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矿业大学全省创业教育示范校建设推进会交流材料(20110529)
整合优势资源共铸教育合力
积极构建“政府-高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模式
中国矿业大学
(2011年5月29日)
三年来,我校秉承“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的大创业教育理念,坚持“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的指导思想,坚持培养创新、创业、创优“三创”人才的目标定向,以建设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为契机,把创业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积极构建“政府-高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模式,形成了政府推动、学校主动、社会互动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整合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构建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模式
我校通过系统科学全面地把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把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切实把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致力于提高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是构建“模块化”创业教育课程。1996年,我校在全国率先将《创造学》课程列为全校公共基础必修课,2008年在本科培养方案中设置“创新创业教育模块”,涵盖创业意识类、创业技能提升类、创业实践类三大课程群,先后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必修 1
课12门,选修课21门。按照打造校内精品课程、争创省级精品课程的目标,加强了“创新创业教育模块”,自编或参编创新创业类教材9部。
二是实行“项目化”创业教育活动。我校对大学生创业活动实行项目化管理,主要分为基本实践能力训练、综合实践能力训练和研究创新实践能力训练三个阶段,通过组织大学生参与创新计划等“五个计划”来予以落实。三年来,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115项、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72项、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823项、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和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1000多项,每年有4000多名学生参与,累计资助项目经费475万元。
三是实施“双导师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长期以来,理论知识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综合型师资匮乏,制约了创业教育的开展。为此,我校实行校内教师和现场导师联合指导的“双导师制”,组建了一支90多人的创业导师队伍,加强大学生创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充分重视和发挥辅导员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全校150多名辅导员已成为了大学生创业梦想的启发者、创业生涯规划的辅导者、创业政策的宣传者、创业信息提供者、创业发展的咨询者、创业能力的培养者、创业实践活动的指导者。
四是实施科研创新“学分制”,激发创业主体活力。我校设立“科研创新”学分,在学分管理规定中明确提出实行创新成果学分奖励制,对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各类竞赛奖项,按照奖项等级分别奖励相应的学分,对获得发明
专利或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的,也记录相应的学分。科研创新环节超过2学分的,经学院批准可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公选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学分,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依托行业和企业集成优势,积极构建实验、实训、实践相衔接的大学生创业技能提升模式
我校发挥办学特色优势,依托董事会和煤炭行业骨干企业等优势资源,加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形成了创业实验、创业实训、创业实践相衔接的创业技能提升模式。
一是依托校内重点实验室,建立了一批开放式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验基地。如投资100多万元的企业经营管理模拟实训室、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室等,免费供大学生创业团队使用。学校还充分发挥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功能,实现学科引导创业教育、科研带动创业教育。
二是依托董事单位和行业骨干企业的资源优势,建立了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训基地。如与兖矿集团、徐矿集团等董事单位建立了15个创新实践教育基地;与徐工集团等社会知名企业建立了4个国家级“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6个省级“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10个市级“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
三是依托学校学科优势成立的科技型企业,建立了一批专业特色明显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如依托安全工程学科成立的徐州博安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电气工程学科成立的徐州中矿大传动与自动化有限公司,机械工程学科成立的中矿科光机械有限公司,已经成为相关专业大学生创业团队的首选创业实践基
地。
此外,经徐州市政府批准,我校将在文昌校区西门沿街建设“学府创业新天地”,规划建筑面积达平方米,将为学生创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
三、依托政府创业政策优势,积极构建“模拟创业”、“孵化创业”和“产业化创业”的分层次创业扶持模式
徐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工作,在政策体系、场地建设、教育培训、资金支持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创业扶持体系,成为了全国大学生创业首选地。我校积极利用徐州市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绿色通道”,充分借助徐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和大学生创业园“一站式”创业服务功能,为大学生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一是校内全真环境下的“模拟创业”扶持。对具有强烈创业意愿或拥有较好创业项目,但不具备创业条件的创业团队和个人,鼓励在校内开展全真环境下的“模拟创业”。目前,我校在南湖校区建成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可容纳30多家创业团队的“大学生模拟创业实践园”,首批21家大学生模拟创业团队已经进驻。
二是创业园区内实操环境下“孵化创业”扶持。对完全具备创业条件的创业团队和个人,鼓励他们进驻“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园”和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大学生创业园”,享受从工商注册、税收登记、资金资助、贷款融资、法律服务、财务代理等方面“一站式”创业服务,尽快孵化发展。目前,由我校学生创建的30个创业企业在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园孵化,28个创业企业在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孵化。
三是优秀创业企业的产业化发展扶持。对科技创新能力强,经过大学生创业园成功创业孵化的优秀创业企业,我校积极鼓励其进入“徐州市大学生创业产业园”进行产业化发展。今年4月,我校和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一起与铜山区政府签订“5+1”科技创新联盟工程协议,共同为培养创新创业技术人才和研发队伍提供技术支撑。目前,我校已有家创业企业进驻“徐州市大学生创业产业园”。
四、创业教育成绩斐然,创业活动蓬勃开展
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创业教育顺利推进,初步形成了校地联动、校企互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普及型的创业意识教育、精英型的创业技能训练和实战型的创业实践扶持协调发展的分类别教育格局,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明显提升。近年来,全校大学生在各类创新创业类大赛中屡获佳绩。“十一五”期间,全校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类奖励1700余项,发表论文290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800余项。
大学生创业活动蓬勃开展,涌现出了一批创业成功典型。有依托兴趣、教育孵化的凯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有依托竞赛、基地孵化创业的徐州心泰未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有依托专业、教师帮扶创业的恒盛通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有依托项目,基地孵化的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绝大部分大学生创业企业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也有力推动了就业工作。“基层就业、岗位创业”成为广大毕业生就业的主动选择。多年来,我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70%以上的毕业生主动选择到基层一线建功立业,进一步扩展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下一阶段,我校将在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和徐州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进一步深化落实建设要求,注重实效、扎实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各项工作,努力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第二篇:中国矿业大学大力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中国矿业大学大力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浏览字体: 大 中 小】 2014-02-20文章来源: 教育部
教育部简报〔2014〕第5期
中国矿业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校内外资源整合,大力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取得良好效果,2013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到98.33%。
开展“三层次”教育,增强教育实效。一是普及式创业意识教育。编著出版《创业学概论》教材,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创业基础》、《管理学》、《创造学》等课程,着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二是个性化创业技能训练。选拔有明确创业意愿的大学生进入创业教育学院学习,并配备创业导师,通过导师制辅导和项目化实践,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三是实战型创业实践扶持。对经过创业教育学院选拨、创业项目论证的创业团队和个人,实行“创业实训”、“模拟创业”、“孵化创业”三级创业扶持,指导和帮助大学生成功创业。
构建“三类型”平台,促进创业实践。一是资助项目平台。先后设立“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每年资助4000多名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累计资助经费470多万元。二是竞赛活动平台。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龙头,以大学生科技文化节为载体,以大学生实践创新论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为抓手,加强创新创业活动平台建设,平均每年有5000多人次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三是实训基地平台。依托该校董事单位建立20多个国家级、省级、市级“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和30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科技成果孵化基地。
提供“三维度”保障,营造良好环境。一是政府支持。徐州市政府每年提供2到10万元不等的创业扶持资金,给1000名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免费创业教育培
训。二是学校推动。该校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通过讲授创业知识、开展创业实践、组织创业比赛、设置创新学分、资助创业项目等措施,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三是社会参与。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创业企业提供3年免费孵化场地和一站式创业服务,并设立“汇合大学生创业人才奖”,对优秀创业团队进行奖励。
第三篇:推进会交流材料
开拓创新
扎实推进
努力完成全年劳动保障工作目标任务
——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推进会交流材料
2012年上半年,文水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社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实践,认真组织落实,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社会效益明显。现总结上半年我县劳动保障工作并提出下半年的工作计划。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促进城乡统筹就业服务
2012年,我县把扩大和稳定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贯彻“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促进就业政策。上半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456人,完成目标任务的64%;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74人,完成目标任务的50%;创业带动就业318人,完成任务的64%,转移农村劳动力1757人,完成任务的5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1%。另外,完成创业培训3期,组织大学生村官培训一期90人,完成职业技能鉴定70人,完成工伤认定39例。
(二)加强社会保险体系建设
为贯彻落实省、市社会保险全覆盖的要求,我县年初专门制定出台了《文水县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县长助理为组长、劳动保障局局长为副组长的领导组,提高了重视程度,加大了征缴力度,促进了扩面速度,加快
了工作进度,完成情况初见成效,成绩还是有目共睹的。
1、巩固企业养老保险
截止6月底,共收缴养老保险金1172万元,新增企业1户,人数29人,新增灵活就业人员46人,新增退休人数208人,为退休人员发放2900余万元养老金。
2、扩大失业保险
民营企业是我县失业保险基金征缴的主体。在县劳动保障工作会后,对我县30户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用工情况、工资收入情况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开展面对面、1对
1、实打实的服务。到目前为止,共收缴失业保险基金6.5万元。到五月底,为农机公司等三户企业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待遇资金68万余元,保障了失业职工的生活。
3、完善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1)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6月,参保单位有248个,参保人数18358人,基金收入639万元,其中财政拨款200万元;统筹基金支付住院502人次355万元,个人账户支付509万元。(2)城镇居民参保人数2.33万人,住院报销281人次168万。(3)离休干部医药费报销140万元,伤残军人报销12万元,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医药费报销13万元。
4、强化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1-6月基金收入7万元,报销21人5.5万元。
5、加强工伤保险
截至目前,参保人数6134人,征缴基金198万元,工伤(亡)事故报告39次,认定为工伤的12人,工亡1人。发放工伤(亡)待遇26万余元,其中医疗费用12.9万余元,伤残补助金7万余元,伤残津贴2万余元,护理费用1万余元,定期待遇供养亲属抚恤金2.6万余元。
6、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截止目前,新农保参保人数14.6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70%,全县年满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的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1-6月份的养老金全部发放到位。通过对死亡注销人员信息进行比对核查,及时终止1102名已死亡人员待遇。
(三)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加强宣传力度,强化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 加强宣传,强化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促进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利用多种方式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营造依法用工和自我维权的社会氛围;二是利用劳动监察两网化管理基础加大宣传力度,从源头上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三是直接到用人单位、农民工集中地进行劳动法律法规讲解,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劳动违法案件的发生。
2、加强劳动监察执法,深入开展日常巡查监察执法 截止6月中旬,主动监察各类用人单位214户,审查用人单位规章制度147条,纠正违法条文39条,补签劳动合同2697份,有43家严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用人单位被依法立案。截止6月中旬,共接受日常举报投诉案件21件,立案16件,目前已结案15件,法定期限内结案率100%,为劳动者追讨工资42万元,涉及劳动者119人;通过信访及省市转来举报投诉案件12件,规定时效内结案12件,结案
率100%,涉及劳动者2185人,所有答复均得到当事人的满意回复,体现了快立案、快协调、快解决的处理原则,及时消除了不安定因素。开展专项检查活动。一是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专项行动。对我县职业介绍场所和用人单位的招用工行为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查,打击了非法职介、违法职介和通过招用工骗取钱财等违法活动。二是开展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清查专项行动。从2012年3月至6月,组织开展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清查专项清查工作。采用单位自查、各乡镇所普查和劳动监察大队督查、抽查的方式进行,为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和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按照市局要求进行县与县之间交换检查。三是配合专项检查组对各乡镇所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活动情况暨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情况清查专项行动进行督查。
3、加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力度,着力提高案件处理能力
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制体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全系统高度重视来信来访工作。建立信访工作责任制,确定归口办理、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上半年共接到信访案件60件,已全部办结。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避免了突发事件的发生。
4、加强信访接待工作,改进服务态度
自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活动以来,劳动保障局共受理95件劳动争议案件,其中收到市委书记、市长,县委书记、县长公开电话56件,涉及人数298人,答复率100%;共成功调处(解)劳资纠纷35起,涉及劳动者2150人,追讨欠薪15余万元;仲裁裁决2件,调解2件,涉及农民工19人,涉及金额18余万元,化解率达100%,有力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以下四个成功化解案件,有力地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加强自身建设
1、积极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和“整治吃拿卡要,创优发展环境”活动,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各级会议精神和各项廉政纪律,把教育活动和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严肃上下班纪律,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按时办结制等制度,创先争优,激发全体干部职工工作热情,增强工作动力,强化为民服务意识;积极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参加市政广场宣传活动,彻底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劳动保障新形象。
2、劳动保障信息宣传工作
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劳动保障工作情况,便于把握全局工作动态,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掌握工作重心和调整工作方向,从2012年起,我局开办了《文水劳动保障信息》专刊。截至目前,已印发了20期,共编发信息(专题)52条,其中23条信息先后被中国劳动保障报、山西黄河新闻网、吕梁日报、吕梁网、县政府网、今日文水等媒体采用或转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对树立劳动保障部门的形象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存在的困难和主要问题
(一)社保扩面征缴难
今年我县经济发展持续缓慢,企业经营不景气、参保意识淡薄,社会参保氛围不浓厚,社保扩面征缴困难重重。
(二)统筹城乡就业难
由于县域经济的不景气,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少,就业面窄;加之新增适龄就业对象多,而我们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缺乏针对性,效果不佳,就业优惠政策落实欠到位,工作十分被动。
(三)医保服务监管难
1.我县财政十分困难,医保统筹基金连年投入不足,尽管财政今年增加了医保统筹预算,但还是不能满足社会医疗保障的需求,基金支付压力大。
2.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少,征缴难度大。3.因监管手段单
一、执法力量薄弱,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管理难度较大。
(四)劳动执法维权难
目前,劳动关系日趋复杂,不依法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规避社会保险义务等问题在用人单位普遍存在,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增长,侵权案件不断增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十分严峻,企业改制所带来的深层次问题日趋明显。加之,劳动监察执法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队伍建设滞后,执法力量薄弱、执法手段单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难度越来越大。
(五)再就业资金缺口大
目前,我县再就业资金仅剩200余万元,而需求资金量非常大,具体是:①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800万元;②企业社保补贴200万元;③公益性岗位补贴400万元;④各类培训补贴100万元,共需1500万元。资金缺口1300万元,希望能得到上级的支持拨付。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上半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下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抓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
1、抓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这项工作中还存在着培训对象不实、培训方式单
一、重塑性不强等诸多的问题和困难,需要解决和完善。我们一定要向先进县市学习和借鉴,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2、抓职业介绍工作
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主渠道作用,加大组织职介会、招聘会等活动的力度。同时发挥好私立职业介绍机构的灵活作用,弥补公共就业服务的不足。
3、抓就业专项资金管理
用实用活用好每一分就业资金,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确保我县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二)抓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
1、抓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下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
征缴工作力度,进一步规范经办程序,力争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抓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
今年以来,我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工作存在很大困难,我们将抓住秋季学生入学的有利时机,积极与教育部门协调,确保今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3、抓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的扩面征缴工作
下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征缴措施,落实责任,加强征缴,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4、抓社保基金监管
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日常稽核和专项检查力度,建立内审监管制度,确保基金安全。
(三)抓执法维权措施的落实
1、抓劳动保障监察执法
重点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督促规范用工,在全县各类企业中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从根本上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下半年我们将重点对砖厂、石料场、石灰厂等非煤矿山企业进行专项检查,确保这一领域安全。
2、抓源头治理
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工资的问题,制定出台《工资保证金制度》以及实施细则,完善农民工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职责。
(四)抓机关作风建设
1、抓教育,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
开展人性化管理,变单纯的处罚为教育处罚相结合,变单纯的堵为疏堵相结合,变单纯的环境整治为软硬环境建设相结合。
2、抓纪律,杜绝粗暴执法行为
严禁故意损坏管理对象物品,严禁吃拿卡要,严禁不按程序执法。
3、抓责任,提高执法效率
各下属单位一把手为作风建设第一责任人,谁出问题谁负责,谁的范围谁负责,谁的人出了事谁负责。对影响恶劣的违纪事件,单位评先时一票否决,并依法追究领导责任。
4、抓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一方面加强思想教育,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培养队伍艰苦奋斗精神;另一方面抓好岗前培训,牢固树立“严格执法显威信、文明执法树形象、规范执法见成效、公正执法聚人心”的观念,解决执法技巧等问题。
文水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一二年八月六日
第四篇:机关作风建设推进会交流材料(发改委)
创新方法抓服务 优化服务促发展
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6年8月11日
今年以来,我委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创效能机关、促率先崛起”的机关作风建设中,紧紧围绕“两个年”活动,结合部门实际,抓住服务这个核心,突出服务过程中的效率、质量和水平三个环节,扎实有序推进,在转变作风、优化服务、促进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十一五”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荣获“全省发改委系统‘十一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综合优秀奖”;“百项”重中之重实施项目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百项”重大前期项目特别是“三线一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取得新突破;新农村示范区建设争取到省发改委在试点、规划、项目、改革、协调五个方面的重点支持,并被列入全省新农村建设规划试点市和主体功能区划试点市,“一区一镇一村”结对共建试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率先在全省开展了“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推行收费公示制度等工作得到省物价局充分肯定;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工作取得新成效,争取到土地指标3900亩和国债、省补助资金3016万元。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重点,在协调服务上下功夫
我们始终把握“项目推进”这个重点,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狠抓项目的谋划、争取和组织实施,着重完善了“三个机制”。
一是完善项目编制的牵头协调机制。以系统管、综合管、牵头管、合作管和服务管的方式,按照“早安排、早启动、确保开门红”的要求,在充分酝酿、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于元月中旬编制下达192项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同时,加大向上争取力度,今年已有57个项目进入省重点计划单子,其中22个为新增项目。
二是完善重点项目实施的跟踪服务机制。以市领导联系制、“双百”项目直报制、项目推进例会制、重大问题限期办结制及重大项目全程跟踪办理制等形式,协调有关方面,着力做好192项重点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百项”前期项目的推进工作,突出“六个百亿”工程这个重点,把项目前期、实施、跟踪、监督、绩效评估抓紧、抓实,初步形成了大合唱、大推进、大建设的工作局面。上半年,全市重点建设实现投资81.5亿元,完成计划的50.7%,同比增长14%,居全省第5位。其中“百项”重中之重实施项目实现投资58.9亿元,完成计划的52.9%;“百项”重大前期项目完成全年工作目标的53%。同时,进一步完善项目储备库,形成了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研究一批、储备一批的梯度推进、滚动发展的格局。目前,全市已有总投资1.5亿以上储备项目460个,计划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元。
三是完善重大项目管理的监督检查机制。以简报形式,每月对重点项目的投资情况、开工情况、施工进度进行通报,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定期召开县区和部门碰头会,查找问题,分析成因,提出建议,督促整改。同时,按照国家、省发改委的要求,落实宏观调控政策,认真做好51项投资亿元以上的新开工项目的自查工作,确保了我市重点建设的有序推进。
二、攻克难点,在优化服务上下功夫
我们把抓协调、攻难点、求突破作为转变机关作风,促进加快发展的重要方面。
一是转变职能强服务。土地供应、资金筹措、征地拆迁是推进重点建设的三大难点。针对我市农保率高,土地折抵指标少,项目用地十分紧张的状况,我们一方面强化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引导,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和体系的规划与建设,另一方面切实转变职能,加大“跑部进厅”力度,争取更多重点建设项目进入省重点计划单子,缓解用地紧张矛盾。全市有57个省重点项目争取到土地指标3900亩。针对部分项目资金筹措难度加大的状况,我们一方面积极向上衔接汇报,争取国债、省补助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参与组织召开经济金融发展银企洽谈会,牵线搭桥,推介项目。今年以来,全市争取到近30个项目的国债和省补助资金3016万元,有10家金融机构与我市22家企业现场签约资金近11亿元。针对部分拆迁户要价高,拆迁难度大的状况,我们及时召集县区和市级部门会商对策措施,及时消除项目推进中的不和谐因素。
二是创新方法优服务。在项目审批管理中,我们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制,对企业自主投资在产业政策上属于鼓励类的建设项目,一律实行备案制。审批程序由3道简化为1道,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办理时限由15天缩短为1天,做到当天受理当天办结。对企业投资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及外商投资项目,采取核准制;审批程序由3道简化为1道,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办理时限由法定的20天缩短为5天,严格按照承诺时限执行,大大简化了审批程序,缩短了审批流程,方便了业主。
三是依法行政促服务。积极推进收费“阳光工程”,对中央和省公布取消的收费项目进行逐项清理,并汇编成册,在网上进行公示;对我市3000万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的收费进行摸底调查,向42家企业发放缴费情况调查表,并全面核查了5家工业企业从立项到竣工过程中的缴费情况,在全面梳理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对18项涉企收费提出了减免优惠意见建议,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广泛开展价格咨询宣传,在927个行政村、129个社区建立了收费公示栏,发送收费公示手册2000余册,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价格维权意识;加强价格举报工作,认真办理各类价格咨询及投诉举报件184起,查处价格违法案件26起,退还用户金额3.97万元,维护了群众利益。
三、强化责任,在主动服务上下功夫
抓机关作风建设,制度是保证,关键在于人。我们从一开始就围绕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精英团队目标,高度重视机关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学习、强化责任,提升服务发展素质。按照市委的要求和学习计划安排,采取委领导带头讲、中层干部轮流讲、邀请有关领导专家讲的“三讲”学习辅导方式,共落实了8个机关学习日。通过狠抓学习,确保了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思想上的统一、理论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坚定,强化了服务发展的主体责任。
二是建章立制、强化考核,激发服务内在动力。在原有7个系列30多项制度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落实,一手抓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的实施,按照“一岗双职”的要求,委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处室单位负责人层层签订了责任状,使人人肩上都有担子。同时,从今年4月份开始,试行了工作绩效考核办法,改“年终一次性算总账”为“每日考勤、每月汇总、每季考评、年终综合、赏罚分明”,进一步调动了全委同志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转变作风、深入调研,提高服务基层水平。今年以来,围绕规划编制实施、重点项目推进、新农村建设、价格服务等工作重点,由委领导带队,先后有87批次、201人次、共64天时间,深入县区、企业、项目现场、社区、乡镇、村庄等进行调研、检查和现场办公,确保了机关作风建设与业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四是依法行政、接受监督,塑造服务良好形象。我们十分重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价格法》等法律法规办理项目审批、价格监管等事项。注重自觉接受社会和内部的各层次监督,坚持定期听取19位监督员的意见建议,采取“八个途径”查找问题,按照“五个一批”整改方案,狠抓落实,取得了较好成效。
领导和同志们,我委前阶段机关作风建设尽管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兄弟单位相比,特别是对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和群众愿望,还有不少差距。这次会议后,我们将结合实际,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积极参与市级机关部门及涉企科级岗位评议活动,自觉接受企业和群众评议,进一步突出重点,加大力度,狠抓落实,为我市“增强三力、率先崛起”作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机关作风建设推进会交流材料(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提高把关服务水平
促进XX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
XX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2006年8月11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创效能机关,促率先崛起”主题,以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文明”的机关为目标,加强内部管理,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外贸经济加快发展。据统计,今年1-6月共检验检疫出入境货物3万批,货值7.75亿美元, 同比增长30.6%和35.8%。签发普惠制证书10011份,签证金额为2.36亿美元,同比增长7.10%和5.02%;签发一般产地证4871份,签证金额为1.36亿美元,同比增长30.48%和23.48%。下面将我局服务外贸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1、扶优扶强服务外贸。全市作风建设动员大会召开后,我局迅速行动起来,决定开展“扶优扶强,服务外贸”活动。从2005全市出口商品实施法定检验检疫、出口量排名前50位的企业中,根据其管理、质量、诚信、守法等方面情况选择了20家出口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制定了“扶优扶强、服务外贸”十项便利服务措施。召开了“扶优扶强、服务外贸暨绿色通道企业颁证会议”进行宣贯。建立了局党组各成员与列入“扶优扶强”企业的联系制度,定期走访,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完善服务。发放了“扶优扶强工作联系卡”,企业凭联系卡优先受理报检、优先实施现场检验检疫、优先安排实验室检测、优先实施审单核放、优先办理签证。以及确定了无节假日预约服务、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全天候、无假日”办理检验检疫和签证通关业务等待遇和措施,方便了企业通关,在出口企业中产生了较大反响,激发了企业争优创优的积极性。
2、争取支持促进发展。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关于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支持XX经济社会发展的批示精神和工作要求,及时向省局作了专题汇报,省局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及时地出台了《支持XX市地方经济加快发展的八项措施》,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表扬和肯定。为切实贯彻落实好省局采取的八条支持措施,我局结合实际制订了“落实省局支持XX市地方经济加快发展八项措施的工作计划”,对本局各部门明确了工作任务,落实了工作职责。
3、提供技术加强指导。当前,出口面临着来自国外越来越多的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的严峻挑战,为此,我局各业务部门积极收集和跟踪主要国家对相关商品安全、卫生、健康、环保、反欺诈项目方面的规定、标准,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信息支持和技术指导,提供预警及预防建议,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上半年,针对日本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和欧盟的电子电气产品指令,我局一方面对相关出口企业进行宣传,另一方面立即组织实验室人员研究农残检测方法,对17家相关企业进行“肯定列表”知识培训,帮助企业建立从源头抓质量的机制,另外,帮助企业从零配件和原材料抓起,加强对零配件和原材料的符合性评价,调整和改变传统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提升自身的生产制造水平,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应对,尽量减少这些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大力支持浙江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国家出口免验工作,把它作为我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由局领导和技术骨干组成的免验指导小组对该企业申请出口免验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辅导,在省局的关心下,在我局的具体辅导和该企业自身的努力下,美欣达公司申请免验工作顺利通过了浙江检验检疫专家评审组的初审,力争年内通过国家总局的考核。
4、创新改革提高效率。紧紧围绕“提速、增效、减负、严密监管”的要求,大力进行业务创新,大力推进直通式报检、快速核放、电子监管、绿色通道等方式,简化流程,优化监管,提高大通关效率。全市累计有1/3的报检单位开通了直通式报检,电子申报率100%,电子转单率97.9%。电子审单快速核放企业达90家,实行绿色通道企业21家,实行电子监管企业67家。为缓解企业缴费排队等候的压力,年初与银行联合开发了电子收费业务系统,现在企业交费每笔只需几秒钟,大大节省了时间。采取这些改革创新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通关速度,减轻了企业的成本和负担,受到广大外贸企业的普遍欢迎。
5、加大投入增强实力。检验检疫部门是一个技术执法部门,工作质量、服务效率与实验室的技术实力、检测能力密切相关。今年以来,加大对实验室设备投入,购置了一批高精度的检测设备,引进科技人才和技术骨干,开发和研究出了对出口日本食品的大部分农残项目的检测方法,积极参与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能力验证,综合技术实验室顺利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扩项认证和监督审核,有力地提升了我局的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为保证我市外贸出口提供了技术支撑。
6、工作下移优化环境。大力支持和主动配合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德清办事处、安吉现场办的建设工作。在省局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下,通过各方努力,7月7日与德清县政府关于设立检验检疫德清办事处正式签订了协议,争取国家总局的早日批复。7月18日,检验检疫安吉现场办公室挂牌成立,正式对外开展工作。检验检疫办事机构的设立,对于提升当地投资环境的竞争力,推动当地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出口企业提供便捷高效服务,提高通关速度和效率等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局在机关作风建设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快速发展的外经贸形势和企业要求还有差距,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机关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将认真贯彻会议精神,虚心接受群众评议,坚持不懈地抓好机关作风建设,严把国门,努力锻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高素质检验检疫队伍,为营造XX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实现XX在杭湖宁发展带中间率先崛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