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战略联盟:我国房地产业的理性选择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战略联盟:我国房地产业的理性选择
作者:朱 敏 杜珊珊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2期
[摘 要l战略联盟,是一种先进的合作竞争组织形式。组建战略联盟,可以实现联盟内企业之间的能力互补与相互转移,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文章在对房地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综合了价值链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战略联盟理论,对房地产业组建战略联盟的必要性进行了全面地阐述。
[关键词]房地产业;战略联盟;价值链;规模经济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第二篇:战略联盟协议书
精诚合作战略联盟协议共创价值
战略联盟协议书
战略联盟企业(甲方):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法定代表人:
职务:
战略联盟企业(乙方):有限公司
地址:
法定代表人:
职务:
总则
鉴于双方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经营者,并有共同开发市场,共享社会资源的愿望,双方为了共同发展,创建一个更为广阔坚实的平台,建立多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本着自愿、平等、互利、诚信的原则,一致同意共同建立长期稳定、优势互补的战略联盟伙伴关系,特推出如下战略联盟协议。
第一章战略联盟双方简介
第一条:河南省亿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河南省亿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隆集团”)始创于1999年,注册资本1.2亿元,现有员工1000多名,总资产逾10亿元。现已形成以房地产为“轴”,矿业采选与经营和现代化农业为“翼”的“一轴两翼”格局,是一家集房地产开发、海南旅游项目开发、建筑安装、矿业采选与经营、高效农林、园林绿化、机动车检测、交通运输等为一体的多元化现代化企业集团。
在十余年的创业历程中,亿隆抢抓机遇,克难奋进,开拓创新,推动了企业跨越发展。亿隆房产已成为豫北地区房地产开发企业中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经营业绩显著的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业务涉及从住宅、商业、别墅到星级酒店及 1
旅游等多个领域,并在2009年成功抢滩三亚,为企业开辟了新的蓝海。与此同时,亿隆集团成功实现企业多元稳健发展,在矿业经营和现代化农业发展方面成效显著。
持之以恒的创新机制和与客户双赢为目标的市场策略是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两大原则。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热心和谐社会共建是企业一贯坚持的立足点。多年来亿隆集团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公益建设,已累计为各类社会公益捐款逾4千万元,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集团先后荣获“省级绿色企业”、“河南省房地产开发优秀企业”、“首届河南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并跻身“2005河南省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50强”、“2007河南省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50强”行列,在业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集团董事会主席许全堂——“全民创业中国100标杆人物”(2009年),现任新乡市人大代表,长垣县工商联主席,多次荣获“河南省房地产开发先进个人”,被团中央、农业部评为“全国优秀青年乡镇企业家”,同时当选为“中国青年乡镇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
第二条:郑州世福建材有限公司简介:
1、郑州世福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福建材)成立于2011年3月,主要经营陶瓷、洁具卫浴、木地板、石材、衣柜等家居建筑装饰材料;公司拥有工程、网络、小区、家装、展厅等健全的营销渠道;拥有河南单一品牌最大最豪华的“新中源陶瓷·卫浴旗舰店”、“圣拉格木地板旗舰店”、“广东汇亚陶瓷旗舰店”和“万峰石材旗舰店”;拥有河南建材行业最强大的业务精英和管理团队,公司现有员工100余人,其中家装业务精英48人,家装业务车辆30余台,展厅优秀导购35人,工程主管10人;2011年世福建材签约工程:郑州二七万达广场15万㎡精装房工程、河南省新政府办公大楼、郑州、洛阳、平顶山和济源丹尼斯商场、河南省武警总队艺术中心工地、宝龙城市广场博瑞国际汽车城工地、河南省肿瘤
医院二期病房楼和住病部工地、鹤壁淇县县政府办公楼工地和三门峡铝厂办公楼及三门峡中医院工地等多个项目工程。
2、“世福建材”旗下多元化建材产品:
A、世界建陶第一品牌——“新中源陶瓷·卫浴”,其中涵盖高中低端仿古砖、釉下彩、微晶石和中高端洁具卫浴;
B、中国石材第一品牌——“万峰石材”其中涵盖进口天然石材和国产天然石材、港石(人造大理石)和石英石等石材品种;
C、“圣拉格木地板”——产品涵盖强化、实木、实木多层、拼花和高端定制等木地板品种;
D、“汇亚陶瓷”——中国建陶十大品牌之一,产品涵盖抛瓷、仿古砖、釉下彩和微晶石系列。
3、“世福建材”产品使用范围:
世福建材旗下产品:“新中源陶瓷·卫浴”、“汇亚陶瓷”、“万峰石材”和“圣拉格地板”可以满足中高端、高端家庭客户家居家装需求;高档商务会所、洗浴中心、高档连锁奢侈品服装、名表、化妆品形象店装修使用;政府事业单位办公大楼、银行、高档大型楼盘精装使用;星级大酒店装修使用。
4、“世福建材”与“亿隆集团”合作之基石:
“世福建材”旗下多元化、高性价化的建筑装饰陶瓷、卫浴、中高端进口国产石材和多元化木地板产品,能满足“亿隆集团”旗下产业房地产高档社区精装、外墙装饰、公共区域、酒店商务写字楼、商场等方面使用;作为战略联盟合作伙伴“世福建材”将坚持“多元化产品、优质化服务、以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准则,精诚合作,共创价值”的原则,为“亿隆集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
第三章 战略联盟合作原则
企业战略联盟已成为现代企业强化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双方建立企业战
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企业战略联盟,使双方企业直接增进互信,加强沟通,获取合作伙伴的互补性资源,有效的实现资源信息互补、共享,扩大双方企业利用外部资源的范围,促进并提高双方的经营管理水平,使双方利益共享,共创规模经济效应,提高双方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第四章 战略联盟双方权利和义务
第三条:双方享有本协议规定期限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权利和义务并各自独立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第四条:双方在联盟期间,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和客观条件允许下,可以为另一方提供经营指导、培训、融资、客户资源及其相关社会资源的信息共享与支持。
第五条:双方联盟期间在一方参与另一方及战略联盟和合作企业的相关工程招标工作时,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权。
第六条:双方在与另一方及战略联盟和合作企业进行相关经营业务合作期间,应以优惠价进行合作经营。
第七条:双方在联盟期间可以免费将另一方企业网页或logo放置在各自企业网站内或以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显示。
第八条:双方在联盟期间应邀可参与另一方重大社会活动。
第九条:双方在联盟期间尽可能在对外宣传、品牌塑造等相关事务中附带为另一方进行宣传。
第十条:双方经营必须符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未经另一方授权不得在任何场合以任何方式冒用另一方名义进行活动。
第十一条:双方保证在联盟期间自觉维护另一方的企业形象及声誉,保证不做损害另一方形象及利益的事。
第五章战略联盟协议有效期
第十二条:本协议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有
效,协议到期前三十日内,经双方协商一致,可重新签订或续签本协议。
第六章战略联盟协议终止
第十三条:本协议期限届满,如双方不再续约,则本协议自动终止。
第十四条:任何一方希望提前终止本协议,应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双方必须在限期内结清账务。
第十五条:任何一方在未征得另一方书面同意前,不得将本协议内的任何权利、义务转让给第三方。
第十六条:因不可抗力因素造成本协议被迫终止,双方互不追究责任。
第七章战略联盟附则
第十七条:本协议经双方签章后生效。
第十八条:本协议及其附件未尽事宜,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
第十九条:本协议一式贰份,双方各执壹份。
第二十条:双方应提供以下文件,作为本协议的附件:营业执照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以上复印件均加盖企业公章)。
战略联盟企业:
(甲方):(乙方):签约代表:签约代表: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第三篇:理性选择(作文)
理性选择
有一智者问弟子:如果你是长途跋涉的旅人,在途中遇到一只疯狗对你狂吠,你会怎么做?毫无疑问,我们只会绕过他继续赶路,而并不会因愤怒而趴下来对它狂吠。这是理性选择。
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到各种选择。他会出现在大事中抑或是小事中,甚至在起床时我们也会面临起床或赖床的选择,它也会出现在试卷上,总之,在各种场合中,我们都有可能面临选择。
既然要选择的东西在我们生活中随时可遇,那么我们就要理性的做出选择。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时多动动脑,权衡利弊,才做出决定。
遇到困难,我们理性选择。首先,我们必须有勇敢面对的决定,而不能选择退缩,这是不理智的,如果科学家们在困难面前选择了退缩,那他如何来创造出种种发明,如何得出种种结论?在我们有面对的决心后,我们亦要理性的选择取舍,如果困难的锋芒太盛,我们不能继续勇往直前,这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暂时退其锋芒,在我们做好准备时,再一举进攻,困难方能被你踩在脚下。
在欲望面前,我们理性选择。是人就有欲望,纵使得道高僧也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无欲无求,所以既然不能做到无欲无求,那我们就必须在欲望面前保持理性,在欲望的取舍中要注意分寸,否则我们将可能被欲望毁灭。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不能不爱财,但不能因财而不择手段,不然纵使道德谴责不了你,法律也会找你。权利的欲望在人的心里占的位置很大,但在权利面前,我们必须理智,权利是用来利国利民,而非让你呼风唤雨,我们要理性选择。
在生与死中,我们要理性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同时,我们也“活着就有希望”。如果你因为挫折而寻短见,那么没人会同情你只会鄙视你,如果你因见义勇为而死,我们会敬重你,永远记住你。所以我们在生与死中,要理性选择。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选择,在选择中我们必须保持理性,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四篇:浅析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稿
试析我国企业战略联盟
近几十年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企业都意识到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难以在激烈的市场上立足,企业之间不仅仅是“战争”,更需要“合作”,因此众多企业开始调整竞争方式,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上世纪80年来以来,企业战略联盟做为一种重要的竞争性合作组织形式如雨后春笋不断出现。在1987-1997年期间,联盟的数量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1996-1996年间,国际上的各种经济联大约有1.5万,其中75%属于企业战略联盟。最近的结果显示,超过80%的高级管理人员把战略联盟作为公司的主要增长源。如今不仅是国外还是国内,战略联盟已经成为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国内企业不但面临着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也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内外压力要求我过诂哦内企业必需制定新的竞争战略,来增强实力,发展壮大。许多企业相继跟上国际节奏,通过企业联盟徕增强竞争力。如上海的大众,深圳的华强电子等等都是较为成功的典型。但我国战略联盟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使得我国企业在建立战略联盟的过程中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积极的对策建议。
一.企业战略联盟概念 ㈠企业战略联盟的定义
早提出企业战略联盟概念的是美国DEC公司总裁简.普兰德和管理学泰斗罗杰.内格尔。但目前对企业战略联盟的概念还没有达成一致。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交易费用理论把战略联盟看作是介于市场和一体化组织之间的形式。而从管理学角度出发,Teece(1992)把战略联盟定义为:两个或更多的合作伙伴,共同承诺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汇集它们的资源和协调它们的行动。在本文中采用战略联盟普遍使用的定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为达到某种战略目的而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其主要特点是各企业彼此保持相互独立、分享联盟利益。㈡企业战略联盟的特征 1.竞争与合作并存
传统的企业竞争是以竞争对手消失为目的,对抗性极强,战略联盟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竞争方式,其竞争是以合作为基础的,联盟内的企业可以在技术开发、产品生产、经营销售等方面进行合作,但同时联盟内各企业间也存在激烈的市场争夺竞争。2.组织灵活
这种新型的组织模式一般由一些独立公司包括制造商、供应商等,有时甚至是往日的竞争对手临时组成,它们聚集迅速灵活。3.边界模糊
传统的企业组织均具有明确的层级和边界,而战略联盟则是企业之间以一定契约联结起来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一般是突破行业界限而组成的战略联合体。4.运作高效
战略联盟的实力,单个企业是无法比拟的,它可以综合各方面的资源优势来完成单个企业难以胜任的各项经营任务,具有提升企业竞争力,分担风险、防止过度竞争,扩张市场以及获得规模经济效应等高效功能。5.技术先进
战略联盟借助信息网络,彼此联系,共同工作。联盟关系依赖于利用彼此的技术优势,可以使产品迅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二.我国企业战略联盟发展及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企业经济发展发生了许多实质性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顺利加入WTO,外国企业从沿海逐步向内陆扩展,外国企业的战略联盟对我国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动和启发,进一步推动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港台地区区的中小企业是直接联盟的主体,它们主要集中载广州等沿海地区,以生产、营销联盟合作为主。从20世纪90年代,欧美日等外资企业及跨国公司大量涌入我国市场,中外企业联盟的项目日益增加,项目的技术水平也明显提高,其成为中外企业联盟的核心。截至到2004年底,中外企业联盟数目已超过254091个。实践表明,跨国公司与我国企业的联盟不仅给我国企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高效的管理经验,有效提高了我国企业的竞争力,而且增加了我国出口,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促使我国企业改变经营观念,提高了我国企业联盟管理能力。如成为中外企业组成的战略联盟的核心。中外联盟日益增多,如北大方正集团与IBM的联盟,联想与英特尔、微软、东芝、IBM、思科等结成市场进入联盟,海尔与美国的朗讯、荷兰的飞利浦等结成技术开发联盟等。
在我国加入WTO前后几年里,在国外企业联盟的启发下,我国国内企业业开始盛行兼并、收购、重组等战略形式。国内企业仔联盟的范围、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呈现多样化特点,涉及到通信、电子、材料、生物技术、医药、石油、汽车等多种行业。在联盟类型上,有股权合资型战略联盟,又有合作生产、联合销售、供应联盟、技术研发联盟。我国企业已经初步踏上了战略联盟之路。
三.我国企业战略联盟存在的问题
企业战略联盟有效增强了我国企业竞争力,是我国企业发展壮大的一种重要方式,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很积极的意义。虽然目前企业战略联盟在我国企业实践中有了较大成效,但是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导致联盟效率低、矛盾出现,影响联盟目标的实现等。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3.1不能正确认识战略意义
国内许多企业之间的竞争处于较低层面,主要表现为商品大战、价格大战,目的是以低价占领市场,挤垮竞争对手。而这种模式在我国意境成为许多企业发展经营的目标。一轮又一轮地价格战不仅导致商品的贬值,而且也使企业名誉受损。这种恶性竞争严重阻碍了企业企业产品的改善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像2000年国内九大彩电企业地价格联盟的失败就是一格很好的例子。而严格意义上的企业战略联盟强调现代市场竞争策略 “双赢”,联盟可以使企业摆脱市场盲目竞 争的困境和大公司的吞并企图。但是国内企业对联盟的战略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认识到战略联盟的优势,导致联盟意识不强。如日化行业、饮料业、快餐业、零售业等诸多行业,组建战略联盟的比较少,这些行业中的大型企业实现相互结盟合作的尤为少。如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家电业,近几年从彩电、空调到热水器等的价格战一浪高过一浪,所谓的价格联盟仅仅是低层次的联盟,并没有上升到实质性的高度。3.2战略联盟的管理不科学
从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的实践来看,其管理效率比较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⑴资源运行效率低
企业采用战略联盟主要目的之一便是获得其自身无法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战略联盟一方面给企业提供了获取外部资源的渠道,另一方面企业也担心合作伙伴利用战略联盟侵占其核心资源,尤其是无形资源。无形资源是联盟资源管理的主要对象,对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研究表明,我国大部分企业缺乏无形资源管理意识,在战略联盟的过程中部分无形资源流无偿被对方所使用,特别是在中外企业联盟中尤为突出。如中国的景德镇陶器、中医药等,其传统的手工艺和制作配方都是知识性产权很强的无形资源,但是由于国内企业队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不强,导致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在何外国企业联盟的过程中被国外企业所获得,损失相当严重。
⑵联盟关系管理效率低
企业联盟间的关系管理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非合同性投入,还有一方面就是联盟企业间合作人员间的关系。但是从相关数据表明,外方企业在投入上远远比我国企业要多。我国企业在联盟过程中,过分重视合同协议本身,在签署协议谈判过程中力争有利于自身条款,但一旦签订合同后,便不重视联盟关系的管理,所以一些联盟因此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联盟,达不到预先目标而导致企业间关系恶化甚至解体。
3.3中外企业战略联盟收益不均衡
我国企业战略联盟主要是以中外企业战略联盟为主,其也使我国国内企业体高竞争力的主要方式之一。一般情况下国内企业是为了学习国外企业的核心技术,国外企业是想利用中国企业的本地化优势进入中国市场。虽然在联盟过程中,我国企业的产品技术、竞争力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和改善,但是在收益方面与国外企业相比差距就比较大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⑴国外企业在联盟过程中获得的市场份额日益增大。国外企业通过战略联盟广泛利用我国企业较为健全的市场营销网络,提高其在我国的竞争力,不断扩张在我国的市场份额。据数据统计,在跨国公司参与联盟的行业中,国外企业品牌产品已占1/3多,.如柯达的市场份额大约为40%,富士大约占据30%,摩托罗拉、三星、诺基亚等移动通信行业在我国市场竟占有近4/5的份额。轿车市场更为严重,几乎被本田、通用等国外企业品牌所垄断,国内的一旗、二汽、东风、福田等企业还处于挣扎中。
⑵国内创新能力提高缓慢,技术依赖性较强。学习国外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是国内企业采用中外企业战略联盟的主要动机。而技术开发文体关系着我国企业的发展前景。但是实践表明国内大部分企业在与国外企业联盟的过程中过分依赖国外企业技术,却忽略了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据数据统计,我国企业在R&D范围、费用、管理、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都远远不如国外企业投入多,管理效率高。
3.4竞争与合作管理小效率低
赵昌平(2003)认为,战略联盟成功与否主要与联盟伙伴之间有效竞争与有效合作有关。这些微观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其中影响有效竞争的因素包括:伙伴间的相互信任、伙伴对联盟管理的态度、伙伴间活跃的竞争、连续性的技术创新、联盟整合程度等。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的时间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时间短很多,对联盟的涵义认识不够全面和完善,对联盟中有效竞争与有效合作的认识也具有偏差,再加上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所以对竞争与合作的管理效率还比较低,致使联盟的成功率不高。如2004年紫光生物、浙江医药和百科药业三家上市公司发起成立“清华紫光医药联盟”,约定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结成联盟关系,共用品牌或联合宣传品牌,以及共享市场信息等。三家公司决定融资时互为担保、互为战略投资人并以股权投资建立新集团,但是由于三家公司在管理权的分割问题上竞争激烈,没有解决好合作问题,致使新集团至今也没能建立起来。此外,联盟企业文化的差异,也会转化为经营管理上的差异,加大联盟竞合管理的难度。比如,传统的中国式企业管理文化和作风,与国外的管理文化和作风就存在很大的差异和冲突。
四.发展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的对策建议 4.1提高对企业战略联盟竞合的认识
我国企业要改变过去企业间单一竞争或单一合作的认识,树立新的合作竞争观念,学会运用战略联盟手段,根据实际需要,与国内企业和国外跨国公司建立多样化的战略联盟,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同时还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以合作代替竞争这一更高层次的激烈竞争的实质,深刻理解和认识战略联盟本质、特点和利弊之处。既竞争又合作是战略联盟的本质特征,这就要求我国企业提高对战略联盟竞合的认识,在结盟时坚持在竞争中增强合作,在合作中提高竞争力的原则,防止出现只重视合作而忽视竞争。一方面,要信任合作伙伴,另一方面,要注意对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进行适当的保护,不能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所有资源都向对方展示,以防无形资源的泄露而造成巨大的损失。
4.2大量联盟实践表明,联盟的失败往往与管理问题有关。加强联盟资源的管理,保护无形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扩大无形资源的增值范围。首先要确定企业投入联盟组织中需要哪些无形资源,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程序,通过程序来明确企业参与联盟应该投入哪些无形资源。当企业无形资源确立后,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并对无形资源进行评价,从而确定参与联盟的无形资源的价值和投入规模,内部部署无形资源的发展,扩大无形资源的增值范围以及评估企业联盟资源对联盟组织的影响。
4.3提高联盟知识的吸收能力,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必须加强自身有关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存量和改善知识结构,以适应联盟伙伴的知识结构;并建立起相应的知识处理系统,将所积累的外部知识内化到企业的知识系统中去,形成企业特有的知识;此外企业还要要鼓励个人、团队不断实践,积累经验。
4.4要确保联盟的成功就必须提高联盟竞合管理水平。联盟各成员企业首先都有真诚合作的态度,在此基础上建立恰当的管理系统。主要可包括以下几方面: ⑴建立共同的口标和资源共享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团结的管理团队,做好人力资源、战略口标、研究开发等方面的管理和整合,真正实现联盟效应。
⑵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进行信息沟通,消除不必要的摩擦,促进联盟各方之间的相互信任。
⑶建立不同文化的相融机制。一方面,联盟各方要克服语言、习惯、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和障碍,相互理解、尊重并包容对方的文化,逐步走上良性互动关系:另一方面,联盟各方应在原有文化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进而促进双方文化的融合。文献参考:
1.肖远飞、路明.战略联盟诠释及启示.管理科学文摘.2005 2.陈支武.战略联盟理论及其管理.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2 3.严建援、颜承捷、秦凡.企业战略联盟的动机、形态及其绩效的研究综述.南开学报.2003 4.叶华靓.我国企业的战略联盟管理.集团经济研究,2004.5.陈志宏,企业战略联盟的前提条件、运作形式和运用策略.工业企业管理,2002 6.张京敏.战略联盟失败的原因及启示,商界论坛,2005.7.陶忠元、翟东平.推进我国企业战略联盟发展的若干思考.商业研究.2003
姓名:胡珊
第五篇: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模式选择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模式选择
摘 要 21世纪的我国农业将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只有大力实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选择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才是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唯一出路。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模式选择中国农业可持续的必要性
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归纳起来,主要体现为“三个可持续性”协调发展。一是生产持续性(Sustainability of Agriculture Production),即保证农产品稳定供给,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的能力。二是经济持续性(Sustainability of Rural Economy),即不断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其生活质量的能力,主要体现于农村产业结构,农村工业化程度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三是生态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即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及开发、保护、改善资源环境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整个农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前提。没有良好的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常规式的现代农业就会陷入困境之中。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农业投入水平较低,经营粗放,规模小。农业劳动生产率只有发达国家的1/5,人均粮食占有量仅占发达国家的1/3,肉类占1/5,人均农业总产值占1/4。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应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地位,同时兼顾三个持续性的协调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1 可持续发展是国情所需
改革开放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农业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的道路。一是解决人口增长和消化剩余劳动力的需要。我国目前已有13亿人口,而且总人口还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到2030年总人口将达到16亿多,随着人口增长,社会物质消费总量必相应增加,自然资源由于不断地被消耗而相应减少,因此,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现有产业部门所需的劳动力人数,尤其是体力劳动者人数将相应减少,通过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发展多种经营,转变增长方式,最大限度地以人力资本取代自然资本,有利于加快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确保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二是解决合理利用有限资源的需要。我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自然资源短缺,人均淡水、耕地、森林和地资源分别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8.1%、32.3%、14.3%和32.3%,人均资源数量仍继续下降,而且资源分布不均,因此,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否则,到2030年达到16亿人口,我国有限自然资源将不堪重负。三是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需要。我国山多地少,山地占国土面积的69%,环境脆弱、频发灾害,也就难于幸免。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生态环境,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还自然的绿色面目,才有出路。
1.2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共同利益
人类居住在同一个地球上,生态环境问题已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利益所在,控制人口,保护资源是人类共同任务。环境污染是危及全球的,加强保护环境和国际合作离不开人类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步较晚,加入WTO后国际贸易协议使我国农业生产面临巨大压力,不仅受国际市场主要农产品在品种、质量、价格的影响,而且由于降低关税配额量增加,逐渐开放国内农产品市场。加重国际竞争和国内“卖难”问题的压力。我国农业要抓住这一时机,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加快经济建设,深化农业和农村的改革,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解决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参与国际市场,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从目前到21世纪中叶,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
对于中国农业现代化,而且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2.1 发展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总的说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依靠,对主导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商品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经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经营方式。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各地以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包括农业产业结构、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通过调整,发挥区域经济优势、资源优势、建立高效农业体系,解决分散经营和大市场的矛盾。在分散经营状态下,农民的生产经营决策,一般都是以去年的行情作依据,这种滞后的市场信息,很难做出正确的市场预测。而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有专业分工而形成专业营销队伍,而且规模化经营,在客观上也更重视市场信息和市场预测,从而降低风险,增加农民收入。与此同时,农业产业化便于农业技术推广,为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提供了条件,有利于消化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2.2 实现农村城市化
目前,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为47%,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为75%,发展中国家为37%,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为30.4%。城市化水平低,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增收。过去依靠农产品数量的增加和价格的提高来增加农民收入的情况已不复存在,尽管国家按照保护价收购余粮,但农民收入的逐年增幅并不高,纯农户的收入已经趋于平稳。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增长难的问题,除了对农业实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外,必须减少农民数量,使一部分农民转移到城镇,通过务工经商、兴办实业,直接增加收入;同时,按目前农业资源可容就业水平来推算,即使一部分农民转移出去了,农业产量和农村经济收入也基本不会受到什么影响,仍留在农村的农民就相对增加了收入进而实现其同富裕,进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2.3 坚持科教兴农战略
20世纪后半叶,农业高新技术发展迅猛,正在形成一场全球性的“新的绿色革命”。为此,中国政府已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农”战略,并从国情出发,积极推进农业科教事业的大发展,加快农业科技革命,迎接世界科技革命的挑战。进入20世纪,在工业革命浪潮冲击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科学技术突飞猛进,20世纪60年代之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继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国家的“绿色革命”也取得显著成效,世界农产品成倍增长,基本养活了全球50多亿人口,这其中,科技贡献率在发达国家达到60%以上,发展中国家在30%左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需求将日益扩大,其中粮食需求,预计2030年将突破6.5~7亿吨,如果要达到95%的自给率,则年总产量的递增率要达到1.5%左右,而提高单产是唯一出路。但另一方面,人均耕地、淡水资源数不可逆转地下降,中国农业面临着土地沙化、环境污染加重,资源环境的压力。因此,中国21世纪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达到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宏大目标,其根本出路是坚持科教兴农战略,走可持续集约农业的道路,这是中国农业的必然选择。
2.4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当前,我国农业环境问题十分严重,最为紧迫而且影响面大的问题主要为以下七个方面:其一是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其二是农业生态技术落后造成自身污染日益加剧;其三是工业“三废”对农业环境的污染正由局部向整体蔓延;其四是土地沙化与沙尘暴呈加剧之势;其五是干旱缺水问题日益突出;其六是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其七是农产品污染问题加重,人身健康安全受到威胁。近年来,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的呼声日高。根据《全国环境保护工作(1998~2002)纲要》要求,当前及以后要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加强环境宣传和法制工作。完善生态环境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加强环境和生态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抓紧
制定有关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要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二是实施污染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实施污染总量控制,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保障环境安全的重要举措,切实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实现“增产不增污”。要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把目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最具影响的黄河上中游地区、长江上中游地区、风沙区和草原区作为重点,抓好长江黄河上中游等重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退耕还草工程。三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今后30年,我国耕地总量减少的趋势难以扭转。必须继续实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资源的基本方针,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加强对耕地资源的管理,把每年减少耕地的规模控制在最小程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
随着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时代的到来,21世纪中国农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选择正确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具体如下:
3.1 基因农业
在知识经济时代,生物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DNA重组技术、克隆技术、新的尖端生物加工法的应用与发展,给人类带来无限憧憬,由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把基因工程技术有选择地加以使用,对特定的基因进行激活或控制,或者用新的方法进行转换,就可以生产出全新的、安全的食品。随着农业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基因农业必然成为我国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3.2 生态农业
我国农业部等七部委在《关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报告》中指出:“我国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的综合农业体系”。它以发展大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实行农、林、牧、副、渔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并使各业相互支持,相得益彰,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3 绿色农业
21世纪将是农业持续发展的世纪,绿色消费将是本世纪主要的消费趋势,绿色需求将逐渐成为主要需求。人类需要更多的卫生、营养、无污染的农产品,对未来农业的发展及农产品的要求不仅是数量上的安全性,而且是高品位、高质量、优品种的绿色产品,实现人与环境共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因此,实施绿色农业发展战略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理想模式和可行模式。绿色农业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绿色生产,产出绿色食品为特征,且树立全民族绿色意识。面对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高品位、高质量、优品种和无毒无害无污染农产品的需求及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以成为重要贸易壁垒。因此,必须走绿色农业发展之路。
3.4 “白色农业”
白色农业是利用至今尚未为人类充分利用的地球上三大生物资源之一的微生物资源宝库,应用科技进行开发,创造微生物工业型的新型农业。传统农业以太阳为直接能源,利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和作用生产人类食物,动物饲料。而“白色农业”依靠人工能源,不受气候和季节的限制,可常年在工厂进行大规模生产。微生物工业是节省土地型的工厂化生产,一座占地不多的年产10万t的单细胞蛋白的微生物工厂,相当于13万hm2耕地的大豆蛋白质,或0.2亿hm2草原饲料养牛的动物蛋白,可见,在我国发展“白色农业”大有可为。
3.5 网上农业
在知识经济时代,农业各个方面信息进入电脑网络,气候,土壤,水和物种等环境资源信息,生产资料供求信息,农产品生产、流通、价格信息、科技、教育、政策、法规等,建立计算机联网成为人类共享资源,越来越多农民已经发现,互联网用途广泛,使用方便,充满乐趣。如河南,山东的农民种植的苹果,花生等农副产品,不但通过网络打开销路,产品还能飘洋过海卖给外国人。信息网络化使农业生产经营突破地域限制而走向国际化,全球化成为可能。
3.6 优质高效农业
优质高效农业是以经济上有效、技术上先进、环境上可持续的方式,生产优质农产品的一种农业形态。它要求两个方面:一是农产品的优质化;二是农产品及流通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合理化。当今社会,绿色无污染食品已是人们的需求,优质食物,农产品是人们物质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产品的饿质量直接影响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与身体素质,并且影响我国粮食的世界贸易和在世界农业中的地位。所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是我国加入WTO后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 胡涛,陈同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2 胡皓.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高旺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策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刘辉煌.制度创新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1999(7)王东升,杜砚如,鲍建梅等.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经济与管理
研究,2005(8)王耀华.可持续农业的内涵及其理论依据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