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会计实物体系共同特征的异同
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会计实物体系共同特征的异同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一般发展中国家会计实物体系的一般特征,同时,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特殊的经济体制,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力量也比其他一般发展中国家大,因此我国的会计实物体系又有其特殊性。
首先,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同,我国的会计实务体系也处在不断变革之中。从一开始的局部借鉴国际惯例,到实施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会计制度,包括外商投资企业股份企业会计实物的颁布,分行业规范内资企业会计实物,我国的会计实物体系不断趋于完善。
第二,我国的会计实物体系借鉴了其他发达国家的会计实物体系,同时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又有其不同之处。通过比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会计准则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分析、归纳出它们共同的特点,然后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各项准则的定义和确认计量标准。我国于1992年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在随后的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始终注意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尽量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充分协调,不仅在选题上借鉴和吸收了现有各项国际会计准则、各项已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以及后来正式发布的具体准则的精髓,而且在行文、结构、术语、定义方面也受到较大影响。
第三,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作为一项会计惯例早已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采用。而我国目前《企业会计制度》已经制定并发布,而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与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基本假设、基本原则以及主要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会计报表的列示上大多数只是繁简程度的差异,并无实质上的差异。
第四,很多发展中国家借鉴美国与西方国家,采用会计准则规范的形式。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前尚不够完善,资本市场也不够成熟的现状决定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采用“准则”与“制度”并行的权宜措施。除此之外,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结构由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构成,并将类似于概念框架的内容归人基本会计准则。这种做法与国际惯例有较大出入。我国会计准则的涵盖面较小,规定不够详细,可操作性较差,对一些新问题尚未涉及。我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和价值重估的方法较为排斥。这虽然有利于避免企业舞弊和利润操纵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但对公允价值一概否认的做法,与会计准则国际发展的趋势并不合拍。在具体会计处理以及披露要求上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也存在不少差异。此外,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性质、准则制定程序、准则实施范围和准则执行机制等与其他国家的通行做法也有较大的差异。
第五,在编制财务报表中,我国跟其他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合法性”一般高于“公允性”的现象。在实际成本计算,也同其他国家一样倾向于尽可能有确认未实现损益。在这两点以及利润分配模式上,我国跟其他国家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是具体实施形式上有所不同。
第二篇:关于发展中国家会计实务体系的共同特征与我国的异同点的一些思考
关于发展中国家会计实务体系的共同特征与我国的异同点的一些思考 发展中国家会计实务体系的一般特征:
关于发展中国家的较全面而简括的定义是: “正在力求通过工业化开发其资源的贫穷或非工业国家”。遍布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习惯上也统称为第三世界国家。
发展中国家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远高于发达国家,但一些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非洲)则政局不稳,民不聊生。为了谋求第三世界的共同利益,发展中国家正在联合起来进行斗争,以谋求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注新秩序。发展中国家会计实务体系的一般特征: 1)会计实务体系处在不断变革之中,许多国家称之为会计改革,它是整个经济改革的重要一环。2)各国的会计实务体系,一方面受到历史传统的影响, 而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又不可避免地受到主要投资来源国的会计影响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不同程度上涌现出现代化的大型企业,不得不在不同程度上对它们的会计实务作出不同的要求。4)发展中国家的会计规范大都采取政府法规和准法规的形式,许多发展中国家援用国际会计准则;或是在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制定本国的会计准则
5)编制财务报表中“保密”观念和充分披露的要求相矛盾,政府干预在不少国家比较严重,“合法性”一般高于“公允性”6)强调实际成本计算,倾向于尽可能有确认未实现损益。7)在利润分配中,大多数国家倾向于欧洲大陆模式.中国国家会计实务体系的一般特征: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与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公有制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主要标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变化导致了国有资产管理方式的转变。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要求国有资产管理实现从实物管理向价值化管理的战转移。公有制为主体以及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对会计模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管理方式从存量资产管理转化为资本经营,要求会计管理体制和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相应调整.为了防范资产转化为资本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资产流失现象,需要通过会计模式的运行发挥保护国有产权利益和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的作用
公有制为主体以及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对会计模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管理方式从存量资产管理转化为资本经营,要求会计管理体制和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相应调整;为了防范资产转化为资本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资产流失现象,需要通过会计模式的运行发挥保护国有产权利益和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的作用
中国会计模式的特征,1.管理核算型的会计模式 ,2.会计管理体制行政化 ,3.会计模式职能法规化 ,4.会计信息质量外部监管双轨制.
第三篇: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共同特征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共性特征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基本精神和凝聚力,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并存于企业的发展实践之中,有着相同或类似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主体上的重合性。企业文化的主体集中体现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经营战略。在企业管理中,不仅重视物质管理,而且更重视人的管理,它着眼于建立一个企业成员遵从的企业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尊重人、关心人,以凝聚企业职工的力量,来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企业全体职工,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它们强调的都是人的因素,都落脚在一个“人”字上。
2、内容上的统一性。企业文化内容的核心以企业共同价值观、企业精神为主体,还包括全体职工共同的奋斗目标和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物质形态的外在表现。在思想道德方面,就是以马列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指导,以党的基本理论为思想基础,对广大职工进行思想理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以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建立起新型的社会关系、行为规范和生产方式。在科学文化方面,就是通过大力发展各项文化事业,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只有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并不断加强其具体工作,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3、目的上的一致性。构建企业文化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企业价值观的树立、企业精神的培育、企业形象的塑造,使企业职工的整体思想意识、文化技能、道德观念等素质在企业运行中产生能动效应。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也就是要通过有效途径和载体服务于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思想内化为职工的思想道德意志,并转化为持久不衰的工作热情,加快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共融的意义
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其互为一体,形成合力。这样做,对于推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增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感染力。企业文化具有导向、规范、凝聚、激励四大功能。它在依靠明确的目标和原则约束、规范人们行为的同时,更注重于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为全体职工所认同信守的内部文化氛围,使职工自觉自愿地把企业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增强使命感,提高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企业文化的建设主要是文化氛围、文化环境的熏陶,也正因为如此,有人把它誉为“静悄悄的企业革命”。企业文化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它在塑造人们的心灵,倡导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过程中,主要是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把其紧密结合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就能够增强工作的感染力。
2、有助于扩大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覆盖面。企业文化具有人情
化,它强调以人为中心,强调入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强调人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作用,重视提高人的积极性;企业文化还具有群众性,它是企业职工群体共有的一种文化,是企业群体意识及其外在的行为表现。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从企业发展的需要和职工思想实际出发,加上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可以寓教于义、寓教于美、寓教于乐。职工乐于接受,乐于参与。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这些优势,借助企业文化为载体,可以大大丰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式,吸引更多的职工积极参与到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不断扩大其覆盖面。
3、有助于提高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企业文化既含有物质文明的东西,也含有精神文明的东西,它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思想,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实行企业与文化联姻,着重从企业的经营文化、管理文化的深层结构上探索完善企业经营之道。精神文明建设与之相融,可以在企业形成良好的内部氛围与一种强大的“文化力”,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并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更好地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同时,企业文化中的思想、观念、意识、道德等精神文化的内容,既是职工的精神食粮,又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可见,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既能出物质产品
第四篇:浅谈我国干旱特征问题与对策
浅谈我国干旱特征问题与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干旱历史记录的分析,简单叙述了我国干旱分布时空上不均的特征,分析了产生干旱的各种原因,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干旱特征;管理对策
干旱是指水分的收支或供求不平衡而形成的水分短缺现象。干旱一词在气象学上有两种含义:一是干旱气候,另一是干旱灾害。这里所指的是因某一具体时段降水量比多年平均显著偏少而发生的灾害。
干旱是我国最常见、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干旱受灾面积占农作物总受灾面积的一半以上。近百年来我国相继出现了1900年,1928年~1929年,1934年,1956年~1961年,1972年,1978年和1999年~2001年等大旱年。1959年~1961年三年连旱,灾害影响10~15省(区、市),平均受旱面积3659万公顷,成灾1533万公顷,减产粮食611.5亿kg。
干旱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严重影响社会公共安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存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干旱造成的损失绝对值呈明显增大的趋势。2000年,我国出现全国性干旱,尤其是长江以北地区2~7月的春夏大旱,受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旱情严重,华北、西北东部旱期长达半年之久,全国受旱面积高达4054万公顷,为建国以来之最,其中绝收800万公顷,因旱灾损失粮食近600亿kg,经济作物损失510亿元,其影响超过了1959~1961年3年自然灾害。
干旱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粮食生产,因干旱缺水、缺电,造成工矿、企业减产或停产,直接影响工业产值;干旱造成牧区牧草产量和质量降低,牲畜饮水困难,严重影响着牲畜的正常生长。因缺水、缺草造成牲畜被大量淘汰甚至死亡,使牧业生产需要经过长时间甚至几年才得以恢复。据有关部门调查分析,1949-1990年,全国农业、工业和牧业因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按1990年不变价格为8571亿元,年均204亿元,损失是严重的。除直接经济损失外,干旱灾害对农业、工业、建筑业、邮电业、商业所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为35798亿元,年均852.3亿元。干旱尤其是连年干旱,水资源匮乏,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严重不足,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土地沙化、盐碱化,进一步导致沙尘暴活动加剧,森林覆盖率持续降低、草原退化日趋严重等。由于水资源缺乏,过量开采地下水,还导致地面沉降。
一、我国干旱分布特征(时间和空间分布)
干旱在我国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春旱主要发生在黄淮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华北地区发生春旱的几率在70%左右,有“十年九春旱”之说。有的年份春旱可持续到6,7月份,形成春夏连旱,对农业生产影响严重,如1962,1972,1997年等。特别是1965年春夏秋三季连旱,对农业生产影响更为严重。
夏旱通常分为初夏旱和伏旱。初夏旱多发生在北方。伏旱是盛夏“三伏”期间的干旱,多发生在秦岭、淮河以南到华南北部地区,以长江中下游多见。当旱情持续到9,10月或11月,即出现夏秋连旱时危害才比较重。秋旱多发生在华中、华南地区,对南方晚稻生长影响较大。北方秋旱对作物影响较小,但会对冬小麦播种、出苗不利。
冬旱主要发生在华南和西南东部地区。因为这里冬季仍有作物生长,需水较多,如遇少雨年就会发生冬旱。有的年份干旱持续时间长,冬旱可持续至第二年初春,如1998年11月至1999年4月、2004年10月至2005年4月华南部分地区发生了持续秋冬春三季的连旱。西南地区冬春发生连旱时亦可持续4~5个月,有时也发生秋、冬、春三季的连旱。如1959年11月至1960年5月持续了7个月。
1、我国的五个干旱中心
我国各地均可发生干旱,但发生频率和程度不同。由近50年资料统计表明,我国有五个明显的干旱中心:
(1)东北地区本区西部的白城、哲里木盟、赤峰为比较严重的重旱地区。兴安盟、呼伦贝尔盟、朝阳和齐齐哈尔为重旱区。佳木斯、吉林和辽宁的中部以及沿海的大连地区为中等干旱区,其它为轻旱区。
(2)黄淮海地区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和沿黄地区以及山东的泰安、临沂、烟台、威海为本区的重旱区。郑州、石家庄、枣庄以及淮南市地等地区为轻旱区,其余均为中旱区。中旱区中偏重的有山东半岛的潍坊、青岛,淮河流域的徐州、阜阳、周口,海河流域的廊房、沧州、衡水、安阳、新乡、邢台、晋中等地区。
(3)西北地区陕北的定边和内蒙古的东胜、乌审旗为极旱区。陕西的榆林、延安、渭南和甘肃的白银、庆阳以及青海的海东地区为重旱区。以黄河为水源的宁夏、内蒙河套灌区,灌溉保证率高,属微旱地区,以泾渭渠灌区为水源的西安则属轻旱区,其它地区属中旱区,其中中旱偏重的有兰州、宝鸡。
(4)长江中下游及浙闽地区上海、江苏的苏锡常和扬州,浙江的杭嘉湖和绍兴地区,位于平原水网区,灌溉条件好,属微旱区。其余地区为轻旱区或中旱区,其中中旱偏重的有鄂北和湘南等部分地区。
(5)华南、西南地区西南地区除四川和云南部分地区为重旱区外,多为轻旱和中旱区,其中中旱偏重的有云南北部、云贵川接壤地带、黔中和黔东北等部分地区。华南多为轻旱和中旱区,其中广西西部、广东沿海和海南西部为中旱偏重的地区。
2、1997年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发近10多年重旱个例
1992年黄淮海严重夏旱。1992年5月中旬至7月上旬,黄淮海地区持续少雨,总降水量只有20~50mm,比常年同期偏少5~8成。黄河和淮河下游的部分河段一度断流。山东、河南、河北、山西、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地发生较重夏旱,受旱面积达1300多万公顷。
1994年江淮及四川盆地严重伏旱。1994年江淮地区6月下旬至8月中旬降水量只有100~200mm,四川盆地大部及陕南、关中、陇东、陇南等地7月中旬至8月中旬降水量仅50~100mm,均比常年同期偏少5~8成,发生不同程度的伏旱。其中,安徽、江苏两省的伏旱是建国以来最重的,陕西、四川、河南等省的伏旱也是严重的年份之一。
1997年北方地区严重夏旱。1997年夏季北方大部出现持续少雨高温天气,降水量一般为150~300mm,偏少2~4成,其中华北、西北的部分地区偏少达5~7成,受旱面积达2000多万公顷,其中重旱900多万公顷,发生了建国以来少见的严重夏旱。
2000年北方大范围春夏干旱。2000年2~7月,长江以北大部地区降水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加之气温比同期偏高,风沙天气频繁,导致大范围的春旱发生。入夏后,华北大部、西北东部等地仍然少雨,加上持续高温,出现春夏连旱。受旱范围广、旱情严重的有东北三省、内蒙、晋、冀、津、鲁、甘、陕、皖、鄂、等省市区。这一年全国受旱面积高达4054万公顷,为建国以来之最。
2001年北方春夏干旱。2001年2月至6月上旬,长江以北大部地区降水异常偏少,气温普遍偏高,蒸发量大,发生了大范围持续性干旱,其中晋、鲁、豫、辽、冀等省的旱情尤为严重。这是北方地区继1997,1999,2000年少雨大旱之后,又一次发生大范围严重干旱。
2004年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大范围严重秋旱。2004年入秋以后,南方大部降水持续偏少,9~10月两广、海南、湘、赣、皖、苏7省(区)平均降水量仅有98mm,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11月初,旱区扩展至几乎整个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其中两广大部、海南、福建西南部、湖南南部、湖北东部、江西大部、苏皖中南部、浙江北部等地达到重旱标准,部分地区达到特重旱标准。
二、干旱所产生的原因及出现的不利问题
1、干旱所产生的原因我国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变化大,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是造成农业干旱及其灾害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城市缺水、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和牧区干旱的重要条件。还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1)粮食单产、总产水平提高。1949年全国粮食总产1132亿kg,1996年达9800亿kg;全国粮食平均亩产1949年77kg,到1996年已提高为619kg。农作物亩产和总产大幅度提高,需水量相应增加,一般是1t水生产1kg粮食。
(2)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北方地区以种植玉米、高梁等作物为主,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冬小麦、水稻播种面积增多而降水稀少,远不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用水需要,灌溉用水增加。我国南方的部分地区70年代以后发展为一旱一水或双季水稻,需水量大幅度增加。经济作物产值高,需水量也大,供水可靠性要求也高,在一定的农业供水条件下,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供水再分配的结果,粮田抗旱能力有所削弱。
(3)复种指数提高。全国耕地复种指数解放初为1.27,到2006年增至1.832。复种指数提高的结果,造成农业用水更加集中,单位面积需水量增加。
(4)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增加
随着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工业用水量由1949年的24亿m3到2006年的1591亿m3;1949年全国城镇人口5765万人,城市生活总用水量约6.3亿m3,2006年全国城镇人口已达5.5亿,年总用水量93亿m3。如北京市1962年人均日用水94L,总用水1.05亿m3,2006年人均日用水达267L,总用水2.2亿m3。由于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保证率高于农业,发生干旱时要优先予以考虑,必然要挤占大量的农用水源,造成农业灌溉水量不足,加重干旱对农业的影响。另外,不合理地毁林开荒,破坏自然植被或陡坡垦植,造成水土流失;耕作方式不当,大量施用化肥,农家有机肥越用越少,使土壤结构恶化,蓄水保墒能力衰退;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等等。这些人为因素都加重了干旱灾害的威胁。
2、存在的一些对抗旱不利的问题
(1)水资源不足与严重浪费现象并存,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灌溉设施不足,不配套。以引黄灌区来说,黄河流域水资源十分紧缺,然而宁蒙灌区亩均用水量都在1000m3以上,既使饱受黄河断流之苦的豫、鲁两省引黄灌区也是有水时大水漫灌,无水时望河兴叹。其它地区浪费水的现象也很普遍,既便搞了地下管道和防渗沟垅的地方,到田间也是大水漫灌。目前全国有一半以上的耕地没有水利设施,农业生产受制于天。现有的水利设施80%是70年代以前修建的,经多年运行老化失修相当严重,再加上设施不配套,灌溉保证率也不高。
(2)人为污染加剧了水危机,干部百姓对抗旱漠不关心。水利部门近年对全国约700条大中河流近10万kg的河长进行水质检测,其结果是近1/2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段被严重污染,河水已失去使用价值。一些地方干部对抗旱工作重视不够,对旱灾的严重性估计不足,靠天等雨,麻痹侥幸心理严重,抗旱措施不力,工作不到位,地方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不到位,农民卖粮难,粮价下跌,农民增产难增收,挫伤抗旱积极性。
(3)重视“抗”,忽视“防”;重视工程措施,忽视非工程措施。这些弊端难以做到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抗旱减灾效果,难以发挥工程设施的最大抗旱效益。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是遇到旱情,临时组织发动,临时采取措施,这样常常会导致抗旱决策缺乏周密计划和全面考虑,达不到抗旱工作的最优目标。全国旱情监测系统建设严重滞后,判断旱情主要还是凭经验,难以对旱情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抗旱减灾行动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
(4)重视行政手段,忽视经济、法律、科技手段,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这些弊端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推动抗旱工作以行政手段为主向行政、法律、经济、科技等手段综合运用转变。在抗旱工作中往往只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只考虑满足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要,没有考虑生态环境用水的需要。由于挤占生态环
境用水,造成河网枯竭、湿地消失,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陷、海水倒灌,土地沙化、自然植被退化,致使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经济社会发展受到生态环境的严重制约,在一些地区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存。
三、针对存在的不利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解决干旱缺水的基本方针应当是:“全面节流、适当开源、加强保护、强化管理”。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全民水危机意识的教育,牢固树立长期抗旱思想,把节水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建立节水型农业、工业和社会。全社会的每个人都树立起强烈的水危机意识,彻底改变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观念。把保护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这是做好抗旱减灾工作的基本前提。
2、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提高抗旱工作的科技含量。要因地制宜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像西北地区搞雨水集流和窖灌工程,西南山区修建蓄水塘坝,黄淮海地区和东北平原地区发展井灌及平原水库等小型水利工程。深耕轮作、耙磨保墒、秸杆还田、地膜覆盖、增施有机肥等旱作农业技术;积极推广使用“旱地龙”等抗旱剂、种子包衣,以及其它一些生物和化学抗旱措施。
3、推行抗旱预案制度,建立抗旱信息系统和抗旱物资储备制度,提高对干旱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加快建立面向全国的抗旱信息系统,形成由中央、省、市、县组成的抗旱信息管理网络,集旱情监测、传输、分析和决策支持于一体,涵盖水情、雨情、工情变化的各种相关因素,能及时准确的旱情和抗旱信息,准确评价干旱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建立抗旱物资贮备制度可以克服抗旱经费下拨过程缓慢和被挪用等弊端,满足了“一旦需要,随时调用”的抗旱工作要求。
4、加快抗旱立法工作,依法规范抗旱行为;探索旱灾保险机制,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近几年的抗旱实践表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解决水量分配、规范用水秩序、经济补偿等各种水事问题难度越来越大,已经很难满足抗旱工作需要,迫切需要将这些矛盾纳入法制轨道来调节,使抗旱工作更为规范和高效;个体农民自身抗灾能力极其有限,应对干旱风险,迫切需要将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引入到抗旱减灾领域,建立旱灾保险等风险转移机制,有利于分担各级政府财政压力,也可在分散和转移旱灾风险。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都要把抗旱服务组织建设作为促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重点从两个方面继续加强抗旱服务组织建设:
1、着力建立完善抗旱服务网络。在国家抗旱经费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各级抗旱服务组织的协调作用,积极鼓励个体农户投资购置抗旱机具,并将这些具有一定抗旱能力的个体农户联合起来,按照平等、互助、互利、自愿的原则,组建不同形式的抗旱协作组织,使全社会的各种抗旱资源到最优配置。
2、全面提高抗旱服务质量,全力拓宽抗旱服务领域。各级抗旱服务组织要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抗旱新技术、新成果,同时通过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将更多科技含量高的抗旱技术带给农户,承担引导农民开展科技抗旱的重任,实现抗旱与扶贫相结合,千方百计保障农民在面临干旱风险时获得高效益;快速发展抗旱主业的同时,还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抗旱示范园区建设、节水灌溉和人畜饮水解困工程施工、农田整治等,通过发挥自身技术、设备、资源优势,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这是抗旱服务组织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五篇: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异同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异同分析
我国会计体系分为预算会计体系和企业会计体系两大分支,其中,预算会计体系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自从事业单位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分开之后,国家相继出台和实施了适用于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促进了事业单位会计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会计两大分支进行简要介绍,进而对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之间的区别进行探析。
一、我国会计中的两大分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的体系及其分支也在这一过程中随之形成,其主要作用是帮助人们管理日常的财务活动。会计按照具体的适用范围和核算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会计,另一类是非企业会计,即预算会计。企业会计主要适用的范围包括:农、工、商、交和金融等企业单位,并用以监督和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流通领域、生产领域的企业内部经营资金的活动情况。预算会计其具体适用范围包括:政府的财政机关、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等,用以监督和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社会福利领域、分配领域、精神生产领域等的政府财政资金和事业单位业务资金的情况。事业单位一般不直接提供物质产品,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位于上层建筑领域,其主要是从事各种为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服务的业务活动,在社会的再生产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物质生产及经营方面的职能。事业单位在进行各种社会性、公益性活动时,一般都是由单位或个人进行出资,并且投入的这部分资金是不要求回报的,就算个别单位或个人终止时,资金基本上也不会收回,他们在业务活动中大部分都是无偿提供服务的,虽然也有收费的,但却并不是足额补偿,其中的大部分资金通常都是由国家财政部门提供的。所以说事业单位会计主要是以社会效益为目的,所有的会计工作也都是围绕着社会效益展开的,如计量、记录、报告等。
二、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
基于上述对我国会计两大分支的简要介绍,可以看出事业单位会计作为预算会计的分支,具有预算会计非营利性质这一共同性,这与企业会计有着本质的区别,加之部分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生产性、营利性,所以,只有在理解和掌握事业单位会计总体特征的基础上,才能让我们正确认识其与企业会计的之间区别。(一)会计核算基础的区别
我国预算会计可以采用不同的会计基础,事业单位作为预算会计的分支可以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由于我国事业单位可以在进行专业业务活动和辅助活动之外,允许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所以,在大部分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会计中均采用收付实现制,而对于具有一定营利性的事业单位,其非营利收支采用收付实现制,营利性收支则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
企业会计只能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二)会计要素构成的区别
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在运行方式、运行结果上存在本质区别,所以两者在会计要素的构成上也存在差异。事业单位会计要素主要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收入、支出五大类,而企业会计要素则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类。由于两者的资产和负债在本质上基本趋同,所以,下面仅对其他要素的区别进行分析。
1.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事业单位净资产是指预算会计所特有的、产权单一的政府与非盈利组织拥有的资产净值。与事业单位净资产所相对应的企业会计要素是所有者权益,它是指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所享有的权益。
2.收入、支出(费用)。事业单位的收入是指本单位依法从国家财政部门、上级单位或其他单位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其资金的主要来源为财政拨款;而企业的收入是指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形成的、能够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且与所有者资本投入无关的资金流入,其资金的主要来源为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而产生的。
事业单位的支出是指用于开展业务活动和基本建设项目所发生的资金消耗,其目的是为了耗费。而企业的费用是指企业为了日常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资金流出,其目的是为了取得收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3.利润。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取得的经营成果。利润是企业特有的会计要素,是根据企业自身具有营利性质而设置的要素,而事业单位属于非盈利组织,所有没有这一会计要素。
(三)会计等式的区别
企业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该等式属于净态等式,其主要反映的是企业资产的归属、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等关系,同时也表明了企业与所有者都是各自独立存在的,该式为企业会计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事业单位的会计等式为: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该式则属于动态等式,主要反映了单位在具体业务工作中净资产的增值和收支结余情况。由于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来自于上级单位或财政部门下拨的款项,所以需对各项资金的耗费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管,以免造成国有资产柳生,因此,必须采用动态的等式,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也是以该等式作为主要依据。(四)会计核算方法与内容的区别
首先,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在会计科目设置上和会计核算方法上存在诸多差别,两者相比较而言,企业会计科目设置更为细化和全面,而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较为简单、数量也相对较少;其次,两者在某些相同的会计业务核算事项上,其核算方法不同,如对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方法就存在较大区别;再次,在会计核算内容上,事业单位不实行成本核算,即使存在营利性业务,必须实行成本核算的,也只是进行内部成本核算。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之间存在诸多差异,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企业会计得到了逐步完善,事业单位会计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两者之间差异会逐
步缩小,但是可能完全达成一致,两者的本质差异性是无法消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