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并轨研究

时间:2019-05-12 21:41: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并轨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并轨研究》。

第一篇: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并轨研究

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并轨研究

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孟艳玲 河北省卫生厅 于媛

发布时间:2010-07-16

《社会保险法》(草案)提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一标准合并实施。”这一立法导向引起很多争论,不少人对这一举措提出反对意见。本文在对现行城乡医疗保障制度运行现状及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并轨产生争议的原因和制度改革的制约因素,并从制度层面提出推进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并轨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一、现行城乡分割的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起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的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制度。全国各地在这个制度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探索了很多针对不同群体的具体政策,在解决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诸多问题也凸显出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分割运行的体制就为政界、学界众多人士所诟病。在实践中,这种运行体制主要暴露出以下几个问题:

(一)城乡二元的制度体系违背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

从现实意义来看,全面建立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全体居民,是一种历史性的跨越。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全国范围内城乡统一的“大市场”成为必然趋势。不断加速的人口和生产要素的流动,迫切要求打破包括医疗保障制度在内的城乡二元制度。同时,由于不同地区城乡居民分布存在差异,如果某一群体人群过少,单独为其设立一种保障制度的成本过高,有的地方就可能选择放弃将这一群体纳入到医保范围之中。

(二)管理分割,制度运行成本高昂

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同为社会医疗保险业务,基金征集管理规则一致,业务管理方法相同,且城乡居民都要到相同或相近的医疗机构接受服务。但由于人为原因,目前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城镇居民医保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下设的医保中心管理,新农合由卫生部门管理,经办机构力量分散和重复管理的问题同时存在。此外,两个部门分别设定不同的定点医疗机构、药品目录,各自设定网络信息平台,业务经办资源分散,运作成本高昂。

(三)保障水平差距大,制度缺乏公平性

公平性是医疗保障制度最基本的特征。现行城乡分割的居民医保制度是根据城乡户籍界限,因人设保。由于财政对两种制度投入力度不同,二者在筹资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医疗保障待遇存在不小的差距。虽然城乡居民在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层次上存在一定差别,但是从人作为生命个体的角度来说,不应该在医疗保障制度供给上存在差别。同时,这种不公平性还表现在跨区流动的农民工及灵活就业人员,由于制度分割造成的障碍而降低了投保的积极性,游离在保障体系之外;城镇低收入居民渴望加入到政策更加优惠的新农合制度,富裕农民也希望以城镇居民医保的方式获得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但在目前的运行体制下,这种愿望难以实现。

二、阻碍城乡医保制度并轨的原因

(一)财力的约束

新农合在筹资上是以财政支持为主、个人缴费为辅,城镇居民医保则是个人缴费为主、财政补贴为辅,二者在筹资方式上是相反的。如果两个制度并轨,产生的直接问题就是,并轨后的制度是以个人缴费还是以财政补贴为主。如果以个人缴费为主,那么大多数农民不具备缴费能力,新的制度又会将众多农民排除在保障范围之外;如果以财政补贴为主,在满足城镇居民较高的保障水平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财政尤其是贫困地区财政将不堪重负。这也是经济发达地区城乡制度并轨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原因。此外,受财力约束,欠发达地区医保经办机构专业人员少,硬件设施不完备,也是阻碍制度并轨的因素之一。

(二)部门利益的争夺

城乡分割管理模式在推进制度并轨一开始就面临着复杂的利益纠葛和角色冲突。一方面,负责城镇居民医保的社保部门以归属权为理由反对接受新农合。而负责新农合的卫生部门因居民人口严重老龄化、健康风险大,将会加重医保基金的负担。同时,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卫生部门管理着新农合基金,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签订合同,扮演着服务购买者的角色;又要规制和管理医疗服务供给者的行为,为医疗服务提供者提供财政预算补偿,扮演供给者的角色。双重身份的管理体制使卫生服务机构“供给诱导需求”的行为倾向得不到合作医疗管理方面的有效制约,不利于控制医疗费用,节约新农合资

金。

(三)城乡发展不平衡

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社会体制,造成包括医疗保障制度在内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存在巨大差别。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医疗服务设施完善,健康意识强;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相对低,医疗资源匮乏,人们的健康意识较弱。这就使得城乡居民在对医疗的需求上存在一定差别,这可以从城乡居民人均医疗费用的相关数据得知。建立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需要充分考虑两个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找到一个契合点。同时,城乡差别大的地区往往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在面临医保基金支付风险时,财政发挥作用范围有限,可能会造成制度中途瓦解。

三、构建城乡一体的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对策

早在2007年,全国就已经有很多地区开始了制度并轨的探索。2008年全国新农合工作会议,确定实施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相衔接(又称“两制衔接”),并在全国10个城市开始了试点。当前,很多试点以外的城市都在进行制度并轨的探索,也得到了城乡居民的拥护。可以说,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并轨是大势所趋,政府应下大力推进制度一体化建设,着力构建具备统一性、开放性和公平性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体系。这个制度体系应具备几个特征:首先,覆盖全民,做到人人有保障,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制度;其次,制度设计从公平角度出发,不存在强势或弱势制度体系的区别;再次,具体表现为在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实现制度体系模式、保障水平、制度运行机制的统一。

(一)试点先行。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制度框架

从各地实践经验来看,在全国范围内同步推行城乡医保制度并轨不可行。应在城乡一体化程度比较高、人口流动大、财政实力强、卫生服务体系完备的地方首先推行。中央应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适宜的时机出台全国统一的制度框架,作为全面推进并轨实践的政策指导。要打破城乡身份界限,设立多个层次的缴费标准。在制度并轨初期,可以将新农合作为低档标准,城镇居民医保作为高层次的标准,这样可以避免“穷帮富”的问题发生,也可以使城镇低收入居民进入到缴费较少的层次,使富裕农民享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保障,从而满足不同人群的医疗保障需要。在保险待遇上,根据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针对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设定不同层次的报销比例。对城乡低收入群体继续实行医疗救助,考虑到运行体制同医疗保险存在较大差别,可仍然由民政部门管理。此外,要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的保障范围,逐步实现以保大病为主,保特病门诊和重大疾病门诊相结合的制度体系。财政部门继续负责补助资金的筹集拨付,对城镇和农村居民实行统一的补贴标准,并逐步加大财政对农村居民的补贴力度,地税部门负责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的征收,并对基金进行监督管理,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理顺体制,建立统一的保险管理机构

制度并轨存在争议最多的地方就是两制合一后由哪个部门管理的问题。卫生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管理上有各自的优势,也有人提出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问题的关键在于由哪个部门管理更能推动城乡医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改革的成本更加低廉。中央应在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同时,打破部门利益纠葛,明确部门职能及各自的协作关系。因为社保部门具有更加丰富的人力资源信息和成熟的网络管理平台,可以将新农合整体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其基金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合并,建立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统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统—使用城镇职工医保“三个目录”,统一结算方法和业务管理工作,建立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整合城乡医疗保障管理资源,将新农合管理部门的部分人员充实到社会保障经办机构中,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此外,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可建立医保经办分支机构,以方便农村居民办理相关业务。

(三)统筹推进,完善配套制度改革

制度并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城乡居民、保险经办部门、政府等多个利益主体,应同步完善相关配套改革措施,使城乡医保制度并轨得以顺利实现。第一,要以政府为主导,有目标、有重点地调整医疗资源布局,在城乡、地域、公私医院、大小医院之间进行调整,加大基层,特别是农村医疗服务机构的建设和投入。同时,通过自上而下地建立起层次分明的医疗网络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资源利用效率。第二,提高医疗保障统筹层次,逐步由县级统筹上升为市级甚至省级统筹,满足人口流动过程中异地就医的需求,增加统筹基金基数,扩大医疗保障基金的抗风险能力。第三,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制度并轨之后有法可依,促使城乡医保制度走上规范化发展的法制轨道。

《北方经济》2010年第9期

第二篇:我国医疗保障制度

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 医疗保险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按照保险原则为解决居民防病治病问题而筹集、分配和使用医疗保险基金的制度。它是居民医疗保健事业的有效筹资机制,是构成社会保险制度的一种比较进步的制度,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相当普遍的一种卫生费用管理模式。

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根据享受对象可以分为城市医疗保障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80年代之前,农村建立了以合作社为基础的合作医疗,其经费来源于个人和社区集团,但家庭责任承包制的出台使其跌入低谷。而在城镇实行的是二元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一是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实行的“公费医疗制度”;另一个是国有企业职工实行的“劳保医疗制度”。其他的城市居民或由于是上述的受保对象的亲属而享受“半劳保或统筹医疗”,或是完全自费医疗。这其实是一种无偿性保障制度,这完全不适合于改革开放后的新世界。

我国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城乡医疗救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以避免或减轻劳动者因患病、治疗等所带来的经济风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而城乡医疗救助主要是为无力进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以及进入后个人无力承担自付费用的城乡贫困人口提供帮助,使他们能够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待待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约72%,实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约67%;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约55%: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约55%。

公费、医保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区别:一是改变过去国家为保障职工的医疗需求承担无限责任的作法,实现单位保障、福利保障到社会保障的转变;二是变过去国家和企业包揽职工医疗费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增强了个人自我保障的责任,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三是变过去各个单位分散管理为社会化管理,实现医疗保险基金的统筹使用、互助共济;四是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建立医、患、保三方面制约机制。

第三篇: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轨难点和政策研究

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轨难点和政策研究 摘要:随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深入,工业化在对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严重挑战的同时,也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创造了条件,制度的公平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最迫切的诉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并轨研究对于丰富社会保障理论、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党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宏伟蓝图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并轨的含义、必要性和基本原则进行阐述,由于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城市,这使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公平性显著下降,同时也形成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统筹发展的障碍。针对这些问题联合现实提供解答方案,在国家大力推进城乡发展以及工业化的加快带来城乡大融合的背景下,统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成为必然。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要根据其所依存的各种条件逐步推进。我国经济总量的持续增大、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财政支出结构的加速优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目标特别是“以人为本”执政观念的确立,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并轨提供了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鉴于目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最低生活保障的需求也有一定的差距,还不可能用统一的标准在全国范围内位城乡居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在最低生活保障并轨初期,可先实行“制度统一”、“标准有别”。可采取以下措施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统筹发展:统筹城乡低保立法、统一城乡低保动态调整机制、构建城乡低保合理的责任分担机制、构建城乡低保制度的内部衔接机制、推进城乡低保制度与其他保障制度的协调发展。关键词:最低生活保障并轨一体化政策一.最低生活保障是维护最起码的生活水平的消费需求设立一个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一个公民,当其收入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而发生困难时,都有权利得到政府按照明文发布的法定程序和标准提供的现金和实物救助。

城乡并轨是一个过程,而非一种静止的状态。它不是指一开始就统一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是规定城市和农村之间、农村内部、城市内部实行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是规定城市和农村之间、农村内部、城市内部实行同一的最低生活保障线,而是摒弃“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政策的思想和做法,注意制度的衔接和协调,努力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享受条件、标准待遇、管理水平。此种选择可看作是中短期内无法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统一下的次优选择。随着城镇化得加快以及农村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在实现选择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统筹水平,向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迈进。研究思路:城乡低保制度、城乡低保统筹发展问题、城乡低保并轨条件,然后对策建议,最后

1.中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

我国已经逐步形成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安全网”。1997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有力的推进了这项制度的建设。目前,全国已经有500多个城市和600多个县政府所在城镇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所辖城市和城区全部建立了这项制度,一些省市还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中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随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进一步推进,逐步发现了许多新的问题。第一,收入调查难。随着就业形势的多样化和家庭收入的多元化,隐形就业和隐形收入问题成为最低生活保障审

批工作的主要难题。所以在调查收入的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大打折扣。第二,进保容易退保难。“进去容易,出去难”成为困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一旦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可以享受政府所给予的差额救助金,在子女上学、生病就医、廉租房或补贴、取暖费等方面得到最优惠,因此,要是想让其主动退保是不可能的事情。有的隐瞒就业收入,有的干脆不就业,坐享最低生活保障。一般只能采取强行退保。第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就业难。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就业的门槛高,而是就业观念落后,三是缺乏劳动技能,四是缺少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再就业的优惠政策。

3.完善中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议

1.救助标准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制定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较为科学的调查研究再结合本地财政实力来确定;二是结合本地的财政实力,参照与本地发展程度相似的城市保障标准确定;三是依据本地的财政实力来确定,保障水平偏低。

2.制度框架

现行制度主要提供收入支持,对于医疗、教育或住房方面的需求,则是通过与市场化方式相背离的减免方式提供。借鉴国外的经验,可将现行制度的需求满足分成基本需求、扩展需要层次和附加提供层次。

基本需要层次提供的主要是购买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救助金,大致相当于现在最低的生活保障金,但不包括医疗、教育和住房的支出。扩展需要层次主要包括房租、教育费用((义务教育阶段)和医疗费用(慢性病患者的门诊费用)等。附加提供层次主要满足救助对象这些方面的需求:非义务教育阶段的费用、教育部门收取的其他费用、大病医疗费用等

3.城乡一体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加快,建立城乡统筹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成为必然。

4.积极的就业、再就业相结合国际上贫困群体救助的新趋势是工作福利,其核心是不参加工作就不能得到福利。

二.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的问题

1.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来源不足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的物质基础是资金,农村居民生活保障制度建设最大障碍也是资金问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由县和乡两级财政共同负担。但是许多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财政困难,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无力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2.农村最低生活保对象界定困难

由于界定时从主观客观都存在困难和不公:一是收入难以完全以货币化计量;二是收入存在不稳定性;三是在审核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时,将应该由子女承担的赡养义务推向政府;四是“关系、人情保”现象存在,公众对于最低生活保障评定中的优亲厚友、认定不公、违规操作和权钱交易等现象很有意见。

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较低

4.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缺乏相关配套政策

2.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策

1.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2.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3.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甄别机构

4.搞好与农村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

5.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含义:1.经济社会需要统筹发展2.统筹城乡发展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3.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内涵。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必要性:1.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2.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得要求

3.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1.从基本国情出发2.发挥政府主体作用3.统筹而不统一

4.与工业化、城镇化相协调5.多方共同参与6.继承与创新相一致。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特点:

1.政府主导:从1993年开始,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探索阶段,地方政府起了主导作用,各地根据自身实际,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主动,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循序渐进: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经过了一个由点到面,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历程。并经历了由地方政府首创,民政部肯定并扩大试点,再到中央推行的循序渐进发展过程。

3.城乡二元:鉴于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经历了城市与农村分别探索、推广的阶段,并最终向一体化方向迈进。但是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不平衡的特征。首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缓慢。其次,城市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资金投入、保障标准以及补差水平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在我国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背景下,为解决城市和农村贫困问题而确立的社会救助制度。经过政府的努力,城乡低保制度成效显著,在保障我国贫困人群的基本生活和维护城乡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诞生之日起就被划分为城市和农村两个独立的系统。在城乡最低生活发展的过程中,二元化格局不断得以强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远远滞后与城市,这使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大打折扣,同时也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统筹发展设置了障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滞后与城市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发面的差异

1.法律制度的差异:为解决转型过程中出现的贫困问题,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由于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和《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不论是形式或是范围来说,农村的低保制度约束低于城市,单靠行政手段手段推行大大增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统筹发展,也与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治国方略相去甚远。

2.保障标准及给付水平的差异

保障标准制度的差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准不同,城市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制定的,而农村是在《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由于城市低保的标准和农村的标准在制定时对低保对象基本生活的保障范围不同以及参照标准不同,就会形成差异。

3.资金投入及筹资方式的差异

城市低保制度的构建,是地方政府应对社会经济转型的自发行为。因此,城市低保的资金投入完全依赖地方财政,这一时期低保筹资模式就主要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由于中央财政对城市低保的补助比对农村的早了8年,在资金投入数量上更是远远超过农村。

4.管理体制的差异

农村低保管理体制框架不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明确规定了城市低保从中央到地方的管理制度框架。城市低保的全国性管理工作由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而农村低保是由县、乡、村三级,而城市低保除此之外还有县级以上的,国务院民政部门。农村低保管理体制不健全,在很大的程度上弱化了该项制度在基层的执行力。

四.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1.统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立法

“立法先行”虽然是西方国家的原则,例如英国的《济贫法》、美国的《社会保障法》还是日本的《生活保护法》,均是以立法保障公民的权利,有了法律的强制性约束,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政府及相关工作的随意性,大大的提升了低保的效果。同时公民也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统一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而《关于提高城乡补助水平的通知》可知,农村和城市的低保水平还不能衔接上,由此可见,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动态调整未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调整机制。对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建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调整不分先后,做到同步。二是在调整幅度上,要按统一的增长比例进行调节:三是在制度设计上,要考虑如何将城乡低保标准进一步缩小。

3.整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中,管理机制很关键。我国城乡最低社会保障制度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影响下,形成了城乡二元制体系,同时形成了城乡有别、各具管理特色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所以破除二元经济是必须的。统一城乡低保管理机构、统一城乡低保工作程序和统一城乡低保绩效评价体系,最后完成低保信息化建设城乡一体化。

4.构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理的责任分担机制

借助《社会救助法》或者《最低生活保障法》的规定,首先应从法律上确立中央在城乡低保中主要供款责任,同时也应合理划分中央、省、县在低保制度中的责任。

5.构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内部衔接机制

我国在建国之初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与二元社会结构,导致了与全体国民有直接关系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建立之初就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所以我们先可以再城乡低保对象确定机制的衔接;然后是城乡低保标准的衔接,最后是城乡低保关系的衔接。

6.推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其他保障制度的协调发展

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发展,除了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本身的衔接外,还要注重低保制度与其他救助制度之间的协调。例如与灾民紧急救助、社会互助、扶贫开发制度、专项救助还有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的区别。这样才能让他们协调发展。

第四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如何并轨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如何并轨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我市已于2012年7月,提前两年实现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合并实施。

据介绍,按照自治区的要求,我市在2012年制定出台了《包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包头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包府发[2012]89号),明确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合并实施。2013年末我市参保人数达到46.22万人(其中农牧民41.01万人),参保率达到92%,符合领取待遇人数达到11.98万人(其中农牧民10.45万人),人均养老金达到180元/月。

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照“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个人年缴费标准在自治区确定的100元-1000元10个档次的基础上,增设了1200、1400、1600、1800、2000元5个档次。政府对参保人员缴费给予30元至75元缴费补贴。基础养老金在自治区60-80元基础上,增加50元,即60至69周岁每人每月110元,70至79周岁为120元,80周岁及以上130元。增加了参保人员在领取养老

金期间死亡按上月平均基础养老金的20个月标准发放丧葬费。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保科科长白钰介绍说,下一步我市将按照自治区的安排部署,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新的政策规定,完善相关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全力推进和不断完善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第五篇: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五、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保障水平总体不高,人群待遇差距较大。一是但仍有1亿多人没有纳入医保体系。二是筹资和保障水平总体不高,三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保障水平不均衡,四是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二)适应流动性方面不足。一是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困难。二是异地就医问题突出,(三)保证可持续性方面不足。一是统筹层次不高。目二是医药费用成本控制机制未完全建立。三是经办服务能力不适应事业的快速发展。

六、我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的建议

(一)扩大覆盖面,尽快实现全民医保的目标。

主要措施:一是全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将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医保的基础上。二是推进大学生参保。三是加大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参保力度,落实选择参保政策,提高参保率。四是新农合参合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二)提高并均衡医疗保障待遇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主要措施:一是提高封顶线。二是提高住院医疗费报销比例。三是进一步降低大病、重病患者个人负担。四是拓宽保障范围。五是加大医疗救助力度。

(三)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主要措施:一是编制包括医疗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预算,使基金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二是提高医疗保险统筹层次。三是加强医疗服务管理,充分发挥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的监督和制约作用。四是改进支付方式,推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

(四)改进医疗保险服务,方便参保群众。

主要措施:一是推行直接结算,二是以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改进异地就医结算管理服务。三是做好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四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最大限度方便参保人员。

下载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并轨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并轨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城镇医疗保障制度若干问题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城镇医疗保障制度若干问题初探 作者:志 伟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3期 【摘 要】文章以目前国内城镇的医疗保障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

    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研究

    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研究 李 晓 燕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摘 要]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的核心理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保障制......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研究

    甘肃政法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研究 公共管理院(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09级劳动与社会保障班 学 号 200931060135 姓 名 王艳莉 指导教师 张......

    中美医疗保障制度架构及其比较研究(范文)

    中美医疗保障制度架构及其比较研究新桥医院神经内科李奕 摘要:目前,医疗保障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尽管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居......

    关于我国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的研究(论文)(大全五篇)

    ****学校本科生毕业论文 摘 要 一个国家的医疗保障体系是否健全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在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余年中,我国的医疗从城镇到乡村,从保基本到注重大病,从......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现状及问题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农村医疗保障是指政府通过制度安排与保护、基金筹措与给付、公共服务与监督,保障农村居民获得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一种医疗保健制度。既包括医疗......

    鲁城乡居民医保今年并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鲁城乡居民医保今年并轨 作者: 来源:《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4年第01期 从2014年1月1日起,山东省将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

    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深入研究

    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深入研究 社会保障是基本的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有效防范和化解民众的年老、疾病、失业、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