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谁的荷尔蒙在汉朝飞 读后感
《谁的荷尔蒙在汉朝飞》
读书报告
《谁的荷尔蒙在汉朝飞》读书报告
公元前99年,被“残疾”了的司马迁伏笔疾书,用尽所有屈辱写了从开天辟地到汉武帝的历史。公元2009年,涅格屠夫,一位自称是历史的掘墓者、历史拆迁专家的非主流、非正统、非学院式的历史解读者,用一种迥异于司马迁的戏谑且无厘头的方式,重新解构了秦末汉初那一段激情四射的荷尔蒙爆发史。于是,流氓霸王二五仔,纷纷登场„„
据说这是2011年最给力的历史爆笑剧,确实,刚看到开头,就想起了袁腾飞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那个时候特别喜欢读,之所以买这本书也就是书名给了我很特别的感觉,不像一般史书那样有着死气沉沉的感觉,不会烦闷,在娱乐中学历史,在学习中放松心情。
历史拆迁专家告诉你:在剽悍的真相也敌不过史家手中笔构造的违章建筑,只有暴力强拆之后,才知道:汉朝应该是这样的!
流氓,不一般的路(越看越觉得这书不适合我读啊!)。看看这标题,就知道这书得有多剽悍,这作者得有多牛。
“要想成为伟圣人,有十大诫,而第一就是不能活着。意思就是说,当一个人干了不得了的事情后,这个世界就容不下他了,必须死够上百年,然后在被人刨历史的坑,挖到谁,谁就是伟人。”我不太同意作者这个观点。不知道是不是我没有理解深层次的意思,但我不认为伟人可以这样理解,虽然我同意“当一个人干了不得了的事情后,这个世界就容不下他了”,因为这时候总有人因为嫉妒或维护自己的权利等原因欲除之而后快。可活着的人也有其耀眼的地方,我们要承
认别人的作为,要公平、公正地看待每一个人。
当病入膏肓的秦始皇出行的阵容及其华丽、奢侈时,平民都被场面震慑住了,但同时也在想“腐败、堕落,千万不要让小娃娃学他。”唯独刘邦,相当欣赏,“大丈夫就该混成这个样子才对。”从此“做皇帝”这个信念彻底在刘邦心中扎根了。而项羽看到秦始皇的时候,十分不屑地说:“这家伙不行了,我可以代替他。”两人话虽差不多,但隐意却大不一样。刘邦意思是,要像秦始皇一样,就是说自己想但凡皇帝,但没表示要对秦始皇怎样,谁搞定嬴政无所谓,重点是自己“当皇帝”。而项羽意思是取代秦始皇,主要是把他从皇位上拉下来,这样就算干掉秦朝了,然后自己坐上去。重点是“干掉秦始皇,灭掉秦王朝”。两人的出发点不一样,这看起来很细微的差别也可能是结局不同的原因吧。
这里作者又写了一个有点搞笑的事情,说不学无术、游手好闲刘邦在去给吕公祝寿的时候,被会看相的吕公相中了,感觉很有前途,投资得当的话,能日进斗金,于是就打算把自己的千金投进去。于是,作者总结出了三个结论:靠面向就把女儿扔出去的,这种老丈人十分罕见;长相绝对是混社会的重要资本;刘邦是乱世偶像派。结论暂不讨论,就是这件事也无从查证啊,所以就当听个笑话,但觉得作者这鬼扯淡的本领可真不是盖的。
刘邦这人除开缺点,性格特点也就所剩无几了。但他却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优点,也是惟一的优点,那就是有自知之明——自知带兵打仗不如樊哙,出谋划策不如张良,内政外交又不如萧何所以干脆什么
都不用想,只管听,碰上下属问自己怎么办的时候,自己就笑着让属下们发表意见,然后在众多建议中,发现其中一条拥护的人最多的建议,便意味深长地说:“我也是这么想的。”然后属下们就赞叹:“主公英明。”单从这点看,刘邦确实英明,至少比项羽要强得多,不刚愎自用,不盲目自大,更善于维系属下的关心,真乃英明至极啊!
全书热点很多,且都很“有理有据”,这里我戏说一下荷尔蒙沸腾榜。
第一当然非刘邦莫属。很多人都不禁疑惑或者羡慕这样一个人怎么能当上皇帝,可事实就是这样,历史是真实的,而我们了解的 总都是片面的。顺着历史长河往后看,我国历史上又有了一位草根皇帝——朱元璋。但他成功的原因却是果断敢干,魄力十足,胆大包天,心狠手辣,城府极深,擅长收买人心。其主要手段就是与人称兄道弟,但凡亲耳听过朱元璋说“你就是我朱元璋的亲兄弟”的人,最后都消失了。看来还是刘邦更可爱、更慈祥一点啊。
刘邦能当皇帝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目标远大,所以:人不能没有理想,有理想也要用命去追,最终结果要么是追死理想,要么是被理想追死。
第二位当属项羽。项羽的勇猛和才能都是有目共睹的,尽管结局很悲惨,但他走过的路轰轰烈烈,潇潇洒洒,他的过往值得人们研究、学习,总结经验、教训。在《史记·项羽本纪》的结尾,太史公说了一些无关痛痒的话,比如项羽的眼睛有两个瞳孔,而且和舜一样,言下之意就是项羽可能是舜的私生子的后代什么的。记得老师上课也曾
讲过这个问题,好像这样的人都很聪明,这倒是值得研究一下。
第三位韩信。自信固然是好事但若把自己看的太重了,那就像能飞的机一样,太重了还是会掉下来的。他和萧何助刘邦打天下劳苦功高,可以说是一个既有能力有很得宠的人臣。可是下场何其可悲,就连萧何都不顾他,正所谓“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
萧何排在后面,之所以把他也拉出来亮相是因为,我很佩服他。萧何在刘邦身边为其做了很多事,帮他打天下,又帮他守天下,整顿经济,治理朝纲,无疑对刘邦是很重要的。然而他的晚年虽然提心吊胆,但也有惊无险,安安稳稳地老去,这是为数不多的有功之臣的下场吧。有这个本事能让刘邦不动他,我就很服他。
正如作者自己所说,一切皆有可能,读起来飞一般的感觉(字太少了),但是,这部书有点过于娱乐,而迷失了历史,比之《历史是个什么玩意》以及易中天的《品三国》则太缺少知识性的营养了,以至于看完后更不了解刘邦了,更不清楚那段历史了,以后选书要慎重。
2013.5.9
第二篇:谁的眼泪在飞优美散文
天气异乎寻常的闷热。空气中漂浮的是浮躁,是憋闷。天空不阴不晴,太阳偶尔露一下脸,立刻有云彩过来遮住了,不让它散发出威力。
午饭过后,天空阴云加重。三四点钟。北面天空已经很阴、很沉。整个天空比夜空还暗。五点钟左右,起风了,树枝激烈的摇晃,地上沙尘骤起,打在人脸上,发麻、发疼。这时天空已经漆黑一片。风推云走,云借风势,迅速往北往东聚集。
“啪啪”几点如一角硬币大小的雨点掉落下来,来不及收拾东西。雨象直线一样从空中一条一条扯下来。风助雨势,雨借风威。
“呀,有冰雹!”不知是谁喊一声。霎时,地面有薄薄一层白色冰雹。捡拾一个,放在掌心,看它有棒棒糖大小,一层一层,在手掌心的温度中变小,化完。化成水,一滴滴淌下来。风还在刮,雨还在下,冰雹偶尔还在落。我不由得想,这么多的冰雹,是谁的眼泪在飞?
姥姥告诉我,冰雹是仙女的眼泪化成的。记忆中的姥姥是个一头白发,小脚,没牙的老太太。在我童年时,父母忙于工作,大多数时间里,我都呆在姥姥家。我家在村东,姥姥家在村西,每天穿梭于整个村子,送过来,接过去。每到夏天,下雨的时候,姥姥抱着我,在小南屋看下雨。小时候的我特别害怕打雷。只要一响雷,我就要求姥姥捂住我的耳朵。那一次,真的是下冰雹了。从未见过冰雹的我更加胆怯。
姥姥说从前天上有个仙女,爱上了人间的一个小伙子。他们恩恩爱爱,不久,他们有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一家人快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王母娘娘听说这件事,就派遣天兵天将到人间捉拿仙女,生生拆散一家人。仙女到天上就去求喜鹊,希望它们能为她搭一座鹊桥,那怕就像织女姐姐的鹊桥一样,那怕一家人一年只相会一次。喜鹊告诉她说,你就哭吧,什么时候把怨气哭没了,什么时候就会一家人团聚。
于是,仙女就开始哭了。想想以前的幸福生活,想想现在的孤孤单单。哭啊,哭啊。眼泪淌下来,变成了雨。哭啊,哭啊。眼睛哭出了血,变成了雪。哭啊,哭啊。眼睛珠哭出来了,化成了冰雹。变瞎了的仙女,终于回到了人间,一家人团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每当回想起姥姥抱着我在黑黑的小南屋讲仙女的故事。还能想起,下冰雹时,姥姥会拿起一把菜刀,扔到雨地里,嘴里还念念有词的念叨一通。我问她说什么,她摇摇头,说如果告诉你,就会不灵验。后来,才知道,姥姥是在祈祷仙女用菜刀斩掉不平,早日回到凡间,找寻自由。
今夜,无眠。听窗外雨打树叶的声音,点点滴滴,到天亮。姥姥早已作古,姥姥家的房子早已翻修几次。再也找寻不到那时的院落,那时的小南屋。连姥姥的音容样貌都变得依稀,甚至于模糊。而其他的一切一切,都已经回想不起来了。只有那次下冰雹和那个仙女的故事却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所能做的只是捡拾起那些美丽的故事和动人的传说。我的喜爱读书,喜爱文字,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吧。大爱无言,我还没有来得及回报,姥姥已经远远的离开我了,怎能不让我眼泪飞扬?
眼泪,在夜色的掩映下在肆意奔放。谁的眼泪在飞?谁的思绪在流淌?
还可以回想起姥姥掀开属于她的平盖柜。平盖柜是一种农村常用的大柜子,存放衣物、被褥等物品。大小,类似于多媒体讲课桌。大大的柜子,厚厚的盖子。我是够不着,也打不开那个大柜子。姥姥也得踩上凳子,踮起她那小脚,才可以把柜子打半开。探进去半个身子,摸索半天,才会掏出饼干、糖果之类的食物。而这些食物是县城里住的大姨来看姥姥时带来的。玻璃纸的糖块是我的最爱,所以印象最深刻。姥姥只给一块,我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装纸。舔一舔,再包住。如此,一块糖,足以吃到父母接我。我们就是如此消磨时光的。
别的,真的再也回忆不起来了。连姥姥哪年离去,也通通忘记了。漫漫人生路,能够在生活中留下刻痕的真的不多。每一天,只感觉匆匆而逝。有时候大好时光就像长着翅膀一般飞逝。如果不是以文字记录,多年后,恐怕连这点点墨迹也难以寻觅。
不经意间,失去的太多太多。唯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如仙女在凡间一般和和美美生活。唯愿亲情永存,如画卷般唯美馨香。唯愿大爱无疆!
第三篇:读后感-飞
读《小王子》有感
在暑假,我读了一本《小王子》。书里的主人公是个令人喜爱的小王子。他来自B612星球,因为和他心爱的玫瑰吵架了,离开了那里。
他最让我喜欢的是他的善良和聪明。他和狐狸有了误会,但他体谅狐狸的好心,和狐狸一直做朋友。再有,我羡慕小王子的聪明,我真希望像他一样,有灵活和头脑,无穷的智慧。
我喜欢小王子,希望做和他一样让人喜欢的孩子。
实验校一年三班王奕飞
第四篇:《蝴蝶,飞》读后感
《蝴蝶,飞》读后感
《蝴蝶,飞》是一篇反映同学之间友谊的儿童作品。这本书紧紧围绕着蝴蝶结来展开情节。它记叙了程红头上的大蝴蝶结经常挡住后排的视线,在老师的劝阻和同学的帮助下,放弃了个人爱好,解下了蝴蝶的过程。
当我刚看到故事开头时,心里可真为程红鸣不平。戴蝴蝶结是个人的自由,一只又大有红的蝴蝶结,戴着头上该是多么神气、漂亮啊!如果我是程红才不会解下来呢!可是随着故事的发展,我的观点是有点过分了。因为大红蝴蝶结挡住了后排同学的视线后,同学之间经常闹矛盾,连考试成绩都下降了。看完故事,我真后悔自己怎么会有这么自私的念头。
书中同学们的深情厚谊最让我感动。她们得知程红被烫伤后,不顾相互的纠纷,热情地给程红补课、背她上学,护送她回家,使程红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品质啊!如果我是那些同学,那我会是怎么样的行动呢?程红头上的蝴蝶飞了,换上了两只金蝴蝶发卡。
《蝴蝶,飞》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懂得了做事要多为别人着想,不要只想着自己
重庆彭水县汉一小六年级:张茜
第五篇:丛飞读后感
[丛飞读后感]丛飞读后感丛飞读后感
1.去年在电视上认识到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其中便有这篇文的主要内容:
丛飞是位著名的歌手,丛飞读后感。如果按他每场商业演出纯挣上万元,他早已过上了富有的生活。但他却在10余年来对178个来自十多个少数民族的贫困生进行捐助。丛飞的做法使妻子接受不了,因而和他离了婚;年幼的女儿也抛给了他,过度工作劳累,让他得了晚期胃癌。他却因住院贵,而选择只吃药物控制病情;他有时借遍了所有人,也没人愿借给他这个“借钱鬼”„„但丛飞从没想过放弃,也从没拖欠过一个孩子的学费。尽管他的固执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但他仍拖着病去演出挣钱„„ 我想这才是丛飞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2.丛飞是深圳的著名歌手,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家里却一贫如洗。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丛飞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当他得知自己身患晚期癌症,癌症细胞已经扩散的情况下,他想得最多的还是别人,他把自己有用的器官和遗体都捐了出去。
他这样奉献爱心给别人和社会,是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他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我们身边有些同学不尊重老师,不爱护公共卫生,不互相帮助,和丛飞叔叔‘‘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相比,真应该觉得羞愧。我们应该向丛飞叔叔学习,时时有一颗关爱别人的心。在别人有困难时行个方便;在公交车上给老幼让个座;在与人相处时多一份谦让„„;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只要我们像丛飞叔叔那样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就会帮助你,社会就会形成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今天我为人,明天我为人’’的良好氛围。
丛飞叔叔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远留在我的心间。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扩展阅读篇】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1]”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第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第四、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读后感《丛飞读后感》。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编辑本段如何写读后感 格式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要符合情理、写出真情实感。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④禁止写成流水账!编辑本段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
(1)引——围绕感点 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3)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4)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五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一、先要重视感
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二、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四、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五、写景、物的读后感应该怎样写(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
(5)简要地说明原文有关内容,重写有感,不要重点介绍,偏离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