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分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
为了加强分局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分局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局党委的各项决定在我分局的贯彻执行,根据局党建工作的有关精神,结合本分局实际情况,对分局近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立健全分局各级党的基层组织,健全党支部,建立基层党小组。
二、本着精干、高效和有利于工作的原则,配备兼职党务干部1名。兼职党务干部必须有足够的时间从事党务工作。
三、健全和落实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分局班子成员、支部委员、支部书记每1个月集中一次学习,中层干部每季集中学习一次。会前要确定中心议题,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与理论政策水平。
四、党支部书记应参与分局行政领导班子重大问题的讨论,共同决定分局局务管理、科研、干部人事、业务等工作中的重要事项,支持分局行政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党总支要支持所在单位行政负责人的工作,经常沟通情况,对分局务或业务工作的重要问题,要参与讨论决定。坚持党务、局务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一般由行政主要负责人主持,议题由行政负责人和党总支书记商定,决策过程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
五、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党支部一般每月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决定本单位党的工作的重要问题。党支部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党员大会,定期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和通报情况。党支部大会每月召开1-2次,党员每月参加1-2次组织生活,分局领导原则上参加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分局领导班子坚持每年召开四次民主生活会。
六、严格党员的管理工作,党组织要监督党员履行党员义务、遵守党纪、国法和政纪。分局职工中的党员原则上必须办理党组织关系接转手续,参加本单位的党组织生活,有特殊原因者,须向组织报告。
七、加强党员的教育工作。根据局党委的统一要求和本单位的实际,党支部要制定党员教育的计划,经常了解和分析本单位党员的思想状况,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月至少要组织党员学习一次,强调每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建立党员联系群众的制度,每一位党员联系1-2名群众。
八、加强分局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和完善反腐保廉的监督约束机制,每一位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廉洁自律,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九、做好分局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在党员的发展中实行入党公示制度。要从政治的高度重视和抓好培养发展优秀分子的入党工作。
十、建立检查考核制度,对党支部的建设和党员作用的发挥等方面的情况全面检查或考核。一半年检查一次,一年考核一次。
第二篇:基层组织建设年意见(定稿)
中共蓟县县委组织部文件
蓟党组发[2012]3号
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
建设年的实施意见
中央确定2012年为基层组织建设年,这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机遇,对于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确保基层组织建设年扎实开展,取得实效,根据中央和市委有关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基层组织建设年要紧紧围绕“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十八大”这一主题,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县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基层党建工作各项任务,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着力完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市十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要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抓落实,就是把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市委和县委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系列部署要求落到实处,把已有成功经验全面推广。全覆盖,就是坚 1
持一抓到底,抓到支部,让每个党支部都积极行动起来,每名党员都自觉参与进来。求实效,就是扎扎实实抓几件实事,解决几个突出问题,防止做表面文章,力戒形式主义。受欢迎,就是贴近基层需求,回应党员关切,顺应群众期盼,把基层组织建设年办成群众满意工程。
通过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年,主要实现以下目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进一步提升,转化一批后进党组织,提升一批一般党组织,巩固扩大一批先进党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进一步提升,选任渠道不断拓宽,教育培训得到加强,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能力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进一步提升,发展党员质量得到提高,教育培训和管理服务得到加强,激励关怀帮扶机制逐步完善,党员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不断增强。基层基础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党务工作力量不断壮大,报酬待遇有稳定保障,经费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活动场所建设得到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现有制度得到落实,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制度逐步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规范化、活动经常化、决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方法步骤
全县各级党组织要在县委领导下,围绕全县工作大局,有计划、有组织、分步骤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1、调查摸底,分类定级。各镇乡街、各部门、各单位要对所属基层党组织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摸底,重点调查组织设臵是否合理、领导班子是否健全、组织制度是否完善、经费场所保障是否落实、作用发挥是否充分,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标准,对所属基层党组织逐一分析,按照先进、一般、相对后进分类定级,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健全组织,扩大覆盖。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对应建未建党组织的,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办法,尽快组建,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对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注重发挥区域党组织
和行业党组织的优势,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等方式,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要按照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和发挥作用的要求,及时调整完善党组织设臵模式,理顺隶属关系,明确管理主体,着力解决管理缺位、虚化、脱档等问题,切实强化对基层党组织的领导。
3、整改提高,晋位升级。各单位要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指导所属基层党组织明确改进提高的目标、责任和措施,认真抓好整改落实,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有新的提高,普遍实现晋位升级。力争年底前先进基层党组织达到90%以上,相对后进实现全面转化。
4、学习先进,创先争优。结合庆祝建党91周年,县委将对创先争优活动进行总结和表彰,树立创先争优群英谱。各单位要结合表彰和总结工作,对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进行考评,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先进、见行动,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社会环境,为党的十八大和市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三、重点任务
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中央、市委和县委的部署要求,紧扣中心工作,贴紧基层实际,突出工作重点,找准用力方向,着力破解难题,全面完成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1、坚持以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着力提升村级组织创先争优、加快发展的能力水平。深入搞好调查摸底和分析排查,全面掌握村级班子情况,采取有力措施,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换届前,为顺利搞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奠定基础。加大对软弱涣散班子的整顿调整力度,大力推行“能人治村”工程,采取民主选举、上级选派、组织调整等综合措施,选好配强村级两委班子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力争80%的村实现“能人治村”。认真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加强培养管理,强化作用发挥。认真落实县乡两级培训村级干部制度,发挥县乡党校主阵地和县内外培训基地作用,通过集中办班、外出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村级干部履职尽责
能力。年内对新一届村两委干部普遍轮训一遍。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五比三创一考评”活动,健全完善互比互学互查推动机制,激发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力。按照“六位一体”要求,着力建好用好村级组织活动阵地,60%的村达到场地充足、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建设标准,30%的村达到示范点建设标准。扎实推进村级服务站规范运行,坚持镇乡干部驻村服务制度,创新县直单位联村帮扶机制,提高各级干部为民服务水平。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六步决策法”、民主评议村级班子和村干部等各项制度规定,提高村级组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村级“四个民主”落实较好的村达到95%以上。全面落实“一定三有”政策,建立村级干部激励关怀机制,增强村级干部工作动力。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指导村级组织谋划富民强村的好思路。
2、坚持以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为目标,着力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深化“一个体系、六个机制”建设,认真落实“三有一化”目标要求,着力解决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处议事问题,着力构建以街道党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和党员广泛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格局。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不断提高社区党组织社会管理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深入开展“四员党员在社区”等党性实践活动,发挥党员服务社区群众、维护社区稳定、支持社区建设、促进社区发展作用。深入开展社区党建示范点和先进社区党组织创建活动,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围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形成一个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好思路。探索加强村改社区、新城小区党建工作,坚持党建工作与新城建设同步推进,及时建立党的组织,搭好发挥作用的平台,为新城项目顺利实施、加快推进提供组织保障。
3、坚持以实施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工程为载体,着力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搞好拉网式调查,实行动态即时管理,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信息库。采取独立建、联合建、挂靠建、区域建,依托管理、属地管理和选派党建工作联络员“四建两管一联”方式,确保党组织组
建率和党的工作覆盖率始终保持100%。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抓好任职培训,完善领导体制。积极开展“双强六好”创建活动,打造一批党建工作示范点。坚持和完善“一点三为”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实践载体和方式方法,推进党群共建,促进党组织作用有效发挥。围绕服务生产经营、凝聚职工群众、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形成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好思路。
4、坚持以履职尽责创先争优为主线,着力提升其他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大力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和“四强四优”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工作机制。围绕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紧贴“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活动,统筹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完善体制机制,加强阵地建设,全面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大力推动机关干部作风转变,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深入开展“三亮三比三评”活动,推进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
5、坚持以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根本,着力提升党员队伍建设水平。认真总结创先争优的好做法、好经验,每个基层党组织至少要建立一项务实管用的制度,推动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坚持和规范公开承诺、上级点评、群众评议等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党务公开、“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党性定期分析等制度。坚持标准、严格质量,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推行发展党员记实制、票决制,加大处臵不合格党员工作力度,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根据本行业、本系统特点和不同岗位要求,认真研究建立优秀共产党员具体标准,为党员对标定位、比学先进确定目标方向。认真落实党员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党员理论武装,深入实施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工程,充分利用电视、手机、互联网等信息手段,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作用,提高党员教育的及时性针对性有效性。认真落实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深入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活动,注重关心和帮助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按照综合型、开放型、服务型要求,全面
推进镇乡街党员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健全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服务。
四、组织领导
全县各级党组织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今年创先争优活动的重点,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加强领导,硬化措施,有效推进,全面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任务。党委(党组)书记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投入足够的精力带头抓好基层党建工作。要按照分工负责、行业归口、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主体职责任务明确、条块密切配合、区域协调联动、组织指导有序、管理服务融合的基层党建责任体系。镇乡党委负责抓好所辖村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街道党委侧重抓好社区党建工作,县直机关党委侧重指导县直机关党建工作,县委统战部、民政局侧重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党建工作经费投入力度,为基层党组织正常开展工作提供经费保障。按照中组部关于建立“三级联述联考联评”制度要求,研究制定党建工作考评办法,健全完善监督检查机制,把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列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提拔使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切实做到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抓好党建工作的动力机制,确保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中共蓟县县委组织部
2012年2月13日
主题词: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实施意见
中共蓟县县委组织部2012年2月13日印发(共印180份)
第三篇: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区委十二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以税源建设、环境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为突破,进一步加快发展,提高标准,抓核心、抓重点、抓特色”的工作思路,促进我区基层组织的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现就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我区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三级联创”为主线,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重点,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加快实施“新长安战略”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总体目标:以发展经济、维护稳定为目标,坚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一起抓,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把基层组织建设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五个好”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五个好”村党组织的数量逐年增加,基层党组织覆盖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各个方面,基层组织的作用明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提高。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要求
(一)村党组织和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建设的目标要求。村党组织和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要以实现“五个好”为目标,把基层组织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整体规划,全面推进,做到目标明确,工作措施得力,有计划按步骤地实施。
1、制度健全,能够用制度保证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2、村级干部管理规范,不断探索村级干部管理、教育的新途径。
3、村村有党支部活动阵地,阵地建设的水平不断提高。
4、建立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基层干部的素质不断提高。
5、围绕经济抓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同步。
6、不断创新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机制,丰富基层组织建设活动的内容。
(二)村级自治组织建设目标要求。村级自治组织建设的目标要求是: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职责明确,精简高效,工作规范,运行协调,各项制度能够很好地贯彻执行。
1、民主决策机制健全。建立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坚持重大决策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请示报告制度,民主决策程序化、规范化,群众比较满意。
2、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并能很好地贯彻执行。建立民主理财小组,人员和工作职责明确,集体经济收支审批规范,无集体资产流失。
3、建立民主监督制约制度。坚持定期地以财务公开为核心的村务公开制度,村务公开定期、规范,有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坚持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每年对村干部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并能把民主评议的结果和干部的工资、奖惩、任免、使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坚持村干部任期届满和离任时的审计制度。区、乡两级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指导部门,要切实组织好对农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工作。
4、坚持按期换届制度。对村民委员会、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自治组织坚持按期换届。
5、建立约束追究制度。对在村级重大事务决策和管理中违反程序,独断专行,以及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村务公开不及时,不全面,弄虚作假,违反有关自治规定的村干部,乡镇党委、政府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要提出批评整改意见,对拒不改正的,要依照有关规定及时查处,认真负责地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的目标要求。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做好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不断增强基层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各项农村政策的本领;增强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本领;增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本领;增强做好群众工作、建设和谐社会的本领。
1、依托区乡党校建立干部定期培训制度。区委每年对乡镇、街道干部、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分期分批地培训一次;乡镇、街道对村两委会干部培训一次;村党组织要对村民小组干部、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人员、党员进行一次集中培训。
2、培训内容以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为主;交流基层工作和经济发展经验,交流信息;邀请专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实用技术、专业技术培训。
3、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0天。
4、培训方法可灵活多样,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结合,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结合,参观学习与以会代培结合,独立办班与联合办班结合等,鼓励基层干部积极参加党校、农函大的学习,不断提高干部素质,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目标要求
(一)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目标。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按照“切实做到哪
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的工作要求,从有利于党的领导,有利于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出发,开展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构建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新格局,开拓党建工作新领域。
(二)健全组织,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社区和非公有制经
济组织,由归属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负责,凡具备成立党组织条件的,必须尽快成立党组织;对暂不具备条件的可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方便工作的原则建立联合支部。对从业人员50人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经营比较稳定,没有党员或尚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要由党员领导干部联系,驻派工作得力的党建指导员,建立党建工作站或依托工会组织等形式,开展党的工作,把广大群众团结在党组织周围,把符合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力争使党员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占到一定的比例。今后,在审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时,凡具备成立党组织条件的,党组织必须与企业同步筹建,同步运行。
(三)加大社区党建工作力度。重点在人员落实、制度建设、阵地建设上下功夫,做到人员落实到位,制度到位、阵地建设到位、开展活动到位。要培育典型,树立工作样板,总结经验,全面推进,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完善一个,规范一个,边实践,边提高。
(四)突出服务,发挥作用。各级党组织要从突出服务,发挥作用出发,改进基层组织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做到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为广大群众服务,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结合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点,不断探索社区党建和非公有制经济党建的新途径,新经验,丰富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内容,创新机制,提高工作质量。
四、发展党员工作的目标要求
发展党员要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按照“三个倾斜、四个重点、五个坚持”的目标要求,从改善结构,提高质量,规范工作程序入手,坚持不懈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战斗力。
(一)从改善党员结构出发,着重解决好近年来组织发展比较缓慢,党员结构不合理,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不强和后继乏人等问题。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要制定好发展党员规划,做好宏观调控,对发展党员工作滞后,党员结构不合理,后继乏人的党组织,由党员领导干部建立党建联系点,联系帮扶,并派驻工作得力的党建指导员或党组织负责人,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工作薄弱环节,采取得力措施,帮助扭转被动局面,扎实解决几年不发展党员,党员结构不合理,后继乏人等问题。
(二)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确保提高质量。坚持个别接收,做到成熟一个,接收一个,不搞“突击”发展,不搞平衡“关系”,不“分指标、卡比例”,严格执行《党章》和《细则》的有关规定,从保持党的先进性着手,把好初审关、支部讨论关、上级党委审批和转正关。坚持做到材料不齐全不发展,党内外群众有意见或反映较大不发展,未经过入党前的集中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不发展,没有政审或政审材料不清的不发展,未经党委考察的不发展。发展党员时,党委、党工委考察应着重把握好入党动机、个人历史、政治表现,特别是重大政治问题上的表现。发展党员要实行公示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
(三)重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要把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作为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建立与发展党员工作相适应,相对稳定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教育、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五、实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
(一)定期报告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乡镇、街道要确定专门的基层组织建设信息员,负责收集动态情况,每月28日向区委组织部、基层办书面报告一次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报告的内容包括:
1、两委会班子的基本情况;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情况。
2、各级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解决存在突出问题的主要做法,村级组织、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主要做法。
3、两委会在班子建设、开展工作,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在开展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
4、对今后工作有借鉴作用的典型经验,典型事件,典型人物。
(二)村级组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必须及时向区委组织部、基层办报告,涉及村民委员会问题的,还应同时向区民政局报告。
1、村级党组织或村委会班子瘫痪,工作无人管;
2、村级党组织书记或村主任因各类问题受到查处或群众反映强烈;
3、村级党组织书记或村主任出现空缺;
4、村级党组织书记或村主任外出打工三个月以上;
5、村级党组织三年未发展党员;
6、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群众反映强烈;
7、因工作原因,造成干部群众矛盾激化,可能出现越级群体上访或在当地造成恶劣影响;
8、其他需要向上级报告的重要情况。村级组织出现以上情况的乡镇、街道要及时组建由党委书记、党工委书记牵头负责的工作组,驻村开展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将处理情况报区委组织部、基层办。
基层组织发生重大事件,突发性事件,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必须在事发当日报告区委组织部、基层办。对于情况复杂、矛盾突出,问题涉及面大,需要上级党委协调解决的,要及时向区委报告。
(三)责任追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多次出现下列情况并造成严重后果者,给予乡镇党委书记、街道党工委书记及相关责任人党内纪律处分。
1、对基层组织重要情况隐瞒不报;
2、村党组织、村委会班子瘫痪三个月以上;
3、村党组织、村委会班子严重不团结,影响工作正常进行半年以上;
4、村党组织、村委会主要领导空缺半年以上;
5、因村党组织、村委会工作原因,造成群众越级上访。
六、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完善工作机制
(一)强化工作责任。各级党组织要不断强化“不抓基层组织建设是失职,抓不好是不称职”的观念,树立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村党组织书记是“具体责任人”,责任人对本辖区的基层组织建设负总责的意识。区委与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与村党组织、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层层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明确任务和工作重点,强化各级党组织抓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质量意识,形成书记带头抓,副书记具体抓,有关部门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二)实行分类指导。按照“先进树典型,中间促转变,后进抓整建”,“抓两头,带一般”的工作思路,把基层组织建设的创建与整建结合起来。对基础较好,工作得力,成效明显的乡镇、街道、村,要鼓励他们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进取,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更上一层楼,开展创建达标活动;对工作一般,处于中间状态的,要引导他们增强创先争优意识,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查找薄弱环节的基础上,本着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先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采取领导联系,专人帮扶,激励他们奋力争先;对问题多,工作差距较大,相对滞后的,要由主要领导带队组建强有力的工作组,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查找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扎实实施集中整建,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尽快扭转被动局面。
(三)建立督查落实机制。区委基层办负责督促、检查、指导基层组织建设的创建和整建活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选择问题多、困难大的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建联系点,定期到点上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指导面上工作。乡镇、街道要为基层党组织选派党建指导员,全程帮助、指导、督促工作。同时,设立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机构,从人员、职责和工作任务等方面进一步明确,探索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
(四)坚持基层组织建设三级例会制。区委常委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专题研究基层组织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重点工作,制定工作对策,适时下发督查督办通知。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分析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明确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村党组织定期召开班子会,研究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不断提高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第四篇: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如何建强基层党组织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青海考察时指出,“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在基层阵地上的堡垒,堡垒强则阵地坚,堡垒弱则阵地失。
一、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素质建设。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基层党员干部要做到真正重视群众、真正关心群众、真心爱护群众。
①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的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真正树好“风向标”。
②强化教育培训,充分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大力宣传党员楷模,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着力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素质。
③严格党员干部考核,从德、能、勤、绩、学、廉着手,量化考核,将考核结果运用到党员干部评先评优中。
二、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任何功劳都不是个人的,而是团队合作的结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就得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
三、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一是科学管理,探索新的组织模式,及时理顺党组织管理体制。理顺党组织关系,正确定位基层党组织功能,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
四、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基层党组织“一把手”,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要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履行好直接责任人的职责,统筹谋划,组织协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对一些薄弱环节,要采取扎实措施加以解决,加强工作指导,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
如何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坚持党建引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强化党员队伍建设,深化群众动员、融合各方力量,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和为民服务优势,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一、统筹治理元素,激发社会协同能力
探索创新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机制,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主心骨”、社区居委会为“组织者”、社区居民为“当家人”、物业公司为“大管家”、辖区单位为“合伙人”五方权责主体,引导群团组织同向发力,在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倾听关注成员单位需求建议,健全完善民需对接、服务共建、交流促进等工作机制,促进双向认同、纵横联动。
二、夯实队伍建设,提升组织战斗力
健全完善社区干部培养选拔链条,以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聚焦物业管理、基层治理等方面,开展社区“两委”干部培训。充分发挥“头雁效应”,举办基层治理论坛、专题研讨,全员覆盖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有针对性培养锻炼书记能力素质。把表现优秀的社区干部储备到社区后备人才库,在重点岗位上、重要任务中锤炼历练。完善正向激励、关心关爱机制,选树干部标兵,宣传先进典型,增强干部干事创业“源动力”。
三、创新治理方式,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以破解物业管理难题为抓手,相关部门联动,明确奖惩条件。发挥业委会作用,聚焦群众反映热点难点等问题,采取“拉家常”等方式,征求居民建议,为居民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充分发挥党建,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构建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互助共进的基层治理机制,以务实举措推动基层治理,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如何加强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一)严格选拔,到岗到位。明确选拔聘用标准,细化招聘流程,及时通过网络、微信等平台加强政策宣传,做好日常咨询,与人社、纪检等相关部门联动,严格按照要求,精心筹划开展统一选拔,做好选岗工作,与任职村(社区)对接,签订聘用协议,及时到岗到位。
帮带培养,增强本领。压紧压实责任主体责任,针对新到岗村级后备干部开展任职培训,并将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纳入全区干部培训范围,统一组织实施,引导参加学历教育,提高知识积累和水平。选派帮扶干部等与村级后备干部开展结对帮扶,引导村级后备干部有效参与村级基层党建、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环境整治、集体经济发展、信访维稳等工作,帮助完善台账资料,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关怀关爱,激发热情。注重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激励保障,及时拨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支持村级开展日常工作,引导村级后备干部开展贫困户帮扶等。严格参照村干部标准,按月兑现落实村级后备干部基本报酬,并根据考核结果兑现绩效报酬,激励村级后备干部干事创业。
强化管理,规范提升。区级统一建立村级后备干部数据库,完善人员名册,及时做好更新。对村级后备干部实行跟踪培养,进一步细化考核评议办法,强化结果运用,实行动态管理,补齐配强,对表现优秀的村级后备干部及时纳入重点培养范围,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
如何加强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二)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是村(社区)基层干部队伍的后备力量,加强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增强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活力的重要基础,是加强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村(社区)和谐稳定、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可见,加强村(社区)后备干部的选拔、教育和培养,对巩固和提升党在村(社区)基层组织堡垒和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科学选拔,广开门路吸收优秀人才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要进一步拓宽视野、开门纳贤,解放思想、转化观念,要善于把思想政治素质强,事业心强,具有责任感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和有一定群众基础的人员吸收到后备干部队伍,同时要加强从村(社区)致富能人、退伍军人、两新组织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和培养村(社区)后备干部,打破地域、区位的限制,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
强化培养锻炼,不断提高村(社区)后备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首先是帮助提升学历,根据新时代对干部队伍素质要求,制定干部学历提升计划和学费补助制度,加强与高校、党校、电大等单位联合形式,不断提升后备干部的学历;其次是加强培训,结合村(社区)工作实际和现实需要,进一步依托党校、夜校等途径加强对后备干部市场经济、维稳处突、法律法规、党史党规、乡村振兴、反腐倡廉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后备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再次是强化锻炼,结合村(社区)工作情况,积极主动安排优秀后备干部到急、难、险、重的岗位进行锻炼,早日适应村(社区)工作环境和群众心理,为今后工作打好基础。
做好考核使用,建立健全干部激励机制。切实加强日常监管、动态管理,常态化做好后备干部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实行动态化管理,坚持优胜劣汰,始终保持后备干部队伍数量充足、素质较好、结构合理,对优秀的后备干部按程序及时充实到村级班子队伍中,不断增强村级基层组织的生机与活力,为后备干部的成长搭建好舞台,真正让后备干部有盼头、有望头、有劲头。
第五篇: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党地位的基础。党的基层执行力是保障党在基层的一切执政活动能否正常进行及其效率如何、效果如何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党的十六届四中代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理论,就是要把我们的理论学习和理论武装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因此,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该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路子、解决新问题,努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突破中发展。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当前,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各项工作十分繁重。因此,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成为当务之急。
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同时强调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明确了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思路、重大原则和重要举措,拓宽了党内民主渠道,创新了党内民主形式,丰富了党内民主内容,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指明了方向。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要求,深入推进组织工作,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牢牢把握,全面贯彻,通过扎实的工作把党内民主建设推向一个新阶段,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要加强的基层组织建设这是因为:
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建党原则。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又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基本原则。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基层组织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关系党自身的巩固和发展,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关系党的领导的真正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地位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完成各项任务的可靠保证;党的基层组织是人民群众了解党、认识党的窗口。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与否,不仅体现在党的纲领和章程中,而且体现在党组织和党员的行动上。党的形象如何,群众更多地、经常地;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的行动来了解、来认识的,是基层群众工作的表率。
二、新时期新阶段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要求。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总体上讲,基层干部队伍素质是好的,在党的执政建设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在一些基层党的干部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部分基层干部的素质不高,自我意识不强,群众观念和服务群众意识不强,政治理论水平低,缺乏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法治意识淡薄,不能依法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缺乏解决复杂问题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二是部分基层干部的创新意识不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能力较弱。三是部分基层干部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不适应。习惯于行政指挥型或家族式管理的方式,不善于民主决策,作风不实,工作方法比较简单。
对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先进性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先进性要靠广大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党员要保持先进性,最重要的是体现时代要求。在新形势下,党员队伍中还存在着与先进性不相符合的问题。一
是部分党员的理想信念动摇,突出表现为“三化”,即理想信念淡化,价值观念物化,执政意识弱化。二是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存在着青年党员、高中以上学历的党员比例较低,一线重要岗位、新经济组织中党员较少等问题。三是部分党员的作用不明显一些党员放松自身要求,不想多尽义务,不愿意带头,混同于普通群众。
经济社会转型的新趋势,对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拓展党建工作领域提出了新要求。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如何合理设置党组织,如何科学确定党组织隶属关系,如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都是新课题。在这一领域,党组织覆盖率比较低,党建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
“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对扩大党内民主、强化基层民主管理提出新要求。随着基层民主建设的加快,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越来越强,参与民主管理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要求有更加广泛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决策权。当前,基层党内民主的发展还不是十分充分,民主制度还不是很健全,与广大党员的民主愿望还有不少差距。
三、目前党的基层执行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执行上盲目随从。有些基层干部工作履职意识差,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把简单重复上级文件和讲话精神当作是贯彻执行,好像是忠实执行者,其实不然。不把上级精神与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教条式地执行,这不是真正的执行,而是对上级精神的消极敷衍。二是调解矛盾能力偏低。有的基层干部群众观念淡漠,对待群众态度粗暴,习惯于用简单、蛮横的办法处理当前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错误地认为只要上级领导出面干预就能解决,而不重视增强自己处理复杂问题和依法执政的能力,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三是领导方式和方法简单。简单陈旧的方式方法必然不能适应党长期执政的需要,沿袭传统的开会、发文的办法抓工作,似乎工作就是开会,发文就是工作,把开会、发文当成推动工作的“万能钥匙”,这是作风不实、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那么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呢?
一、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总体要求和要解决的几个重点问题
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新时期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以基层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实践者推动者。
着眼于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对基层干部要做到真正重视、真正关怀、真心爱护。一是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的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素质,三是关心基层干部,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着眼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一是管理好,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二是发展好,做好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工作,把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青年中优秀分子发展为党员。三是教育好,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学习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着眼于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科学合理构建基层党组织体系,探索新的组织模式,及时理顺党组织管理体制。理顺党组织关系,按照属地管理、资产管理、行业管理的原则,以有利于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组织作用。二是正确认识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党支部主要是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开展党建工作,发挥保证监督作用。三是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基层组织制度建设包涵了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干部制度、日常工作制度、监督制度等。当前,重点是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党内选举制度、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党内情况通报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逐步扩大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透明度。
着眼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各项任务,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基层党组织“一把手”,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要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履行好直接责任人的职责。统筹谋划,组织协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对一些薄弱环节,要采取扎实措施加以解决,加强工作指导,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把“盆景”变为“绿洲”。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花大力气、下苦功夫,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坚定不移地抓下去,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为企业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提升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的能力
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坚持树立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紧紧扭住促进经济发展这个中心,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在推动发展方面的潜能,才能够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赋予的新要求。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成为全党工作中心,党的基层工作的重心也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向提升推动发展的能力方面转移,更加突出地体现出“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这一时代主题。近年来,在加强基层组织推进发展的能力方面,我们做过许多大胆而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提升“推动发展”的能力作为重中之重,牢牢地抓在手上,切实发挥出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发展中的应有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必须选好配强基层领导班子。在乡镇党委领导班子的配备上,要切实把那些能力强,敢想敢干,群众拥护的干部选拔上来。在村党支部班子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的选拔上,更应注重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通过“三推两考一选”的方式,把那些能够带领群众致富,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带头人,选拔上来,以班子建设为重点,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对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对基层班子成员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牢记发展使命,发挥最大潜能,在推进经济发展中,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各级党的领导班子是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和建设的领导集体,其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高低、大小、强弱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因此,要正确把握发展党内民主与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辩证关系,实现党内民主与集中的良性互动,真正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要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领导班子成员要合理分工,做到有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展其能,成其事。要建立和完善党委班子议事规则,特别要研究制定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的党委议事规则。凡是重大决策的确定、重大项目的建设,重要干部的任免、大额资金的使用都要坚持集体研究决定,充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不断提高决策水平。要推行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把票决制扩大运用到党委对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决策上,使领导班子每个成员充分表达自己意见,有效避免由少数人或个别人说了算的问题。要以创“和谐班子”建设为契机,加强对班子民主生活会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建立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考评通报制度,切实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解决好班子自身内部矛盾,防止和克服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保证班子和谐统一。
三、以强化宗旨为重点,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
近年来,通过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及党内各项活动的不断开展,党员的宗旨观念以及思想工作作风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但同时也必须看到,部分党员宗旨观念淡漠,为民服务本领不强,热情不够的问题还依然存在。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还必须倾心竭力地抓好党员的宗旨观念教育,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员领导干部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教育党员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体察群众的情绪,反映群众的诉求,关心群众的疾苦。要时刻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准则。要把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要求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在工作中,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头,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推行了“党员承诺制”活动,这一活动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宗旨意识,明确了责任,受到了群众的一致拥护,这是我们取得的宝贵经验,是应该继续坚持和不断完善。此外,我们在党员队伍中组织实施的“党员与困难户结对子”、“划分党员责任区”以及组织“党员志愿者”等一系列活动,都是开展党内活动的有效载体,为广大党员干部发挥作用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为此,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还要进一步把这些经验和做法加以总结,不断完善,并将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提供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制度保证。基层党组织只要正确树立群众观点,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把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思考问题、作出决策、开展工
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既要相信、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引导群众,充分调动好最大多数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团结和带领群众不断前进.四、以增强合力为核心,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的能力
党的基层组织承载着团结、组织群众,增强合力的重要职责。如何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是摆在我们组织部门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为此,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基层班子建设,使之真正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坚强堡垒。加强基层班子建设,提高班子的凝聚力,最关键的还是选人用人的问题。不但要注重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同时还要深入的分析成员之间的思想和工作作风等诸多因素,要通过全方位的考察考核,选准干部,正确使用干部。同时,更应注重对不同的领域的基层班子,采取不同的措施予以加强。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农村新经济组织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正成为党建工作开辟的一个新的工作领域。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首先必须确保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必须把党建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各个领域之中。特别是对于农村新经济组织和非公企业这些相对薄弱的环节,更应下大力气,抓实抓好。对于农村新经济组织和非公企业,凡是具备组建条件的,都应及时组建党组织,不具备条件的,也应及时建立联合支部或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组织开展党的工作。还应进一步与工会组织协调起来,通过“以工建促党建,以党建强工建”的形式,发挥党组织在各个领域中的核心作用。
五、以创新方式为统领,提升基层党组织促进和谐的能力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贵在创新。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中的基础层级,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具有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因此,要把扩大党内基层民主作为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的要求,把这项基础工程抓实抓好。要改革基层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扩大差额选举比例和范围,使选举人能在更大范围内有所比较,有所选择,更好地体现党管干部原则和群众公认原则的有机统一。要积极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以创新的精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促进和谐的能力,应是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题中应有之义。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必须首先创新工作方法。要在认真研究农村、街道社区和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前提下,找准党建工作与其中心工作的结合点,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使得党建工作与其中心工作的融会融合。在农村党建工作中,应继续立足于以“三创两建”活动为中心,加大创建 “五好”乡镇党委、“五好”村党组织、基层满意部门和群众满意的乡镇站所的工作力度,以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带动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中,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坚持以双向服务为目标,以建立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为保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整合社区内的组织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在非公企业党组织中,组织开展“创建兴企先进党组织,争做兴企模范党员”的“创争”活动,进一步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促进企业的和谐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切实解决社会矛盾,在当前改革不断深化的前提下,许多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都汇集在基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对基层干部的能力提高工作。不断提高他们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善于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为创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强的群众基础。
六、以规章制度为基础,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强化约束的能力
重点落实好民主生活会制度和党员评议制。要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进一步健全完善并严格坚持党内生活制度,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切实抓好“三会一课”、“党员目标管理”等制度的落实。特别是要结合党员职业、岗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对党员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注重实际效果,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管理,定期检查他们工作和发挥作用的情况,表扬先进,督促后进;对不履行义务,不做工作的,要给予批评帮助,促其转化。与此同时,还要严格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评议工作要坚持政治性、严肃性,通过评议,找准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营造良好的民主评议气氛。民主评议中,也可参照干部管理中的民主测评方法,征求部分党外群众对党员的意见,对大多数党员、群众不满意的党员,要给予警示,限期改正缺点、错误,促其转化。《党章》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明确规定了党员的民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方面的权利。在党员民主权利面前,所有党员无论职务高低一律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侵犯。因此,发展党内民主,必须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作为基础,既要不断拓宽党员了解党内事务的渠道,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又要引导广大党员牢固树立主体意识,提高主体素质,严格党员管理,强化约束,增强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力。要加大对党员民主意识的教育引导力度,提高党员的民主素养,养成民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为发展党内民主奠定坚实的基础。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积极拓展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通过实行党员议事会、民主恳谈会和党员旁听党委会等形式,充分保障和实现党员的民主权利,使党员成为党的生活的主人。要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坚持先党内后党外的原则,把党的方针政策、决议,及时传达给党员。要建立和完善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营造充分发扬民主的氛围,让党员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意见。要建立和完善党员自身权益维护制度,使党员的意见、建议和批评能及时反映上来,并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严重侵害党员民主权利的行为,严加惩处,切实维护好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