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创新与完善

时间:2019-05-12 21:43: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制度的创新与完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制度的创新与完善》。

第一篇:制度的创新与完善

制度的创新与完善

“物流”这个词语就这几年来在我国是比较新兴的称谓,以前的运输公司现也已改物流公司,但物流公司的实质绝不能像原来小小的货运部那样,就搞几个人、一部电话、一张办公桌等比较简陋的货运部,就称之为物流公司。现代物流企业要具有长远的战略发展目标,要有好的客户服务、强大的市场开拓力,优秀的专业人才等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制度的创新。目前我司要想在物流经营方面实现突破,管理是关键,没有好的管理就不可能产生好的结果。因此我们在物流经营过程中首要的就是完善我们内部的管理体系,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标准的操作流程,明确每个员工的责、权、利,并严格地去执行。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得以发展,我们的员工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大家知道,在物流行业里,有些企业从刚开始的旺盛逐渐走向下坡,甚至倒闭呢,据我了解,这些企业刚开始创业时,也很在乎管理,也不断研究出了一套套的管理制度,并也很完整的整理出了一大本,企业的老板们也感觉很完善的啦,业务也不错,利润也可观,人员流动率也很低,好像很正规,就这样,慢慢被这种假象所迷惑。其实不然,现行的物流企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国外一些知名的物流企业也不断地进入市场,在这种新形式下,各大企业务必对各自的管理制度做出创新、在不同的时期进行不断的修改,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管理的步伐,也就是说公司的组织形式和人员、业务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可公司管理制度的修订明显赶不上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很多管理制度

1并没有随之重新修订或修补。例如,到目前为止,公司治理结构依然没有理顺,业务、财务、人事管理制度极不健全,对一线部门的考核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对业务人员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激励考核方法,制度与流程落实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强等等。这样一来造成的直接后果是,造成实际上并没有管理到位,使得员工日渐产生冷漠心态,认为工作还是那些工作,工资还是那些工资,改不改革体制、开不开拓市场与自身的关系也不大等。

其实,制度的不规范和随意性是很多企业致命的弱点。中国物流企业重人治而轻法治的现象很普遍,在人情维系的物流企业管理中,盛行的是对个人的忠诚而非对组织目标的忠诚,这种忠诚有利于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却也因为缺乏理性和客观公正的管理规范,使物流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有人说:“物流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可人才之间的竞争又其实是管理制度的竞争,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人才大量流失,又谈何人才竞争呢?管理制度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进而用好人才的根本保证。“只有栽了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这棵梧桐树,就是企业的一整套必备的能够真正吸引人才、抓住人才、让人才发挥作用的先进的管理制度,物流企业只有扎扎实实构建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才能网罗到真正有用的人才。

在物流企业制度的制定上要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合理性、科学性、完善性。以严格的制度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保证企业向预定的方向

发展。任何制度无论好与不好,是要看与公司的经营战略目标是否匹配,执行面、行政上的资源是否能有效配合呢?行政的流程是否流畅?公司的文化如何?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员工在管理制度的成败得失方面也同样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在制定制度时,有时也需要考虑员工接受改变的意愿如何。

任何制度的设计都有一个由初始状态到中间状态,再到理想状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说制度的制定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它有一个逐步修订并不断完善的过程。对管理者而言,诊断物流企业的管理现状,不仅是一个梳理物流企业制度的过程,更重要的,它还是管理者了解物流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对制度的依赖程度,以及员工心理承受力和对制度认可度的过程。所以,制度是依靠全体员工在日常的经营活动过程中不断总结完善出来的。

有了制度,对新推出的制度应该怎样去执行呢?如果没有去执行,那任何东西都是虚假的。

管理制度制定好了,也不是就万事大吉了,执行者的盲目乐观、惯性的想当然,或者是等级制度下不敢讲真话,或者是缺乏对执行从头到尾的跟进和监督,或者由于领导者勇气的缺乏、心理的安慰,以及情感强度上的脆弱,使企业“假像”大量存在,制度的执行就变得前途未卜了,随时可能使企业偏离实际,与预定目标背道而驰。在管理中有这么一句话:“好的决策还得要有好的执行来支持”。企业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应采取怎样的方式、达到怎样的标准不是很清楚,对一些

与自己的工作有关系的制度知之甚少,这样对制度贯彻和执行又从何谈起呢!因此,制度的执行必须依靠决策层的大力支持、中间管理层的引进和推行,否则将会难以达到制度的预期效果,造成管理制度有等于无,形同虚设,领导者的所有其它工作都会变成一纸空文或一场空谈。

总而言之,要对现行物流企业的制度管理,真正能把总结出来的制度实施下去,首先要了解高层管理者对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预定,并通过公司内部采用调查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了解员工的关心点和素质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的物流体制改革和公司现状,针对公司在未来十年发展成为综合性物流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出《员工手册》、《服务体系手册》《公司各部门的考核制度》《现代物流企业仓储、配送的管理制度》等等,对服务的质量和标准做出严格的规定。制度不可能以不变应万变,随着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制度进行修订是管理中的一个必然的环节。因此企业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随时对管理制度进行梳理,这样才能保证制度持续改善的长期进行,使其能适应企业的发展,促进企业不断向前发展,而不是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阻碍。

随着中国的物流市场不断走向成熟、规范化,国外的先进物流企业也陆续的进驻中国市场,所以,我们只有逐渐打破传统的管理方式,不断减低成本预算,提高服务质量,以此来获得利润的回报。真正的利润来自于制度的执行和创新,只用具有执行力度的企业,才能向着预定的目标前进;只有拥有创新意识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获得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篇:创新管理机制 完善救助制度(上报稿)

创新管理机制

完善救助制度

--榆社县低收入人群“一站式”服务情况汇报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是根据民政部、卫生部等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对参加新农合的贫困农民在住院治疗并履行新农合报销手续之后,由民政部门对符合条件的患病农民进行医疗救助的制度。

一、实施背景

榆社县位于太行山西麓,全县总人口13.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5万人,农村五保户1508人,农村低保8994人,属省级贫困县。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实施后,由于新农合报销程序与民政救助程序之间的衔接过于繁琐,审批环节多,患病农民在办理过程中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增加了办理救助的经济负担。从2010年开始榆社县卫生局借助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中国农村卫生发展十一项目的支持,对此专门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经过与民政局协商,由榆社县人民政府出台了民政救助“一站式”服务制度。

二、实施办法

“新农合报销+民政救助”的“一站式服务” 补偿模式就是指符合民政救助救助对象条件(主要包括农村低保、五保和住院新农合报销后剩余部分超过6千元的边缘人群)的,在全县各医疗机构治疗出院后,在得到新农合补偿的同时即可获得医疗救助补助,定点医疗机构对贫困人群实行先行垫付医疗救助补助金

额,救助对象只需支付经新农合报销和民政救助后个人自付部分金额。这样简化医疗申报手续,并能及时给予救助,极大的方便了群众。

在这种模式下,定点医疗机构按月将报销基金和民政救助基金汇总后分别报县合医中心和县民政局,经审核无误后报县财政局审核结算,再由县财政局将资金直接转到医疗机构账户。

三、实施效果

通过“一站式”服务,整合两个体系,构建一个平台,理顺一个程序。

“整合两个体系”,通过“一站式”服务,整合新农合报销与民政救助审批两个工作体系,推动部门信任合作,由新农合报销窗口代理承办农村医疗民政救助申办事宜,两项申办审批合并进行,合并办理流程,减少办理环节。

“构建一个平台”,是指通过“一站式”服务,构建起了统一的农村医疗报销救助承办平台,实行平台共享、资源共享、流程合并,一个窗口全流程办理新农合报销与民政医疗救助手续,完成新农合报销与民政救助的申报、受理、审核和结算。

“理顺一个程序”,是指通过“一站式”服务推行之后,改变了以往卫生、民政、医疗机构各自承办、各自审核、各自结算、各自给付和多个环节审批的工作模式,变为一个窗口承办、审核、结算全流程办理,变以往由“农民跑着办”为“部门合作办”,将以往由患病农民承担的繁琐的办理成本转移到相关部门之间,不仅办理变得简便快捷,让患病农民免受奔波之苦、少花来回之费,而且实现了“先看病、后掏钱”,大大减轻了贫困农民的看病负担,受到了广大农村贫困农民的真心欢迎和拥护。

榆社县从2010年开始实施“一站式”服务以来,截至2012年年底,三年时间共救助农村贫困患者2328人次,发放救助金额499万余元。粗略估算三年来仅“一站式”服务就为贫困农民节约办理成本六余万元。

新农合和医疗救助这两个制度都是当前我国农村的基本医疗保障,通过 “一站式”模式,将原来分属卫生部门与民政部门的工作合并实行“一站式”服务,使贫困农民在新农合补偿的同时就可享受到民政救助,从而达到了“三满意,一便捷”的目标,即:政府满意、农民满意、医疗机构满意和患者补偿方便快捷。

第三篇: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创新实践

健全机制 完善制度 创新实践 持续提升“两项工作”规范化水平

辽宁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今年以来,我省烟草行业深入贯彻落实河北“两项工作”综合试点现场会议精神和国家局下发的“两项工作”意见,紧紧围绕“规范权力运行、公开透明操作、确保监管到位、打造阳光烟草”的总体要求,以构建三项工作管理委员会决策、管理和监督机制为核心,以完善制度为基础,以规范项目实施为重点,以信息化监管系统为有力支撑,以办事公开民主管理为有效载体,扎实深入开展全省行业“两项工作”,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善的内部监管新模式、实现了更加严格规范的内部监管工作新局面,为持续提升我省“两项工作”水平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工作基础。现将今年以来我省深入开展“两项工作”和完成重点调研单位工作任务的基本经验和主要做法作一汇报。

一、加强领导、明确思路,整体设计“两项工作” 国家局确定我省为“两项工作”重点调研单位以来,省局(公司)党组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思路,系统谋划、整体设计,为取得今年全省行业“两项工作”的新成效奠定了基础。

一是高度重视,保障有力。赵振林局长指出,国家局将我

省确定为“两项工作”重点调研单位,这是对我省内部监管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种厚望,意味着标准更高、责任更大、任务更重,需要用智慧和心血完成重点示范的任务;完成好重点调研单位工作任务,首先受益的是我们自己,也是我们自己发展的需要。为了完成好重点调研单位的任务,省局(公司)成立了“两项工作”重点示范领导小组,赵振林局长亲自担任组长,省局(公司)主管纪检监察工作的主管领导和主管计划工作的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成员由整顿办、纪检监察处、计划处、审计处、财务处等五个部门负责人组成。赵振林局长对“两项工作”重点示范工作高度重视,亲自主持召开三次专题会议,亲自部署、亲自设计、亲自推动。今年,省局(公司)针对“两项工作”,先后召开三次局长经理办公会议、十余次专题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工作,为完成好重点调研单位任务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明确思路、整体设计。年初,赵振林局长亲自召开专题会议,逐条对照国家局综合现场会议精神和河北工商两家的先进经验,认真深入查找我省行业“两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了深入推进“两项工作”的工作思路:以构建科学的三项工作管理委员会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决策、管理、监督三大职能为核心;以完善制度建立规程,确保持续提升“两项工作”水平为基础;以突出公开招标采购,实现项目规范运作为重点;以变传统监管为现代信息化监管,确保监管到位为

支撑;以办事公开民主管理,推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载体,将“两项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整体设计、协同推进,促进全省行业内部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健全机构,完善机制,构建科学系统的内部监管组织体系

全省行业各单位均于年初成立了三项工作管理委员会,将原投资委员会的职能并入管理委员会,并民主选举了一定比例的职工代表充实到管理委员会中。省局(公司)拓展了三项工作管理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将其定位于决策、管理和监督三大职能。为了充分发挥三项工作管理委员会的决策、管理、监督三大作用,省局(公司)健全了三项工作管理委员会的组织架构,制定了三项工作管理委员会工作规则,系统设计了管理委员会的运行机制。管理委员会下设管理办公室、招标办公室和监督办公室,履行日常管理和监督职责,实现决策、管理、实施、监督的分离,构建了纵向严格制约、横向有效制衡的三项工作格局,为工程投资、物资采购和宣传促销项目的规范运作奠定了组织基础。

一是建立了科学的决策模式。以过程民主、论证科学、结果公开的理念,建立“三级审核、三层论证、计划公开”的决策模式。三级审核,即由归口管理部门对项目进行预审核、管理办公室进行项目初审、三项工作管理委员会审批项目,确保决策过程民主;三层论证,即根据项目金额、项目难度和重要

程度,分别采用内部专家论证、行业专家论证和外部专家论证方式,确保决策论证科学;计划公开,即对三项工作项目计划审批过程按照办事公开民主管理的要求及时公开,全员知晓,确保决策结果公开。通过实施“三级审核、三层论证、计划公开”的决策模式,实现决策论证科学化、决策过程民主化、决策结果公开化,切实发挥管理委员会的决策职能作用。仅今年上半年全省行业共召开三项工作管理委员会35次,审批三项工作项目252个,管理委员会已在计划审批、确定采购方式等方面切实发挥了决策作用。

二是建立了“三严管理”模式。以实施方案标准化为基础,以招标管理规范化为核心,以项目管理全程化为保障,建立“方案制定严密、招标管理严谨、项目运作严格”的“三严管理”模式。方案制定严密,是指项目实施部门要按照统一的实施方案模板及编制要求制定实施方案,明确项目范围、采购项目内容、采购方式等内容,经审批后实施,确保项目采购活动的严格规范和实施效果;招标管理严谨,是指成立招标管理办公室,重点负责管理自行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等工作,深入学习和借鉴专业代理机构的运作模式,健全制度、规范流程,努力实现自行采购专业化、采购管理规范化;项目运作严格,是指实施部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项目实施,管理部门严格按照有关管理权限进行项目管理,监督部门严格按照监管标准进行项目监督,通过实施、管理、监督权力分臵,为项目规范

运作提供保障。通过实施“三严管理”,实现实施方案标准化、招标管理规范化、项目管理全程化,切实发挥管理委员会的管理职能作用。

三是明确了监督职能。省局(公司)党组明确“三项工作”管理委员会的监督范围是“对监督的再监督”,即在以“三项工作”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全程监督,以整顿办、纪检、审计、法规等部门监督实现全面监督,以办事公开民主管理实现全员监督的基础上,通过定期听取监督办公室监督结果报告实施再监督,进一步完善“三项工作”监督格局,形成监管合力,确保“三项工作”项目严格规范运行。通过实施全程监管、全面监管、全员监管和再监督,实现监管过程信息化、监管行为再监督化、制度执行责任化,切实发挥管理委员会的监督职能作用。

二、全面覆盖、全程控制,构建系统完善的“两项工作”制度体系

准确把握国家局河北现场会议精神,深入学习河北工商两家的先进经验,认真梳理我省行业“两项工作”监管制度,全面查找制度体系中存在的不够全面、不够系统的问题,健全和完善制度,形成了全面覆盖、全程控制的较为完善的“两项工作”制度体系,为实现更加严格规范的“两项工作”新局面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是建立完善了三项工作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了《辽宁省烟草行业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辽宁省烟草行业采购管理办

法》、《辽宁省烟草专卖局(公司)自行招标采购管理规定》、《辽宁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供应商管理办法》、《辽宁省烟草行业宣传促销项目监管办法》、《辽宁省烟草行业小额采购管理办法》等七项三项工作相关制度,与以往建立的“八大”监管办法、《五项管理措施》等构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内部监管制度体系。

二是建立了三项工作项目操作规程。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集成国家局和省局(公司)关于三项工作的一系列制度文件,积极借鉴河北工商两家的先进经验,总结提炼全省行业创新实践成果,按照“以程序定流程、科学设臵节点、细化节点标准、明确操作责任、公开透明运行”的设计原则,制定了工程投资、物资与服务采购、宣传促销、烟叶基础设施建设和烟需物资采购、物资与服务采购方式管理规程等六项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按照ISO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要求,将项目实施从立项审批、项目论证、实施方案制定、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合同履行、资金支付、项目验收、项目公示、供应商管理、项目后评估、项目审计等全过程的操作步骤加以细化,并明确了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单一来源采购五种方式的条件和具体操作步骤,设计了工程投资、物资采购、宣传促销项目的操作的一级流程图17个,设臵一级节点270多个,建立了量化细化的节点标准,共制作了110多张表单或模板,有效解决了项目操作人员不会做、做不好的问题,为统一规范全省行业三项工作项目操作程序和操作质量,确保

项目实施的严格规范和标准化运作提供了模板,体现了监管全程化、标准定量化、内容明细化、审批表单化、实施预案化,为实现“全面执行程序、坚持标准运作、严格履行职责、实施过程监督、确保项目运作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是健全完善办事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体系。全省行业将工程投资、物资采购、宣传促销工作作为办事公开民主管理的突出重点,以办事公开民主管理作为规范权力运行的有效载体,“两项工作”紧密结合,健全完善了办事公开民主管理的制度体系,为有效满足职工群众的“四权”,使权力运行在阳光下提供了制度保障。首先,以突出“三项工作”为重点,省局机关本部和全省行业各单位以“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编制了涵盖三项工作、“三重一大”、生产经营管理等全方位的公开事项目录,明确公开事项、公开程序、公开内容、公开标准、公开责任、公开时限等,严格按照公开目录的要求将公开事项予以公开,接受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有效监督。其次,建立了包括《办事公开民主管理作业指导手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办事公开审批制度》《办事公开民主管理考评办法》、、《办事公开民主管理责任追究办法》等10项制度,使制度相互支撑形成体系。

三、固化程序、规则内置,创新研发信息化监管系统 将信息化监管与“两项工作”深度融合,按照“固化程序、确定标准、在线核实、控制异常、公开透明”的设计原则,研

发了“监管工作程序化、程序执行流程化、流程运行节点化、节点控制标准化、标准执行责任化、过程实施效率化”信息化监管运行体系,系统涵盖了“工程投资、物资采购、宣传促销、办事公开、在线督察”等十一大模块,实现了 “全程监管、责任清晰、有效控制、规范运行、提高效率、民主监督”六大主要功能。

一是全程监管。系统按照国家局和省局(公司)三项工作的程序规定等一系列制度规定要求,将项目运作中的决策、管理、执行、监督工作整合为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监督部门全程监督管理,事前加强项目立项审批、决策过程的监督,事中加强对招投标、项目公示、合同签订、资金拨付、项目审计等关键环节的监督,事后加强对项目验收、供应商管理、结算、后评估、后评价情况的监督,寓监督于项目运作全过程,确保了“三项工作”项目按程序高标准运作。

二是责任清晰。通过流程设计,把项目实施部门和监督部门固化至项目运行的每个节点,项目实施部门和各监管部门按工作标准对项目运作的相关信息进行维护和审核,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层层把关、严格审批,同时在把责任落实到部门的基础上,细化至岗位、明确到个人,并在信息系统留下各环节各步骤的痕迹,以实名制保证实施效果,实现了责任落实到人、责任追究到人。

三是有效控制。系统通过“规则内臵”,由数据抽取引擎完

整采集“三项工作”项目的投资计划、预算批复、合同签订、资金拨付、项目审计等信息,经智能分析引擎按国家局、省局监督管理办法中的强制性要求和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数据比对,自动分辨项目运作没有执行程序、节点运作质量未达到标准等异常情况,出现异常情况自动报警、自动锁定,使程序的无法进入下一个节点,有效控制违规行为的发生。

四是规范运行。系统按照国家局“三项工作”程序规定、省局(公司)《三项工作管理委员会工作规则》、《三项工作操作规程》、“八个监管办法”和“五项管理措施”的工作要求,进行流程再造,共设臵工程投资、物资采购、宣传促销和办事公开民主管理4个一级流程,合同审核、项目验收、资金拨付、公示管理等30个二级流程,每个节点都设臵了工作标准,实施部门严格按程序运作项目,监督部门严格按程序进行监管,确保项目规范运作。

五是提高效率。系统通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利用的功能,实现了对项目动态集成化的网络在线实施追踪管理,通过科学设定的流程、节点、标准和时限,通过标准的表单设计,消除了人为因素对项目的影响,显著提升了项目运作的时效性和精准性,提高了项目管理和监督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六是民主监督。系统与办事公开民主管理网站自动对接,通过项目运作公开点的信息在办事公开民主管理网站上的实时

公开,确保了干部群众及时了解项目运作的关键信息,同时在办事公开民主管理网站中设臵了咨询、建议、评论等模块,便于对三项工作的公开信息发表评论、提出意见,畅通了职工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确保了职工群众的“四权”,使“三项工作”项目的操作在阳光下运行。

四、规范运作、努力探索,积极推进公开招标采购 全省行业始终把公开招标作为采购的主要方式,采取各种方法全力推进工程投资、物资采购、宣传促销项目的公开招标工作,认真解决“能不能公开招标”、“怎么组织公开招标”、“怎么保证公开招标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和“怎么保证公开招标效果”等问题,做到应招尽招,有力地保证了项目运作的严格规范和阳光透明。

一是建立组织机构,为推进公开招标提供组织保障。成立招标办,建立全省行业评标委员库,为今后积极推进自行招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目前,全省行业各单位三项工作管理委员会均下设由经济运行、法规、财务等部门组成的招标办公室,负责自行采购项目的日常事务管理,包括组织审定内部招标比价文件、发布招标信息、确定谈判和询价小组成员,审核确定成交供应商、供应商管理等。同时,经过各单位申报、资格审核、从全省行业精选各类专业人员,分类建立了由120余人组成的全省行业评标委员库,并制定了《辽宁省烟草行业评标委员库管理办法》,为进一步提高公开招标的比例,实现自行招标

采购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组织保障。省局(公司)招标办自成立以来的7-8月份,已组织行业专家进行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谈判项目共5 个,涉及金额1100万元,有力地保障了项目采购程序的规范和采购质量。今后,我省要加强招标办机构建设、加强评标委员库委员的专业技能培养,大力推进物资采购、宣传促销项目的自行公开招标,大幅度提升我省行业公开招标比例,实现全省行业三项工作项目实施更加透明和规范。

二是完善制度,为公开招标提供制度保障。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局姜成康局长提出的“应招尽招”的讲话精神,我们认真总结我省近年来招标采购工作的成功经验,通过建立工程投资、物资采购、宣传促销项目操作规程,对项目采购方式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一是明确了三项工作项目要采取以公开招标为主的采购方式,取消了原三项工作监管制度中不同招标方式的金额标准,规定了凡是能够公开招标的项目应全部公开招标,对无法采取公开招标形式采购的项目,在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时应说明原因,经审批后方可采用其他方式采购;二是实施方案确定后,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变更采购方式的,应经过纪检、审计、法规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变更;三是同年发生的性质相近、能够普遍从统一供应商处购买的物资,同年同城内发生的性质相近或相互依附的工程建设项目,应归入同一项目制订实施方案、确定采购方式等。通过新的制度规定的出

台,可有效避免化整为零规避招标的行为,可大幅度提高公开招标的比例,从制度层面上有力地保障了今后我省真正落实“应招尽招”的工作要求。

三是严把关口,为公开招标提供监督保障。通过全面推广应用权力运行监管信息系统,全省烟草行业工程投资、物资采购、宣传促销监管制度中规定的采购方式得以全面落实。系统项目启动时,实施部门必须按制度规定正确选定采购方式,将相关信息输入信息系统,如选定的采购方式与制度规定不一致,系统将自动所定,使程序无法运行到下一个节点,实施必须填办变更采购方式的原因,由纪检、审计、法规部门按照标准严格审核把关,经审批后方可进入下一节点,有效杜绝了擅自改变采购方式的现象发生。今年,全省行业共发生了因遇到符合采购方式变更的特殊情形,由公开招标采购变更为其他采购方式的项目为共计7项,涉及金额1276万元,占项目总金额的7.98%,都经过项目实施单位的纪检、审计、法规三个部门审核批准后变更了采购方式。今年截至到8月末,全省行业凡是符合公开招标实施标准的项目全部进行了公开招标,全省行业公开招标项目总金额达到了11462万元,占项目总金额的83.8%(不包括单一来源采购),公开招标已成为我省工程投资、物资采购、宣传促销项目实施的主要形式,有效地保证了三项工作领域中权力的公开透明运行。

四是积极探索,为公开招标提供措施保障。针对当前单品

种、单项采购规模金额普遍小、不宜实施公开招标,导致公开招标比例较低的现状,我们积极寻求提高公开招标比例、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途径,取得了一些成效。首先,建立了省局(公司)统一采购物资名录。将电脑、各种办公设备及耗材、烟叶生产重要物资、物流中心设备及耗材、生产经营用车等15类物资纳入省局(公司)统一采购范围,采取由省局(公司)统一招标,签订框架协议,需求单位签订具体合同具体实施的办法,既提升了公开招标的比例、降低了采购价格,又保证了工作效率和采购质量。今年截至8月末,全省行业由省局(公司)组织统一采购的物资金额达到5745.05万元,占全省物资采购金额的48.77%,通过全省统一采购,公开招标的项目数量增加了53个,提高了公开招标项目的百分比18.34个百分点。其次,采取捆绑招标,分次采购。省局(公司)机关和“两项工作”试点单位鞍山市局(公司),积极探索提高公开招标比例的有效做法,在物资采购活动中对于类型相近、能够普遍从同一供应商处购买的物资,如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栖鼓、墨盒等办公用品,各种印刷品的印制等采购项目归入同一项目,采取捆绑计算累加一起进行公开招标,不仅提高了公开招标比例,又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对单次发生金额较小但采购频率较高的物资采取一次招标、分次询价采购的方式,即以公开招标形式每年或半年确定三家入围供应商后,对入围供应商实施分次询价采购的方法,确保了采购的物资价格最低、质量

最好、服务最优。

五、多措并举、强化监督,有效保障“两项工作”严格规范

综合运用信息化监管系统的全程监督、办事公开的全员监督、各监管部门的全面监督、常态化日常监督、省局(公司)的重点抽查监督等手段,切实加强了对“两项工作”的监督,有力地保证了项目实施的严格规范。

一是以信息化系统实现全程监督。今年全省行业实施的“三项工作”项目,从项目启动、采购方式变更、招标文件审核、合同审核与变更、项目公示、资金支付等主要环节全部在权力运行监管信息系统操作和监督,确保了工程建设、物资采购项目的规范操作和全程严格监督,彻底解决了同级监管难的问题,发挥了事先有效预防、事中有效控制的作用,以信息化手段有力支撑了项目实施的严格规范。

二是以办事公开实现全员监督。今年,全省行业通过企业内网与公示栏,向广大干部职工公开了2238条信息,其中“三项工作”项目公示449条、重要决策事项37条、干部人事任免事项77条,其他生产经营事项1675条,充分满足了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在办事公开民主管理网站设臵了对公开事项的评论和意见模块,畅通了职工群众行使表达权和参与权的渠道,以办事公开实现全员监督,有效规范了权力的规范运行。

三是监管部门密切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全省行业各级纪检、审计、法规部门,切实履行各自的监督职责,整顿办切实发挥牵头组织协调的作用,今年上半年,仅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对“三项工作”项目,出具纪检监察痕迹化报告单214份,提出检察建议167条,以各监管部门强大的监管合力,确保了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监管到位。

四是坚持常态化监督和重点抽查相结合。省局(公司)建立了各直属单位每季度向省局(公司)整顿办上报项目台帐、每半年由各单位定期开展全面自查并上报省局(公司)自查报告的常态化监督模式。同时,始终不放松省局(公司)的重点抽查监督,有力地保证了工程投资、物资采购、宣传促销项目的严格规范。今年三月份和7—8月份,省局(公司)组织各监管部门,对省局(公司)机关本部和下属10个重点单位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发生的三项工作项目,先后两次重点抽查,共检查了190个项目,涉及金额15756万元,占项目总数的31.15%,总金额的53.87%。通过常态化监管与重点抽查相结合,保证了项目运作和档案卷宗归档始终保持规范有序。在深入开展“两项工作”中,我们对新形势下如何持续提升严格规范水平有几点深刻的体会:一是科学的决策机制是关键,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对项目的论证、立项审批、实施方案的制定等决策环节,构建科学论证、公开民主、纵向严格制约、横向有效制衡的决策机制,就能从源头上保证三项

工作项目规范运作水平。二是制度设计是基础,坚持制度建设的配套性、系统性、科学性,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明确程序、落实责任、建立标准,构建全面覆盖、内容协调、全程控制、程序性制度与实体性制度相结合的制度体系,就能为项目的规范运作提供坚实的基础。三是创新实践是动力,坚持深入探索、努力创新,对内部监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以创新的办法加以破解,就能为持续提升“两项工作”水平提供持续动力。四是信息化监管是有效支撑,坚持信息化技术与“两项工作”的深度融合,对同级监管难、监督效率低、运作质量不高等问题,以现代信息化监管加以破解,就能为规范项目运作提供有效保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要铭记“严格规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将每一次进步和每一项成就都作为新的起点,永不懈怠、永不停息,以勤劳加智慧、汗水加心血,努力探索、创新实践,以更加严格规范的新成效不断提升“两项工作”水平,为实现我省行业“卷烟上水平”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障。虽然我们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与国家局对重点调研单位的要求相比、与其他重点调研单位取得的成效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敬请国家局和兄弟单位多提出宝贵意见。

第四篇:论绩效审计完善与创新

ww w.5 Y k j.CoM文

章 来源

摘要:在政府审计史上,绩效审计的实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催化剂,能否不失时机地选择并接受绩效审计,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政府审计是否具有活力的标志之一。在我国开展绩效审计不仅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更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本文对我国开展绩效审计的必要性与不足作了分析和阐述,并为完善与创新适合我国国情的绩效审计实践提供一些建议与对策,以促进绩效审计健康发展。

关键词:绩效审计监督效率

Abstract: That achievement imitates auditing putting into effect is the catalysator having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 , being able to lose no time in choosing the achievement effect and accepting or not audits on auditing history in the government,one of the sign being to judge a country's government audits having a vigour or not.That the effect carrying out achievement in our country is audited is need in conformity with the international practice not only , is that the necessity setting up and ascertaining that science develops a Taoist temple chooses more.The necessity that the effect carrying out achievement to our country audits analyses and sets forth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with being not worth having done, provide a little suggestion and countermeasure and for the achievement effect improving and perfecting with our national condition suitable being innovative audits practice, to boost the achievement effect auditing health developing.Key words: Achievement imitates audit supervision, efficiency

绩效审计作为一种独立性的监督活动,是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人员,依据有关法规和标准,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对被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其管理、提高效益的一种独立性的监督活动

一、我国开展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达到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才能不断保护和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通过绩效审计,评价公共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强化公共部门的经济责任和防止损失浪费;评价公共支出和资源的利用情况,找出影响公共支出效益的原因,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1.绩效审计是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

所谓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也就是要以人为本,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高效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但现实中一些影响我国经济安全运行的风险也不容忽视,这些风险很大程度上是体制管理缺陷所致,单纯的“真实合法”审计,难以从根本上揭示和解决,只有开展绩效审计,才能从深层次揭示问题、分析原因。从根本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2.政府机构规模、费用和复杂性的增加要求开展绩效审计

政府机构的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和控制活动不断增强,其开支也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况下,授予政府使用和管理公共资源权利的公众无法直接了解政府管理公共资源的状况,对政府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更是无从评价,因此,由专业审计人员实施绩效审计,提供客观公正的反馈信息就成为必然。

3.开展绩效审计是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和财力的需要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所占有的自然资源较低,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最佳方式就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展绩效审计,有助于提高决策水平,以最少的资源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收入,解决我国自然资源和财力不足的矛盾。

二、我国开展绩效审计的瓶颈与不足

绩效审计还处在探索阶段,在具体的试点项目中,需要有所创新、有所建树。从这几年的审计实践表明,绩效审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在不断的进展中,但我国全面实施绩效审计还存在着一些瓶颈与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对人民托付的资金进行完整、有效的经营和管理,而现有法律法规的欠缺,相关制度的滞后,使得这种受托责任关系难以得到保障,人民的财富被肆意侵吞,贪污浪费的现象屡见不鲜,政府绩效审计没有落到实处,导致政府机构整体效率低下,造成政府无法合理管控。这些现象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缺乏竞争,使得政府没有动力去行使职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备,缺乏有利的监督机制和审计监督制度。

2.绩效审计的基础比较薄弱

绩效审计的基础是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数据,以此来对被审计单位的绩效进行评价。绩效审计必须建立在基础数据和资料是真实、合法的基础上。否则就会使绩效审计的质量大幅下降,其评价也就失去意义。当前,由于我国会计信息资料的失真行为相当普遍,绩效审计赖以评价的基础可靠性不够,这就给开展绩效审计带来很大的困难和风险。

3.绩效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绩效审计需要多样化和创新的方法,需要多学科的知识。传统的财务人员视野相对狭窄,缺乏评价政府工作绩效的意识、知识及技术技能。审计人员在开展绩效审计时需具备相应的独立性和胜任能力。这里的胜任能力除了传统财务审计所要求的胜任能力的含义外,还要求审计人员具有不同于一般政府工作人员的才能和更加专门的专业知识,能够深刻地理解政府审计工作,在评议政府业绩时形成深刻而中肯的判断。开展绩效审计的政府审计机关因此要储备许多专业的人才,包括经济学、社会科学、法律、财会与工程方面的人才等,多元化的审计人员结构是绩效审计得以顺利开展的根本前提之一。然而调查显示,我国审计队伍知识结构以会计、审计人才为主体,比重达62.55%,工程技术等专业人才仅占13.13%,复合型人才较为缺乏。

4.评价绩效的标准难确定

绩效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衡量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难以统一。甚至是同一项目,会有多种不同的衡量标准,采用不同的衡量标准,得出的结论会有天壤之别。这使得每开展一项绩效审计,审计人员都必须在现场审计开始前,就衡量绩效的标准问题与被审计单位进行协商,或者寻求一种公认的、不存在异议的评价标准。因此,衡量标准的难确定,给绩效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地提出评价意见造成了困难。

三、我国绩效审计完善与创新的建议与对策

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我国的绩效审计在实践中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要完善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同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借鉴国外绩效审计有益经验的同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绩效审计实践道路。

1.健全和完善绩效审计立法体系,严格规范绩效审计行为

依法审计是审计的基本原则,只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把绩效审计确定下来,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才有法可依。首先要结合我国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准则,并参照国际惯性,制定比较系统、操作性强的绩效审计准则,并依据相似性原则进行归类,细化出具有各个行业特点的分类准则。其次要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指标评价体系,绩效评判的内容必须与政府职能紧密相关,涵盖政府所作决策及公共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并将公众“满意原则”作为政府绩效评价的最终制度。审计标准要具备可靠性、客观性、有用性、易懂性和可比性。加强法规建设,完善立法体系,严格执法力度。

2.健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明确绩效评价依据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由评价客体、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结论等内容构成的系统,是衡量被审计单位绩效高低的尺度。我国长期以来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给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困难。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审计工作水平,审计署应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体系。绩效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因此衡量审计对象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也难以统一,因此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应考虑绩效评价的特殊性,要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定性标准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等;定量标准应包括政府预算、计划的各项具体指标,各项业务规范和经济技术指标等。一方面将可以量化的影响绩效的因素通过设置指标的方式进行量化,以便于分析、比较;另一方面对无法量化的影响绩效的因素,可借鉴美国的做法,建立“优先实践”原则作为衡量标准。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开展绩效审计至关重要,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应遵循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3.采取灵活多样、科学适用的审计方法

随着政府职能的逐渐转变,在审计方式上应扩大公共经济责任的承担范围,逐步形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短期效益服从于长期效益的审计模式。在审计方法上,应融入控制结构的战略性分析、组织行为学、国民价值增值分析等方法,加速智能化软件取证功能的开发,全方位引用先进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审计技术和方法。

4.建设专业化队伍,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方面,应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在职培训,根据绩效审计的要求进行知识的更新和拓展,提高基本专业技术知识。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对绩效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培训,包括在绩效审计方法的发展和现状、管理或监督、定性调查、案例研究分析、统计抽样、定量资料收集技术、评估方案、资料分析和写作技巧等方面加强培训。最后,构建专业咨询机制,适度聘请外部专家。绩效审计的目标是对项目效益作出评价,审计的内容和范围要远远超过真实性审计和合法性审计,工作量大,涉及专业知识多,必须有效借助技术专家工作,弥补审计机关工程技术、法律、经济管理等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

总之,探索中国模式的绩效审计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几代审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面对我国急需开展绩效审计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以认真的工作状态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探索,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绩效审计制度。

参考文献:

[1]刘文革刘文山:以科学发展观解读效益审计[J].河南审计.2008(1).[2]张军平石峰主编:审计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3]拜晓华:绩效审计的理论与实践浅探[J].理论导刊.2007年第5期.ww w.Y k j.CoM文

章 来源

第五篇:论如何加强素质教育与完善教育创新

论如何加强素质教育与完善教育创新

【摘要】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全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现代社会呼唤完备的教育体系的建立,构建市场经济的素质教育,需要选择不同的路径,需要不断深化、完善教育创新。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培养跨世纪人才,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树立“以德育人”是大根本,因材施教及总法则的教育思想,学生在教师的教育与熏陶下,才能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起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做人。

【关键词】素质教育 路径选择 教育创新 现代教育技术人才质量观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全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它是二十一世纪人才质量观的标志,是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核心内容。

一、素质教育的涵义解析

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的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的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就是表达新时期时代精神的全面发展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在当今社会的实践形态;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社会发展目标为宗旨的教育,其核心是使学生学会做人。

(一)素质教育是以教育对象的素质结构因素为依据确定教育内容和课程的教育

素质教育以学生需要发展的素质因素为依据确定教育的内容和课程,具有明显的“素质化”特征。人的素质是分层次的,其中

质的发展,需要从外界摄入营养物质来满足其基本的需要;文化素质的发展,需要从社会环境中接受文化信息的刺激。因此,素质教育就是通过科学地促进人的生理同化和文化内化进而促进素质持续、和谐地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而进行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意识观。

素质教育是教育思想和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进步和突破。知识、素质、能力构成人才培养的三个基本要素。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和结晶;素质是在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下,通过认识和实践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的素养和品质;能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主旨,它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需要的是人的全面能力的体现,人越能够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是鼓励拔尖,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相统一,可以通过人的终身教育来完成。

(三)树立教育服务观念

树立教育服务的观念,对于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尤其是教育经济理论,具有理论创新价值;对于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以使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获得经济效益;对于促进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对于顺应“用户第一主义”的潮流具有现实价值;可以促进新型教师观的建立等。

(四)拥有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力量。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精神,要知难而进,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历达标,而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全方位地完善教师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等方面,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五)建立起适应素质教育的有效机制

素质教育运行机制包括:有效的导向机制、有力约束机制、科学的评估机制及广泛社会参与机制等内容。按照市场的要求对传统教育进行变革,吸收和借鉴其源远流长的教育思想理论,把素质教育的未来发展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中进行整体规划,以体制和制度的创新为支撑实现素质教育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并要注重改革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等内容,改革不合理的组织管理,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和层次。

三、完善教育创新的思路

教育创新包括教育思想的创新,教育体制的创新,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的创新等。其目的在于“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完善教育创新的思路主要表现在:

(一)教育创新的先导是教育观念创新,它是教育事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教育观念创新是教育主体适应客观教育环境的发展和变化,科学、准确地把握教育活动变化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以正确的方式构建新的思维、理念和思想,来形成对变化了的教育环境新的正确的认识。教育部门的创新教育,在内容上就是要抛弃落后的组织观念、制度观念、运作观念等,准确认识和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建立一个能够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教育系统结构。

(二)提高教育的适应性效率

教育的“适应性效率”是指教育创新的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以及结构转换的有效性,它是教育推进社会发展的根本所在。具体体现在:

一是建立选择性高考模式,改变现行的一些模式,增强高校的自主选择权,推动基础教育的根本变革;二是增强教育的国际服务贸易功能,建立富有特色的国际教育平台,培育自身的指示乃至课程创新的创生土壤;三是改进知识生产模式,强化研究生教育,这是学科发展在综合化、系统化和跨学科的基础上重组和创新,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四是从以升学率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观转变到关注教育主体生活质量的提高上来。

(三)调整和重组我国的教育科研

教育创新应以系统的、客观的科学研究为基础。加强教育科研,提高教育科研的创新水平,是实现教育创新和教育变革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具体表现在:

完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机制和程序,把教育科研纳入教育决策的程序之中;建立开放的、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科研系统,吸纳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为教育事业出谋划策;发展教育科研的社会中介机构,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应用;不断扩大研究队伍,是科学研究成为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师资队伍和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教育的创新在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应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内容更新,进一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实现教学观念更新,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可以实现测试手段更新,对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使每个学生成才;可以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求异、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个性的知识结构的品质。

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的决定》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实施素质教育根本的根本是要努力提高教育者的素质,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一)德高为范的政治素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师者,人之模范。社会对教师的品行风范要求最为严格。因为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教师的品行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无德无以为师”。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德高为范的政治素质。教师的政治思想渗透于全部的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因此,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必须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起光辉的榜样。只有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教育与熏陶下,才能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做人。

(二)学高为师的业务素质——教育学生学会求知

德高为范固然重要,但学高才能为师。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为目标的。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既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了解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同时还要不断更新知识,把自然科学和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用于教学之中。

教育是一门科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懂得教育教学规律,敢于摒弃陈旧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吸收,变知识传授为方法指导,变单纯的理论学习为业务技能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有一定的业务技能、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学会求知的方法和做事的本领。

【参考文献】

[1] 素质教育新概念.素质教育广场网.[2] 袁贵仁.素质教育: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5月20页—22页

[3] 胡耀宗.教育服务的价值刍论.当代教育科学[J].2008年7月60页—63页。

[4] 徐晨光.观念创新:教育创新的先导[J].高教参考.2009年6月18页—19页。

下载制度的创新与完善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制度的创新与完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完善创新发展

    2009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论文 完善·创新·发展 ——浅谈新华社电视主持人的锤炼 新华社音视频部播音组 播音员朱文严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2009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

    反腐败与制度创新

    反腐败与制度创新 李小勇【专题名称】中国共产党 【专 题 号】D2 【复印期号】2004年03期 【原文出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福州)2003年12期第20~24页 【作者简介】李......

    浅谈加强和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浅谈加强和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 浅谈加强和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 作者 雍定远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

    取保候审制度的缺陷与完善范文合集

    百有论文网() 取保候审制度的缺陷与完善百有免费在线资料库() 收集取保候审制度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于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能够提供足够担保以保证其不逃......

    浅谈行政许可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摘 要]我国《行政许可法》实施已?­?­历了4个年头,其作用和效果是显著的,但实践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笔者试从实践层面对我国行政许可制度中的不足进行了归纳与剖析:一是行政许......

    内部控制制度问题与完善

    摘要:文中借鉴COSO报告提出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有关理论,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部分内容对我国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企......

    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与制度完善

    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与制度完善 贺仁清(兴和县残联理事长)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性的弱势群体,重视残疾人社会保障,不仅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内容,更是衡量社会公正与文明进步程度......

    探讨检察委员会的制度现状与完善

    检察委员会的制度现状与完善一、检察委员会制度概述 为最大限度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在民主集中制原则下对检察业务中遇到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和其他重大事项进行讨论,确保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