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完善制度加强监督
全省检察机关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经验材料
完善制度 加强监督
推进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的执行
杭州市人民检察院
我市检察机关从2004年开始全面推行自侦案件讯问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2005年,经省院纪检和反贪部门联合检查,我市两级院自侦案件讯问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率达到79%,远高于全省20-30%的平均水平。2006年,自侦案件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率达到90%以上。2007年,市院纪检部门会同反贪、技术部门,对全市各院当年立案的127件自侦案件执行讯问全程录像制度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结果表明基本做到了逢审必录、全程录像、审录分离,并且执行制度的规范性也在不断增强。从目前情况看,执行该项制度在我市不仅有着较为扎实的基础,也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现实环境,对讯问活动实时录像已成为自侦办案工作的自觉习惯和基本规范。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认识,强化保障,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的实施排除思想和技术障碍
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能够在我市检察机关顺利推行,既有赖于党组的高度重视,也得益于不规范办案带来的沉痛教训。在省院要求实行自侦案件首次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制度时,一些院也曾有过模糊认识和畏难情绪,有的反贪部门领导包括少数分管检察长还存有抵触心理。2003年,富阳市院发生了严重违规办案、不文明办案的情况,导致当事人到处上访,给检察机关执法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市院党组紧紧抓住这一反面典型,在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员的同时,深入剖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把没有严格执行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制度作为导致这起不规范办案事件的重要原因和深刻教训加以吸取,进而引导广大干警特别是各级领导统一思想认识,把执行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制度提到保障依法办案、提高案件质量、强化干警自我保护的高度认真对待,走出认识误区,克服畏难情绪,下大决心抓好制度的执行。
2004年,省院提出地市级检察院自侦案件必须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有条件的基层院要进行试点。借助这一契机,市检察院向全市各院明确提出,要把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作为一项硬任务,在各院普遍推行,不能只停留在试点上。同时要求各基层院限期完成院内讯问室数字化改造,抓紧建设看守所检察讯问室,一时条件不具备的,架摄像机也要保证全程同步录音录像,不得以装备、硬件、技术等方面的困难为由推延制度的执行,从而进一步将该制度的执行推上了各院重要工作日程。
思想认识统一后,解决同步录音录像的经费和技术问题成了关键。为此,我市检察机关结合推进科技强检战略,将院内讯问室数字化改造和看守所检察讯问室建设作为科技强检的重点项目 之一,主动争取各级党委、人大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想方设法筹集资金,优先解决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实行过程中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与科技装备问题,努力为该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基础保障。到2005年底,全市两级院专门为同步录音录像制度投入的保障资金就达420余万元,所有院均完成了院内讯问室数字化改造,13个院在当地公安看守所建立了检察讯问室(滨江区公安局无看守所),绝大多数院都按照省院确定的技术标准配置了手提电脑、刻录机、移动硬盘和UPS不间断电源等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音像摄录、刻录、复制和存储设备,院内讯问室普遍安装了电子监控、时间温度显示器、视频数据传输及远程指挥操作系统,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的全面实施创造了充分条件。
二、建立制度,完善流程,不断增强执行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的规范性
为强化同步录音录像工作管理,防止实施过程中出现随意性,全市检察机关以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为契机,通过明确责任、建立规范、制定措施、完善流程,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工作规范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构建制度执行管理机制。明确规定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自侦、技术部门共同作为制度实施及开展监督的职能部门,并作了相应分工。自侦部门主要负责对该制度的执行管理和日常督促,规定必须把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纳入办案工作责任制,案件承办人在制定侦查计划时,首先要考虑执行全程同步录 音录像工作。每次讯问前,由自侦部门通知技术部门专职人员做好录音录像准备。讯问过程中,审录人员相互配合,共同确保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犯罪嫌疑人羁押期间,每次提审由专职录像人员伴随录像。技术部门主要负责对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录制和技术保障,由专职人员进行同步摄录并对装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重点确保音像资料的清晰度、完整性、稳定性以及证据价值。同时,对音像资料及时进行一式两份光盘刻录,实施三方签字后,一份由技术处存档,一份交反贪局作随案移送。监察室主要负责协调自侦、技术部门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二是规范操作流程。为使录音录像资料能够真实地反映讯问全过程,防止出现录像内容不全程、不连贯、与笔录不吻合的情况,市院结合执法规范化建设,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近年来,市院先后制定了《检察机关讯问室、看守所检察讯问室管理使用办法》、《安全办案若干规定》、《监控室工作守则》、《录像资料管理及移送若干规定》等规章制度,明确了讯问活动的具体要求。针对近两年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去年市院又相继制定了《关于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技术工作的若干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工作实施办法》、《杭州市人民检察院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技术工作流程》、《杭州市人民检察院同步录音录像资料保管办法》等具体操作规范,进一步理顺了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逐步实现了从 首次讯问到办案侦结各环节全程录音录像工作的顺利流转和音像资料的有序管理。
三是强化业务考核。市院自侦部门在制定年度业务工作考核细则时,将各院执行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情况作为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行系统评优评先“一票否决”。对考核发现未全面执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案件,认真查明原因,合理区分责任,对人为因素造成的问题,对当事人进行问责。对不依法、不文明讯问活动的投诉控告,如讯问方不能提供相应的音像资料作佐证,将视同存在不规范讯问行为进行处理。同时,市院反贪局专门建立了基层院反贪局执行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上报备案制度,统一制作下发《检察机关讯问室同步录像登记表》和《看守所检察讯问室同步录像登记表》,要求基层院每季度上报备案,便于上级业务部门审查监督,进一步增强了执行全程讯问同步录音录像的刚度。
三、整合力量,强化监督,确保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落到实处
实行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固然是保障依法规范办案的重要举措,但毕竟是一项持续时间长、耗费精力多、价值表现不直接的工作,因此实际执行制度中容易出现时紧时松的情况,有的办案人员还会根据案件繁简程度和犯罪嫌疑人认罪态度进行选择性录像。要真正做到有讯必录、录必全程,还必须对制度规定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检查监督,努力确保全程录像工作不留死角。近几年,我们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开展检查监督:
一是依托各院自查自纠。在执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情况备案审查制度的基础上,规定各院自侦办案部门根据市院制定下发的《自侦案件讯(询)问录像情况登记表》,将一个阶段以来办理案件数量、全程同步录像情况、首次讯问录像情况、未录像的件数及原因等内容如实进行登记,交部门领导和分管检察长审查后统一上报市院,由部门及分管领导对同步录音录像制度执行情况先行掌握和把关,以增强该制度对办案人员的约束力。同时,要求各院纪检监察部门每年必须对本院自侦案件执行同步录像情况逐案进行检查,并及时向自侦部门反馈情况。对涉及讯问活动的举报投诉,要求纪检监察部门必须审查涉案的光盘音像资料进行核实,及时做好澄清或查处工作。
二是参与业务系统督查。从全市推行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以来,自侦部门在召开工作部署会议、系统例会时,院领导和部门负责人都会对执行该项制度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具体要求,形成了年初有部署、季度有检查、半年和年终有讲评的工作格局。为加大检查督促力度,从2005年开始,市院纪检监察部门直接参与市院反贪局组织的每季一次的执行同步录音录像制度情况检查。为提高检查质量,市院还采用各基层院交叉检查监督的方法,既相互挑“刺”,又相互借鉴。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全市各院下发通报。涉及业务建设内容的,纳入各院业务工作考核依据;涉及办案规范、办案制度、办案安全方面的,责令相关 院认真整改,并由所在院纪检部门进行跟踪监督。
三是联合开展专项检查。为确保执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的连续性,防止不规范执法问题出现反弹,从2005年开始,市院纪检监察部门每年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市各院执行该制度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是从基层院抽调人员,分组对各院当年立案案件执行同步录音录像制度情况进行逐案检查。二是市院纪检、反贪、技术部门直接对各院执行该项制度情况进行联合检查。通过核查各院日常登记资料、实地查看院内讯问室和看守所检察讯问室、比对犯罪嫌疑人提押证及讯问笔录与实际录像次数是否吻合、指定审看或随机抽查录音音像资料等办法,重点掌握是否逢审必录、录像是否全程、讯问有无超时、有无不规范不文明言行、提押时间与录像时间是否一致以及讯问场所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情况。实行审录分离制度后,市院还专门设置了同步录音录像质量和技术方面的检查项目,并将实行自侦案件同步录音录像情况一案一登记。针对检查中发现的不规范情况,及时向受检单位反馈,督促做好整改;对执行制度过程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在会同自侦、技术部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及时形成检查情况报告,向院领导提出相关改进建议,并督促各院进一步抓好相关要求和措施的落实。
虽然执行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在我市检察机关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但在看守所讯问设施功能的更新完善、讯问与摄录的衔接、录音录像质量、音像资料的管理及随案移送等方面 也还存在一些不统一、不完善的地方,执行该项制度的随意性在个别案件上还有一定的表现,审录分离后,在责任的确定和落实上存有不同认识,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也还不够实时经常。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院有关要求,把全面执行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作为确保依法办案、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措施,规范方法,强化监督,努力将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落实到每一个案件、每一次讯问过程,不断推进我市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
第二篇: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
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
把公司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推上新台阶
为深入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
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根据兵、师、党委廉政文化进企业的具体的要求,现就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兵师党委会议精神为指导,结合公司实际推进廉政文化进企业建设。建设项目工
我公司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兵团纪委六届三次全会、师党委、纪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会议及团八届四次职代会精神为指导,结合公司实际通过开展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广泛传递廉政知识、廉政要求、廉政理念等价值取向,促使企业把廉洁诚信作为经营管理的行为准则;通过开展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促使廉洁诚信成为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职业操守和自觉行动,建设一支廉洁、高效、团结的员工队伍。
二、公司以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为抓手,更广泛地、更扎实地将反腐倡廉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㈠、公司把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加强领导,成立廉政文化进企业领导小组:
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和主管部门具体抓,做到分级管理、责任分工明确、全员参与、上下联动。xxx年3月1日党支部书记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纠正行业之风目标责任书》和《xx公司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公司各部门了解廉政文化进企业这个活动的意
义,然后明确自己承担的责任,实实在在去做。
(二)、创新活动载体,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借助企业文化的优势,精心设计企业廉政文化的有效载体,比如放廉政影视、图片展览、廉政知识竞赛等方式,寓廉政文化于各项活动之中,使公司领导干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三)、充分利用现有阵地进行宣传教育的同时,不断拓展宣传教育阵地,致力于教育长效机制的建设。并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的和学习教育制度,力争在集中教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健全自我教育、自觉教育、经常教育的长效机制。今年共出廉政板报7期,制作展出廉政版面4块,完成外发稿件3篇,召开廉政专题会议7次,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7次,开展党风党纪教育活动2次。
三、以廉政文化进企业为契机,更有力地推进廉洁自律、营造廉洁从业的氛围和环境,落实好各项廉政制度。
廉政文化进企业将更充分地发挥效能监察的执行力,更好地监督检查执行企业规章制度和决定、部署等情况,纠正执行不力的行为,进一步落实《廉政准则》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在开展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中,有效监督各项制度的执行落实。
(一)、进一步强化财务、资金管理。由支部拟案,并经公司职代会讨论通过《xx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严格规范财务管理流程,严格财务审批手续,严格财经纪律,加强财务审计,强化对资金运作的监督,从源头上杜绝“小金库”、账外账。
(二)、进一步规范大宗物资采购、工程建设招标、项目管理等重点工作领域的制度建高设。结合公司开展的标准化活动建立健全物资采购制度,并制定《物资管理流程》、《物料验收标准》等管理办
法,继续提高物资和设备集中采购比重,扩大物资集中采购和招标范围。进一步完善招标制度,规范招标程序,坚决制止和纠正有碍公正招标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这两年通过公开招标采购这一项为公司节约资金约xx万元。
(三)、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认真落实职代会各项职权。深化厂务公开,完善公开机制,规范公开内容,增强公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扩大厂务公开的覆盖面,不断拓宽员工民主监督的渠道。
廉政文化进企业既是一项新的探索性工作,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兵、师、团党委廉政文化进企业的要求继续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精心组织、大胆创新,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努力使XX公司廉政文化进企业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三篇:完善制度监督 形成长效机制
完善制度监督 形成长效机制
努力形成勤俭节约的公司文化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为世代中国人所崇尚。《左传》中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就是把俭朴作为培养良好道德的基础,把奢侈看成是一切恶行的根源。总书记近期也曾多次强调,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我公司高度重视,多管齐下,从制度上、管理上、考核上入手,以费用控制为着力点,结合工作实际,加强勤俭教育,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完善制度约束,自上而下落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公司党委制订了《关于改进和加强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若干规定》,从会议管理、发文管理、调研管理、外事出访、职务消费五方面严格控制。“风成于上,习化于下”,公司党委同志严于律己、身先垂范,有助于自上而下形成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良好风尚。
二、加强费用考核,严格控制支出
通过费用考核控制支出是我公司勤俭办事、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近年来,虽然业务规模持续增长,物价水平不断升高,业务接待、差旅会议等需求亦随之增加。但我公司为严格控制五项费用,在编制预算时,原则上不增加各部门和分支机构的五项费用指标。在物价上涨、业务增加的情况下,公司五项费用控制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勤俭文化
我公司历来注重成本控制,已形成了务实高效,俭朴节约的良好风气。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勤俭节约是一项常抓不懈的任务,一时做到容易,长期保持很难。“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要使勤俭之风制度化、常态化,使其成为所有干部员工自觉的行为准则,则需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八项规定”和公司党委《若干规定》,同时,将其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使勤俭节约成为公司文化的一部分,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
今年以来,全体干部员工同心同德,在进一步厉行节约、降本增效的战役中取得了良好开局。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在继续深入开展勤俭节约学习教育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将相关规定细化成可操作的科学标准和制度,持之以恒地改进工作作风,锲而不舍地实现公司降本增效的目标,为公司全面实现“十二五”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完善监督统筹衔接制度调研报告
完善监督统筹衔接制度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顽强意志、空前力度推进管党治党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锐意探索一条解决党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监督这个国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成功路径,着力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初步形成了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四个全覆盖”的对党组织、党员和公权力、公权力行使者的监督格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顶层设计,对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作出重大战略安排,其中明确提出“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做实监督全覆盖、增强监督有效性”;赵乐际同志在全会工作报告中严格对标、紧紧跟进,将“完善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制度”作为今年重要工作任务进行部署。这些都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巡视巡察机构提出了新的重大课题,更赋予了重大政治责任。
为了研究破解完善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制度这一重大课题,我们精心制定调研方案,采取实地调研、书面调研、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工作。x月xx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办公厅来函委托我省就此课题开展调研,xx书记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省纪委省监委办公厅牵头组织抓好调研并及时上报调研报告。x月xx日,xx副书记专门召集省委巡视办、省纪委省监委相关内设部门和部分省纪委省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进行座谈交流研讨。我们在向各市州发函进行书面调研的基础上,还组建调研组到xx市、xx州、xx市等地开展了实地调研,及时整理调研成果形成调研报告按程序上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办公厅。此后,又根据相关工作进展对调研报告进行反复修改完善,形成此结题报告。
一、关于对“四项监督”统筹衔接重要意义的认识
党章规定,各级纪委是党内监督专责机关;宪法、监察法规定,各级监委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纪委监委无论是所要承担的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两项职责,还是所要发挥的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监督都是打头阵、第一位的,居于基础性、保障性地位。从历史逻辑来看,19xx年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应运而生,扛起的就是加强党内监督、巩固党的一致及权威的根本职责。此后,虽然几度易名、几度更迭,文革期间还曾被摧毁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重建,改革开放xx多年来更是经历了巨大发展,但纪检机关作为党内监督机关的根本性质、将监督作为基本职责的根本定位始终没有变。可以说,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与生俱来的使命,是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从理论逻辑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的同时,注重从规律上找原因、从机制上补缺口,持续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巡视、派驻“两个全覆盖”,到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制定党内监督条例推动党内监督全覆盖;从党的十九大后将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纳入国家监察范围,到逐步形成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四个全覆盖”格局;从大力推动“有形覆盖”,再到走向“有效覆盖”,填补了从好党员到“阶下囚”、从好的公职人员到“阶下囚”两个方面的空白,可以说目标一以贯之、实践环环相扣、工作接续递进。十九届四中全会集成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成果对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作出更高层面更加清晰的顶层设计、开启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发展的新征程。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响亮地宣示,我们党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并明确指出这条道路、这套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巩固发展。坚持这条道路、发展这套制度,纪检监察机关使命当前、责无旁贷,必须自觉把监督挺在前面,持之以恒推进监督理论创新、制度完善、效能提升。同时,在改革中纪检监察机关承担的主要任务虽有所变化和拓展,但无论怎么变化、怎么拓展,贯穿其中的主线都是监督。没有强有力的监督,其他一切工作就只是“盲人摸象”。从实践逻辑来看,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不断巩固拓展,纪检监察工作的重音已从党的十八大之初的“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向标本兼治、源头防治、全面治理转变,已从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主次有序、缓急有别推进向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转变,需要更加强调履行监督基本职责、第一职责,更加突出定位向监督聚焦、责任向监督压实、力量向监督倾斜,更加注重提高监督效能,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真正让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无所遁形、无法滋生。
履行好监督基本职责第一职责,首要必须对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四项监督”的定位内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纪律监督是党内监督的基本形式,体现的是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约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重在把纪律挺在前面、形成常态,唤醒党章党规党纪意识。监察监督是党内监督的拓展和延伸,是对公权力最直接最有效的监督,重在运用职责法定、管辖法定、权限法定、程序法定的优势,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等情况监督全覆盖。派驻监督是纪委监委直接领导和授权的监督,是纪律监督和监察监督延伸的触角,重在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近距离、全天候、常态化盯住党和国家机关的领导干部和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巡视监督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重在利剑高悬、发现问题、形成震慑。这“四项监督”各有分工、各有特点、各有侧重,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同时,它们又具有高度内在一致性和互补性,主要体现在:本质属性相同,都是政治监督,必须体现政治原则、政治标准、政治要求,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作为根本任务。职责定位相通,都是对职能部门、监管单位、领导干部、公职人员等责任主体履行监管职责、行使监管权力进行“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是“裁判员”不是“运动员”,不是凡事直接冲到一线、深入到具体工作中去监督和检查,更不是越位包揽、越俎代庖,“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责任链条相扣,“四项监督”,每一项都是铁的政治责任。抓实“四项监督”,背后都离不开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纪委监委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监督重点相连,必须突出领导干部、聚焦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只要把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盯住了抓好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水平就会有一个大提升,党内政治生态就会产生根本变化。目标方向相合,都是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进行同各种违背党的原则、违反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破坏党的团结统一、侵蚀党的肌体健康的现象、问题以及有关的人和事作坚决斗争的工作,根本目的都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捍卫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总之,“四项监督”是上下贯通、左右衔接、集成联动、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不存在“一枝独秀”,更不存在孰轻孰重,必须实现统筹衔接,做到贯通协同、共融一体,将制度优势全面转化为治理效能。关于实现“四项监督”统筹衔接的重要意义,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认识。
(一)实现“四项监督”统筹衔接是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监督是治理的内在要素,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中居于重要地位。”历史和现实都证明,解决党自身存在的问题,外部监督是必要的,但从根本上讲,要靠强化自我监督。当前,党和国家所面临的环境、肩负的任务和自身状况都发生深刻变化,越是面对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就越要下定决心“自己给自己做手术”,破解自我监督这个难题。“四项监督”本质上都是党和国家的自我监督,是中国特色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四项监督”统筹衔接,既是直接为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添砖加瓦”,也有利于纪检监察机关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更好地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二)实现“四项监督”统筹衔接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夺取反腐败斗争彻底胜利的重要路径和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四项监督”既包含惩的手段,也具备防的功能,与“三不腐”理念高度契合、一脉贯通。推动“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就是旨在打通各项监督之间的壁垒,整合各项监督的资源和力量,形成监督的倍增效应,释放管党治党和反腐败斗争治理效能。一方面,通过铁面监督保持高压态势,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露头就打、一寸不让,强化不敢腐震慑;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监督制度体系、织密全覆盖监督网,压缩和铲除违纪违法问题滋生的空间和土壤,强化不能腐的约束;再一方面,通过用好各项监督成果,强化以案促教、以案示警,推进政治生态综合治理,不断涵养廉洁文化,筑牢不想腐的思想根基。可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完善“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制度既是重要路径,也是必然要求。
(三)实现“四项监督”统筹衔接是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和现实需要。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目前,各方面监督总体上有力有序,但协同衔接不够顺畅的问题比较突出,日常监督不够严格,办法不多、效果不强”。这些都是制约监督提质增效的短板,也是影响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弱项,必须切实加以解决,特别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对象呈几何倍数增长,更是迫切需要整合各类监督力量,推动监督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我们要坚持一体推进“三项改革”,紧紧围绕监督中的发现问题、处置问题、整改问题等关键环节,系统谋划建立健全“四项监督”信息、资源、力量、手段、成果等共享制度机制,推动构建具有“大一统”格局、“一盘棋”联动特色的监督工作流程,实现“四项监督”同步推进、同向发力,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我省“四项监督”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党中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xx省委的坚强领导下,xx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巡视巡察机构坚持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忠实履行监督第一职责,积极创新思路和举措,在做实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全覆盖上下功夫,以监督的新举措新成效巩固发展xx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一)坚持挺纪在前,做实纪律监督。坚持关口前移,前置纪律防线,教育预防为主,惩处治理同进,用严明的纪律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严肃查处违反党章党规、违背党的政治路线、破坏政治纪律政治规矩问题,严肃查处空泛表态、应景造势、敷衍塞责、出工不出力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促进“两个维护”落实落细。严格执行《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规定》并协助省委制定我省实施细则,每年协助省委常委带队检查各市(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情况,实行下一级党委(党组)书记向上一级纪委全会述廉述责并接受纪委委员测评,以刚性纪律约束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出台《中共xx省纪委xx省监委机关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工作暂行办法》,把党风廉政意见回复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方式,严把干部选拔任用政治关,严防“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固化经验制定会风会纪监督工作机制,强化会风会纪监督。坚持不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注重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和家风建设。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常态化开展“访村寨、重监督、助攻坚”专项行动,连续开展两轮脱贫攻坚“五个专项治理”,强力纠治数字脱贫、盲目决策、虚假摘帽等问题,并组织省市县三级利用查处的典型案例同步举办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专项警示教育展,今年x月又协助省委聚焦整治工作中特别是扶贫民生领域“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开展了全省警示教育大会。深入实践运用“四种形态”,注重在运用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把监督寓于日常工作中,见人见事见细节,对新提拔省管干部开展廉政谈话,强化对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民主集中制、“三会一课”等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被约谈或被给予纪律处分的领导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对相关问题进行认真说明和深刻检查,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轻微违纪问题及时采取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谈话等方式处理,加大谈话函询力度,对本人如实说明问题予以采信。对于违纪问题,统筹考虑动机态度、客观条件、程序方法、性质程度、后果影响以及挽回损失等六个要件,依纪依规、宽严相济给予恰当处理。制定出台关于开展澄清正名工作的指导意见,严查恶意举报、诬告陷害行为。制定施行受处理党员教育和回访工作暂行办法,稳妥协助推动被问责和受处分干部重新使用。十九大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人次连年增长,其中第一、二种形态占比更是增长迅速。
(二)坚持纪法贯通,做实监察监督。全省各级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合署办公优势,科学拟订省纪委省监委机关全新“三定”规定,调整优化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完成监审分设、审复分离,构建执纪监督、审查调查、案件审理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充实案件监督管理、案件审理等部门力量,加强调查措施使用的监管和案件质量把关;新组建xx省纪检监察机关事务保障中心、xx省纪检监察大数据与技术装备保障中心、xx省纪检监察融媒体与廉政教育中心、xx纪检监察干部学院等事业单位,实现政务事务分离、分工专业化精细化。将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省监委委务会会议合并召开,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和规定分口决策,反腐败工作在决策部署指挥、资源力量整合、措施手段运用上更加协同高效。制定省监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规则等,发挥各领域专家学者“智库”作用,为监察监督提供咨询论证服务。在赋予派驻机构监察权限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监察职能向国企、高校以及乡镇基层延伸和全覆盖,梳理并建立各级监察对象目录,我省监察对象约为xx万人,较全覆盖前增加约xx万人。全省各级监察机关全面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把监察范围覆盖到公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各领域和各环节。
(三)坚持内涵发展,做实派驻监督。通过深化改革,省纪委省监委共设派驻纪检监察组xx个(其中xx家派驻党政机关纪检监察组,x家派驻省管金融企业纪检监察组),监督xxx家单位。派驻机构统一用序号命名,并在每家被监督单位统一挂牌,每个组编制数不低于xx人,均设置x个以上的内设机构,班子成员最少为一正两副,将派驻机构完全作为一个单位来建设和管理,实现机构数减少、力量增强的“内涵式”发展。我省“机构做减法、力量做加法”等改革做法得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充分认可,并在向全国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地方深化派驻机构改革情况分析》中予以肯定。召开省级派驻机构、省管国企和普通本科高校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述德述职述廉会议,分类制定考核办法,常态化以考促责。制定出台《中共xx省纪委xx省监委机关内设机构与派驻机构日常联系暂行办法》,明确省纪委省监委派驻机构由省纪委常委会统一领导、省纪委省监委统一管理、省纪委副书记(常委)省监委副主任(委员)直接分管、省纪委省监委有关监督检查室分工联系,向省纪委省监委负责并报告工作,促进派驻机构“形神兼备”。省级派驻机构所有组长均担任驻在部门的党组成员或领导班子成员,第一时间参与党组决策,掌握监督信息、提出监督意见,对于综合监督单位,采取参加党组会议、参加民主生活会等方式掌握监督信息、提出监督意见。制定派驻机构与被监督单位协作机制等,将派驻监督办公地点设置在监督一线,原则上单独派驻的纪检监察组均驻在被监督单位,综合派驻的纪检监察组驻在监督任务比较重的被监督单位,以便更好地发挥精密探头作用。省直派驻机构20xx年、20xx年连续两年均消除“零办案”,20xx年更实现了问题线索处置数、立案数、结案数、处分党员干部数“四增长”;今年虽受疫情影响,依然保持了“四增长”。目前,正严格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最新精神,稳步推进深化市县派驻机构改革;同步将省级垂直管理单位和部分以上级管理为主单位全部纳入市县派驻监督;谋划开展探索以上级纪委监委派驻形式强化对国有企事业单位监督试点。
(四)坚持上下联动,做实巡视监督。坚守政治巡视定位,聚焦“两个维护”的根本任务,聚焦党委(党组)职能责任,紧紧围绕推动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贯通运用常规巡视、专项巡视、机动式巡视、“回头看”巡视等方式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展政治“体检”,查找和纠正政治偏差。目前,十二届省委已完成x轮对xxx个地方、单位党组织的巡视工作,正在开展第十轮巡视,巡视覆盖率近xx%。坚持把巡视反馈作为推动整改的重要环节,每轮巡视后,在对被巡视党组织一对一、点对点反馈后,以点带面,分层次、分区域、分系统召开集中反馈会,扩大警示教育面,督促未巡党组织主动将自己摆进来、自查自纠,强化利剑震慑力。建立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及成员参加巡视反馈制度,传达中央有关要求,学习省委书记在省委常委会会议听取巡视情况汇报时的讲话精神,既集中明确本轮巡视的被巡视党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整改责任,强化整改意识,提高整改实效;又督促被巡视党组织本级和上级党委(党组)实现“两个主体”联动,推动开展系统性、行业性专项治理。每轮巡视后,省委巡视办都及时将省委常委会听取巡视情况汇报时的议定事项和问题清单分别发函给有关单位,督促抓好贯彻落实。同时,将巡视综合报告和问题清单向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同志通报。推行组办联动制度、巡视报告问题底稿制度和巡视后评估制度,提高全覆盖质量。制定出台《关于省直部门党组(党委)开展巡察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关于深化政治巡视巡察构建上下联动一体推进监督格局的意见(试行)》《关于对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巡察的指导意见》等,构建完善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监督网,坚持省委巡视组与市县巡察组统一编组、同步监督,并提级运用市县巡察成果,形成巡视带动巡察、巡察充实巡视的工作格局。完善党委书记专题会议听取巡察汇报情况报备等制度,建立巡视工作约谈、考核评价、责任追究机制。积极探索提级巡察、交叉巡察,推动巡察工作向村居延伸。对市县巡察工作开展专项检查,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督促地方党委整改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对xx“巡视巡察同步,巡察交叉机动,全覆盖质量不断提高”给予了充分肯定。今年赵乐际同志来xx调研指导工作,对我省巡视巡察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
(五)坚持严管厚爱,做实自身监督。20xx年开展纪检监察干部教育培训年,20xx年开展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年,今年接续开展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能力提升年,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制定出台《中共xx省纪委关于建立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督查制度的意见(试行)》《中共xx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内部督查工作规划(20xx—2021年)》,扎实推进内部督查全覆盖。开展履行自身主体责任专项检查,在全省xx个未单设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的县(市、区)纪委监委设专职监督员,对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问题“零容忍”。聘请特约监察员,开展纪检监察开放日活动,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制定干部交流轮岗办法,在xxxx年省纪委省监委内设部门人员交流比例超xx%的基础上,xxxx年派驻机构人员交流比例超xx%,对x个市(州)纪委监委分管审查调查工作的副书记进行交流任职。对x年来全省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开展分析,健全内控机制,制定业务工作程序规范以及“三个必须十五个不得”行为规范、职责底线清单等制度,常态化排查廉政风险点、提出防范措施。
三、推动“四项监督”统筹衔接的探索实践
xx省纪检监察机关和巡视巡察机构牢固树立“四项监督”“一盘棋”的思维,积极探索建立整合监督资源、力量、流程、手段等方面的制度机制,努力实现各种监督信息共享、协作配合、成果互用,不断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创新工作机制推进部门联动。出台《xx省纪委省监委机关监督工作办法(试行)》等制度,建立省纪委省监委统一领导、省纪委副书记(常委)省监委副主任(委员)分管、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监督工作领导体制,明确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省纪委省监委履行监督职责的综合协调,制定省纪委省监委监督工作要点,及时收集、汇总监督发现的重大问题提请省纪委省监委专门会议研究并跟踪督办等;监督检查室负责指导、检查、督促联系地区、单位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推进监督工作等;派驻纪检监察组负责监督被监督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和处级干部,依规依纪依法履行纪检监察职责等;信访室负责每季度综合分析研判信访举报情况,针对重点关注问题提出监督建议,书面通报党风政风监督室、监督检查室、派驻纪检监察组;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每季度向党风政风监督室书面通报《案件监督管理系统》违纪行为问题线索查处情况、统计数据及分析报告,等等。将巡视整改日常监督职责纳入省纪委省监委机关“三定”规定,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健全xx省委巡视机构与xx省纪委省监委有关部门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明确信访室及时将季度、半年、信访举报形势分析情况通报省委巡视办,党风政风监督室适时将纠治“四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委实施细则方面分析报告、调研报告、阶段工作重点等提供巡视办了解掌握,巡视办定期将市(州)、开展巡察工作的省直单位党委(党组)书记听取巡察汇报情况的报备材料提供相关监督检查室,作为加强日常监督的参考;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监督的综合协调,适时汇总和跟踪督办监督检查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监督工作情况;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受理省委巡视办移交的问题线索;监督检查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应当在省委巡视组征询建议时,及时通报监督发现的问题,对联系地区、单位的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督促整改到位,等等。通过以上一系列机制的建立,有效推动各职能部门衔接顺畅、协作联动。
(二)健全程序规范推进流程贯通。顺应一体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和纪检监察机构改革的新要求,协助省委制定出台《xx省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实施细则》《xx省贯彻<党组讨论和决定党员处分事项工作程序规定(试行)>实施细则》等;整合《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监察机关监督执法工作规定》等多部法规制度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中共xx省纪委xx省监委机关监督执纪执法工作规范》,对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全流程进行细化并配套附式文书和流程图,为监督执纪执法工作提供了一本系统便捷的操作指南。重塑问题线索处置流程,充分发挥案管部门在线索管理和案件查办中的统筹协调作用,构建从信访室“进”、到案管室“分”、再到监督检查室和审查调查室“办”、后到审理室“出”、最后到申诉复议复查办公室“复”的相互衔接、相互制约运行体系。出台《xx省纪委省监委机关问题线索分办与处置工作办法(20xx)》,明确问题线索分办“双集体研究决策机制”,由省纪委省监委主要领导召开线索分办处置专题会议,集体研究问题线索的分办和分类处置,有效提升问题线索管理和处置质效。出台《中共xx省纪委xx省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和省管国企、省属高校纪检监察机构问题线索处置及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措施使用工作办法》等xx余件纪检监察业务规范性文件,从法规制度层面推动实现了执纪执法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依纪监督和依法监察、适用纪律和适用法律、执纪审理和执法审理相互贯通、一体执行。各级纪委监委坚持把纪法思维贯通监督执纪执法全过程,当纪则纪、当法则法,在初核阶段,严格权限和程序,准确处置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在立案阶段,对涉嫌违纪的进行党纪立案,对涉嫌职务违法、职务犯罪的进行监察立案,对既涉嫌违纪又涉嫌职务违法、职务犯罪的进行党纪和监察双立案;在审查调查阶段,既审查违纪问题,又调查违法问题,注重对涉案对象进行“政治画像”,严格区分和使用违纪、违法证据收集措施;在审理阶段,既讲政治又讲证据,切实在事实认定、程序环节、法律适用上符合法律法规的标准和要求,实现与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相协调。
(三)聚焦重点工作推进资源整合。对于重大主题、重要工作、重点任务,整合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监督资源靶向攻坚,充分发挥党委统一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能,确保取得“x+x>x”的效果。比如,为扎实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监督工作,制定《xx省纪委省监委机关认真履行政治监督职责进一步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监督工作方案》,明确在省纪委常委会、省监委委务会的领导下,省纪委省监委机关成立工作专班,负责组织协调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情况监督工作。其中,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任务分解、督查督办、综合分析、情况汇总等综合协调工作;各监督检查室负责督促指导联系的市(州)纪委监委和省纪委省监委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国家公职人员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省委巡视机构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作为巡视巡察监督的重要内容,持续深化政治巡视。比如,在专项整治领导干部利用茅台酒谋取私利问题、铲除影响xx政治生态的“毒瘤”过程中,坚持贯彻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理念,要求监督检查、审查调查部门在执纪执法过程中重点关注违规违纪违法购酒、贩酒、批酒、收酒、送酒、用酒等问题线索,一旦发现深挖严查、快查快处;派驻机构将领导干部利用茅台酒谋取私利问题纳入日常监督重点,督促被监督部门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清查处置封存的酒类资产,狠刹涉酒歪风;巡视巡察机构将专项整治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多管齐下”形成强大攻势和震慑。深挖监督发现的问题产生的根源,推进制度改革、促进标本兼治,实施公务活动全面“禁酒令”,制定《关于严禁领导干部利用茅台酒谋取私利的规定》《xx省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茅台酒谋取私利行为纪律处分规定》,督促茅台集团建立《关于领导干部违规插手茅台酒经营问题打招呼登记备案制度》,将是否利用茅台酒谋取私利作为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的规定动作、必须内容并长期坚持。用好监督查办的典型案件,高频率开展警示教育,并在省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和茅台集团分别设置领导干部利用茅台酒谋取私利问题永久性专项整治展,确保警示教育抓常抓长。通过专项整治,茅台集团发展势头持续向好、发展质量稳中趋优,xx茅台总市值于2020年x月突破x万亿元大关,市值从x万亿到x万亿,仅仅用了xx个月零x天的时间,从首次突破万亿到实现x万亿市值成为A股市值第一股,这xx个月也恰好是开展专项整治期间,而此前市值从上市到突破x万亿用了xx年零x个月。中央办公厅向全党通报我省专项整治的做法和经验,中央组织部将此编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中央纪委机关和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向全党通报袁仁国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予以肯定。比如,在保驾护航脱贫攻坚方面,省委坚持把扶贫领域专项巡视巡察作为重中之重任务优先谋划、优先部署,xxxx年就已实现对xx个贫困县(市、区)以及与脱贫攻坚联系紧密的相关部门巡视全覆盖,xxxx年又完成了x轮对x个贫困县脱贫攻坚“回头看”、xx个省直单位支持x试验区建设专项巡视。省纪委省监委整合机关内设部门和派驻机构力量,采取专项检查方式,与省委巡视有效衔接,实现对深度贫困地区的监督检查全覆盖。今年,又聚焦x个未摘帽的深度贫困县和x个已摘帽剩余贫困人口在x万人以上县(区),清单化梳理中央脱贫攻坚考核、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调研督导、巡视巡察等各方面反馈的扶贫领域问题,由省市县三级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统筹调度各口监督力量分片包点全程跟踪督导整改,实行同步追问、一体压实各级党委政府属地责任、主体责任和行业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工作责任的“双问责”工作机制,强力督促推动各级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四)打破数据壁垒推进信息互通。借助全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东风,强力推进省纪律监督“数据铁笼”工程建设,高起点高标准打造扶贫民生领域监督管理系统、省管干部廉政档案管理系统和问题线索处置监督管理系统、“三公”经费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政治监督线上活页系统、检举举报平台、省纪委省监委机关综合办公平台、调查信息查询分析平台、省纪检监察数字档案馆、巡视巡察信息化系统,对内将日常办公、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巡视巡察反馈意见、专项检查情况、案件剖析报告、纪律监察建议等方面信息汇总起来,逐步构建纪检监察系统的“大数据云”,按照相关权限和保密规定提供各项监督主体调取使用;对外加强省直职能部门协作联动,将分散在各部门的信息进行“聚拢”、整合、分析,提高监督智能化水平和效率。比如,扶贫民生领域监督管理系统在前期实现与扶贫、民政、教育、人社、卫计、工商、住建等xx个主管部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今年直接从“省数据交换平台”、“扶贫主体数据库”、“扶贫云”中抓取和采集全省x个深度贫困县和x个贫困人口超过x万人的县(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三保障+饮水安全”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二次清洗整合关联,实现数据同步整合和自动采集、自动以大数据进行可视化统计分析、自动运用数据比对模型发现问题、预警信息智能分类处置、系统运转智能远程监控,大大提高了监督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比如,“三公”经费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重点聚焦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公款出国三大领域,由财政部门现有业务系统增加监督模块完善升级而成,实现实时监督“三公”经费使用。比如,调查信息查询分析平台打通了金融领域、通信公司、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xx家单位xx项数据,极大地畅通了审查调查信息查询渠道。比如,省管干部廉政档案管理系统通过对信访部门数据、审查调查部门数据、监督检查部门数据、审理部门数据和案管部门问题线索处置数据进行抓取、关联和整合,按照“x+x”内容标准(即廉政档案内容主要包括干部基本信息、廉政情况综述、问题线索处置情况、党风廉政意见回复情况、民主生活会上说明情况及其他廉政情况)存储管理,实现“人员建档”和“线索建档”全覆盖。目前,已完成xxxx多名在职省管干部廉政档案建设工作,并探索运用档案数据开展比对监督。比如,建立市(州)、省直单位、省管国有企业、省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线下、线上政治监督活页,重点收集党的十九大以来被监督单位党组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中存在的问题清单和整改落实情况,加强与被监督党组织和组织、宣传、巡视等部门的日常沟通联系,及时掌握被监督党组织的最新情况并动态更新活页内容。将政治监督活页作为党内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向巡视机构提供情况的重要载体,定期开展研判分析,针对活页反映的反复出现、整改不到位的问题,及时通过制发纪律检查建议书、约谈被监督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等形式督促解决到位。
(五)研判整治并举推进成果转化。按照季分析、年总结方式,定期对信访举报、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纠正“四风”等工作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分析研判,找准问题滋生演变的趋势和规律,以便及时调整监督方式和重点。探索开展党内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通过梳理分析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监督等各个渠道反馈的情况、发现的问题,全方位、多角度对地方或部门党内政治生态进行“精准画像”并形成研判报告。目前,已完成对各市(州)、省直部门和省管国有企业、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党内政治生态研判全覆盖,绘制出xxx份党内政治生态“全景图”,并及时把研判结果反馈给对应的党委(党组)及其“一把手”,把后续整改工作纳入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日常监督、巡视巡察监督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总结固化经验,协助省委制定印发《关于建立党内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机制的指导意见》,并同步制定省纪委机关的实施意见,构建省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党的工作机关分工负责的党内政治生态分析研判长效机制,明确每年开展x次常态性研判,在一届党委届中和换届前半年各开展x次综合性研判,把研判结果作为监督检查、巡视巡察、选人用人、领导班子评价、干部评先选优、全面从严治党考核等的重要参考,推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纪委监委监督责任贯通协同、一抓到底。制定实施《关于深入推进“一案一整改”工作的指导意见》,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教,督促案发地区、单位按照“三会两书两公开”(召开党支部会议宣布处分决定,召开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通报相关案情;在一定范围印发忏悔书<悔过书、检讨书>和公开处分决定书;敦促涉案人员主动向组织说明问题;全面剖析案情,针对性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向党内单位公开有关案情、向社会公开整改情况)的工作要求,建立整改清单和台账,明确责任人和具体任务,确保处分决定执行到位、警示教育开展到位、存在问题检视到位、整改措施落实到位。针对案件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及时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梳理评估,建立长效机制,堵住制度漏洞,清除腐败余毒,修复政治生态。明确巡视巡察机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部门和派驻机构、国企和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将“一案一整改”工作纳入巡视巡察和日常监督范围,对案发地区单位、案发系统行业开展“一案一整改”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甚至拒不整改的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严肃追责问责。
(六)狠抓能力建设推进人员融合。制定《xx省纪检监察机关能力建设三年规划(20xx-2021)》,对提升政治业务、技术支撑、装备保障水平,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作出系统性谋划部署,明确实施政治业务能力提升工程、人才“双千工程”、大数据信息化工程、监督执纪执法保障强化工程“四大工程”,该规划经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已以省纪委省监委名义印发。坚持实行全员培训,每年纪委全会召开后,第一时间举办学习贯彻中央纪委全会精神的厅级领导干部研讨班和厅级以下干部培训班,由省纪委省监委班子成员和“四项监督”各对口领域的业务骨干分别授课,交流工作经验、教授工作方法,促进干部互学互鉴,提升综合业务能力。对于一些重大的监督执纪或审查调查任务,采取一事一授权方式,抽调“四项监督”各口业务骨干加入专项监督检查组、巡视巡察组或审查调查组,协同作战、互学互进、以干代训、实战练兵。比如,20xx年xx月,在对省扶贫办开展专题巡视工作中,根据工作需要,抽调省委巡视办、省纪委省监委相关内设部门和派驻机构人员参加,既发挥了各自经验优势,也学习掌握了巡视监督方法手段。市、县两级纪委监委都严格《xx省纪检监察机关能力建设三年规划(20xx-2021)》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狠抓能力建设。同时,为破解人员力量分散、素质相对不高等问题,积极创新方式促进“四项监督”人员交流共用。比如,有的市州采取片区协作等方式,按照地域相近、力量互补、规模适中、有利工作的原则,将辖区内县乡分为若干片区协作工作组,明确县级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兼任片区协作组组长,负责统筹片区工作组监督执纪、审查调查工作,构建“县级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纪检监察室主任+乡镇纪委”的纵向指挥、横向协作联动模式,有效解决乡镇纪委人员力量分散、监督乏力、案件质量不高、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
四、“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一是不良政绩观尚未全面彻底扭转。一些纪检监察机关特别是县、乡两级纪检监察机关依然对监督是基本职责、第一职责的定位认识不清、理解不透,没有正确处理好监督和办案之间的关系,还一定程度上存在“以办大案要案论英雄”的思想,认为监督是潜绩,审查调查才是显绩,日常监督的积极性有待激发。二是对政治监督的内涵把握不准,不善于从政治的高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置问题。有的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派驻机构干部在日常监督中把主要精力放在查账目、盯作风上,对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摸不清、抓不准,政治监督举措乏力、效果不明显。三是重发现和处置问题、轻整改问题的现象在基层依然存在。虽然这些年省纪委省监委通过建立“一案一整改”机制、规范使用纪律监察建议书等方式强化标本兼治工作,但少数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一查了之”的思维惯性尚未彻底根除,做好“后半篇”文章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四是认为监督只是监督部门的事,“各自为战”的现象依然存在。比如,有的审查调查部门认为以案促改、以案促教工作应该由负责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工作的部门去做,自己只管办案即可,对案件的剖析不重视不上心甚至敷衍应付,而负责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工作的部门没有参加案件查办全过程,对细节不了解,难以挖掘其中的“警示教育点”,以致工作效果不佳。又如,由于县乡两级没有实行监审分设,有的纪检监察机关就将日常监督工作全部交给党风政风监督室、扶贫与民生监督室来做,监督事项重叠、工作杂乱无章,更别说研究推进“四项监督”统筹衔接了。
(二)监督效能须提升。通过这些年的改革,“四项监督”虽实现了质的飞跃,但与党中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新标准新要求相比,还存在各项监督质量参差不齐、统筹衔接不够顺畅有力、联动协作不够紧密紧凑等问题。在纪律监督方面,涉及跨区域、跨系统、跨领域的监督,尚未形成统筹联动长效机制,容易出现多头监督、重复监督的问题;与监察监督衔接还有提升空间,少数纪检监察干部还存在重犯罪、轻违纪的观念,将主要精力放在查办犯罪行为上,对违纪行为的发现和查处着力甚少。在监察监督方面,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尚任重道远,特别是基层群众性x组织从事管理的人员纳入监察范围后,监察对象大幅增加,县级监委管辖人员多、监督任务重、“管得着、看不见”等问题较为明显。在派驻监督方面,一些派驻机构日常监督乏力,有的市、县派驻机构人员长期被抽到专案组办案,成了名副其实的“办案机构”。有的监督方式方法单一,发现问题的能力较弱。有的“眉毛胡子一把抓”,重点不突出,普遍撒网、疲于应付。有的与巡视巡察监督联动不够好,巡视巡察三个月发现的问题比派驻机构近距离、全天候、常态化监督发现的问题多得多。在巡视监督方面,对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发现的问题、形成的监督成果运用还不够充分,且把巡察发现的问题线索移交给纪检监察机关后,后续沟通了解不够深入。
(三)机制制度不健全。在日常实践中,虽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围绕推动“四项监督”衔接贯通建立了不少制度,但多是零散的、分散的,难以形成“大一统”格局。加之,受管理权限、保密规定等限制,“四项监督”之间左右衔接、上下贯通、协同联动、相互促进还不够顺畅,各部门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各唱各调”“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多头指挥”等情况,没有真正形成发现问题、处置问题、整改问题的闭环管理体系。比如,对于派驻监督来说,纪委组织部门管其人,党风政风监督部门管其事,监督检查室也在联系派驻纪检监察组,面对的“婆婆”很多,有时还可能出现不同部门对同一工作有不同理解,以致无所适从。同时,由于“四项监督”工作成效难以量化评估,各级尚未建立科学严密的监督考核机制,“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怪圈没有彻底破除,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纪检监察干部抓监督的积极性。
(四)顶层设计很必要。“四项监督”统筹衔接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多、领域广,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目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没有针对“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制度集成创新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对此基层同志感到工作缺乏明确的指向和一致的标准,各地方各部门尺度不一、参差不齐。比如,监审分设后,各项监督工作迫切需要明确一个综合性的机构或部门来统。然而,由哪个部门来统、如何统,至今没有定论。实践中,我省探索由党风政风监督室来承担履行监督职责的综合办公室职能,但受其本身职责限制,难以真正统起来,只能起到综合协调、“穿针引线”的作用。又如,鉴于纪检监察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非常强,制度创新必须严格对标对表、慎之又慎,也正因此,有的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害怕把不准哪些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层面计划统一规范的,哪些是自身可以探索的,就不愿创新不敢创新,干脆一切等着上面出政策。
(五)能力保障有差距。一方面,是“硬能力”,主要指监督的硬件保障条件。目前,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信息化程度不高、监督执纪执法装备保障水平不高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大数据技术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应用还存在不小差距。另一方面,是“软能力”,主要指干部能力素质。虽然通过近两年的全员培训,纪检监察干部的能力素质有明显提升,但抓监督的专业能力还有差距,懂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在基层也尤为缺乏。
五、“四项监督”统筹衔接的意见建议
(一)对“四项监督”统筹衔接作出顶层设计。建议积极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汇报,争取上级制定出台关于完善“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工作方向、重点任务、部门职责等,以精准指导基层创新突破。
(二)强化对监督工作的系统培训。建议建立“四项监督”业务培训常态化机制,每年针对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基本职责、第一职责适时组织举办专题培训班,由相关领导和业务骨干亲自授课,围绕“四项监督”进行系统性业务培训,破除思想误区、教授工作方法、提升业务能力。
(三)完善监督质效考核体系。建议将“四项监督”工作纳入年终考核范畴,建立科学的量化监督质效考核指标体系,至少包含发现问题数量、整改完成情况、预防提醒宣传效能、反腐倡廉群众满意度评价等,破除“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怪圈,激发抓监督、强监督的积极性。
(四)加大对基层指导支持力度。x月xx日,省纪委省监委在前期与省财政厅等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并报经省政府批准,与省财政厅共同印发了《关于制定xx省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公用经费标准保障的通知》(x财行〔20xx〕xx号),区分不同地区将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统一明确为不低于x万元(或x.x万元)/人/年,从制度层面推动解决制约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能力提升的钱这一“老大难题”。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下督促指导力度,帮助基层用好用活政策,切实把每一份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支撑和助推能力建设的最大效益。
第五篇: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注重防控
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注重防控
——崇义县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主要做法及体会
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反腐倡廉建设是省委明确规定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工作重点,特别是工程建设领域已成为腐败易发多发的突出部位,其中一些重点岗位成为容易失足的高危岗位。近年来,崇义县纪委、监察局认真落实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几个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的决定》,抽调精干专业人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针对当前全县工程建设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做了铁心硬手的专项治理,把规范权力运行、健全市场机制、加强监管惩处结合起来,形成制度建设、监督检查、防控惩处的“三位一体”工作格局,严防工程建设领域腐败案件和“工程上马、干部下马”等现象的发生。
一、问题和现状
崇义县积极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对2007年以来总投资额在200万元以上的政府投资或使用国有资金项目38个进行了排查,发现各类问题59个,整改和纠正问题33个。从前期抽查摸底情况来看,工程建设领域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项目前期审批不到位,项目在规划设计、土地使用、工程许可、环境影响评价等前期工作中存在审批手续不完善的问题。二是项目建设管理不严谨,项目建设管理中相关制度缺失或落实力度不够,项目招投标不够规范;项目工程监理没有组织招投标;擅自变更建设规模、改变建设内容或降低建设标准等现象。三是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存在业主单位资金管理不够规范、账目不够明晰、做账不够及时的现象。
二、做法和成效
(一)以制度建设为根本,探索专项治理长效机制
崇义县在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认真总结、反复研究,针对项目实施中的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制定符合县情、针对性强的措施,重点加强了规范工程项目建设的七项制度,逐步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推进工程项目建设的良好体制、机制。
一是完善重点建设项目民主决策制度。在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管理中推行专家评议、论证和公示制度,在编制中长期规划和各类专项发展规划、以及策划重大项目和重大投资过程中,实行专家评议制度。政府
投资项目要经过符合资质要求的咨询中介机构或相关专家的评估论证。政府重大投资项目推行公示制度,与群众密切相关、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的项目,在决策前就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建设时序和建设方式通过网站、有线电视或现场等方式对外公示,征求大众意见,大众的合理化建议将作为项目是否批准的重要条件。该制度不仅大大提高了工程项目建设决策的透明度,而且使决策更加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
二是健全工程项目建设招标投标制度。针对工程建设领域中最易发生腐败的招投标环节,崇义县大力推进招投标监管体制改革,将招投标监管由严把“入场关”、“开标关”延伸到“标后管理关”的全程监管模式。一方面在国家出台相关法规制度的基础上,崇义县结合实际出台了《崇义县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规程》、《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县招投标交易市场秩序的若干意见》、《崇义县国有资产产权和国有土地交易工作规程》、《崇义县工程建设项目进场交易工作规程》、《崇义县土地交易、拍、挂流程》、《崇义县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发布暂行规定》、《崇义县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等10多个可操作性强的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招投标行为,同时在招投标中加大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保证了信息的公开透明,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为招投标活动提供公开、公正、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强化了标后管理,2010年崇义县出台了《崇义县建设工程项目标后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将标后所涉及的合同审查和履行、工程施工和监理、建设标准和规模控制、资金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纳入重点监督管理范畴。建立健全了工程建设合同备案、劳务分包、项目设计变更核准等制度,推进了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健全了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制度。
三是实行“黑名单”制度。为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崇义县着力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市场体系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对未履行投标承诺,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的施工单位及建造师(项目经理)、监理单位及总监列入“黑名单”,并在崇义县招标投标网公示,二年内不得参加崇义县内建设项目的投标。2010年1月至今,已有3家违法违规企业被列入崇义县“黑名单”。
四是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和预决算管理制度。对资金拨付程序,按照合同条款约定、根据工程实物量支付工程款,保证资金安全作出了规定;规定大额工程项目结算,必须委托具备规定资质的中介服务机构审查后进行。制度创新切实加强了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监管,建立覆盖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对工程项目建设和物资采购资金实现了动态监控管理。
五是推进“双公示”制度。崇义县将“双公示”制工作列为2010年执法监察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及时转发了《赣州市重点领域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和《赣州市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双公示制管理暂行办法》,并成立了崇义县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双公示制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印发了《崇义县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双公示制工作实施意见》,与赣州市及其他兄弟县市相比,崇义县扩大了公示的范围,将全县所有被列为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中涉及工程建设领域的在建项目和尚未动工建设的项目均列为双公示的项
目范围,同时明确了公示形式和各行业主管单位和项目实施单位的责任,确保双公示制工作得到全面落实。将“双公示”贯穿于重点建设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不断创新监督方式,逐步形成了“参与建设单位互相监督、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层层监督、社会公众广泛监督”的机制。
六是建立工作报告制度。各部门、单位明确了一名专项治理工作分管领导和一名联络员,要求将工作动态、工作总结和重大事项及时报告县专项治理办公室,并要求各基层纪委、纪检组以专报表形式向县专项治理办报告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案件线索及查处情况,县专项治理办组成督查组对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
七是加强廉政建设制度。一方面在工程建设中全面推行“双合同”制度,即施工单位在签订“施工合同”的同时,必须签订“廉政合同”,并将廉政合同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通过承诺的形式进行签订,规范双方履约行为。另一方面向重点建设和重大投资项目派驻监察组,规定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必须实施“阳光操作”,招标投标、征地拆迁、设计变更必须公示,为工程治理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以监督检查为重点,强化专项治理过程监管
崇义县在抓好工程建设项目排查,找准存在问题、深刻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以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关键岗位的监督检查为切入点,建立“十查十看”排查机制,落实“四项制度”加大日常监查力度,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监督链条。
1、十查十看,建立专项治理排查机制。崇义县制定了针对项目决策和审批、项目招标投标、项目实施管理、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审批和出让、城乡规划管理和房地产开发、行政监管等6个主要环节,36个重要节点的“十查十看”排查机制。一是排查项目立项决策情况,看是否存在违规审批、擅自调整投资计划、未批先建等问题;二是排查工程环保情况,看是否符合节能减排政策,是否属“两高一资”项目;三是排查土地使用权和出让情况,看是否存在非法用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违规征地拆迁等问题;四是排查城乡规划情况,看是否存在未办理规划许可,违规调整规划内容等情况;五是排查项目招投标管理情况,看是否存在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评标不公、招标不规范等问题;六是排查项目合同管理情况,看是否存在不签订合同、合同签订不规范,工程结算不符合要求等问题;七是排查资金安排使用管理情况,看是否存在滞留、挤占、截留、挪用以及虚报冒领、铺张浪费建设资金,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八是排查项目安全管理情况,看是否存在安全生产法规和安全管理措施执行不到位、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九是排查项目质量管理情况,看是否存在质量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质量通病依然存在等问题;十是排查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情况,看是否存在大资质投标小资质施工、随意分包、变相转包等问题。
2、四项制度,加强专项治理日常监管。只有将专项治理工作与日常监管工作紧密结合,形成以专项治理促进日常监管,以日常监管强化专项治理的双赢机制,才能确保专项治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崇义县通过落实 “四项制度”推动专项治理监督检查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一是业主报告制度,工程开工后,建设单位(业主)要根据工程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向县行业主管部门和县建设工程项目标后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工程建设情况,对隐瞒事实真相或漏报、少报,甚至不报的追究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县纪委、监察局牵头,组织各成员单位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三是建立专项治理信息共享制度,编发了4期《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简报》,通报专项治理工作情况,指导专项治理工作顺利推进。四是专项治理效能监察制度,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土地使用、招投标、合同管理等情况进行效能监察,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及时整改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相关制度。
3、集中治理,专项治理以查促纠。崇义县制定了《崇义县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全县16个乡镇和30多个责任单位对2007年1月1日以来所有政府性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且投资额在200万元以上的竣工、在建、拟建项目逐一进行自查清理,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治理对策。各单位在结合本行业、本系统工作特点基础上,通过召开自查自纠大会、填报自查自纠项目表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对要求相关单位及时整改。
同时,开展了“拉网式”检查房地产开发中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等问题的专项行动,截止目前,共下发《执法监察结论书》和《监察决定书》各14份,追缴规费和土地出让金160余万元上交县财政,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建设用地规范管理,增强开发企业、管理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严格执行规划和加强容积率管理的意识,有效的推动了全县房地产开发领域的健康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三)以防控惩处为抓手,实现专项治理标本兼治
在专项治理工作中应做到严肃惩治与有效预防相结合,既坚决纠正违规问题,严肃查办工程建设领域中的腐败案件,也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积极探索治本的措施,着力建立五项风险防控机制,从源头上遏制和预防问题的发生。
1、建立“五项机制”,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排查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举报机制,借助信访、电话、网络等多种渠道了解、掌握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走访机制,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培训机制,使每位干部职工都能在提高业务知识、政策水平的同时增强危机意识、上进意识和责任意识;
防控机制,通过廉能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对部门、人员、岗位实行全方位的动态管理。
2、突出严查重处,高压态势让贪者望腐而止。及时查处工程建设领域腐败案件,是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2007年以来,崇义县共查办违纪违法案件13件,涉案人员13人,对13名违纪违法人员追究了相应责任,移送司法机关处理4人。崇义县在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注重查处四类案件,采取四项措施,加大“腐败成本”,严查重处让贪官“望腐而止”。
注重四类案件,惩治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一是领导干部插手和干预工程建设领域谋取私利的案件;二是严肃查处在工程建设各个环节中的违规违法案件;三是严肃查处有关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不作为和乱作为的案件;四是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
采取四项措施,加强工程建设领域案件查处。一是突出办案重点,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根本,加大工程建设领域的大案要案查办,重点严查上述四类案件,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二是完善专项治理监督举报制度,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建立信访举报双向承诺制度;及时公开专项治理工作举报电话,拓宽群众参与、群众监督渠道;成立案件查办专项工作组,认真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和收集案件线索。三是落实办案责任,按照干部分级管理原则,进一步明确本委局办案重点和基层办案的工作职责。四是形成办案合力,进一步健全查办大案要案的组织协调机制,规范执纪执法部门协同办案的程序和规定,主动加强与公安、检察、法院、审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与配合。
三、几点体会
1、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是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系统工程,应把集中治理与加强日常监管相结合,既要着眼开展“反腐风暴”式的集中治理,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遏制工程建设领域中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又要着眼长远,做到制度创新与业务建设相结合,形成专项治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崇义县从促进科学发展,规范工程建设市场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构建工程建设领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视角,着力于构建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监督检查为重点、以防控惩处为抓手 “三位一体”的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长效机制。
2、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要求高。所以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解决一些领导干部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只有树立一盘棋的理念、服务大局的意识,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探究解决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对策,注重系统治理、综合施策、整体推进、发挥整体效应,才能确保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3、必须看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交易规则不够统一,监管体制有待健全,一
些违纪违法行为的手法和花样不断翻新。这就要求我们专项治理工作在制度上要强抓落实,在机制上要不断完善,在手段上要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