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诗歌教学衔接教案(语文)

时间:2019-05-12 21:0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高中诗歌教学衔接教案(语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高中诗歌教学衔接教案(语文)》。

第一篇:初高中诗歌教学衔接教案(语文)

《初高中语文诗歌衔接》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初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的不同点,感知诗词魅力,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诗词的兴趣。

2、在初中学习诗歌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些语文学习诗歌的方法。教学重点:

1、认识初高中诗词教学的区别。

2、谈诗词教学的魅力,培养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

3、提学习诗词的要求,规范学习行为。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过去初三的三百多个日子里的一点一滴,正如一朵一朵姹紫嫣红的小花,开在每个人的心里。不是每朵花都美丽得惊天动地,不是每朵花都香艳得惊世骇俗,也并非每朵花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然而,在诗词中我们能知悉其中的变化,大家用自己熟悉的诗词说说。

二、回顾以往,走进高中语文诗词教学

(一)了解初高中语文诗词教学差别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关于诗词欣赏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点:

①欣赏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②领略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③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④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⑤能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知识型:读读背背,了解内容(初中)

知识能力型:分析形象、意象、意境、表现手法,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感情,鉴赏诗歌。(高中)

(二)真题回放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试题)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②,江春人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

⑥,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中考语文试题)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割”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1分)

2、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两句?请说说喜欢的理由。(2分)

答案:

1、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我喜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语言、手法、中心登角度赏析皆可)

(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答: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

③写哀景抒哀情。

诗歌简析:这是一首怀古诗,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这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泾水弯弯曲曲靠在遥远的村子旁边;因为过多的放牧牛马,春天的草已经看不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还能证明这里曾经的兴盛;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几缕炊烟伴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尽是黄沙。看到这荒凉的景色,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颈联采用拟人,写景细致入微。

(三)学生结合实例,感知初高中语文诗词鉴赏的不同。(提示:主要是从形象到意象、意境)

三、分析诗歌形象意象意境

【考纲解读】分析诗歌的形象和意境

1、诗歌意象:是作者在诗中选取的融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景、物等诸要素。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这也就是需要我们在初中分析诗歌的形象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情感,即从鉴赏形象到感知意境。

2、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人强烈的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说简单一点就是意象的特点。我国近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国维先生认为: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特点;追求感情的真挚、形象的真实和语言的真切是意境的核心。诗人创造意境常常用“触景生情”和“缘情写景”(即“寓情于景”)。

初高中过渡衔接(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2)、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提问变体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如题目: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问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这初春的景象也就是意象,其特点就是意境。

四、了解诗歌艺术手法。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诗歌鉴赏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三、课堂总结

第二篇:浅谈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

浅谈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

霍邱中学:吴艳妮

又是一年开学时,看着一个个刚刚升入高一的学生,他们对新的学习充满热情和好奇,有自己新的目标,新的梦想,渴望在新阶段的学习中一展身手。但是,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更确切地说是高一语文教师,我不得不思考在实际学习中,他们却普遍表现出对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现象,对高中语文学习感觉力不从心,成绩下滑,于是茫然失措,丧失了新阶段语文学习的信心。

一、初高中语文教学之不同

1.教材教学目标方面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对知识的要求是“了解、理解、应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则侧重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因此,《大纲》的重点是对教学做出规定,主要表现的是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的效果忽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标准》则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它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同时,《大纲》在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上,过分强调其工具性,而《标准》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大纲》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单一的,定位于传授知识、学习知识,即“双基”,而《标准》的语文课程功能是综合的,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要学习知识,又要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教师由传授转变为引导。譬如语法,《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特别是文言文,初中教师一般不再强调字字落实,学生只要凭语感、直觉,大致意对即可。而高中教师却说,以前的学生语法知识学得比较系统、扎实,而现在的连最基本的主、谓、宾、定、补、状都如一团乱麻,特别是文言文,问起句法、词法,问起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学生茫茫然不知所云,便气不打一处来,自然数落起初中教师来。2.教材知识点要求方面

在新课程标准中,初中要求“有自己的心得看法和疑问;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简单的议论文,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在教材编写建议中,要求“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

高中必修课程要求“独立阅读,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教材方面“教材要便于指导学生自学。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养成自学的习惯。” 3.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方面

初中新教材告别以往语文教材头绪繁多的编写体系,每个单元仅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两个系统。前面有导语,每一篇的开始有阅读指导。

高中必修课体系安排,分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三大版块,每一版块都分为三个学习阶段,并确定了相应的学习目标和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其次,在练习的安排上,设计了“研讨与练习,精读课文一般有四道题,略读课文两至三道题。这些题目一般首先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题目,以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突出学习重点,激发学习兴趣与主动性;然后是文章写法上的,或最具特色的或结构上的,帮助学生从结构上把握全文,学习写作方法;第三个主要是语言方面,如一些精彩语句的品味,文言文有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方面的练习,重在积累,帮助学生领悟语言魅力,掌握驾驭语言的能力;最后一个是开放性,拓展性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发挥的空间很大。这类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再次是写作能力训练,每册设有“写作”和“口语交际”两个板块,不仅注重对学生写作技巧的训练,告诉学生写作方法,而且教给学生“写什么”,与阅读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长期积累,打好写作基础,避免了过去的纯技术性写作训练,让学生的习作不再空洞。

通过前面的比较可以看出语文教材在知识点要求、体例和呈现方式方面存在着不衔接的状况,教材虽给师生诸多的余地,要求大胆取舍,自然有个如何取舍的问题,在实践运用中自然会出现偏差。

二、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对策

从以上比较中,我们看到高中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继续和深入,在教学目标、内容上与初中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每一方面都应引起高中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从而更大层面上避免学生产生不适应、不习惯、厌学、缺乏信心的现象,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并推动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

1.了解高一新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和语文学习达到的程度

我们采用问卷和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方面所要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便于在下步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注重对学情的了解是成功教育的前提条件。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有句话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能这句话过于绝对,但是不得不承认它有一定的道理,它强调了习惯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日常生活如此,语文学习也是这样的。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会让学生觉得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譬如,做读书笔记,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记录,都是一些很好的语文学习习惯。3.实现语文教学方法的衔接

刚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往往充满的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有的由于过去成绩不理想产生了迷茫、恐惧;有的由于以往战绩辉煌而仍沾沾自喜;有的由于接受不正确的外界暗示产生了敷衍应付的心态等等。所以,初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衔接,首先体现在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实现学习动力和情感的衔接,注意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其次,便是注意教材本身的关联,做好知识上的衔接和过渡。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高中的“语基”已由识记辨认语修知识、文学常识,变为联系具体语境的语言操作;现代文阅读已由教师指导下的浅易材料的初步理解,变为艰深文本的批判性阅读;文言阅读已由初步接触,变为全面展开深入学习。比如初三学习的词《沁园春雪》,高一教学《沁园春长沙》,虽然教学要求不一样,但教师可以从学生已学的诗词中引入。在阅读时,不局限于同一篇作品中,要在一个大范围内比较阅读:同一作品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与质疑,如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与《为了忘却的记念》;不同作家在同一时期作品的比较与质疑,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与茅盾的《子夜》等。

古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阶段语文学习,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决不能单靠教师。到了高中,学生除了课文学习,还有相应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因此,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对学生实现由“扶”到“放”的转换。

这里,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对语文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同学们可参照有关讲解,对字形、词语、标点、句法、修辞、文学常识、写作知识等注意搜集,构建起自己语文知识的框架体系。其次,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学会积累式阅读,教师应积极地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或课外读物,使学生的知识面向深度、广度发展。如我们讲《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就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评论集或网站,通过这些素材中的人物品评、诗词欣赏、经典对白等内容,对文本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由此也积累了文学常识。

同时,还以课文所负载的语文知识点和规律为依据,在《语文读本》《外国文学欣赏》《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欣赏》等课外读物中,有意识地选择同类型阅读材料,训练所学的语文技巧。再次,为了强化学生的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应该做到“七多”:一要 “多看”: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扩大语文教学视野,跳出教材圈子,关注社会热点及动态,利用多种媒体形式进行素材积累。二要 “多听”:听老师的讲课,同学的谈话,新闻广播等,在听的过程中积累知识,丰富素材,避免 “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现象。三要 “多说”: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四要 “多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则熟,熟能生巧,巧则能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都会大幅提升。五要 “多写”:现在高考中的主观表达题和作文考查的都是写的能力,因此平时要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多写才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六要 “多记”:多记包括多记忆和多记录。记录与记忆相辅组成,会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为培养能力打下基础。七要 “多思”: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多思是前 “六多”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总之,高一,是学生由初中到高中过渡阶段,也是能否进入高中语文学习状态的一个关键时期,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平稳过渡,实现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必然有助于学生培养并树立起对高中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并最终为其高考的全面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心得体会

一、初高中语文教学之不同

1.教材教学目标方面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对知识的要求是“了解、理解、应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则侧重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因此,《大纲》的重点是对教学做出规定,主要表现的是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的效果忽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标准》则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它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同时,《大纲》在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上,过分强调其工具性,而《标准》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大纲》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单一的,定位于传授知识、学习知识,即“双基”,而《标准》的语文课程功能是综合的,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要学习知识,又要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教师由传授转变为引导。

2.教材知识点要求方面

在新课程标准中,初中要求“有自己的心得看法和疑问;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简单的议论文,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在教材编写建议中,要求“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

高中必修课程要求“独立阅读,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教材方面“教材要便于指导学生自学。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养成自学的习惯。”

二、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对策

从以上比较中,我们看到高中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继续和深入,在教学目标、内容上与初中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每一方面都应引起高中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从而更大层面上避免学生产生不适应、不习惯、厌学、缺乏信心的现象,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并推动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

1.了解高一新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和语文学习达到的程度

采用问卷和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方面所要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便于在下步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注重对学情的了解是成功教育的前提条件。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有句话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能这句话过于绝对,但是不得不承认它有一定的道理,它强调了习惯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日常生活如此,语文学习也是这样的。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会让学生觉得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譬如,做读书笔记,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记录,都是一些很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3.实现语文教学方法的衔接

刚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往往充满的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有的由于过去成绩不理想产生了迷茫、恐惧;有的由于以往战绩辉煌而仍沾沾自喜;有的由于接受不正确的外界暗示产生了敷衍应付的心态等等。所以,初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衔接,首先体现在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实现学习动力和情感的衔接,注意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其次,便是注意教材本身的关联,做好知识上的衔接和过渡。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高中的“语基”已由识记辨认语修知识、文学常识,变为联系具体语境的语言操作;现代文阅读已由教师指导下的浅易材料的初步理解,变为艰深文本的批判性阅读;文言阅读已由初步接触,变为全面展开深入学习。比如初三学习的词《沁园春雪》,高一教学《沁园春长沙》,虽然教学要求不一样,但教师可以从学生已学的诗词中引入。在阅读时,不局限于同一篇作品中,要在一个大范围内比较阅读:同一作品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与质疑,如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与《为了忘却的记念》;不同作家在同一时期作品的比较与质疑,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与茅盾的《子夜》等。

古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阶段语文学习,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决不能单靠教师。到了高中,学生除了课文学习,还有相应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因此,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对学生实现由“扶”到“放”的转换。

这里,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对语文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同学们可参照有关讲解,对字形、词语、标点、句法、修辞、文学常识、写作知识等注意搜集,构建起自己语文知识的框架体系。其次,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学会积累式阅读,教师应积极地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或课外读物,使学生的知识面向深度、广度发展。如我们讲《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就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评论集或网站,通过这些素材中的人物品评、诗词欣赏、经典对白等内容,对文本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由此也积累了文学常识。

总之,高一,是学生由初中到高中过渡阶段,也是能否进入高中语文学习状态的一个关键时期,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平稳过渡,实现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必然有助于学生培养并树立起对高中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并最终为其高考的全面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高一语文初高中衔接语法教案

高一语文初高中衔接语法教案(2011-11-20 16:57:31)转载▼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高一语文初高中衔接语法教案作者:惜惜流 简易语法教案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轻松划分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并能通过古今语法规则的对比掌握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教学重点:能够找出句子主干主、谓、宾及定、状、补。教学难点:了解补语的构成,理解介宾短语。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大家从小学到现在学习语文,最令大家头疼的是什么呢?(学生)答:“作文、文言文阅读、背诵、语法„„

今天老师将为大家介绍一种比较容易解决语法难题的方法,我们本节课的任务有两个:①了解现代汉语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②通过古今语法规则的比较解决文言特殊句式的难题。(板书)

一、复习初中学过的主、谓、宾、定、状、补语的定义。主语: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谓语:对主语作陈述的成分,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明动作行为的对象、情况、处所、工具等。(定语):名词中心语前的修饰成分,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等 〔状语〕: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前的修饰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时间、性质等 〈补语〉:谓语动词的补充成分,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处所、数量、时间等

二、举例

(伟大的)马克思‖〔彻底地〕解释〈清楚〉了(历史的)(发展)规律。

名词(德国的)

副词

形容词(正确)

趋向动词(出来)

形容词(睿智的)

介宾短语(在《资本论》中)

形容词(明白)

↑ →公式:(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名词(毛主席)

动词

名词(趋势)

代词(我们)

代词

三、重点指出何为“介宾短语”?

①介宾短语:介词用在名词或代词前构成介宾短语,在单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②常见介词:从、在、用、被、比、为、把、自、往、朝、跟、于

③介宾短语举例:从乡下

在书中

用指甲

被我军

比蚕丝

为理想。④介宾短语作状语举例: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写出了离别的哀愁。

作补语举例:毛泽东〈生于一八九三年〉。

四、区分定、状、补语的小窍门:带“的”→作定语

带“地”→作状语

带“得”→作补语

五、谓语动词的标志:是否带谓语助动词“着、了、过”

六、学生练习

1、六中旁边小街上的店铺已经点起灯火。

→(六中旁边小街上的)店铺‖〔已经〕点〈起〉灯火

2、高一

(五)班的任嘉辰悄悄地从树林里探出头来。

→(高一

(五)班的)任嘉辰‖〔悄悄地从树林里〕探〈出〉头〈来〉。(宾补结构)

七、我们先学会套公式判断句子的主干,熟练以后不需要公式也可以划。针对本次月考文言文题丢分严重,尤其是文言特殊句式的题,我教给大家一个比较容易的方法去做这类型的题。众所周知,古人在行文中有其自己的语法规则,我们今天拿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去审视古人的文章,于是就产生了我们所谓的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为了正确判断出是哪种文言句式,我们需要做到“三步走”。⑴将该文言文先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划分句子成分。⑵古今对比,看哪个成分的位置发生了变化。⑶得出结论。举例证明:

1、忌不自信(出自《邹忌讽齐王纳谏》)①邹忌‖〔不〕相信自己。②古人将宾语“自”提前。③故曰:宾语前置

2、四方之士来者(出自《勾践灭吴》)①(前来投奔的)四方贤士

②“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古人将定语“来者”放在后面 ③故曰:定语后置

3、赵氏求救于齐

(出自《触龙说赵太后》)①赵氏‖〔向齐国〕求救兵。

②“于”既是介宾短语的标志也是状语后置的标志,古人将状语“于齐”放在后面 ③故曰:状语后置

第五篇: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

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

由于初、高中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习的要求不尽相同,特别是初中新课程有意淡化、弱化某些语文能力,使学生一入高中便无法适应高中的学习,老师和学生都面临着初高中语文学习“断层”的烦恼。因此对目前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到有效地解决办法,是实施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

一、初、高中语文教学断层现状

1、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中考和高考的必考考点,但要求则不尽相同:初中阶段要求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浏览的方法,理解主要内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而高中阶段则要求能根据不同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评价、质疑。

2、作文教学。初中阶段要求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高中阶段则要求作文观点要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材,合理安排结构,通过写作实践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分析和综合等基本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3、诗歌教学。初中阶段实际教学不是很重视,基本只要求学生读读背背,了解诗歌内容。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分析意象,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真情,审美,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和结构形式。

4、文言文阅读。初中阶段只要求理解基本内容,淡化语法、句法、修辞。而高中阶段则要求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懂课文,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

二、应对措施

做法一:温故知新,加强对接。

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把“知新”和“温故”结合起来,这样在对高中课文的理解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学习《荷塘月色》(必修二)时,同学们就可以温习初中时学过的《春》以及必修一的《沁园春·长沙》中“看”字统领的诗句,归纳写景文章的写作技巧,如:选择典型景物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虚实相生,高低俯仰进行描述;其间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运用了多种感官感受使文字生动形象。

做法二:课文学习,引入语法。

高中学生语法知识的欠缺已是不争的事实,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更离不开语法知识,所以学生补上语法知识课,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中学生实际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另一方面使中学生了解自己母语的一些基本常识,认识母语的最基本结构规律,培养语文素养,确实很有必要。

①、在复杂多样的课文中学习语法。

比如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二段,近200字,其实只是一个单句,找出主干就抓住了全段的中心:“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作语法分析学生就很难抓住要点。

②、在文言文中把握特殊语言现象。

要理解文言文词句的含义,读懂文章的内容,必须要有语法知识作保证。即使把大纲中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记得滚瓜烂熟,不把它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也是不能“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的”。

如《师说》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如果从语法分析入手,先分析句子的主谓宾,并从“久”字入手,就可以划分好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然后思考主语的特征,再思考“之”字的用法,就容易理解了。

做法三:课外阅读,重视摘抄。

虽然说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很宽,但是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多的是通过便捷的渠道,比如电视、网络。现在让学生回到书本上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要养成每个星期摘抄的好习惯。好的句子,好的段落,甚至好的文章,都要一字一句的抄下来。抄得多了,量变会产生质变的,这对学生提高文学修养和作文能力会有很大帮助的。这些摘抄你可以利用最垃圾的时间来完成,这些机械的作业是给你们休闲放松用的。

做法四:练习巩固,掌握语法。

目前的高中学习除了提高学生的素养,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外,更具有社会效应的是应对一年一度的高考选拔。纵观以前,预测未来,高考试卷中许多试题和答题都离不开语法知识。A、语言知识部分。正确使用词语和辨析、修改病句,实际上大多是对学生语法知识的考查。近几年《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修改病句检测范围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6种病句类型。其中大多属于语法毛病。B、语言表达部分。对句子扩展、压缩、变换等都和语法有关。C、古诗文阅读部分。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理解运用,文言句子的翻译等,在前文文言学习中已经讲过,也都要运用语法知识。D、现代文阅读部分。客观题和主观题,前者对文章中重点句子的分析,尤其是复杂的长单句,必须作语法分析,才能做出准确判断;后者既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鉴赏能力,更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多考生答题时词不达意,就是缺少语言表达训练,而用语法知识就能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E、作文部分。一篇好的作文,必须是有创意、有思想内容、有熟练的表达技巧、有准确的语言运用等综合特色的文章。若文章中病句百出,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一篇优秀作文。

由此可见,高中生要有意识的做一些试题,特别是跟语法知识有关的试题,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感受能力,掌握相关的语法知识。

做法五:作文训练,回归文体。

自从高考作文命题采取话题作文之后,从小学开始到高中,学生都是写作话题作文的,这导致一个很不好的倾向,那就是学生作文没有文体了。所以高中学

2生要重视文体训练。记叙文就是记叙文,议论文就是议论文,散文就是散文,不能写成四不像。其实文体训练还有一个可以操作的方法,就是学生要知道典型的文体结构。记叙文的典型结构是什么,什么是倒叙,什么是插叙,什么是细节描写,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进行运用。议论文的写作,要有论点,论据,以及如何安排论证,甚至论证的结构怎么安排都要理解清楚。散文写作注意形散神不散,材料怎样围绕中心展开等等。文体明确了,结构知道怎么安排了,再在上面摘抄积累的素材基础上,充实文章的内容,好文章自然水到渠成。做法五:阅读名著,感受经典

从高一开始,就要有意识的购买、阅读中外名著。到高三年为止,最少要读的名著有7部,分别是:《三国演义》、《红楼梦》、《子夜》、《家》、《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复活》。当然,还有《围城》《老人与海》等名著也值得细读。

到高三年为止,要读完文化经典著作,即《论语》、《孟子》。

最值得购买的材料:作文素材、学知报、作文报、满分阅读、语基手册、作文通讯

总之,高中语文学习是初中语文学习的继续和深入,我们既要紧扣《大纲》和教材,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又要面对现实,瞻前顾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只有认真做好初高中语文的衔接与过渡,才能打下良好基础,决胜高考。

下载初高中诗歌教学衔接教案(语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高中诗歌教学衔接教案(语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方案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方案 一、 课题选题依据 (一)研究的目的 初高中的新课程实施已经有一短时间,为了处理和把握初中生初入高中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初高中教......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案

    第一讲 数与式 1.1 数与式的运算 1.1.1.绝对值 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仍是零.即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是数轴......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案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案 第一课时:基本概念的学习方法 [目的要求] 1、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基本组成(包括内涵和外延)。 2、掌握理解概念内涵的基本方法 3、掌握形成概念图的方法 4、......

    初高中教学衔接化学

    关于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建议 -----贾汪教研室梁青2010/9/26 在高一化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有的学生听不懂化学课程必修一的内容,他们在学习中遇到了较大障碍和困难,有的甚......

    初高中语文衔接指津

    初高中语文衔接指津 初高中语文衔接指津一、高中语文学习的门径 (一)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法宝无论小学、初中还是高中,语文学习总是离不开阅读。多读书、多做笔记是语文学习......

    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

    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 高中语文学习与初中阶段相比,有较大的跳跃。高中强调学生自主阅读和自主写作,变“要我读、要我写”为“我要读、我要写”。我们就必须在进入高中的初始......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问题遮谈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问题遮谈 河南大学附属中学 冉明远 许多初中时语文学得不错的同学,一进入高中后,尤其是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后对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反映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现......

    浅谈初高中作文衔接

    浅谈初高中作文衔接 厦门市湖里鹄图 原文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794b89ac0100zkjx.html 摘 要:由于年龄上的限制,初中作文以“模仿”为主;高中作文在“模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