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试行工作的通知》(浙环发〔2007〕94号)
关于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试行工作的通知
浙环发〔2007〕94号
各市、县(市、区)环保局:
全省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为及时、有效发挥规划的作用,提高区域建设开发活动环境决策的科学性,促进区域生产力布局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确保“治旧控新”和“十一五”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实现,经研究,决定在全省试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切实做好规划试行的相关配套工作
试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各地要加强领导,认真研究,周密部署,切实强化试行的相关配套措施。要建立规划试行的领导和组织协调机制,并落实专人加强规划的管理。要及时出台相关管理办法,调整和完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程序,建设项目进入环境决策咨询和环评审批程序时,首先要进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符合性审查。要以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开展分区差别化环境管理,完善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将规划融入到污染控制、生态保护、生态市县和生态乡镇创建等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规划的作用,切实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和效率。要通过实施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积极参与到政府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综合决策中,为制定生态补偿政策和差别化政绩考核指标提供可靠依据。
二、严格实施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符合性审查
各级环保部门要严格按照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进行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所有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都应将规划作为基本依据之一,根据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功能小区的功能定位、保护目标、准入条件、保护措施等要求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并做好对相邻生态环境功能小区的影响分析。
(一)禁止准入区。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的建设开发活动。交通设施不得穿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文化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禁止准入区,除必需的旅游和管护设施外,禁止其他开发建设活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和饮用水源保护无关的项目;二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向受保护水体排放污染物或对水体有潜在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
(二)限制准入区。要坚持保护优先,严格限制工业开发和城镇建设规模,禁止新建并严格限制扩建和改建造纸、印染、医药、化工、电镀、制革、水泥、冶金、酿造、废旧电子产品拆解等污染较重的建设项目,不得增加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资源开采、旅游、农林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不得损害区域生态环境功能,禁止过度采伐、无序采矿、毁林开荒、不合理开发河滩湿地等行为。区域环境
功能不达标的限制准入类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建设项目需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的,应按照新增量与减排量1∶1.5的比例替代削减同类污染物排放量。
(三)重点准入区。要严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新、改、扩建项目不得使区域环境功能类别下降。区域环境功能不达标的重点准入类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建设项目需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的,应在同一功能小区内,或从处在同一城镇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的优化准入类功能小区中,按照新增量与减排量1∶1.5的比例替代削减同类污染物排放量解决。
区域环境功能达标的重点准入类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建设项目新增的污染物排放量的,可在规划范围内的重点准入、优化准入和限制准入类功能小区间进行替代,其中从重点准入和限制准入类功能小区替代的,新增量与减排量的替代比例为1∶1;从优化准入类功能小区替代的,其替代比例按照优化准入区的替代比例要求执行。重点准入类功能小区跨功能小区进行新增污染物排放量替代的,不得超过该功能小区的总量控制目标,也不得削弱该功能小区及其相邻功能小区的环境功能。
(四)优化准入区。要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确保环境功能达标,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优化准入类功能小区环境功能未实现达标前,新、改、扩建项目需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的,应在同一功能小区内按1∶1.5的比例替代同类污染物排放量。优化准入类功能小区环境功能实现整体达标后(包括受其影响的其它功能小区),建设项目需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的,应在同一功能小区内按照1∶1的比例替代同类污染物排放量。此类功能区原则上不准新建造纸、印染、医药、化工、电镀、制革、水泥、冶金、酿造等高污染项目,属功能小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确需建设的,应在同一功能小区内同行业中,或在处于同一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的同类功能小区的同行业中,按照上述的比例要求替代同类污染物排放量,但《关于印发浙江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管理、监测、统计和考核办法的通知》(浙环发〔2007〕 57号)等文件中对某些行业替代比例已有明确规定的,执行其规定。
(五)限制、重点和优化准入区建设项目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的替代,应在规划中实施排污总量控制的污染源范围内进行,并优先在国家和省、市统计口径内的污染源中进行。需在行业内进行新增污染物排放量替代的建设项目,按照省有关文件执行。生态环境功能分区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建设项目新增污染物排放量替代,重点为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其他污染物的替代按照规划要求执行。
三、积极推进分区环境管理
按照不同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差异,实施分区差别化环境管理,增强环境管理的针对性,提高环境管理效率。各地要根据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制定规划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细化分区建设开发活动的环境准入条件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建立分区的污染源数据库和生态环境信息档案,大力推进分区环境管理。禁止准入区、限制准入要以自然生态保护和农村环境整治为重点。重点准入区和优化准入区要以加强工业与城镇污染控制为重点。
(一)禁止准入区。要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划的要求,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加强景观、景物、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功能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对不符合功能定位要求的已建项目或企业,要依法关停或搬迁;对已遭污染或破坏的区域,要做好恢复工作。
(二)限制准入区。要以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发展为主。深化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土壤和生态环境监测,深入开展生态修复工作,保障全省农产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增强安全农产品提供、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的能力。维护或修复农业、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重要物种栖息地,依法关闭破坏生态环境或具有潜在破坏性的企业。要加强受污染区域的污染减排工作,制定实施年度污染减排和污染企业关停、搬迁计划。
(三)重点准入区。要注意预防保护,重点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三同时”监管,严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避免造成新的环境污染问题。要根据区域环境承载力,逐步提高产业环境准入标准,合理控制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制定合理的排污权有偿取得价格,鼓励新建项目通过排污权交易获得排污指标。要做好生态环境、基本农田等的保护规划,切实保护好耕地、水面、林地等绿色空间,建设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减少工业化和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优化准入区。要进一步加强污染治理,制定更高的污染物减排目标,全面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增加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物种类,加大污染减排力度。要参照国际先进水平实施更加严格的产业环境准入标准,严控污染产业的发展。要严格限制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制定较高的排污权有偿取得价格。要大力推进区域的环境污染整治,进一步完善污水、垃圾收集系统和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垃圾的收集处理率,深化大气和噪声污染控制,切实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四、抓紧启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建设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是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实施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各地要按照浙环发〔2007〕66号的要求,切实抓好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有关基础工作,及时筹措好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制作经费,充分做好资金保障工作。规划信息系统的开发要做好与建设项目审批软件、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库、污染源三量台帐数据库和污染源普查数据库的对接,实现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管理的信息化、动态化,方便规划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规划的效益。全省各地规划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应在统一标准下进行,我局将在天台县试点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标准。到2009年6月底前,全省所有市、县都要建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并投入使用。
五、规划的批准试行及调整
(一)规划的批准试行。各市、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根据省环保局的审查意见修改完善,报设区市人民政府同意后,由当地人民政府批准试行,并报省环保局备案。各设区市应做好辖区内各县(市、区)规划的汇总,形成全市的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并经设区市政府同意后,于2008年3月底前将汇
总的文本、登记表和图件上报我局。从明年1月1日起,各地在本辖区内全面试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二)规划的调整。经设区市人民政府同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规划编制技术导则和有关文件要求,在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空间规划的条件下,对辖区内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并报省环保局备案。但涉及生态环境功能小区性质、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设开发活动环境准入条件和规划总体布局重大变更的,须组织专家论证,并经省环保局审查同意后报原批准机关批准实施。涉及规划中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等生态环境功能小区调整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根据该类保护区原批准机关同意调整的批复,对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中相应的生态环境功能小区进行调整,并报省环保局备案。未围垦的滩涂作为海域考虑,不按四类功能区划分;围垦后的滩涂应及时按照规定用途纳入到规划中,围垦的滩涂作为建设用地的可划入重点准入区,围垦的滩涂作为农业生产用地的应划入限制准入区。新修编具有法律效力的土地利用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控制范围,超出优化准入区和重点准入区范围的,优化准入区和重点准入区范围可相应予以调整,并报省环保局备案。各地编制的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不得作为扩大建设用地的依据,建设开发活动涉及的土地问题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和规定。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第二篇:浙环发〔2007〕10号关于进一步依法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依法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
浙环发〔2007〕10号
各市、县(市、区)环保局:
2003年9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明确规定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也明确要求必须依照国家规定对各类开发建设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目前,我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认识不足、机制不顺、经验缺乏、基础薄弱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进一步贯彻《决定》,落实《环评法》要求,从源头上防止污染和保护生态,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现就进一步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通知如下:
一、按照《环评法》的有关规定,属于《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和《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环发〔2004〕98号)(以下统称《范围》)的有关规划,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别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
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开发区域的管理机构,应当在编制开发区总体规划过程中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并报批准设立该开发区的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按照《环评法》和《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8号)的规定,对于依法由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审批的专项规划,规划编报单位应在专项规划送审批机关审批前,将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送省环保局审查。依法由设区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责审批的专项规划,规划编报单位应在专项规划送审批机关审批前,将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送设区市环保局审查。
二、开展规划环评是法律的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各级环保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与有关规划管理、审批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依法加强对规划环评工作的监督管理,把好审查关,使环境保护更好地参与宏观决策等。
环保部门自收到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会同专项规划审批机关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参加审查小组的专家应包括相关专业、行业专家),对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审查小组提出书面审查意见。专项规划审批机关应当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及审查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审批中未采纳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及审查意见的,应当作出说明并存档备查。
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责审批的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可参照本通知的有关要求进行。
三、已完成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开发区总体规划所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已完成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体建设项目中包含的单个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可以简化。但具体(单个)建设项目的性质、污染因子等在规划(整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未做评估的,其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不得简化。
凡未列入规划或与规划总体原则不符合的产业(行业)或规划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并通过审查的,环保部门原则上不得受理该类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四、我省近期将重点推进流域、工业集聚区、能源、交通、水利、城建、矿山资源开发、船舶修造等涉及污染因素和生态影响相对复杂的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促进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落实和体现,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五、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须由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具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承担。
二○○七年二月十四日
第三篇: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07〕184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
环发„2007‟184号
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厅(局、委):
近年来,我国公路交通快速发展,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地区间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公路交通行业,各级环保、发展改革、交通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强化管理,总体上实现了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但是,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地占用土地,扰动环境,部分公路建设还涉及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公路交通噪声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
为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进一步规范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依法做好公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一)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组织编制公路规划时,应结合生态功能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保护生态、有序发展”的原则,从优化交通资源配置,完善网络结构等方面出发,科学合理地确定公路建设布局、规模和技术标准,并按规定程序审批。
(二)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批准的规划环境影
响评价范围的有关规定,在组织编制或修编国、省道公路网规划时,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缓不利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按照上述要求,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公路网规划,规划审批机关不予审批,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公路网规划所包含的建设项目,交通主管部门不予预审,环保主管部门不予审批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三)在公路网规划编制或修编过程中,要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与协调,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必要时,应在报批规划前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经批准的公路网规划在建设布局上发生重大调整变更,需要重新编制和报批规划时,应当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按规定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且规划已经批准后,其他相关规划应与公路网规划相协调。
二、严格公路建设项目准入条件,加强环境影响评价
(一)公路建设项目应当符合经批准的公路网规划,严格按
照建设程序规范各项前期工作。建设单位必须依照《环境影响评
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的程序,在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核准项目前,编制完成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交通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后,报有审批权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环保主管部门审批,发展改革部门不予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核准项目,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公路项目的主要控制点
发生重大变化、路线的长度调整30%以上、服务区数量和选址调整,需要重新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防止生态环境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可能造成环境影响向不利方面变化的,建设单位必须在开工建设前依法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三)新建公路项目,应当避免穿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
冲区、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等依法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的环境敏感区。因工程条件和自然因素限制,确需穿越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以外范围、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或准保护区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征得有关机关同意。
(四)公路工程建设应当尽量少占耕地、林地和草地,及时
进行生态恢复或补偿。经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应当有基本农田环境保护方案。
要严格控制路基、桥涵、隧道、立交等永久占地数量,有条
件的地方可以采用上跨式服务区。尽量减少施工道路、场地等临时占地,合理设置取弃土场和砂石料场,因地制宜做好土地恢复
和景观绿化设计。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建设应尽可能顺应地形地貌,采用低路基形式。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要合理运用路线平纵指标,增加桥梁、隧道比例,做好路基土石方平衡,防止因大填大挖加剧水土流失。
(五)可能对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公路项目,应当采取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措施,保护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生境条件。可能阻断野生动物迁徙通道的,应当根据动物迁徙规律、生态习性设置通道或通行桥,避免造成生境岛屿化。可能影响野生植物和古树名木的,应优先采取工程避让措施,必要时进行异地保护。
(六)噪声环境影响预测应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规
范导则进行,并结合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线位不确定性的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噪声污染措施。初步设计阶段,应当依据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落实防治噪声污染的措施及投资概算。经过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的路段,应通过优化路线设计方案、使用低噪路面结构等进行源头控制,采取搬迁、建筑物功能置换、设置声屏障、安装隔声窗、加强交通管控等措施进行防治,减轻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影响,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严格控制公路两侧噪声敏感建筑物的规划和建设,防止产生新的噪声超标问题。
(七)公路建设应特别重视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路线设
计时,应尽量绕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防范危险化学品运输带来的环境风险,对跨越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和二类
以上水体的桥梁,在确保安全和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应在桥梁上设置桥面径流水收集系统,并在桥梁两侧设置沉淀池,对发生污染事故后的桥面径流进行处理,确保饮用水安全。
(八)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公路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前,采取便于公众知悉的方式,公开有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收集公众反馈意见,并对意见采纳情况进行说明。环保主管部门在受理环境影响报告书后,应当向社会公告受理的有关信息,必要时,可以通过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
三、强化监督管理,切实落实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公路建设应在项目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等各个阶段,高度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规范工程建设管理的各项工作,确保符合有关环保要求。
设计单位在项目设计时,应当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落实
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将环保投资纳入工程概算。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制定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实施方案,并提交交通、环保主管部门,在施工招标文件、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环境保护责任,将工程环境监理纳入工程监理,定期向环保、交通主管部门提交工程环境监理报告。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合同中的环保要求,落实各项环保措施。
各级交通和环保主管部门应加强公路建设、运行过程中的环
保监督管理,必要时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交通部
二○○七年十二月一日
第四篇:晋环发【2009】280号 关于印发《山西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大纲》(试行)的通知
山西省环境保护厅文件
晋环发[2009]280号
关于印发《山西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大纲》(试行)的通知
各市、县环保局,各有关单位:
现印发《山西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大纲》(试行),并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矿山企业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编制、方案的技术审核应按《山西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大纲》(试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
二、新《山西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大纲》(试行)印发的同时,废止《山西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导则大纲》(晋环发[2007]603号)
附件: 山西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大纲.doc
二○○九年十一月十三日
山西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大纲(试行)
编制《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号)和《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意见的批复》(国函[2006]52号)精神,促进我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保障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有序进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指导和规范煤炭企业方案编制工作,制定《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大纲适用于山西省境内从事煤炭开采及其它矿业开采的企业。
一、总则
1、编制依据
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国家部、委的行政法规、条令、条例、规章。山西省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
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及相关煤炭、国土、林业、水利等行业规划。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相关技术政策、技术标准。
其它有关文件(包括企业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环保专项设计、水土保持方案等)
2、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编制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意见的批复》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注重现场调查,查阅技术资料,核实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归纳分析;科学设定指标体系,按阶段明确主要恢复治理任务,按时期排定重点工程;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走资源利用率高、生态环境破坏少、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煤炭企业的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建设生态良好的矿区环境。
编制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不欠新帐,渐还旧帐”的原则
煤炭企业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要定期制定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并组织进行实施,要定期进行评估,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要以煤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形式,建立企业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补偿长效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控制煤炭生产中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并逐步解决历史存留的生态环境问题,把煤炭企业建设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企业。
(2)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
根据煤矿企业生产情况,对新建矿井,应突出预防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内容;对生产历史长的矿井及改扩建、资源整合矿井,突出现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分清轻、重、缓、急和优先顺序,逐步对煤矿影响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3)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有机统一”的原则
针对目前已存在和今后可预测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根据国家的政策要求,既要立足当前技术和资金投入、恢复治理工程实施、建设施工的装备和水平的实际,使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又要考虑国家政策调整,相关标准提高,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因素,使方案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4)坚持“规划协调”的原则
方案制定中标准的设定,方案中生态保护、恢复治理等重点工程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规划及其它规划相衔接,并统筹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有关规划的协调性。
3、方案编制时限
方案以编制前一年为基准年。目前,以2008年为基准年,近期2009~2010年,中远期2011~2015年。原则上五年为一个编制和实施期,并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期限相一致。
方案应依据国家相关的政策要求适时进行修订。
4、确定方案涵盖范围
方案应涵盖煤矿开采区及其矿业活动影响区。对被整合矿井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应一并纳入方案处置。
5、初步现状调查、收集资料 确认企业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已完成,属于正常生产的合法企业。结合企业发展规划或计划,了解企业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及趋势,与周边小煤矿的关系及煤炭资源整合情况;收集矿区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资料,调研企业生产工艺、开拓方式,分析煤炭开采生态环境破坏状况,主要包括地表沉陷对土地资源的破坏、生产功能下降情况;矸石占地、自燃及其环境污染情况;煤炭开采地下水污染、破坏及水土流失现状,采煤引起的人畜饮水困难;采煤对森林资源、湿地及物种资源的破坏情况;煤炭运输、工业场地“三废”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因采煤引起的其它环境等问题。
在初步调查、收集资料基础上,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现状,科学综合分析本企业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依据国家的政策和相关技术标准,设定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并设定所应达到分项的技术指标要求。
6、确定技术路线,编制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 确定技术路线与工作方案。
对于新建项目,侧重对资料的研判,针对已批复的工程可行性研究环保篇、环保设计专篇、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批复的要求、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要求等提出的生态环保措施,结合矿区实际及资金保障情况,区分项目的轻、重、缓、急,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的优先顺序,进行资金安排;
对于生产矿井,应加大现场踏勘、勘测工作,建议用万分之一地形图进行现场实际调绘,摸清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具体情况。之后,结合矿区实际及经费情况,区分项目的轻、重、缓、急,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的优先顺序,进行资金安排。
二、方案基本内容
方案成果包括文本和相关附图。
文本要求重点突出、文字简练、层次清楚,具有可操作性。基本内容包括:(1)总论
说明任务的由来、编制依据、指导思想、遵循的原则、方案涵盖范围、执行时限、技术路线等。(2)区域概况 主要内容包括: ① 区域自然条件
企业位置、井田范围及交通状况;矿区气象、气候;地表水、地下水等。②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及地层、地质构造等。基本图件:地理位置及区位图、地层综合柱状图(3)企业生产及工程概况 基本内容:
① 矿山开采基本情况,包括企业生产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及趋势,资源状况、生产能力,与周边小煤矿的关系及煤炭资源整合等基本情况; ② 项目基本组成,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及环保工程等; ③ 生产现状,包括总图布置、开采工艺、开拓布置等; 基本图件:总平面布置图、开拓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4)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状况调查及规划期生态破坏预测分析
定量分析煤炭开采生态破坏类型、程度、范围等。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明确本企业导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煤炭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包括矿井排水)及其环境污染状况;掌握目前采煤生态环境破坏的控制、恢复治理重建情况,了解其综合利用及恢复重建水平。
基本内容: ① 生态破坏
针对煤炭企业生产特点,分区说明生态破坏情况(新建企业,根据环评预测结果说明方案实施期内生态破坏情况)。
a、采空区分布情况,包括位置、范围、采空时间、采空煤层,采空区内地下水存积情况;结合采空区情况,查明地表沉陷分布位置、沉陷形式、破坏地表植被及其他地被物情况;
b、矸石场生态破坏和影响; c、工业广场生态破坏和影响; d、运煤、运矸道路生态破坏和影响;
e、结合区域生态状况,说明企业生产造成的主要生态问题,以及需要优先解决的生态问题。② 环境污染
a、调查企业目前环保装备水平、运行状况、是否满足现行环保要求等;
b、根据调查结果,说明企业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需要优先解决的污染问题。③ 规划期生态破坏预测分析
结合煤矿开拓布局、采掘规划或计划,采用科学方法,对采煤在规划期内不同年份造成的生态破坏进行预测分析。
基本图件:
生态环境现状图,图中应注明项目位置、井田境界、主要道路、主要水系、河流与湖泊、土地利用、植被、水土流失情况等信息。
生态破坏现状图,包括地表沉陷、矸石场占地等信息。规划期地表沉陷预测图(5)综合整治目标、指标
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政策,确定企业综合整治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分期目标)及其指标体系,可参照山西省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结合企业实际合理增、减有关指标。
基本指标:“三废”达标排放率、破坏土地复垦率、工业广场绿化率、专用道路硬化率、煤矸石综合利用率、煤矸石安全处置率、矿井水重复利用率。(6)主要任务
根据现状调查及有关预测结果,结合综合整治目标、指标,明确各时期主要任务。(7)治理工程及投资估算 基本内容:
按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状况调查情况,分轻重缓急设置工程内容。明确工程范围、建设内容、施工方法、施工工程量、施工质量要求、施工工期与进度以及投资概算。说明建设目的及预期达到的效果。附恢复治理工程总表。
基本图件: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总体布局图。图中应包括方案中综合整治工程的主要信息;综合整治方案中各项工程的配套专业图件。(8)方案实施效益分析与评价
明确经费来源及数量。对项目预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9)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提出实施方案的组织管理、工期及进度、工程质量、工程安全、生态安全以及资金等方面的保障措施。(10)方案附图要求 A:各分项要求的附图
B:生态环境恢复综合整治效果图
分项要求的附图图件比例尺一般应为1/10000—1/50000
山西省环保厅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一日
第五篇:《浙江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浙人专[2006]351号
《浙江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根据《浙江省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与职务聘任暂行规定》(浙委办〔2004〕75号),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是指评价机构组织同行专家对申报对象一定时期内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学术、技术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其是否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活动。
第三条 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一般每年开展一次。人事行政部门按照评审权限制定评审计划,及时向社会发布评审相关信息。
第四条 在本省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凡符合申报条件的,均可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申报专业技术资格不受单位岗位职数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的限制。
第五条 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由个人提出申请,所在单位或人事代理机构核实材料,经当地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逐级向相应的评价机构申报。
无主管部门的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等按属地原则,经当地人事行政部门指定的申报渠道逐级向相应的评价机构申报。无主管部门的省级企业直接向相应的评价机构申报。
第六条 申报专业技术资格,应提供能反映本人学术技术水平、工作业绩、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材料。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
(二)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业务总结报告;
(三)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成果及获奖、专业技术项目完成情况、科研成果转化情况以及新产品开发、推广等方面的材料;
(四)任现职以来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论文、论著等材料;
(五)学历、专业技术资格、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考核、继续教育、荣誉称号等证明材料,申报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还需提供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
(六)本人对申报材料真实性承诺书;
(七)评价机构要求的其它材料。
申报的有关材料应在本单位以适当形式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
第七条 先参加工作后取得规定学历的人员,取得学历前后的任职时间可以相加计算,达到任职时间要求的,可以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
第八条 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年以上,因专业技术岗位变动或需要,符合申报条件的,可转评或兼评现岗位所需的相同级别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原专业技术资格予以保留。
第九条 由国家机关调入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在调入企事业单位3年内,可以根据本人的学历、资历条件以及水平能力、工作业绩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在国家机关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或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时间可以计算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间。3年后按正常条件申报专业技术资格。
第十条 取得国家执业资格,聘任相应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符合申报条件的,可申报相应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第十一条 申报材料的受理、初审由评价机构负责。对不符合申报条件的,或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且未在规定时间内补充完整的,不予受理。
第十二条 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由省人事行政部门负责审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分别由各设区市人事行政部门、省系列主管部门负责审查,经资格审查同意后,由相应的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第十三条 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一般需经下一级评审委员会推荐。实行考评结合系列的评审委员会、设在设区市的评审委员会、评审范围仅限本单位人员的评审委员会评审的对象可不经下一级评审委员会推荐。
第十四条 省人事行政部门会同省系列主管部门负责组建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专家库。设区市人事行政部门负责组建相应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专家库。省级单位的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专家库由系列主管部门会同相应业务主管部门共同组建。
评审委员会专家库成员每3年调整一次,每次调整人数不少于总数的三分之一。
第十五条 评审委员会专家库分为主任委员库、委员库和专业审议组成员库,一般由本省范围内的同行专家组成,也可适当邀请省外专家参加。评审委员会专家库中45岁以下的专家一般不得少于总数的三分之一。
主任委员库应当由5-7名专家组成。高级评审委员会委员库人数应不少于50人;中级评审委员会委员库人数应不少于30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专家应占三分之二以上;专业审议组成员库按专业分别组建,各专业组成员库人数不少于10人。
第十六条 召开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会议前,省人事行政部门从主任委员库中随机抽取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1-2名,从委员库中随机抽取若干名成员,组成不少于17人的执行评审委员会;从专业审议组成员库中随机抽取不少于5名成员组成专业审议组。专业审议组组长一般由当的评审委员会执行委员担任。
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执行评审委员会参照高级执行评审委员会的抽取方法组成,人数不少于13人。
执行评审委员会委员任期至当评审工作结束时止。
第十七条 专业审议组负责对申报对象的业绩、成果以及其他材料进行审议,并将审议结果提交评审委员会。
专业审议组可辅助采用业绩量化、面试答辩、人机对话、笔试、成果展示等手段对申报对象进行评价。
第十八条 评审委员会必须在不少于规定执行委员人数出席的情况下进行评审工作。
评审委员会应先听取专业审议组关于审议情况的汇报,在对评审对象进行认真评议的基础上,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赞成票达到实到评委的三分之二及以上为通过。
未出席评审会议或者中途离会,未参加评议过程的评委不得投票、委托投票或补充投票。
第十九条 评审工作实行回避制度。申报对象不能担任当专业审议组或评审委员会成员。专业审议组或执行评审委员会成员在评审过程中涉及其直系亲属的,应当回避。
第二十条 评审结束后,评价机构对评审结果应以适当方式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对公示中反映的问题,评价机构应认真调查核实,及时作出处理。
第二十一条 评价机构应将公示后的评审结果报送相应的人事行政部门。
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结果由省人事行政部门和省系列主管部门发文公布,颁发由省人事行政部门统一印制、鉴章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结果分别由设区市人事行政部门或评委会所在的厅局级单位发文公布,并颁发证书。
评价机构应及时将取得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相关情况录入浙江省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信息管理系统。
第二十二条 评审结束后,原始材料按报送渠道退回申报人所在单位或委托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应当将评审结果的有关材料及时归入本人档案。
第二十三条 对在申报和评审过程中查实有弄虚作假行为的人员,其申报材料应予以退回,从评审次年起3年内不受理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已参加评审取得资格的由原公布评审结果的部门或单位取消其评审结果。
对违反评审纪律的评审委员会成员,将取消评审委员会成员资格。
对参与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违反评审工作纪律的,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直至纪律处分。
对违反评审程序、不按标准或超越专业和范围评审的评审委员会,视情作出限期整改、取消评审结果等处理,情节严重的直至取消评审权。
第二十四条 国家和省规定实行以考代评的系列或专业,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不再进行评审。
第二十五条 本省暂无条件评审或因有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委托外省或中央部属单位评审的,经省系列主管部门审核后,由省人事行政部门统一办理委托评审手续,未经委托而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不予认可。
第二十六条 经资格认定的留学回国人员,可根据其学历、资历,直接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十七条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出站人员,在站期间能够圆满完成研究课题,并取得科研成果的,可申请认定相应的高级(副高)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十八条 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生和成人教育毕业生,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一定年限,经考核合格,可初定相应专业技术资格,但国家和省规定不进行初定专业技术资格的系列或专业除外。
中专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满1年的人员,可初定员级专业技术资格;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满3年的人员,可初定助理级专业技术资格;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满1年的人员,可初定助理级专业技术资格;取得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人员,可初定助理级专业技术资格;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者,从事专业工作满3年(学历或学位取得前后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工作年限可以相加,但学历或学位取得后从事专业工作须满1年),可初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博士学位获得者,可初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十九条 从外省、中央部属单位调入和军队转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其原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由所在单位报相应人事行政部门予以确认,确认有困难的,须经相应评审委员会评审,确认和评审通过人员换发浙江省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第三十条 申报中小学校教师(含实验、教学管理)、工艺美术、艺术、文学创作、乡村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职称外语不作要求;申报会计、经济、统计、审计、新闻、出版、农业技术、技校实习指导教师、广播电视播音、文物博物、群众文化专业技术资格,年龄在40周岁以上的人员,职称外语(古汉语、医古文)成绩不作为必备条件,作为专家评审的参考依据。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在申报专业技术资格时,可免予相应的职称外语等级考试:
(一)年满50周岁。
(二)曾在国外留学并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在国内获得博士学位。
(三)国内取得硕士学位或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
(四)转评、兼评专业技术资格。
(五)取得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二级合格证书或大学本科以上外语专业毕业,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取得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三级合格证书或大学专科外语专业毕业,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
(六)正式出版过译著,译文累计3万汉字以上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译文累计5万汉字以上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译文包括汉译外和外译汉)。
正式出版过古文字研究专著,或获得过国家级语言奖的,可免予古汉语考试。
(七)通过WSK、GRE、GMT、托福等考试,以及中央有关部委组织的出国留学人员外语考试,成绩达到合格标准;或经组织批准,在国外连续进修1年以上。
(八)通过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组织的全国工商企业出国培训备选人员外语考试(简称BFT)中级者,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通过BFT考试高级者,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九)经组织选派在援外、援藏、支边期间申报专业技术资格。
(十)机关工作人员调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首次申报专业技术资格。
(十一)乡镇基层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
第三十一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予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
(一)年满50周岁。
(二)博士学位获得者或留学回国人员。
(三)申报工艺美术、艺术、文学创作、农业技术、体育教练员、乡村卫生专业技术资格。
(四)转评、兼评专业技术资格。
(五)硕士学位获得者初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
(六)国家承认的计算机类大专以上(含大专)毕业人员(不包括其它专业设有计算机课程的毕业人员)。
(七)获得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证书的人员。
(八)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取得成绩,并获设区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的人员。
(九)经组织选派在援外、援藏、支边期间申报专业技术资格。
(十)机关工作人员调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首次申报专业技术资格。
(十一)乡镇基层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十二条 本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过去有关规定与本细则不一致的,以本细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