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周副市长讲话稿
周副市长在全市秋植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2010年8月16日)
一、正确认识当前的蔗糖生产形势,把握机遇,促进我市支柱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当前的蔗糖生产形势,好的有几个方面:一是糖业经济效益好。从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各制糖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糖业生产的决策部署,克服种种困难和风险,糖业生产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09/2010年榨季,全市糖业9大主要经济技术和财务指标(包括混合糖产率、一级白砂糖加权平均售价、全市糖及综合利用产值、制糖工业实现增加值、制糖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制糖企业万吨蔗利润、制糖企业上缴税金、进厂原料蔗平均蔗价、蔗农种蔗总收入)创历史新高,有些指标位居广西前列,为我市做强做大蔗糖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甘蔗播种面积恢复性增长。尽管遭遇严重的春旱,但各级政府因势利导,各制糖企业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反哺甘蔗种植业的规定,农民种蔗积极性高涨,据市糖业发展局统计,全市共完成新植蔗面积98万亩(其中冬春植蔗90.5万亩,2009年秋植蔗7.5万亩),2010年全市甘蔗播种面积250万亩,比上年增加15万亩。三是今年以来糖价一直在较高位上运行。统计至今年7月底止,我市一级白砂糖榨季累计平均售价已达到4932元/吨(产销率85%),整个榨季有望达到5000元/吨左右(目前已有8家制糖企业的平均糖价达到5000元/吨以上)。下个榨季,全国食糖产量由于可能减产10%以上,明年全国食糖供求缺口预计将达500万吨左右(即使进口200万吨糖,全国仍将缺口300万吨),在这样的预期下,新榨季一开始,糖价有可能达到5500元/吨以上(目前一级白砂糖现贸价已达5400元/吨),这将极大的提升制糖企业的经济效益。
但是,当前糖业生产也面临着一些不利的因素,一是由于遭受今年春旱、5月底洪涝、7月上中旬高温干旱等灾害天气的影响,我市今年的甘蔗苗情很不乐观,据市糖业发展局的苗情观测,今年甘蔗苗数、长速、株高都低于去年同期;二是目前与甘蔗竞争的作物(主要是粮食、桑、速生桉等)价格大幅上涨,其中稻谷、玉米价格上涨了20-30%,木薯价格上涨了近一倍,桑蚕价格上涨了一倍多,速生桉价格上涨了50%,农民种蔗比较效益越来越低。因此,对当前的糖业生产发展形势,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要扬长避短,把握好机遇,确保支柱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实现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糖业发展目标。
二、下大力气抓好今年的秋植蔗工作
秋植蔗是提高甘蔗产量和含糖量的有效措施,多年来,各县(市、区)都在积极推广这项技术,特别是在兴宾区,广大农民已形成了种植秋植蔗的习惯。为了进一步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今年要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提倡种植秋植蔗,全市计划种植秋植蔗7万亩(其中:兴宾区59000亩,武宣县1000亩,象州县6000亩,金秀县500亩,合山市3000亩,忻城县500亩),重点推广福农系列、赣蔗18号等优良新品种。从现在开始,就是秋植蔗种植的最佳时期,要求各县(市、区)制定工作措施,各制糖企业出台优惠政策,调动农民发展秋植蔗的积极性,力争全面或超额完成秋植蔗计划任务。
为了保证秋植蔗种一亩、成功一亩,要推广运用好如下技术要点:一是要在最佳时间种植,根据多年的的实践,我市秋植蔗最佳种植时期为8月20日至9月20日,在这个时期内种植的秋植蔗,容易获得成功;二是要深耕深松整地,施足基肥。秋植蔗要选择地势平缓、肥力中等以上的耕地种植,采用大马力拖拉机进行深耕犁耙整地,整地要求耕层平整、泥土细碎,抓住雨后时机抢种,种植时要施足基肥;三是要宽行密植,秋植蔗行距要达到1米到1.2米,下种量要达到7000-8000芽/亩。四是覆盖地膜。
秋植蔗多用旱地种植,要经历长时间的冬春干旱土壤环境,提倡地膜覆盖技术,以保持土壤墒情。
三、抓好时机,补施甘蔗壮尾肥
由于前期甘蔗苗情普遍很不理想,为促进甘蔗中后期生长,增加原料蔗产量,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培育蔗蔸,以提高下年度宿根蔗芽的萌芽率,要求各县(市、区)、各制糖企业要抓好雨后时机,做好追施甘蔗壮尾肥工作。要深入蔗区进行宣传发动,制糖企业要优惠供应肥料,同时指导农民按照技术要求科学施肥,努力提高肥效。
四、加强领导,做好服务工作
当前的秋植蔗工作和甘蔗后期田间管理工作,时间紧,季节性强,因此,各县(市、区)各制糖企业要加强领导,增强工作责任意识和紧迫感,紧密配合,抓好落实。同时,要确保服务工作到位,政府职能部门、制糖企业要组织技术人员抓培训、办样板,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种植秋植蔗。最后,要加强检查督查工作,确保按时完成计划任务。
五、做好制定新榨季蔗价的调研工作
新榨季很快就要到来,新榨季最重要的准备工作之一就是要做好制定蔗价的调研工作。近年来,由于农资价格、人工费大幅上涨,农民对甘蔗生产的投入减少,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我市甘蔗平均单产低于平均水平,导致农民种蔗比较效益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提高蔗价;另一方面,由于预计食糖减产,明年我国食糖供应缺口大,为保证食糖供给安全,国家也必须通过提高蔗价来进一步调动农民种蔗积极性,确保蔗糖生产稳定发展。因此,各县(市、区)要结合我市糖业生产实际,积极主动配合各级物价部门进行蔗价调研工作,听取基层的意见,反映广大农民的呼声,为自治区制定新榨季蔗价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篇:副市长上任讲话稿
尊敬的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这次会议,市长提名我为副市长人选,接受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这是组织和人民对我的信任,我深知其中的分量和责任。
年7月,我大学毕业后,满怀着投身事业的激情,来到
这片英雄的土地。在石化总厂,我从技术员做起,当过科长、车间主任、分厂副厂长、机关副处长。到市政府工作后,历任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市科委主任、市政府秘书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回顾成长历程,我深切感到,自己的成长进步,得益于党的培养、人民的哺育、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同志们的帮助支持。在这片土地上,我沐浴着
优良传统的雨露阳光,坚定了理想信念。
精神、铁人精神的博大厚重,成为我世界观、人生观的价值取向;
人为国家和民族利益持续创业的精神,鼓舞着我对事业、对组织、对人民有所负责、有所担当;
历届领导班子为保持
可持续发展和繁荣所做的不懈探索,为的民生民利所做的艰辛努力,激励着我奋发有为,拼搏奉献;
领导集体对
未来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由此催生的脚踏实地、昂扬向上的精神境界和工作作风,永远值得我学习、坚守和传承。
我清醒地认识到,对共产党员来说,职位就是责任,就是压力。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以市委确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为标志,实现可持续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从思想观念、业务能力、工作作风等方面跟上
发展前进的步伐,是一次新的考验和检验,我确实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和重大的责任。但我坚信,有市委的正确领导,有市人大的有力监督,有组织和同志们的关心和支持,我一定能够尽职尽责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如果我的任职获得通过,我将尽心竭力,恪尽职守,决不辜负组织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一是要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用
精神、铁人精神激励自己,培养高尚情操,提高人生品位,做一个高尚的、有道德的、有崇高理想和精神境界的人。当前,着重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强化发展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省委、市委保持一致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按照市委“全党抓发展、中心抓经济、重点抓项目”的工作理念要求,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办法,落实到抓经济、建产业、上项目、富民生上,全力推进
加快发展。
二是要增强实践锻炼,提高组织领导能力。当前,国际金融形势日趋严峻和复杂,国内宏观经济面临诸多困难和压力,的发展前进机遇和挑战并存。面对新岗位、新任务,我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围绕全市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安排,结合分管工作,多做调查研究,善抓主要矛盾,把握工作规律,把加快
又好又快发展的决策贯彻好、落实好。要深入研究上级的方针政策,吃透精神、把握界限,用足用好用活,提高决策和执行的水平。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工作中的重点、难点,不畏艰难,勇于攻坚,敢于突破,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提高工作水平,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
第三篇:2019年副市长教育工作讲话稿
2019年副市长教育工作讲话稿
一、根据需求,保障供给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指的是我们平常讲的学位。如果说到了现在年代,我们还不能解决学位缺乏的问题,那听起来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到这个时代如果连学位都解决不了,那就说不过去。
刚才县区汇报学位的时候讲得轻松,但我从材料里面看到的情况就没有那么轻松。昨天我让市教育局再整理“学位到底有多少,不足多少”。要建立健全教育类项目推进机制,建立项目台账,以便对照计划。既要抓全年项目,更应该以8月份秋季能不能招生为界限,测算应该要新增多少学位。要提前研判学位需求,这个需求就是招生片区适龄儿童有多少,进城务工适龄随迁子女有多少。学位知道了,需求知道了,不足的学位就要提前考虑相应措施,比如扩容提升。各县区要研判,到今年秋季招生会不会出现某一个片区大规模学位不足,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如果要采取应急的、分流的措施,要提前公示,做周密科学的考虑,让人家有个心理预期,取得家长的理解。当然,所有的解决措施,都要注意安全是前提,建筑质量和消防是前提,其他的可以放宽就放宽。
今天学位主要讲的是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其实还应包括早教和中职。我从材料里面可以看出,中职学位的问题比较严峻,今年全市初中毕业生有3.9万人,大概能上普高也就2.4万人,大概还有1.5万人上不了普高,市内中职只能满足8000个学位,市外中职再招收几千人,意味着还有几千人没地方念书,念完初中以后就流入在社会,可能形成一定的社会隐患。以后的人大概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头脑和电脑。指的是具有创意水平头脑的人才,从事创新创意创作、研发生产,头脑悟性比较高。还有就是技能型人才。以后工人基本上离不开电脑,互联网就业占大部分。第二类就是人工智能和低保。简单劳动被机器人取代后,如果连基本的操作技术和工匠工艺都不会的人怎么办?那只能领政府发放的低保。所以如果我们今天舍不得建职业学校,明天就要多花钱建监狱;今天如果舍不得投入职业建设,明天就要多投入在低保上。
莆田被称作“文献名邦、海滨邹鲁”,曾经出过进士2482人,状元21人,曾经是高考红旗。去年的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我们向客人介绍,莆田是先有文化再有兴化,历史以来莆田就很重视教育,在历史上取得辉煌成绩的就是教育。但是到了现在,我们却连基本的学位还不能保障,教育质量不理想,优质学校排名靠后,这与莆田历史上的教育名片,与老百姓对我们的预期有一定差距。所以服务教育后我感到压力非常大,每天头脑想的都是学位问题,觉得我们欠债太多。所以,各县区要再精准评估学位问题。
二、减负提质,重整雄风
(一)为学生减负。
我一般每天六点钟就起来晨练,小区里面的学生也是六点多出门,我看得真的很心疼。一边作业要减少,一边其他的课外活动要增加,睡眠的时间要增加,路在何方?只有向课堂要效益。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地方,老师纵然知识再渊博,如果不注意传授技巧,学生也接受不了,也是无效的。要通过打造高效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理解力。为学生减负还包括学生的作业,这里面应该有很大空间。(二)为家长减负。
首先不能让家长代替批改作业。还要考虑学生上下学时间和家长接送时间的有序衔接。前几年我在荔城区工作的时候,有一次下午4点钟走到荔园小区旁边那条路,我看外面站的很多人在那边等着接孩子,夏天下午的四点太阳非常大。我就很不明白,为什么小孩上下课的时间不能和上班的时间基本相同。当时我让相关部门去调研,但解决不了,说是因为按规定学生在校时间不能超过有关要求。我认为不能太机械地执行规定,到了放学时间,家长不能及时接送的,可以在学校里面开设各类特色班,以兼顾学生的兴趣,也与提高素质教育结合。当时我也要求,凡是有条件的学校门口周边,都要建设家长接送休息站。(三)为校长减负。
我知道现在校长的压力很大,校长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做太多行政化的工作,所以要去行政化。现在各类“进校园”的都是有权部门,在这方面学校相对弱势。学校不能是“高墙”,“什么都不能进”这不对,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的安全等有利有用的,应该欢迎其进校园;但也不能“无墙”,怎么进都可以,谁进都可以,什么时间进都可以。那就是要进行整合,凡是跟学校检查有关系的,一次性进来,该查消防的查消防,该查食堂的查食堂,该查实验室的看实验室,还有减少和整合、集中考评,这可以为校长减轻很多负担。(四)为老师减负。
应该通过信息化、智慧课堂等方式,帮助教师做好教育过程中繁琐、重复性高的“小事”,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用实际行动实现为教师减负。减少流于形式、重复性的和其他不必要的评估检查,减少无关的会议、无实质意义的考核指标,减少教师非教育教学活动,让他们能够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三、尊师重教,打造品牌
每个人的成长与事业的成功无不凝结着教师的心血。教师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爱戴,这也是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历史上莆田是“文献名邦、海滨邹鲁”,尊师重道蔚然成风,教育是兴化一张靓丽的名片。如今,我们应该要传承优良的历史传统,重视教育、发展教育,重新把教育打造成为莆田的品牌,这首先要关心、关爱老师。要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从政治上关心他们,工作上支持他们,生活上体贴他们,努力为教师排忧解难。要依法保障教师待遇,把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好、发挥好、保护好。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要从政治上、经济上给予奖励。充分发挥莆田市教育基金会等奖教奖学机制,更广泛地调动、整合和优化社会资源,更好地发挥奖教助学与教育扶贫互联、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互补、行政力量与社会力量互动的工作格局,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在全市上下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四、精准施策、精抓落实
一是建机制。
成立协调保障、规划建设、综合管理、质量提升组等四个工作小组。围绕“有学上,上好学,方便上学,便宜上学,教、育好学生”的教育目标,协调保障小组主要解决钱财物的问题,以及职称、编制的问题。规划建设小组要研究未来学校的发展规划,保障今年秋季的学位。综合管理小组要推动学校去行政化。对于进校园的项目,小组既不是批准、不是拒绝、也不是审批,而是要研判、筛选、整合、务实、集中,要分析进校园有没依据、有没必要,确有必要的,由小组集中带队进校园,做到“一人带队,一支队伍,一把尺子,一次汇报,分开考评,一次完成”。质量提升小组要做到以下几种结合,首先是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就是上级要求我们做的,以及虽然上级没有要求,但自己认为重要的,或者自己创新的一定要去做;其次是面上的、常规的、基础的教育与特殊、重点相结合。要最大限度满足各种合理需要,家长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国家人才的需要,地方产业的需要,因此面上常规和重点教育都要抓;再次是自力更生、自我培训、自我培养与请进、引进相结合。如果在某方面缺乏人才、资源,可以请进、引进相关资源或人才;最后是提倡奉献、责任与职称、荣誉、绩效奖金相结合。校长带领学校,班主任带领班级,老师带领学生,不能只提倡做贡献,要结合职称评定、绩效奖金等,给予奖励。总之,提高教育质量应该是全覆盖,包括高(中)考上线率、平均分、最高分、考上名校人数等都要关注,希望能在今年9月份见成效。二是完善考评。
对学校、对校长、对教师的有关考评越简单越好。上级规定的材料很多,要把上级的精神吸收一下,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拟出考评方案,重点要围绕实效。三是保障队伍建设。
队伍包括校长、班主任,还有教师队伍。今天大家讲的比较多的一个问题是编制管理,我觉得这是个大文章,可以创新和尝试。对大家提出来的问题,要列出了有几条能解决,有几条不能解决。不能解决的,到时我们一条一条研究。队伍建设没有加强,其他一切都是空谈。除了前面讲的这些以外,我想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问题。
(一)公办学校跟私立学校的关系。
公办应该是主导、是主体,要处理好建设的标准问题。建设的标准就是:新建学校按高标准现代化建设;对利用现状进行改造提升,或者临时分流的,必须要保基本守底线。所谓的基本是让学生能有地方上课,同时幼儿园尽量满足寄午要求。底线就是安全,包括建筑安全、消防安全等。不要在保基本温饱还没解决的时候,追求严标准,这就已经脱离了实际。私立是补充、是个性需求,要鼓励和规范。处理好公办与私立的关系要做到“三规”,即“规划、规则、规范”。所谓的规划是布局的规划,规则就是要引进竞争机制和标准,规范就是要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二)均衡跟名校关系。
我觉得均衡不单单是师资配备、硬件建设等方面,均衡应该是名校和一般校、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的均衡,还有学科之间、学段之间的均衡。均衡应该是全覆盖。但绝对的均衡也是不现实的。教育既要均衡也要名校,均衡是保基本保普惠保公平的,名校是用来培优、保优的。打造百姓认可的名校,创造有轰动效应的成绩是有必要的。(三)普高跟中职的关系。
普高,在前面已经讲了。职业教育应该是一业系百业,它有三个层面,个人层面关系到个人的就业创业,个人的就业关系到家业,关系到这个家族能否不断兴旺发展。社会层面,职业教育办得好不好,关系安定稳定,也关系到一个地方的产业。比如我们莆田传统鞋革产业,还有电商都需要大量技术工人。国家层面,关系到失业率、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转化率、贫困率等,这些都是大事,关系到国家事业。所以一定要重视职业教育,不求人人上高校,但求人人能成才。发展职业教育,要注重“大胆创新、保量保质”。量就是数量,保量就是保供求,保质就是保质量。要创新前提就是解放思想,要解放思想前提是熟悉情况,熟悉情况之后要进行分析,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将要成立的工作组,一定要拓宽思路、创新思维,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当然涉及到改革创新的问题,因为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我们既要积极又要慎重,也不能太冲动。
保量前面已经阐述了。保质就要围绕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是办好特色职业,与莆田的产业和传统相结合,这也是分为县区、市级两个层次。县区应该就急就近保就业和产业,把本辖区的职业教育办好,做好规划,然后宣传引导到位。市级要做好全市职业教育的统筹和提升,着重做到三个创新。首先是机制的创新,探索职业教育一体化,可以联盟,也可以集团。第二是模式的创新,如校企对接、结对、定点等,我们也可以探索厂中校,这必须是真正的龙头企业,包括完全的厂中校、结合部分在厂部分在校等模式。第三是需求的创新,包括刚才提到的编制需求、专业需求、技能证需求等。如专业需求可以有如下创新,一是根据产业需求创新,产业需求就是立足本地;二是根据企业需求创新,就是满足企业个性的需求;三是根据市场需求创新,就是要对接市场的趋势走向,如现在互联网信息化方向。有明确规定的按规定执行,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明令禁止的,可以试点推进。任何事情要看初衷、看动机、看结果,在创新改革中允许出错。
(四)指挥棒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所谓的指挥棒,就是中高考。要积极应对中高考改革,一方面应该提前研判教育的走势;另一方面如果政策出来了,我们却没有抓紧研究,那就永远落后。与此同时,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不能丢。围绕指挥棒是为了满足社会某种需求,也是完全有必要的,但如果不抓综合素质教育,那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会造成极大的伤害。那么要怎么处理好这个矛盾?我觉得这里面同样要差异对待。在幼儿园阶段很重要的是性格的培养;小学的时候我感觉要综合培养,全面发展;初中一定是高中的基础,就要围绕指挥棒进行培养,初中没学好怎么考好高中,进而考名校。
(五)奉献与回报的关系。
我们要求从事教育工作者要多奉献。希望我们的校长能把学校当家,老师把学生当孩子,那什么要求都不用提,学校肯定会教育好学生。但我们也不能总要求他们讲奉献,同时也要考虑给予他们应有回报,这个关系同样要处理好。最后简单再讲几句
安全。学校的安全,包括师生在校安全,离校安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是要普及安全意识。不单单学生在学校不要出安全事故,学生离开了学校,一生一世都应该要有一种强烈的安全意识。我们现在抓安全有一种不良的倾向是事前弱化、出事强化、事后淡化,这样永远是恶性循环。然后检查大海捞针,检查注重看资料,导致考评材料如山。最后整改亡羊补牢,被查到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就着重整改那一块,这都是非常片面的。安全一定要做好源头管理,做到“三个前”。第一把标准建在使用前,你学校一旦要投入使用,所有该建立的标准都要建立起来。第二个把风险排查在隐患前,有的风险是长期存在的,你就要把风险点排查出来。如果这个风险点比较高,就对该风险点要更加的严格,更加的关注,把风险排查在隐患前。第三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有的事故隐患比较明显,用眼睛可以看出来,那就要及时整改,就不会导致事故了。尤其我们是教育系统,是一个很有智慧的群体,我们做事情更要去注意源头设计、源头管理,要务实抓实效。
第四篇:2009.7.28市政府周副市长致辞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洪江市支公司乔 迁 新
址 致 辞
周 副 市 长 致 辞
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
东风浩荡拂古城,凯歌高奏迎嘉宾。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庆祝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洪江市支公司乔迁庆典,我谨代表中共洪江市委、市政府向参加庆典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及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中国人寿作为世界双500强企业,中国保险业的航空母舰,国务院控股的央事企业,有着与共和国同龄的历史。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洪江市支公司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今天顺利乔迁新址。我们热情的欢迎市内、市外的社会各界朋友来投资和开发洪江市这块热土。我们将努力创造方便快捷的投资环境,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竭诚服务,共同实现发展的“双赢”目标。新址的开业,必将为安定社会生活、造福人民群众、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和谐做出积极贡献。
人寿保险是播撒爱心的事业。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
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民更加注重和追求生活质量,在洪江市发展保险事业将具有巨大的空间和潜力。市委、市政府希望中国人寿洪江市支公司以乔迁新址为契机,以全新的形象、更高的起点,积极抢抓发展机遇,依法合规经营,实现寿险业务的专业化经营、诚信服务、规范管理、塑造品牌、提高经营水平、开拓服务领域。同时要将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益、管理和服务进行有机结合,坚持诚信为民、回报社会的服务理念,为广大保险消费者提供优质、高效、周到、热情的服务,为政府分忧,为企业和家庭解难,切实发挥商业保险的“助推器”和“稳定器”的作用。
市委、市政府将加大对保险工作的协调和引导,解决影响保险业发展的各种问题,尊重商业保险发展的客观规律,维护投保人和保险人的利益,支持不干预、服务不刁难,全力支持和助推我市保险事业的发展。
最后,祝中国人寿洪江市支公司开业大吉、事业兴旺!祝愿各位来宾、朋友们、同志们,前程似锦、万事如意、一生平安!
谢谢!
第五篇:2017年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稿(副市长)
2017年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稿(副市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现代职业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为开好这次会议,前段时间我们组织力量就职业教育发展有关重大问题进行了调研,市政府常务会议对此也专题进行研究审议,今天我们将《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xx市职业教育三年攻坚计划(2017-2019年)》以及《xx市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7-2020年)》等三个文件,作为会议重要文件正式印发给大家,请大家认真学习,按照任务指标和工作分工抓紧实施。
下面,我代表市政府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
xx历来有重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职业教育具有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培养了一大批技术技能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建设、促进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职业教育自身也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概括来说,突出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基础能力建设成效显著
近几年,我市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并与争取国家、省级职业教育项目资金相结合,不断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全市共争取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8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5个。申报建设湖南省职业教育重点实习实训基地3个,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13个。同时,职教科技园的院校入园建设也取得重大进展。职教科技园从2009年正式启动项目到现在职教园核心区已初具规模,累计完成投资x亿元,基本完成3平方公里区域的建设,湖南有色职院、湖南工贸技师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院、湖南省商业技师学院、湖南化工职院等5所院校先后基本建成,校园都实现了生态化、数字化、人文化、两型化,总占地面积由x亩翻番为x亩,总建筑面积由x万平方米增长到x万平方米。xx职教科技园的建设,使职业院校由“土鸡”变成了“金凤凰”,制约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狭小、一校多址等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2013年,职教科技园被省政府批准更名为湖南(xx)职教科技园。2014年,民盟全国第二届教育论坛在xx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园区建设成果。
(二)教学改革逐步深入,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
全市各职业院校不断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创新办学模式。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推动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全市有x多人次在全省、全国性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获奖,其中获全国金奖6个,银奖14个,所获团体总分和奖牌总数居全省第二。2013年全省中职学生专业技能抽考,我市学生成绩优秀,合格率居于全省一类地区前列。2014年,我市职业院校所获得的首届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奖项占全省总数的1/3强,全省中职学校有x个项目在全国获奖,其中我市就占了x个。参加全国中职学校学生“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从2003年开始到2014年,连续11年我市中职学生获奖数量都排在全省首位,充分展示了我市职业院校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教育。近向年,职业院校毕业生供不应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在x%以上,高职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x%。
(三)校企合作有效推进,服务产业能力不断增强
2012年以来,我市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断深化校企合作。通过实施校企合作“十百千工程”,组织“能工巧匠进职校”、“千名教师进企业”等,评选了x个校企合作示范企业,从行业企业聘请了x位能工巧匠作为特聘技能教师参与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推动1000余名教师深入企业生产服务一线实践锻炼;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万名蓝领精英人才培养工程”、企业职工培训“1221技能提升”等项目,评选了30名市级“技能大师”,在企业建立了x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引导骨干职业院校依托主体专业牵头成立了11个对接汽车、服装、陶瓷等千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职教集团,为校企深度合作搭建了平台。在全省立项建设的x个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中,我市有2个入围。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培训机构和职业院校,确定了x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4个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向企业劳动者和院校师生提供职业培训、技能实训、职业资格鉴定、生产实践等公共服务。全市各职业院校每年向各类企业直接输送中、高级技能型人才2万多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下岗失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高校毕业生和新成长劳动力x余万人次,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对接产业改革创新,品牌特色业已形成我市着力推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专业链深度带入产业链,集中力量办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势特色专业,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我市是全国x个“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是全国技能人才培养“百强城市”。5所高职学院中,4所是省级和国家级示范性高职学院,示范性高职学院比例达到了x%;21所中等职业学校中,有5所是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学校,8所是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9所技工院校中,有x所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6所省重点技工学校。全市现有1个国家精品专业,2个国家教改试点专业,5个省示范性特色专业群,27个省级特色专业和示范性特色专业。
可以说,近年来,xx职业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在新型工业化强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加速提升、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持续壮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打造xx发展升级版作出了积极贡献。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xx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全面认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当前,我市正处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期”,事业发展存在着多个“拐点”,各项改革也步入了“深水区”,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一)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
从政策利好方面看。2014年6月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前,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批示,李克强总理在接见会议代表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刘延东副总理、马凯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重要文件,站在国家发展全局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科学的顶层设计。8月又召开了全省职教工作会议,徐守盛书记发表书面讲话,杜家毫省长出席会议作重要讲话,会议期间印发了《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湖南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攻坚计划(2014-2016年)》等文件,对加快构建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从产业转型升级层面看。招工难、“用工荒”实质上反映的是技能型人才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瓶颈。要把“中国制造”从“合格制造”变成“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使中国服务塑造新优势、迈上新台阶,一方面需要提升现有产业工人的制造水平和职业素养,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还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造就更多的高级技工,其中也包括质量教育的普及和推广。同样地,“中国创造”的核心需求是人才,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实现这一需求的关键在于职业教育。这些都为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从xx实际情况看,作为一座工业新城,工业是xx的立市之本,也是兴市之途。xx轨道交通装备、航空、服饰、汽车等千亿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都需要大量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在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集聚发展、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加大企业服务力度等方面,都需要职业教育助推发力。
(二)客观看待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当前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既有来自社会的传统观念,认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等问题,也有职业教育自身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不相适应,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等问题。我认为,我市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主要有这么三个:一是职业教育体系内部上下不能有机贯通、与外部条块分割。这在客观上导致大多数有愿望、有能力的中职、高职学生失去继续升学深造机会,导致职校学生及家长普遍认为读职校就定了“终身”,没有上升发展空间,也带来职业院校吸引力不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校管理困难等问题。二是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脱节、校企合作不紧密。这当中既有职业院校布局、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布局发展不适应和脱节的问题,也有职业院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企业需求不能有效衔接的问题。再加上一些企业考虑成本和直接收益过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有时采取“临时抱佛脚”办法,造成校企合作不紧密等问题。三是职业教育基础条件薄弱与资源利用不足并存的问题比较突出。职教科技园院校新校区建设任务还非常艰巨,一些院校实训设备无法满足技能训练、需要,更远远落后于企业装备水平。部分县市落实职业教育投入政策落实不到位。职业学校教师数量长期不足,“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再加上职业教育条块分割、学校专业建设重复、实训设施缺乏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
(三)明确xx职业教育发展新任务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全面深化改革,打造“xx发展升级版”,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促进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我市确立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为:到2020年,建成以湖南(xx)职教科技园为引领、与我市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专业特色鲜明、中职高职有机衔接、职教普教立交互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学校企业社会相互融合、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市职业教育结构规模更加合理、院校布局更加科学、专业设置更加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发展基础更加夯实、服务能力更加增强,总体水平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三、积极开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助催产业转型升级新局面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工作是:
(一)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1、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打通职业教育学历提升通道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举措。在这方面,要着力做好两件事:一是打通中职教育纵向上升通道。一方面要开展中高职衔接改革试点,采取“3+2”、“2+3”、“3+3”等联合培养形式,推动中高职协调发展,共同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另一面中职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教育,加大对口高考力度,提高对口高考升学率,实现毕业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二是探索技术型本科教育发展路径。要充分利用职教科技园优质职教资源集聚优势,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在湖南率先申报、开展技术型本科教育教育试点,实现“中高本”教育贯通,打破制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断头路”、“天花板”。
2、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融通。市、县政府要统筹考虑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科学规划和协调发展。在高中阶段,要始终坚持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鼓励初中开设职业认知和劳动技能课程,有条件的普通高中适当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内容。普通中小学要组织学生到职业院校进行一些基本技能训练,使他们在训练中找到劳动的乐趣,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品质,改变现在从小学到中学、大学,都存在的以知识、分数代替能力、品德现象。职业院校也要开放办学,为中小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职业技术技能教育提供师资、场地、设备支持,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横向通道。
3、坚持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并举。建立完善的职教体系,要高度重视加强各类短期技能培训,建立终身学习制度。要充分利用职业院校的良好资源,面向在职职工、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残疾人、失业人员广泛开展职前培训、职后培训、转岗培训等各种形式的培训。要有针对性地开发培训课程,实施“培训包”式的培训服务,提高培训效率和办学效益。要着力推进社区大学建设,推进职业院校实现校园教育向社会教育的延伸,立足社区,服务市民,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二)全面夯实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实现职业教育优质发展
1、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从2017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在全市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争取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有新突破。巩固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统筹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落实普职比例大体相当的分流要求。县级人民政府按照每x万人口设置1所普通高中和1所中职学校的原则要求,优化资源配置,科学规划高中阶段学校布局,确保县域内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数量大体相当。开展卓越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到2019年,建成5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8所省示范性(骨干)职业院校;到2020年,建成4所省级卓越职业院校校,2所国家级示范性技师学院,2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对外交流窗口院校。大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实施农村职业学校达标、创优工程,着力改善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到2016年底,县级人民政府主办的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水平达到《湖南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攻坚计划(2014-2016)》要求,建成1个全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
2、实施职教技园建设攻坚计划。凝聚合力,攻难克坚,全力以赴,完成《2019年基本建成职教科技园三年攻坚计划》。到2019年基本完成湖南铁道职院、湖南中医药高专、湖南汽车职院、xx工业学校和xx幼师学校等5所院校新建工程,完成湖南铁路科技职院、湖南工贸技师学院、湖南有色职院、湖南化工职院和湖南商业技师学院等5所院校扫尾工作,实现10所职业院校在园区办学,学生规模x万人,年均培训学生x万人次以上。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计划,满足入园院校师生学习、生活、工作需要。到2020年,按照“城市名片、两型典范、发展引擎”的发展定位,将湖南(xx)职教科技园建设成为中部地区一流、全国有重要影响的职业教育园区,成为“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创新之都”、“湖南省两型建设典范工程”和“湖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我市培养适应“两型社会”建设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升级。
(三)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能力,助催xx产业转型升级
1、实施服务产业能力提升工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抓职业教育就是抓产业发展。职业教育要主动优化结构布局,为xx产业转型升级全链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到2020年,对接xx千亿产业群及新兴产业、优势产业,重点建设好轨道交通装备、汽车、航空、服饰和陶瓷等x个品牌特色专业和10个特色专业群,完善服务化工、医药、健康和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的专业体系。充分发挥各级产业协会、行业协会对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成立覆盖全市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的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充分发挥职教集团产学研融合的平台作用,深度推进校企合作育人、协同创新。到2020年,面向千亿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建成2个省级及以上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x个与区域支柱产业高度融合、条件优良、学位充足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15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基地,职教科技园及相关职业院校成为企业研发基地、中试基地和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全面提升服务产业能力。
2、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服务产业是方向,提升质量是关键。职业教育要将人才培养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地位,无论人才培养的规模还是规格都要达到现代产业发展要求。“无才无德是废品,有德有才是正品。”职业院校要按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培养爱国敬业、诚实守信的新一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优化队伍结构,大力加强师资队伍特别是“双师型”队伍建设。落实“xx市万名人才计划”,建立企业能工巧匠进职校的“绿色通道”,引进、培育职教专业领军人才。到2020年,在全市建成x个职业院校教师流动工作站,x个由专业领军人才任首席名师的特色专业名师工作室,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要占到专业教师的x%以上。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实行学生“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的双重身份、双重管理制度。要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实行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相衔接。同时,要依托行业企业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特色教材,适应现代企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新要求。
(四)深化体制改革,激发职业教育新的生机与活力
1、强化政府统筹职能。办好职业教育首先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我市将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的统筹职能,建立并逐步完善在市政府领导下,分级管理、县(市、区)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新体制。一是市政府将建立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市的职业教育工作,定期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二是要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教育资源,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别界限,优化职业院校布局结构,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防止职业教育资源流失。三是各县(市、区)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本县(市、区)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管理。要根据本地经济发展趋势,制定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2、支持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
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在招生就业、申报项目、师资培养、学生资助等方面与公办职业院校同等对待。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在出租或转让闲置的国有、集体资产等方面,对民办职业院校予以扶持,通过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逐步形成公办与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通过政策引导、税收优惠、考核评价等方式落实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社会责任。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把适宜行业组织承担的职责交给行业组织。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管、办、评”分离的评价机制。
3、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科学处理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职业教育管理方式,减少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减少对学校教育教学具体事务的干预。政府主要通过总体规划、政策引导等手段,以及税收金融、财政转移支付等杠杆,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推动职业院校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办学标准,努力建立具有职教特点的现代学校制度,从改善治理结构入手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引导职业院校落实国家各项办学标准,如学校设置标准、专业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实习实训标准、条件装备标准、信息化建设标准等,通过标准体系建设促进职业院校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同志们,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用开放的姿态、改革的办法把职业教育办好做强,努力开创我市职业教育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