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
《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以生为本,注重教学与学生社会现实和生活经验的联系;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学生的探究学习及社会实践来自主获取新知识。力求营造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学对象分析】
近几年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率有上升趋势,这与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淡薄有关。职中一年级的学生处于十五六岁间,属未成年。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前说法活动,发现他们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法律现象比较关注。但他们对此却一知半解,所以想通过这次探究活动,让他们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警示自己不能犯罪,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发生。
【教学内容分析】
1.《法律基础知识》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
2.《中学生法律读本》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法律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和未成年犯罪的原因,感受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严重性、危害性,从而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警示自己不能犯罪,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发生。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刑事责任年龄、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2.教学难点: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教学方法】小组活动法、讨论教学法等
【教学媒体】多媒体投影仪、电脑、黑板
【前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探讨:
(1)未成年人犯罪概况
(2)未成年人犯罪案例
(3)未成年人犯罪的内因(个人原因)
(4)未成年人犯罪的外因(外部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Flash《心中有鬼》——引出犯罪的后果
设问:同学们,看了这个Flash短片,你有什么感想?
总结:人一旦做了违法犯罪之事,不但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而且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主要活动过程
1.小组活动一:未成年人犯罪概况——引出未成年人与犯罪(形式:PPT)
学生用PPT的形式展示小组探究活动后设问:
▲未成年人是指哪些人?犯罪是违反什么法的行为?
其他学生讨论回答后,展示小组谈看法
教师小结: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是指违反刑法的行为。
(预设效果:这一学习内容比较浅显,学生通过讨论能清楚学习内容)
2.小组活动二:未成年人犯罪案例——引出刑事责任年龄(形式:自编小品)
(小品流程)他们犯罪了吗?
ABC:吸毒者;DE:贩毒者;FGH:被抢劫的人;I:警察。
介绍:ABC三人,A 14岁,B 15岁,C 16岁,品行比较差,常有吸烟,打架等不良行为。
Take1:
有一日,B因被发现打群架,下午4:00被老师带到办公室谈话,4:30分放学时间到了,两个好兄弟(即AC)在办公室门口做手势(意为在老地方等)。然后B就很不耐烦的跟老师说现在都什么年代啊,说话都要说这么久,反正你说什么话我都不听。然后,挥挥手就转身走了。
B到了老地方,见到AC两人在吸烟,闲聊了一会,觉得他们吸烟太枯燥了。就从书包里拿出一包东西、锡纸和打火机,说:“这些是好东西,尝尝吧!”A说:“好,让我尝尝,有新的东西早就应该拿出来啊!” 于是三人就围在一起吸毒。
Take2:
过了几天,C就问B:“喂,还有没有啊?好辛苦啊。”B说:“啊?我现在没有存货,这样吧,放学后我带你去拿货,一场兄弟,我也不想看见你这么辛苦。”
(放学后,AC就焦急的跟着B走)
Take3
3人于是来到B所说的地方,使用暗号进去,见到毒贩D,D说:“既然是有人关照的,就算你朋友价,150元一包,算便宜了。外面要销售250元一包。”AC毒瘾发作,感觉很辛苦,马上给了钱,拿了货就开始吸毒。E收到钱后,喜洋洋地说:“以后要货找我,给你个朋友价。”
就这样,有几次,B帮忙带毒品给A与C。
前几次,AC都还勉强支付得起毒资。但过了一段时间,手头没钱了,毒瘾发作时,难以忍受,就偷家里的钱,后来沦落到抢钱。
Take4:
有一天,AC两人约好,在夜晚的时候行动。到了夜晚10:00的时候,AC到了约定的地
方,开始实行抢劫。他们看见迎面走来三个有点醉意的中年女士,就跑过去,抢走了2个手提包,逃亡时,碰到了一个巡警,当场被捉住。
▲该小组表演后,组长向全班同学设问:①剧中哪些人犯罪了?②这些人当中哪些要接受刑法的处罚?
根据学生讨论回答和表演小组的讲解情况,教师归纳:
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1)已满16周岁的,犯任何罪都必须负刑事责任(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应负刑事责任(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
(3)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减轻刑事责任年龄)
(4)不满14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
(预设效果:①这个知识点比较重要,学生课前如果看书,他们自己应该可以归纳总结出来;②如学生课前没看书,讨论、回答的效果可能差些,教师应随机引导。)
教师深一层设问:据上所知,刑法规定,除8种罪行以外,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不予刑事处罚,是不是意味着他们可以为所欲为呢?
学生回答后总结:一般来说他的监护人要负民事责任,或者送工读学校和政府收容教育。
3.小组活动三:未成年人犯罪的个人原因——警示自我(形式:PPT)
小组展示PPT内容后,引导设问:
▲未成年人犯罪的个人原因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回答后,展示小组说他们的见解
教师小结:内因是关键,我们要学会把持自我,树立人生努力目标,远离犯罪。
(预设效果:学生对此内容的共同话题会比较多,通过交流,应该能起一定警示作用。)
4.小组活动四:未成年人犯罪的外部原因——抵制不良影响(形式:PPT)
小组展示PPT内容后,引导设问:
▲未成年人犯罪的外部原因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回答后,展示小组说他们的见解
教师小结:外因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我们要注意抵制不良环境的影响。
(预设效果:学生对此内容容易理解,注意引导其认识和抵制身边不良环境的影响。)
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方法(远离不良行为)
(作为课堂学习内容的一点引申,略讲)
一般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公物
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的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
1.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2.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3.多次拦截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4.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
5.进行淫乱或色情、卖淫活动
6.多次偷窃
7.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8.吸食、注射毒品
9.其他严重危害社会行为
四、小结:
增强法律意识,杜绝犯罪,做知法、守法、用法的现代青少年。
五、课外引申
1.未成年人犯罪据说50%以上与网络、网瘾有关
第二篇:浅析未成年人犯罪防范与矫治
长葛政法委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性的一大严重社会问题。犯罪是各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是社会的一面特殊镜子,能从反面反映某一社会人们的文化、道德素养以及精神面貌,暴露社会某些方面的弊病与问题。完全可以说,青少年的文化素养、道德水平等情况,不仅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且青少年的状况,对于某一国家、社会乃至世界的前途与未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如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我们所要面临的大事。近年来,我国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初始年龄与七十年代相比已提前了两至三岁,14岁以下少年违法犯罪比例上升,在青少年犯罪中所占比例已由1991年的1.3%上升到20xx年的1.9%.而且还表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成人化、智能化、凶残化等新的犯罪特点,这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以及学校、家庭的高度关注。如何有效遏制青少年犯罪,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各职能部门一项光荣职责和重要任务。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律形式规定禁止未成年人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这部法律,对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品行,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就如何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浅谈几点看法。
一、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努力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积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必须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事实证明,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受到的教育和自身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其成长以后影响很大。缺乏法制观念和是非观念,是青少年发生违法行为最重要的自身原因,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正面引导,在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培养他们遵守法律、法规的行为习惯,这是减少青少年发生违法行为的一项治标治本的措施。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任务。因此,必须依靠全社会力量,实行综合治理的原则,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切实抓紧抓好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努力培养他们正确的法制观和是非善恶观。
二、社会、家庭和学校齐抓共管,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防范体系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仍然呈上升的趋势,犯罪主体日趋低龄化。青少年犯罪形式也由过去的小偷小摸向抢劫、诈骗、杀人、强奸、贩毒等恶性犯罪发展。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危害社会治安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社会不良文化的存在、家庭教育方式的缺陷以及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的松散等方面。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社会、学校、家庭和青少年自身。因此,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应着重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减少不良刺激源
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工作。现代城市社会,文化传播呈现多元化局面。传统的电影、戏剧发展平缓甚至出现下降趋势,代之而起的是电视、录像、VCD、DVD、舞厅、电子游戏、迪厅、网吧等。这些文化活动极易吸引青少年参加,一些不健康的因素和黄色音像制品,赌博游戏也极易腐蚀青少年。因此,要坚决打击并杜绝一切违禁的消费现象,要采取严厉措施打击淫秽物品的制造和传播,加大处罚力度,净化娱乐场所,尽可能不让青少年接触或参加不健康的娱乐活动,尽可能多建立一些以科技和健身为主要内容的娱乐场所,如儿童游乐场、青少年俱乐部、体育场馆等等,引导青少年把注意力投放在有丰富科技知识或健身内容的娱乐活动上。
(二)加强家庭公德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
一个人的性格、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都与他从小受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有关。家庭的环境、父母的教育方法、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并对孩子的思想品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气氛,能够培养孩子正常健康的性格气质、人生观和道德观,较有效地预防和制止个人犯罪心理和行为的产生。特别是对于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要进行人生观、道德观的教育,不断防止和克服青少年沾染上违反道德坏的意识、坏习惯、坏毛病,使青少年安全地度过人生的“危险期”。家庭教育作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每个家庭、家长都要重在教子做人,同时要做好青少年自我防范的教育,避免误入歧途。
第三篇:未成年人犯罪(范文)
青海广播电视大学
社会调查报告评审表
题目工读学校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
姓名_ 胡金兰教育层次_ 专 科____
学号20097630130139专业__法学
分校教 学 点
指导教师
青海广播电视大学制
2011 年__3__月_10日
工读学校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
西宁市**学校目前是**省唯一的工读学校。工读生90%是由家长送来的犯有严重不良行为或违法轻微犯罪行为难以管教的初中生,现有在校学生72人。最近,我们先后到该校进行调查。通过听取汇报,分别召开班主任和管教文秘资源干部座谈会,下发无记名测验卷,查阅学生档案,找部分在校工读生谈话,并有重
点地走访一些工读生。
一、**学校的概况
西宁市**学校1998年11月由西宁市人民政府批准建校,1999年4月正式开办。工读学校由市教育局主办、市公安局和司法局协办,并派员参加管理工作的一所特殊学校。它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接受工读教育的学生改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并掌握一定生产劳动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合格公民。在校学习期限一般是一至三年,参照原来的文化程度,将72名在校生编为初
一、初二各一个班,初三年段两个班,学籍仍保留在原学校,其进入工读学校的经历不记入学籍档案。毕业后由原校发给毕业证书,并一视同仁参加升学考试,在校生按同等初中收费,另收生活等费用450元。工读生毕校还有一年时间对他跟踪,发生问题,还要帮教。
五年多来,**学校先后接收工读生372名,从其中145名调查的错误、违法性质来看,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长期旷课,夜不归宿,严重违反校规的19名,占13.1%;二是打架斗殴,无理取闹,对抗辱骂老师的31人,占21.38%;三是有偷盗、赌博、抢劫、勒索行为的85人,占58.62%;四是有流氓习气,挑逗女同学,直至犯有两性错误的6人,占4.14%。
几年来,**学校认真贯彻“立足教育、挽救孩子,科学育人,造就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对在校生要求集中食宿,实行半封闭式、半军事化管理,进校三个月不让回家,切断社会关系。在管理教育中坚持严格管理和耐心说服教育相结合;在课程安排上,以部编教材为主,正课教育与社会辅助教育、适当劳动锻炼相结合;在教育方法上以表扬鼓励为主,坚持表扬鼓励与批评惩诫相结合。全体教师既是传道授业的师长,又是他们学习生活的密友。几年来,他们在教育挽救这批后进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明显的成绩,把这批处于犯罪边缘的后进生中的大多数改造成好学上进,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好孩子。据已经离校的83名工读生调查,已拿到毕业证书的有34名,占离校总数的40.96%,有44名工读生因表现好,学习进步,被批准返回原校就读,占离校总数的51%。还有2人入团,1人入党参军。原工读生林某某,去年毕业后考入某中等专业学校。当他拿到入学通知书时,激动地哭了。他说:“我是个浪子,我所以有今天,是老师帮助教育的结果。”初二年段阮某某的妈妈一再夸工读学校办得好。她说:“是**学校挽救了我的孩子,现在小阮的学习成绩不仅是公认的好,还学会了洗衣服,干劳动活。放假一回到家,就帮助家里干这
干那。”现在她对孩子的前途充满了信心。
二、在校生犯错违法的根源
从现有在校的72名工读生的年龄来看,大部分是十三、四岁的孩子,最小年龄仅12岁,最大年龄也才16岁,他们是怎样走上错误违法道路的?从59名犯有各种错误违法行为工读生来看,大部分都可以从他们的家庭和家教中找到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情况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是家庭结构不健全。有父无母或有母无父,或父本文来源于文秘资源母双亡或父母离异。这种不和谐的家庭在小孩的心理和性格形成上产生负面影响。
二、是家长丧失或缺乏监护管教能力。使这些小孩长期无人管束,致使他们为所欲为恶习不断。
三、是溺爱娇惯型的。使小孩从小养成娇横行为,无心读书,大把花钱,无钱便勒索同学。
四、是双职工、双劳力型的。家长平时没精力管,听之任之,孩子出了问题又不够冷静,态度粗暴,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家长对立。如果说家庭缺乏管教或管教方法不当,是孩子走向后进违法的主要原因,那么社会的不良影响就是它的外因或条件
一、是受不良思想和社会风气的影响。诸如“金钱第一”、“利己主义”贪图享受等思想行为,对孩子们的毒害作用不可低估。
二、是受后进未成年人群体的影响。这些孩子不少人爱交朋友,如果交上了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就有可能在他们的影响下走上邪路。
三、是受不良娱乐场所的影响。一些孩子入迷于泡网吧、玩电子游戏机,这是许多孩子逃学旷课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孩子就是从玩游戏机、泡网吧开始,逐步走上偷窃“勒索”、赌博等违法道路的。在校学生出现错误违法行为,学校当然难辞其咎。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放松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一些教师对教育后进生缺乏爱心,总想把他们推出门去了事。一些老师管教方法不当,促使一些后进生越走越远。
三、调查后提出的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对我们有以下几方面启示:
1、创办工读学校是预防未成年学生走上犯罪道路有效形式。西宁市**学校创办五年多来,挽救了许多处于犯罪边缘的后进生,成绩是明显的。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工读学校,不知这372名后进生会有多少人走上犯罪道路。因此,结论只有一个:工读学校只能办好,不能办坏。
2、各中小学对在校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应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尤其是法制教育。建议在初中阶段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真正、有效地进行一些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教育、,“两法”的教育、《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教育、初步的《刑法》知识教育以及禁毒知识教育等,这对未成年学生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学校老师尤其要关爱帮助、引导后进生,包括犯有严重不良行为、轻微违法行为的后进生,使他们不致于滑入歧途,应把他们“拉进来”求进,而不能“推出去”变坏。
3、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和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应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这就要求各家庭各学校和全社会都要提高对未成年人的管理教育,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网络。同时,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这是预防未成年人走向错误违法道路的重要环节,对只顾赚钱,不顾社会后果者应予有力制约。
第四篇:青少年如何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青少年如何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七5班—高春华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青少年如何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所谓犯罪的自我防范是指个人为减少被害的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0条的规定,未成人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未成年人通过加强文化修养和法律知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另一方面是指未成年人在受到犯罪侵害后应通过法律途径,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未成年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实践证明未成年人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未成年人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
(二)、树立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
(三)、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四)、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未成年孩子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需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第一、中学生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中学生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博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
第二、如果中学生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校、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同学们,希望大家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自觉刻苦地学习文化、科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谢谢大家!
第五篇: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浅析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浅析
祁门县公安局查雪莲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也实行了一些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其增长的势头,但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未成年违法犯罪问题在各地仍然很突出。就祁门县这类犯罪来说,近年来一直居高不下。2003年元月至今年10月,祁门县未成年犯罪人员共计79人,占全部抓获成员的14。6%,其中15岁以下52人,16—17岁27人。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如今失业、教育产业化、贫富悬殊等社会问题加剧,社会矛盾日益激烈,未成年犯罪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归纳未成年犯罪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一是合伙犯罪多。二人以上合伙犯罪占未成年犯罪的7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心理正处在未成熟期,有合群性,单独干一般胆子不够,一起干会形成群胆,另外就是合伙后使犯罪责任分散,心理压力要小一些。合群后的孩子更希望在群体里能够表现自己,树立自己勇敢以及对同伙的忠诚,在犯罪时他们的表现一般会更极端。这就使合伙犯罪时的暴力程度一般比单独干时更严重。
二是侵财犯罪占主体。主要表现在盗窃抢劫犯罪上,近几年抢劫犯罪有上升的趋势。盗窃犯罪主要以钱财为目的,采取撬锁、破窗等手段入室或溜门入室、顺手牵羊,一般不要大的物件,以好带的物品为主,作案的目标不太固定,随意性大,作案后不掩盖犯罪现场,只要能逃离就行,盗窃所得赃物不往家拿,全部挥霍或存放在同学朋友家中。盗窃摩托车供自己骑玩,也是如今未成年犯罪的一个新的特点。去年祁门县摧毁的一个盗窃摩托车8人犯罪团伙,其中7人是在校中学生,他们在两天之内利用晚上时间在本县用车锁匙捣开摩托车锁,盗窃摩托车10辆,这些被盗车被他们使用后有的抛弃在路边,有的则抛弃在田间地头。他们盗车的目的均为了骑着玩。这些孩子还未走上工作岗位,父母不可能花几千元买摩托车供他们骑玩,出于好奇就走上了犯罪道路。
三是追求哥们意气,心狠手辣,不计后果。未成年人文化偏低,心理单纯,缺乏对事物应有的分辩能力,同时又处在盲目模仿、心理因素极不稳定这样一个特殊的生长发育期,因此在诱惑和陷阱面前,往往很难把握自己,在那些社会上混的小青年诱导下,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今年祁门县在打击恶势力犯罪中,查获涉案人员中有部分就是未成年人,他们受社会上无业人员影响,平时跟随他们吃吃喝喝,然后受他们教唆去寻衅滋事,今年元月以来涉案就达8起。
四是犯罪手段有些成人化。有些未成年人作案前精心策划,作案后迅速逃离现场。一些从报刊影视上学到的反侦查手段被频频使用,使得未成年人犯罪具有了明显的成人化特点。去年祁门县系列盗窃、抢劫加油站现金案件中,5名犯罪嫌疑人中有3人是未成年人,作案时先踩点,骑摩托车前往,并且携带砍刀、钢管等工具,作案后迅速逃离。
五是不悔改,重新犯罪的多。未成年人触犯了一般性的刑事犯罪,按刑法规定不负刑事责任,而劳动教养或少管往往要得到其监护人的同意,从而形成了打击处理的空档,再加上家长或监护人管教又不到位,使得他们不断地重新犯罪,抓了放,放了又抓,形成恶性循环,强化了其犯罪的心理。
六是年龄逐渐向低龄化发展,在校学生犯罪增多。祁门县从2003年元月至今年10月,15岁以下犯罪52人,占未成年犯罪65。8%,在校生犯罪28人,占未成年犯罪的35。4%。与前几年相比,未成年犯罪人员平均年龄下降,在校生犯罪增多。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
〈一〉家庭教育不当或忽视教育,使未成年人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一是家庭溺爱,造成孩子自私和偏激的心理而诱发犯罪。现在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和放任,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形成是非以及价值的基本判断,以致唯我独尊,任性忘为。
二是夫妻双方不和,家庭暴力发生较多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实施暴力犯罪的可能性更大,主要是后天受父母的影响。
三是单亲家庭和面临崩溃的家庭,有些离异后的夫妻双方一般疏于对子女的关心和教育,有的为了再婚而把子女推出门外,不管不问,还有的父母再婚后把孩子视为眼中钉,从精神上和肉体上折磨孩子,使孩子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最后有许多流浪在街头,成为未成年犯罪的后备军。
四是夫妻忙于生意或外出打工等而对孩子缺少管教,容易使他们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而诱发犯罪。
〈二〉学校忽视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品德教育。
目前犯罪已经越来越低龄化,许多小学生也参与犯罪,现在教育产业化,应试教育的出现,学校只注重成绩,不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小学和中学大部分学校均未开设法律课,即使有的学校开设了
也只是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真正学到法律知识。真正说来,学生们大部分都还是法盲。有些孩子触犯了刑律还不知道。
〈三〉媒体和网络逐渐成为未成年犯罪的催化剂
大众传媒、非法出版物以及网络所描述的暴力、凶杀、色情的情节已无形中起到了教唆未成年犯罪的作用。而电子游戏一般内容又都是格斗、射击、打杀之类。而现在一些娱乐场所仍然没有按有关规定限制未成年人进入,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进入游戏厅、酒吧、歌舞厅、网吧等场所,耳濡目染,加上开支增加,容易诱发犯罪。
三、如何预防未成年犯罪
〈一〉重视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任何一个未成年犯罪,家庭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人们常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子女的首任老师。从法律角度上说,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和教育责任人。家庭结构失调,家长不良言行的熏陶以及教育方法不当,都极可能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青春花季的少年,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可塑性最强的时候,如果不能抓紧时机促使他们向好方向发展,而是走向了反向,就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孩子健全人格的确立离不开父母的呵护和关爱。各位父母在忙于自己的同时或在处理家庭关系矛盾问题时,请多为孩子考虑,请多关心孩子。
〈二〉督促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当前社会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在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这样的结果必然是:一方面学习好的学生只知读书,没有理想,缺乏法制观念,心理脆弱,一旦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悲观失望,乃至误入歧途。如马加爵一案就值得反思的。另一方面基础较差的学生被编入慢班,于是厌学、辍学现象增加,流失生队伍不断扩大,长此以往,不仅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方针将变成一句空话,而且青少年犯罪问题将愈演愈烈。
学校教育部门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基本任务和当务之急是实施素质教育。一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二要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开设法制课,在讲解法律知识的同时,应针对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典型案例分析为主,循以善教;三是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达成对孩子教育的共识。学校应当将班主任定期家访或开家长会作为考核其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并将关心帮教后进生、双差生或其他不良行为的学生的教师作为先进典型加以表彰,以彻底改变应试教育下只看重教师的教学成绩的不正常现象。
〈三〉加强立法,规范对未成年人的打击、教育和管理
如今法制不断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在不断完善,但对未成年人的管教还存在着欠缺,如何更有效地对未成年人起到挽救的作用,还值得大家深思。有许多做监护人的父母,并未尽到监护人的责任,当孩子触犯刑律后,有的并未认真加强管教。因而各地应当建立工读学校,有针对性地对这些触法的孩子进行教育培训,使他们走出犯罪的误区,变成一代有用新人。
〈四〉规范各种传媒,清理整顿文化市场,给青少年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要注重对未成年的教育培养,还必须对文化市场加大力度进行清理整顿,对各种传媒要制定相关的法律加以约束,可以开设一些未成年人观看的电视频道和网站。鉴于网吧、游戏厅对未成年人产生的危害,各地虽然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对未成年人出入网吧等都作了越来越严格的规定,但尽管如此,令不行禁不止的事依然屡有发生。因此如何使这一高科技的产物确定的负面作用降到最低限度,这就需要在网吧管理上下大力气,从而真正把未成年人堵在不健康的网吧之外,同时要加大对美容美发、桑拿等场所及有可能诱发色情活动的经营场所进行综合治理,做到不让污泥浊水侵蚀我们下一代。公安部八月份开展的打击网络色情犯罪,对净化互联网起到了积极作用,深受广大群众称道。
〈五〉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社区化管理
一些流失在社会上的未成年人,他们往往结伙租住在出租房内或者住在朋友家中,所以社区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社区对其辖区的居民更熟悉,较为容易掌握情况,所以管理起来更具有针对性。如何发扬社区管理的优势,实行更为有效的科学管理,使社区成为预防犯罪的一道坚强关口,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探索。
二OO四年十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