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傅庆林教授
姓名:傅庆林
性 别: 男
傅庆林教授
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教授
傅氏中医第七代传人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客座教授,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特聘专家
武汉市金方中医药研究所所长
研究领域
擅长运用“内服外敷、内病外治、内外同治”为特点的“傅氏疗法”治疗肿瘤、糖尿病、中风后遗症、风湿类风湿、颈椎腰椎病、哮喘病等疑难杂症
个人贡献
傅庆林教授出身于百年中医世家,傅庆林教授师承祖业,从事中医临床与中医药研究三十多年,在中医、中药学研究、中医脉象研究等中华医学的核心技术上倾注了心血,傅氏中医第七代传人,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及研究30余年,在中风后遗症、哮喘病、糖尿病、风湿类风湿病、颈肩腰椎病、面神经麻痹、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有独到之处。在继承发扬祖传中医文化和技术的基础上,本人研究发明国药准字号新药一个;保健产品三个;械准字号产品一个;功能性食字号产品若干系列。获武汉市科技成果奖一项,发表在国际,国内刊物上优秀论文12篇
第二篇:傅剑林先进事迹
傅剑林事迹简介
傅剑林,男,1971年10月出生,广西南宁市人,大专学历,现为宾阳县山大旺甜竹笋基地(七彩野山鸡生态养殖基地)负责人。1992年-2002年科隆电器广西分公司售后经理
2003年-2004年上林杨渡鑫景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5年至今宾阳县山大旺甜竹笋基地(七彩野山鸡生态养殖基地)负责人
傅剑林是一位敢于创业善于创业的青年,他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服务社会,共投资200多万元建立宾阳县山大旺甜竹笋基地(七彩野山鸡生态养殖基地),进行立体种养。种植甜麻竹1000亩,养殖七彩山鸡5000多羽,年内生产甜竹笋50万斤,收入40万元,出栏七彩野山鸡20000多羽,收入30万元,安排就业500多人次。年产竹材400吨左右,通过深加工后,比卖竹原料增值近20倍,每吨卖价在7000元左右,仅甜竹笋深加工可增加60多人的就业。干竹叶是基地收入的又一项主要来源,每斤干竹叶(8公分以上)在2—4元左右,可谓利润巨大。其引进七彩野山鸡养殖项目后,已带动76人进行养殖,养殖规模3000多羽,促进群众增收15万元。
傅剑林自创业伊始就树立了依法创业、合法致富的经营理念,依靠自己的合法经营不断壮大基地的规模。致富不忘乡亲,他决定尽他的力量,为农村、为乡亲做点事情,捐资助学,捐款修路,服务社会。他开放基地为有志创业青年参观学习,免费将种养技术、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大家。在他的辐射带动下,先后有1800多人到基地考察培训,已带动70多人走上自主创业之路。
傅剑林创业事迹深受关注和肯定,曾有南宁日报、南宁晚报、中国青年报、南宁电台、南宁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记者深入基地系列报道。基地确定为县、镇青年创业种养致富示范点。其本人也荣获第五届“宾阳十大杰出青年”,第八届“南宁十大杰出青年”。
第三篇:马庆军教授
学术追求,永无休止
医学是常新的,如果不紧跟着时代的节奏,很有可能被时代甩下。而马庆军对新事物的热情“在整个骨科界都是出了名的”。
他每天深夜1点休息,凌晨5点起身,目的很简单:抓紧时间读文献。“读书读书!”没事他总喜欢这样喊。
他还喜欢听讲座,无论哪个学科的前沿讲座他都感兴趣。“去听听嘛,又没坏处。”
骨科中的新技术“打压置骨术”在国内开展还不多,他却了解得十分透彻,讲起来旁征博引,十分熟稔。
“老马最大的特点就是书读得多,基础知识很扎实。”提起与自己共事多年的老同事,骨科副主任张克说,“老马爱读书在整个骨科界都是出了名的”。
繁忙的工作、学习之余,博览群书是马庆军最大的爱好。灯下苦读,乐在其中。这种发自内心的热爱转化为学术科研上的累累硕果。马庆军在骨科基础科研方面造诣深厚。他身先垂范,主持、参与了多项国家及省、市、校级科研项目;多次获得国家及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励。他参与了卫生部“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颈椎病的微创外科治疗”、“脊柱肿瘤的外科治疗与研究”等重大课题。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骨折的局部基因治疗”,以及组织工程方面的研究等三项。参与编写、编译《创伤骨科学》、《脊柱外科学》、《外科学》等5部;在国家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有建树性学术论文50余篇。2003年获卫生部人事局及中华医学会的骨科留学归国人员学术论坛三等奖。曾多次赴国外进行讲学和交流。
作为中华骨科学会基础学组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马庆军还义务承担了许多该学组学术会议的组织和筹备工作,为推动我国骨科基础研究的学术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同时兼任中国老年学会脊柱关节疾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骨科杂志编委、中华骨科学会骨肿瘤学组委员、中华外科杂志特约编委、中华医学杂志审稿专家等。国内骨科学界只要开展与基础研究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马庆军都是主办方必邀的重要演讲嘉宾。他清晰的科研思路、鲜明的学术观点备受学界同道的推崇和认可。
2007年,第三医院骨科荣获教育部授予的“创新团队”称号,也成为国内第一个被授予这一称号的临床科室。骨科科研能力不断提升,仅2008年一年就发表SCI论文近20篇;科室科研项目经费2008年已超过1千万元。骨科在国际学界的影响也在进一步扩大,骨科医生越来越多走出国门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大会发言或展板交流;德国、日本、美国、马来西亚等国的医生也开始来到第三医院进修学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马庆军门下有不少研究生,在学生们眼里,他既是一位充满活力、充满信心的师者,也始终是一位完全信得过的朋友。
他很信奉“授之以渔而非鱼”,他自主设计了一套以学生为主的骨科科研教学体制,还开设了“学生论坛”和“Seminar(科研讨论会)”。在“科研讨论会”中,他用DV录下学生们发言的精彩瞬间,鼓励、褒扬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和他们一起分析。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很成功:不少学生在此过程中实现了研究生教育的5个第一——第一次查文献、第一次阅读英文文献、第一次做PowerPoint、第一次做报告和第一次录像。
“从马老师身上,我们学会了质疑以及独立思考。”他的学生说。
一次外出开会回来,他交给自己的博士研究生吴奉梁一大叠复印的材料。原来他在外地开会听到这个内容与学生的论文有关系,就特地复印一份带回来。“你能感觉到,老师的心都在你身上。”吴奉梁说。
研究生写论文,他从学生论文最初的立题选择开始管起。学生交上来的草稿,他一遍一遍修改。定了稿的论文交上来,他又一个字一个标点地改。“有时候看他那么认真,弄得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赶紧要回来自己再校一遍。”吴奉梁说。
2010年5月,马庆军有四个博士研究生准备申请答辩毕业,同时他还承担着大量的外院研究生的博士学位论文评阅工作以及国内兄弟院校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遴选材料的评阅工作。为了让他这些得意门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位论文答辩,马庆军不顾病情危重,每天清晨四点多就起床批改论文,每一个专业名词、每一句研究描述都亲自修改推敲,直到他觉得满意为止。这期间学生们经常被他叫到家中当面进行论文指导,还经常把学生留在家中吃饭。黑色的五月过去了,经过这段时间的辛劳,学生们都顺利完成了学位论文答辩并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但是马庆军的病情却进一步恶化,腹水、浮肿接连出现。
教书是为了育人。马庆军不仅为全科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平台,传授专业知识给学生,还利用与学生接触的机会经常和学生谈心,了解大家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对家庭有困难的学生,他总是伸以援手;他总是为学生奔走联系升学、就业。
第四篇:林宝卿教授(修订版)
化作春泥更护花
——访厦大“美丽妈妈”林宝卿教授
【人物名片】林宝卿,1939年6月出生,福建厦门人,是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闽南语研究专家。林教授于1975年到厦门大学中文系任教,从事闽南语研究,主要著作有《闽南话教程》、《闽南方言教程》、《魅力闽南话》、《闽南方言与古汉同源词典》等。1984至1996年间,先后荣获“厦门市合格家长”、“厦大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厦大女职工双文明建功立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6年被厦门市提名为“全球通2005年感动厦门人物”评选的候选人之一。虽已于1999年退休,目前林教授仍然在坚持讲授闽南话入门课程。
上世纪六十年代,二十几岁的林宝卿开始参加福建方言的调查工作,时光荏苒,如今七十七岁的她依然站在厦大讲台上从事闽南话教学,依然在笔耕不辍地订正方言词典字书,依然坚持在各大学术杂志上每年发表两三篇论文。她说:“这就是我的生活,很平淡,但是我觉得这样的人生很有意义,很有价值。”
鹤发银丝映日月,热血不息育新材
一走进林老师的家里,我们就被客厅的大书橱吸引住了,那里面的书有历史悠久的古籍,也有林老师自己的著作。我很好奇地问她,为什么那么热爱方言,几乎一生的精力都放在了方言研究上,尤其是闽南话的研究工作。她笑了,笑得很开心很幸福。她说我热爱闽南话,是因为我是厦门人,所谓乡音乡情,这是人之常情。当然,除了闽南话以外,我还调查研究了福建其他地区的许多方言,比如永安方言,客家方言等,我虽然不是硕导博导,但有时还会带一些博士生一起出去调查方言。我在音韵,方言和文化上出了一些成果,无非是我比较勤奋,肯下功夫,能够静下心来做研究。
林老师一边说一边转身从书橱里拿出来好几本自己的著作,有《闽南话教程》、《魅力闽南话》、《汉语和中国文化》、《闽南方言与古汉语同源词典》、《普通话闽南方言常用词典》等。她一一给我们做了介绍,比如《闽南话教程》这本书,1987年海峡两岸的大门打开,彼此的交流增加,而且“学好闽南话,通行闽台东南亚”,当时为了满足大家学习闽南话的需要,我们学校就增设了闽南话这门课程,1989年我很乐意地担任了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无论对教学还是学习都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我就根据上课时的讲义,精心编写了这本教材,这是大陆的第一本闽南话教材,没想到一直到今天连续再版了二十四年。前两年北大出版社找到我,我又编写了一本提高版教材,就是这本《闽南话方言教程》,而这两本闽南话词典则是学习和研究闽南话的工具书。
要知道,编写一本教程绝非轻易而举之事,编写一本词典花费的时间则更长。比如那两本词典,一本就要五六年的时间。因为考证一个方言本字不仅需要方言、音韵、训诂、文字等知识,还要在汗牛充栋的典籍中找到例证。她带领我们参观了她的书房,只见床上桌子上都摆满了书,书上还放着几只笔和一个很大的放大镜。这是她正在做《渡江书十五音》和《增注雅俗书十五音》的校勘工作。我们内心不由深深地敬佩林老师的治学精神,那是专注,是热爱,更是奉献。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林老师的一生除了专注于自己的学术,也非常热心帮助学术界的晚辈。刘子立老师是2011年毕业于北师大的博士,厦门人,厦大中文系李晓红副院长从传承闽南方言和文化出发,叫他跟林老师学习。为了帮助刘子立老师教闽南话这门课,林老师每次都让他到家里来上课,从音韵、方言、文化一门一门地教。用她自己的话说,我虽然退休了,也不是博导,但是我仍然很乐意地帮助他。因为我年轻的时候,黄典诚博导和其他老师对我很好,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我觉得我也很有必要用自己的行动把前辈教会我的知识传下去。作为一名已经退休多年的厦大老教授,身兼数职,比如厦大闽南语学会顾问,闽南师大闽台文化研究生院特聘研究员,《鹭江讲坛》报告人,思明区中小学德育宣讲员。在各种职位名誉光环下,她认为自己最重要、最根本、最热爱的职业就是教师,并用自己的一生默默坚守着这一平凡而伟大的岗位。
“教师”这一职业,神圣而悲壮。“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往今来,凡步入教师行业,就意味着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带领一代又一代人矢志求索,不断开辟新的求真之路。悠悠历史,灿灿星河,凡出类拔萃、功勋卓著者都有良师引导,而其老师,或许为此无怨无悔付出毕生之心血。林宝卿教授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教师”的真正内涵。
在校期间,林宝卿教授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时局变化,始终辛勤工作,默默奉献。她登上三尺讲坛,激扬文字,让智慧洒满希望田野,让更多人领略闽南方言的魅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闽南方言的知识,更加透彻地了解闽南文化,林宝卿教授严格要求自己,深入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取得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她编著的关于闽南方言文化方面的书《闽南话教程》、《闽南话口语》、《魅力闽南话》、《闽南方言与古汉语同源词典》等受到相关学者的大力认可,也成为很多高校相关专业的必用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学习闽南方言文化的重要工具书和参考资料。林宝卿教授在课堂上不仅仅重视自己的“输出”,更加注重学生的“输入”。老师把知识讲出来,只是做到了教学的第一步,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把老师的所讲最大程度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这几乎是所有老师历来的教学难点。怎么样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个难题呢?林宝卿教授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注重自己演讲能力的提高,不断丰富自己的讲课技巧。在与林宝卿教授短暂的交谈中,我们充分体会到老师讲话的魅力。林教授首先就是寓教于乐,她把自己对教学的热爱,对自己乡音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充分表达出来,用自己饱满的热情、火热的激情感染学生;其次就是讲课声音抑扬顿挫,清晰响亮,即使现在已经快到八十高龄,林教授的声音还是那么富有活力,还是和从前一样铿锵有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无论普通话还是方言,她都力求标准。林教授能把枯燥的闽南方言知识讲解得色彩斑斓、多姿多彩,她常常旁征博引,穿插讲解许多有趣的闽南习俗,有时候她还用闽南话给学生朗诵诗歌、唱当地民歌。课堂上笑声不断、掌声不断,林宝卿教授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的好老师。
退休以后,林宝卿教授仍然不忘自己的教师使命,继续走着自己的教学之路,不过教学地点发生很大的改变。以前主要是在学校课堂,现在还要到社会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闽南方言和文化的传承工作。不少年轻学者对闽南方言文化非常感兴趣,常常去林教授家里拜访。只要想学,林教授就教;只要来问,林教授就答不求功名利禄,不怕麻烦琐碎,只希望把自己的知识尽可能多地传授给后辈。虽然这些求知者不是林老师那么“正规”的学生,但是她仍然像以前在校教学一样,一丝不苟、尽心尽力。方言研究不仅靠理论知识,还要有田野调查。在一次田野调查中,由于年岁已高、长期的奔波,再加上调查工作的辛苦,林教授病倒了,最可怕的是突然失声了。当时林老师很害怕,担忧自己的教学就要因此而止步,不过最后经过诊断治疗,她恢复了健康。学生们常常开玩笑说,这是因为老天爷想暂时借一下林老师嗓子给他讲一下闽南语呢。
黑发积霜织日月, 粉笔无言写春秋
林老师做闽南语研究工作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然而在生活中的林老师又是怎么样呢。初到老师家中,展现在眼前的是家中简单,舒适,温馨的布置,靠窗的小桌大约是老师时常思考眺望的地方吧。书柜里陈列着老师这么多年的成果,这或许是对一个学者最好的慰藉了。老师,或者我们可以用闽南话称呼老师为“先生”,仔细的向我们介绍着她的书籍以及当时出版的背景,我们感受的是老师对学术深深的热爱,对闽南话的热爱,对闽南文化的热爱。
问及老师的求学经历,老师说父亲早逝,母亲艰难地支撑整个家庭,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唯有好好珍惜。我一直在想,用心钻研学术,会不会没有时间照顾家庭呢。老师自豪地向我们介绍了她的两儿一女,大儿子郑海涛曾经是黄本立老师的博士生,也是厦大的运动之星,与我们的朱崇实校长和前任朱之文书记是要好的学兄。二儿子是西门子的首席工程师,上海交通大学的优秀才子,1989年2月江泽民书记来厦视察时,受过江泽民主席的接见,与江书记合影的照片上充满着“两代校友喜相逢”的情景。在教授和母亲的角色之间自由的切换,她是称职的母亲,又是令人敬佩的学者。
在让老师分享自己难过的经历的时候,老师开心的笑了,她告诉我们不要不开心,难过的事情挺多的啊,但是呢我觉得人一定要乐观,心胸一定要宽广,对待事情不要有太多的欲望,追求自己喜欢的就好。从老师朴实的言语中,我感受到的是一位大家的修养,所谓的心如止水,是需要怎么样的内心磨砺才能修炼到这样的高度。道家强调“无为而治,一切都遵从自己的本心,一心向学术,为子女,从自己的本心出发,从不曾忘了自己出发的理由。
一生忙碌却获得了别样的辉煌,从到三尺讲台,再回到了三尺讲台,林老师向我们诠释了“师德”的真正含义。
第五篇:林恩教授智商测试报告
在收集研究了130个国家的智商测试后,最近,英国一位研究人种智商的学者得出了一个令亚洲人感到既惊讶又高兴的结论。他的研究结论是: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他们拥有全世界最高的智商,平均值为105,明显高于欧洲人和其他的人种。得出这一结论的专家是英国阿尔斯特大学名誉教授理查德·林恩。他的这一结论是否可信?又是如何得出的?几天前,本报记者通过电子邮件对理查德·林恩教授进行了独家采访。
经过近30年和对130个国家的IQ测试,林恩教授得到不同地区人种智商的排名。
林恩教授1977年开始进入人种智商这一领域的研究。他在信中说道,上世纪70年代,他注意到了日本的飞速发展,作为智商研究专家,他马上想到,日本能够有如此快的发展是否因为他们有较高的智商?于是,他开始了对日本人的智商测试调查。他发现,日本人的人均智商达到了105。得出这个结论后,他又猜想,中国人是否也应该拥有同样高的智商?调查测试的结果显示,他的想法是对的,中国人的平均智商也达到了105。
中国、日本都属于蒙古人种,地域又很接近,于是,林恩教授开始了
对人种智商差异的研究。在收集研究了130个国家的智商测试后,林恩教授总结出了不同地区人种智商的差异排位以及原因。
东亚人(包括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拥有全世界最高的平均智商,平均值为105。而之后排位是欧洲人(100),爱斯基摩人(91),东南亚人(87),美洲本土印第安人(87),太平洋诸岛土著居民(85),南亚及北非人(84),撒哈拉非洲人(67),澳大利亚原著民(62)。而人种智商最低地区是南非沙漠高原的丛林人和刚果雨林地区的俾格米人,平均智商为54。
林恩的这一研究遭到了西方社会的批评。他说,因为在西方有一个观点:所有人种的智商都是一样的,研究人种智商的差异被认为是种族歧视。
通过研究,林恩认为,是恶劣的生存环境造就了高智商的人种。
林恩教授对造成这一结论的原因也进行了研究。他认为,造成人种智商差异的原因是生存环境和基因。林恩教授首先注意到了加州大学研究脑量进化的专家杰里森的观点: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物种的智力进化受到了环境的重要影响,也是物竞天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动物们要想在恶劣的环境中成为幸存者,必须进化出足够大的脑容量,这样它们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得到的信息才能在大脑中进行充分的分
析。
林恩教授认为,这一理论同样可以用到人类的进化中。在对诸多的数据分析后,林恩教授得出,寒冷的气候让人类得到了更大的脑容量。比如东亚人的平均脑容量为1416cc,欧洲人的脑容量为1367cc,而撒哈拉地区的非洲人脑容量为1282cc。林恩教授称,寒冷的气候让早期的人类必须学会如何御寒。在寸草不生,动物也很少出没的冬季,寻找食物努力生存下去使得这些地区的人类获得越来越高的智商,以求不被大自然淘汰。
既然东亚人的智商最高,为什么西方人的发明创造更胜东方人?
当林恩教授提出他的研究后,很多人提出了质疑。第一点就是虽然东亚人拥有高于欧洲及美国人的智商,但欧洲人在科学技术研究上要比东亚人更胜一筹,发明也更多。林恩教授认为这是由于东亚人在性格上比欧洲人更循规蹈矩,所以在发明创造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这并不能证明东亚人的智商低于欧洲人。
林恩教授还提出,聪明的东亚人现在遍布了世界各地,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夏威夷、北美地区。而他们在各个科学领域的参与和成绩也越来越突出。
爱斯基摩人生活在冰天雪地中,却为什么没有最高的智商?
欧洲一些学者对林恩教授的结论的另一个质疑是,既然寒冷的气候让人类进化出最大的脑容量,并获得高智商,为什么生活在冰天雪地中的爱斯基摩人却是个例外。
这一点,林恩教授用基因突变解释这个问题。林恩教授说,在早期非洲直立人向世界各地移民进化的过程中,他们带着能够进化出高智商和低智商的基因。而这种基因在人口发展快、人口多的地区得到进化的机会就更多。在寒冷的季节,低智商的人类逐渐被淘汰,而高智商的成为幸存者。
爱斯基摩人的人口稀少,控制智商的基因突变成高智商的机会也就小于欧亚人。直到今天,爱斯基摩人的总人口也只有5.5万人。
■相关链接
中国人的高智商值如何得出?
人种智商的测试及总结是一项非常复杂庞大的工程。在林恩教授的研
究中,对130个国家的人的智商测试都来自各种专业的智商调查组织。比如对中国的人种智商测试,北京、上海、香港、西藏等地区的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接受了标准化的智力测试调查。测试题包括儿童智力量表修订版及瑞文标准推理测试等。在进行了复杂的表格处理和计算后,得出了现在的结论。其中包括的数据有,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上海进行的儿童智力量表的测试,得出的人均智商值为107,另外对一些14至15岁年龄段的青少年进行的其他几种智商测试题的智商值为103。另外还有通过瑞文标准推理测验(非文字智商测试题)对6到15岁的中国青少年进行的测试,平均分值为101,12到18岁平均分值为104,等等。
■知识小贴士什么是智商?如何测试?
虽然我们经常使用智商一词来描述一个人的聪明程度,但恐怕很少有人能准确地说出这一词的含义以及如何测试。因此本报记者也请林恩教授为我们做了一个解释,林恩教授向我们提供了一些资料。
智商(英文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IQ)通俗地可以理解为智力,是指数字、空间、逻辑、词汇、创造、记忆等能力。要测量智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给予一个测验,而测验里的问题很明显地要体现到以上能力的运用。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教育家西蒙合作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这些测验,每个都共30题,由浅入深,测试人的判断理解及逻辑等能力。这套测验,被当时的法国政府采用,用来测试学童的智力,以找出那些智力较低者,为其提供特殊教育服务。这个测验被命名为比奈-西蒙智力测量表,其后不断修正先前设计的测验。记者在对其他资料查寻后发现,20世纪20年代初及30年代,先后有中国的陆志伟和廖世承、陈鹤琴对此测试题进行了订正。
在1916年,心理学家斯特恩提出一个“智商”的概念:如果一个小孩子的智力年龄与他的生理年龄一样,那么他的智力就是一般;但如他的智力年龄高于或低于他的生理年龄,则他的智力便是高于或低于一般水平。为什么中国人的智商这么高!!
林恩教授的《种族智力差异:一种进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