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特征与原因

时间:2019-05-14 00:00: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孙立平: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特征与原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孙立平: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特征与原因》。

第一篇:孙立平: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特征与原因

孙立平: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特征与原因.txt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不要用自己的需求去衡量别人的给予,否则永远是抱怨。孙立平: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特征与原因

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的改革中,我国建立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框架,并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下,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在同时,理应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种种利益均衡机制却没有相应地建立起来,结果就是社会利益格局的严重失衡以及由于利益格局失衡引致的各种社会矛盾的大量出现。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社会两极分化的趋势不断加剧。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问题,不仅已经开始构成当今中国社会诸多社会问题的基本背景,而且通过抑制需求,开始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瓶颈。正因为如此,调整利益格局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贫富差距为何越拉越大:从收入到消费

在中国改革的最初阶段上,曾经存在过一个短期的“平等化效应”。首先,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在改革中最早受益,社会中最贫困阶层的收入和生活得到改善,其中农民和城市中无正式职业者状况的改善最为明显。其次,是社会中的边缘地带出现了兴旺的气象和发展的生机,农村显现出活力和生计,小城镇出现了繁荣。这样的变化是市场经济取向改革的必然结果。因为在此前的再分配体制中,社会财富主要是集中在国家手中,与之相伴随的是社会财富和资源的极度“匮乏”。而在从社会边缘开始发端,以市场为基本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无疑会具有一种财富增长和资源扩散的效应。

在总体平等化效应之下,局部性的收入差距甚至贫富分化开始出现。这种差距和分化主要表现在:为了强化激励机制,在企业内部实行有差别的工资和奖金制度;在新的就业政策和经济体制框架下,允许城市居民进行个体经营,部分本来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通过从事个体经营成为最早的致富者,同时与一般劳动者的收入差距拉大;三是早期“官倒”的出现,一些人利用价格的“双轨制”谋取暴利。但总起来说,当时出现的初步贫富分化,主要是体现在侠义的收入上。当时一份调查报告表明,社会舆论对收入差距的不满主要是针对脑体倒挂,个体、私营业主收入过高,承包、承租者和一般职工收入差距过大,地区之间利益分配不公平等问题。但总起来说,当时贫富分化的程度还相当有限。

从80年代中期开始,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进入相当缓慢阶段,城乡收入差距开始拉大,同时国有资产开始流失,直至后来出现大规模瓜分国有资产,并由此导致社会利益格局开始明显失衡。

国有资产的流失始于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双轨制。尽管从今天的眼光看,双轨制可能也不失为撬动旧体制的杠杆,但由此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也是不容否认的。这种国有资产的流失,主要是以“价差、汇差、利差、税差”的形式实现的。据有的学者计算,在80年代,通过“价差”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1987年为2000亿元以上,1988年在3569亿元以上。进入90年代之后,特别是90年代中期之后,大规模瓜分国有资产进入更为实质性的阶段。最初是所谓的“圈地运动”。在1987年到1992年的“开发热”中,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以极低的价格将土地批给房地产开发商。然后由这些拿到廉价土地的“开发商”在市场上多次转手,谋取暴利。与此同时,随着企业改制的进行,过去几十年里积累起来的国有资产开始被瓜分。这个数字有多大,是难以统计和计算的。在最近几年中,国有企业改制、资本运作、行贿受贿,是将国有资产非法地转移到个人手中的主要形式。此外,腐败也在财富的聚敛上扮演更为实质性的角色。

进入21世纪之后,一种新的财富分配机制开始出现,这就是群体间的财富掠夺。据经济学家钟伟计算,用工企业每年通过压低工资和社会保障而多获得4400亿的利润;实际两个百分点的负利率,至少意味着存款人每年至少损失600亿利息收入;在资本市场上,前几年股市低迷时期,中小股民的损失至少在1.5万亿以上;低价征用农民的土地,20多年中全部级差地租约2万亿,而这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最近几年中实现的。在城市拆迁中实现的财富掠夺更是无法计算。

除了这种明显的掠夺之外,事实上还存在一种隐性掠夺。这主要包括:一是在前几年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相当一部分人失去基本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比原来明显缩小了,至今各种社会保障覆盖面勉强达到城市人口的一半左右。二是医疗、教育、住房的费用大幅度提高。近几年中,中国每年医疗费用的上涨幅度达14%,医疗费用的大幅度上涨,大大加重了贫困群体的经济负担。在过去十几年时间里,我国大学收取的费用几乎上涨了100倍。加上房价的飞涨,人们将医疗、教育、住房称之为新的“三座大山”。实际上上述三个领域价格的飞涨,本身就是财富再分配的过程。几年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就“中国城市贫困问题”进行深入调研时发现,如果采用人均收入作为贫困指标,则全国城市贫困人口为1470万人;但如换成人均支出指标,则贫困人口总数立即增至3710万人。这说明,支出的大量增加,成为一部分居民致贫的直接原因。

蹩脚的再分配

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市场中的首次分配和由国家实施的再分配,是分配国民财富的两个主要手段。在市场机制使得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再分配机制应当在缓解贫富差距上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在过去的若干年间,在我国居民收入和财富占有差距不断拉大的同时,再分配却没有能够有效地起到缓解再分配的作用。甚至在某些再分配环节上,本来应当起缓解贫富分化作用的再分配项目,反倒起了加剧贫富差距的作用。

首先是我国财政支出中用于基本民生方面的投入过小。有专家指出,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突出特征是,一是行政经费投入多,社会保障投入少。1990-2001年,行政管理费用年均增速为29.2%,12年间增长了7.3倍,而一些特困群体的社保资金却难以全部到位;二是城市建设投入多,农村建设投入少;三是工业投入多,农业投入少;四是公务员工资增加多,农民增收少。周天勇研究员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04年,我国用于行政公务支出的比例为37.6%,美国为12.5%;我国用于经济建设支出的比例为11.6%,美国为5.0%;我国用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支出总量为25%,美国为75%;用于其他支出的,我国和美国分别为25.8%和7.5%。有学者指出,前几年我国用于基本民生方面的投入占GDP比例之低居全世界第一,比非洲贫困国家还低。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合理,削弱了国家对其它社会经济活动的调控,造成公共产品的短缺和基本社会保障的缺乏,使得在市场造成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再分配难以起到缓解贫富差距的作用。

即使是有限的投入有时起到的作用是加剧社会的贫富差距,而不是缩小这种差距。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产品的分配,都是与城乡二元结构及其与此相关的户籍制度联系在一起的。结果是本来收入就远远高于农村居民的城市居民享受到较多的社会保障和公共产品,而本来收入就大大低于城市居民的农村居民却很少甚至在某些方面完全不能享受社会保障和公共产品,要自己承担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等福利成本。根据有关数据,2001年,全国小学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镇平均是95元,农村为28元,城镇是农村的3.39倍。初中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镇平均是146元,农村为45元,城镇是农村的3.24倍。而城镇人口的收入本来是农村的数倍。福利和公共产品分配不公的结果是使得本来就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正如人们经常提及的,近年来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在三倍以上,但如果将福利和公共产品等因素计算进去,两者之间的差距将会扩大到6倍左右。

即使是在城市内部,社会福利与公共产品的分配也存在明显的不公平,有限的公共服务资源被少数人占有,比如医疗。据《2005年世界卫生报告》,在各国卫生总费用中,欧洲发达国家政府负担80%~90%,美国政府负担45.6%,泰国政府负担56.3%。众多穷国如印度、古巴、朝鲜(专题,图库)、苏丹、瓦努阿图、缅甸、布隆迪,都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在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医疗卫生筹资和分配公平性的排序中,中国政府只负担17%的医疗费用,位列全世界倒数第四位。而据一份医疗卫生的调查报告,这只有17%的由政府负担的医疗费用,又有80%是为850万以党政军干部为主体的群体服务的。据监察部、人事部披露,全国党政部门有200万各级干部请长期病假,其中有40万干部长期占据了干部病房。干部招待所、度假村,一年开支500多亿元。

税收特别是个人收入所得税是调节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杠杆。在有的国家中,人们在税前收入的差距可能会很大,但经过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调节,这种差距会大大缩小。如在美国,仅累进所得税一项,就使最低收入者群体和最高收入者群体的收入差距,税后比税前缩小了好几倍。但在我国,个人收入所得税不但不能有效缓解贫富差距,有时甚至起反向的调节作用。我们可以以2001年的税收调节为例,看看税收是如何扩大而不是缩小了贫富差距的。我们先看城乡之间。按有关统计数据,2001年我国个税收入近996亿元。此外,当时农民的税费负担还没有取消。农民交纳的各种“费”,无论是从征收依据(不超过纯收入的5%)还是从用途来看,实际上都可以看成是一种变相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农民上缴的各类款项,当在2000亿元以上,人均达200元以上。如果将农民负担看作为变相个人收入所得税,当年中国实际个人收入所得税总数当为3000亿元,其中农民缴纳的大约占60%,而农民的全部纯收入只占城乡居民全部收入的33%。如果不考虑农民交纳的税费,城市居民的收入相当于农村居民的2.89倍。如果考虑到农民交纳的税费的因素,则扩大到3.17倍。

而在城市内部,情况同样是如此,几年前的一些调查表明,在个人收入所得税中,工资、薪金项目占40%以上,工薪阶层成了实际的纳税主体。另外的一些零星调查更表明,在有的地方的个税中工薪阶层缴纳的占到了60%甚至70%以上。而工薪阶层工资性收入只占全部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3%左右。这无疑也会扩大城市内部的收入差距。还有数据显示,尽管人数不足20%的富人们占有80%的金融资产或储蓄,但其所交的个人所得税却仅占总量的不到10%。在广东,高收入人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仅占总额的2.33%。从上面的数字可以看出,个税征收上“逆向调节”的现象是明显存在的。

调控为何不起作用

应当说,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各级政府在调节利益格局,扶助贫困群体,抑制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上,做了很多工作。但即便如此,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这说明,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进行利益关系的调整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事情。其艰巨性的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的收入和财富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一种非规范化的状态,能够用诸如个人收入所得税等常规性手段进行有效调控的收入和财富分配过程已经比较有限。从这个意义上说,贫富差距已经有处于不可治理状态的迹象。

笔者曾经对2002年的国民收入分配情况进行过一个大体的估算,我们可以以此为例来看看在这一年里,我们共创造了多少财富,这些财富是通过何种渠道,以何种方式进行分配的?这些财富都分给了谁?政府有关部门能不能监控这个分配过程?如果将折旧等因素忽略掉,可以粗略地说,这一年我们这个社会创造了10万亿的财富。下面我们就看看这10万亿是如何在社会的各个部分中进行分配的。大体可以分成四个部分。第一块是企业的利润,大约1万亿;第二块是政府的财政收入,大约2万亿,其中预算内收入为1.5万亿;第三块是城镇居民的收入,200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如果城镇人口按4.8亿人(2001年的数字)计算,2002年城市居民的全部可支配收入将近3.7万亿。第四块是农村居民获得的收入,2002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如果农村人口按8亿人计算,2002年农村全部居民的纯收入将近2万亿。这四块加起来共8.7万亿。也就是说,还有1.3万亿找不到主儿,其中包括折旧、非货币化的部分、计算的误差等。应当承认,上述的计算是非常粗略的,当中有重复计算,有误差等,但大体还是看得出来我国国民分配的大致格局。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在共10万亿的财富分配中,首先有1.3万亿找不到主儿。但主要的问题不在这里,而是在城市居民3.7万亿的收入中。这一块比重是最大的,而同时又是最模糊的。因此需要对这块财富的分配加以认真的分析。在这一块中,有一个部分是“工资总额”,按照统计部门的标准,“工资总额合计”是指国有、集体和其它所有经济单位的职工工资总额合计,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在2002年,工资总额约1.2万亿。3.7万亿去掉1.2万亿,还有2.5万亿。这2.5万亿包括城市中的个体职业者的收入,包括股息、利息、租金等收入。但我们知道,这几块加在一起,远达不到2.5万亿。也就是说,城市居民的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处于灰色状态,不过我们尚没有办法知道确切的数字或比例。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城市居民收入中,除了工资总额部分是处在国家的监控之下外,其余的2.5万亿,即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二,是处在国家的监控之外的。除此之外,我国每年还有相当数量的存量资产介入了分配,其中最主要的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和在强征农民土地上获得的级差地租。如果将这个因素考虑在内,每年以不规范的方式分配的财富比例是相当大的。

收入和财富分配的高度非规范化,给调节社会中的利益关系造成了一系列的困难。首先,正如前面的分析所表明的,税收无法实现对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的有效调控,有时甚至起相反的作用。因为个人收入所得税的征收必须建立在收入分配规范化的基础上,也就是至少有关部门要知道谁的收入是多少,收入的项目是什么。但在我国,由于收入分配的非规范化,除了工薪阶层的工资性收入之外,有关部门对上述数据很难掌握。近年来,随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推进,收入分配规范化有所进展,但这种进展也仍然主要体现在工资性收入上。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问题是需要引起警惕的,即中产阶层有可能成为调节利益关系的牺牲品。因为相对来说,以工资收入为主的中产阶层的收入规范化程度是最高的,其个人收入所得税也是最容易征收的。近年来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一些调节贫富差距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的初衷本来是调节贫富差距的,甚至是为了实现“提低、扩中、调高”的目标的,但在实践中却很可能导致这样的结果,即富人群体因为收入高度非规范化而脱避调控时,中产阶层却成为税收调节的主要对象。而我们知道,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者群体的存在,是防止社会走向两极分化的前提。

其次,政府难以分辨富人和穷人,再分配的调节措施难以准确落实到人头。比如,在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由于政府无法确切辨认穷人和富人,就只能将落实低保对象的任务交给居民委员会。但居民委员会也无法掌握居民确切的收入状况,于是就出现了养宠物不能享受低保、使用手机不能享受低保等荒唐但却无可奈何的标准。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分配也是如此,近些年许多地方都出现该买到房的买不到,不该买到的却买到了,甚至出现高价倒卖房号的现象。在北京市,有的房号就可以卖到十几万元。还有的地方,廉租房建成了,但粥少僧多,迟迟无法分配。其实,说是因为少僧多,实际还是无法确切掌握谁是最困难的人,谁最应该得到廉租房。上述问题,其实都是与收入分配的高度非规范化相联系的。

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

去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有媒体指出,这意味着调整利益关系,缩小贫富差距,已经成为共识。舆论认为,在这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将涉及扩大社会保障面、抑制垄断滋生的不公、运用税收调控手段等多方面的措施,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促进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但同时需要看到,在利益关系调整上,政策很重要,机制更根本。

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在这种变化背后的深层因素是什么?对于导致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人们已经进行了许多的讨论,比如,收入分配制度的问题,个人收入所得税的问题,贪污腐败的问题,瓜分国有资产的问题等等。但问题在于,为什么这些不同的因素会共同加剧着社会的不平等?这些因素为什么会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对贫富分化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这些制度或因素本身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实际上,只要我们认真地追溯一下,就可以发现,在这种种因素背后的,是不同群体在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上所存在的巨大差异。因此可以说,贫富悬殊的背后是不同群体在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上失衡的结果。

其实,利益格局严重失衡的背后,往往都无例外地存在这个因素。农民负担问题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顽症,与农民在利益追求能力上的弱势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征地和拆迁中发生的严重不公,是与利益被损害者缺少有效的利益表达渠道与直接关系的;劳工权益屡屡被侵犯,上百万民工辛劳一年后领不到工资,原因也在于他们缺少制度化的利益表达和利益追逐渠道。

争取利益能力差异的制度背景是权利失衡。因此,问题的关键是建立起一种相对平衡的、有制度保障的利益表达机制。建立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实际上是构建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建立在利益主体分化基础上的博弈经济,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是一种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良性博弈。在这样的体制中,利益表达是博弈的基础。需要看到,利益的多元化以及在利益多元化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并不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现象。在一般情况下,利益的表达和博弈是一种比较温和的社会互动方式,是正常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进一步说,即使某些严重利益冲突导致了社会的冲突,实质上导致冲突的真正原因并不是表达,而是利益对立的本身,甚至有时恰恰是因为缺乏有效的表达渠道。在有关利益表达的讨论中,人们更多强调的是利益表达对于弱势群体的重要性,这当然是对的,但是不全面。实际上,在目前的中国社会中,利益表达不仅对于弱势群体,就对于其他群体包括强势群体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不错,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问题显得更为突出,这是因为他们既无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也无非制度化的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方式。比较而言,在整个社会缺少规范化的利益追求方式的环境下,强势群体有着用各种方式为自己争取利益的优势。但我们必须看到,这些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非规范化的,而且,强势群体在使用这些方式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时候,其所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大的。

第二篇:中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及解决对策_中国经济论文_经济学论文_(推荐)

中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及解决对策_中国经济论文_经济学论文_

摘 要:目前中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有税收政策不合理,文章通过介绍目前中国税收的情况和农业历史悠久及劳动力价格低,来说明现在的税收政策造成中国贫富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并得出解决的措施。关键词:刚性需求 流转税 补偿税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8-058-02

一、中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

目前中国已经取消了农业税,但是中国的贫富差距还在不断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也是有增无减,这是为什么呢?其原因就是中国的税收政策不合理及中国的劳动力价格长期偏低。下面具体分析。

(一)税收政策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的税收政策。国家取消农业税以后国家的税收收入还是在提高而且不断增加,这来自何处呢?回答是大部分来自工业。说来自工业,这并不是假的,应该说是直接来自工业,而未必真正来自工业,下面来看一组数据,如表1。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国家税收收入中大部分是流转税,尤其是增值税。而所得税却只占税收收入的小部分。大家都知道“三税”是直接向经营者征收的。但是否真正最终由他们来承担的呢?回答是:绝对不是。那么是谁来承担的呢?回答是消费者,经营者转嫁给消费者的。是否所有的工业产品流转税可以转嫁呢?传统理论上来说是不会出现所有的工业产品流转税可以转嫁的,要看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弹性:若是需求曲线是刚性的,则完全由消费者来承担,若是需求曲线缺乏弹性,则大部分由消费者来承担,若是需求曲线是单位弹性,则消费者和经营者各承担一半,若是需求曲线是富有弹性的,则由生产者来承担大部分。

下面从穷人方面来说明刚性产品的税收转嫁情况(当然富人对于刚性产品来说,也承担了全部的税收)。理论上来说,穷人所需的产品是必需品,也就是穷人的需求是刚性需求(或接近刚性需求),因为他们是为了生存才需要那种产品,例如:农民为了生存必然需要化肥,化肥就是农民的刚性需求产品。如图1。

图1中,横坐标表示产量,纵坐标表示价格。无税时,工业产品的价格是P1,穷人需求量为Q,厂商的收入为OQM1P1,有税时,工业产品的价格由P1上升到P2,而穷人的需求量还是不变,按照这个价格算,工业产品厂商的收入和政府税收收入之和为OQM2P2,即使减去政府税收后,工业产品厂商的收入还是不变,即为OQM1P1,因为穷人所需的产品是必需品,所以工业产品的税收就这样转嫁给了穷人。

对于非刚性需求的产品,税收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来共同承担。然而从另一意义上来说,税收(可以把它理解为税收,其实是富人用资源赚钱,相当于转嫁税收,即把交的税又赚了回来,把它取名为:补偿税)的最终承担者就不是上面所述的样子,即传统理论上所说的要看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弹性:若是需求曲线是刚性的,则完全由消费者来承担,若是需求曲线缺乏弹性,则大部分由消费者来承担,若是需求曲线是单位弹性,则消费者和经营者各承担一半,若是需求曲线是弹性的,则由生产者来承担大部分。传统理论上所讲税收理论的只是适用于一次性税收,即一次性交易。它不能够说明整个社会持续发展时税收究竟由谁来承担。其实从整个社会持续发展来看,税收的最终承担者则是穷人,因为,对于需求曲线是刚性的,完全由消费者来承担税收的产品,富人一次性中也承担了税收,因为富人也是消费者。然而富人是有资源的,这就意味着富人可以挣钱把从税收中失去的那部分再赚回来作为补偿,而穷人则不可以,因为他没有资源。而越是穷人,他就越是受到拘束,就越容易被固定在某个岗位上,就像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一样,他所需要的东西就越没有弹性(刚性需求), 刚性需求就造成他会越来越穷,即前面所说的“穷人越穷”。下面来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人们的生活提高就是靠这些才能够体现出来的。当一个新产品出现时它不会马上成为富人必需品,更不用说是穷人的必需品,那时它的一次性税收是部分来自经营者,部分来自消费者,而从长期看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假设:某一个体系的产品只有两种类型(第二种类型的使用价值高于第一种),社会上也只能容纳两种,即当第三种类型(使用价值高于前两种)出现时,第一种类型淘汰,社会上只有三种人——穷人、富人、生产者,不用说穷人只能够买第一种产品,因为便宜,则富人愿意去买第二种产品,因为更好用,(当然他是可以选择第一种的,当第二种产品太贵时),这时第一种产品的税收就完全转嫁给了穷人和第二种产品的部分转嫁给了富人。

穷人需要的是第一种产品,富人需要的是第二种产品,当第三种产品出现时第一种产品淘汰。则第二种产品变为穷人的必需品,第三种变为富人的必需品。

试想,当富人交税后会怎么办呢?他当然会寻找机会去多挣钱以弥补损失,他可以从厂商那里赚,也可以从穷人那里赚,因为他有资源可以这样做,而穷人没有资源,所以穷人是没有实力去多挣钱以弥补损失。例如:黑白电视机(代表第一种产品)和彩色电视机(代表第二种产品),穷人只能够买黑白电视机,富人愿意买彩色电视机,当液晶电视机(代表第三种产品)出现后,黑白电视机淘汰。当液晶电视机出现前,穷人承担了黑白电视机的全部税收,富人承担了彩色电视机的部分税收,且富人还可以再多挣钱以弥补损失,而穷人则不可以,所以在这轮转税中,穷人是最吃亏的,他承担了产品的全部税收。

即使某一个系列的产品,共有n种,社会上也最多就能够容纳n种,当第n+1种产品出现时,第一种就会淘汰,且社会上有n等人。第一种产品是穷人的必需品,那么次穷者的需要就是第一种或第二种(当然他更愿意买第二种),这样第二种的部分税收就转嫁给了次穷者,那么第三种产品转嫁给消费者的就会更少一些,到第n种产品时,转嫁给富人的就更少了。到了最后,富人还可以利用资源再把失去的税收部分赚回来。所以在一次次的转嫁税收中,都会把税收往下转,这样最终就全部转嫁给了穷人。

当淘汰了第一种产品时第二种就变成第一种了,也就成为必需品了。这时的税收还是由绝大部分由穷人来支付了,甚至是全部由穷人来支付了。

其实在古代,税收的种类是少的,交换是比较公平的,因而没有税收带来的商品价格扭曲。到了近代,税收的种类越来越多,对部分产品就形成了价格扭曲,对于穷人的价格刚性需求来说,就造成了价格的不公平,慢慢地也就形成了惯性,使其带有极大的隐蔽性,并且难以消除。这就可以推出:税收种类越多,尤其是流转税的种类越多,则穷人越穷。

在税收方面,现有的政策根本无法使穷人变富,也没有办法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要想解决,就必须改变现有的政策,使农产品变成必需品(其实农产品本来就是必需品,由于“听价”的原因,使其不像是必需品);改变当前的税收政策。

(二)农业历史悠久及劳动力价格低 农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产业,已经是相当成熟了,很难有新的发明创造,所以农产品的价格是相当稳定的,这就决定了在市场经济中,像中国式的小农经济,农民不可能获得较大的利润;而工业则不同,一次新的发明,可以开出一个天价来,因而使其获得巨大的利润,国民财富不断的向工业流去。还有“劳动力的价格长期被压低,大量资料和数据表明,在我国的雇佣劳动者中,尤其是农民工和城镇非正规就业者中,有大批人员工资长期低于劳动力价值”(王伟中,2008)。这也是造成为什么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

二、解决对策

第一,减少流转税,因为流转税的转嫁是使穷人越来越穷,国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的重要原因。

第二,增加富人个人所得税纳税比例,即增加直接税,这样即可以保证国家的税收,又可以促进社会的公平。

第三,提高劳动力价格,尤其是低收入阶层;控制高收入阶层收入,征收高的个人所得税。

三、结论

有人说农民变的富了,因为农民有了电话、电视等高科技产品。确实,从绝对的收入来说农民确实富了一些,但是从社会的相对程度上讲,农民越来越穷了,也就是贫富差距拉大了,因为许多农民还是只能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水平。就像上面的产品更新类似,农民有了电话、电视,是因为电话、电视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必需品了。而社会的富人需求则是更加新产品的需求了,所以农民是没有富裕。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这样能够实现吗?依据市场自身的调节,根本无法实现,因为社会的财富会不断地向富人流动,穷人只能够充当媒介物,让富人来传递财富。所以国家必须在社会财富分配上加强宏观调控,尤其是在社会财富的初次分配上。在二次分配上,财政应大力向低收入者倾斜,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才能够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华民.公共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王建平.加快增值税改革进程的思考[J].税务研究,2008(10)3.王伟中.全面把握和处理与效率的关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5)(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江西南昌 330063)(责编:贾伟)

第三篇:中国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一、原因:

除了自然历史、地理因素、贸易因素、教育因素(中国的对外贸易多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则较少),具体的还有:

1.“先富与共富”政策的实施,政策没有得到完整的落实,先富起来的人没有带动其他人实现共同富裕。(政策因素)

2、之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的执行,公平问题没有得到重视。

3、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健全,非法收入的存在。

4、税收制度的不合理:对高收入群体缺乏合理的、必要的“限高”。

5、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6、不平等竞争的存在(个别的社会成员能够通过垄断经营获得垄断利益或高额利润。)

二、措施:

要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对收入差距的程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调节高收入阶层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建立规范有序的收入分配机制,把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以达到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1、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实现“以人为本”。

2、完善税收制度,强化国家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

3、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处理好“先富”与“共富”、效率与公平、反对平均主义与防止收入悬殊的关系。调整收入分配制度,从体制上缩小行业、部门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4、建立对贫困群体的社会帮扶救助网络体系。

其他对策或建议:

1、落实“先富”帮带“后富”的政策的实施。

2、加大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力度、投资力度。

3、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更加注重公平

初次分配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4、打破行业垄断,整顿不合理收入,健全经济运行机制。

5、取缔非法收入,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的税收制度。

6、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8、统筹区域发展。

第四篇:浅谈我国贫富差距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浅谈我国贫富差距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一、我国目前贫富分化的状况

东部地区由于自身天然的经济发展条件和改革的政策倾斜,改革开放的20多年里经济飞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改革初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理念指导下,东部沿海城市的发展理所当然的成立为了被“优先”的“效率”。无可厚非,他们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财富累计作出了积极贡献。可是,作为支持东部,为东部发展提供“后勤保障”的中西部地区成了被“兼顾”的对象,并且远远未达到“公平”。东部地区的优先发展最终建立在中西部地区的落后基础上、国家对东部经济发展政策的倾斜越来越显现出政策歧视的意味。再一个,东部沿海地区第三产业越来越多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财富的来源。而中西部地区主要还是以重工业和农业为主,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很落后。经济发展东西部不平衡造成了居民的收入差距,收入差距潜移默化的指导着人才和资本的流向,越是需要人才和资本的中西部地区越是没有人和资本愿意去,加剧了东西部贫富的差距,形成了中国当今社会发展的怪圈。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实际上是二元经济结构的反映。农民从事的产业是传统农业,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刘易斯认为只能“维持生计”。农民收入低是传统农业的产物。城镇居民从事的产业,刘易斯称之为“现代产业”,就是现代制造业、信息业和服务业。现代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高,职工能够得到较高的工资收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二元经济结构的产物。其次,受教育程度和掌握技术的技能对贫富差距扩大也有影响。大城市拥有资源丰富的受过教育、掌握一定技能的人才,用头脑创造才富。而农村依然合同几千年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另一方面,城市人口受教育的机会和质量远高于农村人口。受教育的机会也产生了地域歧视,这种歧视就导致了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约愈演愈烈的贫富差距。不论是地区间的还是城乡间的持续进行中的贫富差距,都极其严重的影响着我国的发展和稳定。

有大量的资料证明, 在我国目前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 贫富分化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并且还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

二、我国目前贫富分化的原因

在我国, 自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市场主体的个体差异必然会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经济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此外, 在体制转轨过程中, 由于一些国有、集体企业的破产也造成大量职工失业或收入低下等等。这些情况的出现在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中是不可避免的。

1.二元经济结构。农民从事的产业是传统农业,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生产周期长、产出少、产品价值低、市场风险高,只能“维持生计”。农民收入低是传统农业低效率的结果。而城镇居民从事的产业是“现代产业”,也就是现代制造业、信息业和服务业。现代产业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高、资本密集、生产设备先进、生产周期短、劳动生产率高,职工能够得到较高的工资收入。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现代产业的优势与传统农业的劣势造成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2.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1991年至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率,广东省高达21%,贵州省为14%,与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比较,贵州14%的年增长率也是相当高的,但是与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差距迅速拉大。加之东、西部地区原有基础本来就相差很远,因此,在不同的发展速度下贫富差距自然会越拉越大。

3.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在国有经济单位中,电力、自来水、燃气生产与供应、电信业、航空运输业、铁路运输业等行业,靠垄断经营的优势,获取比其他行业平均工资高得多的收入。行业垄断难打破,加剧了社会成员间收入的差距。与此相应的是国企的垄断地位近年来继续不断得到加强。国内企业500强绝大多数都是垄断性国企,可以说是靠垄断剥夺

民众的地位而不断做大。另据2005年8月23日《董事会》杂志的一组数据:从1989年到1999年的十余年间,国有企业的利润一直徘徊在1000亿元左右,但从2000年起,这个数字开始爆发式增长,其结果是,到2004年,仅国有工业企业的利润就增加到5300亿元。同一年,190多家中央企业的利润也惊人地增长到4785亿元。有人惊呼:一个新的寡头时代正在降临中国。

4.其它原因。第一,占有资产等生产要素多少不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产等生产要素带来的非劳动收入不断增加,这就使取得非劳动收入的群体与贫困群体收入差距出现持续扩大的趋势。第二,人力资本投资多少不同。随着劳动力市场、经理人市场、专利技术市场的发育,人力资本投资差距造成的收入差别越来越明显,逐渐拉开了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群体之间的财富差距。第三,体制等原因造成的收入差距。在中国促成贫富差距的体制和政策的因素主要是改革以来的政策导向、非公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和特区政策、税制改革滞后、权力寻租和其他腐败行为、灰色收入、垄断行业的存在、职工退休年龄偏低和内退现象、失业和下岗、住房体制改革、股份制改革等。

三、缩小贫富差距的思路和对策

1.政策思路。缩小城乡贫富差距的政策思路主要有两条:一是把传统产业改造成为现代产业,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二是将传统产业中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现代产业中去,从而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这些措施,对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开始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2.制度再造与完善。这里借用全国政协开出的“限高、拔低、扩中”三大药方。第一药方“限高”,即完善税制系统。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并对遗产税、赠与税、消费税等税种加紧研究并适时出台;规范垄断收益分配。采取规范办法将留归部门和企业的垄断收益收归国家财政,对于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制定工资指导线;推动财富二、三次分配。第二次分配,是指通过各种社会保障措施使贫困者获得必要的国家救助。第三次分配,是指为富裕者进入社会救济领域提供合法渠道,允许私人建立各种非营利性基金会、鼓励富裕者介入各种形式的慈善事业等;第二药方“拔低”,即通过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离退休金标准等,提高保障水平和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通过加强培训,提高基础教育水平、促进就业等措施,不断提高低收入人群就业能力;第三药方“扩中”,即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为提高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提供产业基础;提高知识阶层、专业人员的报酬,扩大中等收入者队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3.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职工的收入分配,应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大中型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的收入要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同类规模企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对垄断性行业普通职工的收入水平应适当控制和调整工资与效益挂钩的比例。对非公有制职工的收入,要确保各地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得到执行,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并继续完善各地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各类职业(工种)的工资价格。对公务员的收入分配,主要是规范津贴标准,各地区同级别公务员收入差距不能过大。工资(津贴)调整要参照本地区人均gdp和财政收入增长以及当地企事业单位的收入水平。

4.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逐步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以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在发展条件上的差异,可以提高西部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自身竞争力。国家在必要时可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及通过其他经济援助手段强化扶贫,缓解落后地区地方财政的压力。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欠发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袁钢明认为表示,“提出西部大开发,就是为了共同富裕这个大目标。”

5.努力提高教育水平。教育是缩小贫富差距的主要途径之一。只要能帮助一个孩子成材,就能帮助一个家庭脱贫。教育发展起来,人的素质提高,贫困地区才能实现消除贫困和自我发展。通过接受教育,丰富劳动者的知识,提高劳动者谋生的能力。据统计,一个具有小学

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43%;具有中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108%;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300%。大学毕业的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是小学毕业的劳动者的2.1倍,是初中毕业的劳动者的1.4倍,是高中毕业的劳动者的1.2倍。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05年6月30日报道,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最近也表示,解决美国日益严峻的贫富差距问题的办法不是没收富豪的游艇,而是提高教育水平。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名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十一五”规划》的文章中,也认为:“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富人太富,而在于穷人太穷。”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穷人致富”。而“穷人致富”的办法则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多地安排穷人就业,从而增加穷人的收入。[9]

6.打破行业垄断,不允许凭借行业垄断获得个人额外收入。对于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国家不能放松对其分配活动进行管理,要制定工资指导线,加强对工资福利过高、增长过快行业的职工收入调控,同时对这类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的考核。严重违反国家工资政策的,要进行严肃处理。还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制定《反垄断法》来有效制约垄断经价行为和对某些自然垄断性行业实行高于一般行业的税率,使其获得的超额利润收归国有。

7.建立平等竞争、自由流动的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特别是要消除城乡间的就业歧视和择业差别,使劳动者能够根据自身的利益追求和特长自}择业,形成劳动要素合理配置的局面,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克服囚就业选择限制Iru产生的收入差别。就业歧视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更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就业配置,也不利于增加就业和正常收入范围内适当缩小差别,囚此要通过完善市场规则,构造竞争机制,整顿流通秩序,强化市场管理,建立平等竞争的市场机制来消除。

8.制订扶贫性质的区域经济政策,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经济发展带动生产率和劳动力需求的增长,以此促进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9.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在收入的初次分配,},要以提高经济效率为卜实行工效挂钩;在收入的再分配过程,},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以求社会公平。这样既能保持一定的收入分配差距,又能避免这一差距的不合理步众大。

10.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既是解决失业、疾病、年老等囚素所带来的贫富不均的有力措施,同时也可以尽快消除消费者在新旧制度交替时期的不安全感。一般Iru言,现代社会保障}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它们都有利于充分运用政府的力量使社会收入分配向,},低收入阶层倾斜和缩小各阶层的收入差距。

11.树立正确的公平分配观。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指对国民收入依据合理的规则进行分配。收入分配的全过程包括二个环节:起点、过程、结果。树立正确的公平观,就是做到以上二个环节的统一即把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看成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剂的系统。

12.发展农业、支持农村。贫富差距中最贫的一头是农村,贫困人曰也卞要集中在农村。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使农业向现代农业、高附加农业、市场农业和第二、第二产业转化,农业结构变化才能容纳更多的劳动力,刁一能带来农民收入增加。要卜力气提高农民素质和其利学技术水平,使一部分富余劳动力从单纯农业向广义农业,从农村到城市转移。要进一步支持农业,要扩大对农业的投资,降低工业品的价格,提供更好的廉价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增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传授利学技术和增产门路,提高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

总而言之,整个社会要有一个清醒认识,即适度的收入差距不仅无碍社会稳定,而且也正是构建和谐会的重要前提。但是,确实要注意收入过分悬殊所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关键是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实现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中等收入层为大多数的“橄榄烈”社会成员结构,把社会分化、社会差别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之内,使各个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与稳定的基础。

第五篇:对贫富差距拉大的思考与浅析

对贫富差距拉大的思考与浅析

班别:物本103姓名:麦北梅学号:1001402316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从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明显偏大的国家。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主要有政策性、体制、法制、市场、社会保障等因素的缺陷或不健全,解决的对策应着重在加大扶贫力度、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贫富差距拉大出现的原因解决对策

引言:当前,我国贫富差距拉大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已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针对这一问题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其带来的主要危害,本文从国家政策、体制和制度、以及法制不健全等七个方面,阐述了通过缩小我国贫富差距,以便更好地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的几点对策。

一、贫富差距拉大的特点:

我国贫富差距从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1985年的模式确立以后,贫富差距急剧拉大。当前我国贫富差距拉大表现出如下特点。

(一)贫困人口呈相对上升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农村贫困人口比重下降;但同时城镇贫困人口却相对增加。城镇居民贫富相对较高,农村贫富相对较低,城镇在职人员收入相对较高,也较稳定,失业、下岗人员难以及时获得足够的社会保障金。流动人口将加剧城市贫困现象发生,促使城市贫富差距的拉大。基于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测算,中国目前城市合理贫困人口数大约为5000万人,是目前低保标准和受保人数的2倍左右,甚至还有上升的趋势。

(二)财富收入差距日益扩大

金融资产收入差距悬殊,富裕阶层占剧绝大多数的金融资产收入,而贫困、温饱阶层仅占极小部分,并且差距还在拉大。工资和薪水收入差距拉大,不同行业和不同职业间的收入差距巨大,具有垄断地位的行业,如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等部门,贫富偏高,而非垄断性行业贫富相对较低。演艺界贫富偏高,科教文化界贫富仍偏低。经营性收入与一般居民收入差距拉大。非法收入仍然存在,许多人靠非法收人在短时间内致富,使得收人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福利与公共产品的分配也存在明显的不公平,税收特别是个人收入所得税调节不合理,分配格局不合理。

(三)东西部差距明显

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开展对外合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步伐明显加快,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增强,正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整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平稳、活力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尽管西部经济

发展取得了初步成绩,但是西部地区和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还是很大的,许多问题和矛盾依然存在的,如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建设任务十分繁重;产业结构不合理及三农问题等。

(四)城乡贫富差距拉大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全年收入相对差正在扩大。除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外,农村还存在着其他另人费神的问题,如农民土地资源不能自由流转;农民素质不高;农村资本投入不足;农村市场发育程度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落后,这些因素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脱贫,加剧了城乡差距的拉大。

(五)沿海城市与内地城市的贫富差距拉大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欣院长在“公共财政改革与中国和谐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说: “以前我们认为收入分配不均是由城乡贫富差距造成的,但在2002之后,我们发现,由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以及农村中的富人和穷人涌进城市,城市内部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成为整体贫富差距的主要源泉,尤其是沿海城市与内地城市的差距。当沿海城市飞奔在经济发展的潮流中时,内地城市却象得了病的老人缓慢的行走着。

二、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分析:

(一)必然性分析

1、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是形成贫富差距的基本原因,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过程,也是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不同的劳动者,不同的地域,由于自己条件和能力的不一样,决定了他们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不同,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贫富差距。

2、经济体制改革是产生贫富差距的另一必然因素,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从而进一步导致拥有经济资源主体的多样化,社会财富占有结果的差异化,分配制度的改革同样使得人们的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和收入水平的差异化。

3、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指导的改革是贫富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这是中国长期以来反对平均主义的总结,这一改革背景,注定了中国贫富差距的拉大。

4、经济全球化正在加剧中国的贫富差距,这是不可避免的。跨国公司付给其中国分支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很高的工资,据相关统计,这相对于本国普通工人收入的50倍。

(二)政策性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使部分地区、部分人先富起来,在政策上实施倾斜,这是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改革开放开始,我国实行由东向西的发展战略,投资的重点首先转向经济效益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同时在财政、税收、引进外资、外贸、金融等方面对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经济特区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造成东、中、西部地区贫富差距拉大的事实。

(三)体制和制度的原因

目前我国贫富还不能实施有效监控,对高收人调节不足。改革和管理措施不配套,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企业严重亏损,职工收入下降,某些人利用职权中饱私囊,加剧了贫富差距。

(四)法制不健全造成分配失调

在当前法制不很健全的情况下,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完善,与分配相关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一些人在此问题上钻法律空子。许多经济活动没有建立在完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这就使得“钱权交易”等现象严重存在,特别是某些掌握特权的人,通过钱权交易、非法经营、偷税骗税、走私贩毒以及“炒批文”、“炒贷款”、“炒产权”等途径,在短期间内就聚敛了巨额财富。

(五)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不平等

垄断性行业收入过高,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是伴随着体制改革和价格放开而产生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企业被推向市场,但仍有些行业享受着垄断特权。行政大包干、财政分灶吃饭等改革措施的实行,使本来属于国有的财产变成企业和个人获得高额收入的源泉。市场缺乏规范,造成竞争失衡。目前市场严重不规范,竞争不是靠实力、技术、质量、信誉,而是靠权力、金钱、人情,在这种情况下,这就造成这类企业不公平竞争,势必影响这类企业职工的收入水平,从而拉大收入的差距。

(六)失业人数的增加和杯水车薪的社会救济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失业人口迅速增加。一方面是失业人数迅速增加,另一方面,我国原来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从2010年的数据来说,庞大的失业人口与保险基金的积累的数额来看,就知道即使是为这5000多万人提供最起码的生活保障,也是社会保险目前所无法承受的,这势必加剧贫富差距。

(七)近年来出现的新因素

1、明显因素

进入21世纪之后,除了非法的“黑色的收入”和介于合法与违法之间的“灰色收入”,如稿酬、兼职收入、专利转让费等外,一种新的财富分配机制开始出现,这就是群体间的财富掠夺。用工企业每年通过压低工资和社会保障,在资本市场上,前几年股市低迷时期,中小股民的损失。低价征用农民的土地,在城市拆迁中实现的财富掠夺更是无法计算。这些现象都有趣的说明了一条定理,那就是“马太效应”,势必造成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2、隐性因素

医疗、教育、住房的费用大幅度提高。近几年中,中国每年医疗费用的上涨幅度达14%,医疗费用的大幅度上涨,大大加重了贫困群体的经济负担。在过去十几年时间里,我国大学收取的费用几乎上涨了100倍。加上房价的飞涨,人们将医疗、教育、住房称之为新的“三座大山”。实际上上述三个领域价格的飞涨,本身就是财富再分配的过程。支出的大量增加,成为一部分居民致贫的直接原因。

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也是不可忽视。

三、危害及对策:

(一)贫富差距拉大的主要危害:

1、贫富差距拉大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具有“连带效应”,会产生一系列的循环反应,如投资信心及投资总量的减少使社会就业岗位增加受限,进而使大量贫困、失业和待业的低收入者通过就业提高收入的途径受阻等。

2、贫富差距拉大关系到是否走向和谐社会目标,例如,现阶段各种因“仇富”和对社会不满所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

3、贫富差距拉大关系到改革的性质与社会前进的方向,阻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贫富差距拉大趋势如不加以遏制,任其发展,势必导致两极分化,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解决对策

贫富差距正在拉大的事实已经不容怀疑,上文已经对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分析,关键是,如何避免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如何采取措施,缩小贫富差距。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把治标与治本有机结合起来,从体制、机制、管理、手段等各个方面入手,形成有机的统一体,从根本上解决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第一,要正视贫富差距拉大的事实,认识贫富差距拉大的危害。并且要找出贫富差距拉大的症结,寻求解决贫富差距拉大问题的突破口。官方出面,找出贫富差距拉大的症结,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否则,解决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成为贫富差距拉大的“遮羞布”。

第二,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中西部经济的更快发展。继续推进进行西部大开发,并加大开发的力度。中国目前的贫困人口,虽然分布在全国各地,但绝大部分集中于中、西北部与西南部,特别是中西部贫困状况显著,全国592个贫困县,90%集中在中西部。因此,消除贫富差距拉大,防止两极分化,首先必须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第三,打破垄断行业的垄断地位,使其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垄断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障碍,要加快对这些行业进行体制改革,打破他们的垄断地位,使他们改变自身优势,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获得公平合理的收入。

第四,增加农业投入,减轻农民负担,全面提高农民的收入。在我国低收入人口中,农民占的比例相当大,因此,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全面提高农民的收入,是防止贫富差距拉大的重要环节。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共同富裕可言。

第五,采取措施,转变政府职能,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尽可能打破行业垄断,进一步推进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杜绝寻租、设租等腐败行为的根源;严禁党政军有关机关经商。

第六,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管理监督,坚决取缔非法收入。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加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要健全法制,严格管理,严格执法;要逐步强化个人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第七,要健全税收机制,调节过高收入,让个人所得税成为贫富调节器。要提高收入的透明度,扩大征税范围;要改进和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要加强税法宣传,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提高依法纳税的自觉性。

第八,要建立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低收入阶层的社会扶持。要尽快建立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为主要内容,与我国现阶段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覆盖城镇所有就业人员、能够保障劳动者基本要求的社会保险体系。

四、结语:

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已经到了不可不重视、不能不解决的时刻,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在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贫富差距拉大必然会阻碍我们的进程,相信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会得到缓解。从而确保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实现共同富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谭浩俊《如何避免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东方网,2009

[2] 吴妙英《对我国当前贫富差距拉大问题及解决对策的思考》学术论文范文网,2010

[3] 荆媛媛、郭晓光《我国城乡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甘肃农业 2006年第6期(总

第239期)

[4] 徐滇庆、李昕《看懂中国贫富差距》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09出版)

[5] 刘志英《社会保障与贫富差距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09出版)

下载孙立平: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特征与原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孙立平: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特征与原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的贫富差距的原因及其对策__已修改

    广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题目名称 我国的贫富差距的原因及其对策 主考学校: 广西财经学院 高职院校: 广西城市职业学院 专 业 : 经 济 学 准考证号: 010112300455 姓......

    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原因

    (1)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提供了的人才支撑。 (3)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载......

    我国近现代城市化特征及原因[大全5篇]

    我国建国以来城市化进程特征及原因 摘要:本文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不同阶段城市化概况,从经济结构以及深层机制上对城市政 策的制定进行了新的剖析。 关键词:城市化 城镇化 城市......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与城乡贫富差距范文大全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城乡贫富差距 中文摘要 本文概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的基本状况,简要论述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化结构以及其存在的问题。初步分析了......

    对我国贫富差距认识的调查与分析

    对我国贫富差距认识的调查与分析 ******学院 课 程 论 文 题目:对我国贫富差距认识的调查与分析 课 程 名 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 考 查 学 期 11/ 1......

    浅谈我国干旱特征问题与对策

    浅谈我国干旱特征问题与对策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干旱历史记录的分析,简单叙述了我国干旱分布时空上不均的特征,分析了产生干旱的各种原因,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关键词:干......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典型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典型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摘要 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与劳动力短缺的长期性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典型特征,再加上劳动力短缺造成了劳动力工资面临较大的上涨......

    P2P问题平台的风险特征与原因

    【众信金服】安全靠谱的车贷理财平台:www.xiexiebang.com P2P问题平台的风险特征与原因 2016年8月24日下午,银监会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网络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