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央党校叶庆丰教授讲课稿
建立和健全利益协调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中央党校 叶庆丰教授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关于我国现阶段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问题,探讨如何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通过这种利益协调机制,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利益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大家都知道,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通过构建和谐社会来协调关系、化解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为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现在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关键时期,这就是人均国民收入已经达到了一千到三千美元,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同时也是一个矛盾凸现的时期,或者叫矛盾多发时期,搞得好发展得很快,搞得不好就会出现社会**,所以我们党在这个时候郑重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
那么我们国家现在的利益关系是什么状况?利益矛盾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我认为对我们国家现阶段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可以用三句话来加以概括,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差别扩大化、利益矛盾复杂化。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利益主体的多元化。
所谓利益主体,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追求自身利益的个人或者群体,就是利益主体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利益个体和利益群体两大类,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之前不能说没有各种不同的利益主体,但是我认为谈不上什么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改革开放之前大家都知道,我们更多的是强调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整个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比较单纯,只有两个阶级,一个阶层,两个阶级就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一个阶层就是知识分子阶层。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多种经济成分的产生和发展,原有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工人阶级的队伍明显壮大,除了在物质生产部门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之外,国家工作人员、公有制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及从事教科文卫的知识分子,都属于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所以工人阶级的队伍明显的壮大。二是农民阶级发生了分化,出现了像农民工这样的一些社会群体。三是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最典型的就是江泽民同志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六个新的社会阶层,这就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科技人员阶层,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阶层,个体化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阶层,以及自由从业人员阶层,实际上新的社会阶层还远远不止这些,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状况,这是第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
第二,利益差别的扩大化。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人的利益和利益差别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曾经说过,他说,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是思想的基础,思想一旦离开了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这是马克思的一句名言,所以说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人类社会就是这样发展过来的。我们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们国家建立之后,并不意味着人们的利益已经消失了,也不意味着人们之间的利益差别不存在,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社会主义并不否定人们的利益,社会主义也不反对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不反对人们之间的利益差别,社会主义反对的只是把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建立在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基础之上,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面,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我们忽视了人们的个人利益,忽
视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益差别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不重视劳动者的利益需求,所以,严重的伤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党的11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制订了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方针,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实行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制订了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一切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政策和法律,从而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可以说,我们国家20多年来经济发展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由于我们打破了原有的平均主义的利益格局,把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同他们自身的利益紧紧的连在一起,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事实证明一个社会只有运用利益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这个社会才能不断的前进和发展。只有允许人们在获得的利益上产生差别,不同利益的追求者之间才会有一种竞争,社会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是人们社会发展的一个规律。但是同时我们应当看到一个社会的利益差别毕竟应该有一个度,如果利益差别和利益分化过度,就会影响到这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拿我们国家来说,因为我们的利益差别和利益分化过度,就会带来几个不良的后果。首先就会影响到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我们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搞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目的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让每一个人都能从发展中得到好处,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如果任其利益分化出现两极分化,到头来就会使我们的改革偏离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是第一点。
第二,利益分化过度,就会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因为利益的严重分化,从根本上讲,就是分配不公的一种结果,本质上是一部分社会成员占有了另外一部分社会成员劳动成果,这样就会极大的挫伤社会大多数成员的生产和生活的积极性,改革发展到今天,目前社会上之所以存在叫改革阻力加大,改革动力不足,改革主体缺失的现象,原因我想主要就是在这里。
第三,社会分化过度,同时也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行。利益分化过度,社会主要集中在利益过度分化,社会财富主要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这些财富的边际效应就会降低,也就是说当社会财富主要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的时候,社会的购买能力就会下降,消费能力就会降低,而消费和生产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经济的发展就会打折扣,所以利益差别和利益分化过度,对生产发展本身也是不利的。
我们国家目前当然不能说利益差别已经过度,不能说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现在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但是已经有了这方面的苗头和趋势,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据统计在我们国家城镇居民中10%的最高收入户与10%的最低收入户的差距,1998年只有3.09倍,2000年扩大了5.02倍,农村居民中连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收入户与最低收入户的差距,1998年是4.8倍,2000年扩大为6.5倍。目前在银行的个人存款中,20%的人拥有银行个人存款数量的80%,在我国现在拥有万贯家产的亿万富翁已超过了一千人,百万富翁已经超过了三百多人,而与此同时却出现了大量的贫困人口,城镇的贫困人口已达到1200万,农村的贫困人口达到了9000万,城乡贫困人口加起来超过了一亿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我们国家的基尼系数1988年是0.34,2000年是0.41,2003年是0.45。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测算,198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是0.38,1997年是0.45,2003年是0.53,无论是官方的统计还是学者的测算,我们国家目前的基尼系数都已经达到了0.45以上,比西方发达国家都高,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3到0.4的警戒线,这就是我们国家目前利益差距扩大化的现状。
这是第二,利益差距扩大化。
第三,利益矛盾复杂化。利益矛盾的复杂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就是人们的不公平感日益加重,由此引发的矛盾和冲突,对社会稳定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当前在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地区,上至领导干部下至贫民百姓,从低收入阶层到高收入阶层,从在岗职工到离退休人员,普遍都存在着一种不公平感。根据有关部门对三万个职工的调查,这三万个职工里面有56.2%的人认为目前我们国家的收入分配不合理,40.9%的人对今后改善自己的家庭生活预期悲观,很多人认为现在的改革政策忽视了他们的利益。在新一轮的改革中,工人是获利最小的群体之一。还有一项全国性的问卷调查表明,人数高达将近2亿的弱势群体,包括下岗工人、失地农民、失业人员和城镇的低保人员,有46%的人认为现在的社会不公平,1亿多农民工当中,最希望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那就是不公平待遇问题。更重要的是目前人们的这种不公平感还有继续加剧和蔓延的趋势,这种不公平感,这种不满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缓解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严重。这是利益矛盾复杂化的一个方面的表现。
再一个方面就是群体性事件大幅度上升,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多。据统计从1993年到2003年十年间,我们国家群体性事件数量急剧上升,年均增长17%,由1994年的1万起增加到2003年的6万起,增加了5倍。群体性事件规模也在逐年扩大,100人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占总数的比例,1994年是13.6%,2000年和2001年分别上升到14.5%和15.6%,1993年到2003年,百人以上的群体性事件由1400多起增加到7000多起,增长了4倍,群体性事件的参与人员也越来越复杂,扩大到多行业、多系统、多地区,涉及到大多数群众的切身利益。以2001年的例子为例,因工资、社保、福利问题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占总数的28.1%,因企业改革、改组、兼并、破产造成待遇下降的占9.5%,征地搬迁问题占13.5%,民间纠纷占4.5%,等等。另外群体性事件的组织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行为方式越来越激烈,聚众闹事、堵塞交通的行为占总数比例,2000年6.3%,2001年上升到6.6%,2003年发生堵公路、卧轨、拦火车事件达3100多起,冲击党政机关的事件,2000年是2700起,2003年上升到3900起。
群体性事件的大幅度上升,既是我国现阶段利益关系紧张的一个突出表现,也是我国现阶段利益矛盾复杂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上我们对我国现阶段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的状况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下面我们来谈一谈如何化解这些矛盾。
协调利益关系、化解利益矛盾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靠制度来调节,要在制度上做文章。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时候,曾经说过,他说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斯大林严重的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但是由于没有在实际上解决领导制度问题,因而导致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所以说,领导制度、工作制度和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群体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是小平同志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上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今天我们在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同样应该注意这个问题,注意制度建设问题,而在建立和完善制度上下工夫,具体说来在协调利益关系、化解利益矛盾这个问题上,我们现在应该把重点放在建立和健全利益协调机制上,努力实现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的制度化调整。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的制度化调节,应该努力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一是明确利益导向,二是规范利益行为,三是实现利益共享。明确利益导向就是要引导人们正确的看待当前利益分化现象的合理性,正确的认识因主观能力和条件的不同,导致的利益差别的客观性,使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和改革步伐相协调、相一致,同时,要引导人们树立合法、合理、公平、公正的利益观,引导人们通过正当的途径和方法来追求个人利益,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去获取个人利益。
二是规范利益行为。这是在实现制度化调节过程中要实现的第二个目标。规范利益行为就是要对于那些不规范、不正当、不合理的获利行为要通过各种法律的法规和制度得以及时、有效的纠正和制止,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合法、合理的竞争环境,为人们的合法的获利行为提供保证,防止在利益获取过程中的非法手段,减少社会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三是实现利益共享。我们提倡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同时我们也提倡先富起来的要帮后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表现。当然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更不是平均主义,我们反对的是两极分化,主张多数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根据以上三个目标,现阶段我国要建立的利益协调机制,我认为主要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建立五种利益协调机制。
一是利益表达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别会越来越大,因为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沟通和反馈不及时,往往就会导致社会利益关系的紧张。所以,努力构建一个反映灵敏、沟通、快捷、运转、高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对保持社会的稳定,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在建立和健全利益表达机制方面,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就是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完善沟通反馈机制,健全处理矛盾的工作机制,建立信访工作责任制,综合运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以及教育、协商、协调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的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引导群众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
其次是要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通过制度创新,完善选举竞争机制,强化选举,特别是地方人大和政府选举中的竞争性,以此来进一步密切人大代表与选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规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政府领导人之间的权利授受关系,畅通人民群众通过人大代表影响政府决策从而进行利益表达的渠道。
再次就是要用有效的制度安排来容纳和规范利益表达。当前公众利益诉求的方式在合法性和透明性上存在很多明显的不足,很多强势利益群体利用不正当的方式来影响地方政府获取不正当利益,有的是利用合法的手段来实现不正当的利益,而弱势群体则由于资源有限,合法的渠道不畅通,不得不采取一些施压性的集体行为,来宣泄利益诉求,这样的利益诉求行为,是没有合法性的,必然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所以,党和政府应当为各社会阶层提供一种利益表达的制度性的平台,使得合理的利益诉求通过正当的、规范的渠道纳入公共政策的决策过程中。比如说像民意调查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听证会制度、协商谈判制度、公民投票制度等等,都是公众利益诉求民主化、科学化的一些有效的制度,我们应当结合实际,尽快的建立起这些制度。这是第一个机制,利益表达机制。
第二,我们要建立的第二个利益机制就是利益引导机制。这里讲的利益引导,主要是指思想观念的引导,也就是说,要通过教育,让人们树立合法、合理、公
正的利益获取观念,教育引导人正确的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长远利益和当前的利益的关系。利益观念的形成是受一定的社会条件影响和决定的,而且一定的利益观念在形成之后,往往会对既定的社会利益结构产生起到维护和巩固的作用,正因为这样,所以当利益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原有的利益观念就会非常容易成为新的利益结构形成和发展的阻力和障碍。一些人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后,有些人习惯传统的利益格局,对于社会利益的分化认识不足,一些人把正当的个人利益当作个人主义的东西加以批判,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有些人利轻益,甚至唯利是图,因此在社会变革的重要时期,要避免和消除这些现象,就要从思想教育入手,加强正确的利益观的选取和教育,引导人们正确的看待当前社会利益分化的现象,认识这些现象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使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与改革的步伐相协调、相一致,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第三个机制节是利益调节机制,建立和健全利益调节机制,主要是充分发挥市场的利益调节作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为不同的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减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不公平感。建立和健全利益协调机制,主要应当发挥国家和政府的调控作用,国家和政府是调整利益格局的主体,所以国家应当通过制订各种法律以及相关的制度、政策,对不同的所有者、不同的行业和地区的社会成员平等的参与竞争,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在经济的转型时期,由于制度和政策的不配套,一部分人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手段获取暴利,因此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堵塞各种漏洞,保证分配领域的正常秩序,要坚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订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纠正各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此外,税收也是调节社会利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工具,国家要制订科学、合理的税收政策,调节高收入,扶持低收入,注重搞好再分配领域的调控,建立和完善个人的财产申报制度,严格实行代扣代缴制度,要加强税收的监管,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对逃税者加以惩罚,加大打击的力度。
第四个机制就是利益约束机制。要建立健全利益约束机制。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体制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真空,由于我们某些政策的失误,也由于我们管理监督不利,我们的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并非是通过辛勤劳动、合法经营,而是通过多种非法途径和不正当手段谋取暴利的现象,一些企业经营者通过不公平竞争,一些生产经营企业和高收入者通过偷税漏税骗税抗税,将国家的税金转化为个人财产,一些人通过种种形式划公为私成为暴发户,一些党政机关的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利,将国有资产转为己有,甚至还有一些人通过抢劫、盗窃、走私、贩毒等犯罪行为获取不义之财等等,这些不正常的现象,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在一定程度上积累了贫富对立层情绪。所以说,尽力完善的利益约束机制是很有必要的。这里讲的约束,主要是指的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也就是说,人们在获取利益的时候,要受到法律和道德双重规范的约束,法律和道德对社会利益约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能促使个人和群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协调利益关系,规范利益行为,所以我们要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强化对利益主体的法律约束,引导人们以合法的手段和方式去谋取利益,防止在利益的取得过程中,以权钱交易等个非法手段,同时我们要通过加强各有关法律制度的配套建设,规范市场经济的主体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利益主体通过合法的途径来谋取利益。
道德是引导个体合理确定利益目标,选择利益行为的内在约束力量,近年来,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现象越来越严重,这是导致社会利益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影响了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所以我们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要加强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合理的选择利益目标,自觉的调整利益需求,科学的选择利益行为,正确的处理利益关系。
第五,利益补偿机制。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了一部分个人和群体的利益受损,出现了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差距扩大和地区差距扩大的现象,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同利益主体发展差距和贫困悬殊的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说到底是不同利益群体在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上所具有的巨大差距,它反映了当今社会中利益格局的失衡,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同时也由于发展差距、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可以说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将会成为我国今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给利益受损的个人和群体提供一定的补偿,以提高社会公平的程度,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建立利益补偿机制,除了采取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保障特殊的困难的群体的基本生活之外,最主要的是建立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当前,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个是社会保险制度,比如像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第二是社会救济制度,对老弱病残等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第三是社会福利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增进我们的平等,维护社会公正,缓解利益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当然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并不意味着利益补偿是无条件、无限度的,利益补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与国家按劳分配的政策相适应,如果补偿过度,就会产生新的社会不公平,就会重蹈平均主义的覆辙,削弱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是统一的,社会利益的调整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要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益,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调整各种利益关系,最大限度的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统一。总之,面对当今社会转型中,社会结构、经济体制、分配方式的深刻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利益格局的大调整,如何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现在看来,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是全方位、多渠道的,只有将各种利益协调手段综合起来运用,进行统筹兼顾,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篇:教授讲课心得
关于谭家驹教授在我院讲课的心得体会
ICU杨明医师
2012年11月24日,北京东方天使医疗研究所—谭家驹教授莅临我院。针对现代医疗竞争现状下,如何应用有效的管理理念,市场营销手段、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来发展和提升医院的效益,创生知名度这一论点,做了全天深入的阐述和分析。
通过谭教授的深入讲解如何发展医院的多方新理念,使我感触很深,学习了以下几点:
1.医院建设发展的趋势与要点。
2.医改实施的主要成果。
3.如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如何正确应用人际效益。
5.医疗营销的必要性。
6.如何正确分配人才。
7.医院内部管理分析。
作为重症医学科科主任,通过对谭家驹教授授课内容地学习,结合我院ICU的实际情况,我有一下体会:
一、科室管理的特点:
1.科室是医院工作的执行层。
2.具有专一的独立性。
3.科室间业务互相交叉、渗透。
4.科室为医疗第一线。
5.科主任是学科带头人,集管理与专业技术于一身。
二、科室管理的要点:
1.严抓关键环节,保证完成医疗任务。
2.强化医疗质量意识。
3.监督、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
4.重视人才培养、使用和管理。
5.加强教学、科研、预防工作。
6.强化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三、怎样做好科室管理
1.工作有目标,学科有方向。
(1)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科室?
(2)科室的业务特长是什么?
(3)为哪些病人服务?社会需求是什么?
(4)科室内部优、劣势在哪里?
(5)科室目前的机遇是什么?
(6)科室发展的威胁是什么?
2、科室的内涵建设:科室的框架结构、人员组成设计、梯
队建立。人员培养、管理、竞 争、流动。
3、科室的外延建设:社会影响、建立。群众的信任、科室的形象品牌的建立、协作单位专业人士的评价。
4.重视科室标准化管理。
5.工作要有中心,专科要有重点。
6.加强人才资源开发。
7.加强(目标)计划管理,加强时间管理。
8.身教重于言教。
杨明
2012年12月14日
第三篇:教授讲课主持稿
主 持 稿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欢迎大家参加“书香好少年,好书伴我行”阅读大讲堂活动。今天有幸请到刘艳红教授为同学们上一节关于如何提高作文写作水平的课,相信很多同学会对本节课的内容很感兴趣。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灵山县金龙中学广大师生对刘艳红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
刘艳红教授是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学生》杂志副主编,北京语言大学文学学士、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硕士。青年作家,著有《未来闪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学生读本》等书,并在多家报刊上发表专栏文章。多次担任“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总决赛评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乡村之声《乡村少年秀》作文大赛评委,在指导中学生写作方面很有心得。
接下来,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刘艳红教授为我们讲课!
讲座主题:作文讲座——《带上三个装备,写出高分作文》
第四篇:叶澜教授经典语录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经典言论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1、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2、改变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实现实践层面上的转换;
3、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换。“新基础教育”的四个“还给”
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4、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课堂教学七条: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状态;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班级建设七条: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造性和特色;
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叶澜语丝:
1、“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
2、“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3、“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
4、“新基础的教师,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
5、“课堂上,教师要封住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6、“教师要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善于捕捉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
7、“让教师感受变化、过渡、发生碰撞,进行反思。”“上课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实际状态,课堂组织形式要考虑实效性。”
8、“让学生快乐地、努力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让学生思考,不断感受到挑战。”
9、“把改革和实验看作我们共同的事业,共享创造,共同克服困难,改变被动、等待的心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实验。”“反思、探索、创造成为真正改变课堂的动力。”
10、“孩子表现出来的并不完善,但他有他的美,美就美在他的幼拙。”
11、“课堂是一种生活,怎样在这段时间里积极地、主动地展示生命生命活力,是我们的研究重点。”
12、“师生共同创造课堂生活。”
13、“不同类型的课文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掌握不同的教学重点,形成教学的类模式。”
14、“不研究学生,教师就会变成留声机。”
15、“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再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提高。”
16、“让主体选择,感受选择。”
17、“让孩子们想象时,老师要注意倾听和引导,实现推波助澜,促成动态生成。”
18、“感受教师职业内在的欢乐、价值和尊严。”
19、“教育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业,在创造过程中,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思想都得到发展。” 20、“每天的工作过程有成功、创造和发现的喜悦,教师的职业生涯才会成为重要的生命体验,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欢乐和享受。”
21、“学校的每个人都在追求主动发展,学校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22、“在碰撞、痛苦、困惑和改变中,成为有智慧、有风格、有个性的新型教师。”
23、“让创造的智慧体现在“家常菜”的制作过程中,体现在永不止息的海浪涌动中,而不是飞溅出的浪花。”
24、“在新基础教育中,教师是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反思者、群体合作者和自我更新者。”
25、“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他们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育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
26、“学生在课堂的不同表现,是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新基础的教师要有捕捉课堂信息的能力,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研究学生。”
27、“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改变原来中心辐射的状态,本质上转变成网络式沟通。”
28、辛勤的“园丁”为了整齐,好看,在修剪掉枝叶的同时,也修剪掉了个性和创造的花蕾。
29、“墙壁是学生生命的外化。” 30、要想让一片空地不长荒草,唯一的办法是给它种满庄稼。让我们齐心协力在孩子们空地上播撒善良、博爱、宽容的种子,那么,他们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
新基础教育论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叶澜新论:
新论一:在我看来,普通中小学是整个中国教育的基石,是孕育中华民族未来的摇篮。实现转型,是中国学校21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
新论二:我把21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核心走向定位“实现转型”,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
新论三:“新基础教育”课题组与实验学校的成员,正努力地把上述认识转化为实践形态,开展着创建新型学校的研究性学校改革实践活动。“新基础教育”宗旨:
就是要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二是改革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实行实践层面上的转换;
三是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换。
“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换发出生命的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课堂教学七条: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班级建设七条: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性与特色;
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叶澜: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
“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但是今天的讨论是起点不是终点;今天的交流不可能马上就形成评价一堂课的具体标准,而是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探讨。我今天主要讲四点:
一、开展研究性的改革实践
现在有一种提法——“课程改革能不能成功关键在于评价标准”,对此我不完全赞成。大家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在改革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对课改的制约。但是,是不是我们现在只要把评价标准弄清楚了,我们的课程改革就能成功呢?我认为目前就上海而言,二期课改有了课程标准、有了教材、有了实验学校,但是从学校实践的真正变革的层面来说,还远远没有达到我们所期望的言标。因此.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我们要认真地投入、去实践,去研究二期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实践的意义不仅是单向的,要努力实现两转化——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现实,课程标准转化为教师真实的个人的教育教学行为,而且这种实践的必要性还在于它是一次检验,是对我们现有的课程标准的完善:丰富、发现和再创造。
我们需要持一种开放的态度来看这次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开放的态度首先就是一个探究的态度、一个在改革中大胆实践的态度。这个过程首先要求课改决策人员、教材编写人员、乃至广大的教研人员不要抱着我是课改的指导者的身份到实践中去跟老师们交往,而是抱着在课改中去发现教师的智慧,发现实践中存在的向题和困惑的心态。另一方面,我们的老师,也要把课改实践的过程,看作是—个提升自己专业水平、实现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转化的过程,而不是等待有一套操作方法和一套评价指标的过程。因为我在新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常常感到“模式”和“操作”这两个前一段非常热门的东西对教师智慧、创造意识的压抑,压抑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连老师自已都忘记了,我是可以探究的,我是能够思考的,我是可以有创造的,只期待着现成的“模式”和“操作”。大多数教师都是想改革的;但也有不少人似乎认为有了这一些,就能够比较方便地、快捷地进入到新课程。这种思维方式,是不利于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因为真正的教学改革,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转型性变化。如果没有自己的投入、思考、实践,就难以使这场改革变成真正的实践而产生真实、有效的结果。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有两个标准:第一是会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作反思;第二是不追赶时鬈,会对时髦作出评价,而不是因为时髦所以跟着走。因此今天首先要说的就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新办法,关键是要开展研究性的改革实践。要把我们整个教改的过程作为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我们对改革的认识深化,使我们的行为能体现出新的理念,同时,也就能不断形成我们新的对“好课”讨论标准的认识。
二、研究讨论课堂教学的评价观
评价是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非常有力地推动改革发展的一个抓手。但是要改革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首先需要更新的是课堂教学的评价观。在讨论“一堂好课的标准”之前,首先要回答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即课堂教学的评价观的更新问题,因为如何评价课堂教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是一个新问题,任何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如果我们期望马上来制订一个具体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这个讨论将很难深入,因为任何一个评价指标产生的背后,都有一个评价观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学会的、要努力去做的是对我们过去的评价指标做—个透析,做一个它背后的课堂教学评价观的透析,同时还要搞清楚现在要做评价,我们的评价观是什么?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也许我们才说得清楚我们为什么用这个标准来衡量而不是用那个标准来衡量,或者我们可以说得清楚,为什么要改变过去的评价标准,要用现在的评价标准。
关于课堂教学评价观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理论层面,二是我们已有的实践层面和对这个层面的新的理论指导下的反思,三是跟个人的经验、理念、认识事物的思想方法等一系列相关的因素。所以可以说课堂教学评价观如果没有做一种前提性的深入探讨的话,将是千奇百怪而且都可以说出自己的理由。今天的讨论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以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作为前提性的追求,然后来讨论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具体地讲,课堂教学评价观至少涉及到两个问题,只有回答清楚这两个问题,才能编制具体的评价指标:
①一个是怎样认识课堂,即课堂教学观是什么,这涉及到对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中鲍价值、功能的认识。对课堂教学性质的认识,这涉及到关于课堂教学的目的、过程、效果,同时还涉及到上面讲的这三个层面的相互关系。对这些东西理解得不一样,就会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观。从价值性质到目的、过程、效果,四个方面不是并列的关系,价值是灵魂,性质的认识是对核心的把握,然后渗透到目的、过程和效果。
②二是持怎样的评价观,这涉及到为什么要评价,评价的性质、谁来评价、评价的双方及双方的关系、评价什么、如何来评价等一系列跟评价直接相关的问题。这些直接相关的认识性的问题弄清楚了以后,还涉及评价方案的形态。现在比较多的评价方案的形态是“并列式”评价方案,往往看不到评价之“魂”。目前广泛应用的等级制评价方案、太多是缺乏梯度的评价方案。所以在讨论具体的评价指标的前面,应该有一次关于课堂救学评价观的大讨论,否则很容易陷入到具体、陷入到评分标准、而忽视了它背后的灵魂。
三、进行改革的合理性、适切性的研究
评价观的形成过程不仅需要有认真的理沦探讨,还需要对我们正在进行着的、已经有了实践形态的改革实践作出深入的评析,即评价观不只是理论问题,还应验证今天改革实践。大家一起深入到改革实践中来,讨论评价观,以形成评价观。基于自己的实践,老师们要有一种直面改革实践的批判、研讨、分析然后再提升的过程。我认为在目前的教学改革中,—方面还有相当强的传统影响;另一方面又有许多新的东西、新的形式;新的追求。在这种新的创造以实践方式呈现的同时;又出现了老问题的新表现。
传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还是比较多地对教学做一种预设方案的实施;教学比较多地是教师指定轨道,学生在轨道中运行;老师制定活动节律,学生按节律被动学习。这样的强化程序式教学,按传统教学观来看是比较成功的。在新旧理念交汇碰撞的今天,有些青年教师对传统的一套还没有学象,是因为我们对新东西的认识还不是十分清晰,还没有认清传统的方式从当前和长远来看它的问题、局限到底在哪里?它的根深蒂固的危害在哪里?它与教育内在秩序的背离在哪里?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断反思,不断去重新认识我们传统教学中非常稔熟的东西,依然是我们要想形成新的评价标准前必须做的事。在一批改革的先行者、在我们的教师队伍、教研员中,都能体现出他们对新的教学观念、教学过程理解以后的比较大胆的改革实践。这种改革性的尝试,作为探索者来讲,它是思考以后的行动,但对于模仿者来说,往往就会转化成形式化的东西和教条式曲东西。我们往往喜欢把好的东西形式化、教条化,结果在好的东西还没有很好地长大的时候;它已经开始被窒息,开始僵化。对今天在进行的改革,应保持清醒的认识,要防止形式化、教条化。
①关于形式化,即不讲实效,不讲实质,做表面文章。目前,新的东西的形式化也不少,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和小组讨论的泛化等,是为做而做,为改而改,不讲究为什么。我认为形式永远不是绝对的,形式是可以选择的,要靠人来利用,不是简单地有这么几个形式就是好课。
②关于教条化:跟形式化有差别,其问题在于忽视了教学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由具体的人进行的一个活动过程,忘掉了具体,拿一个框架来套,不管哪一科、哪一类学生、哪一类学校、哪一类教师。比如“质疑”,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都去质疑了。还有“探索性研究”,每个层面上都要探索,从幼儿园就开始探索了,没有序列、没有过程、没有重点、没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对学习生厌往往是因为我们教师教学的教条化,把一切弄得没有了滋味、没有了一种具体情景中的学习需要。这两种现象(形式化、教条化)如果不去重视、不去研究、不去改变的话,它可能会成为窒息新课程发展的一大杀手,因此,我们要进行改革的合理性、适切性的研究。四、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我们“新基础教育”而言,我认为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是:
①有意义。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所以第一点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说,它是一节扎实的课。
②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你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是充实的,能量是大的。
③有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④常态性。我们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成了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大量的准备,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是准备好的东西的再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新基础教育”反对借班上课,为了让大家淡化公开课的概念,至少不去说“公开课”,只有“研讨课”。不管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所以我把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
⑤有待完善的课。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作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为真实的课。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象很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他的心胸也变得博大起来。同时他也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四、朱永新:让我们拥有一种教育生活
我们在上个世纪末叶,本世纪初叶,有一个教育工作者,他来到了一个贫瘠的山村,那里的人们已经习惯于贫穷甚至于愚昧。他们很遗憾地对这个教育工作者说,真的非常抱歉,我们没有什么东西招待你,我们这儿只有满山的石头。而这个教育工作者拿起一块石头告诉他们,这可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他能够熬出一锅非常鲜美的汤羹。这些农民都抱着一种怀疑的眼光看着这个教育工作者,说石头还能熬出汤啊?这位教育工作在村子里面支起一个大锅,大锅里面装满了清水,他把这个石头就放进了清水里面,当然在放之前,他把石头洗一下,洗干净,烧火。他用勺子搅了一下这个沸腾的石头汤,说这个味道这么鲜美,只是我没有带盐,你们谁家有盐拿点盐来。大家拿了点盐来,他说味道不错,如果有虾米更好了。有人找了虾米,他说能有野菜更绝了。正好山上一个小女孩拿了野菜,洗干净又放在锅里。他又借了一点味精,借了一点肉末、醋和酱油。就这样熬出了汤来,这时漫山遍野有浓浓的香味,山里的人从来没有意识到,石头能够熬出这么鲜美的汤出来,大家心里面开始燃烧起希望——我们说这个石头叫什么?这个石头就叫新教育。新教育不是这个教育工作者干的,新教育就是我们所有的在座的各位,每人把自己的实践,把自己的创造装进了这个汤里,汤就是新教育。我觉得新教育是我们共同的创造,新教育这个共同体,他还能创造出来更多的美味,所以我说这是现代寓言,同时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所以我们新教育工作体的形成,我觉得在这四年的历程中,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有了我们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第六次的新教育工作会议。
在这四年的过程中,我们最初提出的四个改变,应该说是努力地在实践着。第一就是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这是我们整个新教育实验的宗旨。新教育实验提出要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要让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所以我们把教师的问题作为整个新教育问题。这也是我们针对很多历史上的教育思潮,教育改革,教育实验,包括我们近年来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些分析提出来的。因为过去大家比较少地关注教师问题,关注教师的行走方式,包括一些实验后来为什么没有得到非常深入持久的开展,我们觉得和教师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教师问题往往成为教育改革的瓶颈,成为整个教育系统中最难突破和改造的部分,所以新教育实验在最初的时候,就把教师的发展作为首位,提出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享受成长的幸福,享受自己发展的快乐,同时享受教育追求理想的成功。据不完全统计,投入新教育的503所学校,大概有5万名教师,教育在线的注册会员有16万3千多人,经常登陆我们在线的大概有25000人,在我们教育在线开博客的老师有近1万人,说明新教育实验已经影响了中国一个非常众多的群体。大家也看到,在四年的过程中,一批普通的老师在实验中得到成长。我们前不久在教育在线的网站上发过专题贴,我们一大批优秀的老师,每个人的故事都非常精采,非常感人。我想在座的很多老师,实际上都有自己的故事,我就不多说了。
第二,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我们希望学生能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通过塑造未来的公民而创造未来。培养怎样的人的问题,在新教育实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期待新教育实验应是培养既具有民族情怀,又有着全球视野,既有本真的生命体验,又拥有全面的科学知识,具有创造能力的未来公民。新教育实验把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共同成长作为我们实验追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在实验中,我们一直期待孩子心里有梦想,脸上有笑容,一直期待着学生能够和教师对话,教给学生终身有用的东西。到现在为止,大概参与实验的学生大概有80万左右,在这些学生中,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刚才我们提到的这次参加我们会议的何依平的女儿海林,这样的学生非常多。
第三,新教育实验改变了学校的发展模式。学校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场所,是教育活动的中心。我们只有把学校改造成真正的学习型的组织,成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拥有杰出的校长,优秀的教师队伍,拥有具有特色的发展模式,这样才能让学校得到真正的发展。这几年来,应该说我们的三所示范学校及20多所优秀学校(事实上我们知道,我们这次对所有的学校进行了全面的考量,专门组织专家,有80多所学校可以晋级),在实验中是成长和发展的。
第四,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科研模式,基本上是“我和他”占主要的。这种范式下面,把研究者,教师与他的生活毫无关联的现象,把自己当成客观研究现象,可以把他作为一个静物,通过分析,获得一些数据,一些资料。认为这些数据和资料就是研究,就有他的价值。这就是所谓传统的,经验的实验派的实验方式。我认为,教育是活生生的研究。在教育的领域中,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是主体,你和我,并不是一个分体的,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构成的这样一个最新的团体。这就是我们新教育实验为什么没有用传统的实验的方式来做的重要原因。因为我们觉得教育是一种真实的生活。
新教育实验已经走过的历程,应该说虽然很短暂,只有四年的时间。但是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应该说新教育实验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首先是一大批理论著作在做起来。这次我们在这里有个小的陈列室,非常非常小,明天我们会在六一小学做大一点的陈列和展示。大家可以看到,每个新教育人在行动的同时都在想,没有思考的行动是盲目的。事实上每个新教育实验人都有他自己的教育哲学和教育追求。我们在相关著作中,呈现了他们的思想,特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在推出的新教育实验研究丛书,记录了我们的思考,新教育实验出版了大量的论文,特别是我们一线老师的教育随笔,我觉得这是新教育实验理论研究最好的丰硕的成果。我们很难统计,到底有多少位老师写了多少万字的随笔,出版了多少著作。我最大的感受,我打开电脑,每天都接到很多老师给我发来的短消息,请我为他即将出版的书写序言。我欠了很多很多的债,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写序言。因为每天都有这样的短消息。
与此同时,新教育实验也引起了媒体朋友的广泛关注。大家看到,中国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关注新教育。昨天下午新教育实验举行了一个媒体的见面会。感谢媒体长期以来对新教育实验的关注,很多媒体人,都在自觉的参与到新教育实验中来,他们为新教育人追梦的精神所感动,比如《莫愁》杂志社的主编,他在报告的过程中,参与进来了,成为我们新教育实验的主持人。还有很多人,包括张金平先生,他是南丰窗的主笔和经济观察报的主笔,是他牵线,媒体通过他认识我们的新教育。灵山资助教育经费500万,也是通过媒体。这些媒体为我们新教育给予了很多的关注,所以借这个机会向所有的关注参与我们新教育实验的所有的人,表示最崇高的谢意!谢谢大家。
二、关于新教育实验的发展构想
因为准备的内容比较多,可能没有时间全部讲完,我们今天晚上对整个的文稿做一次梳理,希望明天把初步的文案发给大家。
“十一五”期间新教育实验要做什么,请大家仔细注意我们这次新的提法,包括对六大行动认识的提法,我们都有一些新的变化。我希望经过新教育实验,以今天的提法为准。请大家要注意,今后所有新教育人,传播新教育理念,落实新教育行动的时候,能够以今天的讲话为准。当然它还是动态的,还在不断修改,不断提升和发展。
第一个目标,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大家知道,这次刚刚颁布的新的义务教育法,有四个重要的亮点。昨天中午我们做了一个访谈,解读新的义务教育法。我认为新素质教育写进国家的法律,是这次新义务教育法的亮点之一。因为应试的压力,分数的压力,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一个枷锁。我们怎么样挣脱这个枷锁,怎么探索一条新的素质教育之路,对素质教育有无数种解释。去年有中央教科所,全国的著名专家,与一些教育的大师挂帅,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我不知道他们最终的研究结果是什么。但是我认为,事实上对素质教育比较共通的认识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面向所有孩子的教育;二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不是简单的分数的教育;三是可以持续发展的教育。它是帮助教师和学生能有一种终身的自我发展能力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是简单的当下的教育。新教育实验,在上述三个方面有自己明确的追求,面向所有人。新教育实验新的教育理念是提升一切的人。我们希望所有的父母,所有的孩子,所有的教师,所有参与到活动中的人都能够得到发展,全面的发展。新教育实验非常反对以分数来论英雄,非常反对用考试来代替所有的教育过程。大家看到我们的六大行动,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有人说了,你新教育实验为什么不关注体育,不关注科技教育?事实上这些都在其中,我们不能期待一个实验把所有的中国教育问题都解决,我们只能期待着这个实验,中国教育最缺的是什么,我们补什么。现在最缺的是人文精神,新教育六大行动是以关注人类的崇高精神,以及人类崇高精神的对话为基本特征,我认为这是中国教育最缺少的做人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当然我们明确提出,新教育实验应该是为人的一生,终身发展,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所以大家也看到,在我们下一步新教育实验发展中,我们有一些新的构想也是这样的考虑。我相信,再经过五年的努力,新教育实验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一个品牌,这并不是一个奢想。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我们在中国素质教育探索的方面,能够成为一个典型,一面旗帜。
第二个目标,全力打造植根于本土的新教育学派。大家可能记得,我们的第三次会议上,曾经提出苏州学派,陶会长也提出了苏州学派。我跟他说我们已经改了,我们不提苏州学派,我们提植根于本土,植根于苏州就是苏州学派,植根于北京就是北京学派,每个单位,每片土壤都可以养育他自己的一棵参天大树,哪怕是一个苏北的农村,我想都是他本土的。对于打造新教育学派我们是有信心的。关注新教育的可能知道,有人曾经提醒我们,说你们还想打造什么学派,你们离学派还很远。我说谈派色变是长期以来中国学术制度以及孤立的学术格局所造成的一个现象,很多人都不谈学派。我觉得在当前的中国,提倡学派,既体现了我们学术勇气,也体现了我们学术追求。为什么我们一会儿一个精神分析,一会儿一个人文主义,为什么不能有中国自己的,中国本土的教育学派呢?我相信我们应该能做得到!实际上,所谓的学派,在传统意义上,是局外人对局内人的一种称呼。被称作某一个学派的人,他自己并没有认识到,或者并不一定认同这样的称呼。有的人最初也没有想创建学派,很多学派是自然形成的。但是我说学派也是可以创建出来的。为什么可以创建出来,这是一种学术的自觉。所以我们觉得学派可以用来建立我们新教育共同体,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学术风格,我们的话语方式,我们的做事方法,我们的基本主张,成为我们共同体所拥有的基本的范式,我觉得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新教育实验,期待着在今后五年中的成就。
所谓学派,无非是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在理论的层面,必须要有自己的代表著作。我想这个并不难。事实上,在“十五”期间我们就有一批理论的著作,这些理论著作还没有鲜明的学术特性和理论体现;但是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已经做了规划,一会儿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理论构建的雏形。代表人物不用说,我相信今后“十一五”期间,我们会更多地涌现出我们学派的代表。这个代表人物可能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我们一线的老师,通过学术-自觉学术意识,通过丰富自己的理论素养,形成自己理论的追求和理论的思想,成为新教育学派的理论代表。另外一方面是我们这些理论工作者,走出书斋,走进校园,走进教师的生活。因此“十一五”期间,我们会吸引更多的教授进入我们的团队。这次北京师范大学的吴应海博士也来参加我们的会议,最近他的一本著作就要出版,作为我们新教育实验课题的一个重要的成果;南京师范大学年轻的教授冯进军教授,他将领先我们新生命教育。我们会吸引更多有志于走进新教育生活的教育理论工作者进入我们的团队。我们两支队伍汇集起来,我相信应该能够涌现出一批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形成,代表著作形成,理论构建自然会形成。
而在实践的探索上,任何一个流派,必须有自己的代表性的实验基地,实验学校。事实上,今天来到这里的学校,相当多的学校,他们所做的探索,只要坚持下去,只要在“十一五”中,自觉地用理论武装,自觉引导教师和学生自觉地真实参加到新教育实验中,就是很好的实验基地。我相信我们新教育实验打造流派的梦想是可以实现的。上述两个梦想,就是我们所有新教育人共同的期待和目标。这不仅仅是我们总课题组的成员所做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代表人,都有可能出版理论著作,我们总课题组会为我们所有的新教育人提供最好的服务。
在“十五”期间的新教育实验,我们对“新教育”做了一个定义,到目前为止,我们认为相对满意的一个定义。新教育是什么?很坦率地说,“十五”期间,四年的历程,很多人问我新教育是什么,我讲不清楚,我们总课题组也没有对它进行一个清晰的定义,什么是新教育。这次我们有了,什么是新教育?我们提出新教育实验,是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基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的实验。这个定义相对比较简约。我觉得它大致反映了新教育实验的对教育的一种理解和追求,特别是这句话: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我一直认为,任何教育理论,大致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第一是它的本体论,第二是它的价值论,第三是它的方法论。它的本体论,是反映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从本体论上来说,我认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所谓的教育生活。从价值论来说,我们认为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而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从方法论来说,我们主张通过营造书香校园的行动,以及通过新公民新生命的项目,来实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所以“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句话,从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上都能够反映我们基本的观点。什么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认为有这么几个意思。第一,教育就是生活。这句话是针对过去比较传统的理解,教育是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做准备,教育是为了未来的。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方式,是行动的方式,教育作为促进美好生活,作为一种手段的同时,本身它应该是一种幸福的生活。
第二,教育同时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教育是一种生活,但它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必须确保受教育的个体生命获得充分的成长,必须实现社会对于一个未来公民的希望。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生活。我们这样又在教育生活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超越。这种教育生活,不能仅仅等同于学校的教育生活: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生活,但是又不能等同于学校教育生活,像在家庭里父母和子女的沟通,在职业生涯中,我们每个人的学习,都可以视为教育的生活。所以教育生活,应该是从坟墓到摇篮,从摇篮到坟墓。
第三,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而不是痛苦的。教育既然是努力去促进每一个人能够过一种幸福的生活,则本身它也应该是幸福的。所以我们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仅仅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还有当下某一些激情的教育描述的这样一种结果。在当前这样一个教育背景下,许多地方和有一些教育,学生的童年和心声充满了失败,没有美好的梦想,很多孩子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媚,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成功的情怀和感恩之心,我们的孩子甚至很多老师们已经没有幸福可言,甚至于在我们教育在线的网站上,我们也经常看到和听到,我们的老师在诉说他们痛苦的经历。
第四,教育生活在追求幸福的同时还应该强调完整。在当下的教育中,最缺乏是做人的教育,德行的教育。为此需要真正期待教育能够全面和完善。一开始讨论这句话的时候,我们课题组争论了将近两个小时,一直定不下来。就是这句话,我们讨论了两个小时,怎么去界定,但是没有更合适之前,我觉得这句话可以表示我们新教育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
五、教育专家林格:教师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护好学生的主动性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之间的沟通和感应
中国教师报:您说过“教师和家长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护孩子的主动性,而不是去控制甚至摧残它”,对于教育者来讲,这一点为何尤其重要?
林 格: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是一切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教育回归本质的起码要求。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家长素质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了这一点,这很可贵。但在与教师和家长的交流探讨中我发现,还有相当多的教育者对教育的本质和人的发展基本规律的认知有待提高,对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如果搞不清楚,教育者也就无法寻找到教育的切入点。
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孩子,二是解放孩子。而发现和解放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其中包括两个层面的尊重:一是高度尊重孩子的发展权利。与成人一样,孩子也具有生存权、发展权,等等。二是高度尊重生命的发展规律,我们至少应当尊重生命发展的以下这几个基本规律。
主动性。人的发展具有主动性。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很多高级本能,比如思想、想象、发展,等等。其中最根本、最核心的本能是主动发展,教育者应该高度尊重、利用这个基本规律。人的主动性包括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通过对大量史料的分析和有关理论的梳理,我们发现,在影响教育行为的诸多因素中,有一个因素是居于核心与灵魂地位的,那就是人的主动性。它是一个人的“脊梁骨”,没有它的支撑,人是无法“站立”的。歌德说过:“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个奴隶。”人的主动性,表明了人的自由与解放的程度,应当是人的本质属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主动性不断增强的历史。
每个学生都具有主动性这种高级本能,因此,协助拓展任何一位学生的主动发展可能,应当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激扬学生的主动性呈现为这样的教育过程:当学生隐约感觉到了发展可能,而还没有来得及产生什么具体动机时,会产生一种独特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叫美感。一位优秀教师,就是能不断提供给孩子这些美感,也就是不断展示给孩子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这时候,孩子的内心就会油然生发出实现那些可能性的冲动与激情,孩子就开始了自主学习的旅程,教育因此实现。相反,如果我们执著于“灌输”或者“填鸭”,实际上就是对学生的这种高级本能的蔑视和控制。他们被动地“学”,被动地接受你的影响,逐渐就会失去对学习的热情。真正的教育就是这样一种大智慧,具有激扬人高级本能的无穷魅力。
成功性。小成功孕育大成功,要让孩子不断获得小成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才能获得大成功。教育者在帮助学生设立阶段目标时要注意尺度,“跳起来正好够得着”应是目标设立的基本原则。正如很多专家认为的那样:人是在反复的小成功中走向大成功,在反复小失败中走向大失败。在教育领域内,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是不成立的,应当是:成功是成功之母。成功性的含义分为四层意思:一是每个学生都是想成功的;二是每个学生只要通过努力,都是可以成功的;三是我们需要无条件保护孩子成功的愿望和信念;四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条件和台阶,让孩子自己走向成功。阶段觉悟性。事物发展都是有序的,人的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不能拔苗助长。教育的最低纲领是培养能力,而所谓能力,就是人主动利用条件实现预定目标的可能性。能力培养的核心问题是,引导阶段觉悟。只有帮助孩子自己悟到了,孩子才能做得到。
中国教师报:您刚才提到高度尊重人的发展规律是最根本的教育之道,也是教育回归本质的客观要求。那您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林 格:关于教育的本质,我的体会是,正如卢梭所说的,教育就是生长,这和甲骨文中“教育”这两个字的含义是高度一致的。“教”字,上面是一个棍棒,底下是一个子,引喻为“上对下”的影响。影响靠什么实现呢?靠右边的“文”字,“文”在甲骨文当中中间有一个“心”,“育”在甲骨文中则是“孕育新生”的意思。
也就是说,从本源上,教育就是用心灵去感应、孕育、温暖另外一颗心灵,让孩子的心灵充满温暖与阳光。
这个感应、孕育、温暖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被培养和被教育的的过程。我们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三个维度,即长、宽、高。
“长”是擅长,人有一技之长,并能不断学习,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宽”是指能与人相处和合作。因为我们是一个社会的人,我们的人才必须善于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更要有包容之心。
“高”是指一个人人格的构建,“高”决定这个器的容量。这是关键,因为教育的最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中国教师报:我了解到您开展相关研究多年,并在一些学校进行了教学实验和探索,如何在学校教育层面上落实您提出的这些理念?
林 格:我们在学校教育层面开展的教学实验和研究主要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培养不断自我更新的习惯,把学生从低级的学习行为习惯中解放出来,从而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最终实现教育“不教而教”的目的; 二是从孕育良好的品质与道德行为入手,分年级、分学期进行训练与自我训练,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建立健全的人格,培养平和稳定的成功心理状态。
总之,教育者的创造性工作就是要为每一个孩子创造一种适合他们自己的教育。奥修说,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我们的教育,就是要给每一个孩子以个性化的、合脚的“鞋”。
而在学校教育层面,是要落实四个具体任务:一是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与健康的自我概念。二是全面依靠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心里有他人。三是用心灵温暖孩子的心灵,激发其潜能。四是从培养孩子的习惯着手,健全其人格。
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与探索后,我坚信,从习惯着手,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从而将德育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环节中去,实现德育、智育双丰收,是中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现实路径,我们把这个路径称作养成教育。我这里所说的养成教育是大教育,是全方位的素质教育理论实践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抓关键期
中国教师报:从培养习惯入手,开展养成教育是包括您在内的19位专家进行了多年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一个成果,但我们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就是过多强调习惯的培养会束缚孩子创新能力的发展,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林 格:恰恰相反,养成好的习惯,是人的解放,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坏习惯就像绳索一样把孩子束缚住了,比如马虎,上课不认真听讲,乱花钱,不守信用,磨蹭,等等,对孩子的影响是致命的。只有培养好的习惯,帮助孩子从这些人的低级行为中解脱出来,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在孩子的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每个成长的特定阶段的生理变化都会带来他的认知和兴趣的变化,教育者要遵循这些变化规律,并做出合适的调整。基于这样的认识,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需要抓关键期,不能错过,这一点,教育者要做到心里有数,比如: 小学教育主要抓三点,首先是趣味。从孩子感兴趣的地方入手,从趣味入手,培养学科兴趣,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这是在小学一二年级重点要抓的;小学三四年级是差生和好学生的分化期,这个时期的重点要抓孩子习惯的养成,侧重培养做人、做事、学习的习惯;孩子到了五六年级,主要要抓思维方式的训练养成,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学会创造。
初中教育的关键点是学生自我概念的建立,包括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控制自我。这个阶段教师和家长都要学会退一步,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和舞台展现自我。还有就是在这个阶段要注重学生的理想教育,理想教育分三个层面——生活层面、职业层面、社会层面。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可以从根本上化解青春期的诸多问题。
高中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能力。反思孕育大智慧,只要学生具备了反思的习惯,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不会很差;高中生能力养成关键期是高二和高三。评价这个时期的孩子能力高低的标准就是看他主动利用现有条件形成某种可能性的程度。
中国教师报:在中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教育者应该注意什么?
林 格:孩子最主要的生活内容是学习,孩子学习不好,做人就没有信心,德育就无从谈起。因此,关注学习效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是新时期养成教育最重要的使命之一。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一天里,学生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整个青少年的最佳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作为一个学生,如果课上得不好,问题是很严重的。
阶梯式学习法
中国教师报:怎样才算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林 格:作为养成教育总课题组的一个重要发现和总结,我们推动实施的一个基本方法是阶梯式学习法。阶梯式学习法是激扬课堂活力的一种方法。就是把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分成五个不同的阶梯,告诉学生每个阶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让学生以此为参照,审视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效率、效果,达到引导他们自动沿着阶梯往前走,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方法由著名教育专家程鸿勋进行了接近三十年的开创性实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阶梯式学习法的五个阶梯是:
一级是跟着上课。上课时,学生简单地听,被动地抄着笔记。这样上课,劳动量很小,一点都不累,但这样过分“老实”地上课是低水平上课,是学习不能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级是懂记上课。主要有两个标准,一是积极思考。学生学习好坏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上课思考不思考,是否积极思考的问题。而是在懂的基础上有意记忆,课末能复述出课堂的主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记忆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大有潜力,所以,一定要加强有意记忆和课末复述。
三级是联想上课。它也有两个标准,一是积极思想,展开联想。学生上课一定要多想,想得越多越好,充满幻想都好。二是能主动积累经验。学生主动积累经验,是他们形成和增长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级是多得上课。有三个标准:一是能培养概括能力。一个人面对纷乱繁杂事物,能用几句话概括其本质,是他有能力的重要标志,若能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去这样努力,概括能力会有更大的提高。二是学生能充分发挥个性特长上课。善于逻辑思维的就多推理,善于形象思维的就多想象,发挥特长上课既愉快又容易取得成绩,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方面。三是努力扩大课堂收获。老师的哪个字写得好,那句话讲得漂亮,哪个动态优美高雅等,都能留心学习和增加美感。人的成长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多留心,多积累。机会是给有积累的人留着的。
五级是专论上课。它也有三个标准:一是学生对知识有“超前兴趣”,有自学的能力和方法,有独到的见解,并能用较精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二是能形成知识专题或结合社会实践的专题,进行主动探索式的学习,从而促使学生走向高水平的研究性学习;三是课堂上互动讨论时善于交流,热爱集体,能很好地进行合作学习。
当然,预习、复习、作业甚至德育都可以分成五级。经过实践证明,这个方法是有效的。教师要放下“自我”,做“一面镜子”
中国教师报:在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林 格:每个孩子都是要求学习、渴望成功的,人自身存在的主动性及蕴涵着的无限可能性,是教育的秘诀。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实际上是引导,协助,激扬,突破。
因此,真正的教育是一种无意识教育,它的最高境界是教育者全面依靠学生主动发展的愿望,帮助养成主动发展的终身习惯。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教育策略,就是:教育者向孩子学习,也就是教师彻底放下“自我”,不要执著于“教”,学生自己就会学习的,最为要紧的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中国教师报:要做到放下“自我”,其实是很难的。教育者如何才能放下“自我”呢? 林 格:如果我们的心灵是温暖的,去跟孩子沟通的时候,不一定需要说很多话,教育就实现了。
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一条暗线,这个暗线叫“自我意识的不断完善和拓展”。而自我意识的建立和完善取决于要有一面镜子,因为孩子只有从镜子当中看到自我的时候,自我意识才开始萌芽,那么教育者所起的作用,是做“一面镜子”。你不需要说话,只要你自己很干净,孩子就能从你的言传身教中发现自我,真正的教育就是这样的。
放下“自我”其实就是放下教师在教育中的主体意识和在课堂上的强势地位,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学生的存在。建议教师学会闭着嘴说话——尝试用你的情绪和状态去感染孩子,让孩子感觉到你的温暖。
第五篇:《最后的常春藤叶》讲课稿
《最后的常春藤叶》讲课稿
一. 导入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你们是怎样看待生命的呢?(提问)珍惜生命的人值得我们学习,而关爱他人并为此奉献生命的人更显示人性的光辉。今天我们追随美国作家欧·亨利走进他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 二. 介绍作者
欧·亨利,原名威廉·悉尼·波特尔,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与莫泊桑和契柯夫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的巨匠”他出生在贫苦的医师家庭,一生创作了300多部作品。这些作品主要是描写美国百姓的生活,构思新颖,语言幽默、诙谐,他的结局往往出人意料。并且富有生活情趣。代表作《麦琪的礼物》、《命运之路》等。同学们可以在课下阅读他的作品。
三.(1.重点是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2.难点是体味欧•亨利式的结尾的妙处。)
既然这篇文章的体裁是小说,那么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答:人物、情节、环境。小说必须要塑造人物形象,一篇小说可以塑造一个或多个人物形象。
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可以从几方面入手呢?
1分析直接描写
也就是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
2.分析侧面描写
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3.分析细节描写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
情节就是人物的性格在相应的活动中表现出来,这就构成了小说的情节,小说的情节既要吸引人又要合乎情理。环境是小说的第三个要素,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环境要和人物的表现和时代相适应。同学们在写作中要注意小说的写法。
课下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给同学们几分钟快速浏览这篇课文,同时思考这样的问题。故事发生的地点?描写了哪些人,谁是主人公?小说描述了怎样的一件事?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一会我提问。三. 基础知识的积累:
镴(la):锡与铅的合金,可以制器皿。邋遢(lata):肮脏;不整洁。
蹑手蹑脚(nie): 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
摸、鬼鬼祟祟的样子。殡仪馆(bin)
发生的地点:格林尼治村,一个社会下层艺术家聚居的小区。描写了:苏艾,琼珊,贝尔曼。
主人公是贝尔曼。为什么?怎么样鉴定一个人在一篇小说中是主人公。(看它在全文中是否具有典型的意义。是否对表达的主题思想有直接的作用)
描述了老画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歌颂了老画家贝尔曼舍己救人的品德。每个小说都有线索,那么我们以时间为线索来给文章传一个线。
十一月:琼珊病倒。一天早晨:琼珊病重。
这天夜里:贝尔曼画常春藤叶。第二天早晨:琼珊病危,贝尔曼生病。
第三天天色刚明:琼珊病情好转,贝尔曼被送到医院。第四天:琼珊脱离危险,贝尔曼在医院去世。
小说按照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分为四个部分。开端:从开头到第10页她恢复的机会准能从十分之一提高到五分之一。描写了年轻画家苏艾和琼珊共同生活工作,琼珊不幸感染肺炎,生命垂危。
我们来看精彩的句子。华盛顿广场西面的一个小区里,街道
仿佛发了狂似的,分成了许多叫做“巷子”的小胡同。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小区街道的特点,语言幽默风趣。
“肺炎先生”并不是你们所谓的扶弱济困的老绅士。这句话用“肺炎先生”这种称呼令人忍俊不禁。体现出本文语言的幽默。
那一成希望在于她自己要不要活下去。
这句话表明医生告诉苏艾,活下去需要琼珊树立信心。同时这句话为下文琼珊的心灰意冷作铺垫。
小说在开头交代了人物居住的社会环境和琼珊不幸感染肺炎,生命危在旦夕。作者对小胡同的说明不是直接叙述。而是迂回曲折。风趣幽默,想象奇特。
第二部分:发展 好友苏艾鼓励好友琼珊树立信心,战胜病魔,琼珊却放弃了求生的希望,深信窗外最后一片藤叶掉下来时,自己也应该离开人世。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
这句的意思是琼珊把自己活在世上的时间同即将飘落的几片常春藤叶联系起来,表明她彻底放弃了生存下去的念头。同时这句话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作用。
这个时候老贝尔曼出场了,既然我们刚才已经认定他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我们看看他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初见贝尔曼:形象一 第30段
正面描写: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爱讲大话,牢骚满腹。——一个穷困潦倒,消沉失意,好高骛远,郁郁不得志的失意老画家。
再见贝尔曼:形象二(正面描写)32—35(当得知琼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后)
语言描写: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可怜的琼珊小姐”
——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重见贝尔曼:形象三(侧面描写)
医生:他“身体虚弱,病势来得凶猛。他可没有希望了。” 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冒雨画上去的,因此得了肺炎,两天就去世了。
——人格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精神得到展现。第三部分:高潮 看到经过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有一片藤叶挂在一根藤枝上,琼珊又燃起了生的欲望。
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个藤枝上面。这句话详细地描写了最后一片叶子。“深绿”“傲然”写出叶子的勃勃生机,给人以生存的力量,暗示出这片叶子能够救活琼珊。
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
这句话是说琼珊看到那片常春藤叶虽然经北风的怒号和雨打仍在枝上,她的心中又燃起了生存下去的希望,不再一味地等死。
第四部分:结尾。主要写琼珊脱离了危险,最后的常春藤叶拯救了一个年轻而又几乎失去希望的生命。但这片叶子竟是老贝尔曼为拯救琼珊,在一个风雨之夜画上去,他为此付出了生命。
贝尔曼画常春藤叶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
作品没有写实这一情节,使得小说产生了出人意料的效果(欧·亨利式结尾)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老人是怎么画的常春藤叶。
全文的情节简单,主题也非常的奇特,它只不过就是截取了三个不出名的画家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就作品中的人物来看,也没有惊人之举,但是贝尔曼的默默无闻却成了展示了普通人高尚的精神风貌,也讴歌了下层社会的人性之花。我们看到作者把生与死的契机联系在一片藤叶上,这是非常别出心裁的构思。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 1.欧·亨利式的语言
他的语言采用幽默,风趣,俏皮,夸张,带有喜剧性的色彩。让读者在描写中领悟到了庄严的思想感情。因此他也获得了
“曼哈顿桂冠诗人”的美誉。2.欧·亨利式的结尾
我们看到他文章的结尾最大特点就是出人意料,既在意料之外,在情理之中。而且意外的结局会给人令人宽慰的带有眼泪的微笑。
整篇文章我们学完了,同学们当我们面对疾病、穷困或其它灾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看待问题呢?
学会战胜厄运,珍爱生命,使我们生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畅所欲言)
板书
贝尔曼 初见:穷困潦倒,消沉失意,好高骛远,郁郁不得志。
再见: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
重见: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