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两种理论比较分析
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两种理论比较分析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230039 陶杉杉 陈雁峰
摘要:在发展经济学中,二元经济结构中农村劳动力的使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本文试图从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分析入手,结合当前出现的具体情况,从体制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建设以及人力资本培训等方面提出适合我国现状的几点看法。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刘易斯舒尔茨二元经济
一、引言
几乎所有的二元经济特征的国家和地区都会面临着农村劳动力使用的问题,在我国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面前,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加上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的区位条件、资源状况、经济基础的不同造成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使用变得特殊而复杂,大量农村劳动力游动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现象。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刘易斯和舒尔茨都曾对二元经济中农村劳动力使用问题给予极大关注,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别提出了很有价值的理论。但是,由于他们使用的方法不同,分析问题的角度有异,以致在“零值劳动力”问题上产生了巨大分歧。本文试图从两种理论的分析入手,结合当前中国特有的劳动力使用情况,探寻一些解决相关问题的新途径。
二、两种分歧较大的劳动力理论
(一)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中的零值劳动力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殖民地国家相继获得了民族解放和政治独立,但并没有完全摆脱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赖。由于欠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着严重的二元结构问题(落后的农业部门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太大),因此解决结构问题(即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就成为欠发达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首要经济目标。然而,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在这个问题上,绝大多数经济学家的答案是:加速资本积累是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增加资本积累?1954年,刘易斯在《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刘易斯模型是建立在三个假设基础上:第一,“零值劳动力”假设,即“在那些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来说人口如此众多,以至于在这种经济的较大的部门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或等于零、甚至为负数的国家里,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是存在的” ;第二,“工资不变”假设,即“维持生计部门的收入决定资本家部门工资的下限”,“在最低收入水平时,存在着无限的劳动力供给”;第三,“资本家剩余”假设,即“资本主义部门由于把剩余再投资于创造新资本而扩大,并吸收更多的人从维持生计部门到资本主义部门就业。剩余越来越多,资本形成也越来越大,而且这个过程要一直继续到剩余劳动力消失为止”。在刘易斯看来传统部门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人均收入水平很低,这一水平决定了现代部门工资的下限,可使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在大量吸收劳动力就业的同时基本上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只要支付维持生活的最低工资,便可得到要多少有多少的劳动力,这就是刘易斯所谓的“劳动力供给的无限性”,也是刘易斯理论的核心所在。
(二)舒尔茨——贫穷而有效率的农业部门
批评“零值劳动力”假设最激烈的是与刘易斯同时获得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舒尔茨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他的二元经济中的劳动力理论:
1、贫穷而有效的传统农业社会
舒尔茨认为,在传统农业社会,虽然人们十分贫穷,但并不能因此说该社会的生产要素配置不当。恰恰相反,传统农业社会的资源配置是很有效的。他列举了大量文献和经验材料证明这一论点。舒尔茨甚至援引了一份关于印第安人社会在本世纪30年代状况的研究报告来证明自己的论断。他说,一些年纪很小的孩子也到农田去干活,这说明他们可以做出一些有价值的贡献,所以他们没有时间去上学。在他看来,“全世界的农民,在考虑成本、利润及各种风险时,都是很会盘算的生意人”,“无论本国还是外国的有能力的农场经营者都不能向农民说明如何更好地配置现有的生产要素”。也就是说,传统农业是“贫穷”的经济,同时又是安排得很好的经济。传统农业社会贫穷的根源在于这种社会处于一种特殊的经济均衡状态之中。在这种均衡状态下,农民即使对即存资源作了最有效的安排,仍无法摆脱贫穷命运,这是由于这种特殊均衡状态所依存的条件所决定的。
2、对“零值劳动力”学说的否定
舒尔茨批评了刘易斯关于传统农业“零值劳力”的论断。首先,这一假说建立在错误的统计估算基础上,这种估算以为,农业似乎可以组织所有农业工人像工业工人那样每天干10小时或8小时的活,而忽视了农业的季节性这个重要特点。其次,按照舒尔茨的观点,引进新要素促使生产率提高后才会出现农业劳动力剩余,但这个阶段已不是传统农业,而是过渡型农业或现代农业了。最后,舒尔茨用以印度1918~1919年流行性感冒所引起的农业生产总量下降的事实为论据证明在传统农业中农业产量的增减与农业人口的增减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必然使农业产量下降,进一步证明传统农业中的“隐蔽失业”不能成立。
三、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使用情况与理论分析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使用情况的特征
1、规模不断扩大,人数众多,发展速度快。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建国后虽经历了曲折的道路,但始终没有停止,计划性的转移决定其规模相对较小。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使过去的计划转移方式不能适应要求,因而在70年代农民外出打工已出现,但到80年代初期全国外出打工的农民不足200万人。到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农村和城市的继续改革,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基本建设项目纷纷上马产生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为国家不能提供相应的设施和条件,虽然只能形成民工型的就业,也导致农村劳动力外流人数骤增,尤其是进入90年代外流规模不断增大。
2、农村劳动力在外时间常年化。
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初始阶段多是农闲季节,短暂外出,近年来这种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2005年外流劳动力中,外出时间在3个月以下的占16%,3至6个月的占24%,6个月以上的占59%。在全部外流劳动力中,外出时间在10个月以上基本上可视为常年在外的占53%,常年在外是目前农村外出劳动力中的多数,而且外出时间有所延长,外出二三年的劳动力逐渐增多。
3、农村劳动力“回流”现象明显,出现了“流出,流进”双向流动现象。
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数量是很少的,可以说没有形成规模,回流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均未超过5%。但是到了90年代中后期,已经形成了规模。在回流的人群中,年龄较大者占据了多数,再有就是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占据了多数。但是在回流的人群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其中有些人利用在外学到的技术、积累的资金和经验,以及建立的关系,回到家乡创办或领办了一批乡镇企业,而且成为当地小城镇建设中的骨干力量和主力军。在大量回流的情况之下,甚至在某些地区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使用情况的理论分析
1、刘易斯理论的分析
刘易斯认为农村劳动力应该是如此转移的:现代部门在生产中获得的利润全部用于投资,生产的扩张会进一步吸引传统部门人口向现代部门转移。当该过程发展到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被现代部门吸纳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完成了第一阶段。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传统部门劳动生产率随之提升,收入水平也相应提高,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的收入差距缩小,现代部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下降。此情况下,现代部门要雇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只能提高报酬水平与传统部门争夺劳动力。当传统部门像现代部门一样实现现代化后,二元经济就实现了一元化,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的收入差距就会消失正是这种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建立起两部门的联系,工业资本通过使用农村大量廉价劳动力使农村摆脱了由于大量剩余劳动力造成的困境,走上两大部门的收入差距缩小之路。但是在刘易斯的理论中,其分析过程暗含一个假定,城市充分就业,流入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都能找到工作。不仅如此,无论是刘易斯还默认人口的流动是完全的。但目前中国的现实状况是: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可能找不到工作,剩余劳动力在城市无论找到工作与否,挣到钱与否,大都会返回农村。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方向得使用,城市实际失业率也居高不下。同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使用并不是完全自由、没有限制的。因此,我国的农村劳动力的使用不能简单用这一理论进行合理的解释,我们应该针对现实特点提出更加有效合理的解释和对策。
2、舒尔茨理论的分析
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要走向现代农业,核心问题是打破传统农业的特殊经济均衡,改变这种均衡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因此,舒尔茨的农业劳力剩余的判断,是建立在现
代生产要素的引入或重组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只要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不发生改变,农村中士不存在剩余劳动力的,但他的分析存在如下几点问题:第一,他忽略了人口自然增长因素。他定义的传统农业中不可能存在零值劳动力。我们知道,在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居高不下,舒尔茨没有证明这些剧增的劳动力在传统农业中能否与其他生产要素发生完全替代。第二,在实践中很难划清传统农业是否引入了现代要素的界线。在理论上,舒尔茨虽然较好地概括了传统农业的三大特征,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以各种方式冲击传统部门,因此,在当前国内的现实中,很难找到舒尔所描绘的典型的传统农业,这在很大程度上使他对零值劳动力学说的批评失去意义。
但是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却很好的解释当前的“回流”现象。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包括用以形成和完善劳动力的各种投资。他转引西蒙·库兹耐的话说:“对各种不同社会长期以来经济增长进行研究中发现,资本的概念、资本的形成都必须扩大足以包括人们的健康、教育、训练的投资,也就是对人力的投资”。在中国,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经历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对生产、生活的适应能力,思想观念更加现代化,生活方式出现城市化倾向。这部分人的回流,推动了乡村社会的发展;扩大了农村的开放程度,改变了输出地的社会生活,加快了输出地的社会变革进程;部分人回乡务农,搞农业开发经营,形成一批新型的农业经营大户,他们经营项目新,投资力度大,追求新技术,走在农业结构调整的前沿,这可以为输出地的农业引进技术,注入资金,带来市场信息,并通过示范效应带动输出地农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从而带来更多的在人力资本上的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了整体素质。当然,对于“民工荒”现象,笔者认为民工荒是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一种局部性和结构性现象。局部性体现在,出现用工缺口的主要是一些经济发达、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的地区,结构性表现在,用工缺口一方面出现在劳动条件很差、待遇过低的岗位;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劳动者综合素质要求特别是劳动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要求我们一方面是要提高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是建立优质的劳动力迁徙的制度,为劳动力的迁徙提供更加宽畅有利的环境。
四、我国农村劳动力使用的几点对策
(一)加快制度创新,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市场化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以及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制度创新,从根本上废除二元管理体制,消除附着于城乡户籍制度上的不合理经济待遇与身份地位的差别,构建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城市化的制度。近年来,各地虽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定了一些便利的政策,但从根本上消除制度障碍的力度仍然不大。让那些可以、也能够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与土地彻底脱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转移,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体制创新的力度。因此,应尽快完善劳动力市场化制度,切实保证进城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医疗、教育、福利等社会保障与社会地位。
(二)积极创造非农就业岗位,协调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使用。
由于国有企业改制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城镇就业增长率从20世纪末开始大幅下降。新增的非农就业岗位越来越有限,但新增劳动力却越来越多,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由此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包括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新兴行业的进步,重视非正规就业形式;也包括加快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恢复其创造就业的能力。第三产业是吸收劳动力的最主要产业,创造非农就业岗位主要依靠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实现。各级政府应从战略高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创造条件为新兴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成长环境,并以此为契机发掘就业机会。在推动就业的过程中,还应加快我国城镇就业模式转变,促进非正规就业的发展。
(三)建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制度, 加大培训力度。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越来越困难,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劳动技能并没有随着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而得到提高。从劳动力供给看,表现为普通工人多,技术工人少,求职者与职位空缺同时存在。因此,加大对他们的技术培训力度,既可增加他们的收入预期,又可缓解城市技术工人短缺的状况,同时也使得农村整体人口素质达到提高,这也是目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较为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
3.西奥多.舒尔茨.人力资本的投资,《经济学译丛》1980年第9期。
4.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5.白南生、宋洪远.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外出农村劳动力回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
出版社,2002年。
6.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经济研究》1997年第2期。
第二篇:浅谈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最终版)
浅谈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对策
20117381
2011级农经2班
胡家超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的提高,农村劳动力不可避免的在向城市转移,这在我国已经成为焦点话题,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缩小城乡差距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怎么进行合理转移及如何规避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给我国未来发展带来的潜在危害,将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引言:我国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土地稀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村很早就保留着许多富余劳动力。从80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转移,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转移速度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转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已经逐渐成为我们国家主流话题。自“三农”政策实行以来,农民工进城打工越来越受到国家各大媒体的关注。农民工进城是我国城市化道路建设过程中走出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同时,允许和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解决我国二元经济问题,促进全民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决策。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中国历史的必然性,有它积极的一面。但是由于中国的国情,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潜在许多问题待我们加以早期预防和及时解决,是我国经济能够持续和健康的发展。十多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证明,它对于现存的传统体制的冲击,对于城乡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中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1.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
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我国一直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农业人口有8亿多,但农业资源相对缺乏。现今全国有农业劳动力4.4亿多个,据有关研究,按照中国目前的耕作技术和经济水平,全国有两亿左右的农业劳动力就够了。照此计算,全国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高达60%左右。除了已经转移的一亿多人外,全国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在1.3亿左右,约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3。
2.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综合素质低。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新中国成立至今,也不过60多年,改革开放也不过是30余年。我国农村教育比较薄弱,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及职业技能普遍偏
低。由于封建社会旧意识的存在中国人思想中扎根很深,国外重视教育与科技的先进思想难以让中国人从意识上接受。虽然中国政府经过多年的努力,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中国地广人稠,许多地区依然很少有人接受到高等教育。也只是在最近几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扩招才让中国人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偏远的农村,由于意识或者是各种条件的限制也并没有接受到正规的教育。据有关调查,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是7~8年其中中小学文化程度占70%以上,高中文化的大约占19.2%,总体农村劳动力具有中小学文化水平的人占50%之多,而且很多的劳动力缺乏专业技术,理论水平低下,使得整个行业难以高速发展。
3.我国农村劳动力大多集中在青壮年年龄段。
中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有效控制,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很大,新增人口数依然很庞大,而且现在正走向老龄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8499万人,占总人口的13.7%,比上年末增加0.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2288万人,占总人口的9.1%,增加0.25个百分点。由于生育持续保持较低水平和老龄化速度加快,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11年为74.4%,比上年微降0.10个百分点。而在农村这个比率更高,因为50年代的人口生育高峰主要集中在农村。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年龄都集中在15~45之间,对于一个人而言,正是处在体力旺盛,出于对社会贡献率较高的阶段。
二.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
农村人口转移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其次,由于我国政策的倾斜及户籍制度等多方面的原因,也造成农村劳动力过剩。
1.改革开放后,贫富差距加大,激化农村劳动力转移意识。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有国家很多的政策倾斜,造成了中国地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扩大;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这些差距的扩大,使得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这些人,通过改革初期积累的资本,使得自己的财富进一步增加。而在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这部分人由于没有大量的资本积累,也很少能接受到更先进的思想,与发达地区相比,使得自己变得更加相对的贫穷。因此,很多人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农民,在看到发达地区富人们的豪华生活方式之后,也开始不满生活现状,产生了想进城打工的思想。
同时,近年来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价指数上升,人民生活压力逐渐增加。给农村人口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另外随着高校教育费用的提高以及农村医疗开支的压力,如果仅仅靠种田,农村人口生活难以维持。
2.三农政策的实施、法律体系的完善给农村人口转移带来了机遇。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农民的生活问题得到了重视。农民的问题已经成为全国的核心和焦点问题,各种利于农民的政策慢慢得到有效实施。从以前的限制农村劳动力转出,到现在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首先,户籍制度的逐步弱化,特别是2013年起国家逐步放开全国大中城市及小城市的落户,使得农村人口转出变成可能。目前国家对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大大降低。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根据市场自由调节的原则,农村劳动力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去往的地区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其次,住房和子女接受教育的政策
使得农村人口转出得到保障。最后,各种社会保障措施的推出,使得农村人口生活及安全的到保障。目前,我国规定,凡是用人单位雇佣民工的,一律为农民工购买工伤保险。《劳动合同法》、《建筑法》、《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等法律的出台,进一步使得农民工的权益受到法律保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更好的权益保障。
3.土地规模经营及专业合作社生产方式的运用实践,解放了农村富余劳动力。
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仍然很低,农业生产耕地过于分散零碎,一户一家的农业生产依旧突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后,农民土地流转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专业化、企业化和集约化经营,这种经营方式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自然也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平原地区种植条件好,土地集中连片,农业经济效益高,农业机械化发展快,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土地面积较大,有利于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民把土地交给合作社耕种,节余了大量劳动力。推动龙头企业的建设和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的发展壮大,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能够尽快投入农业龙头企业进行农产品深加工,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
三.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潜在问题分析
鼓励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无疑使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措施,是适应市场调节的结果。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的必要措施。然而,一项好政策的实施,是否就一定意味着事情会向政策制定者的意愿去发展呢?
1.劳动力转移规模难以控制。
随着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断向城市涌进,农民在外打工的年限不断地增加,很多的农民已经开始走向富裕。其实,这也是国家制定政策的目的。但是,问题是:很多的农民看到别的农民开始富裕后,自己也想着出去挣钱,留下家里面的田地无人耕种。据调查,许多偏远地区农村有接近95%的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在外打工,很多的村子只留下老人和小孩。每年仅播种口粮,够自己一年吃饭就足已。拿着国家的补贴,却只种点口粮,甚至田地荒芜。如果在这样下去,今后农村的广大土地谁来耕种,这不得不深思。
2.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农村未来人口素质担忧。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已成为一种思潮,然而接受教育的意识在很多地区的农民的心目中却不够强。目前中国许多农村地区70%以上的人口只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有将近20%以上的人口甚至初中都没毕业,虽然现在这一状况正在改善,但与城镇户口的子女相比,农村户口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化率要低1/3甚至更多。这样一来,城市居民文化程度会更高,而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也会相对越来越低。从长远来看,这并不利于中国有效解决城乡二元经济,也不利于中国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农业化发展。
未来是知识的经济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不断优化产业,进行合理产业转换,才能大力提高我国经济增长并且持续发展。因此,教育在未来将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民素质提高,也是极其关键的一步。
3.加重城市负担。
从经济基础方面看,目前我国城市化率不高,城市化进程不够快。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数千年来首次超过农业人口,达到50%以上。这
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继工业化、市场化之后,城市化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而2012年末,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经达到52.57%。但是许多大城市已经趋于饱和,而偏偏这些城市又是吸引劳动力的主要城市,大批劳动力的进入,给城市交通、住房等等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根据城市经济负荷,当一个城市承载的负荷高于这个城市的最大承载力,那么会给这个城市带来许多的规模不经济,尤其是污染,城市垃圾的排放的会话只能加重一个城市的新陈代谢负担。另外,大量劳动力的输入,加重一个城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管理负担。比如,公共秩序的维持,教育费用的增加,环境卫生费用的增加等。尤其是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概率的加大,需要一个城市及时维护,无疑增加一个城市的管理成本。
四. 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1.加快土地流转,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夏商周以来,农民视土地如自己的父母。但是仅仅依靠土地,农民只能温饱。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加快土地流转,这个不仅能够让农民解决温饱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加快农民致富的步伐。同时,它还加快将农业产业细化、专业化,进而能够合理引导农民专业化分工,延长农业产业链,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2.加快城镇化道路建设,特别是小城镇建设发展,提高城市化率。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形成了今天的城乡二元经济。二元经济使得中国城市和农村不能协调发展,拉大了城乡差距,将城市和农村形成了两个经济团体。加快城市化道路建设,就是要磨合城乡界限,消除城乡差别观念,重新科学定位工作、居住、休闲等生活圈,使得未来生活居住环境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道路等交通条件的不断提升,加大公共产品的投入,加快招商引资的步伐和力度,加快电子政务的发展,不断提升政府及其相关事业部门的管理能力,以期能够提高城市承载力,吸收更多劳动力。
另外,积极发展小城镇是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和途径。我国城乡差距大,农业人口多,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小城镇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农村的商品交换和市场发育,而且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控制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城市内部。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如果仅仅依靠向城市内部转移农村人口是不现实的。城市规模过大容易出现交通拥挤、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在推动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只能是一小部分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补充二、三产业,更多的人口应该依托乡镇企业进入小城镇。小城镇吸收农村劳动力的优势很大,我国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多是以兼业为主,亦工亦农、亦商亦农,这样既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不利于农民身份的彻底转变,阻碍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而小城镇更接近农村,进镇定居更加容易和方便,可降低成本和风险,能够使农民彻底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变。
3.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养壮大主导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吸引更
多的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对那些地域偏僻、远离城市、交通不便、信息不发达的山村,更是如此。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是很好的选择。
4.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大力开展教育和技能培训,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加强师资力量,严格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其次,面对农民工创办各类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技能培训学校等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机构。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职能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增强就业竞争力,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有条件的将技能培训与就业有机的结合衔接,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专业和课程,开展就业指导和岗前培训,为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创造条件。最后要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坚决摒弃小农意识。引导农民主动学习和适应城市文化及现代文明,培养农民的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公平意识、诚实守信意识等市场经济新理念。
5.建立城乡平等的制度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使进城农民再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构建城乡平等的制度体系。首先,加快改革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实现户籍管理上的城乡统一,赋予全国公民平等择业和生活权利,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自由迁徙、自主择业、自由选择居住地的问题。同时还要使农民在社会生活、民主政治、接受教育等所有领域同城市居民享有平等的机会。其次,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尽快消除城乡、地区就业壁垒,取消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各种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收费,降低农村劳动力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合理配置,实行公平的就业政策,创造平等竞争机制,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要切实维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对拖欠、克扣工资等恶劣事件要加大管理力度。最后,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进城就业农民的居住条件、工伤医疗、子女教育等很难得到基本保障,农民工几乎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严重的损害了农民的基本权益。因此,要建立健全养老、医疗、教育等配套制度,使农民工在住房、医疗、养老、工伤、子女上学等方面能够享有相应的社会保障。
6.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
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载体,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近几年,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虽然逐渐减弱,但随着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仍然很大。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强对乡镇企业的政策指导,加快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合理布局,推动乡镇企业连片发展。鼓励创办适应农村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扩大农业内部就业空间。此外,重点发展农业第三产业,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主要是发展第二产业,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所以,今后要大力发展以餐饮、旅游、商贸、运输为主的第三产业,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五. 结束语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决不能忽视的关键问题,我们所进行的农村体制改革和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举措。无疑进入了最关键的时期。只有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提供坚实的基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保障,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解决后顾之忧的同时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2.3.4.5.马国祥,浅析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与对策 ,2009,3 张燕妮,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途径分析,农业经济,2009,6 韩科峰,农村富余劳动力分流的对策分析,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7 胡枫.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7,1 魏振香.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及其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7,12
6.王一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农村经济问题,2009,2
7.彭连清,詹向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域流向和产业分布特征[J].农村经济,2007,9
8.蔡昉,王美艳.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J].中国农村经济,2007,10
9.崔传义,进入新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J].中国农村经济,2007,6
10.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11.朱巧玲,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3,6
12.成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户籍制度改革[J].新长征,2002,1
13.李秉龙,薛兴利,农业经济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1
第三篇: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范文
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调查
【论文摘要】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环境因素给农村劳动力就业带来的影响;同时,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提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具体对策。
【论文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转移 流动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连续出现两位数增长的业绩,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出现极大波动的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仍然取得了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成就,给我国农村劳力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达到6.6亿多,占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口的87%。但是也必须看到,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环境依然存在着政策封锁、劳动力市场体系不健全,国际劳务输出环境不理想等诸多不利因素。为此,政府决策者或参谋者应重视和考虑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并采取有力措施,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宽松的外部环。
1、转移服务需求分析
1.1自身方面
大多数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想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改善自身及整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农村的收入低,而城市的高工资率、高预期收入给他们的迁移带来了动力。同时,迁移本身需要一定的成本,如货币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等。
1.2 转移者在成本与预期收益中寻找平衡点
外部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工业化战略、户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统购统销制度(蔡昉将其称为“一项战略,三驾马车”)
1.3 束缚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发展,使农村积存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农村改革之后,人们的束缚被减轻,新兴的产业部门对劳动力也有大量需求。这样,农村和城市就从两个方向对劳动力转移起着推力和拉力作用
1.4此外,那就是转移者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转移的劳动力一般都是他们农村中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年轻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 1
几乎成了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活的代言词。他们充满着激情和梦想,城市生活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2、保定市工商业发展对用工需求有多大
调查组对本市目前二三产业招用工市场进行了认真调查分析,用工需求主要分布为:
2.1重点建设项目用工
2007年,全市竣工项目预计需求劳动力约4600余人,随着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推进,对用工需求将逐年递增;
2.2现有企业扩建扩招用工
全市民营企业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展,随之而来的用工需求不断增长,对“蓝领”技术工人每年需求约在2000人左右;
2.3各类商贸服务业用工
市商贸服务业发展较快,走在本市街面上,“诚招服务员”,“诚招实习生”等字样常年,随处可见。每年用工需求约在1000余人(如便宜坊,美味超市,泰和商贸楼的改扩建,对理货员,营业员等需求较大):四是各乡村小项目用工。各乡镇,街村的小项目,小企业,农村自办小门店等,大体每年需要3000人左右。
综上,辛集市每年工商业发展增加用工岗位约在1万个左右。调查中还了解到,这些用工需求有两个共性:一是年龄段要求以青年为主。无论是重点建设项目的专业技能人才需求,还是商贸服务业的服务人员需求,年龄段上多集中在16至30岁的青年。二是岗位需求以专业技能人才为主,如皮革鞣制,机械加工,车床等专业技能人才(申科仪表厂表示,只要是技术工,该厂常年随来随收)。
3、我国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影响
3.1对迁出地的影响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仅没有为农村的发展造成阻碍,反而是资源的更有效利用。在外出户的农业生产中存在着资金对劳动的替代。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流动是一个既有流出又有回流的过程。返乡农民工带回的资金、技术、先进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然而,大规模的劳动力迁移对迁出地也有一些不利影响,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大量土地因缺少劳动力而被抛荒;二是育龄妇女大批外出使计划生育变得困难;三是大量乡村精英的转移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另外,外出者会给家庭留守人员带来情感压力。
3.2对迁入地的影响
多位学者分析新增劳动力对迁入地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但积极评价占主导:新增劳动力一方面填补了城镇地区结构性劳动力短缺,丰富了城镇的行业构成和就业结构,使其产业和就业结构趋于合理;另一方面还促进了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开放,推动了城市化和现代化。总之,在宏观环境上,不管是对迁出地还是迁入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都有较大的积极影响,也推动了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就业制度的改革,在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社会等发面都起了促进作用。
3.3对迁移主体的影响
迁移本来就是一个重要决策,转移成本与收益的矛盾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才能解决,但到时不管对错,迁移都不可逆转,否则成本更高。而且,迁移也会对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劳动技能、行为规范等方面产生多种影响,他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适应新的环境。本人认为,适度的劳动力转移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但目前很多省份的农村已经出现只剩下老弱妇孺的现象,即劳动力转移过度。这使我国本来的人口分布不均问题愈加严重。这种极度不均衡现象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即使有好处也只是暂时的,不会得到长足的发展。迁移者总生活在“不是家的地方”,没有归属感,也不利于他们及其后代的发展。
4、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前景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必然会实现向工业社会的过渡,农民也会转向非农民,至少不会是现在意义上的农民。但是,要实现这种转变,需要经过相当长的准备时间,也需要经过社会、政府多方面的努力才能达到。专家、学者为此提供了很多建议和意见,总结一下,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4.1开展农民工培训
开展引导性素质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入,提升其软实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4.2消除体制障碍
全面改革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体制方面的障碍,使农村人口在就业岗位、工资待遇和福利保障上都不至受到歧视。
4.3加大农业产业化的力度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将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使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4.4走城市化道路
城市化的程序一般是农村农业—乡村农业—城市非农产业。我国现阶段,中小企业的吸收能力远强于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着重发展这些中小企,才能推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4.5
本人认为,促进劳动力的转出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更重要的是政府的优惠政策,吸引有知识有技术的人才到农村去激活当地经济,将当地的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把现代农业与工业结合起来才能走得更久更远。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民的现状,当代中国人口;
[2]蔡承荣,农业剩余劳动力,宏观经济;
[3]盛来运,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的经济学分析,2008.10;
[4]张正河、谭向勇,论中国乡城人口迁移,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第1期,总第182期;
[5]张晓莉、李辉,从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看劳动力面临的主要问题,实证分析,85。(作者单位: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第四篇: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两种转移模式思考
内容摘要:关于如何改变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落后状况,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两种不同的要素配置模型。威廉·阿瑟·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过剩,近乎无限供给,因而,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唯一途径就是把过剩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西奥多·舒尔茨则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不是劳动力过剩,而是人口质量低与劳动力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足;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唯一途径就是提高人口质量和向农村输入劳动力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与这两种模型相关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呈现两种不同的模式,即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这就存在着如何评价上述两种模型与两种模式的问题。
关键词:要素配置模型,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研究
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农民的福利状况不仅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资源或要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这些资源或要素的配置状况。要确保农民的福利能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进,只有一个途径,就是优化资源或要素的配置。但是,如何实现要素的优化配置呢?阿瑟·刘易斯认为,应当把重点放在输出过剩劳动力;西奥多·舒尔茨则认为,应当把重点放在提高人口质量以及输入劳动力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客观地说,这两种模型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与此相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形成的两种模式: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也是相辅相成的。
一、刘易斯与舒尔茨要素配置模型的比较 威廉·阿瑟·刘易斯对发展经济学的卓越贡献是举世公认的。他的著作《经济增长理论》是战后最早探索第三世界国家发展问题的教科书之一。在这部著作出版的前一年,即1954年,刘易斯发表了《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这篇论文,首次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其独特的思想观点一直被大量文献所引用。时至今日,发展经济学的大部分内容仍然可以说是以刘易斯这篇论文所形成的思想观点为基础的。根据刘易斯所创立的要素配置模型,由于在农业部门中存在着过剩的或者说是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如果能够创造条件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将会有效抵制城市工业部门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促进工业资本的积累;而工业资本的积累又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吸引和有效利用从农业部门转移过来的无限供给的劳动力。与此相对应的,在农业部门中,由于过剩劳动力的减少而产量没有减少,甚至还有可能增加,农业劳动的绝对生产率和边际生产率就会上升,农业劳动的效益和报酬就会提高,农业劳动与非农业劳动的比较效益就会趋于平衡,劳动力在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就会逐渐减缓下来。在刘易斯看来,这是一种只有正效应而没有负效应的劳动力转移模式,是一种良性循环机制。与农业生产与再生产的特点相联系,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往往表现为潜在性的剩余或隐蔽性失业。之所以称之为潜在性的或隐蔽性的失业,是因为实际上很难分清楚哪些劳动力是剩余的或失业的。虽然有些农业劳动力投入的边际产出为零甚至为负数,但因为所有农业劳动力平均产出为正数,平均净产出也可能是正数。然而,这并不排除存在着下述情况的可能性:即当一定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农业部门中转移出去,不仅不会引起总产量的减少,还有可能引起总产量增加。况且,由于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农业劳动成本的降低,还有可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的收入。我国改革开放28年来的农村变化现实,正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应当说是刘易斯模型在中国农村改革实践中的运用。
但是,刘易斯的模型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这不仅表现在这种模型一提出,就遭到包括戴尔·乔根森在内一些学者的抨击,而且也不完全符合中国农村改革的实际情况。客观地评价,刘易斯在其所创立的模型中所得出的一个结论,即伴随着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的不断转移,必然会导致城乡劳动比较效益趋于均衡,并没有被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所确认。实践向理论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即对农民流动或农业劳动力流动的积极作用,必须有一个全面的评价。农民流动只是要素流动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农民流动不能仅仅考虑农民流动这一因素,还要考虑伴随着农民流动,其他要素(如土地、资金、技术、信息等)的配置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而且劳动力以外的其他要素的配置状况,又会反作用于劳动力的流动,从而形成一种系统反馈或循环机制。
如果说刘易斯的主要贡献是创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以及在这个基础上从理论上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发展经济的问题,那么,舒尔茨的主要贡献则是创建穷人的经济学。舒尔茨以他毕生的研究得出如下原创性的结论: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因而如果我们懂得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许多重要的经济学原理;世界上大多数穷人都是依靠农业为生,因而如果我们懂得农业经济学,也就懂得穷人的经济学。舒尔茨对农业经济学的突出贡献,特别是他对发展中国家农业政策的精辟分析,使他和刘易斯一起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然而,刘易斯创立的经济模型与舒尔茨创立的经济模型所得出的结论似乎是相反的。如果说刘易斯强调农业部门劳动力过剩是农民福利低下的根本原因,那么,舒尔茨则断言,农民福利低下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劳动力过剩,而是人口质量低和劳动力以外的其他要素(资本、技术、信息等)的供给不足。1980年,笔者曾经有机会在上海聆听舒尔茨对这个问题的讲解。舒尔茨说,把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归咎于劳动力过剩,是用静态的观点看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人们就会自觉地用提高人口质量来代替人口的数量,使人口增长率降下来。与此同时,随着人口质量的提高、智力的发展,人们就会有可能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劳动力供给就会出现拐点,即由供大于求转向供不应求。这种态势必然会在未来的中国出现。舒尔茨由此断言:农民完全有可能在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下,实现尽可能高的产出。但是,其前提条件是,要形成有利于生产要素流入农业部门的宏观条件。如果现实的经济运行不是这样,这不能归咎于农业劳动力过剩,而是由于政府的不合理干预,妨碍诸生产要素流向农业部门,妨碍了农民的经营自由及其经济理性的实现。舒尔茨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人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是现代农业生产率迅速提高的重要源泉。因为农村土地面积总是有限的,它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逐步下降的,而人力资本所起的作用则是越来越重要的。舒尔茨认为,土地本身并不是导致贫困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而人才是关键性因素;改善人口质量的投资,能够显著提高穷人的经济水平及改善穷人的福利。舒尔茨还创立了这样一个基本的命题:人均高收入与人均低收入各国的经济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农田的经济重要性下降,而人力资本——技能及知识的重要性上升。刘易斯把农村之所以相对贫困归咎于劳动力过剩;舒尔茨则把农村之所以相对贫困归咎于与人口质量低相联系的社会分工不发达以及劳动力以外的其他要素(资本、技术、信息等)的投入不足。换一种说法,刘易斯把农村之所以贫困归咎于劳动力数量过多;舒尔茨则把农村之所以贫困归咎于劳动质量太低。对于这两种不同的模型,人们很难作出厚此薄彼的简单结论,因为他们两人的研究成果同时(1979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发布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第五篇: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原因分析 - 副本
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原因分析
南京的基本工资标准从去年的1350到今年的1480,保险额度也上调到720,个人承担
252,余下的企业承担,现在的就业者也要求颇高,在择业方面要求有五险一金,有餐补话
补交通补贴和带薪年假等,工人们闹罢工嚷着加工资,一系列的社会现象都预示着我国的劳
动力成本在不断的上升,那么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是什么?它未来的走势如何?应对
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对策和建议有哪些。
一·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
(一)劳动力相对紧缺,特别是农民工供给数量的减少。
由于国家出台很多土地政策,不少的劳动力选择在家务农,城市的外来打工者减少了很多,人工成本自然就上升了。
(二)人口的老龄化。
计划生育实行多年,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造成劳动力大量减少,年轻的劳动力
很少,人口老龄化,一个年轻人要养4个老人,生活压力大,生活成本也高,自然对薪酬方
面要求也增高。
(三)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通货膨胀率的上升,CPI的上涨,引起工资上涨。
通货膨胀也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重要因之一,现在100块钱只能买到75块钱的东西,人民币贬值,物价上涨,造成人民生活费用方面的增加,国家开始不断地调整各个地区的最
低工资标准,工人工资不断上涨。
(四)轻工业制造需求的增加。
在南京就有不少开发区,例如新港开发区,高新开发区,六合开发区等,每个开发区
里都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工厂,它们每天都在大量的招工,竞争激烈。就业者呢对那些待遇不
好的厂不屑一顾,对那些待遇好的厂挤破头的想进去,很多厂家被迫提高工人工资。
(五)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保障了劳动者的利益和权力。
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国家强制企业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后面会接着强制缴
纳住房公积金,国家为了保障了劳动者的利益和权力,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二·我国劳动力成本未来的走势
从未来劳动力数量的变化趋势角度来看,我国劳动力人口数量会一直增加,到2030年左
右达到最大值。之后劳动力数量开始下降。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劳动
力成本的上升,因为厂家可供选择的机会和资源多了,而劳动力之间的竞争大了。因此,我们说劳动力成本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缓慢地上升。
三·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策略和建议
1·慢慢放开生二胎,减少人口老龄化。
2·鼓励大家自主创业,提供小额低息贷款。
3.控制通货膨胀。
4.现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价格已变贵了,但中西部地区来此打工者的劳动力价
格还是很便宜的,中国的企业和外商企业可以考虑将企业内迁,在中国的西部和南部寻找更
为廉价的劳动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