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村集体发展劳务经济系列典型经验材料
发展劳务经济加快致富步伐
**村是全县有名的涝区之一,人多地少(人均占有耕地5.2亩,且绝大多数为旱田),十年九涝,集体经济脆弱,百姓不富裕。针对实际情况村里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加快致富步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不放,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村里劳
务经济一年一个新台阶,2004年实现历史性突破,在全乡名列前茅,受到了县委和乡党委的表彰和奖励,支部书记**个人还获得了乡“劳务输出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5年再创历史新高,全村转移劳动力137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71.2%,占富余劳动力的107%,创收547万元,人均创收3988元,拉动人均增收1480元,占人均总收入的63.2%,并实现了用工单位、劳务人员和家属的“三满意”。劳务输出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连续两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劳务输出工作先进村。
——发展劳务经济就要领导重视,敢担风险
村里始终把抓好劳务输出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神圣使命,贯穿于经济工作实际,给予高度重视,切实摆上位置,村两委班子一如即往地真抓实管,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从而改变了过去群众对班子的不信任、干群关系紧张的被动局面,呈现出了群众主动找村里给联系活计的良好势头,这在过去是从来没有的。
刚开始时干部群众满足现状,因循守旧,怕担风险等现象普遍存在。面对这些不利因素,支部书记及时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深入到屯多次召开群众座谈会,搞好算帐对比,并请打工典型现身说法,以打工的典型事例让人们看到致富的希望,觉得有前途、有奔头,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体会到眼下唯有发展劳务经济才是最快捷、最有效的致富途径。达成共识后干部抓劳务输出自觉了,群众也投亲靠友纷纷找门路了,两委班子抓住机遇,通过搞好宣传发动,鼓励农民走出去、集体组织送出去、派出能人带出去等措施来加快劳务输出进程。
——发展劳务经济就要多动脑筋,找准定位。
村两委班子成员在发展劳务经济上动了许多脑筋,想了许多办法,切实找准突破口。一是辟建劳务基地,强化管理。采取依托能人搭桥、主动出击、鼓励农民外出创业等措施建成劳务基地16处。在建好基地的基础上,村里派村委会主任**和“一元钱”村官**,及委托能人**等人对基地加强管理,从而使无技能、无门路、岁数较大、头脑较差的农民60余人找到了活计,收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与此同时,搞好回访,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村里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村干部每年深入老基地进行回访,解决实际问题,稳定人心。并经请示乡党委,在人员较多、相对集中的天津葛沽和唐沽镇建立了两个党员活动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及时了解群众呼声,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由于党员发挥了主心骨作用,这些基地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全村依托基地外输劳动力810人,占输出劳动力总数的59.1%,创收308万元,占劳务总收入的75.1%。可见,有了基地和能人,广大劳务人员站稳了脚,有了底气,有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使劳务人员有目的流动,减少了盲目性。二是搞好技能培训,增强就业本领。随着劳务输出人员的增多,劳动力就业门槛逐渐升高,多数农民很难适应市场需求。针对这一突出问题,村里联系县职教中心、县劳转办等单位,有针对性的定期开展职业技能、维权等知识的培训。全村每年都培训三次以上,使广大务工人员基本培训一遍,使劳动力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走出后纷纷成为用工单位的“抢手货”、“香饽饽”同,时打造了诚实守信、质量过硬的特色劳务品牌,没有出现务工人员“反弹”现象,工资大幅度地提高,有的走出国门,挣到了“洋钱”。农民**对电焊技术有个“小半仙”之称,到大连京广建筑集团后,方知自己的这点技术只是皮毛,回来后参加了培训,再到工地时,成了技术骨干,他感动地说:如果不是村里组织培训,恐怕我早就被老板辞退了,也不能挣上“大钱”。这样的事例还很多,“先掌握一技之长,后走出去闯荡”这在广大务工人员中已形成共识。
——发展劳务经济就要以情感人,办好实事。
“在家千般好,出门事事难,生活困难多,挣钱没把握”,这是广大务工人员的感慨和共同问题,因此,唯有用真心搞好动员,用真情解决实际困难,用真招解除后顾之忧,才能确保广大外出人员走得放心,干得安心,用人单位用的舒心。几年来,村里一直主张多为外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一是实施了“绿色通道工程”。村里派专人协助农民工办理外出有效证件,以真情感动农民工。同时,还派人为农民工免费订外出车票,免费派车把农民工送到附近车站,仅此一项村里每年无偿垫付费用2000余元,累计垫付资金10000余元。二是实施了“暖人心工程”。其一,帮助农民转让土地、助耕或代耕。村里每年帮农民转移耕地1200余亩,实现了“一户走出
第二篇:村发展劳务经济经验发言材料
全县农村工作会议典型材料
发展劳务经济助推农民增收致富
满达乡朝鲜族村,有113户,347人,其中朝鲜族32户,86人。近年来,村改变了以往破旧面貌,百姓过上了好日子:一排排整齐漂亮的砖瓦房,条条硬化的村巷路,清一色的铁栅栏,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有线电视、程
控电话入户率达到了95%,村如此巨变,主要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得益于村两委班子积极发展“劳务经济”的结果。
村有2500亩耕地,人均不足7亩,农民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日子过得很艰难。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们经过认真研究,带领村民,独辟蹊径,做起了劳务输出的大文章。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利用民族优势,借助亲缘关系,跨出国门“淘金”。
朝鲜族村原来是外来鲜族聚集建立的村。多年来,由于鲜族村百姓人多地少,收入低,生活不富裕。几年来,借助国家政策,他们利用本村朝鲜族村民与韩国的民族关系,到韩国进行打工。目前,在原村主任、原村委委员的组织下,、等38人人到韩国务工,年收入折合人民币260余万元。在韩国务工大军的带动下,村又广开渠道,建立了日、俄等邻国劳务输出基地,先后又有、等4人到日本创业、打工。、2人到俄罗斯种菜、伐木,每人年收入在40万元人民币。走出国门,赚洋钱的村农民,境外劳务经济收入已达320余万元。
(二)依托劳务基地,省内外打工,挣钱兴家。通过县劳转部门提供就业信息,等66人常年在吉林、河北、北京等地做保安、司机等职业,工作稳定,年人均收入在1.5万元。到农忙季节,有50――70个村民,到周边村屯或农场进行短期打工,做杂活,每人增加收入3000――5000元。到农闲季节,又有30左右个村民,到县城、市地、省城等劳动密集型地域季节性务工,做服务员、装卸工、缝纫工、售货员、普工等,每人月增加收入1500――5000元。
(三)就地转移,择机创业,兴村富民。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农业未来经营的发展方向,剩余劳动力转移势在必行。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把劳务经济做强做大,村紧跟上级劳动力转移新政策,全面实施以剩余劳动力就业为目标,稳外输,扩内转,强创业,提素质的劳务经济多元化转型,积极引导村民就地转移、兴业创业。组织村留守人员以及妇女等100余人,通过到山上采集中草药、山野菜、食用菌等,实现转移创收35万元。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投入低、饲养周期短、效益好的大鹅、鸡、鸭、兔、羊等养殖项目,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22户,34人,实现畜牧业收入85万元。村里县内渔业和捕捞业4人,交通运输4人,建筑业45人,社会服务业20人,其他12人;食杂店、旅店、饭店等创业小老板达到7人,民营性山产品收购营销创业小企业4个,常年转移农民工16人,季节性用农民工100余人;多元化的劳务转移方式使全村本村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累计34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70万元左右。
(四)技能培训、岗位练兵,农民获得“一技之长”。实施技能化“练兵”,给市场“量身定做”人才。这是村人转移成功的肺腑之言。近年来,全村组织村民参加技能性培训186人,引导性培训220人。培训专业选择上,讲究以实用为原则。为扫清境外输出语言障碍,乡政府和村领导积极组织有外输愿望的村民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与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联系,特聘请专业韩语教师在村里授课,举办了由40余人参加,规范化的短期韩语速成培训班。为解决野菜加工的质量问题,吉源加工厂提前做好了员工的技术培训,从野菜的采集、筛选、切段、掐根、打岔、淹渍、晾晒、装箱、装袋等技术环节,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培训和现场操作。
(五)健全社会化服务,带动全村经济稳步提升。为保证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顺利开展,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村在抓好转移服务上下足了功夫。村里建立了资料齐全的村民档案及学员培训档案。,村里把国内外用工企业、劳务基地、服务站等机构发回的1500余条用工信息利用宣传单等方式进行宣传,帮助农民找转移的好去处。同时,做好外出务工人员家庭生产生活保障工作,从土地出租、子女上学、照顾老人等方面全方位做好服务工作,为外出务工人员排除后顾之忧。部分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使更多的人有了事做,创造了价值和收入,人与人之间关系不断和谐,相互协作帮忙的越来越多,全村人民走上了忙增收、忙致富的新时代。
目前,村外出务工人数已达到168人,占全村人口的48%,年收入达到430万元;就地转移创业人数(3个月以上)达到152人,年收入达到245万元,全村人均劳务收入1.94万元,村民发展劳务经济的热情越来越高。村农民工成功经验感染着许多还未从土地中走出去的农民朋友。一家出去,带动几户,几户务工,带动全村,朝鲜族村正在以劳务经济创造富裕美好的明天。
第三篇:衡南县发展绿色经济经验典型材料
倡导绿色生活 发展绿色产业
——衡南县推动循环经济建设经验典型材料
近年来,衡南县委、县政府通过开展绿色宣传、建设绿色项目、严格绿色执法,大力倡导绿色生活,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减排目标,为建设“碧水蓝天新衡南”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开展绿色宣传,树立绿色理念。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衡南县委、县政府把建设绿色衡南、生态衡南作为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具体实际行动,积极开展环保宣传工作。一是以专题宣传为契机,让绿色知识走进群众。我县始终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教育工作作为环保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重要内容,常抓不懈。每年,我们都采取集中宣传与常年宣传相结合的办法,借助“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9〃16”国际臭氧层保护日等环境保护重大节日,通过广播电视、横幅标语、流动宣传车、发放宣传资料、举办环保书画赛等多种形式,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进行了大张旗鼓地宣传。县环保局还创办了环保专刊《绿盾快讯》,大力宣扬国家环保政策,刊载全县环境保护工作动态,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环保,支持环保。该刊物的出版得到省、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群众的好评。二是以中心工作为抓手,让环保理念走进企业。我县紧紧围绕环境保护中心工作,积极主动地加强对企业的宣传。紧扣“三湘环保世纪行”、“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整治活动”、“清查放射源,让群众放心”等专项行动,重点面向企业,发动全县社会各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环境保护宣教活动。仅2009年,我县就制作了600多副永久性环保知识宣传栏和环保标语宣传牌发放到全县的骨干企业,在企业中形成人人讲环保,处处有环保的良好局面。三是以舆论宣传为导向,让环保工作深入人心。我县十分重视舆论宣传的引导作用,积极开展环保征文和环境信息报送工作。近年来,我县累计被省、市媒体刊登环保新闻稿件和有关论文数十篇,县委、县政府主办刊物还开辟了环保工作专栏。通过一系列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极大的提高了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热情,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贯彻落实环保法的自觉性,全民支持环保、爱护环保的氛围日益浓厚。
二、筑牢绿色防线,建设绿色项目。在项目建设上,我县在引进大项目、好项目的同时,十分重视绿色项目的引进,坚持守好环保“第一道门”,坚决将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垃圾工厂拒之门外。一是坚决将污染企业拒之门外。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环保审查把关的程序前移,规定建设项目在立项之前,都必须坚持先评价、后建设和环保“三同时”制度,确保县内各类建设项目都能按照环境影响审批要求,落实环保措施。这样既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污染企业拒之门外,又为大项目、好项目落户衡南打开了方便之门。近年来,我县审批或报批的13个工业建设项目,环评制度执行率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均为100%,其中否决2个不符合环保产业政策的项目,纠正1个选址不当的项目,为衡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守好了第一道防线。二是积极为优秀企业开辟“绿色通道”。针对一些项目因环评手续办理难而迟迟不能落户的问题,我们积极争取省、市上级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尽全力在项目环评手续办理上开辟“绿色通道”,让项目尽快落户衡南、开工投产。近年,我县到省局争取审批下来大的环评项目有洪鑫源矿业、湘浙水泥、海雁水泥、隆丰冶炼等;其中湘浙水泥项目,我们三次请市局领导到省局协调,最终为该项目取得环评审批文件。特别是今年,隆丰粗铅冶炼项目审批权已收归环保部。我们请市局主要领导和县政府领导一起到省厅有关部门汇报,最终搭上了省批的末班车,取得了环评审批文件。三是努力为安家企业做好跟踪服务。对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已建成投产或有投资意向的项目,县委、县政府积极主动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湖南旺华萤石矿业有限公司是我县的纳税大户,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两年企业效益不理想,而公司的尾砂库又被列入危险库。我们从大局着想,每年为该公司减征排污费20多万元,让公司腾出资金用于尾砂库建设,并在2009年通过省级验收。同样,为了让2007年因环保问题被关闭的衡阳隆丰冶炼化工有限公司起死回生,我们积极为其在省、市协调,争取了50万元的治污资金,并为其在银行贷款提供了详细的环评资料,支持该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将一转一吸成功改为二转二吸生产工艺,投产后,公司SO2回收率达98%以上,工业废水基本能做到循环利用。
三、严格绿色执法,保护绿色家园。环保执法的最终目的就是集中力量打击非法排污和违法排污行为,为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高科技含量的“绿色企业”腾出环境容量,拓宽发展空间。对此,我县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对不法排污企业从重从严予以打击,让违法排污企业在我县没有生存空间。一是以执法力度的大增加,让企业安心落户。我们按照既不失职不作为又不越权滥作为的工作原则,坚持“十不批”原则,既保证了企业的切身利益,又杜绝了个别工作人员的违纪违法行为。仅2009年,我县共审批项目总数91件,其中排污许可证82件,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登记9件,办结率为100%,没有发生一起违纪违法行为。近年来我们依法铲除了松江镇21家非法企业,配合相关部门打击了远景公司周边50多家非法小采选,捣毁了茅市镇4家非法炼油厂,关停了境内所有非法炼钒企业;2009年6月,依法关闭了泉溪镇2家造纸厂、1家电镀厂。通过从严执法,对违法排污行为起到了很好的警告作用,既确保了我县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又为引进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落户衡南腾出了环境容量。二是以执法水平的大提高,让企业真心配合。环保执法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行政性工作,在实际操作中要讲数据,要有理有据。近年来,我县以基础建设为抓手,以人才培养为助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100多万元用于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使我县环境监测站监察能力已得到大幅提升,同时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选送12人参加了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类培训,锻炼了一支能打仗、敢打硬仗的队伍,提高了环保执法水平。在具体执法中,我们以事实为依据,以环保法律法规为准绳,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让企业真心实意的配合环保工作。三是以执法理念的大更新,让企业放心发展。长期以来,环保执法监督以事后防范为主,以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为目的,致使许多执法人员走进了“要执法就不能搞服务,搞服务就不能抓执法”的误区。为此,我们借助每年“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百日环保法规宣传服务活动”等大型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环保法律法规宣传,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服务,变查处企业超标排放为帮助企业达标排放,让环保工作走进企业、走进车间、走进生产一线,让环保工作真正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这样,既纠正了工作人员的错误认识,又让企业看到环保执法不是简单的处罚,而是切实要纠正环境违法行为,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安全,达到了“企业受益、群众满意、环境改善、环保提高”的多赢效果。
第四篇:劳务经济带头人典型材料
劳务经济带头人典型材料
李才国,男,27岁,中专文化程度,板桥镇西柳村八社村民,全家5口人,家有耕地7亩。
2003年开始外出打工,在兰州从事土建,年收入35000多元,2004年又开始跟随个体老板从事建筑工作,年收入40000多元,经过2年多的工作,他积累了建筑工程的技巧,熟练程度逐步提高,2008年9月,他动员本村46名村民,和他一起从事工程建筑,年收入达10万多元,2009年在他的带动下,本村又有20多名村民跟随他从事渠系衬砌工程,年收入达到16万元。
经过几年的打工生活,李才国感慨的说,以前由于自己年龄小,见识少,思想不开放,对外出打工挣钱认识不够,在后来几年的打工生活中,他深深的感到,农村人多地少,收入少的现状要靠年轻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才能真正转变,这几年来,通过打工的收入,他增添了新家具,家庭生活条件也有了明显改善,还在他乡异地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另一半,并于去年成家。给外出务工者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2010年,他计划将继续动员更多的村民去新疆、兰州等地承包工程项目,增加经济收入,争取10年个人收入达到20万元。
西柳村团支部
2010年6月9日
第五篇:某镇发展劳务经济经验材料
重引导强服务发展劳务经济
树品牌固基地培育支柱产业
**镇位于**县东北部,全镇8个行政村,总人口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万人,农村实有劳动力1.2万人。2004年全镇转移劳动力51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2.5%;2005年转移劳动力631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2.2%,劳务收入3500万元,占全镇GDp的28%,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1%以上。
一、抓劳务输出工作的主要方法
1、加强引导,转变观念。在贫困的半山区农民心中,“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等陈旧观念根深蒂固,许多农民宁肯死守自己的1亩3分薄地过苦日子,也不愿挪动一步出门挣钱。“等、靠、要”思想十分严重,祖祖辈辈对生活质量要求很低,认为:有饭吃、能填饱肚子就行;有衣穿、能遮身去寒就行;有房住、能避风挡雨就行。农民这些保守观念、低追求致使我镇劳务输出起步难,发展更难。镇里1999年与烟台签订了300人的用工合同,经多方动员,只有116人报名前往。针对这种实际情况,镇党委、政府迅速在全镇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走出农村,学会赚钱”活动,号召农民外出务工,挣钱致富。镇上为劳务输出的典型示范户命名授牌,披红戴花,在全镇干部群众中营造了一种“务工致富光荣”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风气。观念更新,万两黄金。从此,封闭落后的双岔河人开始走出乡村,闯荡世界,从开始转移几百人发展到现在的每年转移5000多人。这些人上省城、进京城、下闽粤、闯关东,活跃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几年来从外地挣回大量现金,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奠定了雄厚的资金基础。
近年来,尝到了务工致富甜头的**人已经由过去被动的“要我出去”转变为自发的、主动的“我要出去”,逐步形成了一种气候。为了保持这种良好势头,进一步把我镇的劳务输出产业做大做强,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了对劳务输出工作的宣传力度,县电视台多次对我镇劳务输出工作进行专题报道,镇主要领导组织人员,深入到北京、山东、天津等地用工单位考察回访,精心制作了《离开土地挣钱去》、《创业者的足迹》等多部电视专题片,编印了《**外出务工创业者典型事迹简介》等宣传材料。各村两委班子也非常重视劳务输出,他们利用广播、黑板报、刷写标语、请务工能人现身说法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劳务输出的重要意义、典型经验和相关知识,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动员和激励更多的人外出创业,积累资本,建设家乡。
2、精心组织,优化服务。抓劳务输出工作初期,农民普遍存在思想顾虑,担心没路费,走不出去怎么办;没目标,找不到活干怎么办;没保障,老板不付工钱怎么办;没依靠,家中责任田和老人孩子怎么办等问题。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实际困难,镇党委、镇政府及时转变工作作风,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保证务工人员出得去,回得来,赚到钱。一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外出务工。镇里制定了外出务工人员“三优先”的激励政策:凡是外出务工人员所需的身份证、边防证、生育证、未婚证等各种证件均实行优先办理;外出务工人员无路费的,由民政、信用社从小额信贷和支农资金中优先安排,特困人员外出路费由镇政府解决;每年春运期间,优先安排车辆把务工人员接回家中或送到务工所在地。二是准确把握劳务市场动态,建立劳务信息服务网络。镇劳转办多方收集全国各地劳动用工信息,选择适合我镇劳动力特点的信息向群众发布;定期派专人到重点地区考察劳务市场,签定用工合同;加强与办厂、开矿和在外经商能人的联系,把准确的用工信息、劳务报酬情况收集起来,向群众宣传,从而避免了盲目外出,枉花路费,甚至上当受骗的不良后果。镇劳转办配备精干的工作人员加强了与外地信誉良好的用工单位的沟通,与一些大企业、大厂矿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劳动用工关系,使全镇农村劳动力有了稳妥的输出渠道。三是建立包村干部与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家属联系卡制度,切实解除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各村包村干部将外出务工人员务工地点、联系方式一一登记造册,务工人员家中子女上学、老人生病等均由包村干部和村干部帮助处理,有力地促进了务工人员在外安心工作,大胆创业。四是全力维护务工人员合法权益。镇劳转办组织编写了《**外出务工者实用手册》,摘录了务工常识、人身安全、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劳动法规等与务工人员密切相关的内容,免费发放到每一个务工人员手中。对外出务工人员发生的劳资纠纷、伤亡事故,有关村、劳转办和司法部门会及时派出工作人员前往处理,依法保障务工人员的利益。近几年全镇协助处理各种劳动事故、纠纷140多起,为务工人员挽回工资、医疗费、赔偿费等40多万元。五是加强劳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劳动技能和整体素质。为了适应劳务市场对劳动力的新需求,全镇2005年对农民引导性培训10次,累计500多人,技能性培训7次,累计400余人,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各类技术人才100多人,有力地改善了**劳动力的素质和结构。六是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乡里配备了电脑等多种现代化办公设备,改善了办公条件,提高了服务质量。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劳转办深入开展了创建“三优一满意”文明窗口活动,推行人性化服务、主动上门服务等便民措施,为外出务工分忧解难。
3、树立典型,打造品牌。多年来,**务工人员东至绥芬河,西至内蒙古,北至黑河,南至广东,在全国各地劳务市场树立起了**人吃苦耐劳、勤奋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形象,有了知名度,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同时,一部分劳务人员经过诚实劳动和艰苦创业,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使之从昔日不名一文的庄稼汉,变成了今天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员;从往日听命于别人的打工仔,变成了今朝主宰自己命运的阔老板。
4、健全机制,齐抓共管。为了确保劳务输出工作的有序开展,镇党委、政府从加强领导,完善措施入手,不断健全劳务输出产业运作机制。一是成立了劳务输出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主抓,业务部门具体负责,其他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同时还在各村设立了劳务输出办公室,在每个屯设立了一名劳务输出信息员,从而形成了镇、村、屯三级联动的劳务输出组织网络。二是研究制定了《关于切实做好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的实施意见》、《**劳务输出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劳务输出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提出了全镇劳务输出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工作任务、具体措施、奖惩办法等一系列要求和规定,明确了镇、村的工作职责,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由镇党委发起,劳转办组织成立了**劳务输出协会。主要在劳务输出组织、宣传、培训、基地建设、维权等方面发挥协调和服务作用,从前一阶段的运行情况来看,该协会的职能得到了发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四是认真做好劳动力资源的动态管理工作,劳转办下发了《关于建立劳务输出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确立了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四种报表形式,并将报表情况纳入考核中,保证其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便于全面掌握全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也为上级的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5、全力以赴,建立基地。“两头建基地、中间抓联系”是使劳务输出规模化的必然途径。在输出基地的建设上,近年来我们确定了劳动力相对集中、基础工作较好、有培训条件的天津、河北三河、山东烟台等为第一批劳务输出基地,并建立了劳务输出联系点,由镇劳转办指导其开展劳动力资源调查登记、劳动力培训、劳务输出规范化服务等各项工作。并计划在未来的两年时间里再建10至15个劳务输出基地。对于工作开展较好、成绩突出的将申报劳务输出示范基地。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积极与输入地的用工单位联系,推介本地务工人员,建立用工关系,全力打造,精心运作,目前已初具规模。据统计,我镇在河北三河建筑基地的务工者达500余人,在山东烟台劳务基地的民工有400余人,在天津静海养殖业基地的达200多人。
为了稳固劳务输入基地,镇党委、政府的领导经常深入到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和用人单位调查了解情况,与当地政府、公安、劳动等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各方面关系,帮助民工解决具体问题。05年三月,镇政府又派出一名副镇长,带领公安、劳转办等部门的负责人奔赴山东省烟台市及周边县区,就劳务输入基地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协调。
二、抓劳务输出工作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应
一是农民收入显著增加。**镇开展劳务输出工作几年来,共输出劳务人员15000人次,实现务工经济收入1.2亿元,是我镇近3年来全镇GDp的总和,仅劳务一项全镇近3年来人均增收5357元,人均年增收1785.7元。许多农民通过外出务工脱了贫,致了富,发了财,“一年土,二年洋,三年盖起砖瓦房”是对他们的真实写照。
二是思想观念产生良性互动。许多外出务工人员通过在外打工,目睹了外边五彩缤纷的世界,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把外边的思想观念、管理方式、知识信息带回了家乡,促进了当地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同时也看到了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山区在发展上的巨大差距,增强了加快自我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三是促进了小城镇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务工人员致富后,积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纷纷在集镇建房办厂。据统计,全镇农村新建房屋中,有60%属于外出打工挣的钱;购买电脑、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庭大型消费品中,50%的资金来源于外出务工挣的钱。
四是能够积累资金,建设家乡。许多务工人员通过外出打工,不但实现了脱贫,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而且学会了外地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投资理念,积极回乡创业,回报家乡。**村**,把外出务工挣回的100多万元,投资建立了**生猪养殖基地。据了解,近两年外出务工者回镇办厂兴业累计投资达500多万元,极大地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是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稳定。农民外出务工的可观收入也影响和带动了农村青年和下岗职工转变就业观念,逐步摒弃了单纯依赖招工分配的传统就业观念。相继有1000多名农村青年和下岗失业人员加入到劳务输出行列中,他们在实现自我就业、缓解政府就业压力的同时,也为全镇的劳务输出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抓劳务输出工作的几点体会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镇的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这些年探索和实践中,我们有这样几点深切的体会。
一是必须把劳务输出真正作为一项产业来抓。劳务输出产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光凭热情是不够的,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掌握市场动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科学规划,循序渐进,统筹安排,规范运作。要具有战略眼光和超前思维,正确处理好规模与效益、数量与质量、长期与短期的关系,才能在产业化的道路上前进。
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前些年,由于农民盲目外出,追求高工资的岗位,忽视人身安全,各种不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一度给我镇的劳务输出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把维护务工者的合法权益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宣传、协调和监督工作,确保每个务工者都能高高兴兴出去、平平安安回来,从而使我镇劳务输出工作重新焕发了生机。
三是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发展劳务输出产业中,最能体现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无论是镇、村都要充分认识劳务输出对于破解贫困农民增收难题、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重大意义,围绕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各级干部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地抓好劳务输出的各项工作,切实把这一富民强镇的产业做大做强。
四是劳务输出工作离不开上级的关心和支持。这些年来,市、县对我镇的劳务输出工作十分重视,各级领导经常来我镇检查指导工作,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有关部门也从资金、信息、业务等方面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帮助,正是在大家的鼓励和支持下,我镇的劳务输出产业才有今天的可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