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探析
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探析
李翠玲,蒋一昭2011-04-08
摘 要: 我国正在经历一个城市化飞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化不仅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引擎,而且也深刻改
变着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通过对我国城市化历程和动力机制的简要回顾,探讨了城市化的本质,分析了影响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因素以及推进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动力。关键词: 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制度改革,经济结构
一、城市化的本质及其动力
城市化是一种状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人口转向城镇的过程,它既是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地域的集中过程,也是乡村型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还是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近200年来,城市化的浪潮一直在以加速度的态势发展,目前,发达国家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这种情况仅仅用传统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城市获得农业富裕财富供养城市的理论是无法解释的,相反,它已经在改变城市压迫乡村和乡村供养城市的历史,开始建立城市与农村产生财富交换关系的新型经济社会制度,这样的变化都来自于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工业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集中在城市从事加工业、机器制造业和与此相关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以及为此服务的金融业和其他服务类行业,从而使得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这就是西方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所提出的分工和协作产生更强的生产能力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城市人口的积聚一方面扩大了市场即扩大了社会需要,另一方面细化了专业分工和社会协作。市场需要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提高和扩大实际上是一种历史的选择和发展,长期的城乡产品的交换和城市之间的交换也就培养和造就了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历史上比较单一的交通和政治文化类型的城市不同的是,分工越来越细的各种资源性城市、加工业和机器制造业基地与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相对集中的现代化城市以及国际金
融大都市、港口和交通枢纽城市等现代都市被一个个创造出来。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和工业化的发展一方面不断增加和扩大对农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反过来改造和提高了农业,从而把传统的农业逐步转变为与工业相匹配的具有巨大生产能力的现代化农业,使其又不断释放出更多剩余劳动力走向城市。由此可见城市化的动力除生产技术动力由畜力转化为自然力如风力、水力再到蒸汽、石油、电力等能源方式外,更为重要的动力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升,可以说城市化的原动力来自于市场化的制度安排。
二、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和动力机制
在新中国最初的30年计划体制下,从空白起步的工业化建设都是在中央政府的计划安排中进行的。从微观来说,集中的经济预算保障了一些项目的实施和完成,特别是使一些国家急需的资源性城市在小城镇、小村庄甚至在完全没有人烟的深山、荒漠里拔地而起。从总体上说,从农村、农业和农民所付出的牺牲和贡献的回报来说,从巨大投资和效果来看,政府主导的计划体制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存在许多教训的。一是由于长期奉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经济政策上实行高积累、低消费的方针,使得人民群众生活很难得到提高和改善,甚至于长期得不到温饱,形成一个被扭曲的农、轻、重的国民经济结构。二是计划经济主导下形成的不合理的生产力布局造成极大的浪费。应该说,计划经济体制下这两个致命的缺陷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被党和政府认识到了。但由于体制的局限,认识到的问题却没能解决好。政府需要不断使用轻工业和农业的积累扶持重工业的发展,用牺牲人民生活的方式换取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发展,用沿海工业的积累扶持中、西部地区(有时甚至直接把沿海城市的生产力直接搬迁到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内地)。由于违反客观经济规律,人为地限制了城市发展,抑制了城市化过程,导致我国城市化发展十分缓慢。根据1953年和1982年两次人口普查,我国城镇人口仅由1953年的13.3%上升到1982年的20.6%。而且由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恢复高考和1980年前后的知识青年回城使得城镇人口比例在普查期间有所提高,所以,这一数据其实并不完全真实。1960年前后政府不断压缩城市人口,1960年代中后期到整个1970年代不仅没有吸收农村劳动力进城而且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形式鼓励城市劳动力倒流到农村,致使城市化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改革开放以后,在现代化经济积淀有了一定基础的东部沿海地区有了较大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四级具有一定梯度关系的城市化格局。处在金字塔架构最上层的为长江三角洲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等城市为中心地带的特大城市群,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了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中心的城市群,在环渤海形成了以北京、天津、石家庄和沈阳为中心的城市群,这是目前我国最有经济活力的三个区域。第二层级为经济极具活力的大城市,由于历史或者地理位置的原因,在它的周围暂时还没有形成以此为中心的城市群,如西安、武汉、合肥、长沙、重庆、成都、昆明等城市,都成为具有一定地区辐射能力的中心城市。第三层级为各个省会城市,其实也都是所在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第四层级为散布于我国广大地区的小城市和小县镇,这是我国城乡接壤的重要区域,也往往都是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探讨新中国60年的城市化发展,对比前后两个30年,一个明显和突出的经验就是现代城市化不仅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结果,而且更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计划体制下发展工业建设,一开始会有很大的进展,但是,进一步发展就会遇到极大的体制障碍。这种体制障碍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计划体制内部固有矛盾的发展结果。在计划体制下,必然出现许多抑制城市化发展的做法。因此,改革计划体制、依靠市场和鼓励市场竞争及保护资本和劳动力自由合理流动是推动我国城镇化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根本举措。
三、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构建中应当重视的几个问题
为了进一步搞好我国的城市建设和推动城市化的健康发展,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坚持市场化改革是搞好我国城市建设和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根本方针。必须肯定的历史经验是,我国城市化的巨大发展是在30年改革开放中取得的,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发展是和城市化的巨大发展紧密相连的。可以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的发展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我国由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尚未完成,深化体制改革仍然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我国市场化发展的体制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前30年城市化发展缓慢后30年发展迅速,说明政府财政推动力远没有市场化推动力强大。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群的形成,都不是政府的规划,而是这些具有经济活力的地区不断从市场上吸取资本和劳动力的结果。由此可见,在一个由政府为主导的改革格局中,政府
应尽量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而将工作重点放在加强市场制度的建设和规范市场秩序上。
其次,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解决仍然是制约我国今后城市化发展的前提。在工业化的整个历史时期,城市化发展始终都取决于农业的发展。我国近30年来城市化的巨大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1980年开始的农村改革及1990年代初期土地流转政策的实行,以及1990年代后期越来越宽松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即“农民工”的自由流动。但是,继续依靠这几方面的改革,不足以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升到比较高的阶段。必须认识到我国现在还有50%以上的人依靠土地生活,人均耕地面积小、产量少,从而形成两方面的制约,一方面,农民可以进入市场的剩余农产品价值量很小,与市场经济的密切度不大,无法依靠农业生产致富;另一方面,无法实现农业生产的工业化、产业化改造,导致农业长期落后于工业现代化。所以,在今后的城市化发展中,主要的问题仍然是要使农业人口离土进城,把农民及时转变为城镇居民。主要措施一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户籍改革,二是大力发展小城镇。有人认为只有“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小城镇因承担大城市的特定服务,提供了就业岗位,才对外来人口有吸引力,而其他地方的绝大部分小城镇无法承担大城市特定的服务功能,对外来人口没有吸引力。本文作者认为无论大城市或者小城镇,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都取决于资本量和经济活力。“长三角”和“珠三角”不仅经济能力最强,而且是我国经济最富有活力的地区,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自然就强,而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没有那样的经济能力,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差一些。但是,每个小城镇都是所在地的小中心,我国众多分散的农村正是通过这些小城镇连接起来的,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一些,却又比当地的农村高。小城镇对于当地的农民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许多农民也是通过这些小城镇再跳跃到大城市的。所以,要重视县城和县城以下的乡镇建设,让县城和县城以下的乡镇都能够成为吸纳农民的居住地。
第三,推进户籍改革,撤销隔离城乡居民的户口制度,把城市吸纳的“农民工”适时转变为市民。城市化的本质还是农村人口城市化,这一过程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在于农村成长的劳动力被城市吸收,转变成比传统农业生产效率更高的工业或者其他服务性行业的劳动者。目前,我国大约有1.5~2亿“农民工”活跃在城镇各个工作岗位上,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长期计划体制下形成的限制城市发展的城乡户籍制度的藩篱,使得事实上的城市重要建设者反而得不到社会的认可。由于没有城市户口,也就没有城市市民的医疗、养老保障及最低工资收入的保障。“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发展时期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此,改革城乡
居民的户籍制度让全体公民获得平等的自由迁徙权,应成为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一个健全的市场就包含着可以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推迟户籍改革,维持一个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一方面人为地阻碍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及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第四,培育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解决好城市人口的住房问题。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化的问题,所以,住宅问题就是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过程最直接的重要问题。与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在1980年代后期开始逐步确立住房商品化的方向。但是,一方面,我国房地产市场相关的制度和秩序都不健全;另一方面,社会从短缺产品时代走过来,住房短缺的“欠账”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不但旧时期住房困难的居民还存在,而且居民提高住房档次的要求也在增加;同时,在城市化扩张时期,从农村涌入城市的人口数量巨大,住房需求量大而迫切。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必须大力培育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一方面要控制房价的过快增长,另一方面要加快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的建设。
第五,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解决好城市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近年来我国交通状况的改善和提升速度很快,列车提速、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航空业的扩张都极大改变了我国城际间的交通状况。但目前我国大城市产生的问题较多,如交通、污染、治安、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这说明现阶段我国的城市管理水平不高,必须大力提高政府的总体城市管理水平。
第二篇:城市化的动力论文
城市化定义及出现的问题
摘 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但是我国城市化的滞后给中国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本文从分析城市化的涵义着手,在对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进行说明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以及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几个问题。
关键字:城市化城市化的形式城市化进程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人口学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因此加快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步伐对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
移、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有着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2、地理学
从现代地理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过
程,是工业革命的伴生现象,一般是指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流动和集聚;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基地;以及城市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广泛地渗透到农村的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会不断增大。城市化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特别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3.、社会学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
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
4、经济学
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既认为城市化
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在现在看来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工业化会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
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加快农村地区工业化大生产,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有着很积极意义的。
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化的含义做出了解释。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对城市化的规定其内涵是一致的: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的过程。
二.城市化的三种形式及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有: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旧地型城市化。在我国不同时期的不同地区,各种形式的城市化发挥着它们各自的作用。在对三种形式的城市化的分析过程中,通过以上我们对城市化含义的了解,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各种形式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
(一)集中型城市化
集中型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向城
市集中。在这种城市化的过程中,暴露出原有的很多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
1、旧的户籍制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国所实行的户籍制度在特定时期确实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扩展,这一制度已经成了制约我国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几十年前,划出的“农村人”和“城里人”的这个鸿沟已经成了我国农村经济、城镇经济发展的障碍。众所周知,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引导农民进城、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大量人口滞留农村的局面如不尽快扭转,不仅直接制约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还将长期抑制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所以,我国应尽快逐步改变现有的落后的户籍制度,为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2、.进城外来工的应享受的“国民待遇”难以实现
城市建设创造了大量的建筑业、工业等就业岗位;进城的外来工也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据北京市2003年统计资料显示,进城外来农民工对北京市2003年GDP的贡献率在10%左右。同时,农民通过进城务工就业学到了各项非农就业技能,感受到了城市文化,领略到了市场竞争,提高了综合素质。同样,进城务工也是农民提高收入的重要
途径。但是,在实际中农民进城打工却受到很多不合理的限制,而且他们的工资、福利、医疗等都得不到保障。同样另外一个问题外来工子女入学难的也成为诸多媒体所关注的另一个热点问题。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国家发展进步的一个长远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外来工的生活、工作,也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很多消极的影响。如2004年初开始报道的泉州工人严重短缺的情况,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及城市信用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中国青年报》曾经报道,“招工春荒”现象在福建省泉州市2004年再次出现。原因何在呢?泉州市有关官员认为:一是有些小企业拖欠工人工资;二是劳动环境差;三是工资待遇低。创造好的“打工环境”,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政府责无旁贷。无论是从关怀弱势群体、以人为本的要求出发,还是从经济发展的目标出发,政府都应该拿出切实的行动来。尤其是在当前打工者尚没有完全组织起来与强势力量进行博弈时,政府的作用更显得重要。
三、总结
总上所叙,我们因该在掌握城市化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解决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我国现代化的建设和构建全面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篇:《市政学》论述题(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机制)
《市政学》论述题:
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机制是什么?试结合广东的实际加以论述。
答:
1、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机制有以下几点:
(1)、“自上而下”的动力机制:“自上而下”的动力机制强调的是政府作用在城市化进程中所起的主导地位,其中政府的行政决策及相关的制度安排起了主要作用,包括生产力的宏观布局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规划、开发区的建设等方面的政府行为,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安排。这一机制在改革开放之前是我国城市化的绝对动力,现在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其经济基础是计划经济。
(2)、“自下而上”的动力机制:“自下而上”动力机制凸显了我国改革开放后农民自身要求加入城市化进程的强烈需求。其经济基础是家庭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国家体改委中国小城镇课题组以我国改革开放后小城镇飞速发展为背景,分析了农村乡镇企业发展的动力。结论是农村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农村非农就业人数的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农民人均收入的增加和社区各种收入的增长直接产生了农村城市化的动力。表现在:农民自身要求加入城市化进程的强烈需求;社区发展的公共需求也是小城镇发展的强烈动力。
(3)、多元化主体推动的动力机制:多元化主体推动的动力机制肯定了政府、企业、农民以及城市居民等各种经济主体对城市化及郊区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其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外力型和内力型的动力机制:外力型和内力型的动力也叫推、拉动力机制,该机制强调城市化动力产生的内因和外因。
(5)、产业结构演进型动力机制: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直接结果,工业化又是产业结构不断演进升级的结果,特别是在21世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包括信息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日趋突出。信息化可以有效地扩大城市的规模,提升城市的质量,将成为继工业化之后城市发展的新一轮动力机制。
(6)、要素推进型动力机制:要素推进型动力机制从比较利益的角度,强调区域要素在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7)、制度变迁形成的动力机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社会的各项制度也处于变革之中。特别是与计划经济直接相关的户籍制度、人口流动制度、各种社会福利保险制度等的变革,以及市镇设置标准的下降和设市设镇模式的变化,对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8)、教育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城市化与教育之间存在着良性的互动关系。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教育也不能例外。同时,城市化的外延表现为城市数目的增多、城市空间结构的扩张、城市人口数量的膨胀;城市化的内涵则强调城市的经济效益和城市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关键在教育(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规则教育)。教育是农业劳动力提高素质步入现代城市生产活动的前提,是农村人口打破传统生存和生活观念,融入现代城市生活的基本要求。没有现代化的教育支撑的城市化是低质量的城市化,是没有发展后劲的。教育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城市化的最终目标——人口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上。
2、广东省城市化发展概况:
(1)、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城市化步伐大大加快。全省各地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成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催化剂”,快速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大量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大、中城市的辐射力和城镇的集聚力相结合,共同促进了广东二、三产业的发展,推进了人口城市化进程。尽管我省城市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但问题仍很突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城市化滞后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非城市化的工业化”,造成乡镇企业“遍地开花”,经济效益低下和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非城市化的非农化”,导致非农人口“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既影响了城市规模效益和服务功能的发挥,也不利于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化发展滞后,已成为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大瓶颈。
(2)、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对城市化问题十分重视。2000年5月,广东省委、省
政府召开了全省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在会上指出,加快城乡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广东省委、省政府于2000年7月颁发了《关于加快城乡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若干意见》,这是广东迈进21世纪积极推进城市化的一个纲领性文件。
(3)、“九五”期间,广东省委关于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建议提纲也明确指出,广东省进入21世纪应确立“三化”的发展战略,即信息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世纪之交的广东指明了发展方向。
(4)、“十五”期间,我省城市化发展的主要任务是: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包括:优化省域城镇体系和实施差异化的城镇化发展策略。②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包括:强化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和提升村镇规划建设水平。③构建集约紧凑空间格局,包括:培育组团发展的城镇空间形态和实行TOD(公交导向型)开发。④创新城市开发模式,包括:建设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城市;科学推进新区开发;提高旧区改建综合效益;优化产业发展等特色功能区域。⑤提升绿色宜居水平,包括: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加强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宜居社区建设;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包括:加快无线城市群建设和促进重点领域的智能技术应用,提升城市运行效率。⑦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包括:建设岭南文化城市;复兴岭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和村落;彰显城镇建筑文化特色;切实保护历史文化遗产。⑧推动异地务工人员融入城镇,包括:加快异地务工人员市民化进程;改革人才引进与落户制度;改善职业教育环境。
(5)、为实现“十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我省积极推进绿道网建设、城际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开发、环珠江口宜居湾区建设、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魅力水岸”示范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智慧城镇建设、绿色低碳住区和宜居社区建设、岭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等九大重点工程建设。
(6)、“十五”期间,我省城市化发展所采取的一些保障措施:①强化规划统筹引领作用,包括: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建立健全空间规划协调机制和优化城乡规划管理体制。②科学配置土地资源,包括:实施城市开发增长边界管制;优化城镇建设用地结构;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建立城镇更新的长效机制。③完善投融资机制,包括:建立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积极引导民间和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开发建设和健全财政转移和补偿机制。
④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包括: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健全协调机制和有序推进试点工作。⑤强化绩效考核评估。建立健全城镇化发展质量监测与评估机制,按照控制型和引导型两种属性指标,合理选择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环境优美、资源承载、生活舒适、文化特色、公共安全等方面发展的核心指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进行分类监测与评估,对城镇化发展质量不理想的地区及时进行预警。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提高广东省城市化发展水平、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等相关文件要求,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提升广东省城镇化发展整体质量。
(7)、“十一五”期间,我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战略,以增强城镇群和中心城镇辐射带动能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等为重点,在提升城镇化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省城镇化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城镇化发展整体态势良好。突出表现在:①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中心城市发展日趋成熟。②区域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取得新进展。③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宜居城乡创建成效初显。④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加快,积分入户办法不断完善。
(8)、“十一五”期间,我省城镇化发展虽然整体态势良好,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地区发展差距依然较大;②城乡建设模式相对粗放;③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不足;④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⑤异地务工人员分享城镇化成果程度偏低。
(9)、“十二五”时期是我省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城镇化发展面临新的机遇。①一是中央高度
重视城镇化工作,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使城镇化工作成为我国现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内需促增长的重要抓手。②二是省委、省政府将城镇化作为我省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发展战略,出台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广东省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意见》(粤发〔2011〕23号),将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作为实现“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重大任务,提出要建设文明、宜居、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理想城市。目前,我省正处于人均生产总值向10000美元迈进的发展阶段,城镇尤其是大城市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的功能日益凸显,城镇群在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显现,城镇化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同时,我省正处于新旧发展模式交替的关键时期,这不仅为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也对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体制机制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0)、“十二五”时期我省城市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①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按照“绿色、智慧、包容、人本、特色”的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城镇化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突出加强城镇群建设,优化城镇体系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增强城镇文化特色,提升城镇综合实力和宜居水平,建设文明、宜居、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理想城镇,全面提高我省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②基本原则,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规划引领;坚持因地制宜;坚持统筹协调;坚持环境优先;坚持先行先试等。③发展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化发展,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全省区域协调进一步加强;城镇化空间格局全面优化,形成以城镇群为发展主体、城镇各具特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城镇经济结构更加合理,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安全体系配套完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绿色低碳理念推广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实质性进展,城镇空间品质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文化功能显著增强,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感显著提升;加强粤港澳合作,学习借鉴港澳城市化发展经验,粤港澳共建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城镇化发展呈现“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绿色低碳、节约集约、文化传承、和谐宜居”的新局面,总体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具体目标,包括:城乡一体;绿色低碳;节约集约;文化传承;和谐宜居等。
(11)、推进城市化,就是要全面提高广东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发展质量。推进城市化工作应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改革有关的人口、土地、产业政策,清除集聚发展的阻碍;第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体制的创新,保障集聚发展的实现;第三,把城市建设成为“处处精心,人人共享”的美好家园,增加集聚发展的吸引力。具体到城乡建设领域,应着重抓好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切实抓好各个层次规划的编制。一是加快编制市、县域城镇体制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城市化发展战略,统筹协调城镇发展和产业配置的时空关系;二是抓好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三是重视和加快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切实发挥详细规划对土地开发建设的控制和引导作用。
其次,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中心镇建设。中心镇的建设要按照“扩张为主,新建为辅”的小城镇发展思路,注重中心镇功能的完善。特别要解决好中心镇和周边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共建、共享问题。
再者,要加大体制创新力度,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打破行业、区域、所有制等界限,采取股份制、租赁制、合资经营等多种形式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推动一定区域范围内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共建、共享和统一经营管理。
另外,要进一步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将城乡各类建设纳入有效监管范围,确保城乡建设符合规划和质量安全要求。
3、结论:
(1)、由于城市化的复杂性及动态变化性,其动力机制在空间上表现为多层次复合性,在时间上则表现出动态演进性。城市化是一个历史的演进过程,其动力机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改革开放以前,推动我国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国家的政策、宏观经济布局、大型项目建设等政府行为,即“自上而下”的一元化动力机制;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成为促进我国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力量,形成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存的二元化动力机制;同时,由于我国处于经济转型之首,经济转型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对城市化的影响也不可避免;之后,我国市场机制逐步完善,在城市建设中企业和居民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城市化的动力机制逐步由二元转向多元化。特别是我国参与世界经济的程度日益提高,许多国际因素也将影响着我国的城市化的进程,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的加深、跨国公司的扩展、信息技术与产业的发展、金融业务的扩大、外国直接投资的委托加工贸易的增加、信息经济一体化。
(2)、城市化是一种状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人口转向城镇的过程,它既是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地域的集中过程,也是乡村型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还是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近200年来,城市化的浪潮一直在以加速度的态势发展,目前,发达国家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这种情况仅仅用传统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城市获得农业富裕财富供养城市的理论是无法解释的,相反,它已经在改变城市压迫乡村和乡村供养城市的历史,开始建立城市与农村产生财富交换关系的新型经济社会制度,这样的变化都来自于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工业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集中在城市从事加工业、机器制造业和与此相关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以及为此服务的金融业和其他服务类行业,从而使得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这就是西方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所提出的分工和协作产生更强的生产能力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城市人口的积聚一方面扩大了市场即扩大了社会需要,另一方面细化了专业分工和社会协作。市场需要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提高和扩大实际上是一种历史的选择和发展,长期的城乡产品的交换和城市之间的交换也就培养和造就了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历史上比较单一的交通和政治文化类型的城市不同的是,分工越来越细的各种资源性城市、加工业和机器制造业基地与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相对集中的现代化城市以及国际金 融大都市、港口和交通枢纽城市等现代都市被一个个创造出来。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和工业化的发展一方面不断增加和扩大对农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反过来改造和提高了农业,从而把传统的农业逐步转变为与工业相匹配的具有巨大生产能力的现代化农业,使其又不断释放出更多剩余劳动力走向城市。由此可见城市化的动力除生产技术动力由畜力转化为自然力如风力、水力再到蒸汽、石油、电力等能源方式外,更为重要的动力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升,可以说城市化的原动力来自于市场化的制度安排。
在新中国最初的30年计划体制下,从空白起步的工业化建设都是在中央政府的计划安排中进行的。从微观来说,集中的经济预算保障了一些项目的实施和完成,特别是使一些国家急需的资源性城市在小城镇、小村庄甚至在完全没有人烟的深山、荒漠里拔地而起。从总体上说,从农村、农业和农民所付出的牺牲和贡献的回报来说,从巨大投资和效果来看,政府主导的计划体制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存在许多教训的。一是由于长期奉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经济政策上实行高积累、低消费的方针,使得人民群众生活很难得到提高和改善,甚至于长期得不到温饱,形成一个被扭曲的农、轻、重的国民经济结构。二是计划经济主导下形成的不合理的生产力布局造成极大的浪费。应该说,计划经济体制下这两个致命的缺陷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被党和政府认识到了。但由于体制的局限,认识到的问题却没能解决好。政府需要不断使用轻工业和农业的积累扶持重工业的发展,用牺牲人民生活的方式换取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发展,用沿海工业的积累扶持中、西部地区(有时甚至直接把沿海城市的生产力直接搬迁到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内地)。由于违反客观经济规律,人为地限制了城市发展,抑制了城市化过程,导致我国城市化发展十分缓慢。根据1953年和
1982年两次人口普查,我国城镇人口仅由1953年的13.3%上升到1982年的20.6%。而且由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恢复高考和1980年前后的知识青年回城使得城镇人口比例在普查期间有所提高,所以,这一数据其实并不完全真实。1960年前后政府不断压缩城市人口,1960年代中后期到整个1970年代不仅没有吸收农村劳动力进城而且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形式鼓励城市劳动力倒流到农村,致使城市化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改革开放以后,在现代化经济积淀有了一定基础的东部沿海地区有了较大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四级具有一定梯度关系的城市化格局。处在金字塔架构最上层的为长江三角洲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等城市为中心地带的特大城市群,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了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中心的城市群,在环渤海形成了以北京、天津、石家庄和沈阳为中心的城市群,这是目前我国最有经济活力的三个区域。第二层级为经济极具活力的大城市,由于历史或者地理位置的原因,在它的周围暂时还没有形成以此为中心的城市群,如西安、武汉、合肥、长沙、重庆、成都、昆明等城市,都成为具有一定地区辐射能力的中心城市。第三层级为各个省会城市,其实也都是所在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第四层级为散布于我国广大地区的小城市和小县镇,这是我国城乡接壤的重要区域,也往往都是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3)、新中国60多年的城市化发展,对比前后两个30年,一个明显和突出的经验就是现代城市化不仅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结果,而且更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计划体制下发展工业建设,一开始会有很大的进展,但是,进一步发展就会遇到极大的体制障碍。这种体制障碍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计划体制内部固有矛盾的发展结果。在计划体制下,必然出现许多抑制城市化发展的做法。因此,改革计划体制、依靠市场和鼓励市场竞争及保护资本和劳动力自由合理流动是推动我国城镇化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根本举措。
所以,未来我省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仍将是多元化的,但随着市场功能的日益强化,企业和个人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政府的作用则相对弱化;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来临,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将日益突出。同时,随着我国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其运行模式由粗放转为集约,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特征日益显现,在现代化的生产过程中,新的科技和管理经验越来越普及,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在城市化过程中要注重人口素质的提高,不只是人口户籍的改变,而人口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教育,教育对我国21世纪城市化的动力效应将日益突出。
【完】
★ 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春—网络教育—行政管理专业★《市政学》★
浦桀侥
2013年6月8日(星期六,农历五月初一)
第四篇:《关于城市化以及我国城市化问题和分析》
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城市化亦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有的学者也把城市化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
城市化主要有三个主要标志:1.城市人口增加;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上升;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1.起步晚,发展快;2.城市化水平较低;3.城市发展不合理。
在城市化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1)环境污染严重,原有生态环境改变,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2)中心区人口密集;
(3)交通拥挤;
4、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
5、失业人口增多;(6)社会秩序混乱。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一个人多件差异性极大、地区地广、自然资源与自然条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但其城市化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的城市化主要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即改革开放后。
不过,目前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有五大问题不可忽视:
首先,把城市化率简单地当作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指标来追求。为追求数字指标,有的靠行政区划调整以扩大管辖面积。实际上城市化率并不能充分反映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如草原、沙漠地区和某些工矿区,尽管数字上反映的城市化率比较高,但并不能说明其城市现代化水平高。又如一个省域的城市化同一个市域的城市化,甚至一个县所谓“城市化”,具有完全不可比性,不能凑数字、比指标。城市化的实质是产业结构转型,就业结构优化,非农就业岗位增加。但目前一些地方不重实质而重形式。
其次,在城市化问题上玩“数字游戏”导致了对城市、城市化基本概念的混淆与混乱。由于不少地方追求以改变行政区划来扩大城市辖区,把城市做大,导
致城市是“聚集的点(中心)”还是“城乡不分的面(区域)”变得日益模糊。近年来不少地市合并,地级市已成为区域实体,整个地区成为一个城市,但真正的城市建成区还只是区域的一个点(中心)。譬如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改地设市后,很大的乡村区域都变成“城市”了,这既不符合事实,还造成了统计上的失真。一些大城市所辖县整县改市也存在类似问题。
第三,城市核心竞争力定位比较混乱。有的城市为了展示其城市化水平,盲目建大广场、大草坪、宽马路、摩天楼等形象工程,甚至还出现城市之间的盲目攀比。在产业结构上,缺乏区域和国家的统一规划,盲目雷同,不少城市都把信息产业、高科技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在建设资金上,由于急于改变城市形象但资金不足,为了筹集资金盲目扩大城市建设用地,寅吃卯粮,或者盲目借贷,形成很大的金融隐患。
第四,隶属于城市政府的规划权力缺乏制约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而在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城市规划的审批、监管多是市议会。目前流行“规划听市长的”,而有的市长又常受开发商的影响或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造成很多短期行为和错误决策。
第五,一些城市决策者忽视或不懂城市发展的区域规划,忽视城市圈或城市连绵区的客观事实,看不到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下,城市之间联合协调的必然趋势,不是主动联合而是恶性竞争,既造成了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和城市发展布局的不合理,又削弱了我国城市总体上的实力,降低了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城市化要数量、质量并重,但更要重视质量;要速度与可持续发展并重,但更要重视可持续发展;要实体与环境并重,但更要重视环境;要硬件与软件并重,但更要重视软件;要个体(城市)和群体(区域)并重,但更要重视区域;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但更要重视精神文明。
对此有五大建议可供参考:
首先是科学定位。各城市要依据自身的资源、区位、市场潜力、历史文化条件以及总体规划,实事求是地、科学地进行城市定位,注重城市文明,充分体现特色。并且要根据城市发展过程中内外条件的演变相应调整其定位,从定位和优势出发建设特色城市。
第二,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发展城市以满足当代人需求时,不能以危及后代的生存能力和发展为代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生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几方面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认清对城市发展的关键制约性因素,并将城市的发展限制在这些关键性制约因素的允许范围内,避免由于过度发展对环境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第三,要以城市为中心发展区域经济,加快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城市化本身就是从区域着眼观察城市现象的,而且任何城市都离不开区域的支撑,因而要处理好城市建设和区域发展的关系。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城市与区域的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市发展要依据区域规划,从整体考虑,发挥各大城市的优势,挖掘潜能,打破行政束缚,放眼于大市场,实现区域经济规模化、集团化、建立区域共同市场。要使城市发展与区域总体发展相适应,强化区域规划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第四,以提高城市领导管理水平为核心,培养城市领导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改善城市管理,建立完善城市管理的新机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是复杂的系统科学,应建立一整套科学决策制度体系,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决策的科技含量,避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决策中不科学的长官意志。建议较大城市应建立总规划师、总建筑师、总工程师、总经济师制度。
第五,建议有关部门,特别是行政、统计、城市规划等主管部门,应组织依靠专家研究中国城市行政区划和中国城市统计区划问题。建立科学的符合我国实际的城镇化统计区,并稳定城镇化统计指标,建立可对比的城市统计资料库。
从我国城市化发展和城乡差距扩大的现实出发,我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采取两手策略,一是抓好农业的发展,二是抓好城市的发展。
如此,才能更好的解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拉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腾飞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五篇:关于我国城市化的思考
社会学
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以“珠江三角洲”乡村城市化为例
摘要:现代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城市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不论任何国家都要朝着城市化的方向发展,只是进程不同而已。城市化与工业化、现代化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城市化势在必然,城市化的趋势在我国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国的人口众多,情况复杂,城市化问题是一个更值得严肃思考、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对城市化的基本模式、发展的基本方向作了阐述,并以“珠江三角洲”乡村城市化为例,进一步加深探讨。关键词:城市化基本模式发展方向珠江三角洲
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由传统的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城市化不仅意味着农村人口在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中发生其居住地的改变,而且还意味着其职业、社会身份、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也就是其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个国家都在努力发展经济,发展工业,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和城市化来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的全面发展。
21世纪以来,是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期,中国社会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逐渐由农村社会进入城市社会,城市化必将给中国和世界带来深远影响。
一、我国城市化的回顾
1978年以前,我国城市的发展以大中城市为主,大城市及特大城市的个数比重相比建国时都有所上升;1978年大中城市占了我国城市总量的一半以上,小城市比重则呈现下降的趋势;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呈现出新的特点:小城市增长迅速,特大城市与中等城市次之,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增长相对较慢;至2001年,我国城市规模结构已接近金字塔型。
从政策层面看,我国的城市规模控制政策从“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到“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小城市”到90年代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一直控制大城市的发展。
二、我国城市化的基本模式
(1)独立型发展模式、依附型发展模式、互动共生型发展模式
中国城市发展在其漫长的历史演变进程中先后出现有三种模式:独立型发展模式、依附型发展模式、互动共生型发展模式。
独立型城市发展模式是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的城市之间相互联系不紧密,社会交流较少,经济联系薄弱,农业社会时期,独立型发展模式是城市发展的主要
1模式;依附型发展模式是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密切,但是两者之间关系是不平等的,依附型城市发展模式主要是在近代以来所形成的;互动共生型发展模式是城市之间是有机结合的关系,强调优势互补、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平等关系,这种发展模式是正在形成和将要发展的一种新的模式。
在新的世纪,要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必须要改变城市的发展思路,不仅强调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区域的分工合作,而且更应重视相互之间的互动共生,从而实现双赢或多赢。互动共生型发展模式应是我国今后的方向。
(2)“离土不离乡”的城镇化模式与“离乡不离土”的城市化模式
中国城市化模式正面临着重大的整体性变革,变革的方向就是“离土不离乡”的城镇化模式与“离乡不离土”的城市化模式的对接与融合。与西方经典的城市化模式相比较,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表现出一个独有的特点,不仅表现为城市的扩大和向乡村的辐射,更主要的趋势是乡村自身的城镇化。
(3)强政府城市发展战略、市场主导型城市发展战略及政府与市场混合型城市发展战略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选择什么样的战略模式,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现代的城市发展战略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强政府城市发展战略、市场主导型城市发展战略及政府与市场混合型城市发展战略。
现代城市的发展,既需要充分利用市场制度推动产业要素向城市积聚与流动,同时也需要利用政府的推动力促使城市公共设施系统的完善,需要市场与政府、自发性与目标性等综合力量的推进。从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看,混合型城市发展战略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方向
城市化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方向,概括来看,大致有:
(1)有选择性的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性大都市
当今世界,国际性大都市是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中心,是联系世界的枢纽,它能带动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走向世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力增强,完全有条件集中力量建设
一、两座国际性大都市,同时,全国应统一筹划,确保具有区位优势、基础条件优越、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建设成国际性大都市。
(2)积极推进超大城市内涵式发展
城市化包括两个发展过程:一是外延式发展,即人口向城市集中;二是内涵式发展,即城市自身的现代化,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
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般而言,城市经济效率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提高,超大城市应该降低人口增速,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有计划地更新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3)不断提高中、小城市的聚集效应
中国有庞大的农业人口,促使其合理有序的流动是中国城市发展战略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在中、小城市发展上,不能走传统大城市发展的老路,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统筹考虑,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加强生态建设和污染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4)城市群将在城市化进程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顺序一般是由“点”到“线”到“面”,当城市发展向“线”两边集中到一定的程度时,城市群就出现了。此外,当城市之间的联系需求大于城市与其腹地之间的联系需求时,城市就有一种相互吸引的作用从而导致城市群出现。我国城市群的发展已初见端倪,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以及沿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5)大力发展建制镇。
城市化的过程必然是伴随着一大批村庄由村发展为镇进而发展为小城市、中等城市再到大城市的过程,要加快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必须注意强化小城镇的集聚功能,为此应注重农村人口、农村企业、农村优质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中。农村人口向小城镇的适当集中是培育与工业化相适应的消费群体、培育农村市场的重要一环。
四、以“珠江三角洲”乡村城市化为例
珠江三角洲属国内经济较发达、城镇化基础较好的地区,其目标是乡村城市化。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抓住有利时机,利用多种因素,通过多种形式发展乡镇工业,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城镇化的过程,目前已形成比较科学的、基本满足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可持续性较强的城镇体系规划,广大农村正在发展成为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具有现代化文明的都市群体,已有一些城镇形成功能比较齐全、环境比较优美的住区条件和比较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珠江三角洲与国内其它发达地区一道,走在全国乡村城市化的前列。
但是,也有一些因素在阻碍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同时,要加快推进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的进程,就要明确城市化的任务并落实对策。
(1)制约珠江三角洲乡村城市化的主要因素
制约珠江三角洲乡村城市化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除了同全国各地一样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二元社会结构和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外,城乡之间的两种土地管理制度和城乡要求有别的计划生育管理政策是阻碍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剩余劳
动力及其它诸多生产要素正常地向城镇聚集和转移,阻碍着乡村城市化正常进程的重要因素。
此外,城市体系发展不协调、规划建设和管理未能适应城市化目标的要求、环境问题等也是制约珠江三角洲乡村城市化的主要因素。
(2)加快珠江三角洲乡村城市化的任务和对策
实现乡村城市化,是关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跨世纪的系统工程,实施这一工程需进行长远规划,分步实施。
第一,要形成区域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格局,要围绕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实现乡村城市化这个目标,促进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农业是乡村城市化发展的基础,珠江三角洲要克服忽视农业的倾向,要解决目前分散经营和农村劳动力老化的问题,逐步实行规模经营;乡镇工业是实现珠江三角洲乡村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为此,要以城市化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科技进步为动力,优化结构,加快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企业的发展,提高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规模效应;发展第三产业是加快乡村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发展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从以第二产业为主转变为更高层次上的三业协调发展,大大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珠江三角洲乡村城市化的进程。
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从城市化和现代化的目标要求,要协调各市、县和各产业发展的关系,必须确立共同的认识和共同的责任感,反对狭隘的区域发展观,为实现区域现代化、城市化打下坚实的精神和物质基础。
第二,形成功能齐全、协调发展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和城镇公益服务设施系统。基础设施和公益服务设施建设,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又是城市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实行基础设施商品化,极大地促进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落后状况。但仍适应不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要进一步建设综合协调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完善通讯和信息等设施;继续实行以火电为主,火电、水电、核电结合发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第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一般地说,高素质的人口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起着促进作用。珠江三角洲要实现乡村城市化必须注意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立城乡全面教育系统,努力提高农村和城镇劳动者的技能,增强现代化和城市化意识。
第四,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境管理。珠江三角洲要加速乡村城市化进程,务必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改善目前普遍存在的环境质量下降问题,要加强对污染性企业的治理和防治,要制止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行为,利用自身的智慧和能动作用,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协调高效的城乡生
态—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系统。因此,要实现区域现代化和乡村城市化,一定要努力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法制观念,提高执法的自觉性。
第五,形成等级规模比例协调、职能分工合理、空间布局有序的城镇体系。未来珠江三角洲将形成北起广州,南达港澳的城镇密集区,形成一个彼此密切联系和分工协作的城镇网络系统。强化小城镇的规划意识,提高规划、建设与管理水平提高小城镇的建设档次,形成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增强吸引力。
第六,以城市化为目标,强化规划意识,加快建设力度。在新的时期,要强调进一步提高规划意识,以城市化为目标,进一步搞好各种类型的规划。对区域未来发展实行宏观调控,促进城乡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要进一步抓好区域发展规划和各项建设规划。加快小城镇的建设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和公益服务设施系统,增强辐射力和吸引功能。推动城乡经济发展,推动乡村城市化的进程。
总而言之,城市化进程与城市整体发展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在我国工业化中期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城市化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为保证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取消不合理的户籍制度,鼓励多种形式的城市化模式发展。同时,要搞好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大中城市的主导作用和小城市、建制镇的承上启下作用。大力发展工业,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1] 叶连松《中国特色城镇化》河北人民出版社
[2] 赵明雷《城市经济与城市群》上海人民出版社
[3] 王放《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出版社
[4] 李胜兰《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村城镇化发展》 中山大
学出版社
[5] 陈安国《城市区域合作》 商务印书馆
[6] 陈忠主《城镇化与城镇科学研究十年回望:中国特色城镇化
研究报告:2009》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7] 周叔莲 王延中 沈志渔 《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经济管理
出版社
[8] 付晓东 《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新华出版社
[9] 傅晨 《广东城市化发展战略》 广东人民出版社
[10] 叶连松 靳新彬 《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 中国经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