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管齐下构建高校后勤编制外员工和谐劳动关系
多管齐下构建高校后勤编制外员工和谐劳动关系
成都中医药大学后勤管理处 强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编制外员工在高校后勤员工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编制外员工同正式员工的比例达到4:1左右。如何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成为稳定后勤保障、后勤服务,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稳步发展的重要工作。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初期,因对编制外员工的管理却乏经验,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理解不透,出现了一些劳务纠纷,使高校在人力、财力、社会效应方面受到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一种新兴的行业——劳务派遣公司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难题。在劳务派遣中,学校与劳务派遣公司是一种服务关系,不存在劳动人事关系,也就不存在劳动关系问题;而在学校工作的派遣工作人员签订合同的法律主体是劳务派遣公司,它们两者彼此存在法律关系,如果产生劳动纠纷均由劳务派遣公司来解决、处理。学校就避免了直接与编制外员工的劳动纠纷。
虽然劳务派遣公司的介入为高校后勤在聘用编制外员工上提供了极大的便捷,但这实际上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劳务纠纷并不会因为劳务派遣公司的介入而减少,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依旧客观存在。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个基本功能之一,高校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要求高校后勤积极探索切实减少劳务纠纷的途径、方法并躬行实践。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强化法律意识依法依规用工
坚持“依法办事,有法可依”。教育的普及、发展,使得我国民众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高校在用工方面一定要坚持依法用工,避免因法规疏忽而引起不必要的劳务纠纷。
1、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理解,组织人员参加学习相关的法律培训课程,订阅相关文件、资料,及时掌握新政策、新规定,针对性的制定员工管理规章制定。
2、根据劳动法完善用人制度,建立有效的劳动争议预警线,避免劳动争议的产生。
二、尊重员工重视他们的劳动成果 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渴望被尊重、被重视的需要,而且每一位员工确实有值得我们尊重的地方。是默默无闻的清洁工,用她勤劳的双手还给学校一个干净的环境,一个令师生身心愉悦的学习、工作场所;是冒严寒,顶酷暑的绿化工,用他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了一个鸟语花香、绿草如茵的美丽校园,高校中的编制外员工和站在讲台上教书育人的教师一样,有着被尊重的需要,高校要形成一种理解编制外员工,尊重他们本人和他们劳动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找到归属感,真心、真意的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认同自己的工作,从而减少劳务纠纷,构建和谐校园。
三、以人为本坚持人性化管理
1、加强情感交流和谐员工关系沟通是增进了解,化解矛盾的温床,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得润滑剂。依据条件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编制外员工座谈会、设置意见箱、通过E-mail、QQ、MSN、电话等现代通讯工具均可进行简便而又有积极意义的交流。对他们反映的问题、情况,要以认真的态度予以处理、反馈,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自己受到尊重、重视,以凝聚人心、人力。
2、在劳务派遣模式下,编制外员工与学校没有隶属关系,只是被劳务派遣公司派往高校后勤而已,他们对学校几乎没有感情寄托,不同的用人单位,对他们来说只是不同的工作地点而已。他们相比学校的正式职工,在学校中的地位也较低,得不到尊重,容易被忽视,会产生复杂的思想问题,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和谐校园的建设,因此,要坚持人性化管理。
3、以人为本,真心实意的关心每一位编制外员工,及时了解困难,力所能及的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创造价值。
四、平等管理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由于体制因素,在同工同酬尚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的情况下,必将对干着同样的活,却拿得比他人少的员工产生一定的心理冲击,造成一些不稳定因素。这要求尽量实施平等管理,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有效激发编制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构建和谐的劳务关系,构建稳定的高校后勤队伍,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高校后勤应通过努力、积极的探索,完成和谐劳务关系的建立,调和由于体制、机制而引起的各种不和谐的分歧和矛盾,预防和减少劳动纠纷,消除不稳定因素,实现编制外员工和学校之间在情感,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高度一致,共建和谐
第二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板桥汽渡管理处创建和谐劳动关系
板桥汽渡是南京市交通运输局直属全民事业单位,自1996年4月正式建成通渡。南码头位于雨花台板桥镇五胜村,北码头位于江浦县桥林镇滨江村。是连接南京绕城公路、104、205等国道以及沪宁高速公路的重要交通枢纽。目前已拥有5艘全省最先进的28车360度全回转汽渡船,设计通行能力为每日4000辆,航行距离约为1.5公里,配备了电视监控、雷达导航、无线通讯、电子计重和微机售票等先进设施。近年来,渡运正逐步走上以渡运主业为主,“物流基地、养殖基地、修理基地”等其他副业为补充的多元发展的道路。交通大部制改革后,汽渡处内设6个部门,工会作为单设部门独立开展工作。现有干部职工203人,其中事业编制30人,借聘用职工173人,人员入会率100%;全处现有工会小组12个,工会委员会由5人组成。
近年来,汽渡处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以发展促和谐,以和谐促发展的思路,坚持不懈地推进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活动,有力促进了汽渡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重视“创建工作”,把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列入长期发展规划
建立健全组织,制定实施方案,从组织上确保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顺利开展。一是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工会主席为副组长,各行政管理职能科室领导为成员的“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会。
二是制定了“汽渡处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工作目标并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各小组成员、职能科室。
三是利用汽渡处办公自动化及民主管理网络、宣传栏等设施对创建工作面向全处进行大力宣传,同时接受来组各方面的监督。
二、重民主、讲文明,凝心聚力夯基础。
一是坚持完善职代会和事务公开营造和谐制度。每年召开一次职代会,建立了职工代表述职评议,确保职代会制度严格按照其职权范围和规定认真落实,促进了汽渡处在和谐的环境中深化改革,健康发展;以事务公开为保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在事务公开内容上,将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公开内容;在形式上坚持以职代会和局域网为基本形式,除此之外还通过文件、公开栏、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通报,使汽渡处重大决策和管理措施得到职工的支持和理解,有力地促进了汽渡处劳动关系的稳定。通过事务公开规范了领导干部的行为,提高了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
二是坚持构建职工建言献策,搭建和谐平台。汽渡处开展员工建言献策工作已经多年,每年组织召开劳模和先进代表座谈会、班组长座谈会等,从不同层面征询到员工很多富有实效的意见和建议,收到非常好的效果。除此之外,还构建了合理化建议机制,通过这个平台让全处职工建言献策,共同参与汽渡处管理。广开言路让职工的热情被充分调动,大量的优秀合理化建议涌现出来。
三是坚持落实系列合同,融洽劳动和谐关系。近几年来,我处将职工的合法权益通过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专项合同、目标管理考核等方式予以保障。坚持对《集体合同》及其《实施方案》、《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定期通报。去年,我处通过对集体合同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巡查,特别是对女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把女职工的健康体检纳入合同文本,同时对员工医疗期的相关规定进行了修订补充。目前履约率、职工满意率都达到了100%。通过合同的兑现、年休假的落实增强了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归属感,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
三、爱员工、树形象、共建共享筑和谐
一是规范劳动用工,维护员工的切身利益。这几年来,我处与职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
二是为从根本上维护职工权益,我处积极做好岗位技能培训和劳动竞赛活动,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推广工作。鼓励全处干部职工参加深造学习,对自学考试成绩合格者给予一定奖励,对技能鉴定合格者按照不同级别享受一定的岗位工资。近年来,我处有94人通过参加岗位技术培训获得专业技术证书,其中有21人取得船长证书、19人取得轮机长证书。74名目前在岗持证人员,有60人是自培人才,其中20人先后走上调度、船长、轮机长和值班站长等重要岗位,成为汽渡处的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
三是在全处推行“岗位标兵”工作,对“岗位标兵”人员给予相应奖励,鼓励广大职工提高工作效率、服务质量,为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提供了人才保证,同时对员工自身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发展平台。
四是建立健全帮扶困难职工的长效机制。我处工会每逢重大节日都会对困难职工进行慰问送温暖,并特困职工救助情况及时上报上级工会。同时通过生日送蛋糕卷、生病探望、节日慰问、春节送温暖等方式,表达对职工的关爱。
五是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和谐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丰富多彩的文化是连接员工情感的七彩纽带。通过开展读书活动,组织技术理论研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塑造优秀人才队伍;举办征文、演讲大赛,增长了才干,凝聚了人心,形成了争先创优的氛围。同时在我处建立了图书室、乒乓球室等文体活动场所;每年组织全局职工举行拔河赛、乒乓球赛、扑克赛等多种有益文体活动;近年来,举办了女职工健康知识讲座、女职工法律维权讲座、职工技能大比武等活动。各项活动的开展,职工们放松了心情,融洽了感情,增进了友谊,同时也提升了汽渡处的凝聚力。
和谐企业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核心。开展创建活动以来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抓好创建活动,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在理顺关系、主动协调、相互配合、通力协作,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上下功夫;必须坚持以职工为本,依法维护职工权益,在着力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上下功夫;必须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创建氛围,在激发职工参与热情,实现共建共享上下功夫;必须积极实践,不断完善,在丰富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开创创建工作新局面上下工夫。
第三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私营企业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上起到了巨大作用,同时也带动了就业等一系列重大民生工程的实施„„因而,仅仅经济当中,可以说,无论是生产方面的,还是分配方面的,都形成了巨大影响力。说到底,这是在一个生产力落后,经济水平不发达的国家里高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初级阶段。因此,这样的大前提下,能够不但影响到私营企业的发展,也影响到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还有如下的——
1.私营企业除了自身需要扩大发展以应对竞争外,还遇到什么困境迫使他不能增加职工福利待遇以既利于其自身的百年发展、又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呢?这个问题还得从国内外的经济竞争与政治不公正待遇思考
2.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
集体协商制度对我国现阶段的工人来说显得尤其重要。我国的工人尤其是农民工在就业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劳动力过剩压力,劳动力价格有时容易被人为压低,劳动者在劳动待遇的争取方面处在一种不利的地位,加之工人的文化水准普遍偏低,缺乏基本的维权常识,往往不懂得使用必要的法律工具来维护自己合理的劳动权益。如果没有有效的集体协商制度,我国的劳动关系必定是不公正、不协调的。
针对我国现阶段劳动者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完善集体谈判协商制度时要特别注重以下几点:其一,政府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劳动者基本的劳动条件,根据各个地区以及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最低标准,使集体谈判协商能够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可以遵循;同时,政府应当大幅度扩大劳动监察人员队伍,加大劳动监察的力度,组织必需的集体劳动合同的普遍检查,督促集体劳动合同文本的规范化和具体落实的情况。其二,企业工会组织应当将集体谈判协商作为自己最为重要的任务,并将企业集体谈判协商、集体合同签订率及其落实的具体状况作为最为自己重要的工作考核指标。其三,对于劳动者本身来说,应当进行劳动合同知识的普及性教育。{1.工人的权益由工会出面,就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即工会是谁的工会?2.如果工人的权益由政府出面,则涉及到更多的利益问题:首先,政府机构繁杂,法律赋予各个部门所管辖的权限很可能覆盖不到工人劳动利益保护的诸方面领域;其次,数个政府机构的联合执法,不仅耗费人力物力大,而且过程中易受各种内在复杂矛盾的相互约束和限制(即内部的明争暗斗,权力角逐的尔虞我诈),势必将会极大地影响工作效率乃至工作效果。另外,政府要代表工人利益,在法律上如果是相当于“代理律师”的专业化资格,那它究竟是属于长期乃至永久性的免费服务,还是有偿回报性质的?3.劳动者的普法教育、普卫教育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背后的实质是什么?究竟是增加工资的群众斗争,还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问题?}
把握和谐劳动关系发展的可行性和节奏性。基于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原则,必须把握和谐劳动关系发展的可行性和节奏性。第一,注重基础性劳动条件的保护。现阶段,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面临的问题可以说是千头万绪,难度很大。但从政府的能力以及国家财政实力的角度
看,对于劳动者的基础性劳动权益亦即劳动保护的底线方面的劳动政策,如在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劳动时间的保护、消除童工和强迫现象、涉及到人的生命的生产安全的保护政策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则是必须做到也能够做到的。尤其是在民营企业当中,要特别重视解决好这一问题。第二,宜梯度性地推动和谐劳动政策的发展。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我国现实社会一个公认的明显特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水准同西部地区发展水准之间的巨大差距在近期是难以完全消除的。各个区域发展水准的巨大差别,使得不同区域劳动者对于劳动政策的具体要求必然有着明显的差别。同时,与发展水准的巨大差别相适应,各个地区的政府在财力、在对劳动关系的认识方面,各个地区的企业主群体在经济运作方式以及社会理念方面也必然会出现较大的差别。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对于和谐劳动关系发展的推动,不宜采取整齐划一的作法。在发达地区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地,可以在确保劳动政策底线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其劳动政策的水准,如提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的交纳金额水准,健全劳资谈判协商机制等等。而在欠发达地区,则应将劳动政策的重心放在劳动底线的保证方面,如重视制定和实施工资最低标准、提高“三险”的覆盖率、实现社会保险在劳动者工作流动后的有效转续等。
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我国采取梯度性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发展的策略是十分有益的。这种做法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而且,在和谐劳动关系上先行一步的经验,对于后来者无疑有着重要的示范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为广大劳动群众提供了有益的并且是具有鼓舞性的前景。(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吴忠民)来源: 《光明日报》 2011年5月30日
劳动合同是确立和调整劳动关系的基础,是现行劳动法律所确定的核心法律制度,是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二)平等协商原则。坚持平等协商与签订集体合同相协调,重在平等协商。平等协商是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围绕劳动关系问题进行广泛讨论、沟通协商的重要机制。平等协商的过程,就是劳动关系双方求同存异、逐步达成共识的过程。劳动关系的许多矛盾,就是通过双方的平等协商来解决的。集体合同是平等协商的结果,平等协商是签订集体合同的前提和基础。平等协商的水平决定着集体合同的质量。如果平等协商机制不健全,协商不充分,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集体合同。平等协商不仅是签订集体合同必经的法定程序,也是履行集体合同过程中处理发生的矛盾和遇到的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充分认识平等协商的重要性,在调整劳动关系的全过程中都要抓好平等协商。必须明确:集体合同的条款,不经过平等协商,企业和职工都不能单方面修改或拒绝执行。
(三)重点突出原则。坚持把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实施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重点,这是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如果职工群众最关心的劳动关系问题,协商中没有提出,集体合同没有涉及,合同条款看起来很多,但大多无关痛痒,这种合同不会起到调整劳动关系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企业和职工也不会满意。因此,必须把坚持劳动标准与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统一起来,立足企业的具体现实,把劳动关系中最重要、企业和职工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工资收入问题、社保问题等作为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的重点,并在协商过程中努力加以解决,在集体合同条款中加以具体体现,不断增强这一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党和政府一边高喊完善劳动法规、加强企业在雇佣劳动上的尊法和守法,但另一方面却没有积极参与到“有效监督”的活动中来;如果就只有做广告、做宣传,却不是放下无用功,有所作为地转变到实际的“企业主、雇员、政府”的三
方监管活动中来,就必然常常会出现像一个省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是1400,但合同上的最低月工资却是只有1000到1300之间,甚至更低的现象。——从劳动合同的局外人转为局内中介人}
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劳动合同管理体制。随着以劳动合同为基础的劳动用工制度的确立,劳动保障部门对劳动用工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特别是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的迅速发展,劳动用工管理的内容明显增多。为此,要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必须建立和完善以县级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为主导、社区为基础、企业和工会为主体的劳动合同管理体制。在县级劳动社会保障部门重新设立劳动管理科室,同时在乡镇及社区建立劳动管理站,形成各个层级相互维系的劳动管理体系。南其全面组织、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对劳动合同的签订、备案、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同时,按照《劳动法》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合同制度的要求,劳动管理部门应对从劳动者择业、企业用工、录用备案,到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等劳动合同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梳理,对每个环节的时间、条件、要求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使用工单位、劳动者、劳动管理部门都能按规定的程序运行。还要建立劳动合同签订登记、变更、解除、终止预报制度及存档管理制度、履行检查制度、统计分析制度,确保劳动合同制度规范有序的实施。劳动保障部门还应配合专职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录用备案:作,同时,还要发挥丰十区(镇乡、街道)劳动保障管理站的作用,由其负责做好本区域的合同签订台账、个人劳动合同签订台账,并及时将每年劳动合同、录用资料装订归档。要充分运用计算机来管理劳动合同,建立企业和个人劳动合同数据库,及时将录用备案的企业和个人情况输入数据库中,并要实现社区(镇乡、街道)劳动保障管理站与劳动保障部门的计算机联网,为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提供方便。{在这里,提出了“政府的管理要实现公务员个人在业务上的责任制”,如果公务员在管理合同过程中不尽责、不尽职,故意与资本家勾结,坑害劳动者的利益发生时,将有合适的法律对其进行惩治。为此,政府与资本家和工人如果组织起了三方监督活动行为的话,或许还需要有社会的民间律师志愿者、人道主义者等为同样的劳动者阶级提供“局外监督和援助”的服务}
但在实施劳动合同制度过程中也存在着劳动合同内容不规范、履行劳动合同不全面、一些政策操作性不强等问题。目前,在《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又遇到一些阻力。劳动关系的矛盾成为当前最为主要的社会利益矛盾之一。
进一步完善集体合同制度。企业依法经过平等协商所签订的集体合同是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要在普遍开展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不同类型的企业建立和完善集体合同制度,指导企业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因企制宜,合理确定集体合同具体内容和标准,增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对暂不具备条件签订综合性集体合同的企业,可以就工资分配等问题签订单项集体合同或协议。在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由工会组织代表职工与相应的企业组织代表或企业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六)建立健全履约监督保障机制和平等协商争议处理制度。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提出平等协商的要求,另一方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都要严格遵守执行。政府相关部门要指导企业建立集体合同履约责任制和监督检查制度,把履约责任制同岗位目标责任制结合起来,纳入企业管理工作。集体合同的履行要接受工会和职工群众的监督。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依法加强对集体合同制度履行情况的行政监察工作,把劳动保障监察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紧密结合起来,对无正当理由拒绝平等协商、违反集体合同的企业,要责令其限期改正,依法处理。要积极探索建立平等协商或签订集体合同争议的行政调解制度,及时引导争议双方通过法律途径调解处理。
借鉴国外有关劳动立法经验,对《劳动法》进行具有前瞻性的修改,其方向是使它的保护范围更广泛。可以考虑在《劳动法》中对集体谈判和集体行动权作出具体规定,还要对工会的活动作必要的规定。此外,《劳动法》是一部实体法律,缺乏程序性内容,在修改的同时要制定与之配套的有关程序性法律。
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需要对劳动关系制度进行规范和引导。我们必须努力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劳动合同制度,依法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塑造“橄榄形”社会
要实现公平分配,提高工资等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最关键。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制度等一系列措施。
王兆国: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王兆国强调,工青妇等人民团体要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协助党政做好群众工作,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以职工队伍的稳定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会议强调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规范企业劳动用工,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度。要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提高劳动合同的覆盖面、签订率和履约质量。特别是保障农民工的各项合法权益。
二是合理调节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特别是要深入推进集体合同制度。要尊重职工的劳动价值,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积极稳妥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实现企业与职工协商共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
三是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建设,特别是要建立健全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各项民主管理制度。畅通职工民主参与渠道,依法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同时,要通过开展员工提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等活动,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
四是努力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调解机制。企业要重视发挥调解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加强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建设,把矛盾和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五是要加强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特别是要提高企业家素质。要加快培育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创新精神和经营能力的企业家。广大企业家要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树立奉献精神,在坚持科学发展、保障职工权益、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尽职尽责,让企业做强、做优、健康发展,让职工快乐工作、体面劳动、幸福生活。(本文系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王忠禹9月3日在2011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上的讲话
第三节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不断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全面推进劳动用工备案制度。规范劳务派遣用工。改善劳动条件,加快劳动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管理。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促进消费,关键要让百姓有钱花、敢花钱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十一五”期间,我国消费市场很红火。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这五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贸易增长最快、市场最为繁荣活跃的五年。2010年,我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4554亿元,是五年前的2.3倍,比上一年增长18.4%。
但是,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费量仍有较大差距。中国的消费总量还不到美国的1/6。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内需”。
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
拉动消费,根子在增加收入。目前,我国普通居民与劳动者收入较低、不同群体收入差距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成为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的三大突出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郑功成认为,如果老百姓没多少钱可以用来消费,出台再多的刺激政策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十二五”期间,必须在把准病脉的基础上更新发展理念,切实扭转利益严重失衡的分配格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增加政府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增加对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补贴。”全国政协委员、泰山体育产业集团董事长卞志良认为,增加居民收入,要重点关注低收入人群。政府要逐步完善企业工资指导线和最低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及离退休人员待遇。
改革不到家,有钱也不花。“今后,政府应更多承担起改善民生的责任,增加公共财政支出,健全社保体系,解决最紧迫的养老、医疗、失业几大保障问题。”卞志良说,比如,可以运用部分财政资金充实养老金账户,加紧实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转变,以住房、交通、通信、体育健身为热点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对服务消费品的需求迅速上升。卞志良认为,今后应进一步放松对服务业的管制,拓展旅游、文化、休闲、体育健身等服务性消费,为百姓创造更好的消费环境。
扩大投资,更要优化结构、提高质量
投资不仅要看经济效益,还要看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而易见,但中国目前还应更多关注投资,尤其是公共投资。近几年,针对投资增长过快等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国家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投资与消费增幅差距不断缩小,但这并不等于不要合理的投资规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优化投资结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发展速度将定位在7%。这意味着在未来5年,我们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坚决杜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秦皇岛市市长朱浩文说,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今年秦皇岛市计划向服务业投资397亿元,占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5.4%。“在我们看来,投资效益不仅要看经济效益,还要看社会效益,更要看生态效益。”朱浩文说。
全国人大代表、德龙钢铁集团董事长丁立国认为,优化投资结构,就意味着要特别向基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经济社会的薄弱环节倾斜。在这一过程中,要吸引更多的民间投资参与经济社会建设。
“国家应出台具体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引导银行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通过贴息、补贴、合作等方式,与民营企业共同投资项目,把民营企业引向国家需要发展的短板
领域。”丁立国说,同时,政府还应该帮助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使其研发、生产、营销逐步国际化,开发国际市场和战略资源,促进民营企业顺利实现海外投资,推广民族品牌。
优化投资结构,还意味着要完善投资机制,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的基础上,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特别要遏止盲目扩张低水平重复建设。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财政厅厅长钱国玉认为,在投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招标、设计、评估、论证,在项目资金确定以后要早筹措、早安排、早实施、早见效,更要做好跟踪监督检查。
科学规划,以改善民生为导向
期待美好生活,关键要有活干、有钱赚
“扩大内需的出发点、着眼点和最终目的,就是改善民生。” 云南省财政厅厅长陈秋生代表说,一方面,只有经济发展了、财力雄厚了,才能为改善民生创造条件。扩大内需,有利于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空间和动力;又有利于加强长期存在的薄弱环节,促进民生改善;另一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本身就是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两者相互关联。
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晓峰代表认为,在扩大内需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问题,尽量避免与改善民生的目标出现相悖的情况。例如,如果扩大内需仅仅着眼于经济增长,而不注意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就有可能加剧收入差距问题,反过来又会导致内需难以扩大。如果不注意合理调节要素投向,就有可能带来城乡、区域发展差距问题。
“因此,扩大内需,更需要科学规划、找准着力点。”周晓峰说。
浙江传化集团
企业不可或缺的“家文化”
近年来,传化集团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所做的工作得到上级肯定,引起社会关注,引发传化人对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冠巨认为,在企业,质量是生命,这个生命要靠员工去呵护;技术是关键,这个关键要靠员工去突破;品牌是通行证,这个通行证要靠员工去打造。企业的各种竞争要素都离不开员工,员工直接面向顾客,企业家直接面向员工,企业家的着力点应该是激发员工的创造活力。
传化集团历经25年的创业发展历程,从借款2000元起家,发展到年销售收入145亿元、总资产150亿元的规模;从以生产纺织化学品为主的精细化工企业,发展到拥有化工、物流、农业、科技城、投资5大事业平台的多元化企业集团;从几个人的家庭作坊,发展到拥有7400多名员工的社会化企业。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从外部条件看,靠的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从内部条件看,关键在于传化十分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充分激发了员工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知恩图报,办企业如同做人,人要有情有义,企业也要有情有义。对此徐冠巨感同身受。
企业创办之始,徐冠巨的父亲就常带着与员工同吃同住,大家上下班都在一起,就像一个大家庭。随着企业的发展,“家文化”一直在传承。在传化——这个共同平台上,大家相互理解、相互关心、患难与共,成为干事创业的好伙伴。
当企业家用真心和诚挚对待员工时,员工会由衷地热爱工作、关心企业,这是和谐劳动关系的不竭动力。如果只带着单纯的功利目的去处理劳动关系,就不可能形成持久和谐的局面。
企业家在财富安排和使用上尽好责任,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提高员工幸福指数。早
在1996年,传化就开展企业内部储蓄式养老保险;2000年,浙江省进行民营企业员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传化第一时间提出申请,并成为首批3个试点企业之一。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传化做到了凡是在传化退休的员工,都能领到社会养老金,过上幸福安稳的老年生活。2009年,企业经营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传化作出并实现不裁员、不减薪的承诺,并且还给员工增加10%以上的报酬。通过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企业依然取得较好的经营业绩。
近年来,传化面向关键员工推出股权激励政策,以高出企业
效益增长的速度提高员工的待遇水平,以上亿元的投资持续改善员工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努力实现未来5年员工收入再翻番的目标。
徐冠巨说:“每当我看到员工满怀希望地走进公司大门,就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的责任就是让企业健康发展,让员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把员工幸福视为己任是企业家的一种使命。”
在徐冠巨眼里绝大多数员工来到企业,并不只是为了一个饭碗,他们有抱负、有事业心,希望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希望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好平台,建立一个好机制,营造一个好氛围,让他们的智慧和热情竞相进发,员工合理化建议平台已经成为传化重要的“智慧热线”。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个长期课题,只要企业存在一天,就需要不断推进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相信传化人将不断努力,继续把企业发展好,把员工关心好,为进一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徐冠巨表示。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宗庆后从自己几十年经营管理企业的经历中深切感到,民营企业家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负有重要责任。民营企业家应当致富思源、富而思报,明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宗庆后常常感到,自己虽然拥有一定的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但是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身份并没有改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家与企业员工的关系不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
系,而仅仅是分工、职责不同,是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关系。普通劳动者和民营企业家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都是国家的主人。民营企业家应当正确定位自己,把自身利益与员工利益、社会利益统一起来,这样才能主动投身“先富帮后富、先富带后富”的行动中去,通过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宗庆后认为,在掌握一定的财富后,民营企业家怎样正确认识财富,树立科学的财富观尤为重要。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就可能站到员工利益的对立面,直接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民营企业家应当把金钱看得淡一些,把社会责任看得重一些。
民营企业家应当通过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来实现自己更高的精神需求;而服务社会一方面表现为把企业经营好,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营造和谐舒心的劳动环境,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并为他们打造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可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仅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也是民营企业家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当前,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够强,持续发展的风险还很大,随时可能被市场竞争的狂潮吞噬。要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抢占竞争制高点,赢得市场优势,就必须更加注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凝聚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应对风险和挑战。对企业来说,一支强有力的员工队伍是最宝贵的财富。
基于这样的认识,娃哈哈多年来坚持以人为本,把员工当作企业的主人,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行员工持股制度,使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不断给员工特别是基层员工加工资,每年增幅都在10%以上,并在住房、医疗、休假、子女入学
等方面给予员工全方位的保障,从而使企业内部始终保持团结、奋进、和谐的良性竞争局面。
娃哈哈的实践说明,民营企
业经营组织只要做到事业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推、矛盾同解,就能为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坚强保证。
温州正泰历来高度重视管理人才梯队建设和战略管理人才储备,“十二五”期间将重点推进五个“千人计划”实施以学习与发展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继任者计划”建立人才梯队。
第四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范文模版)
申论范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来源: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作者:gkz6 时间:2010-09-19
内容摘要: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劳动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百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我国也于2008年1
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劳动关系主体多元化,使得劳动关系的矛盾有增多并深化的趋势,这就迫切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各级政府部门要责无旁贷地负起责任。从转变自身职能人手,不断强化监管和服务能力,严厉查处各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劳动保护、拖欠工资等问题的专项检查活动,“不敢违法”的监察环境,通过行之有效的执法措施促进和谐劳动关要利用多种宣传渠道,主动配合执法维权,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形成企业主动参与,职工广泛认同的局面;为职工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定期在职工中开展调研,及时向企业主反映职工诉求,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非常1日实施了新的《劳动合同法》依法化解劳动关系中影响经济面向广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增强劳动者的自我维权意识,要创新工会工作机制,...直接关系到百姓能,为构特别是利益机制发而社会主义各部门要树经常性地加大加大努当好企姓能否安居乐业、经济社会能否繁荣。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劳动关系是否和谐,否安居乐业、经济社会能否繁荣。因此,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月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了法制基石。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挥作用的深度和广度在加深和扩大,市场经济建设初期法制建设的不完备,法律法规的滞后,又使得劳动关系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表现劳资纠纷大幅度上升。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立起强烈的责任心,切实抓好各自的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开展劳动力市场秩序、劳动力用工情况、惩处力度,形成用工单位系的形成。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宣传教育。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特别是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力度,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公众,促进用人单位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法规,力化解劳资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离不开工会的力量。工会组织要把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常态化,要密切与职工的关系,及时帮助困难职工和弱势群体,业与职工的桥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积极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提高企业参保率,为劳动者提供较为健全的劳动保障。要加大《劳动法》落实力度,依法保障劳动关系。要畅通诉求,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诉求表达机制,畅通劳动者信访、投诉、举报渠道,使劳动纠纷得到有效处理。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更需要企业和劳动者的共同努力。企业需要强化依法用工意识,提高劳动合同管理水平,建立工资合理增长等制度,在企业内部做好预防、调处、救济等工作,实现自我规范、自我调整。劳动者则需增强综合素质,提高依法理性维权的能力和水平。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劳资互赢的良好局面。如何构建新型劳动关系、的重要现实课题。最近,区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取得了重要收获。
浑南新区自2001造中国北方最佳投资环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发展。2007年6月,浑南新区被命名为第一家获此殊荣的工业园区。
一、主要做法
构建新型劳动关系,不懈努力,已成为推动沈阳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活力源,资企业不断增加,产业工人越来越集中,使之在劳动用工、薪资分配、社会保险、安全生产和民主管理等方面,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浑南新区按照国家、省、活动,目前已形成了“谐稳定劳动关系调处机制。
一是以健全组织管理体系为先导,劳动关系,必须以健全组织管理体系为先导。争议调解委员会,组建了新区总工会,实施和新型劳动关系的建立。在具体创建中,由劳动、工会、安全生产、经发、人才中心、办公室(新闻中心)、工商、地税、质监、企业联合会等部门共同负责,各部门都抽调专人具体负责创建工作。新区管委会还正式下发了工作实施方案》,并制订了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具体标准,规范其申报、评审、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等一系列程序,从而使创建工作迅速地在全区展开。
二是以推进区域性集体合同和企业集体合同为重点,动合同制度是规范企业和劳动者双方关系的基本制度,件下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途径。浑南新区在创建和谐工业园区中,按照施、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新区集体合同框架性草案,建立了劳动、工会、企业联合会已成为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必须破解 月组建以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的服务理念,以扎实开展创建和谐工业园区活动,”的新型劳动关系,有力地推动了新区经济又好又快“省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 沈阳浑南新区经过近但随着入驻的外资企业、新问题,构建新型劳动关系显得尤为迫切。积极开展创建和谐工业园区劳资双方争议先行调解,形成通畅的新型劳动关系的工作运行机制。浑南新区先后成立并完善了企业联合会、目的在于从组织体系上保证创建和谐工业园区的顺利 《浑南新区创建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达标 充分发挥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创积极构建“规范AAA级单位”,成为全省6年的据此,劳动部门依法仲裁”的和构建新型劳动“三方协商”机制作用。“先易后难、分类实 /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对辽宁沈阳市浑南新区创建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年10其实质就是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合市关于建立新型劳动关系的具体要求,劳动关系平等协商,劳
企业家协会三方联动的协调机制。为深入推动创建工作的开展,三方召集了40家规模较大的域内企业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各企业必须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全面推进集体合同的签订工作。同时,制定下发了《浑南新区创建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达标工作实施方案》和《劳动合同登记手册》。新区总工会全力加强企业工会和行业工会的组建,推进区域性集体合同的签订工作,使创建和谐工业园区在短期内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是以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价达标为载体,扎实推进和谐工业园区创建。建立和谐企业是创建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的前提和基础。在这方面,浑南新区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严格制订创建标准,全面推行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建设和评价达标工作。为避免流于形式,组建了由劳动、工会、企业家协会三方组成的评价委员会,建工作,对考核有问题、不合格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同时,对所有用人单位都建立了劳动关系动态管理信息数据库,包括企业工商注册信息、用工登记备案、签订、缴纳各种社会保险金等信息。额审核时,严格控制和指导企业完善用工手续;关用工合同、劳动保险缴纳及企业相关资质,务部门联合,积极组建企业工会,加强会费收缴;合稽查,对不缴纳保费的企业不予受理纳税申报;业的特种设备带证运行情况、安全检测情况及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情况,危险源;人才中心积极引进企业急需的各类人才,协会采取多种方式宣传新区理念,动,从而保证了和谐工业园区的扎实创建。
四是以完善劳动信访争议调处机制为抓手,外资、合资企业增多、劳动关系比较复杂、劳动争议案件逐年上升的趋势,议调解委员会,并在区内企业加快建立劳动争议基层调解机构,训,积极探索化解矛盾纠纷的新途径、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充分发挥各基层工会作用,对职工进行劳动法律法规指导,在企业中建立民主制度,通过工会代表会议,与企业平等协商,保护劳动者个体作为弱势一方的共同权益,使劳动争议的隐患明显减少。目前,“劳动关系平等协商,劳资双方争议先行调解,劳动部门依法仲裁制在全区基本建立起来。
二、主要成效
浑南新区通过创建和谐工业园区,不仅加快构建了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激发了劳动者的创业热情,而且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了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是促进了新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建立以来,确实优化了企业投资和发展软环境,新区发展创业。目前,新区注册企业已达上企业近300家,外资企业40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高于沈阳市平均水平用不断增强。
具体指导域内企业积极开展申报创工资发放、《工资手册》和每月工资工商部门在企业注册和年检中,加强对企业诚信经营的管理;税务部门在征缴税费的同时,实行税费联安全生产和技术监督部门随时监督抽查企及时查处安全隐患和并定期举办各类职业资格培训班;由于三方积极组织,努力化解矛盾纠纷。近年来,加强对劳动争议调解员的培使劳动关系的矛盾解决在企业、“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浑南新区自新型劳动关系特别是一些著名企业和高技术人才纷纷落户40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00强企业27家。全区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10个百分点以上,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劳动合同严格审查有工会与工商、税企业家相关部门协作联浑南新区针对积极组建劳动争解决在基层、实行工会700余家,规模以25%劳动保障部门在企业日常办理参与创建企业文化。新办法,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的劳动争议调处机多家,世界
二是增强了产业、企业活力和后发优势。通过积极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员工在企业里找到了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迸发出强烈的创业热情。比如,在东软集团,新员工只要进入企业,就会受到良好的培训,一些员工无不为集团的人性化管理而叫好,特别是对企业产生了强烈的荣誉感和认同感;在沈阳全密封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始终本着 “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理念,帮助员工安居乐业,解除其后顾之忧,形成了员工与企业同兴旺、共发展的和谐局面。
三是切实维护了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构建新型劳动关系,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推动企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工资福利、切实维护好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登记备案制度,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合同和区域性集体合同;企业参保登记率达到资源管理人员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均达到合法权益作为重点,对农民工的劳动关系、并在区内所有建筑工地都设立了农民工维权举报电话,以此畅通其维权信息通道。
四是有力推动了工会组建及维权作用的发挥。截至目前,新区组建工会直属独立企业工会430家(外资、私营企业工会了全区的960家企业。新区各级工会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认真按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谐工业园区的标准,积极帮助和指导职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订集体合同。全区上下自觉支持工会独立自主工作、企业中开展职代会制度试点示范工作;在一些国有、集体企业中建立健全工会在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和职工的赞誉。
三、主要启示
沈阳浑南新区创建和谐工业园区的实践和经验,用,而且对全省加快建立新型劳动关系也具有重要和积极的启示作用。
第一,构建新型劳动关系,在法制化和规范化方面有了一定进步,重。比如,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签订不规范或拒签,括农民工)工资,不缴纳或拖欠社会保险金,备,以及随意解雇职工等。所有这些,必然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与稳定。些方面和防止其问题的再现,通过加快创建和谐企业与和谐工业园区并抓住签订劳动合同这个核心,推动全区所有企业建立健全劳动用工登记备案和劳动合同管理台账,开透明的动态管理,以此规范约束劳资双方主体的行为,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从而维护了双方主体的利益,实现了企业和新区的又好又快发展。由此可见,建立规范有序的新型劳动关系至关重要。
第二,构建新型劳动关系,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在公平、民主管理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与发展,100%,规模较小的企业签订了行业集体100%,缴费率达到90%95%以上。新区工会还把维护农民工生活状况等方面的情况加强跟踪管理,398家,占92.6%),联合工会组织和代表职工与企业签依法开展维权活动。亦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对构建和谐沈阳起着非常关键的作不规范和无序现象还相当严阻挠工人组建工会,随意延长工时,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条件不具浑南新区正是针对这使双方利益维护真正纳入了法制化、以健全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家,其中24家,覆盖”制度。受到了企业(包实行数据库公通过平等协商
社会保险、目前,新区内所有企业都建立了劳动合同管理台账和用工以上;用人单位人力劳动安全、1390如支持工会在非公“厂务公开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必须坚持规范有序。目前,一些企业和单位的劳动关系虽然但在实际操作和运行中,压低或拖欠职工必须坚持公正合理。公正合理的劳动关系,其主要内涵就是公正的基础上,来实现职工的合理利益诉求,并使双方利益关系真正得到妥善协调解决,相关矛盾也得到及时处理。在这方面,浑南新区通过开展创建和谐企业与和谐工业园区活动,目的在于促使企业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特别是在改革过程中,时刻考虑到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劳动关系这个问题,在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时候,强调把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劳动关系摆到重要位置。正因如此,这些年来浑南新区吸引了更多的外资企业纷纷前来安家落户,寻求合作,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到区内发展创业。可以说,由于他们建立了公正合理的劳动关系,既增强了新区经济的发展活力,又促进了职工利益诉求的很好解决。
第三,构建新型劳动关系,必须坚持互利共赢。市场经济条件下,劳资双方都是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双方的利益既统一又矛盾。因此,在构建新型劳动关系中,应最大限度地实现双方利益的一致性。浑南新区开展创建和谐企业与和谐工业园区活动,其实质就是在寻求二者的结合点,最终以企业发展、园区发展,来提高职工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以及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同样,职工在企业发展中找到合适位置,充分发挥其聪明智慧和创造力,进而推动企业和园区迅速发展。东软集团这些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由此看来,只有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实现互利共赢,才能真正建立起良性互动的新型劳动关系。
第四,构建新型劳动关系,必须坚持和谐稳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劳动关系越发呈现出主体明晰化、构成契约化、性质多元化、运行市场化等特点,这就必然使劳动关系矛盾日益突出,不稳定因素增多。而浑南新区通过开展创建和谐企业与和谐园区活动,特别是建立和完善由政府(劳动)、工会和企业组织(雇主)构成的三方协调机制,在落实平等协商制度和劳动信访争议调处等工作中,通过三方的协商,定期研究解决涉及劳动关系的一些重大问题,监督劳动关系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从而实实在在地为企业营造出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实践证明,只有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篇: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关系的矛盾逐渐显露,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化。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劳动关系,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对企业就会产生劳资纠纷或冲突影响企业发展;对社会来说,如果劳资矛盾进一步加剧就会产生对抗,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因素是建立一种和谐的劳动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可以使劳动成为一种有价值有尊严的活动,还将成为一种享受。企业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首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不再把职工看成是技术因素,而把职工看成是“具有内在的建设性潜力”的因素,把职工当作一种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殊资源来刻意发掘;不再把企业职工看成被管理和控制的工具,把职工置于“严格监督与控制之下”,而是为职工提供、创造各种条件,使其主观能动性和自身的劳动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坚持“以人为本”要充分体现在对职工的尊重和信任上,必须尊重职工个人的人格、劳动和一切权益。要像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重点要做到教育、尊重人、关心人。教育人就是要利用多种形式教育职工的进取精神和效忠精神,使企业每个职工真正理解“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道理;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人格,重视和重用人的才能;关心人就是生活上体贴,工作上支持,思想上关怀。
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员工群体、关心一线员工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各项改革措施,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凡涉及一线员工切身利益,要坚持职工总体受益,充分考虑一线员工综合承受能力和保障一线员工基本生活的原则。这既是为了一线员工的要求而改革,也是改革为一线员工的具体体现。
第二、应当让企业职工树立主人翁意识。具有主人翁精神的员工,会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去认真完成;会把发展中的企业当成婴儿一样地去照顾,负有把企业做大做强的使命感。而员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感受企业成功带来的成就感;分享企业不断壮大带来的物质享受。让企业职工树立主人翁意识首先要让职工意识到企业的发展是大家共同的事情,积极主动为集体着想,而不要认为单位就是几个领导的事情,从而对单位的相关情况漠不关心。因此说,作为单位的一员职工,想办法帮助单位和大家是份内的事情,是应该的。当然树立主人翁意识并不是赞扬跨越岗位的混乱行为。而是说,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多为集体想一想。
要让职工从整体、大局出发,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意识,客观、实际、正常地反映问题,维护集体的形象和正常的工作秩序,增强单位的凝聚力,有礼貌,有修养,就事论事地解决好问题,避免个性张扬和情绪化。
第三,必须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让党员成为骨干,让骨干成为党员。首先,把企业优秀人才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生产一线员工中的优秀分子、科技人员中的积极分子、关键岗位上的先进分子和经营管理层中的骨干分子,采用“叠加培训”的模式对他们加强培训,既加强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的业务知识培训,也注重党的知识、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政治理论培训,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为他们积极要求进步创造必要的条件。在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基础上,严格把好入口关、考察关和监督关,坚持考学制、公示制、票决制和预审制,确保他们入党动机的纯洁性和政治立场的坚定性,真正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发展一个成功一个”。
其次,把企业党员培养成科技能手、生产骨干和管理行家。按照因人制宜、分类施教的原则,对党员明确培养目标,优先进行岗位培训,促其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复合型党员;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挂牌上岗”、“每月一星”评选等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在企业党员队伍中不断掀起岗位“争优”、技术“练兵”热潮,彰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之成为企业的生产骨干;挑选出政治素质优良、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威信较高的党员作为中层干部后备梯队,让他们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促使他们在生产科研和经营管理的风口浪尖砥砺成才。
第四、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薪资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中,激励不仅是挖掘人的内在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企业得到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基础;同时是企业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营造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证。企业的激励手段多种多样,其中物质资薪激励是一种最基本的激励手段。因此,必须认真把握和运用。一是实施资薪激励必须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奖勤罚懒、关心职工生活等原则。二是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紧密结合。企业要通过多种激励手段,正确引导、提高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鼓舞其工作热情、促使职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造就一支思想好、作风硬、技术精、业务熟的职工队伍,形成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不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第五、必须坚持制度化管理,认真学习企业及行业的决策规定,做到依法治企。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必须以国家劳动法律法规、政策及劳动标准为依据,以劳动关系双方自主协调为基础,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与集体合同制度为基本形式,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保障体系,形成整体管理合力,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展。
1、企业管理人员要学法、懂法,依法办事。因此,必须全面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依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从过去的能人管理改变为制度管理,依法处理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各种问题。
2、企业各职能部门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企业各类人员要建立岗位责任制,严格按规定、按程序办事,使企业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3、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监督作用和劳动关系的协调作用。凡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重大决策,职工工资、奖金分配方案、劳动保护措施等都要通过民主讨论决定,在企业劳动争议案件处理中,要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方针,把劳动争议案件消灭在萌芽之中。
4、全面加强劳动合同管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合同签订、续订、解除(终止)备案登记管理办法。积极推行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特别要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强对集体合同的审查,强化集体合同履行的监督检查,减少、预防企业劳资纠纷,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展。
第六、必须切实保障企业职工的工资报酬权及福利待遇。在企业劳动关系要素构成中,工资报酬权是职工最核心的权利,作为劳动关系一方的劳动者如果连工资报酬权也得不到保障,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就无从谈起。因此,保障劳动者依法按时足额领取工资,这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中之重。薪酬是员工劳动报酬的具体体现,薪酬是对员工的最佳激励方式之一。薪酬是对员工在岗位工作业绩表现的认可和价值体现。
一是应加大对工资分配的调节力度,切实保护苦、脏、累、险和弱势职工群体的利益。要构筑面向困难群体的包括就业、医疗、住房、子女入学和生活救助等扶贫帮困救助机制,并要根据企业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可能,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的收入水平,并且有计划的、逐步的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例如:目前我厂职工饭卡上每个月有200元的收入,在我厂效益好的时候,这个标准可以适当提高;现在的夜间值班费每个部门基本上在每人50元左右,现在物价都在上涨,这个标准也可以适当往上涨一涨„„使企业熟练职工不出现频繁外流,让曾为企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贡献的企业普通职工群众受益。二是要建立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机制。劳动力成本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但是不能以牺牲劳动者的基本保障和劳动力人格尊严为代价。企业必须根据经济发展,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不能让企业职工长期处于较低的工资水平,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职工积极性。三是在企业中要逐步建立规范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企业应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的方式,确定工资标准、支付形式和工时定额,逐步形成规范的工资增长机制。
第七、必须努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对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尤其在对内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增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提升企业形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职工文体活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活跃职工工作环境氛围,全面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有着独特的作用。由于广大基层员工的受教育水平不同,只通过文字介绍根本不可能让全体职工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真正涵义。文体活动首先能够把企业文化中呆板、机械、教条的部分通过书、画、歌、舞等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给广大职工,使广大职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其次开展职工文体活动有助于舒缓员工因长期枯燥工作后疲乏的心态,同时能减少职工由于单一的操作环节所形成精神倦怠和行为惯性。随着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员工在工作之余已不满足于消极的休息,期望用集体的娱乐来消除一天工作的疲劳,缓解一天工作的紧张。员工还希望通过娱乐满足自身的兴趣,释放过盛的精力和不良的心绪。同时,随着员工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他们把欣赏文艺作品,组织文艺活动,研究书法、绘画、摄影等作为美的追求和享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能为员工展示才艺创造空间,为员工培养才情提供条件,能够满足他们健康向上的精神需求,体现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再次开展职工文体活动有助于将员工的个人意识行为转化为集体意识行为。在日常工作和行为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其思考问题和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和散乱行。而组织强调更多的是集体主义观念和行为,一个组织如果缺乏集体观念,那么必然处于松散、不稳定状态。文艺活动具有目的的统一性、动作的协调性、整体的合作性、信息的沟通性,能够有效地带动参与者走出个人的思维范畴,达成集体的共识。由于文体活动的集体性质,要求每个员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必须放弃狭隘的个人偏见,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同时修改着每位员工的个人认识,规范员工的个人行为,使员工服从集体目标,达到统一和谐。从而达到加强员工凝聚力的作用。比如我们厂每年举办的各种比赛,如拔河、羽毛球、扑克比赛等活动在对职工提高集体荣誉意识、增强企业凝聚力方面的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