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润集团的财务管理理论案例分析
华润集团的财务管理理论案例分析
---------101554249
“华润”以其业务的多元化著称,其多元化特征是地域分布广,产业跨度大,业务关联度低,母子公司管理复杂。它以“从鸡蛋道导弹”式的产业整合思路,依靠资金与政府背景,在国内大肆收购零售、房地产、啤酒、纺织、电力、建材、微电子、农业深加工等一系列不相关的业务。并一举成为与青岛啤酒并列的啤酒业龙头,稳坐纺织行业老三的位置,也是中国地产行业中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公司之一。
作为一家资产规模近千亿的大企业,华润公司经半个多世纪的变迁形成了一个业务多元化的控股架构的企业集团,我们习惯地称之为多元化控股企业。多元化经营不仅在理论上得不到充分的支持,实践中的管理运作恐怕还还会面对更多的难题。
立足多元化的现实,我们的做法是确定“集团多元化、利润中心专业化”的整体战略,将众多子公司按行业进行资产重组,并划分为不同的利润中心,利润中心属下再设立利润点,同时在扁平化管理架构下分别确定业务战略,以此确保多元化控股下的专业化经营。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香港资本市场将利润中心逐一整合上市,目前已在香港上市6家,占集团绝大部分资产,其他资产也正在整合上市过程之中。
随着利润中心股权多元化乃至公众化,受制于市场控制的约束。控股企业的组织控制正受到内外多方面的冲击,从而集团总部的传统管理方式面临挑战,或者说“多元化控股企业怎么管”的问题已经成为股权分散背景下集团母公司面临的重大问题。
所谓多元化控股企业的管理,至少可以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多元化,表明集团属下利润中心及行业多。由于业务种类和管理范围之广,集团不可能完全按单一业务实体一样的管法;二是控股企业,表明利润中心股权多元化,很多都是非全资附属企业,甚至是公众公司,集团只是控股或控制,不可能完全按全资附属企业或类似业务部门一样的管法。集团总部由此就需要重新定位,找准管理的着力点,抓住应该管、值得管、管得了或管得好的,放掉不该管、不值得管、管不了或管不好的。说到底,管理多元化控股企业最核心的就是要站在出资人角度做个合格的控股股东,在平衡市场控制和组织控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出资人管理模式,维护出资人权益,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
(一)母子公司管理与控制模式的选择
总部按照管理主要资产、主营业务和主要利润来源的需要,华润把带有战略性特征的主要产业叫做一级利润中心,总部只管一级利润中心,其余公司都划成二、三级利润中心,由一级利润中心统管。并将一级利润中心作为次级资产经营者,享有在授权范围内开展业务活动所需要的一切经营管理权,负责最大化占用资本回报率及具体的业务经营。
华润集团总部在管控层面上只做四件事情:首先是管战略,确定一级利润中心的发展速度、规模、方向;其次是管人,决定一级利润中心一把手及班子成员的组成;第三是管财务,包括资金政策和财务报表政策,各企业执行统一的会计政策,杜绝假帐等;第四是管考核和预算,考核各个利润中心的经营业绩,审核和批准各公司上报的预算。在整合层而,做好整体协调与统一形象这两件事情。
(二)华润集团全面导入6S管理体系
6S管理体系既是个行业分类组合体系,也是个全而预算管理体系,是个综合信息管理体系,也是一个业务监测体系,还是一个评价与考核体系。它建立在战略管理理论的基础之上,以战略业务单元为出发点,以全而预算为切入点,以管理信息为关注点,以内部审计为支持点,以评价考核为落脚点。
(1)业务战略体系:首先华彩制定了业务战略体系,以多元化控股下的专业化管理为基本框架,突破股权与财务架构,在该集团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将集团及下属公司按照战略管理的原则划分为战略业务单元(SBU),各个利润中心任何一项业务经营的好坏都能按战略进行检讨。每个SBU必须是可制定战略、可执行战略的单位。只有更加专业化,符合集团总体战略要求的业务单元,才可能进入SBU序列。设立SBU是利润中心进用一步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集团总体战略的重要基础。
(2)全而预算管理:在利润中心行业分类和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推行全而预算管理,将发展战略细化为年度经营目标,并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业务单元的日常经营上,借以进行过程控制。推行全而预算管理,将竞争战略所要实现的中长期财务目标值,如营业额、利润、资产回报率等通过预算层层分解,成为年度指标、季度指标,最终落实到利润中心中的每个单位、每个人身上,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全而预算以战略为导向,兼顾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和短期业务经营目标,上下结合不断反复修正,成为保证战略实现的重要环节。(3)管理报告体系:在战略执行过程中,每个利润中心定期进行管理分析和编制管理报告,并汇总成为集团总体管理报告,作为战略执行的检讨和重大决策的依据。管理报表不同于对外的财务会计报表,而是个层次清晰内容直观的内部报表,能够反映每一个战略业务单元的业务特点,并同时兼顾结果控制与过程控制。各个利润中心报表按行业特点对市场竞争战略进行检讨,集团和利润中心同时监测战略目标与业务经营目标的执行过程和结果。最后通过汇总分析形成集团的管理报告,监测整体业绩结果。管理报告体系中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在线形式和报告文本形式。在线形式偏重数字,具有在互联网上同步互动的特点。通过SAP软件基础上开发的集团核心应用系统,利润中心录入的经营数据可以自动生成6S管理报表模板所要求的结果,集团的领导可以动态掌握下属利润中心的业绩指标变动情况,并就需要关注之处进行批示。而报告文本形式则偏重于定性分析。
集团财务部向集团领导每月提交管理报告,就集团上月整体经营情况进行分析,重点说明利润中心的经营亮点、所处行业情况、竞争对手情况、宏观因素影响及
集团所关注的事项。在线形式和报告文本形式结合起来,使管理报告体系成为集团管理层对利润中心进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4)业绩评价体系:根据利润中心不同的行业性质和发展战略,建立战略导向的业绩评价体系,以业绩评价引导战略执行,按照评价结果确定利润中心奖惩。评价体系适应利润中心的竞争战略,战略转化成了财务、顾客、流程和学习等四个维度的关键业绩指标,四个维度的设置来自BSC(平衡记分卡)的理念,从而使考核评价成为战略执行工具。以前对企业的业绩评价比较偏重短期、财务性、与过去对比。加入了顾客、流程和学习等维度后,使企业不仅要与过去比,还要和行业平均水平比,和行业标杆企业比;不仅要看营业额、利润、ROE等财务指标,还要比客户和员工满意度、员工专业技能提高程度、社会贡献度、环保安全等“绿色指标”、软指标;不仅要重视短期效益,还要关注企业中长期战略目标实现程度等。这样,对企业的评价有了更全而、更客观的标准,使企业的发展更具可持续性,更加稳健、更加有后劲。
(5)内部审计系统;集团及利润中心通过内部审计来强化战略执行和全而预算的推行,从而支持战略管理决策和经营预算决策的有效性。通过审计保证管理报告的真实性,检查预算的完成水平和集团统一管理规章的执行情况,以此强化全而预算管理,提高管理信息系统的质量。
审计分为常态审计和非常态审计,常态审计是每年组织一次至四次定期的审计,以加强控制。非常态审计是在特殊情况下,或者接到举报时,由集团随时进行审计。所属公司的审计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集团公司审计部门对所属公司经营者或者各项经营业务进行审计;一是所属公司审计部门对公司经营者或者各项经营业务进行审计;三是所属公司监事会对公司经营者或者各项经营业务进行审计;四是社会专业审计机构(公司)受集团公司董事会审计部门或所属公司董事会的委托对公司经营者或者各项经营业务进行审计。
(6)经理人考核体系:战略责任和经营责任同时落实到各级责任人,从而战略策划和战略执行的考核与经营管理目标责任也同时落实到利润中心经理人身上。结合战略性的业绩评价结果,同时按设定的经理人标准对利润中心负责人进行年度考核,并与其薪酬与任免挂钩,以考核促进战略执行。考核重点既包括结果的考核也包括对过程的考核。考核体系主要从业绩评价、管理素质、职业操守三方而进行评价,不但考核财务业绩,还要从激情、学习、团队、诚信、创新、体质、成长环境等方而进行考核和选拔。考核体系另一个重点是对资源有效利用的评价,其核心理念是增值利润(EVA)。
第二篇:财务管理案例分析
2009年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发行企业债券。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发行企业债券基本要素
(一)债券名称:2009年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发行企业债券。
(二)发行总额:100亿元。
(三)债券品种的期限及规模:本期债券分为5年期和7年期两个品种。其中,5年期品种发行规模为70亿元,7年期品种发行规模为30亿元。
(四)债券利率:本期债券5年期品种的票面年利率为3.45%(该利率根据Shibor基准利率加上基本利差1.58%确定);7年期品种的票面年利率为4.05%(该利率根据Shibor基准利率加上基本利差2.18%确定)。Shibor基准利率为发行首日前五个工作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在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网(www.shibor.org)上公布的一年期Shibor(1Y)利率的算术平均数1.87%(保留两位小数,第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在债券存续期内固定不变。本期债券采用单利按年计息,不计复利,逾期不另计利息。
(五)发行方式:本期债券采用通过承销团成员设置的发行网点向境内机构投资者公开发行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向机构投资者协议发行两种方式。
(六)发行对象:在承销团成员设置的发行网点的发行对象为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开户的境内机构投资者(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者除外);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发行对象为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开立合格证券账户的机构投资者(国家法律、法规禁止购买者除外)。
(七)信用级别:经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综合评定,发行人的主体信用级别为AAA,本期债券信用级别为AAA。
(八)债券担保情况:无担保。
筹资案例分析
根据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历年企业债券发行资料,做出如下分析:
1、公司根据自身的状况,负债筹资方式为什么选择债券筹资?
2、债券筹资决策应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
3、分析公司的资金结构是否合理?
4、根据公司还本付息情况,分析公司的信用级别?
5、根据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及金融环境的变化,分析对企业已发行债券偿债的影响?
第三篇:财务管理案例分析
班级:09级国贸一班 学号:20091042120 姓名:张爱明
华达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该公司是以计算机软件及系统集成为核心业务,面向电信、电力、金融等的基础信息建设提供应用软件和全面解决方案。公司当前正在做2011的财务预算。下一周,财务总监郭为将向董事会汇报2011的总体财务计划。预算的重点在于投资项目的选择和相应的融资方案的确定。
以财务部牵头,与各个业务部门集中研究,全面考察所有备选投资项目,经过周详的项目可行性分析后,初步认为下一可供选择的项目如下表:
项目 A B C D E F G 投资额(万元)
1500 2400 1400 900 1000 800 400
内含报酬率(%)
15.4 14.4 13.5 12.6 11.3 10.2 9.7 在现金流量方面,估计所有项目在第一年都将是净现金流出。而在随后的项目有效期内均为净现金流入,并且所有项目的风险预计都在公司可接受的水平之内。
郭为审查后认为,大家在项目机会的把握及初步可行性分析方面已做得相当出色,当务之急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选择筹资方式及分析资本成本方面。
在15天前召开的一次公司理财会议上,华达公司的财务咨询顾问任先生告诉郭为:预计华达公司来年可以按面值发行利率为9%的抵押债券2000万元;若超过2000万元,且不高于3000万元,便只能发行利率为10%的无抵押普通公司债券。财务顾问及其所在的投资银行做出上述预测,乃是基于华达公司2011的资本预算总额及来年留存收益的预测。郭为预计来年的留存收益大约为4000万元。
郭为与咨询顾问均认为公司当前的资本结构属于最佳结构,其构成为长期负债40%,普通股权益15%,留存收益45%。
此外,财务人员还收集了如下信息:(1)华达公司当前的普通股市价为每股21元;
(2)投资银行还指出,若以当前市价再增发新股以筹集1000万元股本,公司所能得到的每股净现金流量将是19元;
(3)华达公司当前的股利为每股1.32元,但郭为确信董事会将会把2011股利水平提高到每股1.41元;(4)公司的收益和股利在过去10年里翻了一番,其增长速度相当稳定,估计公司为了给投资者传递一个公司稳定成长的信号,这一增长速度仍将持续下去;
(5)华达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40%。
请运用案例中提供的信息,根据华达公司2011融资活动的边际资本成本,与初步选定的投资机会相比较,以最终确定2011的最佳资本预算。你认为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郭为采纳这一资本预算?
班级:09级国贸一班 学号:20091042120 姓名:张爱明
根据题意,(1)华达公司当前的普通股市价为每股21元;
(2)投资银行还指出,若以当前市价再增发新股以筹集1000万元股本,公司所能得到的每股净现金流量将是19元;
(3)华达公司当前的股利为每股1.32元,但郭为确信董事会将会把2011股利水平提高到每股1.41元;(4)公司的收益和股利在过去10年里翻了一番,其增长速度相当稳定,估计公司为了给投资者传递一个公司稳定成长的信号,这一增长速度仍将持续下去;
(5)华达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40%。
因此公司普通股融资与留存收益融资的差别在于普通股需要多支付2元每股的筹资费用,且公司潜在的增长率为:
g1021 债券税后成本:
Kd19%1-40%5.4%Kd210%1-40%6.0%
留存收益税后成本:
ˆD1.4110
Ks1g(21)13.89%
P21普通股税后成本:
Ks2ˆD1.4110g(21)14.60%
P1f19筹资额范围
2000万以下
2000万以上3000万以下 4000万(上限)1000万(上限)
资本成本率 5.4% 6.0% 13.89% 14.60%
间断点 5000万 7500万
筹资总额范围
5000万以下
5000万以上7500万以上
边际资本成本 2.16% 2.40% 6.25% 2.19% 于是根据以上计算得到如下表格(以下表中的资本成本率均为税后资本成本率):
资本种类 债券 留存收益 普通股 目标资本结构 40% 45% 15% 假设公司投资所有项目,其所需筹资额总共为8400万。现在分别讨论华达公司以债务融资间断点为分界点融资以及普通股、留存收益上限融资:
1.以债券融资分界点2000万进行融资
资本种类 目标资本结构 筹资额 资本成本率 边际资本成本
40% 5.4% 2.16% 债券 2000万
45% 13.89% 6.25% 留存收益 2250万
15% 14.60% 2.19% 普通股 750万
WACC =10.60% 5000万
2.以债券融资额上限3000万进行融资
资本种类 目标资本结构 筹资额 资本成本率 边际资本成本
40% 6.0% 2.4% 债券 3000万
45% 13.89% 6.25% 留存收益 27000/8万
15% 14.60% 2.19% 普通股 9000/8万
WACC =10.84% 7500万
由于在上述融资方式下,普通股融资额9000/8万已经超过所要求的上限1000万,因此必须加以考虑,并重新计算
班级:09级国贸一班 学号:20091042120 姓名:张爱明
得到如下结果。
3.以普通股上限1000万为限进行融资
40% 6.0% 2.4% 债券 8000/3万
45% 13.89% 6.25% 留存收益 3000万
15% 14.60% 2.19% 普通股 1000万
WACC =10.84% 20000/3万
因此我们便得到了华达公司应该进行融资的合理方案,现在将项目收益情况与上述融资成本进行比较,得到如下数据关系图:
资本种类 目标资本结构 筹资额
资本成本率
边际资本成本
根据上述数据图,我们很清楚的发现:
(1)项目F、G的内含报酬率低于边际资本成本(或者说低于WACC),因而不必进行投资,即内含报酬率高于边际资本成本的项目是值得投资的,内含报酬率低于边际资本成本的项目是不值得投资的;
(2)在总融资额为20000/3万元的条件下,项目E的融资需求不能得到完全满足,因此项目E是无法投资的;(3)在以上约束下,华达公司可以投资的项目是A、B、C、D,其融资需求为6200万元:债券融资额2480万元、留存收益融资额2790万元、普通股融资额930万元。
第四篇:华润集团简介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华润集团最早可以追溯到1938年“联和行”。1983年,改组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华润大厦。华润植根香港超过半个世纪,一直秉承开放进取、携手共创美好生活的理念。经过多年的努力,华润的基业不断壮大,商誉卓越,已发展成为中国内地和香港最具实力的多元化控股企业之一,总资产达1,400亿港元,营业额达800亿港元。华润集团从事的行业都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主营业务包括日用消费品制造与分销、地产及相关行业、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三块领域。
华润公司简介
1938年“联和行”(Liow&Co.)在香港成立。1948年,“联和行”改名为“华润公司”,创始人为秦邦礼先生。第一任董事长为钱之光先生。从1952年起,华润一直是中国进出口贸易在港澳及东南亚的总代理。1957年,华润参与发起了广交会。从1962年开始,华润承担起内地鲜活冷冻商品供港“三趟快车”的运作,保证了香港的食品供应。70年代初,华润将内地国产石油打入香港市场,缓解了香港的石油危机。1983年,随着香港华润大厦的落成,“华润公司”改组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世界500强企业。
2001年,华润集团提出了“再造华润”的宏伟战略目标。2010年华润集团营业额2,184亿港元,利润总额298亿港元,总资产5,859亿港元。华润的多元化业务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竞争优势,其中零售、啤酒、电力、地产、燃气、医药已建立行业领先地位成为中国内地和香港最具实力的多元化企业之一。华润的业务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主营业务包括:零售、电力、啤酒、地产、食品、医药、纺织、化工、水泥、微电子、燃气、压缩机、金融等。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下,各专业化的利润中心积极开拓,锐意进取,一批企业已经发展成为行业领先者。
华润在积极拓展业务的同时,倡导“培训”和“行动学习”,鼓励创新精神,提倡无边界沟通,追求卓越管理。秉承“诚信”的经营理念,在“集团多元化,利润中心专业化”的战略定位下,华润的大部分资产都已纳入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同时,也接受市场和投资者的监督。华润重视企业创造价值,努力践行企业公民责任,近年来每年纳税总额超过百亿元,累计对教育、赈灾、扶贫等慈善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总值过亿元,通过实际行动,回馈社会。秉承庄严的使命,华润以人为本,开放进取,努力实践与大众携手共创美好生活的企业承诺。
现董事长为宋林
业绩导向——华润追求业绩第一,要求业绩不仅包括经营指标,还包括团队建设成绩和培养人的能力,要能够创造新的生意模式或管理办法,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依靠卓越的财务成就、优秀的专业团队、领先的管理模式、敬业的员工队伍,推动业绩不断增长,确保正确的发展方向。人文精神——华润的行业选择、产品和服务,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无不建立在“一切以人为本、人口驱动增长、尊重人文精神、改善人们生活”的理念之中。华润努力打造和谐企业,对内营造良好的环境。团队建设——包容不同理念、发挥团队精神、倡导行动学习,推动组织发展。创新求变——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由此推动华润持续进步,基业常青。
诚信:坚守诚信原则重视个人操守加强互信关系巩固卓越商誉
团队:尊重不同文化包容各种观念倡导平等沟通发挥团队精神
务实:贯彻务实态度激励奋发精神壮大企业根基奠定领导地位
积极:积极迎接挑战勇于面对改变主动学习新知实现自我价值
专业:整合丰富资源荟萃各方精英积累中外经验提升专业水平
创新:营造开放环境鼓励创新思想构思非凡意念推动企业发展
华润标志的设计意念源自盛唐书法宗师颜真卿所写的“华”字。颜体素以自然雄健、气势磅礴而著称,书法风格十分切合华润的企业形象。颜真卿的“华”字中间是由四个“人”字组成,由此启发而创作的华润标志,表明华润与悠久灿烂的中国文化一脉相承。
华润标志中的琥珀黄色正方形象征大地;四个抽象化了的“人”字分别代表华润“一切以人为本、人口驱动增长、尊重人文精神、改善人们生活”的经营理念;四个“人”字又像一组向上的箭头,寓示着华润的事业蒸蒸日上;白色的“人”字从琥珀黄的底色中鲜亮地跳出来,代表华润人勇于面对挑战,积极创新思维。
华润集团下设7大战略业务单元、17家一级利润中心,有实体企业1,200多家,在职员工33.8万人。华润在香港和内地各拥有6家上市公司。其中,华润创业、华润电力、华润置地位列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成为华润旗下“蓝筹三杰”。华润集团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在《财富》全球500强排名中位列2010年第346位。
2010年华润集团营业额2,184亿港元,利润总额298亿港元,总资产5,859亿港元。集团核心业务包括消费品(含零售、啤酒、食品、饮料)、电力、地产、医药、水泥、燃气、压缩机、金融等。华润的多元化业务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竞争优势,其中零售、啤酒、电力、地产、燃气、医药已建立行业领先地位。
华润自2001年开始实施“再造华润”发展战略,通过两个战略期的发展,已建立起雄厚的产业基础,产业地位和发展能力大幅提升。
目前,华润集团正在实施“十二五”发展战略,将在充分发挥多元化企业优势的基础上,打造一批营业额过千亿、经营利润过百亿的战略业务单元,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集团整体销售额7000亿,经营利润1000亿,总资产1万亿的目标,打入世界500强的前250位,把华润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未来,华润集团将在新的起点上,以更优异的业绩,不断超越,回报股东,回馈大众。
下属企业
上市公司
华润创业有限公司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华润零售(集团)有限公司
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
华润五丰有限公司
华润饮料(控股)有限公司
华润物流(控股)有限公司
华润怡宝食品饮料(深圳)有限公司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华润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华润煤业有限公司
华润电力(海丰)有限公司
华润电力(常熟)有限公司
湖南华润电力鲤鱼江有限公司
华润电力湖北有限公司
华润电力登封有限公司
徐州华润电力有限公司
华润置地有限公司
北京华润大厦有限公司
华润(深圳)有限公司
华润(上海)有限公司
华润置地(北京)有限公司
华润置地(上海)有限公司
华润置地(成都)有限公司
泰国长春置地有限公司
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
华润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非上市公司
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华润医药北京产业园
华润医药创新孵化事业部
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华润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珠海华润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
华润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华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华润医疗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华润世纪家纺有限公司
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
华润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华润化工控股有限公司
华润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沈阳华润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
华润物业有限公司
经营业绩
截至2007年12月31日之财政,华润集团业绩再创新高,总资产达到2,444亿港元,营业额达1,150亿港元,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与华润集团近年来积极调整企业战略,不断推进专业化和加强竞争力的努力分不开的。在2007年更坚实的基础上,华润集团在未来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阶段,致力将企业做实、做强、做大和做持久,迈向理想,创新未来。
企业形象
华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8年成立于香港的联合行。历经近70年的风风雨雨,华润由一家贸易公司成长为中国内地和香港最具实力的多元化企业之一。华润的成长历程中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失败的教训,但华润始终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致力于推动行业进步和与社会共同发展。无论是昨天还是今日,始终秉承“诚信至上”和“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坚持用高道德标准要求旗下所有企业和全体员工,实践“开放进取、以人为本、携手共创美好生活”的企业承诺。9月29日下午华润集团捐建玉树发电机组预期发电,华润践行她的承诺,履行着她的社会职责。
“中华大地、雨露滋润”,华润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作为内地进出口贸易的总代理,还是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成功实现实业化转型,种种努力无不将做好中国企业的信念身体力行并广为传递。华润坚持诚信至上,追求业绩第一,追求企业持续发展,追求以人为本。在企业内部,企业重视创造和谐、融洽、平等的氛围和人际关系,重视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及与人为善,尽力给予员工更好的对待。在企业外部,企业热心公益、关爱社会,通过开发和提供更加优质、清洁、环保和人性化的产品与服务,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华润的企业公民目标——受投资者信任、受员工热爱、受社区欢迎、受大众称道。
发展历程
1938年夏,秦邦礼按照周恩来的指示,到香港创办联和行(Liow&Co.),也就是华润的前身,当时联合行是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的下属机构,接受党中央的许多指示都是周恩来亲自书写的。
1948年12月18日,联和行改名华润公司,正式向港英当局注册成立。据杨尚昆回忆录,“华”取自中华,“润”取自毛润之。
1949年3月,周恩来、任弼时指示在香港的刘晓、钱之光将广大华行与华润公司合并,这是华润在建国前后进行的第一次机构重组。
1950年,华润公司向怡和洋行出售大批量大豆,这是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一宗出口业务。并从埃及、巴基斯坦进口棉花,从泰国进口大米,从新马等地进口橡胶。这一年华润公司的进出口贸易额已达到5000万美元(按当时价格计算)。
1952年,华润公司划归中央贸易部管辖,正式成为中国各进出口公司在香港的总代理。
1957年4月25日,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举行。华润公司是广交会创建成员之一。
1979年,华润公司在香港的制造业投资开始起步。这一年投资了大同工业设备有限公司、精艺皮草厂、华科电子有限公司等。
1983年7月8日,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
1984年12月,华润集团召开第二届董事会,首次提出了“依靠内地,立足香港,面向世界,把华润办成以贸易为主的多元化、国际化的大型企业”的经营方针。华润集团开始了业务多元化、国际化的进程。
1986年12月31日,中国华润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
1988年,华润集团与多家财团合资组建大老山隧道有限公司,兴建香港大老山隧道,开始涉足香港基础建设业。
1991年,华润超市在深圳开业,华润零售业开始进军内地市场。
1992年,自营进出口贸易额达到28.5亿美元,首次超过代理进出口业务贸易额。
1992年9月,永达利企业有限公司改名华润创业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正式参与香港上市公司业务。购入力宝集团和华人银行上市股票,华润集团的多元化业务开始向金融业渗透。
1993年8月,中国华润有限公司改名为中国华润总公司。
1993年12月16日,华润集团下属华润创业有限公司与沈阳啤酒厂合资成立沈阳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开始向啤酒业进军。
1995年5月4日,中国华润总公司与中国联通签约,华润将在广西投资数字移动电信项目,华润开始进军内地电信领域。
1995年10月25日,五丰行上市,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
1997年1月28日,华润集团控股的万众电话有限公司开业,华润集团开始涉足香港电信业。
1997年9月1日,华创晋升为恒指成份股。
1999年6月,华润集团调整产权结构。中国华润总公司成为华润集团的全资控股公司,行使控股职能。
华润集团
2000年3月20日,五丰行获选摩根士丹利中国自由指数。
2000年6月19日,华润集团发出公告,为提升整体竞争力,拟将集团业务重新整合为四个主要业务方向:分销、地产发展、科技以及策略性投资。公司准备通过其下的上市公司经营以上主要业务。
2000年6月20日,中国华润总公司一次性受让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8.1%股权,持股量增至10.8%,成为万科最大股东。
2000年6月30日,五丰行属下之徐州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维维食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
2001年1月3日,华润集团签署了一笔35亿港币为期5年的银团贷款。这次银团贷款是华润历史上金额最大的一笔,利率远低于普通的借款成本,充分表明市场对华润的信心和对华润管理能力的肯定。
2001年3月27日,华润零售先后取得GIVENCHY、KENZO、LANVIN、BRUNOMAGLI、DUNHILL等国际顶尖名牌于国内指定城市的特许经营权。
2001年4月4日,黑龙江华润金玉10万吨燃料酒精项目的一期4万吨示范工程正式建成、投产,结束了中国燃料酒精的市场空白。
2001年8月3日,在2001年香港《资本杂志》评选的“杰出科技及金融企业成就奖”中,华润集团荣获了“最佳在港中资机构奖”。
华润进军内地,通过并购重组、产业培育、改造国企、业态创新、管理创新、打造差异化生意模式、实现总部价值创造等途径,成功建立起一批具有行业领导地位的主营业务。
2001年至2009年
华润完成两个“再造华润”的宏伟战略目标,企业的资产规模和效益较2001年翻了两番。华润连续10年保持了快速增长,在业务转型、管理变革、组织发展、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综合竞争实力大大增强。
华润团成立华润医疗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2011-10-28 文章来源: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10月19日,华润集团发布通知,成立华润医疗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润医疗)。华润医疗列入华润集团一级利润中心序列,由华润集团直接管理,其业务包括医院投资与管理、医疗器械、融资租赁等。
第五篇:华润集团介绍
华润集团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或“华润集团”)是一家在香港注册和运营的多元化控股企业集团,其前身是1938年于香港成立的“联和行”,1948年改组更名为华润公司,1952年隶属关系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变为中央贸易部(现为商务部)。1983年,改组成立华润(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12月,与外经贸部脱钩,列为中央管理。2003年归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被列为国有重点骨干企业。
华润集团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2013年排名第187位,自2005年起连续获得国资委A级央企称号,2012业绩综合排名第六。
集团核心业务包括消费品(含零售、啤酒、食品、饮料)、电力、地产、医药、水泥、燃气、金融等。
消费品:
华润万家:中国最具规模的零售连锁企业集团之一。旗下拥有华润万家、苏果、欢乐颂、中艺、华润堂、Ole’、blt、V>nGO、Voi_la!、VIVO采活、Pacific Coffee等多个著名品牌,其中超市业务已连续多年位居中国连锁超市第一位。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华润万家已进入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100多个重点城市。
华润雪花啤酒: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生产、经营啤酒的全国性的专业啤酒公司。目前华润雪花啤酒在中国经营超过95家啤酒厂,旗下含雪花啤酒品牌及30多个区域品牌,共占有中国啤酒市场23%的份额。2013年华润雪花啤酒销量达到1172万千升,公司总产销量连续八年遥遥领先国内其他啤酒企业。2013年雪花啤酒品牌销量达到1062万千升,连续九年全国第一,成为中国首个销量超千万千升的啤酒品牌。
1964年,中国啤酒权威云集的产品评比会上,一种新产品击败中国所有的老牌啤酒,夺得第一。此啤酒因其泡沫丰富洁白如雪,口味持久溢香似花,遂命名为“雪花啤酒”。
2002年,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全力将雪花啤酒塑造成为全国品牌,雪花啤酒一直以清新、淡爽的口感,进取、挑战、创新的品牌个性深受到全国消费者的普遍喜爱,成为当代年轻人最喜爱的啤酒品牌。
2007年9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雪花”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5年至2013年,雪花啤酒连续九年蝉联中国啤酒行业单品销量第一的桂冠。2013年雪花品牌价值达735.36亿元,荣获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颁发的2013消费者最信赖品牌,雪花啤酒成为中国成长最快、最具价值的啤酒品牌。
华润创业 由华润万家、华润雪花、华润五丰和华润饮料组成的香港上市公司华润创业位列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截至2012年底,华润创业资产总值超过1,274亿港元,营业额超过1,101亿港元。华润创业在2012年《财富中国》之中国500强企业榜单中名列第46位,并在2012年《福布斯》全球2000强企业榜单中位列第861位。实力
中国及全球销量最大的单一啤酒品牌。2005年以来,雪花啤酒单一品牌销量位居全国第一。2006年以来,公司总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一,两项排名均保持至今。2011年,成为中国第一个年销售量突破千万吨的啤酒公司。
华润五丰
1951年成立于香港的综合食品企业集团,集食品研发、生产、加工、批发、零售、运输和国际贸易于一体。主要业务包括肉食、生鲜和综合食品三大模块,同时负责运营华润希望小镇产业发展项目,业务区域涵盖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公司旗下拥有五丰、五丰行、五丰上食、联合康康、富春、黎红、喜上喜、上口爱、爽一族等多个知名品牌。
华润饮料
中国领先的饮料企业之一,主营“怡宝”牌系列饮用纯净水。“怡宝”牌纯净水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怡宝”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以及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多元化产品饮料公司。
电力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综合型能源公司之一,业态涉及火电、煤炭、风电、水电、分布式能源并策略性投资核电,跟踪研究光伏发电等领域。
地产
华润集团旗下地产业务旗舰,中国内地最具实力的综合型地产开发商之一。华润置地拥有独特的住宅开发+投资物业+增值服务的商业模式,己进入北京、上海、深圳等43个城市,开发中的项目共80个。住宅开发已形成万象高端、城市高端、郊区高端、城市品质、城郊品质、城市改善、郊区改善、旅游度假等八大产品线;投资物业以持有经营为主,包括万象城都市综合体和五彩城商业中心两大系列,已开业和在建项目共有27个;以收纳空间、活动/变形家具以及公共空间为主体的增值服务已经广泛应用于各条产品线,并深受市场欢迎。
水泥
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股份代码:1313.HK)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型水泥企业集团之一。凭借独特的资源布局优势及水泥和商品混凝土纵向一体化的生意模式,华润水泥控股已发展成为华南区域最大、最具竞争力的水泥和商。华润水泥控股以西江和近海航道为物流主通道,建立起完善的水泥中转和配送网络,已成为业务覆盖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山西、云南、贵州、内蒙古及港澳等地区内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管理最强的水泥和商品混凝土供应商,是所在区域水泥和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强势品牌。品混凝土供应商,在中国水泥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燃气
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主要在中国内地投资经营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燃气业务,包括管道燃气、车用燃气及燃气器具销售等。华润燃气秉承专业、高效、亲切的服务宗旨,供应安全清洁燃气,努力改善环境质量,提升人们生活品质,坚持海纳百川、包容开放的用人理念,塑造简单、坦诚、阳光的组织氛围,致力于在“十二五”期间内,成为综合实力“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燃气企业。
Numbers数字(2013年末)
签约项目总计196个,已开始经营项目176个,跟进项目达逾280个; 业务分布于全国20多个省、3个直辖市的200多个城市逾1841万户居民用户; 燃气销售量120.91亿立方米。
医药
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是华润集团根据国务院国资委“打造央企医药平台”的要求成立的,集药品研发、制造与分销为一体的企业集团,业务遍及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综合实力居中国医药行业前三强。
华润医药旗下拥有华润医药产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创新孵化事业部、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五家华润集团一级利润中心,以及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华润赛科药业有限公司、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华润片仔癀药业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其中华润三九(000999)、双鹤药业(600062)和东阿阿胶(000423)为国内A股医药上市公司。
金融
华润金融
华润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拥有华润银行、华润信托、华润投资、华润资产和汉威资本,并战略持有国信证券、鹏华基金、华泰保险等国内金融机构。华润金融基于华润集团多元化的产业基础,通过产融结合、融融结合的商业模式,致力于成为中国独具特色及领先的金融服务平台。业务涉及银行、信托、基金、证券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解决方案,让资产更智慧,让财富更具价值,为百姓的幸福生活贡献财智力量。
旗下公司
珠海华润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华润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华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汉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策略投资
华润元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实力
华润银行于2012荣获《经济》杂志社颁发“全国中小银行卓越发展奖”、“全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十佳商业银行”、“金融行业最佳企业社会责任奖 ”;
华润银行于2012荣获《金融界》网站颁发2012金融界领航中国“银行业最具成长性奖”、“现金管理最具潜力奖”、“银行理财产品最佳创新奖”;
华润银行于2011荣获《当代金融家》杂志颁发“全国中小银行卓越发展奖”;
华润信托是中国盈利能力最强,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领先的信托公司之一;
汉威资本是专注于大中华地区房地产投资的最佳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于2010及2011荣获《The Asset》杂志亚洲最佳地产投资者大奖;于2010荣获《PERE》杂志最佳亚洲 地产私募股权基金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