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

时间:2019-05-12 22:44: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篇: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

一、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必要性

事实证明,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的制约因素,直接影响到劳动就业这一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已经日益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1.解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信息功能的需要。要解决摩擦性失业的难题,就必须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特别是强化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收集、整理和传递功能,尽可能使不同市场主体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的差异性相对缩小,从而逐步消除信息不对称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为实现充分就业创造必要的信息条件。

2.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扩大异地就业的需要。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劳动力流动总量的增加和频率的加快,个人的职业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没有劳动力市场,国家通过高度统一的工资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户籍管理等行政手段,对劳动力在不同工作单位和经济部门之间的流动加以严格控制,劳动力的流动率是很低的。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加快,我国的劳动力流动率有所上升,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据中国社科院“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课题组的调查,在北京、无锡、珠海三城市,劳动者的职业生涯中,从未改变过工作单位的个人比例仍较高,达30%以上。这一比例与日本横滨1970年的比例(34.9%)大致相同,高于美国底特律1970年的比例(13.9%)。[1]这种状况充分说明我国劳动力的流动程度是比较低的,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与国际接轨,也不利于我国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即劳动力流动的频率与跨度)已经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缓解摩擦性失业的社会压力,实现充分就业的需要。摩擦性失业几乎在所有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过在我国问题尤为严重,表现为一定时期内某地某种劳动力严重短缺,而另一地此种劳动力却大量过剩,处于失业状态。这种由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形成的摩擦性失业从根本上说是在劳动力总供求基本均衡状态下的失业,其解决路径主要是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完备和对称。而后一方面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摩擦性失业问题得以缓解的制约因素,有必要作为我国政府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性问题加以解决。[2]

4.进一步提高就业弹性,遏制我国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趋势的需要。所谓就业弹性是指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在正常情况下,就业弹性应在0—1之间。一般地说,就一国长期总量生产函数而言,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但在我国,由于经济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影响,就业和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非一致性。一方面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就业增长率却逐步下降,失业人员逐年增多,200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 1

率达4.3%,1991—1997年间,我国就业弹性系数保持在0.08—0.17之间,明显偏低。2002年的就业弹性系数比1996年又下降了0.02个百分点。[3]要遏制劳动就业方面这种非正常状况,除了政府采取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加以调节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市场化的调节机制协调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路径

尽快改变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不完善、不统一的“三不”状况,使劳动力市场成为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健康有效的平台,并做到与国际劳动力市场接轨,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为此,有必要深入探讨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有效路径。

1.进一步从理论上给劳动力以科学的市场定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劳动力作为商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社会各界所公认。现在的问题是必须真正确立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允许其在市场上自由流动,从而实现优化配置,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这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理论观点。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劳动力的流动,为劳动力的流动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克服劳动就业问题上的地方保护主义等各种行政壁垒,正视并解决劳动力自由流动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而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

2.对劳动力市场的科学定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一样,是完整的市场体系的一个局部,是市场体系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与否反映一个国家的市场体系是否健全,也是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同时,劳动力市场还不同于其他要素市场,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劳动力,而劳动力的载体是人,所以,劳动力市场是特殊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市场。

[4]同时,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的状况离WTO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一些西方国家至今还不承认我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因此,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把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作为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好,并尽快解决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3.劳动力市场建设的目标定位。首先,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起健全的、全国统一的,运行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作为劳动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平台;其次,通过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完善,使劳动力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得以比较顺利地进行,使困扰宏观经济发展的失业特别是摩擦性失业问题得以有效缓解,从而减轻劳动就业方面的社会压力;再次,通过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实行政府公共服务以及宏观调控职能与市场化的就业机制相结合,实施“就业型经济增长”战略,克服“增长型失业”,改变我国当前就业弹性偏低的状况。

4.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具体措施。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除了解决好上述几方面的目标定位问题外,还必须努力抓好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首先是加强劳动力市场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劳动力市场运作与管理。再次是劳动力市场载体建设。劳动力市场的载体主要是各种职业中介机构,例如职业介绍所等。其建设是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主要任务。具体地说,一是明确代理制,即职介所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沟通供求信

息,协调供求关系,代表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进行诚信高效的招聘或求职;二是强化劳动力市场的档案管理,对滞留在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档案进行科学的分类处理,并进入劳动力市场信息库,实行严格的管理和及时的更新;三是对滞留在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进行必要的就业培训,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为劳动力顺利实现就业或再就业创造条件;四是对职介所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严禁信息欺诈、违规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五是加快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在各地方、各行业、各部门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基础上,强化其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实行资源共享和互补,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网络;最后是培育真正的、成熟的市场主体。劳动力市场的主体是劳动力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具体地说就是用人单位和劳动力的载体—劳动者。其中政府是劳动力市场特殊的主体。这是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讲,政府机关用人也要通过劳动力市场进行招聘,也是劳动力的需求方之一,但同时政府又是独立于市场之外、凌驾于市场之上的国家机器,代表国家行使对劳动力市场进行监督管理和宏观调控的职能。[5]所以,政府应建立必要的绩效评价机制和行为约束机制,以保证其管理和调控职能的公正和高效,从而推动我国劳动力市场不断走向健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 湛新民:国有企业就业弱势群体形成原因与治理对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3(1).(2).

[3]姚先国、黎煦.劳动力市场分割:一个文献综述[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4] 李建民: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隔及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02

[5] 胡家勇:转型、发展与政府[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

2目录

摘要

关键词

一、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必要性

1.解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信息功能的需要。

2.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扩大异地就业的需要。

3.缓解摩擦性失业的社会压力,实现充分就业的需要。

4.进一步提高就业弹性,遏制我国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趋势的需要。

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路径

1.进一步从理论上给劳动力以科学的市场定位。

2.对劳动力市场的科学定位。

3.劳动力市场建设的目标定位。

4.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第二篇: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简析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简析

案例1:中新网2月23日电(财经频道记者 马丽):

2011年春节刚过,“用工荒”便再次席卷东部沿海地区。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城市劳务市场迎来了新一批返工潮,此前未能达到招工预期的企业纷纷渴望抓住这一时机,而结果却几家欢喜几家愁。

每年春节前后,都是农民工市场的“唱荒”阶段,不少企业为招工难而头疼不已。年关刚过,“用工荒”的报道便见诸各大媒体的显著版面。今年对企业来说,招工似乎比往年来的更加棘手。原本作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的中西部地区开始大面积“召回”本地农民工,调查显示,近几年,随着西部城市建设和企业西进步伐的加速,农民工回流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结构性招工短缺的矛盾并没有彻底解决,中西部企业今年也加入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农民工短缺现象更加明显。而面对“80后”撑起的外出农民工主力军,在劳动力短缺的现实面前,企业要如何抓住这一新生力量?

虽然针对农民工的各项保障措施已经在大力推进,但与2.42亿的农民工总数相比,农民工各项权益的整体保障率仍相对偏低,而随着新一代农民工自主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如何能够立足人本,吸引和留住人才已经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虽然针对农民工的各项保障措施已经在大力推进,但与2.42亿的农民工总数相比,农民工各项权益的整体保障率仍相对偏低,而随着新一代农民工自主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如何能够立足人本,吸引和留住人才已经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案例2:(英国)FT中文网(2009-03-10)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王铮

大学生就业难无疑是今年“两会”上最热的话题之一。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写入了“为大学生找工作”的具体措施。3月7日,人大、政协的两场新闻发布会也均与此话题密切相关。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称,到2008年底,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而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大学生就业被普遍认为进入30年来最艰难的时期。民进中央常委、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在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预测,今年大概只有300多万的学生能够找到工作,不到应届毕业生的一半。

由案例1可以看到,我国在近年来每年都会遇到“民工荒”。“民工荒”是指民工短缺现象。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南方一些主要城市,并尤其在春节时期尤为明显。“民工荒”既包括“普工荒”,也包括“技工荒”,但无论哪种类型,其所反映出“荒”的特征都可以概括为一种结构性短缺。我过国经济发展水平飞速提高,各项产业迅速发展,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都变化很大。东南沿海一带分布了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到来,但是在前几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很多工厂倒闭,从各地而来的农名工又返回到家乡。在春节前后是劳动力最缺的时候,这是季节性因素,因为大家都回家过年。年后,企业生意好转,有订单了,但劳工没有及时接到信息,以为还是没工作,所以选择不继续外出打工,这是信息不对称。现在在外打工的收入还不如村里人在家创业挣的多,索性就呆家里了。这是待遇问题。

案例2中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从高等院校毕业的所谓“高素质人才”的就业也是政府的难题,一方面毕业生数量大,工作岗位少,一方面毕业生眼光高,嫌有的工作待遇不好。所以工作“难找”。

劳动力市场现状与问题

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我国劳动力市场还是有很多问题的。

一方面,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剩。随着国民经济进行战略性 改组和结构大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大量的劳动力被释放出来。据估计,2000年底,包括登记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新下岗职工,机构改革中分流,农转非等几项指 标在内的我国未处于就业状态的劳动力数量约为 2800万——3000万人,此外,农村约有1.3 亿—1.5亿剩余劳动力,这大大加重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

另一方面,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中国经济面临的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结构性失衡还表现在低素质或未开发的低质量人力资源大为过剩,而经过科学开发,具备现代文化素质和先进劳动技能的高质量人力资源又相对缺乏,这反映在就业市场上就是存在大量低质量的劳动力剩余,他们又无法填补许多要求较高技术和技能的工作岗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适度失业人口的存在,有利于激励人们努力工作,努力学习,提高其自身的文化和技术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不仅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会造成失业者及其家庭的生活困难,增加社会诸多不稳定因素。

再一方面,政府在劳动力就业方面的引导功能没有发挥到位,造成有的工作没人做,有的工作抢着做的现象。

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产业之间兴衰更替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市场要求劳动力在部门之间移动以达到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结构均衡,但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的调整滞后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劳动力不能在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就业市场化机制尚未建立,以至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机制受很多因素影响,产生问题。

第一,劳动力总量过剩,而具体来说是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我国劳动力总量多,但是其中受过高等教育或者专门职业技术培训的高素质人才不多,所以大多数劳动力只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但这个产业能吸纳的劳动力是有限的,所以造成劳动力过剩,而对高素质人才有巨大需求的产业却是求贤若渴,招不到符合条件的员工。这也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国家应该适应市场需求,多培养高素质人才。

第二,劳动力市场存在流动性障碍。由于户籍管理制度,就业管理制度及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严重影响了劳动力市场流动。举例而言,北京,上海,天津等都市有着户口准人就业的限制,西部比东部劳动力流动性较差。劳动力市场处于城乡,地区及部门之间相互分割的状态,阻碍了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第三,我国高等教育机构质量参差不齐,量大质不优,毕业的大学生当前出现过多状态。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毕业的大学生当前出现过多状态。但是目前却出现岗位少,大学生过多情况,另外刚刚毕业大学生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因此培养的成本、职业化的成本很高。据悉,今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大约630万人,加上历年未就业的大学生,需就业的大学生接近千万。因此表面上似乎“毕业即失业”,为完成“就业指标”往往大学生会“被就业”,许多大学生因各种原因甚至出现“啃老族”等现象,这些似乎都是从不同角度折射出的不容乐观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第四,劳动力市场缺乏竞争性就业机制。受地方保护主义的限制,跨地区就业的比重 相当小;毕业生就业仍处于由国家安置就业向通过市场,实行竞争就业的过渡阶段;在人才的分配上也主要是面向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国有小企业难以获得搞技术人才。此外,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尚未有效形成,工资分配制度处于计划管理和市场调节并存的阶段,企业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工资分配仍不能完全反映劳动力价值和供求关系。

对策建议

第一,政府应该重视高等教育,严把教学质量,除了培养科技人文人才外,还要注意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优秀的高素质劳动力。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教育,教育影响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教育程度,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教育程度是解决劳动力结构性就业的基础。由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经济部门的生产设备不断更新,生产工艺经常变革,因而对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教育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可见,劳动力结构性就业问题的解决与劳动者的教育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事实说明,一个国家的教育越发达,社会成员所受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力的结构性就业问题就越容易解决。因此,政府应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知识文化水平,从而提高了技术水平和劳动适应能力,解决了需要较高技术和工作能力岗位的空缺。

第二,建立全面的劳动力供需交流平台,实现供需信息的自由交换。切实抓好劳动力供需信息搜寻的网络建设,并通过对全国城乡广泛的劳动力资源的调查与需求预测,及时掌握其供求状况。同时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交流、传播与咨询工作,发挥信息的引导作用,为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此外,还应做好劳动力市场价格指导和失业预警监测,从而为劳动者求业提供了一个便利的渠道,有助于劳动者快捷的找到合适的工作。

第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已进入并将长期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的生存和生活不只依靠国家的对他们的医疗保险盒社会保险,最重要的是能让这部分人口在工作阶段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和国家经济的增长积累合理的财富,国家应在国民收入再分配和健全投资市场上下功夫,特别是具有垄断性质的上市公司占据国家优质资源,具有长期增长稳定,收益率高的特点,应拿出更多的财富在二级市场上与投资者分享,以另一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再就业制度。一方面,为了防止把释放出来的失业人员推向社会,引发不安定因素,应提高失业保险金的数额,将我国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应与最低工资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挂钩。另一方面,建立下岗职工再就业制度,这样有利于缓解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推动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四,缩小城乡差距。现在大部分流动劳动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使得他们不再需要外出打工,在家乡就可以取得合理收入,这样就可以减少因劳动力流动带来的成本社会的成本增加。发展农村教育,这样以来下一代农村的劳动力就能够胜任劳动密集型以外的工作了,可以有效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第三篇: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体制问题与对策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体制问题与对策

寇瑞青

我国劳动力市场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还不够成熟,特别是在建立市场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体制障碍。本报告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新旧体制转换中的劳动力市场

(一)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加紧转变就业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峻的下岗与失业问题,1997年党中央确定了新时期的就业方针,这就是: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这一就业方针的实质就是要通过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促进就业市场化,合理开发、配臵和利用劳动力资源。

在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 了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目标。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主要是根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着重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通过进入劳动力市场实现再就业的问题,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创造必要条件。因此,这种机制是从计划安臵为主导的就业机制向与完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市场就业机制转变的一种过渡形态,是引导被旧体制束缚的数量庞大的劳动力存量逐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一座桥梁,体现了与经济体制转轨相适应的特点。为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客观要求,制定国有企业职工分流安臵政策,特别是妥善处理下岗职工以及改制企业职工的劳动关系问题,促进其进入市场自主就业,并实现“软着陆”。

(二)下岗与失业双轨运行与并轨

鉴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展滞后,失业保险基金难以承受大量职工失业所带来的冲击,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从1998年7月开始,国有企业普遍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由此建立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在下岗职工从企业进入社会劳动力大市场之间开辟一条缓冲地带,在失业保险承受失业压力之前,设臵一道新的保障线,并促进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在逐步撤销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中心之后,所有出中心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下岗职工以及企业新的裁员或精简人员全部进入劳动力市场,使下岗职工基本 生活保障制度与失业保险制度并轨。

(三)劳动力市场发育状况评估

经过改革以来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尽管市场机制还不够成熟,但在对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调节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的来看,现阶段劳动力市场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一是劳动力市场主体地位已经基本确立,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受到传统体制的束缚。尤其是一些国有企业的用人自主权还没有得到充分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在用人制度方面还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仍有一部分劳动者由于某些社会因素的制约而难以自主择业。

二是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十分尖锐。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严重过剩,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的矛盾非常尖锐。不仅如此,目前劳动力市场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也格外突出。因此,在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就业压力巨大。

三是劳动力流动在很大程度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但在劳动力跨产业、跨行业、跨地区、跨企业以及跨所有制等方面的流动中还存在着一些制度障碍。

四是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劳动力市场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等“三化”建设试点工作正在逐步展开,但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还不高,在运作上缺乏统一的规范,职业介绍成功率较低。五是由工资指导线制度、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等构成的劳动力市场工资宏观调控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还不够完善,也没有建立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与预测系统、失业预测预警系统等。

六是劳动力市场法律法规体系与执法监督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尤其是一些与《劳动法》相配套的一些重要的专门法律尚未出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执法手段和力量薄弱,劳动力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

二、制约劳动力市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尽管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目前我国仍然处于体制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也还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依然存在并起着相应的作用,并且阻碍劳动力市场的统一、开放和发展。

(一)国家安臵就业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 目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由国家安臵就业的体制在国有单位中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近年来对国有企业富余人员采取下岗方式,并由政府制定有关下岗职工的特殊安臵与扶持政策,向下岗职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服务,而没有采取解除劳动关系使 之失业并被直接推入劳动力市场的方式。在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上,有些地方政府为下岗职工提供公益性的就业岗位用于安臵困难群体,也有些地方政府甚至采取用行政手段清退农民工的方式为下岗职工腾出就业岗位。各级政府制定有关促进再就业的优惠政策也主要是针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下岗职工只有凭政府发给的“下岗证”或“再就业优惠证”,才能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二是对退伍专业军人仍然采取以计划安臵就业为主的办法。长期以来,我国对军队转业干部和退役士兵采取由国家负责安臵就业的办法,其中转业干部由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负责安臵,退役士兵由各级民政部门负责安臵,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要配合做好安臵工作。目前,在军队转业干部和退役士兵就业方面仍然采用由地方政府向用人单位下达指令性安臵计划任务为主的办法,并作为政治任务要求用人单位(特别是国有单位)必须承担,否则将给予处罚甚至追究法律责任。尽管由于形势的变化,这种计划安臵就业制度遇到很大的阻力而越来越难以继续执行下去,一些地方也在探索建立扶持自主就业的新机制,但就全局而言,这种计划安臵就业制度并没有根本改变,军队转业干部和退役士兵就业安臵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这种计划安臵就业制度已经走进死胡同。

三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 工作人员仍然由国家统一管理,并提供就业保障和社会保障,没有纳入劳动力市场中,也没有失业风险。迄今为止,在历届政府机构改革中被精简的人员,一般都由国家负责重新安臵,特别是在1998年各级政府机关大裁员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尽管目前人事部正在事业单位中逐步推行聘用合同制,但进展缓慢,与建立市场就业机制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国有企业职工身份转换难度大

目前,能否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离岗职工以及改制企业职工劳动关系问题,使这些职工的身份由国家职工变为企业职工或失业人员,不仅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而且是将国有企业中的存量劳动力导入劳动力市场的一个瓶颈问题。

近年来,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离岗职工以及改制企业职工劳动关系处理上的难度非常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再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再就业率逐年下降,特别是部分年龄偏大、技能单

一、体弱多病的职工,成为再就业的困难群体,难以实现再就业,以致这些职工抵制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而且一些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保险关系难以接续。除此之外,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处理难的最大障碍在于企业难以承担解除大批职工劳动关系所需支付的经济补偿金、偿还拖欠的工 资、医疗费、集资款等各项债务以及补缴拖欠社会保险费的沉重压力。

据劳动保障部对部分城市的抽样调查,企业解除下岗职工劳动关系所需经济补偿金约为人均6600元左右,约有70%的下岗职工曾被企业拖欠工资、医疗费或集资款等,人均拖欠历史债务约3600元左右。如果将过去已经出中心但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下岗职工以及其他离岗人员考虑在内,这方面的资金需求数额将更大。由于目前许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资金短缺,因而无力承担这笔巨额费用,以致难以与上述下岗职工和离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使这些职工未能顺利进入劳动力市场。

尽管多年来全国通过“三三制”筹集了数千亿再就业资金,但这笔巨额资金的绝大部分只是用于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而很少用于促进再就业、支付经济补偿金或偿还历史债务,没有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劳动关系以及进市场的问题。

(三)现行户籍制度阻碍劳动力流动

自从1958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之后,我国便建立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套的户籍管理制度,并将这种户籍制度与就业制度、消费品供给制度、住房分配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挂钩,在划分社会身份界限方面构成一套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制 度体系,形成将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分割开来的制度壁垒,通过运用户籍管理等相关行政手段,对全社会劳动力资源进行配臵和调控,由此造成劳动力资源的区域分割,特别是形成城乡二元结构,将农民束缚在农村。在1978年我国开始进行改革以来,虽然与户籍制度相关联的各项制度都已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迄今为止,全国绝大部分地方(特别是大城市)的户籍制度仍然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延续下来的旧制度,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只有少数地方在近年来经过逐步放宽户籍管理之后,才在户籍制度形成的壁垒上打开缺口。

改革以来,在客观经济规律的支配下,数千万农村劳动力自发地冲破城乡之间的壁垒,涌进城镇打工谋生,外出就业已成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目前,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已达到1.2亿人。但迄今为止,农民工进城就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受到歧视和排斥,而且还存在制度障碍,城乡劳动力市场处于分状态。特别是现行户籍制度成为阻碍劳动力流动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就业的最大障碍,是农民工进城后受到歧视和排斥、难以扎根立足、就业难度大并且不稳定的主要根源。

(四)社会保障体制不够完善

建立健全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是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建设起步较晚,先天不 足,发展滞后,因而现有社会保障体系还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失业保险承受能力较低。到2005年末,全国有1.06亿人参加失业保险,有362万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尽管从全国总体上来看,失业保险基金尚有大量结余,但由于失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较低,目前仍实行市、县级统筹,各地区之间失业保险基金一般不能调剂使用。因此,一些地方失业保险基金已经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难以承受大量职工失业所带来的冲击。由于一些地方失业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不足,一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与失业保险制度实现并轨,大量下岗职工转为失业人员,将使失业保险基金不堪重负。因此,这种状况对建立市场就业机制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已产生很大的阻碍作用。

二是养老保险先天不足、包袱沉重、收支缺口很大。由于养老保险起步较晚,缺少历史积累,只能采取现收现付的形式,目前除少数试点地区开始逐步做实个人帐户之外,大多数统筹地区个人帐户都是空帐,已形成数千亿基金缺口。到2005年末,全国有1.74亿人参加养老保险。但覆盖面仍有很大局限性,特别是大量个体从业人员、其他灵活就业人员以及绝大多数进城农民工尚未参保。近年来,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缺口逐年增大,每年都需要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数百亿元。从长远看,在养老保险制度上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 问题亟待解决:第一,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的问题。目前对企业职工实行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保障仍由财政负担。这两种制度长期并存,不仅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之间待遇相差较大,而且也不利于劳动力流动。第二,现行退休年龄政策与人口老龄化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大。在现行的退休年龄政策下,参保人员工作时间与养老时间之比越来越小,基金收支缺口越来越大。第三,养老保险基金(以及其他社会保险基金)缺乏有效的保值增值机制,使基金缺口较大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缓解或解决。

三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难度较大、问题较多。到2005年,除西藏的部分地区外,全国绝大多数都已启动实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参保人数为1.37亿人。目前,医疗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第一,困难地区、老工业基地和国有困难企业筹资困难,使医疗保险扩面难度进一步加大;第二,覆盖面较窄,个体从业人员、其他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农民工以及一些城镇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职工在覆盖范围之外;第三,多数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部分困难群体(如低保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比较突出;第四,由于相关制度存在一些缺陷和漏洞,滥用药、滥检查等不规范行为比较普遍,加大医疗保险不合理支出,一些患者个人负担也很沉重。

(五)劳动力市场的部门分割

改革以来,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从一开始就被分割成“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这是由于在劳动人事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部门分割所造成的。简言之,按现行的劳动人事管理体制,劳动保障部门管理具有“工人”身份的普通劳动者,人事部门管理具有“干部”身份的各类人员。劳动保障部门和人事部门分别建立了“劳动力市场体系”和“人才市场体系”。双方分别制定各自的市场规则和管理制度,互不适用。譬如,劳动保障部制定并发布实施的《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便不适用于人事部门建立和管理的“人才市场”。

三、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对策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促进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形成和完善,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实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我国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并且在今后数十年甚至整个21世纪的漫长时期内,都将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但迄今为止,我国仍然没有像其他市场经济国家那样将促进就业作为国家优先发展战略目标之一。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应当高度重视就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促进就业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列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中 的优先发展目标,这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把促进就业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需要制定和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即由政府针对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所采取的旨在积极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充分就业所采取的各种政策措施,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 在制定与就业有关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中,要优先考虑对就业的影响,力求使有关政策对就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尽量避免或减少因政策失误导致失业增加。要促进经济与就业协调发展,不断增加投资规模,并加大对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和行业的投资力度,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同时,在财政、金融、税收、工商管理、外贸等方面制定更多有利于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大幅度增加各级财政的就业经费预算、为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小额贷款和适当降低税率、允许劳动保障部门参与外贸政策制定和项目审核工作等等,积极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和个体经济的发展,推动国民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以此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不断扩大就业容量,并引导和扶持劳动者进入市场自主就业。

2.将失业保险基金转变为就业保险基金

以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为导向,通过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就业,以此改变过去以消极的失业救济为主的状况,这是各国劳动力市场发展中的一个共同特点。这一特点的新的 趋向是通过建立就业基金或就业保险基金,使之充分发挥积极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日本、加拿大等国已经将失业保险基金转变为就业(或雇佣)保险基金,为实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提供资金保证,成为劳动力市场机制良性运行的经济支柱。

根据实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要求,并借鉴国外的有关经验,应当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增强其促进就业的功能,弱化其消极救济的功能。为此,建议以现有的失业保险基金为基础,并与现有的就业基金或再就业基金合并,建立就业保险基金。同时,将目前用于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再就业的资金以及财政拨给的其他就业经费,全部转入就业保险基金。此外,一些地方已经建立的富余职工安臵基金、劳动服务企业发展基金以及其他相关资金也可并入就业保险基金。

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范围主要包括劳动力市场建设、职业培训、扶持劳服企业、小企业和个体经济的发展,对招收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的用人单位提供补助,对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私营企业的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提供补助,向失业人员发放保险金,向下岗职工和其他困难企业职工提供基本生活费,为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提供服务资金,等等。

3.大力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广大劳动者提供多层次、多渠道的就业服务 一是要加快发展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一步推进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加强就业指导,提供比较充分的市场供求信息,在财政扶持下为求职者提供免费的中介服务;同时,鼓励发展民办就业服务机构,以适应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二是推动职业培训体制改革,促进职业培训市场化、产业化、规范化,大力发展职业培训市场,鼓励发展民办培训机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培训质量,不断适应市场需求,为广大劳动者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职业培训服务,特别是大力开展创业培训。政府应积极引导职业培训的发展,规范培训市场秩序,并可采取购买培训成果等方式为困难群体提供培训机会。三是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发展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指导和推动企业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实行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继续发挥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在促进就业方面的独特作用。

4.继续推进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建设 要在巩固现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将这项制度建设覆盖所有开展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试点城市,并逐步扩大到具备条件的其他中心城市,做到有场、有市、有价。要进一步改进有关工资指导价位的统计调查办法,规范工资指导价位制定办法,努力提高工资指导价位制定办法的科学性,并及时发布工资价位。要加强宣传,使工资指导价位为广大用 人单位和劳动者所了解,切实发挥工资指导价位对于调节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引导劳动力流动的重要作用。

(二)努力解决国有企业存量劳动力进入市场问题

引导国有企业存量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是现阶段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和劳动力市场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一方面要尽快解决下岗职工以及离岗人员的劳动关系,使他们能够从企业走进市场;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进行改制,并将产权臵换与职工身份转变结合起来,使原先的“国家职工”变成真正的“企业职工”或“社会人”。

1.妥善处理下岗职工以及离岗人员的劳动关系 为解决下岗职工劳动关系以及进市场的问题,要根据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从“花钱保稳定”转向“花钱建机制”,积极促进就业机制市场化,各级政府应当帮助国有企业尤其是困难企业妥善解决下岗职工劳动关系问题,促进下岗职工进入市场寻求再就业。

2.加快国有企业改制步伐,相应转变职工身份 解决国有企业劳动力存量进入市场问题的根本出路还在于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进行改制,将企业改制与解决职工劳动关系问题结合起来,彻底解决国有企业职工身份转变和进市场问题。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依法进入破产程序,破产财产依法分配,由政府对依 法分配的财产进行臵换,重组搞活;二是对资产负债较多、但未达到资不抵债、仍在维持运转的企业,由收购方承担企业债务、接收企业资产、出资臵换国有职工身份;三是实行企业股份制改造。对盈利状况较好、有一定吸引力的企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将国有企业由国家所有变为股东共有,国家不再为企业承担无限责任;四是建立股份合作制。对一些中小企业实行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的股份合作制,广泛吸纳职工入股,使职工成为具有出资者身份的劳动者;五是将企业资产以协议或拍卖的方式有偿转让。

同时,针对企业改制的不同情况,相应处理职工与原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对于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企业应依法向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对列入破产计划的企业职工,依法向职工发放安臵费。对于企业拖欠职工的工资、医药费、集资款等历史债务,在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时一并偿还。如果企业在集中偿还职工债务方面一时确实困难,可以与职工协商,采取分期还款方式,并签订还款协议和确定担保办法。

二是对于改制为国有控股的企业,如果职工仍留在改制企业,则改制企业应与职工变更劳动合同,不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将改制前在原企业的工作年限与转入改制企业后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

三是对于改制为非国有控股的企业,如果职工仍留在改 制企业,则原企业应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并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改制企业应与职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三)为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扫除制度障碍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趋于统一、融合的必由之路。为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必须扫除阻碍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的制度障碍。为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加紧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是通过行政手段调整和控制人口流动和分布,特别是在城乡之间形成一道鸿沟。目前,世界上只有极个别的国家实行与我国相似的户籍制度。我国的户籍制度不仅在国际上是非常落后的,而且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相违背的,应当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这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根据目前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状况,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可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之间的界限。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在户籍登记管理方面继续在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之间设臵障碍,除了限制“农转非”之外,已经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因此,尽快取 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之间的界限,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以职业为依据划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以实际定居地为依据划分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

第二步,取消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市落户的限制。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城市都属于中小城市。这些城市正处于逐步发展的成长阶段,具有不断扩大的城市容量,可以吸纳外来人口(其中包括农村人口)进城就业和定居。因此,首先放宽中小城市对农村劳动力进城落户的限制,对于进入中小城市之后有正当职业和合法收入、有固定住所、并且居住一定年限的来自农村的劳动者及其家属,应当允许其落户。这种办法在少数沿海开放地区已经开始试行,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可以在全国推广。

第三步,逐步放宽农村劳动力进入大城市落户的限制。由于目前我国一些大城市已经人满为患,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如果在相关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放开户籍管理,难免激化矛盾。因此,在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方面,既要坚持朝放宽户籍限制的方向发展,逐步从以依靠行政手段进行控制为主向以经济手段进行调节为主过渡,又要充分考虑城市现有的承受力,并努力为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创造条件。

2. 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在就业等方面的歧视性规定

根据宪法和劳动法,劳动者具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因此,任何针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性规定都是不合法的,应当坚决 予以取消。

3.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中

在继续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要逐步将进城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中。首先,用人单位应当为与之依法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办理参加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手续。其次,对于长期在城镇就业和生活的农民工及其家庭,也应当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之中。为此,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使之适应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的需要。

第四篇: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典型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典型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摘要 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与劳动力短缺的长期性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典型特征,再加上劳动力短缺造成了劳动力工资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使得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形势异常严峻。文章分析了这些特征背后的原因,并指出了在此基础上我国劳动力市场未来可能会遭遇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劳动力短缺;劳动力转移;长期性;工资上涨压力

中图分类号 F2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36X(2011)11-0172-04

一、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与劳动力短缺的长期性并存

现阶段,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情况异常复杂,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与劳动力短缺的长期性并存成为其中较为典型的特征。

(一)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表现为劳动力供给绝对总量依然丰富

2011年春节以后,全国各地又出现了新一轮的“民工荒”,除了东部沿海地区之外,包括传统劳务输出大省安徽等在内的中西部省区同样遭遇了“招工难”,地区与地区、企业与企业之间纷纷展开了一场农民工“争夺战”。与此同时,农民工工资面临着新一轮上涨的压力,甚至出现提高工资也有招不到工人的情况。在如此背景下,学术界中关于“刘易斯拐点”的争论重新浮出水面,不断有人声称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已经进入“刘易斯拐点”,中国经济即将进入一个由劳动力短缺所导致的低速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被倒逼调整的阶段。而本文并不这样认为。数据表明,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伊始,我国劳动力市场有2000多万农民工返乡,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农民工返乡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妥善安置的措施,包括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吸纳就业、鼓励返乡农民工就地创业等等,这些举措部分解决了农民工返乡的就业问题。但是由于基础设施的阶段性特征,农民工的返乡就业呈现出极大的临时性,而且。由于自身素质的限制,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功率并不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因此,目前仍有大量的返乡农民工滞留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赵显洲,2010)。根据张车伟(2008)的估计,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要实现70%的城镇化率,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还能持续20年以上的时间。蔡?P(2009)、袁志刚(2010)等学者也指出,2020年之前,我国不会遇到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短缺,中国目前仍然处于农民工向城市转移的高速时期。因此,从总量上来看,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拥有充足的劳动供给,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仍然存在,至少目前还不能证明新一轮的“民工荒”现象就简单的代表了“刘易斯拐点”的到来。

(二)劳动力短缺的长期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内生性制度演进下的长期性。在劳动力转移的长期过程中,制度变迁作为人们对于自身生活体系的自觉架构,其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所演进的内生性使得向城市转移成为一项大家默认的隐形制度并积累下来,而且这种制度的积累会增强农民工群体的耐久性。相对应的,由于农民工群体主观能动胜的增强、农民工就业模式的变化、农民工的供需结构以及农民工行为选择的理性化等因素,劳动力短缺呈现出内生性特征。民工荒因此就很有可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延续下去。

第二,人口结构的影响。对于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来说,越来越明显的老龄化趋势所孕育的未来劳动力短缺趋势在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转换之前是不会变的,因此,要求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因为经济增长过程相对于宏观经济过程而言,具有比较长期的特征,而人口结构的变化过程相对于经济增长过程而言,则更加长期而缓慢。

第三,劳动力的供给结构。现今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已经开始进入劳动力有限供给阶段,一方面,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3/4的农村已无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另一方面,短缺与剩余并存,农村仍有1亿多富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尚在途中。根据《2007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8-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披露的数据来看,74.3%的村庄认为本村能够外出打工的青年劳动力都已经出去了,只有1/4的村庄认为本村还有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这个比例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71.6%、76%和76.4%。大部分的村庄对于自己村庄青壮年劳动力供给的情况表示担忧,认为能够转出的劳动力都已经转出,再没有可转移的劳动力了。这种年轻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今后将会随着人口结构转型过程中年轻劳动力在劳动力总量中的比重进一步降低而愈加严重。

从一般逻辑上看,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与劳动力短缺的长期性是相悖的两个概念,然而,这种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与劳动力短缺的长期性并存的现状,使得我国劳动力市场显得异常复杂,而劳动力工资的上涨更是加重了劳动力市场的复杂性。

二、劳动力工资上涨的压力

表面上,我国劳动力工资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源于劳动力的短缺现状,事实上并非如此。在诸多厂商开始主动提高工资待遇的情况下,许多企业依然招不到工人。由此可见,劳动力工资的上涨压力来自于多个方面,单靠提高工资并不能改变劳动力短缺的现实。

(一)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制度因素一直是阻碍我国劳动力流动的重要障碍,特别是分割性的劳动力市场。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的最终结果是工资率的趋于均衡,然而,由于制度性分割的存在,两个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分别决定,并且绝对水平存在差距,城市工资普遍高于农村,因此,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根据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机理,劳动力流动的结果应该是工资率低的市场上劳动力供给趋于减少,工资率高的市场上劳动力供给趋于增加,这种调整的最终结果必然形成两个市场上趋于均等的工资水平。但是,这个原理的前提是不存在阻滞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在存在诸如户籍制度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就业歧视和福利排他等制度性障碍的情况下,城乡劳动力市场呈分割状态,劳动力的流动性受到严重约束。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依然受到城乡两分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分割性劳动力市场的限制,无法实现自由流动,再加上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导致了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和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并存,加剧了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性。这种分割性造成城乡生产要素并不总是能按照提高市场效率的方式进行配置,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民工向城市的转移速度不断下降,造成了劳动力供给总量的相对不足,农民工工资面临上涨压力便不足为奇。虽然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但是城乡分割的制度不变,即使部分大中城市为了吸引人才和资金出台一些条件较高的进城落户政策,但对广大的农民工来说,这些并没有实质性的现实意义。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再加上沿海地区土地紧张,劳动力成本上升,为了较快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秩序,国家致力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强调中西部对东部相关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以及产业优化升级的影响,相关产业向中西部进行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涉及到的行业也呈逐步扩大的趋势,致使劳动力需求上升,原来是劳务输出地的中西部各省区转而成为劳务短缺地。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司发布的《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09年东部地区务工民工为9076万人,比上年下降8.9%,占全国农民工比重的62.5%,比上年下降8.5个百分点。而中西部外出民工则分别增长33.2%和5.8%,占比分别较08年上升3.8和4.8个百分点。因此,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挽留本地农民工进行就地转移,而原本劳动力就短缺的东部地区劳动力的价格不得不上涨,相应的中西部地区也纷纷调高农民工工资水平,撇除生活成本等因素,中西部某些地区的农民工工资甚至要高于东部地区。劳动力工资的普遍上涨,进而劳动收入占比的提升,就可以促进总需求结构的改变,从以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变为以居民的消费需求拉动。同时,东部地区民工工资的提高,进而各项成本的提高,可以迫使这些城市将低附加值的产业转移到中西部,从而带来我国区域经济结构的改变,加快产业的优化升级。

(三)农民工返城意愿不高

由于进城务工的机会成本和隐形成本的存在,农民工回流的现象日趋严重,回城意愿受到严重抑制(盛亦男、孙猛,2009)。所谓机会成本,是指做某种选择而放弃另一选择的最高代价,农民进城务工的机会成本,则是留在农村可得到的预期收益。在迁移成本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能充分流动到满足城市需求的条件下,粮价上涨、农业税取消和种粮补贴等一系列政策的实行,使得农民收入提高具有了实在的可能性。这意味着,在迁移成本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向城市流动的收益不再足以补偿迁移成本。

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隐性成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身份歧视带来的心理弱势、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体系、子女教育的完成度较低等非显性成本因素。这些问题加重了农民工进城的生活负担。实际上,这些隐性因素致使农民工生存状况堪忧的情况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农民工工资的折扣率,它们本质上造成的结果是农民工实际收入的减少。随着政府一系列针对农村和农业生产的优惠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在考虑城市生活成本、家庭、子女等诸多因素的条件下,会倾向于选择留守生活成本较低、生活环境较为熟悉、社会关系较为简单的农村,从而使得农村劳动力流动产生的城市劳动力供给不能满足城市劳动力需求扩大的要求,况且农村劳动力流动到城市的迁移成本的存在还没有充分进行到消除城乡工资差距的程度。

(四)农民工行为趋于理性化

农民工行为选择的理性化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民工长时间城市生活经验的累积。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未停止过,而随着生活经验的累积,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开始不仅仅关注现实收入,也开始理性的关注成本和其他诸多因素。而且,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在城市生活成本的提高,农民工对工资的要求不再只是简单的纵向上的绝对量的比较。比如去年月工资一千;今年一千二。月薪多了二百,但若劳工成本每月增三百,这样务工的净收益就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这也正是目前我国农民工的生存现状。目前,我国大中城市房价集体上涨,而这些城市又是农民工大量积聚的地方,房价的上涨使得房屋租金也水涨船高,一线城市差不多涨了20%,而且可能会越来越高。加上近来各类生活品价格回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等诸多现实,进城打工的成本越来越高,也越来越不经济。

另一方面,来自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分化。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的近30年中,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出现了明显的代际变化和更替。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于90年代中后期开始向城市进行转移、拥有较少务农经历的第二代农民工日益崛起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力量。调查显示,随着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第二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明显高于第一代农民工,其文化程度起点高于第一代农民工群体,小学及其以下的务工者比例骤减,而高素质务工者比例较第一代农民工而言有所上升。而教育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职业层次、工资水平、社会流动等各个方面,也是农民工行为选择趋于理性化的现实基础。

三、未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可能面临的问题

对于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来说,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劳动力短缺的长期性以及劳动力工资不断上涨的压力这些现实问题,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完全调整好之前是不会变的。因此,可能给我国未来的劳动力市场带来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劳动力有效供给总量的限制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经济发展时期伴随着急剧的人口转变,从人口在生产的“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类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类型的加速过度。这个人口转变过程通常表现为一种劳动年龄人口从迅速增长到逐渐减速的增长,直至停止增长的变化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总和生育率就降低到更替水平以下,到200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5.05%。而且2008年民政部发布的《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指出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随着劳动力老龄化趋势的日趋明显,产业结构形成用工年龄需求与劳动者年龄结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据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计,1990年,安徽劳动力平均年龄为24岁,而2009年,平均年龄则升至37岁,劳动力老龄化趋势十分明显。根据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理,劳动力短缺的经济含义是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这个现象是由于提前完成的人口转变所引致的情况下,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超越发展阶段造成的,一旦生产率提高的增长源泉不能及时替代人口红利源泉的话,将会导致中国经济过早丧失比较优势。在高速经济增长方兴未艾,就业继续扩大的情况下,劳动力供求格局必然发生根本性转变。

(二)劳动力需求的不可持续

目前呈现的劳动力供给不足部分表现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伴生物,随着经济的渐趋平稳,市场是否依旧能够提供这样一个庞大的劳动力需求依然是个未知数。在经济危机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时候,政府通过大规模的刺激性财政政策扶持,使得我国经济较快的走出了低谷,然而在财政支出刚性的约束下,我们不能保证政府能够连续较长的时间出台诸如4万亿如此大规模的投资计划。当世界各国因为杠杆化太高而崩溃的时候,中国通过加大杠杆而暂时走出了危机,M2/GDP在2008年短暂的回落

之后,2010年将会达到1.96%,硬启动的风险在逐步加大。有数据显示,2010年国家综合负债率高达86%,财政风险空前增大,这种单纯依靠政府的高投资而带来的外生性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与此同时,随着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将释放更多的劳动力,而伴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整个社会所能提供给农民工的低技能要求岗位却会越来越少,两者的冲突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依然是一个长期过程。

(三)农村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目前,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无人照看的老人等问题来讲,这种转移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以留守儿童为例,根据全国妇联2008年2月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有5800万人。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占当地儿童总数的18-22%。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其家庭问题、学习问题、安全问题、心理问题和品行问题日渐突出。假如一味的强调这一劳动力转移过程已经完成,无疑会使我们忽视这些已经产生的社会问题,长此以往是不利于农村社会的综合发展的。

四、政策选择

综合来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复杂性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如劳动力短缺会加大企业用工成本,引起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加速消失,使得低水平、简单重复过剩的生产无法维持下去,但从另一面看,可以促使企业转向依靠自主创新、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来降低成本,形成持久的更大更强的市场竞争优势,也可以加快技术和产业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更能够直接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有效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也有助于把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高投资、高积累、低工资、低消费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必须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合理的引导,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构优化以及持续发展。

(一)偏向“三农”的制度红利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产权保护和合约执行两个方面的成本在交易成本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如果通过制度变迁能有效减少交易成本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就说存在“制度红利”。而截至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这种制度红利具有明显的偏向性。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确立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为了配合该战略,政府把社会资源集中用于工业和城市,农业客观上承担了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积累的任务,由此形成了资源配置上“以农养工”的分配制度。即使到现在,这种农业和农村资源向非农产业和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也没有扭转过来(蔡?P,2006)。如此偏向城市的资源分配制度长期把农村和农民排除在城市化、现代化之外,最终导致了农村和农民经济上的弱势地位,在出现问题分摊成本时,成为首先被考虑的对象。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我们应该加大政策调整力度,把发展目标转向农村,以发展农村、农业、富裕农民为中心,把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所获得的制度红利逐步让渡给农村、农业和农民,通过偏向性的制度安排来促进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调整与发展,最终实现城乡发展均衡的和谐局面。

(二)技术创新

经济组合里的生产资料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也就是说,一种资料的缺少可以用另一种资料的增加来补偿,却不必改变生产方法。放置于劳动与资本两者的关系,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经济组合中,无限的劳动追逐有限的资本,表现为劳资关系中资方的绝对控制优势,这时依靠低劳动成本的生产方法也可以维持下去。一旦劳动力开始短缺,大量的资本找不到与之相匹配的劳动力,经济组合便会受到限制,这时单纯依靠资本的增加无法对冲劳动力缺失对整个经济组合的影响,现有的生产方法也就无法继续。这就需要我们对生产方式进行变革。无疑技术可以承担起这样的责任,也只有技术的创新才能成为短缺劳动力的替补,通过技术创新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化解目前我国劳动力短缺的有效途径。

(三)城镇化下移

从农民工连续十几年大规模的流动来看,其转移模式主要是向东南沿海开放地区率先流动,转向北京、上海以及各大中城市为主。然而此次民工荒却开始向中西部蔓延,我们可以通过政策的倾向性调整,使得农民工跨省区远距离的大规模流动转化为分散型的省内流动或近距离的就地向小城镇转移,以城镇化下移的发展战略来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从而改善农村长期落后、人口过分向大城市集中、形成数量大的城市贫困阶层、致使经济发展受损、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城镇化下移,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拉动中小城市的就业需求,通过地方财政补贴,提高农民工工资,缓解劳动力短缺的局面。

第五篇: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原因分析 - 副本

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原因分析

南京的基本工资标准从去年的1350到今年的1480,保险额度也上调到720,个人承担

252,余下的企业承担,现在的就业者也要求颇高,在择业方面要求有五险一金,有餐补话

补交通补贴和带薪年假等,工人们闹罢工嚷着加工资,一系列的社会现象都预示着我国的劳

动力成本在不断的上升,那么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是什么?它未来的走势如何?应对

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对策和建议有哪些。

一·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

(一)劳动力相对紧缺,特别是农民工供给数量的减少。

由于国家出台很多土地政策,不少的劳动力选择在家务农,城市的外来打工者减少了很多,人工成本自然就上升了。

(二)人口的老龄化。

计划生育实行多年,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造成劳动力大量减少,年轻的劳动力

很少,人口老龄化,一个年轻人要养4个老人,生活压力大,生活成本也高,自然对薪酬方

面要求也增高。

(三)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通货膨胀率的上升,CPI的上涨,引起工资上涨。

通货膨胀也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重要因之一,现在100块钱只能买到75块钱的东西,人民币贬值,物价上涨,造成人民生活费用方面的增加,国家开始不断地调整各个地区的最

低工资标准,工人工资不断上涨。

(四)轻工业制造需求的增加。

在南京就有不少开发区,例如新港开发区,高新开发区,六合开发区等,每个开发区

里都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工厂,它们每天都在大量的招工,竞争激烈。就业者呢对那些待遇不

好的厂不屑一顾,对那些待遇好的厂挤破头的想进去,很多厂家被迫提高工人工资。

(五)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保障了劳动者的利益和权力。

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国家强制企业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后面会接着强制缴

纳住房公积金,国家为了保障了劳动者的利益和权力,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二·我国劳动力成本未来的走势

从未来劳动力数量的变化趋势角度来看,我国劳动力人口数量会一直增加,到2030年左

右达到最大值。之后劳动力数量开始下降。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劳动

力成本的上升,因为厂家可供选择的机会和资源多了,而劳动力之间的竞争大了。因此,我们说劳动力成本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缓慢地上升。

三·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策略和建议

1·慢慢放开生二胎,减少人口老龄化。

2·鼓励大家自主创业,提供小额低息贷款。

3.控制通货膨胀。

4.现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价格已变贵了,但中西部地区来此打工者的劳动力价

格还是很便宜的,中国的企业和外商企业可以考虑将企业内迁,在中国的西部和南部寻找更

为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下载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劳动力市场学

    劳动力市场学一、 名词解释 1、劳动力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某一专业的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双方自愿进行的劳动力使用权转让与赎买的一系列活动,广义的劳......

    我国快递市场发展现况及预测探讨分析

    我国快递市场发展现况及预测探讨分析 时间:2012-07-10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快递企业高管说,“牌照一批,好日子就会到头。尽管顺丰、四通一达等中国公司对外国公司、和电商进入......

    我国电子专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电子专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电子专业市场是指一个交互式的企业所提供的一个中立的市场空间,是其中有众多买方和供应商从事电子商务交易与其他电子商务活动。电子销售商家大......

    2014年我国乘用车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2014年我国乘用车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乘用车市场(指狭义,不含微客)前十企业依次是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北京现代、东风日产、上汽通用......

    我国集装箱运输业市场的发展分析

    一、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内部因素1.经济发展的先决因素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将依旧保持良好势头。预计到2010年,全国GDP将接近20万亿元人民币,外贸额将接近3万亿美元。区域间商品......

    2012年我国化肥市场发展研究分析

    2012年我国化肥市场发展研究分析围绕我国粮食安全及对化肥的需求,虽然我国粮食已经连续8年增产。主要农产品供给日趋丰富,但必须看到,增产是以资源和要素投入的大量增加为支撑......

    我国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政策及其评价

    一、发展完善劳动力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主用工需要有一个劳动力市场来为其提供劳动力资源,劳动者自主就业需要有一个劳动力市场来为其就业提供实现途径。因此,......

    东莞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

    东莞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 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后,2009年东莞的经济发展一直备受各方的关注。过去东莞的经济比重失衡,外贸企所占的比例太高,金融风暴之后,东莞的经济严重受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