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

时间:2019-05-12 01:55: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

第一篇:浅析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

浅析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

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中学陈前坤

启蒙教育的先驱龚自珍为“人才”定了个标准,作为人才,首先要有高尚的德性;其次,要有丰富而有用的知识。在人才培养中,龚自珍把品德教化放在了首位。他指出,国家的振兴在于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首要的任务是“以教之耻为先”,对于人才而言,如果寡廉鲜耻,哪谈得上为社会作贡献呢?“爱满天下”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直是教育工作所奉行的圭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环境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多元文化的冲击,中小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呈现了多元的态势,这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如何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新人?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者一直思考和努力解决的 难题。下面就中学德育工作谈谈笔者的一点体验和感受。

一、榜样激励,培养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将自己或他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举止与一定社会的行为准则作比较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它是直接地与人所具有专长的一定准则的道德性需要相联系的,当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举止符合一定的社会准则的需要时,就感到道德上的满足;否则,就会感到悔恨和不满。”中学阶段是道德情感逐步稳定和成熟的时期,爱国主义情感、集体荣誉感、劳动情感、社会公德情感、义务感和责任心等等,都要在中学阶段形成,并为中学生的世界观从萌芽到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道德情感是可以通过外界刺激产生,人到一定的年龄,直觉的情绪化体验在减少,但在强烈的外界刺激下,还会迅速地引起激情,例如,在网络上被称为“犀利收碗哥”的福建农林大学大学生陈文原勤工俭学的事迹可以激起学生战胜困难、奋发向上的情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我们选择榜样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榜样的可亲近性和生活化,如每年评选出的“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的形象,还有我们身边的榜样,他们比较贴近我们的生活,有些形象还是中学生的同龄或与中学生年龄较接近的人物,这就拉近了中学生与榜样的距离,也拉近了中学生与社会的距离,这些人物形象就具有强烈的情感激励作用。

开放的社会环境冲击着学校德育工作,音像、网络、舞厅、电子游戏等不良娱乐形式侵蚀着中学生的灵魂,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了学校德育的社会价值,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学生的道德情感更需强烈地反复地刺激,我们通过榜样的作用及不良道德行为的警示作用可以达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的目的。但不管是正面的榜样还是反面的典型,在选择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受教育对象原有道德的伦理基础及选择对象的典型化、生活化。正面的榜样或是反面典型,选得不好,是不能激起同情心或起到警示作用,反而被学生当作笑料,例如,有些老师为了让学生了解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民的愚昧无知及民族的劣根性,以激起爱国热情,放映《阿Q正传》给学生看,学生看了,对阿Q到尼姑庵偷萝卜的情节、对阿Q摸小尼姑秃头的情节以及对阿Q给吴妈下跪的情节倒是很感兴趣,逗得学生哄堂大笑,笑声可说是经久不息,这就很难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阿Q这一形象既不是正面形象,也不是反面形象,这位老师在选取这一内容确定主题时就有偏差,没有很强的针对性,这就很难激发现代中学生爱国主义道德情感。因此,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主

题确定后,德育材料的选择要慎重,不能只让学生笑笑,让学生娱乐娱乐而已。我们要选择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处道德情感的材料,例如《焦裕禄》、《张思德》这些电影是很好的材料。

道德情感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培养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要善于思考,要常抓不懈。

二、学科教学,注重德育渗透

多年来,我们把德育工作作为一项单独的专门的教育工作来抓,学校政教处孤军奋战,忽略了德育工作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我们开了许多德育工作讨论会,开了很多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却很少召集各学科老师共同探讨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德育工作不只是几个专题讨论会或是主题班会能够凑效的,它必须依附于学科教学,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才能够完成。如果德育工作离开了学科渗透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收效是甚微的。我们必须加强德育工作与其它学科的联系,特别是加强德育与文科的联系。例如,语文这一学科中就很多文章涉及到传统的美德,如朱自清的《背影》是对美好亲情的歌颂,李密《陈情表》涉及到传统的“孝道”、司马迁《报任安书》中司马迁顽强的意志以及孔孟之道的“仁义”,这些传统美德仍然是现代道德所奉行标准,仍然是现代道德的内容,甚至可以说是永恒不变的道德力量。我们不应该抛弃或淡化这些传统美德,特别是人心不古的现代社会,更应坚守这一方道德阵地。加强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可以减轻学校政教处的负担,也可使学科教学从只重知识转化为知识与道德并重的培养方向。

三、校园文化,增强德育实效

校园文化是通过校园建设和各种形式的活动而营造的一种能陶冶学生性情的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它已作为一种思想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近年来,许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花了一定的功夫,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说,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每一棵树木都可“交流”,每一片花草都能“传情”。充分利用好了校园内的每一面墙壁,墙壁显眼之处有名言警句和学习园地,花草树木都挂有“小草美丽,小草可爱”、“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等温馨的警示标语,实验室悬挂了“量筒量杯可量你的学习态度,试管试剂可试你的道德品质”的标语,食堂悬挂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标语,整个校园弥漫着一种浓重的文化气息。这些名言警句及文化标语浸润着学生的心灵,对陶冶学生情操、励练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艺术节、校园网站更是高层次的校园文化节。例如,有些普通高中,每年都举办艺术节,艺术节中有诗文朗诵比赛,有卡拉OK比赛,有书法比赛,有情景剧、小品表演比赛。艺术节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艺、展示个性的舞台,在节目的排练过程中,学生产生了可接受的品德行为体验,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增强了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除举办艺术节外,许多学校还建立了校园网,校园网中的师生对话专栏,给师生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师生可以在互不相识的情况下交流,这种交流更近人性化,可让学生畅所欲言。在网站中,还有留言栏,学生可以把对教师的看法留在网站中,通过网站的师生交流和学生的留言,可以探索学生的心理动向,也可观察学生的责任心和义务感。

四、走出校园,实践德育目的多年来,德育工作总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中开展,说教过多,实践体验较少,有一位教授指出“青少年道德观的建立,行为规范的养成,既需要静态的晓之以理,更需要动态的品德践行”。道德品质结构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

道德行为等四个方面,中学生道德品质的知、情、意、行是要通过多途径的培养才能完成的。特别是现代中学生的民主意识、自立意识甚至反叛意识比较强的情况下,用单一说教来培养中学生的道德品质是无能为力的。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走出校园。例如,深圳市的高中新生开学前都要到国防训练基地接受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国防训练,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加强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这种亲身的体验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是深刻的,这是很好的德育践行方法。我们还可以带学生到敬老院接受尊老的教育,也可带学生去看望就近的无生活能力的残疾人,充分利用现有的区域德育资源,让学生接受爱国、爱心、公德等方面的教育。总之,道德品质中的道德行为是很关键的因素,要改变现阶段德育工作低效的局面,必须推行开放的德育模式。让学生走出校园,让德育工作走出校园。

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在实践中推进德育教育学校教育是多形式的。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社会实践活动,是推进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上好实践课,首先要求指导教师要以德育内容为中心,围绕中心设计活动;其次,要求设计的活动具有可操作性,感染性;最后,活动的组织要有序。总的来说,就是要通过活动让学生受到感染、得到启发。

总的说来,现有的德育模式是值得我们反思。我们要开辟多种多样的德育途径,建立一种多元的、立体的、开放的德育模式,使学校德育工作既丰富多彩,又有实际的效果。把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作为一项与知识传授并重的工作来抓,使中学生道德品质呈良性的发展

通讯地址: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中学

邮编:422128

电话号码:***

电子邮箱:cqk1100@163.com

第二篇:谈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

谈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

徐西湘

德育是学校实施育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德育就是育德,它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中职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关键点。中职教育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步入职场、顶岗实习、就业、做人打好良好基础。为了认真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精神,认真贯彻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树立起教书育从、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牢固思想,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三全”育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所谓“三全育人”,就是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全员、全程、全方位地育人,真正负起责任,以实际行动践行德育工作者的思想,以良好的师德和榜样力量去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全员育人,就是要求每一个教职员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努力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优质服务。全程育人,就是在学生进校的全过程,每一时段,学校的领导和全体教职工都要全时段全天侯的给予关心、指导,使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心理各个方面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进步。

要真正落实“三全育人”的德育思想,就必须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并加以贯彻实施。首先要科学地制定德育工作规划,构建学校工作的组织体制、内容体系、活动载体、校园文化、绿色通道、保障措施等,从学校规章制度的高度给德育工作以领先地位作用。其次对教职员工的岗位德育要求以明确规定,并纳入工作的考核,做一名深受学生喜爱、尊敬的教职工。再次,推行全体教职工校园安全文明总值班制度。在值班中加强管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要建立分段的严格考评制度,激励先进,奖勤罚懒。使“三全育人”真正落到实处。

二、以活动为载体,全方位育人

“育人为本”是我校德育工作最为核心的理念,开展德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形式紧紧抓住学校德育工作的六个方面,提升德育工作水平: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建设优良集体、开展校园活动、建设教育网络、营造育人环境。四项工程:是职业教育工程、日常管理工程、校园文化工程、社会实践工程。以活动为载体,加以实践,并能通过活动激活受教育的主体学生。

日常管理工程主要是抓好学生的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学校管理工作主要是体现在全员、全程、分层管理。具体采取以下一些活动:建立严格的值周值日制度,开展值周班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参加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开展行为规范与法制讲座活动,青年党团校,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培训,积极开展创优秀班级、优秀寝室、做文明学生的“三创一做”的活动,坚持每周一总结、评比活动,实行百分制奖励,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健全班主任考核制度。

德育工作的核心是育人,学校确立了以道德为基础,职业理想、职业指导为核心,学科教学渗透为主渠道,心理健康为辅佐,文化体育教育为陶冶,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科学规范管理为保证,形成具有新时代特征,科技职业特色的新格局。

三、抓好赏识教育与中职学生心素质的培养

目前,中职生存在各各心理问题,一是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低,有一定的排斥、逆反心理;二是自信心不足,不能正确面对挫折;三是缺乏自律意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四是缺乏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和学习动力。中职生心理素质问题必须从各方面入手,寻求途径,而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的素质教育理念,它的引入和实践将有助于培养中职生积极健康的心理态度。为此,我校丢弃工作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与探讨。

一是强化职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正确的职业观。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既动脑,又动手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群体。中职教育就是通过强化人生职业教育,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角色,尽快使自己认清自己所学专业的优势,从而激发出其内在的热爱专业的动力,养成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起“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职业观念,给予学生足够的希望和赏识,让其充分发挥自己潜能,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二是加强心理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自信心。大多数中职生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失败的阴影。这种失败的情结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他们自身潜力的发挥影响了其内在的自尊与自信。赏识教育要尊重个性化的发展,因人而教,通过发现差异性和闪光点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你行,我也行”让学生在老师的赏识中学会自我进步,自我赏识,增强自信力。

三是加强自律意识培养,增强学生自控能力。青春期是人生一个重要的黑白点,它往往暗示着个体独立特性发展的开始。然而大多数青春期学生对此并没有足够的思想及心理准备,一旦面临这种成长的心理跨越,常常会出现遗失方向的茫然感,有的可能陷入自我懈怠,松散不羁的状态中,此时我们要真诚地倾听他们的感受,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约束的教育,鼓励学生,相信自我,锻炼自我,挑战自我,增强自控能力,自觉主动养成严于律己的优势品质,赏识他们,相信他们会变得越来越好。

四是强化人生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对自我信心及自律意识的培养,从根本上讲人生理想、价值观等密切相关,学生只有树立了远大的人生目标,明确了今后的奋斗方向,体悟到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责任等,才可能调动起自身内在的潜力,激发出为理想而奋斗的内在动力,从而客观明确地为自己定好位,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一定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好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时收听中央新闻、时事、坚持升国旗制度,上好一周的主题班会课,联系实际讨论人生的一些问题。适时调整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在实施赏识教育的同时,对于特殊的学生个体,也要采取灵活、合理、有效的惩戒教育方式来达成教育目的。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学校进一步更新德育理念,拓宽德育工作空间,描绘德育工作的新坐标,则新德育新成果,学校以质量为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挑战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依法办学,依法治学,管理制度化,奖惩科学化,监督民主化,使学校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第三篇:新形势下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普通高中是我国教育体系里的重要一环,然而,与普通高中教育不对称的是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形势越来越严峻,情况不容乐观,其主要问题是近几年来持续的高中扩招以及重点中学制度的实行,导致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现实社会中物质生活的诱惑以及低俗文化娱乐活动的泛滥,因此普通高中生源竞争激烈,学生文化素质、心理状态、品德修养每况愈下。高中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日常行为表现较差,甚至出现焦虑、冷漠、自卑、对抗等非正常的心理状态。

面对目前形势下高中学生的素质状况,普通高中如何重新认识德育的地位和作用,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抓好学校的德育工作是每一位普通高中德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紧迫问题。以下笔者就目前普通高中德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普通高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领导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采取的德育方法严重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用空洞的德育方式填鸭式地对学生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德育工作不可否认存在着“高、大、空”的形式主义现象,讲“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学生行为规范”都采用“填鸭式”,理论为主,实践为次。重说教轻践行。殊不知这种做法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缺乏对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真正了解,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二)教师因为生存压力,待遇不公,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重知

识层面的教学轻视关系学生心理和素质发展的德育工作。

长久以来,由于高考升学的压力,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指标压

力以及学校对教师的摊派任务,导致部分教师为了保住“饭碗”而花极大的精力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个体,在德育方面工作不到位,如经常占用班会课时间进行习题讲解,或者将班会时间自由交给学生开展低俗的视听享受,使学校安排的德育计划以及德育方式付诸东流。另外,随着物质生活压力的增加,老师普遍感到生活吃紧,部分老师会产生不安分的心理,总想跳槽到更好的地方,这样导致一些老师失去了开展德育工作的信心,或者在德育工作方面随意性很大,以致学生的思想心理问题十分严重。

(三)家庭教育的缺陷导致学校德育工作不能有效地延续和延伸。在经济危机影响下,随着留守学生的增多,学校德育工作很难在家庭教育中有效开展,一方面,部分家长文化素质不高,没有做好孩子的榜样,他们的言谈举止冲击着正面教育,如“客厅污染”,即父母和朋友在客厅说的一些话语对孩子造成了耳濡目染的影响,学校很难和其进行有效地沟通;另一方面,大部分家长由于认识的偏差,一味给孩子施加压力,造成学生人格缺陷。这样的孩子私心重,合作意识差,面对挫折的抗压性差,很难适应社会生活。

(四)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学生的消极因素不断增加,学生在心理上早熟,具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使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德育工作者付出多收获少收获慢。

书籍和影视作品的诱导。现在有些书籍和影视作品中常常充斥着色情、暴力的镜头,这对正处于心理发展不成熟的少年儿童,无疑是诱导他们犯罪的源头。网络游戏以及手机的普及让意志力较弱的学生缺乏控制能力,往往会沉迷于电脑游戏,煲电话粥,上课发手机短信,利用手机看小说上网。这些网络文化教会学生“叛逆无罪”“越叛逆就越自由”“我的地盘我做主”,学生往往盲目自大,认为对他们进行的思想方面的规范教育是一种桎梏,于是走上了反叛的道路。

二、现今处理以上德育问题的基本方法以及弊端:

(一)学校德育主管部门针对学生的思想心理问题,都会进行德育计划,并对每学期的德育工作进行细致地安排,这在学校的《德育工作实施办法》中就有文字体现。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一般都分条别类,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了预设,并分专题地安排了一系列德育活动。但这种文字性的德育预设,只是参考前年或者去年的德育情况采取的预警机制,缺乏机动性,因而在德育工作开展的实际中缺乏活力和时代性,另外学校在制定德育工作计划的时候评价机制缺失或者不合理,这让德育工作很难得到合理的开展。

(二)教师德育队伍建设不太完善。

班主任是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执行者,如果班主任从思想上抵制此类工作,那德育工作只能成为一纸空文。随着学校的扩招,教师队伍引进了一批年轻教师,一方面他们在德育上依仗年龄优势能够很快得到学生认可,另一方面,他们都有“80”后的特征:责任感和忧患意识较弱,因此德育工作开展中往往眼高手低,遇挫容易放弃。

(三)开展家校沟通但成效不足。很多家长会往往由于思想认识的偏失,加上生活压力的日益增加,认为学生送到学校就行,在家校合作方面处于冷

3漠态势。我校每学期的家长会,到校的家长不足十分之一,甚至在三年之中从未到过学校的也大有人在,这也说明的家长对学生德育的不重视。

(四)针对学生在面对物质文化诱惑的时候,学校德育部门往往采用行政干预手段,强行将学生的书籍手机没收,将学生从网吧撵出来并进行全校通报批评,而缺乏研究学生思想变化的耐心,没有从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方面进行德育,只能造成学生强烈逆反的心理,以及自暴自弃的性格。

三、应对问题的对策

(一)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

社会是一所大学校,学校则是社会的一个大课堂,为了更好地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情操和良好品质的接班人,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社会协调一致,息息相通。

(1)学校教育,师德为魂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灵魂,是一切教育工作者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比一般社会成员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同时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求各任课教师,充分挖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渗透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既让学生学到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使学生在这里想读书、会读书、会做人、会做一个好人,能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2)家庭教育,家教为先

学校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他不但涉及到学校,同时还关系到家庭和社会,如何进一步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德育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

4的互动的学校德育工作开放格局,努力使教师、家长和社会教育工作者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即整合家庭资源,构建家庭与学校德育互动格局,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注重发挥家长学校特有的育人作用,每学期定期召开家长会,开设科学家教,心理健康,生理卫生,法制教育等专题讲座,并进行交流,一方面提高了广大家长的自身素质和家教水平,另一方面为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3)社会教育,实践为主

学生校外活动比重大、接触面广,是德育工作中难度最大的一环。在德育工作管理过程中,我们应当取得乡政府、校外辅导站、交通警察、派出所等部门单位的协作,设法将校内德育工作延伸到校外。充分与之建立共建关系,定期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互动的德育工作开放格局,在新的形势下,对于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十分重要。

(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品德教育多元化

心理健康是未来人才素质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我们要坚持多元化原则,一方面在课堂上对全体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咨询和辅导。同时更需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淡化教育痕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内化,实现德育的终极目标。

总之,二十一世纪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充分尊重个性,充分挖掘智慧潜能的教育,是扬长教育、快乐教育,也是各国为了提高综合国力、提

5高国际竞争力而争夺未成年人的竞争教育。因此,学校工作应该始终坚持德育为首,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成人、成长、成功、成才教育。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发奋向上,并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德育实践,努力塑造其崇高人格。

参考文献:

1、《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高胜德教育科学出版社

2、《德育功能论》王仕民中山大学出版社

3、《德育与班主任》陈瑞瑞高等教育出版社图书发行部

第四篇: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创新与实践

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创新与实践

担山中学

倪丹

摘要: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现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创新与实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学校教育能否培养出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校德育的管理。为了提高德育的实际成效,充分发挥德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整体育人功能,就必须加强对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努力提高德育质量。学校德育工作的成功来自于学校德育硬环境的创造形成、来自于软环境――高素质的师资和学校内部管理。它包括:学校德育硬环境。实施让学校德育教育环境“不软”。德育参与全员化,执行差异管理;出色的德育管理,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以人为本:学校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树人育人”;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体现学校的自身特色。强化学科育人功能,尤为重要。

关键词:德育工作 素质教育 新课程 创新 以人为本

正文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新形式、新情况,学校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全面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校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

俗话说“做事先做人”。现今,国家领导人更是不止一次的在各种场合及会议上提到:教育工作德育为先。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中更是提到:要加强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环境之优劣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是不可能脱离社会大环境而独立生存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择邻而居。古语又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无不说明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为改变‘假大空全’的德育现状,我校在德育工作中把“优化育人环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作为此项工作的的着力点。特别是在育人环境方面着力强化一个“小”字。并强调:创建和谐的物化环境,以物育人。优化健康人际环境,以人育人。

一、端正教育思想,把德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邓小平同志说:“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强调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学校是育人的特殊地方,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校”。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升学,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我们认为,要使学校德育工作做出实效,还须做到以下几点:

1、领导重视

领导重视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力保障。任何一项工作,没有领导的重视和推进是难以做好的。领导特别是校长要重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应着力进行德育系列的建设:如制定系统全面的德育目标;合理安排智育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构筑多种德育途径相结合的教育网络;优化德育环境;建设校园文化等。只有领导重视了,德育工作才有针对性,才能创造出德育的实效。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最基本的德育骨干队伍,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并指导其健康成长的中坚力量。我们应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工作。具体如下:(1)把教师是否担任班主任和班主任工作成效作为教师晋升职称、年终考评和评优选模的必备条件;(2)建立个人申请、校长聘任的班主任选拔机制,在班主任选拔条件上把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作为首选条件;(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班主任业务素质;(4)完善机制,严格管理,对考核不合格的班主任坚决予以解聘。

3、合理利用教育资源

教育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源泉。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随时的把握教育时机,使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1)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中,把德育目标和任务渗透到教学过程中。(2)把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载体,尽可能的使每个活动都能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动、震撼和启迪。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3)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创设优美的学习环境。让校园内的棵棵草木、面面墙壁都变成无声的语言,成为德育的阵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教育,从而净化心灵,提高素质。

二、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增强育人效应。

“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是点燃求知欲望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鉴于此,就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具体做法是:

1、立足教材,找准切入点,愚德育于学科教学中,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在每个学科的讲授中都要挖掘教材蕴涵的德育点,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基本国情和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教育,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

2、利用电教手段,拓展教材内容,增强德育效果。充分利用电教媒体,能对学生进行更直观更形象的教育。在教学时,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看录像、讲故事、听歌曲、演讲、朗诵等,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增强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亦然而生。

三、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既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站,又是学生成长的长久加油站,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断扩大和增强,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两者可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包办代替,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拔苗助长、溺爱子女,把孩子逼上了“家庭小皇帝”的宝座。甚至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学优品劣”的学生。所有这些现象,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由此可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在必行。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第一,为适应学校教育工作的需要,我们确立每月的第一周为家长接待周,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与老师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首先,请家长到校参加观摩活动,让家长们在观看活动中发现自己子女的优缺点,从而引起重视,增强育人的责任感。其次,教师与家长彼此接触,沟通交流学生在校和在家的表现,从中互通有无,在教育方法上取得共识,形成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教育的成功创造条件。再次,召开家长会,让优秀学生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让优秀学生家长介绍自己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设立家长培训班,引导家长运用最佳教育方法,让子女成才。等等措施,既提高了家长的自身素质又配合了学校的德育工作,一举两得。

第二,通过家访活动,让学校德育走进家庭。学校发动教师定期家访,使学校的教育要求及时为家长所了解,有家长督促,学校检查,促进了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提高。同时发挥家长的特长,让学生在不同的家庭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开阔视野、锻炼能力。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第三,组织学生进行家庭实践活动。家庭的实践活动主要是自我服务性劳动和家务劳动以及家庭范围内的人际交往锻炼。例如,学校指导学生在家庭内搞“今天我当家”、“我是妈妈的小帮手”、“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给爸爸妈妈过生日”、“家庭理财我能行”、“走亲访友讲礼貌”等活动,以指导学生的家庭实践锻炼。

第四,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从社会创造活动中感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例如让学生去帮爸爸卖菜,体会一下挣钱是多么不容易;让学生到食堂去当服务员,体会一下劳动的艰辛;让学生接待外地的同学,锻炼一下他们的交往能力......,让学生到社会上去经风雨、见世面,受磨难、受挫折,从中得到锻炼。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创新与实践,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我们应锐意进取,努力探索,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实现德育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冯恩洪.《课堂教学行为转变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学苑出版社,2009年

[2]廖咏梅.浅谈教育之德育问题[ J ].中国校外教育.2009,(04)[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2000年颁布

第五篇:浅谈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浅谈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摘要:新形势下,学校教育不健全、家庭教育存在缺陷、社会教育薄弱的德育现状决定了当前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必须把握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采取“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一种青少年主体参与的德育方式,转变德育观念。

关键词:

一、新形势下青少年德育现状分析

多年来,通过我们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同时也要看到,新世纪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不健全。学校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道德教育工作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但是,学校现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忽视了将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贯彻到学校全部课程的教学和各项工作中去,没有注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去,缺乏社会实践,致使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孤军奋战”,与其他学科的教育彼此独立,达不到预期的德育综合日的。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和部分人心目中的德育定位落后于社会变革中的学生的教育要求。过去,学校的 德育工作,沿袭“运动式”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抽象、空洞,缺乏较强的层次性和针对性。这种教育的方式 和内容对今天要求个性发展的中学生来说,无疑会产生某种“逆反心理”,难以发挥德育的特有功能。长期以 来,部分人的心目中,德育工作被视为“虚功”,可有可无,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德育工作“口头 上有地位,行动上无地位”,致使德育工作投入多而产出少。

2.家庭教育存在缺陷。家庭教育相对畸形的发展与学校全面育人的目标发生了矛盾。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他们在物 质需要上舍得对子女的大量投资,而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却很少关心。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智育重于德育、甚至 智育可以代替一切的片面印象。这种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的不平衡,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对孩子心理、性格和人格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在对待子女的态度上,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宠溺,容易导致孩子滋生任性、骄横、虚荣的心理和性格:有的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使孩子不堪重负,容易导致孩子要么性格孤僻、不易和人沟通,要么走上极端。有的家长作风不正,利用手中的权力索拿卡要、吃喝玩乐、挥霍浪费,子女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思想也会受到腐蚀。

3.社会教育薄弱。开放的社会环境冲击着学校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当代中学生处于对外交流日益扩大、通讯传播不断 扩展、社会活动日趋多样化的社会氛围之中,每天都接受着广泛的社会影响。他们在社会、在家庭,耳闻目睹 的是许多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而在学校接受的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前途教育,高尚的人生观、价值 观教育,受到的是愉悦的道德情操的熏陶。因此,当学生一旦接触社会或走向社会时,他们就会深深地感到学 校和老师灌输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念,只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学校苦心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在社会现实 面前显得那么单薄和脆弱!这种二律背反的现象,已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德育工作。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传播渠道、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一方面为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新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有些传媒和出版商由于利益的驱使,极力向青少年传播和兜售充斥暴力和色情的音像制品,甚至反动的印刷制品、“口袋书”,也有的商家通过网络向青少年传播不良甚至反动的信息,给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更为艰巨的挑战。

二、采取“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德育工作

在德育工作中引入“以人为本”思想,就是正确认识青少年的主体地位,把青少年当作

朋友来看待,注重青少年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质是以人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应用到德育工作中就是:从人的发展需求出发,制定德育内容,设计、实施德育的方式。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不但应该具有从事生产建设的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具有社会主义的理想、情操和道德。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德育工作,首先要从根本上承认并确立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在教育实践中实现青少年的主体地位。所以,本人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需求相适应。安排德育内容应从青少年发展需求出发,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符合其发展规律。青少年时期是人思想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期,思想的可塑性和变化都较大,他们需要也希望有人能帮助和指导自己正确认识客观世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

2.教育方式与教育对象要求相适应。教育实效很大程度取决于实施教育的方式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特征和要求。如果是青少年乐意接受教育、主动接受教育,教育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教育难以深入人心,无法唤起共鸣,效果自然不好。少年时期是生理的成长期和心理的形成期,对客观世界有了一定认识,但很不全面。他们好奇、好动、充满欲望,希望得到承认、把握自己。厌倦封闭式、死板的教育。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就要采取适合他们的开放式的、活泼的教育。

3.建立正确的师生关系。青少年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只有建立一种平等、互助、合作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其主体地位得以实现。在这种师生关系基础上,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引导和帮助。教育者的教育过程不是对青少年的制造和加工过程,青少年的学习过程也不是被动等待、“任人宰割”的过程。教育实践要紧密结合青少年的发展需求,想其所想,急其所急,投其所好,助其成材。只有这样,“青少年是教育的主体”才不是一句空话。4.尊重青少年不是教育者的恩惠,而是青少年的权利。青少年是教育的主体,应该得到尊重,无论是人格上的还是利益需求上的都是青少年应有的权利。但是,尊重不等于放纵。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满足其个人发展需求,不等于让青少年为所欲为、自由发展。“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社会上的人,其发展方向和需求要符合社会规范。放纵其自由发展,不但违背了“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质,而且违反了教育规律,极易造成教育偏差和教育失误。

三、建立青少年主体参与的德育方式

建立青少年主体参与的德育方式,首要要转变观念。青少年是学校的教育对象,更是学校的主体。忽视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将无法唤起其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会使其对教育产生抵触。转变观念就是强化青少年的主体地位,提高其主动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增强学校德育实效。具体而言就是:正确把握教育方针,全面实现教育价值,建立以教育对象——青少年为主体,适合教育对象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这是一个认识性问题。这个问题不澄清,教育实践一定会出现偏差,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作为一名教育者,不但要深刻认识这个问题,而且要把它全面落实到教育实践活动中。

建立青少年主体参与的德育方式,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尊重其客观发展的规律和需求,特别是要把握其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他们个体差异和个性、潜质的不同使他们对德育的需求也不同。德育工作者必须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来组织德育工作才会有实效。教育者既要考虑到未成年人品德发展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和特征,又要考虑到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成熟期,以便采取措施,促使其质变或飞跃,引导其健康发展。研究表明:当学校的德育工作与青少年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和需求相适应时,就会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否则相反。建立青少年主体参与的德育方式就是要认真研究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尊重其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发展需求。也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少年喜欢德育,乐于参加德育活动,才能使德育收到实效。

努力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方的合力,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新格局,共同推进学

校网络德育工作。

学校虽然是学生德育的主渠道,但仅靠学校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而学校要以大德育观的工作思路,使家庭、社区等各种教育力量都能明确各自在网络德育工作中的职责,以形成学校、家庭、社区各种力量齐心协力、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系统。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格局可以使三者的教育在功能上取长补短,互为补充,产生整体效应,为中学生的健康发展构建起一个和谐的平台。

在网上,学校可以建设网络家长学校和网络社区。互联网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以及平等性、自由性,为开办家长学校和网络社区提供了可能。

在网下,学校要加强对家长的科学引导,以提高家校互动的效益和家庭教育的水平。由于大多数家长对网络知之甚少,大部分家庭没有承担起对青少年指导和监督的责任。因此学校首先有责任也有必要指导家庭教育,对家长进行培训,条件允许,要使家长懂网络知识,提高家长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意识,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监护和指导作用,把好学生在家上网这一关。建立家、校电子联系信箱,学生和教师都可以进入网上交流,家庭和学校可以互通情况,共同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

实行德育方式生活化

学校要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新举措,努力创建德育工作新方式,使德育寓于日常生活之中。要痛改德育途径封闭、孤立、强制、灌输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压抑、控制学生的生命活动,违背学生的学习天性,与生命的自然取向相抵触,造成部分学生无心向学、灰心丧志、厌倦课堂、冷漠社会、不守纪律、互相争斗、辍学出走,等等。因此,教师要转变育人观念,以人教人,以心换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工作实践中要积极探索适应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德育方式,要广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实践活动,促使德育融于日常生活实践之中。在社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学科学习中,利用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国内政治内容,浩瀚如海、源远流长的历史知识,广阔博大的地理常识和蕴涵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语文学科等教育内容,让学生课前去搜索、去挖掘,课中去畅谈,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熏陶学生的爱国心境。在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国内外大事的庆典中,我们相应开展演讲赛、辩论赛、文体活动;还可以利用“三八”妇女节,举行“只要妈妈露笑脸”的作文竞赛。平时开展一些为敬老院服务工作,为老人洗衣、洗被、洗头、洗澡、洗脚;开展上街道、公园打扫清洁卫生,为贫困儿童献爱心等活动。通过让德育内容融于现实生活之中的方式去激励学生将自己与他人之间、自己与制度之间、自己与学校之间进行比较、对照、合作,从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修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下载浅析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抓好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

    如何抓好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广大青少年的成才和发展......

    如何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如何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我校德育工作,根据县教育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统......

    学校德育工作

    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组 长:朱 萍职务:校长 副组长:成 员:成 员:成 员:成 员:成 员:成 员:成 员:成 员:施学兵职务:党支部书记邹莉 职务:德育教导 虞佳 职务:大队辅导员孙浩民......

    学校德育工作材料

    润 物 细 无 声——**一中德育工作材料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这是**一中领导班子的共识。**一中以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

    浅谈学校德育工作

    浅谈学校德育工作 ——武汉市吴家山第三小学 王敏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贯穿德、智、体、美教育实践......

    如何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如何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随着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人才国际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越来越重视人才的“新时代素质”——能够适应国际竞争,有强烈社会责......

    学校德育工作材料[范文模版]

    ** 德育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建于1988年,设 ,有在校生2000多人,教职员110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5人、外籍教师10人、海外留学归国教师31人。学校设商务日语、商务韩语、商务英语、......

    学校德育工作(合集)

    学校德育工作学校德育工作是贯穿于整个学校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旋律,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怀。追求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以“先做人,后做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