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2年滨州市黄蓝两区《规划》实施工作要点的通知
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2年滨州市黄蓝两区《规划》
实施工作要点的通知
制发机关: 市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2-4-17 编 号: 滨政办发〔2012〕18号 索引号: 1020020120014 标 题: 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2年滨州市黄蓝两区《规划》实施工作要点的通知
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2012年滨州市黄蓝两区•规划‣
实施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滨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北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
•2012年滨州市黄蓝两区†规划‡实施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二年四月十四日
2012年滨州市黄蓝两区•规划‣
实施工作要点
按照市委、市政府“123456”的总体发展布局和•关于加快推进“两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滨发„2011‟24号)要求,进一步深化“黄蓝”两大国家战略规划和省、市各项规划、措施的实施,抓住重点,明确责任,加快落实“两区”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措施,特提出以下工作要点。
一、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
1.加快推进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牵头制定具体建设方案,下半年启动实施;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抓紧完成渤海湾中国毛虾种质资源保护区项目前期工作,上半年启动项目建设;进一步建设完善无棣马谷山省级地质遗迹保护区,加强博兴麻大湖湿地生态保护。责任单位:市海洋与渔业局、市环保局、无棣县、博兴县。2.加强对河流沿岸水源涵养区、水库库区的强制性保护,加快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库区周边植被恢复与修复,严禁发展有污染的企业。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环保局、相关县(区)。
3.实施农田林网、路域林网、水系林网“三网”合一绿化工程,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完善基干林带,实施泥质海岸防护林封育试点。实施林场扩建、新建和河道淡水水系生态林示范工程。年内完成新建合格造林面积17万亩。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区)。
4.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全面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目标。建设和完善天地一体的现代立体监测体系。逐步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环保局、各县(区)。
5.加快博兴县、邹平县生态县建设步伐,力争年内博兴县达到省级生态县建设标准,邹平县60%的乡镇达到生态乡镇建设标准。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博兴县、邹平县。
6.加强污染防治工作,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保持在良好水平。进一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探索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市场,搞好项目论证,年内制定实施方案。
责任单位:市城管执法局、市环保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局,各县(区)。
7.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全市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企业达到40家。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各县(区)。
8.加快滨州(邹平)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今年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左右。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邹平县。
9.对高耗水企业强制实施节水技术改造,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1年降低3.2%;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断提高。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水利局、各县(区)。
10.依托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8.7万亩。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各县(区)。
11.抓好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工作,市环保局及各县(区)分别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阶段性工作目标,建立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年内启动实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启动实施10个重大循环经济项目,加快推进鲁北化工生态工业园、西王集团工业园、铁雄能源工业园等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提报实施一批重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和节能工程。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环保局、各县(区)。
12.在•滨州港总体规划‣和•北海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获批的基础上,加快编制滨州海域集中集约用海片区建设规划,争取修 订完成初稿并完成专家评审。
责任单位:市海洋与渔业局、市港航局、北海经济开发区。13.加强对海洋工程、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及海洋倾废的环境保护监管,启动实施海洋环境监测预警预报工程。
责任单位:市海洋与渔业局、市环保局、无棣县、沾化县、北海经济开发区。
二、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14.加快建设2×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及附属工程,上半年正式投入运营,实现开港通航;开工建设深水港区3万吨航道和防波堤 二期工程、3×5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主体工程。
责任单位:市港航局。
15.依据北海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搞好起步区路网及配套工程,继续推进北海新城生活服务区配套设施建设。
责任单位:北海经济开发区。
16.抓好德大铁路滨州段、寿邹铁路项目滨州段建设,开工建设德大铁路滨州站、德大铁路惠民联络线、滨港铁路二期工程等3个配套项目。
责任单位:市铁路局、市发展改革委。17.加快滨州—德州、济南—滨州—东营等高速公路建设,力争2012年滨德高速通车,济南—东营高速开工建设,环渤海高等级公路完成前期工作。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公路局。
18.新建扩建北海等平原水库,新增蓄水能力4802万立方米;加强引黄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实施骨干河道综合治理工程。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相关县(区)。
19.无棣县、沾化县、北海经济开发区加快沿海防潮堤建设工程进度,今年完成加固防潮堤9.5公里;沾化县32公里防潮堤项目力争年内竣工;北海经济开发区套尔河上游北(西)岸至新河闸段防潮堤工程年内完成前期工作,启动建设。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无棣县、沾化县、北海经济开发区。20.在临港产业区配套建设500千伏变电站(500千伏沾化站),年内编制完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力争年内通过项目建设用地预审、取得省发展改委项目核准意见,为项目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做好各项准备。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沾化县。
21.大力发展新能源,积极开发近浅海域滩涂风电资源,加快6个在建风电项目建设进度,建设沿海风电基地;加快发展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工程,加快天地缘污泥发电项目、天鸿热电生物质改造项目建设。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相关县(区)。
三、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22.加快建设临港产业区,科学规划布局临港产业,努力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环渤海地区物流中心和油盐化工、船舶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制药、装备制造、海洋渔业等产业聚集区。加快北海新材料产业园区、滨州港临港物流园区建设;年内编制完成沾化县临港产业园区各项规划,并启动实施。
责任单位:北海经济开发区、沾化县。
23.加快50个重点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上半年制定出台扶持政策,年内制定园区考核标准和实施方案,强化督导考核,加快推进
特色工业园区、高效生态农业园区、服务业园区发展。
责任单位:市黄蓝办、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农业局、市服务业发展局、市统计局、各县(区)。
24.滨城区、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沾化县启动实施天然草场建设工程,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沾化县加快推进生态畜牧区建设,大力发展肉牛、奶牛、肉羊、生猪、肉禽等生态养殖项目,培植15个特色健康养殖区。
责任单位:市畜牧兽医局、相关县(区)。
25.无棣县、沾化县、北海经济开发区加快推进生态渔业区建设,重点建设浅海贝类增殖养护区、潮上带池塘养殖区、内陆健康养殖区和海珍品工厂化养殖及微藻养殖区,年内在全市建成10个具有区域特色的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园区,打造现代渔港经济区。
责任单位: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县(区)。
26.年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设好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启动建设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农作物改良中心、良种繁育基地、畜禽水产良种场、水产遗传育种中心、种质资源场和区域性检测中心,建设和完善区域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检疫监督、兽药质量监察及残留监控、防疫技术支撑、防御物质保障六大系统。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畜牧兽医局、相关县(区)。27.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力争每个县(区)建成1个大型观光农业区,加快推进阳信县金阳街道办事处“全国休闲农业与旅游 示范点”建设。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旅游局、各县(区)。
28.加快黄河三角洲(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年内完成创业园主干道路及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开工建设管网、桥涵、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
责任单位:黄河三角洲(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29.依托西王集团、渤海油脂、香驰粮油等10余家重点骨干企业,延伸粮油 果蔬加工产业链,建设全国重要的绿色食品深加工产业基地。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县(区)。
30.依托盟威集团等汽车零部件企业,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以滨奥钻石飞机为依托,加快发展飞机及零部件制造业;依托海王星船舶重工、沾化海兴造船、天马船舶产业基地、中盛船务,加快发展船舶制造业;依托滨州长星集团等,发展环保设备制造业。按照•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上半年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定阶段性推进计划,下半年启动实施。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各县(区)。
31.依托中海沥青、滨化股份、京博石化、鲁北化工、陆源化工、铁雄集团等企业,重点发展高等级交通道路沥青、精细化工等项目,建设新型石油化工基地。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开展石油商业储备。年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阶段性推进计划,并启动实施。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县(区)。
32.依托魏桥纺织、亚光毛巾、华润纺织等骨干企业,建设国家级家纺服装产业基地。年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阶段性推进计划,并启动实施。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县(区)。
33.加快培育建设临港物流、东城物流、西城物流、邹平铁路物流和高新区物流等五大物流园区,加快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沾化县、博兴县、邹平县、高新区等物流中心建设,积极推进鲁北航空物流中心建设。按照•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上半年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定阶段性推进计划,下半年启动实施。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服务业发展局、相关县(区)。34.围绕“孙子故里,生态滨州”城市旅游形象品牌建设,构筑 黄河生态旅游区、山岳风光旅游区、孙子文化旅游区、滨海湿地旅游区四大旅游板块,新开发古贝壳自然遗迹等旅游产品。按照•滨州市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旅游业发展规划‣,上半年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定阶段性推进计划,下半年启动实施。
责任单位:市旅游局、相关县(区)。
35.在无棣县、沾化县、北海经济开发区内交通便利地区和集中集约用海片区,启动特色海洋产业基地建设。市商务局会同市科技局编制特色海洋产业基地(园区)规划,下半年启动建设。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科技局、无棣县、沾化县、北海经济开发区。
36.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新模式,大力发展海洋油气、盐卤资源深加工和油盐化工,推进海水梯级利用,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洋化工生产基地。年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阶段性推进计划,并启动实施。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无棣县、沾化县、北海经济开发区。37.引导和扶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着力培育以海洋战 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营业务、年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集团,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洋生物产业基地、海洋新能源产业基地和海洋新材料产业基地。年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阶段性推进计划,并启动实施。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相关县(区)。
38.依托滨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区、阳信县、无棣县电子信息产业园,大力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子新材料和软件产业等,滨州经济开发区低碳经济科技产业园开工建设,规划建设邹平经济开发区高新科技产业园区。年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阶段性推进计划,并启动实施。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科技局、相关县(区)。
四、创新土地与海域开发管理
39.开展基本农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撂荒地复垦、盐碱涝洼地综合治理,年内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8万亩。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农业开发办、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各县(区)。40.加快推进未利用地开发工作,年内完成沾化县利国马营5.5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无棣县兴棣5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和北海经济开发区2万亩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区等3个土
地开发项目,新增耕地2万亩,新增建设用地2万亩。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各县(区)。
41.积极推进未利用土地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大胆探索、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初步建立未利用土地开发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新 机制。
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
42.市海洋与渔业局会同市国土资源局加快探索用海用地管理衔接机制改革,支持开展用海管理与用地管理衔接的试点,积极推动填海海域使用权证与土地使用权证的换发试点工作。
责任单位: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国土资源局、无棣县、沾化县、北海经济开发区。
五、不断深化改革与对外开放
43.加快开展流转土地使用权、林权、船舶和海域使用权抵押融资试点,规范有序搞活农村金融。
责任单位:市金融证券办、人行滨州市中心支行。
44.市海洋与渔业局牵头探索开展海洋综合管理试点,积极推进实施海洋综合管理试点方案,全面推进海洋综合执法。
责任单位: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
45.认真做好省组织的境内外“两区”建设招商推介活动的筹备工作。重点抓好第三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经贸洽谈会、蓝色经济高峰论坛、海洋经济文化(技术)国际博览会等筹备工作。
责任单位:市黄蓝办、市海洋与渔业局、各县(区)。
46.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鼓励开发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积极做好临港物流园区申报省级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的有关准备工作。市商务局牵头选择具备一定条件的省级以上开发区,建设产业或资本转移承接区,引导建设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等优势特色产品出口基地。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服务业发展局、各县(区)。47.提高外资利用水平,鼓励外资参与企业改组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和全球行业龙头企业,设立区域性总部、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年内制
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阶段性推进计划,并启动实施。
责任单位:市招商局、市商务局、相关县(区)。
六、科教战略实施
48.择优建设海洋生物、海洋化工、海洋新材料、海洋装备制造技术等优势领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积极做
好申报工作。年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阶段性推进计划,并启动实施。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县(区)。49.积极开展国家重大海洋科研项目研究、实施海洋科
技优先行动计划,推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努力争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组织实施9大海洋科技成果转化 重点,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相关县(区)。
50.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加大对海洋职业技术教育的支持力度,依托滨州职业 学院和市技术学院,建设海洋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年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阶段性推进计划,并启动实施。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
51.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重点,建设以“一个中心、四个基地”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形成覆盖农产品生产、物流、仓储、销售、消费的全方位、无缝隙监控网络,保障农产品安全,努力打造农业物联网技术集成展示中心。年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阶段性推进计划,并启动实施。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黄河三角洲(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七、加强对重点任务的协调调度和督查考核 52.认真准备,精心组织,做好省对“两区”建设情况的年度考核和国家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的准备工作。
责任单位:市黄蓝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统计局、各县(区)。
53.加强“两区”建设动态监测、专项督查和情况通报,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年终考核的重点任务推进制度。
责任单位:市黄蓝办。
各项重点任务责任单位,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配套工作制度,建立组织保障。要对负责的重点任务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进行调度,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各项重点任务责任单位,要确定1名联络员,于每月8日前将上月工作进展情况报市黄蓝办(特殊情况可按季度提报),由市黄蓝办汇总后报市委、市政府;每季度末将本季度工作情况报市黄蓝办,由市黄蓝办汇总整理后,通过•督查通报‣等形式予以通报。
主题词:经济管理 规划 要点 通知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纪
委办公室,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滨州军分区。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2年4月16日印发
第二篇: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滨政办发〔2009〕4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市属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中央、省驻滨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稳定我市就业局势,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09〕1号),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任务
创业是登记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军队退役人员、被征地农民、返乡农民工和残疾人等城乡劳动者(以下统称创业者)通过自主创办生产服务项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市场就业的重要形式,是最积极、最主动的就业。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有利于发挥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环境着手,逐步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新格局。要强化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改善创业环境,加快形成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 的工作机制,不断激发劳动者的创业激情,增强创业意识,鼓励更多的城乡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2009年—2010年,我市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加大创业资金扶持力度,紧密结合当地优势产业、特色经济和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为创业者初次创业提供平台,提高创业成功率,每年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2.2万人,每年新增2000人创业,带动1万人就业,努力实现自主创业1人带动就业5人以上,创办1个企业平均带动就业10人以上的倍增效应。
二、工作措施
(一)完善政策扶持体系。
1.推行个体经营试营业制度。2010年底前,凡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复员退伍军人、残疾人等申请个体工商户登记的,除从事需前置审批的经营项目外,可申请试营业,核发有效期为6个月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试营业期满,经营状况良好的引导其办理个体工商户或公司登记,要求继续试营业的,经申请可再延续1次,有效期6个月。试营业登记不收取任何费用、不纳入验照管理。
2.取消个人经营出资限制。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复员退伍军人、残疾人等申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受注册资(本)金限制,出资1元即可申报。3.放宽企业名称登记条件。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扩大经营规模,改变主体类型,新设为公司的,在名称不重复,主要出资人不变、原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办理注销登记的情况下,新公司可以保留使用原名称中的字号和行业用语。4.简化个体工商
户登记管理手续。下放登记权限,放宽经营场所权属证明、营业执照有效期限制,促进个体工商户快速发展。5.对个体经营登记实行优惠政策。凡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复员退伍军人、残疾人从事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个体经营的,自首次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农民在农贸市场或者当地政府指定区域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免于工商登记。6.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对持《山东省就业失业登记证》或《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按规定在限额内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审批期限延长至2009年底。服务型企业(除广告业、房屋中介、典当、桑拿、按摩、氧吧外)、商贸企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山东省就业失业登记证》或《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在相应期限内定额(每人每年减免4800元)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审批期限延长至2009年底。7.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对创业的支持力度。登记失业人员、军队退役人员、被征地农民、残疾人、随军家属、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以及境外就业的,均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贷款额度一般掌握在3万元以内,最高不超过5万元;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创办的小企业可根据情况确定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20万元。除国家限制行业(包括建筑业、娱乐业以及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以外的商贸、服
务、生产加工、种养殖等各类经营项目都视为微利项目,纳入财政贴息范围。微利项目贴息对象包括个体经营项目以及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创办的小企业。其中,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军队退役人员和残疾人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从事微利项目的,由同级财政据实全额贴息(展期不贴息);符合条件的其他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从事微利项目的,由同级财政给予50%的贴息。符合贷款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招用登记失业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根据实际招用人数合理确定贷款额度,一般掌握在30万元以内,最高不超过50万元,并由小额担保贷款基金统一提供担保服务。
8.推进创业载体建设。各级、各部门在城市规划和整顿市容时,要合理安排适合城乡劳动者创业的经营场地;要整合利用社会现有资源,充分利用新城建设、工业园区、招商平台、闲置厂房等,开发市场型、门面型、楼宇型等多元化的创业场地,也可通过政府租赁场地等形式,探索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对在基地中进行创业孵化的就业困难人员,可享受有关政策扶持。
9.实行创业补贴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创办企业,首次领取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给予1000—3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者创办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的,按照《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滨政发〔2008〕54号)规定,给予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四项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创业者本人属本市行政
区域内就业困难人员、且首次领取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本人享受创业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同等的社会保险和岗位开发补贴待遇;创业企业招用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的,按每吸纳一名失业人员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岗位开发补贴。享受社会保险补贴与岗位开发补贴期限为:除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对开业6个月以上并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人以上的,可评选出优秀者,给予一次性奖励5000元至2万元,对从“激情创业”中选拔出的优胜者可一次性最高奖励5万元。此项补贴的具体实施办法按《滨州市奖励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实施办法(试行)》(滨劳社〔2005〕43号)执行。
(二)构建创业培训体系。
1.培育优质创业培训基地。从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中,确定一批培训质量高、就业效果好、社会认可的创业培训机构作为承担创业能力培训任务的定点机构。每县(区)至少培育2所具有国际标准化“U”型模式教室,教学设备齐全的“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项目培训机构。
2.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组织创业培训师资培训班,使每县(区)至少拥有5名以上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创业培训(SIYB)师资培训合格证书》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联合颁发的SIYB教师资格证书的培训教师,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创业师资队伍。建立创业培训师资资源库,在全市范围内统一调配师资力量,保证
培训工作正常进行。3.落实创业培训补贴。全面落实好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对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参加创业培训的,其按规定享受的职业培训补贴由失业保险基金开支。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军队退役人员、高校毕业生和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参加创业培训的,按有关规定予以补贴。继续推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工作机制,按照绩效挂钩的原则,经政府有关部门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后,由财政部门按规定向定点培训机构支付培训补贴。
(三)完善创业服务体系。
1.健全创业服务组织。各级政府要依托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创业指导服务组织,承担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组织、服务和实施职能。充分发挥大中专院校就业指导机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和各类创业咨询服务机构的作用,市、县(区)劳动保障部门要牵头建立创业指导专家咨询顾问团,加快形成创业服务专兼职队伍,推动创业咨询服务工作的开展。2.完善创业服务内容。根据创业者需求,组织开展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和项目评估推介的采集和发布制度,为创业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开业指导和咨询服务。畅通创业项目信息,促进提高项目成功转化率和创业成功率。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为创业者及被招聘的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政策便利;按规定积极提供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服务,吸引人才到新创办企业工作。3.提高行政服务效率。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立项、审批和办证手续,推行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
务,开辟创业“绿色通道”。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度,严格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乱培训行为,禁止部门、单位和个人干预企业正常经营。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县(区)要把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纳入当地扩大就业的重点工作,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狠抓落实。要强化目标责任考核,把创业扶持资金投入、创业扶持政策制定实施、创业工作推进实效等作为衡量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主要指标,逐级分解目标任务,纳入政府就业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二)明确职责。充分发挥就业和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的作用,建立劳动保障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共同研究制定和实施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和工作计划。把优化创业环境、完善落实创业政策以及提高创业培训效果、创业服务质量、创业初始成功率、创业稳定率、创业带动就业率等作为衡量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主要工作指标,纳入当地就业工作考核体系。劳动保障和人事部门负责制定创业发展规划、创业综合指导、创业培训管理、创业跟踪服务、创建创业型城市、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综合协调和创业带动就业效果的考核考评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创业培训补贴资金的筹集、拨付、管理和监督工作;发展改革、经贸部门负责指导创业企业发展等工作;规划、建设、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协调指导创业经营场所的规划建设、土地利用管理等工作;财政、人民银行负责落实资金、金融信贷支持和小额担保贷款等工作;劳动
保障、人事、教育部门负责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技工学校的创业指导和教育等工作;税务部门负责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工商部门负责从事创业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经营主体的准入登记监管等工作。
(三)营造良好创业氛围。各级、各部门要从高校毕业生创业、失业人员创业、返乡农民工创业、军队复员转业人员创业、出国务工返乡人员创业等创业人群中筛选一批创业成功典型,通过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对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创业指导专家要给予表彰,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业精神,营造崇尚创业、竞相创业、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和谐创业环境和良好舆论氛围。
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九年六月十一日
第三篇: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2008年
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市属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中央、省驻滨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房地产管理,规范和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保障房地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根据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加强城市房地产开发管理
凡进入城市规划区内进行房地产开发的企业应当按照核定的资质等级承担相应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在确定房地产开发项目时,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计划、城市规划和房地产开发计划的要求;被确定为项目开发者的企业,必须与开发主管部门签订开发合同,交纳开发项目价款,取得项目开发经营权,并持取得开发项目的证明文件,到规划和土地管理等部门办理有关建设手续,申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用地批准书,到发改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开发企业未取得开发项目证明文件,规划部门不得办理规划放线手续,土地部门不得发放土地使用权证书,建设部门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没有取得开发项目证明文件,规划、土地、建设部门发放的批准文件无效。
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所有土地,经依法征用转为国有土地后,该幅土地的使用权方可有偿出让,用于房地产开发经营;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按规定缴纳土地出让金、耕地占用税等有关税费,商业综合用地土地出让政府收益每亩不低于20%。
开发企业必须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动工开发期限进行项目开发建设,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征收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20%以下的土地闲置费;满二年未动工开发的,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因不可抗力或者政府、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或者动工开发必须的前期工作造成动工开发迟延的除外。房地产项目开工建设前,必须缴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有关费用后,规划部门方可办理规划放线手续。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有关证明的不得开工建设。
坚决遏制违规违法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一是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任何涉
及土地管理制度的试验和探索都不能违反国家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二是严格规范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建设,严禁非法占用(租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租用、占用农民集体土地搞房地产开发。三是严格控制集体建设用地规模,禁止通过“村改居”等方式非法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四是严格禁止和严肃查处“以租代征”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刹住乱占滥用农用地之风。
城中村改造安置用地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使用本村(居)土地可以采取划拨方式供地。但不得向本村(居)成员之外的个人和单位出售。已向本村(居)成员之外的个人和单位出售的,应依法查处。
经济适用房允许公开上市出售部分,按上市出售部分建筑面积分摊土地面积补办出让手续,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缴相应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二、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
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商品房预售,应当向市、县商品房销售主管部门申请预售许可,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方可预售。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不得进行商品房预售。
商品房预售,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与买受人订立商品房预售合同,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自合同订立之日起三十日内,依法到备案机关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手续,并于十五日内书面告知买受人。
取得预售许可证明的商品房可以依法进行转让。
买受人已经支付全部购房款的,应当及时告知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予以配合,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买受人未支付全部购房款的,应当征得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同意。
预售商品房转让的买受人和受让人应当依法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的变更手续。预 售的商品房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内,承购人应当依法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权属登记手续,购房人应当自领取房屋产权证之日起30内,持商品房用地宗地分割转让证明、房屋产权证书到市、县土地登记机关领取土地证书,开发企业应当予以协助,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
由于开发企业的原因,承购人未能在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内取得房屋权属证书的,除开发企业和承购人有特殊约定外,开发企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三、加强房地产交易管理
房地产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禁止私下交易。
房地产开发企业用地的抵押,应实地调查核实,对房产未预售部分和未开发部分进行抵押,已售出的房产及其占地不得设定抵押权。
房地产权利人转让房地产、房地产抵押权人依法拍卖房地产,应当如实向房地产交易主管部门申报成交价,不得隐报瞒报,房地产交易成交价格明显低于评估价格的,按评估价格计征税费,成交价格高于评估价格的,按成交价格计征税费。转让房地产,双方当事人应当持有关证件到房地产交易主管部门申请登记,经审核后,签订房地产买卖、交换和赠与契约,办理立契手续。
房地产转让、抵押时,房屋的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转让、抵押。
对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未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条件投资开发土地的、未登记领取有关证件的及《山东省城市房地产交易管理条例》中规定不得转让的房地产,不能进行转让。
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报市、县人民政府审批,市、县人民政府准予转让的,应当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在转让房地产报批时,由市、县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决定可以不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的,转让方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将转让房地产所获益中的土地收益上缴财政。行政划拨的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交易,交易当事人应当依法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补缴出让金。在房地产交易中土地有增值的,交易当事人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增值税。
房屋租赁,出租人和承租人应当签订书面租赁合同,并向房屋所在的市、县房地产交易主管部门登记备案,领取《房屋租赁证》。有《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42号)第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房屋不得出租。
对房屋所有权人将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国有土地上建成的房屋出租的,应当将租金中所含土地收益上缴财政。
承租人在租赁期限内,征得出租人同意,可以将承租房屋的部分或全部转租给他人。出租人可以从转租中获得收益。房屋转租,应当订立转租合同。转租合同必须经原出租人书面同意,并按照规定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四、加强房地产权属登记管理
以出让或者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应当向市、县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登记,经市、县土地管理部门核实,由同级人民政府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
在依法取得的房地产开发用地上新建成房屋的,买受人应当持身份证明、商品房销售合同和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交纳收据及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的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房屋竣工验收证明和规划验收证明90日内向市、县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初始登记,由市、县房地产管理部门代表政府核实并颁发房屋所有权证书。
房地产转让或者变更时,权利人应向房地产管理部门提交房屋权属证书以及相关证明文件申请房产变更登记,并凭变更后的房屋所有权证书向同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经同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核实,由同级人民政府更换或者更改土地使用权证书。
对于违章建筑及临时建筑不予登记、发证,对申报不实、涂改房屋权属证书、房屋权利灭失而权利人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理房屋权属注销登记的及因登记机关的工作人员失误造成房屋权属登记不实的,登记机关可注销房屋权属证书。
对非法印制房屋权属证书及伪造房屋权属证书的,其证书无效,并按规定对当事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加强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是指物业服务企业接受业主的委托,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
从事物业服务活动的物业服务企业必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取得资质证书。外地市进入本市从事物业服务经营活动的,在承接物业服务项目后,持营业执照、资质等级证书和有关材料到项目所在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备案,并接受其日常监督管理。
新建物业的建设单位在销售物业之前,应依照《山东省物业管理招投标管理办法》选聘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管理,制定业主临时管理规约,对违反临时管理规约应当承担的责任等事项依法作出约定,并向物业买受人明示,同时报市、(区)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新建物业交付使用时,建设单位应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移交物业管理资料,除物业销售合同、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另有约定外,物业服务企业不得向物业买受人收取任何费用。
对于物业服务用房,建设单位应在开发建设时按开发建设总建筑面积0.3%的比例建设物业服务用房,其建筑面积最低不少于100平方米,并具备水、电等基本使用功能。物业
服务用房属全体业主所有,建设单位不得抵押、交换、买卖或改作他用。
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不得以放弃权利不履行义务。物业服务企业利用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经营的,其营利净收入应用于物业区域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维修养护,不得挪作他用。
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
。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有线电视等单位,应当依法承担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房外的相关管线和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的责任,户内的由业主自行维护和管理。
物业服务企业按合同约定进行服务,业主也应按照合同约定、管理规约按时交纳各项费用,履行义务。
六、严格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各级发改、国土、规划、财政、建设(房管)等部门在办理有关审批手续时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严禁超权限审批。
土地出让金、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及税费要按规定交齐。
城市新审批、新开工的住房建设,严格控制在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
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两限”普通商品住房、中低价位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的供应量不得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
要加大住房需求调节力度,引导合理的住房消费,建立符合实际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要加快房地产信息系统建设,统一整合规划、土地、开发、交易、财政、税收信息资源,确保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规范,避免税费流失。要加强市场监管,坚决整治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服务、物业管理及房屋拆迁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要加强房地产价格监管,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2008.01.17
第四篇: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区政务工作要点的通知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区政务工作要点的通知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十四五”开局之年。2021年 xxx区 政务公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x和在xx开发开放 三十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 党中央、国务院 和 市委、市政府 关于推进新时代政务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践行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强化功能性导向,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法治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 水平,持续加大公开力度,拓展 公开深度,提高公开精度,用更有为的政务公开促落实、促规范、促服务,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主要工作如下:
一、进一步夯实政务公开工作基础
(一)规范政务信息管理。政府网站引用或登载行政法规的,要对照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行政法规库的国家正式版本,及时更新完善。推进行政规范性文件统一公开,系统清理本 单位 现行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通过政府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集中公开。严格落实公文公开属性源头审查和公开前发布审查工作机制,各单位 报请 区 政府或 区 政府 办公室 发文的,须填写《公文公开发布意见单》,明确相关公开要求,其中主动公开的政策性文件应 同步报送政策解读稿件,对缺项的原则上予以退文。各 单位 要对 2010年以来本单位未开展过公开属性认定的政府公文开展全面梳理和属性认定,对认定为主动公开的公文,通过 “ xxxx ”门户网站 及时发布。要对本单位的制度文件进行专项梳理,并在 本单位 “政策 法规 ”栏目 实现 集中公开。依托 “ xxxx ”门户网站,建立统一的政府公文库,实现主动公开的政府公文“一站通查”。
(二)做好法定公开内容的日常维护。严格依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xx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要求,按照国务院各部委逐步细化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持续拓展细化主动公开的具体内容。做好各类规划集中公开,区政府各部门要主动公开本 部门编制的 “十四五”规划和专项规划,推动历史规划(计划)的归集整理和主动公开。落实专人专责,健全法定主动公开专栏的日常检查、维护和更新工作机制,杜绝错链、断链和内容混杂。强化权责清单、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指南等权力配置和办事服务信息的调整更新。因法律法规修订、职能转移调整、流程优化等原因导致内容变化的,要及时公开调整后的准确信息,明晰权力边界。
(三)优化完善依申请办理工作。准确适用《条例》和 《规定》,从严把握不予公开范围,提升依申请公开工作规范 化水平。健全 依申请公开转主动公开常态化审查机制,对于依申请公开提供的政府信息,要同步开展审查研判,符合主动公开条件的及时转化公开。优化和规范内部办理流程,尽可能缩短办理时限,提高答复效率。加强收费管理,按照国家以及 本市收取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的 相关规定收取费用。各单位要 在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中,载明收费要求和标准,依法保障申请人合理获取信息 的 需求。
二、进一步提高解读和回应实效
(一)推进政策文件精准解读。各单位 主动公开 的 政策性文件,均要开展解读。加强政策解读材料质量把控,对政策制订过程中收集到的普遍关注点和疑惑点,要有针对性地予以解答、说明,杜绝简单摘抄文字、罗列文件小标题等形式化解读。强化政策施行后解读,对政策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文件起草单位要开展二次解读、跟踪解读。合理选择解读形式,讲明讲透政策内涵,综合选用新闻发布会、政策通气会、图示图解、场景演示、卡通动漫、专家访谈、短视频等多元化解读形式。年内各 单位 多元化解读率不得低于 60%。扩大政策解读传播面,对于重要政策文件及解读材料,协调主要新闻媒体、重点网站和新媒体平台转发转载,提高政策到达率和知晓度。根据市 就业、人才、教育 等主管 部门 部署,通过 “一网通办”总门户和“随申办”移动端的个人主页和企业专属网页,探索 政策解读精准推送。
(二)抓好日常回应关切和政民互动。优化网上政民互动渠道,开放政策发布页面的网民留言功能,完善 政民互动板块网上咨询功能,推动网站知识库与 “12345”政务服务总客服知识库的共建、共用、共享。健全完善网上问题建议的转办、分办、反馈、选登机制,政策起草部门或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对收集到的问题建议进行解答和回应。严格落实回复期限,通过网上领导信箱、建议征集信箱、网上信访等渠道收集的信访诉求,要严格按照法定期限进行回复;通过网上咨询、网站留言、“12345”网上受理平台收到的意见建议和问题咨询,答复期限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简单问题要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答复。强化“一网通办”平台数据分析应用,对于政务服务好差评排名靠后的办事事项和“12345”政务服务总客服咨询投诉集中的办事事项,承办部门要进行专项回应,有针对性地改进办事流程,切实破解企业市民办事的痛点堵点问题。鼓励采取“云调研、云走访、云反馈”的方式,强化政民互动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支撑能力。
三、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决策公开和公众参与
(一)实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管理。严格落实《xx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及配套文件,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实行目录源头管理。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于每年 3月31日前确定并发布。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 目录 事项 的实施单位,要根据决策事项的推进情况,及时推送 各事项的决策草案、制订背景、意见征集采纳情况、会议审议情况、决策结果等各项信息。目录内事项确需调整的,有关单位要及时更新目录内容,并就调整的原因作出说明。
(二)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公众参与。健全重大行 政决策公众参与工作机制,畅通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政策制订的渠道,规范做好决策预公开、邀请利益相关方列席决策会议、会议公开等工作。提高政府决策靶向性和质量,制订涉企政策必须听取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意见,意见听取和采纳情况作为上会讨论的前置条件。扩大重要决策草案意见征集的覆盖度,对于行政规范性文件等需公开征求意见的决策草案,除在政府网站公示外,还要通过 “一网通办”总门户、建议征集信箱、“随申办”移动端、政务新媒体等市民广泛使用的平台,收集社会公众对决策草案的意见建议,并在决策文件出台后的1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开前期意见的收集、采纳情况以及较为集中意见不予采纳的原因。强化决策审议过程公众参与,区政府年内邀请企业代表、市民代表等利益相关方代表列席决策会议不少于3次,具体议题原则上从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中选取,代表列席和意见发表采纳情况向社会公开。条件成熟的前提下 可以选取适当议题,对议题审议情况开展在线直播,提升工作影响面和传播度。
(三)办好政府开放活动。各单位 要结合 工作 实际,围绕 “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民生保障、公正监管、公共卫生安全等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领域,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政府开放活动。政府开放活动期间,要设置座谈或问卷调查等环节,主动听取参与代表对相关工作的意见建议。对于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吸纳,并作专项反馈。鼓励通过云直播、VR展示、流程演示等新颖形式开展政府开放活动,拓宽政府开放渠道,扩大活动展示面,让更多社会公众知晓了解、认同支持政府工作。按照市政府关于开展 “ 全市政府开放月 ”活动的总体部署,8月集中组织开展以公共管理机构、公共服务场所为主的线下系列主题开放活动。
四、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一)动态优化更新政务公开标准目录。持续对政务公 开全领域标准化规范化目录优化调整,特别是要加强对重点工作部分的公开事项的再梳理和再细化,确保标准目录对重点业务工作的全覆盖、无遗漏。强化公开事项和具体公开内容的联动展示,在区政府 门户网站醒目位置设置网页版标准目录入口,并通过超链接等方式,实现公开内容的一键查阅,便利公众通过标准目录进行公开信息的直接检索和查看,同步 探索标准目录和网站主动公开目录的直接对应和融合应用。
(二)强化标准化规范化成果创新性应用。各单位要 加强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成果研究和转化,围绕企业市民 “高效办成一件事”“清晰读懂一件事”,加快开发“政策服务包”“一件事导览”等集成式、主题式、场景式公开产品。加强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随申办”移动端等平台联动,强化政务数据分析和落地应用,丰富“扫码看”“掌上查”、政策服务信息差异化推送等公开形式和手段,提高公开的实用性和易用性。
(三)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向村居和公共企事业单 位延伸。加强政务公开与村(居)务公开在形式、内容、标准上的有效衔接,区民政局、政务公开办 要强化统筹指导,根据市级主管部门 出台 的 指导意见,指导各村(居)委会公开包括集体资产管理、财务收支、乡村振兴、为老服务、社会救助等内容的基层自治信息,全面推进本区村(居)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教育、卫生健康、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境保护、公共交通等行业 区级 主管部门和 区 国资委要按照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 上级 主管部门出台相应领域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规定后,明确 本系统范围内的适用主体清单,督促相关公共企事业单位研究制订具体实施细则,依法全面公开各类服务信息。
五、进一步优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一)细化深化卫生健康领域信息公开。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权威发布的疫情信息,及时开展宣传引导。持续推进 “一网通办”医疗机构线上服务专栏建设,动态更新各类就医服务类信息,集成公开互联网医院信息。完善医院、社区医疗点等线下信息公开渠道建设,优化信息查询、就医引导等服务,方便老年人群体日常就医。优化“962120”非紧急转运热线的服务预约功能推介,扩大公众知晓度。继续推进实施生活饮用水“扫码知卫生”项目。
(二)细化深化教育领域信息公开。继续优化细化各级 各类招生考试信息的公开,重点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实施细则、公办学校对口招生区域范围、民办学校招生计划、录取办法等信息的主动公开工作。强化中考改革政策的信息发布和配套措施的政策解读。继续规范教育培训机构信息公开行为,督促各机构在显著位置公布办学许可信息、法人登记信息、收退费制度等核心信息,健全完善 “白名单”管理制度。按照市级主管部门部署,配合 开展中小学信息公开事项梳理和公开标准目录编制试点工作。
(三)细化深化市场监管领域信息公开。严格落实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按照 “谁执法谁公示”的原则,明确公示内容的采集、传递、审核、发布职责,规范信息公示内容的标准、格式。及时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办事大厅公示栏、服务窗口等平台,向社会公开行政执法基本信息、结果信息。加强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信息发布工作。加大对联合执法、专项整治等工作开展情况的公开力度。继续强化 “双随机一公开”信息发布。
(四)细化深化生态环境领域信息公开。重点围绕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质量、海洋环境质量及辐射环境质量等内容,持续加大信息公开和解读力度,及时公开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信息。按时公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受理情况、拟审批公示、审批决定以及公开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信息,继续做好排污许可信息公开。加大生态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力度,集中公开 本区域 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和 “双随机”抽查信息,公开xx经济带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信息。公开《2021年 xxx区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名单》和《 2021年 xxx区 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督促企业主动公开环境信息。做好中央和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情况和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的公开工作。配合 开展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
(五)细化深化财政资金领域信息公开。深化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全面实行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实现全 区 各级 预算 单位全覆盖。扩大 单一来源采购项目公示范围,未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单一来源采购项目的有关信息也要向社会公示。加大预算绩效信息公开力度,按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推进财政政策绩效目标公开试点。区级层面选择 5个资金量较大、影响面较广、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由政策对应的牵头部门在公开财政专项资金信息时一并公开绩效 目标 情况。加大惠民惠农政策和资金发放信息公开力度,推动补贴信息公开向村居延伸。
(六)细化深化交通管理执法领域信息公开。加强轨道交通站点服务公开工作,便利公众出行。规范公交线路调整优化流程,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听取沿线居民意见,提高公众参与度,提升公交站点布局和线路设置的科学性和公众满意度。结合 “xx停车”APP的宣传推广,做好停车场(库)相关信息的公开、查询工作。对本 区域 机动车单向行驶、禁停路段、非机动车禁行区域等交通管制信息,实行底数管理,按照市级主管部门部署,定期以清单及地图标线形式,向社会公开并动态更新。加大对私划停车位、禁行线等非法交通标线行为的打击力度,及时公开清理和整治情况。加大网约车、外卖快递车辆的执法信息公示力度,按照市级主管部门部署,建立定期通报机制,探索按月将 本区域 违章高发行为和点位排行向社会公开的工作机制。扩大交管数据开放利用,提高交通引导和疏解能力。
(七)加大公共数据开放力度。围绕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针对交通物流、金融服务等领域开放数据共性诉求,引导水、电、气、交通、医疗等领域数据深度开放。按照市级主管部门要求,积极推进 数据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满足公共数据开发利用需求。
未涉及上述重点领域的 区 政府其他部门要结合本 单位 重点业务和重点工作,自行确定本 单位 公开重点领域,明确细化公开内容和要求,保障 公开任务落实。
六、进一步强化平台和渠道建设
(一)提升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线上公开主渠道建设 和管理水平。持续深化“ xxxx ”门户网站 “一区一网” 建设,不断推动政务公开、办事服务、政民互动等板块均衡、融合发展。完善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功能建设,实现网站运行情况统一监管、实时提醒。统一部署 区政府 网站智能检索、智能问答功能,打造标准统一、分布运营、内容丰富的政务知识库,实现一网通查、一网通答。强化面向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定人群的服务能力建设,着力提升政府网站无障碍水平。深入推进政务新媒体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主管主办责任,加强属地管理、行业管理,提升以 “ xx 发布 ”为龙头的政务新媒体矩阵运行水平。加强政务新媒体运营互动力和引导力能级建设,统筹做好信息发布的前置审核研判、后期评论收集和互动沟通,实现权威发布、引导预期、回应关切的综合效应。加大政务新媒体对政府公报、重要政策及解读材料等政府权威文本的推送和传播力度。
(二)强化政务公开专区等线下公开场所和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完善政务公开专区功能建设,充分将专区运营和企业市民办事需求相融合,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全过程公开,打造政务公开线下综合平台。专区在做好依申请接收、政府信息查阅、公报免费发放、政务公开意见收集反馈等常规服务保障外,还要提供重要政策现场集中解读、公众参与活动咨询报名、群众办事痛点堵点问题收集等服务。各单位 要强化政务公开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知识库建设,提高窗口对服务需求的响应和现场处理能力。对土地征收、旧区改造、义务入学、就诊就医、养老服务等面向特定区域和人群的公开事项,要通过公共查阅点、公告栏、电子信息屏等方式,进行定点、定向公开。
七、严格强化工作保障和监督
(一)健全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进一步完善主要领导 亲自主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政务公开主管部门(机构)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各单位 主要领导年内至少听取一次政务公开工作汇报,对政务公开的重点领域进行专题研究专门部署。各单位 要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将政务公开工作经费纳入本单位预算,确保 政务公开各项 工作顺利开展。
(二)提高业务培训实效。将《条例》和《规定》列入领导干部学法内容,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认识水平。开展政务公开通识培训,各单位 用两年时间对 本单位 工作人员轮训一次。各 单位 要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管理部门(机构)和业务部门(机构)的协调联动机制,将各项公开要求融入日常业务工作。
(三)强化激励问责和工作监督。完善通报制度,定期 通报 各单位政务公开 工作 推进情况。对政务公开工作推动有力、贡献突出的单位 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落实不到位、进度缓慢滞后 的单位,通报 存在问题 并 视情 约谈,督促工作整改提升,进一步落实 《条例》和《规定》 明确的 问责机制。完善主管部门考核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考核评估制,采用各单位自查、主管部门网上核查、其他牵头部门专项打分、第三方社会评议等方式开展综合评估,评估结果列入绩效考核体系,分值不低于 4分。一季度 向社会公开发布上政务公开考核结果,对工作表现优良的单位予以表扬。
第五篇:黄蓝两区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和审查要点说明(最终版)
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和审查要点
简要说明
(2012年6月)
各位领导:
大家好。根据议程安排,现在我围绕专项资金申报和审查的具体工作和有关要求,从几个方面向大家作一说明。
一、基本要求
做好资金申报和审查工作,是发挥省“两区”建设专项资金应有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报什么,怎么报”,“审什么,怎么审”,这贯穿于整个系统工作流程。首先,要明确“一个核心”,总体上讲《发展规划》,具体来讲《申报指南》,就是专项资金申报和审查工作的核心,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核心开展工作。其次,要牢牢把握申报项目和申报材料“两个质量”,要在符合《规划》要求、资金投向的条件下,筛选出那些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高效生态的大项目、好项目;申报材料要做到真实齐全、表达充分,统一规范、一目了然。第三,要突出抓好工作流程中各环节的责任落实,项目单位负责申报材料的组织准备,各市、县(市、区)黄三角建设办要切实承担起指导、审查、监督等相应职责,对项目、材料严格按程序层层把关,共同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
二、申报内容
资金申请报告是申报材料的主体。《申报指南》对每一 1 批专项资金的扶持范围、申报条件和申报材料等都作了详细规定,资金申请报告必须紧密围绕《申报指南》来准备。为切实改变报告编制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各市、县(市区)要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特别是每一批专项资金的新政策、新规定,对扶持范围内、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单位要加强指导,督促其严格按照《申报指南》的要求,根据自身实际,委托具备相应工程咨询资质的机构,编制出内容切实、行文规范、具有较高质量的资金申请报告,进一步提高资金项目申报工作效率和水平。
资金申请报告具体包含以下内容,依次为: 第一部分,资金申请表格
表格包括三项,分别为专项资金申请表、项目单位基本情况表和项目申报承诺表。这三项表格要填写完整,并在相应位置签字盖章,以原件形式上报。
第二部分,报告正文
1、申报单位基本情况,主要包括股权构成、注册资金、总资产、财务状况、主营业务(科研领域)、技术力量及技术开发、知识产权和专利情况等。
2、项目情况,主要包括项目背景、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投资及资金来源、技术工艺、建设条件落实情况、产品技术与市场分析、经济与社会效益、风险分析、项目起止时间、已完成投资及构成等。这是专家评审的重点。
3、申请专项资金的类别、数额、用途及使用进度安排,并详细说明申请理由。
第三部分,申报项目有关证明材料
1、企(事)业法人营业(登记)证照复印件,用以证明该单位所在地、经营范围、注册资本、存续期等内容;
2、项目立项批复文件及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相关要求按照《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受理暂行规定》执行:审批类项目要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准类及部分备案类项目要提交项目申请报告;
3、土地证、海域证或国土资源部门、海洋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用海预审意见,租赁用地的农业项目需提供土地租赁合同;
4、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或相关证明;
5、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投资项目,需要提供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6、节能审查机关出具的节能评估审查意见;
7、项目技术先进性说明及专利认证等有关证明材料;
8、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等复印件;
9、企业筹措资金证明,含银行对账单、有权发放贷款行的有效贷款协议或贷款承诺函或补助资金证明等;
10、申请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的项目,还需要提供地方政府专项资金配套证明文件。其中申请贷款贴息的项目,须提供项目单位与金融机构签订的针对该项目实际发生的固定资产贷款合同,包括利息清单、贷款借据。要注意:对流 3 动资金贷款不予贴息。
三、审查要点
项目审查,既包括对项目本身要件的审查,也包括对申报材料,即资金申请报告的审查,这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综合的评价和衡量。总体上看,需要从适应性、完备性、真实性、高效性、规范性等五个方面来考虑:
(一)适应性。主要审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是否符合《发展规划》要求,是否符合当期专项资金的资金投向。适应性是资金申请通过审查的前提。这可以通过查看专项资金申请表的“项目名称和建设内容”,查阅项目的立项批复文件,参考资金申请报告中的“专项资金申请理由”部分,再对照《规划》、《申报指南》的有关内容来综合考虑确认。
(二)完备性。主要审查资金申请报告要求的各项内容是否齐全,申报项目有关证明材料等要件是否齐整。文件的完备性审查是整个评审工作中最基础的部分。通过将资金申请报告和申报指南一一对照,进行确认。对报告中缺项、漏项的部分,应及时通知项目单位补齐。
(三)真实性。主要审查所有文件是否真实、合法、有效。真实,是指文件必须符合项目实际情况,必须由特定发文单位制发,不存在作假行为;合法,是指文件是由发文单位依据法定职能做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符合项目立项程序,不存在越权审批、违规审批的现象;有效,是指文件处于有效期内,没有因超期而失去法律效力。这一方面是评审工作 4 的重点,是各级审查部门的重要工作,也是各个评审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业务能力作保障,必要时可通过实地勘察、咨询文件发文单位等途径对项目、文件进行审查确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项目的所有建设条件必须在项目申报工作开展前均已落实,所有相关证明材料必须围绕同一申报项目来提供,不得出现临时拼凑文件或者项目名称、位置、土地、规划等发生冲突的情况。
(四)高效性。主要审查有关产业项目是否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具有行业领先水平,有关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是否由《规划》确定并急需建设,特色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能否形成有效带动、科技创新平台及人才培养项目等是否处于国内外前沿高端位置,等等。高效性是项目顺利通过评审、获得重点支持的关键。在整个评审过程中,各级审查部门可以就资金申请报告中“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与风险评价”、证明材料中的“企业实力证明、项目技术先进性说明”等内容对项目的高效性做出基本衡量,当然,专家评审环节做出的专业性评价是最主要的依据。
(五)规范性。这一方面是指申报材料的行文规范、排序规范和装订规范,资金申请报告应统一格式封面和内容编排顺序,并编辑成册。另一方面是指申报程序的规范。资金申请报告成文后,必须按程序先后报县(市、区)、市、省三级层层审核把关。各市、县(市区)事前要加强对项目单位的指导,提高申报材料的规范性,共同努力推动工作效率的提升。
总体上讲,各级部门开展项目审查时,对以上五个方面要统筹考虑、全面衡量,同时要立足工作要求,在审查要点上要各有侧重,在工作方式上要有所不同。各县(市、区)要重点审查申报项目和材料的适应性、真实性和完备性。对于企业申报的项目,坚决做到既要看材料,更要看现场,要深入实际,实地考察,要把企业的实力、项目的实情和文件材料的办理等情况摸清、摸准、摸透,做出客观、真实、全面的评价,要经得起有关部门的督查,经得起群众和实践的检验。各市要将项目审查要点放在申报项目和材料的适应性、高效性和规范性上。要深入研究申报材料,做出较为专业的初步评估,真正把那些符合规划和申报指南要求、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项目筛选上报。要注意征求有关部门、单位的专业性意见,广泛了解项目单位及项目本身在注册登记、审批立项等有关背景情况,避免出现政策、执行方面的审查漏洞。省发展改革委、“两区”办收到各市、县(市区)报来材料后,将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适应性、完备性、真实性、高效性、规范性等五个方面,按照受理汇总、初审、征求意见、专家评审等程序依次进行全面审查,最终研究确定资金安排意见,向社会公示后下达。
四、评审不予通过的情况举例
1、项目不在黄三角区域内,特别是部分以科研单位为主体申报的项目,在黄三角区域内无合作单位。
2、项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黄三角规划中有关“高效生态”要求或不符合该批次专项资金扶持范围。
3、项目要件不全:无立项手续、无营业执照、土地证、规划证等手续;无技术先进性证明,研究成果无权威机构认证;无资产负债率表;贷款贴息项目无贷款合同;无自筹资金证明,无银行对账单;无地方政府资金配套证明文件等。
4、要件相冲突:申报项目主题与项目建设内容不相符;土地租赁合同与立项备案地址不一致;规划许可证与土地证面积不一致。
5、有关时间问题:项目单位存续期,即成立时间不符合申报指南要求;项目立项、存款证明等要件成文时间过于接近申报办理时间,有拼凑项目嫌疑;对账单时间距离项目申报时间太远;备案日期晚于项目开工日期等。
6、重复申报问题:同一申报单位同时申报两个类似项目,或同一单位类似项目之前已经扶持。
7、项目自身限制:建设内容基础设施建设偏重,技术含量偏低,投资规模偏小,扶持意义不大。
8、项目外部问题:项目单位无主营业务,投资过于分散,单位资金自筹能力不足;项目所在园区产业布局不合理,不符合园区定位等。
9、其他情况,包括申请材料有涂改;文件涉嫌违规;以流动资金贷款合同申请贷款贴息,等等。
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对有伪造文件行为的项目单位,一经查实,取消项目参评资格并列入企业黑名单。
DBXYD-TF477-46YM4-W74MH-6YDQ8
FXB2M-KWXKQ-HP9HY-VXGTD-68W7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