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惠州为法治社会实践提供创新模式
惠州为法治社会实践提供创新模式
——市司法局积极筹划召开深化广东省惠州市
村(居)委“法制副主任”制度研讨会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擦亮“法治副主任”制度品牌。市司法局经过数月的积极策划和组织筹备下,3月25日,我市召开深化广东省惠州市村(居)委“法制副主任”制度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法制日报社主办,市法学会承办。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现代行政法理论基础研究创始人罗豪才;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广东省委会主委王珣章,法制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雷晓路,司法部法宣司司长查庆九;省依法治省办专职副主任周四龙,省综治办专职副主任蔡辉,省司法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杨日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宪政研究中心主任包万超等专家学者及我省法制新闻协会采访团成员;市领导陈奕威、陈训廷、张瑛、王开洲、叶青、侯经能,市法学会会长杨美林等参加研讨会及相关活动。
研讨会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介绍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及“法制副主任”制度建设情况。从2009年4月起,我市开始试点行政村“法制副村长”和社区“法律顾问”。经过近5年的探索实践,已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法制副主任”制度体系,全市1249个村(居)实现了“法制副主任”全覆盖。陈奕威同志提出,我们实践中也碰到一些问题和困惑,希望各位领导
和专家学者对“法制副主任”制度把脉问诊、论证完善,进一步提炼经验成效、完善长效机制、拓宽运用领域,让这项新制度更加完善、更具优势、更富生命力,为全省乃至全国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供经验借鉴。陈奕威同志表示,我市将倍加珍惜此次研讨会成果,把意见建议转化为具体实践,进一步深化法治创建,努力打造法治创建示范区,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为惠州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提供法治保障。
研讨会上,包万超、丁文、朱儒亮、石佑启、王权典、黄文新等专家学者们对“法制副主任”制度进行论证,并对推动“法制副主任”制度新一轮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省司法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杨日华介绍了全省推行“法制副主任”制度工作情况。
司法部法宣司司长查庆九指出,惠州把法制元素直接导入基层单元,把法制宣传升华为法制实践,把法律服务延伸至广大乡村,把法律人才引领到基层村居,始终坚持法治原则、需求导向、政府主导、公益性质,惠州“法制副主任”制度经过5年探索发展,日显成熟,日显成效,彰显出一项制度创新的魅力。提出要进一步促进制度化、规范化,充分激发内生动力,积极实施知识接力、人才接力工程,不断总结完善,为基层法制建设积累更多更好的经验。
罗豪才同志充分肯定了我市“法制副主任”制度建设。他指出,一天的活动内容非常丰富,通过实地考察和召开研讨会,大家对惠州“法制副主任”制度建设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受益匪浅。他认为,惠州是个出经验的地方,“法制副主任”制度实践内容丰富,很有价值,为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具体实践提供了一种创新模式,值得我们持续深入研究总结。罗豪才同志指出,举办此次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学界、媒体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深入挖掘、推广惠州经验和法治惠州建设取得的成就。有关部门要尝试将“法制副主任”制度建设融入法制教育,进入课堂,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惠州要进一步完善“法制副主任”制度建设,不断丰富、发展。他表示,接下来自己将认真研究惠州经验,结合一天的活动内容,形成系统的文稿,进一步宣传推广惠州经验。
当天上午,与会领导专家学者还实地考察了惠城区江北街道水北社区、惠阳区平潭镇阳光村“法制副主任”制度建设情况,观看 了“法制副主任”专题片,并召开推广广东省惠州市村(居)委“法制副主任”制度现场座谈会,与“法制副主任”、基层群众代表等座谈。
第二篇:为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为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为保证服务质量和效率,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市卫生局与市人力社保局共同制定了《北京市社区卫生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方 为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改革与管理工作的意见》(京卫基层字〔2010〕25号)文件的要求,围绕“普及健康知识、参与健康行动、提供健康保障、延长健康寿命”的工作目标,保证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通过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更加充分地体现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优势和特点,不断延伸和深化“六位一体”服务,与居民建立稳定的服务关系,进一步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任程度,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个性化的服务,引导更多的居民到社区就诊,促进分级诊疗、有序就医格局的形成。
二、工作原则
(一)充分告知。通过广泛宣传,使全体辖区居民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地点、服务团队的联系方式和服务内容、家庭医生式服务概念。
(二)全面覆盖。到2012年底,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普及。
(三)突出重点。根据实际服务能力,首先以辖区的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慢性病患者为工作重点,优先覆盖、优先签约、优先服务。
(四)自愿签约。充分考虑到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程度,尊重居民个人意愿,在坚持居民自愿的前提下,与居民签订《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附件1),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
(五)规范服务。根据《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改革与管理工作的意见》等社区卫生服务的文件要求,结合自身服务能力,明确服务内容,制定服务标准和规范。
(六)强化考核。将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实施情况、签约情况、提供的服务内容和质量列入对区县政府、机构、团队及个人的考核内容。
三、工作目标
(一)2011年,在全市16区县启动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各区县家庭医生式服务制度覆盖60%的街道、乡镇。
(二)2012年底,全市家庭了解并能够享受到家庭医生式服务,家庭医生式服务制度全覆盖,并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四、人员配置和服务方式
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根据辖区居民实际户数,合理设置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一个服务团队一般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防保人员3人组成。原则上每个团队负责600户家庭,最多不超过800户。
允许居民在本街道(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范围内,根据自身意愿自由选择团队并签约,每位居民同期只能选择一个服务团队。凭身份证明或户口薄、暂住证进行签约。签约周期可视情况灵活掌握,原则上一个周期不应少于1年,期满后如需解约需告知服务团队并签字确认,不提出解约视为自动续约。
五、服务内容
签约居民可在享受《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服务管理规范》所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还可享受到以健康管理为主要内容、主动服务为主要形式的5类个性化的服务和优惠措施:
(一)“健康状况早了解”——个人健康评估及规划。根据居民个人健康信息,每年对其进行1次健康状况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量体制订个性化的健康规划,使居民不仅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同时知道如何自我干预。
(二)“健康信息早知道”——健康“点对点”管理服务。及时将健教材料发放到签约家庭,每年不少于1份;及时将健康大课堂和健康教育讲座等健康活动信息和季节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告知签约家庭,每年不少于1份。
(三)“分类服务我主动”——根据居民不同健康状况和需求,以慢性病患者为首要服务对象,提供主动健康咨询和分类指导服务,每年不少于4次。
(四)“贴心服务我上门”——对空巢、行动不便并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
(五)“慢病用药可优惠”-对于医疗保险社区目录新增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29种药品,取消个人先行负担的10%费用。
以上5类服务为基本服务项目,不收取费用。各区县、各机构可根据自身情况增加、细化服务项目,如涉及收费项目,则按照有关文件标准执行。
六、工作步骤
(一)2011年3月,完成试点工作总结,全市16区县启动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进行宣传、动员、培训工作。
(二)2011年6月,实现家庭医生式服务制度覆盖20%的街道、乡镇。(三)2011年9月,实现家庭医生式服务制度覆盖40%的街道、乡镇。
(四)2011年底,工作总结及考核。实现家庭医生式服务制度覆盖60%的街道、乡镇。
(五)2012年底,实现家庭医生式服务制度覆盖100%的街道、乡镇。
七、服务流程
(一)宣传。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通过多种渠道与辖区家庭取得联系,宣传和解释家庭医生式服务,充分告知并引导居民签订协议。
(二)签约。按照自愿原则,与愿意接受服务的居民签订《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并存放于家庭健康档案中,共同履行协议条款。居民可根据自身健康需求,在医生建议下,选择具体所需的服务项目。原则上为一年一签。
(三)服务。按照协议约定,各团队落实各项服务承诺,并将各类服务详细内容记入健康档案、工作表格,以备考评。
(四)评价。各团队为居民提供服务后,应及时掌握居民评价,根据居民反映,对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进行不断改进及提高。
(五)总结。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及时填报《家庭医生式服务月报表》,并定期收集、上报工作动态。
八、监督考核
(一)市卫生局将定期进行工作督导,并将督导结果纳入对各区县社区卫生的绩效考核。
(二)各区县卫生局负责本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把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纳入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绩效考核。
(三)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本机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监督和管理,及时上报《家庭医生式服务月报表》。把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签约户数、签约人数、服务落实情况、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工作情况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绩效考核。
九、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各区县要将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作为全市医改任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由区县统筹安排,各部门按照文件要求落实责任,分工协作,联合制定工作方案,做好工作保障,责任落实到人。区县要将家庭医生式服务宣传、保障、服务效果及居民满意度等,纳入对有关部门的绩效考核。
(二)深入发动,广泛宣传
采取市、区(县)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三位一体”的宣传形式。随着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进展,各区县结合“家庭医生式服务系列行”系列报道,进行深层次、多方位的连续性、跟踪报道。
利用各种媒体和方式大力宣传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每个社区都要在居民易于看见的位置安装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公示牌或宣传栏,公示牌要标明团队人员姓名、联系电话、投诉电话;宣传海报张贴至楼门院门,家庭医生式服务联系卡发放至每一户家庭。做到公示牌深入社区、联系卡深入家庭、家庭医生式服务深入人心。
(三)加大投入,提供保障
各区县应优化和完善现有人员服务能力,在条件成熟的机构优先开展工作。对团队人员不足的可按照“四个一批”的要求,逐步落实保障措施,加大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快补充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充分考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制定可行的激励措施,为工作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基础。
(四)强化培训,提高能力
对社区卫生服务团队进行多层面、多角度业务技术、服务理念等培训。着力加强医患沟通技巧和全科医学服务理念的培训,改善医生的服务方式,利用规范的诊疗活动和耐心的服务态度提高居民的信任度。
第三篇:转型提质 创新营销体系模式
转型提质
创新营销体系模式
邮政营销体系建设,应是邮政企业经营服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抓营销体系建设就是抓企业生产经营。
现代企业或组织的市场营销中心原本是相对于制造中心、研发中心而存在的,即营销中心与研发中心、制造中心构成一个企业或组织的铁三角,他们既有分工又相互配合:研发是因、生产是果,营销贯穿于整个过程,既是因又是果。
邮政企业属多元化经营,就会存在上级多头管理,当前邮政市场营销职能管理感觉有点混乱。这种现状区别在上级机构的多头管理是职能管理还是业务经营。其实这种职能管理是企业分权导致的,是任何企业都将面对的正常情况,简单说,对内讲就是上级机构业务层面的多头管理目前矛盾较多,而对外讲经营主体的不同,对外多头营销就会影响邮政客户体检。
一、其短板主要存在于资源方面的争夺
(一)容易形成内部对客户资源的争夺。比如单位实行全员营销,就有金融、邮品、思乡月、图书、邮政贺卡等存在这种现象。
(二)各专业间的经营网点层面存在对企业资源的争夺,这部分包括对客户、人力、财物资源等的争夺;比如:随着营业员的轮岗,原有地的资源就会随着人员转移变化而造成很多重复的营销成本增加等。其次是各支局网点会围绕自身的利益,对上级多头管理的机构要求进行取舍、筛选、过滤,以及对内部资源的自行调配,导致上下目标不一致,变成资源性消费。第三是高收入业务和低收入业务间的相互矛盾。
二、其短板存在于信息支撑方面不对称
当前是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体系,自组织机构改革后,一般只会关注经营动态和经营结果,却疏忽了信息流流向也会发生了改变,一直沿用老套信息流向,让人有新瓶装旧水的观念,这容易导致改革失败。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金融业务已初步建立了大数据库,但邮务类、速递包裹类、分销类业务一直没有实现数据信息整合,没有建成有效的营销管理支撑系统(简称为后台管理),就谈不上商业数据的挖掘、专业间的整合、专业与职能部门的信息对称。
三、其短板存在于分配方面的内耗:
县级邮政营销体系,需要全方面的资源整合,包括客户、信息、产品和自身营销队伍资源。还需要财务、人力资源、后勤等资源的支撑。当前县级营销体系是“综合+渠道”营销管理架构。而板块间大多纠结于专业营销队伍问题,是集中搞综合营销好,还是建立专业营销队伍?综合营销开发的客户资源报专业部门,专业部门逐渐将资源转向于专业自有资源,而挫伤营销人员的积极性。
四、完善机制留住人才
曾经有领导提出对营销人员要高看一眼,厚爱十分。好的政策吸引人,好的制度留住人,相应的政策倾斜,改变营销人员的思想。这些政策体现在营销人员的晋升通道、转岗提拔重用、津贴补贴、业务奖励、维护支撑、业绩折算等方面。而且良好的团队文化也是吸引人,留住人的方面。
所以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作一套切实可行的营销考核办法,来吸引有能力的人才进入我们的营销队伍,从而做大做强邮政的各项业务。
五、加强培训增强市场竞争力
现在的市场瞬息万变,我们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来适应市场的发展。所以加强培训是增强营销能力的有力保证。专职营销人员在学习的同时,要不断地总结自己在营销活动中积累的经验,相互沟通,因地制宜的做出适合自己营销的一条发展之路。每个营销团队应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营销会议或工作总结会来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
第四篇:模式创新材料
“三助式”教学模式
三、模式概括
目前,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暂定为“三助式”,即自助(自主学习)、生助(合作学习)、师助(教师提点)。这一概括体现了现今教学过程的根本特点,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最简提炼。
四、工作重点及措施
学案作为落实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凭借,本阶段我们将主要精力放在学案设计的研究、学案使用的检查、使用效果的评价上。
目前我们的学案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
1、学习目标:这是学生学习前对自己学习方向的把握,同时也是学生自我反思学习效果的凭借。
2、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便于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自己的学习。
本学期我们将重点改进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的准确、详细和便于评价和操作。
3、自主学习:这是我们教学模式的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师较难落实到位之处。
本学期,我们将通过固定学生自学时间、检查教师课堂教学、学生自学情况调查问卷以及学生自学能力期末评价等方式力促教师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切实落实到位。
4、合作探究:这一环节最易流于形式,往往出现学生表面交流实则部分学生一言堂或未就根本问题组织交流等情况。本学期,我们将教师研究课堂教学难点,探讨合作学习内容,改进合作学习方式,务必使合作探究发挥出学生互帮的效果。
5、展示:展示作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标志性环节,也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这一环节,通过学生展示、生间交流和不断矫正,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逐渐趋于准确和全面;教师适时而有针对性的质疑和点拨,更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渐趋深入。
本阶段,我们将主要研究如何设计问题才能使学生能够通过有效思考,逐渐达到对问题理解的深刻,逐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6、反馈:这一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通过练习,教师能够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及时弥补和改进教学。
本环节,我们将主要精力放在问题设计的多角度、多层次上,使不同学生能够得到不同的发展,更要通过反馈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⑦我的收获:这是学生自我评价的场所。学生通过对照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以及反思学习过程,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价,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
本环节,我们将由学生自评逐步扩大到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上。
一、含义
自助(自主学习)、生助(合作学习)、师助(教师提点)。
二、操作
这一概括力图体现教学过程的根本特点,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最简提炼。
“三助”是教师教学的三个阶段,更是学生学习的三种方式。
1、自助
是学生自主探究基本知识、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自主形成学习方法的过程。本阶段,教师较少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尊重学生对知识的独自领悟和个性化理解。具体操作为:
了解学习目标→自学课程内容→完成学习提纲→尝试解决问题
2、生助
是学生通过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解决学习难点、交流各自学习成果的过程。本阶段,教师设计学生有必要且急于交流、较难独立完成或有可能产生歧义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交流拓展思维。具体操作为:
同组交流学习重点或难点→小组基本达成共识→汇报小组学习成果→组间相互质疑和印证
3、师助
是学生通过教师的点拨使学生逐步达到对知识准确理解、全面理解和深入理解的过程。师助既有突出体现环节,也贯穿于课堂始终。教师帮助主要体现在:为学生设计学案、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质疑问难、矫正学习等。具体操作为:
设计学习提纲→了解学习状况→质疑学习重点→矫正、深化知识理解→检测学习成果
三、说明
教学模式的环节基本固定,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在准确把握教学模式实质的情况下,灵活运用学习环节。如:环节的增减、顺序的调整、时间的分配等。
二、导学案的设计
首先我们确立了学案的地位和作用,即学案是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的引导性材料。其主要内容为在学生阅读教材时,指导学生应该运用怎样的学习方式?按照怎样的顺序?应该思考哪些问题?要学会解决哪些问题等等。
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对学案进行了重新规划:导学案主体分为“导”和“学”左右两部分,左面为教师的指导性、提示性语言,告诉学生每一步通过怎样的学习方式以达到怎样的目的;右面为学生在自学时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通过这一调整,将学案和教师的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更规范,更有使用价值,更便于师生操作和使用。
三、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尽管各个学科特点不同,但规律性是一致的。我们确定了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
1、情境的引入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入,使学生感受所学内容的必要性,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2、初步的思考
针对学习内容,教师设计能够引发学生自主探索、尝试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进程。其目的在于打开学生的思路,确定思考的方向。
3、充分的自学
这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环节,教师在科学合理地设置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探究过程与问答的基础上,要敢于放手,敢于让学生自学,敢于“浪费”时间。
4、自由的交流
设计学生有必要且急于交流的内容,一般除了交流自学内容以验证学习结果外,教师还要设计学生较难独立完成或有可能产生歧义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交流拓展思维。如句子的理解,规律的总结,方法的差异,感受的独特等,以达到多种思考方向的借鉴。
5、教师的引领
教师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展示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展示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给予适时而有针对性的质疑和点拨,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渐趋深入。
6、效果的反馈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紧扣本堂课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的习题,巩固当堂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设计题型多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要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要体现层次性,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有最大程度的收获,促进优生的成长;反馈内容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的小组建设日渐成熟,小组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学案设计日趋合理,教师运用得心应手;教学环节相对稳定,已形成模式。
第五篇:创新安全文化建设模式提升企业安全法治水平
创新安全文化建设模式提升企业安全法治水平
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暨2015全国安全文化建设推进会在京召开
2015年12月19日,在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文化课题组、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协办的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暨2015全国安全文化建设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新常态下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新特点,深入探讨了面向十三五发展新时期,如何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用文化力量推进安全生产法治建设和安全生产工作。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副书记,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鸣起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作了题为《实施十三五安全生产发展战略,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主旨报告。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向大会致辞。国家铁路局安全总监、安全监察司司长宋桂玉,国家核安全局核电安全监管司司长汤搏,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副巡视员金思宇,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全生产司副司长金鑫,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机关党委原副书记、纪委书记、总局宣教中心原主任金磊夫,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原副巡视员李世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施工安全监管处王天祥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大会。开幕大会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华锐主持。大会宣读了《中国企业安全文化模式课题研究及创新示范活动的表彰决定》,发布了一批全国安全文化建设标杆企业。
张鸣起在讲话中指出,安全生产大于天、安全责任重于山。安全生产问题不仅是经济领域里的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而且早已经成为政治和社会领域内,关系广大职工生命健康和各级领导干部政治生命的一件大事。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强化安全文化尤其是安全法治文化建设这一核心。在企业安全文化体系建设中,抓住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这一根本,按照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经济的要求,坚持良法善治,把加强安全法治文化建设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强化安全法治观念、思维、价值、理论研究,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和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安全法治水平和能力,为推进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黄毅在报告中指出,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也是实现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攻坚阶段。要坚持以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改革创新。要坚持依法治理,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法》,加快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要坚持预防为主,把工作的重心转到隐患排查治理上来,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要坚持文化引领,广泛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强化红线意识和责任意识,借鉴世界上先进的安全文化理念,学习推广国内先进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上创造出的新鲜经验,推出更多独具特色、富有企业个性的安全文化建设模式,让安全文化之花不断结出丰硕的安全发展之果。
孟凡驰认为,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工作之魂,是安全方式和安全手段之源。安全文化建设成效显著,能够丰富一个企业的文化内容,成为企业整体的文化生长点。有相当一些企业,安全制度非常详尽,但仍未实现理想的安全效果,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重流轻源,舍本逐末,轻视了安全文化建设。如果安全文化理念缺失,企业领导对诸如企业存在的终级意义、人本和物本的价值选择、数量和质量优先原则等重大问题,就会缺乏理性思考,进而就难以把握安全和效率的关系。
宋桂玉表示,此次开展安全文化专题研究和会议推进工作,将安全文化建设纳入国家层面,统筹规划,整体推动,起到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了各行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深化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他介绍,铁路系统始终把安全责任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把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铁路企业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了我的安全我做主、一点不差、差一点不行等特色安全理念,广泛采取教育培训、考核激励、劳动竞赛等方式,积累形成了西安铁路局襄渝线巴山工务车间巴山精神等特色安全文化,涌现了郑州铁路局太焦线孔庄线路工区铁路养我一辈子,我养铁路一辈子等感人事迹。
汤搏介绍了国家核安全局开展的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安全文化宣贯活动等,以及核电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创造的安全政策声明、安全震撼教育、明星自检工作模式等特色做法。他认为,安全文化不能简单的口号化;不要把安全文化简单等同于个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企业机构层面的组织架构、责任分配、接口、程序化、安全资源的配置等,也是安全文化的重要基础;安全文化也不只是企业的事情,而是需要国家、安全监管部门和企业共同推动,监管当局和企业之间应该形成开放、平等、互助的关系,建立简明的监管模式;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根据不同员工群体的具体特点,分类施策,不能上下一边粗。
金思宇认为,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具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加大安全违法行为责任追究力度、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等亮点,新法还专门补充了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体现了与时俱进、依法行政的法治精神。他说,国务院国资委将安全文化作为重要的专项文化进行研究推动,要求企业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安全生产有可靠保证的基础之上,培育安全理念、安全制度、安全环境和安全行为四位一体的安全文化,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在此指导下,中核集团、中国石化、神华集团、中粮集团等中央企业,在实践中形成了很多先进有效的安全文化理念和建设方法。
大会推出了依法治安、管理强安、科技兴安的重要成果《安全生产法》LEMS软件,发布了《中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模式研究报告》、《中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典型案例》和《中国企业安全生产新纪录榜单》、《大数据在安全生产法贯彻落实中的应用》等重大研究成果,李世华、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联络部主任郭仁林分别对部分研究报告的要点进行了解读。这些成果在2014年中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挖掘了我国企业安全文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创新的经验做法,为我国企业更好地掌握安全文化理念落地转化、深入实施的有效方法,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参考指引,在国内企业安全文化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大会推出中国安全生产 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束国刚,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湖北三江航天红峰控制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崔卫东,新疆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军,陕西秦晋矿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杨百章围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特色模式分享进行了专题研讨。中石油集团华北油田分公司安全总监刘占国、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供水排水公司总经理林自强、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安全总监魏长荣、蒙牛乳业(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升峰与华锐就行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展开对话。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十三五开局的承上启下之年。会上,几位专家和企业家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今后一个时期的努力方向,发表了极富创新性和前瞻性的讲话。金磊夫以努力发展安全文化,推动企业全面进步为题系统介绍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意义与路径;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安全总监袁树军作了题为核工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难点、热点及对策的专题报告,山东默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树仁发表了民营化工企业本质安健环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专题报告。最后,华锐以十三五安全生产决胜期中的安全文化创新为题,作了总结发言。
此次会议是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在完成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委托的中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模式课题研究基础上,召开的安全工作会议。中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模式课题研究自2014年开展以来,取得了非常丰硕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发现、总结、交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重要平台,为推进我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发挥了积极影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