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

时间:2019-05-12 21:41: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形势下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形势下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

第一篇:新形势下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

新形势下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

——练国桃

教育理念是学校教育生态形成的先期要素,而现代学校管理则是学校教育生态平衡形成的关键。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要使教师们实现从吸收理念到教育教学实践的转换,就必须以新理念的现代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为支撑,作保障。如何组织集体备课,如何写教案,成绩如何记录,如何评价一节好课,如何组织观摩研讨、评课、议课,教师工作量如何计算,教师绩效考核怎么进行评价,教育教学质量如何监控,学生期末综合评价如何进行等等,这些原有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必须随之而进行重建。下面就新形势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谈谈自己看法。

一、践行人本理念,增强自主意识。

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而传统学校管理从“三率”和升学率等“物化”的指标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把活生生的师生当作被动的管理对象。由此孵生的管理制度往往是侧重于终端目标管理,制度本身更多的让人感觉到无情和残酷、缺乏人文的体验和关怀,导致有些教师为了达到管理制度的目标就不择手段、不讲方法。而教师工作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不同于工厂的程序化、模式化工作,只有给予教师充分的人文关怀,才能创造一个适合教师发展的宽松、自主的空间,才能激发教师的热

情和潜能,才能培养遵守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在工作繁杂今天,需要给教师松绑,需要给学生松绑,要还给他们时空,还给他们更多的自主权。

我认为:教师的行为不是依靠制度就可以规范的,还要取决于教师对文化氛围的认同、对教师个性的理解和尊重及对自身事业的追求。文化氛围就是成文的管理制度与不成文的文化意识的形成默契的统一体,是制度良性执行运作的基础。学校在制度重建过程中要加强文化建设的内容,根据新形势要求制定相关的校园文化建设制度,使师生的思想教育、文化学习和各类活动制度化,逐步确立“事业至上,氛围无价,自强不息,德业俱进”的校园主流文化。教学上学校倡导教师要“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情感去热爱,用学生的兴趣去探寻”的新理念。日常教育中教师要以自己的人品和言行来感染人,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来影响人,以“人情味”为主旋律来丰富“管理即服务”的人本管理模式,提升“以德治校”的精神理念。学校还要办好校刊、校报,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构建了学校的精神乐园,积淀学校文化,宣扬和展示学校文化。要努力营造春天般的环境,让教师在这个环境中心情舒畅地建功立业,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身心健康地学习成长,天地人合一,你我他同心。

二、倡导合作精神,增强参与意识。

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它不仅适用教育教学,在学校制度的建设上也同样具有很大的运用价值。育人需要形成合力,社会发展更需要团队精神,只有倡导合作精神,增强参与意识,才能使制度重建更科学有效,少走弯路。

首先,课改的过程就是不断沉淀经验、生成成果的过程,就是不断集中智慧、进行创新的过程。要确立“以人为本、上下合作、民主协商、反复论证”的决策思想和“制度方案征集—内容条款设计—集体讨论商议—教代会讨论通过”的工作流程,使教师变只是学校制度的被动执行者、服从者为制度的设计者、参与者。并且在制度的制定和完善过程中,使全校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激发干劲、集中经验、生发智慧。如《一堂好课的标准》、《教师形成性评价方案》等在教师的参与下,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而产生,这种共同参与机制会使学校重建制度在教师中有着高度的认同感。对于有些制度或许我们现在做不到,或是暂时做不到,但这并不是说不需要做到或永远做不到。因此,学校的管理制度应该成为学校价值和标准的倡导和最高追求。

其次,合作精神与参与意识要体现在活动中。没有活动,合作参与就是一句空话,它的价值就得不到体现,任何制度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海市蜃楼。活动是学校落实执行学校制度的主线,以活动为载体来检验制度的价值和成效,以活动促进教师增强参与意识。有的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活动,如以教育期刊为媒展开与教育专家对话制度,读书笔记展示制度,优秀案例评析制度,教学反思征集制度等。另外,每一年学校都组织一系列活动,如学科竞赛、书画展、文娱汇演等活动。多数活动以年级组或科组为单位开展,把成绩、结果列入考核,在活动参与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又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陶冶了情操,增长了才干。

学校管理制度的梳理、修订、完善、建构的过程是对学校主动发展规划的再认识过程,也是对学校文化建设、思想建设等的再思考过程。当然,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建设没有尽头。但当管理者在遇到管理问题的时候,不能一味地发牢骚或泄气,而是从如何以更健全的制度或机制建设来规范和提高管理质量,解决管理问题,深化管理的有效性,即养成从制度层面去思考问题的习惯的话,学校的管理制度便真正发挥了管理效能,而这样的管理者也将是有思想的、比较成熟的管理者,这样的学校一定能实现主动的、可持续的发展。

第二篇:新形势下学校法制教育

新形势下学校法制教育内容、方法和途径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没有法律的保障和法制的同步建设,市场经济体制是不可能建立和完善起来的。要搞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要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健全执法制度,提高执法水平;另一方面就是要强化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市场经济能否顺利建立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是否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为进一步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中宣部,司法部联合颁布了《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提出要在全体公民中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都要学习宪法和基本法律知识,努力做到知法、守法、护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学校做为未成年人受教育的场所,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要深入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宣传法律基本知识,基本原则和基本理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传播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相信法律、学习法律、维护法律、遵守法律的氛围。如何根据学校的实际,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的内容、方法和途径,扎实有效地推进学校法制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学校为什么要开展法制教育

开展法制教育,引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没有法律的保障,市场经济体制是不可能建立和完善起来的。要搞好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强化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制观念,特别要教育青少年从小就学习法律知识。青少年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重任,广大青少年,只有从小就学习法律知识,逐步提高法律素质,才能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开展法制教育,学习法律知识是同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成为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不断增加,他们以“财”、“色”、“霸”为作案目的,以暴力型、故意型、团伙型为主要方式,给其自身、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幸,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犯罪趋于低龄化,在校学生犯罪占青少年犯罪人数的比例大有增长之势。通过学习法律常识,一方面可以帮助青少年分清合法与违法,一般违法与犯罪的界限,提高守法自觉性,预防未成年人违法与犯罪。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他们同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的勇气,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安定做出应有贡献。同时可以使青少年养成自觉守法的良好习惯,法律允许做的才能去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坚决不做,并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法律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人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法律。治理国家离不开法律,维护社会治安,保证工厂正常生产、农民正常种地、学校正常上课,商店和银行正常营业、机关正常工作,这些都离不开法律,保护生态平衡、控制人口数量、保证国家安全,也都离不开法律。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也都离不开法律。所以国家制定了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制约着人们的社会行为,保障社会公共秩序,保护公民的安宁与幸福。

学法是为了知法、懂法,只有知法、懂法才能做到守法、用法和护法。知法就是了解法律内容。懂法就是明白法律条文的意义。守法就是遵守法律规范,严格依法办事。用法就是依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护法就是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法律的尊严。知法是前提和手段,守法、用法和护法才是法制教育的目的和归宿。现在知法犯法青少年大有人在,有两点可以说明,一是模仿犯罪,不少青少年模仿影视小说中罪犯的犯罪方法和手段实施犯罪;二是反侦查,比如作案时带手套,伪造证件,破坏现场等等。所以,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已是当代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二.学校法制教育的内容

根据“四五”普法和《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以及他们的未来的需要,我们认为:

中小学的法制教育要从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开始,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知法守法的品德,初步树立民主与法制观念,了解宪法、民法等法律知识,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自由与纪律、民主与法制的辩证统一关系。

学校法制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小学阶段要注重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使他们初步了解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简单的法律常识,初步养良好的遵纪守法行为习惯;在初中阶段要对学生进行法制观念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观念,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应懂得基本的法律常识,树立较强的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要让在校学生初步了解《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宪法》、《国旗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土地管理法》、《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保险法》、《税收征收管理法》、《通用语言文字法》、《劳动法》、《民法通则》、《合同法》、《民事诉讼法》、《农业法》、《食品卫生法》、《环境保护法》、《道路交通管理法》等等一些与中小学生现在和将来学习和生活有关的部分法律法规的条款和常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要知道我国的国体与政体、我国的经济制度、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制度、我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国家机构、我国的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就必须学习《宪法》。要知道公民和法人概念、知道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什么是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就要学习《民法通则》。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不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不知道也不会签劳动合同、不知道国家对劳动者的工资、工作时间、法定假日是怎样规定的、发生劳动争议后怎样处理,所以要学习《劳动法》。学习《妇女权益保障法》,可以知道妇女的各项权益和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学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可以知道老年人的家庭赡养与扶养、社会保障和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可以知道国家是怎样要求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主要讲了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表现、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可以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治安管理处罚法》主要讲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和适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和处罚,以及处罚程序。《刑法》,主要讲什么是犯罪、犯罪的刑事责任、刑罚种类和各类犯罪。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可以使学生知道违法犯罪后,要受到怎样的处罚,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学习《道路交通管理法》,可以使学生知道作为行人、乘车人,驾驶员在道路上行驶时,要注意哪些事项,才能保证自己和行人的安全等等。

三.学校法制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思想政治课

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是最重要的德育途径,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居特殊重要地位,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思想政治课应对学生认真系统地进行法律知识和法制意识教育,同时,把法制教育同学生在校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从小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品德。

2.德育校本课程

德育校本课程,是在国家规定开设的德育课程以外,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对本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是建立在学生的兴趣、意愿之上的,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的共同行为,可以体现每个学校在德育方面的特色,所以深受学生的欢迎。学校要把与中学生现在和将来有关的法律知识,作为学校德育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使学校法制教育课程化。要提高班主任老师对学校德育工作和青少年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班主任老师对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

3.法制教育报告

学校要充分发挥法制校长的作用,法制校长要经常到学校,作法制教育报告会,运用语言讲解,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给学生讲解有关的法律知识,普及法律常识,用科学的理论逻辑和雄辩有力的事实,使学生系统掌握有关法律知识,消除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障碍,分清是非,促进学生法律意识的升华。同时,法制校长还要经常到学校,指导学校法制教育工作,使学校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4.座谈讨论会

座谈讨论会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互相教育的一种途径。学生在听完学生法制教育报告会后,组织学生联系自己思想认识和行为对报告内容进行讨论,以达到互相启发、提高认识、改正错误、见诸行动等目的。通过座谈讨论,公开辩论,可以明辨是非,学会全面地认识事物,在快乐和谐的气氛中,解决他们的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座谈讨论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讨论。

5.开拓网络平台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进入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广大青少年越来越重要的朋友,因此,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方式的独特优势,以文字、图片、音视频、动漫等多种形式,通过开设专题专栏、举行在线防谈、制作多媒体、开办论坛、师生网上交流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渠道开展网上法制宣传教育。从而,进一步拓展和创新学校法制教育途径和方法,丰富法制宣传的形式和载体,让法制宣传工作占领新兴阵地。

6.营造法制环境

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各种环境的综合影响下进行的。学校要善于挖掘环境中的积极因素,针对青少年的年龄和生理特点,突出法制教育的趣味性、知识性,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法律知识,推进学校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

学校要充分利用班刊、班报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各班级要在班刊和班报上设计一个法制教育专栏,学生在这个专栏中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法制心得体会。学校在这个专栏可以宣传相关的法律知识。要定期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图片展,法制教育录像资料等。组织学生收听收看中央及各省市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法制教育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上的法律节目。要利用校园电视台,播放法制录像、法制电影。对于学生关心的问题,要以学生乐于参与的形式,组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制征文、法制动漫大赛、法制摄影大赛、法制书画大赛、建立模拟法庭,开设法制园地,参观,旁听法院公开审判活动、法律咨询等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行动直观的教育,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制的熏陶。

总之,上述途径和方法各有特点,都有它的优点和局限,可以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因此应当结合使用。学校和教师应根据中学法制教育具体任务和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有利条件,在方法上不断创新,采取多种方式,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安排充足的时间,灵活地选用适当的方法和途径,并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发挥各自的功能,互相配合,形成合力,生动活泼,切实有效地搞好普法教育工作,共同完成学校法制教育任务。

7.学校的法制教育要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参与,以学校教育为主点,社会教育为补充,家庭教育相配合,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齐抓共管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法制教育合力。要通过家长学校,组织家长学习法律知识,提高家长的法律意识,家长自己要学法用法,知法懂法,更要知道自己教育孩子的法律责任,要以法律法规的要求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学校的法制教育要时刻与全国的普法宣传紧密配合,要在全国普法规划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努力完成全国普法的各项任务。公安干警要经常深入学校直接为中学生进行法制讲座,召开座谈会,在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特别是学校法制校长要经常来校指导学校法制教育工作,总之,学校要加强与社会各方面联系,并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齐抓共管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逐步形成中学生的法制教育合力。

第三篇:学校村小重建方案

学校村 小 重 建 方 案

一、新窝村小现状平面图

说明:

1、原教学楼两层,底层为村办公室及学校办公室和生活用房六间。

2、民房与学校共同墙壁。

二、重建方案平面图

重建说明:

1、原教学楼向内移动2米,新建围墙

米;

2、拆除原教学楼,重建教学楼长16.8米,宽6米;

3、将原校门移至学校左侧;

4、在原校门处开始新建围墙

米,取消与民房共用墙壁。

5、重新整修公路至新校门处道路约40米。

2、建议:因原教学楼楼道首间教室现用作幼儿园教室,并且刚维修,建议靠近楼梯面第一间教室暂缓拆除。

第四篇:重建学校文化搭建精神家园

----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实施“新基础教育”的切入口教育要直面人的生命,学校应成为师生健康成长的家园。这是“新基础教育”改革的初衷。要达到这个目标,在重构“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的同时,学校文化建设也不可或缺。因此,如何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实施“新基础教育”的一个切入口,精心构筑一个具有现代城市精神的人文环境,以提高师生的生活质量,成为我们聚焦的焦点所在。学校文化环境与校长办学理念的相融共生“新基础教育”培养的是一代新人,新人的培养离不开与此相适应的新文化的创建。学校的管理者以其不同的信仰、价值观和生存样式造就了不同的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环境的设计就是对校长办学思想的诠释,校园文化就是对校长办学理念的一种体现。在“新基础教育”的实验学校中,校长的办学理念通常包括校长对“新基础教育”的意义和功能,以及对“新基础教育”的价值观、过程观和评价观的理解与认识。它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学校追求成功的动力。校长的办学理念,只有被广大教职工所了解,所认同,才能形成一种文化,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教育行为。因此,在进行“新基础教育”实验中,校长要以转型时期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为依据,按照“新基础教育”培养理想新人的要求,对现有文化进行取舍、整合与转化,形成富有学校自身特点、面向未来的学校文化。校长要将该使命融入学校文化环境的创建中,要让师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中,品读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我校原是一所农村学校,教师们习惯于按部就班、慢慢来的生存方式。改变这种习惯必须撼动教师的心灵,赢得教师的心智。3年前,学校即提出了“天天有新的变化”的目标:让师生在每一天的变化中感悟时代跳动的脉搏,感悟学校发展的节奏,让师生在每一天的变化中受到积极进取、不断超越自我氛围的激励,从而积极创造新的变化,在变化中找回自我和失去的自信,体验成长的快乐。这既是学校中每一个人的价值追求,也是“新基础教育”精神的具体体现。一方面,我们要求师生从每一天的小事做起,教师业务每天要有小小进展,学生每天要有小小进步;积微成著,积小变为大变。在追求“天天有新的变化”的过程中,教师逐渐有了对“完美”、“最好”的自觉追求。另一方面,通过学校文化环境的精心设计和雕琢,精心打造具有时代气息的人文环境,进而运用现有的人文环境和人文精神生成更多的教育资源,使学校每一个景点的设计,都既是高尚精神的话语,又是富有教育意义和充满文化品位的艺术。在学校门口的围墙上,我们布置了一个文化长廊。一走进富有个性的校门,“与好书交朋友,其乐无穷”这几个字便呈现在师生的眼前。经典著作、中外童话、科普读物、图画故事这4个版块延伸了学生的视觉深度,营造出“人在书画中,书画在景中”的意境。走过这些版面后,这么还可以看到一段话:“小朋友,我们是书海中的一小滴,学校图书馆里还有我们的好伙伴,让我们一起手拉手做朋友吧!”在我校的走廊墙壁上,没有领导的照片和豪言壮语,有的是教师充满生活情趣的照片和富有真情实感的心声。例如:“用信心塑造自我,用智慧改变学生,用创造开创未来”,“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才能培育出新的学生”,“要学生好学,教师自己首先要乐学,善学”,“创意,应从改善学生身边的生活做起”„„学生的智慧也渗透在学校文化环境的设计之中。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其成果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充分体验自身的价值,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对教学楼的走道进行了美化设计,贴上自己喜欢的卡通画,或者描绘出自己眼中的棕榈园;在“校园一角”的习作中,教师让学生用文字描述了浓郁的校园文化特色,学生的周记----“学校变了”富有真情实感„„校园处处充满了生机。学校文化环境与教师精神面貌的互动转化校园文化的营造改变了教师的生存方式及精神状况,学校文化建设过程成为了教师生命质量得到提升的历程。杜威认为:“所谓人的成长,就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更新了自己。”教师应该能够与“境”俱进,与时俱进,在与环境的主动适应和改造中,使自己变得视野开阔,变得更加自信。以“新基础教育”提出的教育具有“未来性”、“社会性”和“生命性”等价值观念为依据,学校倡导“求实、致远,勇于探索”的教风。“求实”,要求教师抓常规工作要“实”,要夯实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致远”,要求教师视野开阔,用明天的眼光办今天的教育。“勇于探索”,要求教师改变旧的生活方式。勇于探索、不断超越自我、与时俱进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有时甚至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从提出学校教风到真正落实学校教风有许多工作要做。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不断努力的过程。例如:在以前,上课铃响后,教师迟到五六分钟不足为奇;现在,教师主动要求参加各类学习,主动要求参加集体活动,主动要求写文章、上公开课„„前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学校用充满挑战性的事业引领教师,用丰富化的工作锻炼教师,用有效的培训培养教师,使教师价值观的确立有充实的实践基础和丰富的知识文化背景。学校创造各种条件让教师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例如:开展青年教师的学历达标培训,对确有发展潜力的教师“领头羊”采取专家引领式培训,在全体教师中尝试以“教师成长袋”为载体的个别化培训。鼓励教师在纵向比较中不断自我实践、自我研究、自我反思和自我激励,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专业水平。学校还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潜能开发”、“小学生发展性学力的实践研究”等国家级或市级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个体的思维水平、研究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些能力与水平的提高,使教师的工作更富有活力,教师生命的潜力得到更好的开发。随着学校文化环境的变化,教职工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变化,教师越来越注重自己的文化品位、内涵、气质与修养。从校园文化环境的变化中,教师的积极性、进取心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敬业精神也得到了发扬和广大。在营造校园文化环境的同时,教师也提升了自己生命的价值。对高品位文化艺术的追求,也是教师精神面貌的展示。一件件出自教师灵巧之手的十字绣作品、编织作品、简笔画作品及电脑画作品,以其独特的语言向人们展示:教师在追求高品位的文化生活中,自身的精神也得到了提升;在辛勤付出的同时,教职工享受了生活,增强了对美的追求。这一切都表明,学校环境建设的过程是个体智慧和集体智慧综合开发的过程,文化渗透是凸显教师生命流动和精神价值的有效途径。学校文化是一种活生生的文化。她反映了教职工待人处事的态度和生活的境界。只有追求高格调的校园文化,才能引领教师传播和创造高品位的文化产品,才能塑造积极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学校精神,才能提升学校的文明水平。一个有精神追求的学校才是最具生命潜力和发展价值的学校。学校文化环境与学生主体人格的培育生成学生主体人格的培育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学校文化与学生的行为方式和学生在学校中的生存地位密切相关。学生的生存地位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主体人格发展的水平。学生的生存地位不仅取决于学生是不是学校的主人,而且取决于其是不是具备了当主人的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体现在他成长过程中迸发出的火花能否得到及时的捕捉与呵护。学生还是未成年人,他们的生命需要得到精心的护理,他们的精神需要得到及时的满足,他们的能力需要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重视做好“抓彩”的工作。有些事在教师眼里是小事,而在学生的心里可是天大的事。教师要做有心人,及时把学生发展中的光彩、奇特的思想和美好的行为,用语言或文字加以彰显,使其各有所长,各有所为,各有所乐。这几年,在抓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同时,我们还重点抓了班级文化建设:(1)“把班级还给学生”。在班级日常组织管理与活动中,我们着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实施班干部民主选举制、岗位轮换制和小班主任制,发挥每一个学生“参政”、“议政”的能力。此外,发动全体同学针对自己班级的情况,制定适合于本班的班级管理制度,提出具有自己班级特点的班风,设计自己的班标,创作自己的班歌。(2)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注重文化的积淀和人文精神的培育。校园文化只有植根于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才是富有生命力的。“风月无今古,情怀自浅深。”学校文化是古今中外文化的交汇与碰撞,选择与积累。我们在低年级尝试开展《弟子规》、《三字经》等古诗文诵读活动,倡导读千古名句,以此来丰厚学生的人格和文化的底蕴;倡导以文养文,以教师的文明修身培养学生的修身文明,着力于班级文化建设的人文环境和班级管理的精致化。我校学生有从市区来的,有从农村来的,还有大量从外省市来借读的。根据这个实际情况,也根据“新基础教育”的理念,我们提出了“乐群、有恒、不怕困难”的学风。(1)“乐群”,就是要求学生不分地域、不分家境、不分学业成就高低,彼此融合在一起,成为一家人。因为,“乐群”体现了合作,体现了包容,只有今天能包容自己的同学,明天才能包容世界,所以“乐群”是培养国际人的基础。(2)“有恒”,就是倡导学生改掉旧习惯要有恒心,学习知识、做文化人要有恒心,创新探索要有恒心。“有恒”,需要意志来支撑,“有恒”,就能成就事业。(3)“不怕困难”,就是鼓励学生克服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做一个乐观、豁达和坚强的人。我校学生中家境困难的不少,特别是不少外来打工者子女的家里是几代人斗居一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让这些学生懂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现在能战胜超常的困难,将来就有可能取得超常的成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利用放学前的一段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读报、读书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而今,这一活动已成为学校少先队工作的特色,学校大队因此被评为市雏鹰大队,2003年被评为全国雏鹰大队。以上各方面的努力,都在致力于一个共同的目标:使学校文化环境渗透人文关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我们从细微处着手,力求使走廊、墙壁、餐桌等每一个小场所都充满温馨,在对细节的关注中,实现自己独特的品牌追求。另一方面,我们将人文关怀体现在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上。学校领导者与教职工,教师与学生,只有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才能达到资源最大的共生。正如心理学家布卢姆所言:“教育中如果没有尊重和信赖,就没有激情和启示,就没有情性的陶冶和净化,也没有灵魂的飞升和投入学习的热忱。”这种尊重植根于这样的信念:一个生命,它懂得感情!她需要亲情!“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体。”这是我们的座右铭。我校有着许多的先天不足,但我们相信,文化重建后学校所具有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会激发起学校中每一个人的生命活力,大家共同营造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家。人融于家,家呵护和促进着每一个生命的发展。

第五篇:教学管理制度的反思与重建

教学管理制度的反思与重建

教学管理制度是学校对教学活动的外部监控与调适。教学管理制度是每个学校的基本制度,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敬业精神及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实施绩效工资的分配体制的阶段,学校有必要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反思,制定好符合自己学校实际的教学管理制度。

一、存在问题的反思:

教育教研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搞好学校的教研工作,才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普遍存在教学管理制度不全,教研意识不强等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1.现有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更多的是考虑管理方便,在一定程度上只注重教师的一般教学工作管理,而有些工作是无法用工作量来衡量的,如差生转化,个别辅导,学生思想工作的开展等。这些工作一般很难得到奖励,许多老师只管一心上课,对涉及学校其它的工作缺乏主动意识,积极性不高。

2.教研工作重形式,不重实效。

在教研活动方面形式化的东西太多,教研计划、业务学习笔记大多是应付性的东西;学校有课题,但围绕课题进行的教研活动却寥寥无几;评课也多为应付性的简单说两句,主题不明确,发言人不能完全投入,不是跑题就是不了了之,缺乏应有的争论,体现不出教研的气氛。这些形式化的教研活动收效甚微,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产生一种厌倦心理,也制约了教研活动的开展。

3.现有教学管理检查制度更多的关注形式,对内容关注不够。管理、检查成了形式,教师疲于应付检查,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有所谓的教学改革,也是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任何工作不能有不同的意见和见解,通常都是一项工作无论正确与否,不争论,有意见可以保留,但是首先要执行。对工作认真负责,明确责任是必要的,但是新课程改革本身就是一个探索过程,要想少走弯路,就要多看、多想,及时调整策略。

4.教师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知识更新速度慢,但是培训、进修、再学习难。随着新课程的开展,教师队伍体现出很多不适应:教育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知识结构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教育教学能力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学手段单一。这些不适应必须通过培训、进修、学习加以改善。但是农村学校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根本不能完成对教师的培训,以促进教学的发展。

二、制度重建的目标:

1.建立符合新课改要求并和绩效工资和谐挂钩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学校教学管理不能没有制度,但是生硬的管理制度却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从而影响其正常有效开展,就教学管理而言,需要的也不仅仅是强权管理,更重要的是精神和物质,是一种和谐的管理体制。

本学期,根据学校绩效工资考核办法,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教育教学量化评分表。实现了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业绩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对教师的业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奖励,促进了教师的爱岗敬业。

2.建立适合新课程有效开展的教学管理检查制度

新课程改革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突破和创新,要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检查活动,形式多样,从实际出发,除了要注重一些常规内容(如上课、教案、听课、作业批改等)的检查外,还应该把目光转向课堂教学的效果检查,重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个学科间的和谐发展。为了促进课堂教学,需要制定一些保障教学效果的制度和条例,我校以十里中心学校教学常规制度为标准,结合本校实际,完善这些制度并和绩效工资挂钩,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了学科间的和谐发展。

3.建立促进现代教师适应新课程发展的培训制度

新课程改革下,需要教师要有综合的知识结构体系,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接受新课程、教育新技术的培训。作为农村学校来说教师培训时间少,教师培训投入少,要理顺教师培训工作管理体制,就需要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我校下一步将结合有关精神,将教师培训常规化、制度化。

4.建立切合教师工作实际的教学研究制度

新课程方案提供给学校教师较大的自由创造的空间,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开展,都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做研究者。教学研究应以教师为本,以学校实际为本,要鼓励教师针对自身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展开研究。要从教师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恰当地进行研究课题的规划与管理。本期中,我校与兄弟学校开展了2次小型的教学研讨活动,这是教师们自发提出的研讨活动,他们从自己的实际教学出发、研讨,真正有效地与同行对话交流、合作研究,促进了课程资源共享。

总的来说,只有建立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才能更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成绩。

十里乡五里小学教导处

2010-6-8

下载新形势下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形势下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 自查报告 按《***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案任务分解》文件要求,我处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自查,现......

    新形势下的学校国防教育

    新形势下的学校国防教育2010-01-07 10:24:43|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

    浅析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

    浅析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 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中学陈前坤 启蒙教育的先驱龚自珍为“人才”定了个标准,作为人才,首先要有高尚的德性;其次,要有丰富而有用的知识。在人才培......

    浅谈新形势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

    浅谈新形势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整理发布时间:2007-11-5 9:07:14发布人:Tea_fan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当前,高校保卫工作不论是在目标、任务、工作、内容还是在面临......

    给学校重建施工方的信

    尊敬的学校施工方: 你们好!我们是尕朵乡中心寄校的全体教师。首先,因你们对我校的重建工作而表示衷心的感谢。你们不远千里来到尕朵乡,来到世界屋脊,在忍受着高原恶劣气候及不时......

    关于学校危墙和危厕重建的

    关于学校危墙和危厕重建的 申请报告 范 集 镇 文 庄 小 学 二零一二年三月 文庄小学危墙、危厕重建 申请报告 尊敬的中心校领导: 文庄小学地处上蔡、商水、项城三县交界,位于......

    学校管理制度

    管 理 制 度目 录 一、岗位职责1、校长岗位职责2、教师岗位职责 3、组长工作职责 二、教务管理 4、教师管理制度5、请销假制度 6、教学管理制度三、学生管理7、学籍管......

    学校管理制度

    目录 前言……………………………………………………………………5 第一部分 管理目标篇 教育方针………………………………………………………………6 办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