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方财政压力并非缘于分税制
地方财政压力并非缘于分税制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继续放缓,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财政收入增幅明显回落,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值得注意的是,在分析上述现象时,有人认为一些地方出现的财政困难为分税制财政体制所致。那么,分税制是不是造成当前地方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如何看待分税制?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内有关专家。
分税制财政体制适合我国国情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说,财政体制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总和,包括收入划分、支出责任划分、转移支付体系等。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适合我国国情,也符合市场经济和公共管理的一般规律。将地方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归结为财政体制,不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看都是不对的。
白景明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源流动、要素流动,而形成统一的市场,分级财政体制是适合的;公共管理的一般规律是要分层管理,公共产品的决策在于中央政府决策和调控,地方政府是具体提供公共服务的,分税制财政体制适合这样的分工。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需要按照收入的内在属性,将税基流动性较强、地区间分布不均衡、收入变化具有周期性或波动性,以及税负易转嫁的税种划为中央收入。如烟酒类等商品的消费税,宏观调控功能较强,留给地方不仅难以实现公平,而且会产生逆向调节。再如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与宏观经济景气相关,波动性较强,特别是随着总部经济的发展,投资多元化与企业兼并重组的常态化,税源容易在地区间转移,造成地区间苦乐不均。因此,中央适度集中这些收入,既符合税种属性也有利于宏观调控。
分税制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认为,从分税制改革两年后的1996年开始,我国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均进入了高增长期。此项改革激励了地方政府通过发展地方经济来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中央政府也由此集中了更多的财力。分税制改革扭转了中央收入比重下滑势头,1994年当年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由改革前1993年的22%提高到55.7%,此后基本保持稳定,在50%左右波动,2011年为49.4%.中央财政增加的收入主要用于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形成地方财政收入来源,并由地方安排财政支出。以2011年为例,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0.39万亿元,其中,中央收入5.13万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49.4%;地方收入5.26万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50.6%.中央收入
5.13万亿元中,有3.99万亿元通过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给地方,即2011年中央按照分税制体制规定取得的收入有近80%转移给地方。
同时,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主要向财力薄弱的中西部地区倾斜,有力地推动了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据了解,2011年,按照总人口计算的人均公共财政收入,如果以东部地区为100,在中央转移支付之前,中部、西部地区依次仅为40和48;通过中央转移支付实施再分配后,中部、西部地区人均财政支出分别达到73和97.如果不考虑各地支出成本差异因素,西部地区财政支出水平已经接近东部,中部地区财政支出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升。
王雍君说,分税制改革还有一项重大的意义,那就是“分税规则”的改变。改革前,企业隶属关系是主导各级政府分税的主流规则。这一规则由来已久且影响深远,正是分税制改革将属地规则引入其中,从而逐步取代了隶属关系规则。
当前财政压力是发展中的问题财政收支矛盾贯穿财政运行的全过程。近年来,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然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很低,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这种矛盾既是财政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只能通过推动财政发展改革予以解决。
“从地方角度看,既要支持经济发展,又要促进民生改善,需要大量资金,确实存在一定的支出压力。其原因有二:一是我国正处于社会公共福利体系再构造时期,处于基本公共服务‘扩围提标’的过程;二是经济增长收入的有限性逐步凸显,跟支出需求不对称。”白景明说。
据了解,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财政部2010年研究制定了《关于建立和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以实现县乡政府“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为主要目标,全面推进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建设。2010—2012年分别下达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475亿元、775亿元、1075亿元。
白景明表示,应在保持基本框架不动的前提下,进一步改革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一是在清晰界定政府与市场作用边界的基础上,合理界定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适当上收受益范围较广、体现社会公正、外溢性较强以及适合中央管理的事权,并由中央机构直接组织实施。二是根据税种属性,配合税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推动全国统一市场形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是继续规范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提高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重,完善转移支付办法,不断提高基层政府基本财力保障水平。
文档出至:深圳发票查询网
北京发票查询网
上海发票查询网
第二篇:浅析我国分税制改革下中央与地方财政间的平衡关系
浅析我国分税制改革对地方财政的影响
——经济0901魏光继
关键词:分税制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税源差异联系
引语: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正蓬勃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想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在实行市场经济之后,我国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特殊的国情,制定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制度。然而,一个制度的制定到实施并然存在曲折性,受文化因素,政治因素,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那么,本文就将针对我国的分税制改革展开讨论。
正文:
一:分税制的定义
首先介绍一下分税制的定义:分税制是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来源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实行分税制,要求按照税种实现“三分”:即分权、分税、分管。所以,分税制实质上就是为了有效的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关系,通过划分税权,将税收按照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有时还有共享税)两大税类进行管理而形成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分税制的真正涵义在于中央与地方财政自收自支、自求平衡。当今世界上,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一般都实行了分税制。至于实行什么模式的分税制,则取决于三个因素,即政治历史、经济体制、以及各自遵循的经济理论。我国正在推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分税制,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尚不够彻底和完善,但是,把过去实行的财政大包干管理体制改为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不仅初步理顺了国家与地方的关系,而且调整了国家与纳税人的关系。
国际上的分税制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以分权为主的分税制,这种类型以德国、原南斯拉夫为代表。另一种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分税制。这种类型以美国、日本为代表。两者各具特色。而我国现行的分税制又有何不同呢?
1994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中央的“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战略部署指导下进入新阶段,财税体制改革充当改革的先锋,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建起了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管理制度,并分设中央与地方两套税收机构分别征管;在核定地方收支数额的基础上,实行了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税收返还和转转移支付制度等。成功地实现了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税种、税权、税管的划分,实行了财政“分灶吃饭”。
其特点主要是:
第一,按照税源大小划分税权,税源分散、收入零星、涉及面广的税种一般划归地方税,税源大而集中的税种一般划为中央税。一般来说,不可能把大税种划为地方税。但由于地方税不仅对法人(公司、企业)征收,而且更多的是对个人征收,所以,税源分散在千千万万个纳税人手中;又由于地方税征收范围面小,税源不厚,所以收入零星;由于地方税税种小而多,所以涉及面广,几乎涉及到所有单位和个人。
第二,部分税种的征收管理权归地方。地方政府对地方税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
宜地决定开征、停征、减征税、免税,确定税率和征收范围,这是地方税的主要特点。由于赋予地方以较大的机动权限,从而既能合理照顾地方利益,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同时,不致于影响全国性的商品流通和市场物价。因为地方税一般均属于对财产(不动产)、对行为和部分所得以及不涉及全面性商品流通的经济交易课征,所以,即使各地执行不一致,也不影响全局。
第三,税款收入归地方。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力完全集中
于中央或过多地分散于地方,都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实践证明,在保证中央财政需要的同时,给地方一定规模的财力及适当的支配权,方能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实行分税制,建立中央与地方相对独立的分级财政,给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加强文化建设提供资金保证,就成为我国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方向。需要说明的是,我国目前实行的分税制,目前的分税制还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当迅速,地区差距很大;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虽已初步形成,但尚不够健全;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范围虽已初步划分,但尚不够规范,各级事权事责还有待明确;税收制度也不够完善,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试图实行彻底分税制是不现实的。所以,分税制的改革仍应以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共存的不彻底型分税制为主,以便不会脱离现行模式过远。
二:地方财政的定义
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地方政府与所属或所辖
区内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居民之间以及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我国地方财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自治县、市辖区)、乡(镇)三级财政组成。在地方财政体系中,省级财政是主导,城市财政是支柱,市辖区、县、乡(镇)财政是基础环节。各级地方财政是同级地方政府执行其职能的财力保证,通过地方政府的预算筹集财政收入,分配财政支出。
三:分税制改革对地方财政的影响
(一)分税制对地方财政的影响表现在收支两个方面
1、分税制后中央加强宏观调控,地方财源相对孩少,财力要净减少一块。比如
省市最近调增某县增值税任务785万元,按原体制计算,这块收入纯属于超包收入,应全部留给地 方,而实行新体制后,县财政只得31.25%,即 245万元,净减少财力540万元。
2、分税制把增幅较高的增值税大头由中央集中,把以往不被重视的涉农、零星税列为 地方财政的固定收入,迫使地方税收征管工作重心转移。由于这些税种税源分散,计征困难,课税对象复杂多样,增长潜力不大,不稳定性强,有些税种如农业税固定不变,有些税种甚 至呈萎缩下降趋势,势必加大了收入征管工作的难度。但是分税制后,为了适应支出增长的 需要,这类税收必然成为地方财税部门培养和征收的重点。
3、分税制把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企业所得税列为地方固定收入,把资源税的大部分列 为地方财政收入,因此,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积极寻引进外资,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拓 宽国内、国际市场应成为地方经济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工作重点。
4、分税制并未解决原体制中基数不合理和地方财政赤字等历史问题。分税制规定,计 算中央与地方收入的上划、下划以上年财政决算为基础,不处理任何遗留问题,这样一来,地方财政赤字,潜亏挂账、欠退欠补等何题,要靠自已消化,财政困难地区将难以为继,资 金调度将更加困难。
5、分税制后地方财政收支矛盾更加尖锐。分税制一方面使地方现有财力相对减少,在 企业效益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增量也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中央出口了,地方出票了的矛盾 仍难以杜绝,仅公务员工资制
度改革,当年增长财力根本无法弥补这一增支缺口,收支矛盾 越来越尖锐。
(二)分税制对地方经济和企业的影响
1、分税制改革方案的实施,使地方经济结构也将发生显著变化,突出表现在:(1)
第二 产业的结构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将向高技术合量,高效益的产品转移,工业企业产品结 构将进一步趋于合理,内涵扩大再生产之路将越来越被地方所重视。(2)第三产业将成为 今后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角,因为分税制后,地方财政固定收入的增加将主要依赖于第三产业 的发展。(3)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等非国有经济在地方经济结构中居重要地位,并成为地方财政新的财源增长点。(4)农业在地方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并成为地 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o(5)科技进步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显著。要想增强地方经 济的发展后劲,壮大财源,只有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地方财源构成中的技术含量,以实 现科技兴财。
2、分税制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企业税收 负担总体上并不增加,但企 业间税负不平衡。按照全国税制改革方案,总的测算,企业税负不增加,但由于税收结构的 变化,纳税环节的改变,产品之间、企业之间、行业和地区之间有升有降,加上扩大征收范 围和税基,税负在企业间变动较太。总的看,从事农产品批发经营的粮食、供销系统,商业 批发、粮食、棉花加工等企业税负增加,从事商业零售业务企业、化工、建材行业税负有所 下降。(2)基本取消减免税,企业实际税负增加。新的税制严格控制减免税,除税法明确的 减兔税,其余一律取消。这样原来享受政策减免与困难减免的企业,如农用工业,民政企业,第三产业以及一些重点企业,依法按率征税,税负增加。(3)改变主要税种征收方法,地 方政府难以给企业减税让利照顾。改革后,增值税由留税局负责征收,征收方法也进行了重 大改革,实行价外计征和税款抵扣制度,并取消税
前还贷,加上专业银行商业化,对企业的 生产经营和技改投资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三)分税制方案实施后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要正确处理好中央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关系,树立大财源发展观念。分税制
方案对不 同级政府的税源划分一般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只是份额大小有别而已,因此,维护 中央利益也是各级地方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无论在财源建设还是在日常财税管理工作中,都应当兼顾中央和地方两者的利益,防止出现新的地区封锁,条块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
二是要正确处理好财政利益与经济结构整体合理性的关系,树立效益观念。经
济的发展,既要讲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又要重视财政效益。地方政府指导经济发展不考虑财政体制 环境变化,不顾及各个产业发展对地方财政的回报率,那显然是不明智的。正确的做法,是 努力实现财政利益最大化与经济结构总体合理性的高度结合,既避免为争得部分财政利益而 损害经济结构的协调性,又防止不顾地方财政利益而盲目追求结构齐全,自成体系。
三是要协调好同级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树立全局一盘棋的观 念。对于调整地
方财 源发展战略,地方财政部门有着先谋划和积极建议的责任,但单靠财政部门的努力是难以实 现的。因为财源发展寓于经济发展之中,而经济发展规划的制订、调整和实施,必须在政府 的统帅下各有关部门统一认识、协调动作、同唱“一个调”、共演“一台戏”,才能奏效。
四是要正确的统计上报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树立实事求是的观念。分税制的重
要标志之 一,就是收支计算采用因素法。由于时间急促和种种条件的限制,今年出台的分税制暂时采 用基数法计算的,以后将逐步向因素法靠拢。因素法具体做法大体是:采用按照法定的 税率和实际税基(如产值,销售收入,利润指标》等因素计算的人均财政收入能力,作为确 定各项补助的比例或数据依据。对支出的计算,首先确
定全国人均支出定额标准,再按照各 种具有影响效应的客观因素(如人口、土地、行政区划、财政供给对象、粮棉大县等)制定 修正系数,进行修正和调整,综合考虑核定支出基数。因此,在分税制过渡期,就实事求是、真实、准确地统计上级各项指标,既不扩大,也不缩小。只有这样,才能在下一轮体制转换 过程中争取主动。
四:制度合理的必要性与启示
诚如文章开头提到,好的制度要经受的住检验,好的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假如我国在分税制改革时完全照搬西方模式,那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能否正确处理好相互间的关系与责任?这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历史证明,僵化的体制最终将导致一个政府甚至国家的溃败。我国也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理论与国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才能在历史的潮流中激流勇进。
第三篇:缘于一种爱,缘于一种执着。(优秀辅导员材料)
缘于一种爱,缘于一种执著
作者姓名:黄开递 作者单位:习水县土城镇小坝小学 邮政编码:564618 电子邮箱:huangkaidi168@189.cn 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工作在中队辅导员的岗位上。自踏上这个平凡的岗位那天起,我便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辅导员的工作当中去,心中始终牢记一个信念:用我的真心去关爱学生,用我的真爱去温暖学生,用我的真诚去感动学生。
一位教师曾这样说过:“真爱在心,享受孩子。把自己的理想、青春、快乐、幸福融入到为孩子们的服务中去,感受到的必是质朴的泥土的芬芳。”在辅导员工作中,我注重有风格、有创新、有品位,力求用独特有效的方式,达到对学生最佳的教育效果。
——锤炼班魂,提升品味 工作十二年来,我始终把锤炼班魂摆在中队辅导员工作的首位。根据班务工作计划,逐步加强班级管理,整顿班风班貌,打造一个有品味的班级,从班名、班训、班规、班风、班歌、学风、卫生、道德品质、集体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等方面着手开展此项工作。引用南开中学的“四十字诀”,重点开展《小坝小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即“七好”“十学会”)、“雷锋在我心中”、“文明习惯伴我成长”等教育活动。从细节入手,把细节做好。特别是做好了全班的卫生、晨读、“两操”、“校舞”、课前一支歌、起立、坐下等常规训练。严格训练学生的站、坐姿势,站姿要求身体直立,眼视前方,挺胸抬头;坐姿要求头要正,腰要直,腿要平,眼视前方。逐步做到动作规范、整齐划
一、精神饱满。用军人的标准要求学生,让学生逐步养成习惯,内化成一种素养。
文明见行于细节上,文化蕴藏在行为中。“来要参,去要辞”“礼义廉耻”是我国悠久的传统美德。在和谐的、生机勃发的、富有诗意的校园环境中,让学生们从小做文明、仁义、廉洁、守纪、诚实、守信、健康、乐观的好学生。台湾教育家高振东曾说:“国家兴亡,我的责任。”让学生从小知荣辱,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向革命先烈们致敬,学习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
——勇于创新,敢为人先
在我担任中队辅导员工作的这十二年里,创新是我不竭的动力。在“少儿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我主持选编了以古代传统蒙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必背诗文、古今贤文、诗词鉴赏为主要内容的国学经典读本,并采取晨读、午诵、暮省的形式,引导学生明礼、勤学、励志、修身、尚美、博采。不仅仅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在诵读活动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加深学生的人文底蕴,让学生能成长为既具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素养的现代文明人。
——以身示范,潜移默化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也始终认为“身教胜于言教”。因此,平日与学生相处,我时时处处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身示范,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就拿一些小事说吧,在学校只要我发现清洁区、花台、教室里有纸屑、果皮时,总是悄然无声地弯腰拾起,发现哪个小组桌椅不整齐就亲自调整好。久而久之,每当预备铃响后我往教室门口一站,全班同学都不约而同地在看看自己周围有无纸屑,桌椅摆得是否整齐。
——关爱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教育,是爱的艺术,智慧的艺术。只要有爱,教育永远是艳丽的春天。“勤奋努力,奉献爱心”是我当中队辅导员的信条。十二年来,我常利用晨会、队会给同学们讲故事,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精彩的文章,对他们进行爱的教育。让他们在感受大爱、博爱的同时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去爱每一个人,因为一个真正懂得爱的孩子才会有健全的心理和人格,才会懂得真正去爱别人。
在教育教学中,我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的教育,讲究方法和策略。经常找学生聊天,主动关心他们,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经常参与到学生的各项活动中,及时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此外,我经常利用家访、打电话、发短信息等方式与学生家长联系,促进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设计新颖的活动,让孩子积累宝贵的精神资源 活动是培养队员各项素质、增强中队凝聚力的最有效的载体,是培养优秀种子最好的土壤。为了使中队活动不断创新,我从报刊、电视少儿节目以及社会生活中获得启示,成立了中队“快板”“相声”“舞蹈”表演队,策划并组织了如“文苑”“小画家”“老师,我爱您”“心中的领巾永远红”等活动,目的是酿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丰富队员们的课余生活,增长队员们的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队员们的品味、素养。
几度耕耘,几番收获。我在担任中队辅导员期间,因工作出色,先后被评为镇“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4年论文《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课的教学艺术》被贵州教育报评为一等奖,2008年论文《浅谈农村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获县二等奖,2009年获土城镇数学优质课三等奖。2006.8.年参加遵义市骨干教师培训并结业。多次在片区做公开课教学,获好评。
缘于一种爱——我倾注了满腔的热情;缘于一种执著——我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中队辅导员工作有苦有乐,有笑有泪,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热爱自己从事的事业,热爱我的学生。
第四篇:优秀是一种压力
优秀是一种压力
我是家长怀抱里的乖乖女,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更是同学们羡慕的优秀生。殊不知,优秀——这道耀眼的光环,曾经却给了我无尽的烦恼。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非常努力地学习,成绩一直很拔尖,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班长兼中队长。按理讲,我觉得很自豪。可是随着我渐渐长大,二道杠变成了三道杠,中队长变成了大队长,心理的包袱也越来越重。因为我是优秀生,所以别的同学能玩悠悠球,而我尽管很想但却只能远离;因为我是优秀生,所以别的同学可以课上偷偷看漫画,而我即使再想看,却连课余也不敢看;因为我是优秀生,所以别的同学可以犯错,而我必须事事小心翼翼,班上几十双眼睛都盯着我呢!更重要的是,虽然老师对我没有特殊要求,可是我能明显地感觉到老师对我的作业标准要远远高于一般同学,稍有难度的题目别的同学只要能理解一点题意就可以等着老师讲评了,而我每道题却都必须绞尽脑汁,不能有差错;别的同学遇到难写的作文题,可以大笔一挥,三、四百字就可以敷衍了事,而我则必须洋洋洋洒洒达六百字以上,还得构思新颖文笔优美书写工整,以便老师用来“教育”其他同学。上课时,尽管老师鼓励每个同学都积极发言,但遇到全班同学都无言以对的问题之时,回答的“艰巨任务”就“非我莫属”了。别的同学考试稍有进步就会得到表扬,而我偶尔失利就难免会受到批评。上学我不能迟到,作业我不能缓交,劳动我不能偷懒,喝汤我不能抢勺,甚至当集体犯错的时候,我的检讨也要写得比别的同学长,还会被老师视为是“主犯”。唉!若用一俗语概括,那便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啊!
优秀有什么好呢?许多的时候我也觉得郁闷、委屈,甚至一度想甩掉优秀生这顶沉重的帽子,做一个轻轻松松的自己。我将我的苦恼告诉妈妈,妈妈对我说:“做最真的自己就是最优秀的,真正优秀的人在于他有一颗平常心,而不是过分看重输赢或是别人对他的看法。”
去年暑假看奥运会,我和许多人一样对刘翔和罗伯斯之间的“飞人”之战特别期待。当刘翔站在起跑线上的时候,我紧张得心都跳出来了!发令枪响,我期盼的旋风却并没有在鸟巢刮起。刘翔在起步的那一刻,放弃了。我的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飞人的背影显得孤单而又寂寞。那一刻他的内心承载着多大的压力和痛苦,姑且不说他要忍受肉体的痛苦,更重要的是他如何能忍受失败带给自己和国人的伤害?!但是,虽然金牌旁落,翔迷们还是给予了刘翔一如既往的支持,刘翔仍然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刹那间,我豁然开朗:何必把优秀当作一种困扰呢?既然你优秀就要勇敢面对它所带来的压力,让它成为推动你前进的风帆。
后来,我慢慢地发现,优秀的压力不但没有压跨我,反而增强了我的抗压能力,让我更加努力、更加优秀。优秀应当是一种目标、一种习惯。
点评:因为是优秀生,所以要比其他的孩子在各方面表现更好,这往往会给自己一些压力,你能让压力变为动力,可见你日趋成熟。指导教师:李树文
第五篇:如何解决压力
企业员工职业压力大如何解决
互联网
企业员工职业压力大
日前,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公布的中国企业经营者身心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相当数量的企业经营者对自己身心健康状况表示担忧,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企业经营者并不罕见。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企业经营者中,中小型企业、国有企业以及中青年企业经营者的比重较大,主要表现为:工作过于繁忙、心理压力过重、心力疲惫不堪、时常烦躁易怒等;部分企业经营者相当程度地存在负面情绪,如心情沮丧、疑虑重重、挫折感强、悲观失望等。一些与心理健康状况有关的慢性疾病如慢性胃炎、高血脂症、神经衰弱等在企业经营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几种常见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症、慢性胃炎等的患病比重呈上升趋势;不少企业经营者感觉孤独,极少借助心理咨询专家获得帮助。
此前,《财富》中文版的中国高级经理人职业压力状况调查结果显示,那些认为自己受到的职业压力极大的管理人员,身心健康水平最差,心理衰竭也最严重。而认为职业压力一般甚至很小的管理人员,身心健康处于较好的状态,心理衰竭也不明显。
人力资源管理应懂心理学
仅仅讲提高绩效,怎么样增加工资,怎么样来让员工多干活,少拿钱,这是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误区。国内的企业界要重视心理学在管理中的作用。你是一个企业家,至少要成为半个心理学工作者。
企业员工对于压力反应大致分成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生理反应,常常出现疲劳、头疼、气闷、耳鸣,这是生理上的反应。还有心理上的反应,如焦虑、紧张、情绪低落、注意力下降、记忆力下降。还有行为反应,如吸烟次数增多、爱发脾气、对子女教育不如以前关心等等。至于员工的压力源大致可以分成来自组织水平、个人水平和社会三类。其中,个人水平体现为完美倾向、和同事的冲突、和上级的冲突等等源于个人水平的压力。这样的压力就需要组织管理,从这个组织的角度来进行改变,或者来进行重视,来进行调整才
可能能够干预和管理压力。
美国的一个研究发现,任何的一天时间里,会有一个人由于压力生病,每年支付工资的损失是数百万美元。英国做的工作压力研究发现,由于工作压力造成的代价,达到他们国民生产总值的1%。所以根据官方统计数字,压力导致的疾病估计每年会使英国的经济损失是8000万个工作日,每年的代价要高达70亿英镑。
心理服务应该成为一项产业
我国每百万人口中,只有心理服务人员2.4名,美国在1991年时就达到百万人口当中550名相关服务人员。所以,这个工作还要快速提高和推进。除此以外,有一些专业人员只受了很短时间的培训,这也是国内心理咨询工作亟待提高的方面。目前,国家劳动部门、人事部门都提高了一些关于资格和相关的国家考试的要求和规定,人员的素质正在逐步的提高。但是依然还处于一个相对比较低的水平。
美国目前和压力有关的产品及服务价值是94亿美元。这方面的产品,比如说像各种书、光盘等等,另外还有各种咨询机构。那么,有多少美国人正在遭受着压力的折磨呢?估计是有2300万人。至于中国有多少人呢?可能比这个数字还要高,但国内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很多美国人都会因为压力问题开始接受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或者是精神卫生诊所的帮助。有一些国外EAP专家,就是专门做压力管理压力咨询这方面工作的。目前,国内专门进行工作压力的这种咨询机构还没有。
企业心理服务 创效益
据悉,前年5月7日空难后,西安杨森有3名员工罹难。杨森公司在处理员工后事时,特别引入心理干预,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而联想集团更是在2000年12月请来10位心理学专家,为客户服务部近千名职工心理把脉。国家开发银行、大亚湾核电站等也正在实施员工心理培训计划。
目前国内企业引进心理健康评估的还很少。但是,随着企业管理的完善,这一状况也会得到改善。可以预计,压力管理、情绪管理将会成为我国企业管理当中最紧迫的课题,诸如EAP这样的产业心理咨询的服务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我国EAP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和解决员工的问题,更要关注企业的发展,应该是两方面。特别应该指出,我国企业EAP的发展,应该主要针对全体员工。因为真正需要接受心理治疗的员工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所以,EAP属于发展性、建设性、教育性和预防性的,侧重点是关注全体员工的潜能开发。
EAP服务通过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改善工作情绪、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自信心、有效处理同事/客户关系、迅速适应新的环境、克服不良嗜好等,使企业在节省招聘费用、节省培训开支、减少错误解聘、提高组织的公众形象、改善组织气氛、提高员工士气、改进生产管理等方面获得很大收益。因此,EAP这会儿能够逐渐得到国内公司的青睐。
一项研究表明,企业为EAP投入1美元,可节省运营成本5至16美元。目前财富500强企业中80%以上的企业为员工提供了EAP服务。
解决员工压力的对策
互联网
英国《金融时报》日前撰文称,在英国有500万人感觉工作压力“非常大”或“极大”,与压力有关的多种问题让各机构每年耗资37亿英镑。去年的一项调查则显示,我国有41.1%的上班族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61.4%的人正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工作压力,正悄悄地袭来。
过强的压力可能会使人们在工作时无精打采、精神恍惚;一旦压力与能力反差太大,执行者就会承受不了,效率也会越来越低。
对于管理者来说,减轻下属过重的压力很有必要。管理者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心理学会副会长认为,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四个方面,企业领导者只要学会“对症下
药”,针对不同的压力源,采取不同的疏导方式,就能帮助下属从过度压力中走出来。压力源一:工作任务太重,目标制定得不切实际,导致任务根本无法完成。
对策:员工参与目标制定管理者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合理,让下属有信心完成目标。从经济指标来讲,如果去年完成100万元,那就自然不能为今年制订500万的目标(除非外界或自身出现很大的转变)。如果制订的目标超出下属的能力范围,那么对下属带来的将是无尽压力。
为了避免目标太远,任务过重,管理者在制定工作目标的时候最好让下属参与,将目标管理与参与管理相联系,让执行者有充分信心完成这一目标。
在制订目标以后,管理者要给下属充分授权,提供必要的各种资源,只有给予尽可能多的支持,下属才会更有信心。因为他会感觉在他身后有一个强大的后盾,可以放心大胆地朝着目标冲刺。
同时,市场是有变化的,一旦发生了不可抗力,管理者要主动根据市场情况调整目标,不能顽固不化地坚守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当然,即便不顾一切地冲向目标,由于能力的不同,下属还是会有很多完不成任务的情况,管理者当然可以对该下属执行相关制度;但是,如果这时候管理者能反其道而行之,不是马上执行惩罚制度,而是想办法帮助这位下属实现下一步的目标,这样效果反而更好。因为这样做了以后,其他的员工会更有信心,更有冲劲地去实现目标,而不是整天生活在完不成任务的恐慌中。
压力源二:由于人际沟通的问题,与周围同事产生矛盾,心理压力很大。
对策:一视同仁、察言观色管理者想营造良好的氛围,自身先要有浩然正气,不搞人际斗争,提倡公平、协作、坦荡的工作精神,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摩擦一定会大幅度减少。而对于那些已经存在的矛盾,管理者要善于察言观色,主动去协调、沟通和解决。
对于管理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不能偏心,而是一视同仁。任何一个人都会有所偏好,但这
时一定要提醒自己,努力避免个人偏好影响到工作中来,否则会越来越糟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那些能力差的员工,管理者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主动关心,让他感受到自己没有受歧视,他就会更加努力地全身心投入,敞开心扉主动去接受那些能力强于自己的同事。
压力源三:身处跨国公司,文化差异造成个人压力。
对策:融入与沟通如果你是一个“外来”的管理者,那么不管你带来的是何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都要记住,在这些“泊来品”融入公司之前,你本人先要融入这个集体。作为外方管理人员,你要了解该本土企业的文化和一贯的做法,然后结合这些本土观念再做改变。如果你是一位本土的管理者,并在跨国公司获得了一定职位,那么就要学会充当“桥梁”,在中方下属和外方上司之间进行沟通,让他们更多了解彼此的行为标准和习惯,通过上下有效沟通,减少双方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可能引发的误解,避免可能因此带来的压力。压力源四:来自个人生活、家庭的压力。
对策:伸出援助之手有些管理者会认为员工的个人问题属于隐私范畴,不适合过问。但这种压力对于员工来说,往往是最难摆脱的。这时候,如果作为管理者的你能伸出“援助之手”,获得的将是员工更大的信任。
对于管理者来说,一方面在工作中要有领导艺术,善于观察,如果看到员工心不在焉,就要主动沟通。
另外,当下属因为家庭与工作产生矛盾的时候,管理者一定要分清轻重缓急,绝对不能因为员工在关键时刻因私事请假从此就对他“另眼相看”,产生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