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麒麟热点精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和面试热点来源于近期的社会热点问题,为了更好地帮助考生熟悉申论热点和面试热点,红麒麟在线推出红麒麟热点精选系列,对社会热点进行总结,形成申论热点和面试热点专题,以更好的备考申论和面试。本期推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专题。【背景链接】
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
【热点时评】
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全党全国必须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推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从以下入手:
第一,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
第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第三,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四,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六,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加快调整进口贸易结构,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二篇:申论热点转变增长方式
热点一: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
第一部分:理论部分
1.概念的提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所谓经济增长方式,通俗地说就是为了实现经济增长而采取的手段、措施和具体做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谈论多年的重大话题。1995年中央就已明确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的方针。10年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了很大进展,但从总体上看还未实现根本转变。
2.为什么我国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增长方式粗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主要通过扩大投资规模、过多依靠各种资源的大量消耗去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由此导致效率依然不高、效益相对低下和环境压力明显加大,以及发展本身的不可持续性。
粗放式增长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过分依靠各种资源的大量消耗去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终究难以为继。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将永远处于被动地位。
3.制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
思想观念上的束缚。一是对节约资源的重要性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二是简单地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等同起来。三是没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要不要发展的问题,应该说大家的认识是一致的。
经济管理体制上的障碍。实践证明,在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转向市场取向的经济管理模式的过程中,经济管理体制的每一次重大改革,都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历史发展阶段的原因。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方式之所以比较粗放,也有其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性。因此,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发展速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4.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思路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确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也有许多有利条件。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明显加强,物质、技术基础已比较雄厚,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在不断深入人心,逐步成为亿万人民的实际行动。我们已经到了应该加快、也有条件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时候。
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发展应该始终把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加快体制改革和创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机制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完善国民核算体系。
第二部分:规范性文件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经济正处在产业结构朝着技术、知识、服务密集的方向发展的新的调整时期。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确保实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发展目标。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切实推动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确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应对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切实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确保在国际分工中取得有利地位。我们一定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紧迫感,下更大的气力,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切实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二是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升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三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力度,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四是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努力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引导作用。五是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积极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抓好落实。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实施规划,抓住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大作用的环节和问题,同改革发展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起部署、一起推动,扎实加以推进。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综合考核投入和产出、速度和效益、经济和社会、发展和环境等方面的指标,激励广大干部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法制环境。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扎扎实实做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各项工作,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第三部分:范文或者评论员文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要大力节约资源和能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就要继续深化改革,着力形成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具体来说,在实践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结合:
一是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推进科技进步结合起来。要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支持制定重大产业技术标准。在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和技能密集、高附加值的方向提升。培育一批技术推广机构,给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援助。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自主开发和创新,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在信息、生命、空间、海洋、纳米及新材料等领域超前部署,集中优势力量,力争取得重要突破。特别要注重突破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瓶颈,开发针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的综合整治技术,开发资源高效勘查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增加科技投入,使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优化创新环境。
二是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结合起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国内外经验表明,信息技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作用,信息产业本身的发展可使一、二、三产业的结构进一步优化,特别是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会提高非物质产品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信息技术、信息网络和信息服务,对于各行业生产、管理、营销流程的再造和重组,提高效率和管理水平,对于优化和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带动工业化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对于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节能降耗,具有积极作用。因此说,“十一五”时期,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和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十分必要。
三是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要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积极发展服务业是“十一五”时期的重点。加快发展服务业,不但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而且可以大大缓解资源约束的压力。为此,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增强功能、规范市场,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大力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细化深化专业化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建设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改善邮政和电信基础业务,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电子政务。
四是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发展循环经济结合起来。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节能降耗、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地区各部门要将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指标纳入到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中;加快研究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各行业节能降耗标准,推进节能降耗重点项目建设,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逐步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工艺、技术和产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税政策,从税收、贴息、补贴等方面完善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财税政策;大力推动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技术进步,组织开发和示范有重大推广意义的减量技术、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等,为循环经济的顺利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装备支持。
五是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结合起来。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所从事产业的效率和效益。降低对资源能源的依赖,增加经济中科技和知识的含量,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复杂劳动和不断创新。为此,要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完善用人机制,发挥人才作用。完善培训制度,加强理论教育、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培养造就一批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企业家,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战略高技术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战略科学家。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
第四部分:典型观点和事例
广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全省经济运行进入速度较快、物价较低、效益较好、质量较高的轨道,出现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好势头。
1.经济增长保持平稳较快态势
2.工业生产保持基本平稳
3.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继续放缓
4.出口高速增长,进口增幅回升
5.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稳定增长
6.经济运行质量稳定提高
7.政府、企业和个人收入均实现较快增长
8.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9.营造出较为宽松的创业环境
10.消费价格涨幅温和
11.资源约束有所缓解
第三篇: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新华网北京8月11日电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顺利完成“十一五”时期的各项任务,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
经济增长是靠资本、资源、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不同,经济增长会呈现不同的方式。如果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资源和劳动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来推动,增长就是粗放式的;如果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来推动,增长就是集约式的。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就是使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和物质消耗推动,转向主要依靠提高各类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推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从1980到2005年,按可比价格计算,每万元GDP能源消耗从13.26吨标煤下降到4.75吨标煤,下降64.2%。这样的下降幅度既不逊于发达国家,也不逊于发展中国家。根据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指标》,按国际购买力平价(2000年美元)计算,从1990年到2003年,我国每千克石油当量产生的GDP增长了114%,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只增长21%,其中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分别只增长11%、40%和20%。
但是,这种明显的成绩是以过去经济增长粗放程度过高为基数的。从单位产品实物量能耗、物耗的绝对水平来看,与世界先进水平甚至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特征依然十分突出。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经济增长方式远未实现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
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资金投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大幅度增加。2003-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8%,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13.6%,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也呈增长之势。展望未来,资源环境形势更加严峻,加快增长方式转变任务更加紧迫。
深刻认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体制根源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与我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整体技术水平有关,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城市化进程远未结束,以住房、汽车需求快速增长等
为代表的消费结构升级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会使我国现阶段的增长呈现出某些高物质消耗特征。
但是,应该看到,导致增长方式粗放有深刻的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是:
价格体系未能充分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比如,水资源是我国最为稀缺的资源,但我国的水价却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低水价导致了对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农业用水的低价格,弱化了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投资激励,固化了农业的大水漫灌方式;居民用水的低价格,造成了生活用水的严重浪费。再比如,土地也是我国最稀缺的资源,但长期以来,由于土地征用、交易制度不完善,致使大量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被低价征用,转让价格没有充分反映土地的稀缺程度,从而降低了稀缺土地资源的使用成本,形成了粗放利用土地的惯性。
企业成本未能充分反映其全部社会成本。通过制定和严格执行一定的质量、安全、能耗、物耗以及污染排放等标准,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是市场经济中需要政府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明确和严格的标准之下,企业为了达到社会要求,就需要进行技术创新、更新设备或加强管理,从而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目前我国不仅缺乏比较完善的社会标准体系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于已有的法规标准,也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这一方面使企业丧失了进行技术创新、设备更新或强化管理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排放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另一方面也使一些企业敢于在执行现行标准和政策时弄虚作假、顶风违规。
税费政策不合理。比如,当前在煤炭等矿产资源开采方面,由于资源税实行按照开采量征收,开采过程中往往发生只开采易开采部分和遗弃不易开采部分的现象。这不仅造成了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采取综合措施,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涉及经济、技术、社会等多方面体制和政策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通力合作。需要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技术进步、加强生产管理、鼓励理性消费等多方面采取综合系统的措施。要真正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国策,当然,最根本的是要为经济的集约化增长提供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当前,要从如下方面入手,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优化经济结构,增进结构效益。经济结构不合理既是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的表现,也是导致经济低效运行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把优化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抓手。一要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制造业,大力开拓服务业新领域,抓紧构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附加价值高、吸纳就业多的产业结构体系。二要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形成既有利于规范、有序、有效竞争,又有利于实现
规模经济的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布的格局。三要优化所有制结构,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形成各种所有制企业相互竞争而又共同发展的局面。四要优化出口结构,促进技术水平高、附加值大的产品增加出口,提高比重。
增加政府投入,促进资源和环境技术的进步。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大力开发新能源、新材料、资源节约、污染处理、生态治理和恢复等方面的技术。这些技术研发成功后社会效益比较明显,但研发过程投资密集,研发失败的风险比较大,单个企业或者研究机构研发积极性不高,使得这些技术的供给难以满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因此,要加大政府对这些技术领域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在相关技术领域进行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
提升管理水平,减少管理漏洞。从政府的角度讲,应当通过制订严格的物耗、能耗和污染排放标准,并依法严格执行,从外部促使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转变生产方式。从企业角度讲,则要通过不断采用新的管理理念,完善激励机制,实施供应链管理,优化生产和工艺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倡导理性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消费模式。因此,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消费者对我国基本国情和面临挑战的认识,增强其合理消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同时,要通过完善消费政策,提倡文明、环保和节约的生活方式。
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完善相关制度。一是加快重要资源价格改革,增加粗放利用资源性产品的成本。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煤炭、水等重要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让市场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三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严格土地法制,合理调整土地收益分配机制,适当增加利用土地的成本。落实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切实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根据新的资源供求形势,进一步完善国土资源规划,强化规划约束和用途管制,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严格控制征地规模,健全并坚决执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制度,确保土地价格形成的公开化、透明化。四是完善税收制度。从生产、销售(包括到国外销售)、消费等各个环节,鼓励节约,抑制浪费。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履行好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和恰当地界定政府的经济职能及其社会管理职能。要通过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等,创造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宏观经济和社会环境。同时,要完善各类质量、安全、环保等法规和标准,强化执法体系,提高执法能力;强化对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技术创新;打破市场垄断和市场封锁,维护市场秩序。
第四篇:2012公考申论热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012公考申论热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背景链接】
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
【热点时评】
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全党全国必须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推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从以下入手:
第一,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
第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第三,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四,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六,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加快调整进口贸易结构,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五篇:红麒麟热点精选:民营经济转型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和面试热点来源于近期的社会热点问题,为了更好地帮助考生熟悉申论热点和面试热点,红麒麟在线推出红麒麟热点精选系列,对社会热点进行总结,形成申论热点和面试热点专题,以更好的备考申论和面试。本期推出民营经济转型专题。【背景链接】
2月上旬,温州瓯海区人大常委会成立调查组,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企业、个别访谈等方式,对全区民营企业情况进行有重点的调查。调查中,发现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生存压力大;招工难,产业层次低;转型难,经济效益差;用地难,发展空间小等问题和困难。调查组建议,要帮助民营企业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科学决策,为民营企业转型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结合我区当前实际,调查组还提出抓紧出台扶持政策、积极构筑融资平台、搭建劳资就业平台、着力开发人力资源、努力优化政务环境等建议和意见。
【热点时评】
实体经济的价值在回归,民间投资的路径在转向,求解民营企业的发展困局已是全社会持续升温的话题――
或两眼向外:热盼银行贷款给予更多的倾斜支持,有效化解员工工资涨幅超过企业利润增幅压力,寻求突破外贸订单流失和内销市场开拓难关;或两眼向上:呼吁加大中小企业减税力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和提供公共服务平台。
我以为最要紧的,也是最核心的,还是两眼向内:增强体质,提升实力,超越自我,加快转型。
这转型,自然需要科技的自主创新,需要结构的优化升级。但更需要的,应是发展思维、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的深刻转换。
这些年来,“用工荒”是大批企业老板心头一直挥之不去的阴影。我们可以从劳动力转移的“刘易斯拐点”中寻找深奥的理由,但也应该从企业的“粗放型管理”中总结深刻的教训。在不少管理者眼中,员工就是打工的,就是劳动力,甚至就是“赚钱机器”,他们推崇的所谓管理奇迹,就是把生产链拉长到极限,把每个工人的动作简化到极限,以致员工的劳动成就感被降低到极限。
企业最可宝贵的,不是资金,不是技术,而是员工。他们是人力资源,也是人力资本。一支稳定的、熟练的员工队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深厚基础;一线蓝领在岗的自主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竭泉源;人力资本的积累、人力资源的开发,是企业升级转型的强大动力。新生代农民工的诉求日益多元化,他们更加关注工资增长和福利保障,看重工作环境和上升空间。今天的企业,更加需要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同舟共济的发展理念,更加需要创造温暖宽松的工作氛围,和谐合作的劳资关系,在简单雇佣关系的超越中,在新型企业
伦理的建设中,让每一个员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在他们的自我价值实现中成就企业的发展目标。
草根经济,乡土情怀,是民营企业的特质和本色。他们以血缘、地缘为紧密的纽带,依靠家族经营的低成本、高效率、亲和力,闯过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圆就创业梦想,从草莽英雄走向商界精英。今天,亲缘治理的优势渐已褪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提上日程。企业产权不清导致家族不和,管理水平滞后阻碍企业发展,排斥外来人才导致企业难以转型升级,这样的事例多有发生。当一种体制已经成为充分释放其容纳的生产力的阻碍之时,也就迎来了它的变革契机。
民营企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应该是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展开自己、书写自己、扬弃自己的变革历程。凡是有志于在市场化中闯荡在全球化中驰骋的企业,都应有更为开阔的胸襟和更为高远的境界――
社会化。破除封闭性的“沾亲带故”的家族治理、代际传承模式,面向社会广开门户,招引天下英才为己所用,在社会信用环境的完善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设中,实现向现代公司治理的转型。
组织化。发育民间组织,组建商会协会,规范经营活动,维护企业权益,协调利益矛盾,并接轨各类社会化服务平台,充分释放信息传递、融资担保、管理培训、市场开拓和中介服务等项功能。
体系化。从单打独斗到块状经济再到产业集群,企业在社会资源的整合中,不断壮大力量。从生产基地到研发机构再到服务网络,在产业链的运作协同中,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战略联盟,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在市场经济的不同时期,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企业家们彰显着不同的经营取向、路径选择,也发育着不同的企业形态、竞争特性。跨越了民营经济的草创时期,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企业的生存状态,重新审视企业家的历史使命。
当年从改革开放的初潮中率先崛起的第一批民营企业,敢闯敢试,敢先天下,勇于突破种种禁区;别具智慧,灵活变通,善于摸着石头过河;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开拓出一片片市场竞争的蓝海。今天看来,这种企业家精神依然弥足珍贵。在市场经济深化中,在全球经济融合中,民营企业还当发扬传统,忧勤惕厉,提高素质,升华境界,登高望远,整装再发。一个具有良知和信念的企业,不仅追求利润的增长,更应追求发展目标与社会、个人的协同。要让现代商业文明的契约文化、法治精神、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诚信商德、人文情怀,在每一个企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民营企业的创造精神,不断汲取新的营养,丰富新的内涵,焕发新的生机。温州人在民间借贷的风潮中,痛切反思要从“熟人温州”走向“规则温州”,浙江人在金融危机的挑战中,大声疾呼要从“草根浙商”转型“文化浙商”,这,就是新的觉醒,新的跨越。
历史的进步,总是少不了艰难曲折。民营企业当下最重要的,不是怨天尤人,不是妄自菲薄,而应自尊自强,不屈不挠,在新一轮市场竞争的洗礼中实现新的转型、新的超越。而且,其间的优胜劣汰,本是市场竞争的基本规律,也是民间投资健康持续发展的沧桑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