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类教学实录1
分类教学实录
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的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投影仪、图片、铅笔、纸货架。
教学设计
从生活中引入分类,初步理解分类的意义
师:同学们都去过超市吧!
你们在超市里都看见什么了?
那么这些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说明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要想把物品摆放整齐,就要像同学们说的那样一类一类(分类)摆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类。(板书课题)
那么,这样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
初步学习分类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马大哈超市,你们想去看看吗?这样摆好不好?怎么不好?
那么咱们来帮他整理整理,这个超市的左边是一个冰柜,这是冰柜上的广告画,右边是一个货架。
谁来整理一下?(学生对货架上的物品进行整理)
为什么把乒乓球拍和羽毛球拍摆在一起?(强调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通过同学们的帮助,货架上的物品摆放得既整齐又美观。
动手操作,巩固分类方法
如果让你当一名超市里的售货员,你打算怎样摆放货架上的物品?
1.小组创作将物品分类。
下面咱们亲自动手摆一摆。
你们要摆放的物品都在纸盒里,先把所有的物品倒出来,分一分,看哪些物品放在一起比较合适,再摆一摆,看摆在哪一层比较合适,确定后再贴一贴。每个物品的背面有一个双面胶,把上面的小白纸撕下来,就可以贴在这个纸货架上了。
下面4个人一组,看哪组合作得最愉快。
2.学生汇报。
师:有哪个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组货架摆放的情况。
还有哪个组?(学生介绍小组分类的情况)
还有这么多的组愿意展示,下面咱们请各组长拿着自己组的货架到前面来展示。
3.小结:我们参观了超市,又自己亲自动手摆了摆,知道了商店中物品的摆放可以分为蔬菜类、水果类、服装类、文具类、鲜花类等。这样摆放既方便了顾客的购买,又减少了混乱,提高了效率。分类这种做法在以后的数学课上也经常出现,所以说它是重要的数学思想。
4.联系生活,巩固分类的意义。
师: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你的家里有没有分类摆放的情况呢?
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那么我们一定要认真地学好数学,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练习六的第1、3题。
扩展思路初步尝试不同标准分类
1.尝试。
刚才我们都是把不同的物品进行分类,现在看你们每个桌子上都有一把铅笔,都是铅笔,看看你们能不能把这把铅笔再分一分。(同桌讨论)
2.汇报。
3.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刚才把许多不同的物品进行了分类,现在又把一种物品进行了分类,而且有这么多种分法,说明分类的标准是不同的,有的按形状分,有的按花色分,有的按有橡皮头和没橡皮头的分,有的按削过和没削过的分。分类教学实录
3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学习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9页。
教学设计
引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
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课题:分类)
小组活动,探究新知
1.数学分铅笔。
a.拿出自己的所有铅笔,观察这些铅笔有什么不同?
b.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自己的铅笔进行分类。
2.小组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集体交流。学生一般都会想到按颜色、长短、有无橡皮头、是否削过等标准进行分类。)
3.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三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
1.分花。(第40页第4题)
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
小结:这4朵花,颜色、品种(或叶子的形状)各不相同。根据这些不同之处,我们找到了两种分法。
2.分图片。(第39页的做一做。把该题中图片的形状与颜色作了些更改,使相同形状的背景颜色不同。)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图片,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
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
3.小结分类方法。
师: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
4.混合练习。(第40页的第3题)
应用练习
1.给公园中的人分类。(第41页第5题)
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各小组在小黑板上摆图片操作,放背景音乐)
同桌互相说一种分法,然后交流。
2.给自己小组中的小朋友分类。
引导:刚才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同学的想法。现在就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来给小组里的同学分类,你能有几种分法?
a.小组活动。(放背景音乐)
b.集体反馈交流。
c.优胜组介绍所有的分法。
总结
1.请学生总结。
2.教师总结。
上节课我们学了用一种方法分类,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按不同标准分类。分类时的关键是找到不同的地方。
教学设计说明
在教学活动中,我力求做到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但这里的放手决不是放任自流,否则学生得到的将是一些肤浅的、支离破碎的知识。我在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放手的同时,在“导”字上下工夫,讲究“导”的艺术。教师“导”得好,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驾御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添活力。
为此,我比较重视指导语的设计。每次动手操作之前,都引导学生听清要求,仔细观察,并且每次观察的要求有所提高:第一次分铅笔,只要找到一个不同点就可以分了;第二次分花,鼓励学生找到不同的分法;第三次分卡片,则先请学生找到所有的不同点,再根据每个不同点找到所有的分法。通过三次要求不断递进的阶梯式的观察学习,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此外,在教学中我还感到,恰如其分的小结语,对学生的帮助很大。例如,三次活动我分别采用了以下不同的小结:1.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2.这4朵花,颜色、品种(或叶子的形状)各不相同,根据这些不同之处,我们就找到了两种不同的分法。3.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正是通过这些小结语,为学生进一步的探索指明了方向,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效果。
专家评析
本课的教学有三点是值得肯定的。
一是在教学例题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看图说出图意,而是根据课本插图的提示,让学生拿出自己的所有铅笔进行分类。因为铅笔是小学生熟悉的学习用品,所以他们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作出分类。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除了老师课前想到的这几种分类标准之外,学生还想到了按铅笔的形状(“圆形”、“六角形”)、铅笔的型号(2B、B、h、2H)等,以及铅笔的品种(木头铅笔、活动铅笔、子弹铅笔等)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看课本说出插图中三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既利用了课本培养学生初步的看图理解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我们想到的方法比课本上的多”。显然,让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自己的铅笔,比只看课本插图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是练习的安排,教师对课本的习题及其编排作了二次加工。课本练习的第四题,可以按花的颜色分成红花和黄花,又可以按花的品种分成玫瑰与郁金香。即使学生不知道花的名称,也能从花朵形状或叶子形状的不同分出两个品种。显然这一题的分类标准比较明显,可以把它作为巩固练习的第一题。课本第39页的“做一做”,原图中相同图形的背景颜色相同,教师自制教具时改为相同形状的背景颜色不全相同,使较明显的不同分类标准由原来的两种增加到三种。因此安排为巩固练习的第二题。课本练习六的第3题,由三道题材内容各异的小题组成,所以作为混合练习。实际教学时,这里的每一小题都有学生作出出乎教师预料的回答。例如,第一小题有学生把四个动物按是否吃人分为两类;第二小题有学生按性别分类,把熊猫和两个男孩归为一类;第三小题则有学生认为圆没有角,三角形、正方形和正方体都有角,以此作为分类的依据。可见,这三小题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确实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所以说教师这样处理,整个巩固练习由易到难的“序”比较清晰,符合学生实际。
本课也有两处可以商榷。一是最后一个练习,即教师自行设计的“给本组同学分类”的小组活动。教师的意图是,以前一题“给公园里的游客分类”为基础,进一步联系学生实际,并适当提高分类练习的难度。但“本组同学”只有“性别”这一分类标准比较明显。学生想到的其他的分类方法,有的标准比较模糊,如按个子高矮、身材胖瘦分;有的缺乏实际意义,如按头发长短分,把短头发的女孩和男孩归为一类。如果说分类是出于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需要,那么别出心裁,为分类而分类的练习就显得意义不大。
二是为了突出按不同标准分类的方法,强调“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有些不妥。一方面,事物的任何一种不同,并不都能作为分类的明确标准;另一方面,也没有必要给一年级的小同学总结按不同标准分类的方法
第二篇:《拿来主义》教学实录1
《拿来主义》教学实录
重庆市渝北中学校 刘祖平段成素
【导言】
《拿来主义》这篇文章,应该有两个教学重点:一是论证思路,二是形象化说理。就前者而言,实际上又包含着“为什么要‘拿来’”和“怎样‘拿来’”两个部分。片段所展示的课文1——7段的思路分析,就笔者所知的范围,应该算是一种创新。
【实录】
多媒体展示排除法解题思路: 或A或B或C或D 非A 非B 非C ———————
所以D 师:如果一个题有若干个选项,而要证明其中某项正确,那么只要找出依据,否定其它所有的选项就行了——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排除法。请大家快速阅读《拿来主义》1——7段,把作者提供的所有“选项”一一找出来。生:闭关主义。生:送去主义。生:听凭送来。
生:自己来拿。
师:不错,一共是四个“选项”。那么,什么是“闭关主义”呢?作者是怎么否定它的? 生:“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就是“闭关主义”。作者用“给枪炮打破了大门”“又碰了一串钉子”予以否定。
师:“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作者这样说有依据吗? 生:有。“先是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师:这是例证法。那么是怎样否定“送去主义”的呢?
生:通过与尼采的类比,作者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当佳节大典之际”,我们的子孙“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也就是必沦为乞丐。师:看看“送来”的是些什么东西?
生:送来的“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师:这种“送来”的本质是什么呢? 生:倾销商品和文化侵略。
师:模仿多媒体展示的排除法,归纳1——7段的论证思路。生:或闭关主义,或送去主义,或听凭送来,或自己来拿 闭关主义,实行不通 送去主义,沦为乞丐 听凭送来,大受其害
—————————— 所以,要“自己来拿”
师:1——7段论证的是什么问题? 生:论证为什么要“拿来”。
【后记】
善于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排除法,实际上是形式逻辑中否定肯定式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运用,但限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我在教学中换了个学生熟悉的说法,从而使问题变得比较简单、容易。顺便说一句,在组织“怎样‘拿来’”(8——9段)这一部分教学的时候,可以融“论证思路”和“形象化说理”两个重点于一炉,在引导学生在逐一弄清楚一系列比喻内涵基础上,让学生模仿1——7段的分析方法,归纳其论证思路。
师:从上学到现在,大家学过的鲁迅的作品应该有十几篇了,我做个调查,大家喜欢读鲁迅的文章吗?
生1:不喜欢,读不懂,也没意思。
生2:基本上老师讲,我们记,谈不上喜欢不喜欢。
生3:跟读经书似的,太僵化了,每句话都有深刻含义,没劲。
师:说实话,我上学的时候也不太喜欢鲁迅的文章,但后来却越来越喜欢读鲁迅,而且还写起了杂文。原因很简单,就是我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这样的读书才是快乐的。今天我们就用这样的态度读鲁迅的《拿来主义》,好吗?
请大家先认真地默读一遍。(生读5分钟)师:哪个同学谈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你来。
生1:反对送去主义,提倡拿来主义。
师:概括得挺简洁的。能具体说说吗?
生1:前半部分是批判送去主义,说送去主义后果很严重(生笑);后半部分阐述拿来主义。
师:后半部分阐述拿来主义了吗?我怎么看不出来呢?
生1:从譬如吧往后举例子说明怎样拿来。
师:你说的很不错。其他同学有什么意见吗?
生4:老师,穷青年得了大宅子,是举例还是比喻?
师:你怎么看?
生4:我觉得应该是比喻。
师:说说理由。
生4:一般举例子应该是实实在在很典型的事,可是这个譬如好像是虚构的一件事,根本就不存在,怎么能做例子呢?
师:有道理。你怎么就想到这是比喻呢? 生4:凭感觉。
师:哪个同学能解答这个问题?
生5:这篇文章是谈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大宅子与文化遗产两者之间有相似点,所以构成了比喻。
师:你从哪里读出来鲁迅在谈对待文化遗产问题呢?
生5:我这本辅导书上就这样说的。
师:你这也是“拿来”的,只不过有点机械照搬。我觉得,读书最好先不要看什么辅导书,还是要从文章中去找答案。有一个问题要先解决,就是鲁迅所谈的“拿来主义”是针对什么而谈的。请大家再仔细读课文。(生读书)生6:好像不是谈对待文化遗产问题的吧。
师:依据?
生6:前半部分批判一味地送去,像送古董,送古画,送梅兰芳,鲁迅对这些“送”,很反感,语言很有讽刺性。而且这些“送”都是送给外国,是讨好外国人,他认为送去是遗害子孙的做法,所以要拿来,按常理,应该是从外国“拿”。
师:从外国“拿”什么呢?
生6:说不好,也应该是“学艺”上的吧。
师:大家看书,看能不能从课文里找到答案。„„好,你来。
生7:最后一句:“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卒章显志,鲁迅是从建设新文艺的角度,谈要借鉴外国先进的文艺思想、文化成果。
师:也就是只有借鉴外国先进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新文艺。说的太好了。大家鼓励一下。(生鼓掌)生8:前半部分批判送去主义,所举例子也都是学术文艺即文化方面的。
师:很有道理。那么,大家想一想,鲁迅阐述拿来主义,为什么要从批判送去主义入手呢?
生9:“送去主义”会带来灾难甚至亡国灭种,所以不应该“送去”。
师:鲁迅反对“送去”?
生10:鲁迅只是反对那种一味地送去,第5段有一句话:“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可见鲁迅并不反对送去,他是主张在平等前提的文化交流的,他反对是那种以讨好外国为目的的“送去主义”。(生鼓掌)师:说得太好了。他刚才其实给“送去主义”下了很好的定义。
生10:但是我不明白,怎么送古典、送古画、送艺术家就是“送去主义”,各国之间有正常的文化交流,怎么就成了了媚外呢?
师:这个问题有点难度。大家看课下注解,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好,哪个同学?
生4:注解⑦说《大晚报》上对徐悲鸿等举办画展,评论为“切合苏俄盛行之象征主义”,鲁迅好像对这种评论很蔑视,认为这种言论是典型的媚外言论。
生11:送古董、送古画的主体是“国民党政府”,他们这种行为本身也是有讨好外国人的成分在。
师:可不可以这么理解,鲁迅批判送去主义,其矛头实际是指向有媚外倾向的国民政府与一些媒体。
生10:但鲁迅字里行间明显对几位“大师”与梅兰芳有讽刺意味,像“捧着”、“一路挂过去”、“活人替代了古董”等等,我不明白。
师:哪个同学能谈谈这个问题?
生12:我觉得就是讽刺。“大师”加了引号,“捧”画出谦卑恭敬的神态。
师:可是,那几位“大师”是谁呢?刘海粟、徐悲鸿,可是真正的大师;梅兰芳呢,京剧艺术大师„„
生13:抗战期间曾经蓄胡明志,不给日本人唱戏。
生12:是不是这些大师在这些事上做得确实有失国格,人都可能犯错误嘛。(生笑)师:大家课下可以查查资料。是不是有可能鲁迅在这骂错了人呢?过去把鲁迅神化,很不好,那正是鲁迅所反对的。但就这篇文章来看,鲁迅批判“送去主义”思想时,所举的这些例子是恰当的;但若了解了相关史实后,我们可能会发现,鲁迅对梅兰芳等大师的讽刺有些不当,鲁迅的视野有时也有局限性。
生14:老师,有个问题我不明白,就是作者在批判送去主义的危害时,为什么要提到尼采?
师:哪个同学给解释一下?„„好,你说说吧。
生15:„„我对尼采不太了解,课下注释说他以太阳自命,后来发疯而死。鲁迅的意思好像是尼采整天沉迷于幻想中以至疯死,是不是说自诩太阳就是疯话。
师:尼采与“送去主义”者有什么关系呢?
生15:说不好。师:看书。
生15:“中国也不是”,是不是说中国也不是太阳,不能只是给予,也就是不能只是送去,还应该拿来。
师:送去主义者的言论与尼采自诩太阳在本质上是相似的,这种说理方法叫做“类比分析”。当然,鲁迅是很崇拜尼采的,刘半农曾经送给鲁迅一幅对联:“托尼思想,魏晋文章。”鲁迅受托尔斯泰和尼采的思想影响是很深的。
生16:老师,我突然有个想法,鲁迅先生并不是批判“送去主义”,实际上是批判“送去”行为背后的一种心理。
师:什么心理?
生16:中国人的自大心理。以天朝上国自居,心理上的优越感使得中国人不屑向西方学习。
师:能具体分析吗?
生16:外国有什么,我们也有,而且比外国早多少年。外国有象征主义,我们中国也有象征主义,京剧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我们的象征主义比你们早多了。
师:沉迷于这种虚幻的优越感中,往往就不能正视自己,不能正视现实。你分析得也有道理。鲁迅曾说过,倘是狮子,自夸肥大是没什么的;倘是一头猪,自夸肥大绝不是什么好事,列强觊觎你,最终要瓜分你,吞掉你。子孙后代在佳节大典之际磕头贺喜讨赏的画面触目惊心哪。
至此,我们可以回答刚才的问题了吧。好,你来。
生17:把送去主义的危害揭露得越彻底,就越能说明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
师:按常规,议论性文字必须有正面说理的文字。前半部分从反面分析了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接下来应该谈——
生:(小声)怎样实行拿来主义。
师:看看鲁迅是怎么阐述的吧。(生读书)生18:举了大宅子的例子。
生5:是比喻。
师:准确地说是比喻论证。先看看有没有高度概括如何拿来的词语或句子。
生5:“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生18:占有,挑选。
师:“占有”就是“要拿来”。“挑选”就是——
生:(小声)“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师:看书,请大家从关于大宅子的两段比喻论证中找到对“占有”“挑选”的形象阐释。
生19:“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这说的是“占有”,也就是要敢于“拿来”。
师:拿来什么?
生19:文化遗产。
师:我的理解应该是对外国的文化要敢于“拿来”。这外国文化包括外国文化遗产,也包括外国现代的文化。鲁迅批判了三种对待外国文化的错误做法,哪三种?
生:(小声)“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一把火烧光„„是昏蛋”;“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是废物”。
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敢于拿来,有所选择。如何选择?
生20:看见鱼翅,吃掉;看见鸦片,送到药房;烟枪和烟灯,大部分毁掉;姨太太,各自走散。
师:刚才说这是比喻论证,谁能从这个角度再具体分析一下?
生21:鱼翅指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鸦片指有毒的东西,其他的指腐朽落后的东西。
师:鸦片是只是有毒吗? 生21:有害又有益,所以要让其发挥有益的一面。
师:鲁迅所阐述的拿来主义思想不只适用于对待外来文化,也适用于古代文化遗产的继承;不只在当时有震撼作用,今天同样有意义。现在讲开放,讲多元,讲与国际接轨,“拿来主义”的思想仍是人们要借鉴的。课下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生:(小声)唉!
师:怎么?有意见?通过如上的解读,我们对《拿来主义》这一课做了宏观与微观的了解。但文章不厌百回读,经典文章更是常读常新,下面请大家再读这篇杂文,希望能有自己的新理解,或者能提出自己的疑问。(生读书)生6:老师,有一处我不太明白。说到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的时候,举了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法国的香粉等等,这里面除了美国的电影属于文化外,其他的都不是,这样举例是不是有问题呢?
师:很好的问题,敢于挑战大师,需要勇气,更需要思想。
生12:“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是不是病句?
师:是不规范的句子。
生16:说大宅子为什么要说“做了女婿换来的”?课下注解说,这里是讽刺做了富家女婿而炫耀于人的邵洵美之流,不太理解。
师:这种写法被人称作“挂角一将”的写法,这是鲁迅杂文的一个特点,其是优是劣,大家可以去评价。鲁迅与邵洵美之间的论争文学史上早有定论,但课下关于邵洵美的注解明显是不公正不实事求是的。关于这个问题,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会印发给大家的;有一本书《鲁迅和他骂过的人》,有时间大家找来可以读一读。鲁迅的文章不是完美无瑕,有不足,也有争论,我们读鲁迅,要把他做为一个人去读;读他的文章,要按文章阅读规律去读。这样,才会发现一个真实的鲁迅,才会读出文章的滋味,进而享受阅读的快乐。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理一理作者的写作思路。请同学们朗读第一自然段。生:朗读。
师:文章一开头就谈“闭关主义”,请问同学们“闭关主义”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生:“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板书:闭关主义)师:“闭关主义”的这一做法造成了什么恶果? 生:封闭、落后。
(放映鸦片战争片断)
师:“落后就要挨打”,于是“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有什么作法呢?(板书:落后挨打)
生:搞“送去主义”。(板书:送去主义)
师:对!请问搞“送去主义”都送去些什么? 生1:先是送一批古董到巴黎。
生2:还有几位大师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哒到欧洲去。生3: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板书:先送——古画、还有——古董、还要送——活人)师:为什么要送?
生:还不是给外国打怕了,害怕外国。师:送的实质是什么? 生1:媚外、讨好。生2:投降。(板书:实质:媚外、投降)师:对!讨好外国,投靠外国。师:鲁迅先生说,由送古董到送活人,这也算是一点进步,怎样理解“进步”一词? 生:反语。
师:对!这是写作手法,它的含义是什么? 生:“进步了”就是媚外、投降加剧了,加深了。
师:很好!一个劲儿地送去,对我们的子孙后代有没有危害?用课文原话说。生:“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师:残羹冷炙是吃剩的饭菜,用这样的东西来奖赏子孙未免太过份了,因为只有什么人才能用残羹冷炙?
生:叫化子,要饭人。
师:你给叫化子的残羹冷炙是奖赏他么? 生1:同情他。
生2:打发他。师:“同情”也好,“打发”也好,只能算是施舍。好!我们看看鲁迅先生是怎样解释这种“奖赏”的?
生: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这是“抛给”的,说的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师:“抛来”“抛给”“送来”有什么区别? 生:“抛来”是随意的,“抛给”是有意的,“送来”是特意的。师:讲得好,谁有新的见解?
生:“抛来”是受动的,“抛给”是主动的,“送来”是有目的的。师:讲得很好!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外国有目的地送来了什么? 生:鸦片、废枪炮、香粉,电影、小东西。(放映鸦片战争的片断)
师:刚才看了片断,帝国主义者送来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什么? 生1:毒害中国人民。
生2:欺骗中国人民。
生3:用鸦片来换取中国的银两。(板书:危害:亡国、贻害子孙)师:因此,这种送的实质是什么? 生1:毒害。生2:欺骗。生3:侵略。生4:掠夺。
师:中国人民对这样“送来”的东西感到可怕、恐怖。因此,鲁迅先生提倡“拿来”,而且是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板书: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师:怎样理解“运用脑髓”?结合外国人“送来”的东西进行分析。
生:英国人送来了鸦片,鸦片要得要不得,我们就没有动脑筋去思考,以致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对于任何东西要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主见。师:很好!我们又怎样理解“放出眼光”呢? 生:要有辨别能力,有鉴赏能力。
师:“自己来拿”又何理解? 生:既然是“自己来拿”,就可以分清东西的好坏,自己可以挑选吧!
师:大家理解得很透彻。
师:接下来鲁迅先生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问题。请问一个穷青年得了一所大宅子,有什么心理?(板书:错误态度)生:怕。
师:“怕”的表现? 生:徘徊不敢走进门。
师:鲁迅先生取了一个什么绰号? 生:孱头。(板书:怕——徘徊不敢走进门——孱头)
师:还有什么心理?表现如何?有什么绰号? 生:再一种就是“勃然大怒”,于是就放一把火把宅子烧掉,鲁迅先生称这样的人为“昏蛋”;另外一种心理就是“羡慕”,“接受一切”,“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鲁迅先生称这样的人为“废物”。(板书:怒——放一把火烧光、喜——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废物)师:刚才讲了,鲁迅先生在这里是打比方,那“大宅子”是比喻什么?(学生沉默)
师:(引导)请看第一自然段,“别的且不说,单是学艺上的东西”中的“学艺”指什么? 生:泛指学术文艺。师:对!是文化遗产。
师:以上几个方面通过比喻写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态度,即“怕”“怒”“羡慕”,这三种态度是否正确?
生:错误。
师:那有没有正确的? 生:有。占有,挑选。(板书:正确态度:占有、挑选)师:好!请同学门朗读这一段。生:朗读。
师:这里又拿了几样东西来打比方?分别说一说。生1:鱼翅。生2:鸦片。
生3:还有“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师:对待“鱼翅”应有什么态度? 生:“像罗卜白菜一样吃掉”。(板书:吃掉)
师:“鱼翅”可以“吃掉”,那它是有益的东西还是有害的东西? 生:有益。
师:我们讲到“大宅子”是“文化遗产”,那“鱼翅”就是“文化遗产”中有益的东西,是精华。我们再来看看“鸦片”是有益还是有害? 生:有益,可以送到药房里去,供治病之用。师:没有害?
生:当然有害,因为它毒害了中国人。
师:所以,鸦片是既有益也有害的东西。毛泽东曾经说过,要排泄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因此,我们应批判地吸收。
师:对待“烟枪和烟灯”应采取什么态度? 生:送一点进博物馆,其余毁掉。(板书:存放)师:送博物馆干什么? 生1:展览。
生2:当纪念品,给人以教训。师:对!可以作为反面教材用。师:对“姨太太”又持什么态度? 生:请她们各自走散。(板书:走散)师:也是应该抛弃的、排除的,是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师:从以上来看,对待文化遗产,错误的态度分析了,正确的态度有了,该是下结论的时候了。请同学们朗读第10自然段。生:朗读。
师:找出结论性的句子。
生:“我们要拿来”。
师:鲁迅先生归纳了“拿来”的具体做法,有哪几点?
生: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师:“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哪些可使用?哪些可存放?哪些要毁灭? 生:使用的有: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存放的有:烟枪和烟灯。毁灭的有: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
师:烟枪和烟灯也可以使用?
生:不能,只能存放。
师:前面说到,对待文化遗产德才正确态度是占有、挑选。归纳起来讲应具备什么条件? 生: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师:最后,我们看看拿来的目的是什么? 生:给自己用。
师:那么,自己有的东西要不要拿来? 生:拿自己没有的。
师:自己没有的东西就是新东西,因而,拿来的目的就是创新。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板书:创新)
第三篇:一起来分类实录教学设计(定稿)
一起来分类实录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
北师大2011课标版
评论(0)1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能够将物品按指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初步体
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2.能按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3.继续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及良好的生活习惯。评论(0)2学情分析
“一起来分类”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分类方法后安排的一个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方法,达到巩固的目的;另一方面,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其他同学的做法中体会到分类标准的多样性。评论(0)3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难点:使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 同的分类方法。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评论(0)活动1【导入】一.提前介入,确定主题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整理房间,柳老师布置了一项实践作业:整理自己的小房间并拍照留念,你们想不想看看啊?(播放照片)师: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师:你是怎么整理房间的?
师:分类整理不仅可以使物品摆放的很整齐,还可以很快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物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评论(0)活动2【讲授】二.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师:孩子们在家把自己的小房间整理的非常整齐,漂亮,每天到校后该如何做课前准备呢?(找孩子说一说,如果有学生提到桌斗的时候,师问:你是怎么整理自己的桌斗的?)师:仔细观察这两张照片,分别是笑笑和淘气两位同学的桌斗,你想说些什么?(感受分类的好处)
师:你们更喜欢谁的桌斗?为什么?
师:你们都是爱整洁的好孩子,我们要学习笑笑那样把自己的书本摆放的整整齐齐,整理的过程就是将书本进行了分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分类(出示课题),首先大家一起来认识这几个字(领着学生一起读:一起来分类)评论(0)活动3【活动】三.自主实践,解决主题
活动一:(个人)分书本 1.师:你们想自己动手分一分吗?
师:请你把桌上的数学书,语文书,数学本和语文本分成两类,并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师:你是怎么分的?(可能出现的方法:按学科,按用途,按大小,按厚薄等)生:(用途)我把语文书和数学书放在一起,语文本和数学本放在一起。师:为什么这样分呢? 生:我是按照书和本分的。
师:按照书和本来分,也可以说是按照它的功能来分。2.师:除了按()来分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分法?
生:(大小)我把语文书和数学书放在一起,语文本和数学本放在一起。师:你是按什么来分的? 生:我是按照大小分的。
师:他们虽然都是把语文书和数学书放一起,语文本和数学本放一起,但却是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3.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科目)我把语文书和语文本放在一起,数学书和数学本放在一起。师:你是按什么来分的?
生:这边都是语文的,这边都是数学的。师:也就是按照学科来分的。
师:这节是数学课,请同学们按照学科来分一分。
师:(学生分好之后)快速把关于数学方面的书本放在桌子的左上角,把关于语文方面的书本放在抽屉里。
师(小结):这些书本我们可以按学科分,大小分,还可以按用途分,看来它们是存在着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标准进行分类。活动二:分图形
师:同学们刚才的表现真棒,相信每个人对分类都有了自己的理解,柳老师现在手里有好多图形,不知道怎么分,想请大家帮忙,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师: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啊!
师:你能把这些图形分一分吗?(小组活动,先思考可以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再动手分一分,并将图形粘贴在作业纸上,要贴整齐哦!)
师:粘贴前先思考怎样粘贴能使大家一眼就看出来你们组的分类标准,动手试一试吧,比比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默契。(小组活动,黑板展示,展示每个小组作品的时候由小组长介绍他们组的分类标准,并把相同标准的作品展示在一起)
师:你们组是按()分成了()类?哪几类?(学生说哪几类的时候,用彩笔把学生粘贴的图形按类划分开,更清楚的呈现出分类效果)师:你们组是按颜色分的,真会动脑筋。师:你们组是按图形分的,分的真细致。师:你们组是按大小分的,真有创造力。师:你喜欢哪组的作品呢?为什么? 生:……
(如果孩子回答不到点上,师问:哪个小组的展示成果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来他们组的分类标准呢?)生:……
师:我们要学习第()小组,图形粘贴的整齐,有序。
师:这有几个图形宝宝来晚了,它们很着急的想展现给大家欣赏,可是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吧!
师:老师在展示你们的作品时,也进行了分类,你们发现了吗?
师:老师是按照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分类标准将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了分类。师(小结):看来分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不同。活动三:(小组)把全班同学分组
1.师:我们已经会对一些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用我们刚才所学的知识能不能对我们全班同学也进行分组呢?
师:小组先进行讨论,你打算按什么标准分?分成了几组?(小组先讨论,然后全班汇报)生:按男女分,分成2组。师:哪两组?
生:男生一组,女生一组。
2.师:(展示学生男女生站队时的照片)除了按男女分,还有其它的分法吗? 生:按大小分。
师:你所说的大小是指什么的大小呢?(个子大小还是年龄大小?)生:按个子的大小。(如果生说到低,师说“那么低也叫做矮”)
师:个子的大小也就是按照高矮来分类,因为高矮的标准不好确定,我们就选择一个具体数量为标准,老师了解到我们班孩子的身高大部分在120cm左右,所以我们就以120cm为标准。师:如果我们以身高120cm为标准,你打算将全班同学如何分组?
师:身高120cm以上的分一个组,身高120cm以下的分一个组,下面我们按照高矮进行站队。
师:(某某)你为什么不站队呢? 生:我的身高正好是120cm 师:那该怎么办呢?有没有好的办法? 生:……
师:为什么?(如果生不会回答,师:那该怎么办呢?谁来帮帮他)师:身高正好120 cm的孩子自己站一队。
师:如果我们班的孩子以120cm为标准来分组,分成了几组? 生:3组。师:哪3组呢?
生:身高120cm以下,身高120cm以上,身高正好120cm。
师:个子矮的孩子不要伤心,你们要好好吃饭,多进行体育锻炼,快快长高哦!3.师:还有没有别的分法呢? 生:按年龄的大小。
师:如果我们按年龄的大小分,你认为该怎么分呢? 生:……
师:我们可以将6岁的孩子一组,7岁的孩子一组(进行站队,如果有8岁的再站一组)(生说“我7岁半”,师说“你还不到8岁,你就站在7岁的队伍中吧”)师:我们班的孩子如果按照年龄来分,分成了几组呢? 生:…… 师:哪几组? 生:…… 4.生……
师:按照()这个标准也可以将全班同学分组。生:一男一女。
师:这是将班里的孩子按照规律进行了排队。生:按照衣服的颜色分。
师:同桌之间讨论一下,按颜色进行分类能像按男女,按高矮这样分让大家一目了然吗?觉得合适吗? 生:不合适。
师:这样的分类方法别人不容易看出来按照什么标准分的,我们不提倡。所以按男女和高矮来分,是我们常用的分类方法。
师(小结):我们刚才将全班同学按照性别,年龄,身高等不同的标准进行了分类,不管怎么分,只要我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分的合理就行。
(教师不要急于判断对错,要引导学生用他们提出的“某个标准”对全班同学进行判定,看用这个标准能否完成分类活动。)
评论(0)活动4【练习】四.总结提升,延伸主题
1.校园生活中的例子
师:刚才我们将课本和全班同学进行了分类、也学会把图形进行分类,其实分类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无处不在。
师:(出示送餐视频)午饭后我们要把餐具分类进行收拾,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生:方便,整齐等。
师:午饭后孩子们高高兴兴的站队回寝室休息,这时你觉得将我们班孩子按什么标准进行站队合适呢? 生:按照男女分。师:放学站队回家时把我们班的孩子还按照男女生站队合适吗? 生:不合适。师:那应该怎么分呢? 生:按家长接和坐班车的分。
师:你们想的真全面,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标准进行分类,这样分类就会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2.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用到分类呢? 生:把衣服按照上衣和裤子来分。
师:你真留心生活啊,我们不仅可以按照上衣和裤子来分,还可以把妈妈的衣服放一起,爸爸的衣服放一起,自己的衣服放一起。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照片,我们一起看看吧!(超市,书店等)师:看完照片后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很整齐。
师: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的本领?
3.师(全课小结):我们在给物品分类的时候,先要考虑按怎样的标准进行分类,每次分的标准要统一;分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不同。老师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好习惯。
评论(0)活动5【作业】
五、布置作业
师:我们在投放垃圾时也会用到分类的知识,经过分类的垃圾可以回收利用,节约资源,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实践作业
实践作业:1.了解哪些属于可回收垃圾,哪些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2.争做“社区环保小卫士”
社区公益劳动半小时,周末在社区捡拾垃圾并分类投放(师:先了解哪些属于可回收垃圾,哪些属于不可回收垃圾,周末在自己所住的社区里捡拾垃圾半小时,并将垃圾分类投放。)
师(小结):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环境做一份小小的贡献,做一名名副其实的环保小卫士。
第四篇: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工作实录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工作实录
贵池区南湖小学 左菲菲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留下的一句教育的至理名言。在现代的学校教育中,因材施教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育人原则。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转变教育观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长大以后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一直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潜心研究的永恒话题。
一、背景
我们学校是一所城乡结合小学,生源质量比较差。就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的情况来看:一部分学生家住在街道上,且家长对他们的学习特别关注;极少数来自农村学习自觉性比较高的学生,学习认真成绩较好;大部分学生由于父母处出或经商及农村初中教育的落后,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成绩一般比较差;还有一部分学生谈不上有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完不成,成绩很差,学习特别困难,甚至连基本的知识都不会。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都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制定具体的方案,统一要求,因材施教,分层递进,分类指导,以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全面发展,并为他们终身发展提供比较坚实的基础。
二、理论依据 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是基本的教学原则之一,是指在教学中既要从社会的需要出发,面向全体学生,保证统一的培养规格,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个别差异,切实做到因村施教。
首先,这一原则反映了教育目的对教学的要求。我国现行的教学目的要求每个学生都在德智体诸方面获得一定的发展,并具有一定个性,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培养统一的人才规格,尽可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发展学生特长。
其次,这一原则也是教学要适应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的反映。学生的身心发展在一定年龄阶段具有稳定性和普遍性,表现为年
龄特征,这是统一的基础,但学生的身心发展,必然存在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把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把班级教学与个别辅导结合起来。
三、现实依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是国家对义务教育教学的统一要求,它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的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考试考查等,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每一位小学数学老师都必须全面透彻地领会课程标准的内容和体系,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保证学生掌握课标所规定的内容,达到课标所要求的水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历史学习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一个班级,成绩好的学生考试能达到90分以上,而成绩差的学生只能考到10分,20分,这里既有学生本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原因,也有社会原因以及教师教学不得法的原因。如果不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往往会使基础好、自学能力强的学生的智力与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展示。而对于学习有困难、自学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如果不能从头做起,可能永远走不出学习的困境,总也甩不掉落后的帽子。
四、主要要求
1、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因材施教的基础,就是对学生的“材”有了解。因此,首先就要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基础、学习情况做深入的了解,并且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始终注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其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安排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组织上课和课外辅导等。
2、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
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学生的先天身体素质加上后天教育环境的影响造成的。对绝大数学生来说,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是不同的、互有长短。小学学生其发展一般尚未定型,以后的发展往往会随着实践条件的变化而有很大的改变,因此不能轻易地把发展相对慢的学生看死。
3、既要照顾学生个别特点,又要面向学生大数,使所有学生(包
括学习困难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教学除了要适应个人特点,更重要的是要适应全体学生的水平。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优秀生需要破格培养。但“尖子生”毕竟是少数,教学首要的任务是照顾到占大数的“一般”的学生。对于弱点较多的学困生也要进行帮助,要从关怀、爱护、鼓励出发,帮助他们在学习上赶上一般的水平,使他们逐步体会到进步、得到鼓舞、产生信心。
五、具体措施
1、深入了解,适当分组。
实施因材施教,分层递进,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必须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相关学科进行深入调查,同时了解非智力因素如性格、兴趣、爱好等情况。随着数学教学的逐步开展,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适当分组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不同,把学生分为A组,B组,C组。学习态度好,学习方法适当,学习成绩优秀可以算作A组,学习不认真,成绩很不理想可以算作C组,其余大多数介于他们之间,算作B组。
分组时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做好C组同学的思想工作,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分组的目的主要是给他们提供有效地帮助。
二是解决好座位问题,C组同学由于学习态度不认真,上课听课不认真,如果把们放在比较偏僻的位置,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伤害。
三是保证学习内容的时效性。对于A组的同学要加大、加深和拓展学习内容,对于C组的同学则要从基础学起,缺什么补什么。
四是保证教学方法的科学性。针对不同的学习小组因人、因事而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2、对班级的学生要分开要求,不能搞齐步走,一刀切。从历史的学习一开始,教师就要特别注意学生之间的明显差异,对A、B、C组设定不同的目标和要求,要把所有的目标和任务都设在学生自己的能力极限之内,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葡萄,而不是吃不到葡萄。
这样会极大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他们天天都加油学,争取更好的成绩。这样,班上就会出现弱者不弱,强者更强的良好局面。
3、调整标准,提供帮助
教师应该为不同的同学设定不同的学习与进步的标准和尺度。对于A组的同学,因其学有余力要严要求、高标准,以求得高加高。在他们完成课本要求任务的基础上,让其学会收集、查阅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应用和分析能力。对于基础差,学有困难的C组同学,适当调整降低标准。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中增加选做题,使不同情况的学生的学习都出现一线生机,创造一种成功契机。此外,教师还必须提供具体的帮助。如帮助学生整理好学习材料,利用周末对C组同学进行辅导,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扎扎实实的做好督促,检查和指导。这样就使得学有困难的学生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较为客观的可望又可及的学习标准,学习效果自然会得到极大提高。
4、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因材施教不单是教师个人的事情,他应是一个集体行为,这样才能体现出一种精神。应该发动全班同学行动起来,强强联手、强弱搭档、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学习好的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坐在一起,形成强弱的阵容,创造以强带弱的氛围,提供互帮互学的条件,对于强弱派,提出一个标准和要求,并为他们提出具体的“帮带”目标和最后所要达到的结果。这样就能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同时强化集体的凝聚力,极大培养弱势群体学好历史的自信心和心理优势。当然,实施统一要求,因材施教、分层递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具体的困难,但是我们热爱我们的学生,热爱我们的事业,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就不该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第五篇:1、《小麻雀》教学实录
1、《小麻雀》教学实录
教学构想:以《小麻雀》为例,结合地域特色,渗透学生课外生活,围绕对动物的外形、动作、神态进行有主观情感的记叙和描绘这一重点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记叙描写能力。
课前准备:1.提前一周写观察鸟类生活的日记。
2.在预习《小麻雀》的基础上归纳描写动物时一般应抓住的角度。
课堂实录:
师:(口哨模仿几种鸟鸣声)请问同学们,我模仿的是什么声音?
生:(急切地)斑鸠、抬丧雀子、山鸡、麻雀、老晒婆。
师:我们山区的孩子都是在小鸟的歌声中长大的,知名儿的不知名儿的,见过的鸟儿可真是黄牛吃青草——不计其数。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最难忘的是哪一只鸟,你见它时,它在干些什么?
生(1):一只“点水雀”,每天给她的孩子捉虫来喂。
生(2):一条蛇偷吃了窝里的小山鸡后,母山鸡一边哀哀地叫,一边愤怒地去啄蛇。
师:(鼓掌)说得好,你怎么知道它是愤怒的呢?
生:母山鸡脖子上和头上的毛全都愤怒地竖起来,它瞪大了眼睛,不要命地往蛇身上扑去啄蛇。
师:哦!真是愤怒极了(重复了学生的回答)。请大家分析一下,他刚才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母山鸡愤怒的。
生:(1)外形(2)动作(3)神情
师:总结板书——描绘动物要抓住(1)外形(2)动作(3)神情
【点评:结合地方实际,从生活出发,将学生的思考聚焦于课堂训练重点。】
师:我们生活中见到过许多令我们感动、令我们难忘的动物活动场面,当时我们因被感动而仔细观察过,如何把它们描绘出来告诉别人或写出来让别人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小麻雀”,看看著名的现代作家老舍先生是如何写的。下面请大家朗读课文,读时注意两点:(1)根据小黑板上的表格提示,在文中找出描写小麻雀外形、动作、眼神的句子。(2)作者对小麻雀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下面请同学们开始朗读。
师:在生活中你们见到的小麻雀美吗?
生:不美。
师:那在本文中作者写的小麻雀美吗?
生:不美。
师:不美还写?我们不是要求作文感情健康吗?这是不是一篇感情健康的文章呢?
生:是的,小麻雀虽然不美丽,但它受了伤,又被猫咬过,很可怜,作者对它很同情,作者的这种同情弱小者命运的感情是健康的。
师:(带头鼓掌)看来我们写作的对象不一定是美的健康的,甚至可以是丑的、恶的,但我们的感情要健康,对丑恶的态度要鲜明。比如有一位同学在日记中记叙了邻居的孩子病了,不看医生而请巫医烧胎的事,这能不能写?
生:能。
师:对,是能写的,不仅能写,从选材这个角度来说,结合了生活实际,很新颖。但这位同学写的却是巫医如何如何给小孩治好了病,大家很佩服,这位同学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羡慕,这行不行?
生:(齐)不行。他那样写成了宣扬迷信,他的感情也就不健康了。
师:对,有些时候,巫医可能利用某些药物或精神安慰让病人觉得好受一点儿,但那是因为我们的知识水平不高,不能发现。像这种情况,我们要去请教有学问的人,从科学的角度弄懂了才能写……
【点评:内外结合,既把握本文的思想感情,又延伸指导对这一类素材的处理方法。】
师:好,我们再回到课文中来。因为小麻雀受了伤又被猫咬过,作者描写它时,字里行间充满了同情,并且还希望它努力从猫嘴里逃走,抗争求生存。那么作者又是怎样通过动作、外形、眼神的描写来表现的呢?请大家快速扫读课文,把这些句子找出来。
【学生速读后,教师又将全班分成3组,在课文中找出外形、动作、眼神的描写语句,并在小黑板上抄录下来。采用了竞赛评分的形式,同组学生可以讨论,整个过程8分钟。】
师:在刚被发现时,文中就说它的翎羽受了伤,文中是怎样从外形、动作、眼神上描写的呢?
生:从外形上看,它的几根长翎拧在一处,有一根特别长,似乎要脱落下来……
师:(打断)长翎怎样拧在一处?想想看。
生:它的翎毛应该是很自然散开的,拧在一处说明要么是受伤了护疼,要么是被孩子用什么粘住了。
师:似乎要脱落下来的“脱落”换成“掉下来”行吗?
生:不行。“掉”是从高处往下落,“脱落”是本身附在什么东西上附不住了才往下落。
师:它的动作和眼神呢?
生:它只能在院子里跳,有时飞一下,它的眼神里要亲近我又不完全信任我,显出进退两难的神情。
师:用要“亲密我”行吗?为什么?
生:不行,用“亲密”别扭。
师:为什么别扭呢?我们分析一下看,“亲密”是什么词?“亲近”又是什么词?
生:“亲密”是形容词,“亲近”是动词。
师:对了,形容词后面不能直接跟名词和代词,要加“的”才行,如“亲密的朋友”,动词能直接带。形容词直接带了代词说“亲密我”就显得别扭,不合我们说话的语法习惯。
【点评:从语感人手,自然融人语法常识。】
师:小麻雀还能信任、进退为难么?它又不是人。
生:那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当作人来写的。
师:“要亲近又不完全信任,进退为难”的神情又是怎样的呢?哪个同学试做看看:
【一生试,不像,其他学生大笑。教师做,学生信服地笑。】
师:被猫袭击后,小麻雀伤得更厉害了,作者是如何描写的呢?
生:从外形上看,它胸部几乎贴着地,身子蜷作一团了。从动作上看它一动也不动,眼睛就那么愣着像个痴子似的。
师:被救下后呢?
生:它强了一点,身子长出来了一些,头还左右歪一歪,黑眼睛膘了我一下。
师:谁试做一下眼睛“愣着”和“瞟一下”的动作。
【生争着做,眼神做得准,全体同学兴奋地笑。】
【点评:二进课文,抓住重点,细细揣摩领会,发挥想象填补文章意境空间。】
师:张某某同学,你能把你见到的那只愤怒的山鸡的眼神学出来吗?
生:能。(学做,哄堂大笑。)
师:谁能把他刚才的神情口头描绘出来呢?
生(1):他伸长了脖子,瞪圆了眼睛,嘴里喳喳地叫。
生(2):伸长了脖子,铁青着脸,眼睛里凶巴巴的,像吞得下一整个人似的。
生(3):他伸长了脖子,瞪圆的眼睛里射出仇恨的光芒,惊天动地地怒吼着。
师:(带头鼓掌)为什么说是惊天动地地怒吼着呢?他是喳喳地叫的呀!
生:他愤怒到了极点嘛。
师:他这是用了什么手法?
生:夸张,很准确。
师:看来我们在作动作、外形、眼神的描写时,除了要有健康的感情,仔细观察的前提外,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它的处境和内心,采用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把它传神地表现出来。
(点评:二出例文,现场训练,“教人一渔”为后面练习蓄势。)
师:如果我们给本课题《小麻雀》前面还加上一个词语的话,加什么合适?
生(1):受伤的小麻雀。
生(2):可怜的小麻雀。
生(3):令人同情的小麻雀。
……
[点评:三进例文,融合对比,指导学生用情感凝聚素材。]
师:那你们能给你印象最深的那只鸟想一个题目吗?请说出来。
生(1):喂食的画眉。
生(2):逍遥自在的点水雀。
生(3):愤怒的山鸡。
生(4):英雄的乌鸦。
……
师:(布置作业)下面请大家以“一只_____的_____”为题,把你
印象最深的那只鸟的动作、外形、眼神用一段文字描绘下来,看谁写得
又快又妙。
【生唰唰急写,6分钟时开始有同学举手,教师巡回指导,10分钟时挑选了两篇,让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生(1):我写的题目是“倒霉的懒汉雀”。暑假里,我和爹到唐家湾去背柴,一路上花香鸟鸣蝉喧,舒服极了。最清脆的是那只懒汉雀子的叫声,爹早就告诉我,说那懒汉雀子叫的是“今儿——吃亏——,明儿——煨肉吃——”,可我就是没有看清过懒汉雀是什么样。我就丢下爹轻手轻脚地往边上靠。终于,我看清了,多美丽的一只绿鸟呀。全身都是绿油油的,它站在一棵羊妈奶子树顶上,似乎还嫌不够高,掂着脚,伸直了脖子把整个身子崩得直直的,却又不慌不忙地只叫“今儿——吃亏——”,不叫“明儿煨肉吃”,它的眼眶周围有一圈金黄色的羽毛,像盛开的花。见到我,它就不叫了,显得有些不安起来。这时我听见对面山上有了回应明儿——煨肉吃——”。哦,我恍然大悟,原来它是冤枉的,这只肯定是只雄鸟,劳累了才叫吃亏,对面山上的是只雌鸟,说给它煨肉吃的,它们可真是一对爱情鸟哇(师生忍不住鼓掌哄笑)。我正这样想,它就扑的一声扇动着一双柔美的翅膀飞起来,还没飞多高,却被一只像箭一样快的鹞子逮住了。这个时刻一直刻在我的脑海里,永远也忘不了。它“吱”地惨叫了一声,就被鹞子带向远方,有几根绿色的毛飘下来,整个唐家湾,一片死寂……
(师生长时间鼓掌。)
生(2):我写的题目是“愤怒的山鸡”。有两只山鸡在我家门前的竹园里搭了个窝,它们可凶啦,只要麻雀啦、蜂鸟啦、斑鸠啦什么的一靠近它们的窝,它们就又是叫又是扑,非把别人赶走不可,弄得一群竹园里的老住户——斑鸠也不敢再靠近了。其实它们长得蛮好看的,鲜红的嘴壳鲜红的腿脚,紫黑的背毛,雪白的肚毛,一条尾巴长又长,落在树上一翘一翘像根钓鱼杆,飞行时散开像把扇子。就是叫声不好听,只是一个劲地喳,蛮横霸道得不像话。有一天傍晚,大概它们的孩子已经孵出来了,它们俩都出去捉虫子了,回来就汹汹地叫起来。我还以为又在赶什么鸟呢,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墨蛇,刚从山鸡窝里爬出来,还不慌不忙地在竹枝上悠呀悠的。两只山鸡不见了自己的孩子,又急又气,没命地扑腾着追着蛇啄、一边啄一边愤怒地叫。另一只跟在后面,有气无力地哀哀地像哭一样地叫。蛇害怕了,就盘成一团回过头来咬山鸡。山鸡更愤怒了,它全身的毛都竖了起来,伸长了脖子,瞪圆的眼睛放射出仇恨的光芒,惊天动地地怒吼着,它一扑向蛇,蛇就像箭一样地把张着嘴的头往前一射,山鸡又不得不后退,僵持了好一会,蛇看见山鸡不扑了,就像做了亏心事似地往下溜,却被我爸爸一棍子就锤死了。两只山鸡哀哀地在竹园里叫了几天才飞走,再也没有回来过。
(师生鼓掌。)
[点评:写前已引导得学生兴趣盎然,写起来真是又快又妙。读是为了写,写是促进读,这里已充分体现。]
师:刚才两位同学都写得很成功,他们在描绘动物的时候主要是抓住哪些细节来写的?
生(齐):外形、动作、神态。
师:这些怎么得来呢?
生(齐):走出课堂,仔细观察。
师:对,这就是收集作文材料的方法。请同学们认真修改这次习作,争取在我们“鹿茸”文学社的下一期《群山》上看到我们这节课堂上的佳作。
[点评:抛开例文,带上经验,走出课堂,进入课外活动,学练都轻松有趣。]
[总评:本教例较好地体现了“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的特点,并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地域特点,课堂内容与课外生活进出自如,自然兼融,活化了语文教学。训练中抓住重点,层层推进,不断加深学生的领悟体会,同时又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激趣蓄势,生活素材上又首尾照应,使学生在练习写之前就有一种一吐为快的写作冲动。整个课堂中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都得到较好的训练,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趣味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