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现代城市化特征及原因[大全5篇]

时间:2019-05-13 11:20: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近现代城市化特征及原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近现代城市化特征及原因》。

第一篇:我国近现代城市化特征及原因

我国建国以来城市化进程特征及原因

摘要:本文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不同阶段城市化概况,从经济结构以及深层机制上对城市政

策的制定进行了新的剖析。

关键词:城市化 城镇化 城市化进程

一、城市化简介

1、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urbanization),又称为城镇化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辞海》对此的解释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表现为城市数目增多、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提高。”总的来说,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的过程。

2、我国近代城市化概况

早在宋朝时期,我国就有了较为发达的商品经济,在宋代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虽然经历了元代外族入侵的重创,但至明朝已然出现了以私人手工作坊、手工工场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萌芽。进入近代以后,进入近代以后,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开始在中国出现,但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城市化也呈现出与其他国家和其他民族截然不同的模式。首先是入侵带来的脱离自身独立发展的殖民地色彩,使得中国的城市化不得不根植于半殖民半封建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其次是商业化先于工业化导致城市工业难以吸收过剩劳动力,城市对农业人口的吸引力有限。再次是自然灾害和传统“小农经济”瓦解的天灾人祸夹击下农民被迫涌入城市谋生,带来消极的城市化效应。

二、建国以来城市化进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百年以来政局动荡、战争不断的混乱局面,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全新时期。但纵观建国六十年来的城市化进程,其过程也非一帆风顺,这一时期我国的城市化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949~1957年:城市人口迅速增长时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政治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全国上下于一片废墟之中呈现出“百废待兴”的状貌。据国民政府内政部1947年编印的全国行政区域简表,1947年全国共有69个设市城市,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调整新设,1949年底城市数增加到136 个,建制镇2000多个,城镇人口4900 万。

1949年至1952年三年历史上又被称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这一时期的城市化率从10.64%上升到12.46%,城镇人口增长率为7.5%。这一时期对交通运输建设和能源原材料工业建设的大力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城镇对劳动力的吸引。此外,农村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劳动力结构改变同产业结构改变基本同步。加之尚未对城乡人口流动进行控制,因此人口增长率较高。

1953年到1957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其突出特征是进行了156个重点项目的建设。这一时期,我国新设城市八座,并形成了一批工业基地。

尽管此时的城乡经济发展还没有显露出严峻的问题,但这一时期的战略选择和政策导向无疑对后来的社会经济、城市政策和人口政策等埋下了伏笔。

首先是产业结构重型化。“一五“期间,国家的建设和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规模巨大、用现代技术装备的重型工业。重工业投资是轻工业的7.8倍,占工业总投资的85%,增长速度是轻工业的2倍。在工业部门内部,投资又集中在直接生产部门,导致城市基础设施严重

不足。

其次是高强度的积累方式。为了支持重工业超前的战略,中国1952年和1957年的积累率分别为21.4%和24.9%,分别高出人均GNP200美元的大国模型和标准模型1.3/4.6和

4.8/8.1个百分点。这一积累方式通过“农产品国家定价的形式,从农民手中低价收购,又对城市居民和企业低价销售,用以维持大工业低工资和低原料成本,提供不断产生超额工业利润的条件,最后又通过大工业利税上缴,集中起国家工业化的建设基金”1。1954年出台的农产品统购统销就是为了这一积累方式设计的。

此外,城市人口相对经济发展超前增长。“一五”期间,以人均GNP为标志的经济变动同城市化水平及第二、三产业劳动力变动的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到了1957年,人均GNP没有提高的情况下,城市化水平反而提高了,第二、三产业劳动力增加率达到五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导致城市人口反常的主要原因是非经济因素导向下的人口增长。

2、1958~1965年:城镇人口大起大落时期

这一时期经历了三次上升下降过程,分别是:1958~1959年,国家经济过热增长,与此同时城市人口迅速上升;1960年~1963年,经济全面下降,城市比重也迅速下降;1963年~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城市人口比重有所回升,但仍未恢复到前一时期的最高水平。也有学者将1966年到1979年的停滞时期同这三个时期合并成为“城市化定型时期”,但笔者认为将1966年后的十余年单独划分为一个时期有其政治上的特殊性,并且保持了时期划分的相对均衡,因此仍采用划分为四个阶段的观点。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全面加剧了国民经济中业已失调的比例关系。这一年在全国2195个城镇中安排了工业建设项目。由于片面强调超英赶美,工业上“以钢为纲”,提出全民大办工业,使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在脱离农业的基础上超高速发展,出现了由“爆发性”工业化所引发的超高速城镇阶段。从1958年到1961年,我国新设城市33座。1957年到1960年,城镇人口以年均10.4%的速度递增,共增加了2352万人,年均增长1000多万人。1960年底,全国市镇人口达到13073万人,比重高达19.75%,是1981年以前的最高峰。非农产业人口由12210万人增加到13731万人,年均增长760.5万人,比重达20.7%,是建国以来的最高点。

这种过热增长在1959年达到了经济所能支持的极限,由于农业劳动力大量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及人民公社的建立,农业受到很大损害。尤其在1959年和1960年工业产值达到顶峰的时候,农业产值却跌到了谷底。

由于这时期的经济再也无法支持过热的增长,政府被迫从1960年进行调整:①减少工业项目,压缩投资规模;②压缩城市人口。1960年到1964年城市人口净减少3788万人;③减少市镇数量,提高建制镇标准,建制镇常住人口标准由过去的2000人提高到了3000人。1962年到1964年,建制市从208座减少到169座;④1963年国家又决定缩小市郊范围。

1963年城镇总人口降低到11646万人,比1960年减少1427万人,下降了10.9%,非农产业人口降到11584万人,比1960年减少2147万人,下降15.6%。出现了我国城镇的第一次低潮。经过这次调整,城市人口比重又回到1955、1956年的水平,城市化基本上同经济保持了一个合适的比例。

1963年以后,国民经济形势逐渐好转,到1965年城镇人口又回升到13045万人,基本上恢复到1960年的数量,比重达到17.98%,但仍比1960年低1.77个百分点。非农人口还未恢复到1958年的数量,只有12122万人,比1963年增加到538万人,比1960年仍少1609万人,比重下降了3个百分点。

1963~1964年,经济得到一定恢复,城市化水平的下降趋势也趋于缓和,并逐渐稳定下来。这一时期出台的城市控制手段,标志着与工业化战略相配套的城市政策的形成,并成为1 于艇 《中国城市化发展机遇问题》 1988年

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的完整体系,以行政手段为主的控制方式替代了经济自发的形成方式,成为我国城市政策的鲜明标志。这些影响深远的制度和政策主要有:户籍制度、用工制度;不建城市或以极低标准建设城市的做法;“三线工程”的实施等。从1958年建立户籍制度开始,中国城市化就在城乡隔绝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之中运行,这种运行机制同中国特定的工业化道路选择密切相关,构成了中国城市化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主要特征。

3、1966~1978年:停滞发展时期

1966年到1978年是中国城市化停滞的时期,由于“文革”开始,这一时期出现了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为特征的逆城镇化运动,以及严格限制农民转变身份的城市政策。工业停滞,城市建设几乎停止,投资强度降低到历史最低点。在工业建设方面以备战为目的的“三线”建设虽然有利于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国防,但基建投资没有形成城镇对非农业的吸收能力。1978年城镇总人口为17245万人,尽管在总量上较1966年有所上升,但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到1978年才恢复到1966年的水平。非农产业人口的比重,仍比1966年低0.8个百分点。1966年~1976年“文革”期间,约有2000万城市青年和干部被下放农村,而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则从1960年起就几乎完全停止了。

1976年开始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与前阶段的鼓励生育政策一道对我国后来的人口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1979年~1998年 改革开放下的高速城市化时期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实施,原有的计划体制逐渐瓦解,积压了近30年的经济潜力得以释放,经济建设方面取得惊人的成就。

(1)1978年开始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极大地激发了农民被平均主义长期压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出现超常增长。

(2)1985年农副产品派购制度的改革,放开了畜产品、水产品和水果、蔬菜的购销价格,给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粮食购销中,计划份额缩小,市场份额扩大,有力地支持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民脱离土地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

(3)1978年以后,随着农户经营自主权的扩大,农村的过量劳动力开始进入非农产业,而城市国企仍处于限制农村劳动力的状态,双层夹击的矛盾无形中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使就业结构同产业结构失衡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的矫正。1984~1985年间,乡镇企业总产值年增长40%~50%。1979年~1985年,乡镇企业为农民提供了5700万个就业岗位。

1979年开始,在农业超常规增长的带动下,国民经济全面繁荣,到1985年城市人口从12862万增加到17547万人,城市人口比重从13.3%上升到16.8%。至1998年底,我国市镇总人口为37942万人,比1978年增加了20697万人,增长率为120%。城镇化水平也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1998年的30.4%,上升了12.48%,大大超过自1951年-1978年28年来城镇化发展的进程2。

5、1999年至2010年 城市化日趋成熟时期

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经济的飞跃式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势头更为迅猛。到2006,我国城镇人口达到57 706万,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为43.9 %,东、中、西部城市化水平分别为

54.6 %、40.4 %和35.7 %。2007 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44.9 %。根据最新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公示的数据,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此外,考虑到乡村近7亿人中有2.5亿左右在城市务工,我国的2 《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实际城镇人口率已在60%以上3。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成熟,许多新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更有学者认为由于计划生育导致的人口结构变迁将会削弱城市发展的原动力,表达出对中国出现逆城市化浪潮的忧虑。

三、借鉴历史对城市化改革的思考

对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城市化不可能永远保持高速增长,城市也不可能无限膨胀下去。随着城市的繁荣,城市发展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尖锐,城市人口过分密集导致的土地、水资源等相对稀缺的人地矛盾激化问题,农民工进城挤占城市原住民公共基础设施问题和候鸟式的迁徙引发的交通运输问题,城市面貌单一和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问题,产业布局趋同导致的重复建设问题以及地方保护主义与区域一体化问题等已经引起研究学者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以史鉴今,始于近代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冲击下的中国城市化,在一开始就由于缺乏稳定自主的经济环境而丧失发展先机,而后经历近百年的战争和**,在亡国阴影下更难以谈及城市化。建国以后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清和意识形态上的过失又使得城市发展几经颠簸,并为后世留下许多难题。长期以来,我国将城市政策作为强行干预经济的手段和应对结构失衡和人口问题的消极措施,改革开放后又片面地以城市化率和城市建筑物建造作为政绩指标,导致上述各种问题。历史实践表明,经济与城市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关系,城市化并非人口比率的一个简单数字,而是牵涉到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众多方面的复杂体系。只有科学及可持续地发展经济的基础上,配套合理城市政策,充分协调好经济与城市的关系,才能使城市化进入一个和谐、良性循环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1] 行龙.近代中国城市化特征.清史研究.1999年第4期

[2] 章恒.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现状及趋势.资料通讯.1999年第9期

[3] 赵燕青.战略与选择:中国城市化道路回顾.城市规划.1990年第3期

[4] 罗海汐.警惕中国出现大规模逆城市化浪潮.前沿参考.2011年7月 3 罗海汐 《警惕中国出现大规模逆城市化浪潮》 《前沿参考》2011年7月

第二篇:我国近现代图书馆立法

浅议我国图书馆近现代立法

[摘要]从我国图书馆的立法现状和面临的的困境分析,介绍了我国近现代图书馆立法的情况和相关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立法

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为人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特别是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融入了新技术的图书馆必将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图书馆法是公民接受文化科学知识和继续教育的保障;是国家领导、组织和发展图书馆事业的重要手段;是调整图书馆系统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处理国家与图书馆、图书馆与读者、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它体现了国家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政策和宪法赋予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利[1]。

一、我国图书馆的立法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1.立法现状:进入21 世纪的今天,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方面与国际接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同时,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模式,信息的交流和阅读的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依法治国”的理念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依法对各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也成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历史潮流。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图书馆界的有识之士充分认识到,这是图书馆立法工作千载难逢的机遇,于是,2001 年4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的立法工作正式启动;2004 年,中宣部印发《关于制定我国文化立法十年规划(2004 - 2013)的建议》中,将图书馆法列入前五年的立法规划;2006 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明确

把“抓紧研究制定图书馆法”作为“十一五”时期加强文化立法的重点工作,但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图书馆法仍未出台。立法工作的缺失,严重阻碍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造成图书馆事业长期以来都是主管机关以行政手段管理图书馆,由此造成的弊端也日益突出。[2]

2.面临困境: 图书馆的发展并不完全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决策者是否重视图书馆,直接影响到图书馆在当地政府工作中的位置。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曾讲过“没有图书馆的城市将是一个不完整的城市,不重视图书馆建设的市长是不称职的市长”。作为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图书馆的价值并不在于贡献GDP,而是以文化育人,提高人的素质。这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现实中,部分地方及图书馆领导对立法问题认识有限,法治意识淡薄,头脑中残留着“权大于法”的思想,缺乏对图书馆法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3]。

此外,从立法的理论和实践来看,立法必然是依据影响国计民生的程度,按照轻重缓急,按照一定的程序来进行,越是问题集中的地方,法律就越健全;越是恶性事件出现频率高的地方,立法就越迅速。像图书馆这样矛盾还不是很突出的地方,领导也就不是很重视,立法工作也就相对滞后[4]。目前,盲目追求GDP 的增长,把GDP 和财政总量作为考核政绩的关键性指标,造成了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极不对等。有关数据表明,近年来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占GDP 的比重甚至还不如1986 年的实际水平,这从一个侧面突出反映了我国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同时,也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表明了我国各级政府对图书馆工作重视程度

不够。

二、我国近现代图书馆立法

我国图书馆法的建设,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09年清宣统元年,学部拟奏《图书馆章程十九条》,这是我国第一部图书馆法规。而清宣统二年颁布的《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是以政府名义颁布的第一部图书馆法。到了 1915 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呈请大总统批准并颁布了《图书馆规程11条和通俗图书馆规程》。在国民政府时期,1940年国民政府也同样公布了自己的图书馆管理条例《国立中央图书馆组织条例》。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国图书馆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国务院及政府主管部门十分关心图书馆工作, 相继制定和颁布了有关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如: 1956 年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图书馆试行条例(草案)》, 1957 年国务院颁发《全国图书馆协调方案》, 1978 年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颁发的《省、市、自治区图书馆工作暂行条例(试行草案)》, 1982 年文化部制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工作条例》, 1987 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1994 年3 月9 日, 文化部图书馆司下发《文化部关于在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进行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等等, 这些法规文件就图书馆的性质、方针、任务、主要业务工作和干部队伍作出粗线条的原则性规定, 定性条文多, 具体措施少, 操作性不强。各类型图书馆系统各行其是, 自我完善, 自我发展;片面追求大而全, 小而全, 造成了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不平衡;

信息资源布局不合理;各个图书馆的管理体制、流通模式和分类标准不一致;区域之间缺乏合作与协调等等。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应用, 那些分类标准互不统一的图书馆之间的联网和资源共享的矛盾更加突出[5]。以上这些文件法规多属部委所发, 不是我国最高立法机构制定, 对图书馆事业经费的来源、各类型图书馆建筑标准、各类型图书馆藏书的收藏范围与规定、各类型图书馆馆级领导和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等等, 都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标准, 更没有用法律的条文加以约束, 因此没有法律的庄严性、强制性和权威性。

图书馆立法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客观现实同时, 探讨世界各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 进一步研究和借鉴国外图书馆立法的先进经验, 注意与各国图书馆法的协调。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国际的交流、合作和协调, 国内图书馆法也必然涉及到国际性的内容。因此, 图书馆立法要与国际惯例、国际法相适应和相衔接, 沿用某些国际通行的标准、规则和要求充实国内图书馆法的内容, 图书馆法中的各项规定必须与我国所承担的国际公约上的义务相一致。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更加规范化、合理化和国际化, 有利于国内图书馆更好更顺利地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 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国家的尊严。

参考文献:

[1] 杨琴.图书馆立法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6(4):94—98

[2] 娄朝辉.浅谈我国图书馆立法的困境.[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11)

[3] 严栋. 我国图书馆立法的障碍及对策[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2): 3-5

[4] 罗明兰. 中国图书馆立法的逆向思考[J]. 图书馆学刊,2001(1): 13 - 16.

[5] 陈丽容.我国图书馆立法现状及前瞻 [J].情报索引,20049(12):92-93

第三篇:《关于城市化以及我国城市化问题和分析》

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城市化亦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有的学者也把城市化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

城市化主要有三个主要标志:1.城市人口增加;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上升;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1.起步晚,发展快;2.城市化水平较低;3.城市发展不合理。

在城市化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1)环境污染严重,原有生态环境改变,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2)中心区人口密集;

(3)交通拥挤;

4、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

5、失业人口增多;(6)社会秩序混乱。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一个人多件差异性极大、地区地广、自然资源与自然条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但其城市化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的城市化主要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即改革开放后。

不过,目前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有五大问题不可忽视:

首先,把城市化率简单地当作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指标来追求。为追求数字指标,有的靠行政区划调整以扩大管辖面积。实际上城市化率并不能充分反映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如草原、沙漠地区和某些工矿区,尽管数字上反映的城市化率比较高,但并不能说明其城市现代化水平高。又如一个省域的城市化同一个市域的城市化,甚至一个县所谓“城市化”,具有完全不可比性,不能凑数字、比指标。城市化的实质是产业结构转型,就业结构优化,非农就业岗位增加。但目前一些地方不重实质而重形式。

其次,在城市化问题上玩“数字游戏”导致了对城市、城市化基本概念的混淆与混乱。由于不少地方追求以改变行政区划来扩大城市辖区,把城市做大,导

致城市是“聚集的点(中心)”还是“城乡不分的面(区域)”变得日益模糊。近年来不少地市合并,地级市已成为区域实体,整个地区成为一个城市,但真正的城市建成区还只是区域的一个点(中心)。譬如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改地设市后,很大的乡村区域都变成“城市”了,这既不符合事实,还造成了统计上的失真。一些大城市所辖县整县改市也存在类似问题。

第三,城市核心竞争力定位比较混乱。有的城市为了展示其城市化水平,盲目建大广场、大草坪、宽马路、摩天楼等形象工程,甚至还出现城市之间的盲目攀比。在产业结构上,缺乏区域和国家的统一规划,盲目雷同,不少城市都把信息产业、高科技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在建设资金上,由于急于改变城市形象但资金不足,为了筹集资金盲目扩大城市建设用地,寅吃卯粮,或者盲目借贷,形成很大的金融隐患。

第四,隶属于城市政府的规划权力缺乏制约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而在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城市规划的审批、监管多是市议会。目前流行“规划听市长的”,而有的市长又常受开发商的影响或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造成很多短期行为和错误决策。

第五,一些城市决策者忽视或不懂城市发展的区域规划,忽视城市圈或城市连绵区的客观事实,看不到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下,城市之间联合协调的必然趋势,不是主动联合而是恶性竞争,既造成了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和城市发展布局的不合理,又削弱了我国城市总体上的实力,降低了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城市化要数量、质量并重,但更要重视质量;要速度与可持续发展并重,但更要重视可持续发展;要实体与环境并重,但更要重视环境;要硬件与软件并重,但更要重视软件;要个体(城市)和群体(区域)并重,但更要重视区域;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但更要重视精神文明。

对此有五大建议可供参考:

首先是科学定位。各城市要依据自身的资源、区位、市场潜力、历史文化条件以及总体规划,实事求是地、科学地进行城市定位,注重城市文明,充分体现特色。并且要根据城市发展过程中内外条件的演变相应调整其定位,从定位和优势出发建设特色城市。

第二,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发展城市以满足当代人需求时,不能以危及后代的生存能力和发展为代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生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几方面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认清对城市发展的关键制约性因素,并将城市的发展限制在这些关键性制约因素的允许范围内,避免由于过度发展对环境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第三,要以城市为中心发展区域经济,加快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城市化本身就是从区域着眼观察城市现象的,而且任何城市都离不开区域的支撑,因而要处理好城市建设和区域发展的关系。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城市与区域的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市发展要依据区域规划,从整体考虑,发挥各大城市的优势,挖掘潜能,打破行政束缚,放眼于大市场,实现区域经济规模化、集团化、建立区域共同市场。要使城市发展与区域总体发展相适应,强化区域规划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第四,以提高城市领导管理水平为核心,培养城市领导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改善城市管理,建立完善城市管理的新机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是复杂的系统科学,应建立一整套科学决策制度体系,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决策的科技含量,避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决策中不科学的长官意志。建议较大城市应建立总规划师、总建筑师、总工程师、总经济师制度。

第五,建议有关部门,特别是行政、统计、城市规划等主管部门,应组织依靠专家研究中国城市行政区划和中国城市统计区划问题。建立科学的符合我国实际的城镇化统计区,并稳定城镇化统计指标,建立可对比的城市统计资料库。

从我国城市化发展和城乡差距扩大的现实出发,我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采取两手策略,一是抓好农业的发展,二是抓好城市的发展。

如此,才能更好的解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拉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腾飞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四篇:关于我国城市化的思考

社会学

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以“珠江三角洲”乡村城市化为例

摘要:现代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城市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不论任何国家都要朝着城市化的方向发展,只是进程不同而已。城市化与工业化、现代化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城市化势在必然,城市化的趋势在我国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国的人口众多,情况复杂,城市化问题是一个更值得严肃思考、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对城市化的基本模式、发展的基本方向作了阐述,并以“珠江三角洲”乡村城市化为例,进一步加深探讨。关键词:城市化基本模式发展方向珠江三角洲

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由传统的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城市化不仅意味着农村人口在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中发生其居住地的改变,而且还意味着其职业、社会身份、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也就是其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个国家都在努力发展经济,发展工业,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和城市化来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的全面发展。

21世纪以来,是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期,中国社会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逐渐由农村社会进入城市社会,城市化必将给中国和世界带来深远影响。

一、我国城市化的回顾

1978年以前,我国城市的发展以大中城市为主,大城市及特大城市的个数比重相比建国时都有所上升;1978年大中城市占了我国城市总量的一半以上,小城市比重则呈现下降的趋势;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呈现出新的特点:小城市增长迅速,特大城市与中等城市次之,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增长相对较慢;至2001年,我国城市规模结构已接近金字塔型。

从政策层面看,我国的城市规模控制政策从“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到“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小城市”到90年代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一直控制大城市的发展。

二、我国城市化的基本模式

(1)独立型发展模式、依附型发展模式、互动共生型发展模式

中国城市发展在其漫长的历史演变进程中先后出现有三种模式:独立型发展模式、依附型发展模式、互动共生型发展模式。

独立型城市发展模式是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的城市之间相互联系不紧密,社会交流较少,经济联系薄弱,农业社会时期,独立型发展模式是城市发展的主要

1模式;依附型发展模式是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密切,但是两者之间关系是不平等的,依附型城市发展模式主要是在近代以来所形成的;互动共生型发展模式是城市之间是有机结合的关系,强调优势互补、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平等关系,这种发展模式是正在形成和将要发展的一种新的模式。

在新的世纪,要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必须要改变城市的发展思路,不仅强调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区域的分工合作,而且更应重视相互之间的互动共生,从而实现双赢或多赢。互动共生型发展模式应是我国今后的方向。

(2)“离土不离乡”的城镇化模式与“离乡不离土”的城市化模式

中国城市化模式正面临着重大的整体性变革,变革的方向就是“离土不离乡”的城镇化模式与“离乡不离土”的城市化模式的对接与融合。与西方经典的城市化模式相比较,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表现出一个独有的特点,不仅表现为城市的扩大和向乡村的辐射,更主要的趋势是乡村自身的城镇化。

(3)强政府城市发展战略、市场主导型城市发展战略及政府与市场混合型城市发展战略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选择什么样的战略模式,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现代的城市发展战略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强政府城市发展战略、市场主导型城市发展战略及政府与市场混合型城市发展战略。

现代城市的发展,既需要充分利用市场制度推动产业要素向城市积聚与流动,同时也需要利用政府的推动力促使城市公共设施系统的完善,需要市场与政府、自发性与目标性等综合力量的推进。从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看,混合型城市发展战略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方向

城市化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方向,概括来看,大致有:

(1)有选择性的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性大都市

当今世界,国际性大都市是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中心,是联系世界的枢纽,它能带动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走向世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力增强,完全有条件集中力量建设

一、两座国际性大都市,同时,全国应统一筹划,确保具有区位优势、基础条件优越、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建设成国际性大都市。

(2)积极推进超大城市内涵式发展

城市化包括两个发展过程:一是外延式发展,即人口向城市集中;二是内涵式发展,即城市自身的现代化,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

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般而言,城市经济效率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提高,超大城市应该降低人口增速,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有计划地更新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3)不断提高中、小城市的聚集效应

中国有庞大的农业人口,促使其合理有序的流动是中国城市发展战略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在中、小城市发展上,不能走传统大城市发展的老路,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统筹考虑,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加强生态建设和污染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4)城市群将在城市化进程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顺序一般是由“点”到“线”到“面”,当城市发展向“线”两边集中到一定的程度时,城市群就出现了。此外,当城市之间的联系需求大于城市与其腹地之间的联系需求时,城市就有一种相互吸引的作用从而导致城市群出现。我国城市群的发展已初见端倪,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以及沿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5)大力发展建制镇。

城市化的过程必然是伴随着一大批村庄由村发展为镇进而发展为小城市、中等城市再到大城市的过程,要加快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必须注意强化小城镇的集聚功能,为此应注重农村人口、农村企业、农村优质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中。农村人口向小城镇的适当集中是培育与工业化相适应的消费群体、培育农村市场的重要一环。

四、以“珠江三角洲”乡村城市化为例

珠江三角洲属国内经济较发达、城镇化基础较好的地区,其目标是乡村城市化。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抓住有利时机,利用多种因素,通过多种形式发展乡镇工业,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城镇化的过程,目前已形成比较科学的、基本满足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可持续性较强的城镇体系规划,广大农村正在发展成为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具有现代化文明的都市群体,已有一些城镇形成功能比较齐全、环境比较优美的住区条件和比较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珠江三角洲与国内其它发达地区一道,走在全国乡村城市化的前列。

但是,也有一些因素在阻碍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同时,要加快推进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的进程,就要明确城市化的任务并落实对策。

(1)制约珠江三角洲乡村城市化的主要因素

制约珠江三角洲乡村城市化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除了同全国各地一样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二元社会结构和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外,城乡之间的两种土地管理制度和城乡要求有别的计划生育管理政策是阻碍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剩余劳

动力及其它诸多生产要素正常地向城镇聚集和转移,阻碍着乡村城市化正常进程的重要因素。

此外,城市体系发展不协调、规划建设和管理未能适应城市化目标的要求、环境问题等也是制约珠江三角洲乡村城市化的主要因素。

(2)加快珠江三角洲乡村城市化的任务和对策

实现乡村城市化,是关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跨世纪的系统工程,实施这一工程需进行长远规划,分步实施。

第一,要形成区域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格局,要围绕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实现乡村城市化这个目标,促进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农业是乡村城市化发展的基础,珠江三角洲要克服忽视农业的倾向,要解决目前分散经营和农村劳动力老化的问题,逐步实行规模经营;乡镇工业是实现珠江三角洲乡村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为此,要以城市化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科技进步为动力,优化结构,加快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企业的发展,提高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规模效应;发展第三产业是加快乡村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发展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从以第二产业为主转变为更高层次上的三业协调发展,大大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珠江三角洲乡村城市化的进程。

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从城市化和现代化的目标要求,要协调各市、县和各产业发展的关系,必须确立共同的认识和共同的责任感,反对狭隘的区域发展观,为实现区域现代化、城市化打下坚实的精神和物质基础。

第二,形成功能齐全、协调发展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和城镇公益服务设施系统。基础设施和公益服务设施建设,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又是城市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实行基础设施商品化,极大地促进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落后状况。但仍适应不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要进一步建设综合协调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完善通讯和信息等设施;继续实行以火电为主,火电、水电、核电结合发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第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一般地说,高素质的人口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起着促进作用。珠江三角洲要实现乡村城市化必须注意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立城乡全面教育系统,努力提高农村和城镇劳动者的技能,增强现代化和城市化意识。

第四,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境管理。珠江三角洲要加速乡村城市化进程,务必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改善目前普遍存在的环境质量下降问题,要加强对污染性企业的治理和防治,要制止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行为,利用自身的智慧和能动作用,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协调高效的城乡生

态—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系统。因此,要实现区域现代化和乡村城市化,一定要努力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法制观念,提高执法的自觉性。

第五,形成等级规模比例协调、职能分工合理、空间布局有序的城镇体系。未来珠江三角洲将形成北起广州,南达港澳的城镇密集区,形成一个彼此密切联系和分工协作的城镇网络系统。强化小城镇的规划意识,提高规划、建设与管理水平提高小城镇的建设档次,形成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增强吸引力。

第六,以城市化为目标,强化规划意识,加快建设力度。在新的时期,要强调进一步提高规划意识,以城市化为目标,进一步搞好各种类型的规划。对区域未来发展实行宏观调控,促进城乡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要进一步抓好区域发展规划和各项建设规划。加快小城镇的建设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和公益服务设施系统,增强辐射力和吸引功能。推动城乡经济发展,推动乡村城市化的进程。

总而言之,城市化进程与城市整体发展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在我国工业化中期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城市化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为保证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取消不合理的户籍制度,鼓励多种形式的城市化模式发展。同时,要搞好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大中城市的主导作用和小城市、建制镇的承上启下作用。大力发展工业,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1] 叶连松《中国特色城镇化》河北人民出版社

[2] 赵明雷《城市经济与城市群》上海人民出版社

[3] 王放《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出版社

[4] 李胜兰《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村城镇化发展》 中山大

学出版社

[5] 陈安国《城市区域合作》 商务印书馆

[6] 陈忠主《城镇化与城镇科学研究十年回望:中国特色城镇化

研究报告:2009》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7] 周叔莲 王延中 沈志渔 《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经济管理

出版社

[8] 付晓东 《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新华出版社

[9] 傅晨 《广东城市化发展战略》 广东人民出版社

[10] 叶连松 靳新彬 《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 中国经济出版社

第五篇:关于我国城市化的问题

中国经济热点问题分析 题目:关于我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 研究报告

关于我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

【摘要】长久以来,中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贫富差距大,城市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如何让我过的城市化进程健康迅速的发展成为重要的课题之一。小城镇主导型城市化模式成为我国特色城市化的道路,研究其优势与不足和解决方案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字】城市化 小城镇主导型 土地集约化

城市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交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域,它是各种利益关系变动最频繁、经济社会矛盾和生态环境问题最集中的地区,同时也是各种先进的技术与文化最先被接触和吸收的地方。因此,城市化进程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市化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集聚而逐渐转化成城市的经济要素,进而城市成为经济的主要动力的过程。加快城市化进程,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破解“三农”难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因此在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农地的合理补偿和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由此,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已成为我国政府部门、经济学界、法学界与社会各界共同探讨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我国城市化的背景与模式

1980年以来,随着人民公社制度的解体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涌入。但由于大中城市向农民开放的就业行业大多是“苦、脏、险”的行业,而且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也受到诸多限制和不公平的对待,使得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涌向政策限制相对较少的小城镇,从而推进了小城镇数量和规模的迅速增长。这就使中国走上了一条与大多数国家城市化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小城镇主导的城市化模式。

小城镇主导型城市化,顾名思义是指城市化过程中以小城镇的发展为主导力量,在小城镇、市郊、城乡结合部等地区进行的农村人口农转非的工业化的过程。对于像中国这种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巨大的国家来说,农村过剩的劳动力和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化的要求,迫使中国走上这样一条道路。

二、小城镇主导型城市化的特点及优势

小城镇的发展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合理的城乡人口结构的重要途径,对建立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缩小以至消灭差别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人口的“蓄水池”、“节流闸”,小城镇可以更好的防止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以便更好地发挥大中城市的作用。

首先,城市化的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如果人民的生活水平无法提高就失去了城市化的意义了。进行小城镇主导型城市化模式对于资源的利用更加灵活,而且在合理的政策下,资源配置也将更加有效。大量的农业人口转向工业、服务业,耕地可以有效的进行配置,人民的收入也因合理配置资源、自由从业而

增加。其次,由于各城市长久以来的保护政策,国内无法建立统一的市场,某些领域可以买到的商品大多都是各地自己生产的。保护主义虽然保护了本地厂商,但在无形之中也带来了差别定价和寻租的可能。而进行小城镇主导型的城市化模式,可以避免城市规模过大所造成的垄断。另外,小城镇相对于大城市便于农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向城市的转化,同时维持了原先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而且小城镇更适合于普及教育的公平进行,避免了城市中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现象。

三、小城镇主导型城市化的问题

1、产业的集聚效应不足

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甚至部分沿海发达地区,不少小城镇人口数还不到1万。这些小城镇规模过小,导致城镇功能不健全。另外,基础设施的投资成本高,使用率低,配套服务能力弱等,进一步妨碍了小城镇的集聚效应,影响小城镇的产业形成和升级,导致小城镇缺乏辐射带动能力。

2.、土地有效利用率低

中国人均土地资源非常稀缺,这就意味着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如果土地规划不到位,就会导致道路拥挤、交通混乱、公共绿地不足等问题的发生。尤其是土地的有效利用问题,没有规划的乱建至少会造成5%的土地浪费。一些城镇的实践表明,同样面积的土地,城镇建设如过能够合理规划和布局,可能多出70%以上的使用面积。

3、城市用地浪费现象严重

不论沿海还是内地,现在几乎没有几座城市没有新城区。一些城市为了要使城市全新,一方面进行大规模的拆迁,造成大量的居民迁徙,加上拆迁政策不统一、政出多门、拆迁行为不规范、补偿方式和数额不足,使拆迁矛盾非常突出;另一方面,许多城市又不顾老城的历史、不顾老城的延伸,完全的去造一座新城,号称“新城运动”,比如许多城市脱离实际扩宽马路、大广场,城镇建设盲目外延扩张等,而且是规划刚做好,政府部门先搬迁。政府搬迁推动新区建设无可厚非,但是不是每个城市都要建立新区呢?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大城市的边缘确实都有新城区,这些都是由于大城市的发展,它本身的一种历史延伸、经济辐射、文化推动的客观要求。而我们的一些城市、甚至县级市也一味地搞新城区、新城市,老的城区的资源还没用足,根本就不具备形成新城市的条件,这中间存在的浪费是非常严重的。

4、农村土地特别是耕地带来巨大影响

城市化发展的任何时期,都以占用大量耕地、扩大土地面积的外延方式为发展途径,这就导致城市化建设必然会不可避免的占用土地,甚至耕地。但我们都知道耕地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又是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耕地资源稀缺,因此耕地保护形势极其严峻。但是受城市土地利用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制约手段不得力、政策引导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粗放现象也很突出: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指标,为要政绩,不惜以牺牲耕地资源为代价,盲目招商引资上项目、扩大城市规模,无视土地规划,违规设立各类开发区、经济园区、大学城,造成大量耕地闲置浪费等。

四、造成城市化问题的主要原因

1、关于城市化的认识有所偏差

一些地方的领导,对城市化的认识存在偏差,推动城市化的指导思想不正确、不科学的。认为城市化就是“多盖房子多修路”,致使一些地区为城市化而城市化。在生产力的发展没达到足够水平,城市的实力、经济能力、人口的聚集也没达到一定条件,特别是政府的财政能力和市场化程度等要素和客观体系都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仅凭领导的一些主观意志,脱离地方实际盲目城市化。另外,有些当政者为体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城市化的进程搞成自己追求形象的工程、政绩工程。为了实现领导任期间的目标,不顾环境资源承载力和经济条件,盲目扩大城市建设规模。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热情与严格执法的矛盾目前十分突出,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上往往只强调自身情况的特殊性,把局部利益放在全局利益之上,在资源利用上急功近利,不惜违法。

2、在保持耕地动态平衡上困难重重

土地管理法规定: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我国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主要目的是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然而现实中,由于建设占用的耕地多是城市周围和主要交通沿线的农业生产条件好的良田,而新开垦补偿的耕地大多位于距离城镇较远、生产条件差的地区,且大多数在数量上与原占有土地有很大差距。因此,目前我国耕地占补平衡中存在的多占少补、占优补差、补偿耕地基金不到位等现象突出,导致我国耕地数量逐年减少,且减少趋势有增无减。

3、城市用地增长速度过快

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增长需要相应的土地供应,从而占用部分耕地,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但是,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盲目扩大占地规模,把城市的合理发展变成乱占耕地的现象日趋严重,这就导致了耕地资源日益短缺、土地粗放利用等不合理现象并伴随着严重的浪费。

五、城市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1、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城市化模式

我国地域宽广,区域之间从自然环境、生产要素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以至文化观念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城市化不可能按照某一个完全固定的模式来发展。从城市规模看,在东部地区,小城市、小城镇发展比较有活力,对城市化的贡献较大,同时,沿海、沿江跨省区的城市群、城市带发展也很有特点、有规模,集中型与分散型城市化方式并存;在中西部地区,大城市,尤其是区域中心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是区域经济城市化发展的核心,适宜走非均衡的集中型城市化道路。具体到每一个省(区、市)发展模式又会有所差别。

2、科学合理地利用好城市空间,提高城市土地产出水平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严格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划和建设。在城市中心区不能过度开发住宅而应重点发展金融、商贸、旅游业等新兴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拓展中心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品位和地价,避免造成存量国有土地资产的浪费。(2)充分发挥城市立体效应,提高土地容积率。城市化还可通过提高容积率,在有限的用地面积上增加更多的城市活动空间来提高土地的相对供给能力。发展地上地下空间,大力支持城区内的工业企业迁入工业园区, 实现城市土地资产效益的最大化。

3、土地集约化利用

面对土地的巨大需求,我们能够做的无非“开源”和“节流”,而我国储备土地不足,宜垦荒地已基本开垦殆尽。实施土地集约利用是解决我国建设用地需求旺盛及土地供应不足之间矛盾的根本途径,也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施耕地保护的需求。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完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

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生态退耕工程,这些都对耕地保护有一定影响。在新形势下,要加强耕地保护宏观政策研究,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耕地的关系,既为国家经济建设搞好服务,又切实加强耕地保护。

(2)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严格控制城乡建设占用耕地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从严审查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审查补充耕地方案和补充耕地资金落实情况。实行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的项目挂钩制度,坚决落实耕地“占一补一”制度。推进耕地储备制度的建立,逐步做到耕地先补后占。加强征地管理,严格执行政府统一征地制度和征地费用标准,确保被征地农民依法获得合理的补偿和安置。研究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保护农民群众的土地权益,充分调动广大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4、要有大规模产业的支撑。

城市化发展非常重要的核心要素,在于当地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有城市的产业,有相当实力的产业链的支撑。没有产业支持,仅仅停留在建制城市化和城市规模扩张的城市化,是不能实现城市化的宗旨的。因为没有产业支持,城市人口就难以充分就业,没有就业居民就没有足够的收入,没有资金收入就不能拉动消费,而一个没有足够需求刺激的城市是没有生命力的,城市化就更无从谈起。

未来20—50年是中国城市化、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化水平会有一个大的飞跃,经济发展也会上升到较高平台。因此,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研究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对中国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赵妍,尚金城,焦连成,宋涛,.城市化战略环境评价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作用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2007,(4).[2]王月英,李燕梅,.追求健康城市化——克服城市化发展中的误区,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J].陕西建筑,2005,(12).[3]周建国,.从“半城市化”到城市化:农民工城市化路径选择探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9,(11).[4]金东海,谷树忠,沈镭.城市化发展的营力系统分析——兼论我国城市化影响因子与可持续城市化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2).[5]陈甬军.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化研究——兼论新型城市化道路[J].东南学术,2004,(4).

下载我国近现代城市化特征及原因[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近现代城市化特征及原因[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孙立平: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特征与原因

    孙立平: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特征与原因.txt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不要用自己的需求去衡量别人的给予,否则永远是抱怨。 孙立平: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典型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典型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摘要 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与劳动力短缺的长期性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典型特征,再加上劳动力短缺造成了劳动力工资面临较大的上涨......

    浅谈我国城市化发展与环境保护

    浅谈我国城市化发展与环境保护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的各种城市建设不断增加,城市在不断的升级和更新,在城市变得越来越现代化的同时,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给......

    关于我国城市化进呈的调查报告

    一影响土地利用的各种因素分析 (一)受访农户状况 在受访的农户中,1家养鱼和种藕、2家只有菜园子自给自足外剩下收入的来源都是多源的,大体情况如下: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打工所......

    试分析我国的城市化(大全)

    试分析我国的城市化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自1949年至2003年,我国的城市数量已由132个增加到660个,全国的城镇人口已经增加到5亿多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

    我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

    一、 我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 : 我国的专家学者曾先后提出过三种不同的城市化模式,这就是大城市模式、中等城市模式和小城镇模式。目前,在实践中三种模式有并行的趋势。 小城镇模......

    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探析

    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探析 李翠玲,蒋一昭2011-04-08 摘 要: 我国正在经历一个城市化飞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化不仅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引擎,而且也深刻改 变着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

    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金融2班 蒋子旭 2012200147 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一、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特征 (一)中国人民银行资产和负债项目和结构特征 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项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