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自选文集读书笔记

时间:2019-05-12 21:53: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罗素自选文集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罗素自选文集读书笔记》。

第一篇:罗素自选文集读书笔记

自由人的崇拜

1,在行动和欲念上,我们必须永恒的服从外界力量的制约,但是在思想上,在渴望上,我们却拥有自由!2,只有不受羁绊的沉想和不受欲念重荷的思维才可能享有审美的境界。3,当我们免除了无力的反抗所招致的苦累时,会了解到:一方面,面对外在命运的统治所作出的自身忍让;另一方面,认清无道的世界不值得我们崇拜;最终我们有可能对无意识的宇宙进行改造和美化。4,短暂无力的人生,不可抗拒的力量挟着不辨善恶的盲目和漫不经心的毁坏,轰轰滚动在无情的道路上。灾祸降临前,唯一值得珍视的是高贵的思想。神秘主义与逻辑

1,理性与直觉。理性是一种协调和控制的力量,而不是创造的力量。理性纠正的是本能的片面性,而不是本能本身。在环境发生变化时,直觉常常会出错。(哲学成就的取得,要从本能里解脱出来,甚至应当随时对一切世俗的希望与恐惧保持超然的态度)所以,哲学领域理智更为重要。2,一元论和多元论。一元论:宇宙是一个整体。读书当秉持将作者的见解当可知的对象,不要带任何偏见。3,时间。时间具有真实性,但是我们应从思想和感觉两个方面藐视时间的作用,这样我们便可跨入智慧之门。4,善与恶。在世俗世界中存在一中低层次的善与恶,他们把表象世界分割成若干对立的部分,然而在神秘主义里,存在一种高层次的善,属于实在而且没有对应的恶与之对抗!(世俗中善与恶的划分的根据是屈服于人类利益的,是动态的善恶,其存在性值得思考)善恶只是我们的主观感受,不是事物的内在属性!

论国家

1,国家和私有财产作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大力量正损害生活,使文明承受痛苦。2,国家权力最极端的体现在于广泛的兵役制度。这是由于他对本国和他国的功名的不同态度。即对拒不服役的国民处于严厉的处罚!(罗素认为这是发神经的政治)3,国家权力通过舆论发挥作用!4,部族情感发展产生了国家,恐怖不安使国家力量集结,带有宗教意味的爱国情绪是力量的来源!5,国家尤其是大国始终是在少数精英的统治之下,其他人则因其无能而甘拜下风。6,居于统治地位的那种骄傲伴随着恐惧,它使得一般不愿意去调停,而愿意以武力解决!7,只有世界国家才能起到用法律代替暴力的目标!8,强力与正义相争,正义胜利的想法不过是自欺欺人。

第二篇:《西方哲学史》罗素_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史》 导言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一书,在很多正统哲学学者眼中都算不上是一本好的著作,更遑论是一本好的哲学史了。这大概与罗素个鲜明的个人作风,不加掩饰的独立臧否和较为特立独行的行文风格有关。然而,在学习了其他较为正统的哲学史和哲学理论(如门德尔班《哲学史教程》等)之后,回过头来看罗素这本文字优美、简洁流畅且角度独特的哲学史,却也别有一番收获。

在此,笔者略过通常较为引起,尤其是中国的哲学系学生关注的古希腊部分与近现代哲学部分,选择其卷二,即天主教哲学一章进行阅读和思考。按照罗素的定义来说,这一时期包括了上起奥古斯丁,下至文艺复兴之前的时间阶段。这是欧洲思想与文化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此前与此后,希腊精神(以及与其有关的政治、思想和文化形态等)都较为显著地统治了西方人的生活;而这一漫长的,经常被冠以黑暗、蒙昧等形容词的历史时期却在西方社会的核心深处打上深刻的希伯来烙印。两种文化根源在发展过程中彼此交缠融会,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西方模型。忽视这一历史时期的哲学或者给其一个较低的评价,是无法帮助我们正确理解今日西方人心中一些根深蒂固的,几乎成为文化上的集体无意识的东西的,哪怕这一时期的哲学从任意角度来看也与其他时期显示出更大的不同。理性与信仰,哲学与神学(或者宗教)的关系不断引起思考和争论,也给历来的哲学史撰写者增加了难度。为了避免一种陌生与无目的的盲目(也许与中世纪的世俗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同等盲目),罗素首先考察了教会制度以及教皇制的成长。以次为开端,不但僧侣们在修道院中苦思冥想所得的见解得到关注,中世纪的普通人群或说是平信徒们的思考和信念也通过教权王权之间彼消此长的大势得到了间接的体现。第一篇 教父

1、受虐:有关犹太人

在教父篇章的一开始,罗素便为我们描绘了整个犹太民族从诞生、繁衍、生息至今的整个过程。当然,由于史料的缺乏,许多相关资料我们除了从圣经旧约中获得之外,别无他法。我们可以暂且将亚伯拉罕同意为犹太人的祖先,然而,要剔除耶和华在旧约中的各种或明或暗的影响而将纯粹的史料剥离出来是相当困难的。但是,至少,大多数人都承认所罗门王和大卫的存在。那么,在以这两位人物的事迹为民族辉煌的最高点的犹太民族,拥有哪些特殊的民族性格与民族力,并借助后日的基督宗教而传绵不息呢?

罗素列出了这些要素,它们分别为:1)一部圣史(即旧约)2)上帝的选民3)关于“公义”的新概念4)律法5)弥赛亚6)天国

确实,这些因素构成了犹太教与基督宗教共同的骨架。任何一点的缺乏都将导致整个宗教神学系统的不均衡与不完善。

仔细阅读有关篇章和资料,可以发现,事实上有一条主线贯通了这六点要素。这条线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民族特征,也可以干脆说成犹太民族本身。如果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可以将其列为一张精细而立体的表格;然而从远处汇聚地观看,它又确实成为一个可以辨认的形象。

就好比我们说到“犹太人”这个词汇时,本身包含的一切语义和感情,又比如我们用“菊与刀”来象征大和民族,把中国人和陶瓷、丝绸联系在一起看待一样。

从历史的源头,我们便可以发现,正是层出不穷的苦难造就了犹太人的历史,同一意义上,造就了基督宗教的本身。

前1800左右,亚伯拉罕率领他的闪族后裔到达了迦南之地。100多年后,大饥荒使他们举族外迁,依附于富庶强大的埃及人。前1300左右,著名的出埃及记在先知摩西的带领下上演。扫罗时期,犹太人第一次形成了自己的统一国家。短暂的辉煌过后,前6C时巴比伦两次攻陷耶路撒冷,制造了至今仍在犹太人心中留下永恒伤痛的“巴比伦之囚”。辗转为波斯人、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大帝、塞琉古王国统治,最终犹太人的命运被抛向了伟大的罗马帝国。傀儡王时期,撒都该、法尼赛、艾赛尼和奋锐党的明争暗斗中走出了一个伟大的人物——耶稣。然而在嫉妒宗教走向世界之后,再也没有人将基督宗教的辉煌与犹太人等同起来。几千年过去了,颠沛流离的犹太民族直到20世纪才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这样的民族历程无疑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历史久远的民族都更浸透了苦难和艰辛。正象强大可以带来霸权主义和沙文主义一样,长时期的苦难经历也会给一个民族的个性带来深重的影响,甚至加以扭曲。弗洛伊德主义的学说认为童年时代的经历使一个人全部行为和性格的根本动机与肇因,那么,一个民族早期的历史经历也有相似的效果。重压之下必定改变原有的形状。不在压迫下反抗,就在压迫下扭曲。犹太人既选择了积极主动的抗争和起义,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命运所赋予的个性——他们严守律法,在他人的鞭笞之前先以最严苛的尺度鞭笞自己;他们沉默顺从,谨守一神宗教,对于神的命令从不以任何道德和理性的标准加以怀疑,甚至可以亲手将自己的亲生子献祭;他们不寄更多希望于现实生活,而希望在永恒的天国得到善恶的酬报,伸张神圣的正义;他们不相信人可以自我拯救,而固执地认定只有弥赛亚才能带领他们走出苦海,战胜仇敌。可以说,充斥在犹太要素地基督宗教意象中的审判、鏖战、称义、惩罚等等,都是现实生活中犹太人不断遭受显示的审判、迫害、断罪、刑罚的变形。关于天国、来世、以及基督(救世主)的一整套信念构成了犹太民族共同的梦境。这个梦境代代相传,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贯注刀了犹太宗教之中,又被同样受到国家暴力机关的威胁和恐吓而心有余悸的罗马人乃至世界各地的人民所接受,才成就了基督宗教最终在西方世界的一统天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犹太民族是有受虐倾向的民族,而基督宗教是有受虐倾向的宗教。在理论上来说,受虐的原因可以归结到以现世的苦难换取永恒的喜乐这样堂皇的主题,然而,事实上,同个人的受虐狂一样,持续的虐待本身就足以构成渴望受虐的原因。也就是说,虐待倾向是可以人为培养的,这与道德的纯洁和高尚无关,哪怕此后正统的定义将其合理化到极度的纯洁和极度的高尚的程度。

2、交媾:圣奥古斯丁的哲学与神学

在此不必探究为何著名的神学家必然也是高尚的哲学家这一问题。事实上,纯粹的宗教实践家不乏其人,比如我们日夜念祷其名的耶稣本人就是以行动说话的典范。然而,任何一种宗教,在其发扬壮大的过程中,必然会暂时或永久地陷入到理性的领地中去,从而使其自身不同程度地成为了形而上学的一个门派,虽然这种关系反过来也一样能够成立。

圣奥古斯丁,从宗教精神上来说也是一个明显的受虐分子,他(与当时许多人一样),将自己幼年时候的调皮淘气看作是一种可怕的罪恶,因此才在其实并未悔改许多的成年时代写出了《忏悔录》这样的著作。有些《忏悔录》是十章的篇幅,另一些较为完整的版本则包涵了几乎纯粹是哲学讨论的第十一章。——

基督教的“时间”,既非东方那样是一片混沌或者周而复始的轮回圆圈,也非无始无终的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有清晰两端点的射线:一端记载于旧约第一章《创世纪》,一端预言于新约最后一章《启示录》。

“那么什么是时间呢?”

不止我们,无数人这样问过,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位圣奥古斯丁本人也这样问过。至于他的回答则是:实际存在的,既非过去也非未来,而是现在。只有在时间点的本身时间才存在并能够被感知,被测量:过去不过是片片回忆,未来不过是种种期望。

这无疑是个纯哲学的问题。后世无数哲人重复着这一领域的探索,伯格森、海德格等都是时间的忠实观察者和阐释者。然而,奥古斯丁的特征就是他能够将哲学神学,随手拈来,合而为一。他的理论认为,在上帝创世的同时也创造了一切观念和范畴,包括时间。在创世之前,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根本没有时间这个概念,甚至根本没有任何东西,无论是实体还是非实体,存在还是非存在,可能还是非可能,一切都是彻底的“无”。上帝就从这无中创造出有来,创造出世界万物。I`m the alpha and the omega;I`m the first and the last;I`m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那么,上帝本身又是什么?有还是无?——上帝不在这范围内。他是“不可思议”者,他不可被理解,但可以被讨论——当然,这已经是后世哲学家的命题了。

千万不要以为我在说的是佛教。不错,谈空说有是禅宗的强项,然而,在古希腊人那里,他们早就对世界的本源做了“有”和“无”两方面可能性的讨论。最终他们不能接受无中生有的说法,就好像我们使用这个词语的最基本意思一样。在这一点上,基督教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

时间是相对的,但是对于“我”而言,它仍然是错综难解的,是以它是主观的。——难以令人信服的论断,但是却合情合理。罗素这个撰述者此时跳出来,果断地指出了这一论述的卓越性,他认为奥古斯丁的时间理论不仅起启发了康德的灵感,更比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在完整性上更胜一筹,因为奥古斯丁不禁提到了“我思想”,也提到了“我行走”。

除此之外,奥古斯丁的伦理学观点指导下的各种细微的神学论述也很令人着迷。面对许多在罗马被蛮族攻陷时期惨遭强暴的处女,他这样说道:“别人的情欲是不会玷污你的。”放在很多虚伪而丑恶的礼教分子眼前,这句话真可谓是熠熠生辉。但是话锋一转,奥古斯丁仍然认为,自杀是不可饶恕的罪恶。也许基督的本义是要人珍惜神创造并赐予的肉体,但是从特别的角度来看,这又是另一种施虐与受虐的游戏,因为死亡从来就只是一种消极之中最积极的解脱方式,却从来不曾是受虐者的最高追求目标。当然,一切关于强奸与被强奸者的辩护中,仍有一条至关重要却令人捧腹:被奸者不得乐于受奸。这与基督宗教的一贯原则:性爱可耻一致;同时,也与基督宗教潜在的一贯表情:快乐可耻一致。性交本身如若不包涵感情,并无罪恶。那么,难道要以理性来性交么?与犬儒学派一样,奥古斯丁严厉要求人们与自身本性背道而驰,因为,另一边才是上帝之城。除此之外,奥古斯丁还探讨了关于占星术,关于天使,关于复活等等的细节问题,这些问题倒是纯神学的,可惜并不如其他部分一样精彩和吸引。最后,罗素的身影又一次浮现:他将一些东西作了有趣的对比。第二篇 经院哲学家

1、教皇VS皇帝

整个第二篇章以教皇制的兴盛为开始,以教皇制的没落为结束。我们知道,“教皇”一词,是中国人的特别创新,既包含了“教”之圣洁,又兼有“皇”之尊贵,这个译名要比英文或拉丁文原文作“牧养者”或“父亲”并加以大写的那个词汇要更加传神和贴切。和秦始皇的那个“朕”一样,原本这个词语是某些宗教人士的通用名称,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才逐渐成为罗马主教的专用称呼。至此,“罗马主教”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词汇淡出,慑人眼目的变成“教皇”这样一个霸气十足、光芒四射的词汇。

历史上有着无数的罗马主教,也有无数的教皇。当然,其中也有天纵英才,将教会发扬光大,让教民安居乐业的英明人士。当年,“上帝之鞭”阿提拉兵临罗马城下,让整个欧洲谈黄祸而色变之时,正是一位勇敢的罗马主教利奥一世出面与之谈判,才避免了已经疮痍累累的罗马城经受又一次的劫难。当时他们在罗马城外谈判了些什么到今天也没有人能够得知,若无什么重大历史发现,可能会成为人类的又一个千古之谜。当然对于虔诚的教徒来说,毋宁坚定地相信是吾主庇佑,神力加神。严肃一点的历史学者可能会从当时基督教传播的迅猛势头和匈奴民族本身信奉的情况加以分析,但是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当时这位准教皇仍然是与民同甘苦共患难的真正意义上的宗教领袖。

被历史公认的教皇之父,即教皇制的真正开创者是590-604在位的格列高利一世。蛮族大举入侵,却又对城市管理和权利分配兴趣不大(这点上与我们东方人尤其格格不入。从希腊到罗马再到蛮族时代,似乎没有人将民族的统一、帝国的昌盛当成至关重要的事情,更别说什么家天下、完善的继承制度云云。倒是当皇帝当得不耐烦要将国家一分为几去给别人治理的大有人在。事实上,在教皇之前,无论恺撒还是屋大维都未曾拥有过绝对的权利。)于是,相对而言在兵荒马乱之中仍旧保有了相当的体系和控制力的教廷教会就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管理城市的义务。而教会积蓄的钱财则刚好拿出来作为军队的粮饷。逐渐地,教会成为了控制原西罗马帝国范围的唯一物质与精神支柱。再加上格列高利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和推进修道院制度,教皇的权威凛然建立起来,不可侵犯。

无论是丕平献土还是君士坦丁赐予,教皇再入世再嚣张到底基于其宗教身份无法实际干涉俗世的具体统治义务。蛮族纷争尘埃落定之后,教廷立刻与法兰克王国结盟,谋取双赢的结果,此时的基督教廷,并非我们意味中的文化的戕害者与启蒙的反动者,而是事实上古希腊古罗马仅存的文明的最后幸存者和承担者。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和权利的稳固,越来越巨大的教会系统已经不满足于目前的状态。一山不容二虎,教权面前俗权必然此消彼涨地退却,而独揽大权的教廷也注定走向文明的背面,在绝对权利之下自身和对象双重荼毒于绝对的腐败。

未必所有人都甘心事事遭受控制。宗教改革为时尚早,国王们只能依靠策略和周旋。当然,任何一个真正强大的帝国也必然同时收到教廷的拉拢与尊敬。查理大帝在时,诸多的加冕礼使得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不止一个的皇帝。西方人眼中甚为重要的“皇帝”和“国王”的明确分野每每令中国人不解。但是“皇帝”这个宛如苹果般诱人的称号却使得英名神武的拿破仑也一失足成千古恨。教廷的涂油加冕礼制度的确是个天才的设想;它一边阻止了任何觊觎者军事政变的可能性,另一边却也为有一天教皇把皇帝踩在脚下铺好了红毯。终于,曾经挑战教皇权威(绝不是最后一个)的亨利带着全家在严寒的冬季赤脚站了三天才得到了神与教皇的宽恕(又一个施虐与受虐的游戏)。

在持续不断的斗争和冲撞中,修道院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这种原本被作为苦修之地的场所显然被赋予了过多的使命:有时它是学校,有时又是堡垒和军队。蒙特?卡西诺修道院被称为“西方修道院之母”,著名的托马斯?阿奎那在那里接受了5年的正统神学教育。然而他未及毕业,因为第5年时某位国王御驾亲征,足足花费了三个月的工夫终于打败了这所伟大的修道院。所有的修道院都直接属于教皇,俗权和地方教会都管不到它。一个一个自成体统的修道院就像一个一个大大小小的钉子,插在王国的土地上。

格列高利七世时,教皇权利达到顶峰。盛极必衰,这以后教廷逐步开始走下坡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曙光双双在目,新教很快将占据压倒地位,瓜分走大块基督的领地。再以后,教廷唯一剩下的遗产就只有矮子丕平所献的那一小块土地了。

2、中世纪有没有上帝?

有些问题的答案很清晰,比如“桌上有没有苹果”之类。若果一定要对“桌上有/无苹果”提出证明,恐怕逻辑大师如罗素也难以为之。但是另外一些问题则是那种好似有答案,又好似没有答案,连有没有答案本身都能引起长篇争论的,就是“上帝是否存在”这种命题了。

当然,这里想探讨的是并非是“上帝是否存在”这一问题本身,早在康德那里这种探讨便被贴上了nonsense的标签。然而,中世纪的许多著名的以各种途经、手段和方法进行的论证,却不可谓不是哲学史与神学史上一朵有趣又特异的奇葩。

最为人们熟知的关于上帝存在与否的证明无疑就是安塞尔莫的本体论证明了。对这个证明的反驳和对反驳的反驳也一样著名。在更早的年代,上帝存在是一个根本无须证明的问题,只存在着如何接近上帝找寻上帝的探索。而稍早些时候,许多人从经验上讲上帝诉诸于有或者无。本体论证明的特异之处就在于它完全从概念出发归结到概念,并不用经验的眼光来推论。因此,这也是中世纪以来欧洲理性主义抬头,逍遥学派传统发扬光大的一个例证。

这个证明的开头是一个归谬。愚人说,“上帝是不存在的。”这说明,他知道“上帝”是什么。上帝是什么?上帝是无与伦比的东西,这个东西,就目前所知,在愚人的思想中存在。那么,一个在思想和现实中双重存在的东西必定比一个只在思想中存在的东西更加伟大。如此,若上帝只在思想中存在,他便不再是“无与伦比”的东西了。因此,无与伦比的上帝必定在现实中存在。这是一个不算复杂的三段论。

一个著名的驳斥如下:我能够轻松想象某片海洋上有个无与伦比的小岛,美如宝石,熠熠生辉。然而,这个小岛完全没有必要在现实中存在,即可好好地呆在我的思想中。这便是高尼罗的“仙岛说”。

关于驳斥的驳斥是这样的:一个小岛再如何美丽完善,亦不可能是“无与伦比”的,因为,只有上帝才是这样一种东西。任何经验事物都不可以用来反驳一个纯粹本体论的证明。

而善于总结的康德则另辟蹊径:将上帝定义为“无与伦比”的同时,亦已经事先将上帝定义为一个“存在”,虽然这种定义稍为隐晦。在此前提确立之后再进行上帝存在与否的讨论只能变成无用的循环论证了。就好像笛卡儿所说的,当我说“三角形”的时候,我就已经定义了它的内角和是180度,否则它便不是三角形。

与奥古斯丁遥相辉映的神学大家托马斯?阿奎那的“五路”(即五条接近上帝之路)则被归结于宇宙论和目的论的范畴。前四个几乎相似,都借鉴了亚里士多德的“无限后退不可能”原则。上帝被赞美为第一推动力,第一因,自身就是自身根据的必然者,以及最完善者。第五个证明把上帝说成一个钟表匠,而世界不过是被遗弃的钟表,具有精美的结构和目的性很强的精巧设计。

康德利用闲暇时间(我们知道,除了读《爱弥儿》的那天之外,康德一直是个富有闲情逸致的人物)也对此五个证明作了研究和反驳,可谓孜孜不倦,兴趣盎然。他说,首先必须证明为何无限后退不可能?其次上帝若成为某条锁链上的一环,那么他又如何与万事万物发生关系?他的超越性又如何脱离第二环、第三环„„等等来存在?再者,若上帝有兴趣建造钟表,那么他从何得到齿轮、钢壳等物?这与无中生有的创始说是否矛盾?另外还有一个通用的困惑:如何知道,这个第一推动者、第一因„„等等等等就是我们所认识的上帝?

当然,中世纪还出现了很多巧夺天工的论证,比如一根针尖上可以站几个天使之类。笔者一直对此类证明非常感兴趣,可惜很少看到介绍有关事迹的书籍。但是可以确信的是,这些论证一定都是非常美丽而精致的,无论它们是否有现实意义,但它们确实是有趣的东西,闪耀着人类思维和信仰的光亮火花。

理性与信仰曾经是一对仇家,屡屡被认为不可并存于世上。也有人将他们或是叠加,或是等同,或是拼装,或是融会,或是部分叠加,总希望理出个高低前后顺序来。“哲学是神学的婢女”,这句话一度被认为是真理又一度被看作耻辱。然而,关于上帝存在的诸多证明本身,就暗示了理性与信仰完全可以携手并进,互相体谅。而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不是简单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楚,就好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非敌非友,奥妙难言。理性是人的头脑中一种顽固的存在,顽固到几乎成为习惯又能隐蔽而不被察觉。信仰则是支撑人直立行走的重要梁柱,是对一切不圆满和所有负面情绪的唯一的也是最有力的安慰。牛顿和爱因斯坦都是虔诚的教徒。理性到了极致与信仰到了极致的那种境界一定是相通的,就好像每一条光线都指向太阳本身。殊途同归将会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宽容本身就是无上智慧。——虽然,智慧就是原罪。但人们要是失去追求,要以什么来打发漫漫黑暗?好在很快曙光就要来到。

对于罗素的有关章节的阅读便到此为止。主要撷取的章节和段落是以笔者自己的兴趣和知识作为准绳,还掺杂进了一些相关性稍小的内容和些许独立思考的产物。罗素与其说在撰写哲学,毋宁说在撰写与哲学略有关连的历史。唯物史观教导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可以继续信仰这一结论,也可以只把它作为是真理的一部分来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勾连构成了社会,而这种勾连在时间中蔓延就成为了历史。我们对于看清历史巨人的全貌感到无能为力,但是我们决然可以同先人一样进行思考。这既是先天注定,也是我们努力的结果。

第三篇:罗素《西方哲学史》前三章读书笔记

第一章 绪论

一、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

1、希腊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的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

2、希腊哲学几乎提出和提供了两千年来欧洲文明所探索的所有的问题和答案。

3、希腊哲学提供了人类思想从神话式的原始形式演进到复杂多样的体系的一个最好的例证。当然它这种地位是与希腊哲学处于哲学的素朴阶段联系在一起的,应在历史中理解它的地位。

二、希腊哲学的产生问题

(一)从外部条件来讲:

1、以人类活动经验的积累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为条件。

2、东方民族文化产生的影响。

(二)但西方哲学从希腊哲学开始,是希腊哲学产生的内在原因起主要作用。

1、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有助于激发智慧和意志,开 阔人们对生活和世界的眼界,活跃批评和思索的精神。

2、政治制度的特性有助于理性的发现。

(三)古希腊神话中的哲理是古希腊哲学重要的思想渊源。

从古希腊神话的特征中可见到神话中的哲理特征。克塞诺芬尼:“凡人们幻想着神是诞生出来的,穿着衣服,并且有着凡人一样的音容相貌。”

三、希腊哲学的特点

(一)希腊哲学研究的问题由外在的自然向内在的人类本身转移的特点。

表现为自然哲学到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的发展,最后形成亚里士多德的综合哲学体系。

(二)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特点。

1、静观

2、辩证

3、演绎

4、理智

5、实践

四、希腊哲学的重要范畴

1、自然

2、本原

3、基质(始基)

4、存在(是者)

5、理性(逻各斯)

6、灵魂(心灵)

7、原子

8、宇宙

9、神

第二章 前苏格拉底哲学

包括:

(一)认为本原是一且变化的:伊奥尼亚派(包括米利都派和赫拉克利特)

(二)认为本原是多且不变的:毕达哥拉斯派

(三)认为本原是一且不变的:爱利亚派

(四)认为本原是多且变化的:元素派和原子论者

一、米利都派

(一)泰利斯(Thales、鼎盛年为公元前585/584年)

哲学观点:

1、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本原论)

2、认为万物都充满着神灵。(物活论)

(二)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鼎盛年为公元前570年)哲学观点:

1、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无定”(无限者)。

2、认为万物的生成是的“无定”分化,万物的消亡则是万物归复于“无定”。

3、认为事物的生成必然伴随着另一些事物的消亡。他把这叫做“补偿原则”,这也意味着他第一次明确的表达了运动必然性和原因的观念。

(三)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鼎盛年为公元前546/545年)

哲学观点:

1、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

2、认为气有冷和热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的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万物就是根据这两种运动由气转化而成。以上米利都派三个代表人物的哲学观点的联系: 从他们的各自观点看,他们都认为万物产生于一个本原,或者说万物可用一个原因来说明,而且都承认万物的运动变化。但是,在对本原进行说明和规定上,在对本原与万物之间的生成与被生成的关系的说明上,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别,而且这种差别体现了对一与多的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扩大和丰富。

二、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鼎盛年为公元前504-501年)

他的哲学观点要比米利都派更丰富,尤其是在关于运动和变化问题的认识上。

(一)火本原说

包括2个方面的意思:

1、从外在形态来看,火是万物的本原,万物是火转化而成。

2、从内在本性来看,万物与火一样,有着同样永恒不变的原则。

(二)逻各斯学说

1、逻各斯的含义:

2、认为逻各斯在“火”中是直接表现的,但在其他万物中则是内在的,要靠理性才能发现它。

(三)生成辩证法

1、向对立面转化的关系。

2、对立和谐的关系。

3、对立也是同一的关系。

4、对立是相对的关系。

三、毕达哥拉斯派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鼎盛年为公元前532/531年)主要是“数本原说”。

(一)认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是数的规定性。

(二)认为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位。

四、爱利亚派

爱利亚派产生于意大利南部的“爱利亚”城,流行于公元前6世纪与公元前5世纪之间,实际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巴门尼德,其他代表人物有克塞诺芬尼、芝诺。

(一)克塞诺芬尼(Xenophanes、鼎盛年为公元前540年)他的理论表现为一种“神学”,主张“一神论”,反对多神论。

他的神学观点的哲学意义在于他讲的“神”所具有的唯一性、绝对性、普遍性和不变性,具有对世界的根本和最高存在原则的规定性质,这一点是后来爱利亚派的哲学中心思想。

另外,他讲的“神”只有靠抽象思维才能领会和把握,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哲学范畴的意义。

(二)巴门尼德(Parmenides、鼎盛年为公元前500年)

他的哲学不仅仅代表了希腊早期自然哲学里的一派观点,而且他对自己的哲学观点的论证是思辨的,即通过分析概念的逻辑关系来得出结论,证明观点,他的思想的思辨性和论辩性具有早期自然哲学的最高水平,对后来哲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的主要哲学观点:

1、提出“是者”(存在)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它最具对世界的概括性和统一性。

2、认为对“是者”的认识有如下两点是重要的:(1)“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不是的东西必定不是”(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它不可能存在)。

(2)“能够被说和被想的与是者是同一个东西”(能被思维者和被存在者是同一的)。因此他反对认为“是者既是又不是”这样的看法。

3、他认为“是者”有如下的性质,并进行论证:(1)不生不灭。(2)连续性。(3)完满性。

在他看来,这三个性质与用感官把握的世界的性质是相反的。

4、与他的“是者”论一致,他区分了“真理”和“意见”两种认识对象以及相对应的两种认识能力。巴门尼德的哲学思想的意义:(1)他用“是者(存在)”这个从具体感性事物中经人们头脑反映出来的事物的共性,作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这是人类认识的一种进步,表现了从个别向一般的进步,体现了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2)他在哲学上提出了“存在”和“非存在”、本体和现象、真理和意见、一和多、永恒和生灭、运动和静止、可分和不可分、连续与间断等对立概念和现象,蕴含着辩证法的因素,给后人提供了可探索的一系列问题。(3)他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的观点。(4)他在哲学史上开了逻辑论证方法的先河。

(三)芝诺(Zenon、鼎盛年为公元前468年)

他以提出否定运动的论证而著名,而且使用的是反证法,亚里士多德因此推他为辩证法的创始人。芝诺否定运动可能的4个论证:(1)“二分法”(2)“阿基里和乌龟赛跑”(3)“飞矢不动”(4)“一倍的时间等于一半的时间”

芝诺还有否认存在是多的思想芝诺论证的意义:(1)就他的论证本身而言,他向人们提出了连续和间断、无限和有限、整体和部分的矛盾,深化了早期自然哲学家关于一和多、不变和变之间关系的讨论。(2)他的论证揭示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矛盾方面。

五、元素派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划分,“元素派”指在希腊早期自然哲学中那些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组成事物的不可分割的物理单元的哲学家。主要包括主张“四根说”的恩培多克勒、主张“种子说”的阿那克萨戈拉以及原子论者(单独介绍)。

(一)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Empedocles、约公元前495—前435年)

1、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

2、认为万物的生成和消灭是无休止的循环运动,四根在运动中是不生不灭的。“从多中生一”和“从一中生多”。

3、认为四根的组合和分离不是其自身的能力,有另外的力量造成,它们是“爱”和“恨”两种力。四根实际上变成了六根,而且“爱”和“恨”被赋予了道德和审美的价值。

4、在他的四根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认识是“同类相知”的理论。

同类相知:由于人和外部事物都有着同样的本原,当构成人的根和构成事物的同类的根相接触时(叫“流射”),人体感官就会产生感觉。思想则是“流射”顺利的、全面的、清晰的感觉。

(二)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Anaxagoras、约公元前500—前428年)

1、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对于“种子”他认为它们在数量上无限多,在体积上非常细微,在种类上与可感性质相同。

2、他也认为种子本身没有致使种子结合和分离的力量,产生万物的能动力量在元素之外,叫做“心灵”。他并且第一个把“心灵”理解为独立的、纯粹的精神力量。

3、与恩培多克勒不同的是,他提出认识是“异类相知”的理论。异类相知:指认识是由事物的相反性质所造成的相反活动。

认为可感性质包含着性质对立的不同种类的种子,在数量上占优势的那一类种子决定了这一可感性质,但可感事物中还包含着少量由其他类种子构成的感觉不到的性质,正是这些感觉不到的性质使得那个可感事物的性质被感觉。

五、原子论

原子论也是元素论,不过它比其他元素论要简单得多,使得其在说明世界时更简单明了。创始人是留基波,典型的原子论者是留基波的学生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Democritus、鼎盛年为公元前435年)

(一)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即绝对的充实,指最后不可分的物质微粒。

“虚空”:即不充实,指空的空间,它对于原子的存在而言是非存在,但它是原子的活动场所,因此它同原子一样实在。

(二)他认为原子的性质有:

1、原子本身是不生不灭的,原子的结合使万物产生,物也因原子的分离而消失。

2、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但在性质上没有差别,是相同的,仅在形状、体积和位置排列上有差异。

3、原子处在漩涡运动之中,漩涡运动就是事物生成的必然性。这时物质自动的思想,排斥了元素派用外在因素来说明运动的缺陷。

(三)认为心灵和灵魂实际上是精细的球形原子。

(四)在关于人的认识问题上提出了影像论和约定论。

1、影像论(流射说):认为感觉是可感对象中的印象流射在人的感官上所造成的印象。

2、约定论:认为对于象声音、颜色、味道等的感觉,不是依事物的本性生成,而是人为造就也就就是约定的。德谟克利特还有根据原子论而发挥的伦理思想。第三章 智者运动与苏格拉底

一、智者运动

(一)智者和智者运动

1、智者:(1)“智者”原义:有智慧的人。(2)“智者”在此所指:即“职业教师”,专门指那些以传授智慧为职业、并在公众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而“智慧”主要指演说和辩论的技巧。

2、智者运动:由智者的思想及影响所形成的反传统潮流,既有启蒙的意义,同时也对文明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二)智者运动的原因

1、为适应人们对社会时尚的追求。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们的追求目标。

2、为适应希腊尤其雅典的民主政治的需要。高超的论辩和演说能力是在民主政治的竞争中成功的条件。

(三)智者在社会政治批判上的两种学说

1、“自然说”

该学说在讨论人事问题时,认为应按照人自己的本性来决定自己的命运,不应受外在法律和习俗的约束。在智者看来,法律和习俗等不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至于对人的本性(即“自然”)是什么,存在不同的看法。比如有“弱肉强食说”(斯拉西马库)、“天生平等说”(希庇阿斯)等。

2、“约定说”

“约定”指非自然的社会属性,该所强调人和动物、社会和自然物的区分,主张用社会力量约束和改善人的本性。对于人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智者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提出是民主制度的,有的提出是法制的,有的提出是德治的。

3、“自然说”和“约定说”是智者对人共同生活的性质的不同看法,但是,它们都是在对传统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世袭观念的批判中形成的。

4、智者批判精神的原则: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我想是真的,就是真的;我相信是正确的,就是正确的。”

(四)智者中的有代表性的哲学观点

1、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约公元前490—421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1)命题的本义:应把它放在智者运动的背景中来理解。它是表达一种感觉主义认识论的命题,用柏拉图对它的理解来讲,意思指“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叔本华:世界是我的表象)。

(2)命题被后人赋予的各种含义:成为表达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主观主义、唯我主义、个人主义等的命题。

2、高尔吉亚(Gorgias、约公元前480—370年)的三个命题.(1)无物存在。

(2)如果有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

(3)即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

这是极端夸大认识的相对性,从而否定认识的绝对性,直至否定认识、否定认识对象本身的观点。

(五)智者运动的意义

1、智者运动的消极影响:对文明的极大破坏性,对哲学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哲学自掘坟墓”。

2、智者运动的积极意义:是创新的必要环节。

它激发了人们的思想,要求哲学、宗教、习俗、道德以及建立在他们之上的制度来辨明自己的合理性。(1)智者否认认识的可能性,那就使人有必要说明能够认识的道理,迫使哲学寻求认识的标准。(2)智者抨击传统道德,迫使道德反对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来保卫自己,找出是非的合理原则。(3)智者抨击传统的宗教信仰,迫使思想家认为有必要提出更圆满和更纯粹的神的观念。(4)智者批评国家和国家的法,必然引起有关国家的哲学理论的发展,必须把这种理论建立在比较可靠的基础上,必须追溯到根本的原理。

二、苏格拉底

二、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399年)

“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观念和理想统治西方文明达两千年之久,而且继续影响今天的思想。” 苏格拉底的德性。

(一)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命题

1、命题提出与智者运动的关系。

2、命题的含义。

3、命题的意义。

(1)重新激发对真理的追求。(2)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

(二)苏格拉底的“德性就是知识”的命题

1、命题的含义。

认为人的德性是指过好生活或作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而这种技艺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和做到的,所以说德性就是知识。

2、命题的意义。

具有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教育意义。

(三)苏格拉底方法

1、认为获得知识要有正当的方法。

2、苏格拉底方法的前提是“知道自己无知”。

3、苏格拉底方法———“助产术”(1)概念定义方法之一:归纳法。(2)概念定义方法之二:演绎法。(3)形式:对话和问答。

第四章 柏拉图哲学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347年)关于柏拉图的著作的鉴别与分类: 柏拉图综合了以前哪些哲学家的主要思想:(1)智者派:认为不可能有(关于现象的)知识。(2)苏格拉底:认为真知永远是关于概念的知识。(3)赫拉克利特:认为(现象)世界经常变化。(4)爱利亚派:认为(理念)世界是不变的;认为存在是一。(5)原子论者:认为存在是多。(6)阿那克萨哥拉:认为精神统治宇宙,而精神同物质有区别。其中苏格拉底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是对苏格拉底的思想原则的发展。

柏拉图哲学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基础和中心理论——“理念”论

(一)“理念”的含义: 它源于“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的含义,引申为理智的对象(英文Idea)。它在柏拉图的使用中具有两种意思:

1、它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的理智之中的存在。

2、它向人的理智所显示的普遍真相。

(二)“理念”的特征:

1、本原性。它是万物的本原。

2、超感性。它只能为理智所把握。

3、不变性和永恒性。

4、绝对性。它是绝对的、纯粹的、完全的存在。

5、客观性。它客观地存在着,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想象。

6、真实性。它是唯一真实的。

7、完善性和目的性。最高的“理念”是“善”,而“善”是理念的追求目的。

8、单一性和多数性。它一方面是同类事物的同一理念,另一方面它对不同类型的事物是不同的。

9、等级性。众多的理念不是杂乱的,而是有等级的。

(三)关于“理念”与具体个别事物的关系的学说

柏拉图设立“理念”本来就有用它来说明可感事物的目的,“理念”对于个别事物来说,是本原、是原因、是根据,总之是先有理念,后有个别事物。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柏拉图提出了“分有”说和“摹仿”说。

1、“分有”说(1)“分有”说的基本思想: “分有”原义指“具有一部分”的意思,柏拉图用它说明存在的每一个事物是因为该事物有其所在的类型而得以存在。“一个东西之所以能够存在,只是由于‘分有’它所‘分有’的那个实体,别无其他办法”。个别事物与理念的关系就是‘分有’与‘被分有’的关系。“一件东西之所以美,是由于美本身出现在它上面,或者为它所分有”。

“分有”的结果是个别事物的存在有了根据,但是分有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与被分有的理念型相相似。

(2)晚年柏拉图因“分有”说在说明理念与具体事物的关系时遇到困难,对“分有”的意义进行了限制和修正。认为分有不适用于全部的可感事物。认为分有不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认为分有不是被思想所把握的概念与概念的关系。认为分有不等于个体之间的相似关系。认为分有不是认识者与认识对象之间的“摹仿”关系。

2、“摹仿”说

认为理念是可感事物的原型,个别事物是摹仿原型的复制品。由于柏拉图把从最高的理念到具体事物的关系划分成四个层次,即神圣的原型、神圣的摹仿物、人工的原型和人工的摹仿物,所以最后把可感世界都看成是造物主摹仿理念世界的原型而创造出来的。

二、柏拉图的知识论

(二)两个领域、两种认识的区分和对比。

1、可知领域:理智领域、知识领域。对象:是者的理念世界。主体:自由人。

比喻:太阳、洞外的东西等。知识形式:(1)数学:低级的知识。(2)理性知识:纯粹的知识。即哲学。

2、可感领域:非知识领域、意见领域 对象:可感事物、既不是是者又不是非是者。主体:囚徒。比喻:影像、雕像等。

知识形式:(1)幻想:个人的想象和印象。(2)信念:关于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觉。

三、柏拉图的灵魂学说

柏拉图的灵魂学说是他的理念论应用于分析人的结果,也是他的理念论的延伸,包含了认识论思想等。

(一)对灵魂作三重区分。

1、认为人的灵魂包括了理性、激情和欲望三部分。

理性:灵魂的最高原则、是不朽的、与理念相通,是灵魂的本性。激情:理性的天然同盟、是合乎理性的情感。欲望:指肉体欲望、既可服从理性也可背离理性。

2、认为灵魂的各部分与各种德性相对应,而且是政治等级关系的基础。理性——智慧。激情——勇敢。欲望——节制。

(二)灵魂回忆说

1、认为学习就是回忆。

根据是灵魂是堕落的理念、不纯粹的理念。

2、认为学习是“练习死亡”。回忆是净化灵魂的过程。

四、柏拉图的政治学

柏拉图的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国家制度学说。

(一)社会分工学说

1、依据:(1)每个人的德性:(2)神创造每个人时的材料

2、社会的三个阶层:(1)生产者阶层。人数最多、德性为节制。(2)武士阶层。德性为勇敢。(3)政治统治者阶层:人数最少、德性为智慧(哲学王)。

(二)理想国的各种主张

1、武士和统治者的教育和培养。

2、每个人只做适合他的本性的事情即正义。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322年):柏拉图的学生和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一个对西方文明奠定了广泛基础的而同时对西方文明的继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理论障碍的人。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哲学体系):

1、理论科学:(1)形而上学(第一哲学)(2)数学和物理学(3)逻辑学

2、实践科学:(1)伦理学(2)政治学

3、艺术: 亚里士多德哲学主要内容

一、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三、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认识论)

四、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科学(伦理学和政治学)

一、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自然哲学

(一)“物理学”的含义: 物理学是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即自然哲学(所有学科都属于哲学)。“自然”:指自然物的本性,即它们运动变化的原因和依照的原则。因此“物理学”是研究运动着的事物之中的形式和状态的。

(二)论运动:

1、对运动的表述:(1)认为一事物的运动就是在不变载体的基础上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的变化。因此一个运动要成立也就必须有三个要素:形式、缺乏和质料,称之为“运动三本原”。(2)认为运动是“潜在的现实化”,即潜在向现实的转化。1说明事物内部就是实现自身目的的能力。2这种转化是不断进行的,因此运动有连续性。3潜在的现实化是相对的,因此运动是绝对的。④质料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2、对事物运动的原因的解说——“四因”说 为什么“运动”?认为有四个原因:(1)质料因:(2)形式因:运动的特定方式。(3)动力因:运动的推动者或作用者。(4)目的因:运动目标的理由。

认为四个原因可归结为两个原因:质料因和形式因。认为形式因高于质料因。

认为对于运动是潜在的现实化来讲,潜在就是质料,现实就是形式。

3、论位移运动:(1)对运动的分类: 1性质的。2数量的。3位置的,即位移运动。

(2)认为位移运动最基本最重要,所以着重分析。

1认为移动只是在一事物受到外力的推动,被迫离开自然位置,进入另一事物的位置才发生。2推论宇宙整体的位置是球体。3推论宇宙没有虚空。④推论存在“第一推动者”。

(三)目的论

1、认为自然也是有目的的活动。

2、认为目的性也就是必然性。

(四)论时间

1、给时间定义: 时间为“依先后而定的运动的数目”。

2、认为时间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是无限的。

(五)论空间

1、认为空间(体积)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大。

2、认为地球与其他天体在构成元素、位置、运动方式上有区别,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一)“形而上学”的含义: 从学科位置上讲是“物理学之后”的学科。从内涵上讲,它是“一门研究是者自身以及出于它的本性的属性的科学。”认为“是者”范围最广、地位最高。在他看来,形而上学研究的东西是超越任何其他学科的,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是“是者”的某个部分或性质。从他所讲的“是者”的意义来看,形而上学就是要把握最抽象、最普遍的知识。

(二)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 尽管亚里士多德认为以前的哲学没有达到形而上学,但是我们看到他仍然与以前的哲学家有着同样的追求,一样想解决世界的本原问题、本质问题,不同的只是结果而已,这也是他为什么要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的批判的目的是否定柏拉图用理念来作为事物的本原、原因,同时也表达了他关于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的思想。

1、认为理念是无用的设定。

(1)在他看来,柏拉图的理念论没有达到解释个别事物具有共同本质或普遍性质的原因的目的,而且也不符合第一哲学应宁简勿繁的原则主张。

(2)在他看来,柏拉图的理念是与个别事物分离开的,在许多问题上对个别事物不能予以满意的说明: 理念自身不变不动,何以解释个别事物的运动变化;理念与可感事物相分离,何以能够解释可感的性质;理念是与个体不同的存在,何以解释个体对它们的依存。

2、认为设立分离的理念的理由是难以成立的。

他证明了认识内容和认识对象没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

3、在他看来设定两种认识对象相分离,还会造成“第三者”的逻辑悖缪。在他看来,无止境地设定“第三者”在逻辑上是不能的。

(三)形而上学的内容——实体说

1、“是者”的实体意义的逻辑分析依据: 据亚里士多德自己认为,他的实体说的提出,依据之一是对“是”的逻辑功能的分析结果。对揭示“是者”的实体意义具有重要作用的“是”的逻辑功能:。

(1)作为判断的联结词的功能。它起到了区分实体与属性的作用。(2)指称主词自身的功能。它起到了揭示第一实体的作用。

(3)表示被定义的概念与定义的等同的功能。它起到了揭示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的作用

2、“是者”的实体意义:(1)“实体”的含义: 他认为:“实体在最真实、最原初和最确切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表述,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也就是说实体是独立存在的,是不依赖其他东西而存在的。或者说实体就是自己存在,自己说明自己。

他因此把不是实体的存在叫做“属性”。属性就是依附于实体的存在。他认为实体比属性“在定义上、认识顺序上、时间上都在先。”他还列出了九个属于实体的属性的范畴:数量、性质、关系、位置、时间、状态、活动、受动。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含义的确认就是对世界本原的存在的确认。

(2)认为个别事物是第一实体,种和属是第二实体,但有时也认为本质或形式也是第一实体。

这说明了他把个别事物看作是最具实在性的,承认个别事物的存在,认为种和属寓于个别事物之中。但也表现了他的思想的矛盾和混乱。

(3)认为现实意义上的实体是一个等级系列,根据形式与质料、实在与潜在所占比重,具体实体被分为由下到上的等级。(4)认为最高的实体是“神”。

三、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认识论)

(一)“灵魂”的含义: 认为“灵魂”是“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形体的形式”。

他说明了灵魂只存在于有生命的事物之中,灵魂与身体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灵魂在身体内部推动生命活动,是身体生灭和运动的原因。

(二)区分灵魂的功能和类别: 认为灵魂分成三大类,每一类的功能不一样,具有由低级到高级的排列关系,高级的灵魂包含着较低级的灵魂。

(三)论灵魂的感觉活动。

1、对感觉的划分和设想通觉。

2、把感觉灵魂比作“腊块”,感觉比作在腊块上印章。

3、强调感觉接受的是可感形式,而不是可感事物。

“感觉从一般和全部意义上来说,应被理解为一种撇开质料而接受可感形式的能力”。他认为可感形式既不是可感事物本身,又不是可感事物的本质,不是定义所表达的形式,而是事物的印象。

(四)论灵魂的理性认识。

1、认为理性灵魂是人类灵魂所特有的灵魂,是最高级的灵魂。

2、认为理智是一种主动的能力。

3、认为理智的对象是可知形式。

认为可知形式是从可感形式中抽象出来的。

四、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科学(伦理学和政治学)

(一)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1、认为伦理学是研究个人的善的实践科学,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政治科学。

2、认为最高的善是幸福。

认为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是自然倾向,是一切目的的目的。认为幸福的本质是德性,幸福的外在条件是快乐。

他的观点具有修正苏格拉底的“德性就是知识”的观点的目的。

3、认为有意行为才有善恶之分,无意行为没有道德属性。

4、认为道德行为的实现依赖于“实践智慧”。

5、论“中道”:(1)认为实践智慧选择德性的标准是“中道”。

(2)认为“中道”是相对于人的情感和行为而言的适中,适中的德性就是善,是相对于两个邪恶的极端而言的“中道”。(3)认为各种邪恶情感和行为没有“中道”。

(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1、论国家:(1)认为国家是家庭和村落的延续,但又认为它在本性上先于其他一切社会组织形式。“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2)认为个人只有在公共政治生活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德性,达到最高的幸福。(3)论述了国家的功能。

2、论政体:(1)对政体进行区分: 认为在理论上是好的政体:君主制、贵族制、立宪制。认为在理论上是不好的政体:暴君制、寡头制、民族制。

(2)认为现实中最好的政体是立宪制,是“中道”的政体。

第四篇:《罗素道德哲学——幸福之路》读书笔记

读了《罗素道德哲学》这本书,我有很多感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了解到罗素本人也经历了由不幸福到幸福这个过程,他在五岁的时候就认为人生漫长的不可忍受,到了少年时更是憎恨人生,乃至多次站到自杀边缘,幸而有对于数学的渴求才得以生的希望。然而到了写这本书的时候,他已经充分感受到了人生的乐趣,并且发觉到人生是多么享受的一个过程。他的一句名言就能充分说明“我的一生始终为以下三种激情所支配,对真理不可遏止的探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对爱情不可遏止的追求。接下来我摘抄了部分我印象深刻的段落,并谈谈我的一些感想。

很显然,不幸福的心理原因有多种多样。但是它们都有某些共同点。典型的不幸福的人是这样一些人,他们在青年时期被剥夺了一些正常的满足,于是便把这种满足看得比任何一种其他方面的满足更为重要,一生只朝着这一方面孜孜寻求;他仅仅对成功、而不是对那些与此相关的活动本身,给予足够多的、恰当的重视。(P307)

感想:我觉得这段话仿佛说的就是我。由于家庭的贫穷,从小我就很羡慕别人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零花钱,可以买自己想买的好看的、好玩的东西,我羡慕了好多年。虽然我没有零花钱,但我并没有任何的怨恨和不满,我只是暗暗地下决心,我毕业了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去赚钱,一定要拥有足够的钱去实现我的、我父母的以及将来我孩子的愿望。这个想法一直是我前进的动力。电影《非诚勿扰2》里面葛优说,只有穷人才爱去洗脚,享受那种帝王式的服务。好多人会笑,但是说心里话要是我有钱了,我也想去享受享受,没吃过苦的人是不会明白穷人对金

钱的渴望的,虽然我是80后,可是毫不夸张地说,我吃过远远多于同龄人的苦。但是我稍微不同意罗素说的就是,迄今为止,我并没有感到不幸福,可能是我还太年轻的缘故吧,呵呵。

爱情之所以引人重视,首先在于——这一点虽然并不是爱情的最大价值,但却为其他一切价值所必需——它本身是快乐的源泉。爱情不仅是快乐之源,它的丧失也是痛苦之源。其次,爱情之所以被人称颂,还因为它能给所有最美的事物带来更高的价值,如音乐、高山日出、皓月当空的大海。一个从来没有和他喜爱的女子一起享受过好事物的人,便不能充分体会出这些事物所具有的无穷魅力。同时,爱情还能打碎自我的坚厚外壳,因为它是一种生物本能的合作,在实现对方的本能目标时,需要双方共同的投入。(P321)

感想:罗素通过这一段话肯定了爱情在幸福天平上的作用。可是也许是缘分的问题、也许是命运的捉弄,迄今我还没有经历过令我无比向往的爱情,还是一个正如罗素所说的“一个从来没有和喜爱的女子一起享受过美好事物的人”。虽然没有经历过,但是我从身边恋爱中的人的变化就可以知道:爱情就是快乐的源泉。

问题的根子在于,人们过分地强调竞争的成功,以至于把它变成幸福的主要源泉。我不否认,成功意识更容易使人热爱生活。比方说,一个在整个青年时期一直默默无闻的画家,一旦他的才华得到公认,他多半会变得快乐幸福起来。我也不否认,在一定的意义上,金钱是极为有助于增进幸福;而一旦超出这种意义,事情就不一样了。总之,我坚信,成功只能是幸福的构成因素之一,如果不惜以牺牲所有其他一切因素以得到它,那么这个代价实在是太昂贵了(P327)

感想:我认为罗素这段话并没有坚决的反对去努力竞争,只是说为了去竞争成功而牺牲别的一些因素,代价有点太昂贵了,可是这个所谓的昂贵是因人而异的,如果有些东西是某某原穷其一生所追求的,死又何妨。我很喜欢罗素说的“在一定的意义上,金钱是极为有助于增进幸福;而一旦超出这种意义,事情就不一样了”这句话,生活中有许多活生生的例子,本来和睦的家庭因为太有钱了,结果出现了婚外情,出现了第三者,最终家庭破碎,给下一代都留下阴影。我前面也说了,我要尽最大努力去赚钱,但我不是无休无止的,我只是想拥有足够到可以满足家人的心愿的钱就可以,不想要超出影响增进幸福 的钱,呵呵,这个度貌似好难把握呀!

除了忧虑之外,使人不幸福的最主要的潜在原因之一,或许就是嫉妒了。我觉得,嫉妒是人类最普遍。最根深蒂固的感情之一。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儿童还不满一岁时就有了这种心理,因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极为慎重地对待这一问题。(P353)

要是你渴望荣誉,你可能会嫉妒拿破仑,但是拿破仑嫉妒凯撒,凯撒嫉妒亚历山大大帝,而亚历山大大帝,我敢说,则嫉妒实际并无其人的海格力斯。因此,仅仅通过成功并不能摆脱嫉妒心,因为在历史上或传说中总会有人比你取得更大的成就。你可以通过享受自己得到的快乐,通过去做自己要完成的事,通过避免和自己想象中、可能是相当不真实的、所谓比自己更幸运的人去做比较,以此来摆脱和消除妒忌心。

(P359)

感想:我特别喜欢这段话。古语有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各行各业都会有杰出的人,我们可以有远大的目标,比如超越他们,但是必须要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在每一个阶段做好自己要做的事,这样才有可能厚积薄发,而且即使你万事具备了,你还需要考虑是否欠缺运气东风这个必要因素。我们必须认识到,有些事终其一生也是我们无法企及的,因为或许我们错过了那个时代,错过了生命中的那个贵人,所以不要和比自己更幸运的人去做比较,那只能徒增烦恼,做好眼前的工作,开心每一天!

幸福的秘诀在于:使你的兴趣尽可能的广泛,使你对你所感兴趣的人和物做出的反应尽量地倾向于友善,而不是敌视。(P398)

感想:针对这段幸福秘笈,我不做解释,只是想把它送给每一个看过这篇文章的人。

第五篇:罗素《权力论》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罗素的《权理论》概论 罗素认为:权力是通过组织的形式实现的。他甚至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组织生物学。在这里,社会就是一个生物体,而不同的权力系统则形成了生物体的组织。现在,要了解权力的实现途径就必须剖开这个生物体看个究竟。但他的解剖刀好像仅仅比划了两下就听了下来:他简单地把组织划分为政治组织和经济组织然后分别加以讨论。而在我肤浅看来,这两个圆圈远远不能圈住全部的现实,何况有些组织恰好是两个圆圈的重叠部分。最后,作者显然该直面他善良的初衷了:驯服权力。他首先是讨论了权力与道德的准则,认为这二者之间并无明显的关系;接着,他批判了权力哲学,毫不客气地指出:权力欲是正常人性的一部分,但权力哲学在某种明确的意义上却是疯狂的。然后,他分析了权力的伦理学,尽管我与这门学科有很深的隔阂,但还是不妨碍我聆听作者善良的呼声:“有权力的人,最终目标应该是促进社会的合作,不是一个团体反对另一个团体的合作,而是整个人类的合作”“最终统治人类的不是暴力,而是人的智慧,他们求助于人类的共同欲望——追求幸福”。我相信:理想社会不是争权夺利的社会而是利用权力谋取普遍福利的社会;我也相信权力得到驯服的社会必是政治民主、经济合理、言论自由、人民理智的社会。但能够带来这些理想状况的最终动力不是权力本身而已。

第一章:权力欲的冲动

假如可能的话,人人都想成为上帝;少数人还不容易承认这是不可能的正是由于这种情形,社会合作不易实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喜欢把社会合作看成是上帝和信徒之间的那样的合作,而已上帝自居。在人的各种无限欲望中,只要的是权利欲和荣誉欲。对权力的爱好对然是人类最强烈的动机之一,但表现在各人身上的程度却很不一致,而且也为其它东极所限制,例如安逸、享乐以及有时爱表扬等。在比较怯懦的人当中,对权力的爱好伪装成对领袖服从的动力,这就扩大了大胆之徒发展权力欲的余地。罗素认为自己是抱着这样的双重目的:一是对一般的社会变革提出我认为比经济学家所讲授的更为恰当的分析意见;另一是使现在和可能的不久的将来更容易理解,使其可理解的程度高于想象力受十八、十九两世纪支配的人所能理解的程度。

第二章:领袖和追随者

权力欲的冲动有两种形态:在领袖的身上是显性的;在追随领袖的人身上是隐性的。然而,一切服从现象,根源都在与恐惧,不管我们服从的是领袖还是神。平等合作远比专制难以实行,远不及专制符合人的本能。所以集体兴奋的快感乃是形成领袖权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当熟练的演说家希望激起战斗情绪的时候,她要在听众中造成双重的信念:在表面一层,他要夸大敌人的力量,使听众认为必须有很大的勇气才能与敌人战斗;在较深的一层,他要使听众有鉴定的胜利信心。所以说,科学已经造成人类不是全体生存就是全体死亡的这种不可避免的局面。

第三章:权利的形态

近代事件之所以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科学帮助我们加强了对物的权力。权力对个人发生影响,可以通过下列各种方式:甲、对一个人的肉体直接行使有形的权力,例如监禁或处死;乙、以赏罚为诱导的手段,例如雇佣或解雇;丙、对于一个人的意见施加影响,也就是进行最广义的宣传。因此,作为一种有效的力量,法律以来社会舆论和人心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它依赖警察的程度。法律在多

大程度上受人拥护,是一个社会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比较通常的情形是:一个真正成功的政客纵然利用了现成的政党核心集团,最后仍能加以支配,使它服从自己的意志。

第四章:授权

最重要的两种传统权力,即教权和王权。这两种权力现在多少有点黯然失色;要说他们将来都不能恢复过去的重要地位,那固然失之轻率,但它们的衰落,不论是永久的还是暂时的,却使我们有可能全面地探讨这两种权力体系;如果我们研究的是正在得势的权力,就不可能如此全面地加以探讨。从这样的起源来看,就不难想象,独占两种更为重要的权力,即巫术与宗教的权力并因此而享有控制社会的巨大权威的一个明确的僧侣等级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对于每一个想了解怎样靠宣传获取权力的人来说,教廷权力的兴衰是值得研究的。如果说人们都是迷信的,都相信教皇的权力,那是不够的。在整个中世纪时期,有各种异端教派,如果教皇在大体上不值得尊敬,这些异端教派就会像新教一样传播开来了。世俗的统治者不借重于异端而使教会屈服于国家之下。这一点,在东方虽获成功,但在西方却遭到失败。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战争的失败,对宗教权力的影响,远不如对世俗权力那么大。

第五章:王权:

战争对于王权的加强一定起过很大的作用,因为战争显然需要统一的指挥,文艺复兴时代的君主,在同教会斗争方面,和早期国王比起来,又一个很大的有利条件,即教育已不再为教会所垄断了。为建立新型的君主国,世俗法律家的帮助是极可宝贵的。野心家竭力企图成为独裁者,只有经过相当长期的失败才肯罢休。如果没有这样的失败期,共和制度将不能支配人们的思想,而支配人们的思想乃是稳定所不可缺少的。所以,我们时代的主要革命运动,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对私人经济的攻击。

第六章:暴力:

暴力就是不得行使对象的默认的那种权力。凡是在权力方面经过长期发展的组织,通常都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狂热的(不是传统的)信仰导致胜利;

第二阶段是新权利取得公众的默认,很快变成传统的权力;最后一个阶段是权力用来镇压抗拒传统的人,因而成了暴力。一个组织经过这三个阶段的时候,它的性质也最是发生了重大变化。暴力时期通常是短暂的,一般通过下列三种途径之一而告结束的。第一种是外族征服,第二种是树起了稳定的独裁政权,第三种是新宗教(就宗教一词最广意义而言)的兴起。假如一种权力完全因为他是权力而受人尊重,并无其他任何原因,这种权利就是暴力。

第七章:革命的权力

这是每一种道源于革命的权威所固有的困难。它必须坚持说原来的革命是正当的,但又不能不合乎逻辑地说以后的革命一定都是邪恶的。革命的权力,如拿破仑的情形所显示的,很容易堕落为暴力。俄国革命,它所选项换的主义(即共产主义)是国际性的,甚至是反民族的,可是它的信条中至今证明唯一有效的部分是对自由主义的挑战。这当然要建立一个不民主的独裁政权,靠红军维持其稳定。共产主义学说中有关国际的部分,已经证明无效,但对自由主义的否定,却获得异乎寻寻常的成功。

第八章:经济权力

罗素认为稳定的法制社会里之所有合法产物,都可以追源于于暴力的征服。土地所有权即使决定允许谁在这块土地上立足的权力。发生的第二个问题是:事

实上资本家会对他们所支配的人剥削到几点了吗?在激发民族感情上,宣传的重要性已经增加得和经济因素一样了。

第九章:支配舆论的权力

科学赋予白种人支配世界的权力,只是在日本人有了技术以后,这种权力才开始丧失。在集权国家,国家实质上是唯一的宣传者。懒惰是极权国家统治者一切美德中的最大美德。

第十章:作为权力来源的信条

生活在必学接受(至少表面上接受)某种显然荒谬的主义的社会里,即使是最优秀的人也必须变的不是愚蠢无知便是大为不满。„„没有科学,就不可能有技术上的长期发展;没有思想自由,也不可能有科学的兴旺。对领袖的忠诚、民族自豪感以及宗教热情——这一切在历史上都已证实为最好的团结知道。为了维持民族自豪感,究竟要干涉自由到何种程度呢?实际已经发生的干涉行动,主要是为了维持民族自豪感的。在俄国,人们认为不同意官方正统言论的人很可能又不爱国行为。这是一个困难的的问题,因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愚昧的理想。第十一章:组织的生物学

小国之所以能够存在,不是靠自己的权力,而是由于大国间的猜忌。教育可以使喜爱独立自主的情感剥削到什么境界为止现在无人知道。国家对内对权力可以逐渐扩展到什么程度而不致引起反抗这也是无法说的;但似乎没有理由怀疑:如果假以时日,即使是最专制的国家,也还能把它的权力再加扩展,使它远远超出现在已经达到的程度。知道最近,正当还是很松散的组织,对于成员的活动,只作一些很轻微的约束。使组织老去的是以过去的成功为基础的习惯。第十二章:权力和政体

当权利只限于成员中一个派别的的人所有时,就不可避免的要实行严格的思想审查。在一个大的民主国家里,选民除非对领袖热情拥护,是没有什么权力感的,因此常常觉得不值得去投票选举。林肯在人民一个总司令时写道:“他们告诉我,你有志于独裁。达到独裁目的的途径是打仗。我指望你打胜仗,甘冒出现独裁的危险。”因此,除了国家以外,一切组织支配成员的权力都是依靠开出权的,而支配成员的权力严峻到什么程度,则决定与开除所带来的耻辱和经济困苦的大小。

第十三章:组织和个人

在这章中提到,由于美国宪法规定公民有选举权,因此美国通常不会武力吞并其他国土的,因为“新选民是讨厌的”。但是美国可以通过扩大自由贸易区来提高自身的利益。罗素谈到了技术的发展是管理更广阔的疆域变为可能,并且实际上加强的权力的集中(政府所管理的范围越来越广了),使得个人的自由逐渐受到挤压。个人追求权力,不仅要在组织中获得更大的权力,同时还要是这个组织获得更大的权力。

第十四章;竞争

一般来说,技术上的原因已使一些组织的最适合于处理其特定任务的规模扩大了。在十七世纪,道路是由教区负责管理的;如今在英国则划归郡议会管理,由国家提供大量资金并加以监督;其他国家的道路管理也有与此相对应的改变。电气事业如由辖区较大的地方当局管理,就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在有重要动力来源的地方(例如尼亚加拉瀑布)更是如此。在经济领域里,关于竞争已经有很多争论,但在军事和宣传两方面竞争至少也有同样大的重要性。自由主义者认为在商业上和宣传上都应该有自由竞争,而在军事上则不可有竞争;但意大利法西斯

党和德国纳粹党则持恰好相反的主张,他们认为竞争除非采取民族战争的形式,否则就总是坏事;民族战争是人类最崇高的活动。争辩的自由有助于发展智力是明显的,但不一定要有竞争的组织。

第十五章:权利和道德准则

自希伯来先知时代以来,道德就有了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它是和法律相似的一种社会规定;另一方面,它又是关于个人良心的事情。就第一个方面说,它是权力工具的一部分,就第二个方面说,它又常常有革命的性质。积极的道德比个人的道德出现得早,或许比法律和政府也早。它最初是部落的习俗,法律就是从这些习俗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就国王统治来说,我们已经知道宗教因素常被强调的妨碍国王的权力。不过,即使如此,它对于以国王为象征的社会制度仍然起了稳定作用。原是社会的道德准则,在那时的社会里,一般都相信有其超自然的起源;然而在先知和圣贤的影响下,产生了新的道德,有时与旧道德并存,有时则取旧道德而代之。

第十六章:权利和哲学

主要的宗教旨在追求美德,但通常也还追求另一些东西,经验主义哲学追求真实,而唯心主义哲学,从迪卡尔以致康德,则追求确实;实际上,一切伟大哲学家,直到包括康德为止,他们所关注的主要是属于人性之认识部分的愿望。就哲学来说,独立于自己意志之外的实在是包含在“真实”这一概念中的。照常识的看法我的信念的真实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决定于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实用主义认为一个信念如果有愉快的结果就是真实的信念,这理论也发生同样的麻烦。权力哲学,就起对社会所产生的后果而言,是自己否定自己的。第十七章:关于权利的伦理学

权力和道德观念一章,颇有“相对主义道德观”的意味。例如讲到圣经故事,摩西十诫说不可杀人,但是这里的人仅包含犹太同胞,他们在对待其他民族时,也不乏宗族屠杀的故事。又比如基督教十字军骑士对异教徒的屠杀。“对于能够普及一般人的好事实行社会协作是可能的。但在竞争中获得胜利所形成的幸福是不能普及的”正如物质财富是可以不断积累的,但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的这种资源是永远也是有限的。罗素希望“有权利的人的最终目的应该在于增进社会协作„„全人类的协作”这也是我虚妄的心里话。罗素觉得可以通过宗教和道德,以及改变政治经济环境两种手段来促进。

第十八章:对权力的节制

全部历史表明,也可想象得到,不能依赖少数人来照顾多数人的利益。在不想推反手法的政府的限度内,如何保护少数是节制权力的一个主要方面。仁慈的人民,即在儿童时代受过仁慈待遇、养成愉快心情、在青年时代又觉得世界是一个亲善场所的人民,是不会发展那种意味着联合起来大量屠杀人民的特殊种类的理想主义叫做爱国主义或者阶级斗争等等的。在任何实行独裁的地方,总是要趁年青人能独立思考之前,把一套信念灌输到他们脑子里去。这些信念的贯注是经常而持久的,为的是希望年青人以后永远不能摆脱早年所受的教育的催眠影响。毫无疑问,对于民主国家的公民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比从读报中找出事实真相的本领更为有用了。这就是自由主义的观点与极权国家的观点之间的主要差别。前者认为国家的福利最后寄托在个人福利上,而后者则认为国家是目的,个人仅是组成国家的不可缺少的成分,其福利应该服从一个神秘的整体,这个整体其实是统治者利益的一件外衣。

全文段落之间的联系:罗素的《权力论》总共分为十八章,每一章都有一个独立的标题,但是每一章的内容都是有联系的,是密不可分的。从第一章到第十八章的“标题”分别是:权力欲的冲动、领袖和追随者、权力的形态、教权、王权、暴力、革命的权力、经济权力、支配舆论的权力、作为权力来源的信条、组织的生物学、权力和政体、组织和个人、竞争、权力和道德准则、权力哲学、关于权力的伦理学、对权力的节制。第一章先讲了权力欲的冲动,讲了权力欲的来源和产生,深刻剖析了正是因为人有了对于权力的欲望,才使得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

第二章讲了领袖和追随者,分析有支配权力和被支配人之间的关系和冲突;接下来的几章讲了权力的几种不同的形态,包括教权、王权、暴力、革命的权力、经济的权力、支配舆论的权力等,分析了这几种权力产生的各种契机和产生的作用。接着全文的最后分析了权利的信条和政体,以及权力和道德及伦理之间的各种联系,权力的节制讲了权力不可无限被滥用,必须要有一定的限制,否则会酿成大错。

郭林工商11-1 201105003622

下载罗素自选文集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罗素自选文集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书笔记:罗素《西方哲学史》之绪论5篇

    让我们暂时弃顾唐吉坷德式的历险和那间小屋——虽然我更赞同是王家卫式的——耐心地读一本书。 让我们暂时弃顾昆德拉的原因正是我近来常常思考的——关于什么才是好的文学......

    罗素自传

    201011014041 雷欢 10小学教育 《罗素自传》第二卷 1914—1944 1.说战争会使人恢复青春似乎很怪,但是事实上它使我摆脱了一些成见并使我重新思考了许多根本性的问题。——伯......

    罗素经典语录

    罗素经典语录 罗素经典语录1 1、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2、无聊,对于道德家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正因人类的罪过半数以上都是源于对它的恐惧。3、......

    罗素名言5篇

    罗素名言1、幸福的秘诀是:让你的兴趣尽量的扩大,让你对人对物的反应,尽量地倾向于友善。2、我的人生正是:使事业成为喜悦,使喜悦成为事业。3、三种单纯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

    罗素的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情感,他的存在既与蒙昧的直觉有关又与高度理智的信仰相连。对于故乡、家族、友人的热爱使我们极度渴望自己的国家免遭侵犯。与外国人相对峙的时候,作......

    罗素名言10句

    罗素名言1. 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激励,为知识所引导的人生。 —— 伯特兰·罗素2. 许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事实上他们也确实至死都没有思考过。 —— 伯特兰·罗素3. 毫无疑问......

    罗素名言69句

    1、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断的工作,以全付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罗素2、你能在浪费时间中获得乐趣,就不是浪费时间。——罗素3、“现在”是刚过去的时间上的一个“点”......

    自慢3读书笔记

    看到《自慢3:顶天立地做主管》,刚开始只是随便翻了翻,因为现在只是小职员,学当主管又不是分内的事。但越往下看,越觉得深受启发。因为,这本书不仅仅是写给主管看的,只要身在职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