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秋季高一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衔接讲座
2014年秋季高一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衔接讲座
一、词类
词可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独立成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一)实词
1.名词:表人和事物的名称。
(1)表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如:学生、书、瓜、菜、计算机
(2)表时间的叫时间名词,如:早、晚、上午、清晨
(3)表方位的叫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
(4)表专用名称的叫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
(5)表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6)表处所的叫处所名词,如:墙上、书屋
2.动词:表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表动作、行为的,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
(2)表发展、变化的,如:变化、生长
(3)表存现的,如:有、无、消失、存在(4)表使令的,如:使、让、叫
(5)表判断的,如:是
(6)表相似的,如:象、似
(7)表心理活动,如:爱、想、喜欢、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
(8)表能够、愿意的,叫能愿动词,如:能、会、要、应、肯、敢、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
3.形容词:表人或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
(1)表事物的形状,如:高、矮、胖、瘦、大、小
(2)表事物的性质,如:美、丑、恶、甜、苦、好、坏、奢侈
(3)表事物的状态,如:快、慢、迅速
4.数词:表人或事物数目的词。
(1)表确数的,如:
一、十、亿、半
(2)表概数的,如:几、一些、上万
(3)表序数的,如:第一、老九
(4)表分数的,如:三分之一、七成5.量词:表人、事物的单位或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
(1)表物量的,如:个、张、只、支、寸、吨
(2)表动量的,如:次、下、回、趟、场
6.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1)表人称代词的,如: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咱们、自己、人家
(2)表指示代词的,如:这、那、这样、那样、这儿、这里、那里
(3)表疑问代词的,如:谁、什么、怎样、哪、哪儿、哪里
(二)虚词
1.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表程度、时间、范围等。
(1)表程度的,如:很、极、最、太、越、稍、颇、非常
(2)表时间的,如:已、刚、才、常、曾、将、立刻、马上
(3)表范围的,如:都、全、总、单、仅、只、一概、一律
(4)表语气的,如:岂、却、就、竟、简直、难道
(5)表肯定的,如:准、必、的确、确实
(6)表否定的,如:不、别、未、莫、无、勿、没有
(7)表示情态、方式的,如:正好、忽然、亲自、仿佛、连忙
(8)表重复的,如:又、再、还、尤
(9)表处所的,如:到处、处处、随处、四处
【注意】:“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2.介词:用在名词(或短语)、代词前边,与之构成介宾短语,表方向、处所、方式、时间、对象、比较,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1)介方向、处所,如:从、自、往、朝、向、在、于
(2)介方式、方法,如:以、依、照、凭、按
(3)介时间,如:从、自从、在、于、当
(4)介目的,如:为、为了、为着
(5)介原因,如:由、由于、因
(6)介对象,如:把、对、对于、关于、至于、除了
(7)介比较,如:比、跟、同
(8)介行为发出者,如:被
【注意】:介词与动词的区别:在、到、给、比
如:他在学校学习(介词);他在学校(动词)
他工作到深夜(介词);他到了(动词)
他给我讲故事(介词);你把书给他(动词)
他比你差(介词);他们比一下(动词)
3.连词:连接词、短语、句子、表示某种关系。
(1)表并列,如:和、同、跟、与、及、而、以及、并且
(2)表递进,如:而且、并且、况且、不但
(3)表选择,如:或、或者
(4)表转折,如:虽然、尽管、但是、可是、然而、不过
(5)表假设,如:如果、假如、倘若、要是、即使
(6)表条件,如:只要、只有、除非、无论、不论、不管、任凭
(7)表因果,如:因为、既然、所以、因此、于是、那么
(8)表取舍,如:与其、宁可、不如
【注意】:连词与介词的区别:和、同、跟、与
如:你和他都有希望(连词);你明天和他商量一下(介词)
大力发展科学与艺术(连词); 这件事与他无关(介词)
4.助词:附在词或短语、句子后面表示一定的结构关系或附加意义或语气。
(1)结构助词,如:的、地、得、所、似的(2)动态助词,如:着、了、过
(3)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么、哇
5.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
(1)表感叹,如:啊、哎、呀、哇
(2)表招呼、应答,如:喂、哎、哦
6.拟声词:这是摸拟声音的词。
如:呜、哗哗、轰隆、咚咚、沙沙沙、呼啦啦
二、词组(短语)
是指词和词组合成的比词大、比句子小的语言单位词。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并列关系)
如:长江黄河调查研究万紫千红丰功伟绩光荣而艰巨理直气壮省、地、县
2.偏正短语: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和在它们前边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组成。(修饰关系)
(1)由修饰定语和名词中心语组成的。
如:我的老师一个顾客黔驴之技
(2)由修饰状语和动词、形容词组成的。
如:小心翻阅突然发现更加坚强非常壮观
3.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它的宾语组成。宾语在动词之后,是动词的支配成分,表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支配关系)
如:吃晚饭像珍珠关心集体顾全大局饱经风霜
4.补充短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和补语组成。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对动词或形容词起补充说明的作用。(补充关系)
(1)是动补短语,如:看明白洗干净做得完翻了一阵
(2)是形补短语,如:好许多傻呆了绿油油热得出汗
5.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组成。主语在前,表示陈述对象;谓语在后,表示陈述的内容。(陈述关系)
如:天气好红旗飘扬心花怒放人声嘈杂今高考资源网期六
6.介宾短语:介词在前,其他词语(主要是名词或代词等短语)在后组成的短语。如:在中国、对他们、从今年、关于他、向大家、为广大群众
7.复指短语:是两个词或短语指同一个人或事物,并作同一个成分的,彼此有注释或补充说明的关系。(新语法将复指短语与同位短语合二为一)
如:故乡重庆雷锋叔叔春秋两季我们每一个人
8.连动短语:由动词或动词短语连用而成的短语。
如:踢球去、领书去、画蛇添足、守株待兔、买菜回来
9.兼语短语:由动宾短语套主谓短语组成。
如:叫我去请他来引狼入室请君入瓮
10.的字短语:在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后边加上“的”构成名词性短语(只是“的”字后面省略了中心词)。(通常做主语和宾语)
如:吃的穿的红的教书的唱歌的【注意】:代词后边加“的”时较特殊。如:①我的书在这里(这是定语,并非“的”字短语;②书是我的(此句“我的”属“的”字短语作宾语)
三、句子
1.句子: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带着一定语调、表示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使用单位。
2.句子分类:按句子结构分为单句和复句;按句子的用途或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3.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构成的,称为主谓句;由单个的词或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构成的,称为非主谓句。
(1)主谓句:她‖瓜子脸;她‖身份特殊
(2)非主谓句:蛇!站住!好在的雨呀!禁止吸烟!嘿!
4.单句的成分及概念:
(1)句子成分及位置:
[状]+(定)+ 主 +[状]+ 谓 +<补>+(定)+ 宾
(2)概念:
a.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b.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 “是什么”或“怎么样”。
c.宾语:在谓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d.定语:是名词或代词前面的连带成分,主要用来修饰、限定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e.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f.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是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附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5.分析步骤:
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分成主语和谓语;
第二步,找宾语,动词支配的对象就是宾语;
第三步,找定、状、补语。定语到主语的前边和宾语的前边去找,状语在谓语的前面或主语的前面,补语在谓语的后面。
6.两个特殊的句子:
①.双宾语:有的动词(如“给、送、教、告诉”等)可以带两个宾语。这样的宾语叫双宾语。离动词近的叫近宾语,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
如:ab.②.兼语句:是指一个成分一身兼二任,既做前一个动词的宾语,又做后一个动词的主语,这样的句子叫兼语句。
前一个谓语多由使令动词充当。常见的使令动词有:使、让、叫、派、命令、吩咐、禁止、请求、选举、教、劝、号召等。
如:a.大家‖[一致](兼语句)
b.叔叔‖打电话叫我去。(连动套接兼语)
7.句子成分分析示例:
【符号】:()定语,[]状语,<>补语,‖隔主谓,宾语,兼语
①苹果‖[一共]两公斤
②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松树)的风格。
③(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文化)的繁荣。
④(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⑤口顾自己,不顾集体,这‖是(一种很不好)的思想。
⑥我‖相信,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加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坚决斗争的勇气。
第二篇:高一语文初高中衔接语法教案
高一语文初高中衔接语法教案(2011-11-20 16:57:31)转载▼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高一语文初高中衔接语法教案作者:惜惜流 简易语法教案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轻松划分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并能通过古今语法规则的对比掌握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教学重点:能够找出句子主干主、谓、宾及定、状、补。教学难点:了解补语的构成,理解介宾短语。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大家从小学到现在学习语文,最令大家头疼的是什么呢?(学生)答:“作文、文言文阅读、背诵、语法„„
今天老师将为大家介绍一种比较容易解决语法难题的方法,我们本节课的任务有两个:①了解现代汉语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②通过古今语法规则的比较解决文言特殊句式的难题。(板书)
一、复习初中学过的主、谓、宾、定、状、补语的定义。主语: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谓语:对主语作陈述的成分,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明动作行为的对象、情况、处所、工具等。(定语):名词中心语前的修饰成分,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等 〔状语〕: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前的修饰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时间、性质等 〈补语〉:谓语动词的补充成分,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处所、数量、时间等
二、举例
(伟大的)马克思‖〔彻底地〕解释〈清楚〉了(历史的)(发展)规律。
名词(德国的)
副词
形容词(正确)
趋向动词(出来)
形容词(睿智的)
介宾短语(在《资本论》中)
形容词(明白)
↑
↑
↑ →公式:(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
↓
↓
名词(毛主席)
动词
名词(趋势)
代词(我们)
代词
三、重点指出何为“介宾短语”?
①介宾短语:介词用在名词或代词前构成介宾短语,在单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②常见介词:从、在、用、被、比、为、把、自、往、朝、跟、于
③介宾短语举例:从乡下
在书中
用指甲
被我军
比蚕丝
为理想。④介宾短语作状语举例: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写出了离别的哀愁。
作补语举例:毛泽东〈生于一八九三年〉。
四、区分定、状、补语的小窍门:带“的”→作定语
带“地”→作状语
带“得”→作补语
五、谓语动词的标志:是否带谓语助动词“着、了、过”
六、学生练习
1、六中旁边小街上的店铺已经点起灯火。
→(六中旁边小街上的)店铺‖〔已经〕点〈起〉灯火
2、高一
(五)班的任嘉辰悄悄地从树林里探出头来。
→(高一
(五)班的)任嘉辰‖〔悄悄地从树林里〕探〈出〉头〈来〉。(宾补结构)
七、我们先学会套公式判断句子的主干,熟练以后不需要公式也可以划。针对本次月考文言文题丢分严重,尤其是文言特殊句式的题,我教给大家一个比较容易的方法去做这类型的题。众所周知,古人在行文中有其自己的语法规则,我们今天拿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去审视古人的文章,于是就产生了我们所谓的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为了正确判断出是哪种文言句式,我们需要做到“三步走”。⑴将该文言文先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划分句子成分。⑵古今对比,看哪个成分的位置发生了变化。⑶得出结论。举例证明:
1、忌不自信(出自《邹忌讽齐王纳谏》)①邹忌‖〔不〕相信自己。②古人将宾语“自”提前。③故曰:宾语前置
2、四方之士来者(出自《勾践灭吴》)①(前来投奔的)四方贤士
②“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古人将定语“来者”放在后面 ③故曰:定语后置
3、赵氏求救于齐
(出自《触龙说赵太后》)①赵氏‖〔向齐国〕求救兵。
②“于”既是介宾短语的标志也是状语后置的标志,古人将状语“于齐”放在后面 ③故曰:状语后置
第三篇:初高中语文衔接练习(语法部分)
初高中语文衔接语法知识训练题
一、下列实词各属于哪类词?按提示将ABCD填入下列括号中
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代词
1、简洁()
2、关心()
3、知识()
4、知悉()
5、以前()
6、积极()
7、友好()
8、友谊()
9、渴望()
10、愿望()
11、火线()
12、火红()
13、专家()
14、大家()
15、底层()
16、关闭()
17、企图()
18、咱们()
19、意图()20、目的()
21、限制()
22、怎样()
23、放假()
24、特征()
25、寒冷()
26、成绩()
27、成功()
28、坚决()
29、坚持()30、疑问()
31、怀疑()
32、使用()
33、效用()
34、约束()
35、拘束()
36、这里()
37、热爱()
38、可爱()
39、多少()40、兴趣()
41、兴奋()
42、决定()
43、决心()
44、那些()
45、存在()
46、失望()
47、亲切()
48、限度()
49、它们()50、伟大()
二、下列虚词各属于哪类词?按提示将ABCD填入下列括号中 A、副词
B、介词
C、连词
D、助词
1、简直()
2、关于()
3、顿时()
4、以及()
5、罢了()
6、假如()
7、曾经()
8、屡次()
9、所以()
10、极为()
11、索性()
12、虽然()
13、根据()
14、一再()
15、着()
16、其实()
17、自从()
18、对于()
19、立刻()20、被()
21、即使()
22、终于()
23、按照()
24、况且()
25、把()
三、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按提示将ABCD填入下列括号中
A、并列短语
B、偏正短语
C、主谓短语
D、动宾短语
E、动 补短语
1、经济发展()
2、发展经济()
3、描写景物()
4、景物描写()
5、我的弟弟()
6、我和弟弟()
7、历史悠久()
8、悠久历史()
9、我国文学()
10、我国的文学()
11、表达见解()
12、表达的见解()
13、市场繁荣()
14、市场的繁荣()
15、风俗习惯()
16、变化规律()
17、继往开来()
18、整修一新()
19、交头接耳()20、思维敏捷()
21、讨论一下()
22、前程远大()
23、理想王国()
24、襟怀坦白()
25、竞选总统()
26、销售计划()
27、色彩缤纷()
28、交通规则()
29、风和日丽()30、激动不已()
31、禁止吸烟()
32、辛勤耕耘()
33、巍峨挺立()
34、不断发生()
35、气氛热烈()
36、打扫干净()
37、全神贯注()
38、站在桥下()
39、生动形象()40、联系实际()
四、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词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
A、在写作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点。.B、她从不显露她同这些之中的矛盾。.C、那时候,徐老师教给了我许多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D、离开王老师已经十多年了,他仍然没有忘记老师当初同他说的那些话。.
2、下列加点的词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
A、这次月考,大家一定要用.2 B铅笔填机读卡,不能用钢笔和圆珠笔。B、你用这种方法,一定能解除这道数学难题。.C、那件事发生时,我恰好在教室里。.D、这次学生代表大会只通过了一项决议。..
3、下列加点的词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
A、假如我们人类都能像树一样地活着,那么世界一定会变得和平宁静,变.得进步美好。
B、当他把这件事情告诉我的时候,我同样感到很吃惊的。.C、只有2009年中考这一次,王伟光才比刘平多考了16分。.D、这铁一般的事实,给了昔日侵略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4、关于下列加点的词词性判断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1)刚进高中,他就立志要考上他最理想的北京大学。..(2)每个人都应该有他自己的理想,并努力为之奋斗。..(3)我们认为这种处理办法代表了大部分同学的意见。..(4)这次学生会主席的选举需要每班派出10名学生当代表。..A、(1)和(2)词性相同,(3)和(4)词性不同 B、(1)和(2)词性不同,(3)和(4)词性相同 C、(1)和(3)词性不同,(2)和(4)词性相同 D、(1)(2)(3)(4)词性都不同
5、关于下列加点的词词性判断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1)你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先要端正学习态度。..(2)自从他改掉那些毛病以后,他每天上课都坐得很端正。..(3)从那以后,他在家一直很规矩。..(4)针对2008年许多基金公司明星经理跳槽的事,有识之士呼吁要对此事立个规矩。..A、(1)和(2)词性相同,(3)和(4)词性不同 B、(1)和(2)词性不同,(3)和(4)词性相同 C、(1)和(2)词性不同,(3)和(4)词性不同 D、(1)和(2)词性相同,(3)和(4)词性相同
6、选出全是偏正短语的一组:
()
A.报纸杂志
多么自豪
他们的朋友
保持安静 B.我的祖国
非常疲乏
皎洁的月光
破格提拔 C.雄伟壮丽
果子成熟
美丽的风景
表达清楚 D.打量一番
紧张不安
悠扬的笛声
刻苦钻研
7、选出下列短语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
()
A、语文老师 感情真挚 可爱的中国 分外妖娆 B、聪明伶俐 漂亮美观 老师和同学 勇敢顽强 C、格外清新 统筹方法 最可爱的人 洗洗手绢 D、态度严肃 主要原因 北京立交桥 新闻记者
8、选出下列对短语判断说法正确的一项
()
A、热爱泸州
调查研究
热烈祝贺
坚持原则
读两遍(动宾短语)
B、紧密团结
丰富词汇
我的志愿
伟大祖国
很热闹(偏正短语)
C、师生员工
赏心悦目
繁荣富强
湖光山色
读和写(并列短语)
D、家乡富裕
成果辉煌
大地振动
房屋倒塌
站起来(主谓短语)
五、判定下列句子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打勾,错误的划叉,并改正。
1、经过三个月的刻苦学习,才使他终于考上了理想的重点高中。
()
2、我们还需注意培养和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
3、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
4、有无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我们能否取得进步的重要条件。
()
5、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努力改进工作方法。()
6、其他人都走了,只有他一人在厂里操持工作。
()
7、这个问题你应该原原本本解释清楚,否则不可能不让人产生怀疑。
()
8、对这种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我们应予以严厉打击。()
9、止咳祛痰片主要成分是由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
10、在中小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素质教育,是目前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11、兔子泛滥成灾,糟蹋了整个牧场,使誉满全球的澳洲绵羊成倍减少。
()
12、昨天她去超市买了些茄子、黄瓜、苹果、蔬菜和肉等,留着今天吃。
()
13、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
六、写出下列句子的主干
1、中国选手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获得男子自选手枪的冠军。
2、初中三年,我为了考上理想的高中从来没有看过血腥凶杀的垃圾书。
3、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4、采集站送来的水和气孔吸进来的二氧化碳, 就是合成有机物的两种最基本的原料。
5、我们从不相信藏独分子说的那些骗人的鬼话。
6、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7、在一个闷热的下午,电视屏幕上正显示着北京奥运会足球赛的某一场比赛。
8、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就又重现在我眼前。
七、改正下列病句的错误:
1、据民政部报告,截至6月2日,四川汶川地震遇难人数上升到约六万九千人左右,失踪人员约两万人左右,比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遇害人数减少了一倍多。
2、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通过解放军和各路救援队伍通力合作,奋勇抢险,使汶川大地震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了最低。
3、据初步统计,我省共有6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汶川大地震中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4、医疗队的队员们一边连续不断地给伤员缝合、换药、清创,一边做好伤员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同时还指导伤员及家属如何预防灾后疫情的流行,如何在灾难来临时自救等。
5、为了即将到来的奥运会,觉得腿部肌肉不适的刘翔和教练孙海平等人商议,为防止不再受伤,决定忍痛放弃08年纽约田径大赛的比赛。他说:“我们宁可放弃一场不是很重要的热身赛事,也要万无一失。”
6、据悉,这支救援大军的成员是由来自解放军某部官兵、各省市救援队和医疗队、俄罗斯救援队以及一些志愿者组成的。
7、对今年四川重灾区高考延后的四十个县市来说,引导学生搞好后期复习,准备好考试场地,做好学生灾后的心理疏通工作,是灾区学生能否考好的重要条件。
8、“祥云”圣火在8月3日由北京直接传到四川广安以后,经过四个四川的二级城市,于8月5日传递到成都,这是四川人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狂欢的节日啊!
9、中国汶川大地震以后,富有经验的日本救援队火速赶往灾区,不仅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搜救仪器,而且还为遇难的母女默哀,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敬意。参考答案
一、1、C
2、B
3、A
4、B
5、A
6、C
7、C
8、A
9、B
10、A
11、A
12、C
13、A
14、D
15、A
16、B
17、B
18、D
19、A 20、A
21、B22、D
23、B24、A
25、C26、A27、C28、C
29、B30、A31、B32、B33、A34、B35、C36、D37、B38、C39、D40、A41、C42、B43、A44、D45、B46、C47、C48、A49、D50、C
二、1、A2、B
3、A
4、C
5、D
6、C
7、A
8、A
9、C
10、A
11、A
12、C
13、B
14、A
15、D
16、A
17、B
18、B
19、A 20、B
21、C
22、A
23、B
24、C
25、B
三、1、C2、D
3、D
4、B
5、B
6、A
7、C
8、B
9、B
10、B
11、D
12、B13、C
14、B15、A
16、B
17、A
18、E
19、A 20、C21、E22、C23、B24、C25、D26、B
27、C28、B29、A 30、E31、D32、B33、B34、B35、C36、E37、C38、E39、A40、D
四、1、A(连词,其余为介词)
2、B(介词,其余为动词)
3、D(动词,其余为介词)
4、C((2)和(4)都是名词,(1)为形容词,(3)是动词)
5、C((1)为动词,(2)为形容词,(3)为形容词,(4)为名词)
6、B(A 项“报纸杂志”为并列,“保持安静”为动宾;C项“雄伟壮丽”为并列,“果子成熟”为主谓,“表达清楚”为动补;D项“打量一番”为动补,“紧张不安”为主谓)
7、B(并列A项“感情真挚”为主谓,其余为偏正;C项“洗洗手绢”为动宾,其余为偏正;D项“态度严肃”为主谓)
8、C(A项“调查研究”为并列,“读两遍”为动补;B项“丰富词汇”为动宾;D项“站起来”为动补)
五、1、错,介词使主语缺失。
2、错,“培养”和“水平”动宾不搭配,主谓宾当中只要有并列,有可能有一个不搭配。
3、错,歧义,可理解为嘱咐的是几所学校的领导,也可理解为一所学校的几个领导。
4、对,两面与两面相对。
5、错,“避免”后面不能再跟否定形式。
6、错,“都”与“只有他一人”矛盾。
7、对,双重否定。
8、错,“仿造”的是名牌,制造的才是“伪劣产品”
9、错,句子杂糅,应为“主要成分是„„”,删去“配制而成”或“是有„„配制而成”,删去“主要成分”。
10、错,“目前”与“当务之急”重复。
11、错,数量的减少只能用分数或百分数,增加才能用倍数。
12、错,包含与被包含关系不能并列,“黄瓜”“茄子”属于“蔬菜”。
13、错,主语和关联词关系问题,两个分句如是一个主语,主语在关联词前,如是两个主语,主语在关联词之后。
六、1、许海峰获得冠军。
2、我没有看过垃圾书。
3、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显示智慧和力量。
4、水和二氧化碳是原料。
5、我们不相信鬼话。
6、发现提供证据。
7、电视屏幕上正显示比赛。
8、笑容教导重现。(找句子主干要注意的问题:
1、碰到有否定词“不、没、没有”等的句子要 把否定词保留在句子主干中。
2、主语、谓语、宾语的中心词是并列结构的,要把整个并列结构找出。
3、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应把整个短语保留在主干里。)
七
1、“约”与“左右”重复了,“减少”不能用倍数。
2、滥用介词,使句子缺主语,可删掉“通过”。
3、用“处”来修饰单位,不恰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遭到”改为“遭受”,动宾不搭配。
4、“缝合、换药、清创”的顺序应为“清创、换药、缝合”才合逻辑,且“如何在灾难来临时自救”应该在“如何预防灾后疫情的流行”之前。
5、“防止不再”,多种否定错误,删掉“不”;“他”指代不明。
6、杂糅句式,“成员是„„”或“大军由„„组成”;“官兵”“志愿者”和“救援队”也不能并列。
7、一面与两面不呼应,删掉“否”。
8、有歧义,“四个”移到“四川的”后;“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语义重复了。
9、“不仅”移到“他们”之后。
第四篇:浅谈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
浅谈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
霍邱中学:吴艳妮
又是一年开学时,看着一个个刚刚升入高一的学生,他们对新的学习充满热情和好奇,有自己新的目标,新的梦想,渴望在新阶段的学习中一展身手。但是,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更确切地说是高一语文教师,我不得不思考在实际学习中,他们却普遍表现出对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现象,对高中语文学习感觉力不从心,成绩下滑,于是茫然失措,丧失了新阶段语文学习的信心。
一、初高中语文教学之不同
1.教材教学目标方面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对知识的要求是“了解、理解、应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则侧重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因此,《大纲》的重点是对教学做出规定,主要表现的是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的效果忽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标准》则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它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同时,《大纲》在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上,过分强调其工具性,而《标准》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大纲》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单一的,定位于传授知识、学习知识,即“双基”,而《标准》的语文课程功能是综合的,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要学习知识,又要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教师由传授转变为引导。譬如语法,《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特别是文言文,初中教师一般不再强调字字落实,学生只要凭语感、直觉,大致意对即可。而高中教师却说,以前的学生语法知识学得比较系统、扎实,而现在的连最基本的主、谓、宾、定、补、状都如一团乱麻,特别是文言文,问起句法、词法,问起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学生茫茫然不知所云,便气不打一处来,自然数落起初中教师来。2.教材知识点要求方面
在新课程标准中,初中要求“有自己的心得看法和疑问;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简单的议论文,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在教材编写建议中,要求“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
高中必修课程要求“独立阅读,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教材方面“教材要便于指导学生自学。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养成自学的习惯。” 3.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方面
初中新教材告别以往语文教材头绪繁多的编写体系,每个单元仅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两个系统。前面有导语,每一篇的开始有阅读指导。
高中必修课体系安排,分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三大版块,每一版块都分为三个学习阶段,并确定了相应的学习目标和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其次,在练习的安排上,设计了“研讨与练习,精读课文一般有四道题,略读课文两至三道题。这些题目一般首先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题目,以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突出学习重点,激发学习兴趣与主动性;然后是文章写法上的,或最具特色的或结构上的,帮助学生从结构上把握全文,学习写作方法;第三个主要是语言方面,如一些精彩语句的品味,文言文有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方面的练习,重在积累,帮助学生领悟语言魅力,掌握驾驭语言的能力;最后一个是开放性,拓展性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发挥的空间很大。这类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再次是写作能力训练,每册设有“写作”和“口语交际”两个板块,不仅注重对学生写作技巧的训练,告诉学生写作方法,而且教给学生“写什么”,与阅读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长期积累,打好写作基础,避免了过去的纯技术性写作训练,让学生的习作不再空洞。
通过前面的比较可以看出语文教材在知识点要求、体例和呈现方式方面存在着不衔接的状况,教材虽给师生诸多的余地,要求大胆取舍,自然有个如何取舍的问题,在实践运用中自然会出现偏差。
二、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对策
从以上比较中,我们看到高中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继续和深入,在教学目标、内容上与初中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每一方面都应引起高中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从而更大层面上避免学生产生不适应、不习惯、厌学、缺乏信心的现象,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并推动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
1.了解高一新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和语文学习达到的程度
我们采用问卷和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方面所要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便于在下步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注重对学情的了解是成功教育的前提条件。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有句话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能这句话过于绝对,但是不得不承认它有一定的道理,它强调了习惯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日常生活如此,语文学习也是这样的。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会让学生觉得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譬如,做读书笔记,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记录,都是一些很好的语文学习习惯。3.实现语文教学方法的衔接
刚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往往充满的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有的由于过去成绩不理想产生了迷茫、恐惧;有的由于以往战绩辉煌而仍沾沾自喜;有的由于接受不正确的外界暗示产生了敷衍应付的心态等等。所以,初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衔接,首先体现在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实现学习动力和情感的衔接,注意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其次,便是注意教材本身的关联,做好知识上的衔接和过渡。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高中的“语基”已由识记辨认语修知识、文学常识,变为联系具体语境的语言操作;现代文阅读已由教师指导下的浅易材料的初步理解,变为艰深文本的批判性阅读;文言阅读已由初步接触,变为全面展开深入学习。比如初三学习的词《沁园春雪》,高一教学《沁园春长沙》,虽然教学要求不一样,但教师可以从学生已学的诗词中引入。在阅读时,不局限于同一篇作品中,要在一个大范围内比较阅读:同一作品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与质疑,如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与《为了忘却的记念》;不同作家在同一时期作品的比较与质疑,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与茅盾的《子夜》等。
古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阶段语文学习,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决不能单靠教师。到了高中,学生除了课文学习,还有相应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因此,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对学生实现由“扶”到“放”的转换。
这里,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对语文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同学们可参照有关讲解,对字形、词语、标点、句法、修辞、文学常识、写作知识等注意搜集,构建起自己语文知识的框架体系。其次,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学会积累式阅读,教师应积极地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或课外读物,使学生的知识面向深度、广度发展。如我们讲《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就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评论集或网站,通过这些素材中的人物品评、诗词欣赏、经典对白等内容,对文本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由此也积累了文学常识。
同时,还以课文所负载的语文知识点和规律为依据,在《语文读本》《外国文学欣赏》《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欣赏》等课外读物中,有意识地选择同类型阅读材料,训练所学的语文技巧。再次,为了强化学生的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应该做到“七多”:一要 “多看”: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扩大语文教学视野,跳出教材圈子,关注社会热点及动态,利用多种媒体形式进行素材积累。二要 “多听”:听老师的讲课,同学的谈话,新闻广播等,在听的过程中积累知识,丰富素材,避免 “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现象。三要 “多说”: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四要 “多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则熟,熟能生巧,巧则能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都会大幅提升。五要 “多写”:现在高考中的主观表达题和作文考查的都是写的能力,因此平时要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多写才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六要 “多记”:多记包括多记忆和多记录。记录与记忆相辅组成,会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为培养能力打下基础。七要 “多思”: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多思是前 “六多”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总之,高一,是学生由初中到高中过渡阶段,也是能否进入高中语文学习状态的一个关键时期,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平稳过渡,实现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必然有助于学生培养并树立起对高中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并最终为其高考的全面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高一新生初高中如何“衔接”
高一新生:初高中如何“衔接”
每年的高中新生入学后,总会见到、听到很多家长不同的重复,“老师,我们孩子初中学习成绩非常好,为什么到高中成绩成现在这样了?” 当然,引起高中阶段成绩变化、波动的原因很多,比如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刻苦精神,很多老师首先会想到的专心问题、高中的适应问题,很多学生首先会想到高中汇集的是各个初中的优秀生等,„„,但是,深入挖掘研究,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被很多人所忽略的:初高中的“衔接”问题。
谈起初高中“衔接”,很多家长、老师、学生可能想到的是知识上的补充、梳理、拓展。从知识方面特别是数学学科进行适当的补充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但这绝不是造成高中成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一、学习习惯
笔者认为,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初中,在培养学生中承担着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引导、培养、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接触一学生,初中成绩比较优秀,但在高中的学习成绩特别是高一数理化成绩非常“低迷”,为什么?认真分析发现此生从不进行课前预习,初中的数理化内容比较简单,可能课前预习不预习影响不大,或者通过课后大量做题可以得以弥补,但高中的数理化课堂内容容量非常大,且会挖掘到一定的深度,任何一位高中数理化老师的课堂都是站在学生已经充分预习的前提下开展的,课前不预习的结果是,老师以很快速度讲完一知识点,而你还在思考中,此时下一个知识点已经开展,正在思考的你顾不上听,于是听不懂,课下别人做作业了,你还在思考课堂内容,作业没时间做,或者很多不会做,明天下一节内容又开始了,„„
就这样,一名在初中成绩还可以的优秀学生陷入恶性循环,逐渐开始听不懂课,作业做不完,成绩一步步下滑,学习上欠下的“债”越积越多,自信被一点点的消磨,内心在一天天的煎熬中进入“破罐子破摔”状态,直到放弃自我„„
以上是在高中阶段很多“差生”的成长轨迹,最终的问题其实就那么一点:课前预习。有人说,那你们高中老师为什么不下大力气去抓呢?其实我们一直在抓,但是有的孩子能快速改变,有的孩子特别是初中优秀的学生,内心中可能有一种“傲”,对老师说的根本不予理会,我行我素,从内心也根本不予重视,任凭老师苦口婆心,“我自岿然不动”,有时,我只能自我安慰,“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命吧!”
再者,课前预习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习惯,需要从小学就开始抓起,人的习惯具有非常大的惯性,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要改变一种已有的习惯非常非常的难,如果没有习惯当事人的积极主动,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实,以上提到的课前预习仅仅是学习的一个小环节,还有课后及时反思整理、当天作业当天完成、错题整理反思、及时阶段复习等一系列环节的习惯。可以说,学习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由一系列步骤组成的,每天、每科的学习就是把这些步骤按部就班的完成,日积月累,形成优秀学习习惯,学习才能进入高效的“快轨”!
还是那句话,没有好的习惯,成功不容易;有了好的习惯,失败不容易。家有高中生,家长切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孩子的高中学习可能就失败在以上所谈到的某一个细节上。
二、思维方式
曾经在一档电视节目中看到一位家长,非常自豪的展示自己年仅七岁的女儿背诵元素周期表、数学公式等一系列高中的甚至是大学的知识点。这位父亲极其“用心”,辞掉工作专职辅导孩子的学习,“引导”孩子记诵了大量的“知识”。
但是,我没有丝毫的赞赏与羡慕。儿童阶段是一个人“死记硬背”的黄金时期,很多儿童都可以“灌输”到这一“高度”。我们提倡在这一阶段背背优美的古诗词、《三字经》、《弟子规》等,是为了在孩子幼嫩的心灵中种下文化的种子,沉淀民族的灵魂。我非常赞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以国家课程的名义开设英语课,因为这一时期也是孩子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机不可失”,语言的学习就是记、背、运用。
在这里我想谈的是孩子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其思维的特点,小学是从形象性思维到理解性思维的引导期,高中阶段会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要求学生积极、主动的不断地提问、质疑、思考、探究,从而塑造具有批判、质疑、勤思、开拓、创新思想的现代公民。那么,初中阶段呢?曾经有一位女生,数学课堂笔记整理的非常整齐,但数学成绩非常一般。女孩很苦恼的对我哭诉,老师课堂上讲的很多我都记下来了,甚至是背过了,为什么成绩考不好?我问,孩子,你想过为什么老师讲它是那样吗?你思考过为什么它应该是那样吗?你理解诱导公式中的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吗?
数学从不存在需要刻意记忆的东西,理解了自然就会牢牢记住,不理解而是靠“死记硬背”永远不可能达到正确运用,背后的东西是什么?一个学生积极的、主动的思考、探究。
昨天辅导一朋友孩子,我每谈完一个问题,孩子很配合的点头。于是故意讲错一个问题,孩子依然点头。停顿不语,追问一句,“真的是吗?”,孩子一脸的茫然。
老师们,家长们,是在那个阶段,是在什么时候,是通过如何的方式手段我们亲手扼杀了孩子们的主动、积极思考的习惯呢?因为,曾经在那个时期,每一双清澈的眼睛对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好奇,唧唧喳喳的嘴巴问个不停呀!
我的同事们,是我们怎样的教学模式、管理方式,让今天一批批的学生对知识的态度惊人地统一到了“记、背”,将老师放到了完全正确的“神”位,没有了一丝的质疑、批判?包括对我们今天在某些知识的个人、片面甚至是歪曲、错误的解读。
今天,我们学的所有的知识仅仅是载体,它们承担的最大的责任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一个孩子离开学校后十几年后在这里学到的很多的“知识”都会忘掉,但留下的是思维方式,我们应该教给学生的是灵活、质疑、批判、创新的思考,不是吗?
三、抵住诱惑、耐住寂寞、守住宁静、自信拼搏的精神
“抵住诱惑、耐住寂寞、守住宁静、自信拼搏”,这十六个字我把它贴在我们的教学楼门口的玻璃上,把它做成条幅悬挂在我们的教学楼的楼道内,因为,一个高中生做不到这十六个字就不要去谈学习。
一学生成绩急剧下滑,约见家长、孩子一起细谈,未明原因,家长留心一段时间后,从网吧将孩子揪回,一切大白。家长痛诉,小学初中一直对孩子是“保姆式”的管理,孩子上高中后,觉得孩子长大了,应该放手了,于是不再那样的监督学习、作业及上下学,结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从未放过手的孩子,猛地放手,不摔个大跟头才怪呢!
一高二曾经优秀女生,月考成绩惨不忍睹,课堂精神状态“恍惚”,班主任细查数日,发现此生陷入“恋爱”漩涡,每天思考的是虚幻中的“未来”。我给女孩母亲的第一句话是,“孩子的父爱缺失”,母亲一惊,“孩子的父亲忙于生意,很少回家,更别说与孩子沟通了”。
家有女孩,父亲切记,您的位置决不能缺失,并且要非常“谨慎”的在女儿面前塑造自己的负责、担当、刚毅等优秀伟大形象,因为这些会在您女儿的内心中沉淀下未来她“择偶”的标准。孩子的青春期,您缺失了,所以其他的“小男生”才会走进。
我们经常探究何类学生高中会优秀?答案是“单纯”,或者通俗的话说叫“事少”,确实,高中学习最忌分心,最需专心,专心方能致志。进入高中前,应该先用心塑造、经营孩子的“单纯”,一颗单纯的内心才能支撑起一个优秀的高中。
四、计划、目标、理想
这一问题我在博文中多次提到,属于老生常谈,在这里不想再多言。试想,我们国家的发展不就是先确立一个大的目标,然后再制定一个个的“五年计划”,最后达到今天的发展成就吗?高中的学习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有计划地推进,需要有明确的每一阶段的目标,需要有远大的理想支撑起每天的奋斗。
旅行之前,先需要明确去哪里,怎么去,需要准备什么。
进高中前,是否也应提前思考三年后的理想是什么,每一阶段的目标,并针对性的制定三年计划及阶段计划呢?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学无计划,必致颓废。
当然,影响一个孩子高中学习的方面还很多,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天都会有问题出现,老师和家长、孩子都需要正确的面对问题,不回避问题,需要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但是,在孩子上高中前,我们是否可以提前准备,做好一些相关的工作,防患于未然,或者说是未雨绸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