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0年开放贸易金融工作要点》的通知
【法规名称】邢台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0年开放贸易金融工作要点》的通知 【颁布单位】河北省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颁布文号】办字〔2010〕18号 【颁布时间】2010-3-10 【失效时间】
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0年开放贸易金融工作要点》的通知
办字〔2010〕1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大曹庄、七里河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2010年开放贸易金融工作,按照市政府领导要求,现将《2010年开放贸易金融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完成。
二0一0年三月十日
2010年开放贸易金融工作要点
为确保市委、市政府确定各项工作目标的完成,经深入研究和谋划,初步拟定今年开放贸易金融工作要点:
一、关于开放招商工作
(一)总体思路
围绕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和园区招商两大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理顺机制,突出产业招商、突出境内外重点区域招商,结合国家和省大型经贸洽谈会议,组织举办七大自办招商活动,提高招商实效,实现我市开放招商的大发展、新突破。
(二)主要工作目标
搭建招商平台,完善外商投资环境,强化责任考核,浓厚招商氛围,提高外资利用质量和水平。全年实际利用外资 2.158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引进国内市外资金144亿元,较上年增长15以上。
(三)重点工作及措施
重点工作:
1.突出主导优势,抓好招商项目谋划。谋划好“四个一批”: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煤盐化工和新型建材四个主导产业,谋划一批有可能与世界500强和全国有影响的大企业、大集团,以及行业龙头企业对接的大项目;围绕改造提升钢铁、纺织服装、食品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谋划一批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外商投资项目;围绕城镇三年大变样和一城五星建设,谋划一批城建基础设施项目,推进邢台城市化进程;围绕现代现服务业,谋划一批金融、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招商项目。今年每个县(市、区)都要围绕主导特色产业,有针对性地谋划3-5个重点招商项目,由市发改委认真筛选辑印,夯实招商基础。
2.以引资、引智、引技术为重点、突出抓好产业招商。抓住国内外产业资本转移加快的机遇,圈定重点行业和区域,以引资、引智、引技术为重点,确定招商主题,开展产业招商,推进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煤盐化工和新型建材四个主导产业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产业,围绕专用及通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基础配套产品等领域,大力开展冶金装备、重型汽车、机械配件等制造业招商。新能源产业,围绕宁晋、开发区、沙河三大光伏产业基地招商,推进光伏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在产品结构上,加速实施单晶硅和太阳能电池扩能,谋划非晶硅、半导体器件、太阳能电池组件系统和电站工程招商项目,谋划大曹庄大直径单晶硅片、任县三氯氢硅、巨鹿锂电池等项目,做大做强我市新能源产业。煤盐化工产业,围绕甲醇、煤焦油、粗苯、矿盐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依托旭阳煤化工工业园、清修岗工业园、沙河煤化工工业园和宁晋盐化工工业园招商,促进煤化工骨干企业加快扩张提升,争取早日建成国家级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级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新
型建材产业,围绕玻璃深加工、发展建筑新材料和新型墙材开展招商,加快沙河金百家工业园建设,推进水泥及水泥熟料基地建设;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开展和人才,改造提升钢铁、纺织服装、食品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3.以市开发区为重点,突出抓好园区招商。以市开发区为重点,大力推进园区招商,以点带线、以线促面,形成产业优势。一是以国家科技部批准“邢台(国家)光伏高科技产业化基地”为契机, 加大光伏、光热利用、风电配件等方面的招商力度。光伏方面,积极开展晶体硅电池、组件、导电玻璃、薄膜太阳能电池等上下游产品招商;光热利用方面,依托中国太阳能建筑城、沙河玻璃城等平台优势,重点引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聚光光热设备加工、中高温集热管等项目;风电配件方面,依托中钢邢机装备制造技术优势,促成中钢邢机与华电集团开展实质性合作,共同建设1.5MW以上的风电整机生产项目,形成闭环式风电配套配件的产业链条。二是强力推进园区建设、打造良好的招商平台。抓好市级园区评定工作,力争年内所有市级园区完成规划编制、通过区域环评,更多园区进入省级序列;省级园区按照“九通一平”(通水、通路、通电、通讯、通暖、通气、通网、排污、雨水收集及平整土地)的标准,市级园区按照“七通一平”(通水、通路、通电、通讯、通暖、通气、排污及平整土地)的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入园创造条件;探索创新开发区、园区管理体制,激发内在发展活力,今年全市园区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比上年增长38%;增加值达到350亿元,比上年增长40%;财政收入达到42亿元,比上年增长26%,园区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27%以上。三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搞好园区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科学把握园区产业定位,优化园区企业布局、提高配套设施利用率,降低资源成本;把项目进入园区作为申报省、市重点项目的必要条件,引导项目向园区聚集;加快市开发区新能源基地建设,确保签约项目和入驻项目双增长;围绕打造百里太行工业经济带,加快提高官庄大孟工业园、德龙工业园等承载能力;对9个30万人口左右的县提倡“零乡镇”,促进园区向县城集中,人口向县城聚集。
4.拓展招商合作领域,有重点、有选择地抓好境外重点区域招商。推进招商引资向纵深方向发展,向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教育等产业延伸,拓展合作空间。突出抓好金融领域招商,深入研究金融与产业资本的联系,推进企业境外上市,引进域外金融机构,引进担保、风投等新型金融产品,有选择地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和战略资本。瞄准国内外行业龙头和领军企业,瞄准港、澳、台和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精心组织招商活动,以“筑巢引凤”、“引凤还巢”等形式,提高招商实效。抓好对日韩中小企业的招商,重点加强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煤化工、装备制造、工程机械、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食品等领域的合作;抓住台海关系改善的时机,抓好面向港台地区的招商,重点加强电子信息、物流、金融保险、旅游、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结合新能源产业化基地审批,加强与欧盟和美国的合作。重点加强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精密仪器仪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合作。
5.结合国家、省大型经贸活动,组织举办我市七大自办招商活动。一是组织参加3月份河北香港投洽会。组成以刘大群市长为团长,李博副市长为副团长,各县(市、区)及市直相关部门参加的经贸代表赴港,积极参加省政府举办的招商活动,同时,市政府拟举办河北?邢台(香港)重点项目产业招商推介会(暂定名),由市政府和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共同策划主办。主要围绕新能源、盐化工、城镇三年大样及一城五星建设,推介项目,招商合作。二是抓住世博会在我国举办,世界各地2000万人会聚上海的有利时机,以河北实体展馆和网上虚拟展馆为平台,大力宣传推介邢台,重点举办平乡自行车推介会和开发区新能源产业推介会两大自办招商活动。三是4月份赴德国组织新能源投资环境说明会。四是9月份参加厦门国际投洽会,期间,由宁晋县政府牵头,举办盐化工推介会。五是10月份参加深圳高交会。六是11月份由开发区牵头,在北京举办新能源产业发展推介活动。
主要措施
1.理顺管理体制,组建一支精明强干的招商队伍。机构不健全、体制不理顺是制约我市开放招商工作开展的最大问题。一是要抓紧启动招商服务局。拟将市编办原批准的招商合作局更名为招商服务局,争取上半年启动挂牌。招商服务局对内隶属市商务局,对外独立承担招商引资职能,通过公开招聘,真正把一批素质高、熟悉热爱招商工作,善谈判,懂经贸,会外语的人才充实到招商队伍中来,组建一支精明强干的招商队伍。二是充实调整驻外办事机构。驻北京联络处保留现有体制,增设一名副主任,公开招聘1-2名工作人员;组建市政府驻闽粤办事处,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分别驻深圳、厦门两地开展招商工作,加大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对接力度,加大面向港台和东南亚地区的招商力度,发挥驻外机构全市招商引资主力军作用。三是抓好招商队伍培训。外出学习与聘请先进地区人员讲座相结合,在招商理念、务实操作、项目包装、谈判技巧等方面进行培训,切实提高招商队伍素质。
2.完善开放招商政策。就我市而言,2003年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60条,因制定时间已达7年之久,有些条款与国家法规相悖,与实际不符;有些条款制定得不够严谨,操作
性不够强。同时,我市绝大部分县(市区),制定了本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如开发区、大曹庄、邢台县、广宗、临城、南宫、平乡、任县、威县、新河等县(市区)均结合各自实际,于去年和今年初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内容涉及土地、税费、服务环境、对投资者奖励、引荐者奖励等方面,切实可行具有操作性。今年,市商务局牵头,组织力量,结合全市实际吸收各县(市、区)做法,认真研究,本着简单明了,便于实际操作的原则,修改完善全市开放招商优惠政策条款,切实做到合法、合情、合理,具有操作性。
3.加大考核力度,落实奖惩机制。为了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招商引资积极性,今年要着力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建立起强有力的压力传导机制,促使县(市、区)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亲自协调抓开放促招商;修订完善2005年制定的《邢台市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继续把招商引资纳入领导班子年度考核评价体系,明确目标、强化责任,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形成有效的激励促进机制;建立月调度、季督查、半年通报、年终总评的工作制度,县(市、区)每月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开放工作开展情况,市政府每月通报全市开放工作情况,当年完不成任务的,黄牌警告、取消评选资格,连续两年完不成任务的,县(市、区)领导进行工作调整。
4.宣传造势,营造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的决策部署,广泛宣传邢台的投资环境。围绕邢台资源、环境、产业、人文等优势重新印制宣传册,制作一个反映人文环境方面的宣传片,与邢台《与世界同行》配套宣传,努力营造全市上下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形成万众一心抓招商、齐心合力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5.强化项目调度,狠抓项目履约。在谈项目,明确责任,跟踪盯紧,力争项目早签约、早落实;签约项目,做好土地征用、规划设计、施工招标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推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在建项目,继续实行市县级领导分包责任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投产项目,切实搞好服务,引导企业继续增资扩股,做大规模,延伸产品链条,增强竞争力。重点抓好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招商项目履约,提高外资到位率、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
6.搞好招商服务、优化开放环境。加快邢台海关筹建进程,力争2010年正式挂牌运营;加强口岸规划建设,结合海关审批和邯黄铁路建设,积极推进保税仓库、保税区、内陆港建设,加强与港 5
口的合作,打通出海通道,提升我市经济外向度;推行服务承诺制,公开行政审批程序,畅通举报投诉渠道,曝光侵害外商权益的不良行为,重点案件严查严办。
二、关于贸易工作
(一)工作思路
按照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投入、扩总量,调结构、促升级,惠民生、保稳定”为主线,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市”总目标,积极搞活商贸流通,强力推动服务业发展,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加快推进企业改制和职工安置,确保社会稳定。
(二)主要工作目标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服务业增加值实现380亿元,同比增长15%,占GDP比重达到30%以上;外贸出口总额实现6.6亿美元,同比增长8%;全年力争新增省以上知名品牌15个以上;全力做好市属商贸流通企业职工安置、破产改制企业资产处置和扫尾工作;继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三)重点工作及措施
1.规划引导,项目拉动,强力推动服务业发展。
(1)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和“一城五星”发展规划,高标准谋划,前瞻性设计,尽快制定出台“邢台市区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邢台市区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在此基础上,高标准搞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加快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和流通平台建设。
(2)依托《邢台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邢台市区商贸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协调规划、商务部门,加快进行新亚购物中心改造项目建设,将其打造成邢台市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全、环境最好、服务最优的现代化商业购物中心;积极帮助家乐园集团做好天一城项目的迁建工作,扶持其壮大规模、提升水平。抓住国家调整振兴物流业、河北省打造冀中南物流通道的机遇,着眼于正在形成的交通枢纽地位,依托《邢台市区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好望
角、龙岗、邯(邢)黄铁路等综合物流园区和河北北方粮油物流中心、冀南粮食物流中心、柏粮集团粮食物流中心、烟草物流配送中心以及医药物流中心等现代物流项目,进一步提升隆尧食品、临西轴承、沙河玻璃、清河羊绒、平乡自行车等特色市场的物流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物流配送体系。
(3)继续推进“大众厨房工程”健康快速发展,在巩固发展已有早餐车、亭、店的基础上,再新增早餐示范店10家,力争把我市的“大众厨房工程”打造成购买方便、营养健康、食用安全,深受市民欢迎的服务品牌。组织协调规划、城管、卫生、商务等部门,大力培育发展晚间经济,不断搞活商贸、餐饮、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消费项目,进一步丰富城市居民生活。积极协调规划、城管等部门和桥东区、桥西区,在周边城区规划新建或整合建设1-2个辐射能力强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方便城区居民消费。
2.政策扶持,提档升级,大力发展商贸流通。
(1)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活动。加大农家店建设力度,提高商品配送率,强化连锁经营网络信息化建设,拓展农家店经营范围,实现“一网多用”。抓好“农超对接试点”,加快试点企业的农产品冷链系统、配送中心、快速检验检测系统和基地品牌建设进度,力争年底前农家店数量达到4000家,新建和改造配送中心3-4个。加强“双百市场工程”建设,对推荐上报“双百市场工程”的3家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争取早日获得省政府审批;通过“双百市场”建设和扩大超市对农产品的收购,逐步形成“市场+农户”、“公司+农户”、“超市+农户”的多层次的农产品流通方式。严格落实“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力争年销售总额达到4亿元,销售额较上年增长15%以上;积极帮助平乡县强久集团、大行车业和清河县金佰荷车业等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申请列入家电下乡补贴范围,支持我市电动自行车企业扩大规模、提高质量。
(2)努力扩大外贸出口。积极对晶澳太阳能、中钢邢机、兴茂轮胎、玉星生物、恒进纺织、克瑞阀门、宁纺集团、邢台钢铁、邢台汇丰、强久自行车等10大外贸出口企业以及出口迅猛增长的河北宏福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河北亚信自行车车业有限公司、河北大光明实业集团巨无霸炭黑有限公司、南宫市盛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南宫市萧腾马氏皮革有限公司等企业实施“一对一”重点帮扶,支持和引导企业优化商品出口结构,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积极开展网上贸易。重点扶持宁晋纺织服装、清河羊绒、南宫羊剪绒毛毡、平乡自行车及零配件、隆尧食品等5个省级出口基地做大做强。充分利用好上级扶持政策,确保我市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能够享受到机电产品贴息、中小 7
企业开拓市场资金等资金支持以及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并积极引导企业规避风险,妥善应对贸易摩擦。
(3)切实搞活粮食流通。积极发挥国有粮食企业收购主渠道作用,确保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粮食20亿斤以上。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邢台市粮食应急预案》,确保我市粮食应急储备在紧急情况下调得出、用得上。切实加强对国家储备粮、省级储备粮和市级储备粮的管理,严厉打击哄抬粮价行为,保证全市粮食安全。
3.健全机制,长效监管,确保人民群众消费安全。
(1)继续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整治行动。围绕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内容,对人民群众喜欢消费的肉、蛋、奶及奶制品、酒类等食品进行全面检查,尤其对2008年问题奶粉销毁情况进行彻底排查,明确责任,严格执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加大对市场主体行为的监管力度,认真做好特许经营、直销、促销等经营行为和生猪定点屠宰、成品油、酒类等行业的监管工作,坚决清理取缔无照经营行为。认真做好药械市场整顿和规范工作,严格按“两G”标准和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办法开展好对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的飞行检查和跟踪检查;对国家基本药物实行全覆盖抽检,对进入我市的药品实行全方位监控;加大对假劣药械的打假治劣力度,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2)不断研究探索和完善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在继续实施市场监管的应急处置、监管责任、综合协调、风险评估、信息通报、检验检测、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等八大机制同时,借鉴外地市先进经验和做法,创新我市市场监管新模式,做到市场监管无盲区、全覆盖。重点围绕建材、农资和社会关注的日用消费品等,加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措施和关键技术研究,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风险研判、风险预警和快速处置机制,实现质量安全风险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加强市场监测,及时发布监测信息,全面加强市场应急调控,保障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米、面、油、肉、蛋、菜、奶等商品市场供应,做好监督检查,确保人民群众消费安全。
(3)实施“名牌兴企战略”,力争全年新认定驰名商标1件以上,著名商标25件以上。实施“品牌建设示范工程”,鼓励支持企业以高端、精品、专业化、深加工为方向,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争创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选择 8
3-5个品牌建设示范名优企业,培育河北省质量管理奖企业1家、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6家、服务质量奖企业3家以及名牌产品 15项、优质产品15项;争取有2项产品成功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4.加快进度,规范操作,确保完成企业改制任务。
组织协调国资、财政及商务、粮食、物产集团等有关部门,深入研究和探讨企业改制的有关政策和方式、方法,指导企业规范改制,通过招商引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引进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营销模式,逐步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使改制后的新企业更添活力。进一步加快破产裁定进度,严格程序,规范运作,争取早裁定、早清算、早终结,并认真做好关闭企业的债权债务清理和关闭注销等各项工作,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对本次参与改制的所有企业全面进行资产评估,依法依规做好资产处置变现工作,严防国有资产流失。认真研究企业改制破产、职工安置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按照有关政策,妥善解决有关问题。严密关注社会动态,认真做好职工思想工作,确保不出现群体性上访现象,确保社会稳定。
三、关于金融工作
(一)工作思路
围绕全省金融工作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刻关注国家信贷政策的新趋势、新变化,最大限度挖掘金融资源,加强金融市场主体建设,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引导和带领全市金融机构加快信贷投放,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二)工作目标
根据当前形势和任务,全年信贷投放190亿元以上,新增上市企业2家,组建村镇银行1家,新增小额贷款公司2家,新增保险机构3家,新引进至少1家以上域外金融机构来邢开展信贷业务,搞活金融市场,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满足社会需求。
(三)重点工作及措施
市金融办充分发挥综合、指导、协调、服务职能,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举措,打造工作亮点,把2010年确定为“金融创新年、服务创新年”,促进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1.创新举措,把落实全年信贷投放任务目标作为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国家经济金融形势,重点抓好上半年,关键是一季度,必须趁着目前货币政策尚未完全收紧的机会,坚持一切工作往前赶,引导金融机构把应放、能放的资金尽快放下去。一是及时分解下达信贷指标。将全年190亿元信贷目标任务尽快分解到各金融机构,实行目标管理。二是加大督促协调力度,抓好上半年。建立金融机构月报告制度,实行一月一督导、一月一调度、一季一分析、半年一总结、年终总考核的推进机制。要求各金融机构每月5日前,将上月实际发放贷款、实际收回贷款、发放中小企业贷款、存贷比等指标报送市金融办,市金融办汇总报市领导。市金融办及时掌握各银行信贷投放情况,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政银联席会议和金融形势分析会议,根据各行信贷投放完成情况,随时召开调度会,全力打好上半年“攻坚战”,7月初,召开全市金融工作会议,对上半年工作进行交流总结,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三是开展“百名金融理财专家进百家企业活动”。从金融机构筛选100名金融专家,分别负责联系刘大群市长联系的100家企业,对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帮助企业理财和规范财务管理,对有信贷需求的企业帮助其做好贷前工作,使企业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市金融办与百家企业建立联系沟通机制,明确联系方式、联系人和联系内容,及时掌握企业资金需求和贷款进展情况,对遇到问题督促金融理财专家帮助企业尽快解决。四是全方位、多层次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实现银企信息对称。3月份,由市领导带队,组织发改委、财政局、建设局、重点办、城发投、各金融机构主要负责同志赴石家庄拜访省金融办和省级金融机构,举行座谈会,向省金融机构推荐介绍我市重点项目和资金需求,早日争取上级行对邢台的信贷支持。4月份,举办全市大型政银企对接会议。邀请省金融办领导和驻石金融机构负责人参加,召开新闻发布会,驻邢金融机构介绍信贷政策、金融产品和信贷流程;市发改委公布全市重点项目和资金需求情况;市工信局筛选一批优质中小企业,公布企业资金需求情况。将全市重点项目资金需求情况和企业资金需求情况集印成册,发放到各金融机构;各金融机构将信贷产品、信贷流程等资料集印成册,发放到各项目单位和企业。同时组织各金融机构按区域分别开展不同形式、针对性强的银企对接活动,实现银企互通信息,共同发展。
2.抢抓机遇,加大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一是鼓励引导域内外各金融机构增加信贷规模。协调抓好建行河北省分行和民生银行石家庄分行与市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的落实,加强与华夏、民生、光大、中信、广发等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对接,为其在邢台扩展业务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帮助他们来邢开展银企洽谈会,扩展新客户,定期向域内外各金融机构发布全市重点项目,推进银行贷款。对国家和省市投资的石武高铁、邯黄铁路,邢和铁路、邢港高速、大广高速,沙河电厂、宁晋盐化工以及“三年大变样”等一批重点项目,要求金融机构专门成立营销服务领导小组,选调精兵强将组成营销攻关小组常驻省会,争取信贷规模。二是下大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完善我市担保体系,不断壮大担保资金规模,引进富登担保公司来邢增办业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与市担保公司、省担保公司、富登担保公司等域内外担保公司进一步加强合作,逐步解决中小企业因无抵押物而不能贷款的问题。鼓励工、农、中、建和市商行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简化工作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对中小企业贷款推行“一站式”服务。创新中小企业信贷产品,继续推广“小企业联保贷款”、个人助业贷款、小额无抵押贷款等新兴小企业信贷品种,并积极尝试通过增加应收账款质押、股权质押等方式,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三是加大对“三农”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村延伸服务领域,结合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探索农村非建设用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抵押贷款方式,拓展农村住房消费贷款业务,推广农业银行惠农卡三户联保和邮储银行在农村的小额贷款业务,增加“三农”贷款比重。
3.加大企业直接融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一是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加强与省金融办和省证监局的联系与沟通,推进沙河龙星和内丘建滔2家已报会企业尽快上市,力争上半年实现上市目标。二是积极培育上市后备资源。按照上市一批、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的工作思路,对全市33家后备上市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分类指导,及时把有上市意愿的企业充实到后备上市资源库。4月份,组织一次企业上市培训暨融资研讨会。对中钢邢机、晶牛玻璃、旭阳焦化、中加电缆、龙海钢铁5家重点后备上市企业重点培育,协调解决企业上市中遇到的问题,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力争尽早报会,做到成熟一家申报一家,使我市上市企业不断档。三是疏通企业上市渠道。抓好市政府与深圳证券交易所战略合作协议的落实,邀请深交所专家和国内外券商来邢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引导后备上市企业与证券部门建立起交流对接的渠道,把基本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尽快嫁接到证券机构;加强与深圳创新投资集团等国内外战略投资公司的交流与合作,把暂且不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嫁接到国内外战略投资机构,使我市一批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达到上市规模。同时,瞄准世界500强,积极寻求与大企业、大财团合作,通过并购重组实现“借壳”上市的目的。四是探索建立我市光伏产业发展基金。五是推动邢钢、德龙、冀中能源等大型企业集团积极申请发行企业债券。
4.加快推进金融市场主体建设,建立健全金融体系。一是做大做强市商业银行。支持市商行完成更名,将邢台市商业银行更名为冀南银行,逐步实现跨区域经营,时机成熟时在市外设立第一家异地分行;引导商行向县域设立支行,新增网点机构确保3家,争取5家;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强与东莞商行的交流与合作,扩大资本金规模,提升服务水平。到2010年底,各项存款余额确保达到130亿元,力争达到150亿元,存款总量比2009年增加30亿,力争增加50亿;各项贷款
余额确保达到74亿元,力争达到84亿元,贷款总量比2009年增加20亿,力争增加30亿。二是加快筹建村镇银行。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清河金农村镇银行已获国家银监会批复,协调督促市商行要加快组建进程,力争上半年挂牌开业,填补我市村镇银行空白。三是积极稳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在现有4家小额贷款公司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力争新建2-3家,更好地发挥对“三农”和小企业的支持作用。四是引进金融机构。在引进5家域外金融机构来邢开办业务的基础上,新引进浦发银行、广发银行2家金融机构来邢开办业务,力争民生、广发银行在邢设立办事机构。
5.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一是研究制定《邢台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邢台市金融诚信企业评选办法》,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在全市开展金融诚信企业评选活动,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二是切实抓好《邢台市逃废银行债务客户管理办法》的落实,对逃废债企业,按程序给予惩戒和制裁,对恶意逃废债企业,继续实行“黑名单”制度,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三是完善风险防范协调机制,协调组织金融监管部门,加强金融运行的监管,防范金融案件和非法集资活动,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附件:
1.2010年主要招商活动和出访计划安排表
2.2010年贸易口重点工作目标分解表
3.2010年金融口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分解表
第二篇:法律知识通知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佛山市2008年行政监察工作要点的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佛山市2008年行政监察工作要点的通知(佛府办[2008]129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佛山市2008年行政监察工作要点》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四月二十一日
佛山市2008年行政监察工作要点
2008年,我市行政监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中纪委、省纪委二次全会和市纪委三次全会精神,按照今年国务院、省政府以及市政府廉政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目标,以加强对权力的制约监督、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为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与富裕和谐佛山提供有力保证。
一、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突出重点,加强执法监察,确保中心工作顺利推进
加强对改善宏观调控、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节能减排、固定资产投资、市场价格调控、土地管理和节约集约用地以及房地产调控法律法规政策执行情况等五个领域开展监督检查,健全节能减排工作机制,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严格规范投资项目新开工条件,防止投资增长过快,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保护、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生产、征地拆迁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积极推进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健全节能减排工作监督、奖惩机制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严肃处理产品质量重大安全事件,落实责任追究,严肃查处违规违法行为以及事故背后的失职渎职行为和腐败问题。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保证政令畅通。强化对招投标重点环节的监管,积极推行工程代建、市场准入清出等制度,解决招投标中围标串标等突出问题。严格执行经营性土地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规范协议出让行为,强化用地合同的管理。加强对农民征地补偿款兑付情况的监督检查,防
止发生新的拖欠。加强对国有产权交易的监管,探索加强国有产权交易监管的有效方式。强化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救灾专项资金和“三旧”改造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管,加强审计和财政监督,维护资金安全。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廉政、效能、服务”为主题,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推动机关职能转变
深入推进以“廉政、效能、服务”为主题的机关作风建设,优化简化审批和办事程序,重点解决“不给好处不办事,不给好处缓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问题,促进机关依法行政、作风好转和行政效能提高。开展《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的监督。围绕行政机关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等重大问题,通过明查暗访等各种方式开展效能监察,重点检查各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情况,发现并纠正机关作风建设中带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的突出问题。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考评奖惩机制,在有条件的市直单位和区开展绩效考评试点。建立健全岗位责任、服务承诺、首问负责、一次告知等制度。大力推行网上并联审批,推广禅城区工程建设项目报建网上联审试点经验,把“一站式”网上并联审批服务延伸到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工商企业注册登记和房地产权证登记等领域。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功能,落实审批承诺服务时限,把工程报建网上联审监督、信息资源共享纳入电子监察系统。推广南海区的经验做法,把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延伸到镇(街道)的便民服务网点。全面启动行政投诉电子监察系统,统一全市投诉电话和投诉受理网站,把各级、各部门受理和协调处理投诉的行为全部纳入系统监管。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违纪违规案件,曝光典型案件。严格执行《佛山市影响行政效能行为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佛府〔2006〕138号),完善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体系,强化对违反行政执法责任制行为的责任追究。
三、深入开展纠风专项治理,努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切实履行教育经费投入和监管责任,确保全市义务教育政策顺利实施。加强对教育“一费制”以外可选择性服务收费的规范管理,完善中小学收费公示制度。规范学校办学和招生行为,严格执行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坚决制止医疗乱收费;坚决落实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用耗材网上限价竞价阳光采购工
作,降低虚高药价,减轻患者负担。着力解决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加强对环保责任制和节能减排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深入开展整治企业违法排污专项行动,推进重点环境问题治理。推进劳动保障维权体系建设,完善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建立拖欠工资问题快速处理机制,维护改制企业职工利益。积极治理供电、供水、供气、电信等公共服务行业侵害群众消费权益问题。完善引入社会中介组织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改革,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坚决纠正和查处涉农乱收费问题。开展对全市文化、新闻出版系统政风行风评议。进一步办好政风行风热线。继续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开展清理对乡镇(基层)的检查、考核工作。巩固治理公路“三乱”、减轻企业负担等工作成果。进一步完善党政机关经营性资产管理。清理规范党政机关办班培训。加强社团组织和行业协会自律,规范行业协会、市场
中介组织的服务和收费行为,坚决纠正强制入会、摊派会费、强行服务等行为,纠正社团组织违规经营出国行为。
四、坚持从严治政,继续保持查办案件工作力度,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以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案件为重点,严厉查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严肃查办规避招标、虚假招标的案件,在“三旧”改造和征地拆迁中私分、贪污专项资金的案件,低价出让土地和擅自变更规划获取利益的案件,在企业重组改制、产权交易、资本运营和经营管理中隐匿、私分、侵占、转移国有资产以及企业领导人员失职渎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件,金融领域违规授信、内幕交易、挪用保险资金、违规处置不良资产、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的案件,严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利用司法权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的案件,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案件。与此同时,加强案件审理和申诉复查工作,确保案件质量。加强案件剖析,健全制度,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综合运用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手段,加大组织处理工作力度。
五、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加大治本抓源头工作力度,推动反腐倡廉上新台阶
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制度、投资体制、金融体制等改革。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和集体决策相结合的政府决策机制。完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坚持“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对盲目决策、不依法依规决策造成重大失误的,实行责任追究。进一步发挥“实时在线财政预算监督系统”的作用,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推进综合预算,完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将政府非税收入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积极探索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制度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行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坚持实行“管采分离”,加强政府采购制度和信息化建设,完善网上电子采购系统。建立健全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务、厂务和村务公开,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行电子政务及社会听证、新闻发布、“民生直通车”,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信息公开平台建设。进一步发挥特邀监察员的监督作用,探索建立群众支持和参与反腐倡廉的有效机制。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推进国有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对经营管理者履职行为过程的监督。试行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任期制,推行薪酬和职务消费改革,加强任中和离任审计。深入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强化企业风险管理。发挥职工群众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作用。加强对境外国有资产的监管。
六、深入治理商业贿赂,建设健康有序的经济发展环境
继续抓好反商业贿赂宣传教育,拓宽宣传教育覆盖面,重点推动专项治理宣传教育向非公有制领域和社区、学校、基层站所等基层单位延伸。继续推进非公企业专项治理工作。引导一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较好,有一定影响力的非公有
制企业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围绕建立规范运作、诚信执业、公平竞争、信息公开、奖励惩戒、自律保障六大机制,结合行业自律工作,进一步引导各类社团组织、行业协会开展专项治理。依法查办商业贿赂案件,重点查办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工程建设和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金融投资等重点领域和重点方面的商业贿赂案件,严肃查处国家公务员利用审批权、执法权和司法权在商业活动中搞官商勾结、索贿受贿,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给国家、社会造成重大损失的商业贿赂犯罪行为。加大对行贿行为的惩处力度,依法惩治行贿犯罪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突出对行贿案件进行曝光。积极推进长效机制建设,重点推进建立市场诚信记录机制、市场信用信息公开共享机制、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抓好《广东省企业信用信息公开条例》的落实,加大对失信市场主体的惩戒力度。
第三篇:陕西省金融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
陕西省金融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陕西省融资性担保公司及分支机构设立审批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
陕金融发〔2010〕7号
来源:陕西
陕西省金融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陕西省融资性担保公司及分支机构设立审批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
陕金融发〔2010〕7号
来源:陕西省人民政府网 浏览次数:793 发布时间:2010-11-9
各市、县、区金融办(政府确定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管部门):
现将《陕西省融资性担保公司及分支机构设立审批工作指引(试行)》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十月二十日
陕西省融资性担保公司及分支机构设立审批工作指引(试行)
为切实加强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督管理,确保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合法、运作规范、监管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监会等7部委2010年3号令)、《陕西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陕政办发〔2010〕95号)等法律规定,特制定本指引。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工作要点、程序及要求
(一)申请筹建的主要工作。
1.全体发起人(出资人)签订协议书,确定拟组建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组织形式、出资方式和股本结构,明确发起人(出资人)的权利义务。
2.召开发起人大会(出资人会议),按照法定程序审议通过出资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成立筹建工作小组并授权筹建工作小组履行组建工作职责的有关决议。
3.制定筹建方案。筹建工作小组应对拟设融资性担保公司进行充分论证和可行性分析,制定筹建工作方案。
4.预先核准名称。筹建工作小组应向有名称核准管辖权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交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
5.按要求向审批机关报送申请材料。
6.县级、市级监管部门自受理完整申请材料之日10个工作日内做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书面决定;省金融办自收到完整申请材料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批准成立的,向融资性担保公司颁发经营许可证。
7.筹建工作小组在取得经营许可证后,应在1个月之内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在营业执照、凭证、印章、牌匾等所有工作准备就绪后依照有关规定开业。未正式开业不得办理各项业务。
(二)申请材料报送程序及格式要求。
1.筹建工作小组是组建融资性担保公司申请人。
2.申请材料报送程序:
拟在全省范围或设区市范围内开展业务的融资担保机构向拟注册地设区市金融办递交申报材料,由设区市金融办初审并出具初审意见后,报省金融办审批。
拟在县域范围内开展业务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向拟注册地县(区、市)金融办(或政府确定的监管部门)递交申报材料,经县级监管部门初审同意后报设区市金融办复审,设区市金融办出具审核意见后,报省金融办审批。
3.申请材料采取活页装订的方式。纸张幅面为标准A4纸张规格(需提供原件的历史文件除外)。申请材料的封面应标有“关于申请设立××担保公司的材料”字样,申请材料须用中文简体仿宋GB2312小三号字体书写。如需提供原件的历史原件是以英文书写的,应附中文译本,且以中文译本为准。
4.申请材料内容参照《陕西省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申请材料目录》等有关规定。申请材料一式4份。
(三)审核要点。
1.申报材料齐全,格式符合要求。
2.组建对象符合规定条件,可行性报告论证充分。
3.履行的法律手续合法有效,决议内容齐全。
4.发起人(出资人)符合规定的条件。
5.对筹建工作小组的委托授权合法有效。
6.筹建工作方案中关于股本结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制度等内容符合监管要求,组建方案切实可行。
7.业务发展规划周密详实,有明确的服务目标和手段,金融服务能够覆盖适当地域和人群。
8.有关会议审议通过各项决议程序完备、内容合法合规。
9.公司章程草案合法合规,内容完备可行。
10.拟任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符合任职资格条件。
11.股东符合规定的条件,股本结构符合监管规定。
12.验资报告符合法律规定,验资机构资质合法。
13.公司治理合理,组织架构清晰,内控制度健全。
14.高管人员配备合理,有相应的专业从业人员。
15.营业场所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明材料齐备。
四)有关事项说明。
1.发起人(出资人)。
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股东需符合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应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有2人以上200以下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注册资本来源应真实合法,全部为实收货币资本,由发起人(出资人)一次足额缴纳。
2.筹建工作小组及其组成。
筹建工作小组由主要发起人(出资人)大会确定成立;其成员组成及职责须经发起人大会(出资人会议)审议通过。3.设立方式。
融资性担保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设立,其中采用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的融资性担保公司以发起方式设立。4.公司治理。
融资性担保公司应按照因地制宜、运行科学、治理有效的原则,建立和设置公司组织架构。要科学设置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精简设置职能部门,确保机构高效、安全、稳健运行。
5.从业资格。对融资性担保公司负责人进行必要的任职资格审查,相关人员应具有从事金融或经济管理的职业经历,具备一定的银行金融知识,没有犯罪记录和不良信用记录。
6.外商投资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设立须经外经贸部门批准后,按照本指引规定的程序审批。
二、融资性担保公司变更和分支机构设立审批程序及要求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变更事项的审批,按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程序报送变更事项申请书和董事会(股东会)决议等资料。
(二)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可在省内设立分支机构。申请程序:
1.融资性担保公司向注册地市级监管部门提出申请。
2.持市级监管部门出具的同意函,向拟设分支机构的注册地市级监管部门提交申请,经初审同意后,报省金融办审批。
3.省金融办审核同意后,颁发经营许可证。
(三)融资性担保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应报送下列材料:
1.申请书,应当载明拟设立担保公司分支机构名称、注册地和业务范围等事项。
2.可行性研究报告。
3.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4.担保公司近2年财务报告、经营情况及风险管理相关文件。
5.法人授权书及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6.拟设立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申请表和相关资格证明。
7.营业场所所有权或使用权证明材料。
8.法人所在地监管部门出具的同意函。
9.省金融办要求的其他相关材料。
第四篇: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区政务工作要点的通知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区政务工作要点的通知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十四五”开局之年。2021年 xxx区 政务公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x和在xx开发开放 三十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 党中央、国务院 和 市委、市政府 关于推进新时代政务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践行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强化功能性导向,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法治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 水平,持续加大公开力度,拓展 公开深度,提高公开精度,用更有为的政务公开促落实、促规范、促服务,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主要工作如下:
一、进一步夯实政务公开工作基础
(一)规范政务信息管理。政府网站引用或登载行政法规的,要对照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行政法规库的国家正式版本,及时更新完善。推进行政规范性文件统一公开,系统清理本 单位 现行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通过政府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集中公开。严格落实公文公开属性源头审查和公开前发布审查工作机制,各单位 报请 区 政府或 区 政府 办公室 发文的,须填写《公文公开发布意见单》,明确相关公开要求,其中主动公开的政策性文件应 同步报送政策解读稿件,对缺项的原则上予以退文。各 单位 要对 2010年以来本单位未开展过公开属性认定的政府公文开展全面梳理和属性认定,对认定为主动公开的公文,通过 “ xxxx ”门户网站 及时发布。要对本单位的制度文件进行专项梳理,并在 本单位 “政策 法规 ”栏目 实现 集中公开。依托 “ xxxx ”门户网站,建立统一的政府公文库,实现主动公开的政府公文“一站通查”。
(二)做好法定公开内容的日常维护。严格依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xx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要求,按照国务院各部委逐步细化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持续拓展细化主动公开的具体内容。做好各类规划集中公开,区政府各部门要主动公开本 部门编制的 “十四五”规划和专项规划,推动历史规划(计划)的归集整理和主动公开。落实专人专责,健全法定主动公开专栏的日常检查、维护和更新工作机制,杜绝错链、断链和内容混杂。强化权责清单、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指南等权力配置和办事服务信息的调整更新。因法律法规修订、职能转移调整、流程优化等原因导致内容变化的,要及时公开调整后的准确信息,明晰权力边界。
(三)优化完善依申请办理工作。准确适用《条例》和 《规定》,从严把握不予公开范围,提升依申请公开工作规范 化水平。健全 依申请公开转主动公开常态化审查机制,对于依申请公开提供的政府信息,要同步开展审查研判,符合主动公开条件的及时转化公开。优化和规范内部办理流程,尽可能缩短办理时限,提高答复效率。加强收费管理,按照国家以及 本市收取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的 相关规定收取费用。各单位要 在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中,载明收费要求和标准,依法保障申请人合理获取信息 的 需求。
二、进一步提高解读和回应实效
(一)推进政策文件精准解读。各单位 主动公开 的 政策性文件,均要开展解读。加强政策解读材料质量把控,对政策制订过程中收集到的普遍关注点和疑惑点,要有针对性地予以解答、说明,杜绝简单摘抄文字、罗列文件小标题等形式化解读。强化政策施行后解读,对政策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文件起草单位要开展二次解读、跟踪解读。合理选择解读形式,讲明讲透政策内涵,综合选用新闻发布会、政策通气会、图示图解、场景演示、卡通动漫、专家访谈、短视频等多元化解读形式。年内各 单位 多元化解读率不得低于 60%。扩大政策解读传播面,对于重要政策文件及解读材料,协调主要新闻媒体、重点网站和新媒体平台转发转载,提高政策到达率和知晓度。根据市 就业、人才、教育 等主管 部门 部署,通过 “一网通办”总门户和“随申办”移动端的个人主页和企业专属网页,探索 政策解读精准推送。
(二)抓好日常回应关切和政民互动。优化网上政民互动渠道,开放政策发布页面的网民留言功能,完善 政民互动板块网上咨询功能,推动网站知识库与 “12345”政务服务总客服知识库的共建、共用、共享。健全完善网上问题建议的转办、分办、反馈、选登机制,政策起草部门或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对收集到的问题建议进行解答和回应。严格落实回复期限,通过网上领导信箱、建议征集信箱、网上信访等渠道收集的信访诉求,要严格按照法定期限进行回复;通过网上咨询、网站留言、“12345”网上受理平台收到的意见建议和问题咨询,答复期限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简单问题要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答复。强化“一网通办”平台数据分析应用,对于政务服务好差评排名靠后的办事事项和“12345”政务服务总客服咨询投诉集中的办事事项,承办部门要进行专项回应,有针对性地改进办事流程,切实破解企业市民办事的痛点堵点问题。鼓励采取“云调研、云走访、云反馈”的方式,强化政民互动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支撑能力。
三、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决策公开和公众参与
(一)实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管理。严格落实《xx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及配套文件,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实行目录源头管理。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于每年 3月31日前确定并发布。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 目录 事项 的实施单位,要根据决策事项的推进情况,及时推送 各事项的决策草案、制订背景、意见征集采纳情况、会议审议情况、决策结果等各项信息。目录内事项确需调整的,有关单位要及时更新目录内容,并就调整的原因作出说明。
(二)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公众参与。健全重大行 政决策公众参与工作机制,畅通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政策制订的渠道,规范做好决策预公开、邀请利益相关方列席决策会议、会议公开等工作。提高政府决策靶向性和质量,制订涉企政策必须听取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意见,意见听取和采纳情况作为上会讨论的前置条件。扩大重要决策草案意见征集的覆盖度,对于行政规范性文件等需公开征求意见的决策草案,除在政府网站公示外,还要通过 “一网通办”总门户、建议征集信箱、“随申办”移动端、政务新媒体等市民广泛使用的平台,收集社会公众对决策草案的意见建议,并在决策文件出台后的1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开前期意见的收集、采纳情况以及较为集中意见不予采纳的原因。强化决策审议过程公众参与,区政府年内邀请企业代表、市民代表等利益相关方代表列席决策会议不少于3次,具体议题原则上从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中选取,代表列席和意见发表采纳情况向社会公开。条件成熟的前提下 可以选取适当议题,对议题审议情况开展在线直播,提升工作影响面和传播度。
(三)办好政府开放活动。各单位 要结合 工作 实际,围绕 “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民生保障、公正监管、公共卫生安全等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领域,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政府开放活动。政府开放活动期间,要设置座谈或问卷调查等环节,主动听取参与代表对相关工作的意见建议。对于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吸纳,并作专项反馈。鼓励通过云直播、VR展示、流程演示等新颖形式开展政府开放活动,拓宽政府开放渠道,扩大活动展示面,让更多社会公众知晓了解、认同支持政府工作。按照市政府关于开展 “ 全市政府开放月 ”活动的总体部署,8月集中组织开展以公共管理机构、公共服务场所为主的线下系列主题开放活动。
四、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一)动态优化更新政务公开标准目录。持续对政务公 开全领域标准化规范化目录优化调整,特别是要加强对重点工作部分的公开事项的再梳理和再细化,确保标准目录对重点业务工作的全覆盖、无遗漏。强化公开事项和具体公开内容的联动展示,在区政府 门户网站醒目位置设置网页版标准目录入口,并通过超链接等方式,实现公开内容的一键查阅,便利公众通过标准目录进行公开信息的直接检索和查看,同步 探索标准目录和网站主动公开目录的直接对应和融合应用。
(二)强化标准化规范化成果创新性应用。各单位要 加强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成果研究和转化,围绕企业市民 “高效办成一件事”“清晰读懂一件事”,加快开发“政策服务包”“一件事导览”等集成式、主题式、场景式公开产品。加强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随申办”移动端等平台联动,强化政务数据分析和落地应用,丰富“扫码看”“掌上查”、政策服务信息差异化推送等公开形式和手段,提高公开的实用性和易用性。
(三)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向村居和公共企事业单 位延伸。加强政务公开与村(居)务公开在形式、内容、标准上的有效衔接,区民政局、政务公开办 要强化统筹指导,根据市级主管部门 出台 的 指导意见,指导各村(居)委会公开包括集体资产管理、财务收支、乡村振兴、为老服务、社会救助等内容的基层自治信息,全面推进本区村(居)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教育、卫生健康、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境保护、公共交通等行业 区级 主管部门和 区 国资委要按照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 上级 主管部门出台相应领域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规定后,明确 本系统范围内的适用主体清单,督促相关公共企事业单位研究制订具体实施细则,依法全面公开各类服务信息。
五、进一步优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一)细化深化卫生健康领域信息公开。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权威发布的疫情信息,及时开展宣传引导。持续推进 “一网通办”医疗机构线上服务专栏建设,动态更新各类就医服务类信息,集成公开互联网医院信息。完善医院、社区医疗点等线下信息公开渠道建设,优化信息查询、就医引导等服务,方便老年人群体日常就医。优化“962120”非紧急转运热线的服务预约功能推介,扩大公众知晓度。继续推进实施生活饮用水“扫码知卫生”项目。
(二)细化深化教育领域信息公开。继续优化细化各级 各类招生考试信息的公开,重点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实施细则、公办学校对口招生区域范围、民办学校招生计划、录取办法等信息的主动公开工作。强化中考改革政策的信息发布和配套措施的政策解读。继续规范教育培训机构信息公开行为,督促各机构在显著位置公布办学许可信息、法人登记信息、收退费制度等核心信息,健全完善 “白名单”管理制度。按照市级主管部门部署,配合 开展中小学信息公开事项梳理和公开标准目录编制试点工作。
(三)细化深化市场监管领域信息公开。严格落实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按照 “谁执法谁公示”的原则,明确公示内容的采集、传递、审核、发布职责,规范信息公示内容的标准、格式。及时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办事大厅公示栏、服务窗口等平台,向社会公开行政执法基本信息、结果信息。加强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信息发布工作。加大对联合执法、专项整治等工作开展情况的公开力度。继续强化 “双随机一公开”信息发布。
(四)细化深化生态环境领域信息公开。重点围绕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质量、海洋环境质量及辐射环境质量等内容,持续加大信息公开和解读力度,及时公开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信息。按时公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受理情况、拟审批公示、审批决定以及公开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信息,继续做好排污许可信息公开。加大生态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力度,集中公开 本区域 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和 “双随机”抽查信息,公开xx经济带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信息。公开《2021年 xxx区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名单》和《 2021年 xxx区 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督促企业主动公开环境信息。做好中央和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情况和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的公开工作。配合 开展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
(五)细化深化财政资金领域信息公开。深化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全面实行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实现全 区 各级 预算 单位全覆盖。扩大 单一来源采购项目公示范围,未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单一来源采购项目的有关信息也要向社会公示。加大预算绩效信息公开力度,按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推进财政政策绩效目标公开试点。区级层面选择 5个资金量较大、影响面较广、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由政策对应的牵头部门在公开财政专项资金信息时一并公开绩效 目标 情况。加大惠民惠农政策和资金发放信息公开力度,推动补贴信息公开向村居延伸。
(六)细化深化交通管理执法领域信息公开。加强轨道交通站点服务公开工作,便利公众出行。规范公交线路调整优化流程,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听取沿线居民意见,提高公众参与度,提升公交站点布局和线路设置的科学性和公众满意度。结合 “xx停车”APP的宣传推广,做好停车场(库)相关信息的公开、查询工作。对本 区域 机动车单向行驶、禁停路段、非机动车禁行区域等交通管制信息,实行底数管理,按照市级主管部门部署,定期以清单及地图标线形式,向社会公开并动态更新。加大对私划停车位、禁行线等非法交通标线行为的打击力度,及时公开清理和整治情况。加大网约车、外卖快递车辆的执法信息公示力度,按照市级主管部门部署,建立定期通报机制,探索按月将 本区域 违章高发行为和点位排行向社会公开的工作机制。扩大交管数据开放利用,提高交通引导和疏解能力。
(七)加大公共数据开放力度。围绕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针对交通物流、金融服务等领域开放数据共性诉求,引导水、电、气、交通、医疗等领域数据深度开放。按照市级主管部门要求,积极推进 数据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满足公共数据开发利用需求。
未涉及上述重点领域的 区 政府其他部门要结合本 单位 重点业务和重点工作,自行确定本 单位 公开重点领域,明确细化公开内容和要求,保障 公开任务落实。
六、进一步强化平台和渠道建设
(一)提升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线上公开主渠道建设 和管理水平。持续深化“ xxxx ”门户网站 “一区一网” 建设,不断推动政务公开、办事服务、政民互动等板块均衡、融合发展。完善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功能建设,实现网站运行情况统一监管、实时提醒。统一部署 区政府 网站智能检索、智能问答功能,打造标准统一、分布运营、内容丰富的政务知识库,实现一网通查、一网通答。强化面向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定人群的服务能力建设,着力提升政府网站无障碍水平。深入推进政务新媒体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主管主办责任,加强属地管理、行业管理,提升以 “ xx 发布 ”为龙头的政务新媒体矩阵运行水平。加强政务新媒体运营互动力和引导力能级建设,统筹做好信息发布的前置审核研判、后期评论收集和互动沟通,实现权威发布、引导预期、回应关切的综合效应。加大政务新媒体对政府公报、重要政策及解读材料等政府权威文本的推送和传播力度。
(二)强化政务公开专区等线下公开场所和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完善政务公开专区功能建设,充分将专区运营和企业市民办事需求相融合,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全过程公开,打造政务公开线下综合平台。专区在做好依申请接收、政府信息查阅、公报免费发放、政务公开意见收集反馈等常规服务保障外,还要提供重要政策现场集中解读、公众参与活动咨询报名、群众办事痛点堵点问题收集等服务。各单位 要强化政务公开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知识库建设,提高窗口对服务需求的响应和现场处理能力。对土地征收、旧区改造、义务入学、就诊就医、养老服务等面向特定区域和人群的公开事项,要通过公共查阅点、公告栏、电子信息屏等方式,进行定点、定向公开。
七、严格强化工作保障和监督
(一)健全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进一步完善主要领导 亲自主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政务公开主管部门(机构)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各单位 主要领导年内至少听取一次政务公开工作汇报,对政务公开的重点领域进行专题研究专门部署。各单位 要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将政务公开工作经费纳入本单位预算,确保 政务公开各项 工作顺利开展。
(二)提高业务培训实效。将《条例》和《规定》列入领导干部学法内容,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认识水平。开展政务公开通识培训,各单位 用两年时间对 本单位 工作人员轮训一次。各 单位 要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管理部门(机构)和业务部门(机构)的协调联动机制,将各项公开要求融入日常业务工作。
(三)强化激励问责和工作监督。完善通报制度,定期 通报 各单位政务公开 工作 推进情况。对政务公开工作推动有力、贡献突出的单位 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落实不到位、进度缓慢滞后 的单位,通报 存在问题 并 视情 约谈,督促工作整改提升,进一步落实 《条例》和《规定》 明确的 问责机制。完善主管部门考核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考核评估制,采用各单位自查、主管部门网上核查、其他牵头部门专项打分、第三方社会评议等方式开展综合评估,评估结果列入绩效考核体系,分值不低于 4分。一季度 向社会公开发布上政务公开考核结果,对工作表现优良的单位予以表扬。
第五篇: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贵港市金融稳定工作协调机制》的通知
贵 港 市 人 民 政 府
办 公 室 文 件
贵政办〔2008〕162号
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贵港市金融稳定工作协调机制》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相关单位:
为了加强我市金融稳定工作,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贵港市金融稳定工作协调机制》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五日 贵港市金融稳定工作协调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银监分局及各金融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工作沟通与协作,使各金融机构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各自专业和管理优势,更有效地防范和化解贵港市金融风险,保障经济和金融稳步协调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精神,结合贵港市实际,特制定本协调机制。
一、金融稳定组织机构及其工作职责
(一)成立以市政府统一领导,人民银行、银监分局与政策性银行、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农村信用联社和政府经济主管等部门参加的贵港市金融稳定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下简称协调领导小组)。
组 长:宾能松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徐联雄 市政府副秘书长
曾晓华 中国人民银行贵港市中心支行行长
禤 东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贵港监管分局局长
成 员: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公安局、中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工商行政管理局、统计局、国税局、地税局、中国人民银行贵港市中心支行、贵港银监分局、各金融机构负责人。
(二)协调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贯彻落实国务院及中国人民银行,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市政府等有关金融稳定的工作部署;
2.研究全市有关金融稳定的重大问题,制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促进全市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
3.搭建金融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规范信息披露制度,服务金融稳定工作协调联动;
4.协调各成员单位,处置辖内金融风险;
5.协调解决各成员单位在维护金融稳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6.其他需要协调领导小组研究解决的重大事项。
(三)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人民银行贵港市中心支行,由中国人民银行贵港市中心支行分管金融稳定业务的副行长担任主任,成员由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指定部门负责人组成,同时各成员单位明确一名办事人员作为联络员。
(四)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
1.贯彻落实协调领导小组各项工作安排,对成员单位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
2.研究起草金融稳定机制工作制度和工作计划,起草制定维护金融稳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经协调领导小组同意后组织实施;
3.研究建立金融稳定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协调领导小组成 3 员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
4.研究建立金融风险防范、预警和化解机制,组织有关部门解决金融稳定工作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和相关事项;
5.及时分析、监控与预警贵港市金融机构存在的风险,具体研究金融稳定工作并适时提出相关工作建议;
6.组织筹备领导小组会议,通报有关情况;
7.具体协调、指导辖内各县市区金融稳定工作;
8.承办协调领导小组安排的其他工作。
(五)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
1.人民银行加强同协调小组其他成员单位的协调配合,负责贵港市金融稳定工作的创建组织及深入开展,收集、发布金融稳定信息;
2.银行业监管部门负责通报银行业的监管政策、监管重点和银行业的风险情况;
3.其他金融部门定期报送经营状况及其各类涉及金融风险报告、信息等;政府经济主管部门结合各自工作职能,提供相关信息并就涉及金融稳定工作的政策、措施及突发情况等提供便捷的服务,充分发挥发改委、财政部门的综合规划职能,发挥公安司法部门的安全保卫和维护金融债权作用,发挥新闻媒体在金融改革、风险处置中的舆论导向作用。
二、贵港市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工作制度
(一)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制度
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由协调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协调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主要议题:
1.学习贯彻国家有关金融稳定工作的法规、政策,人民银行出台的货币信贷政策;
2.结合实际安排部署辖内金融稳定工作,定期分析、研究、通报金融稳定工作开展情况;
3.研究制定金融稳定的制度、办法、措施及其防范风险预案;
4.分析金融形势,排查金融风险隐患,提出可能波及社会稳定的金融隐患的意见,决策启动金融风险处置预案。
(二)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制度
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由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主持,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全体成员参加。
1.传达、部署、落实协调领导小组安排的工作、措施意见和重大事项;
2.沟通、交流成员单位的金融稳定工作信息和有关情况;
3.监测、分析金融风险动态,预测金融风险的发展趋势,并决定是否对有关机构做出预警提示。
(三)统一协调行动制度。金融稳定协调小组注重加强宏观调控和日常监管、掌握贵港市金融业整体运行情况,提高风险识别能力,综合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对金融业的影响。
1.各成员单位应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通力协作,尽职尽责地履行各自的化解和处置风险的义务;
2.建立重大金融事件快速上报制度。成员单位要对重大风险事件特别是金融机构对发生的金融诈骗、洗钱、盗窃、抢劫、涉枪、爆炸、绑架案件等事件要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快速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快速通报给各成员单位,采取措施避免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各类金融事件的发生;
3.协调领导小组建立处置金融风险的工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充分发挥风险处置合力作用;
4.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稳定工作协调机制的优势,增强各成员单位的服务意识,为金融稳定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5.做好债权维护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商讨维护金融企业债权的措施,一是做好不良贷款的消化、处置工作,司法部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提高金融案件的执结率,保护银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避免资产流失;二是要对失信企业实施制裁制度,对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企业,经协调领导小组研究后,对其进行曝光,由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对其实行联合制裁;
6.加强业务协调,重点加强对金融产品创新、跨市场风险和金融控股公司的监测和风险防范。
(四)建立金融知识宣传制度
开展金融宣传活动,普及金融知识。协调领导小组积极开展金融宣传活动,向社会广泛宣传合法合规的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普及金融法律法规知识,增强投资人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建设面向企业和个人,覆盖经济生活各方面的社会诚信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同时大力发展信用担保机构,扩大规模,提高经营管理和资金运作能力,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再担保机制;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的整体素质,为金融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五)督办制度
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和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决定事项的落实情况由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督办。
三、协调领导小组的工作目标
协调领导小组总的工作目标是防范金融风险和采取措施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贵港市金融稳定。
(一)辖区监测预警等风险防范以及风险处置到位,有防止突发性的支付风险以及连续不断发生的支付风险的能力。
(二)辖区金融机构资产质量高,经营管理好,没有系统性信贷风险和长期持续性亏损。
(三)金融秩序良好,金融机构合法合规经营。没有帐外经营、高息揽储、违章拆借;没有骗汇、逃汇等违法违规行为。
(四)辖区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健全,没有大案要案和重大 7 事故发生。
(五)社会信用环境良好,没有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
四、工作要求
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从维护金融稳定的大局出发,本着明确职责、协调联动、形成合力的原则,充分发挥本单位在维护金融稳定工作中的职能作用,沟通信息,协调工作,齐抓共管,共同完善金融稳定工作协调机制,切实维护好贵港市的金融秩序和金融稳定。
主题词: 金融
稳定
机制
通知
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年12月8日印发
(网络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