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鲁财教〔2007〕39号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教育厅
关于印发《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
实施办法》的通知
鲁财教„2007‟39号
各市财政局、教育局、劳动保障局,省属各中等职业学校:
为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07‟41号),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确保资助工作顺利实施,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劳动保障部有关文件精神,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劳动保障厅制定了•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八月十六日
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07‟41号),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以下简称国家助学金)的管理,确保资助工作顺利实施,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劳动保障部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等职业学校是指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并备案,实施中等学历教育的各类职业学校,包括公办和民办的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普通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的中专部等。
第三条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县镇非农业户口的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三年级在校生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获得一定报酬,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
第四条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主要资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
第五条国家助学金按学年申请和评定,按月发放。学校应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详见附件1)及•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指南‣(详见附件2)随同入学通知书一并寄发给录取的新生。新生和二年级学生在新学年开学一周内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并递交相关证明材料。
第六条根据国家下达我省的国家助学金名额和经费预算,每年6月底前,省财政厅将省属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名额和经费预算下达省劳动保障厅,将省属其他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名额和经费预算下达省教育厅,将各市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分配名额和经费预算下达市财政局。
每年7月底前,省教育厅、劳动保障厅分别将国家助学金名额和经费预算下达省属学校,各市财政、教育、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将国家助学金名额和经费预算下达到本级中等职业学校和有关县(市、区)。
每年8月底前,各县(市、区)财政、教育、劳动保障部门将经费预算和分配名额落实到所属中等职业学校。
第七条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本办法和各市制定的国家助学金实施细则,受理学生申请,组织初审,并将初审结果在学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汇总表‣(见附件3)报同级教育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审核、批复。
学校应于学生入学一个月内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
第八条学校应按实际受助学生名单填写•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汇总表‣,省属技工学校报省劳动保障厅审核汇总,每年12月15日前报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其他省属中等职业学校按上述时间直接报送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各市级教育、劳动保障部门填写•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统计表‣(见附件4),技工学校报省劳动保障厅审核汇总,由劳动保障厅于每年12月15日前报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其他中等职业学校由市级教育部门按上述时间直接
报送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统一电子注册,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和管理提供支持。
第九条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实行学校法人代表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助学工作负主要责任。学校要制定本校国家助学金具体实施办法,设立专门机构和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助学工作,要为每位受助学生分别办理银行储蓄卡,直接将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一律不得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抵顶或扣减国家助学金。为学生办理银行储蓄卡,不得向学生收取卡费或押金等费用,也不得从学生享受的国家助学金中抵扣。
中等职业学校要建立专门档案,将学生申请表、受理结果、资金发放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分年度建档备查。
第十条各中等职业学校要依法办学,规范管理,要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有关规定收取学费,并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5%的经费,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减免、校内奖学金、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方面的开支。
第十一条中等职业教育实行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校内奖学金、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校减免学费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国家鼓励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团体设立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奖学金,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助学贷款。
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对携有可证明其家庭经济困难材料的新生,可先办理入学手续,根据核实后的家庭经济情况予以不同方式的资助,再办理学籍注册。
第十二条各级财政、教育、劳动保障部门应加强对国家助学金的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并接受审计、监察部门的检查和社会监督。对弄虚作假、套取财政专项资金或挤占、挪用、滞留国家助学金的行为,将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省财政厅、教育厅、劳动保障厅负责解释,各市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和省劳动保障厅备案。
第十四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6‟73号)和•省财政厅 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教育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鲁财教„2006‟42号)同时废止。
附件:
1、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2、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指南
3、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汇总表
4、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统计表
主题词: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管理办法通知山东省财政厅办公室2007年8月17日印发
第二篇: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办法
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办法
发布日期: 2007-10-30 9:57:26 来源: 市教育局
第一条 为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07〕41号),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以下简称国家助学金)的管理,确保资助工作顺利实施,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劳动保障部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中等职业学校是指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并备案,实施中等学历教育的各类职业学校,包括公办和民办的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普通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的中专部等。
第三条 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县镇非农业户口的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三年级在校生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获得一定报酬,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
第四条 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主要资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
第五条 国家助学金按学年申请和评定,按月发放。学校应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详见附件1)及《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指南》(详见附件2)随同入学通知书一并寄发给录取的新生。新生和二年级学生在新学年开学一周内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并递交相关证明材料。
第六条 根据国家下达我省的国家助学金名额和经费预算,每年6月底前,省财政厅将省属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名额和经费预算下达省劳动保障厅,将省属其他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名额和经费预算下达省教育厅,将各市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分配名额和经费预算下达市财政局。
每年7月底前,省教育厅、劳动保障厅分别将国家助学金名额和经费预算下达省属学校,各市财政、教育、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将国家助学金名额和经费预算下达到本级中等职业学校和有关县(市、区)。
每年8月底前,各县(市、区)财政、教育、劳动保障部门将经费预算和分配名额落实到所属中等职业学校。
第七条 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本办法和各市制定的国家助学金实施细则,受理学生申请,组织初审,并将初审结果在学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汇总表》(见附件3)报同级教育部
门和劳动保障部门审核、批复。
学校应于学生入学一个月内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
第八条 学校应按实际受助学生名单填写《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汇总表》,省属技工学校报省劳动保障厅审核汇总,每年12月15日前报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其他省属中等职业学校按上述时间直接报送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各市级教育、劳动保障部门填写《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统计表》(见附件4),技工学校报省劳动保障厅审核汇总,由劳动保障厅于每年12月15日前报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其他中等职业学校由市级教育部门按上述时间直接报送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统一电子注册,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和管理提供支持。
第九条 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实行学校法人代表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助学工作负主要责任。学校要制定本校国家助学金具体实施办法,设立专门机构和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助学工作,要为每位受助学生分别办理银行储蓄卡,直接将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一律不得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抵顶或扣减国家助学金。为学生办理银行储蓄卡,不得向学生收取卡费或押金等费用,也不得从学生享受的国家助学金中抵扣。
中等职业学校要建立专门档案,将学生申请表、受理结果、资金发放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分建档备查。
第十条 各中等职业学校要依法办学,规范管理,要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有关规定收取学费,并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5%的经费,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减免、校内奖学金、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方面的开支。
第十一条 中等职业教育实行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校内奖学金、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校减免学费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国家鼓励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团体设立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奖学金,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助学贷款。
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对携有可证明其家庭经济困难材料的新生,可先办理入学手续,根据核实后的家庭经济情况予以不同方式的资助,再办理学籍注册。
第十二条 各级财政、教育、劳动保障部门应加强对国家助学金的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并接受审计、监察部门的检查和社会监督。对弄虚作假、套取财政专项资金或挤占、挪用、滞留国家助学金的行为,将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教育厅、劳动保障厅负责解释,各市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和省劳动保障厅备案。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6〕73号)和《省财政厅 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教育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鲁财教〔2006〕42号)同时废止。
附件:
1、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2、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指南
3、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汇总表
4、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统计表
《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办法》附表.doc
第三篇:关于印发《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鲁财教〔2007〕39号
为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07〕41号),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确保资助工作顺利实施,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劳动保障部有关文件精神,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劳动保障厅制定了《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八月十六日
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07〕14号),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以下简称国家助学金)的管理,确保资助工作顺利实施,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劳动保障部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等职业学校是指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并备案,实施中等学历教育的各类职业学校,包括公办和民办的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普通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的中专部等。
第三条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县镇非农业户口的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三年级在校生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获得一定报酬,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
第四条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主要资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
第五条国家助学金按学年申请和评定,按月发放。学校应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详见附件1)及《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指南》(详见附件2)随同入学通知书一并寄发给录取的新生。新生和二年级学生在新学年开学一周内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并递交相关证明材料。
第六条根据国家下达我省的国家助学金名额和经费预算,每年6月底前,省财政厅将省属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名额和经费预算下达省劳动保障厅,将省属其他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名额和经费预算下达省教育厅,将各市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分配名额和经费预算下达市财政局。
每年7月底前,省教育厅、劳动保障厅分别将国家助学金名额和经费预算下达省属学校,各市财政、教育、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将国家助学金名额和经费预算下达到本级中等职业学校和有关县(市、区)。
每年8月底前,各县(市、区)财政、教育、劳动保障部门将经费预算和分配名额落实到所属中等职业学校。
第七条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本办法和各市制定的国家助学金实施细则,受理学生申请,组织初审,并将初审结果在学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汇总表》(见附件3)报同级教育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审核、批复。学校应于学生入学一个月内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
第八条学校应按实际受助学生名单填写《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汇总表》,省属技工学校报省劳动保障厅审核汇总,每年12月15日前报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其他省属
中等职业学校按上述时间直接报送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各市级教育、劳动保障部门填写《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统计表》(见附件4),技工学校报省劳动保障厅审核汇总,由劳动保障厅于每年12月15日前报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其他中等职业学校由市级教育部门按上述时间直接报送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统一电子注册,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和管理提供支持。
第九条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实行学校法人代表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助学工作负主要责任。学校要制定本校国家助学金具体实施办法,设立专门机构和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助学工作,要为每位受助学生分别办理银行储蓄卡,直接将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一律不得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抵顶或扣减国家助学金。为学生办理银行储蓄卡,不得向学生收取卡费或押金等费用,也不得从学生享受的国家助学金中抵扣。
中等职业学校要建立专门档案,将学生申请表、受理结果、资金发放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分建档备查。
第十条各中等职业学校要依法办学,规范管理,要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有关规定收取学费,并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5%的经费,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减免、校内奖学金、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方面的开支。
第十一条中等职业教育实行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校内奖学金、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校减免学费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国家鼓励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团体设立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奖学金,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助学贷款。
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对携有可证明其家庭经济困难材料的新生,可先办理入学手续,根据核实后的家庭经济情况予以不同方式的资助,再办理学籍注册。第十二条各级财政、教育、劳动保障部门应加强对国家助学金的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并接受审计、监察部门的检查和社会监督。对弄虚作假、套取财政专项资金或挤占、挪用、滞留国家助学金的行为,将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省财政厅、教育厅、劳动保障厅负责解释,各市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和省劳动保障厅备案。
第十四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6〕73号)和《省财政厅 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教育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鲁财教〔2006〕42号)同时废止。
附件:
1、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2、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指南
3、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汇总表
4、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统计表
第四篇: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管理工作的通知(范文模版)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管理工作的通知
鲁教职字〔2012〕6号
各市教育局,省直属中等职业学校:
为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的授予秩序,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发放管理,维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和中等职业学校声誉,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教职成〔2010〕7号)和《关于进行中等职业学校新学历证书规范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1〕180号)精神,经研究决定,自2012年5月1日起,我省启用新版《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属于国家法定证件之一。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印制毕业证书和学历证明(认定)书。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发放工作,按照统一印制、集中分发、学校填写、市地验印、省教育厅监督的原则执行。
新版《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将《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证书》、《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证书》、《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证书》三种证书合并为一种证书,增加了防伪措施,实施全省统一序列号。自2012年5月1日起,原普通中专、职业中专、成人中专毕业证书停止使用。
二、以中等职业学校名义招生、按照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注册、管理,以及省教育厅、原省劳动厅共同认定的双证互通学校中完成学业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颁发《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
三、省教育厅统筹管理和监督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发放工作,统一印制空白的《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和《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学历证明(认定)书》,为各市教育局统一配发“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专用章”(按各市序列分别编号01-17),受理各市上报当年毕业生信息数据库,检查毕业证书验印、发放过程,抽查毕业证书信息准确性。
四、山东教育印务中心具体负责《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和《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学历证明(认证)书》的印制和分发。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保
密规定,明确具体责任人,建立专门制度,确保证书印制质量,确保空白证书专人保管、安全分发。分发过程要做好详细记录,落实每一本证书的去向,并将记录情况定期向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报告。
五、各市教育局负责本市域内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的核发、验印、认证及其他管理工作,审核毕业生的入学信息、学习过程、学习成绩以及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核对毕业证书载明信息准确性。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管理制度,明确验印及学历认证流程,并指定专人负责,严格按规定保管、使用“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专用章”(各市原使用的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专用章自2012年5月1日起停止使用)。
要以市为单位,通过验印工作建立本市域内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信息查询数据库,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毕业证书序列号、毕业证书编号、毕业生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毕业学校、专业、学习起止年月、学制、毕业证书类型、颁发时间及毕业生电子照片等。每年验印工作结束后,各市应将该数据库上报我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各中等职业学校同时留存本校毕业生上述信息数据库。
六、中等职业学校负责学生毕业证书的填写、颁发工作。各中等职业学校对毕业证书载明信息负责,毕业证书填写内容要统一规范,证书中括号内“中专”二字前按招生类别分别填写“普通”、“职业”、“成人”字样,用于区别“普通中专”、“职业中专”和“成人中专”。证书编号共18位,按学校代码(10位数,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学校代码)、年份(4位数,如2012)、本校当年颁发毕业证书顺序号(4位,如0001)顺序编号,加盖学校印章和校长名章,经当地教育局验印后颁发给学生。毕业证书所需费用由学校统一支付,不得向学生收取。
七、毕业证书遗失以及需要开具学历认证报告的,由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学校留存的毕业生及毕业证书信息数据库填写《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学历证明(认证)书》,提供学生入学信息登记表、学习成绩单、毕业生信息登记表,由学生本人持上述资料到学校所在市教育局办理相关手续。《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学历
证明(认定)书》编号由市教育局编写。学历证明(认证)书与毕业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八、经电子注册后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学期间发生留级、转学、休学、退学、出国或未修满全部课程(学分)等情况,需提供学习经历和学历证明的,学校应根据教职成〔2010〕7号文件规定,给予办理写实性学习证明。写实性学习证明应包括:学生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修学起止年月、专业等信息,加盖学校公章。
九、各市要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制发的监督管理,对违规操作、滥发毕业证书的学校,要责令其收回,情节严重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毕业生所在学校对毕业证书内容的真实性负主要责任,对伪造、变造和买卖毕业证书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省教育厅将加大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和监管力度,对管理不善或工作出现重大失误的市,收回配发的“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专用章”,取消验印资格。要逐步实现毕业证书信息网络查询,向社会提供查询服务。
各市教育局和有关学校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请及时与我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联系。联系人:王志刚,联系电话:0531-81916646,81916577。
附件:各市“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专用章”顺序号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五日
附件:
各市“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专用章”顺序号
济南市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专用章01
青岛市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专用章02 淄博市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专用章03 枣庄市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专用章04 东营市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专用章05 烟台市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专用章06 潍坊市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专用章07 济宁市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专用章08 泰安市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专用章09 威海市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专用章10 日照市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专用章11 莱芜市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专用章12 临沂市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专用章13 德州市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专用章14 聊城市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专用章15 滨州市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专用章16 菏泽市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专用章17
第五篇: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川财教[2007]110号
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川财教[2007]110号)
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转发《财政部 教育部
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的通知
川财教[2007]110号
各市(州)财政局、教育局,各扩权试点县(市)财政局、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 [2007]13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07]43号),建立健全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政策体系,现将《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7)84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补充意见,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省、市(州)、县(市、区)政府共同设立,主要资助受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资助标准每生每年1500元,所需资金由各级财政按比例负担。我省承担的资金中,省属中等职业学校由省级财政承担,市(州)、县属中等职业学校资金分担办法是:成都市自行负担,攀枝花、德阳、绵阳、宜宾等四市按省、市5:5分担,其余市按省、市8:2分担,三州及内地民族县、民族待遇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由省级财政负担。市级财政按分担办法承担市属中等职业学校(含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合理分担所辖县属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对财政困难县倾斜;市、县财政分担县属中等职业学校(含县属民办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的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27个扩权试点县(市)按照人均可用财力等因素区别对待,民族待遇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所需资金全部由省级财政负担,什邡市、绵竹市按省、扩权试点县(市)5:5分担,其余扩权试点县(市)按省、县(市)8:2分担。
二、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名额,根据财政部、教育部确定的总人数及相关因素分解下达各市(州)、扩权强县试点县(市)和省属中等职业学校。
三、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预算及资金,按学校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及时下达并拨付。中等职业学校要从事业收入中提取5%的经费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部门预算单列支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办学、按照5%的比例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经费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年7月底前,民办中等职业学校要将上一学年经费提取、使用情况和受助学生名单报市(州)教育局备案。
四、有两个以上学校名称的实施中等学历教育的中等职业学校,最初的办学性质是技工学校的,其国家助学金发放管理工作由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其他中等职业学校由教育部门负责。
五、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范围,包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学生、革命烈士子女、孤残学生、单亲贫困家庭和因突发事故等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六、个别位置偏僻、远离银行金融机构的中等职业学校,可暂不为受助学生办理银行储蓄卡,学校应因地制宜地选择支付方式,确保国家助学金及时足额发放。
七、市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和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应于每年11月30日前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汇总表》上报省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
八、全省按照国家部署建立统一的中等职业学校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统一电子注册,为国家助学金发放和管理提供支持。
九、市(州)教育部门要按照《四川省民办中职学校设置标准》,审批实施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并建立规范的学校年审制度和退出机制。在办学条件、收费标准、招生就业、资助工作等方面,要加强民办中职学校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
十、我省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的实施中等学历教育的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管理工作,根据《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管理工作的通知》(财教
[2007]85号)精神另文下达。
十一、原《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川财教[2006]221号)同时废止。
附件: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
[2007]84号)
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教育厅
二00七年八月八日
财政部 教育部 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教[2007]8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教育厅(教委):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管理,确保资助工作顺利实施,财政部、教育部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二OO七年六月二十一日
附件:
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以下简称国家助学金)的管理,确保资助工作顺利实施,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等职业学校是指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并备案,实施中等学历教育的各类职业学校,包括公办和民办的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的中专部和中等职业学校等。
第三条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县镇非农户口的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三年级学生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获得一定报酬,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
第四条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主要资助受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资助标准每生每年1500元。
第五条国家助学金按学年申请和评定,按月发放。学校应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详见附件1)及《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指南》(详见附件2)随同入学通知书一并寄发给录取的新生。新生和二年级学生在新学年开学一周内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并递交相关证明材料。
第六条每年年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份中等职业学校上一在校学生数及生源状况等,向财政部、教育部提出国家助学金预算申请。财政部、教育部审核后,于每年5月底前将国家助学金分配名额及预算下达各省级财政、教育部门。每年8月底之前,省以下各级财政、教育部门负责将上级下达的经费预算和本级财政应分担的经费预算以及国家助学金分配名额下达到所属各中等职业学校。
第七条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本办法和各地制定的国家助学金实施细则,受理学生申请,组织初审,并将初审结果在学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汇总表》(详见附件3)报至同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审核、汇总;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将审核意见报同级财政、教育部门审批;同级财政、教育部门要及时向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和所辖学校批复审核意见。尚未成立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的地方,由教育部门按上述程序完成相关工作。
学校应于学生入学一个月内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
第八条学校应按实际受助学生名单填写《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汇总表》,及时报送同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由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审核汇总后报同级财政、教育部门备案,同时逐级上报至省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省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应于12月底前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统计表》(详见附件4)上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由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核汇总,报财政部、教育部备案。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统一电子注册,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和管理提供支持。
第九条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实行学校法人代表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助学工作负主要责任。学校要制定本校国家助学金具体实施办法,设立专门机构和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助学工作,要为每位受助学生分别办理银行储蓄卡,直接将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一律不得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抵顶或扣减国家助学金。为学生办理银行储蓄卡,不得向学生收取卡费或押金等费用,也不得从学生享受的国家助学金中抵扣。
中等职业学校要建立专门档案,将学生申请表、受理结果、资金发放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分建档备查。
第十条省级教育、财政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享受资助政策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条件、学费标准、招生就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措施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民办中等职业学校要依法办学,规范管理,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学费,并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5%的经费,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减免、校内奖学金、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方面的开支。
第十一条中等职业教育实行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校内奖学金、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校减免学费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国家鼓励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团体设立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奖学金,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助学贷款。
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对携有可证明其家庭经济困难材料的新生,可先办理入学手续,根据核实后的家庭经济情况予以不同方式的资助,再办理学籍注册。
第十二条各级财政、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国家助学金的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并接受审计、监察部门的检查和社会的监督。对弄虚作假、套取财政专项资金或挤占、挪用、滞留国家助学金的行为,将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财政部、教育部将对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开展好、成绩突出的地区和学校予以表彰。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财政部、教育部负责解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财政部、教育部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备案。
第十四条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的实施中等学历教育的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管理工作另行通知。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6]73号)同时废止。
附件:
1.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2.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指南
3.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汇总表
4.××省(市、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