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昌吉市2012年科学技术大会暨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2 21:23: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昌吉市2012年科学技术大会暨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推进大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昌吉市2012年科学技术大会暨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在昌吉市2012年科学技术大会暨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在昌吉市2012年科学技术大会暨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推

进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人民政府召开昌吉市2012年科学技术大会暨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推进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区、州科技工作会议有关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加快推进我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刚才,大会隆重表彰了在科学技术事业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这次表彰,是市委、市政府在一个财政年度内,专门拿出820万元专项资金对2011年自主创新、品牌战略等工作进行表彰奖励,这都是市委、市政府为深入实施“文化名市、科教兴市、生态美市、产业强市”战略,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全市产业、文化、民生等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的重大举措,在全疆乃至西北地区也是力度最大的。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获得荣誉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市辛勤工作在科技第一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抓住时机尽快在 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近年来,昌吉市在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中取得的巨大成就、铸就的强劲动力、形成的向好态势,既为我们进一步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积累了经验,更为“十二五”实现率先跨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是以创新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全市已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其中特变电工已创建为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始终把昌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创新基地,累计引进孵化企业300家,开发涉及食品加工、机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新产品52项,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达6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3%。

二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特色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全市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建立了6家博士后工作站、4家国家级、21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均占全区总量的30%以上。全市已有20多家企业与区内外30多家院校结成对子,建立了合作关系。

三是已拥有大量技术专利和一批自主品牌。近年来,专利申请量始终保持了10%以上的快速增长。目前,每年申请专利、国家授权专利均在100件以上。已发展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自治区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4家。拥有品牌数量始终稳居全疆县市前列。自有的专利和自主的品牌,日益成为我市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特色经济发展,开

拓市场、走向市场的重要保证。

四是传统产业改造与新兴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十一五”期间,共实施技改项目140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达110个,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达62个,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涌现出了一批特色龙头企业。全市民营企业及科技中介机构发展到62家。全市科技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问题,工作中也还有许多矛盾和薄弱环节。

一是经济总量依然偏小,全市地均产值仅264万元/平方公里,在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居于后列;

二是区域创新体系不够完善,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科技进步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仍然偏小,高新技术企业和名牌产品还不多;

四是创新人才不足、行业领军人物和优秀管理人员、拔尖人才比较短缺,全市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只占人才总数的0.8%;

五是科技创新资源尚未得到有效整合利用,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创新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这些问题告诉我们,我市科技事业发展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对此,全市上下要高度重视我市创新之路的探索和实践,要立足于特色资源优势,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地推进“文化名市、科教兴市、生态美市、产业强市”四大战略,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坚持走区域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大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城市影响力、公共服务力、综合软实力和干部执行力,全面建设现代制造加工、活力创新和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真正实现特色资源优势向特色经济优势的转化,真正形成具有新疆特色的“昌吉市发展”模式。

二、明确思路,把握重点,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涉及思想观念、发展模式、科学技术、体制机制等方方面面,任务繁重而艰巨,既要全面推进、整体提升,更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就我市来讲,必须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选准主攻方向,发扬敢闯敢试的精神,加快完善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努力完成试点任务,充分发挥创新在“三个率先”发展中的驱动作用,力争把我市早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我市作为试点城市,要按照先行先试的要求,努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市场化运作、产学研相结合,自主创新能力明显、科技支撑作用突出、可持续发展水平高、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创新发展模式。要全面落实国家和区、州出台的自主创新政策,建立完善的创新支撑体系和稳定的财政支持机制,市财政科技投入增长要始终高于财政正常性支出增长。进一步完善企业和社会主体增加科技创新的投入政策,大力引导优质创新资源参与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

二要进一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重点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科研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今天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和30家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的负责人都参加了会议,希望各企业进一步增强创新的积极性,切实增强自主创新的主体意识,充分认识肩负的重要责任,从昌吉市经济社会和自身长远发展的高度研究和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努力在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全面落实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加强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技术中心、孵化中心、院士和博士后工作站等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要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以项目和技术为载体,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向研发前移,引导高校院所研发重心向应用转移,全面放大科技成果应用的市场效应。要大力培育自主创新品牌,鼓励和扶持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今年,力争新增加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建立博士后工作站1家,国家授权专利达80件以上。

三要进一步促进科技进步成果转化。要紧紧围绕支柱产业,进一步加快产业整合和集聚化发展,努力培育壮大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核心竞争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昌吉国家高新区要努力打造成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打造成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硅谷”,着力在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力争取得一批有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开发一批高技术产品、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产业,主要行业和部分企业技术与装备要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要以创建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新起点,切实加快推进节能减排步伐,进一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建立淘汰产业退出机制,强制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企业逐步退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与应用力度,全力支持特变电工、华电等一批企业开展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建设,实现由资源依托型生产模式向科技型、清洁型、循环型生产模式转变。

四要进一步提高创新软实力。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继续抓好人才资源建设,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优势,打破行政隶属关系的传统观念,积极创造条件,为区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在我市创新创业搞好服务。要大力挖掘自身潜力,以重点产业、重点科研和工程项目为依托,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当前要抓住人才再流动、再分配的有利时机,通过改革完善科技人才评价办法,加快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面向区内外抓紧引进一批高端创新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进一步形成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的新优势。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建立健全科技创新评价机制,更加注重前沿领域的发明创造,更加注重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更加注重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对那些在一线无私奉献、取得重大成果、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要采取多种形式给予表彰重奖,充分发挥科技奖励在自主创新中的激励作用。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提高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实效当前,全市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人民政府对当前形势的科学

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总体部署上来,切实加强领导,不断创新举措,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确保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科技人才工作取得扎实的成效。各单位、各部门要牢固确立“抓经济必须抓科技、抓发展必须抓创新”的观念,认真落实“一把手第一生产力”的工作责任,切实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摆到全局工作中的突出位置。要确保科技经费到位、科技人员待遇到位、发展科技产业的政策落实到位。要充分发挥建设创新型城市领导小组的作用,建立宏观协调、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形成共同推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强大合力。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企业要用足用好中央、区、州和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公共科技投入机制,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加快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稳定的投入机制。科技部门要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整合专项资金,提高使用效率,重点用于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重点攻关项目、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科技创新人才等方面。要进一步重视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全面落实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和公平竞争的政策,营造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建立健全中小型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作用。同志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全市上下都要发扬敢于担当、敢于超越的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把昌吉市建成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典范,开创昌吉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新局面!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第二篇: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2008年1月8日)

温家宝

同志们: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获奖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和参与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国外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事业,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是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真正摆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

要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是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显著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增强科技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多部门协作、多学科集成,共同搞好重大科技攻关,突破核心技术,建设重大工程,形成战略产品。同时,培养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锻炼和凝聚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要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科学技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和支撑。要特别重视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加强高新技术产业、资源能源开发与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农业增产、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领域的重点科技项目攻关,带动相关领域技术水平整体提升,增强科技服务人民生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要切实加强重大基础科学研究。抓住世界科技前沿制高点,部署和落实一批重大基础性、公益性科学研究项目,建设科技基础平台,建立开放共享机制,全面提高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增强自主创新的后劲。

要重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进国外重大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可以提高我国科技进步的起点,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要开阔视野,学习先进,兼收并蓄,大胆吸收国际上一切优秀科技成果,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积极引进智力和人才,为加速我国科技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科学工作者要有为追求真理而埋头苦干、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克服心浮气躁,反对弄虚作假,树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领导干部要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和科学家

交朋友,广泛听取科学家的意见和建议。要发扬学术民主,倡导百家争鸣,活跃学术气氛,为科技进步和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

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国民的科学素质是自主创新的土壤。世界发展史证明,富于科学精神的民族,才能不断发展进步。要广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用科学思想战胜愚昧落后。在全社会形成学科学用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中华民族是富于创新精神的伟大民族。中国曾是科技发达的文明古国。当代中国科技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正在大踏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创新,勇攀世界高峰,努力把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三篇: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是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真正摆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获奖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和参与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国外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事业,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是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真正摆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

要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是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显著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增强科技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多部门协作、多学科集成,共同搞好重大科技攻关,突破核心技术,建设重大工程,形成战略产品。同时,培养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锻炼和凝聚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要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科学技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和支撑。要特别重视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加强高新技术产业、资源能源开发与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农业增产、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领域的重点科技项目攻关,带动相关领域技术水平整体提升,增强科技服务人民生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要切实加强重大基础科学研究。抓住世界科技前沿制高点,部署和落实一批重大基础性、公益性科学研究项目,建设科技基础平台,建立开放共享机制,全面提高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增强自主创新的后劲。

要重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进国外重大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可以提高我国科技进步的起点,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要开阔视野,学习先进,兼收并蓄,大胆吸收国际上一切优秀科技成果,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积极引进智力和人才,为加速我国科技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科学工作者要有为追求真理而埋头苦干、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克服心浮气躁,反对弄虚作假,树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领导干部要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和科学家交朋友,广泛听取科学家的意见和建议。要发扬学术民主,倡导百家争鸣,活跃学术气氛,为科技进步和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

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国民的科学素质是自主创新的土壤。世界发展史证明,富于科学精神的民族,才能不断发展进步。要广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用科学思想战胜愚昧落后。在全社会形成学科学用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中华民族是富于创新精神的伟大民族。中国曾是科技发达的文明古国。当代中国科技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正在大踏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让我们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创新,勇攀世界高峰,努力把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四篇:姜大明同志在全市科技进步表彰暨创新型城市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姜大明同志在全市科技进步表彰暨创新型城市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007年2月2日)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科技进步表彰暨创新型城市建设大会,这是新年伊始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省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刚才,大会隆重表彰了在科技进步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在一个财政内,拿出5600万元对自主创新进行奖励,在济南是史无前例的,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也是力度最大的。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获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科技第一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下面,我就更加扎实地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正确分析形势,进一步增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2006年以来特别是全市科学技术大会之后,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深入实施科技规划纲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迈出了坚实一步,科技进步取得了明显成效。突出表现在,一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工作格局初步确立。构建启动了组织体系、规划体系、评价体系、责任体系、政策体系和知识、技术、服务创新体系等“六大体系”,基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共同参与的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生动局面。二是科技投入持续增加,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正在加快形成。2006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同比提高0.19个百分点,骨干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3%。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步伐加快,去年新认定的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占全市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总数的比重接近三分之一。企业承担重大创新项目的能力取得突破,全市各类企业有100多项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得到国家和省重点支持,浪潮、重汽等一批企业和产品进入国家梯队。专利战略和名牌战略顺利实施,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授权量继续保持全省首位,新增一批中国名牌、国家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和省以上名牌产品,提高了我市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三是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通过积极工作,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落户济南,我市被确定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试点城市和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大力推进省城科技资源整合,初步建成了科技成果转化、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软件研发与综合测试等五大创新平台,科技创新的服务功能有效提升。四是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2.28%,比上年增长2.16个百分点;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取得积极进展,工业支柱产业、现代农业和省会服务业得到优化提升;在发展循环经济、生态治理方面研发推广了一批关键技术,对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创新型城市建设,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问题,工作中也还有许多矛盾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区域创新体系不够完善,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一些关键领域的对外技术依存度仍然较高;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仍然偏小,高新技术企业和名牌产品不多;创新人才不足、行业领军人物和优秀拔尖人才比较短缺;省会科技创新资源尚未得到有效整合利用,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创新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这些都告诉我们,我市科技事业发展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正确地认识我市科技事业发展的现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增强紧迫感,更加自觉地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努力开创省会科技发展的新局面。

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保障人民健康和公共安全,都对加快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对此,我们必须从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深刻认识加快科技进步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推进科技进步摆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省会特点的自主创新之路,认识再深化、工作再落实、措施再强化,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真正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轨道。

二、突出工作重点,努力把创新型城市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根据我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总的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紧紧扭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中心任务,按照“发挥省城优势,发展省会经济”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完善创新体系,集聚创新人才,优化创新环境,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科学技术综合实力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济南提供有力支撑。根据这一指导思想,要在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努力在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强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是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途径。要科学把握自主创新的战略重点,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直接服务的战略取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扬长避短,找准定位,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三大领域中重点发展、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产业和行业作为重点,着力解决支柱产业竞争力不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资源环境矛盾加重三个主要问题,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重要技术由主要依赖进口向主要依靠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一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抓住当前世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迅猛发展的有利时机,确定主导产业,实行集约投入,努力在计算机软件、高性能服务器、高科技电子产品、生物医药、新型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二要充分发挥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全国软件服务外包城市、全国软件出口基地的品牌优势,提高研发能力,推进产业聚集,培植骨干企业,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的信息产业基地,使其真正成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三要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强市战略,以培植“三个一批”为重点,积极推进交通装备、电子信息、钢铁冶金、石化化纤、机械装备、食品药品等产业集群的产业升级和技术改进,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重大战略产品计划和工程专项,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系统集成,推动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和重点产品向产业链高端集聚。进一步深化制造业的信息化工程,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改进落后生产工艺,大力研发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保护环境的关键技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促进节能降耗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四要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重点加强良种繁育、节水节能、农产品安全检测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五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网络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层次和水平。六要大力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努力在新能源、新材料开发、循环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重大疾病防治等方面攻克一批技术难题,掌握一批关键和共性技术,解决一批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快发展,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二)努力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建设创新型城市,重点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科研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要充分调动各类企业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切实增强自主创新的主体意识,充分认识肩负的重要责任,从经济社会和自身长远发展的高度研究和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要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全面落实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强化财政扶持、税收激励、政府采购的引导作用,支持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加强技术开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和中试基地等研发机构的建设,大力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要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以市场和应用为导向,以项目和技术为载体,建立合作平台,形成柔性机制,在科技创新创业的链条中,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向研发前移,引导高校院所研发重心向应用转移,打开科技成果转化的便捷通道,放大科技成果应用的市场效应。要大力培育自主创新品牌,积极组织开展“以济南品牌塑造品牌济南”活动,鼓励和扶持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以自主品牌带动自主创新,以自主创新提升自主品牌,加速从“济南制造”向“济南创造”的转变。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大企业要当好主角,充分发挥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优势,积极参与国家各类重大科技项目计划的实施,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要积极作为,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加强与大企业的配套协作,积极创造、吸纳、承接和转化科技成果,努力在全市形成量大面广的高新技术企业群和产品群。

(三)努力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科技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根本途径。要自觉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事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资源合理配置,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新的动力。要消除体制、区域和行业阻隔,全面加强与中央和省属单位的科技合作,积极推动资源整合,形成区域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要以高新区、科技园区和大企业为依托,大力引进国家级科研院所、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域外大企业研发中心,形成高层次、多类型的研发优势,提高承载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的能力。要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研发推广机构建设,有效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面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以应用开发为主的科技创新。驻济高校和科研机构要主动服务地方发展,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动,提高科研成果的本地转化率。要进一步深化市属科研机构改革,积极推动应用型技术研究开发机构转制为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面向市场的持续创新能力;支持基础型、公益型科研机构深化改革,搞活机制,提高研发和科技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加快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突出抓好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专业技术研发支撑平台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

(四)努力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实质性进展。自主创新,人才为本。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中坚力量。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继续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要进一步强化省会“大人才观”,坚决破除囿于隶属关系的传统观念和划地为牢的狭隘眼界,把人才作为全社会的财富来看待,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只要能为济南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就要为他们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创造条件、搞好服务。要不拘一格选拔和培养人才,坚决克服片面追求学历、职称和论资排辈的倾向,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继续大力实施“泉城学者”建设工程,面向全国、面向海外,延揽一批国际化的优秀人才和高层次科技领军人物。加大高技能人才和适用型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更好地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用事业、感情、待遇吸引和聚集人才,对科技人才放胆放手放开使用,真情真意真心关爱,最大限度地改善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让事业有成的优秀人才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努力营造一个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要用政策和机制激发人才队伍活力,进一步健全完善激励机制,积极推动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效益分配,重奖在科技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设创新型城市,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劳动和创造性实践。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要增强责任感,献身科技事业,大力弘扬科技界求真务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立足本职岗位勤奋工作、勇于创新,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省会的发展振兴建功立业。

三、切实加强对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领导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任务繁重而艰巨,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动员全党全社会的力量,为建设创新型城市而奋斗。

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强化抓科技进步就是抓科学发展、抓核心竞争力的观念,真正把科技创新摆上重要议程,切实履行好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大责任。党政主要领导要带头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责任与使命,以科学决策、统筹协调、增加投入、组织示范、创造环境为工作重点,及时研究解决事关科技进步的重大问题。各级领导同志要主动适应新科技革命对领导工作的新要求,带头学习科学知识,带头弘扬科学精神,带头在工作中运用科学方法,不断提高推进自主创新的组织领导能力。要把握现代科技加速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了解最新科技成果及其产业化前景,预见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深刻影响,科学确定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更加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有机结合,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转化。主管科技工作的领导同志尤其要潜心于科技知识的学习研究,努力掌握科技创新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领导和组织各方面的科技攻关,真正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明白人,成为推进自主创新的行家里手。

要密切协调配合。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是一项覆盖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相互配合,群策群力,共同推进。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形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强大合力。科技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的宏观管理和服务水平,努力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各有关部门要针对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责任目标,加强对科技规划纲要落实工作的具体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要充分发挥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特点和优势,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多作贡献。工会、共青团、妇联和科协等人民团体,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动员各自联系的群众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伟大实践中来。全市上下、各个方面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广泛开展创新型单位、创新型企业建设活动,努力使创新型城市建设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要优化创新环境。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从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人才建设等方面,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特别要把对科技事业发展的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的力度,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要按照建设服务政府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努力为各类创新主体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活动及成果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和惩处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成果发明人或拥有者的合法权益。要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完善创新机制,宽容创新挫折,使全社会创业活动蓬勃开展、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使崇尚创新、支持创新、追求创新真正内化为济南的城市精神,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持久动力。要深入开展学习型社会建设,大力加强科普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倡导和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要狠抓工作落实。要把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各项工作纳入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做到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确保创新型城市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进。这次会议印发了《济南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和《济南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县(市)区、高新区考核办法(暂行)》,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真正做到以创新能力的强弱、创新绩效的高低、创新环境的优劣论政绩、定奖惩,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前进。要坚持定期分析和评价政策措施的执行效果,对不履行职责、推进工作不力、任务落实不好的,要按规定进行问责。要以务实的作风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一切从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因地制宜,区别情况,分类指导,不急功近利,不盲目攀比,一步一个脚印地把科技创新工作推向深入。

同志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努力开创我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和省、市第九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第五篇:深圳市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深圳市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作者:沈正言 编辑:邓楚楚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22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近3年来,作为首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深圳市坚定不移把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以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为统领,加快推进各项工作,初步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中心格局。深圳市的探索,给人们带来了有益启示。瞄准科技创新前沿,提升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当今时代,科技创新转化周期日益缩短,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界限日益模糊,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突破。深圳市在实践中认识到,必须在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稳步向创新链高端攀升的同时,实现从技术引进和应用研发为主向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转变,在前沿和新兴产业领域推行“成果转化”创新模式,形成两条腿走路的创新方式;必须提高源头基础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实现从跟随发展到局部领先、部分超越的转变,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为此,深圳市加快了在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科技领域的布局。国家超级计算中心深圳中心部署的超级计算机计算速度位列中国第二、世界第四,华大基因建设成为世界第一大基因组测序与分析中心,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的宽频隐身技术被认为是过去10年中的10大科技突破之一。这些领域的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成果正在加速实现产业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互联网等优势产业

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基础研发、应用技术研发和技术成果产业化良性互动,形成了引领式、超越式与裂变式的自主创新态势。

把握企业创新规律,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深圳市已进入要素高成本发展阶段,原有的政策和体制机制优势逐渐弱化。面对这一新形势,深圳市把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摆在突出位置,全面加强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扶持和服务。一是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推动企业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2010年,财政科技投入70.2亿元,占地方本级预算的7%;全社会研发投入346.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64%,企业研发强度位居全国前列。二是推进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针对中小企业量多面广、创新动力强劲但实力较弱的特点,重点打造以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为主的行业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和以提供检测、实验条件为主的检测实验平台;针对大企业创新实力雄厚的特点,重点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进行前沿技术攻关,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发挥自主创新活动的引领作用。近年来,新增创新平台175家,相当于以前年份组建数量的总和,大大提升了企业创新研发能力。三是推进研发专利化、技术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同步发展,增创竞争新优势。2010年,全市企业国内专利申请量近5万件,PCT(专利合作条约)申请量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主导或参与制订各类标准1037项,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1件、中国名牌产品80个。知识产权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优势、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的有力武器。

四是打造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培育全球化创新优势。积极扶持企业建立跨国研发机构,深入实施《深港创新圈三年行动计划》,融入全球科技创新分工体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促进全球高端创新资源整合集成,努力打造全球创新成本低、收益高的先进城市。

顺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构建“高新软优”的现代产业体系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推动着全球产业深刻变革。特别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广泛运用,一方面加速了三次产业的相互渗透融合,促进了产业结构向高度化、知识化、信息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分工深入发展,使软件开发、创意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产业转移的新热点,服务外包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这些为深圳市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良好机遇。深圳市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发挥自身产业优势,着力构建“高新软优”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抓住“高端”,抢占现代产业制高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全球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把握经济全球化时代产业链、价值链整合规律,制定产业链配套发展政策,推动高端化发展,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推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从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二是扶持新兴产业,增强未来产业话语权。紧紧抓住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和增长潜力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着眼长远、及早布局,集中力量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推动结构“软化”,增强产业发展驱动力。加快发展智力密集型的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和服务经济,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增强人力资源、知识技术等“软要素”对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四是坚持“优质”原则,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引进和培育一批优质产业,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创造一批具有核心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的国际知名品牌。

突破要素制约,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使深圳市更早面临空间、资源、环境等要素的制约,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圳市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和第一推动力,努力实现在创新中转型、在转型中跃升。一是突破创新城市发展的空间瓶颈,促进发展空间向多维拓展。以创新土地资源利用方式释放土地空间,以协调区域创新功能开拓合作空间,以开发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虚拟空间,以融合催生新业态创造产业空间。二是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促进形成良性生态循环。加快推进以绿色和低碳技术为标志的能源环境技术研发、成果应用和示范推广,突破一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支持建筑、交通、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三是促进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四是围绕改善民生加快科技创新,推动健康、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的低成本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让科技成果更多惠及民生。

着眼事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人才是创新之本,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第一资源。深圳市高度重视建设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队伍,编制出台了《深圳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建设“人才特区”五大战略以及针对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的“1+6”政策体系、面向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孔雀计划”等,着力打造人才政策新优势、搭建人才培育新载体、构建人才引进新机制、完善人才服务新模式,不断加大对各类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服务力度。截至2010年底,全市拥有全职“两院”院士7人,中央“千人计划”人才22人,深圳市领军人才1796人,研发人员29万多人,海外留学回国人员近4万人。同时,主动参与国际创新人才竞争,大力引进国际一流高端科技人才,积极借鉴国际顶尖科研机构运作模式,构建从科学发明、基础研发到应用研发和产业化的整体运营模式,形成“科研+产业+资本”的集成创新组织模式,推动科技单元发展成为科研产业混合体,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制度保障

创新体制机制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保障。深圳市注重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使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动力更加强劲。在宏观上,一是完善创新科技决策机制。深化重大科技计划和决策体制改革,完善科技管理决策程序,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二是建立跨区

域创新协同机制。加强与中央部委会商沟通,加强与各地和高校战略合作,搭建创新联动平台;加强与港澳台科技合作,建立与国际前沿技术对接的创新资源聚集平台,促进创新资源集成。三是推进大部制改革。整合科技管理部门职能,加强创新资源的规划和布局,促进创新资源优化整合。在微观上,一是完善创新主体动力机制。强化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制,坚持政策引导扶持与企业自主相结合,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联盟建设,建立以项目为载体、以利益为纽带、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完善以应用为导向、以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为核心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技术市场体系,发展技术评估、咨询等科技服务机构,建设网络化专业化的创新服务体系,鼓励创新资源开放共享,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促进金融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结合,形成从科学发明、技术创新、创业孵化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投融资体制机制。二是完善创新激励保护机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新机制,颁布实施知识产权法规和政策,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激励知识产权创造和转化运用;构建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四位一体”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的国际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

下载在昌吉市2012年科学技术大会暨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推进大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昌吉市2012年科学技术大会暨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推进大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温家宝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温家宝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1月14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我代表党中......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最终五篇)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2012年2月14日) 温家宝同志们: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我代表党中......

    温家宝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党中央、国务院在这里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这是我国科技界的一大盛事。我向获得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

    温家宝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温家宝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 温家宝 (2011年1月14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温家宝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温家宝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2008-01-09 05:14:11 来源: 中国青年报(北京) 网友评论 375 条 进入论坛  温家宝: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科学工......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5篇)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2015年1月9日) 李克强 《 人民日报 》( 2015年01月10日02 版)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技事......

    市长在创新型城市建设大会上的讲话(写写帮推荐)

    X X 同 志 在全市创新型城市创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市“两会”一结束,市委、市政府就在这里召开全市创新型城市创建动员大会,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重抓创新驱动、推......

    在全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春节长假刚过,市委、市政府就在这里召开这次高规格、大规模的全市总结表彰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工作会议。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