活性,酶活力的大小与标本中抗原含量成正比。

二、异相酶免疫测定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标记免疫测定技术。

(一)异相液相酶免疫测定 主要用于检测样品中极微量的短肽激素和某些药物等小分子半抗原。酶标志物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且无放射性污染。

1.平衡法:将待测样品抗原、酶标抗原及特异性抗体进行一次性温育,待反应达平衡后,测定离心沉淀物(酶标抗原抗体复合物)中加入酶底物液后的呈色吸光度值。

2.非平衡法:先将样品(或标准品)与抗体混合反应达平衡,然后加入酶标记抗原继续温育一段时间,测定离心沉淀物(酶标抗原抗体复合物)中加入酶底物液后的呈色吸光度值。

(二)固相酶免疫测定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第三节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一、基本原理

把抗原或抗体结合到固相载体表面,测定时将受检样品和酶标记抗原或抗体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抗原或抗体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洗去未结合成分;加入底物后,底物被固相载体上的酶催化变成有色产物。故:

①固相的抗原或抗体;

②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

③酶反应的底物三种试剂为反应必备。

二、方法类型及反应原理

(一)检测抗原的方法

1.双抗体夹心法:属于非竞争结合,检测抗原最常用的方法,检测含有至少两个抗原决定簇的多价抗原。原理是先将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连接;加入待测标本,形成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再加入酶标抗体形成双抗体夹心,洗涤;加底物显色,根据颜色反应的程度进行该抗原的定性或定量检测。

如血清标本中有类风湿因子(RF)存在,则可出现假阳性反应,因为RF是一种抗变性IgG的自身抗体,它能与多种动物的变性IgG的Fc部分结合,因此RF就可作为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之间的桥接抗原。

双抗体夹心法只适用于二价或以上的较大分子抗原的测定,不能用于小分子半抗原的检测。

2.双位点一步法:针对抗原分子上两个不同且空间距离较远的决定簇,包被使用一种单抗,酶标记使用另一种单抗。测定时将待测抗原和酶标抗体同时加入,温育、洗涤,加入底物显色。若待测抗原浓度过高时,过量的抗原可分别同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结合而抑制夹心复合物的形成,出现钩状效应,显色降低,甚至假阴性。必要时可将标本经过适当稀释后重复测定。

3.竞争法

用于测定小分子抗原,如药物、激素等。原理为先用抗小分子的特异性抗体包被固相,然后同时加入待测样本和酶标记的小分子,两种小分子竞争与固相上的抗小分子的特异性抗体结合,温育一定时间后洗涤,加入酶底物显色。

特点是:

①酶标记抗原与样品或标准品中的非标记抗原具有相同的与固相抗体结合的能力;

②反应体系中,固相抗体和酶标抗原是固定限量,且前者的结合位点少于酶标记和非标记抗原的分子数量和;

③免疫反应后,结合于固相载体上复合物中被测定的酶标抗原的量(酶活性)与样品或标准品中非标记抗原的浓度成反比。

(二)检测抗体的方法

1.间接法:最常用的方法,属非竞争性结合试验。原理:将抗原包被在固相载体上,加入待测样本形成固相抗原-受检抗体复合物;经温育洗涤后,加入酶标二抗,常用羊抗人IgG,在固相上即形成固相抗原-待测抗体-酶标抗抗体复合物,加入底物后根据显色的深浅确定待测抗体含量。多用于检测IgG类型抗体。

2.双抗原夹心法

此法可检测各类抗体,因此双抗原夹心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要高于间接法。其原理及操作步骤类似双抗体夹心法,也可采用一步法。由于机体产生抗体IgG的效价有限,一般不会出现钩状效应。

临床上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测定常用此法。

3.竞争法

一般抗体检测是较少采用,当相应抗原材料中含有与抗人IgG反应的物质,而且不易得到足够的纯化抗原或抗原的结合特异性不稳定时,可采用这种方法测定抗体,目前临床运用较多的是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的检测。

竞争抗体与待测抗体的特异性及亲和力越接近,则测定的可靠性越强。

4.捕获法又称反向间接法

主要用于血清中某种抗体亚型成分(如IgM)的测定,最常用的是病原体急性感染诊断中的IgM型抗体。原理:先将针对IgM的二抗包被于固相载体,加入待测标本,其中IgM类抗体可被固相抗体捕获,再加入特异性抗原,其与固相上捕获的IgM抗体结合后,加入酶标记特异性抗原的抗体,形成固相二抗-IgM-抗原-酶标记抗体复合物,加底物显色后,即可对待测标本中IgM是否存在及含量进行测定。

第四节 酶免疫测定的应用

几乎所有的可溶性抗原抗体系统均可用酶免疫测定检测。

均相酶免疫测定主要用于药物和小分子物质的检测。

非均相免疫测定中的ELISA在多种物质的检测中被广泛的使用。

实战演练

目前酶免疫技术中应用较广、提纯较简便的酶是

A.脲酶

B.碱性磷酸酶

C.葡萄糖氧化酶

D.辣根过氧化物酶

E.半乳糖苷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HRP是目前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标记用酶。

酶放大免疫测定技术(EMIT)主要用来检测

A.抗原

B.抗体

C.半抗原

D.不完全抗体

E.抗原抗体复合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酶放大免疫测定技术(EMIT)主要用来检测半抗原。

以下关于酶标记抗体或抗原不正确的是

A.过碘酸盐氧化法只用于HRP的标记

B.未标记上的游离的抗体与酶标记抗体竞争固相上的抗原

C.制备的标记物无须纯化,因为游离的酶或未标记上的抗原或抗体成分在测定过程中被洗掉

D.制备的结合物需要纯化

E.标价物需要鉴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每批制备的酶标志物都要进行质量和标记率的鉴定,质量鉴定包括酶活性和抗体(抗原)的免疫活性鉴定。常用免疫电泳或双相扩散法,出现沉淀线表示酶标记物中的抗体(抗原)具有免疫活性。沉淀线经生理盐水反复漂洗后,滴加酶的底物溶液,若在沉淀线上能显色,则表示酶标记物中的酶活性仍保留。也可直接用ELISA方法测定。

关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错误的是

A.属于液相和固相酶免疫测定

B.固相常用聚苯乙烯反应板

C.通过洗涤除去未结合成分

D.底物显色

E.既能定性又能定量分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属于固相酶免疫测定。

酶免疫技术中最常用的固相载体是

A.聚氯乙烯

B.聚苯乙烯

C.硝酸纤维素膜

D.琼脂糖

E.尼龙膜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酶免疫技术中最常用的固相载体是聚苯乙烯。

酶免疫技术中悬浮在溶液中具有液相反应速率的固相载体是

A.聚氯乙烯

B.聚苯乙烯

C.硝酸纤维素膜

D.磁性微粒

E.尼龙膜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酶免疫技术中悬浮在溶液中具有液相反应速率的固相载体是磁性微粒。

将抗原或抗体固相化的过程称为

A.吸附

B.包被

C.封闭

D.标记

E.交联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将抗原或抗体固相化的过程称为包被。

ELISA技术中,最常用来检测抗体的方法是

A.双抗体夹心法

B.间接法

C.竞争法

D.捕获法

E.应用生物素和亲和素的ELISA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ELISA技术中,最常用来检测抗体的方法是间接法。

下列有关双位点一步法ELIS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使用针对同一抗原不同决定簇的两种单克隆抗体作为酶标抗体

B.一种单克隆抗体作为固相抗体,另一种作为酶标抗体

C.采用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将提高测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D.可使标本和酶标抗体同时加入

E.标本中抗原过高时,会出现钩状效应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双位点一步法:在双抗体夹心法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双位点一步法。该法是针对抗原分子上两个不同且空间距离较远的决定簇的两种单克隆抗体,即包被使用一种单抗,酶标记使用另一种单抗。测定时将含待测抗原标本和酶标抗体同时加入进行反应,两种抗体互不干扰,经过一次温育和洗涤后,即可加入底物进行显色测定。但当待测抗原浓度过高时,过量的抗原可分别同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结合而抑制夹心复合物的形成,出现钩状效应(hook

effect),显色降低,严重时可出现假阴性结果。必要时可将标本经过适当稀释后重复测定。这是应用此法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ELISA技术中待测孔(管)显色颜色的深浅与待测抗原或抗体呈负相关的是

A.双抗体夹心法

B.双位点一步法

C.间接法测抗体

D.竞争法

E.捕获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ELISA技术中待测孔(管)显色颜色的深浅与待测抗原或抗体呈负相关的是竞争法。

双位点一步法钩状效应产生是因为

A.标本中的抗原不纯

B.洗涤不充分

C.孵育时间过长

D.酶标抗体过量

E.标本中的抗原浓度过高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双位点一步法钩状效应产生是因为标本中的抗原浓度过高。

用一种标记物可检测多种与抗原相应的抗体的ELISA方法是

A.双抗体夹心法

B.间接法

C.竞争法

D.双抗原夹心法

E.双位点一步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用一种标记物可检测多种与抗原相应的抗体的ELISA方法是间接法。

关于ELISA竞争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用于检测抗原

B.待测成分优先于酶标记物与固相结合C.被测物含量多则标记物被结合的机会少

D.待测管显色颜色越淡表示被测物含量越少

E.只用于检测抗体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关于ELISA竞争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被测物含量多则标记物被结合的机会少。

ELISA间接法中固相上包被的是

A.抗体

B.不完全抗体

C.抗原

D.抗抗体

E.酶标抗体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ELISA间接法中固相上包被的是抗原。

临床上检测IgM抗体常用的ELISA方法是

A.双抗体夹心法

B.间接法

C.竞争法

D.双抗原夹心法

E.捕获法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捕获法,又称反向间接法。主要用于血清中某种抗体亚型成分(如IgM)的测定,目前最常用的是病原体急性感染诊断中的IgM型抗体。

酶免疫技术分为两类酶免疫测定,它们是

A.均相和异相

B.固相和液相

C.酶免疫组化和酶免疫测定

D.均相和固相

E.异相和液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酶免疫技术分为两类酶免疫测定,它们是酶免疫组化和酶免疫测定。

ELISA一般不用于检测

A.病原体及其抗体

B.Ig、补体、肿瘤标志物等蛋白质

C.非肽类激素

D.药物

E.半抗原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ELISA一般不用于检测半抗原。半抗原一般用均相酶免疫测定法。

第五篇:泰山医学院临床医学第八版口腔学(考试必备)

1.危险三角:鼻根至两侧口角的三角区称为~,颌面部的感染特别是“危险三角区”的感染,若处理不当,易逆行传入颅内,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颅内并发症。

2.龋病(dental caries tooth decay)是以在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3.四环素牙(tetracycline stained teeth)是指四环素族药物引起的着色牙。

4.楔状缺损(wedge-shaped defect): 是指牙唇、颊面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楔形缺损。

5.慢性龈炎(chronic gingivitis)又称边缘性龈炎(marginal gingivitis)或单纯性龈炎(simple gingivitis)病损主要位于游离龈和龈乳头,是菌斑性牙龈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6.增生性龈炎:是牙龈组织在慢性炎症的基础上受到某些局部因素的刺激而发生的炎症性增生,主要表现为牙龈组织明显的炎性肿胀,同时伴有细胞和胶原纤维的增生,多发于青少年。7.药物性牙龈增生(drug-induced gingival hyperplasia)是指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而引起的牙龈纤维性增生和体积增大。8.阻滞麻醉(block anesthesia)是指将局麻药注射于神经干和主要分支周围,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该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9.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又称智牙冠周炎:是指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萌出受阻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

10.颌面部间隙感染:又称颌周蜂窝织炎,是颌面和咽区潜在间隙中化脓性炎症的总称。间隙感染的弥散期称为蜂窝织炎,化脓局限期称为脓肿。

11.颞下颌关节:是人体所有关节中结构最复杂,生理功能最多的双侧联动关节。

12.药物过敏性口炎: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局部涂搽、含漱等不同途径进入机体内,使过敏体质者发生变态反应而引起的黏膜及皮肤的炎症反应性疾病。

13.口腔颌面部即口腔与颌面部的统称,位于颜面部的2/3,颜面部即俗称的脸部、面部,为上从发际下至颌骨下缘或颏下点两侧至下颌支后缘或颞骨乳突之间的区域。分为面上、面中、面下

14.口腔颌面部的主要生理功能:摄食、咀嚼、感受味觉、吞咽、表情及辅助语言和呼吸 15.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1.位置显露2.面供丰富3.解剖结构复杂4.自然皮肤皮纹5.颌面部疾患影响形态及功能6.病患易波及毗邻器官

16.以牙列为界线,将口腔分为牙列内的固有口腔和牙列外围的口腔前庭

17.腮腺导管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的颊黏膜上,呈乳头状突起

18.翼下颌皱襞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参考标志。颊脂垫尘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进针点的重要标志

19.切牙乳头是鼻腭神经局部麻醉的表面标志 20.腭大孔位于硬腭后缘前方0.5CM处,上颌第三磨牙腭侧,约相当于腭中缝至龈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腭前神经及腭大血管经此孔向前分布于硬腭后2/3,该黏膜凹陷为腭大孔麻醉的表面标志

21.软腭后缘、舌腭弓和舌根共同围成咽门 22.舌下肉阜顶部有下颌下腺导管和舌下腺大管的共同开口。可经此管行下颌下腺造影术 23.口腔的组织器官:唇、颊、牙、舌、腭、口底

24.牙体组织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腔中的牙髓软组织组成。牙周组织包括牙槽骨、牙周膜、牙龈,是牙的支持组织

25.舌的感觉N,在舌前2/3为舌神经分布,舌后1/3为咽神经分布及迷走神经分布。运动由舌下N支配。舌乳头分为: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轮廓乳头

26.正常乳牙有20个,左右侧各5个,分别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分别用Ⅰ、Ⅱ、Ⅲ、Ⅳ、Ⅴ表示,用罗马数字书写表示乳牙,阿拉伯数字表示恒牙。恒牙共28-32个,为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1前磨牙、第2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

27.颏孔位于下颌体外侧面,成人多位于第二前磨牙或第一、第二前磨牙之间的下方,下颌体上下缘中点稍上方,距正中线约2-3CM。颏孔为颏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部位

28.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约0.5CM,其体表投影为自鼻尖至眼外眦连线的中点,眶下孔是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部位 29.腮腺导管:自鼻翼部与口角连线的中点至耳垂连线的中1/3段

30.上颌骨由一体四突组成,其中一体为上颌骨体,四突为额突、腭突、颧突、牙槽突。上颌骨体分为四壁一腔,分为前、后、上、内四壁和上颌窦腔。后壁的颧牙槽嵴和上颌结节是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

31.切牙孔有鼻腭神经血管通过,腭大孔有腭前神经血管通过

32.上颌骨的薄弱部位1.第一薄弱线:从梨状孔下部平行牙槽突底经上颌结节至蝶骨翼突,当骨折沿此发生时,称为上颌骨Le FortⅠ型骨折,骨折线称为上颌骨Le FortⅠ型骨折线 2第二薄弱线:通过鼻骨、泪骨、向外经眶底,向外下经颧颌缝从颧骨下方至蝶骨翼突。当~ 3第三薄弱线:通过鼻骨、泪骨向外经眶底、向外上经颧颌缝从颧骨上方至蝶骨翼突,当~

33.下颌骨是颌面部唯一可以活动而且坚实的骨骼,分为下颌体、下颌支两部分。下颌支的冠突与踝突,两骨突之间的凹陷切迹,称为下颌切迹或下颌乙状切迹,为经颞下途径行圆孔和卵圆孔麻醉的重要标志。下颌孔是下牙槽神经血管进入下颌管的入口

34.下颌骨的解剖薄弱部位:下颌骨的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踝突颈等为下颌骨的骨质薄弱部位

35.闭口肌群又称升颌肌群,主要附着于下颌支上,有咬肌、颞肌、翼内肌。开口肌群有二腹肌、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

36.颌面部血供丰富,主要来自颈外A的分支,有舌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颞浅动脉。静脉有面前静脉、面后静脉、翼静脉丛 37.口腔颌面部的神经,感觉神经主要是三叉神经、运动神经主要是面神经

38.三叉神经分三支出颅,即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下颌神经分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面神经分支有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

三对大的唾液腺有腮腺、下颌下腺、1.舌下腺腮腺分泌液只要是浆液。位于两侧耳垂前下方和下颌后窝内,外形不规则,呈椎体形,浅面为皮肤皮下脂肪覆盖,深面与咬肌、下颌支及咽侧壁相邻。后面紧贴胸锁乳突肌、茎突和二腹肌后腹,上极达颧弓,居外耳道和颞下合关节之间。下极达下颌角下缘。腮腺导管开口正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侧黏膜上,投影标志为耳垂到鼻翼和口角中点连线的中1/3段上。2.下颌下腺开口于舌系带两旁的舌下肉阜。

39.口腔内常规检查器械为口镜、镊子、探针、其它(挖匙)

40.龋病的病因包括:1.口腔致龋菌群2.蔗糖等适宜的细菌底物3.敏感的宿主4.在口腔滞留足够时间。四联因素理论:1.细菌2.食物3.宿主4.时间

41..龋病的分类:一.按进展速度分为

1、急性龋2.慢性龋3.继发龋 二按解剖部位分为1.牙合面龋和平滑面龋2.根面龋3.线形釉质龋4.隐匿性龋 P+7龋洞的分类:一类洞 为发生所有牙面发育点隙裂沟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二类洞 为发生于后牙邻面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三类洞 为前牙邻面未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四类洞 为前牙邻面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五类洞 为所有的颊舌面颈1/3处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42.牙本质过敏症主要表现为刺激痛,尤其对机械性刺激最敏感

43.细菌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分为:可复性牙髓炎、不可复性牙髓炎、牙髓坏死、牙髓钙化、急慢性根尖周炎。

44.急性牙髓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一 疼痛剧烈,疼痛性质为1.自发性阵发性痛2.夜间痛3.温度刺激疼痛加剧4.疼痛不能自行定位 二患牙可查及接近髓腔的深龋或充填物、深牙周袋、外伤等3.探诊常可引起剧烈疼痛,有时可探及微小穿髓孔4.温度测试时,患牙反应敏感或表现为激发痛。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牙髓电活动测试时,患牙在早期炎症阶段反应增强,晚期炎症表现为迟钝5.处于晚期炎症的患牙,可出现垂直方向的轻度叩痛

45.慢性牙髓炎分为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慢性溃病性、慢性增生性

46.牙髓钙化的X线表现为:X线示髓腔内有阻射的钙化物,或呈弥漫性阻射影像而使髓腔处的透射及消失

47.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1.患牙有咬合痛、自发痛、持续性钝痛、可自行定位。因疼痛不愿咀嚼,影响进食2.患牙可见龋坏,充填体或其他牙体确组织疾患,可查到深牙周袋3.牙冠变色,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但乳牙或年轻恒牙对测试有反应,甚至出现疼痛4.叩诊疼痛(+)~(++),扪压患牙根尖部有不适或疼痛感5.患牙可有2度松动

48.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

(1)根尖周脓肿,患牙自发性剧痛,持续性跳痛,伸长感加重,不敢咬合,叩痛(+)~(++),松动II~III度。根尖部牙龈潮红,但无明显肿胀,扪诊轻微疼痛,相应下颌下淋巴结或颏下淋巴结肿大或压痛。

(2)骨膜下脓肿。患牙持续性,搏动性跳更加剧烈,患牙更觉高起,松动,轻触患牙觉疼痛难忍,叩痛(+++),松动III度,影响睡眠和进食,可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在相应的颌面部出现间隙感染,牙龈红肿,移行沟变平,有明显压痛,扪诊深部有波动感。

(3)粘膜下脓肿。根尖区黏膜的肿胀已局限,呈半球状隆起。扪诊时波动感明显,脓肿较表浅而易破溃。患牙的自发性胀痛及咬合痛减轻,叩痛(+)~(++),松度I度,全身症状缓解。49.牙骨髓病和根尖周病常用的治疗方法:盖骨髓术、牙骨髓切断术,根尖诱导成形术,根尖屏障术,根管治疗术(首选)。应急处理手段:开髓引流、切开排脓、去除刺激、调牙合磨改、消炎止痛。50.慢性龈炎诊断:牙龈变为鲜红色或暗红色、牙龈轻触出血、形成假性牙周袋。

51.青春期龈炎:颜色暗红或鲜红光亮。52.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和钙通道阻滞剂如消苯地平,维拉帕米,可引起药物性龈增生。

53.牙周炎晚期四大特征:牙周袋形成、牙龈炎症、牙周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及牙齿松动等主要特征外,常可出现其他伴发症状,如

1、牙齿移动

2、食物嵌塞

3、继发性牙合创伤

4、牙根暴露,对湿度敏感或发生根面龋

5、急性牙周脓肿

6、逆行性牙髓炎

7、口臭。54.侵袭性牙周炎的X线表现

X线片可见第一磨牙的近远中均有垂直型骨吸收,形成典型的弧形吸收;切牙区多为水平型骨吸收,还可见牙周膜间隙增宽,硬骨板模糊、骨小梁疏松等。

55.口腔单纯性疱疹的临床表现(1)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①前驱期:发病前常有与疱疹病患者接触史,经4~7潜伏期后,出现发热、头痛、疲乏不适,全身肌肉疼痛。全身肌肉酸痛,咽喉肿痛等急性症状,下颌下和颈上淋巴结肿大,触痛,患儿流涎、拒食、烦躁不安,经1~2天后,口腔黏膜,附着龈和龈缘广泛充血水肿。②水疱期:口腔黏膜出现成簇小水疱,针头大小,疱壁薄,透明、易溃破,形成浅表溃疡。

③糜烂期:小水疱破溃后引起大面积糜烂,可继发感染,上覆黄色假膜。

④愈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整个病程约7-10天。

(2)复发性疱疹性口炎特点:

①损害总是以多个成簇的水泡开始②、损害复发时总是在发作过的位置和附近。③、前驱阶段,患者可感轻微疲乏和不适,将要发生复发损害的部位出现 痒,张力增加,灼痛、刺痛等。④、数小时内,出现水疱,周围有轻度红斑,疱可持续24h,后破裂,糜烂、结痂。病程约10天,继发感染常延缓愈合,后不留瘢痕,但有色素沉着。

⑤诱使复发的因素有机械刺激,感冒,阳光照射等,情绪也可诱发。

56.口腔念珠菌病按其主要病变部位可分为:念珠菌性口炎、念珠菌性唇炎、念珠菌性口角炎。P69 念珠菌性口炎分为: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急性红斑型念珠菌性口炎、慢性红斑型念珠菌病,慢性增殖性念珠菌病

56.复发性阿弗他溃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粘膜病。临床分型:轻型、重型、疱疹样溃病。57.轻型阿弗他溃病的特点:(最常见)(1)溃病不大,数目不多,每次1-5个,孤立散在,直径2-4mm,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

(2)好发于角化程度较差的黏膜,如唇、颊黏膜。(3)发作时溃病有“红、黄、凹痛”,即外周有约1mm的充血红晕带,表面覆有浅黄色假膜,溃病中央凹陷,基底软,灼痛感明显。

(4)复发有规律性,一般分为发作期,愈合期和间歇期。前驱期黏膜局部不适、触痛或灼痛;24h后出现白色或红色丘疹状小点,2-3天后上皮破损,进入溃疡期,再经4-5天后红晕消失,溃病愈合不留瘢痕。

(5)间歇期长短不一,因人而异。

58.天疱疮的临床分型:寻常型天疱疮、增殖型天疱疮,落叶型天疱疮、红斑型天疱疮。59.口腔白斑病的分型:斑块状、皱纸状、颗粒状、疣状、溃疡状。

60.一期梅毒主要症状为硬下疳和淋巴结肿大。二期梅毒口腔表现为梅毒性粘膜炎、梅毒黏膜斑。三期梅毒皮肤损害主要是结节性梅毒疹和树胶肿;口腔黏膜损害是三期梅毒树胶肿性舌炎、舌白斑。

61.先天性梅毒者如有哈钦森牙、神经源性耳聋和间质性角膜炎合称哈钦森三联行。

62.口腔局部麻醉方法: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

63.拔牙器械:牙钳、牙挺、牙龈分离器等。牙挺工作原理包括:杠杆、楔、轮轴。64.拔牙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严重龋病、严重牙周病、牙髓坏死,多生牙、错位牙、埋伏牙、等导致邻近组织创伤影响美观或导致牙列拥挤、阻生牙、牙外伤、乳牙、治疗需要的牙、病灶牙、其他。

禁忌症:血液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甲亢、肾脏疾病、肝脏疾病。月经及妊娠期急性炎症期。恶性肿瘤、长期抗凝药物治疗、长期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神经精神疾患。65.口腔颌面部感染有如下特点:

P103(1)口腔、鼻腔及鼻窦长期与外界相通(2)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独有的感染(3)颌面部的潜在间隙(4)颌面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

66.口腔颌面部感染多属于化脓性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以金葡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为主,偶见厌氧菌所致的腐败坏死性感染。

67.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病因:一是因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下颌骨体逐渐缩短,致使第三磨牙萌出时缺少足够的空间而不能正常萌出,表现为牙冠仅为部分萌出或牙的位置偏斜,少数牙则完全埋伏在骨内,即第三磨牙阻生。二是因为阻生的或正在萌出的第三磨牙牙冠被牙龈部分或全部覆盖,构成较深的盲袋,食物残渣进入盲袋后不易清除。冠周盲袋中的温度和温度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临床表现:(1)、炎症早期,患者仅感磨牙后区不适,偶有轻微不适,无全身症状,(2)炎症加重时,局部有自发性跳痛。炎症波及咀嚼肌则开口受限,咀嚼和舌咽时疼痛加剧。此时有全身不适,发热胃寒、头痛、食欲减退、便秘。(3)血常规检查白C总数↑(4)口腔检查见于颌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牙冠周围软组织红肿、糜烂、触痛、用探针触及牙冠,有脓性分泌物溢出,严重者见腭舌及咽侧壁红肿,患者下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

治疗1)急性期:以消炎、镇痛、建立引流及对症处理为主。

2)全身治疗应注意休息,进流质饮食,勤漱口。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3)局部治疗用3%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冲洗,若有冠周脓肿形成,应在局麻下切开脓肿,还应作该间隙的切开引流术。

4)慢性期:应以去除病因为主,可消除盲袋或拔牙。

5)急性炎症消退后,根据下颌第三磨牙具体情

况,进行龈瓣盲袋切除或拔牙术,若张口度改善缓慢,可在句麻下拔除上颌第三磨牙,消除刺激因素,则张口度可迅速改善。

68.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常见混合性感染。69.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

(1)、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组织再生修复和抗感染能力很强,因此,伤后48h或更长时间的伤口,只要没有明显的化脓感染,在清创后,仍可做初期缝合。

(2)、口腔颌面部,窦多,如鼻腔、口腔、鼻窦等,腔窦内常存在一定数量的病原菌,伤口常与这些腔窦相痛,易引起感染。

(3)颌骨上有牙,颌骨骨折发生骨折段移位时,则引起咬合关系错误,导致咀嚼功能障碍,咬合关系错乱是诊断颌骨骨折的重要依据之一。(4)口腔是消化道的入口,损伤后常妨碍正常进食。需选用正常的进食方法和食物,以维持伤员的营养。

(5)口腔颌面部又是呼吸道的上端,损伤时最容易发生机械性阻塞,故抢救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6)鼻、唇、舌、脸、眶、颊部开放性损伤时,如处理不当,伤口愈合后可发生不同程度组织和器官的移位,畸形。(7)颌面部有腮腺,面N,三叉N,受伤出现面瘫,麻木。涎腺瘘。

(8)颌面部紧邻颅脑,严重的颌面损伤常合并颅脑伤。

72.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止血措施。

1)、指压止血2)、包扎止血3)、填塞止血4)、结扎止血5)、药物止血

73.下颌骨骨折好发部位

1)、正中联合2)、颏孔区3)、下颌角4)、髁突 74.甲状舌管囊肿:胚胎至第六周时,甲状舌管自行消失,在起始点处留一浅凹即舌盲孔,如甲状舌管不消失时,则残存上皮分泌物聚积,形成先天性甲状舌管囊肿。

临床表现:甲状舌管囊肿见于1~10岁的儿童,亦可见于成年人,囊肿可发生于颈正中线,自舌盲孔至胸骨切迹间的任何部位,但以舌骨上下部最常见。囊肿生长缓慢,呈圆形,胡桃大,位于颈正中部,有时微偏一侧。

75.牙源性颌骨囊肿分为根尖周囊肿、始基囊肿、含牙囊肿、牙源性角化囊肿。

76.舌癌是最常见的口腔癌,牙龈癌仅次于舌癌,腭癌不多见。

77.白血病的口腔表征有:①牙龈肿大、增生②牙龈及口腔黏膜出血③牙龈坏死④牙痛、呀松动⑤淋巴结肿大

78.维生素B2缺乏的口腔表现:①口角炎②唇炎③舌炎

79.艾滋病的口腔表征:①口腔黏膜白色念珠菌感染②口腔毛状黏膜白斑③口腔卡波西肉瘤④龈炎牙周炎,龈炎波及游离龈、龈乳头和附着龈⑤口腔疱疹⑥面颈部淋巴结肿大⑦唾液腺感染,腮腺、下颌下腺肿大。

下载临床医学考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临床医学考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年临床医学三基考试题目

    2011年临床医学 “三基”考试题单位:姓名:分数: 单选题 1. 卫生部最新《病历书写规范》内容共有 A、4章30条B、5章38条C、7章48条D、9章52条E、6章48条 2. 入院记录是指患者入......

    临床医学检验职称考试的级别

    提问:临床医学检验职称考试都有哪些啊?难度大不大?想提前规划一下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 回答:您好,临床医学检验职称考试共分为五个级别,临床医学检验技士(初级职称)-临床医学检验技师......

    2009级临床医学本科妇产科学考试试卷

    2009级临床医学本科妇产科学考试试卷 专业_姓名_学号_日期(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7页)一A型题(单选题,每题一分)」 1、雌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使宫颈 A闭合B粘值减少 C粘液增多 D黏液拉丝度......

    临床医学专升本考试题目A卷[5篇模版]

    临床医学专升本考试题目A卷 一、名词解释(20%): 1、脊髓休克 2、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危象 3、脑栓塞 4、静止性震颤二、选择题(30%) 1.引起交叉性感觉障碍的病变部位在 A. 后根B. 后角......

    临床医学自荐信汇总大全

    临床医学自荐信范文汇总5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我们越来越需要自荐信,不同种类的自荐信具有不同的用途。你所见过的自荐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临床医学自荐信5篇......

    临床医学试题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解析一 一、单项选择题(第1-30题。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每题1分,共30分) 1.医疗机......

    临床医学自我介绍范文

    我是**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的一名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四年大学的临床理论学习形成了我严谨的学习态度、严密的思维方式,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年的临床实习工作经历更提高了我分......

    临床医学心得体会[范文模版]

    临床医学心得体会.txt花前月下,不如花钱“日”下。叶子的离开,是因为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干掉熊猫,我就是国宝!别和我谈理想,戒了!前言:给想提高公文写作水平同行的两个建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