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

时间:2019-05-13 11:20: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简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简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

第一篇:简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

简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 14:17 光明网-光明日报

魏杰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对于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城市化发展道路选择,明确提出了“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战略,这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城市化战略,就是在城市化进程中,把哪一种类型的城市作为推进城市化的重点。对于我国应选择何种城市化战略,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大致有三种意见:第一是主张选择大城市战略,即城市化主要靠

发展大城市;第二是主张选择小城镇战略,即主要通过大力发展小城镇实现城市化;第三是主张选择体系化战略,即通过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来实现城市化。我认为第三种意见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

大城市战略的利弊分析

发展大城市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内容,我国必须要发展大城市。尤其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不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城市发展不够。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已有的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的集中度,比世界平均水平低5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低11个百分点,比高收入国家低21个百分点,比美国低28个百分点,比德国低30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大城市发展不够,必须从各方面推进大城市的发展。但从我国的现实状况看,仅靠发展大城市是不能实现城市化的。第一,我国非城市人口众多,而且地域广大,地区间差别也很大。我国现有的非城市人口仍然高达9亿之多,而且分散于差别甚大的广阔区域之中,人们在理念及生活习惯等方面极为不同。我们就是将现有的所有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再扩大,也容纳不了如此之多的非城市人口,所以,仅靠发展大城市是不可能完成我国的城市化任务的。

第二,大城市虽然可以为人们提供便捷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但因为交通、环境,以及水资源和能源等方面的问题,往往又会使人们的生活质量降低。尤其是大城市中的过度竞争严重,人们的生存压力很大,使得就业较为困难,并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即人们所说的“大城市病”。因此,虽然大城市的发展是提升城市化水平的重要环节,但要有一个度,并不是越大越好。

第三,由于大城市中人们的生活成本往往比较高,而且为了解决交通及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必须支付较高的治理成本,这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使得企业的效率受到影响。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现在仍然主要依靠成本的比较优势来增加出口的国家来说,单纯发展大城市确实不利于城市化的推进。

第四,大城市相对于中小城市,尤其是小城镇来讲,其生活成本是比较高的。高的生活成本必然限制农村人口的进入,因此,仅靠发展大城市实际上无法实现城市化。从实践来看,目前珠江三角洲对外地农村人口的吸引,主要就是靠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大城市对外地农村人口的吸引力明显低于中小城市。

在推进城市化、提升城市化水平的进程中虽然仍然要大力发展大城市,但是不能仅注重大城市的发展,还要大力推动别的类型城市的发展。在这里,我们既要批评惧怕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不能过度夸张“大城市病”,又不能有单纯发展大城市,忽视发展其它类型城市的观点。

小城镇战略的利弊分析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非农人口相当高的国家来说,发展小城镇对于城市化的推进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从现实状况来看,小城镇的发展确实推进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了小城镇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城市化不能仅靠小城镇的发展,尤其是不能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城市化的最主要途径。

第一,小城镇的城市化成本比较高。据有关计算,以同样的成本,在大城市可以吸纳6-8个非城市人口,而在小城镇则只能吸纳1个,因而非城市人口进入小城镇的成本也就会高,这种高成本恰恰阻碍了城市化,使得有些人宁可居住在农村,也不愿进入小城镇。我国现在有些小城镇之所以既没有上水系统,也没有下水系统,就是因为人口规模太小使得修建上下水系统成本太高,导致小城镇脏乱差的现象极为严重。因此,从成本的角度来计算,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的平均成本是较高的。

第二,小城镇的城市功能往往残缺不全,加之规模太小,难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就限制了小城镇对非城镇人口的吸纳能力。我国目前大量小城镇的城市功能都是残缺不全的,这主要是因为人口规模太小而无法构建完整的城市功能,而这种城市功能的残缺,又使小城镇丧失了吸引力,甚至阻碍了非城市人口进入小城镇,形成恶性循环。尤其应该看到,小城镇往往形成不了真正的城市文化,给人的感觉好像非农非城,在小城镇中生活的人还并不是真正的市民,而是农民与市民的混合体,因而发展小城镇提升不了城市化的水平和档次。

第三,小城镇对资源的消耗也比较大。例如,小城镇的建设用地要比大中城市多得多,因而对土地资源的消耗明显高于大中城市。据测算,规模过小的小城镇,一般规模收益低,政府承担的外部成本高。有些小城镇的城市化设施因为使用率不高而大量闲置,浪费严重。实践表明,城市化的必要设施在小城镇若不建设,会使其城市功能不全,城市化水平低。而若要建设,又因为使用率低下造成严重浪费,这对小城镇来说是两难的选择。

小城镇的发展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应该看到小城镇本身的局限性,不能把大力发展小城镇作为城市化的最主要途径,并把城市化归结为小城镇战略,发展小城镇只能是城市化的辅助方式。

坚持体系化战略

所谓体系化战略,就是通过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来有效实现城市化。也就是说,要使我国的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结构有序、优势互补、功能配合、共生共进、和谐高效的城市化体系。在这个城市化体系中,任何一个地区或者区域都有其中心城市或城镇与别的地区或区域相连接,中心城市及城镇相互连接,形成城市网络。例如,任何一个经济联系较密切的小地方,实际上都有一个因为市场交易关系和经济联系而形成的中心城镇,再大一点的经济区域就有较大的中心城市,而更大一些的经济区域就有更大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然后就是全国性大都市。如果考虑到国际化进程,那就还有国际性大都市。所有这些不同种类的互补性城市,虽然其功能和作用不同,但每个中心城市都必然要辐射到它周围的城市及小城镇,而且这个中心城市又会受再大一点的中心城市的辐射,以此类推,形成共同发展和相互协调的城市体系。这种体系化城市发展战略,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第一,体系化城市发展战略非常有利于吸纳更多的非城市人口。在体系化城市发展格局中,随着各种中心城市或城镇功能的不断完善,其辐射能力必然会逐步增强,对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从而使得各种中心城市在吸纳非城市人口的同时,也会极大地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对非城市人口的吸纳。如上所述,仅靠大城市吸纳非城市人口是不行的,只有结构合理、功能互补、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城市体系,才能满足我国城市化的需要,使大量的非城市人口进入城市。据测算,我国城市化若要达到75%以上,就需要有能容纳11亿到12亿人口的城市容量,这显然是要有体系化的城市群体,需要发挥各种城市及小城镇的作用,单靠某种类型的城市是不行的。

第二,体系化城市发展战略有利于消除“大城市病”和单纯发展小城镇所带来的弊端。如上所述,单纯发展大城市会形成“大城市病”,单纯发展小城镇又会带来“小的坏处”,因而我们必须在城市化中消除“大的弊端”和“小的坏处”,寻求城市化的最佳效应。实践证明,能够实现城市化最佳效应的战略,就是实行体系化城市发展战略,用大城市的比较优势,消除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的弊端,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比较优势,弥补大城市的不足,从而实现各种城市的比较优势的组合,使城市化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达到最优,使城市化的经济成本及人们的生活质量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实现效率最大化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第三,体系化城市发展战略有利于人本主义的实现。人本主义的核心是尊重人们的自我选择,为人们提供更为广阔的能够进行自我选择的环境和空间,而体系化的城市发展战略刚好能够满足这一点,城市化中要实现的是人对城市的选择,而不是相反。在体系化城市发展战略中,由于各种城市的功能和作用的不同,使得人们进入城市的门槛和生活成本也不同,因而人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要求的城市。例如,从工作能力及个人特长上讲,有的人能够在像北京及上海这样的国际性大都市中很好地工作和生活,而有的人则适合于在青岛、大连这样的沿海区域性城市中工作和生活,还有的人可能比较适合于在成都、西安这样的西部区域性城市中工作和生活,当然也有的人可能更适合于在县城这样的小城市中工作和生活,等等。因此,人们需要有一个供自己选择的城市体系,而体系化城市发展战略,可以满足这一点。综上,我们应该把体系化城市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的城市化战略。要在发展大城市、特大型城市、区域性大城市的同时,注重中小城市的发展,尤其是关注小城镇的发展。只有它们的共同发展和相互协调,才能高效地实现我国的城市化。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二篇:我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

一、我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 :

我国的专家学者曾先后提出过三种不同的城市化模式,这就是大城市模式、中等城市模式和小城镇模式。目前,在实践中三种模式有并行的趋势。

小城镇模式:主张这一模式的人认为,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它将城市中的经济、文化、科技联系推向农村,促进了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因此,我国应大力发展小城镇,使广大农民由农村迁移到附近的集镇。80年代中期以来,小城镇在我国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江南地区有了较大的发展。当然,小城镇有其局限性,如集约化程度低、经济效益低下、能源耗费指标高等,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在逐年下降。所以,反对者认为,小城镇的战略使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变得更为迟缓。

中等城市模式:主张这一模式的人认为,小城镇布局分散,城市功能不明显,城市建设无序、管理混乱,类似于一种扩大了的农村。因此,与其“撒胡椒面”似地投资于小城镇或小城市,不如将有限的资金投放于适当数量的中等城市。中等城市人口大约在50万—80万,它既可以发挥工业生产与城市社区的聚集效应,又可以避免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人口高度密集的弊端。

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模式:对于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发展,过去人们多持批评态度,认为这种模式造成交通拥挤、能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然而,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指出,大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也有其不可忽视的优越性。超大城市是经济活动、商业交往的中心,聚集效应带来了经济的高度繁荣。大城市与卫星城呼应,形成了广阔的经济增长地带,能够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我国也正在形成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集中联片的超大城市区域。

除上述三种模式外,还应该有第四种模式,即“乡村生活的城市化”。传统上的城市化是指人口聚集到少数区域,该区域内非农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传播、通讯、交通日益发达,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这样的“聚集”可以是跨区域的;同时,高技术产业、信息业已经渗透到各个产业领域,在生物技术推动下的农业已失去了传统农业的含义。因此,城市化也可以视为一种生活方式,即由城市居民所创造的一种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可以在农村得到普及。乡村生活的城市化,有可能成为我国农民未来的一种选择。也就是说,乡村仍然保留,但机械化的劳动方式、城市化的衣食住行、现代的文化生活及闲暇生活等都与城市中的生产生活方式没有本质区别。

二.、河北省城市化的规划:

为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我国正进行着城市化的伟大变革。河北省要在这场变革中,提高综合竞争力,迎头赶超发达省份,就必须全面认识自己,科学谋划城市化进程。

一、什么是城市化

城市化或者城镇化虽然说法不一样,但内涵一样,就是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以及人类的生活方式由乡村型转向城市型的一种现象,是随着工业化而发生的经济和人口分布重心向城市转移,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逐渐强化的历史过程。

(一)城市化中人口转移模式

经调查,发现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农民进城务工。工业和农业生产效率差距,带来了城市和农村劳动力价格差距。目前我省城市劳动力平均价格是农村劳动力价格的4倍。正是这种差距,吸引着大量农民进城务工。

2、农村大中专毕业生留在城市。农村学生通过考学,进城市读书,毕业后大多留城市工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人口。

3、精明的农民在城市里经商。一些有眼光的农民,抓住城市商机,逐步发展壮大,从而长期定居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城里人。

4、富裕起来的农民进城居住。由于城市生活条件较好,商业、文化服务设施完善,教育水平较高,一部分富裕起来的农民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子女“跳龙门”,便进城居住,成为市民。

5、乡镇企业发展导致一些部门进入城市。一些乡镇企业,由于产品更新换代需要吸纳城镇技术和销售人才,必须将企业总部和新产品开发机构或销售部门迁往大中城市,导致职工随进城。

6、城郊村农民变为市民。随着城市的扩展,一些郊区的农民失去土地,大多从事二、三产业,从而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城市基础设施和文化生活,融入城市当中。

(二)“乡村型”和“城市型”生活方式比较

一般来讲,“乡村型”和“城市型”生活方式差异较大。以下仅从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1、“乡村型”生活方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拥有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从事着春耕秋收的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蔬菜大棚)以及畜牧养殖等农牧业劳动,部分人出外打工挣些辛苦钱,基本满足了家庭的温饱,手中多少有些积蓄。没有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家庭成员省吃俭用,以抵御疾病、养老和教育孩子。道路、管网、学校、医院等各种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用设施比较匮乏。

看电视、听收音机和玩牌基本上就是乡村人文化生活的全部,经常性串门聊天也算是一种消遣,旅游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种奢望。

2、“城市型”生活方式

居住在城市的人们从事着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工作,工资待遇也相对较高。城市有便捷的交通网络,配套的学校、医院、水电暖管网等各种基础设施,较完善的社会服务设施,良好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制度,使城里人生活相对优裕,家庭负担相对较轻。他们会利用双休日去旅游、看电影、参加健身或各种文化休闲活动。

享受城市里的优裕生活,一直是乡村人的梦想。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积蓄增多,“乡村型”生活方式将逐步被“城市型”生活方式取而代之。

二、为什么加快城市化进程

(一)面临的严峻形势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人和城市人之间生产和生活方式差距越来越大,引发出很多社会矛盾。而加快城市化进程能够通过有序地转移人口,促进社会相关体制和机制的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别,营造社会和谐。因此,国家重视城市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2004年,河北省GDP达到8836.9亿元,位居全国第6位,而城市化水平只有35.8%,位居全国第19位。以上数据表明,河北省城市化进程远低于工业化发展步伐。近几年,我省虽在营造发展环境、扩大开放以及提高全民素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广东、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如果不加快发展,差距将越来越大。

(二)城市化能为工业化发展创造条件

1、第三产业发展的载体。人口的集聚能够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本质上是消费产业,是人类聚居模式改变后所带来的,所以服务业等产业只能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才能存在和发展。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必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比如餐饮、娱乐以及中介组织一方面能够为顾客带来良好的服务和享受,另一方面能够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从业人员收入,增强其自身改善生活条件的能力。

2、基础设施的高效利用。人员的集聚能够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提高利用率,降低成本,发挥综合效益。城市化能够使城市基础设施形成合理规模,取得良好效益。同时也使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得到节约,废弃物得到处理和利用。

3、技术和管理创新之源。任何一项现代技术的创新都要有一大批人才,要有一定程度的技术积累,而城市是技术人才的集聚地和新技术的孵化基地。通过产业分工和合作,产生高效的城市经济,而知识积累高效化,又能使创新成本降到最低。因此,现代重大技术和管理创新往往发生在大城市。

4、增加需求,刺激消费。消费(包括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是城市最大的功能之一。没有消费,就没有对工业品的需求,就不能使更多的人就业,就没有经济发展的动力。转移到城市中的劳动者,衣食住行是其必要的生存基础,他在创造价值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消费支出。另外,随着其收入的增加,其所要求的消费档次也随之提升,消费必然增加。

(三)有效促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对自然生态破坏等现象越来越多,而大自然必然对人类贪婪的攫取进行报复。而将分散的人群集中到一块,构成相对集中的城市群,减少分散人群对自然的破坏,实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推进城市化,一方面能在“点”上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另一方面还能从“面”上减少对生态的破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四)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推进全社会文明进步

加快城市化,一方面可以使进城农民享受城市文明,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迅速改善;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集聚也使城市教育、文化、信息等产业得到更大的发展。可以说,城市化的推进,对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农村的教育、文化、信息、医疗和娱乐等公共服务系统明显不如城市,很难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目前,“放羊-卖钱-娶媳妇-生娃-放羊”的故事仍在我省某些落后地区演绎着。因此,要想推进社会的发展,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加快城市化进程。

三、怎样推进城市化进程

(一)理顺体制机制。认真分析农民进城的六种基本模式,深入研究“乡村型”和“城市型”生活方式的转变,理顺人口转移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全面排查人口转移过程中的每一个政策障碍,为推进城市化进程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重点解决进城农民所关心的户口问题、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政策问题。

户口问题。目前我省落户的基本条件是“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较以前放宽了很多。然而在实际操作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合法固定住所”就封杀了人口的自由流动。据了解,河南郑州明确购房或协议租房的外来进城从业人员均可申请城市户口,这就彻底打破了人口合理流动的瓶颈。我们应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大胆改革,厘定户口管理上的相关政策,逐步破解城市化进程中的这一头号难题。

教育问题。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应试教育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导致了受教育权利的不公平。据了解,每一所公立学校,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基本上都是国家投资建设的,教师的工资也是国家负担的,然而现实中重点学校、普通学校、乡村学校分别接纳不同的学生,教育质量也明显不同,一些流动人口的子女甚至无校可上。建议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保障城市居民和外来人员的孩子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保障问题。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存在问题较多,考虑到国家的财力,还不能建立全社会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因此需要逐步地改进。首先要解决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比如外来务工人员应有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费用可由个人、社会和工作单位共同负担。城市需要外来务工人员,而外来务工人员也想把城市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曾有人形象地说,如果说加速城市化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牛鼻子,那么社会保障就是牛鼻子的两个孔。

(二)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一个省,要想在国内有重要影响,首先要有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名牌企业。结合我省的特点,要以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为核心,培植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工业。大中城市应重点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轻污染、耗能少的工业。小城市和小城镇要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其它特色产业。

(三)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是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产业,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为70%左右,我省仅为31.3%。因此,充分利用人口集聚的有利条件,发展各类综合和专业的批发市场,以及房地产、旅游业、金融保险等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强化品牌服务效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会逐步追求精神生活。因此,对服务业的要求也是多层次的。相关部门要及时规范引导,使其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四)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借鉴生态学的理论,大中小城市就像森林中的乔木、灌林、草本植物,都占有自己的生态位,缺一不可。石家庄、唐山等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能为某些企业提供人才、信息、资本等生存发展环境,但是有些行业和企业适于在中小城市发育,比如,一些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就应在农产品丰富的小城镇发展。所以要客观合理地处理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关系,使其各尽所能,和谐共生,进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发展。

(五)坚定地走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城市化道路。政府加强宏观调控,通过市场来使各种资源由低效的农村向高效的城市转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激发广大

民众的创新能力,快速实现城市化所需的要素流动和整合,促进产业发展和主导产业的形成,使那些符合社会需要的新事物不断地取代旧事物,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切忌滥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活动,要相信市场的优胜劣汰作用。

四、推进城市化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警惕过分强调城市化率,而忽略城市发展质量。城市化率只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创造了现在的城市格局,虽然近百年来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市发展也进入快速轨道,但城市化水平仍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要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切忌揠苗助长。另外还要注意,并非城市化水平高的地方,经济就一定繁荣、社会就一定稳定、人民就一定幸福。非洲、拉美等一些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很高,但是很多人没有工作,居住在贫民窟,造成国家的政治**、社会衰退。据有关统计,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即增加1.5~2个百分点。但要注意这是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匹配的产物,而不是人口集聚的简单产物。因此,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应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城市的品位、综合竞争力等质的方面,而不要只盯在城市化水平的量上。另外,城市化所包含的内涵和外延很广泛,不能把城市化简单理解为城市建设,更重要的是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具体体现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大城市摊大饼式发展孕育严重的城市病。城市盲目扩展所带来的问题很多。一是城市交通运输活动面临严重挑战。政府在城市交通方面的投入年年增加,但交通拥堵依旧。二是生活舒适度降低。拥挤的人流、污浊的空气、不绝的噪声、炙人的热岛效应,让人心烦意乱。发达国家评选的宜居城市,大多是5万、1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没有一个特大城市入选。因此,要克服这些问题,就必须摈弃摊大饼式发展,树立“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的全新观念。

(三)城市化是需要成本的。依据城市化“成本—收益”模型分析,每进入城市一人,需要个人支付成本1.45万元,公共支付成本1.05万元,总计每转一个农民成为市民需要支付社会总成本2.5万元。当然,转移到大城市和小城市成本不一样。专家们指出,考虑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不要认为城市化就是均衡分布、遍地开花的。必须考虑地理基础、发展阶段和生态条件的差异。城市的布局在时间、空间、速度三维模型中必然是非均衡的、非对称的和非线性的。

(四)减少环境污染,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很严重,白色垃圾、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比比皆是,已经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另外,中国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将把4亿剩余劳动力的80%(相当于西方所有发达国家劳动力总和)转移到城市,如果沿用欧美发展老路,将需要三个地球的能源来支撑。就河北一些城市而言,产业主要依靠矿产资源和钢铁的重工业支撑,所以,如何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应为当务之急。因此,我们应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加快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切忌“喊口号”,要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城市化工作涉及部门很多,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个相关部门把自己所负责的事情做深、做实,做出实效,使人民得到实惠,以便赢得广大群众支持,营造出一种人人关心城市化,人人为城市化建言献策的良好氛围。

四、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我国城市化是一个多层次、多区域且长期持续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功能改造和基础设施改造促进了城市建设投资,城市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了经济产业投资,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需要解决户口、住房、就业、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促进了城市社会事业投资,共同推动社会总需求得到稳定和快速增长。

其次,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农业剩余劳动力不能被现代城市吸收,滞后的城市化水平又阻碍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因此,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城市化上寻找结构转变的突破口,在人口分布重新调整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优化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第三,城市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社会生产要素越集中,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辐射力也越显著,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大。在这种辐射过程中,实现经济要素优化配置,区域内部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和流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专家估计,在现有发展水平上,城市化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直接消费可拉动GDP 增幅增加0.5 个百分点。迅速推进城市化构成中国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是确保我国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较高增长率的战略性选择。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泛、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表现出明显落差,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约为39%,西部地区约为28%.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工业化人口最多的地区,已经产生了一批特色明显的新兴城市,初步形成以特大城市为中心、多层次、功能互补的城市体系,然而,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相对滞后表现得也更为突出。迅速推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不仅是保持东部地区经济稳步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地实现“以东带西”和“全国一盘棋”的战略要求。东部沿海地区具备比较好的城市化发展基础条件,应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人口城市化进程。

第三篇:中国城市化问题与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

中国城市化问题与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

摘要:小城镇的道路并非是适合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选择,根据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提高、完善大城市与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相结合,促进区域城市化的发展,有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才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化问题;城市化战略

城市化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和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而且城市化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解决农村劳动力出路的有效办法。至2000年底,我国共有城市668座,城市人口4.56亿,城市化率达到了36.9%。根据世界多数国家城市化发展规律,中国已经进入了从30%到70% 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但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亦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地区性差异明显、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增长与城镇容量间的矛盾突出等。实践证明:积极发展小城镇并非是适合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选择,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也应将重点放在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上,放在提高城市质量和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上来。因此,根据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提高、完善大城市与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相结合,促进区域城市化的发展,促进建制镇适当集中,有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才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分析

中国城市化进程始于建国,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步伐非常缓慢。1949~1978年近30年的时间里,我国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是政府发动和包办型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广大农村和众多农民被游离于工业化的进程之外,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不能进入城市化的进程,这就使我国城市化水平仅仅从建国初的10.6%、136个建制市增加到1978年底的17.9%、193个建制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是以市场导向的改革进程中新出现的由民间力量或社区组织发动并得到政府认可或支持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这期间城乡之间的壁垒被逐渐打破,各种生产要素开始在城乡之间跨地区流动。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崛起,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摆脱了土地和农业的束缚,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初步形成了以特大城市为中心,大中城市为骨干,小城市为纽带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尽管如此,但是由于中国工业化刚刚起步,城市化水平与世界水准仍有较大的差距。可见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处于由初期起步阶段向中期加速发展阶段转换的时期,伴随着国家工业化和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的发展也必将与世界性潮流接轨,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因此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道路新战略显得至关重要。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进入到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但长期实施的城市化方针却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化向更高层次的迈进。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地区性差异明显、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增长与城镇容量间的矛盾突出等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城市化水平较低

按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到200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36.06%,这个指标,不仅低于世界上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也与自身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

协调。目前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已近50%,发达地区国家为75%,发展中国家也在40%。4我国的城市化水平除了受制于工业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外,还要受到体制、政策与形势等的影响。实践证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市场推动,而不在于政府的行政推动。城市的核心是“市”,城市化的核心是“市场化”。然而目前的城市化进程中依然强调政府去“抓”,而没有真正依靠市场来“育”。所以中国的城市化要变“政府推动”为“市场推动”,要打开城门,让市场去调节,降低城市发展的非市场成本。国际经验也说明,城市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城市化的推进器。

2.城市化地区性差异明显

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分布相对集中在东部地带,东中西三大地带呈现明显的梯度差异,在城市化发展上亦呈现明显的地区性差异,从总体上看,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从城市数目看,东部地区城市数目增长快。与此同时,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比中、西部地区明显要快,已经进入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中部地区正处于初期向中期的过渡阶段,西部地区仍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

3.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建国以来,中国一直走的是一条在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同时,控制城市发展的道路,使得中国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究其原因,除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因素外,更为重要的是经济体制和政府政策的影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分隔政策极大地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滞后,已经制约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在建国后直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大量的研究表明,我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仍然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城市化滞后的结果不仅使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小城镇发展无序化、生态环境恶化等“农村病”的产生。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城市化模式。

4.农村剩余劳动力增长与城镇容量间的矛盾突出

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劳动力过剩,就业不足问题在一段较长时间仍将困扰着我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乡镇企业发展速度的减缓,吸纳数量呈减少的态势。与此同时,由于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使企业中富裕职工显性化,城镇内部失业人口与待业人员日益增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任务十分严峻。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水平提高,城市对劳动力需求增长幅度相对减缓,城市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三、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

中国的城市化战略,具体而深刻地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不应局限于“大城市战略、中等城市战略和小城市战略”的争论,而应根据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循序渐进,坚持提高、完善大城市与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相结合,促进区域城市化的发展,促进建制镇适当集中,有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1.提高和完善大城市

提高、完善大城市,促进建制镇适当集中,应该成为新时期中国城市发展方针的重要内容。我国虽然疆土辽阔,但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巨大,发展大城市意义重大。在中国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中,应适当加快大城市的发展。中外城市发展史证明,大城市有着难以替代的规模效

益、聚集效应和辐射功能。大城市、特大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除了有比中小城市高得多的经济效益外,大城市的高度发展,即是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及其质量的需要。此外,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挑战也要求我们必须将大城市,特别是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和大都市带的发展置于优先地位。通过这种高效率的集聚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布局模式,在大幅度提高我国经济运行和产业布局效率的同时,还可以促进知识和信息的创新活动。实践证明,同中小城市相比,大城市就业潜力巨大、对城市人口增长贡献率大、容纳农民的成本相对较低、比小城镇节约土地,在资金、人才、信息、交通、市场、管理、效率等方面都具有更大的优势。这是大城市在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超前增长的主要原因。

2.积极发展中小城市

中小城市在我国的城镇体系中处于中间环节,起到了联系大城市和小城镇的作用;中小城市点多面广,承上启下,联系广泛,规模适中,具有大城市的优点,城市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具有一定规模;在住房、交通等方面不像大城市那么紧张,生产力水平及文化科技基础又比小城镇优越。因此,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对缓解大城市人口和承载压力及促进小城镇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城市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中小城市处于城市规模结构金字塔的中部,上联大城市,下联小城镇,人口、经济、空间三者之间的矛盾比较少,是县域及县域以上的区域中心,具有大城市和小城镇不可替代的功能。中小城市不仅在数量上占我国城市90%以上,而且也成为了吸纳城镇人口的主体;中小城市的产业基础具有一定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备,能够实现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已形成所在区域的工商业中心;中小城市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流向地;中小城市是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力量;24但是由于中小城市存在要素集聚能力较弱、建设资金相对短缺、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监管不力等特点,在现阶段需要加强监控管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循序渐进,使中小城市,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3.促进区域城市化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相同或相似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城市与其腹地以及其它相关的城市、乡村共同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整体。因此,城市化的研究不能仅及于大城市本身,而必须十分地关注大城市所在的区域的社会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研究城市化只以大城市和乡村为基本分析单位的现象,从而使城市化发展及其效能上升到区域社会发展的高度。城市的集聚效应不仅在于城市的规模,更重要的在于城市的区域联系。加强中心城市的改造与扩展,建立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如此才能最终实现中国城市化的目标。

注释:赵淑玲等:论城市化的基本规律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参见《中国统计年鉴(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姚士谋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问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5资料来源:《世界发展报告2000——2001》,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5 钱再见:新世纪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战略选择,教学与研究,2001.11 6 转引自张二勋:试论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1参见陆大道等:《1999年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第113页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9 王茂林:新中国城市经济50年,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10 转引自姚文强:关于中国城市化问题的思考,南方经济,2001.811 钱再见:新世纪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战略选择,教学与研究,2001.11 12 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合肥:安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3 13 李润田:现代人文地理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布及其结构预测,经济地理,1990 15 许学强、朱剑如:现代城市地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16 刘平量: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理论的反思,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冷 静: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现实选择——兼论中小城市的城市化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02.3杨建云:中国的城市化道路选择,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刘平量: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理论的反思,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姚士谋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问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5王 骏:关于中国城市化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冷静: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现实选择——兼论中小城市的城市化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02.3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冷 静: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现实选择——兼论中小城市的城市化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02.3冷 静: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现实选择——兼论中小城市的城市化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02.3参见王旭:《大都市区化:本世纪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载《美国研究》,1998.4姚文强:关于中国城市化问题的思考,南方经济,2001.8

第四篇:我国城市化的路径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城市化的路径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张晓理

摘要:中国城市化同时肩负着辅助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构筑以城市为依托的先进生产力双重任务。由于城市化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强化农村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又是城市化的前提。因此,中国城市化应从强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活力,构筑大城市群的集聚和辐射能力两个方面同时推进。应注重大城市群的龙头作用,以便较快地形成先进生产力,通过多功能辐射增进中小城镇活力。

中国城市化应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活力与大城市的发展是在互动中推进的,它们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和科学的比例关系。是否按照客观规律行事,将直接影响到城市化进程和生产力提高。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及能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必须按照客观规律进行。鉴于我国大量农业剩余人口亟待转移的需要,以制造业吸纳农业剩余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在有条件的地区形成城市群体,并在城市化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生产力水平,是发展中小城市的主要目标。通过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推进城市化进程,成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城市吸纳劳动力有其特有的优势:1.有利于农民就近转入城市。2.小城市的制造业一般集中于某一产品的生产领域。这种对象专业化形式有利于专项技术提高和特种工艺传播,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使就业扩大。3.小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单一,社会投入相应较少,因此土地价格能维持较低的水平,减小了农民进城的门槛。4.农民进入附近的中小城市,往往还能维系原有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联系有助于他们相互扶持,传授经验,保持信誉。

中小城市的发展还为大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小城市单一的专业化形式,薄弱的基础设施,欠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客观上要求专业多样化配套和工业体系协调,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多种功能的影响,也离不开金融、保险、信息、高等教育体系和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等特殊功能领域的支持。这种客观上的需要是大城市产生的重要条件。中小城市不仅为大城市的产生准备了经济上的需要,同时也为大城市的发展输送拥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口,因为中小城市本身具有一定的教育能力。

但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不合理的布局和过度发展也会扰乱科学的城市体系,并带来一系列问题。我国农村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人口高压下造成的盲目性很容易排斥经济规律。由于工业化是转移农村人口的快捷途径,相应的城市往往会受农村人口布局的影响而分散兴起。过度分散建城破坏资源、环境,过小的规模和孤立运作又为持续发展设置了障碍。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是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城镇肩负着大量农业剩余人口非农化就业和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任务。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任务是极为艰巨的,并且需要持续相当的时间。完成这一重任取决于城市的活力和吸纳人口的能力以及城市科学的布局和结构。只有按照客观规律发展城市,才能使每一个城市拥有自己的特长,并在相互补偿中使这种特长成为城市群体综合能力的组成部分。中心城市把这种能力集聚起来,又把它辐射给每一个中小城市,进而传递给小城镇。大城市群则是这种发展的必然,大城市群的强大影响力能激活更偏远的中小城市。

大城市群的集聚方式和发展潜能

大城市的规模能容纳多种专业化组合,专业化形式多样化又与信息业、商业、金融业、信托业、保险业以及提供各种劳务的服务性行业相互促进,并奠定城市辐射力的基础。人口及各种要素进一步集聚,提高了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使之得以完善。但是,大城市规模超过了一定限度,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城市建设和相关的社会问题就会累积成难以治愈的大城市病,影响科技力量集聚和城市发展。如果大城市孤立发展,它的影响力就只能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对区域经济的带动能力将非常有限。

大城市持续发展亟待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形成高新技术和特殊服务业的核心引导力,二是解决城市过大带来的大城市病,这两个问题又相互牵制、相互影响。但解决的思路不能局限于大城市内部,只有用开放的方法,把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结合成综合的城市群体,在这个群体内部进行功能配置,才能突出大城市的核心引导力和中小城市、小城镇的专业特长,也才能通过大范围的生态建设和生态农业使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

1.大城市集群拥有很强的生态效应。恢复城市生态系统是解决大城市病的基础工作。城市生态系统必须拥有一定的规模,才能在解决城市诸多环境问题中发挥效能;生态系统的规模又是物种多样性的条件,只有物种的多样性才能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城市集群通过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的功能划分,城市农业和生态隔离带以补偿的形式强化城市生态系统。组建成的大城市群保留和发扬了大城市的优点,开拓了回归自然的建城方式,为解决大城市病,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开辟了道路。一流的环境还是提高人口承载力,吸引人才的前提。有了各种人才,才能构筑起高新技术产业,激活城市经济。以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集聚的模式组合成的城市集群,正是按照这一规律继续拓展城市化发展的新途径。

2.大城市集群强化了创新能力。在新经济条件下,维持很强的创新能力是大城市走出困境的关键。这种创新能力首先是科学技术,然后是科技运用而派生出的生产方法和产品更新。由于创新具体包括基础、应用、开发研究三个过程,而这三个环节又日趋紧密,因此,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应该确立科学的地理空间关系,以实现上述三个过程的相对独立和有机联系。中心城市应该在整个创新链中强化基础和应用研究。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表现为学科细化的同时又相互融合,要求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多样化,需要这些研究在开放的环境中相互渗透,这对中心城市的高等教育、创新园区的规模和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较大的规模和多样化的研究才能通过交叉、边沿、综合学科的发展涌流出开发研究的科技源泉,并成为中心城市辐射力的一个重要内涵。产品的具体开发过程相对集中于卫星城市进行,一方面使中心城市减少制造业而理顺功能,另一方面,卫星城市的专业化配套和工艺性补偿能加快开发研究的产业化进程。由于大城市圈包容了多样化的市场,市场需求又激励开发研究,从而促进整个科技创新链的发展。

3.大城市集群为专业化多元组合开辟了道路。分散、孤立的中小城市必须采用对象专业化形式以稳定自身能力,与此相反,城市集群是通过工艺专业化形式强化整体的生产能力。由于现代化的快速交通系统把中心城市和各个卫星城市联系成一个整体,因此,对于城市集群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它所面临的是一个多样化的环境。不断变更的市场需求与多样化的产品供给,使得生产能力首先体现于开发、研究,进而体现其产品更新和创新能力,这种能力必须依赖工艺专业化的分工原则。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科技创新也不断诞生多样化的成果。这些成果,特别是高新技术成果,往往是许多学科的结晶,支撑其产业化过程也需要多

样化的工艺专业化组合。在工艺专业化分工中,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能力专业于某一加工领域,产品生产日益成为分工协作不断扩大的社会共同成果。社会分工协作把各种专业化能力衔接起来,形成不断强化的综合能力,大城市集群的潜能就是在这种“综合能力”中提升出来的。

4.大城市集群的功能互补。由于中心城市拥有研究和创新能力,加上各个卫星城市的各种专业化互补,使得大城市群具有很强的工业化配套功能,这是吸引制造业集中的重要原因。城市农业与卫星城市和城区相互交织还创新出特殊的功能:生态农业的生态功能;高效农业与高新技术结合的研究功能;观光农业带动旅游、拓展就业的功能。大城市群还拥有文化集聚功能,并由此形成对相关产业的带动能力,包括文化自身的产业,以及文化对旅游等产业的带动。大城市集群还具备完善的服务功能,这些功能也通过分工协作得到强化。中心城市集中了信息、金融、保险、贸易、咨询、信托、技术等重要服务,这些服务的影响能力覆盖所有的卫星城市,并波及更远的区域。而一些一般性的服务,特别是一般生活服务,在城市规模较小的卫星城市反而更能提高效率。例如,新鲜食品供给、垃圾资源化利用等。由高效快捷的现代化交通衔接起来的大城市群体,一方面继续弘扬特大城市的优点,又回避了大城市带来的各种问题。

5.大城市集群有很强的辐射能力。大城市群本身的范围是可以不断向外拓展的,拓展的能力取决于如何强化中心城市的功能和完善快速交通系统,但它的影响力却远远跨越自身的范围,对周边的地区形成强大的辐射力,这种辐射能力源于特殊的服务体系、创新能力、专业化配套和各种人才培养能力。随着这种能力的增强,早先孤立单一的中小城市也会因周边大城市群崛起而被激活。城市化的龙头是大城市集群。大城市群在整个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它的集聚、辐射、影响和带动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工业化后发国家不能走分散建城的老路,应该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以大城市群带动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应以中小城市的发展促成大城市群的诞生,又以大城市群的发展为龙头,带动中小城市的发展。这种模式不仅能保证城市化道路的持续发展,而且能集合成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

城市化的障碍及源头治理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障碍主要源于城市化主体自身的素质。我国亟待城市化的主体是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和相关的农村人口,其素质远不能适应城市化和相应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城市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农村人口实际文化程度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准,农村50%以上的青少年得不到高中教育,难以进入大城市群就业。

1.强化城镇规划和教育功能是城市化的重要开端。由于农民平均文化素质太低,很难在大中城市中寻求稳定的就业岗位,一般只能以兼业农业的形式进入小城镇,从事劳动密集型生产。因此,按照人口素质和现行的依赖土地的农民保障体制,我国城市化道路势必从小城镇和小城市起步。但是,必须牢牢把握住城镇的科学规划,化大力气强化城镇的教育体系。城镇上规模,就能增强城镇的功能和集聚能力,加大辐射影响力,强化城镇之间的联系,为城市群的构架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大中城市输送有文化的人口。相反,如果以分散的形式展开,就会打乱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基本关系,破坏大中小城市的比例和结构,那么,人口素质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等都将遇到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最终影响到城市化进程。

2.建立遏制人口数量增长、提升人口素质的生育导向政策,从人口再生产的源头加大控导力度。应探索与城市化挂钩的调控方法,提高妇女地位,建立向独生子女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女孩家庭倾斜的政策,在教育、就业、进城、养老等方面,只要社会拥有能力,就要倾全力一项一项具体实施,要探索社会保障的新路子,切实解决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问题。

3.加大农村的教育投入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人口素质特别是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焦点,也是推进城市化的具体措施。要制定和尽早实施12年义务教育,为大中小城市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大城市群集聚了各种特殊的服务业,制造业也以工艺专业化深化发展的形式相互配套,对就业人口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文化水平必须达到高中毕业及以上程度,由此决定农村青年的最低教育年限应该提高至12年。此外,提高农村青年的文化素质还是农业实现科技化、现代化的需要,并直接与中小城市的发展品位关联。为此,必须探讨进一步强化义务教育的力度,延长教育年限,探讨多元化教育体系补偿的方法,确立新的战略目标,分阶段尽快进行。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离4%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教育经费不足仍是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

4.探索把生态建设和其他公益事业与教育衔接进行的方式,强化财政支出的教育功能。例如,可以在我国生态建设规划地组建教学与生态建设联合基地。学生以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的方式进行生态建设和基础知识学习(通过远程教育等形式)。这样,国家和社会就可以通过生态建设投入同时启动农村青年的继续教育,为他们进入大城市群就业进行知识铺垫。

5.建立特殊的教育保障,确保进城青年文化素质的提高。城市的文化氛围和教育条件远优越于农村,农村青年进城后,可以利用城市的教育环境,进一步提高其文化知识水平。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城市化道路的起点和发展后劲,也关系到能否通过城市化推进人口素质提高这一重要目标的实现。应该把进城青年的继续教育纳入社会保障范畴,通过社会化的方式强化进行。政府参与引导、调控,以文化素质提高增进就业能力,以就业能力提高来减轻社会保障压力。此外,人力资本投入能有力地推进社会经济发展,还能促进城市群体内部以及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人才交流。为了建立这种继续教育体系,应挖掘城市各种人才的潜力,可动员退休的老年知识分子参与。要研究农村土地承包权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把土地保障转变为城市就业和教育保障的经济补充,同时促进农业规模化、科技化和现代化发展。贫困地区知识青年进城,能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从而减轻生态压力,因此,贫困地区的教育也应纳入社会扶贫和生态建设的重要规划。

城市化是中国人口素质提高的重要契机,城市化又把高素质的人才聚合在一块,形成特殊的创新能力。人口素质提高和城市化的相互促进,能够尽快地摆脱落后生产方式的束缚,实现以科技创新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结语

中国城市化同时肩负着双重任务:辅助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构筑以城市为依托的先进生产力。由于城市化严重滞后,大量农民滞留农村,阻碍了上述两个目标的实现。目前,人口扩张的驱动力依旧很强,生态环境不堪负重,人口素质难以提高,这又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城市化滞后还拖延了工业化进程,压抑了第三产业发展,约束了就业能

力的扩大;大量分散的、畸形发展的乡镇工业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又限制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因此,加快城市化步伐势在必行。我国城市化应从两个方面同时推进,构筑城市化的两大功能体系和两种发展能力,激活中小城市的活力和扩大大城市群的集聚和辐射能力,而这两种能力的有机结合是它们各自实现的前提。

在这两者的结合关系中,中小城市的发展是大城市群崛起的前提,因此,必须注重搞好科学合理的城镇布局,加强小城市的人力资本投资,使之成为人才交流和人口转移的中介。大城市群是城市化的龙头,有多功能的辐射、影响和带动能力,并可以通过中型城市,延续和传递这种“能力”,从而确保小城市的活力。

只有从提高人口素质这个源头入手,按照客观规律加快城市化进程,才能转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农村人口素质提高应走创新的道路,并与城市化相互衔接。国家应千方百计提高农村青年受教育年限,或以生态建设的方式勤工俭学,使他们拥有进入大城市群就业的能力,同时建立和加强城市各种继续教育的保障制度,确保人口素质在城市化的全过程中得到不断提高。这样,大城市群的产业才能向高端发展,才能形成更强大的辐射影响力,进而带动中小城市发展,并进一步吸引农村人口进城就业。城市化只有按照提高生产力的客观规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才能真正加快农民的非农化进程,减轻生态压力,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作者:张晓理,杭州行政学院

文章 来源:中州学刊2003年第2期

第五篇: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模式选择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模式选择

摘 要 21世纪的我国农业将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只有大力实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选择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才是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唯一出路。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模式选择中国农业可持续的必要性

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归纳起来,主要体现为“三个可持续性”协调发展。一是生产持续性(Sustainability of Agriculture Production),即保证农产品稳定供给,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的能力。二是经济持续性(Sustainability of Rural Economy),即不断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其生活质量的能力,主要体现于农村产业结构,农村工业化程度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三是生态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即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及开发、保护、改善资源环境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整个农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前提。没有良好的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常规式的现代农业就会陷入困境之中。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农业投入水平较低,经营粗放,规模小。农业劳动生产率只有发达国家的1/5,人均粮食占有量仅占发达国家的1/3,肉类占1/5,人均农业总产值占1/4。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应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地位,同时兼顾三个持续性的协调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1 可持续发展是国情所需

改革开放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农业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的道路。一是解决人口增长和消化剩余劳动力的需要。我国目前已有13亿人口,而且总人口还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到2030年总人口将达到16亿多,随着人口增长,社会物质消费总量必相应增加,自然资源由于不断地被消耗而相应减少,因此,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现有产业部门所需的劳动力人数,尤其是体力劳动者人数将相应减少,通过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发展多种经营,转变增长方式,最大限度地以人力资本取代自然资本,有利于加快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确保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二是解决合理利用有限资源的需要。我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自然资源短缺,人均淡水、耕地、森林和地资源分别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8.1%、32.3%、14.3%和32.3%,人均资源数量仍继续下降,而且资源分布不均,因此,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否则,到2030年达到16亿人口,我国有限自然资源将不堪重负。三是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需要。我国山多地少,山地占国土面积的69%,环境脆弱、频发灾害,也就难于幸免。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生态环境,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还自然的绿色面目,才有出路。

1.2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共同利益

人类居住在同一个地球上,生态环境问题已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利益所在,控制人口,保护资源是人类共同任务。环境污染是危及全球的,加强保护环境和国际合作离不开人类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步较晚,加入WTO后国际贸易协议使我国农业生产面临巨大压力,不仅受国际市场主要农产品在品种、质量、价格的影响,而且由于降低关税配额量增加,逐渐开放国内农产品市场。加重国际竞争和国内“卖难”问题的压力。我国农业要抓住这一时机,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加快经济建设,深化农业和农村的改革,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解决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参与国际市场,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从目前到21世纪中叶,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

对于中国农业现代化,而且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2.1 发展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总的说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依靠,对主导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商品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经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经营方式。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各地以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包括农业产业结构、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通过调整,发挥区域经济优势、资源优势、建立高效农业体系,解决分散经营和大市场的矛盾。在分散经营状态下,农民的生产经营决策,一般都是以去年的行情作依据,这种滞后的市场信息,很难做出正确的市场预测。而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有专业分工而形成专业营销队伍,而且规模化经营,在客观上也更重视市场信息和市场预测,从而降低风险,增加农民收入。与此同时,农业产业化便于农业技术推广,为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提供了条件,有利于消化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2.2 实现农村城市化

目前,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为47%,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为75%,发展中国家为37%,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为30.4%。城市化水平低,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增收。过去依靠农产品数量的增加和价格的提高来增加农民收入的情况已不复存在,尽管国家按照保护价收购余粮,但农民收入的逐年增幅并不高,纯农户的收入已经趋于平稳。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增长难的问题,除了对农业实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外,必须减少农民数量,使一部分农民转移到城镇,通过务工经商、兴办实业,直接增加收入;同时,按目前农业资源可容就业水平来推算,即使一部分农民转移出去了,农业产量和农村经济收入也基本不会受到什么影响,仍留在农村的农民就相对增加了收入进而实现其同富裕,进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2.3 坚持科教兴农战略

20世纪后半叶,农业高新技术发展迅猛,正在形成一场全球性的“新的绿色革命”。为此,中国政府已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农”战略,并从国情出发,积极推进农业科教事业的大发展,加快农业科技革命,迎接世界科技革命的挑战。进入20世纪,在工业革命浪潮冲击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科学技术突飞猛进,20世纪60年代之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继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国家的“绿色革命”也取得显著成效,世界农产品成倍增长,基本养活了全球50多亿人口,这其中,科技贡献率在发达国家达到60%以上,发展中国家在30%左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需求将日益扩大,其中粮食需求,预计2030年将突破6.5~7亿吨,如果要达到95%的自给率,则年总产量的递增率要达到1.5%左右,而提高单产是唯一出路。但另一方面,人均耕地、淡水资源数不可逆转地下降,中国农业面临着土地沙化、环境污染加重,资源环境的压力。因此,中国21世纪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达到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宏大目标,其根本出路是坚持科教兴农战略,走可持续集约农业的道路,这是中国农业的必然选择。

2.4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当前,我国农业环境问题十分严重,最为紧迫而且影响面大的问题主要为以下七个方面:其一是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其二是农业生态技术落后造成自身污染日益加剧;其三是工业“三废”对农业环境的污染正由局部向整体蔓延;其四是土地沙化与沙尘暴呈加剧之势;其五是干旱缺水问题日益突出;其六是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其七是农产品污染问题加重,人身健康安全受到威胁。近年来,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的呼声日高。根据《全国环境保护工作(1998~2002)纲要》要求,当前及以后要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加强环境宣传和法制工作。完善生态环境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加强环境和生态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抓紧

制定有关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要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二是实施污染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实施污染总量控制,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保障环境安全的重要举措,切实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实现“增产不增污”。要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把目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最具影响的黄河上中游地区、长江上中游地区、风沙区和草原区作为重点,抓好长江黄河上中游等重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退耕还草工程。三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今后30年,我国耕地总量减少的趋势难以扭转。必须继续实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资源的基本方针,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加强对耕地资源的管理,把每年减少耕地的规模控制在最小程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

随着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时代的到来,21世纪中国农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选择正确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具体如下:

3.1 基因农业

在知识经济时代,生物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DNA重组技术、克隆技术、新的尖端生物加工法的应用与发展,给人类带来无限憧憬,由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把基因工程技术有选择地加以使用,对特定的基因进行激活或控制,或者用新的方法进行转换,就可以生产出全新的、安全的食品。随着农业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基因农业必然成为我国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3.2 生态农业

我国农业部等七部委在《关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报告》中指出:“我国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的综合农业体系”。它以发展大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实行农、林、牧、副、渔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并使各业相互支持,相得益彰,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3 绿色农业

21世纪将是农业持续发展的世纪,绿色消费将是本世纪主要的消费趋势,绿色需求将逐渐成为主要需求。人类需要更多的卫生、营养、无污染的农产品,对未来农业的发展及农产品的要求不仅是数量上的安全性,而且是高品位、高质量、优品种的绿色产品,实现人与环境共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因此,实施绿色农业发展战略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理想模式和可行模式。绿色农业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绿色生产,产出绿色食品为特征,且树立全民族绿色意识。面对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高品位、高质量、优品种和无毒无害无污染农产品的需求及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以成为重要贸易壁垒。因此,必须走绿色农业发展之路。

3.4 “白色农业”

白色农业是利用至今尚未为人类充分利用的地球上三大生物资源之一的微生物资源宝库,应用科技进行开发,创造微生物工业型的新型农业。传统农业以太阳为直接能源,利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和作用生产人类食物,动物饲料。而“白色农业”依靠人工能源,不受气候和季节的限制,可常年在工厂进行大规模生产。微生物工业是节省土地型的工厂化生产,一座占地不多的年产10万t的单细胞蛋白的微生物工厂,相当于13万hm2耕地的大豆蛋白质,或0.2亿hm2草原饲料养牛的动物蛋白,可见,在我国发展“白色农业”大有可为。

3.5 网上农业

在知识经济时代,农业各个方面信息进入电脑网络,气候,土壤,水和物种等环境资源信息,生产资料供求信息,农产品生产、流通、价格信息、科技、教育、政策、法规等,建立计算机联网成为人类共享资源,越来越多农民已经发现,互联网用途广泛,使用方便,充满乐趣。如河南,山东的农民种植的苹果,花生等农副产品,不但通过网络打开销路,产品还能飘洋过海卖给外国人。信息网络化使农业生产经营突破地域限制而走向国际化,全球化成为可能。

3.6 优质高效农业

优质高效农业是以经济上有效、技术上先进、环境上可持续的方式,生产优质农产品的一种农业形态。它要求两个方面:一是农产品的优质化;二是农产品及流通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合理化。当今社会,绿色无污染食品已是人们的需求,优质食物,农产品是人们物质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产品的饿质量直接影响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与身体素质,并且影响我国粮食的世界贸易和在世界农业中的地位。所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是我国加入WTO后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 胡涛,陈同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2 胡皓.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高旺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策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刘辉煌.制度创新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1999(7)王东升,杜砚如,鲍建梅等.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经济与管理

研究,2005(8)王耀华.可持续农业的内涵及其理论依据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10)

下载简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简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战略联盟:我国房地产业的理性选择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战略联盟:我国房地产业的理性选择 作者:朱 敏 杜珊珊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2期 [摘 要l战略联盟,是一种先进的合作竞争组织形式。组建战略联......

    《关于城市化以及我国城市化问题和分析》

    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城市化亦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

    关于我国城市化的思考

    社会学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思考以“珠江三角洲”乡村城市化为例摘要:现代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城市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不论任何国家都要朝着城市化的方向发展,只是进程不同而......

    关于我国城市化的问题

    中国经济热点问题分析 题目:关于我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 研究报告关于我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摘要】长久以来,中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贫富差距大,城市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工......

    简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简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2011-4-13 9:10 陈景景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摘要:中小企业经营机制比较灵活,投资少、见效快,且具有产品品种丰富、涉及领域广泛等......

    城市化战略的新思路五篇范文

    城市化战略的新思路 叶南客 正在江苏省上下加快实施“十五”战略规划、力争开创富民强省新发展格局之际,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又召开了全省城市工作和全省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

    贺敬之新古体诗简论

    贺敬之新古体诗简论 贺敬之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文学家。由他主要执笔的新歌剧《白毛女》、新诗《回延安》《放声歌唱》《桂林山水歌》《雷锋之歌》是众多文学爱好者所熟知的......

    我国中小企业提升市场营销能力的战略选择

    我国中小企业提升市场营销能力的战略选择——以重百为例 摘要:在高速发展的经济下,企业必须得到快速的提高才能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站住脚跟,所以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所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