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言学流派总结
Theories and Schools of Modern Linguistics
Part One: Ferdinand de Saussure:
1.Nature of the linguistic sign: linguistic unit is a sign.It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he two(a concept and a sound-image)that makes up the whole of the linguistic sign.Signified(the matter)and signifier(the sound im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nguistic sign:
1.The bond between the signifier and the signified is arbitrary.2.The linear nature of the signifier: the signifier is auditory and therefore is unfolded
solely in time.As a result of this, the signifier represents a time span and the span is measurable in one single dimension, the dimension of time.2.Langue and parole
3.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studies
Part Two: The Prague School:
V.Mathesius:
The main emphasis of the Prague School theory is on the analysis of language as a system of functionally related units, an emphasis which shows Saussurean influence.The emphasis has led to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phonetic and phonological analysis of sounds and the analysis of phonemes into distinctive features.Phonological oppositions
Influential scholar Trubetzkoy
principles of phonology
For each abstract sound there is a range than a point in which speakers are allowed to make the actual realization of it different from every other Realization by themselves and also distinct from every other realization by other people.A phoneme can be defined as the sumof these differentiating functions.It has three characteristics:
1.It has discriminative power
2.It can not be analysed into smaller distinctive segments
3.It can only be determinedby distinctive features.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FSP)
FSP is a theory of linguistic analysis which refers to an analysis of utterances or texts in terms of the information they contain.(a theory that refers to a linguistic analysis of utterances in terms of the information they contain.)The principle is that the role of each utterance part is evaluated for its semantic contribution to the whole.From a functional point of view, some linguists believed that a sentence contains a point of departure and a goal of discourse.The point of departure is equally present to the speaker and to the hearer which it is their rallying point, the ground on which they meet.This is called the Theme.The goal of discourse presents the very information that is to be imparted to the hearer.This is called the Rheme.It is believed that the movement from the Theme to the Rheme revealsthe movement of the mind itself.Language may use different syntactic structures, but the order of ideas remains basically the same.Based on these observations, they created the notion of FSP to
describe how information is distributed in sentences.FSP deals particularly with the effect of the distribution of known information and new information in discourse.The known information refers to information that is not new to the reader or hearer, and the new information is what is to be transmitted to the reader or hearer.Sally stands on the table.(1)
On the table stands Sally.(2)
Sally is the grammatical subject in both sentences, but Sally is the Theme in(1)and the Rheme in(2).We can approach a sentence at three levels and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Grammatical Sentence Pattern(subject-berb-object), theSemantic Sentence Pattern(agent-action-goal)and the Communicative Sentence Pattern(theme-transition-rheme).This shows that there is a distinction between sentence and utterance.CD: J.Firbas developed the notion of communicative dynamism.It i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is not a static but a dynamic phenomenon.CD is meant to measure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an element carries in a sentence.Eg: He was angry
He carries the lowest degree of CD, angry carries the highest degree, and was will rank between them.Normally the subject carries a lower degree of CD than the verb and the object or adverbial.This is because a known or unknown agent appears to be communicatively less important than an unknown action expressed by the finite verb, an unknown goal expressed by the object or by the adverbial element.Part Three: American structuralism
Boas/ SPIE/ Bloomfield/Fries/Chomsky
1.Structural grammar: one point is that the grammatical categories should be defined in terms of distribution.The units of the analysis are defined internally in relation to each other.The other point is that the sentence is seen as a sequence of immediate constituents.IC analysis: it helps to account for the ambiguities of some structures, because IC analysis not only shows sequential relations but also hierarchical relations.2.Behaviorist psychology in structuralism(Bloomfield and B.F Skinner)
1)Behaviourist holds that human beings cannot know anything they have not experienced.2)Human learn language through “stimulus-response” manner.Black box theory: put forward by Skinner.The basic position of radical behaviourism is that since we cannot observe the internal states, we cannot know anything about them.Any statements we make about internal states or processes are necessarily meaningless.Each organism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Black box that cannot be opened for observation.The only meaningful statements one can make about the organism concern what goes into it(stimuli)and what comes out of it.(response)
3)A comparison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structural grammars
Traditional grammar
Structural grammar
Part Four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
1)The development of Chomsky’s TG Grammar: five stages.The Classical Theory aims to make linguistics a science.The Standard Theory deals with how semantics should be studied in a linguistics theory.The Extended Standard focuses discussion on language universals and universal grammar.The Revised Extended Standard Theory focuses discussion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The latest is the Minimalist Program, a further revision of the previous theory.The development of TG Grammar can be regarded as a process of constantly minimalising theories and controlling the generative powers.Although TG Grammar has involved putting forward, revising, and canceling of many specific rules, hypotheses, mechanisms, and theoretical models, its aims and purposes have been consistent to explore the nature, origin and uses of human knowledge on language.2)Chomsky’s innateness hypothesis: Chomsky believes that children comes into the world with specific innate endowment, not only with general tendencies or potentialities, but also with knowledge of the nature of the world, and specifically with knowledge of the nature of language.is strongly against Bloomfield’s behaviorist psychology and empiricism and adopts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rationalism.Chomsky’s innateness hypothesis is baded on his observations that some important facts can never be otherwise explained adequately.First, children learn their native language very fast and with little effort.Second, there are other facts that are puzzling if language is not innate.Third, the child learns the total grammar of the language during a limited period of time, from limited exposure to speech.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Chomsky believes that language is somewhat innate, and that children are born with what he calls a LAD, which is a unique kind of knowledge that fits them for language learning.He argues the child comes into the world with specific innate endowment, not only with general tendencies or potentialities, but also with knowledge of the nature of the world, and specifically with knowledge of the nature of language.According to this view, children are born with knowledge of the basic grammatical relations and categories, and this knowledge is universal.The categories and relations exist in all human languages and all human infants are born with knowledge of them.According to him, the study of language, or 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 can throw some light on the nature of the human mind.LAD probably consists of three elements: a hypothesis-maker, linguistic universal, and an evaluation procedure.3)TG Grammar: the starting point of Chomsky’s TG Grammar is his innateness hypothesis, based on his observations that some important facts can never be otherwise explained adequately.Chomsky’s TG Grammar has the following features.First, Chomsky defines language as a set of rules or principles.Second, Chomsky believes that the aim of linguistics is to produce a generative grammar which captures the tacit knowledge of the native speaker of his language.This concerns the question of learning theory and the question of linguistic universals.Third, Chomsky and his followers are interested in any data that can reveal the native speaker’s tacit knowledge.They seldom use what native speakers actually say;they rely on their own intuition.Fourth, Chomsky’s methodology is hypothesis-deductive, which operates at two levels:(a)the linguist formulates a hypothesis about language structure-a general linguistic theory;this is tested by grammars for particular languages, and(b)each such grammar is a hypothesis o the general linguistic theory.Finally Chomsky follows rationalism in philosophy and mentalist in psychology.London School:
Lay stress o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and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contexts of situation and the system aspect of language.It is these features that have make this school of thought known as systemic linguistics and functional linguistics.Malinowski’s theory of meaning: the meaning of an utterance does not come from the ideas of the words comprising it but from its relation to the situational context in which the utterance occurs.Malinowski distinguishes three types of context of situation:1)situations in which speech interrelates with bodily activity;2)narrative situations 3)situations in which speech is used to fill a speech vaccum—phatic cmmunion
Firth’s theory of meaning: meaning is use.He defines meaning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 element at any level and its context on that level.(Malinowski distinguished three types of context of situation: situations in which speech interrelates with bodily activity, narrative situation, and phatic situations
Firth defined the context of situation as including the entire cultural setting of speech and the personal history of the participants rather than as simply the context of human activity going on at the moment.)
Halliday’s systemic grammar: 1)i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ociological aspects of language;2)it views language as a form of doing rather than as a form of knowing.3)it explains a number of aspects of language in terms of clines.4)It has as its central category the category of the system.In systemic grammar, the notion of system is make a central explanatory principle, the whole of language being conceived as a “system of systems.”
Halliday’s functional grammar: language is what it is because it has to serve certain functions.Social demands on language have helped to shape its structure.Three macrofunctions by Halliday:
1)The ideational function(意念功能): to convey new information, to communicate a
content that is unknown to the hearer.It is a meaning potential.2)The interpers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
It embodies all uses of language to express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This function is realized by mood and modality.3)The textual function(语篇功能): it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language has mechanisms to make any stretch of spoken or written discourse into a coherent and unified text and make a living message different from a random list of sentences.The relation: systemic grammar aims to explain the internal relations in language as a system network, or meaning potential.While functional grammar aims to reveal that language is a means of social interaction.
第二篇:文化语言学简介及三大流派
一 什么是文化语言学
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曾给文化下过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个人所获 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这个定义强调的精神方面的文化,是一般文化人类学家所持的观点。当代美国人类学家艾尔弗克罗伯也认为,文化包括各种外显的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其核心是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
中国当代学者大多采纳《辞海》对文化的定义:“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化语言学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化。
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存在形式和演变怎样产生影响的一个语言学分支学科。
二 文化语言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1)文化语言学与结构语言学的关系
世界语言学的主流学派——结构语言学有着明显的不同。
结构语言学所依据的是符号学理论,它把语言看做是一种以声音为载体的符号系统,所关注的是语言符号系统的音义结合规律、组合与类聚规律。它以语言本身为研究对象,强调语言对象的纯洁性。它所提出的与历时相对的共时观、与言语相对的语言观,都是为了保证对象的纯洁性。
而文化语言学与结构语言学显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语言研究。它与结构语言学的关系如何取决于它本身采取的是何种研究模式。如果文化语言学采取的是交叉学科的定位,从事的是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映照式的研究,那么它与结构语言学就是互补的关系。结构语言学是对语言本体的研究,文化语言学是对语言的应用性研究;结构语言学是主流研究,文化语言学是从属式的边缘性研究。如果文化语言学采取的是语言本体研究的定位,从事的是站在文化的背景下对语言的人文性进行挖掘,并由此来观照语言状态与规律上的表现,那么它与结构语言学就是以两种不同研究范式对语言本体进行研究的学科。
(2)文化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的关系
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这两个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都强调语言与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都关注着语言与人和社会的互动关系,但它们之间仍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取向性。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在社会中的存在状况,主要关注的是社会现象中与人有密切关系的地域、职业、行业、性别、年龄、性格等因素;文化语言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在民族文化中的存在状态,它主要关注观念、信仰、道德、习俗、意识、思维等因素。
社会语言学更多关注的是现实性;文化语言学更多关注的是历史传承性。社会语言学关注语言使用、语言变异的研究;文化语言学则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语言结构文化背景的阐释上,同时也关注在文化背景下来考察语言的静态结构。社会语言学非常重视语言规划、语言政策的研究;文化语言学较少展开这样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社会语言学强调语言的描写与测量,运用实验与计量的方法,已形成了一套形式化、比较完整的操作系统;文化语言学则主要是用阐释的方法,更多依靠的是研究者本人的预感和历史纵深感。
(3)文化语言学与人类语言学的关系
文化语言学与人类语言学两个学科的关系非常紧密,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人身上,文化语言学对西方人类语言学的理论、方法、成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继承。它们存的不同之处在于:
人类语言学的基本特征是:以活的语言为对象,以了解语言的现状为目的,以实地考察为主要方法。
而文化语言学除了活的语言外,还关注语言的历史、语言的书面形态;除了了解语言的现状外,还希望了解语言现状背后的原因;除了实地考察方法外,还使用了许多其他的方法。
(4)文化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关系
文化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这两个学科都不满足于把语言看作是一个静态的、封闭的、纯指意性的符号物,而是致力于探讨语言背后的东西,并把这一探求对象与人、与语言的生存环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两个学科的不同在于:
①观察语言的角度不同。文化语言学从文化的角度入手,人和社会在这里都是以虚化了的文化出现,文化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所不在,并在不知不觉中规约着人们的东西。而认知语言学是完全从人的心理认知活动来观察语言。
②依据的理论不同。文化语言学是语言学与文化学结合的产物,而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与心理学结合的产物。
③源起与发展轨迹不同。文化语言学着重对语言认识世界的模式与特征进行描述,而认知语言学则深入到了认识的形成过程。文化语言学是一门可以广泛运用于众多人文学科的交叉学科,而认知语言学则是以语言内部,特别是语义为主要关注对象的语言本体学科。
三 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兴起、原因及特点
中国文化语言学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并产生广泛影响的一种探求汉语文化特征、汉语与汉民族文化密切关系的新的语言学流派。
文化语言学的开山之作, 是20世纪50年代由北京大学出版部出版的罗常培著《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 1989 年重版)。在以准确的语言描写为最高学术、纯语言描写的结构派为学术主流的背景下,罗常培语言与文化的研究上为后人开启了先河,被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中国文化语言学派尊为开山鼻祖。
陈建民与198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开设了“文化语言学”课程。
游汝杰、周振鹤在《方言与中国文化》(1985)一文中首次提出应该建立中国文化语言学。
历史原因
主要有以下四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一)对中国现代语言学纯形式严峻的强烈反思
(二)对汉语研究的新角度切入
(三)大陆“文化热”的影响
(四)西方人文理论的影响 如:德国的洪堡特,美国的鲍厄斯、萨丕尔、沃尔夫、拉波夫,法国的梅耶,英国的帕默尔,波兰的马林诺夫斯基等
理论特点:
(一)由对语言动态变化的研究转向对语言静态结构的研究
(二)由对社会、历史、经济、政治等表层文化的关注转向对思维、观念、认知、精神等深层文化的全面追求
(三)文化学方法由辅助之用变为全面运用的研究方法
(四)人文性研究由遭到冷遇到以文化认同为最高学术准则的人文追求
(五)由信奉社会学说转而为对中国古代语言研究传统与文化学理论的全面继承与吸收
四 中国文化语言学的三个流派
20世纪80年代刊登在《语言导报》上的三篇论文,即:陈建民《文化语言学说略》,1987年第6期;游汝杰《语言学与文化学》,1987年第5—7期;申小龙《二十世纪中国语言学的历史转折》,1987年第7期。
此三篇论文反映出对文化语言学的三种不同主张,这三种主张后来成为成为文化语言学的三种流派:文化参照派、文化认同派、社会学派。
这三个学派有着许多共同的学术主张,如认为语言研究必须要与它的人文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对几乎全盘接受西方语言学理论,特别是结构主义语言学规范的中国现代语言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主张要建立独立的文化语言学学科,要进行学科的理论建构和具体语言事实的描写与阐释工作,注重语言的个性研究,注重语言的功能研究,等等。
但这些学派之间又有着不同的追求与定位,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问题上: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如何看待语言的人文属性;怎样评价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历史;文化语言学的学科性质如何。
文化参照派
首次倡导建立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学者游汝杰,是文化参照派的代表人物。
这一派学者认为:要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中考察中国语言的特点,从而建立能够较好地解释中国语言事实的理论。要把语言学与其它的人文学科结合起来研究,这样既可以由语言来观察文化,也可以从文化的背景下来研究语言。作为最早的文化语言学概论性著作之一的《文化语言学》(邢福义主编),就是以“语言——文化的符号”和“文化——语言的管轨”作为全书上下两编的名称。
持参照派观点的人数最多,成果也最多。他们从事了大量的具体语言文化现象的研究,对其他不同的语言研究范围持比较宽容的态度,这种研究构成了文化语言学研究的主体。
文化认同派
文化认同派的代表人物是申小龙。这一派学者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看法与个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结晶。语言是人类看待世界的一种样式,不同的语言反映出不同民族看待世界的不同样式。要从事语言研究,必须与语言文化精神取得高度的一致。要研究汉语,就要在汉语与民族文化之间找到共同性。
语言有着多重属性,但本质属性是人文性。
文化语言学与以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为理论指导的描写型的语言学是完全不同质的学科。文化语言学所要研究的是语言的本体,它是关于语言本体的学科。中国文化语言学才是唯一符合汉语实际的语言学学科。
社会学派
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陈建民。这个学派的观点是:
①文化的创造往往离不开语言,语言的变化和发展也离不开文化。
②文化语言学要重视语言交际价值的研究,语言的本质属性是交际性。文化语言学应重视研究语言的变异,重视从动态的角度来观察语言。
③结构主义语言学属于描写型的研究,文化语言学属于阐释性的研究。文化语言学并不是一概否定结构语言学的作用,也不是一概反对描写,结构的描写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要强化语言研究的人文性,要与社会文化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④文化语言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三个学派之间的分歧逐渐淡化。原因是:
首先,文化语言学本身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影响体,又是文化的结晶;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既会体现在演变、使用上,也会体现在语言的结构、形式、生成上,这样的事实在语言系统中大量存在。这些事实就从根本取消了不同学派以对立状态存在的客观基础。
其次,语言与文化的相互依存性已广为人们所接受,即使是结构语言学也承认这一点。更重要的是人们认识到语言是有着多重属性、极其复杂的事物,人文性是语言非常重要的一种属性,漠视它显然是不对的,但它也只是语言多重属性之一,对它的研究不能取代对语言其它属性的研究,文化语言学也不能取代其它范畴的语言研究。
再次,非常重要的是,参照派与认同派都认识到了在对方的理论与主张中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在文化语言学的后期研究中,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文化语言学的研究与周围的人文学科有着愈来愈多的相互参照借鉴的价值,同时,作为语言学下的一个分支学科,人们的目光更多的集中在语言本身。各具特色的文化语言学流派,都为丰富发展文化语言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文化语言学的发展,也为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文化语言学补充说明
80年代,络绎有语言学者踏上这条道路,中国的文化语言学之路由此而生机蓬勃起来。在1985年第三期《复旦学报》上的《方言与中国文化》一文中,方言学者游汝杰首次提出了建立文化语言学的设想。出于革新语言学的目的,作者自觉地选择了这条语言与文化研究的道路,“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中考察中国语言的特点,从而建立能够较好地解释中国语言事实的理论。”“把语言学和别的学科结合起来研究,从而彻底改变语言学„不食人间烟火‟的现状。”(游汝杰《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他与历史地理学者周振鹤合作,于1984—1986年间联名发表了五篇论文和一部专著《方言与中国文化》,对文化语言学的创立和后来形成的研究热潮起到了感召和推动作用。80年代中期,面对中国语言学发展举步维艰的困窘,在学术界“文化热”潮流的推动下,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开始了对《马氏文通》以来的中国现代语言学传统的深刻反思,寻觅着新的语言学道路,由此投身到了文化语言学的旗号之下。其间,文化语言学由于陈建民和申小龙的加入既显示了声势和实力,也由此形成了流派的特色和分歧(戴昭铭《中国文化语言学辞典·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陈建民的研究多少循着社会语言学的路子。1987年发表的《文化语言学说略》初步提出了他对文化语言学的构想,而1989年出版的《语言文化社会新探》则集中反映了他的文化语言学观,表现出中国文化语言学研究的另一个走向。他注重语言的交际价值和变异形式,认为从结构语言学到文化语言学的诞生,标志着从语言结构系统的研究到语言应用的研究,从单一学科到综合学科的发展,从小语言学到大语言学的过渡。申小龙于1986年发表了《语言研究的文化方法》,其文化语言之路正式起步之后,亦独树一帜,并带来了一定的轰动效应。他认为中国文化语言学是历史性的反拨,反对朱晓农等人的驳难,坚持认为汉语的“人文性”与西方语言研究的“科学主义”相对立。从哲学和文化的视点,指出中国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应以语言的文化功能为对象,使汉语研究回归汉语本体,建立起真正符合汉语特性的语言学。他的理论带来了文化语言学的冲击波,人文学者一时贬褒不一。
80年代后的文化语言学已不复是一种美丽而苍白的学术姿态,而是一条充满热情与信念的大道。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文化语言学已然经历了十余载的旅程,在学者们不倦的跋涉中,结出了新的硕果,开拓了新的天地。
第三篇:英语语言学总结
1.The fact that there is no logcial or intrinsic connection between a sound and a meaning is called what design feature of language?(Arbitrariness)
2.The actual use of language knowledge is called what by Chomsky?Performance
3.Any syllable can not be exempted from a what?
vowel
4.Free morphemes have two types, what are they?
Lexical morphemes and functional morphemes
5.Which two consonants are liquids?
[l][r]
6.Which vowel is rounded and open?
[o]
7.What is formalism in linguistics?
Formalism or formal linguisitics is the study of the abstract forms of languige and the internal relations.8.What is a minimal pair?
Pairs of words which differ from each other only by one sound.9.What is a bound morpheme?
Some morphemes cannot normally stand alone, but function only as parts of words.10.What is langue?
Langue refers to the abstract linguistic system shared by all the members of a speech community.11.Describe the sound features:
[g]:stop, velar
[m]:bilabial, nasal
[w]:bilabial,glide
[^]:central, unrounded, semi-open
[f]:labiodental, liquid, fricative
1.The study about the meanings is which branch of linguistics? Smantics
2.Suprasemental features include four, name two.Stress and intonation
3.Sounds that are produced with no obstruction of airstream are called what?
Voiceless sounds
4.Language is used to build or maintain social contact reflects which function?
Phatic function/communion
5.Name the two affricates.6.Which vowel is close, front and long?
[i:]
7.What is phonetics?
Phonetics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speech sounds.8.What is allomorph?
An allomorph is a member of a set of morphs which represent the same morpheme.9.What is competence?
10.What is a derivation morpheme?
Derivation morphemes are used to make new words in the language and are often used to make words of a different grammatical category from the stem.11.Describe the sound features:
[b]:bilabial, stop
[k]:velar,stop
[f]:labiodental, fricative
[∫]:palatal, fricative
[a:]unrounded, back, long, open
1.The fact that man does not have a total physical involvement in the act of communication reflects what design feature of language?
Specialization
2.The particular realization of langue is what?
3.Describe the syllable structure.V CV VC CVC CCVC VCC CCCVC CVCC CVCCC
4.Words formed from the first letters of a series of words and
pronounced as single words, what are they called?
Acronym
5.Voiced palatal fricative is which sound?
6.Which vowel is unrounded and back?[a:]
7.What is language?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8.What is syntagmatic relation?
Syntagmatic relation refers to the horizont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inguisitc elements, which form linear squences.9.What is a morpheme?
A morpheme is a minimal unit of meaning or grammatical function.10.What is derivation?0
Dereivation is a way of word formation, which is done by adding affixes to other words or morphemes.11.Describe the sound features:
[i:]:long, closed, front
[t]:alveolar, stop
[v]:labiodental, fricative
[l]:liquid,fricative
[h]:liquid, frictive, glottal
1.Who distinguishes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Noam Chosmsky
2.The vertical relation between linguistic elements is called what relation?
Paradigmatic relations.3.The two levels of language--sound and meaning make which design feature of language?
Duality
4.The phenomenon that one sound is influenced by neighboring sounds is called what?
Assimilation
5.The two semi-vowels are what?
[j] [w]
6.Which vowel is long, central?
7.What is a phoneme?
Phonemes are the phonological units of language.8.What is an inflectional morpheme?
9.What is synchronic linguistics?
Synchronic linguistics is the study of language at one particular time.10.What is a compound?
Building new words by putting two words together is called compound.11.Describe the sound features:
[p]:bilabial, stop, liquid
[v]:labioldental, fricative
[l]:alveolar, liquid
[n]:nasal, alveolar
[e]:semi-opened, front, short, unrounded
卡号10385211密码5635
第四篇:美国文学流派总结
美国文学流派总结
重农派(Agrarians)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黑山派诗歌(BIack Mountain Poems)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黑色幽默(Black humor)
重农派(Agrarians)
美国现代南方作家组成的一个松散的文化团体,又称“逃亡者派”。1915年,一些与田纳西州纳什维尔镇范德比尔特大学有关的文化人常常聚会讨论文学及哲学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集会曾一度中断,1919年重又恢复。范德比尔特大学教师、诗人约翰·克罗·兰塞姆成为这一活动的实际领导者,他的周围聚集了一批有才华的年轻人,如诗人罗伯特·潘·华伦、阿伦·泰特、唐纳德·戴维森以及小说家安德鲁·纳尔逊·莱特尔、诗人莫里尔·莫尔等。1922至1925年,他们出版了有影响的小型文艺杂志《逃亡者》,它所发表的重要的文章后来收组成为《逃亡者文选》(1928)。“逃亡者派”一词即由此而来。
“逃亡者”们提倡维护南方传统的文学地方主义,成为“南方文艺复兴”的一文中坚力量。1930年,以“逃亡者派”为主体的12个南方作家,其中有兰塞姆、华伦、泰特以及诗人约翰·弗莱彻、剧作家斯塔克·扬格等人,撰写的专题论文集《我要表明我的态度》出版。这部被看作“重农派”宣言的著作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反响。这些文章的主旨都是以南方农业社会为尺度来评价、批判现代美国资本主义社会。此后,阿伦·泰特等人编辑出版了“重农派”的第二部论文集《谁占有美国?》(1936)。
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重农思想对南方知识分子影响极大。这种思想不仅贯穿在兰塞姆、戴维森、泰特、华伦等人的作品中,在威廉·福克纳、卡罗琳·戈登、莱特尔以至尤多拉·韦尔蒂等人的小说中也有鲜明的体现,一时形成了一股很有声势的文化潮流,以致有“重农运动”之称。1935年,华伦与克林斯·布鲁克斯共同创办了《南方评论》,1939年兰塞姆创办了《肯庸评论》,这些杂志便成为“重农派”作家重要的活动阵地。美国现代重要的文艺批评流派“新批评派”就是围绕着这些刊物形成的。“新批评派”中的不少成员也都是“重农派”的核心人物。
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它不是一个有组织、有共同纲领的团体。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悯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共同点是厌恶帝国主义战争,却又找不到出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们大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在美国政府“拯救世界民主”口号的蛊惑下,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他们目睹人类空前的大屠杀,发现战争远不是他们原来设想的那种英雄的事业,所谓“民主”、“光荣”、“牺牲”都是骗人的东西。他们在战争中经历了种种苦难,了解到普通兵士中间的反战情绪。这在他们心灵中留下了无法医治的创伤。他们的作品反映了这些思想感情。例如,约翰·多斯·帕索斯的《三个士兵》、爱·肯明斯的《巨大的房间》、威廉·福克纳的《士兵的报酬》和《萨托里斯》。厄内斯特。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到欧洲打过仗,负过重伤。海明威当时对待战争的态度,象其他反战作家一样,只限于厌恶、逃避与诅咒。他对战后的和平生活也不抱希望,所以在作品中迷惘、悲观的情绪较为浓厚。“迷惘的一代”不仅指参加过欧洲大战的作家,也包括没有参加过战争、但对前途感到迷悯和迟疑的20年代作家,例如司各特·菲茨杰拉尔德、托·斯·艾略特和托·马斯·沃尔夫等。“迷悯的一代”主要繁荣在20年代;30年代以后,他们的创作倾向,包括海明威在内,都有了变化。
黑山派诗歌(BIack Mountain Poems)
美国当代的一个诗歌流派。20世纪50年代初,在马萨诸塞州黑山学院任教的查·奥尔逊、罗·邓肯、罗·克里利等人创办《黑山评论》杂志,提倡与40年代流行的传统格律体相反的“放射体”诗歌,逐步形成一个流派。奥尔逊的《放射体诗歌》(1950)一文阐述了他们的主要观点。奥尔逊认为诗是把诗人的“能”传递给读者的东西,因此诗是“能的结构”和“能的放射”;要以顺应呼吸的“音乐片语”代替传统诗律中的节拍;形式只是内容的延伸;一个意念必须直接导向另一个意念,提倡快速写作。黑山派诗人还倡导诗歌朗诵。他们强调诗歌的自发性和口语化,采用美国口语和埋语,反对艾略特等人精雕细刻、广征博引的学院派诗风。50年代后期他们与垮掉派诗人合流,引起较大的反响。
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有人根据英文“Beats”和“Beatniks”(“垮掉青年”的俗称)译成“避世青年”或“疲塌派”,也有人取其诗歌的部分特征,称为“节拍运动”或“敲打诗派”。“垮掉青年”对战后美国社会现实不满,又迫于麦卡锡主义的反动政治高压,便以“脱俗”方式来表示抗议。他们奇装异服,蔑视传统观念,厌弃学业和工作,长期浪迹于底层社会,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圈子和处世哲学。50年代初,他们的反叛情绪表现为一股“地下文学”潮流,向保守文化的统治发动冲击。多数垮掉派文人来自东部。著名的有杰克·凯鲁亚克、艾伦·金斯堡、威廉· 巴罗斯、格雷戈里。柯尔索、约翰·克莱伦·霍尔姆斯、塞缪尔·克雷姆和加里·斯奈德等。1950年,凯鲁亚克与巴罗斯合写侦探故事未成,却各自完成了一部垮掉派小说《小镇与城市》(1951)和《吸毒者》(1953)。霍尔姆斯从中受到启发,在小说《走吧》(1952)中更明确地反映纽约“垮掉青年”的生活感受,又在《纽约时报》上鼓吹垮掉派文学,但这种尝试受到东部学院派势力的压抑,他们就往西部寻求同道和发展基地。当时洛杉矶近郊的西威尼斯有个以劳伦斯·李普顿为首的垮掉派组织,他于1955年发表小说《神圣的野蛮人》。在旧金山,以劳伦斯·弗林盖梯的“城市之光”书店为中心,聚合了一群立志从事“文艺复兴”的反学院派诗人,他们的首领即是后来成为“垮掉的一代”理论家的肯尼斯·雷克思罗斯。1955年夏天,“垮掉文人”和反学院派诗人(包括旧金山诗人和黑山派诗人)在旧金山联合举办诗歌朗诵会,自此之后垮掉派文学作品开始流行。金斯堡在会上朗读了他那首被誉为“50年代《荒原》”的长诗《嚎叫》。这首诗以怨气冲天的哀号表达“我这一代精英”的痛苦与自暴自弃,斥责“莫洛克”神统治下的军事化、商业化的社会。1956年,他的诗集出版,轰动全国。1957年,凯鲁亚克的长篇小说《在路上》出版,它描写垮掉分子在各地流浪的生活,使大批精神苦闷的青年为之神往,奉为“生活教科书”。这两部作品出版后,《常青评论》、《黑山评论》等杂志连续出版专号,加以推荐。诺曼·梅勒的被称为美国存在主义宣言的《白种黑人》(1957),以及1960年他在波士顿审讯中为巴罗斯小说所做的辩护,则从理论上论证了“垮掉文学”的意义。商业化宣传使得美国青年纷纷接受“垮掉”生活方式,从爵士乐、摇摆舞、吸大麻、性放纵直至参掸念佛和“背包革命”(指漫游旅行),一时成为风气。“垮掉派”人生哲学的核心是个人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问题。霍尔姆斯和梅勒借用欧洲存在主义观念,宣扬通过满足感官**来把握自我。斯奈德和雷克思罗斯则吸收佛教禅宗的学说,以虚无主义对抗生存危机。在政治上,他们标榜自己是“没有目标的反叛者,没有口号的鼓动者,没有纲领的革命者”。在艺术上,据雷克思罗斯在《离异:垮掉的一代的艺术》(1957)中宣称,他们“以全盘否定高雅文化为特点”。凯鲁亚克发明的“自发式散文”写作法和查尔斯·奥尔逊的“放射诗”论,在“垮掉文人”中被广泛奉行。
由上述艺术观点支配的“垮掉文学”运动,虽然昙花一现,而且掺杂大量不健康的因素,仍在美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一定影响。大量“垮掉诗”因具有大众化和反象征主义倾向,长期在青年中流传。在小说方面,凯鲁亚克的一组用自发表现法写成的“路上小说”,除了《在路上》之外,还有《地下人》(1958)、《达摩流浪汉》(1958)、《特莉斯苔萨》(1959)、《孤独天使》(1959)等。它们的一个特点是继承了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费思历险记》所开创的美国文学中写流浪生活的传统,形成了一种为当代其他小说家所仿效的模式,主人公为逃脱污浊的环境而四出漫游,寻找自由和归宿。它们的另一个特点是主人公毫不隐讳地大谈自己的境遇和感受,作自我剖析,这种“个人新闻体”手法在印年代得到较大的发展。巴罗斯对暴行、堕落、吸毒和犯罪等的描写在“垮掉”作家中首屈一指。他同时又在语言和小说的形式上进行大胆实验,用“剪裁法”拼凑和改变小说的结构。他的代表作《裸露的午餐》(1959),由于反映了“真正地狱般的”地下生活,引起了一场诉讼和谐争。以后的作品如《诺瓦快车》(1964)、《柔软机器》(1966)和《爆炸的火车票》(1967),也采用了真实与梦属相混合的手法,全面、冷酷地表现作者厌恶社会的冷酷的幽默感,后来有人因此把巴罗斯列入“黑色幽默”小说家行列。
黑色幽默(Black humor)
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1965年3月,弗里德曼编了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入12个作家的作品,题名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一词即由此而来。它是60年代美国小说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进入70年代后,“黑色幽默”的声势大减,但不时仍有新作出现,它在美国文学中至今仍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它的主要作家有约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马斯·平钦、约翰·巴斯、詹姆斯·珀迪、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唐纳德·巴赛尔姆等。
“黑色幽默”的小说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因此,有一些评论家把“黑色幽默”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们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家对社会问题的观点。在描写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传统,小说的情节缺乏逻辑联系,常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和回忆混合起来,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平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小说则嘲笑人类的精神危机,如巴斯的《烟草经纪人》和珀迪的《凯柏特·赖特开始了》。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美学形式,属于喜剧范畴,但又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变态的喜剧。“黑色幽默”的产生是与60年代美国的动荡不安相联系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荒谬可笑的事物和“喜剧性”的矛盾不是作家们凭主观意志所能创造的,它们是那种社会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作家虽然也抨击了包括统治阶级在内的一切权威,但是他们强调社会环境是难以改变的,因而作品中往往流露出悲观绝望的情绪。
第五篇:电影流派-总结版
电影流派概览
苏联电影学派: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指导下的整个苏联电影的创作实践。这一学派作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产物,一贯把真实地、历史具体地描写现实的革命发展,通过典型艺术形象表现现实生活的矛盾和冲突,塑造正面人物形象,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劳动群众争当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
苏联电影学派经历了五个重要阶段:
一、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至30年代初的形成时期
代表作品: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1925、普多夫金《母亲》1926
二、30年代中后期的成熟和第一次高涨时期 代表作品:瓦西里耶夫兄弟《夏伯阳》1934
三、40年代和50年代初的衰退和停滞时期 法西斯入倾、个人迷信、无冲突论
代表作品:《青年近卫军》1948 四、五六十年代的转折和第二次高涨时期
代表作品:卡拉托佐夫《雁南飞》1957、班达尔丘吉《一个人的遭遇》1959、丘赫拉依《士兵之歌》1960、塔尔科夫斯基《伊凡的童年》1962 五、七八十年代 代表作品:《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72、弗拉基米尔 缅绍夫《莫斯科不相信眼泪》1979
蒙太奇派:西方电影理论与创作实践的两大派之一,对立面为场面调度派。美学上,强调电影创作意味用蒙太奇手段对现实进行改造和加工,力图控制观众,引导观众接受制片者的思想;同电影同其他艺术关系上,借用其它艺术的手法,如隐喻、对比、省略等,对戏剧依赖较大;技巧上,原则是片段组合,以短镜头为主,突出前景,孤立运用造型原素,强调演员服从导演的意图。
场面调度派:西方电影理论与创作实践的两大派之一,对立面为蒙太奇派。该理论的基础是安德烈巴赞的照相本体论,强调电影真实的艺术,主张通过电影如实地反映现实,要求影片制作者避免对观众进行引导或强迫,让观众自由解释影片。同其他艺术的关系上,该派别强调电影摄影机的纪录和揭示功能,反对把其他传统艺术的观念应用在电影;技巧上,主张用深焦镜头来拍长镜头,以保持时空的连续性和景别的清晰度,强调演员即兴表演,反对使用职业演员。理论上——巴赞和克拉考尔,创作上——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法国新浪潮电影、真实电影。
布莱顿学派:1900年在英国南部海岸一批电影先驱组成的一个非正式团体,领导人为乔治阿尔培特史密斯和詹姆斯威廉孙。布莱顿学派是萨杜尔在论述这批人的创作特点时首创的,他们的功绩:
1、首创特技摄影,史密斯在《科西嘉弟兄》1898年首次使用叠印法;
2、首创简单的蒙太奇,史密斯《祖母的放大镜》1900-特写与远景的交替;
2、威廉孙《在华教会被袭击》1900-蒙太奇手法追逐和救援交替,视点多变的摄影机运动。
瑞典学派:20世纪10至20年代以维克托斯约史特洛姆和莫里茨斯蒂勒为代表的瑞典电影。影片主要特点时让自然景象在剧情中占主要地位,代表作《生死恋》1917和《阿尔特纳先生的宝藏》1919。英国纪录电影运动:英国的一次以约翰格里尔逊为首的有组织的纪录片的摄制运动,始于20世纪30年代。30年代帝国市场委员会、电影部、宣传政府的食品供应政策、1933市场委员会解散、邮政局接管、皇冠电影部、三四十年代的创作活动。该派别受维尔托夫、鲁特曼、法国先锋派、伊文思、弗拉哈迪等的影响,一方面强调影片的社会意义,主张纪录电影史富有创造性地堆真实生活场面的处理,另一面注意对现实场面的艺术加工。1951年皇冠电影部的解散意味着纪录电影运动的告终。
日本无产阶级电影同盟:日本摄制和上映无产阶级的艺术团体,成立于1929年2月。两个阶段:1927、佐佐元十领导的无产阶级剧院的电影小组;1928、电影小组加入全日本无产者艺术同盟,成为该同盟的电影部。提出活动纲领:
1、无产阶级电影面向工厂和农村;
2、扩大和加强无产阶级电影组织;
3、成立无产阶级的经常性的制片和上映组织机构;
3、争取上映无产阶级电影的绝对自由。代表人物:佐佐元
十、岩崎昶等。
新现实主义:二次大战结束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一次具有社会进步意义和艺术创新特征的电影运动,一般认为这运动从1945年到1951年。“新现实主义”一次首次使用是意大利影评人彼特吉里在《电影》杂志上评论维斯康蒂的影片《沉沦》提出的。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特点:
1、注意反映本国当代社会生活现实;
2、通过普通人的真实生活遭遇来反映当代社会问题;
3、拍摄方法上注重真实感,尽量在实景中拍摄运用自然光;
4、反对好莱坞的明星制,使用非职业演员。代表性人物及电影: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和《游击队》1946、德西卡《擦鞋童》1946和 《偷自行车的人》1948、维斯康蒂《大地在波动》1948。
50年代初电影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
1、新现实主义队伍发生分离;
2、意大利政府的压迫和摧残;
3、创作原则的局限性
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电影虽然是一个重要的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但没有一个统一的得到现实主义电影代表人物公认的美学纲领。时间短暂,世界影响巨大。
法国新浪潮电影:1958到1959年法国出现了一批青年人拍摄影片的热潮,称之为“新浪潮”,后被世界各地所用,指打破传统电影语法的拍摄方式。这批年轻人团结在法国《电影手册》周围,对法国商业电影的平庸和虚假进行猛烈地抨击,提倡电影创作的导演的个人风格,即“作者论”的创作方法。
兴起原因:法国电影业的经济困境、美国影片倾销、法国制片厂对策和资助
艺术主张:将商业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不反对虚构影片,十分注意影片的娱乐性和感官刺激性(性)。适度创新突破传统电影语法,避免脱离一般观众的观影水平拍摄方法:缩短制片规模和利用天然外景、现实真实故事场景和非职业演员等,降低制片成本,长镜头、随意移动、分切镜头,表现真实、加快节奏
衰落原因:
1、新浪潮电影中淫乱或背离传统道德的“新道德观”激起观众的反感;
2、青年导演技术上缺乏专业训练,影片粗糙,剧情雷同等式观众乏味
世界影响:
1、重新思考传统的制片制度,出现独立制片制度和独立发行组织;
2、对电影作品的个人风格的注意,形成导演为中心的观念。
代表人物及影片:特吕弗《四百击》1959、戈达尔《精疲力尽》1960、夏布洛尔《表兄弟》1959 真实电影: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一个以直接纪录手法为基本特征的电影创作流派,包括法国的真实电影运动和美国的真实电影运动。真实电影的导演称其灵感来源是苏联吉加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和实践。真实电影的特点:
1、直接拍摄现实生活,排斥虚构;
2、不要事先写剧本,不用职业演员;
3、影片的摄制组只由三人组成即导演、摄影师和录音师。法国人主张导演可以介入拍摄过程,如《夏日纪事》1961;美国人则力求避免干涉事件的过程,要求导演采取严格的客观立场,以避免破坏对象的自然倾向,如利科克《大卫》1962。代表人物及作品:法国的让·鲁什、美国的理查德·利科克。
左岸派: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在法国的一个电影导演集团,因成员都居住在巴黎塞纳河的左岸而得名。代表人有阿仑雷乃、阿兰罗布—格里耶、玛格丽特杜拉斯,他们可以分为从事电影创作较久和搞文学创作两类。特点:
1、拍摄电影编剧写的剧本;
2、将重点放在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描写,对外部环境采取纪录式的手法;
3、电影手法讲究,细节精雕细琢;
4、影片具有浓重的现代派色彩。代表片雷乃《广岛之恋》1959、《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格里耶《不朽的女人》1963、《横跨欧洲列车》1966.科尔皮《长别离》1961
实验电影: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以美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非商业性电影,这种电影主要用16毫米胶片拍摄的短片,没有传统的故事情节,主要表现风格是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20世纪末至40年代中期是实验电影的萌芽时期,50年代中期出现的美国新电影和地下电影,是实验电影的延续和发展。
地下电影: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在美国的一个秘密放映个人制作的实验性影片的运动。这些活动受到政府部门的严厉禁止,影片内容多表现暴露的性和虚无的思想,表现技巧创新上较为缺乏。60年代越来越多的实验导演加入地下电影的创作,风格多样,主要特征:使用16毫米胶片,区别于商业电影;题材上继续倾向性的表现和鼓吹反传统道德观念。地下电影内部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肯尼斯安格尔,拍的片均未公开放映,《天蝎座》1964、《普通车》1965
黑色电影:法国影评家尼诺法兰克在1964年因受黑色小说的影响创造出来的词。主要指在40年代和50年代初期拍摄的以城市中的昏暗街巷为背景、反映犯罪和堕落的影片。黑色影片不是一种独立影片类型,与其它类型电影交织在一起,题材主要以犯罪活动为主,具有特点:
1、黑夜的场面特别多,无论是内景还是外景,总给人以阴森恐怖、前途莫测的危机感;
2、采用德国表现主义的摄影风格,营造一个梦魇世界的幻觉;
3、主人公具有双重人格,失望孤独,最后死亡找到归宿的叛逆人物;
4、惯常采用倒叙法或第一人称叙述法作为描写心理的手段。
散文电影:20世纪20~30年代在欧洲出现的与诗电影相对而言的艺术流派和电影样式。苏联散文电影的主要代表格拉西莫夫。格拉西莫夫等认为电影艺术的中心任务是塑造能够使观众喜爱的主人公,影片中主要的是“人、他们的行动、他们的相互关系”;“形像只有通过与其他人们的相互关系、与事件的相互关系,才有可能创造出来”,主张电影“向散文学习”。代表作品有《夏伯阳》、《列宁在十月》、《马克辛三部曲》等。这些影片或塑造了革命领袖形像,或描写了英雄人物的思想发展和性格成长,它们通过叙事结构和对人物的心理刻划,表现了时代环境,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以及历史上的丰功伟绩。40年代以后被认为与“戏剧电影”相对而言的散文电影,以美国影片《公民凯恩》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为开端。这类影片不遵循传统的戏剧结构形式,不采用贯串完整的情节冲突,而是通过多种叙述手段,用多侧面、多层次、多声部的手法,使作品更加接近生活的本来形态,以造成亲切可信的艺术效果,但这类影片并不排斥戏剧性,而是从自然的日常生活与松散的散文结构中表现现实生活中的戏剧性因素。
巴西新电影:20世纪60年代初在巴西兴起的独立制片运动,以格拉劳贝尔罗沙、桑托斯为代表的年轻人,受意大利现实主义和法国新浪潮的影响,提出思想在胸、摄影机在手的口号,主张电影民族化。目标是清除以好莱坞电影为主的外国电影的影响,提倡吸收民族文化,反映社会问题,讲求审美风格。代表作桑托斯的《干涸的生命》1963等在国际上取得巨大成功。1964年巴西政变以后,国内局势混乱,主张社会改革转向激进的批评而遭到政治压力,加上发行困难,新电影运动陷入困境。
作者电影:法国新浪潮运动中提出“作者电影”的口号,即“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成为空统一性的“跳接”、“跳剪”等。还采用一些以人物为对象的使用轻便摄像机完成的跟拍,抢拍以及长焦、变焦、定格、延续、同期录音等“纪实”手法,将“主观写实”与“客观写实”相结合。电影带有强烈个人传记色彩。代表作家,作品有:特吕弗《电影的制作者》。特征: 电影采用低成本制作、启用非职业演员、不用摄影棚而用实景拍摄;不追求场面刺激和戏剧化冲突。影片在表现方法上,广泛使用能够表达人的主观感受和精神状态的长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内心独白、自然音响,甚至使用违反常规的晃动镜头。特吕弗《四百下》(1958)戈达尔《精疲力竭》(1959)
软性电影:20世纪30年代国内出现的一场关于电影特性的争论,当时有一批所谓的“软性电影”论者,他们非常强调电影的“视觉性”的特色。代表人物有“新感觉派”作家刘呐鸥、穆时英、叶灵风等人,也有批评家如黄嘉谟、姚苏凤等。他们在文学领域里受到关注的是其电影观注重感官的反应,注重一种画面的动感的效果来表现都市的生活。他们对于电影的“现代性”的工业基础和商品的特质有较为深切的认知,并由这样的特质开始对于当时的电影的风潮的反思。如黄嘉谟提出了这样的意见:“现代的观众已经都是较坦白的人,他们一切都讲实益,不喜欢接受伪善的说教。但基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情况,这样的电影文化缺乏根基和成长的空间,很快就被民族入侵和阶级矛盾所取代。
自由电影:英国国家资料影院与1956年至1959年放映的六套实验性影片的总称。同时以这一系列实验影片为代表的一次电影运动。受英国电影学会和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资助,一批青年导演向社会和电影界的内部保守观念发出挑战,强调艺术家的社会责任,重视日常生活题材和创作中个性的表现,影片都以表现真人真事为内容,忌讳用电影纪录性描述影片,不排斥于职业电影工作者进行合作,1959年宣告结束。代表人物及作品有安德逊《每天,除了圣诞节》1957
美国新电影集团:在英国”自由电影“和法国新浪潮电影影响下组成的一个美国青年导演团体,产生于1960年,以《电影文化》杂志为舆论阵地,杂志主编乔纳斯梅卡斯为首领。该团体自命为美国新一代导演的代表,鼓吹用现代观点来改造美国电影,不信任任何艺术或者生活方面的任何”经典原则“,要求使电影成为纯粹的个人表现,反对电影审查,现行的制片、发行和放映政策,鼓励艺术家以个人筹资方式拍摄低成本的电影。由于美国商业电影势力的强大,该团体对美国电影的影响有限。代表作梅卡斯《枪林炮丛》。
新德国电影: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联邦德国的一次旨在振兴德国电影的运动。发源于1962年的奥伯豪森第八届西德短片电影节,当时有26位青年电影导演、编剧和演员联名发表一篇“奥伯豪森宣言”,宣称与传统电影决裂,运用新的电影语言,从陈规陋习和旧电影的羁绊中解放出来,创立新的德国电影。1965年克鲁格在联邦内政部电影质量促进会的支持下成立青年德国电影管理委员会,1965到1967年迎来的第一次高潮,代表作有福尔克尔施隆多夫的《青年托尔勒斯》。1975年运动的第二高潮,原因有政府和电视台的资助,相应的电影发行制作和美国发行公司的合作。1979年凭借法斯宾德《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1978和施隆多夫《铁皮鼓》1979获得巨大的成功,再次掀起高潮。代表人物有法斯宾德、赫尔措格、维姆文德斯、施隆多夫。
波兰学派:西方影评家对波兰具有“反体制”倾向电影的总称。反对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浪潮,刻意排除一系列调子低沉、思想悲观的影片,渲染波兰现实生活的阴暗和人性的弱点。后来因为波兰党加强对电影事业的控制和电影人才的外流,这一运动衰落。代表人物和作品蒙克《英雄》、瓦依达《灰烬与钻石》1958。
政治电影:随着法国导演科斯蒂·科斯塔-加夫拉斯拍摄的影片《Z》的问世而出现的。
1、直接表现当代真实的政治事件、政治运动和政治思潮的影片;
2、直接表现参加这些政治事件、政治运动的工人、学生和其他人们的思想、行为和命运的影片;
3、反映当代某一重大社会政治问题的影片。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以政治思想为中心,着重表现政治事件、政治思想和行为,以及个人与这些事件、思想和行为的关系。分类:
1、表现真人真事的故事片,《总统班底》阿仑帕科拉
2、虚构故事片
3、幻想片和喜剧片
4、新闻纪录片和其他故事片
战斗电影: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法国的一种非商业性的,反映法国“左派”政治见解的纪录电影。诞生于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之后,影片题材主要表现工人的斗争、农民反剥削的斗阵、妇女解放运动、学生运动、外籍工人的困境以及亚非拉人民的反帝反殖民主义斗争。
道格玛95(Dogma95):成立于哥本哈根的一个丹麦电影导演小组,成员大多毕业于丹麦国力电影学院的年轻导演,主要发起者有拉斯·冯·特里尔、索伦·克拉格·雅各布森、托马斯·温特伯格,该组织于1995年3月共同签署《道格玛誓言》。
10条戒律:
1、影片在实地拍摄。不可搭景或使用道具;
2、不可制作脱离画面的音响和脱离音响的画面;
3、须手持摄影机拍摄,影片的故事不必在摄影机在场的情况下发生,但影片的拍摄须在故事的发生地点进行;
4、影片须是彩色的,不接受特别的照明;
5、禁止进行光学加工或使用滤镜;
6、影片不可包含表面行为(谋杀、暴力);
7、禁止时间和空间的间离;
8、不接受类型电影;
9、影片规格为35毫米;
10、导演之名不可出现在职员表中。
该组织甚至制定了制作道格玛影片以及申请道格玛影片证书的具体步骤。第一部获得道格玛资格认证的电影《家庭聚会》(托马斯温特伯格)。代表作《白痴》拉尔斯·冯·特里尔1998。
魔幻现实主义:拉丁美洲著名文学流派,创作高峰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深受拉丁美洲黑人文化、土著文化、混血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和胡安鲁尔福《佩德罗巴拉莫》。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应用于电影创作,代表作《情浓巧克力》阿芳索阿劳。夸张的手法、构思奇特、荒诞奇特的魔幻色彩,未形成流派。
先锋派电影: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叙说故事的纯视觉影片。产生于20世纪10年代末,兴盛于20年代,中心时法国和德国。创作上德国的先锋派电影和1925年以前的法国先锋派电影都属于抽象电影,即把绘画和音乐上的抽象主义借用到电影的创造,多表现节奏、光影和线条。而1925开始转入超现实主义,主要表现梦幻、疯子或精神分裂症患者等的世界。其兴起的原因有:
1、美国电影的强大竞争力使欧洲的商业化倾向加重,艺术上停滞不前;
2、19世纪末在欧洲兴起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影响电影,一战加速现代文艺思潮的发展。先锋派电影的显著特点:
1、反对商业电影,否定电影大众化,主张电影是少数人玩赏的、无功利的艺术;
2、借用现代文艺的各种主张和手法,如未来主义、达达主义等创造了纯电影、绝对电影等电影艺术形式。
先锋派电影的理论主张四点:
1、反对叙事,将情节纠葛和性格刻画列为电影的“敌对元素”,以抽象的图形、唯美的形式等作为影片的全部内容,主张“非情节化和非戏剧化”;
2、通过联想的绝对自由达到电影诗的境界,排斥真实和理性;
3、描写梦幻的世界,即一个充满潜意识活动的非理性世界;
4、把表现物放在比表现人更重要的位置,排斥含义和逻辑。代表人物:德吕克《上镜头性》、杜拉克《完整电影》、爱浦斯坦《电影,你好!》、慕西纳克《论电影的节奏》。
上镜头性:
一、1919年法国先锋派电影理论家路易德吕克在《上镜头性》中提出的对电影艺术的特性的称谓,由照相和神采组成。上镜头性的理论内涵:电影艺术应当在自然和现实生活中发现适宜用光学透镜表现的形象和景物,强调朴实无华、提倡自然光效、焦点发虚等表现手法,营造电影艺术特有的诗意,而且唯有处于运动中视觉形象才最具有“上镜头性”。
包括的四点:
1、装置,自然景和布景、镜头构图和各种景别的运用;
2、照明,包括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3、节奏,比例平衡,在其它个元素之间起着平衡的联系和逻辑统一的作用,最具有感染力;
4、假面,指演员。
二、通常指演员或明星的面孔摄入镜头之后具有特殊吸引力的纯外在视觉印象。
主旋律电影:对我国社会主义电影中应予以倡导的、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电影作品的一种形象化说法。邓小平指出文艺创作应当自觉从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和语言,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弘扬积极进取和奋发图强的精神。江泽民在论及主旋律时指出,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由于主旋律的概念在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以及“双百”方针的提出,后来形成了“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完整提法。主旋律不要求内容和形式的千篇一律,不排斥多样化,而多样化必须在正确的指导思想下发展,是对主旋律的有益补充。(06年名解—主旋律)
意识形态:英文Ideology这个词是德崔希伯爵(Count Destutt de Tracy)在1796年所创造的,被用来界定一种“观念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指指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意识形态的特点:
1、群体性,即不是个别人的思想观念,而是已经被某个群体(阶级或社会集团)所接受的思想观念,代表这个群体的利益并指导其行动;
2、系统性,即不是支离破碎的想法和观念,而是形成了体系;
3、历史性,即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意识形态的内容,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起源于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各以特殊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
意识形态按其阶级内容和它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形态即生产关系可分为:奴隶主意识形态、封建主意识形态、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无产阶级意识形态。
每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是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它集中反映该社会的经济基础,表现出该社会的思想特征。每个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是复杂的,往往存在3种不同的体系:
①反映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并为其服务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②反映已被消灭的旧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残余。
③反映现存社会里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为建立新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务的新的意识形态。
电影指导委员会:1950年7月11日,文化部在颁布《电影新片领发上演执照》、《国产影片输出》、《国外影片输入》和《电影旧片清理》四个暂行办法,加强电影管理,同时又成立了“电影指导委员会”,加强电影领导。电影指导委员会的委员有陆定
一、周扬、胡乔木、田汉、蒋南翔、丁玲、邓拓、阳翰笙等,江青也被列为委员。另外,这天还成立了文化部戏曲改进委员会。
这是我结合《电影艺术词典》,自己摘录的,适合名词解释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