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贫富差距的原因及其对策__已修改

时间:2019-05-14 04:1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的贫富差距的原因及其对策__已修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的贫富差距的原因及其对策__已修改》。

第一篇:我国的贫富差距的原因及其对策__已修改

广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题目名称 我国的贫富差距的原因及其对策

主考学校: 广西财经学院

高职院校: 广西城市职业学院

专 业 : 经 济 学

准考证号: 010112300455 姓 名 : 邓国超

指导教师 : 石 为

论文完成时间2013年 3月13日

我国的贫富差距的原因及其对策

摘 要

贫富差距作为一种客观的经济、社会现象,它的存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如果贫富差距的继续扩大,将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贫富差距并不明显。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贫富差距在不断扩大的问题。贫富差距的扩大,将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差距明显[1]。这必将成为小康社会建设的障碍。全面的和理性去对待和解决我国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问题,对于顺利实现我国的经济社会平稳发展,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缩小贫富差距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国民经济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国家长治久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意义重大深远。我国贫富差距的研究主要是描述现状、探索原因、分析影响及提出对策四个方面,本文从以上四个方面,综述了我国贫富差距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贫富差距;影响;原因;对策

[1]

目 录

一、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1

(一)基尼系数在继续扩大.......................................1

(二)城乡居民的收入出现明显差距................................1

(三)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1

(四)城市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2

二、贫富差距问题的成因.............................................2

(一)对外贸易的差距............................................2

(二)公共扶持的财政政策的导向,导致城乡发展不均衡..............3

(三)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均衡..................................3

(四)体制转轨及制度和法律的不健全造成的贫富差距................4

(五)收入分配制度以及再分配手段政策的不完善加剧贫富差距的拉大..4

三、贫富差距造成的社会危害.........................................5

(一)激起公众的不满情绪,影响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5

(二)各种犯罪增多,社会的不安定状况加剧........................5

(三)损害党和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6

四、缩小贫富差距的对策..............................................6

(一)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改革税收制度,发挥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作用............................................................6

(二)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慈善事业....................7

(三)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力度,坚持取缔各类非法收入....8

(四)创造平等的教育和竞争机会..................................8

五、参 考 文 献.................................................10

六、致 谢.........................................................11

一、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

中国社科院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社会蓝皮书》:老百姓对社会的主观评价处于一个低水平,相当于70分。“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看病难、看病贵”、“就业失业问题”已成为民众眼中,当前中国最突出的三大社会问题。贫富实际收入差距差距18倍,中国收入最高的20%人口与最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差距约18倍,且差距仍在向纵深发展。贫富差距问题的表现具体为基尼系数在继续扩大、城乡居民的收入出现明显差距、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城市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

有数据可证明: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而根据北师大经济学教授钟伟统计,大陆50个富豪的资产即相当于5000万农民年纯收入,300万个百万富翁的资产,相当于九亿农民两年的纯收入。此外,人民银行统计发现,中国银行体系总计8940亿元存款中的80%,集中由20%存户持有。

(一)基尼系数在继续扩大

和其他国家,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之前为0.16,1995年为0.415。在同一时期,美国的基尼系数为0.41,英国为0.37,印度为0.297,俄国为0.48,丹麦为0.25,泰国为0.46。

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前为0.16,2003年 已经为0.458,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2004年 我国基尼系数超过0.465,2005年 逼近0.47,2006年仍有持续增长趋势。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调查认为,如果包括非正常收入在内,1995年全国的基尼系数就已经达到0.517了。

(二)城乡居民的收入出现明显差距

1990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2 : 1,到1995年为2.71: 1,2000年为2.79 : 1,2003年扩大到3.21 : 1。学术界有关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显示,1998年中国城镇居民最高20%收入户与最低20%收入户年人均收入相差9.6倍,而1990年只有4.2倍。有一位欧洲国家的驻华大使曾这样向他本国 1 的公众介绍中国:中国似乎是欧洲和非洲的混合体,中国的不少城市与欧洲的差不多,而中国的许多农村却与非洲差不多。

(三)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

2003年,东部地区人均收入是西部的2.26倍,最高的省与最低的省差距超过3倍。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四个省市上海、北京、浙江、广东,比最低的四个省区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高7000~10000元左右,而2000年,四个最高省市比四个最低省区高4000~6000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四个省市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比最低的四个省市贵州、甘肃、云南、陕西高3700~6000元左右,而2000年,最高的四省市比最低的四省高4000~6000元左右。

(四)城市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

据统计,城镇居民中20%最低收入户的收入占城市居民总收入的比重从9%下降到3%,20%最高收入户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从38.1%上升到53.7%,10%最高收入户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37%。

《财经国家周刊》上,北京大学教授夏业良发表文章指出,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报告,2009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7,在所公布的135个国家中名列第36位,而欧洲与日本的基尼系数大多在0.24到0.36之间。美国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中国则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财富集中度远远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

由上述数据可知,我国的贫富差距现象渐趋严重,两极分化在不断扩大,形势不容小觑。

二、贫富差距问题的成因

个人观点认为贫富差距的根本原因就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很低的,生产力、人才、技术等方面欠缺,各地区之间的国际贸易差距很大,造成了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

(一)对外贸易的差距

据有关数据显示,从1993—2003年,东部地区的贸易依存度从0.64上升到0.77,出口依存度从0.29—0.40,中部地区贸易依存度从0.18下降到0.11,出口依存度从0.10下降到0.06,西部地区贸易依存度则从0.13到0.11,而出口

依存度一直在0.06左右徘徊。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对外贸易多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则较少。1999年,东南沿海地区12个省市的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90.60%,其他地区只占不到10%。因此,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享受对外贸易带来的利益比中西部地区的居民要多。经济的发展水平

(二)公共扶持的财政政策的导向,导致城乡发展不均衡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等措施,倾斜地发展重工业,导致城乡之间的发展基础不同,形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城乡贫富差距的拉大。中国政府在开放次序方面的安排使得不同地区在改革中所能够获得的收益存在较大的差异。改革开放伊始,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便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五个经济特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都是在东部,这些地方在财政政策上无论对外商还是当地企业都非常照顾,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得以吸引大量的外国资本,当地经济得到巨大发展。虽然外商投资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但它毕竟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转轨经济而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1983--1996年,中国的外商投资有88.3%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仅有8.3%分布于中部地区,3.4%分布于西部地区。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分布相适应,内地省份在经济发展速度上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更进一步的结果便是各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拉大。

(三)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均衡

我国生产力水平较低且很不均衡,呈现出东部较高,西部最为落后,中部介于二者之间。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差别较大,其收入必然会有所差距。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东西部自然资源贫富之差,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人口过多,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高素质人才密集等等。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在自然条件及地理位置方面的差异也不利于中西部地区。从地理区位上讲,东南沿海地区拥有众多的港口码头、密集的公路和铁路网,并且与经济发达的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相比邻,具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地缘优势。同时,东部地区气候条件好,物产丰富,适宜生产及生活,这些都使得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获得一种比较优势,从而能够先行一步。

“如果贵州是一个国家,那么它的人类发展指数仅刚超过非洲的纳米比亚,但是如果把上海比作一个国家,其人类发展指数则与发达国家葡萄牙相当。”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对中国的地区不均衡、贫富不均衡等所作出的描述。

中国的GDP总量的增多和世界排序的上升,掩盖不了均衡发展方面的问题,中国的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四)体制转轨及制度和法律的不健全造成的贫富差距

在社会转型期间,制度和法律的不完善,一部分人由于权力寻租而形成了一批暴富的特殊阶层。可以说,在中国改革的进程中,权力和市场交易搅在一起。这种机会的不平等,成为造成贫富悬殊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导致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人为地极大的阻碍了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使得一些信用差、品质差、道德差的“三差”市场主体大发横财,短时间内暴富,而一些信用高、品质好、道德高的个人与企业则深受其害,盈利有限,甚至亏损,直至退出竞争市场,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实现,导致了人为地贫富分化。

从机关事业单位看,自行发放津补贴的问题比较普遍,资金来源不规范。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曾惊呼:没有不收费的政府部门。

从国有企业看,一些企业改制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经营者“自卖自买”国企股权、不按规定评估或者低估国有资产价值、将国有资产低价出售给个人等侵犯国家权益的行为。所谓的MBO把许多国企能卖的国有资产都廉价卖光了,一夜之间制造了一批暴发户以及大量求告无门的失业工人。而垄断国企领导人及其职工的高薪不仅没有被弱化,而且不断得到加强。

另外,有少数社会成员利用体制、政策和管理方面的漏洞,通过多种方式大量牟取非法收入。

(五)收入分配制度以及再分配手段政策的不完善加剧贫富差距的拉大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允许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也必然会出现低收入者。

改革之初邓小平曾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口号,但事实上,改革3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的经济建设是“只惟效率,鲜顾公平”,这种政策的结果是导致了“赢家通吃”的景象,加剧两极分化,更加增添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价值规律导致优胜劣汰,弱势群体的出现也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现象。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保障水平过低、覆盖面过小,难以完全保护低收入者的实际利益。

三、贫富差距造成的社会危害

贫富差距过大和继续扩大的态势,给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影响和后果。客观地认识和估量这些不良影响和后果,有助于我们对这种态势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遏制其发展,缓解由这种现象引发的各类矛盾,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现阶段贫富差距扩大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起公众的不满情绪,影响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造成广大职工情绪低落、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过大。不少职工担心,现在有几百万、几千万的富翁已经为数不少,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对有些特殊行业、垄断行业收入极高现象很有意见。悬殊的行业收入差距已严重影响了企业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职工队伍的稳定,职工群众心理上接受不了。

贫富差距的扩大会影响社会心理,引发人们对社会的不满情绪,人们对收入差距的关注度非常高,并且普遍认为当前我国的贫富差距过大,大多数人会感到造成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不合理、不公平,很容易失去心理平衡,产生仇富心理[4]。将影响社会的稳定、社会和谐的建设。

(二)各种犯罪增多,社会的不安定状况加剧

无论犯罪的动机是什么,不合理的收入差距过大是各种犯罪的一个主要根源。收入差距过大,低收入会把一些群体成员置于巨大的生存压力之下,在他们感到前途无望,仇恨富有的情况下,就会采取犯罪手段来改善自己的处境、报复他人、报复社会的目的。于是,欺诈、贩毒、绑票、抢劫、卖淫等行为就会像瘟疫一样泛滥起来;于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就会越来越多,广大善良的人们就会笼罩在日甚一日的危机和恐慌感之中。

据统计,1981~2004年,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从0.278迅速上升到0.462,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扩大了66.2%。与此同时,以公安机关立案的刑事犯罪案件为例,198l~2004年,全国犯罪率从89起/10万人上升到363起/10万人,增加了3倍,犯罪率以6.3%的年均增长速度在快速上升[5],从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与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相关系数都很高或较高。反映出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对违法犯罪活动有着显著影响,收入差距越大,违法犯罪活动就越严重。现在我国每年的刑事案件徘徊在四百多万起的规模,治安案件高达六百多万起,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的现实威胁。

(三)损害党和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

腐败是一切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根源,也是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培植一批暴富分子的温床。在改革开放中,干部队伍中的不少人经不起金钱的诱惑,以权谋私,大肆吞噬国有资产,成为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的人。这些腐败分子是引发社会**的罪魁祸首,是祸国殃民的头号元凶,不把他们从党的干部队伍中清理出去,绳之于法,党将不成党、国将不成国。

四、缩小贫富差距的对策

要全面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推进分配改革,优化公共政策,加强分配监管,坚持效率优先,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环节共同着力,从整体上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努力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切实防止两极分化,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贫富差距的存在是合理而且是必需的,但问题是我们不能让差距过大,把握好“度”的问题。对于如何缩小中国现阶段过大的贫富差距问题。

对当前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进行调控,至少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努力增加财富,二是适当转移财富。财富增加是调控贫富差距的根本措施。因为财富的多少即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既直接决定人们生活水平的高低,又对人们的贫富差距产生影响。应该大力发展经济并努力增加财富。财富转移是调控贫富差距的有效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常财富转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政府税收和转移支付方式;另一种是社会慈善捐赠方式。

(一)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改革税收制度,发挥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作

和谐社会是中国新时期发展的一个主题,它的提出部分原因在于中国目前巨大的贫富差距,由于早期中国非均衡发展政策与二元经济体制,导致中国的初次分配产生严重不均,进而成为贫富差距扩大的引致因素,这对中国高速健康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挑战[6]。

初次分配要注重公平,逐渐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针对目前存在的资本要素参与分配处于强势地位,劳动要素参与分配体现不足的情况,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应适当向劳动方面倾斜,提高劳动要素报酬水平,提高劳动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提高工资在成本中的比重。

有学者认为:一部分富人缺乏社会责任感,偷税漏税。面对纳税意识还不健全的富人阶层,侈谈什么“第三次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从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一、二、三次分配当然可以并驾齐驱。但是,如果第一次、第二次分配还是一团乱麻,“第三次分配”能发挥的作用肯定有限。以中国的现状而言,紧要的是规范纳税秩序,依法把富人们该交的税收起来。

(二)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慈善事业

慈善组织是慈善事业发展的载体。要发展慈善事业,首先应当培育和发展慈善组织。

政府应通过降低门槛、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非营利性慈善组织的发展,通过税收优惠措施,引导社会资金向公益事业领域转移。

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将城镇居民、农民工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并逐步向广大农村延伸,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互助以及社会优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护低收入者的利益。同时,要发展慈善事业鼓励企业、高收入阶层自愿捐款,并在税收政策上予以优惠;要建立规范的财务会计管理和公开的信息披露制度,增加善款使用的透明度,不断提高社会公信度。

当前的重点是尽快建立对困难群体的利益保障机制。尽快制定和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和《失业保险条例》;进一步加大对困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帮助困难企业解决社会保险金和医疗费等的拖欠问题;出台针对低收入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群体参加的社会保险计划;建立政府与社会共担的医疗救助机制,解决城市低保人员和农民难以享受医保的问题;加紧研究《企业工资

条例》,对工资的确定原则、依据、拖欠工资等违规的行为处罚力度等等作明确规定,保证低收入者的收入受法律保护;充分发挥群众团体和慈善基金会、红十字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形成多层次的社会救助机制。

社会保障方面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城乡居 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医疗卫生方面也坚持“公共医疗的公益性质”,“以农村为重点”、“ 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这些措施可能最终改变中国缺乏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的历史,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另外在就业方面,“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对农民工保护“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在收入分配方面,“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三)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力度,坚持取缔各类非法收入

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力度。垄断企业凭借对资源和市场的控制,通过垄断价格形成高额垄断利润,从而维持了本行业的高收入水平,这种现象很不公平。我们要加强对某些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引进竞争机制和竞争主体,打破行业垄断。通过《反垄断法》来有效地约束垄断经营行为,对垄断企业的定价权实行严格监督,对某些自然垄断行业实行高于一般行业的税率,使其获得的超额利润收归国有。

打破行业垄断,一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消除行政权力直接配置社会资源,缩小国家垄断行业的范围;二是审计、税务部门要加强行业监管,制止一些垄断行业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的政策,把福利货币化,隐性收入显性化[7]。

坚决取缔各类非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打击各种违法经营活动,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特别要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治力度,强化对掌握权力和掌握公共资源的公务人员和机构的监督和约束,铲除腐败,缓解收入分配领域的矛盾。依法严惩侵吞国家财产及以偷税漏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谋取私利的一切腐败行为[8]。

(四)创造平等的教育和竞争机会

教育方面坚持教育公益性质教育体现了起点的公平,是保障每一位公民公平8 的参与社会竞争的前提,对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治贫的主要手段是教育,要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给低收入者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同时,打破生产要素流动壁垒,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市场竞争,给予他们平等待遇,让其分享到更多经济增长的成果,这才真正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五、参 考 文 献

[1]黄家仁.缩小贫富差距具有特殊意义[J].经济研究导刊.2010.(36):1~2 [2]夏业良.中国的财富集中度超过美国[J].财经国家周刊.2010(12)

[3] 王明华.论贫富差距过大的危害及对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J].2007,195(11):233~236 [4] 胡联合,胡鞍钢.贫富差距是如何影响社会稳定的[J].江西社会科学,2007(9):142~151 [5] 王刚,张庆旭.论贫富差距对犯罪的影响[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34(2):123~125 [6]张丹.中国贫富差距探析[j].知识经济,2010(05)

[7]张光年.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2007(6):35~37 [8]孙海鹏.我国贫富差距研究现状[D].北京.清华大学.2010

六、致 谢

非常感谢石为老师在我大学的最后学习阶段——毕业设计阶段给我的指导,从最初的定题,到资料收集,到写作、修改,到论文定稿,给了我耐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为了指导我的毕业论文,他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在此我向他表示我诚挚的谢意。同时,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和所有同学在这两年年来给我的指导和帮助,是他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正是由于他们,我才能在各方面取得的进步,在此向他们表示我由衷的谢意,并祝所有的老师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

第二篇: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及对策分析

09学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论文

我国

信息技术系 05级4班 沈珊珊(2047)

[论文关键词]贫富差距 现象 影响 原因 对策

[论文摘要]贫富差距问题是全球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后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并日趋严重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我们应该针对贫富差距的现状提出相关对策来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平均主义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居民收人分配差距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中国已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国家。

一、贫富差距的概念界定

了解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的前提是需正确认识贫富差距的概念。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1]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

二、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30 年来, 我国居民生活的总体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但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相关研究表明,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所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人和消费的份额高达50%),我国已经是世界上40个收入分配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的国家之一。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于1922年提出。它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据此,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今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还在攀升。贫富差距在我国的表现如下:

(一)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最近,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其中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7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

7.3倍。但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2007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2]

(二)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垄断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石化、金融、保险、烟草、煤炭、房地产等部门。这些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特权及国家政府的特殊保护,与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使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最近,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作出的一

份评估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收入行业职工工资增长速度快于低收入行业,将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报告举例说,证券业、航空运输业、银行业等行业的职工年薪能达到10万元以上,而纺织业、农业、文体用品制造业等行业的职工年平均工资却低于2万元。[3]

(三)区域间贫富差距扩大。区域间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贫富差距。据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1999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10732元人民币,西部地区为4302元; 到2005 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22200元,西部地区为8970元。6年间,东西部人均GDP差距由6430 元扩大到13230 元,增加了1倍多。2006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GDP总和不到人民币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 而东部地区GDP达到2万亿元的省份就有3个,其中江苏省为21500亿元,山东省为22000亿元,广东省为25000亿元。从这一组数据不难发现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的明显。

三、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

1.分配制度的改革加剧了贫富差距的扩大。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种分配制度克服了以往平均主义的弊端,能够从物质利益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有利于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充分配置有限的资源,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由于各类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按贡献进行分配,而其中资本这项要素总是得大头。这样,在劳动收入大体均等的情况下,收入差距主要因资本要素占有者财产性收入高低而拉大。

2.垄断致富。垄断行业中的企业凭借对关键资源的独自拥有或政府赋予的排他性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权利,在产品市场或者要素市场上具有独自决定价格的能力,它们可以不用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借助自身的垄断优势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这些垄断利润的一部分或大部分会转化成为该行业在岗职工工资,从而导致垄断行业的工资水平高于其他行业。

3.非法暴富。我国已有富豪阶层出现,他们的人数不多,集中的财富占了全国居民的一半甚至一半以上。这些富人中相当部分是靠勤劳致富的,然而不少人主要是通过非法手段取得的。他们走私贩私、制假贩假、集资诈骗、偷税漏税,更有甚者,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以权谋私、做权钱交易,搞“腐败经济”,看看当前的腐败问题,很多都与经济金钱有关。而这些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富,必然加剧贫富差距。

4.税收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个人所得税在调节社会收入分配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但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还不够完善,个人所得税所需要的征管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另外,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覆盖范围比较窄、保障程度低、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在城乡二元化隔离的基础之上,造成了城乡社会保障的巨大差别。这种缺乏覆盖城乡全体人民的公正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实际上加大了收入分配差距。

四、解决当前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思考

从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来看,虽说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尚未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但如果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所以应采取相关措施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一)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就业机构的调整。从目前来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消除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税收、财政和金融等方面不公平和二元化的政策和管理,引导农村富足劳动力有序转移。[4]为此,应大力实行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彻底消除城乡壁垒,疏通人口城镇化的渠道,通

过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流动,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合理分工。同时,要优先发展金融业、电信业、保险业等与农村工业发展有较大关联的第三产业,为小城镇建设服务。

(二)打破行业垄断,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政府应采取措施降低非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从而消除或减轻行业之间的不公平交易,缩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通过立法来限制、减少市场垄断,坚决反对垄断价格行为,打击不正当竞争。另外,考虑对某些个人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的垄断性行业应征收垄断税。在税收上要做到扶持低收入行业、困难行业的发展,保障其职工的基本收入和生活。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控制收入差距于适当的范围之内必须兼顾效率和公平。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上报告中承诺缩小中国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改善人民生活。他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他还强调,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另外,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要制定合理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累进税率,还应征收遗产税、高消费税等。还要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支持和扶助农村的发展。

(四)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保持社会稳定。[5]要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和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制度,以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市场机制追求效率,社会保障则应更加注重公平。通过社会保障有效地实施再分配,使人民群众都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构建共同的社会利益基础,才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五)鼓励发展慈善事业,形成三次分配格局。有学者把“慈善事业机制”称为“三次分配”机制。要缩小财富差距,就应当有三次分配:初次分配一定要讲效率,就是要让那些有知识、善于创新并努力工作的人得到更多的劳务报酬,首先富裕起来;二次分配要讲公平,政府应当利用税收等手段来帮助弱势群体,建立全面、系统、适度、公平和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次分配要讲社会责任,富人们应当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帮助穷人改善生活、教育和医疗的条件。另外,对于热心于慈善事业的企业,政府应该在税收和投资项目的立项审批等方面给予优惠和照顾,从而鼓励更多的企业家参与慈善事业,回报社会。

五、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对策

1.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注重初次分配的公平。初次分配是在全社会各种微观单位内部分散进行的分配。在整个国民收入分配中,初次分配的数额要比二次分配大得多,初次分配的大格局一旦确定下来,二次分配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只能通过财政收支和转移支付手段在局部或一定环节上作出调整和修正。因此,初次分配就要注重公平。要逐渐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劳动要素报酬水平,提高劳动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提高工资在成本中的比重。

2.改革税收制度,发挥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作用。一是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应及时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降低中低收入群体税收负担,相对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对高收入者实行累进税率,并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向贫困地区、弱势群体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援助。二是改革完善财产税。应尽早开征遗

产税、赠与税、物业税。对于一些高收入群体的奢侈消费项目,如高尔夫球、桑拿、健身等,可以考虑开征特别消费税。

3.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当前的重点是尽快建立对困难群体的利益保障机制,尽快制定和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和《失业保险条例》,进一步加大对困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帮助困难企业解决社会保险金和医疗费等的拖欠问题。加紧研究《企业工资条例》,对工资的确定原则、依据、拖欠工资等违规行为处罚力度等作出明确规定,保证低收入者的收入受法律保护。充分发挥群众团体和慈善基金会、红十字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形成多层次的社会救助机制。

4.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力度。垄断企业凭借对资源和市场的控制,通过垄断价格形成高额垄断利润,从而维持了本行业的高收入水平,这种现象很不公平。我们要加强对某些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引进竞争机制和竞争主体,打破行业垄断。通过《反垄断法》来有效地约束垄断经营行为,对垄断企业的定价权实行严格监督,对某些自然垄断行业实行高于一般行业的税率,使其获得的超额利润收归国有。

5.坚决取缔各类非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打击各种违法经营活动,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特别要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治力度,强化对掌握权力和掌握公共资源的公务人员和机构的监督和约束,铲除腐败,缓解收入分配领域的矛盾。依法严惩侵吞国家财产及以偷税漏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谋取私利的一切腐败行为。

6.创造平等的教育和竞争机会。治贫的主要手段是教育,要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给低收入者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同时,打破生产要素流动壁垒,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市场竞争,给予他们平等待遇,让其分享到更多经济增长的成果,这才真正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7.加快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步伐,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国家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外地投资者到中西部投资,通过各种形式增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以经济发展带动中西部居民收入的增长,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居民收入的差距。

参考文献

[1]高佳,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探析[D],江苏,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7:6

[2]刘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扩大 17年间增加12倍[N],北京商报,2008-10-16

[3]郭爱娣,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收入比3.33∶1[N],京华时报,2008-08-29

[4]朱光磊,中国的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M],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2002

[5]李中华,透视现阶段贫富差距的拉大[J],求索,2005(3): 25-27

[6]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7年10月

[7]林毅夫:以初次分配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J].党政干部文摘,2007(6)

[8]林彬:由基尼系数引发对中国现今贫富差距问题的思考[J].现代商业,2007(17)

[9]于猛:缩小我国居民贫富差距的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07(11)

第三篇:浅谈我国贫富差距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浅谈我国贫富差距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一、我国目前贫富分化的状况

东部地区由于自身天然的经济发展条件和改革的政策倾斜,改革开放的20多年里经济飞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改革初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理念指导下,东部沿海城市的发展理所当然的成立为了被“优先”的“效率”。无可厚非,他们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财富累计作出了积极贡献。可是,作为支持东部,为东部发展提供“后勤保障”的中西部地区成了被“兼顾”的对象,并且远远未达到“公平”。东部地区的优先发展最终建立在中西部地区的落后基础上、国家对东部经济发展政策的倾斜越来越显现出政策歧视的意味。再一个,东部沿海地区第三产业越来越多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财富的来源。而中西部地区主要还是以重工业和农业为主,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很落后。经济发展东西部不平衡造成了居民的收入差距,收入差距潜移默化的指导着人才和资本的流向,越是需要人才和资本的中西部地区越是没有人和资本愿意去,加剧了东西部贫富的差距,形成了中国当今社会发展的怪圈。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实际上是二元经济结构的反映。农民从事的产业是传统农业,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刘易斯认为只能“维持生计”。农民收入低是传统农业的产物。城镇居民从事的产业,刘易斯称之为“现代产业”,就是现代制造业、信息业和服务业。现代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高,职工能够得到较高的工资收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二元经济结构的产物。其次,受教育程度和掌握技术的技能对贫富差距扩大也有影响。大城市拥有资源丰富的受过教育、掌握一定技能的人才,用头脑创造才富。而农村依然合同几千年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另一方面,城市人口受教育的机会和质量远高于农村人口。受教育的机会也产生了地域歧视,这种歧视就导致了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约愈演愈烈的贫富差距。不论是地区间的还是城乡间的持续进行中的贫富差距,都极其严重的影响着我国的发展和稳定。

有大量的资料证明, 在我国目前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 贫富分化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并且还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

二、我国目前贫富分化的原因

在我国, 自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市场主体的个体差异必然会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经济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此外, 在体制转轨过程中, 由于一些国有、集体企业的破产也造成大量职工失业或收入低下等等。这些情况的出现在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中是不可避免的。

1.二元经济结构。农民从事的产业是传统农业,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生产周期长、产出少、产品价值低、市场风险高,只能“维持生计”。农民收入低是传统农业低效率的结果。而城镇居民从事的产业是“现代产业”,也就是现代制造业、信息业和服务业。现代产业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高、资本密集、生产设备先进、生产周期短、劳动生产率高,职工能够得到较高的工资收入。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现代产业的优势与传统农业的劣势造成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2.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1991年至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率,广东省高达21%,贵州省为14%,与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比较,贵州14%的年增长率也是相当高的,但是与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差距迅速拉大。加之东、西部地区原有基础本来就相差很远,因此,在不同的发展速度下贫富差距自然会越拉越大。

3.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在国有经济单位中,电力、自来水、燃气生产与供应、电信业、航空运输业、铁路运输业等行业,靠垄断经营的优势,获取比其他行业平均工资高得多的收入。行业垄断难打破,加剧了社会成员间收入的差距。与此相应的是国企的垄断地位近年来继续不断得到加强。国内企业500强绝大多数都是垄断性国企,可以说是靠垄断剥夺

民众的地位而不断做大。另据2005年8月23日《董事会》杂志的一组数据:从1989年到1999年的十余年间,国有企业的利润一直徘徊在1000亿元左右,但从2000年起,这个数字开始爆发式增长,其结果是,到2004年,仅国有工业企业的利润就增加到5300亿元。同一年,190多家中央企业的利润也惊人地增长到4785亿元。有人惊呼:一个新的寡头时代正在降临中国。

4.其它原因。第一,占有资产等生产要素多少不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产等生产要素带来的非劳动收入不断增加,这就使取得非劳动收入的群体与贫困群体收入差距出现持续扩大的趋势。第二,人力资本投资多少不同。随着劳动力市场、经理人市场、专利技术市场的发育,人力资本投资差距造成的收入差别越来越明显,逐渐拉开了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群体之间的财富差距。第三,体制等原因造成的收入差距。在中国促成贫富差距的体制和政策的因素主要是改革以来的政策导向、非公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和特区政策、税制改革滞后、权力寻租和其他腐败行为、灰色收入、垄断行业的存在、职工退休年龄偏低和内退现象、失业和下岗、住房体制改革、股份制改革等。

三、缩小贫富差距的思路和对策

1.政策思路。缩小城乡贫富差距的政策思路主要有两条:一是把传统产业改造成为现代产业,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二是将传统产业中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现代产业中去,从而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这些措施,对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开始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2.制度再造与完善。这里借用全国政协开出的“限高、拔低、扩中”三大药方。第一药方“限高”,即完善税制系统。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并对遗产税、赠与税、消费税等税种加紧研究并适时出台;规范垄断收益分配。采取规范办法将留归部门和企业的垄断收益收归国家财政,对于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制定工资指导线;推动财富二、三次分配。第二次分配,是指通过各种社会保障措施使贫困者获得必要的国家救助。第三次分配,是指为富裕者进入社会救济领域提供合法渠道,允许私人建立各种非营利性基金会、鼓励富裕者介入各种形式的慈善事业等;第二药方“拔低”,即通过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离退休金标准等,提高保障水平和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通过加强培训,提高基础教育水平、促进就业等措施,不断提高低收入人群就业能力;第三药方“扩中”,即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为提高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提供产业基础;提高知识阶层、专业人员的报酬,扩大中等收入者队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3.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职工的收入分配,应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大中型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的收入要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同类规模企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对垄断性行业普通职工的收入水平应适当控制和调整工资与效益挂钩的比例。对非公有制职工的收入,要确保各地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得到执行,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并继续完善各地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各类职业(工种)的工资价格。对公务员的收入分配,主要是规范津贴标准,各地区同级别公务员收入差距不能过大。工资(津贴)调整要参照本地区人均gdp和财政收入增长以及当地企事业单位的收入水平。

4.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逐步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以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在发展条件上的差异,可以提高西部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自身竞争力。国家在必要时可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及通过其他经济援助手段强化扶贫,缓解落后地区地方财政的压力。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欠发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袁钢明认为表示,“提出西部大开发,就是为了共同富裕这个大目标。”

5.努力提高教育水平。教育是缩小贫富差距的主要途径之一。只要能帮助一个孩子成材,就能帮助一个家庭脱贫。教育发展起来,人的素质提高,贫困地区才能实现消除贫困和自我发展。通过接受教育,丰富劳动者的知识,提高劳动者谋生的能力。据统计,一个具有小学

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43%;具有中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108%;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300%。大学毕业的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是小学毕业的劳动者的2.1倍,是初中毕业的劳动者的1.4倍,是高中毕业的劳动者的1.2倍。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05年6月30日报道,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最近也表示,解决美国日益严峻的贫富差距问题的办法不是没收富豪的游艇,而是提高教育水平。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名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十一五”规划》的文章中,也认为:“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富人太富,而在于穷人太穷。”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穷人致富”。而“穷人致富”的办法则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多地安排穷人就业,从而增加穷人的收入。[9]

6.打破行业垄断,不允许凭借行业垄断获得个人额外收入。对于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国家不能放松对其分配活动进行管理,要制定工资指导线,加强对工资福利过高、增长过快行业的职工收入调控,同时对这类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的考核。严重违反国家工资政策的,要进行严肃处理。还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制定《反垄断法》来有效制约垄断经价行为和对某些自然垄断性行业实行高于一般行业的税率,使其获得的超额利润收归国有。

7.建立平等竞争、自由流动的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特别是要消除城乡间的就业歧视和择业差别,使劳动者能够根据自身的利益追求和特长自}择业,形成劳动要素合理配置的局面,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克服囚就业选择限制Iru产生的收入差别。就业歧视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更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就业配置,也不利于增加就业和正常收入范围内适当缩小差别,囚此要通过完善市场规则,构造竞争机制,整顿流通秩序,强化市场管理,建立平等竞争的市场机制来消除。

8.制订扶贫性质的区域经济政策,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经济发展带动生产率和劳动力需求的增长,以此促进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9.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在收入的初次分配,},要以提高经济效率为卜实行工效挂钩;在收入的再分配过程,},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以求社会公平。这样既能保持一定的收入分配差距,又能避免这一差距的不合理步众大。

10.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既是解决失业、疾病、年老等囚素所带来的贫富不均的有力措施,同时也可以尽快消除消费者在新旧制度交替时期的不安全感。一般Iru言,现代社会保障}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它们都有利于充分运用政府的力量使社会收入分配向,},低收入阶层倾斜和缩小各阶层的收入差距。

11.树立正确的公平分配观。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指对国民收入依据合理的规则进行分配。收入分配的全过程包括二个环节:起点、过程、结果。树立正确的公平观,就是做到以上二个环节的统一即把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看成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剂的系统。

12.发展农业、支持农村。贫富差距中最贫的一头是农村,贫困人曰也卞要集中在农村。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使农业向现代农业、高附加农业、市场农业和第二、第二产业转化,农业结构变化才能容纳更多的劳动力,刁一能带来农民收入增加。要卜力气提高农民素质和其利学技术水平,使一部分富余劳动力从单纯农业向广义农业,从农村到城市转移。要进一步支持农业,要扩大对农业的投资,降低工业品的价格,提供更好的廉价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增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传授利学技术和增产门路,提高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

总而言之,整个社会要有一个清醒认识,即适度的收入差距不仅无碍社会稳定,而且也正是构建和谐会的重要前提。但是,确实要注意收入过分悬殊所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关键是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实现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中等收入层为大多数的“橄榄烈”社会成员结构,把社会分化、社会差别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之内,使各个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与稳定的基础。

第四篇:我国贫富差距的表现、成因及对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贫富差距的表现、成因及对策分析 作者:张 琳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9期

[摘要]目前我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概括了我国贫富差距的主要表现,指出了贫富差距的形成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贫富差距;表现;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13.4

[文献标识码]A

第五篇:浅谈我国腐败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

浅谈我国腐败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

摘 要:腐败是社会公共道德的沦丧及行为规范的衰退和堕落,它破坏了党和政府同劳动人民的关系,影响党和政府形象,腐蚀了人们的意志和社会趋向,具有限大的破坏力。腐败主要为政治腐败、社会腐败、权力腐败和行业腐败等。不同层次的腐败具有不同的特点,权力腐败是以权谋私、买官、卖宫、权钱交易、以权代法;行业腐败是以职业优势为非法谋私的手段,如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贪占公共财物等;社会腐败是消费行为的扭曲和人际关系的恶化,如黄、赌、毒等。这都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人们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我们社会生活中的腐败现象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理,就会积重难返,不仅会影响到我们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而且还会加深社会矛盾的积累, 威胁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久而久之,将逐步蚕食并摧毁人们心中的法律和道德长城,法律和道德长城一旦垮塌,就会在某一特定时期,在特定思潮的引导下突然释放,从而贻害于社会。因此,我们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和分析。

关 键 词: 腐败 现状 原因 对策

一、中国腐败问题的现状

(一)腐败范围越来越广

当前腐败现象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一般经济管理部门扩展到党政领导机关、组织人事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司法机关等要害部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受到腐败现象的渗透和侵袭。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腐败现象也有了明显的增加,甚至纪检、宣传、反贪等部门,也发生了不少买官卖官、贪污贿赂现象。腐败分子利用手中的权力,肆无忌惮的谋取私利,或中饱私囊,或利用职权索贿受贿,或利用职权欺压良善,甚至与黑恶势力相互勾结充当保护伞。

(二)腐败分子职位越来越高

如果把以前揪出来的腐败疯子比作是“小蛀虫”的话,那么现在已经揪出来了“大老虎”,许多省部级以上的高官受到了查处。据统计,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给类经济案件中,在2003年涉及百万元以上的案件为1780件,其中设计亿元以上的有21件。李真、程维高、杜世成,甚至连原中央政治局委员陈良宇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腐败问题一并受到查处,腐败现象有向高层蔓延之势。

(三)窝案、串案明显增多

腐败有“集团化”的发展趋势。现在的腐败案件,不少都是左右勾结、上下串通、相互利用,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腐败同盟。有的大案涉及的人员少则十几人、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如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一案,牵扯出260多名官员,一半以上的绥化县处级干部卷入其中;河北省原国税局原局长李真一案,牵扯到县处级以上干部67名,其中有40多人是“一把手”。

(四)“隐性”腐败现象普遍存在,勒索型腐败现象大量上升。

许多腐败现象通常是假借合法之形行腐败之实,在“合法”的名义下,公开的为本地区、本部门,甚至为个人谋取私利,通过一些所谓的“潜规则”来腐败,在行为认定上是很难认定为违法的。这类案件的存在,给案件的定性和查处带来了一定难度。在行贿受贿 的交易中,受贿者作为公共权力或资源的掌握者而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处于垄断地位,行贿者作为有求于人的不利地位,行贿者和受贿者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当受贿者面临着众多的行贿者时,他往往会选择出价最高的行贿者,其他行贿者如果不想被淘汰,就只能被迫行贿。

二、论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

(一)道德观念淡薄

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当前,在社会转型期,由于道德理想的迷失、道德观念的错位、道德准则的失范,引起道德行为的失序。这种失序反映在政治生活方面便是权力的腐败,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现象相当严重。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二)权力的监督机制存在漏洞

对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没有有效的监督,就不会有对腐败现象的真正遏制。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反映了对权力的失控失监。改革开放以来,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从而致使某些党员干部视党纪为“摆设”,视政令为“白条”,把中央的三令五申当成耳边风,你禁你的,他干他的。

(三)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未能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此外,一般政策性规定所起的作用也有限。十几年来,各级党政机关、各行各业发布的反腐倡廉的文件、通知等数不胜数,腐败之风并无收敛之迹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论说服教育还是道德约束,都没有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为后盾,一般政策性规定的强制力也十分有限。而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规范,它不仅有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不少法律条例本身就是道德规范)的功能,也有内化的特性,可以使只顾个人需要而不顾法律的规范要求的行为受到惩处。但是,由于我们缺少执法守法的传统,致使法制建设严重滞后,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所以,一方面造成人们思想的极度混乱,对一些现象失去了辨别是与非、罪与非罪、违法与合法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当前的反腐败斗争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和手段。

(四)国家福利制度未能跟上经济发展

缺乏俸禄养廉的经济条件。俸禄养廉是一个有异议的话题,但这是回避不了的。许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出现严重的政府腐败,重要根源之一就是那些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因为收入太低无法维持一般的生活水平而不得不利用其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从表面上看,低工资政策好像缩短了政府官员与人民之间的距离,达到了反对特权和实现公正的目的。其实则正好相反,它反而助长了特权思想和各种不公正行为。在大多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政府官员滥用特权、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等行为正好成为低工资的一种合理而不合法的补充。而反腐败比较成功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政府则坚决摒弃了许多发展中国家那种貌似反对特权,实际产生更多特权的低工资政策,对政府工作人员实行比较优惠的工资政策,让他们得到比私人部门稍高的收入。

三、中国腐败问题的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3年以来的历史,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是一部反腐倡廉史,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同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作坚决斗争的历史。在63年的反腐倡廉中,党和政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自觉地同各种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作斗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认识、深化认识,逐步探索出一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机制和体制。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正经历着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等一系列转型的发展中大国,其转型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我们既要清醒地认识当前中国腐败的严重性和反腐败任务的艰巨性,也要客观地对待当前中国的腐败现象,不能因为无法迅速战胜腐败而丧失信心。事实表明,共产党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党内是健康力量占主导地位,这是我们能够抑制、控制,并最终战胜腐败的根本保证。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从长远来看,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反腐败的基础和根本,其着眼点在于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和纪律教育,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腐败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党员干部丢掉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成了剥削阶级思想的精神俘虏。因此,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是铲除腐败赖以产生的思想根源的迫切需要。党员干部必须加强共产主义思想道德修养,真正做到思想入党,自觉抵制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始终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励。

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国家富强的强大精神力量,对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正是依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从而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因此,必须不断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和作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更要以身作则、严格自律,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井冈山精神,继续保持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二)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如果思想防线不坚固,经不起诱惑,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想腐败轻而易举。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可以有效地预防腐败。

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提高行政行为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程度。制订行政自由裁量行为的程序、规则,明确行政自由裁量的范围、制约行政自由裁量权。重大行政裁量行为必须经过咨询、听证、决定、审议、复核和监察等环节。同时,必须增加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建立健全行政公开制度,公开办事制度和规则、公开办事机构和人员、公开办事程序和方式、公开办事结果和依据。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加强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凡是设定审批权的事项,必须设定严格的审批条件、审批范围和审批程序。

(三)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腐败是制度漏洞的表现,反腐败本质上就是不断完善和创新制度的过程。医治腐败的根本途径和突破口就是构建国家廉政制度。

当前,中国廉政制度建设的重点在于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完善党的内部运行机制、政府职能的转变。在滋生腐败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性的改革,以制度创新来根治腐败。首先,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是廉政制度建设的突破口,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结合中国廉政制度建设的实际需要,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坚持干部选拔任用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对领导干部的实绩考核和经济审计、逐步推行领导干部交流、回避制度、加强组织人事部门的自身建设等。其次,就政府职能转变而言,就是要逐步建立与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相适应的制度与机制,从而在源头上消除腐败滋生的土壤与温床。

(四)完备的法制

为反腐败提供完备的法律依据。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反腐败基本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其中包含着三个基本的要素,即严密立法、严格执法和严厉制裁。要真正做到“三严”,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和大量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当前,中国反腐败的法制虽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法规、条例和规章,但是这些法规、条例大多散见于宪法、刑法等法律之中,迄今尚未形成一部完整的反腐败法律。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加强立法建设,为预防和惩治腐败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五)充分利用网路力量

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舆论工具,对社会上一切腐败案件进行曝光,以达到对其监控的目的。在信息化的今天,网路的广泛普及和网络在传播信息方面所具有的即时、互动、直接、廉价等特点,使得网络监督成为反腐败斗争的一个新武器。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拓宽和健全有效的监督渠道,应该把网络列为一种必须认真考虑的监督方法。同时,重视网络媒体在监督违纪和腐败方面的作用,也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一个表现,所以要建立便捷的民意反应机制、摒弃防范网络的惯性思维、改变过去拦、堵、截的做法、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健全网络举报制度,使其尽快成长为纪检监察机关在反腐败斗争方面的重要支撑力量。

参考文献:

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三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109;

2.王焕章.腐败和反腐败问题的几点思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1);  3.吕鹤云.《国家廉政建设》,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3月第一版;

4.田锡富.《探讨腐败的历史根源,夺取反腐败的新胜利》(《社会科学动态》1997年第七期); 5.沉 吟.《腐败三绝论》(《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1998年第一期,第88页); 6.陈杰人.破除职务消费腐败的关键[n].南方日报,2007.03.14;

7.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a].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1; 8.推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深入开展[z].胡锦涛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 9.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等工作.新华社北京2007年12月18日电.

下载我国的贫富差距的原因及其对策__已修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的贫富差距的原因及其对策__已修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近期物价上涨原因及对策

    我国近期物价上涨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物价上涨原因对策 文章摘要本文通过写2010年我国第三季度物价上涨的原因 影响及我国所采取的措施,指出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种现象最近,由于......

    论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论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富差距 对策 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的问题,我国自改关注。[论文摘要]贫富差距问题是全球许多革开放后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并日趋严重的应该贫富......

    现阶段我国的贫富差距及其治理对策(共五则)

    现阶段我国的贫富差距及其治理对策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进入矛盾多发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许多社会矛盾和挑战,实际上进入了社会矛盾多发时期。而其中,贫富差距就是一个众多社......

    论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论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论文关键词]贫富差距 现象 影响 对策[论文摘要]贫富差距问题是全球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后贫富差距逐渐......

    论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分析(最终定稿)

    论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关键词]贫富差距 现象 影响 对策[论文摘要]贫富差距问题是全球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后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对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对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陶洁 【摘要】: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已越来越多的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众所周知,收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会抑制经济的发展,这是中国过去的发......

    关于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探讨

    关于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探讨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09美术学李祝捷 学号:0905049019 贫富差距问题是全球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后贫富差距逐......

    孙立平: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特征与原因

    孙立平: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特征与原因.txt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不要用自己的需求去衡量别人的给予,否则永远是抱怨。 孙立平: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