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制史概念总结
法制史概念总结(2)
1.《春秋》决狱 :在汉朝如果遇到法律无有关规定,同时又无适当判例可以比照时,可以《春秋》经义附会法律作为断案的依据。这一制度是汉武帝时董仲舒所创,受到朝廷的重视。
2.女徒顾山:汉代专为女犯设立的赎刑,女犯定罪判决后可以释放回家,但每月必须出钱三百由官府雇人到山上砍伐木材,以代替女犯应服的劳役。
3.《九章律》:汉高祖时萧何制订,共九篇。萧何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又吸收了秦律,增加了《户律》、《厩律》、《兴律》三篇,合为九篇,故称《九章律》,这是一部综合性的法典。
4.亲亲得相首匿:允许一定范围的亲属之间对于一定的犯罪可以首谋隐匿。汉律规定,卑幼匿尊亲长,不负刑事责任;尊亲长首匿犯死罪的卑幼,虽应处刑,但可以请求减免,首匿犯一般罪的卑幼也不负刑事责任。
5.通行饮食罪:指给农民起义军通情报、当向导、供给饮食。汉律严格镇压此种行为,犯者处死刑。
6.见知故纵之法:官吏看见或知道有人犯法,特别是看见或知道“盗贼”在活动,则必须举告,不举告即为故纵;官吏对应判刑的罪犯,则必须判刑,不判刑者也为故纵。见知故纵者与罪犯同罪。
7.决事比:以类似的法律条文和典型案例来比照断案法。西周、秦、汉乃至以后的封建王朝都广泛采用这种做法。
8.上请制度:唐律规定的一项保障贵族官僚封建特基本原则。指贵族官僚犯罪,一般司法官吏无权审理,须先奏请皇帝裁断,以使其予以减刑或免刑。
9.约法三章:这是汉朝最早的立法,刘邦进入咸阳与秦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10.魏律:三国时期魏国一部主要法典。公元229年(魏明帝太和三年)陈群、刘劭等增删汉律而成,在汉九章律的基础之上增加九篇,并改汉之具律为刑名,列于全律之首。
11.晋律:晋代法律的总称(主要是《泰始律》),晋武帝泰始三年完成,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唯一推行全国的法典。晋律以汉律、魏律为基础,共二十篇,六百二十条。
12.北齐律:《北齐律》是北齐代替东魏后,武成帝命高 等人编撰而成,这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成就最高的一部法律,对于《开皇律》乃至《唐律疏议》都有直接的影响。篇目共十二篇,即名例、禁卫、户婚、擅兴、违制、诈伪、斗讼、贼盗、捕断、毁损、厩牧、杂律。其重要内容有:创新并确立了“重罪十条”,这是后来“十恶”的起源;将《晋律》中的《刑名》和《法例》合并为《名例》,放在律典第一篇,篇目由二十精简为十二,这也被隋唐继承;演戏北魏五刑确立封建五刑制的雏形,即死、流、徒、杖、鞭(隋唐改为笞)。,规定杖刑为十、二十、三十共计三等,鞭刑为四十、五十、六十、八十、一百共五等。刑罪即劳役刑一年至五年共计五等,流刑为一等,死刑为绞、斩、枭首、缳四等,一共由十八等构成。
13.御史台:中国古代全国最高监察机关。西汉时称之为“御史府”或“御史大夫寺”,东汉光武帝时改称“御史台”。唐代御史台以御史大夫为长官,御史中丞为次官,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台院设侍御史若干人,负责纠弹中央百官,并负责参与大理寺的审判活动和审理皇帝交付的案件。殿院设中侍御史若干人,负责纠弹百官在宫殿中违法失礼之事,并巡视纠察京城及朝会、相等。察院设监察御史若干人,主要负责监察地方官吏。宋、元沿袭唐制,继续称御史台。明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清沿明制,御史台之名遂废。
14.三司推事:又称三司会审,中国古代三法司(三个司法机关)共同审理重大案件的制度。《商君书?定分》:“天子置三法官,殿中置一法官,御史置一法官及吏,丞相置一法官。”后世的“三法司”之称即源于此。汉代以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为三法司。唐代以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为三法司。明、清两代从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为三法司,遇有重大疑难案件,由三法司会同审理。
15.宋刑统:《宋建隆重评定刑统》的简称,它是我国宋朝第一部刑事法典,也是我国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所谓“刑统”,是按照新的体隶编纂的刑书,一般以刑律为主,而将其他刑事性质的敕、令、格、式分载在律文各条之后,依律目分门别类地加以汇编。
16.元律:(主要是《元典章》)元代法律的总称。元代制定颁行的法典有:(1)《至元新格》,公元1291年颁行,是元朝统一后颁布的第一部法典。(2)《风宪宏纲》,元仁宗时颁行,纪、吏治方面的法典。(3)《大元通制》,公元1323年颁行,是元朝统一以来法例的汇纂。(4)《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元典章》),元英宗至治年间编订,汇集了从元初到至治二年五十年间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方面的圣旨和条画(元初的法律),共六十卷。内容为诏令,圣政、朝纲、台纲、吏部、户部、礼部、刑部、工部,十门,凡三百六十三目,每目分若干条格。其中《刑部》最多,有十九卷,其刑仍是答、杖、徒、流、死。(5)《至正条格》,公元1346
1年颁行,系增删《大元通制》而成。这些法律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镇压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维护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确认畜养奴婢的制度,并保留了习惯法。
17.重法地:宋代对盗贼规定从重处刑的地区。宋仁宗嘉佑年间,以开封府诸县为重法地,以强化首都的治安。以后逐渐扩展,元丰年间,河北、京东、淮南、福建等地皆用重法。
18.编敕:敕是皇帝发布命令的一种形式,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律效力,起初并不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普遍性的法律。编敕是对于散敕的汇编,是使敕上升为一般法律形式的立法程序,从而使编敕在宋代成为重要的法律形式。
19.刺配:起源于后晋夭福年间,是一种流刑并兼刺面、决杖等附加刑的刑罚。宋代法律上正式作了规定。刺配刑的实施,实际上是古代黔刑的复活。
20.断例、指挥、申明、看详:宋朝的法律形式。宋朝除《宋刑统》以外,主要有敕、令、格、式以及断例、指挥、申明、看详等法律形式。断例即判案的成例;指挥指尚书省和中央其他官署对某事所作的指示或决定,对以后的同类事件具有约束力;申明指中央主管官署就某项法令所作的解释;看详是中央主管官署根据过去敕文或其他案卷所作出的决定。
21.凌迟:中国古代最残酷的生命刑,五代时已复使用,宋代更为广泛。其方法据史料记载:“凌迟者,先断其肢体,乃抉其吭,当时之极法也。”“凌迟者,其法乃寸而碟之,必至体无完肤,然后为之割其势,女则幽其闭,出其脏腑以毕其命,支分节解,菹其骨而后己。”
22.至元新格:元朝最早的一部法典,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90年)由何荣祖编撰,包括公规、治民、御盗、理财等十事,书名为《至元新格》。
23.大元通制:元代法典,于仁宗廷佑三年(公元1316年)至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根据元世祖以来的条格、诏令和断例,加以厘正编纂而成,共二十篇二千五百三十九条,其篇目包括名例、卫禁、职制、祭令、学规、军律、户婚、食货、大恶、好非、盗贼、诈伪、诉讼、斗殴、杀伤、禁令、杂犯、捕亡、恤刑、平反等。
24.元典章:《大元圣政国朝典章》的简称。与《大元通制》几乎同时出现,是当时地方政府所纂集的自元初至英宗治至二年五十余年间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方面的圣旨、条画的汇编。
25.大明律:明代法律的总称。明代先后四次颁布法典:(1)吴王元年(公元1364年)参照唐律颁律二百八十五条。(2)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颁行以唐律为蓝本编纂的《大明律多十二篇六百零六条。(3)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颁布修订后的《大明律》,该律按六部分目,即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其中为了维护封建经济,还写入市厚、关律、田宅、钱债、邮驿、营造等细目,共三十卷四百六十条。(4)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把《问刑条例》附于《大明律》之后,颁布了《大明律附例》。
26.大清律例:1840年以前清代法律的总称。主要有:(1)《大清律集解附例》,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颁行,系掺合《大明律》和满汉条例而成,康熙、雍正时曾予修订。(2)《大清律例》,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颁行,分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等三十篇,共四百三十条,定例一千零回十九条,系律、例并行的一部法典。清律反映了民族间的不平等,加强了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控制,并限制当时已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
27.折杖法:就是用脊杖或臀杖代替流刑、徒刑、杖刑、答刑的办法。
28.充军:明、清的刑罚,即把犯人强制迁到边远地区充当军士,类似流刑,但比流刑重。充军分附近、近边、远边、极边、烟瘴五等、充军人。充军人一种是终身充军、即到死亡为止;一种是永远充军,即自身死亡后还要罚及子孙,永无期限。
29.审刑院:宋代中央特设的复核刑案的机构。宋太宗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在皇宫内设置审刑院,直属于皇帝。全国奏报重大案件,先送审刑院收,交大理寺审判,刑部复核后,再由审刑院评议,上中书省送清皇帝决定。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审刑院归刑部,不复独立存在。
30.九卿会审:中国古代的司法制度。即对于特别重大的案件,由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会同吏、户、礼、兵、工各部尚书和通政使共同审理,但判决仍须奏请皇帝审核批准。
31.热审:中国古代于暑热天为疏通监狱而设的审判制度。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开始在暑热天减、遣轻罪,但未成定制。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清朝将热审定为制度,每年小满后十日开始,至立秋前一日为止,非真犯死罪及军流,均酌予减等,答杖者宽免,枷号者暂行保释,俟立秋后再行补枷。
32.朝审:明、清时由朝廷派员会审死刑案件的制度。始于明英宗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每年霜降后,三
法司同公、侯、伯会审重囚,称为“朝审”。清代朝审与秋审并行。朝审是复审刑部判决的案件和京师附近的斩监侯和绞监侯案件。朝审的时间略迟于秋审,于每年霜降后十日进行,冬至前结束。经过朝审,把死刑案分为情实、缓决、可玲、留养承祖四类。除情实类要执行死刑外,其他三类均可免除死刑。
33.秋审:清代复审各省死刑案件的制度,因在每年秋季举行,故名秋审。每年秋审前,各省督抚预先对有关案件进行审核或审讯,并提出书面意见分送九卿詹事科备阅,供秋审参考。至八月在天安门外金水桥西会同审理。经过秋审,把死刑案分为情实、缓决、瞅、留养承祖四类。除情实类要执行死刑外,其他三类均可免处死刑。
34.《明会典》:明朝一部有关行政方面的法典。以六部为纲,分述各行政机构的职掌和事例。
35.《清会典》:比照《明会典》制定,有关行政方面的法典。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完备的行政法规,而且是中国封建时代行政立法的总汇。
36.《明大诰》:明朝又一部重要的法典。包括《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武臣》和《御制大诰三编》。它汇集了当时用严刑峻法惩治官民犯罪的典型案件,兼有朱元璋对臣民的大量的“训导”。主要是为了法制宣传。
法制史概念全总结(3)
1.《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8月清政府迫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势的威胁,同时为了敷衍立宪派关于召开国会的请愿,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共二十三条,分正文分“君上大权”和附录“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保留了君主专制制度的许多特权,在形式上给于人民言论等时权利,但必须在法律范围以内,而且皇帝有权随时颁布浩令予以剥夺。《大纲》以确保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秩序为目的,用宪法的形式把封建皇帝的特权加以确认,同时给君主专制制度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2.《十九信条》:清末的第二部宪法性法律,于1911年11月3(宣统三年九月十三日)辛亥革命的高潮中颁布。主要内容有:(1)继续规定“皇帝神圣不可侵犯”,“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2〉迫于革命的压力,缩了皇帝的权力,扩大了国会的权力。
3.大清现行刑律:由沈家本根据《大清律例》删改而成,共三十篇三百九十八条,于1910年5月15日颁行。《大清现行刑律》改变了旧律中按六部分类的办法,删去了吏、户、礼、兵、刑。
4.大清新刑律:旧中国制定的第一部新式刑法典,在沈家木的主持下,由日本法学家冈田朝太郎等人起草,共两编五十三章四百一十一条;并附有《暂行章程》五条。于1908年完成,但由于守旧派的反对,直到1911年:月25已才颁布施行。《大清新刑律》采用资产阶级的刑法体例、刑罚制度和刑法原则。在刑法体例方面,分总则、分则两编。在刑罚制度方面分主刑、从刑两种,主刑包括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罚金;从刑包括褫夺公权和没收。在刑法原则方面,采用了资产阶级的“罪刑法定主义”。此外,还根据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新情况,规定了有关妨碍国交、妨碍选举、妨碍通讯、交通以及妨害卫生等方面的犯罪。《大清新刑律》的正文在形式上反映了比较浓厚的资本主义色彩,但附录的五条暂行章程却反映了浓厚的封建性。
5.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基本纲领,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颁布。其主要内容有:(1)规定了平等平均的土地制度,(2)描绘了农民理想社会的蓝图,(3)规定了其他一些基本制度等等。《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小资产阶级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方案,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实际,没有能够真正执行。
6.《资政新篇》:原是由洪仁玕向天王洪秀全提的书面建议,经洪秀全批阅后于1859年刊行,成了太平天国后期的革命纲领。其中心思想是“革故鼎新”,即革除封建陋习,仿照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建立起使中国富强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其主要内容有:(1)兴办近代工矿交通事业,(2)加强中央集权兼采西方民主制的某些形式。(3)改革法律制度。(4)发展近代文化、卫生、福利事业。(5)开展平等外交。《资政新篇》是一个统筹全局的方案,是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纲领,但由于经济、政治条件的限制,没有得到施行。
7.圣库制度:又称国库制度,开始于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时期。凡参加起义者必须把个人财产交给圣库,在战争中缴获的财物也必须交归圣库。起义人员的生活资料由圣库供给,衣服、粮食、油、盐等都有定量,从天王到士兵不发俸银。圣库制度在《天朝田亩制度》中得到确认。它明确规定每两(二十五家)设一国库,由两司马负责管理,并且明确规定了入库和出库的要求。太平夭国的圣库制度对于保证军需和官兵生活,保持革命队伍中的平等关系曾起到重要作用,但到了太平天国后期,由于起义人员纪律松弛,特别是由于高级领导层带头破坏,这个制度就难以维持了。
8.龙凤合挥:合挥是太平天国的结婚证书,由于上面印有龙凤图案,故称“龙凤合挥”。合挥上写有男女双方的姓名、年龄和籍贯,男的还写有本人的职位、入营年月和地址。女的名字上写有“配妻”二字。合挥表明了太平天国婚姻制度的严肃性。
9.五不议:清末在改革中央官制时,从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满族贵族的特权出发,提出了五不议的原则,即军机处事不议,内务府事不议,八旗事不议,翰林院事不议、大监事不议。由此,所谓官制改革不过是调整合并了某些部院,改变了某些机构的名称和某些官职的称号,根本没有触动封建专制官僚机构的核心。
10.领事裁判权:开始于1843年的中央《五口通商章程》,以后根据其他不平等条约,其范围不断扩大。领事裁判权指凡外国在中国的侨民成为民刑诉讼的被告时,如他本国与中国订有不平等条约,则中国法庭无权裁判,只能由他本国的领事按照他本国的法律裁判。这一制度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是旧中国半殖民地的重要象征。它自1843年确立后,经历了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国持续了一百多年,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11.会审公廨:设于租界内的由中外官员共同办案的审判机关,1864年最先设立于上海的英、美、法租界。1868年在清政府与英法等国订立的《上海洋径诉设官会审章程》中得到确认。根据这一章程,会审公序管理各国租界内钱债、斗殴、盗窃等案件。除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外国被告由其本国的领事单独审判外,其他凡是与外国人有联系的案件包括纯属中国人的案件,都由会审公廨审判。会审公廨的中国官员在审判中不起作用,审判大权完全掌握在外国领事手中。会审公廨的建立标志着领事裁判制度的进一步扩大和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一步加深。
1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权组织法,1911年12月3日由各省都督府的代表在汉口签名公布,共四章二十一条。其主要内容有:规定临时大总统的产生和职权;规定临时参议院的产生和职权:规定行政各部的建制。《临时组织约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采用了以总统制为表现形式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和三权分立原则,因而具有重大意义。但它忽略了人民迫切要求的民主自由权利,对此未做出任何规定、因而又具有严重缺陷。
1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后产生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于1912年3月8日通过,3月11日孙中山公布。共分总纲、人民、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国务员、法院、附则等七章,共五十六条。按照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全国的立法权属于参议院;临时大总统行使职权时须有国务员副署;法官有独立审判的权利。同时规定人民享有人身、财产、言论、通讯、居住和信教的自由,体现了当时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
14.天坛宪草:北洋政府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于1913年10月31日由国会宪法起草委员会通过,共十一章一百一十三条。由于它是在北京天坛祈年殿起草的,所以被称为“天坛宪草”。“天坛宪草”采用了资产阶级宪法的形式和原则,抄袭了《临时约法》的一些条款,在具体规定中反映了制宪过程中各种政治势力的权力争夺。由于它继续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所以遭到袁世凯的扼制,没有能够颁布施行。
15.袁记约法:即《中华民国约法》。它是由袁世凯非法组织的“约法会议”起草、审议和通过的,于1914年5月:日公布实施,共十章六十八条。由于它以确认袁世凯的总统独裁统治为全部内容,所以被称为“袁记宪法”。
16.贿选宪法:即北洋政府的《中华民国宪法》。由曹琨的国会宪法会议制定、通过的,于1923年10月10日公布施行,共十三章一百四十一条。由于它是为曹锟的独裁统治制造法律根据的,所以被称为“贿选宪法”。
17.五五宪草:即南京临时政府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36年5月5日公布,但未施行,共八章一百四十八条。其主要内容有:进一步确认国民党***和蒋介石个人独裁的统治制度;进一步维护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垄断;进一步以民主自由的虚伪词句欺骗人民。其突出特点是人民无权、地方无权、总统个人集权。
18.中华民国宪法:国民党反动派为维护自己行将灭亡的反动统治,于1947年1月1日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共十四章一百七十五条,主要内容有:进一步确认蒋介石的个人独裁统治制度;顽固地维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以及虚伪地规定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该法是一部集清末和北洋政府各部反动宪法之大成的封建买办法西斯宪法,其中心思想和阶级本质就是中国人民无权,蒋介石个人集权。
19.普通法与特别法:普通法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对全体公民经常适用的法律;特别法是指适用于特定时期、特定地点、特定的人或事项的法规。特别法规具有制定简便、公布及时、修改灵活、针对性强等特点。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实行独裁统治曾大量制定此种法规。特别法规的效力比普通法高。
20.六法全书:所谓“六法”是指宪法、民法、商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一说宪法、民法、商法、刑法、诉讼法、法院组织法)六种基本法典。后来******政府把商法拆散,分别并入民法和行政法中,而以
行政法取代商法作为六法之一。所谓“全书”指包括有关六法的基本法典、单行法规和判例、解释例在内的全部法律文书。六法全书是******政府法律体系的总称。
21.一告九不理:就是九种提起的诉讼不予立案处理。九种情况分别是:管辖不合不受理,当事人不适格不受理,未有合法代理不受理,书状不合程式不受理,不交讼费不受理,一事不再理,不告不理,已成立和解者不理,上诉非以违法为理由者不理。这一规定,把无钱无势的劳苦大众排斥在法院之外,完全剥夺了人民的诉讼权利。
22.三三制原则:抗日民主政权的组织原则,即在抗日民主政权组成人员的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代表无产阶级与贫农;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代表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占三分之一,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这一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具体化,是抗日民主政权推行民主政治的具体体现。
23.盗毁坚壁清野财物罪:坚壁清野指在抗日战争时期,为防止日寇、汉好、盗匪破坏边区的财力和物力而把公私财物埋藏或隐藏起来,盗窃和毁坏这些埋藏或隐藏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就是盗毁坚壁清野财物罪。各抗日民主政权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规定,对此类犯罪都严加打击。
24.二五减租:实行减租的法律规定,即照原来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抗日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曾实行此规定。
25.减租减息:为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主政权规定:在未实行土改的地区,允许地主出租土地,但原则上须按照战前的原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承认战前的借贷关系,但年利息一般不得超过一分半,如债务人付息已超过原本一倍者,停利还本,如付息已超过原本两倍者,本利停付,原借贷关系视为消灭。
26.马锡五审判方式:马锡五是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专员兼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他在审判中创造了贯彻司法民主的审判方式。这一审判方式的特点是方便群众,申诉手续简便;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依靠群众,正确判案。这一方式集中为一点就是充分的群众观点。
27.五四指示:即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反奸清算与土地问题的指示》,由于发布时间为1946年5月4日,故称“五四指示”。该指示决定废除封建的土地制度,改为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并确立了实行土改的主要原则。
28.《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带有根本法性质的政纲。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通过,共二十一条。纲领号召边区各社会阶层,各抗日党派,动员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共同抗战,坚持与边区境外友党友军及全体人民的团结,反对抗降、分裂和倒退行为。纲领规定,中国共产党与各党派、群众团体按照“三三制”组织抗日民主政权,保证一切抗日人民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结社等各项自由民主权利。此外,还规定了改进司法制度、厉行廉洁政治、减租减息以及有关婚姻家庭、民族、外交、侨务等各方面政策。
29.《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批准公布的土地改革法规,共十六条。其主要内容是:废除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并规定了具体的没收和征收范围、界限;确定了土地财产的分配办法,即以乡或行政村为单位,按全乡(行政村)人口,统一平均分配;确定了保护工商业的政策,严禁侵犯中农。
30、《大清民律草案》:中国历史上第一步民法典。共五编,即总则、债权、物权与亲属、继承两编。前三编采用资本主义民法原则;后两编采用中国封建立法原则。
31、模范监狱:清廷仿照资本主义国家监狱而建立的。它建筑新颖、管理严明、设有监狱办公室、杂居监、分房监、工场、女监、病监,成为第一个近代式构造的监狱。
32、特别法庭:它是南京国民政府根据特别法而设置的,实行法西斯审判制度。分中央特别法庭和刑事法庭两级。
33、特别法院:它是北京北洋政府设立的,分军事审判机关和地方特别审判机关两种。
第二篇:法制史2010
名词解释
1、睡虎地秦墓竹简,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内文为墨书秦篆,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
2、《春秋》决狱;西汉武帝后在传统法律开始儒家化的背景下盛行的,依据儒家经典——《春秋》等著作中提倡的精神、原则处理案件的审判方式。其特点: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诛”、“善、恶”的标准是儒家“忠、孝”原则。)
3、十恶:来源于北齐律的重罪十条,开皇律正式确立的严重危害封建政权,及违背封建纲常伦理的十钟重大犯罪。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4、折杖法:宋太祖于建隆四年制定折杖之法,即用脊仗和臀杖分别取代原来的流徒杖笞之刑。折杖法实际上改变了隋唐以来确立的封建五刑制,体现了宋初为缓和社会矛盾,宽减刑罚的变革精神。
5、七出三不去:七出:西周时期,男方可单方面解除婚姻、休弃妻子的七种情况包括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三不去:西周时期,男方休妻的权利受限制的三种情况,包括有所娶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6、典卖:是指典当法律规定的典卖制度。所謂「典賣」又稱「活賣」,是指將土地、房屋等不動產出典給他人,收取一定的典價,在約定期限內原價贖回。
7、《法经》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出具体系的封建成文法典。是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公布成文法的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在中国封建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8、宗法制度: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组织与国家制度相结合,以保证贵族世袭统治的政治形式。
9、九卿圆审:对特别重大疑难案件,由三法司长官(刑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御史)会同吏、户、礼、兵、工各部尚书和通政司组成会审机构共同审理,判决结果奏请皇帝审核批准。
10、厂卫制度;厂,宦官特务组织,东厂,西厂及内行厂。厂卫凌驾于普通司法机关之上,不受法律约束。
简答题:
1中国国家与法起源的特点
带有浓厚的宗法血缘色彩,实行家长制的集权统治,法律与道德并用,刑起于兵。2公布成文法的历史意义法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对传统法律观念与法律制度的否定,为封建制度发展提供了条件,标志着法律观念与法律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为封建法制建设积累了经验。
主要内容:以法治国要求加强立法“缘法而治”“事断于法”“刑无等级”“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重刑轻罪”法律公开“布之于百姓” 3宗法制的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大宗率小宗,小宗率群弟(小宗服从大宗,诸弟服从长兄)家族组织与政权组织合一,周王为“天下共主” 4开皇律的主要内容:死刑---绞,斩 流刑—1000里,1500里2000里
徒刑—一年,一年半,两年,两年半,三年 杖刑—60,70,80,90,100 笞刑—10,20,30,40,50 篇章结构12篇,500条,篇目依次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檀兴,贼盗,斗讼,诈违,杂律,捕亡,断狱
内容特点,封建五刑基本确立,隋文帝改革刑制,取消死刑中枭首及车裂,取消鞭刑 区分公罪,私罪,缘公事致罪而无私曲者,为公罪,其余为私罪 发展特权制度
八议,官当,上请,例减,听赎。
确立“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5宋代“盗贼重法的主要内容”
宋代的阶级斗争十分激烈,农民起义和士兵暴动不断发生。为了加强统治,宋政府制定了严刑酷法。以盗贼重法对付反抗朝廷行为。其主要内容为:“盗贼”罪当死者,没收家产,家属流放千里,罪当徒,流者,配岭南。上述罪犯虽遇大赦令,不得减其罪。凡窝藏,庇护死罪“盗贼”情节严重者斩首,“盗贼”之家门,必须钉挂木牌,上书犯罪情状,所定刑法。如有迁移,得经官府批准,并划定开封府诸县,河北,京东,淮南,福建等路皆为实施“盗贼”重法的区域。宋在惩处“盗贼”手段上,极其残忍,除了实行凌迟,腰斩极刑外,还往往法外用刑,如将人犯活钉令众(将罪犯钉在木桩上示众,直至失血过多而死亡),端截手足,甚至活剖取心。对于普通盗贼也加重处罚。(宋刑统)规定:凡强盗“不问有脏无脏,并处死”,窃盗,“赃满五贯文足陌处死”。宋贼盗罪的法律条款几经变化,至哲宗元祐时所修编敕,“所定盗贼犹重于律三倍”,即要比唐律加重三倍处罚。
11、西周时期的刑事政策:刑事政策——刑罚世轻世重。其表现为“建邦三典”,包括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
12、列举唐律中的刑罚原则:1区分公罪于私罪原则;2自首减免原则;3老幼废疾犯罪减免原则;4区分故意和过失原则;5共同犯罪区分首犯、从犯原则;6同居者和亲属有罪相为隐原则;7数罪并发以重者论原则;8疑罪以赎论原则;9类推适用原则;10涉外案件的处理原则;11赋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原则;12律条中另有与《名例
律》不同规定的按照律条本文处理原则。
13、文景时期刑罚制度改革内容:1汉文帝时期因淳于缇萦的上书,宣布废除肉刑;改黑京(qiong)为髡钳城旦舂五年;改劓刑为笞三百;改斩左趾刑为笞五百;犯斩右趾,杀人而自首,官吏贪赃枉法等罪名,在裁判确定后又犯笞刑以上之罪者,皆弃世处死;明确规定了劳役刑的刑期,2汉景帝时期:先后两次减少笞刑的数目,斩左趾的笞五百下减为二百下,劓刑的笞三百下减为笞一百下;颁布《捶令》(注:捶不是这个捶,是竹字头下一个垂字)规范笞刑;废除石桀(石为部首)改为弃世;规定被判死刑者可以选择改为执行宫刑,将宫刑作为死刑的代替刑罚。
论述题
14、汉代法律指导思想的发展变化:。1西汉初由于长期战乱,经济凋敝,国库空虚,同时吸取秦朝败亡的教训,刘邦以及吕后,文景帝都主张以“黄老思想”为法律知指导思想,推行以道统治,无为而治,轻徭赋税,宽省刑罚,与民休息,重视民法修身。
2、西汉至武帝初年,中央政权日益巩固,大一统局面逐渐形成。董仲舒应时改造儒家理论,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经改造后的儒家思想作为指导,强调君权神授,礼法并用,德主刑辅,礼律融合的思想。
15、《唐律疏议》述评(制定内容,法律精神,特点,意义):
1、制定内容:基本沿袭了《北齐律》以及隋《开皇律》的编制结构,分为12篇,号为500条文,其各篇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2.、其基本精神为1)维护皇权制度,确保君主尊严;2)维护封建特权制度;3)维护封建家庭伦理;4)维护封建政治的经济基础;5)惩治官吏犯罪,6)保护官私财产;
3、其特点为“礼法合一”、科条简要、语言精确、立法技术高超;
4、其意义:唐律疏议作为中国古代集儒家化之大成的法律,在中国封建法律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封建立法技术的成熟,也是中国古代完全融合的产物,标志儒家法律思想主流的地位最终确立,长期被以后的皇朝沿用,而且对于整个东亚地区各国的法律也发生重大影响。
16、西周时期礼和刑的关系以及影响:关系:1礼与刑事西周法律体系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2“礼”山谷积极的规范,“刑”是消极的制裁,二者相辅相成,“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人刑”。
影响:礼与刑构成了西周奴隶制国家的法律体系。礼与刑的作为阶级统治工具,两者的阶级本质是完全相同的,提供了中国早期奴隶制国家治国的重要经验,给后世封建法制以巨大的影响。
17、明朝法律指导思想:1刑乱国用重典 , 重典治吏与重典治民,即取消官当、除免,重绳赃史,严惩犯上作乱及贼盗
2法贵简、严,即法律简单,官吏就难以作弊,法律严厉,百姓就不敢轻易犯法。3礼法并用,即明刑弼教 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
第三篇:简答题简述中国法制史的概念与范围
简答题:简述中国法制史的概念与范围。
参考答案:(1)中国法制史,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历史概念使用,一是作为学科概念使用。作为历史概念,中国法制史指的是中国法律制度发展的历史本身,是一种历史存在。作为一个学科概念,中国法制史则是指研究中国历史上法律制度、法律文化,传播法制史知识的现代专门学科,中国法制史既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一门专史,同时还是法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基础学科。从总体上看,中国法制史是一个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法律制度的发展演变为主线,综合研究中国历史上各主要政权的法律制度及法律文化的学科。(2)中国法制史研究的是中国历史上的法律制度、法律文化,在这一点上使其与集中研究中国历史上各学术流派、各重要思想家法律思想的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科相区别。具体说来,中国{击制史学科的研究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从时间和地域的角度看,中国法制史的研究范围包括自中国国家和法形成至研究者所处年代期间,在中国地域内出现的各种类型的法律制度。除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全国性政权的法律制度以外,一些在局部地区实施较长时间统治的政治集团所建立的有一定影响和价值的法律制度,也应纳人中国法制史研究的视野之内。从内容上看,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立法活动、立法成果,包括立法体制、立法括动及其社会背景、立法根据、立法技术以及由立法而产生的各种形式的法律规范。第二,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司法状况,包括各种类型政权的司法机关、司法体制、诉讼制度、诉讼原则、狱政管理、具体的司法活动,以及与司法密切相关的司法设施。第三,中国各个时期内各种类型政权的宏观法制状况,包括宏观立法情况、立法与司法的联系、法律的执行情况、法制的整体社会效益等。第四,各个时期法律制度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哲学思想、政治法律思想和学说,特别是与具体法律制度的形成、发展、演变密切相关的思想因素,都应是中国法制史着重研究探讨的问题。第五,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内社会各个阶层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以及宗教等文化传统。
论述题:试论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脉络、基本内容与突出特色。参考答案:
(1)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脉络:以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为起点,中国古代法制伴随着国家文明的昌盛而开始了不断积累、不断发展的辉煌历程。在夏、商、西周三代,不成文的习惯法居于主导地位,到春秋末期,公开、成文的制定法终于破茧而出,具有成文法的基本特征的中国封建法制开始迅猛发展。经过此后几千年的积累与回旋,中国古代法律体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中国传统法律制度”,从相对粗略和幼稚的简单法条,发展成了体系完整、内容全面、风格特异、义理精深的庞大的法制体系。(2)基本内容:首先,就立法而言。自秦汉至明清数千年间,各朝各代,各主要政权在其建立之初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要制定一部大而全的基本法典,作为国家法制的基拙,并作为“祖宗成宪”垂范后世。除基本法典以外。历史上还先后出现过令、科、比、格、式、典、敕、例、指挥、故事等名目繁多的法制形式,作为成文法典的补充,全面调节和规范各方面的社会关系。应该说,就立法规模之宏大、立法内容之丰富、法律形式之多样而言,中国古代法制在世界古代法制史上是首屈一指的。其次,中国古代在长期司法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司法体制也有极富特色的一面。在夏商以后,伴随着国家机器的不断发达,我国古代的诉讼体制、审判制度也逐渐臻于完善。从秦代开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基层的完整司法体制.以及包括会审制度、调解制度、原情断罪等一系列极具中国古代特色的诉讼方式在内的各种审判制度逐渐建立并不断丰富、发展。从整体上观察,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中国的立法技术、司法体制,国家统治阶层运用法律的手段和艺术,以及国家的整体法制水平,都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3)突出特色: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于儒家学说的影响、官方的强有力的引导等许多因素的交互作用,一系列带有浓郁学业社会特色的独特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被直接传导至法律制度之中,由此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古代特色的法律制度、法律规范,塑造了中国古代法律的“伦理法”性格。而在1840年以后,由于中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所依附的社会基础逐渐崩溃,中国的法律制度开始由古代封建法向近现代法律文明艰难地转变。
第四篇:法制史学习考点总结
法制史学习考点大总结
古代部分
立法
一、西周的立法
西周的立法活动主要是“制礼做乐”,其指导思想是“以德配天,明德慎罚”这里的德包括三个方面德内容:敬天、敬祖、保民。明德慎罚的具体要求为:实施德教,用刑宽缓。汉代的“德主刑辅,礼刑并用”就是从这里演化而来。
礼的内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抽象的精神原则:亲亲尊尊;二是礼仪形式:“五礼”。礼与刑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句话:a、出礼入刑;b、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立法
春秋时期的立法主要注意成文法的公布:铸刑书(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竹刑、铸刑鼎(中国法制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战国时期主要掌握《法经》:a、作者是魏国的李悝b、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c、共有六篇:盗、贼、网、捕、杂、具。战国时期还应该注意的是“商鞅变法”:a、改法为律,扩充法律b、运用法律的手段推行“富国强兵”的措施。c、运用法律的手段剥夺旧贵族的特权。d、全面贯彻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亲罪重刑、不赦不宥、鼓励告*、实行连坐。
三、秦汉:主要掌握汉代法律的儒家化:上请;恤刑;亲亲得相首匿。(汉律儒家化在司法方面的表现是春秋决狱。)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传统法典结构演变定型时期,主要注意以下几部法典:
1、《魏律》,魏明帝时候制定,共有18篇。这部律典有三个方面应该引起注意:a、将《法经》中的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b、“八议”入律。c、进一步调整法典的结构与内容。
2、《晋律》又称《泰始律》,20篇602条。在刑名后增加了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则的内容。刑宽禁简是这部法典的特色。张斐和杜预对之进行了注释,注释后的律典称“张杜律”。
3、《北魏律》,20篇,其特色是采诸家之长,取精用宏。
4、《北齐律》,12篇,将刑名与法例合为名例律,其余11篇为:禁卫、户婚、擅兴、违制、诈伪、斗讼、贼盗、捕断、毁损、厩牧、杂律。
五、唐代的立法
1、《武德律》,唐代首部法典,12篇500条。
2、《贞观律》,确定了唐律主要内容与风格,12篇500条。
3、《永徽律疏》,又称《唐律疏议》,标志着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最高水平,是中华法系的代表。其篇目与《北齐律》大致相同。唐律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礼法合一;科条简要,宽简适中;立法技术完善;中国传统法典的楷模,是中华法系的代表。
六、宋元时期
1、《宋刑统》,又称《宋建隆重详定刑统》,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在篇下分门。
2、编敕,是宋代一项重要、频繁的立法活动。敕的效力往往高于律。
3、元代立法的特色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民族间的不平等。元初将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七、明清
1、《大明律》,7篇,(名例、吏、户、礼、兵、刑、工)。
2、《明大诰》,朱元璋亲自制定,是明初一种刑事法规。对原有刑罚一般都加重处罚,而且滥用法外之刑。反映了朱元璋“重典治世”的思想。
3、《大清律例》,篇目与《大明律》基本相同,是中国历史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除律典外,清代还有例,例分为:条例、则例、事例、成例。
4、会典,明清两代都有会典,会典属于行政法的性质。刑法
一、秦代的罪名与刑罚:秦代的刑罚适用原则:一共有八个方面的原则,特殊的地方在于秦刑事责任能力的确认以身高为标准。
二、汉代的刑制改革:景帝颁布《箠令》,规定了刑具的规格,这次刑制改革为结束奴隶制肉刑奠定了基础。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刑法制度
1、《魏律》依据《周礼》“八辟”制度正式规定了八议制度,内容为:亲、故、贤、能、功、贵、勤、宾。
2、《北魏律》和《陈律》正式确立了官当制度,允许官吏以官职抵罪。
3、《北齐律》首次规定了“重罪十条”,它是后世“十恶”的前身。其内容为: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
4、刑罚制度改革:(1)规定绞、斩等死刑制度(2)规定流刑:北周把流刑规定为五种。(3)规定鞭刑与杖刑:北魏开始,北齐和北周继续采用。(4)废除宫刑。
5、《晋律》和《北齐律》相继确立“准五服制罪”的制度。
6、北魏太武帝时正式确立了死刑复奏制度,为唐代的死刑三复奏打下了基础。
四、《唐律疏议》中的刑法制度
1、“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2、“六杀”:谋杀、故杀、斗杀、误杀、过失杀、戏杀。
3、“六赃”:受财枉法赃、受财不枉法赃、受所监临、强盗、盗窃、坐赃。六赃的分类与按赃值定罪的原则为后世所继承,在明清律典中均有《六赃图》的附配。
4、保辜:对伤人罪的后果,不是立即显露的规定加害方在一定期限内对被害方伤情变化负责的一项特别制度。
5、“五刑”:承用《开皇律》笞、杖、徒、流、死五种刑罚,但规格有所变化。
6、刑罚原则
(1)区分公私罪的原则。公指缘公事致罪而无私曲者;私指不缘公事而自犯和虽缘公事意涉阿曲两种情况。(2)自首原则(3)类推原则(4)化外人犯罪(注意)
五、宋、元的法律制度
1、宋代刑罚的变化(1)折杖法:除死刑以外,其他笞、杖、徒、流四刑一律折换为臀杖和脊杖,杖后释放。(2)配役:渊源于隋唐的流配刑。配役在宋代多为刺配。刺配源于后晋的刺面之法。(3)凌迟:源于五代的西辽,宋仁宗时适用凌迟刑,神宗熙宁后成为常刑。至南宋,在《庆元条法事类》中,正式作为法定刑的一种。
六、明清的刑法制度:
1、*党罪与充军刑:*党罪创立于洪武年间。充军刑是指强迫犯人道边远地区服苦役,远指4000里,近指1000里,并有本人终身从军与子孙永远充军的区分。
2、《大明律》在名例篇中规定了刑罚从重从新原则。
3、与唐律相比较,《大明律》在刑罚上的一个特征是“重其所重,轻其所轻”。民事法律制度
一、西周
1、契约法规:
(1)买卖契约为质(长,奴隶、牛马)剂(短,兵器、珍异之物)
(2)借贷契约:傅(债的标的,权利义务)别(简札中间写字,一分为二)。
2、婚姻制度:(1)婚姻缔结原则:一夫一妻、同姓不婚、父母之命。(2)婚姻成立的程序: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3)婚姻关系的解除:七去(允许解除的条件)和三不去(禁止解除的条件)
3、继承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
二、宋代:继承除沿袭以往的遗产均分制外,允许在室女享受部分财产继承权,同时承认遗腹子与亲生子享有相同的继承权。至南宋又规定了绝户财产的继承办法。绝户继承主要通过设立继承人,有立继(夫亡妻在,妻子为丈夫立继)和命继之分(夫妻俱亡尊长亲属为死者创设继承人)。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关沿革:
1、中央司法机关:历代在中央都是皇帝掌握最高的审判权。此外还有专门的司法机关。西周司寇→秦汉廷尉→北齐的大理寺→唐时的三司(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宋在唐三司的基础上增设审刑院→明代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和廷杖、厂卫司法。
2、地方司法机关:(1)西周:士师、乡士、遂士。(2)秦汉:郡守县令监理司法;基层设乡里组织,负责本地治安与调解工作。(3)唐代地方司法机关仍由行政长官兼理。同时州设法曹参军或司法参军,县设司法佐、史等。县以下乡官、里正对犯罪案件具有纠举责任,对轻微犯罪与民事案件具有调解处理的权力,结果须呈报上级。(4)宋在太宗时起在州县之上,设立提点刑狱司。(5)明朝在省设提刑按察司,有权判处徒刑及以下案件,徒刑以上案件须报送中央刑部批准执行。(6)明朝还在各州县及乡设立“申明亭”,张贴榜文,申明教化。(7)清朝,地方司法分州县、府、省按察司、总督(及巡抚)四级。(注意其管辖的案件的不同:州县是所有案件的第一审级,并有权审结判处笞杖刑的案件,大多数是民事案件,然后把自己无权的案件逐级上报,这样徒刑案件至督抚,军流案件至刑部,死刑案件至皇帝。)
二、诉讼制度
1、西周:(1)民事案件为讼,刑事案件为狱;断狱与听讼(2)五听(辞、色、气、耳、目); 五过(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 三刺(群臣,官吏,国人。)
2、秦代的公室告与非公室告
3、汉代的司法制度:
(1)春秋决狱:其特征是根据《春秋》等儒家经典论心定罪。是汉律儒家化在司法领域的体现。(2)秋冬行刑:理论基础是天人感应理论,行刑必待秋冬以顺应天意。唐律中的“立春”后不决死刑,明清的秋审制度皆本源于此。
4、唐代的司法制度:(1)“三司推事”;(2)刑讯与仇嫌回避原则:《唐六典》第一次规定了法官回避制度。
5、宋代的翻异别勘与证据勘验制度
6、明清的会审制度:注意会参加的官员。清代的秋审和朝审后案犯分为: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嗣。
(1)明:九卿会审、朝审、大审。(2)清:秋审、朝审、热审。
近代部分
这部分主要掌握变法修律的过程及现代法律体系在中国的建立过程。
一、预备立宪:
(1)颁布了两步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近代中国第一个宪法性文件)和“十九信条”
(2)在中央设咨政院(中央咨询性机构),在地方设资议局。
二、修律的主要成果:
(一)制定法律
1、刑法:《大清现行刑律》(注意其变化:改律名为刑律;取消了六律总目,将法典各条按其性质分隶30门;对纯属民事性质的条款不再科刑;增加了新的罪名。)和《大清新刑律》(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
2、民商事法律:《大清商律草案》和《大清民律草案》。
3、诉讼法律与法院编制法:(1)诉讼法:《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遭到保守派的否决)、《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六编)与《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四编)(2)编制法:《大理院编制法》、《各级审判庭试办章程》、《法院编制法》。
(二)司法制度方面的变化:
1、司法机构的变革: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的司法行政事务;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审检合署;实行四级三审制;规定法官和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改良监狱及狱政管理制度。
2、领事裁判权(确立于《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税则》和《虎门条约》)与观审和会审公廨。
三、民国时期的宪法:(注意其内容、特征与意义)
(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二)“天坛宪草”(又称《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北洋政府的第一部宪法草案)与“袁记约法”(《中华民国约法》)
(三)“贿选宪法”即《中华民国宪法》(近代中国第一步正式颁行的宪法)
(四)1947《中华民国宪法》:“二重性”。
第五篇:法制史论述题总结
1.成文法颁布的意义
第一,制定和公布成文法是法制改革的一次重大胜利,是春秋时期社会变革的深刻反映.第二,制定和公布成文法对贵族阶级的特权进行了限制 第三,制定和公布成文法结束了法律高深神秘的状态,使法律走向了公开化,打破了贵族阶级对司法的垄断,是我国古代法制史上的重大进步。第四,制定和公布成文法是对传统法律观念、传统法律制度以及传统社会秩序的一种否定。第五, 制定和公布成文法,标志着法律观念和法律技术的进步。第六, 制定和公布成文法,为战国时期及以后的封建成文法的发展与完善积累了经验.并标志着以封建社会关系为内容的成文法律体系开始走向中国法律的历史舞台。
2.《法经》的特点:
1、以镇压盗贼为首要任务;
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李悝
2、反对奴隶主等级特权;
3、重型主义;
“以刑去刑”
4、诸法合体,具法列后。
3.春秋决狱的作用
正面
“春秋决狱”的核心是“论心定罪”,也就是按当事人的主观动机、意图、愿望来确定其是否有罪及量刑的轻重。春秋决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刑罚株连家族的问题,对减轻秦朝以来的严酷法律制度有一定的帮助。“春秋决狱”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当时的汉朝政权统治,并将儒家思想带进法律之中,进一步加强儒家思想对统治阶级的影响力。负面
但由于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及模糊性,尤其是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也模糊处理,也为后世的“文字狱”等统治者的主观意愿断案甚至是为惩罚某人而定罪提供一定的依据。其实际上是扩大了断案者的主观判断影响力,也使断案产生了一定的随意性,从而给最终的断案结果带来负面影响。
4.两汉的定罪量刑原则
(1)责任年龄
(2)法律时效
(3)亲亲得相首匿——指一定范围的亲属之间除谋
反、大逆以外,可以互相隐匿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
(4)上请——即有罪先请,指某些官僚贵族犯罪后,一般司法机关不得擅自处理,须奏请皇帝,根据其与皇帝的亲疏远近、官职高低、功劳大小,决定刑罚的适用及减免。
5.八议的内容
“八议”是指八种人犯罪享有法律上的特权,即必须先请示皇帝之后才能进行了审理,司法官员不得擅断。
(1)议亲,皇帝的近亲属;
(2)议故,皇帝的故旧;
(3)议贤,朝廷认为有大德行的贤人君子;
(4)议能,在政治、军事方面有大能的人;
(5)议功,对国家有大功勋的人;
(6)议贵,达到一定级别的高级官僚;
(7)议勤,为国家工作有大勤劳的人;
(8)议宾,前朝皇帝及其后代。
6.“五服制度”即以服制定罪量刑入律
服制,是以丧服为标志表示亲属间血缘亲疏及尊卑,共分五等,故称“五服”:斩榱、齐榱、大功、小功、缌麻。
依据服制原则,定罪量刑是:服制愈近,即血缘关系愈亲,以尊犯卑者,处刑愈轻;相反,处刑愈重。服制愈远,血缘关系愈疏远,以尊犯卑,处刑相对加重;以卑犯尊,相对减轻这一制度被以后律典沿袭,明清时期并绘制“五服图”置于律首。
7.《唐律疏议》: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8.。同居相隐不为罪
这一原则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三类不同人员,分别适用不同的原则:
(1)“同财共居”而不论是否同一户籍,有无服制关系的“同居”亲属,大功以上内亲,外祖父母,外孙,孙媳,夫之兄弟及兄弟之妻等近亲,他们之间有罪相互容隐,依法不予论罪;
(2)小功以下亲属之间有罪相互容隐,比照普通常人减轻三等处罚;
(3)奴婢为主人隐匿罪行,也依法不予论罪。
但是,凡犯有谋反,谋大逆,谋叛三种十恶重罪者,不在相互容隐之列。
9、保辜制度
指对伤人罪的后果不是立即显露的,规定加害方在一定期限内对被害方伤情变化负责的一项
特别制度.具体规定:手足殴伤人限十日,以他物殴伤人者二十日,以刃及汤火伤人者三十日,折跌肢体及破骨者五十日.“在限定的时间内受伤者死去,伤人者承担杀人的刑责;限外死去或者限内以他故死亡者,伤人者只承担伤人的刑事责任。
10.唐律的特点
1、规范详备、科条简要
2、中典治国、用刑持平
3、诸法合体、以刑为主
4、依礼制刑、礼法合一
坚持以礼为纲的指导思想;
其法律条文皆“一准乎礼”。
11.唐律的历史地位
1、唐律是一部完备的具有代表性的封建法典,在漫长的封建法制发展史中,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
2、唐律标志着封建法制的成熟与完备,是中华法系的代表。
3、唐律对亚洲许多国家的封建立法也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12.编敕
“编敕”宋朝将皇帝散敕加以汇编,使之上升为普遍性、经常性法律的立法程序。编敕地位的提高,反映出皇帝立法权的加强。
宋朝从“律敕并行”,到“以敕代律”,虽然《宋刑统》的大法渊源地位形式上未变,但皇帝的编敕内容,不断冲击《宋刑统》。
13.《大明律》的特点:
1、以六部为划分标准;
2、层次分明:篇——门——条;
3、附有图表:五刑图、服制图、六脏图等。
14.明律的特点:
1严酷镇压危害君主专制统治的反抗行为;
2、严惩侵犯地主阶级财产的行为;
3、严禁臣下结党和内外官交结;
4、严厉惩治贪官污吏;
5、加强对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
15.九卿会审
九卿会审是清代集中九位中央长官,组成临时最高法庭,对各地上报的绞监候、斩监候案件实行复审的制度。
“九卿”包括六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秋、朝审通常都有九卿参与其中。
16.明末清律的特点
1.在立法指导思想上,清末修律自始至终贯穿着“仿效外国资本主义法律形式,固守中国封建法制传统”的方针。
2.在内容上,清末修订的法律表现出封建专制主义传统与西方资本主义法学最新成果的奇怪混合。一方面,坚行君主专制体制及封建伦理纲常“不可率行改变“,在新修新订的法律中继续保持肯定和维护专制统治的传统;另一方面,又标榜”吸引世界大同各国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
3.在法典编纂形式上,清末修律改变了传统的“诸法合体” 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差别与不同,分别制定、颁行或起草了宪法、刑法、民法、商法、诉讼法、法院组织等方面的法典或法规,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的雏形。
4.它是统治者为维护其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在保持君主专制政体的前提下进行的,因而既不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也没有真正的民主形式。
17清末变法修律的主要影响
1.清末修律标志着延续几千年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不仅传统的“诸法合体”形式被抛弃,而且中华法系“依伦理而轻重其刑” 的特点也受到极大的冲击。中国传统法制开始转变成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显著特点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法制。
2.清末变法修律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通过清末大规模的立法、参照西方资产阶级法律体系和法律原则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法律制度和司法体制,对其后民国政府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3、清末变法修律在一定程度上引进和传播了西方近现代的法律学说和法律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向国内介绍和传播西方法律学说和资本主义法律制度。、清末变法修律在客观上有助于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近代化。
18.领事裁判权,外国人成为被告时,如其本国与中国订有不平等条约,中国法庭则无权裁判,只能由其本国领事按其本国法律裁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要特点:
(1)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
(2)进一步扩大参议院的权力。
(3)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
历史意义:
(1)在政治上,它以根本法的形式宣判了清王朝的死刑,废除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2)在思想上,它改变了人们的是非观念,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从此以后,民主共和思想成为中华大地上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3)在文化上,促进了文教事业的发展,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
(4)在经济上,它确认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合法,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5)在对外关系上,它宣告中国是一个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有利于防止帝国主义的侵略;
缺陷:
对外,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表明南京临时政府对帝国主义还抱有不切实际的某些幻想,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软弱性;
对内,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没有规定平均地权,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
20.三三制
“三三制”政权作为一种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从制度上为党外人士进入政权并占有一定比例提供了保障。这对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和团结各阶级、阶层、党派和团体参与抗战,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三三制”政权的成功实践,不仅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还为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进行了初步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