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典型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典型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摘要 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与劳动力短缺的长期性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典型特征,再加上劳动力短缺造成了劳动力工资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使得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形势异常严峻。文章分析了这些特征背后的原因,并指出了在此基础上我国劳动力市场未来可能会遭遇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劳动力短缺;劳动力转移;长期性;工资上涨压力
中图分类号 F2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36X(2011)11-0172-04
一、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与劳动力短缺的长期性并存
现阶段,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情况异常复杂,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与劳动力短缺的长期性并存成为其中较为典型的特征。
(一)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表现为劳动力供给绝对总量依然丰富
2011年春节以后,全国各地又出现了新一轮的“民工荒”,除了东部沿海地区之外,包括传统劳务输出大省安徽等在内的中西部省区同样遭遇了“招工难”,地区与地区、企业与企业之间纷纷展开了一场农民工“争夺战”。与此同时,农民工工资面临着新一轮上涨的压力,甚至出现提高工资也有招不到工人的情况。在如此背景下,学术界中关于“刘易斯拐点”的争论重新浮出水面,不断有人声称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已经进入“刘易斯拐点”,中国经济即将进入一个由劳动力短缺所导致的低速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被倒逼调整的阶段。而本文并不这样认为。数据表明,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伊始,我国劳动力市场有2000多万农民工返乡,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农民工返乡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妥善安置的措施,包括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吸纳就业、鼓励返乡农民工就地创业等等,这些举措部分解决了农民工返乡的就业问题。但是由于基础设施的阶段性特征,农民工的返乡就业呈现出极大的临时性,而且。由于自身素质的限制,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功率并不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因此,目前仍有大量的返乡农民工滞留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赵显洲,2010)。根据张车伟(2008)的估计,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要实现70%的城镇化率,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还能持续20年以上的时间。蔡?P(2009)、袁志刚(2010)等学者也指出,2020年之前,我国不会遇到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短缺,中国目前仍然处于农民工向城市转移的高速时期。因此,从总量上来看,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拥有充足的劳动供给,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仍然存在,至少目前还不能证明新一轮的“民工荒”现象就简单的代表了“刘易斯拐点”的到来。
(二)劳动力短缺的长期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内生性制度演进下的长期性。在劳动力转移的长期过程中,制度变迁作为人们对于自身生活体系的自觉架构,其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所演进的内生性使得向城市转移成为一项大家默认的隐形制度并积累下来,而且这种制度的积累会增强农民工群体的耐久性。相对应的,由于农民工群体主观能动胜的增强、农民工就业模式的变化、农民工的供需结构以及农民工行为选择的理性化等因素,劳动力短缺呈现出内生性特征。民工荒因此就很有可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延续下去。
第二,人口结构的影响。对于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来说,越来越明显的老龄化趋势所孕育的未来劳动力短缺趋势在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转换之前是不会变的,因此,要求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因为经济增长过程相对于宏观经济过程而言,具有比较长期的特征,而人口结构的变化过程相对于经济增长过程而言,则更加长期而缓慢。
第三,劳动力的供给结构。现今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已经开始进入劳动力有限供给阶段,一方面,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3/4的农村已无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另一方面,短缺与剩余并存,农村仍有1亿多富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尚在途中。根据《2007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8-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披露的数据来看,74.3%的村庄认为本村能够外出打工的青年劳动力都已经出去了,只有1/4的村庄认为本村还有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这个比例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71.6%、76%和76.4%。大部分的村庄对于自己村庄青壮年劳动力供给的情况表示担忧,认为能够转出的劳动力都已经转出,再没有可转移的劳动力了。这种年轻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今后将会随着人口结构转型过程中年轻劳动力在劳动力总量中的比重进一步降低而愈加严重。
从一般逻辑上看,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与劳动力短缺的长期性是相悖的两个概念,然而,这种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与劳动力短缺的长期性并存的现状,使得我国劳动力市场显得异常复杂,而劳动力工资的上涨更是加重了劳动力市场的复杂性。
二、劳动力工资上涨的压力
表面上,我国劳动力工资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源于劳动力的短缺现状,事实上并非如此。在诸多厂商开始主动提高工资待遇的情况下,许多企业依然招不到工人。由此可见,劳动力工资的上涨压力来自于多个方面,单靠提高工资并不能改变劳动力短缺的现实。
(一)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制度因素一直是阻碍我国劳动力流动的重要障碍,特别是分割性的劳动力市场。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的最终结果是工资率的趋于均衡,然而,由于制度性分割的存在,两个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分别决定,并且绝对水平存在差距,城市工资普遍高于农村,因此,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根据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机理,劳动力流动的结果应该是工资率低的市场上劳动力供给趋于减少,工资率高的市场上劳动力供给趋于增加,这种调整的最终结果必然形成两个市场上趋于均等的工资水平。但是,这个原理的前提是不存在阻滞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在存在诸如户籍制度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就业歧视和福利排他等制度性障碍的情况下,城乡劳动力市场呈分割状态,劳动力的流动性受到严重约束。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依然受到城乡两分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分割性劳动力市场的限制,无法实现自由流动,再加上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导致了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和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并存,加剧了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性。这种分割性造成城乡生产要素并不总是能按照提高市场效率的方式进行配置,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民工向城市的转移速度不断下降,造成了劳动力供给总量的相对不足,农民工工资面临上涨压力便不足为奇。虽然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但是城乡分割的制度不变,即使部分大中城市为了吸引人才和资金出台一些条件较高的进城落户政策,但对广大的农民工来说,这些并没有实质性的现实意义。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再加上沿海地区土地紧张,劳动力成本上升,为了较快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秩序,国家致力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强调中西部对东部相关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以及产业优化升级的影响,相关产业向中西部进行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涉及到的行业也呈逐步扩大的趋势,致使劳动力需求上升,原来是劳务输出地的中西部各省区转而成为劳务短缺地。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司发布的《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09年东部地区务工民工为9076万人,比上年下降8.9%,占全国农民工比重的62.5%,比上年下降8.5个百分点。而中西部外出民工则分别增长33.2%和5.8%,占比分别较08年上升3.8和4.8个百分点。因此,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挽留本地农民工进行就地转移,而原本劳动力就短缺的东部地区劳动力的价格不得不上涨,相应的中西部地区也纷纷调高农民工工资水平,撇除生活成本等因素,中西部某些地区的农民工工资甚至要高于东部地区。劳动力工资的普遍上涨,进而劳动收入占比的提升,就可以促进总需求结构的改变,从以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变为以居民的消费需求拉动。同时,东部地区民工工资的提高,进而各项成本的提高,可以迫使这些城市将低附加值的产业转移到中西部,从而带来我国区域经济结构的改变,加快产业的优化升级。
(三)农民工返城意愿不高
由于进城务工的机会成本和隐形成本的存在,农民工回流的现象日趋严重,回城意愿受到严重抑制(盛亦男、孙猛,2009)。所谓机会成本,是指做某种选择而放弃另一选择的最高代价,农民进城务工的机会成本,则是留在农村可得到的预期收益。在迁移成本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能充分流动到满足城市需求的条件下,粮价上涨、农业税取消和种粮补贴等一系列政策的实行,使得农民收入提高具有了实在的可能性。这意味着,在迁移成本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向城市流动的收益不再足以补偿迁移成本。
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隐性成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身份歧视带来的心理弱势、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体系、子女教育的完成度较低等非显性成本因素。这些问题加重了农民工进城的生活负担。实际上,这些隐性因素致使农民工生存状况堪忧的情况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农民工工资的折扣率,它们本质上造成的结果是农民工实际收入的减少。随着政府一系列针对农村和农业生产的优惠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在考虑城市生活成本、家庭、子女等诸多因素的条件下,会倾向于选择留守生活成本较低、生活环境较为熟悉、社会关系较为简单的农村,从而使得农村劳动力流动产生的城市劳动力供给不能满足城市劳动力需求扩大的要求,况且农村劳动力流动到城市的迁移成本的存在还没有充分进行到消除城乡工资差距的程度。
(四)农民工行为趋于理性化
农民工行为选择的理性化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民工长时间城市生活经验的累积。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未停止过,而随着生活经验的累积,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开始不仅仅关注现实收入,也开始理性的关注成本和其他诸多因素。而且,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在城市生活成本的提高,农民工对工资的要求不再只是简单的纵向上的绝对量的比较。比如去年月工资一千;今年一千二。月薪多了二百,但若劳工成本每月增三百,这样务工的净收益就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这也正是目前我国农民工的生存现状。目前,我国大中城市房价集体上涨,而这些城市又是农民工大量积聚的地方,房价的上涨使得房屋租金也水涨船高,一线城市差不多涨了20%,而且可能会越来越高。加上近来各类生活品价格回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等诸多现实,进城打工的成本越来越高,也越来越不经济。
另一方面,来自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分化。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的近30年中,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出现了明显的代际变化和更替。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于90年代中后期开始向城市进行转移、拥有较少务农经历的第二代农民工日益崛起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力量。调查显示,随着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第二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明显高于第一代农民工,其文化程度起点高于第一代农民工群体,小学及其以下的务工者比例骤减,而高素质务工者比例较第一代农民工而言有所上升。而教育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职业层次、工资水平、社会流动等各个方面,也是农民工行为选择趋于理性化的现实基础。
三、未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可能面临的问题
对于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来说,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劳动力短缺的长期性以及劳动力工资不断上涨的压力这些现实问题,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完全调整好之前是不会变的。因此,可能给我国未来的劳动力市场带来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劳动力有效供给总量的限制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经济发展时期伴随着急剧的人口转变,从人口在生产的“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类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类型的加速过度。这个人口转变过程通常表现为一种劳动年龄人口从迅速增长到逐渐减速的增长,直至停止增长的变化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总和生育率就降低到更替水平以下,到200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5.05%。而且2008年民政部发布的《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指出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随着劳动力老龄化趋势的日趋明显,产业结构形成用工年龄需求与劳动者年龄结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据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计,1990年,安徽劳动力平均年龄为24岁,而2009年,平均年龄则升至37岁,劳动力老龄化趋势十分明显。根据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理,劳动力短缺的经济含义是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这个现象是由于提前完成的人口转变所引致的情况下,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超越发展阶段造成的,一旦生产率提高的增长源泉不能及时替代人口红利源泉的话,将会导致中国经济过早丧失比较优势。在高速经济增长方兴未艾,就业继续扩大的情况下,劳动力供求格局必然发生根本性转变。
(二)劳动力需求的不可持续
目前呈现的劳动力供给不足部分表现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伴生物,随着经济的渐趋平稳,市场是否依旧能够提供这样一个庞大的劳动力需求依然是个未知数。在经济危机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时候,政府通过大规模的刺激性财政政策扶持,使得我国经济较快的走出了低谷,然而在财政支出刚性的约束下,我们不能保证政府能够连续较长的时间出台诸如4万亿如此大规模的投资计划。当世界各国因为杠杆化太高而崩溃的时候,中国通过加大杠杆而暂时走出了危机,M2/GDP在2008年短暂的回落
之后,2010年将会达到1.96%,硬启动的风险在逐步加大。有数据显示,2010年国家综合负债率高达86%,财政风险空前增大,这种单纯依靠政府的高投资而带来的外生性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与此同时,随着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将释放更多的劳动力,而伴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整个社会所能提供给农民工的低技能要求岗位却会越来越少,两者的冲突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依然是一个长期过程。
(三)农村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目前,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无人照看的老人等问题来讲,这种转移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以留守儿童为例,根据全国妇联2008年2月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有5800万人。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占当地儿童总数的18-22%。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其家庭问题、学习问题、安全问题、心理问题和品行问题日渐突出。假如一味的强调这一劳动力转移过程已经完成,无疑会使我们忽视这些已经产生的社会问题,长此以往是不利于农村社会的综合发展的。
四、政策选择
综合来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复杂性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如劳动力短缺会加大企业用工成本,引起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加速消失,使得低水平、简单重复过剩的生产无法维持下去,但从另一面看,可以促使企业转向依靠自主创新、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来降低成本,形成持久的更大更强的市场竞争优势,也可以加快技术和产业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更能够直接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有效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也有助于把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高投资、高积累、低工资、低消费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必须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合理的引导,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构优化以及持续发展。
(一)偏向“三农”的制度红利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产权保护和合约执行两个方面的成本在交易成本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如果通过制度变迁能有效减少交易成本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就说存在“制度红利”。而截至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这种制度红利具有明显的偏向性。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确立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为了配合该战略,政府把社会资源集中用于工业和城市,农业客观上承担了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积累的任务,由此形成了资源配置上“以农养工”的分配制度。即使到现在,这种农业和农村资源向非农产业和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也没有扭转过来(蔡?P,2006)。如此偏向城市的资源分配制度长期把农村和农民排除在城市化、现代化之外,最终导致了农村和农民经济上的弱势地位,在出现问题分摊成本时,成为首先被考虑的对象。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我们应该加大政策调整力度,把发展目标转向农村,以发展农村、农业、富裕农民为中心,把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所获得的制度红利逐步让渡给农村、农业和农民,通过偏向性的制度安排来促进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调整与发展,最终实现城乡发展均衡的和谐局面。
(二)技术创新
经济组合里的生产资料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也就是说,一种资料的缺少可以用另一种资料的增加来补偿,却不必改变生产方法。放置于劳动与资本两者的关系,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经济组合中,无限的劳动追逐有限的资本,表现为劳资关系中资方的绝对控制优势,这时依靠低劳动成本的生产方法也可以维持下去。一旦劳动力开始短缺,大量的资本找不到与之相匹配的劳动力,经济组合便会受到限制,这时单纯依靠资本的增加无法对冲劳动力缺失对整个经济组合的影响,现有的生产方法也就无法继续。这就需要我们对生产方式进行变革。无疑技术可以承担起这样的责任,也只有技术的创新才能成为短缺劳动力的替补,通过技术创新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化解目前我国劳动力短缺的有效途径。
(三)城镇化下移
从农民工连续十几年大规模的流动来看,其转移模式主要是向东南沿海开放地区率先流动,转向北京、上海以及各大中城市为主。然而此次民工荒却开始向中西部蔓延,我们可以通过政策的倾向性调整,使得农民工跨省区远距离的大规模流动转化为分散型的省内流动或近距离的就地向小城镇转移,以城镇化下移的发展战略来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从而改善农村长期落后、人口过分向大城市集中、形成数量大的城市贫困阶层、致使经济发展受损、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城镇化下移,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拉动中小城市的就业需求,通过地方财政补贴,提高农民工工资,缓解劳动力短缺的局面。
第二篇: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原因分析 - 副本
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原因分析
南京的基本工资标准从去年的1350到今年的1480,保险额度也上调到720,个人承担
252,余下的企业承担,现在的就业者也要求颇高,在择业方面要求有五险一金,有餐补话
补交通补贴和带薪年假等,工人们闹罢工嚷着加工资,一系列的社会现象都预示着我国的劳
动力成本在不断的上升,那么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是什么?它未来的走势如何?应对
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对策和建议有哪些。
一·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
(一)劳动力相对紧缺,特别是农民工供给数量的减少。
由于国家出台很多土地政策,不少的劳动力选择在家务农,城市的外来打工者减少了很多,人工成本自然就上升了。
(二)人口的老龄化。
计划生育实行多年,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造成劳动力大量减少,年轻的劳动力
很少,人口老龄化,一个年轻人要养4个老人,生活压力大,生活成本也高,自然对薪酬方
面要求也增高。
(三)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通货膨胀率的上升,CPI的上涨,引起工资上涨。
通货膨胀也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重要因之一,现在100块钱只能买到75块钱的东西,人民币贬值,物价上涨,造成人民生活费用方面的增加,国家开始不断地调整各个地区的最
低工资标准,工人工资不断上涨。
(四)轻工业制造需求的增加。
在南京就有不少开发区,例如新港开发区,高新开发区,六合开发区等,每个开发区
里都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工厂,它们每天都在大量的招工,竞争激烈。就业者呢对那些待遇不
好的厂不屑一顾,对那些待遇好的厂挤破头的想进去,很多厂家被迫提高工人工资。
(五)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保障了劳动者的利益和权力。
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国家强制企业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后面会接着强制缴
纳住房公积金,国家为了保障了劳动者的利益和权力,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二·我国劳动力成本未来的走势
从未来劳动力数量的变化趋势角度来看,我国劳动力人口数量会一直增加,到2030年左
右达到最大值。之后劳动力数量开始下降。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劳动
力成本的上升,因为厂家可供选择的机会和资源多了,而劳动力之间的竞争大了。因此,我们说劳动力成本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缓慢地上升。
三·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策略和建议
1·慢慢放开生二胎,减少人口老龄化。
2·鼓励大家自主创业,提供小额低息贷款。
3.控制通货膨胀。
4.现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价格已变贵了,但中西部地区来此打工者的劳动力价
格还是很便宜的,中国的企业和外商企业可以考虑将企业内迁,在中国的西部和南部寻找更
为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第三篇: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
一、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必要性
事实证明,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的制约因素,直接影响到劳动就业这一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已经日益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1.解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信息功能的需要。要解决摩擦性失业的难题,就必须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特别是强化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收集、整理和传递功能,尽可能使不同市场主体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的差异性相对缩小,从而逐步消除信息不对称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为实现充分就业创造必要的信息条件。
2.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扩大异地就业的需要。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劳动力流动总量的增加和频率的加快,个人的职业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没有劳动力市场,国家通过高度统一的工资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户籍管理等行政手段,对劳动力在不同工作单位和经济部门之间的流动加以严格控制,劳动力的流动率是很低的。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加快,我国的劳动力流动率有所上升,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据中国社科院“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课题组的调查,在北京、无锡、珠海三城市,劳动者的职业生涯中,从未改变过工作单位的个人比例仍较高,达30%以上。这一比例与日本横滨1970年的比例(34.9%)大致相同,高于美国底特律1970年的比例(13.9%)。[1]这种状况充分说明我国劳动力的流动程度是比较低的,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与国际接轨,也不利于我国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即劳动力流动的频率与跨度)已经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缓解摩擦性失业的社会压力,实现充分就业的需要。摩擦性失业几乎在所有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过在我国问题尤为严重,表现为一定时期内某地某种劳动力严重短缺,而另一地此种劳动力却大量过剩,处于失业状态。这种由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形成的摩擦性失业从根本上说是在劳动力总供求基本均衡状态下的失业,其解决路径主要是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完备和对称。而后一方面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摩擦性失业问题得以缓解的制约因素,有必要作为我国政府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性问题加以解决。[2]
4.进一步提高就业弹性,遏制我国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趋势的需要。所谓就业弹性是指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在正常情况下,就业弹性应在0—1之间。一般地说,就一国长期总量生产函数而言,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但在我国,由于经济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影响,就业和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非一致性。一方面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就业增长率却逐步下降,失业人员逐年增多,200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 1
率达4.3%,1991—1997年间,我国就业弹性系数保持在0.08—0.17之间,明显偏低。2002年的就业弹性系数比1996年又下降了0.02个百分点。[3]要遏制劳动就业方面这种非正常状况,除了政府采取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加以调节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市场化的调节机制协调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路径
尽快改变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不完善、不统一的“三不”状况,使劳动力市场成为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健康有效的平台,并做到与国际劳动力市场接轨,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为此,有必要深入探讨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有效路径。
1.进一步从理论上给劳动力以科学的市场定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劳动力作为商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社会各界所公认。现在的问题是必须真正确立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允许其在市场上自由流动,从而实现优化配置,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这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理论观点。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劳动力的流动,为劳动力的流动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克服劳动就业问题上的地方保护主义等各种行政壁垒,正视并解决劳动力自由流动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而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
2.对劳动力市场的科学定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一样,是完整的市场体系的一个局部,是市场体系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与否反映一个国家的市场体系是否健全,也是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同时,劳动力市场还不同于其他要素市场,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劳动力,而劳动力的载体是人,所以,劳动力市场是特殊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市场。
[4]同时,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的状况离WTO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一些西方国家至今还不承认我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因此,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把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作为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好,并尽快解决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3.劳动力市场建设的目标定位。首先,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起健全的、全国统一的,运行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作为劳动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平台;其次,通过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完善,使劳动力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得以比较顺利地进行,使困扰宏观经济发展的失业特别是摩擦性失业问题得以有效缓解,从而减轻劳动就业方面的社会压力;再次,通过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实行政府公共服务以及宏观调控职能与市场化的就业机制相结合,实施“就业型经济增长”战略,克服“增长型失业”,改变我国当前就业弹性偏低的状况。
4.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具体措施。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除了解决好上述几方面的目标定位问题外,还必须努力抓好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首先是加强劳动力市场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劳动力市场运作与管理。再次是劳动力市场载体建设。劳动力市场的载体主要是各种职业中介机构,例如职业介绍所等。其建设是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主要任务。具体地说,一是明确代理制,即职介所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沟通供求信
息,协调供求关系,代表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进行诚信高效的招聘或求职;二是强化劳动力市场的档案管理,对滞留在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档案进行科学的分类处理,并进入劳动力市场信息库,实行严格的管理和及时的更新;三是对滞留在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进行必要的就业培训,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为劳动力顺利实现就业或再就业创造条件;四是对职介所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严禁信息欺诈、违规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五是加快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在各地方、各行业、各部门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基础上,强化其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实行资源共享和互补,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网络;最后是培育真正的、成熟的市场主体。劳动力市场的主体是劳动力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具体地说就是用人单位和劳动力的载体—劳动者。其中政府是劳动力市场特殊的主体。这是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讲,政府机关用人也要通过劳动力市场进行招聘,也是劳动力的需求方之一,但同时政府又是独立于市场之外、凌驾于市场之上的国家机器,代表国家行使对劳动力市场进行监督管理和宏观调控的职能。[5]所以,政府应建立必要的绩效评价机制和行为约束机制,以保证其管理和调控职能的公正和高效,从而推动我国劳动力市场不断走向健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 湛新民:国有企业就业弱势群体形成原因与治理对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3(1).(2).
[3]姚先国、黎煦.劳动力市场分割:一个文献综述[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4] 李建民: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隔及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02
[5] 胡家勇:转型、发展与政府[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
2目录
摘要
关键词
一、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必要性
1.解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信息功能的需要。
2.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扩大异地就业的需要。
3.缓解摩擦性失业的社会压力,实现充分就业的需要。
4.进一步提高就业弹性,遏制我国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趋势的需要。
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路径
1.进一步从理论上给劳动力以科学的市场定位。
2.对劳动力市场的科学定位。
3.劳动力市场建设的目标定位。
4.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第四篇: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用工情况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回升,企业产品订单数量逐增,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需求旺盛,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紧张,部分企业用工缺口较大,出现阶段性、临时性招工难现象。本文利用全国人力资源市场监测数据,并结合部分省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分析研讨会的相关内容,对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用工特点及成因进行了分析。
主要特征
1.2011年上半年用工短缺问题依然存在,但用工缺口有所减小
全国人力资源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二季度,全国用工总需求525.8万人,求职人数492.9万人,求人倍率1.07,市场总体需求略大于供给。本季度,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分别比上季度减少了24.6万人和7.3万人,各下降了4.9%和1.6%,用工缺口较上季度有所减少。多数省份谈到当前用工形势时,纷纷表示企业存在招工难问题,尤其是沿海城市以及中小企业招工压力很大。从浙江、江苏、福建和安徽四省一季度、二季度的市场供求数据中看出,二季度用工缺口较上季度均有所减少.2.区域性缺工范围扩大,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蔓延
全国人力资源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二季度,东、中、西部地区市场求人倍率分别为1.08、1.07、1.04,与往年中西部地区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相比,中西部用工也逐渐趋紧,市场总体缺工范围逐渐扩大,正由东部地区逐渐向中、西部区域蔓延。从研讨会情况看,金融危机以来,随着经济回升,浙江省市场求人倍率由2009年二季度的1.41上升至2011年二季度的2.06。广东省近两年的求人倍率也在2左右浮动,尤其是中小企业市场更表现出供小于求的特点。2011年二季度,佛山市的中小企业用工需求为42467人,较一季度增长40.9%,求人倍率2.51,比一季度提高0.29。湖南省长沙市市场数据显示,2009年三季度之前长沙市各季求人倍率均小于1,而之后随着经济企稳,用工需求量不断扩大,求人倍率提高,开始大于1,市场表现出供小于求的局面。安徽省市场也反映出2011年人力资源市场逐渐出现结构性招工难现象,2011年二季度,安徽省求人倍率1.22,较上季度提高0.02。用工难、招工难问题逐渐影响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困扰各个企业的一大难题。
3.生产性和服务性普工需求旺盛,具有一定技术等级的专业技术人员供需矛盾较突出
全国人力资源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二季度,67.7%的用人需求集中在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两大职业,其需求所占比重分别为31.9%和35.8%,且求人倍率最高,分别为1.12、1.22。按技术等级分,企业对技术等级无要求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对具有职业资格五级(初级)的人员需求较大,职业资格二、三级的市场求人倍率最高,分别为1.77、1.71。当前市场主要以生产性和服务性的普工为主,具有一定技术等级的技术人员供需紧张。福建、江苏、安徽和重庆市对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需求比重最大,均超过整个需求市场1/3的比例;北京和天津两市则主要对商业和服务人员需求旺盛。从各省分职业求人倍率看,专业技术人员供需相对紧张,求人倍率较高,需求量较大的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和商业服务人员的求人倍率在1左右浮动。这说明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服务人员的需求量、供给量都较可观,供需两旺,而专业技术人员尽管在整个市场中的需求比重不是很大,却是相对最紧缺职业。
按技术等级划分,以安徽、福建和江苏三省为例,企业对技术等级无要求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具有职业资格五级(初级)的技术工人。安徽省职业资
格三级的求人倍率最高,福建省以职业资格二级的求人倍率最高,江苏省职业资格一、二级的求人倍率都比较高。当前企业的用人需求仍以普通工人为主;具有一定级别的技术工人的求人倍率相对较高,供需矛盾更为突出。
4.16岁-34岁青壮年供需旺盛,用工缺口较大
全国人力资源市场监测数据显示,市场对16岁-24岁和25岁-34岁的用人需求最大,分别占总体需求的27.3%和34.9%,且25岁-34岁人员的求人倍率最高,为1.20。16岁-34岁的青壮年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供需旺盛。从研讨会的情况看,浙江、福建、重庆、安徽和天津五省市人力资源市场对16岁-24岁和25岁-34岁的青壮年需求最为旺盛,需求比重占到整个市场的60%以上;福建省和天津市对16岁-34岁人员的需求比重超过80%,16岁-24岁人员的需求比重均在60%左右。从供需结构看,16岁-34岁人群的需求略高于供给,求人倍率相对较高,用工缺口较大。
原因分析
1.经济回升及产业结构区域性调整,促使用工需求旺盛
由于经济复苏和国内经济刺激计划发挥作用,各大企业尤其是制造业,订单回升,纷纷开始加快生产,使得用工需求急剧上升。同时结合国家出台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等一系列区域性发展战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造成中西部地区劳动力需求增加,出现局部性用工短缺现象。
2.东部竞争优势地位下降,劳务输入相对减弱
首先,东部地区农民工薪酬的优势地位有所下降。国家统计局2009年的调研显示,东部地区打工者月收入为1455元、中部为1389元、西部为1382元。东部比西部仅高5%,而5年前为15%。其次,随着金融危机后期外出人员返乡创业择业的契机,中西部地区等劳务输出省份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就业环境,并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来吸纳本省市及农村富余劳动力。重庆市实施了在外省务工人员的 “回引工程”,通过住房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权益维护、农民工子女入学以及社会保障各方面的举措,为来渝务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双重因素作用下导致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务输入相对减弱。
3.企业提供的待遇与求职者职业诉求不匹配
“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求职人员主体,职业诉求发生变化,在求职中更加注重工资水平、就业环境、个人发展空间等多重因素。而当前的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仍然依靠低廉的人力资本赚取利润,提供的薪金水平及工作环境与求职者的预期有一定差距,造成招工难。据安徽省滁州市对家电制造企业用工状况的调查,企业薪酬比员工期望工资平均低500元左右,有部分企业还要求加班,造成大部分求职人员用脚投票,加大了企业用工流动性。
4.岗位缺工情况被部分放大
当前企业上报用工需求信息较为主动,但求职人员信息登记却较被动,造成求职人员信息口径小于需求信息口径,使求人倍率被部分放大。另外,有部分员工流动性较大的企业,由于担心全年用工计划完成情况,长期在人力资源市场登记求人信息,部分放大了企业的用工需求。
趋势判断
2011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整体回升,同时,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继续处于高位,7月CPI同比上涨6.5%,经济已进入通胀高风险期,控通胀的财政金融政策将进一步加大力度。这使得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生产成本增加、融资成本上涨等多重压力。经济通胀的风险加大,人们生活
成本压力增加,要求加薪的愿望会更强烈,企业与求职者间的矛盾,使形成用工缺口的风险加大。2011年7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7%,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回落,但仍位于临界点——50%以上的扩张区间,表明中国制造业经济总体呈增长态势,但增速继续趋缓。从业人员指数为50.5%,高于上月0.3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劳动力需求有所上升,升幅比上月略有加大。预计下半年我国制造业经济发展平稳,从业人员需求保持稳定增长。综合分析当前经济发展趋势,预计下半年我国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情况不会出现明显减少,供需保持适度紧张。同时,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带有明显的季节周期性,预计四季度随着春节返乡潮临近,春季用工压力依然会较大。随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中西部地区对农民工需求的高峰期将逐步到来,下半年中、西部用工状况值得进一步关注。
下一步,应继续密切关注人力资源市场变化,高度重视企业用工情况及变化趋势,并适当组织开展企业用工需求调查工作,适时跟踪了解企业的用工动态,完善创新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帮助企业完成产业结构升级等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来缓解用工矛盾问题。
第五篇:基于当前我国水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
基于当前我国水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
[摘 要]文章对当前我国面临地下水污染环境的问题详细分析了西部冲积地下水污染现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水污染现状、防治措施、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X321;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2-0325-01
一、引言
县年平均降雨量650mm,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2.01亿m3,2008年全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90m3,亩均水资源量343m3,属于严重缺水地区。河南岸,上层为第四系冲、洪积层,厚度约20~213m,由北向南渐厚,主要岩性为亚砂、细砂及粗砂砾石,含水层厚度平均8m,含水层为砂及粗砂砾石,赋水系数大,地下水径流和开采条件较好,单井出水量一般大于50m3/h。含水层透水能力强,渗透系数在100~150m/d之间。地下水流向由北向南,水力坡度1/1000。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大口河侧渗,水利工程渗漏补给,灌溉回归。主要地下水源为上层的第四系冲洪积层的潜水和下层伏山-茅庄隐伏灰岩的承压水。上层潜水的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目前共有深浅机井3170眼,实灌耕地面积30多万亩;深层伏山-茅庄地区隐伏灰岩的承压水,目前为县城生活饮用水水源,供水对象为县城居民、部分农村居民,供水人口20余万人,是该县十分重要的生活饮用水水源地。
二、地下水污染现状
地下水污染危害巨大,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地下水污染与地表水污染明显不同,即其隐蔽性和难以逆转性。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便很难治理与恢复。在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地下水是重要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地下水污染严重地影响了地下水的使用价值。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地下水水质良好,水量丰富,是县城和西部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到上世纪90代中期,地下水水质明显恶化。从1986~2005年20年的时间,井水中离子总量从585mg/L增长到1045mg/L,平均每年增加23mg/L,总硬度从10mg/L增长到590mg/L,平均每年增加10mg/L,而且还呈缓慢增长趋势。现地下污染现状较为严重,据现有的监测资料分析,主要的超标项目有硝酸盐氮、总硬度、硫酸盐、氟化物、氯化物、大肠菌群等。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群众的癌症发病率较高,据有关医生分析,与地下水污染有较大关系,主要与硝酸盐氮的含量较高有关。深层承压水的水质较浅层地下水为好,但由于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引起降落漏斗,受到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水质也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三、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分析
(一)大口河侧渗
大口河在六十年代以前,河水清澈见底,水质良好,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大口河也已成为严重受污染河流之一,特别在枯水季节,天然径流少,大口河水基本上为上游工矿企业所排废污水,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由于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地势北高南低,两侧地下水补给河水,自城里以下,北岸地下水补给河水,南岸河水补给地下水。与大口河的补给边界长达11000m,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达903万m3,大量河水补给,造成地下水中污染物含量大幅增加,水质状况不断恶化。
(二)污水灌溉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污水灌溉增多,污水灌溉面积大幅度增加。县建有两大引口工程:东引口灌溉工程和西引口回灌补源工程。两项工程自建成以来,增加了的农田实灌面积,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发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地表水灌溉,无论是提水还是自流,相对于井灌,灌溉成本较低或甚至是零成本,部分地区甚至在枯水季节也大量依赖引口干渠水或?埠印⒐档群拥赖乇硭?,导致大量污水灌溉。利用污水灌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但由于为冲洪积平原,上层覆盖着较厚的砂、粗砂砾石,经分析渗透系数高达0.3~0.35,灌溉污水大量下渗补给地下水,造成了地下水污染进一步加剧。
(三)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废水和城镇污水大多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导致排污河道两岸大面积污染。任意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又通过地表水下渗而严重污染地下水体。同时,近年来由于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不断增多,而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又缺乏必要的垃圾和污废水处理设施,大量的垃圾任意堆积或直接投入河道,垃圾经雨水淋溶后污水与农村生活污水直接流入河道,成为了水环境污染的又一重要原因。
(四)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地下水污染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大量开采地下水。年均地下水开采量已达9286万m3,年均超采地下水1779万m3,致使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据观测资料分析,在过去的26年中,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以0.4m的速度下降。据监测目前在县城区已经出现20km2的地下水降落漏斗。降落漏斗的出现,使遭到污染的地表水加速补给地下水,加剧了地下水的污染。
四、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一)治理大口河
治理大口河首先要从污染物排放根源抓起,首先要减少工矿企业污废水的排放量,抓好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工作,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其次要加大对河道的治理和管理,规范河道的采砂和取土,加强河道两岸的绿化,增强河道自身的自净能力。
(二)杜绝污水灌溉
由于河流水量季节性变化明显,枯水季节径流量很小,大口河和区内的河沟等河流的主要水源来自沿河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径比增加,因此,在枯水季节要坚决杜绝利用污染的地表水灌溉农田;而丰水季节降水增多,河水径流量大,污染物扩散稀释较强,浓度明显下降,水质明显好转,因此,在丰水季节要加大引口水量,大量利用引口客水,对进行回灌补源,补充地下水,以便枯水季节来临时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三)控制污染源
加强污染源的排查,特别是要做好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工作,严把入河排污口审批关,坚决控制入河排污口污废水排放量,兴建农村垃圾处理厂,做好水域纳污能力分析,通过扩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兴建农村城镇污废水处理设施,削减水体污染浓度。
(四)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减少的农药、化肥流失
一是控制化肥、农药的污染流域内要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农药,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发展高效、无污染肥料和有机肥料,大力推广配方施肥、化肥深施和平衡施肥技术。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推广粉尘法喷雾,适当减少施药次数;要控制使用高毒、高残留的有机磷农药,把化肥、农药污染控制在最低限度;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生产、农村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成功模式。
(五)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
根据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和地下水超采现状,核定地下水动态监测区,分区分层建立永久或临时的水量和水质监测站,从源头上对整个地下水开采实施动态监测和严格控制,优化地下水监测网络,统筹地下水的区域监测与典型监测、常规监测与专门监测、客观需要与实际可能,用1~3年的时间,逐步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网络。
一是加强对深层地下水和县城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监测。二是提高专门监测井的比例。三是提高自动化监测的水平,通过安装自动监测仪,实现自动化监测,逐步减少人工监测的比例。
通过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科学制定水资源保护措施,防止地下水过量开采与污染,保护地质环境。
参考文献
[1]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报告[R].[2] 楼燕.加强环境监测的全过程质量管理[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