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香港和上海投行员工的做事风格
两个投行分析师的经典对话(香港和上海投行员工的做事风格)
有两个证券分析师,在同一家美资投资银行的香港分公司工作。不同的是,分析师甲出生在香港,从八十年代就开始做证券研究,已经是著名的明星分析师;分析师乙出生在上海,年纪比甲要小二十多岁,是新入行的年轻人。他们的文化背景接近,性格也相差不大。
有一天,上 司把他们一起派到中国西部地区去考察当地能源产业,以决定融资策略。接到命令之后,分析师甲在一个小时之内就做好了准备,拿着一个提包前往机场;分析师乙 却准备了三个多小时,回家取来了一个大箱子,在飞机起飞之前半个小时才到达机场。乙急忙走上飞机,看到甲早已在座位上坐好,手捧着一大堆资料,聚精会神地 阅读着。这些资料都是和中国西部能源企业有关的。
飞机从香港飞到中国西北的兰州,用了近四个小时。在这四个小时里,甲一直坐在座位上读材料,一叠材料读完了,就从提包里拿出另一叠,似乎永远有读不完的材料;乙则打开最新款式的iPod, 听起了音乐,音乐听完了,又利用iPod的液晶显示器看了一会电影。电影没有放完,飞机就降落了,乙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飞机降落在兰州,两人入主当地最豪华的五星级宾馆,放下行李,各自出去转了一圈。甲带着一个数码录音机,在街头巷尾的小店里找店主谈话,询问他们有什么亲戚朋友在能源企业工作,效益如何,对当地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乙带着一大堆钱, 在当地最大的音像制品商店买回了许多DVD,并且兴奋地说:“这可比香港卖的品种多,价格也低。”
第二天,两人清早就起床直奔公司,走访了那家能源企业的几位高层主管,以及一些中级管理人员。晚上,该公司的领导在工厂附近的豪华餐厅盛情招待两位分析师。酒过三 巡,甲借口上厕所,悄悄溜到工厂里,找到几个刚刚下班回家的工人,询问了他们对企业前景的看法。半个多小时之后,他回到酒席上,看到乙已经喝的半醉,高兴 得满面红光,手舞足蹈了。酒席结束之后,乙打了一辆出租车返回酒店,甲却私下拉着公司领导,走到一旁,询问了自己刚刚从工人那里得知的一些问题,例如工人 的养老保险问题以及企业污染治理预算问题。领导一听,吓的脸色煞白,急忙追问:“你怎么知道的?”甲笑而不答。
第三天,甲 和乙又一起参观了工厂车间和采掘基地,乙一路走马观花,连连说“好”;甲却拿着数码相机到处拍照,甚至不惜爬到三层楼高的设备上,拍摄车间全景。乙感到困 惑不解,问道:“你拍这些照片有什么用?”甲说:“我只懂财务分析,不懂采矿和洗矿,也不懂怎么把矿石变成燃料煤;所以,我要拍摄精确全面的照片,拿回去 给我们的采矿专业分析师过目,分析一下他们的实际技术能力。”乙听了惭愧不已。
三天的兰州 之旅结束了,两人又一起返回香港。下飞机的时候,乙私下对甲说:“我总算知道为什么中国大陆的金融业发展远远比不上香港了。过去我以为自己的专业水平已经 够高了,现在跟你一起出差一趟,感到自己还没有入门。人们都说上海将成为亚洲金融中心,但上海的年轻人的工作态度比我还要差,怎么能够和你这样的专业精神 相比呢?如果我一直在上海工作,恐怕根本不会学到像你这样的工作态度吧。”
甲说:“人和人的智力水平都是接近的,只不过有的人认真对待工作,有的人只是混饭吃罢了。当年我开始做分析师的时候,每天把研究报告放在枕头边上,晚上一直读到困的 受不了为止;即使吃饭或坐车的时候,也一定要读最新的报告。你们现在的年轻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吗?既然要在专业上做出成就,就一定要有所放弃;在生活享受上 一点都不放弃,怎么可能成为优秀的专业人才呢?”
第二篇:关于做事做人风格
关于做事做人风格 一
时间观念
对于我们来说,时间很宝贵,这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在商言商,有这一分钟我们可以赚取一笔丰厚的利润,或者失去一笔不小的财富。守时是一种人与人交往的一条时间通道,给对方相互信任的媒介。总之我个人觉得守时很必要,或者提前半小时到达双方约好的地点,顺便观赏周围的景色,找出一两个特别的闪光处,想想前因后果。时间一定要把握好,即使浪费也要用的有价值,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或者一段至理名言。二
绝对服从
大家都知道如果号令不统一,再厉害的大人物也会一败余地。我很喜欢军队中的服从命令,游戏里有句话说的很好,服从命令是每一个军人的天职,保卫国家是每一个人的义务,同事也是每位神圣的荣誉,不该问不该说的,绝不吐一个字,誓死捍卫军人的尊严。我们要学的就是服从,绝对要慢慢的习惯学习,我们该问的一定要问清楚,顺便自己在核查,以便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慢慢培养处理现场事情的有效方式方案,如果真的无法解决的话,寻求帮助——找上级或者第三者寻求解决方案。我的观点是服从命令,不要带有不稳定的情绪去做事,凡是往好处想。三
办事能力
人有高有低,又胖又瘦。能力有大有小,可分三类:砌砖的,盖楼的,建城市的。当然还有最出色的世间创造者,少之又少,抛开不谈。一件事情的做好的成功率大概是个五五之数,去做了就有至少五分之一的收效成果,不做啥也没有,但也不是一无所得,得到的是一个“天才”的称号。我想大多数人尽力去做,朝着五五之数的目标发展,可能效果比其它之数要好的多多。五五之数是什么呢?用数学的逻辑来解释就是一件事情成功的概率占百分之五十。办事就先做调研,整理出一套正对关键问题所可行性方案,并付出实际行动。四
汇报工作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一天的劳动成果并做出下一步工作的指示。五
执行能力
用三个字来概述:快,准,稳。快——反映敏捷度 准——反映准确性
稳——反映稳重,对于事情的处理方案有多种应对方案。
第三篇:做事的风格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人民日报社论《做事的风格》主题讨论
做一名成功的教师,我想这是每一位教师的愿望。何为“成功”?一千人有一千个答案。以前我觉得“成功的教师”就是得到领导、家长和学生认可的老师,但是人民日报的社论《做事的风格》这篇文章却让我重新审视了“成功”这个名词。我觉得成功首先应该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可。因为有了对自己的认可,自己才能蓄势待发,做一名有自己风格的教师。而我们苦苦追寻的就是一条通往“成功”的路。合上书,仔细品味,我找到了通往“成功”的道路了,那就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不是锋芒毕露,真正的智者懂得藏智,这种大智若愚、韬光养晦实则是人生最高修养,这样的人也总有更多成功的机会。高调做事首先要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哪怕是小事,多做少说,工作中要虚心向年长者学习,多付出,少获取。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的态度是谈不上“认真”二字的。其次,工作要敬业。敬业精神加上脚踏实地才能成功。还有工作要热情。高调做事是一种责任,一种气魄,一种精益求精的风格,一种执着追求的精神。所做的小事,单调的事都要代表自己的最高水平,体现自己的最好风格,并在做事中提高素质与能力。
“低调做人”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实则高深的处世谋略。平和待人留余地,主动吃亏是风度,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淡定从容才是真。现代教师并不只是“传道授业”了,教师与领导、同事、家长、学生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只有对任何事情都保持沉着泠静才能“宠辱不惊”。“得意”不能忘形,“失忆”焉知非福?
总之,做一名成功的教师,首先得做一个成功的人,而只有“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才能得到自己和他人的认可,从而走向成功。
徐丽2012、9
第四篇:求职投行
求职投行、咨询、实业回顾(关于薪水)已经退出job版很久了,以前从来没有灌过水,今天看到本版几个不错的帖子(一个是“找工作切忌盲目(zz from smth)”,“一个是我看震旦offer(zz饮水思源)”),想写给没有找到工作和明年找工作的朋友。大家公认的高收入集中在投资银行和外资咨询公司。从职业发展讲,这些行业的确高收入且高增速。当然是靠时间砸出来的了。我先从这两个行业将起。我想先讲讲对投行的看法。很多外资投行在中国设立了“分公司”,高盛高华,UBSS等等,相比之下,具有摩根血统的的中金夹在外资投行和本土投行如中信、银河之间。薪酬上中金的工资当然不错,但是从市场角度讲中金非常尴尬。先看发债,中金抢不过地头蛇中信、银河(铁道部发债,中金因为资本金太少直接被踢出局),然而由于诸如中信这样的集团,因为业务几乎遍及金融的所有领域,发债发股自己就能消化不少,很多客户看中的就是这点,而这正是中金的软肋。再看IPO,海外的IPO,国内目前大的单子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即便有,中金也不能做不了主承销,跟在外资大行后面跑赚赚零花钱。以后的IPO以本土的规模较大国企小的公司上市为主,相比之下Margin低,以高薪吸引人才的中金虽有人才优势但是利润率不会太高。目前中金的确在金融创新上很有优势,主要仰仗的是比较优秀的人,比如首单资产证券化,但是这些东西并不是中金自己发明的,很大程度上中金能做是靠的牌照,但是一旦做了别的公司也能跟着做,竞争的市场对中金没有好处。从择业的角度,中金当然是不错的起点,但是不是长久之地。再看本土券商,以银河为例,光华有个师兄入职2-3年,大家一直以为中信银河钱不如中金,但是在银河的时候,这位师兄今年单奖金就51万(今年银河发债发爽了),后来被UBSS挖走了。目前,高华投行部有6单IPO压着没做,UBSS正在疯狂挖人,所以,对毕业生来说,就算进不了“顶级投行”,也不要忽视本土的券商,起薪不重要!
咨询公司大家知道的Mck,Bcg,Bain,Monitor,ATK,RB,LEK,Opera,Booz-Allen-Hamilton,Mercer Oliver Wyman等等。很多版上都能看到下面咨询公司第1年的薪水标准: mickinsey 120k Monitor 110k Bain 110k AT.Kearney 110k L.E.K 100k Rolanberger100k BCG 110k 千万别相信,至少BCG能给到168k底薪+30%左右的奖金。但是每升一级按双倍给倒是真的,而且升一级的时间远远比在实业快,快的半年慢的一年半能升,而实业已开始一般有所谓的trainee期就是两年,之后才是经理。我上面列出了最后三个是近一两年才在北大招人的咨询公司,有些公司的价值被低估了,比如Mercer Oliver Wyman的薪酬接近30w(不清楚是底薪还是全部)而且有机会去新加坡,Opera的底薪23w,加奖金有接近30w而且有3个月在美国,这两个公司要求员工频繁出国也是因为目前在大陆都没有业务,但是对毕业生来将绝对是好的发展机会。但正如宣讲的时候Mercer Oliver Wyman去年招的那个男生说的,以后这些新进去的将是中国区的头。去从招的人来说,也千万别相信咨询公司每年声称的招多少人,大麦今年声称招约25BA+25JIA,远远没有到这个数。之前和朋友按各个公司声称的招收人数估计了一下,上面几家一共招145个。保守估计北大至少30个,实际上远远没有这个数。咨询者,“以德唬人”也。言归正传,从lifestyle讲,咨询要比投行好很多,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最重要的是,在咨询公司能看到不同的business model,这个对有企业家精神的同学来说绝对是好机会,尤其是对Mck,Bcg,Bain,Monitor,ATK,RB,LEK这样的业务很全面的咨询公司而言。在招应届毕业生的风格上讲,麦肯锡是唯一有笔试的公司,一下各轮基本上是案例,最后是见partner。但是在座案例的时候每个公司的风格及其不一样,除了大麦被笔试刷了外我都参加了,比如Monitor,Rolanberger在某轮会有书面的材料,而Bcg,Bain,lek是面对面的聊,而且,bcg的聊基本上是交互式,而bain相对来讲比较强调应聘者的“自己动手”,如bcg会在给出案例后以讨论的方式往下找出问题,bain相对开放,自己做的假设比较多。不管怎样,在准备进咨询中之前做案例是必须的,自己不断做案例中开发自己的分析框架是必须的。
其他的咨询公司简单说说,四大的我不了解。埃森哲、IBM还有惠普咨询(我也很惊讶惠普有咨询,但是似乎没见招人)是在一个niche market。其中以ibm的薪水最高,差补250RMB/day, 埃森哲190RMB/day。如果常年出差在埃森哲一年能有120k-135k。一般1.5年到2年升职,升职后double,这个和前面提到的战略咨询是一样的。一般5-6年后出去读MBA比较合适。其实这一类所谓的it咨询,他们很多项目并不真正自己开发软件,而是买Sap的给客户,自己最多改改,赚钱的地方不是卖项目,而是之后的系统维护(以上关于埃森哲的是据一个在埃森哲的朋友说的)。
现在讲讲四大。四大是每年吸收毕业生最多的行业之一,发offer那天基本上可以称为offer rain。身边有很多同学觉得来了北大甚至读了研究生最后去四大很冤。我不这么认为。从涨薪来说四大不慢,其次,很多从四大到投行的人。高华研究部面试的时候其中有个就是才从pwc跳过去的。其次,升到经理后收入会比实业高出很大一截。当然不爽的是可能有加班和出差,但是如果项目好的话加班会少很多。个人觉得职业开始的几年出差多了认识多些人对以后的职业发展有好处,尤其是以后想从四大跳槽的朋友。
实业中的企业方差就比较大了。开始以为太古(听起来很牛的名字)能给不少,宣讲的时候人力资源的说4000,但是像地产类的新鸿基能给到9000以上,而且第一年在香港。还有思科,第一年在美国等等。下面分行业简单介绍一下吧。
地产类:国际上最好的应该是戴德梁行、士邦威理士(按发音翻译)、第一太平洋威理士等等,港资的有新鸿基等等。国内的有之前炒得很火的碧桂园、龙湖地产等等。似乎国内的地产公司起薪不是非常高,但是据说熬5-6年后能有30万。新鸿基一共有6层,据说每跳一级薪水会有很大的提高。
快速消费品:个人觉得PG是严重被高估的地方,从薪水讲PG远远比不上google,投行、咨询等等,职业发展远远比不上有在海外培训或工作机会的思科,在毕业生中的形象应该是她校园宣传的结果,包括成立的宝洁俱乐部。当然,对有志想在快销做的朋友来说绝对是最好的选择,罗兰贝格有位经理说“学行业定价最好是航空业、工业的话对典型是汽车、学品牌策划最好是宝洁!”其他行业没怎么投所以不太了解了。
第五篇:投行介绍
投资银行
【编者按】
如果说咨询是靠智慧赚钱,那投行就是靠钱赚钱……
你想知道投行是如何创造一个又一个的财富神话的吗?
你想走近传说中拿到投行offer的几位大牛人吗?
也许,投行对你来说很陌生;也许,你从没有听过MS,ML,GS,JP Morgan,CSFB…… 但当你点击浏览的那一刻起,你的职业生涯也许就会因此而改变!
让我们一起,慢慢揭开投行神秘的面纱。
1.投行生活
在感性的印象里,投资银行里工作的是一群穿西装、打领带、开名车、坐飞机头等舱、住 星级酒店的典型成功人士。虽然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但从他们今天巴黎,明天纽约的行 程中,我们也能隐约地知道他们都很忙。的确,国际知名的投资银行一直都是华尔街精英 梦寐以求的地方。由于投资银行所从事的交易一直以来很少让公众所知晓,而投资银行又 不断地创造着财富神话,再加上投资银行家们独具品位的生活方式,这种反差使得投资银 行这个行业充满了神秘感和诱惑力。
1.1.超负荷的繁忙生活
想进投行,就要做好准备迎接超负荷、高强度的工作和毫不停歇的长途奔波。不仅如此,投行的精英们还要不断地更新知识、获得信息,使自己永远处于最专业最敏感的状态。所以,一旦进入这一行,你就必须对自己的生活方式高度自律。职业银行家应该做好长期 奋斗的心理准备,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尽最大努力获得学习经验,保持坚持不懈的专业 精神。
投资银行帮助企业和政府发行证券,帮助投资者购买证券、管理金融资产,进行证券交易 与提供金融咨询等服务。因此,投行从业人员需要极为熟悉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市场)的主要经济指标和统计数据的解读及其在投资银行具体行业研究中的应用。
1.2.体面的收入
投行不仅以高强度的工作闻名,也以其丰厚的薪水让人称之为“金领一族”,让其它行业 望尘莫及。
根据《澳大利亚金融评论》引述一项非正式的调查结果,在纽约投资银行工作的 MBA 毕业生,第一年可以挣得 20 万到 26.5 万美元,4 年以后,这个数字涨到 60 万元,如果坚
持 7 年,可以达到每年 100 万元。在高盛银行和摩根斯坦利,这个数字还可以稍微高一点,每年有 110 万元。7 年就可以成为百万富翁,这个梦的诱惑太大了,大得可以盖过所有过来人的“忠告”,任何一个年轻的银行家,不论为哪一家投资银行工作,都可以告诉刚刚走出校门、渴望挣大钱的学生们同样的故事:如果选择了投资银行,就意味着要放弃好多年正常人的生活,他们如何一连7 天工作,一连数周每天只睡 2 个小时,如何因为一点拼写错误而遭到来自老板的难以想象的训斥,如何忍受屈辱、收起自尊,一遍又一遍改写一个高中水平的简单文件。但这些带有劝戒的故事,从来没有激起哪怕是一点点浪花,多少年来,华尔街都有人嚷嚷着 “My Life Sucks”,然后甩出辞职信,从投资银行离开,但很快又会有人前仆后继地加入。
此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申请投资银行工作的时候,虽然人人都知道你应该是很
爱钱的,但“钱”这个字在面试中是一个大忌讳。许多赢得投资银行工作的学生都表示,当被问到为什么希望成为银行家的时候,申请者应该大谈特谈工作的挑战、交易的动人心 魄以及和能力超群的同事一起创造财富的乐趣。但是,绝对、永远不能谈钱。
1.3.他们的共性,他们的交友圈
全球金融市场是个充满生机与变化的领域,投资银行业务是一个高层次、高风险、高回报 的领域。在这个领域内业内领先者的普遍共性是:精力充沛、热情向上、学识丰富、高度 自律与具有极强的自我约束力。
他们有坚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接受过度疲劳时产生的挫败感和工作情况顺利时的喜悦感。在投资银行中获得成功的关键是团体协作。能够将每一个人团结起来,共同为客户服务是 一个巨大的挑战,并且回报很可能是非常高的。
在投资银行这个圈子里,有一个高贵的“血统”背景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高盛,德意志,波士顿还是摩根斯坦利,里面的都有一部分亚裔员工,但学历基本都是牛津剑桥,哈佛 耶鲁等国外名校的MBA。即使是分析员或者助手,也都是从北大清华这有限的几所牛校中走出的最优秀的毕业生。因此,如果没有这些皇室贵胄的“血统”,那么更好的机会可能就 在中金(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和国内大银行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和出色的工作成绩。
1.4.他们的人生追求
无论对于投行工作的“非人生活”的描述多么逼真和精辟,沃顿商学院每年都有包括中国 学生在内的数百名毕业生毫不犹豫地投入投资银行的怀抱,国内的牛校学生也无不把投行 咨询并列为求职的最顶级目标,奋勇奔向那条杀气腾腾的街道。即使是最优秀的毕业生,也会在追求投行的过程中拼得筋疲力尽,满身伤痕。而这些努力这些代价,究竟是为了得 到什么?他们是在追逐理想,还是金钱,是虚荣与地位,还是一种自己也未必说得清楚的 奇怪信念?每个投行人的心中有着不同的答案。有的人为了生存生活,有的人为了欲望生 活,有的人为了梦想生活。
4.投资银行的职业与能力背景要求
全球金融市场是个充满生机与变化的领域,业内领先者的普遍共性是:精力充沛、热情向 上、学识丰富、高度自律与具有极强的自我约束力。
4.1.投资银行的职业背景要求
以跨国投资银行的证券销售人员为例,他必须每天浏览大量专业财经报刊;同时还要关注 最新金融报道。在仔细研读、消化和吸收后,他需要分析出这些新闻将如何影响客户投资 组合(Portfolio Holdings)中的资产,将自己对信息的领悟与见解传递给客户。
投资银行家常常是每周平均工作50到90小时、不分昼夜、黑白颠倒的生活。所以一旦进入 这一行,你就必须对自己的生活方式高度自律,做好长期奋斗的心理准备,调整自己的生 活节奏,尽最大努力获得学习经验,保持坚持不懈的专业精神。
投资银行最需要的是什么人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业内人士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在Hudson任职银行及财务招聘组长的卓东樱说:……现在投资银行最渴求有丰富经验而又 懂中国国情的人,能说普通话当然最好,但对中国的国情及企业的了解也非常重要。所以,海归派和香港人在这方面都有优势。
摩根斯坦利的副总裁,负责亚洲人力资源调配的韦文翰说,投资银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 职者要有好的学业成绩,因为成绩代表一个人学习的能力及潜质。由于中国商科毕业生比 比皆是,一个MBA 学位也逐渐变成必需了。
不过,他提到中国的学生有一个通病,就是只着重学习的表现。可惜,拥有一张满分的成 绩表,并不代表一个人能成为出色的银行家,一份均衡的简历才是银行最想看到的。
投资银行是充满竞争的行业,能力、热诚及目标当然重要,但创造力及忍耐也是不可缺少 的。除了学业上有好表现,投资银行也喜欢一些也在其它方面有成就的人,例如音乐,艺 术或体育。一个有才华的人,代表他是一个充满热诚的人,这种热诚往往能够在事业上帮 助他们。
5.2.投资银行青睐哪些人才
a 强大的人际交往与领导才能
摩根斯坦利中国首席执行官竺稼先生曾形象地说:“我们希望所有的人都既能做„方‟的 事情,也能做„圆‟的事情。”可见,在各种情况下都能与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并最终 解决问题的人相对容易进入投资银行人才搜寻的视野。
b 出色的学习与逻辑思考能力
应届毕业生获得录用后一般会从初级职位做起,如笔头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量 和工作压力相当可观,如果不具备缜密的思维能力和快速采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很难适应。日后如果能够依然保持这种能力将可以游刃有余应付激烈的竞争。
c 良好的基本素养和专业知识
顶级的金融机构一般并不对人才的专业背景进行限制。正如美国许多优秀的投资银行家并 非金融学、经济学出身,但是具备相当的金融知识,能够熟练运用金融分析工具,具备很 强的分析能力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d 充沛的创造激情与工作能力
金融是智力产业,正如竺稼先生所言:“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没有高精尖的技术和机器,但要区别于其它公司并在竞争中取胜,最大的砝码就是人才!”金融业务有时非常复杂,之前可能没有人尝试过,这就需要团队成员具有足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e 饱满的成功信念和制胜勇气
金融业充满了挑战,在激烈而漫长的竞争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充足的信心,以及不畏艰难的勇气。事实上,在正式进入任何一个国际知名金融机构之前,繁琐的书 面申请程序和笔试、面试等活动已经将那些眼高手低、毛躁虚浮的人屏蔽在外了。
f 兼备全局意识与实干精神
金融业不需要夸夸其谈的空想家,踏实肯干是任何一个阶段必须保持的本色。初入顶尖金 融机构的人工作起点都很低,即使是MBA毕业生。但对于一个对未来有规划的职业人来 说,起点正是学习的良机。和同事的谈论,与客户的商议,并非小事,你应当从中渐渐清 楚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并在工作中对全局有一个思考和把握。
过去几年,华尔街的顶级投行在大陆一般只招四个学校的学生:清华、北大、复旦、交大。能去顶级投行的,都是牛人中的大牛。即使是北大,清华,复旦中的超级牛人,也不一 定有把握进这些地方。
而近两年以来,随着投行业务在中国的扩张和对人才抢夺的激烈加剧,情况则发生了一些 变化,这些顶级的投行开始在北大、清华、复旦之外的学校招兵买马。
其实光华、清华的毕业生也不是个个都这么好工作的,至少有一半的人最后只能找到四大
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工作。而且,如果本科阶段不是名校的,最好不要寄太大希望通过读 研就能一步升天,许多国际大投行和海外名校非常看重本科资历。当然,除非你特别优秀。
6.国内外投行简介
6.1.国外
6.1.1.传统投行
高盛(The Goldman Sachs Group)
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 & Co.,Inc.)
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 Dean Witter)
德意志银行
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现已。。)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
美国嘉信理财公司(Charles Schwab & Co., Inc.)
麦格理银行集团
里昂证券(CLSA)
6.1.2.综合性银行投行业务
摩根大通(又叫JP摩根,JP Morgan Chase& Co)
花旗集团(花旗环球金融有限公司)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6.2.国内投行
6.2.1.合资投行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银国际、中银国际亚洲有限公司、中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华欧国际证券、长江巴黎百富勤证券、高盛高华证券、海际大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6.2.2.证券公司
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中信证券、海通证券、招商证券、兴业证券、西南证券、申银万国 证券、光大证券、湘财证券、香港大福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7.投行职业生涯
8.1.在投行的职业发展道路
首先,进入投资银行的途径通常有两种:途径之一,认识圈子中的人,有他人推荐或者介 绍;途径之二,校园招聘。
从级别上来讲,从低到高大致有这些层次:
Analyst(分析员,一般国外名校本科毕业、或者国内名校本科研究生毕业)
Associate(经理,从分析员升任或从国外名校MBA招聘)
VP(副总裁,从经理升任)
Director(董事,从VP升任)
Managing Director(董事总经理,从Director升任)。
上述称谓不同的银行有所不同,但本质相通。一般来说,每一级别之间大致相差三年的工 作经验,按资升级。越往上,人才在不同银行之间的流动情况越普遍。从功能上来讲,投
资银行的人大致分为做客户关系管理的和做业务实施的。前者一般相对应的级别比较高,通常VP和以上为主;后者虽然各级别的人都会做,但是主要工作集中在Analyst到VP这几个级别。
进入投资银行业后,通常情况下,你应负责把你接受的每一个项目及时做好,无论是写报 告、绘制电子表格、谈生意、做研发还是制定工作计划。然后,一旦有机会接触客户并参 与创造利润,如果你能为公司谈成生意,回报将相当丰厚。如果你已经成为高管(通常为 董事,董事总经理及更高层管理人员),你必须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在这种职位上不能很 好地胜任工作的人,就要被迫离职。简单而言,如果想做到Director以上或者做客户关系 管理,即拉业务为主,要么你从底层爬上来,积聚了良好的专业素质、客户服务经验以及 广阔的人脉,要么是因为家庭的背景,或者行业的长期经验和人脉。其它可能性不大。
7.2.投行职位介绍及能力要求
Trader 交易者,投行中最诱人的工作
Finance 就是把那些交易数据入账核对
Tech 就是支持所有的系统,包括网管,DBA
Research 就是定期得出一些不知道有没有人看的报告
Sales 就是去那些大企业让他们把钱给你管理
Hr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投行目前在中国大陆的业务主要还不是front office的交易,基本就是IPO,或者resear ch等back office的工作,顶级的trader中国人能做的很少,能做事务性的工作就很好了。在欧美发达国家与地区,许多大学毕业生在刚进入投资银行时都是从分析员做起。要想成 功地做好这个工作,必须具有特别的技能,如处理电子表格技能和思路清晰地分析问题,接下来才有可能会成为高级经理。这需要同样的技能,只是要求更高一些。在事业的中期,你的成功取决于你能否和客户交流并顺利做成交易的能力。同时,还要了解市场情况,政治和宏观经济情况以及运作机制。投资银行的一些工作要求很强的数学功底。如果你数 学很好,不妨考虑在理工类学科中再拿一个更高的学位(如随机演算和微分方程学),然 后继续在财务分析和股票评估等学科中选修几门更深的课程,最后在华尔街申请一个研究 部门。在大多数分析员的工作中,正确地分析财务数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想成为一个 证券分析师,你必须努力获得CFA(注册金融分析师)职称。如果有一天,你有志成从事融
资业务,并成为公司财务分析家,你最好再考虑一下考取CMA(注册管理会计师)。至于Trader,很难说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交易者。但至少你必须能充分了解市场,反 应迅速,从而做出准确分析。建议你读一下所罗门兄弟前交易员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的经典之作《说谎者的扑克牌》(Liar‟s Poker),你会学到很多有关交易领域 的知识。同时,在投资银行中获得成功的关键是团体协作。能够将每一个人团结起来,共 同为客户服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并且回报很可能非常高。
有科技和法律背景的员工对投资银行来说价值很高:科学家可以从事任何类型的工作,从 计算金融衍生产品到生物工程学;律师则可以协助设计新型证券,进行租赁经营并用他们 杰出的分析能力与客户交流。
“学会推销自己”是成为银行家的基本功。进入投资银行业的关键是关系网——也许你早 已被这种关系网所吸引,但如果你还不具备,就应迅速建立自己的人际网络。
7.3.投行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
企业融资(Corporate Finance)——如果你在企业融资部门,应该帮助公司为新的项目和 以后可能有的项目集资。你应该能够做到通过资产、负债、可转换证券、优先证券或衍生 证券等方式确定客户所需的资金数量和构成。
并购(M&A)——使一个公司购买另一个公司的交易是许多投资银行资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
源。如果你从事这类工作,应该成为客户的咨询者,为交易估值、创造性地确定买卖结构,并协商对自己有利的条款。高盛和摩根斯坦利是世界公认的并购领域里的领先者。
项目融资——项目融资的范围正在迅速扩大,包括为公司或政府主要的资产负债表上提到 的基础设施和石油资产项目筹资。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和德意志银行在这一领域非常活跃。项目融资交易已经成为将外资引入发展中国家的最主要的渠道之一。
交易——投资银行中一些最令人羡慕的工作往往是交易。交易员的责任是在商业银行、投 资银行和大型机构投资者中进行资产、股票、外汇(简称Forex 或FX)、选择权或期货的 买卖。交易是一件复杂的工作,因此要求你具有全面的市场知识、金融工具和心理直觉。
结构化融资——包括金融工具的创新,以便重新将资金流入投资者中(作为有资产支持的 证券)。如果你能同时具有绘制电子表格、会计和法律的技能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