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糖尿病的自我按摩
糖尿病的自我按摩
糖尿病的自我按摩
摘自:《中老年保健》杂志北京东方医院按摩科副主任医师 付国兵
糖尿病迄今尚无根治的方法,但它是可以控制的,其并发症也是可以预防的。通过试验观察,我们发现按摩可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加速糖的利用,使糖的吸收降低,同时可以改善微循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下面介绍一套自我按摩手法,可以对糖尿病起到辅助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作用。
糖尿病自我按摩的具体操作
1、推擦胸骨下至中极穴:用手掌掌面紧贴腹部,两手交替地自胸骨下至中极穴稍用力推擦2分钟左右。(中极穴位于肚脐下方一橫掌处)。
2、橫推腹:用手掌的掌根自腹部一侧用力推擦至对侧,然后改用五指指腹勾擦回原处,按摩3分钟左右。
3、振腹部:双手自然叠放,掌根对准肚脐,轻轻下压有规律地振动腹部5分钟左右。
4、点揉腹部穴位:用拇指点揉中脘穴、气海穴、天枢穴各一分钟左右。(中脘穴的位置在肚脐上方一橫掌处;气海穴在肚脐正下方两橫指处;天枢穴的位置在肚脐两旁两橫指处)。
5、擦揉脚踝内侧:用大拇指在内踝和跟腱处进行擦揉,每侧4分钟左右。
6、擦肾俞:用双手掌自上而下,擦双侧包括肾俞在内的腰肌2分钟左右。(肾俞的位置在两侧腰眼附近)。
糖尿病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的自我按摩方法
1、放松腿部肌肉:用拿法或者揉法放松腿肌肉,自上到下,约5分钟左右。
2、点揉腿部穴位:用手指按揉每侧足三里、血海穴、梁丘穴、承山穴各一分钟左右。(足三里的位置在外膝眼下四橫指处;血海穴的位置在大腿绷紧外侧肌肉最高点;梁丘穴的位置在大腿绷紧内侧肌肉最高点;承山穴的位置在小腿绷紧外侧肌肉最高点下面凹陷处)。糖尿病并发症--眼病症的自我按摩方法
1、分推前额:用双手手掌分推前额2分钟左右。
2、刮上下眼眶:双手食指弯曲,自眼眶内侧向外侧刮动眼眶1分钟左右。
3、按揉睛明穴:用拇指指腹按摩四白穴、睛明穴、攒竹穴、印堂穴、太阳穴各1分钟左右。(睛明穴的位置在眼角内侧半橫指处;四白穴的位置在眼眶底下一橫指处;攒竹穴的位置眉毛的内端;印堂穴的位置两个眉毛的中间;太阳穴的位置在眼角外侧一樵苏不爨指凹陷处。)
4、拿合谷:用拇指按摩合谷穴1分钟左右。(合谷穴的位置在五指并拢,拇指与食指之间肌肉最高点。)
糖尿病并发症--高血压的自我按摩方法
1、抹桥弓:用拇指指腹自上而下轻轻推抹桥弓穴,每侧1分钟左右。(桥弓穴的位置:头歪向一侧,颈部突出的一条线。)
2、擦揉颈部肌肉:分别用两手的2~5指的指腹自上而下按揉同侧颈部的肌肉,每侧1分钟左右。
3、揉耳:耳尖至耳垂,用拇指和食指擦揉,每侧1分钟左右。
4、肩绕环:将两肩耸起,顺时针环转肩关节2分钟左右。
5、揉太冲:用手指按揉太冲穴,每侧1分钟左右。(太冲穴位置在脚背第一和第二脚趾之间。)
第二篇:简单自我按摩护脾胃
简单自我按摩护脾胃中医认为脾胃是运化饮食和水谷的脏器,也就是说人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是依靠脾胃来完成的。脾胃强,则气血生化有常,气血旺盛,所以才能“吃嘛嘛香”,面色红润,肠胃健康。如果脾胃虚弱,就会变得不思饮食,面色萎黄,消瘦,气短乏力,胃脘隐痛,腹胀,大便溏泻,甚至会失眠,月经不调,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脾虚生湿,痰湿内阻,还会出现肥胖、身体困重、口干、口中黏腻、闭经、湿疹等问题。所以古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养护脾胃是防病、保健的根本。夏季是肠胃病的高发季节,主要因人们常喝冷饮,骤热骤凉,极易刺激肠胃,加上夏季易滋生细菌,易引起腹泻等各种肠胃不适,其实,这些肠胃小毛病,通过简单的自我按摩就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揉腹:中医认为,人体的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揉腹可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症。《黄帝内经》一书就有记载:“腹部按揉,养生一诀。”我国唐代名医、百岁老人孙思邈曾经写道:“腹宜常摩,可祛百病。”方法是选择夜间入睡前和起床前进行,排空小便,洗清双手,取仰卧位,双膝微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0次,再逆时
针方向按揉50次。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持之以恒,一定会收到明显的健身效果。
按摩穴位:首先是中脘穴。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其次是天枢穴。此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天枢穴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恶心想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三是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在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连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就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捏脊疗法:捏脊疗法是通过刺激身体某些经络和穴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尤其适合患有脾胃失和、消化不良、厌食积滞等病症的孩子。主要是捏背部脊柱及两旁,脊柱在背部的正中,是经络中的督脉所在,脊柱的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路线,刺激其穴位,可以起到通经活络,调和气血,及调整脏腑的作用。
捏腿肚:小腿肚内侧有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和足少阴肾经,按捏这一部位,对上述经络所在的穴位均有一定刺激作用,足太阴脾经与脾胃相联故而捏按此处可治疗胃之疾患。当然这只适用一般胃病,能缓解轻微的胃痛,严重胃病者,应去医院诊治。
以上这些方法,在调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吃刺激性食物的同时,每日进行2~3次,坚持一周即可缓解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的症状。
第三篇:失眠的自我按摩
失眠的自我按摩
睡眠是阴阳相交,互相协调,渐入静态的表现。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中医素有“不得寐”“不寐”之称,这与肝、脾、肾关系较为密切。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失眠症状。轻者入睡困难,或睡眠不香,睡中易惊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严重者整夜难以入睡。经常失眠会给人的精神和身体带来极大痛苦。失眠的现行治疗方式很多,主要有药物、针灸、推拿、物理疗法及食疗等。其中,推拿按摩治疗失眠疗比较好,且无副作用,舒适度较高。下面介绍一套简单易学的自我安神的按摩方法,方便大家学习使用。
头面部操作
1.按摩前额:以两手食指弯曲成弓状,食指的第二指节内侧面紧贴印堂穴(两眉头连线的中点),由中间向前额两侧抹,如此往返,大约50次左右。
2.按摩两鬓:用双手拇指罗纹面,紧按两侧鬓发处,由前向后往返按摩,约40次左右,以双鬓处酸胀为度。
3.按揉脑后:用双手拇指指腹按揉风池穴,有力旋转按揉,酸胀为度,约30次左右。
4.双手振耳:两手掌心紧按两耳,然后放手,之后再次紧按,做快速有节律的鼓动,约30次左右。
5.拍击头顶:人采取坐位,目视前方,口闭合,用手掌心在头顶囟门处做有节律的拍击,忌暴力,约10次左右。
6.手搓面孔:将双手搓热,随后掌心紧贴前额,用力向下按摩到下颌,连续10次左右。腹部操作
头部操作后还可配以腹部按摩,即手掌大鱼际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重点按揉中脘穴(脐上4寸),气海(肚脐下1.5寸),关元穴(肚脐下3寸),时间约5分钟左右。
以上方法可起到健脾安神,平衡阴阳的作用,不仅对失眠有用,对头晕,头痛,耳鸣,神经衰弱等伴随症状也适用。
注意:自我按摩最好晚间临睡觉前进行,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适宜,心情放松,自然呼吸,不久即可入睡。在按摩过程中即能入睡者,以上操作不必强求全部做完。手法应以自己感觉适度为宜,轻重适当。每天坚持按摩可以较好改善睡眠,严重失眠者及效果不佳者,应及早就医。
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预防颈椎病自我按摩操
预防颈椎病自我按摩操.txt11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预防颈椎病自我按摩操
1.按摩百会 : 用中指或食指按于头顶最高处正中的百会穴,用力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功效:健脑宁神,益气固脱。
2.对按头部 : 双手拇指分别放在额部两侧的太阳穴处,其余四指分开,放在两侧头部,双手同时用力做对按揉动20~30次。功效:清脑明目,振奋精神。
3.按揉风池 : 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在同侧风池穴(颈后两侧凹陷处),其余手指附在头的两侧,由轻到重地按揉20~30次。功效:疏风散寒,开窍镇痛。
4.拿捏颈肌 : 将左(右)手上举置于颈后,拇指放置于同侧颈外侧,其余四指放在颈肌对侧,双手用力对合,将颈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风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功效:解痉止痛,调和气血。
5.按压肩井 : 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于对侧肩井穴(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然后由轻到重按压10~20次,两侧交替进行。功效:通经活络,散寒定痛。
6.按摩大椎 : 用左(右)手四指并拢放于上背部,用力反复按摩大椎穴(位于后颈部颈椎中最大椎体下方的空隙处)各20~30次,至局部发热为佳,两侧交替进行。功效:疏风散寒,活血通络。
7.对按内、外关 : 用左(右)手拇指尖放在右(左)手内关穴(掌横纹以上2寸,两肌腱之间),中指放在对侧的外关穴(内关穴对面),同时对合用力按揉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功效:宁心通络,宽胸行气。
8.掐揉合谷 : 将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谷穴(即虎口处),拇指用力掐揉10~20次,双手交替进行。功效:疏风解表,开窍醒神。
9.梳摩头顶 : 双手五指微曲分别放在头顶两侧,稍加压力从前发际沿头顶至脑后做“梳头”状动作20~30次。功效:提神醒目,清脑镇痛。
康复操可改善患者颈部的血液循环,松解粘连和痉挛的软组织。无颈椎病者可起到预防作用。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
松,两眼平视,均匀呼吸,站坐均可。1.左顾右盼: 头先向左后向右转动,幅度宜大,以自觉酸胀为好,30次。2.前后点头: 头先前再后,前俯时颈项尽量前伸拉长,30次。
3.旋肩舒颈: 双手置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向前旋转2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20—30次。
4.摇头晃脑: 头向左一前一右一后旋转5次,再反方向旋转5次.5.头手相抗: 双手交叉紧贴后颈部,用力顶头颈,头颈则向后用力,互相抵抗5次。6.双手托天: 双手上举过头,掌心向上,仰视手背5秒钟。腰椎要注意不要用力,每天轻微活动数下,可以买一把按摩椅每天做腰脊按摩两次,每次20分钟.会有收效的1、彻底纠正“高枕无忧”的错误观点。人一生至少有1/4-1/3的时间在床上度过,选择通透性强,符合生理弯曲,高度适中的枕头十分重要。建议采用根据生理弯曲设计的药枕,既可帮助恢复和保持生理弯曲,又可将治疗保健带入到休息时间,做到治疗、休息两不误;
2、避免用太软的床垫,防止长时间使颈椎处于非生理弯曲;
3、工作中定期改变头颈部体位,头颈部可向相反方向作半分钟至数分钟的活动,及时消除疲劳;
4、定期抬头远视,每当低头或伏案工作时间过长,应抬头远视数分钟,并按摩头颈十分钟。
注意事项:
(1)不可以在颈部过于劳累的状态下工作、看书、上网等,如果长期在颈部劳累的状态下工作只会导致颈部劳损更重严。
(2)必须要有充足的睡眠,睡眠充足才可以根本地消除颈部疲劳。
(3)如果您的眼睛也累的话,建议多做些眼保健操等等的眼部按摩,因为眼睛劳累也会导致颈部劳累的。
(4)如果您是必须长期工作没有多余的时间做颈部运动的话,也可以借助一些在网上的颈椎病预防和治疗的功能来减轻你颈部的劳累程度,避免长期颈部做重复的动作。
(5)防止颈椎的损伤 做好劳动、运动、演出前的准备活动,防止颈椎和其它部位的损伤
(6)保证良好的坐姿
(7)纠正不适当的睡势 调整合理的睡眠姿势,选用合适的枕头高低。
(8)防止颈部受风受寒 防止颈部受风受寒,积极治疗颈部的外伤、感染、结核、淋巴结炎和椎间盘炎等疾病,也是预防颈椎病的重要一环。
(9)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我国古代有“流水不腐,户枢不矗”的成语,《内经》有“导引按跃”,华伯有“五禽戏”,均说明全身性锻炼,可以强身防病。
(10)合理用膳
(11)防止颈椎的损伤 做好劳动、运动、演出前的准备活动,防止颈椎和其它部位的损伤
自我运动治疗
1、颈部运动:头向前倾十次,向后仰十次,向左倾十次,向右倾十次。然后缓慢摇头,左转十次,右转十次。
2、摇动上肢:左臂摇动二十次,再右臂摇动二十次。
3、抓空练指;两臂平伸,双手五指作屈伸运动,可作五十次。
4、局部按摩:可于颈部、大椎穴、风池穴附近寻找压痛点、硬结点或肌肉绷紧处,在这些反应点上进行揉按、推掐。
5、远道点穴: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侧、小腿外侧寻找压痛点。于此反应点施点穴按摩。
6、擦掌摩腰:将两手掌合并擦热,随即双手磨擦腰部,可上下方向擦动,作五十次。
7、掐捏踝筋:两手变替掐捏足踝后大筋。
8、用拇、食指掐揉人中穴。
9、提揉两耳;用手提拉双耳,然后搓揉,待耳发热为止。
每日可自行施术一次。手法由轻渐重,以能忍耐为度。依法施术,一般1-2月即可见效。
第五篇:自我按摩_一觉睡到大天亮
自我按摩,一觉睡到大天亮
很多人都经历过失眠。长期失眠会让人记忆力减退,精力不集中,疲惫,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人们的学习与生活。现代医学认为:失眠多见于某些神经官能症,一些慢性疾病也可伴有失眠症。中医认为:失眠的发病原因很多,如:气血脏腑功能的失调或痰浊食滞等均可影响心神而导致失眠。
有资料显示,有45%以上的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失眠。一旦失眠,往往多求助于医生,口服安眠药,久而久之,容易引起药物的依赖性。
自我按摩是一种既方便又经济的失眠治疗方法。自我按摩除了可迅速诱导睡眠、减少各种安眠药物的使用外,还可强身健体,减轻因失眠引起的头昏、头痛、健忘、焦虑等症状。
◎失眠的自我按摩疗法
1、仰卧揉腹每晚入睡前,仰卧床上,意守丹田(肚脐),先用右手按顺时针方向绕脐稍加用力揉腹,一边揉一边默念计数,揉计120次;再换用左手逆时针方向同样绕脐揉120次。
2、踏豆按摩用绿豆500克,置铁锅中文火炒热,倒入脸盆中,同时将双脚洗净擦干,借盆中绿豆余温,用双脚蹂踏绿豆,边踩边揉。每天睡前1小时开始蹂踏,每次30分钟左右。
3、拍打涌泉穴每晚睡前洗脚后,端坐床上,先用右手掌拍打左脚涌泉穴120次,再用左手掌拍打右脚涌泉穴120次,每次力度均以感到微微胀痛为宜。即可驱除失眠,安然入睡。
4、卧位气功法取右侧卧位,枕头适中,全身轻松自然,双目闭合,舌尖顶上腭,意守丹田。由鼻孔慢慢吸气,使整个腹部膨胀,再从鼻孔徐徐呼出,至全腹
收缩。连续坚持2周,一般失眠即愈。(王琪 李方)
◎五心按摩法治失眠
五心是指两手心劳宫穴、两足心涌泉穴、肚脐神阙穴。劳宫穴在手掌中,第二掌骨间隙之中点处,握掌屈指时手中指尖处即是;涌泉穴在足底第二跖骨间隙的中点凹陷处,蜷足时在足底前部凹处取穴。
按摩时用手心劳宫穴与足心涌泉穴相对应按摩。男左女右,即男性先以左手按摩右足,然后以右手按摩左足;反之,女性先以右手按摩左足,再以左手按摩右足。先是顺时针,然后逆时针。根据《内经》男八女七的数字学原理,男性以八八64次计算,女性以七七49次计算,即男性每次顺时针64次、逆时针64次;女性每次顺时针49次、逆时针49次。然后两手重叠,用劳宫穴放在神阙穴上,男性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女性右手在下,左手在上。也是先顺时针,后逆时针。男性做64次,女性做49次。达到五心处微热,继之全身微热为最佳状态。如每天晚上睡觉前进行,效果更好。(吴大真)
◎按摩治失眠
按摩健神穴:失眠与脑部充血、神经兴奋有关,所以治疗失眠时,必须放松精神、解除脑部充血,睡前用手指指腹或指甲尖用力刺激健神穴20分钟,效果十分显著。健神穴位于劳宫穴下面离手腕1分处。
按摩中冲穴:中冲穴是心包经络的终端,位于中指末端,指甲根靠食指一侧,用指尖或牙签持续刺激3~5分钟,便可以产生明显的治疗效果。
按摩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部,在两耳廓尖端连线与头部前后正中线的交叉点,用拇指腹按摩百会穴5~10分钟,坚持每晚睡前按摩1次,有良好的效果。(王小溪)
◎自我按摩治失眠
抹额:以两手指屈成弓状,第二指节的内侧面紧贴印堂,由眉间向前额两侧抹,约40次左右。
按揉脑后:以两手拇指罗纹面紧按风池,用力旋转按揉,随后按揉脑后,约30次左右。以感觉酸胀为宜。
搓手浴面:先将两手搓热,随后掌心紧贴前额,用力向下擦到下颌,连续10次。
按摩耳廓:人体躯干和内脏均在耳廓有一定反应部位,按摩它有助于调节全身功能。
拍打足三里:该穴位在膝盖骨外侧10厘米处(即胫骨腓骨间),拍打至有酸麻胀感觉即可。
泡足踏石:取一些小鹅卵石铺于水盆底,倒入开水,待水温热时,置双足于盆中,泡足踏石20分钟。每晚睡前做一次,长久坚持,失眠会不药而愈。◎失眠的穴位疗法
取穴:失眠、足三里、三阴交。
方法:失眠穴位于脚后跟底部,它对治疗失眠症非常有效。是治疗失眠的特效穴位。这个穴位还有利尿作用,所以最好在白天对它进行刺激,用拳头对失眠穴敲击200次左右即可。再用电吹风对足三里到三阴交吹暖风,温度以感到舒适为宜,再指压这两个穴位,这样进行后一定会有睡意。(楚乔)
◎掩耳弹首治失眠
临睡前,仰卧闭目,左掌掩左耳,右掌掩右耳,10个手指头同时弹击抬起的后脑勺,使自己听到“咚咚”的响声。弹击到自觉微累为止。停止弹后,头睡枕上,两手自然安放于身两侧,便很快进入睡眠。(王泽)
◎吐纳疗法治失眠
有研究者指出,失眠是由于大脑缺氧引起的,通过深呼吸锻炼使大脑缺氧状态得到缓解,从而治愈失眠。
仰卧(侧卧也可以),双手环抱下腹前方,深吸气,然后是呼气,注意不要把所有的气都呼出去。我们正常的呼吸是呼完气,过一会儿再吸气,这里有点儿不同:气快呼完的时候,不中断地把它吸回来,再呼出,再吸回,这样会有一种绵绵不绝的感觉。注意舌尖要抵住口腔上腭。
通过以上的呼吸疗法,大多数人大约几分钟后就可安然入睡,即使因为有严重的神经衰弱无法入睡,这样的吐纳方法也可以使您在清醒的同时,获得和睡眠一样的休息,可以称其为是“醒着的睡眠”,休息的效果非常好。经常练习这种呼吸法,会使睡眠非常深沉、有效。(于益)
◎中药敷脐治失眠
方1:丹参、珍珠、硫磺各等量。
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过筛贮瓶密封备用。用时先将患者脐孔用温开水洗净,取药末0.3克,趁湿填入患者脐孔,盖以棉球,外用胶布封固。每4天换药1次,病愈方可停药。(董卫国)
方2:珍珠层粉20克,丹参、白芍各15克,黄连、硫磺各10克,朱砂7克。共研细末,瓶装,勿泄气。
用法:每次取上述药面2克,一般用儿童尿液适量调为糊状,敷于脐内,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3~5日为一个疗程。多数2~3次见效。适用:重度失眠,中西药治之无效或欠佳者。(郝莘)
◎耳穴压豆疗失眠
取生王不留行籽,在神门、枕、皮质下、肝、胆、脾、胃、心、肾等耳穴埋豆。首先消毒耳穴或耳廓,术者用左手固定耳部,右手用镊子夹取粘有生王不留行籽的胶布,对准穴位贴压好。
耳穴贴压时要稍施压力,按压数秒。每贴压1次,在耳穴上保留3~5天,其间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2~3次,贴压5天为一个疗程,中间休息1~2天,再行下一疗程,采取两耳轮换贴压。买不到生王不留行籽的地方可以用小米代替。(董飞侠)
◎维生素B1缓解失眠
临床多年实践发现,维生素B1对于失眠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维生素B1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因此有助于睡眠。
失眠者可以每晚睡前口服5~8片,获效后即可逐渐过渡到每晚3片的维持剂量。
使用维生素B1的注意事项:首先,要在饭后服用维生素B1才能利于其吸收,因为维生素B1是水溶性的,空腹服用后会被快速吸收入血,在人体利用之前经肾脏等排出体外,使药物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其二,维生素B1不宜与氨茶碱(碱性药物)、阿司匹林、含鞣质的中成药等合用,因为维生素B1在碱性环境中不稳定,并会很快分解,使之遭受破坏,药力降低或失效。而服用维生素B1的同时服用阿司匹林会使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刺激加剧。(赵琳娅)
◎补充铜元素
对于失眠,人们过去认为是由于长期脑力劳动过度、精神压力大、思想负担重等因素引起的。然而,最近医学资料显示,体内缺乏微量元素铜,也是导致失
眠的原因之一。
美国医学专家对400名身体健康,但睡眠欠佳的女性进行血液成分分析发现,这些人血液中的铜和铁含量偏低,但铝含量却偏高。专家认为,铜与神经系统功能关系密切,体内缺铜会使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失调,使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而导致失眠,久而久之可发生神经衰弱。
因此,专家建议失眠的人多食用富含铜元素的食物。含铜较丰富的食物有:牡蛎、乌贼、鱿鱼、蛤蜊、河蚌、田螺、蟹、虾、泥鳅、黄鳝、动物肝、肾、蘑菇、坚果、干豆类等。(刘雅利)
◎偏方治愈失眠症
本人心烦失眠几十年,多家医疗单位确诊为顽固性神经衰弱,入睡难,多梦,睡1~2小时准醒,醒后心烦。多年来中西药吃了不少,效果都不好。最近偶试一方,竟获奇效。现介绍给失眠患者,不妨一试:
配方:甘草5克、小麦30克、大枣5枚,共放入砂锅或搪瓷盆内,加水2碗煎20分钟至半小时,睡前温服。余下的甘草、小麦、大枣,再加水煎,待小麦熟时(开花),拣出甘草,食饭喝汤。本方出自医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主治心气不足、阴虚血少,证见精神恍惚,烦躁不安,哈欠频作,失眠盗汗。本人服第一次即有明显效果,连服十余剂,几十年的失眠症竟神奇般好了,入睡快,睡得香。(黄天)
1.《金匮要略论注》:小麦能和肝阴之客热而养心液,具有消烦利溲止汗之功,故以为君;甘草泻心火而和胃,故以为臣;大枣调胃,而利其上壅之燥,故以为佐。盖病本于血,心为血主,肝之子也,心火泻而土气和,则胃气下达;肺脏润,肝气调,燥止而病自除也;补脾气者,火为土之母,心得所养,则火能生土也。
2.《金匮要略心典》:五志生火,动必关心,脏阴既伤,穷必及肾也。小麦为肝之谷,而善养心气;甘草。大枣甘润生阴,所以滋脏器而止其躁也。
3.《血证论》:三药平和,养胃生津化血;津水血液,下达子宫,则脏不燥,而悲伤太息诸证自去。此与麦门冬汤滋胃阴以达胞宫之法相似,亦与妇人乳少催乳之法相似。乳多即是化血之本,知催乳法,则知此汤生津液润燥之法。
该文章转载自医学全在线:◎核桃仁粥治失眠
我曾患有失眠、健忘顽症多年,后用一食疗方治愈。此方如下:取核桃仁50克捣碎,大米随食量而定,淘净,加水适量煮成粥。经常食用此粥,可健脑补肾,治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及小便白浊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