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时间:2019-05-14 19:51: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第一篇: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一、项目名称三高育人工程——养成高雅素养

二、项目单位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

三、项目带头人蔡宏娟

一、项目名称三高育人工程——养成高雅素养

二、项目单位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

三、项目带头人蔡宏娟高级讲师、***

caihongjuan123@163.com

四、合作者全校师生

五、主要内容

(一)案例简介

党的十七大指出,教育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先成人,再成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德育为先。人的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德育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必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必须把德育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为实施德育教育,进一步提升育人质量,学校努力创造一个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育人环境和服务体系,创建和谐校园,为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服务,让学生在接受科学教育和优雅环境影响下拥有较好的教养和修养,进而形成高雅的人格素养,学校实施了“三高育人工程”,即凭借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文化底蕴让学生形成高雅的素养,通过刻苦磨练掌握高超的专业技能,凭借高素养和高技能,借助学校精心创设的就业平台顺利实现高就业(高就业率和获得高薪水),即让学生“养成高素养、掌握高技能、实现高就业”,故简称“三高育人工程”。其中养成高素养是核心,掌握高技能是根本,实现高就业是目标。只有做一个具有高素养的学生,才能实现高就业。因此,形成“高素养”是三高育人工程的核心内容,也是我校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平台。

(二)背景分析

由于社会的偏见和“普高热”的日益升温,使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锐减。为了维持生存,各中等职业学校面临“饥不择食”的境地。只要有人报名,就被录取入校。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主要以初中毕业生和部分高考成绩不太理想的高中毕业生为主,大部分学生中考、高考成绩分数较低,学习兴趣较差,生源素质参差不齐,造成了上课睡觉,打闹,逃课等不良现象。学生素质越来越差使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难题越来越多。

1999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滑坡。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形势更为严峻,很多职业学校报名人数不及计划招生的一半。劳动力市场形势的严峻,中专毕业生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就业观念保守,毕业生就业困难,到今年为止,此种状况仍未有一个明显的改进。另外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子女受教育程度要求提高,家长望子成龙成凤,并带有一种“补偿心态”,但学生学习成绩相对较差,有些人无人生理想、目标,厌学,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贪图安逸享受,追求高标准生活,攀比心理强。这些都导致了职业学校的学生素养较低,难以满足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有数据显示企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质量要求的排序是诚信→敬业→责任感→合作精神和职业品质→工作经验→职业技能→认知水平,而这些素养不是天生的,必须靠后天培养。因此,在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改变学生素质落后的现状,养成高雅素养是每个职业学校孜孜以求的目标。

(三)主要做法

1、广泛调研,征集意见。由学生上网、调查等方式征集高素养的外在和内在表现;由班主任通过班会的形式加以整理总结;由学校聘请单位和企业的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做讲座,了解他们对一线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聘用标准。比如IT产业的基本素养要求是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学习能力、责任感、问题解决能力、诚信、主动性、理解能力、应变能力、抗挫抗压能力、踏实、大局观。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高素养的重要性,并形成学习的迫切需求。

2、拟定计划。强化训练。制定详细训练计划和实施步骤,广泛宣传得到全校师生的认同。

第一阶段外在素养的养成阶段。

(1)通过仪容仪表的检查,规范学生的言谈举止。比如杜绝奇装异服和另类叛逆,要求学生站的挺直,走的稳重,说的文明。

(2)通过宿舍文化创建,提高学生生活素养。宿舍要保持干净、整洁、舒适,物品摆放整齐美观,宿舍文化布置要有彰显个性的同时突出审美品位。

(3)通过纪律考评,训练学生时间观念。学生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按时上课,认真学习,积极主动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

(4)通过阳光晨跑,调高学生身体素质。学校每天早上6:30开始阳光晨跑,在阳光中在微风里开

始 一 天的锻炼,既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二阶段 内在素养的养成阶段

(1)进行励志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阅读励志书籍,背诵名人名言,学习古诗名句,激发

学生的生活激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通过升旗仪式,提升学生民族精神。通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纪念运动红歌比赛”激发学

生的爱国热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养和弘扬团结一致、爱好和平、勤劳勇一二、九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代代相传,经久不息。

(3)通过专业技能训练,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技能大赛为核心,让学生感受专业的价值,重塑

学生的人生目标,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4)通过学习雷锋精神,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通过开展学习雷锋活动月活动,让学生感受新时代的雷锋精神。雷锋是爱的化身,他对人生对生活充满的无限的爱恋。雷锋是积极阳光的典型,虽然生活困苦,但是他阳光快乐,不被苦难压倒,无论生活怎样回敬他,他总是微笑着回报生活。雷锋是敬业的模范,他热爱工作,刻苦钻研,被称为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雷锋。雷锋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心灵的守护神。

(5)通过法制报告会,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通过法制报告会的精彩讲座、模拟法庭的生动再现、劳教所少年犯的真诚忏悔等活动,给学生心灵带来冲击和影响,树立法制观念。

第三阶段 高雅素养提升阶段

(1)组织活动,提升风采。鼓励学生认真组织参加各类活动,如“向不文明行为告别”万人签名活动。教育学生要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主、勇于创新的“主人”;在家里要做孝顺父母、关爱亲友、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帮手”; 在学校要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伙伴”; 在社区和公共场所要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卫士”;在社会要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标兵”。

(2)互帮互助,感恩社会。通过爱心捐赠、自愿献血等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回报。每周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定期到敬老院服务,义务劳动。

(3)深入社会,寻找价值。利用周六周日和假期的时间,组成各种不同的团体的志愿者,深入到城

市的街道、社区进行文明交通、节约粮食、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爱护环境等公益事业的宣传,为企业搞促销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升华,享受美好的人生。

(4)开展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守纪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

3、考核评比,互相促进。

对开展的各类活动做到安排之前有计划,实施过程有督促,活动结束有考核、评比、总结,考核评比工作坚决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的原则,考核工作采取自查、抽查和普查方式。坚持分类表彰的办法,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四)基本成效

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整体状况正按照如下目标向好的方向发展。

1、思想道德素养:(1)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活动,能够发挥表率作用。(2)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公道正派,诚实守信,养成个人的美德,遵守职业道德。(3)积极参加学院、班级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形成团队精神,在活动中能够团结同学,尊敬师长,服务他人。(4)做到学法、懂法、守法。能主动向不文明行为告别。

2、知识素养: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有丰富的想像力,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赢得最高学习效率。能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难题。

3、审美素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学会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正确地分析、看待周围的事物,增强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发展想象力、创造力、认识力。能主动创造美。

4、创造性实践素养: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养成勤劳的习惯。经历克服困难的过程,锻炼意志和毅力。通过不同劳动实践调节大脑机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培养对生活的自信心,能独立面对各种困难。能主动进行创造性实践。

5、身体素养: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事务的巨细。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应变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体重得当,身体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能主动养成练体强身的好习惯。

6、心理素养:(1)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着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促进身心正常发展,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2)调动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激发实现目标的强烈责任感。积极参加学校各部活动,锤炼意志品质,学会掌控欲求和愿望。能积极制定意志锻炼的计划。

当然,学生的整体素养提升不是短期就能实现的,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许多工作需要更加的细化。

(五)创新点

对于职业类学校,特别是职教中心,促进学生知书识礼,做一个讲文明、知荣辱的人,一般从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身心健康、自身素质几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培养。而我们学校的创新点在于从三个方面开展了“成人”教育:“成人”中的“成”,其含义不是“成年”,也不是“成熟”,而是“成长”。所以,“成人”是指“成长为人”。对于如何才算成长为人这个问题,不同的办学层次“成人”的标准是不同的。从职业中学的学生这个特定的社会角色来说,最起码应具备以下三个要素,即健全的人格、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创新精神。

如何能够成长为人?成长为人不是以个人为标准,而是以社会为尺度。对于当代中国的学生来说,要把个人成长与祖国前途、民族复兴、集体荣誉自觉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成长为人。

首先,民族精神的薪火不能断。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沉淀,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一致、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此同时,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又形成了井岗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等等,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的内涵。当前,我们要把牢固树立和积极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任务。学校党委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大学生明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成为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

其次,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八十年代中期出生的独生子女。由于社会和家庭对独生子女的过度关爱和照顾,一些大学生在思想上缺乏理想信念,不太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缺乏奉献精神;在学习上缺乏刻苦钻研和耐得住寂寞的意志;在生活上贪图享乐,挥霍浪费,穿名牌,讲排场,消费水平超出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写信、打电话回家最主要的事就是向父母要钱;在就业选择上,嫌苦、嫌累、嫌报酬低,贪图享乐,坐享其成。现在提倡要艰苦奋斗,也许有人会说,人是为了过上好日子才去艰苦奋斗的,勤俭节约是为求生存的初期积累阶段,一旦生活条件优越了,就不必再奋斗勤俭。也许还有的大学生会持有这样的观点,要提倡消费,才能拉动经济发展。其实,艰苦奋斗是人的精神动力。事非经过不知难,得之点滴却艰辛。即使居家过日子,也要懂得“成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如同水推沙”的道理。所以说,艰苦奋斗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对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新世纪,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有其新的内涵。它不单单表现在学习上的刻苦钻研和消费方面的克勤克俭,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人生的价值观念、内在动力和行为作风。

第三,团结合作的意识不能淡。团结合作是人的生存方式、道德规范、品格修养。具有团结合作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复杂的有机体,现代化大生产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需要人们高度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决定了个人的单打独斗很难达到成功的彼岸。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就是能力。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子。整个工程汇聚了全国100多个行业、3000多个单位的几十万科技人员。增强团结合作意识,就要从日常的学习生活做起。同学之间应该经常交流思想,互帮互学,学会正确的“争”、可敬的“让”,在共事中共同体验合作的迫切感。

(六)推广普及

我们学校的“三高育人工程——养成高雅素养、掌握高技能、实现高就业”,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社会的需要,符合企业的标准,能够做到与时俱进,既有针对性,又有时效性;即体现创新,又具有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特点;可以实现教育与管理同步结合的原则。自推行以来,学生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行为习惯逐渐改善,文明程度逐渐提高,思想道德品质逐渐完善,能够做到热爱祖国、爱岗敬业精神、积极进取、文明礼貌,符合国家对德育工作的要求,符合用人单位的标准,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人才,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这项工作值得推广和普及。

(七)社会反响等情况(可以配上相关照片)。

1、得到学生的大力支持。学生能够按照学校的目标和计划一步步改变自己,提高自己。

2、得到家长的广泛认同。很多家长放心把孩子交到我们学校培养。

3、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许多用人单位与我们签订订单培养的合同。

4、得到领导部门的一致认可,学校被评为优秀德育先进单位。

第二篇: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案例_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_刘峥

关注“课桌文化”

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刘峥

【案例简介】:

针对班级里出现有学生对现有的教学工具进行破坏这一情况进行探讨,弃绝传统的一教到底的教育模式,采用“交流-考察-分析-探寻-动手”这一套全方位立体式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和教育,有效的解决了“课桌文化”这一扎根在班级里的顽疾。

【案例背景】:

我们教室去年换了新课桌,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课桌上出现了同学写画的痕迹,不少同学向我反映有的写得很不文明,据了解,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而且屡禁不止,很是头疼。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我决定和学生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询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就有了这次活动„„

【主要做法】

一、交流、引导,发现问题

学校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环境,上学期投资几万元装备了所有教室,新添了一些硬件设施,我发现有些同学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力总是不够集中,眼睛总是看课桌他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告诉我:我们的教室设施是很齐全,但是我们发现课桌上总有一些刻画的痕迹,我们上课的时候总会情不自禁地去看这些内容。结果导致没有认真听老师讲课,降低了上课45分钟效率,影响了课程的学习。

二、实地考察“课桌文化”

这些东西就是人们常说的“课桌文化”课桌文化这东西是早有渊源的。你们除了在我们的教室里看到过还在其他教室里看到过。

内容比较“丰富”,有简单的画儿,还有鸟兽鱼虫甚至奥特曼等动漫形象,还有看上去蛮通顺诗歌,有的绘画,颇有专业水平,当然也有的是乱涂乱画的一些很不文明内容。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看得出所谓的“课桌文化”的内容开始有文学,不成文词或是词组,再有些短句;甚至连诗、散文,连ABC也搬上了桌面。在众多的内容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不健康的甚至是不堪入目的。至此时,课桌上的东西便俨然形成了一种文化——于是有大家美其名曰为“课桌文化”。

三、分析“课桌文化”出现的原因。

“课桌文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不少学生认为主要是无聊

有同学对我说:老师啊!说实话,有的是因为实在无聊,学校生活太乏味了。有的是因为表现一下,还有的人是看别人写了他也就效仿了。有的把考试内容抄在桌子上,方便考试作弊。当然,还有的人素质不好,故意破坏,刻画一些不堪入目的东西„„

实际上,“课桌文化”的出现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职校生正处在青春叛逆期,荷尔蒙的分泌过剩决定了他们相比我们成年人有着更旺盛的精力,水满自缢,精力也一样。当课堂内容无法吸引孩子,没法让孩子集中注意力,没法让孩子释放精力时,孩子就把注意力放在别的方面,利用肢体去释放掉那些过剩的精力,因此,“课桌文化”就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下慢慢滋生出来了。

四、探寻杜绝“课桌文化”出现的方法。

其实,不单单在我们苏高职,在很多的学校都有“课桌文化”现象,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仅仅靠批评教育是不够的。于是我们在活动中请同学出主意,看看我们有没有办法减少或杜绝“课桌文化”出现并把好的建议写出来。

同学们交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调查的情况,并针对“课桌文化”现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们认为所谓的“课桌文化”出现原因:校园内出现的这种“课桌文化”,首先是因为人们有一种把自己的主观想法留在客观事物上的意愿,这能使他们的心理产生一种成效感;其次,少数正值青春期的学生,总想发泄内心的情绪,但又没有发泄的途径,于是他们就通过这种课桌留言的形式刺激自己;第三是环境问题,即有的学生看到桌子上已经有人留下了刻痕或笔迹,就去模仿,这便使“课桌文化”愈演愈烈。

当然,课桌文化的产生,教师也值得反思,如果仅仅是让学生去整、去改,只解决表面问题而不去挖掘改变深层次的东西的做法是否具有长效性?在我看来,只疏不导,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只能解决燃眉之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些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具有灵活性的,具有互动性的元素,这样一来丰富了教学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上课的效率;二来释放了学生过剩的精力,从根本上杜绝了课桌文化的衍生,起到了一个双赢的作用。

五、自己动手。治理“课桌文化”

要改变这样的状况,首先应该加强教育与管理,由于教室人员流动量大,出现问题不容易找到“始作俑者”。所以我首先将班级学生排定座次,即使每周轮换座位,也做到桌椅一起换,做到包产到户。同时,每周的班会课都进行定时的督察,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找到

课桌的所有者,采用一些手段如罚做值日,有限赔偿等方法进行及时处理,以儆效尤,杜绝“课桌文化”泛滥成灾,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其次,针对已经出现的“课桌文化”同学们提出了很好的治理方法。

1、对出现的用笔写的文字和图形课余用擦洗的方法进行清除;

2、对刻画在课桌上面的文字和图形,先用砂纸打磨,然后用清漆油漆。

3、实在因严重破损而擦洗不了的文字和图片,采用上报总务,由总务派专业人士进行处理,费用由班费支付。并做好历史记录。

4、建议老师上课多给我们开展些动手又动脑的实践活动,让我们班级那些捣蛋鬼没那时间也没心思再去开发课桌文化。

同学们的建议非常好,也有操作性,为了验证建议的可行性,我们利用一节班会课的时间先对艺术教室的“课桌文化”进行整治,我们用擦洗和油漆的方法将课桌文化进行了彻底的清除。有的同学还顺便将破损的课桌椅进行修缮。大家表现的都很积极。同时,我也和大家保证,老师今后将会多多开展一些课堂互动性教学,让大家的手动在学习上而不是课桌上。大家听了都很高兴,响亮的掌声顿时在班上响起。

【基本成效】

经过努力,教室焕然一新,当同学们看到修缮一新的课桌整齐排列在教室里的时候,都开心地笑了。同时,大家也知道了这份整齐来之不易,同时也知道,如果自己的课桌出现人为的“课桌文化”,那自己将会承担一定的思想责任甚至经济责任。因此大家不但不再破坏自己的桌椅,还保护好自己的桌椅不让别人破坏。通过这样一套管理体系的执行,在整个一学年中,班级再也没有出现“课桌文化”事件。学期结束时,教室桌椅就像新的一样。

【创新点】

在整治“课桌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缺乏,使得他们对学习生活产生了无聊和厌倦的感觉,这些成为“课桌文化”产生的温床。简单的进行口头教育,去掉痕迹只是从表面清理掉“课桌文化”。而要让所谓的“课桌文化”永远消失就需要我们各方面一起努力,我的做法是:加强教育宣传,教室定人定课桌,经常性进行检查和监督,并将检查结果和个人操行甚至德育学分挂钩,从制度上保证了此项整治活动的效果。此外,我们还应组织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课程。让学生将自己的艺术才华发挥出来,有了正确的引导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他们也就不用在课桌上“一显身手”了。认为此项活动不仅仅是让课桌表面干净整洁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活动中增强是非观念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他们以后的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普及推广】

利用“交流-考察-分析-探寻-动手”这一套体系来代替传统的口头说教教育,使我在此次“课桌文化”上的整治获得了成功。因此,我将这套方法的主干原理运用到了后进生教育,班级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利用这套体系来对我的班级进行管理和教育。

第三篇: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四都镇中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捕捉“闪光点”转化“后进生” 产生背景:

只要有班级存在就有会优等生和后进生之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班主任就是这样的班级中的核心人物。班主任工作每天甚至每时每分都要开展,其核心内容就是德育工作,而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费时费力而又可能收效不大的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转化后进生是每一个班主任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 的责任。而在我们学校中,许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孩子们从小在缺少父爱母爱的环境中长大,性格都比较孤僻;再加上爷爷奶奶盲目的溺爱,导致孩子们的行为习惯也比较差。在这种前提下开展德育工作,难度之大可以想象。针对这样的背景情况,尝试采用新的方法来转化后进生,以使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都得到健康的发展,让他们在生活中也能看到阳光。

主 要 做 法

由学校政教处牵头,制定实施意见和具体实施内容,再由学校领导培训各位班主任教师,使每个具体实施者都对内容有严格的把握和具体的了解。每位班主任为每一位学生订个册子,用做教师记录学生的闪光点,每周汇总一次,每月将记录情况反馈给学生及家长,并要求家长积极配合。

创新点:用细节捕捉孩子的闪光点,以正面激励为主具体实施:

一、促进“后进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1、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融,激发“后进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2、培养道德意志力,鼓励“后进生”上进。

二、利用班集体的凝聚力带动“后进生”学习。

1、分成小组让好生带动“后进生”。

2、每天坚持四查(课前预习,查课堂笔记,查课后作业,查复习效果。)

3、课外活动时,让他们当小老师,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辅导。

我班八年级有个学生叫王林(化名)。七年级时,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不做作业,各门功课单元测试不及格……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班主任告状,是学校有名的“捣蛋鬼”,真让班主任头痛。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看到他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不理他的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此时,作为政教主任的我觉得逃避不了,必须正视现实!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被埋没或得不到承认,致使他心理不平衡,性格也变得冷漠、孤僻。为此,我经常利用课间、自由活动与他们一起谈笑玩耍,一方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基础、理解能力等;另一方面研究学生周围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拟定出具体的转变计划,与他沟通交流,很快就会点燃他心灵深处的上进之火,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对他取得的进步及时鼓励,增强他的自信心,并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利用班集体的凝聚力,号召全班同学都来关心他、帮助他。成立互助合作小组,开展“帮带”等活动。

由于纪律表现不断好起来,学习成绩也不断好起来了。趁着良好势头我与任课教师不断加强巩固,安排班长和学习委员与他交流讨论学习生活。通过和科任老师一段时间的共同激励、启发及同学们的共同帮助,奇迹出现了:早读、课外活动及自习课,他不仅自己遵守纪律,还管起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同学。在良好的纪律保证之下,他的学习成绩得到迅速的提高,同时这个同学的品行也得到较大的提升,我为之的付出得到的良好回报,感到十分的欣慰。

第四篇: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闪光的“储蓄罐”

作者 徐如华

“只勤不俭无底洞,只俭不勤水无源。”这句民间俗语深深地烙在黄坑中心小学每一位学生的心田里。

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孩子的零用钱也多了,不少学生不知道劳动的艰辛,视钱财如粪土,挥霍一空,根本

不知道为什么要勤俭。家长、教师对他们进行教育,孩子们却疑惑:现在,我们生活富裕了,勤俭不多余吗?

如何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勤俭教育,校委会经多次讨论,最后决定:给每位孩子设立“储蓄罐”,并建立了一系列实施方案,这一活动取得良好的成效。

2003/2004学年初,学校号召全体学生设立一个“储蓄罐”、一本“储蓄卡”、一本“帐目收支登记本”、一本“日记本”。教育学生既要勤劳又不乱花钱,同时鼓励学生该用钱的地方应大大方方地用,不要吝啬。要求学生把平日节省下的少量零花钱存进“储蓄灌”中,积到一定数目后再存入“储蓄卡”中,并做好记录,记清楚钱的来龙去脉(低年级的学生由家长协助完成),最后要求中高年级的学生每周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上一则收支经过和体会。在班上,由教师协助班委几天检查一次,对做得好的学生在班级给予表扬,学校每学期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彰、鼓励。

这一举措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学生认识到勤俭的好处,并付诸于行动中。从学生“帐目收支登记本”和“日记本”中,折射出少年儿童闪光的思想:

1、从小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孩子们把过年压岁钱,平时零花钱节省下来了,同时不乱买零食、玩具,生活变俭朴了。

2、养成勤俭节约,赚钱为父母分忧的观念。许多孩子利用节假日,进厂帮妈妈拣筷子,用汗水换来的钱交学费、购书等。班级的学生把班级的废纸、冷饮罐收集起来换钱交班费,秋季许多孩子还下田拾稻穗等等,并且养成不随意向父母伸手要钱的良好习惯。

3、即锻炼又培养孩子理财投资的意识。学生从小养成如何合理支配钱财,大部份学生在购书,募捐活动中,一般都从自己积蓄的钱中支付,从不吝啬。

4、形成刻苦学习、为民服务的志向。当家才知柴米贵,学生在理财中认识到钱来之不易,父母赚钱的艰辛,觉得应该努力学习。逐渐地孩子们读书更勤奋了,还大量翻阅课外书籍,拓展了知识面,提高了写作水平。还得到家长的称赞:过去我的孩子连双筷子都不愿洗,一伸手就要钱的孩子,如今能帮父母端水洗脚,而且会给我们建议如何勤俭持家,真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的未来和希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所做的这些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却能在日积月累中,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埋下了勤俭节约的种子,将来定会获得一笔无价的财富。

第五篇: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尤艺婷

根据职业教育及学生现状,倡导以人为本的“全纳教育”理念,强调每个学生都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每个学生都有得到尊重的平等地位,每个学生都有着独特的个性、特长和品格。

一、全纳教育理念的提出

1、背景依据。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特殊教育当中提出并应用“全纳教育”理念,指出要接纳所有需要特殊教育的孩子,给他们以平等的地位和平等的教育机会。“全纳教育”是一种持续的教育过程,即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

2、现实需求。在目前我国应试教育的体制下,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们在学习的压抑中长大,经历了“失败”的中考,许多学生的文化程度、专业意识、学习品质、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学校提出全面实施全纳教育的理念。它基于三个层面的内涵,相对于学校,接纳所有学生,为学生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对于教师,给予每个学生享有尊重的平等地位,包括他们的优点与缺点;对于学生,要求接纳所有的同伴,理解、尊重老师的劳动,个人融入集体,实现同伴与自我的觉醒。

二、全纳教育的重要内涵及实施的德育方法

(一)基本观点:接纳所有学生,提供公平公正的教育机会。

1、牢固确立新型学生观——开启一种前所未有的价值理念。传统的观念将学校看成是培养人的地方,但它夸大了学校的功能,拔高了教师的地位,突出了教育者“施与”的作用。它没有看到学生与教师、与学校这种对等、平等的关系。因而它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在推动当地经济建设上,职业学校的学生有着更大的贡献。“进城为创业骨干,入厂成技术能手,回乡是新型农民。”他们是农村脱贫致富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生力量。因此,学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教师的感恩对象,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实施全纳教育首先从转变教育工作者观念入手,摆正与学生的关系;以此作为基点开展教育教学各项活动,让学生享受到应有的公平待遇。

2、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颠覆一套学生工作的行为方式。青少年尤其是职业学校学生,厌学逃学、翻墙外出、通宵上网、吸烟滋事等多有发生,对这样的“问题学生”,通常的做法不外乎谈心感化、教育批评,进而纪律处分直至一开了之。有的班主任会紧盯那些个学生,能转化是好事,否则就痛下“杀手”,设法“劝退”。殊不知良好班风不是靠处分开除能生效的,走了一个问题生,又出现一个“眼中钉”。要接纳,就不言放弃。我们 提出“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的口号,转化后进生,“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不让一名学生因品行而掉队。”

(二)教师任务:尊重全部秉性,涵盖优点缺点的平等地位。

1、蹲下身子看他——发自内心的重新审视与定位。这虽是个比喻的说法,却恰也是最形象化的要求,它强调对学生的重新审视。在中国目前的教育背景下,未能升入到重点高中甚至普通高中学习的学生,被舆论认为是学习和发展竞争的失败者;价值观也受世俗的影响因而不能对自身形成正确客观的评价;年龄和社会阅历的不足导致他们对自己专业进而对职业的选择模糊不清。他们迷失了方向,对前途产生迷惘。但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今,为他们铺设了一展风姿的大舞台,重塑目标的青年人将焕发生机,呈现更广阔的发展前程。——他们有彷徨更具希望。

因为被认定是学习的失败者,在进入到职业学校后,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缺失,学习积极

性低下,上进心不足,精神状态不振。但是,这些问题更多应该从教育本身去寻找原因。实际上,学习是个大概念,它绝不等同于仅有的语、数、外等几门基础学科,不等同于纯知识强记型的传统方式。现代的理念更强调广泛的涉猎、动手实践、探究和创新。在这一点上,职业教育应该更勇敢地自立门户,走一条有显著特征的教育之路。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也就解放了学生。“上帝关闭了他一扇门,必定为他开启另一扇门。”枯燥、机械的学习会让一部分学生痛不欲生,然而在繁复的机械操作面前他会如鱼得水。——他们有活力,只是需要开启。

在过去以分数定成败的学习生涯中经受老师一次次批评,一直以来得不到父母和老师的关注、肯定和尊重,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们或多或少有些性格的扭曲和心理的不健全。他们更易于心态失和、意气用事、情绪失控、偏激极端、屡教屡犯。但同时,他们身上也蕴涵了可贵的潜质--率真和勇气。他们敢作敢当,少顾忌得失;肯承认错误,不矜持虚伪;不惧怕失败,能探究冒险;讲友情义气,少暗藏私心。——他们有盲动更富勇气。这些极其可贵的精神品质,只是因为它们长在成绩较差、常常翻墙外出的“劣生”身上而往往被无情地抹杀了,公平、客观、一分为二的评价何其难。

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这些学生,给他们以尊重和信任,要蹲下来看待学生,创造师生平等的氛围,做学生的知己和真心朋友。

典型案例1:精心设计的“表扬” 我班里张某的劳动观念很差,寝室值日轮到他从来都是一走了之,班级里要做的事从不沾手,还有不出操等其他诸多问题。对老师的批评他也早习以为常、“刀枪不入”了。一次我请他的好友吴某配合,设法让他去清理卫生角,“恰巧”被我撞上。我当即对他的行动作出肯定,又在全班同学前对他表示赞赏。这对他来说竟是一种新的体验,他为这个歪打正着的做事受表扬而兴奋。就是这样一位少有劳动观念集体观念的同学后来竟能用去污剂清洗卫生间蹲坑。

2、坐着与他谈话——严格保证的同等人格与尊重。我们的教师在做学生工作时,不能站在学生面前而居高临下,也不能让学生站立以傲慢自居。不但不能俯视学生,而要保持平等的高度,更要适时地高看他,发自内心的爱护他、赞扬他,德育工作就会有成效。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换位思考,就能理解他们的行为,体谅他们的错误。“我能理解你的行为”、“在我年轻的时候也犯过同样的错”、“谢谢你能跟老师说这么多”,换个角度看待学生的缺点,挖掘学生缺点背后的特点,在交流的过程中语气更加缓和。学校在校园里开展感恩教育,感恩学生,感恩老师,感恩身边的同学,感恩眼前的一草一木。引导学生想自己,想他人;尊重自己,善待他人;少看矛盾,多体温馨。在这样的心境下他对待同学,一改以往的冷漠与自私,人际氛围达到了和谐。

以此为信号真正将学生当作自己的服务对象——“以学生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学生的需要为第一选择,以学生的利益为第一追求,以学生的满意为第一标准。”改变老师“冷面孔”和居高临下姿态,降低工作重心,提高服务质量。

3、登上台子展示——竭力创设机会赞美与激励。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赞扬如阳光,批评如利剑。”面对这些最不缺批评、挖苦的学生而言,他在意的是你是否看到他的优点,能否说出他的优点。一旦能如其所愿,正如心理学家所说,“满足了人的赞誉需要”,能促其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从而增强自信,改正自己的不足。教师要用放大镜照学生的优点,努力寻找他们的长处;鼓励学生“不求事事优秀要有一点出色”,要求教师“宽容学生过错放大学生亮点”。每个班级都要召开“你身上的闪光点”主题班会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给某同学找优点,汇集起来就有了连他本人都意识不到的动人之处。在过去应试教育的强压下,一些学生遭遇了很多的批评,逆反由此而生,如今在同学们眼里,他竟还有那么多的好处,他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也对自己进行了重新认识和评价,止住了自暴自弃。

典型案例2:发现“闪光点” 李楠的父亲在外地开了一家公司,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但父母两地分居,她缺少家庭温暖,经常独自在家。初中时很任性,一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会选择逃避,曾经失踪在外一段时间,是她父母通过朋友和QQ才在某网吧找到她。进入中专后,一次自我介绍,她的言语清晰、仪态大方给大家留下了好印象。之后我又发现,她唱歌不错,还会演奏吉它。因而被我提议担任了文艺委员,负责教唱新歌和文艺节目编排。在工作中她获得了尊严和自信,先后担任班团支书、班长、学部学生会主席和校学生会生活部长等职务,显现了她的工作才能。

(三)学生理想:融入整体活动,实现同伴自我的精神觉醒。“思想指导行动,精神决定成败。”全纳教育中的德育不在于规矩学生的一言一行,更高在于一种积极的姿态和集体精神,在于人的精神品质的提升。我们提升学生的精神状态从组织活动入手。

1、挺起胸膛——强调步调一致凝聚精神心气。学校坚持倡导学生“五起来”——“额头抬起来、胸牌挂起来、胸膛挺起来、声音响起来、手脚甩开来”,以此提升学生自信、阳光的气质。

2、增氧养鱼——开展多彩活动创造文化氛围。“活动造氛围,氛围孕文化,文化培育人。”学校给教师们打比方,一个大池塘,养了好多的鱼,在闷热的天气下,水得不到流动,整个水域氧气就不充分,鱼儿的生存就存在困难。在池塘里设一增氧泵,不断的打水,水活动起来,鱼儿跟着活动,氧气增加了,鱼有生命力了。

3、拉长战线——重视过程教育放大身体力行。学校开展多彩的活动不仅注重活动效果,更注重过程,强化过程教育的意义。举办球类比赛,除了比拼搏、比合作、比球技,还进行文明啦啦队、创意服务队的评比。技能节活动除了集中动静态展示外,更强调前期的策划、组织、准备和演练,让百分之百的学生参与到各种技能项目当中去。

三、结论总结

以学生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学生的需要为第一选择,以学生的利益为第一追求,以学生的满意为第一标准,“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要求教师真正将学生当作自己的服务对象,蹲下来看学生,改变“冷面孔”和居高临下姿态,在感情上温暖他们,人格上尊重他们,心理上开导他们,目标上指引他们,学习上激励他们。组织开展“唤醒教育”活动,倡导以“关爱、感恩、赞美”为主题,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抓多彩活动,抓激励教育,给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体味到从未有过的更多机会、更多成功、更多快乐,构建“阳光、快乐、和谐”的校园,探索出一条职业教育德育工作成功之路。

下载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爱心做甘露,精心育春苗 背景: 爱“是从教者的永恒主题,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育人,育人途径多......

    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山里各庄小学 蒋云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走出村庄,进入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成为城市建设者。一方面,在大城市的生活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总结

    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静待花开 (一)实施背景: 由于家长婚姻家庭观念带来的影响,很多孩子是离异、单亲或重组家庭子女,这些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

    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2014年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主题班会教育活动 一、 背景分析 201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我国在十月一日天安门前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

    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德育工作在各个学科中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以前我对老师的认识只停留在老师上好课,学生学会知识。以为这样老师就做到尽心尽责了。但当我步入教师......

    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好家风好家训带来好校风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传统家庭美德,让好的家教家风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初探5篇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初探 张才星 (眉山电子职业技术学校, 四川眉山620360)摘 要: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一直以来沿袭传统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理念,强调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和......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案例(4.251).(五篇模版)

    成都铁路卫生学校德育工作案例 成都铁路卫生学校成立于1947年,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首批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教育部德育实验基地,四川省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先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