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协调视角的浙江省制造业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
基于协调视角的浙江省制造业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 摘要:协调发展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协调是社会经济体系协调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技术创新成为提升竞争力和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途径,而竞争力的加强又进一步促进了技术创新的实现。在当前浙江制造业转型压力日益增大的形势下,开展浙江制造业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研究,将为浙江省各级政府制定技术创新及相关管理政策提供参考,以及如何保持好产业竞争力优势,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提供建议。
关键词: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竞争力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制造业发展迅速,制造业的增长率一直处于稳步直升的趋势,这对浙江省的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源短缺、成本上涨、环境承载能力弱,技术壁垒增加等外部因素和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等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浙江制造业竞争力进一步削弱,通过技术创新增强制造业竞争力,实现制造业转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的相互关系
对技术创新的定义从企业和国家的角度来讲,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得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而产业是处于企业和国家之间的一个中观层次的概念,产业技术创新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技术的获取(研究开发技术、引进技术和改造消化吸收技术)、工程化到产业化整个过程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由此可见,对产业技术创新的概念界定最终都体现在产业竞争力上。而制造业技术创新是指制造业企业通过R&D研究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通过引进新设备将新产品和新工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获得新技术的商业应用和新产品的市场成功。它是制造业竞争力的潜在动力,实质就是通过“差别化“来取得竞争优势。“差别化”表现在通过技术创新,可在产品自身的种类、性能、质量等方面产生差别化,或者利在产品自身性能相似的情况下利用先进的工艺设备,实现大规模生产从而降低产品成本,建立同等质量下的低价格差别化竞争优势。
影响产业竞争力高低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包括技术因素、研发因素、资本因素、国民收入因素、贸易因素、FDI、产业集中度等多种因素。技术因素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创新能力大小对产业竞争力影响作用的研究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表明,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之间是互动的,较强的产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如哈根、鲍默尔、Baldwin等人通过理论或实证方法分析了贸易竞争优势的获得或维持对于技术创新的进一步推动作用。朱裕挺(2008)在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与竞争力研究中从理论上研究了竞争力对技术创新具有的促进作用。
浙江省制造业发展现状
制造业是浙江工业经济的支柱,也是该省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和“后危机时代”曲折多变的经济形势,浙江民间资本创投积极性未减反增,再现“创业潮”。截至2010年6月底,全省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83.8万户,与2009年年底相比,市场主体总量新增11.2万户,新设企业户数创新高;其中私营企业总数突破60万,同比增长11.76%,月均新增私营企业达到9611家。
在后危机时代,低位进入,抢占市场。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浙江省新设市场主体28.4万户,同比增长7.06%。全省新设企业6.1万户,同比增长32.92%,首创新高。在行业分布中,租赁、商业、服务业、批发零售、制造业等创投集中。2010年上半年,新设企业户数最多的行业是批发零售业,占新设企业总量的32.60%,其次是制造业,占30.39%。这两个行业新设企业户数占全部新设企业总量的六成。此外,众多投资涌进装备制造业。2010年上半年,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等行业新设企业户数,位居制造业30个行业大类的前三,占新设制造业总量的34.44%。尤其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新设户数为2094户,达到历史最高值。
但是值得关注的是,浙江省制造业的发展是以数量为主的发展模式,浙江省是制造业大省,却不是制造业强省。众所周知,“代工生产”或“贴牌生产”方式是我国制造业企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分工的一种主导经营方式。在浙江省的制造业中,宁波90%的小家电生产、平湖95%左右的服装生产、义乌80%的玩具生产均为代工生产。代工生产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低,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中处在低端位置,只能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以自然消耗为代价获得微薄的利润,还会频频遭遇种种非关税壁垒的限制、反倾销诉讼和知识产权纠纷。
浙江省制造业中的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加工业和传统产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加工能力明显不足,致使浙江省的制造业竞争力低。进口商品除原油外,均为高新技术产品,如大型成套设备、集成电路、电子器件以及其他技术含量较高的半成品、材料等;而出口的大多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初级产品和一般的机电产品、工业制造品。可见,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瓶颈因素。浙江省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浙江省制造业的传统优势因缺乏技术创新而日渐萎缩。浙江省的制造业凭借庞大的市场优势、低成本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原材科、智力资源等)、相当实力的产业基础和生产能力等综合优势,融入了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之中,逐渐形成了加工、组装环节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但这种低成本比较优势不仅获利能力很小,而且难以保持长久.因为资源总有枯竭的时候,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也会被低劳动生产率的劣势所部分抵消,能源、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浙江省制造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因此,必须推进我国制造业增长方式从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
其次,制造业产业升级缓慢,大型成套设备主要依赖进口。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中技术含量最高的组成部分,代表了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但是,在浙江省制造业转型时期,制造业产业升级缓慢,装备制造业发展速度慢,新增设备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大大增加。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每年进口的机械设备占当年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购置费的2/3左右,尤其是新增的大型成套设备大部分靠进口。在装备制造业的八个子行业中,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是“通
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行业,特别是电视机、DVD,手机、个人电脑等家电和电子产品的组装业,但是这些产品的核心部件都长期依赖进口。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对芯片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但芯片企业因缺少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导致我省80%的芯片需要靠进口满足,剩下的20%也以技术复杂程度不高的低端芯片为主。
第三,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投入较多资金进口大型成套设备和生产线,这对经济建设和制造业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重视不够,特别是没有注重进行二次创新,导致浙江省制造业仍然停留在掌握原有技术和较低层次的国产化上,没有形成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并加重了对国外技术、装备及零部件的高度依赖性,从而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
技术创新水平低下已经成为制约浙江省制造业发展及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要改变浙江省制造业大而不强、提高制造产业竞争力,就必须下大力气抓好技术创新工作。只有抓好技术创新,才能改变浙江省制造业缺乏关键核心技术、不能占领高端技术产品市场的落后面貌,才能进一步提升我省制造业的竞争力。根据浙江省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技术创新与制造业竞争力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如下对策:
(一)依靠产业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首先,依靠技术创新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发展本质上就是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制造业的发展,不仅要重视产业规模的扩大和生产工艺的改造,更要关注共性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依靠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一是要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
制造业大体包括消费品制造业和资本品制造业两大部分,后者即是指装备制造业,把我省建设成世界制造业强国,首先必须大力振兴我省的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装备制造业。要集中力量推动高精尖设备和大型成套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制造,促进制造业从以加工制造业为主逐步向装备制造业的转变,摆脱重大设备依赖进口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不利处境,并依靠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带动制造业和各经济部门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设备更新,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二是应用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推动制造业信息化。信息化对传统制造业的结构改造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如美国的传统制造业在生产和管理上都已普遍使用信息技术以及数控机床等先进技术装备,使其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大大提高。我们必须积极用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广泛采用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制造工艺、先进管理模式以及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设备技术,提高制造业的技术含量、信息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强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能力。要获得新的技术,一是靠“外源式”的技术引进,二是靠“内生式”的自主创新。我省企业目前还是比较重视技术引进的,但对于引进技术后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往往缺乏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但要知道,设备可以进口,资源可以引进,但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是很难用钱买得到的。我们必须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进一步增强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能力。为此,我省制造业必须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和企业研发机构,加强对产业共性、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协同攻关,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和产业关键环节掌握更多地自主知识产权,以获得优于对手的竞争优势,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
争力;同时要强化专利申请和产权保护意识,提高产、学、研三方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管理与运用能力,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侵权行为,维护知识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
(二)为保持好产业竞争力营造条件,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
产业是企业的集合,提高制造业竞争力既要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依靠技术创新建设制造业强国,首先必须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政府要利用自身的权威和公正性,通过规划、资金、政策、立法、服务、协调等措施,积极营造有利于鼓励创新、鼓励创业、鼓励发明创造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当前,政府部门尤其要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人才资源、统一内外资税率、限制跨国公司并购我国行业骨干企业、组建企业战略联盟、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保护知识产权、组织制订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倡导政府采购民族品牌、加速设备折旧、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绿色制造等方面,制定出台协调、配套的产业技术政策和采取有效的金融扶持措施,以鼓励和支持民族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培育和提高制造业企业的自主知识创新能力。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保障,在鼓励竞争的同时降低技术创新的成本和技术转移的交易费用,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收益,使自主技术创新真正成为推动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跨越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史清琪,尚勇.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杜.2000.
[2]王章豹,吴庆庆.抓住战略机遇期傲大做强我国的制造业[J].华东经济管理.2005(8):38—42.
第二篇: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提升
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提升
程丽霞杨洁
1(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吉林长春 130012)
[内容摘要]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它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近年来引起了经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产业集群理论的主要流派和产业集群的内涵和概念,重点阐述了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并论述了产业集群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竞争力集群效应
随着全球化经济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产业的竞争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产业由单纯追求成本领先,逐步转变为品种差异化和地域集中化战略。近年来,人们也发现,在全球市场上真正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往往都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如意大利北部的制鞋业、美国加州的葡萄酒业、我国温州的制鞋、日本汽车产业、德国南部的汽车工业、好莱坞的娱乐影视业、硅谷的半导体和信息产业等,其竞争优势似乎都与所处区域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还能看到,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其企业往往是在同一区域内群居在一起。产业竞争力似乎于区位、与区域内产业集群因素有关。
一、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主要有三大流派:外部经济理论、集群经济理论和新竞争优势理论。外部经济理论是马歇尔(A﹒Marshall)首先提出的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定义。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两个重要的概念“内部经济规模”和“外部经济规模”。他认为,内部经济规模是由单个企业内部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形成的规模经济;外部经济是由众多相互联系的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所产生的规模经济。他用外部规模经济说明中产业集群为什么存在,他认为生产和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用专门人才、专门机构、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这种高效率形成外部规模经济,从而促进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产业集群。他把专业化产业集群的特定地区称作“产业区”(industrydistrict)。
集群经济理论是由工业区位经济学家韦伯(A..Weber)首先提出的。继马歇尔从经济学角度对集群现象作出解释后,韦伯又从工业区位的角度对集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首次提出了集群经济概念。在1909年出版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集群因素。他认为,集群因素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仅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产生集群优势,这上初级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形成的地方工业化,这就是最重要的高级集群阶段。这种高级阶段的集群就是我们说的产业集群。韦伯从集群因素造成的经济性---
(1)“一般经济开支成本”降低来研究集群产生的动因。
迈克尔·波特(M﹒E ﹒Porter)把产业集群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峰,他从组织变革、价值1程丽霞,女,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讲师、博士研究生
杨洁,女,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研究生,河北理工学院教授。
(1)郑健,吴晓波:中小企业集群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因[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2﹒3﹒31~3
3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重新审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价值。
1990年他的一篇《论国家的竞争优势》(哈佛商业评论)1990年第2期,该论文是波特的一个庞大的研究成果中最核心的部分,同年波特以同样的题目出版了一本很厚的著作。从经济学的研究范式看,也许波特的这篇文献还不能算是纯理论的经济理论文章,但他提出的一些重要命题和判断是具有开创性的,如集群对规模经济的作用、对要素改变的影响,政府的作用与聚集经济的关系等。1998年发表了《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在波特看来,产业集群是集中在特定区域内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的一群企业和相关机构,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的中间商,下游的渠道与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属于其它产业的企业。此外,包括政府或非政府机构。
二、产业集群的内涵和特征
产业集群(Industry Cluster)是指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临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1这里的相关的产业活动这一界定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产业集群的核心内容。波特认为,产业集群具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其复杂性也不尽相同。但每一个集群都是由有产业关联的企业集群在一起而组成的。这些企业包括: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厂商,专业元件、零部件、机器设备以及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以及相关产业的厂商。产业集群还包括下游产业的成员(如销售渠道、顾客),互补性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政府和其它提供专业化训练、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援的机构(如大学、思想库、职业训练机构),以及制定标准的机构。对产业集群有重要影响力的政府机关,也是集群的组成部分。最后,产业集群还包括同业公会和其他支持产业集群成员的民间团体(2。
经济学家发现产业集群现象大量存在许多地区,不仅发达国家有,如美国存在的典型的制造业集群现象,而发展中国家也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另外不仅制造业有产业集群现象,服务业也有明显的集群现象,如金融业在某个城市的聚集。相比之下,制造业的集群更为典型,也更容易用经济学的语言和工具(计量模型)来解释和分析。因此,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制造业和工业的集群现象。
由此可知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是:
(1)集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其成员企业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及其网络、客户;侧面延伸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技能与技术培训和行业中介等相关企业、基础设施供应商等。
(2)地理集群的特征。产业关联及其支撑企业、相应支撑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在空间上集群,是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往往代表着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三、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对于该国或该地区资源禀赋结构(比较优势)和市场环境的反映和调整能力。同一产业相关的企业群居在一起,相互竞争和协作,对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现代组织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创新因素的集群和竞争能力的放大。(1)(2)迈克尔·波特著:《竞争论》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210~221页
波特教授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从世界市场的竞争来看,那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散的。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集群加剧了竞争,竞争是产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动力。竞争不仅仅表现在对市场的争夺,还表现在合作上。同居一地,同行业的相互比较有了业绩评价的标尺,也为产业中各企业带来了竞争的压力。绩效好的企业能够从中获得成功的荣誉,而业绩差的企业因此会感到压力。同时,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自强化机制将在集群内形成“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刺激企业创新和企业衍生。
首先,产业内的竞争迫使产业内的各企业不断降低成本,改进产品及服务,追赶技术变革的浪潮。企业群居一地,竞争对手就在眼前,企业永远不能满足,必须不断进去,产业内各个企业的不断创新,提高了整个产业的竞争能力;其次,产业内竞争能够使得产业内的其它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地位。表现在:竞争对手可以吸收周期性的需求波动,从而使企业能够更充分地利用生产能力;竞争对手作为企业产品价值比较的标准,能够提高企业自身“标新立异”的能力;竞争对手优化了整个产业的结构。如增加了产业的需求,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提供第二或第三方货源;第三,企业接近员工和元件。企业坐落在产业集群内,更有机会接近优异的、低成本的最佳专业化元件,包括零部件、机器、企业服务与人力资源。因此当本地供应商竞争激烈时,产业集群代表一种先天上更有效、且更有效率分配资源的组织形式;第四,产业内各企业可以在新产品或新兴产业中协作开发市场,事实上是产业内各企业一起分担市场开发成本;竞争对手的存在降低了买方风险,还有助于推进技术标准化。
(二)产业集群加强了集群内企业间的协作
产业内部形成的专业分工和协作,降低了交易成本,创造了外部经济和集体效率。首先,向产业集群内部成员寻求资源(当地采购),远比到远地采购的交易成本低。它会使库存需求降至最低、遏止供应尚哄抬价格、违约背信的投机行为,并使活动透明化;在集群内采购,使沟通更方便,也可减少修改成本,并使辅助性和支援性的合作更方便容易;降低了远距离元件输入成本,供应商会提供更好的价格,厂商也能使用更有效率的送货方式;其次,提高了协作效率。人们早就发现,许多工作只有在聚集一起的时候才能完成。如将一个重物搬到车上,需要4个人同时花费10分钟的劳动,从成本上来说,耗费劳动时间是40分钟,但决不是说一个人花费40分钟就能完成;第三,开拓合作竞争或协作竞争的新局面。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合作经济和协作经济。没有竞争就没有合作、没有协作就没有活力,但没有合作、没有协作,竞争也无从谈起。正因为如此,提出“合作竞争”是值得重视的。国外人写了一本书《合作竞争大未来》,书中说“真正的企业变革,指的是组织之间应以团结合作、合力创造价值的方法来产生变化;公司开发出新的合作经济方法,协助企业取得前所未有的利益与竞争。” 企业集群在一起虽然加剧了竞争,但竞争并不排斥合作。竞争并不仅仅表现为市场上的争夺,而更多地表现为追求卓越的心理压力。在不断出现的技术创新过程中,没有一家公司能够独立地完成一件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同时,企业要应付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也必须与其它企业结成网络,共同解决问题。与竞争的同行交流合作,共同分享本行业的知识与信息,这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现代组织理论语言,产业内企业联合的形式很可能是未来的潮流,它将取代公司之间一对一的竞争,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者将走到一起,共同分享技能、资源,共担成本。
(三)产业集群增加区域与企业的创新能力
首先,在产业集群内,企业通常能够更清楚、更迅速地察觉到新客户的需求。这是因为企业得利于诸多集中的同业拥有的客户知识与关系、相关产业中平行发展的企业、集中而专业化的信息机构,以及精明的客户。由此使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比单打独斗的竞争对手更能迅速认清顾客的要求和愿望;其次,在感受可能的新科技、经营或送货方式等方面,产业集群提供了优势。产业集群的成员会及早而持续地学到有关发展中的技术、零部件、机械设备可能性、服务与营销的概念等,这是因为与集群内其他实体持续的关系、互访的便利性、经常面对面接触,都有助于此种学习过程;第三,产业集群拥有感受创新需求与机会上的潜在优势。在产业集群内,企业能更快速地掌握到新元件、服务、机器和其他执行创新上所需要的元素。当地供应商和伙伴能够在创新过程中,紧密地合作,才能确保所提供的材料能满足企业的需要;第四,竞争压力促使企业不断创新。如同行竞争、持续性比较竞争等,这些压力都会出现在地理上集中的集群内。基本环境的相似(如劳动和设备成本)以及多个竞争对手的存在,迫使厂商必须以有创意的方式使自己有别于他人。创新压力节节生高,在产业集群内,个别企业很难长期保持领先,但是许多企业比其他地点的企业进步更快。
(四)产业集群发挥了资源共享效应
产业集群具有地理集聚的特征,因此,产业关联企业及其支撑企业、相应辅助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都会在空间上相应集聚,形成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构成了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此外,集群的形成使政府更愿意投资于相关的教育、培训、检测和鉴定等公用设施;另外,这些设施的设立又明显地促进了集群内企业的发展。公共物品共享使资源在产业集群内具有更高的运用效率,而区域品牌共享大大增强了集群内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值得指出的是:集群效应产生的前提是集群内企业围绕关联产业和产业链形成有机的分工与协作关系,而这正是产业集群发展中应给予高度关注的地方。
四、产业集群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产业集群可以带来区域竞争力
在全球竞争的挑战下,成功的区域与成功企业一样,往往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区域的核心竞争力表现为地方特色产业集群上,这就是大量相关企业空间集群所形成的本地化的产业气氛,它是其他区域最难以模仿的。
在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正是靠产业集群取得了经济的极大成功。在广东,浙江等省企业集中的行业有玩具、食品、服装、电子、家电和陶瓷等。广东南海的盐步镇是内衣生产基地内衣生产企业60多家,从业人员15万人;沙溪镇是全国最大的休闲服生产基地,企业410家,从业人员3万人。还有宁波市的服装产业集群,绍兴县的纺织面料生产产业集群,海宁市的皮革皮件生产产业集群,温州的皮鞋、服装、低压电器、标牌标徽、纽扣、打火机和灯具等
(产业集群。1浙江义乌,正是产业集群带来了义乌模式,它依靠劳动密集型的小商品,形成了三种专业化产业集群,分别是:小商品的生产产业集群、小商品贸易的产业集群以及区域外联系的联托运产业集群。在每一个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是一种竞争合作关系。三个产业集群之间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大的产业集群。
正是产业集群可以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所以,我们搞开发区或工业区,尽量搞特色产业,引导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集群在一起,实行分工协作,减少交易费用,发挥集群效应。对于产业集群的类型,既可以是高新技术方面的也可以是传统产业的,可以是农业,也可以上工业,小到纽扣,大到活动房,只要是人类需要,只要能够创造财富,都可以发展成为产业集群来获得区域竞争优势。
(二)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内生的前面的理论告诉我们,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基本的方向是自发的,或者说是市场的,因此,在缺乏产业经济基础和创新的社会文化基础的地方,不可能在短期内人为地生出产业集群来。但是完全靠自发形成而没有人为的努力,也不能使产业集群健康地持续地发展。所以,我国各种形式的产业集群的形成要遵循这个规律。
联想到我国的各种开发区,有一些开发区的确尊重了这种内生性,考虑了开发区周围的各种资源禀赋及原有的基础。但有一些开发区则没有尊重这种内在性,一味依赖政府的号召力与政策的作用,这样的开发区就算政府花钱建起了基础设施等配套设施,最后能否发挥作用就很难说了。
(三)发展产业集群,营造区域创新环境
产业集群可以提高区域竞争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产业集群有利于信息和知识的流动和新思想的创造。在这种情况下区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知识不断积累和流通的场所。为了得到这种效应,政府要积极营造这种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环境又称创新网络,它是由区域内的经济网络(行为主体间非正式的经济合同)共同构成的。要营造这种区域创新环境,产业集群需要具备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硬环境与软环境。硬环境是指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通讯、配套的生产服务设施等。软环境是指网络系统,即建立在区域内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间长期合作基础上的稳定关系。这种软环境包括三个层次:(1)介质环境,包括人们的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社会风气等内容。(2)机构环境。包括各种为区域内创新主体之间建立联系的机构和制度。例如,为资金服务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劳动力流动服务的人才交流中心,为加强同业人员交流合作而成立的行业协会等。(3)调控环境。指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使多个相关创新主体发生协作效应。
主要参考资料
1.迈克尔·波特著:《竞争论》高登第 李明轩译,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2.德]杜能:《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孤立国》,中文版,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3. 石忆邵:企业群落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沪),2001.4.41~46,62
4.郑健,吴晓波:中小企业集群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因[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2﹒3
﹒31~33(1 石忆邵:企业群落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沪),2001.4.41~46,62)
5.石忆邵:企业群落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沪),2001.4.41~46,62
6.张元智:基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产业集群观点[J]人文杂志(西安),2001.4.72~77
作者简介:程丽霞,女,(1973-)黑龙江哈尔滨人,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方向研究。
第三篇:湖北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提升研究
湖北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提升研究
2009-10-13 17:37:15
集群;一种是政府行政色彩浓厚的产业集群,主要是政府出土地出政策,吸引相关企业落户,也称为嵌入型产业集群;一种是地区自发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形成的产业集群,有点类似于衍生型产业集群。嵌入型产业集群和衍生型产业集群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有的学者也将两者合并称为嵌入型或衍生型产业集群。通常来说,开始时纯粹的由政府出土地出政策,吸引相关企业落户,随着产业集群通过发展,会逐渐向衍生型产业集群演变。
(1)湖北省的原生型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最初的形成是利用和提升地区的地理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例如德国的Soligen的刀具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当地丰富的铁矿资源、木材资源和水利资源;意大利的Carrara的石制品业得益于当地丰富和高品质的大理石矿产。湖北省的原生型产业集群主要是县域型和小城镇的产业集群。湖北省经济贸易委员会2005年3月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湖北省县域已有80多个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产业集群,例如,仙桃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无纺布生产基地,大冶成为全国最大的保健酒生产基地,鹤峰成为全国最大的氨基酸生产基地,通城成为国内最大的涂附磨具生产基地和第二大云母生产基地。随州市三里岗香菇产业集群是中南地区最大的香菇集散地,并且成为中国香菇出口第一镇。蔡甸索河镇有劳保手套和五金制锅两个产业集群,生产的劳保手套和铁锅分别占全国市场的40%和汉正街市场的100%。湖北这些以自发为主形成的产业集群主要是依赖资源优势或者当地的特定劳动技能,但是,这种原始的产业集群优势往往会因为技术创新和资源的转移而弱化或者消失。从2001年开始,全国的百强县市评比中,湖北省一届不如一届。在第一届中,湖北有仙桃、潜江、襄阳、枣阳、宜昌和天门六个县入选。第二届中有仙桃、枣阳入选;第三届和第四届中只有仙桃入选,而且第四届评选结果显示,仙桃下滑至97位;第五届和2006年的第六届评选结果中,湖北省没有一个县市入选,而刚刚发布的2006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1000强名单中,湖北省也没有一个小城镇入选。
总的来说,湖北省的原生型产业集群力量较弱,没有形成大的气候,对经济的提升作用不明显。
(2)湖北省嵌入型产业集群。湖北省的嵌入型产业集群通常带有很浓重的政府导向色彩,通常是以某个大型企业为中心构建,湖北的钢铁产业和汽车产业就属于此种类型。东风汽车公司1969年成立之初以二汽的身份选址在湖北的山城十堰,1984年在湖北襄樊基地规划总面积1.2万亩,迄今已经建设一个集整车生产、配件服务、汽车试验等配套设施完备的的汽车工业基地,都是政府力量主导。政府试图以东风汽车公司为中心,打造一个汽车整车和配件制造的嵌入型产业集群。事实证明,这种政府导向的产业集群发展并不理想,2003年东风汽车公司出于市场的选择,还是将总部地址迁往武汉。十堰、襄樊作为中国较早发展的以汽车整车与配件制造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太过于依赖总公司,竞争力不强。东风神龙汽车公司的零部件采购不得不舍近求远,40%的零部件供应商选择在上海、江苏和浙江一带;仅有30%的零部件采购来自武汉及周边城市。调查显示,湖北省的汽车零配件的生产多数是重复的简单再生产,企业以生产低端产品为主,地区内企业相互竞争,没有形成互补优势,导致东风集团不得不向湖北省外采购。
湖北是产钢大省,拥有武钢、鄂钢、冶钢等钢材研发和生产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但是钢铁产品的后加工企业薄弱,湖北所谓的钢结构产业集群都是从原来的钢铁企业剥离,依赖性过强,竞争力薄弱。湖北的钢铁企业处于“孤军奋战”状态。纵向没有构成完整的链条,横向不能“成群”,产业发展缺乏“邻里效应”。在有限的市场环境中,钢铁生产上游企业产品还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与现有的钢铁生产能力不配套,如矿石不够、辅助材料不够;钢铁生产与用钢产业的需求不对称,如湖北汽车产业生产能力强,但其需要的型板、型材却多
产自外地。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湖北市场钢结构项目订单中约有六成被外地企业拿走。湖北省嵌入型产业集群没有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围绕在核心企业周围的小企业习惯于依赖大企业而缺乏竞争力。
(3)湖北省衍生型产业集群。与前两种形态的产业集群相比,湖北省衍生型产业集群是发展得比较好的一种集群形态。依托已有的自发形成的人力或者产业优势,地方政府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入户,并争取相应的优惠政策,推动了该地区的产业集群的发展。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典型的衍生型产业集群,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仅次于北京中关村的中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拥有非常丰富的高新技术人才资源,200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50平方公里
范围内集聚了18所高等院校,56个省部属科研院所,65个国家重点学科,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名两院院士,20多万名各类专业科技人员,35万在校大学生。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知名光电子生产企业包括长飞光纤光缆公司、烽火公司、NEC日电公司、武汉邮科院、华工激光公司、楚天激光公司、团结激光公司、NEC移动通信公司、武汉精伦电子公司等。该地区光电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武汉市政府的引导是分不开的。长飞光纤光缆公司1987年在做选址决策时,武汉市政府及时将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并将该公司门前的路命名为长飞路。在当时,武汉市政府的意识还是比较超前的。
在传统产业中,武汉市东西湖区利用当地的交通优势和已有的物流集散地优势,积极建设武汉国际物流园,该园还在建设过程中,就吸引了美国普洛斯公司,该公司于2006年2月20日与东西湖区政府签约,合作将其打造成华中最大物流集散地,必将促进武汉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这种以市场机制为导向,推动当地已有的产业集群的发展的做法是值得进一步推广的。
二、提升湖北产业集群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知,湖北的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湖北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2006年10月湖北省经委出台了“关于促进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指导制订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强人才培训、指导产业集群推进科技进步、加强与金融部门联系与协调、支持产业集群开拓市场、加强煤电运的管理与协调、加强产业集群的监测、加强产业集群服务体系建设和加强领导共十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非常全面,有较强的指导性,不过具体操作中,还需要结合湖北省产业集群的现状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1.湖北省原生型产业集群的提升。资源的有限性和可以取代性决定了原生型产业集群必须把握并且找寻新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提升自我。湖北省是我国农业核心生产区,可以结合本地区农产品结构上的特点,大力发展现代食品制造业、水产加工业。以德国的Soligen的刀具业为例,当电力代替了水力、在锻造上煤代替了木材、高质量的钢铁更容易获取后,Soligen的自然优势逐渐消失,但是,该地区把握住刀具制造的关键性的专业知识,借助品牌效应,终于保住了刀具制造的王牌地区称号。湖北省原生型产业集群的提升关键在于推进科技进步,让地区集群产业与时俱进,另外,还需要配合地区性品牌的强势推广。例如京山大米、三里岗香菇采用地区性品牌,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湖北省嵌入型产业集群和衍生型产业集群的提升。湖北省嵌入型产业集群和衍生型产业集群的提升关键在于遵循市场机制,这两种产业集群是湖北省第二、三产业的主导力量。作为全国的老工业基地,湖北省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有着较好的教育资源基础,但是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不够,产业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够,省政府需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深入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由重投入、重规模转变为重知识、重创新,由拼成本、拼有形资源转变为拼智力,开发无形资源,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更多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新的产业集群优势,从而获得更多的新商机。另外,地区政府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特别
是针对地区性的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明确招商引资的方向,增强地区内产业集群的互补性和科技含量。只有以市场机制为导向,推动当地已有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湖北省嵌入型产业集群和衍生型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Coleman,J.S.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M].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3]Malmberg,A.Spatial Clustering,Local 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 and Firm Competitiveness [J].Geografiska Annaler 1996,78B/2:85-97.[4]Brown,S.L.and Eisenhardt,K.M.Product Develop-ment: Past Research,Present Findings,and Future Directions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5,20/2:78-343.[5]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6]孙祖荣,施萍.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J].产力研究,2006,(7).[7]马鸣萧,王林雪,易芳菲.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8]吴翔阳.产业集群优势与“以群引外”策略[J].华东经济管理,2005,(9).[9]涂人猛.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J].决策与信息,2005,(8).[10]毛汉英.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途径与对策[J].学习与实践,2005,(10).[11]赵凌云.深化省情认识,提升湖北发展层次[J].湖北社会科学,2006,(1
第四篇: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模式转变与贸易竞争力提升研究
描述:
摘要:电影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文章通过分析电影产业的投融资模式与贸易竞争力关系.指出我国投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从资本运作方式、政府行为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转变方案,有效提升电影产业的贸易竞争力。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贸易竞争力;投融资模式
近年来.我国电影行业国内发展势头良好.中国电影市场从100亿到200亿仅用了三年时间。2013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36亿美元,约占全球总票房的10%。但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我国电影产业贸易竞争力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影响我国电影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水平.而其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特点使得资金在促进贸易竞争力提升方面更是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如何通过转变电影产业的资金投融资模式,科学有效地募集、使用资金.同时抓住影响贸易竞争力的其他关键因素.提高我国电影的国际市场份额,从而提升电影产业的贸易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电影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现状分析
电影产业的发展需要资本和金融强有力的支撑。面对外国文化资本大规模整合电影文化资源.本土民营文化资本已进入向电影产业规模拓展的形势.通过投融资模式的转变推进电影产业的改革.促成电影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将有助于形成电影产业新一轮的投资浪潮.吸引国内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电影业,使得电影产业向纵深发展.这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不二选择。
(一)产业发展环境宽松,多项政策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
我国电影产业化起步较晚,国家在制定各项政策和法规方面经验不足,表现为对电影制作、融资等方面限制过多,导致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电影产业投融资能力较弱。改革开放后,我国文化产业所处的政治环境逐步宽松.通过建立健全政府资金投入机制.继续执行电影精品专项资金等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电影风险投资机制等措施加大投融资政策扶持.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从前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支持、投资渠道单一.基本上靠文化企业自身滚动发展,民间投资渠道不畅、对外资控制过严的局面慢慢放开。
(二)融资模式相对单一保守。创新模式发展缓慢
我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模式虽然在不断创新与进步中.但是总体上融资规模不大且以传统融资方式为主。就目前国内影视项目出现的融资渠道而言.主要有直接投资、银行贷款、上市融资、植入广告等。我国电影产业也逐步衍生出了包括版权融资等形式新颖的融资模式.包括预售版权和版权信托融资预售版权指影视制作企业在影视作品投入制作过程中或是正式发行上映之前.与海外发行商签订预售协议,通过预售协议提前获得一部分资金:版权信托融资指信托公司以借款企业的版权作为保障.设计产品,向社会融资。
(三)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资金投入缺乏保障
高风险是电影行业的一个重要特征.电影制作每一个环节存在的每一种风险都可能导致影视制作项目的血本无归首先.在融资方面.鉴于国内目前缺乏系统的电影项目风险评估体系.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均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电影产业。同时.鉴于电影产业的高风险性.保险公司也是避之不及,不愿担保。其次,中国电影产业现有的项目审核机制还不是十分成熟.大多数时候只能依靠经验和制片人的个人资源来进行融资最后.我国影视产品盗版肆无忌惮.使得影视产品在发行中利益受损。
(四)复合型专业人才缺乏,影响融资的正常开展
影视行业从业人员多是市场营销、文化传媒出身.对金融领域的了解少之又少,在面对整个管理组织系统、战略目标与金融资本对接等环节时通常会一筹莫展既懂电影艺术又懂经营管理和市场运作的高端电影金融人才奇缺.直接导致了金融资本与影视产业对话的种种阻碍.同时也减弱了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在运行过程中的风险控制能力。
二、中国电影产业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
我国吸收引进了一大批国外的优秀影片,但每年能走出国门、打开国际市场大门的影片少之又少。中国电影“墙内开花墙内香”的尴尬局面凸显了加快提升贸易竞争力的迫切要求。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采用“钻石理论模型”来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
(一)生产要素 1. 人力资源 电影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文化创意产业.而目前中国电影的人力物力都还比较欠缺.有艺术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短缺和低端人才的“过剩”现象同时存在.尤其是优秀青年电影导演稀缺,已成为中国电影市场化进程的障碍.制约着中国电影的发展。
2. 资本资源
资本要素对电影产业基础竞争力的影响主要通过融资能力间接体现。目前.中国电影金融的融资模式已发展成为包括直接投资、银行债权融资、广告投入、版权预售、政府出资在内的多层次融资体系。但目前中国电影金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还未找到一种具有主流示范意义、行之有效的市场化投融资模式。
2004年起.美国第三次行业外资金涌入好菜坞电影.以华尔街私募基金为代表的电影投资基金参与好莱坞的电影制作。而中国电影还是依靠传统的私人投资、政府基金、银行贷款等方式获得电影制作资金不同结构的融资模式决定了中美两国的电影产业受资金限制的程度不同.也导致了两国电影在制片、发行、放映一系列过程中所遇阻力的不同。
(二)需求条件
国内的需求对提高产业竞争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产业的长期发展离不开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如果国内消费者成熟、复杂和苛刻,会激励我国电影产业赢得国际竞争优势。中国的电影市场虽然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与美国相比还是后劲不足.主要表现在票房收入、人均拥有屏幕数量等方面的差距。
(三)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产业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自身的能力上.还来源于与其相关的产业而我国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和体制制约产业发展等因素,电视、D V D、网络、多媒体终端等理论上的发行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衍生产品更是难以形成产业规模。
(四)机遇
全球化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和外在因素.如何用国际化的手法包装中国本土电影.让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观点影响世界.让世界适应并接受中国电影.是中国电影抓住机遇走向世界的关键。
三、投融资模式转变以提升中国电影贸易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从电影产业自身来说.这是一个大投入、大产出的文化创意行业.有利于满足我国国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护理统计源推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投融资模式落后的现状是我国电影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瓶颈。故应加强政策引导。为我国电影产业创造更好的投融资环境.努力提高我国电影产业的经营决策水平与融资能力。
(一)拓展融资渠道,重视资本运作方式 在资金筹集方面.我国电影产业应更多地吸纳社会资本。首先.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降低市场准入
1、]槛,积极吸弓1社会、民间、商业资金和国外资本,努力增加我国电影业的资金投入,扩大融资规模。其次.进一步推进国有广播电影企业股份制改革.进行上市融资.在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广泛吸纳非系统内的其他资本.积极发展私募股权基金、资产证券化等创新模式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电影产业的资本回报率.促进资本的市场化流通。
(二)加快建立健康有序的投融资秩序和市场竞争机制
我国政府在促进电影产业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级政府部门应继续完善相关政策.引导建立健康有序的电影投融资体系;通过市场手段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如尽快出台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标准,推进无形资产评估评价体系建设.规范无形资产价值评估中介机构和无形资产抵(质)押登记、交易平台运作:加快建立电影产业担保公司.弓1导现有担保公司开展服务电影融资的专项服务:牵头成立电影风险投资基金.扶持优秀中低成本电影和青年导演电影.努力满足电影创作的资金需要,奠定中国电影创作质量提升的基础.促进贸易竞争力的提升。
(三)全面推进体制改革,形成规模产业优势
当前中国电影产业规模小、封闭性强。电影出口的市场微观主体依旧脆弱。我们不但要积极推进“走出去”政策.还要对中国电影产业进行体制上的改革.最根本的是要理顺自身.以资本为纽带.促进企业集中合并.采取强强联合的战略措施.构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规模影视集团。通过优化配置人力、财力和物力.力争把企业做大做精.以提高影视产业的竞争力.实现电影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集团化。
(四)重视国际营销.打入国际市场
与国外资本合作,利用国际资源.重视国外市场。加大与外国传媒巨头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吸引外资,加强与国际资本的合作,促成战略伙伴关系的达成。这是中国电影产业走向国际化的必由之路我国电影公司应在不断增加资金投入的同时保持控股。在保证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借鉴外国电影产业成熟的制作、发行模式。提升我国电影业的竞争力。
此外.提高中国电影产业的贸易竞争力.也要注重吸收跨文化的管理人才和高尖端的技术人才.为我国的电影产业进军国际市场开疆拓土做出努力:加大创新力度.通过技术创新为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不竭动力:对内经由对华语电影取精华、去糟粕.树立中国电影的新形象:对外采取开拓区域化市场的手段。针对不同区域的特性制定不同的竞争对策。
四总结 从表面上看.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竞争力难以与电影强国匹敌.主要是因为我国文化市场逐步放开限制后.不断受到以美国“好菜坞”为代表的进口大片的冲击.同时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也对电影市场产生分流效应。究其深层原因,中国电影产业链的不完善对贸易竞争力影响重大.没有形成顺畅安全的投资收益体系.投融资模式不健全.电影产业对社会的开放程度不足。更本质的问题是我国传统的文化体制对电影应有的市场活力的体制性束缚.以及由此而来的中国电影的结构性竞争力培育发展受限。放开束缚、完善体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从各方面提升中国电影的国际贸易竞争力。
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电影会形成以大陆为核心、辐射港澳台.将亚洲作为成本空间、美欧作为利润空间的新格局。我国电影产业也将形成完整健康的产业链.释放巨大能量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五篇:提升山西煤炭产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提升山西煤炭产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来源:360期刊网更新时间:2010-5-20点击数:11
4【摘 要】本文针对山西煤炭产业竞争力的现状, 从机制、煤炭技术、生产规模、科技人才和国内环境分析了山西煤炭产业缺乏竞争力的原因,并结合煤炭产业的特点以及山西煤炭产业基本情况, 提出了提升山西煤炭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产业竞争力 山西煤炭产业 对策
山西能源 工业 投资、建设快速 发展 ,生产能力大大增强,各种能源产品的生产、外销大幅猛增,强势体现了山西在我国中的能源生产大省和调出大省的地位。全省能源工业 经济 效益全面提升,资产结构趋于合理。但在新的形势下,面对世界及国内能源形势和全国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特别是中部崛起的大好时机。如何能在处理好 历史 积淀问题的同时,又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山西经济的快速崛起做出更大贡献。1 煤炭产业竞争力及山西煤炭产业缺乏竞争力的表现
根据煤炭产业的特性和产业竞争力的一般定义,煤炭产业竞争力可以定义为:一个国家的煤炭产业在拥有有限的煤炭资源和持续、稳定的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等手段,提高产品性能、降低产品成本并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比其他国家或地区生产或提供更好的煤炭产品(包括服务),实现规模经济和持续谋取利润的综合能力[1]。我国煤炭产业国际竞争力在世界十多个主要产煤国家中大致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山西煤炭产业竞争力更是如此。但在煤炭生产效率、采煤技术装备水平等方面仍然十分落后。山西煤炭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制与机制因素
在山西除去山西焦煤集团等几个大型煤炭 企业 外,当前大多数煤炭企业并未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也未形成高效的运行机制。产权不够清晰,权责不够明确,政企分开进程缓慢,大大束缚了国有煤炭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与发挥。
(2)煤炭技术因素
山西煤炭产业仍然是一个以粗放式经营为主要特征的产业,我国煤炭产业在煤炭开采、煤炭质量提高、煤炭深加工和煤矿机械制造技术等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仍然十分落
后,资料显示,科技进步对我国煤炭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左右,而国外己达到70%~80%。目前,山西乃至全国洁净煤加工制造技术还比较落后,因此,原国家计委、科委、经贸委等联合制定了一些净煤技术的发展规划,它包括4大领域、14个方面的技术。可见,目前正是发展洁净煤技术的大好机,山西煤炭企业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发展自己的心技术,构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山西煤炭企业的生产规模
山西焦煤集团公司的组建,就是原西山矿务局、忻州矿务局、汾西矿务局三大焦煤生产企业在经历了煤炭市场的严峻考验后,着眼于企业做大做强和企业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而做出的决策。
(4)科技人才因素。
煤炭企业每年招聘应届大专院校毕业生和自己内部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培训的人才也不少,但往往不能为其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尤其是高层次专业人才或是具备真才实学的人才,没有能及时安排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让其施展才华,人不能尽其才,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这种低效率的使用致使人才资源隐性流失。加入WTO后,我国煤炭产业与国际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解和掌握跨国经营 规律 的高级管理和知识创新型人才,谁就拥有国际竞争优势。我国煤炭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人才本来就十分匾乏,现行的国有煤炭企业高级管理者选用的政府任命制,又在相当程度上缩小了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的选拔范围。
(5)国内环境因素
我国市场体系和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并未形成[2]。主要表现在:①国内市场垄断与过度竞争并存,产业间不正当竞争严重存在;②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煤炭企业剩余人员分流困难;③法制建设有待完善,政府干预过多,缺乏平等竞争的经济运行环境。2 山西煤炭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长期以来山西省煤炭产业积累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解决,煤炭产业结构失调、资源有效供给能力不足、产业运行机制不合理、产业政策缺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山西煤炭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强调指出,能源产业要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这要求山西省必须提高自己煤炭产业竞争力。
提高山西煤炭产业竞争力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立足本省本行业特点,统筹规划,标本兼治,协调推进,笔者认为,提升山西煤炭产业竞争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入
手来解决提高山西煤炭产业竞争力的问题:
2.1 实施科技创新,突出主业能力
山西煤炭企业应该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推广应用先进的综合机械化掘进技术和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加强煤尘、瓦斯的防治技术研究,加快对洁净煤技术和煤炭液化、气化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实施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煤的焦化、液化、气化、洁净化),延长企业的价值链,增加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在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的基础上,提高主业的竞争能力。
(1)加快大型煤炭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按照国家级技术中心体系建设的要求,重整现有企业技术中心架构,高度重视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产、学、研之间资源的联动,实现 科学 技术成果化、产业化。
(2)加大科技开发资金的投入,保证重点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需要,重视调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煤炭生产主导技术、产业升级技术为突破口,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开发相结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3]。
2.2 进行制度创新,增强企业活力
山西煤炭企业应加快完善 现代 企业制度和企业治理结构,规范企业行为,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加强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组织构架,使企业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命机体,更好地适应激烈多变的市场竞争。
(1)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是技术创新产权激励的关键。因此,要建立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机制,必须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知识产权 法律 ,加强和完善专利制度。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内在激励机制。在收入分配制度上,采取技术创新人员的收入与创新成果挂钩的分配形式。在企业产权制度上,承认和保护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权,允许创新者以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入股。
(2)实行公平、科学的税收制度。山西煤炭企业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差别,人为地制造了不平等的竞争条件,使得大量小煤矿得以生存,非常不利于煤炭产业的有序发展。表现在资源税征收上有:一是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对各类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和标准,征收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二是税收政策不科学。现行的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是根据煤矿对外销售量按吨煤征收的。煤矿虽有开采权,但在在实际开采过程中的所有者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种资源的分配方式忽视了煤炭资源开采回收率,人为地降低了资源的价值,建议国家应按资源总量收取“地租”,实行差别税率。
(3)吸引优秀人才,激发员工潜能[4]。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吸引住优秀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是煤炭企业塑造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和实力。煤炭企业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行业的自身特点,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思想比较严重,甚至煤炭行业的上市公司也是如此,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工人的工资和奖金差别较小,激励形式单一,这显然不利于激励公司的高管人员。
(4)建立完善的人才招聘,选拔机制。招聘工作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一方面,招聘工作直接关系到组织中人力资源的形成;另一方面,招聘和选拔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其他工作的基础。怎样选择录用,选拔什么样的人才,这是 企业 持续 发展 的关键。因此要坚持以下原则:第一,要树立人才就是效益的观念。第二,大胆培养,选拔、使用人才。第三,讲究合理的人才结构。第四,杜绝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
2.3 培育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素质
煤炭企业工人平均素质较其它行业偏低,这显然不利于知识 经济 时代的要求,也不利于煤炭企业的竞争和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增强煤炭企业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对于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塑造完美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直接影响着员工的信念和行为,对企业职工起着整合、导向、凝聚、规范和激励等作用。实行有效的文化整合,可以培育和塑造“企业人”的文化特质,使其都受到有利于个人发展和组织目标实现的积极的文化熏陶。因此企业文化必须与企业战略相配合,在企业制定企业的战略规划后就要选择相应的企业文化类型。
2.4 合理兼并重组,实现规模经济,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山西省是国内最大的焦煤基地,焦煤资源探明储量1400亿吨,占全国的57%,2004年全省焦炭产量6805万吨,副产品焦炉煤气约150亿立方米、粗苯70万吨、煤焦油约300万吨,这些丰富的副产品为生产尿素、甲醇和苯加工、煤焦油深加工提供了原料。山西绝大多数煤炭企业的产量都较低,不能形成规模经济,竞争能力相对较强的煤炭企业在当前效益较好的时候,应该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实施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和优化组合,全面提升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根据矿山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实施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和纵向一体化战略,通过发展与煤炭产业没有直接关联的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分散经营风险,当前,煤炭市场形势良好,煤炭企业财力相对充裕,大型煤炭企业要尽快制定多元化产业转型战略,以煤炭产业为依托,延伸产业链,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稳步转移,逐步替代,最终实现由
地下向地面、由煤炭产业向非煤产业、由初级加工向深精加工转变,实现矿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语
山西的煤炭产业还是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的,但其中的不利因素影响较大,使得整个煤炭产业无论是和国内其他省煤炭产业相比还是和西方主要产煤国的煤炭产业相比,竞争力显得不足,尤其是由于产业壁垒、开采技术和加工技术方面的原因导致竞争力较弱,因此,需要山西省政府制定相应地产业政策构筑较高的进入壁垒和降低退出壁垒,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开采和加工技术,提高回采率,降低事故率,以进一步提高山西煤炭产业的竞争力。
参考 文献
[1]李正中,韩智勇.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起源及内涵.经济理论及管理
[J],2001,(7)
:54-55.[2] Prahalad C.K,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May-June):79-91.[3]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4] 严民杰.提升 中国 煤炭产业竞争力的对策探讨[J].中国矿业,200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