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广东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 (★)

时间:2019-05-12 11:57: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4年广东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 》,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4年广东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 》。

第一篇:2004年广东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

2004年广东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2004年,广东经济快速发展,全省完成生产总值16039.46亿元,同比增长14.2%,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经济增长目标和总量目标,2004年广东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经济的增长,拉动了岗位增加和促进了就业。去年全省新增就业岗位105.4万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2%,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5.3万人,其中“4050” 人员实现再就业6.1万人。全省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比2003年底下降了0.2个百分点。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一、2004年广东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状况2004年全省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供求两旺的态势,供求总量达475.51万,与上年相比,增加134.64万,增幅达39.5%。其中需求236.99万,增加70.95万,增幅42.73%;求职238.52万,增加63.69万,增幅36.43%;求人倍率0.99。

(一)需求区域。珠三角地区需求177.14万,同比增加51.82万,增幅41.35%;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需求分别为41.87万和17.98万,同比增加13.08万和6.06万,增幅为45.42%和50.77%。产业。第一、二、三产业需求分别为3.09万、113.25万和120.65万,分别占需求总量的1.30%、47.79%和50.91%。与上年相比,一产业下降0.43万,降幅12.18%,二、三产业分别增加32.46万和38.91万,增幅分别为40.19%和47.16%。行业。制造业需求87.70万,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需求58.60万,社会服务业需求17.55万,三者合计163.85万,占需求总量的69.14%,同比增加55.37万,增幅51.04%。单位性质。企业需求206.75万,占需求总量的87.24%,同比增加61.48万,增幅42.32%。其中,私营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需求居前两位,分别为74.49万和37.09万,占总量的31.43%和15.65%。职业工种。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服务业人员需求量最大,分别为85.45万和74.41万,合计占需求总量的67.46%。性别年龄。16-34岁年龄段是需求主体,达175.89万,占需求总量的74.22%;男性需求69.07万,女性需求108.64万,男性需求比女性少39.57万。

(二)求职人员类别。新成长失业青年、就业转失业人员和其他失业人员分别为58.91万、53.14万和57.24万,合计169.29万,占求职总量的70.98%。比上年增加37.47万,增幅28.43%。性别。男性127.93万,女性110.59万,同比增加30.82万和32.86万,增幅为31.74%和42.28%。年龄。16-34岁年龄段196.80万,占求职总量的82.51%,同比增加66.34万,增幅50.85%。35岁及以上年龄段41.72万,占求职总量的17.49%,同比下降2.65万,降幅5.98%。文化程度。高中、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的177.24万,占求职总量的74.31%,同比增加34.40万,增幅24.0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61.28万,占求职总量的25.69%,同比增加29.28万,增幅91.52%。技术等级职称。具有技术等级或职称的为112.16万,占求职总量的47.02%,同比增加45.58万,增幅68.47%。其中具有技术等级的65.99万,具有技术职称的46.17万,分别占求职总量的27.67%和19.35%。

二、2004年广东劳动力供求的特征2004年广东省的劳动力市场供求运作属于正常状态,但有如下特征:

(一)劳动力市场供求增幅和企业缺工明显。从第二季度开始,广东企业缺工明显。去年省劳动保障厅两次组织企业缺工调查,7、8月份调查了1138家企业,有普工缺口的395家,缺工企业面超过1/3;11月份,又调查了290家反映有技工缺口的企业,技工缺口人数占在岗技工的18.3%。同时,广东劳动力市场供求两旺,而且大幅增长。一是供求总量。03年需求总量166.04万,求职总量174.84万;04年需求总量236.99万,同比增长42.73%,求职总量238.52万,同比增长36.43%。二是流动就业。2004年末本省跨地区流动就业人员总量约600万人,新增量由2003年的47.8万增加到 2004年的67.5万,同比增长41.21%。外省在广东就业半年以上的达1600万人,比2003年的1300万增加300万,同比增长23.1%。三是广东新成长劳动力。据劳动力市场的数字显示,新成长劳动力2003年48.05万,2004年58.91万,同比增长22.60%。各类需就业的应届中专、中技毕业生,2003年15万,2004年25万,同比增长66.7%;大专以上,2003年17万,2004年20万,同比增长17.7%。

(二)行业、企业间需求增长失衡明显。近三年全省城镇年均新增就业岗位95.3万个,大大超过上世纪90年代70万个的水平,2004年创记录达到105.4万个。但在行业、企业间,需求增加不是平均增长。比如,2003年第二产业需求81.66万,同比增幅136.21%,而第三产业增幅只有8.23%;2004年第三产业需求达120.65万,同比增幅49.17%,而第二产业增幅38.67%,比03年大幅下降。需求的变化导致劳动力供求的失衡。

(三)工资、综合福利对供求的调节作用更加明显。在广东市场就业机制比较完善,市场运作也已规范,因此,工资价位对供求的调控成为主导。改革开放后,广东经济总量二十多年增长了86倍,与此同时,广东企业外来工的工资也在提高,2000年前广东外来工月均工资约在450元左右,2004年底达800元左右,但员工工资与经济增长和企业效益未能合理对应,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比,总体工资水平低100-150元。据组织对有缺工反映的1138家企业调查,有69.42%的企业普通工月均工资(含加班)在800元以下,而11月又对缺工状况没有改变的100多家企业回访调查,有54.70%的企业普工工资在600-800元之间,由于企业工资缺乏吸引力,老员工留不住,新员工又难招。去年据部分企业反映,有30%的员工流向长三角。据四川、江西等地区反映,近两年新输出劳动力有超过50%的流向长三角地区。

(四)劳动力供求结构错位更加明显。广东企业缺工主要是劳动力供求结构错位,且表现越来越突出。从全省劳动力市场供求数字显示: 一是性别错位。用人单位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男女工需求严重偏离,比例高达1:4,而劳动力市场男女求职比例为3:2。二是年龄错位。绝大部分企业要求招用18~34岁年龄段,尤其是25岁以下的,求人倍率达到1.16;而35岁以上年龄段的求人倍率均小于1,特别是45岁以上的求人倍率只有0.56。三是劳动力素质错位。对有技术等级劳动力需求去年76.96万,而求职65.99万,缺口10.97万;专业技术等级越高,求人倍率越大,初级、中级和高级技能求人倍率是1.56、1.69和1.88,技师、高级技师是2.32和2.21,调查报告《2004年广东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经济、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企业对劳动力文化技能素质要求将越来越高。从去年的调查看,有八成以上的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50%的岗位要求具有初级工以上技术等级的熟练工。目前我省技能型劳动者约有400多万人,其中高级以上技工(包括技师、高级技师)20.37万人,仅占4.26%。而“十.五”期间,据测算,我省劳动力市场中级工供需缺口约180万人,而高级工以上技能型人才缺口在100万人左右,劳动力市场技能型劳动力需求明显大于供给。

(五)劳动力区域分流日趋明显。随着我国长三角和国家重点扶持的西部及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改变了过去的“东西南北中,打工到广东”的局面,使劳动力的流向分散,不再像10年前那样大规模流向广东,也不会再现80年代广东的“民工潮”,当时在深圳,一般的企业一个岗位几十甚至上百个人应聘,这样的状况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以后难以再现。2000年前在广东流动就业半年以上人员占全国1/3强,2004年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据了解,去年底仅北京(409.5万)、上海(398万)、江苏(1200万)、浙江(369万)、福建(591.1万)五省市的流动人员总量达2967万人,已经超过广东省2200万现有总量近700万。可见,这种分流对广东企业招用工影响很大。据企业反映,近2年36.96%流失的技工和29.81%普工离开广东,分流到其他省。同时,由于国家对农业农村工作扶持力度的加大,务农收入显著提高,如2004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8%,创下1997年来的最高点,从而使当地农村劳动力务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导致这些地区的劳动力更多地选择就地就近就业或务农。

三、当前劳动力市场供求几个问题的反思从广东劳动力市场供求和企业缺工问题分析,有几个问题值得反思:

(一)关于工资调整问题在目前情况下,企业工资标准是缺工的一个关键因素,员工的劳动报酬要与其创造的产值相适应,与自身的劳动价值相对应。如果低于其劳动价值,将极大地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归属感;如果过高,势必会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生产竞争力削弱,企业很难生存;所以调整企业员工工资必须二者兼顾。这里有四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 对规模小、产值低、效益差、工资调整空间基本没有的企业,企业缺工问题要解决是很难的,从政府的角度,也很难帮助,这类企业只能逐步退出市场; 二是 有工资调整空间的企业,但为了掠夺员工的劳动价值,不积极甚至不愿意调整员工工资,价值与工资严重偏离,这类企业,政府应干预,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公布合理的工资指导价位,促进企业提高工资; 三是 对混淆员工工资结构,将加班费也计入最低工资标准,或加班不发加班费,拖欠克扣员工工资的企业,政府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纠正,保证员工合法工资的权益; 四是 加强在民营等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工会组织,提高员工集体谈判能力,通过工会工作,帮助员工提高工资福利待遇。

(二)关于教育培训问题人才的培养教育要突出实际效果,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一是培训与市场需求要紧密结合。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完成。目前不少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市场又缺乏所需人才,这是教育培训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体现。因此人才的培养教育要加强规划,要有前瞻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的周期一般比较长,要加强对产业结构升级中可能短缺的工种预测性研究,提早制订培训计划,在市场变化中力争主动。二是强化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前,我省技能型人才所占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其他的一些省份,有技能、具实操经验的人才尤其短缺,而我省已属于经济大省,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快,对人才的市场需求量大,为此我们必须全力搞好技能人才的培养。三是企业内部也要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欧美发达国家投资的企业比较重视员工培训教育,而国内有的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和一些港澳台投资企业就不太重视,所以这类企业缺口比较大。按规定,企业的培训教育经费投入应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计提,不少企业达不到这个标准,由于企业不重视内部员工培训,使企业缺工问题增大,企业的生产效率也难于提高,因此要很好引导企业重视解决这个问题。

(三)关于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升级改造的问题。根据当前世界企业发展趋势和企业缺工实际,要使企业缺工问题有效解决,企业一定要加强技术升级改造,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要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走品牌发展道路,逐步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减少用工量,尤其是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要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型企业,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至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和东西两翼地区,这样可减少缺工压力,同时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又可发挥当地劳动力充足的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四)关于提高招用工现代化水平的问题。要加强改进招用工手段,加强网络化信息化建设,要借助先进的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远程可视招聘系统,实现招聘服务手段的多元化,消除劳动力市场中供求信息不联接现象,同时也要大力推进信息收集、分析评估和发布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以科学的方法对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进行分析预测,引导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也是解决企业缺工问题的好办法。

四、2005年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走势判断

(一)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劳动力需求有所减少。从宏观经济的运行来看,预计05年广东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主要原因: 一是 世界经济保持增长,但不确定因素增加。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特别是国际油价飚升后的走势及其对广东经济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二是 中央宏观调控的总体思路不变。就国家政策看来,宏观调控政策的趋向,财政赤字规模的减少,投资增长速度的控制,仍然是政府高度关注的方向; 三是 广东社会经济投入增加。广东取消农业税,要减少三十几个亿的收入,最近考虑取消农村的义务教育的一切费用,测试估算增加投入60个亿,另一方面环保规划执行完成也要花费2000多个亿。综合这些因素,省统计局预测,广东2005年GDp增长在11%-12%左右。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总量会有所减少。按照一般规律GDp增长速度在10%,新增就业岗位约60万个。如果今年广东的总体经济增长在10%-12%,劳动力需求量将比去年减少,供求矛盾也相应缓和。

(二)产业结构调整加剧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随着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加快,技术工人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加大,结构性问题将会变得更加突出,据预测,到2010年,广东制造业的九大产业中,传统产业占了三个,其他都是新兴技术性行业,对劳动者素质都有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使供求结构性矛盾加剧。

(三)企业缺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本好转。从经济发展规律看,结构性用工短缺现象将持续一段时期。一是 广东的产业正处在一个大转型的阶段,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企业只能逐步转移或淘汰,用工需求仍比较多; 二是 部分缺工的企业过去依靠压低员工工资来达到盈利,提升员工工资的空间非常有限。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工维权意识的增强,民工薪酬标准不高,企业缺工问题的矛盾将会继续存在。

第二篇:2004年广东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

2004年广东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2004年,广东经济快速发展,全省完成生产总值16039.46亿元,同比增长14.2%,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经济增长目标和总量目标。经济的增长,拉动了岗位增加和促进了就业。去年全省新增就业岗位105.4万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2%,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5.3万人,其中“4050” 人员实现再就业6.1万人。全省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比2003年底下降了0.2个百分点。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一、2004年广东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状况2004年全省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供求两旺的态势,供求总量达475.51万,与上年相比,增加134.64万,增幅达39.5%。其中需求236.99万,增加70.95万,增幅42.73%;求职238.52万,增加63.69万,增幅36.43%;求人倍率0.99。

(一)需求区域。珠三角地区需求177.14万,同比增加51.82万,增幅41.35%;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需求分别为41.87万和17.98万,同比增加13.08万和6.06万,增幅为45.42%和50.77%。产业。第一、二、三产业需求分别为3.09万、113.25万和120.65万,分别占需求总量的1.30%、47.79%和50.91%。与上年相比,一产业下降0.43万,降幅12.18%,二、三产业分别增加32.46万和38.91万,增幅分别为40.19%和47.16%。行业。制造业需求87.70万,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需求58.60万,社会服务业需求17.55万,三者合计163.85万,占需求总量的69.14%,同比增加55.37万,增幅51.04%。单位性质。企业需求206.75万,占需求总量的87.24%,同比增加61.48万,增幅42.32%。其中,私营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需求居前两位,分别为74.49万和37.09万,占总量的31.43%和15.65%。职业工种。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服务业人员需求量最大,分别为85.45万和74.41万,合计占需求总量的67.46%。性别年龄。16-34岁年龄段是需求主体,达175.89万,占需求总量的74.22%;男性需求69.07万,女性需求108.64万,男性需求比女性少39.57万。

(二)求职人员类别。新成长失业青年、就业转失业人员和其他失业人员分别为58.91万、53.14万和57.24万,合计169.29万,占求职总量的70.98%。比上年增加37.47万,增幅28.43%。性别。男性127.93万,女性110.59万,同比增加30.82万和32.86万,增幅为31.74%和42.28%。年龄。16-34岁年龄段196.80万,占求职总量的82.51%,同比增加66.34万,增幅50.85%。35岁及以上年龄段41.72万,占求职总量的17.49%,同比下降2.65万,降幅5.98%。文化程度。高中、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的177.24万,占求职总量的74.31%,同比增加34.40万,增幅24.0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61.28万,占求职总量的25.69%,同比增加29.28万,增幅91.52%。技术等级职称。具有技术等级或职称的为112.16万,占求职总量的47.02%,同比增加45.58万,增幅68.47%。其中具有技术等级的65.99万,具有技术职称的46.17万,分别占求职总量的27.67%和19.35%。

二、2004年广东劳动力供求的特征2004年广东省的劳动力市场供求运作属于正常状态,但有如下特征:

(一)劳动力市场供求增幅和企业缺工明显。从第二季度开始,广东企业缺工明显。去年省劳动保障厅两次组织企业缺工调查,7、8月份调查了1138家企业,有普工缺口的395家,缺工企业面超过1/3;11月份,又调查了290家反映有技工缺口的企业,技工缺口人数占在岗技工的18.3%。同时,广东劳动力市场供求两旺,而且大幅增长。一是供求总量。03年需求总量166.04万,求职总量174.84万;04年需求总量236.99万,同比增长42.73%,求职总量238.52万,同比增长36.43%。二是流动就业。2004年末本省跨地区流动就业人员总量约600万人,新增量由2003年的47.8万增加到 2004年的67.5万,同比增长41.21%。外省在广东就业半年以上的达1600万人,比2003年的1300万增加300万,同比增长23.1%。三是广东新成长劳动力。据劳动力市场的数字显示,新成长劳动力2003年48.05万,2004年58.91万,同比增长22.60%。各类需就业的应届中专、中技毕业生,2003年15万,2004年25万,同比增长66.7%;大专以上,2003年17万,2004年20万,同比增长17.7%。

(二)行业、企业间需求增长失衡明显。近三年全省城镇年均新增就业岗位95.3万个,大大超过上世纪90年代70万个的水平,2004年创记录达到105.4万个。但在行业、企业间,需求增加不是平均增长。比如,2003年第二产业需求81.66万,同比增幅136.21%,而第三产业增幅只有8.23%;2004年第三产业需求达120.65万,同比增幅49.17%,而第二产业增幅38.67%,比03年大幅下降。需求的变化导致劳动力供求的失衡。

(三)工资、综合福利对供求的调节作用更加明显。在广东市场就业机制比较完善,市场运作也已规范,因此,工资价位对供求的调控成为主导。改革开放后,广东经济总量二十多

第三篇:2004年广东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

2004年广东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2004年,广东经济快速发展,全省完成生产总值16039.46亿元,同比增长14.2%,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经济增长目标和总量目标。经济的增长,拉动了岗位增加和促进了就业。去年全省新增就业岗位105.4万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2%,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5.3万人,其中“4050” 人员实现再就业6.1万人。全省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比2003年底下降了0.2个百分点。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一、2004年广东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状况2004年全省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供求两旺的态势,供求总量达475.51万,与上年相比,增加134.64万,增幅达39.5%。其中需求236.99万,增加70.95万,增幅42.73%;求职238.52万,增加63.69万,增幅36.43%;求人倍率0.99。

(一)需求区域。珠三角地区需求177.14万,同比增加51.82万,增幅41.35%;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需求分别为41.87万和17.98万,同比增加13.08万和6.06万,增幅为45.42%和50.77%。产业。第一、二、三产业需求分别为3.09万、113.25万和120.65万,分别占需求总量的1.30%、47.79%和50.91%。与上年相比,一产业下降0.43万,降幅12.18%,二、三产业分别增加32.46万和38.91万,增幅分别为40.19%和47.16%。行业。制造业需求87.70万,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需求58.60万,社会服务业需求17.55万,三者合计163.85万,占需求总量的69.14%,同比增加55.37万,增幅51.04%。单位性质。企业需求206.75万,占需求总量的87.24%,同比增加61.48万,增幅42.32%。其中,私营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需求居前两位,分别为74.49万和37.09万,占总量的31.43%和15.65%。职业工种。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服务业人员需求量最大,分别为85.45万和74.41万,合计占需求总量的67.46%。性别年龄。16-34岁年龄段是需求主体,达175.89万,占需求总量的74.22%;男性需求69.07万,女性需求108.64万,男性需求比女性少39.57万。

(二)求职人员类别。新成长失业青年、就业转失业人员和其他失业人员分别为58.91万、53.14万和57.24万,合计169.29万,占求职总量的70.98%。比上年增加37.47万,增幅28.43%。性别。男性127.93万,女性110.59万,同比增加30.82万和32.86万,增幅为31.74%和42.28%。年龄。16-34岁年龄段196.80万,占求职总量的82.51%,同比增加66.34万,增幅50.85%。35岁及以上年龄段41.72万,占求职总量的17.49%,同比下降2.65万,降幅5.98%。文化程度。高中、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的177.24万,占求职总量的74.31%,同比增加34.40万,增幅24.0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61.28万,占求职总量的25.69%,同比增加29.28万,增幅91.52%。技术等级职称。具有技术等级或职称的为112.16万,占求职总量的47.02%,同比增加45.58万,增幅68.47%。其中具有技术等级的65.99万,具有技术职称的46.17万,分别占求职总量的27.67%和19.35%。

二、2004年广东劳动力供求的特征2004年广东省的劳动力市场供求运作属于正常状态,但有如下特征:

(一)劳动力市场供求增幅和企业缺工明显。从第二季度开始,广东企业缺工明显。去年省劳动保障厅两次组织企业缺工调查,7、8月份调查了1138家企业,有普工缺口的395家,缺工企业面超过1/3;11月份,又调查了290家反映有技工缺口的企业,技工缺口人数占在岗技工的18.3%。同时,广东劳动力市场供求两旺,而且大幅增长。一是供求总量。03年需求总量166.04万,求职总量174.84万;04年需求总量236.99万,同比增长42.73%,求职总量238.52万,同比增长36.43%。二是流动就业。2004年末本省跨地区流动就业人员总量约600万人,新增量由2003年的47.8万增加到 2004年的67.5万,同比增长41.21%。外省在广东就业半年以上的达1600万人,比2003年的1300万增加300万,同比增长23.1%。三是广东新成长劳动力。据劳动力市场的数字显示,新成长劳动力2003年48.05万,2004年58.91万,同比增长22.60%。各类需就业的应届中专、中技毕业生,2003年15万,2004年25万,同比增长66.7%;大专以上,2003年17万,2004年20万,同比增长17.7%。

(二)行业、企业间需求增长失衡明显。近三年全省城镇年均新增就业岗位95.3万个,大大超过上世纪90年代70万个的水平,2004年创记录达到105.4万个。但在行业、企业间,需求增加不是平均增长。比如,2003年第二产业需求81.66万,同比增幅136.21%,而第三产业增幅只有8.23%;2004年第三产业需求达120.65万,同比增幅49.17%,而第二产业增幅38.67%,比03年大幅下降。需求的变化导致劳动力供求的失衡。

(三)工资、综合福利对供求的调节作用更加明显。在广东市场就业机制比较完善,市场运作也已规范,因此,工资价位对供求的调控成为主导。改革开放后,广东经济总量二十多年增长了86倍,与此同时,广东企业外来工的工资也在提高,2000年前广东外来工月均工资约在450元左右,2004年底达800元左右,但员工工资与经济增长和企业效益未能合理对应,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比,总体工资水平低100-150元。据组织对有缺工反映的1138家企业调查,有69.42%的企业普通工月均工资(含加班)在800元以下,而11月又对缺工状况没有改变的100多家企业回访调查,有54.70%的企业普工工资在600-800元之间,由于企业工资缺乏吸引力,老员工留不住,新员工又难招。去年据部分企业反映,有30%的员工流向长三角。据四川、江西等地区反映,近两年新输出劳动力有超过50%的流向长三角地区。

(四)劳动力供求结构错位更加明显。广东企业缺工主要是劳动力供求结构错位,且表现越来越突出。从全省劳动力市场供求数字显示: 一是性别错位。用人单位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男女工需求严重偏离,比例高达1:4,而劳动力市场男女求职比例为3:2。二是年龄错位。绝大部分企业要求招用18~34岁年龄段,尤其是25岁以下的,求人倍率达到1.16;而35岁以上年龄段的求人倍率均小于1,特别是45岁以上的求人倍率只有0.56。三是劳动力素质错位。对有技术等级劳动力需求去年76.96万,而求职65.99万,缺口10.97万;专业技术等级越高,求人倍率越大,初级、005年GDp增长在11%-12%左右。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总量会有所减少。按照一般规律GDp增长速度在10%,新增就业岗位约60万个。如果今年广东的总体经济增长在10%-12%,劳动力需求量将比去年减少,供求矛盾也相应缓和。

(二)产业结构调整加剧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随着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加快,技术工人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加大,结构性问题将会变得更加突出,据预测,到2010年,广东制造业的九大产业中,传统产业占了三个,其他都是新兴技术性行业,对劳动者素质都有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使供求结构性矛盾加剧。

(三)企业缺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本好转。从经济发展规律看,结构性用工短缺现象将持续一段时期。一是 广东的产业正处在一个大转型的阶段,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企业只能逐步转移或淘汰,用工需求仍比较多; 二是 部分缺工的企业过去依靠压低员工工资来达到盈利,提升员工工资的空间非常有限。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工维权意识的增强,民工薪酬标准不高,企业缺工问题的矛盾将会继续存在。

第四篇: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

一、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必要性

事实证明,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的制约因素,直接影响到劳动就业这一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已经日益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1.解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信息功能的需要。要解决摩擦性失业的难题,就必须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特别是强化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收集、整理和传递功能,尽可能使不同市场主体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的差异性相对缩小,从而逐步消除信息不对称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为实现充分就业创造必要的信息条件。

2.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扩大异地就业的需要。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劳动力流动总量的增加和频率的加快,个人的职业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没有劳动力市场,国家通过高度统一的工资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户籍管理等行政手段,对劳动力在不同工作单位和经济部门之间的流动加以严格控制,劳动力的流动率是很低的。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加快,我国的劳动力流动率有所上升,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据中国社科院“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课题组的调查,在北京、无锡、珠海三城市,劳动者的职业生涯中,从未改变过工作单位的个人比例仍较高,达30%以上。这一比例与日本横滨1970年的比例(34.9%)大致相同,高于美国底特律1970年的比例(13.9%)。[1]这种状况充分说明我国劳动力的流动程度是比较低的,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与国际接轨,也不利于我国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即劳动力流动的频率与跨度)已经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缓解摩擦性失业的社会压力,实现充分就业的需要。摩擦性失业几乎在所有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过在我国问题尤为严重,表现为一定时期内某地某种劳动力严重短缺,而另一地此种劳动力却大量过剩,处于失业状态。这种由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形成的摩擦性失业从根本上说是在劳动力总供求基本均衡状态下的失业,其解决路径主要是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完备和对称。而后一方面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摩擦性失业问题得以缓解的制约因素,有必要作为我国政府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性问题加以解决。[2]

4.进一步提高就业弹性,遏制我国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趋势的需要。所谓就业弹性是指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在正常情况下,就业弹性应在0—1之间。一般地说,就一国长期总量生产函数而言,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但在我国,由于经济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影响,就业和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非一致性。一方面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就业增长率却逐步下降,失业人员逐年增多,200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 1

率达4.3%,1991—1997年间,我国就业弹性系数保持在0.08—0.17之间,明显偏低。2002年的就业弹性系数比1996年又下降了0.02个百分点。[3]要遏制劳动就业方面这种非正常状况,除了政府采取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加以调节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市场化的调节机制协调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路径

尽快改变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不完善、不统一的“三不”状况,使劳动力市场成为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健康有效的平台,并做到与国际劳动力市场接轨,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为此,有必要深入探讨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有效路径。

1.进一步从理论上给劳动力以科学的市场定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劳动力作为商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社会各界所公认。现在的问题是必须真正确立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允许其在市场上自由流动,从而实现优化配置,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这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理论观点。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劳动力的流动,为劳动力的流动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克服劳动就业问题上的地方保护主义等各种行政壁垒,正视并解决劳动力自由流动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而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

2.对劳动力市场的科学定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一样,是完整的市场体系的一个局部,是市场体系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与否反映一个国家的市场体系是否健全,也是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同时,劳动力市场还不同于其他要素市场,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劳动力,而劳动力的载体是人,所以,劳动力市场是特殊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市场。

[4]同时,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的状况离WTO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一些西方国家至今还不承认我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因此,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把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作为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好,并尽快解决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3.劳动力市场建设的目标定位。首先,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起健全的、全国统一的,运行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作为劳动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平台;其次,通过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完善,使劳动力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得以比较顺利地进行,使困扰宏观经济发展的失业特别是摩擦性失业问题得以有效缓解,从而减轻劳动就业方面的社会压力;再次,通过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实行政府公共服务以及宏观调控职能与市场化的就业机制相结合,实施“就业型经济增长”战略,克服“增长型失业”,改变我国当前就业弹性偏低的状况。

4.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具体措施。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除了解决好上述几方面的目标定位问题外,还必须努力抓好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首先是加强劳动力市场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劳动力市场运作与管理。再次是劳动力市场载体建设。劳动力市场的载体主要是各种职业中介机构,例如职业介绍所等。其建设是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主要任务。具体地说,一是明确代理制,即职介所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沟通供求信

息,协调供求关系,代表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进行诚信高效的招聘或求职;二是强化劳动力市场的档案管理,对滞留在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档案进行科学的分类处理,并进入劳动力市场信息库,实行严格的管理和及时的更新;三是对滞留在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进行必要的就业培训,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为劳动力顺利实现就业或再就业创造条件;四是对职介所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严禁信息欺诈、违规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五是加快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在各地方、各行业、各部门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基础上,强化其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实行资源共享和互补,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网络;最后是培育真正的、成熟的市场主体。劳动力市场的主体是劳动力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具体地说就是用人单位和劳动力的载体—劳动者。其中政府是劳动力市场特殊的主体。这是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讲,政府机关用人也要通过劳动力市场进行招聘,也是劳动力的需求方之一,但同时政府又是独立于市场之外、凌驾于市场之上的国家机器,代表国家行使对劳动力市场进行监督管理和宏观调控的职能。[5]所以,政府应建立必要的绩效评价机制和行为约束机制,以保证其管理和调控职能的公正和高效,从而推动我国劳动力市场不断走向健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 湛新民:国有企业就业弱势群体形成原因与治理对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3(1).(2).

[3]姚先国、黎煦.劳动力市场分割:一个文献综述[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4] 李建民: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隔及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02

[5] 胡家勇:转型、发展与政府[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

2目录

摘要

关键词

一、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必要性

1.解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信息功能的需要。

2.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扩大异地就业的需要。

3.缓解摩擦性失业的社会压力,实现充分就业的需要。

4.进一步提高就业弹性,遏制我国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趋势的需要。

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路径

1.进一步从理论上给劳动力以科学的市场定位。

2.对劳动力市场的科学定位。

3.劳动力市场建设的目标定位。

4.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第五篇:劳动力市场学

劳动力市场学

一、名词解释

1、劳动力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某一专业的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双方自愿进行的劳动力使用权转让与赎买的一系列活动,广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许许多多狭义的劳动力市场综合而成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2、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量。它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

3、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资率发生变动,将会引起劳动力需求量相应的变动,而此时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就是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

4、社会劳动力供给:是指劳动力个人及其家庭为社会提供的劳动力总量,也就是说一个社会经济活动所能利用的劳动力总量。适龄劳动人口、愿意工作的人所占社会总人数的比例、工资率和工资制度、劳动力的教育和训练水平,等等都将影响社会劳动力供给总量。

5、劳动力流动:是指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为了与生产资料结合的需要,在生产过程之外,在不同的地理区域范围和不同的工作岗位之间的迁移和流动。

6、劳动力市场分割:是指由于政治、经济等外在的制度性因素或者经济内生因素的制约,使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两个或多个具有不同特征和不同运行规则的领域,不同的领域在工资决定机制、工作稳定性、劳动都获得提升的机会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别,而且劳动者很难在不同的市场之间流动。

7、最低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劳动者在暂时或者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

8、灵活就业: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的传统的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

9、弹性就业:指不限时间、不限收入、不限场所的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它是相对于全日制就业形式而言的。

10、公共就业服务:是非营利性的公益性服务,向求职人员和用人单位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

11、失业补贴:指国家对失业者提供的收入支持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它主要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管理和发放。

二、简答题

1、社会性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如何体现

答:社会性因素是指家庭背景、所属阶层、文化、歧视和风俗等。

社会因素性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的人员构成、劳动力供求状况和工资水平的产生的影响是

不容忽视的。

这些影响因素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人员构成,另一方

面表现为影响劳动力的供求与工资。

另外,歧视也是影响劳动市场配置的一个重要非经济因素,种族、性别、原有国籍、宗

教等方面的差异都有可能引起工资差别,甚至职业差别。

2、试分析在劳动工资率变化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答:工资率变动对劳动力供给决策主体闲暇与工作的选择具有双重影响。

一是工资率的下降会使闲暇的机会成本减少,从而导致人们减少工作时间而增加闲暇时

间,即形成所谓的替代效用;二是工资率的下降意味着收入水平降低,从而促使人们增加工作时间而减少闲暇时间,即工资率提高也具有收入效应。

所谓替代效用是指当闲暇的价格下降时,劳动者将会放弃劳动时间,消费相对便宜的闲

暇。所谓收入效应是指在保持工作不变的条件下,收入变动所引起的工作时间变动的比例。工资率的变化对劳动力供给决策主体的最终影响完全取决于两种效应的相互关系。

3、什么是劳动参与率?哪些因素会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

答:劳动力参与率是一个与劳动力供给相关的基本概念,它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其含义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现实劳动力占该范围的劳动适龄人口(或潜在劳动力)的比例。

一般来说,影响劳动参与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宏观经济状况;(2)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3)劳动适龄人口规模;(4)教育体制与教育供给规模;(5)工资政策及工资关系;(6)社会保障制度;(7)人们的商品意识程度和社会分工程度。

4、为什么会出现工资漂浮与平均主义

答:工资漂浮是市场非均衡的结果,指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中存在的自下而上层层提高工资的倾向,以及由这种倾向造成的工资轮番上升的现象,是由于工资紧张的结果。

所谓工资紧张就是指某个企业集团以另一集团或几个集团的工资为参照进行比较而产生的对自己在相对工资关系中处于不满的位置。正是因为这种不满才诱发了工资攀比,从而导致工资漂浮。

在劳动力市场短缺和劳动力过剩普遍存在的条件下,工资漂浮必然导致工资收入的平均分配,即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倾向。因为在劳动力短缺与劳动力过剩并存的情况下,会造成不同劳动者的忙闲不均的责任不在于哪个劳动者个人或集团。劳动者个人或集团之间支出劳动有多有少完全是劳动机会不均造成的,不是哪个个或集团自愿减少或增加劳动支出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工资分配完全以劳动支出为标准,就会引起劳动机会少的人不满。机会不均等只好用收入均等来弥补,于是,工资收入分配的平均变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5、试述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形成原因

答:(1)由于歧视和文化习俗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2)由于技术进步以及竞争因素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3)由于政策法规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即制度性分割。

6、制定最低工资标准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在我国,《劳动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时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3)劳动生产率。这主要是考虑用人单位的具体经济状况和承受能力;(4)就业状况;(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7试述就业形势严峻的成因

答:(1)劳动力市场严重供大于求。当前,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四股力量聚合,对就业形势构成了新一轮的压力。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减弱;(2)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阶段,吸纳新增劳动力能力还比较弱。一方面我国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

能力不足,第三产业无论是从业人员还是GDP都比较小。另一方面,从业人员在整体上文化素质、技术素质还偏低,难以满足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就业要求;(3)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

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促进就业的多样化、广泛化发展,但是,从我国目前情况看,社保体系离市场经济的要求还很远;(4)劳动者整体素质和部分城镇职工的就业、择业观念。

8我国灵活就业有哪些种类

答:(1)非全日制就业;(2)临时就业,主要包括短期就业、派遣就业和季节性就业等;(3)自营就业者;(4)自由就业者。

9形成弱势群体地位的原因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答:(1)城乡差距扩大。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新来的城市移民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和活动,与城市原有的居民竞争本来就不多的发展资源,他们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从而也在城市中形成了特有的“二元现象”。

(2)城市化进程缓慢。社会公正的失衡所导致的社会排斥把农民工长期排斥在城市生活之外,愈益强化了农民工弱势地位;

(3)产业结构调整。为适应全球化的需要,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的调整会更频繁,力度也会更大,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传统的产业工人队伍日益缩小,尤其是更加灵活的多种就业方式使劳动力市场分化了。

(4)市场经济竞争出现分配不公。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是以追求经济效率为发展目标的,而提高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出现分配不公,从而加剧了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

10公共就业服务的作用与功能是哪些

答:(1)公共就业服务有利于促进就业;(2)公共就业服务有利于培育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供求结合的实现;(3)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会执行国家的就业政策,调节和干预劳动力市场;(4)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管理失业保险和失业救济,促进社会稳定。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

答: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一般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上的表现,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所组成。

(1)供求机制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的基本要素。供求机制是供求双方矛盾运动的自我协调机制。完善的、原来意义上的供求机制,应该反映劳动力价格(工资)与供求关系的内在联系。一方面,供求关系影响工资,当劳动力供给超过社会需要时,工资会下降,反之亦然;另一方面,工资高低也反过来影响供求。

(2)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是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双方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它反映劳动力商品在交换过程中,供求双方互相选择,以及劳动力供应者之间、劳动力需求者之间出于自我利益的考虑进行竞争的有机联系。

(3)工资机制

工资机制是劳动力市场竞争过程中的重要的自我制衡机制,它反映在工资变动与供求变动之间相互制约的有机联系和运动。市场经济中,工资是企业衡量人力投入、进行成本核算的依据。工资还是劳动者个人提供劳动能力,按劳动贡献获取劳动报酬,从社会获得消费资料,借以谋生的一种手段。所以,在利益驱动之下,工资水平影响着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也指示着劳动者的择业方向,激励其提高自身素质。

总之,劳动力市场是在价格机制与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自己有序的运行。在三大基本机制的交互作用中,市场运动不断循环往复的进行。

2、劳动力合理流动的意义

答:(1)促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劳动力流动使市场经济发展中所需要的活劳动实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按比例分配。社会化大生产中,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要的活劳动的比例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动的。经济学家认为,工作职位是雇主与雇员匹配过程的结果,而不仅仅是雇主政策的结果。

(2)促进经济增长,产生最佳经济效益

社会和企业要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就要实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最佳组合。这就需要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通过流动使劳动者能够从衰落的产业、部门和地区流向迅速发展的产业、部门和地区,能够使这些产业、部门和地区在全国甚至更大的范围内按照经济发展的需要配置劳动力,并能够有效地保证所需的劳动力的质量,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3)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地位

劳动力可以流动是劳动者作为劳动力所有权的根本体现。劳动者是劳动力的所有者,最根本的是要承认和允许劳动者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可以自由流动。

(4)能够保证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和效率

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迁移是保证劳动力市场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也是完全竞争市场的内在要求。

3、论述劳动力市场分割影响以及促进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答: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对竞争原则的否定,严重的市场分割将影响市场运行的效率。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市场的影响有:

(1)降低经济效率

这将必然导致两种经济效率:一是劳动效率的损失。因为分割意味着竞争半径的缩小和竞争强度的减弱,这影响着劳动效能的激发;二是配置效率的损失。制度性分割的存在意味着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有非市场途径的存在,由于信息不充分和经济主体利益的非一致性,计划手段配置劳动力资源肯定要偏离最优状态。

(2)扭曲收入分配关系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种分割扩大并固定化城乡收入差距。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要大大高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是与劳动力市场分割为城乡两部分有着密切关系。二是,这种分割影响了人力资本的投资效率。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它是应该带来收入的,特别是经济落后国家,由于人才匮乏,教育的收益回报率该更高。

(3)劳动力市场分割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外部劳动力市场存在吸纳力大、劳动力市场配置效率型等特征,第一个层次是低层层次市场,主要吸收低素质低技能的劳动力。

(4)有违公正原则,不利于社会稳定

从社会公正的角度看,二元劳动力市场体制对农民工的制度性歧视,显然违背了现代社会的公正理念和原则——机会平等原则。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是指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促进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措施有:

(1)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彻底破除体制性障碍;(2)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动保障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3)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构建城乡统一的培训

机制;(4)加快搭建城乡统筹就业的劳动保障服务平台,推进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

4、论述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不足,怎样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

不足:

(一)中国社会保障工作的现状;

(二)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问题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在总体框架上存在诸种矛盾和问题,而且就目前的“三条保障线”“两个确保”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1)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太小;

(2)社会保障资金得不到保证;(3)社会保障制度不能发挥平衡收入、缩小差别的作用。解决:

(一)广覆盖、社会化、可持续;

(二)用制度保证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

(三)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

(四)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健全最低保障制度、广泛的援助、教育援助、精神援助。

(五)建立与完善沟通机制。

5、试分析我国目前公共服务现状,这些现状有哪些措施?

现状:

(一)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在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二)公共就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问题:表现在:信息服务质量不高、就业培训质量不高、对困难群体的帮助不够、对劳动力市场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

(三)资金和组织管理问题:存在的问题:一是劳动保障部门内部机构之间权责划分不明确,严重影响就业服务机构的组织管理工作,更不用说进行深层次变革;二是,在建设就业服务机构的各项硬件及软件资源方面,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这既影响就业服务机构对弱势群体的服务质量,也影响就业服务机构进一步开展其他收费业务;

(四)从业人员问题。

措施:(1)依靠政策力量;(2)加大政府投入;(3)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4)做好对特殊群体的就业服务;(5)推进就业服务的社会化;(6)推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高就业培训质量;(7)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8)加大“一条龙”就业服务的推广力度;(9)大量培养和充实就业从业人员。

下载2004年广东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 (★)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4年广东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 (★).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东莞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

    东莞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 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后,2009年东莞的经济发展一直备受各方的关注。过去东莞的经济比重失衡,外贸企所占的比例太高,金融风暴之后,东莞的经济严重受创,......

    广东农药市场特征分析

    市场特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药市场随着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调整、技术及市场环境不断改进,其市场特征也不断变化。目前,华南地区农药市场主要形成了以下特征: 1、农药需求较......

    德国劳动力市场

    德国就业保障的发展与特点 1927年,《职业介绍法》和《失业保险法》颁布,德国开始强制推行失业保险制度。1952年,德国建立联邦就业与失业保险局。1969年,《就业促进法》颁布,以此......

    劳动力市场学1

    劳动力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某一专业的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双方自愿进行的劳动力使用权转让与赎买的一系列活动,广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许许多多狭义的劳动......

    新时期广东劳动力迁移

    新时期广东劳动力迁移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打破以前的户籍制度,广东也因毗邻港澳,承接了两地的产业转移。大量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落户广东,全国各地的经济开始不平衡。由......

    广东啤酒市场观察与分析

    广东啤酒市场观察与分析 广东啤酒市场观察与分析广东啤酒市场强手如林,品牌林立,已成为国内外啤酒强势品牌的必争之地。根据不完全的统计,仅青啤、燕京、华润、珠江、金威近期......

    江苏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

    江苏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 江苏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 江苏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 江苏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 ( 1999 年 6 月 18 日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

    4、加入劳动力市场

    加入货币市场且价格可变-AD-AS 第一章、 总需求模型 1.1. 总需求曲线的导出 一、 凯恩斯主义:从IS-LM模型推导出AD曲线。 1. 2. 3. 凯恩斯效应: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应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