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培训就业机制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汇编)

时间:2019-05-12 22:3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立健全培训就业机制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立健全培训就业机制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第一篇:建立健全培训就业机制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建立健全培训就业机制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为了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服务工作,@@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把加强农村劳务开发、优化农村就业结构、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开展农民工培训与就业方面进行了有

效的探索,通过建立健全农村劳务开发五个机制,,逐步形成了“农民工+培训基地+企业”的农民工培训、就业“一体化”模式。2003年,全县共开展培训126期,培训农民13200多人次,输出劳务13.2万人,劳务收入11多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县已经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6000多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8万人,增长13.6,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已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有序地展开。概括我们的运作方式和基本作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建立政府统筹与市场运作相配套的长效机制

@@县农村劳动力总数80万余人,据测算,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农林牧渔业需要的合理劳动力数为20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不充分,不仅成为农民增收的一道难题,而且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从2001年开始,县委、市政府就通过不断强化行政推动,把加强农村劳务开发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重要实事来办。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度。成立了县、乡、村三级农村劳务开发工作机构,把农村劳务开发列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进行督查、考核。县、乡两级建立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部署劳务开发工作。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积极履行市农村劳务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推进农村劳务开发工作,注意总结和交流各地经验,经常性召开农村劳务开发工作会议,不断推动农村劳务开发工作上新水平。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统筹、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

二是落实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劳务输出的工作意见》、《关于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工作的意见》、《2003-2010年农村劳务开发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营造良好的政策条件;加大劳务开发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劳务开发专项资金,有关单位统筹部分资金,专门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和劳务开发龙头企业、重点乡镇的奖励。

三是市场运作,培育劳务中介。在不断强化行政推动的同时,积极培育劳务输出市场主体,以弥补政府职能的不足。成立@@县劳务输出中心,同时在龙港等4个发达乡镇和12个省级欠发达乡镇成立劳务输出管理服务站,实现了欠发达乡镇和发达乡镇在工作中互动与合作。按自愿、民主、平等、互助的原则,把从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学机构、中介机构、用人企业等各种力量组织起来,实施统一的经营策略。通过劳务信息发布、技能培训、职业推介、举办劳务供需见面会等方式,不断增强对各种信息、各类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力,提高劳务开发的组织化、社会化程度。自县劳务输出服务中心成立2年以来,共向欠发达乡镇传递用工岗位信息8000多个,成功推介用工2000多人。

二、建立技能培训与职业推介一体化的运行机制。

提高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既是劳务开发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长远大计。近年来我们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努力健全培训网络,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内容,建立新的培训工作机制。

一是改造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加强教学和实践训练条件建设,在县民兵训练基地新建了300平方米的缝纫车工教室,购置了60台缝纫机,建成了@@县农民技能培训中心;整合现有的培训资源,确定@@县职业技术高中等10个教育培训机构为县级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引导和鼓励各类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培训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合,扩大培训规模,增强培训效果。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机构和用工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签订培训订单或输出协议,走“先培训、后就业”的路子。比如县培训中心与温州市泰勒制药有限公司、温州市海马电子有限公司、中国新雅印刷有限公司等长年建立了劳务培训与输出关系,上半年已经向这些企业输出劳务500多名。通过对培训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全县建立起农业与非农部门统筹、学校与企业结合、乡镇与企业合作的培训机制,形成县、乡和部门、中介组织、企业、学校等多层次、多渠道、多门类的培训网络体系。

二是开展灵活多样办学方式。坚持农民受益、学校有利的原则,实行长、中、短期培训相结合,以中、短期培训为主,适应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特点。大力开展1个星期左右的常识性引导型培训,增强农民寻找就业岗位的能力,提高农民工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积极开展1月左右的熟练工的培训,结合学历教育开展1年以上高级工的培训,提高农民进城的择业竞争力。为适应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完善培训内容。根据各地劳务市场需求状况,开展了传统技术型、新兴产业型和现代服务型“三大类型”专业培训,同时立足当地优势,开展井巷爆破、纺织缝纫、电子装配和商标印刷等特色培训,不仅解决了本地劳务的就

业,也推进了特色产业的壮大发展。

三是积极引导各培训教育机构向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职业介绍“三位一体”的方向发展,实现招生、培训、就业、跟踪服务一体化。目前全县有5个培训学校经劳动部门批准设立了职业技能鉴定站,一些学校还设立了职业介绍部门。@@县职业技术高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已达10个工种,每年推荐就业近1000人,从该校毕业(结业)的学生(学员),就业率达98。经过鉴定持证上岗的人员工资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如针对我县井巷劳务大规模输出却缺乏规范化管理,爆破人员队伍中持证上岗人员紧缺的实际,全县从2002年开始开展了3期井巷爆破人员培训,共培训人员150多名,经过培训后,这些劳务月工资收入从1000多元上涨到3000多元,翻了两倍。

三、建立引导转移与便民利民相结合的服务机制

我们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创新工作方式,完善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努力为农民转移就业提供高效服务,促进农民进城务工和外出就业。

一是对外出农民,简化办事手续,实行“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农村劳务办印发了“@@县农民外出务工指南”“@@县驻外机构联系一览表”和“@@县主要技能培训机构基本情况一览表”,张贴到村,方便农民外出求职和选择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劳动保障部门把农民培训与就业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在用工信息、求职指导、技能培训、鉴定考证、职业推介,以及督促用人单位与农民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和加强对农民工工资的清欠工作等方面积极为农民提供服务。县司法部门切实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工作,县法律援助中心增加了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援助的职责,并成立了“法之剑律师事务所外出(来)务工人员法律援助站”。两年来专为农民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0多件,受援农民工157人,为他们挽回和减少损失600多万元。全社会形成了一个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为扩大农民就业群策群力的良好局面。

二是对进入本县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我们还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探索出一条农民进的来,住的下的工作路子。对户籍制度实行重大改革,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同时,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应改革与户籍制度紧密相连的劳动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制度,努力创造一个使城乡劳动力在就业、对社会生活的参与以及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权利平等、机会均等的制度环境。在就业方面,取消各种准入条件,农民和市民享有平等就业的机会。在教育方面,进入本县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安排其子女就近入学,不收取任何附加费用。在社会生活方面,树立进城农民是“新的市民”的价值理念,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暂住人口”,使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环境。到2003年全县就有4万多名农民进城落户,从“农民”转化为“市民”,他们的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和应享受的权利待遇与当地市民一视同仁。

四、建立异地输出与本地转移同步的就业机制

近年来,我县坚持本地与外地市场一起抓,不断扩大就业领域,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就业格局。

一方面,抓住发达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对劳动力需求增加的机遇,加强区域劳务协作和山海劳务协作,做好劳务异地输出。各乡镇主动出击,充分利用山海协作、招商引资的机会,想方设法参加沿海地区召开的各种劳务交流会,进行广泛的劳务交流和洽谈;定期同沿海发达城市举办人力资源招聘交流会、劳务供需见面会,有序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县劳务输出服务中心与上海、杭州、宁波、温州等大中城市劳动力交流中心签订长期了长期的劳务协作关系,双方定期举办劳务招聘会;五凤乡引导本地农民走“电子装配”特色劳务输出,每年都组织温州电子加工企业前来招工;沿浦镇每年都会邀请制鞋公司和当地农民举办以“鞋文化”为主题的文艺晚会,把打工经济与当地文化产业两块蛋糕一同做大;赤溪镇利用省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结对帮扶工作开展之际,联系结对帮扶的宁波市北仑区有关企业来本地开展订单培训,最多一次就签定150人的劳务输出合同。

另一方面,通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三化”战略,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2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到2003年,全县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00多家,带动农户5.6万户,占总农户数的30%。有注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300家,直接安排近2万名农民就业。各地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培植城镇产业体系,为农民提供就业新载体。近年全市新开发城区面积500多万平方米,吸引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与定居。新上工业项目300多个,提供就业岗位3万多个;新增市场经营面积40万平方米,增加就业岗位10000人。

五、建立外出就业与回乡创业并举的双向流动机制

在抓好农民外出就业的同时,我们还积极引导和鼓励那些已经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为他们提供能够施展聪明才智的创业平台。一大批外出务工农民从“打工者”变为回乡“创业者”,从农民变为商人,他们带回资金和技术的同时,也带回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全新的市场意识,成为一支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民致富的生力军。他们的角色转换,突出的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引导一批农民走出去,成为打工经济的领路人。一些在外地闯出了市场的农民大胆的把本村、本乡的农民组织起来,把本地的特色劳务优势做强做大。如@@县矾山镇现在大大小小的井巷劳务公司就有几十家,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他们大部分都是一些本地人在外成功了,回来在把父老乡亲组织起来,一起抢占井巷建筑劳务市场的,对于他们,一些人已经把他们的称呼从“包工头”叫成了“打工头”。

二是立足本地资源开发,做好修路人。一些打工者在外面赚钱回来后,积极投身到本地的产业开发中去,利用在外面积累的市场经济知识,推进本地的产业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壮大发展。如现在的@@县安盛马蹄笋有限公司,也是其创始人利用在外务工赚的资金投资当地的特产马蹄笋,从单一的种植开始,通过几年时间,一直发展到现在产、供、销一条龙的资产上千万的龙头企业。好范文版权所有

三是引进一个新兴产业,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开路人。市场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和一些优势产业的日新月异,在增加一些外出务工者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不断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他们比那些还没走出家门的农民更清楚自己的比较优势,也更清楚如何把他们做大。以手工劳务加工为主的五凤乡的海马电子加工厂,就是当地的一些能人看到了本地劳动力富余和低廉的优势刚从温州引进来的。它的引进,不仅每年为当地创造近百万的税收收入,而且还解决了2000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当地农民每年就工资收入就达到了2000多万元,为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奔小康做出了贡献。

第二篇:建立健全培训就业机制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建立健全培训就业机制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为了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服务工作,@@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把加强农村劳务开发、优化农村就业结构、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开展农民工培训与就业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通过

建立健全农村劳务开发五个机制,,逐步形成了“农民工+培训基地+企业”的农民工培训、就业“一体化”模式。2003年,全县共开展培训126期,培训农民13200多人次,输出劳务13.2万人,劳务收入11多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县已经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6000多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8万人,增长13.6,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已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有序地展开。概括我们的运作方式和基本作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建立政府统筹与市场运作相配套的长效机制@@县农村劳动力总数80万余人,据测算,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农林牧渔业需要的合理劳动力数为20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不充分,不仅成为农民增收的一道难题,而且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从2001年开始,县委、市政府就通过不断强化行政推动,把加强农村劳务开发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重要实事来办。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度。成立了县、乡、村三级农村劳务开发工作机构,把农村劳务开发列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进行督查、考核。县、乡两级建立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部署劳务开发工作。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积极履行市农村劳务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推进农村劳务开发工作,注意总结和交流各地经验,经常性召开农村劳务开发工作会议,不断推动农村劳务开发工作上新水平。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统筹、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二是落实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劳务输出的工作意见》、《关于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工作的意见》、《2003-2010年农村劳务开发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营造良好的政策条件;加大劳务开发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劳务开发专项资金,有关单位统筹部分资金,专门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和劳务开发龙头企业、重点乡镇的奖励。三是市场运作,培育劳务中介。在不断强化行政推动的同时,积极培育劳务输出市场主体,以弥补政府职能的不足。成立@@县劳务输出中心,同时在龙港等4个发达乡镇和12个省级欠发达乡镇成立劳务输出管理服务站,实现了欠发达乡镇和发达乡镇在工作中互动与合作。按自愿、民主、平等、互助的原则,把从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学机构、中介机构、用人企业等各种力量组织起来,实施统一的经营策略。通过劳务信息发布、技能培训、职业推介、举办劳务供需见面会等方式,不断增强对各种信息、各类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力,提高劳务开发的组织化、社会化程度。自县劳务输出服务中心成立2年以来,共向欠发达乡镇传递用工岗位信息8000多个,成功推介用工2000多人。

二、建立技能培训与职业推介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提高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既是劳务开发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长远大计。近年来我们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努力健全培训网络,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内容,建立新的培训工作机制。一是改造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加强教学和实践训练条件建设,在县民兵训练基地新建了300平方米的缝纫车工教室,购置了60台缝纫机,建成了@@县农民技能培训中心;整合现有的培训资源,确定@@县职业技术高中等10个教育培训机构为县级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引导和鼓励各类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培训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合,扩大培训规模,增强培训效果。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机构和用工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签订培训订单或输出协议,走“先培训、后就业”的路子。比如县培训中心与温州市泰勒制药有限公司、温州市海马电子有限公司、中国新雅印刷有限公司等长年建立了劳务培训与输出关系,上半年已经向这些企业输出劳务500多名。通过对培训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全县建立起农业与非农部门统筹、学校与企业结合、乡镇与企业合作的培训机制,形成县、乡和部门、中介组织、企业、学校等多层次、多渠道、多门类的培训网络体系。二是开展灵活多样办学方式。坚持农民受益、学校有利的原则,实行长、中、短期培训相结合,以中、短期培训为主,适应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特点。大力开展1个星期左右的常识性引导型培训,增强农民寻找就业岗位的能力,提高农民工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积极开展1月左右的熟练工的培训,结合学历教育开展1年以上高级工的培训,提高农民进城的择业竞争力。为适应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完善

第三篇:浅析如何充分开发人力资源

浅析如何充分开发人力资源

浅析如何充分开发人力资源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人类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载体的全新时代。企业、国家间的竞争,已由产品的竞争、资本的竞争发展成为智力资本的竞争。激烈竞争的焦点当然就是智力与知识载体的人。因此竞争则主要是针对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将来谁能拥有具高度竞争力的各类人才,谁就掌握了国际竞争的先机和主动!关键词:企业 人力资源 开发 管理

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人又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第一资源因素”。因此,怎样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是任何企事业单位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首要目标和任务。

一个企业要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保持在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其能够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雄厚的资金、高新技术,也有人认为是生产规模、品牌质量……实际上都不是,因为这些优势都不是永续的。大企业的强强联合或更大的财团加入竞争,足以使一个资金雄厚的企业所骄傲的优势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今天的高新技术可能到明天就成为落后技术;而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先进设备等这些因素都不能保证永远强于对手。只有人力资源才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财富,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和腾飞的关键。这样,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而建立学习型的团队又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目前西方企业界提出了这样一个明确的理念:“当你的企业能够在为员工们提供一个不断学习的环境和条件方面优越于你的竞争对手们时,你将可以确保你的企业保持领先地位”!以往我们尽管也知道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工作的重要,但似乎只是停留在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上,这一理念的提出,则鲜明地展示了人力资源开发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这将是我们中国的企业界需要去认真思考和认同的一个新理念。这一理念将会对中国的企业界起到一个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如果我们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企业战略决策的重要关系之后,那么,怎样具体去落实、去实施呢?这一问题也是许多企业感到头痛和不知如何下手的。我们知道有一个著名的“水桶效应”理论:“当一个用不同长度木板做成的水桶去装水时,它的存水量取决于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而决不是最长的一块”!

企业用人也是一个道理,但关键是怎样找出企业本身以及企业内不同人材各块“木板”的长短,做出客观的评定,并采取相应的培训。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知己知彼”,取长补短,不断改善企业内人力资源的素质。这里有两个目前在西方企界普遍采用的系统:

A、绩效考核系统

绩效考核是一个先进的管理系统,它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可以使企业按其远景规划与价值来制订公司的经营策略,并将企业的经营目标转换成可操作的具体工作计划,以制订出部门与个人的工作目标。做为一个有效的沟通工具,绩效考核系统也为企业创造了健康和透明的沟通环境,令企业自上而下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做为人事决策时重要的参考指标,该系统可将员工的具体表现记录下来,并与薪酬、福利与奖励结合在一起,鼓励员工发展自我。同时,该系统也为企业制订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和培训计划提供了可靠依据。这一系统的应用和实施对企业管理和发展有极大的帮助,它可以为企业决策层提供一个良好的、行之有效的“工具”。我们曾为一些大型企业设臵并实施,成效是非常明显。

B、360度个人能力测评系统

此系统是为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能力测评及人材储备而设。目前国内企业对个人能力的评估往往是由上司对下属从感性上的判断,或是通过对具体工作实施后的结果做出判断。这种评估往往并不准确,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害,也就是我们所戏称的“交学费”。它常常使对人才的评估工作流于形式,甚至造成矛盾,导致人才流失。这是不科学和缺乏理性的。360度测评系统则是将被测评者臵于测评中心,不但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评估和量化被测评者个人的性格、特点、优势、缺点及潜能,还要根据被测评者所处的工作特性和工作环境,进行更大范围的全方位测评,具极强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因此,360度的测评方式可以为人力资源的测评提供一个很好的工具,也能够为企业各类管理人才的招聘、使用、开发、储备,提供一个完善的帮助。

人才是科技的载体,是科技的发明创造者,是先进科技的运用者和传播者。如果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么人才就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特殊要素。人才不仅是再生型资源、可持续资源,而且是资本性资源。在现代企业和经济发展中,人才是一种无法估量的资本,一种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资本。人才作为资源

进行开发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企业只有依靠人才智力因素的创新与变革,依靠科技进步,进行有计划的人才资源开发,把人的智慧能力作为一种巨大的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才能达到科技进步和经济腾飞。企业必须创造一个适合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建立凭德才上岗、凭业绩取酬、按需要培训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满足企业经济发展和竞争对人才的需要,从而实现企业经济快速发展。

企业人才资源的目标是吸引人、培养人、用好人,挖掘潜力,激发活力。企业应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目标,以人才资源开发为根本任务,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的开发和利用。

1、加快建立适应各类人才成长的管理体制。要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起适应各类人才成长特点的新型人才管理体制。要围绕高素质领导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四支队伍建设,建立各具特色的分类管理制度,重视抓好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使用,树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鼓励创业、鼓励创新、鼓励竞争的用人新理念。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视人力资源配臵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企业的人事部门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策略性角色,其工作重点不是对雇员问题进行急救处理,而是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策略的拟定,激励雇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满足其成就感, 营造雇员和企业共同的企业价值观,帮助企业成功地实现战略目标

2、加大对人才教育培训的投入。企业要利用培训和教育功能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着力提高各类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企业培训工作中应采取高科技和高投入措施,使企业人才资本不断增值。加大对人才培训教育的投资,既能满足企业经济发展需要,又能满足人才对职业生涯开发及个人能力提高的渴求,这种投资会获得比物质更高的回报,而且这种回报具有长效性和超成本性。重视职工的教育与培训,把教育培训看作是获取与保持企业竞争力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力资源活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已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在美国企业,每个雇员平均每年接受15个小时的教育培训,总计达150亿小时;小公司教育培训费用每年平均21.8万美元。目前,已有1200多家美国跨国公司包括麦当劳、肯德

鸡在内,都开办了管理学院,摩托罗拉则建有自己的大学,每年在培训上的投资高达1.2亿美元,GE公司每年投入培训、教育的经费高达9亿美元,董事会不惜花费大量时间投入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亲自授课。

3、提高对人才的激励力度。激励是现代企业人才资源开发的核心。人才资源的潜能能否发挥和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人才的激励力度。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雇员进行各种方式的沟通,例如通过参加雇员的生日聚会、家庭日聚会,了解雇员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并听取建议,并使雇员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引导雇员参与企业管理,使雇员感到自己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定期不定期的向管理层汇报雇员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帮助企业建立一个关心协作的和谐的工作环境。企业在人才引进、使用中要积极研究个人需求和制度对个人需求满足感的影响以及能产生各种激励作用的机制,制定人才队伍收入待遇及其岗位责任和业绩、贡献挂钩的原则,实行按岗位、按任务、按业绩付酬的分配制度,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积极性,最终实现企业经济发展与人才资源开发的双丰收。人力资源作为现代社会企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其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所有业务与工作推动和执行过程中,人的能动性、技能保证和团队化协作成为其得以有效达成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的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的发展动力管理,其核心的管理行为包括人力资源的获取、激励、组织与发展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而不可;这四个部分的循环往复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管理不断得到升华,进而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的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现代企业管理/王潇主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7

第四篇:浅议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市场研究■2010 ■12

笪王慧平

目前“三农”问题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 “三农”问题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中,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 源,充分发挥农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是最关键和根本 的一环。特别是现在国家积极建设新农村,开发农村人力 资源,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 战略举措。因此,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必须实现一个历 史性的变化,即从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开发,转向 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主,提高人力资源对农村经济发展的 贡献率。

凡是人力资源丰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较好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较高;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落后的国家,一定与其人力资源质量不高,人力资源开发 利用率低紧密相关。目前我国的小康仍然是低水平、不全 面、非均衡的,这主要表现在农村,而农村的低水平、不均 衡,首先表现在农民素质偏低与农村人力资源的低水平、不平衡,这也是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首先是农村基础教育和思想方面。中国目前农村人

力资源开发政府投入主要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 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方面,而对职业教育、农村成人教育、保健、在职培训、和迁徙等投入很少。但农村职业教育、成 人教育、在职培训等对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村产业 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转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 影响。农民受教育年限短,职业教育普及率低,多数农民 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就会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 持有消极态度,这就大大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此 外,很多农民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传统的小农意识价值 取向。部分农民的思想禁锢、安于现状,对土地的依赖性 较强,不愿离开土地从事其他行业。习惯于传统的农业生 产,市场经济意识仍然淡薄,观念陈旧。不少农民表现出 颓废和封闭的思想观念,喜欢走老路,按老规矩办,缺乏 创新精神和敢闯、敢干、敢试的勇气和信心,对腐朽落后 的东西认识不到位,甚至沉溺于封建迷信活动。

第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上也有一定的滞后

性。政策是否有效,关系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成败,从现 有情况看,农村人力资源公共政策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 题。现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缺乏系统性,现有农村人 力资源开发政策基本上是作为一种辅助部分散布于其他

“三农”政策之中,缺少专门的政策安排。在农村人力资源 开发领域,由于其开发对象素质较低、经济条件差、所处 环境相对落后等问题,市场培训机构不愿涉足,一定程度 上被排除在市场之外。政府必须要“主动出击”,制定政 策、使用政策,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己任,以“非市

场”的手段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资本凝聚,最终实现其自 身价值。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仅农村人口就有9亿多人,农

村人力资源总量丰富,但总体素质不高,未形成高效优质 浅谈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几个对策

一、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意义

各抒己见12 ■2010■市场研究的人力资本。

农业经济的落后,并不在于自然资源的贫瘠,主要原 因在于人口素质的低下限制了人们经济活动的多样性发 展,不能充分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只好囿于传统生产方 式从事单一的自然经济。结果,无论自然资源如何丰富或 者人们如何辛勤劳动,都无法得到大量产出,反而造成资 源的浪费和低效率转换,甚至由于农牧业的过度开发面 临着严峻的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失衡。反之,如果是一个具 有并精于运用有关土壤、植物、动物、机械和市场营销等 现代科学知识的劳动者,即使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可能得 到丰富的产出,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目前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依 赖于大量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由劳动者数量的增 多转化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使 他们具备市场经济知识,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这样才能 带动整个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 的进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社会主义和谐农村,首先要求农村经济繁荣、充满活力,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具有较大幅度地提

高。当前,农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农村生态环境恶 化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大难题。城 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必然导致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从 而出现了城市就业难的问题。“三农”问题给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带来了种种的“不和谐”,给顺利推进和谐社 会进程带来了巨大的阻力。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使他 们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民主意识、环保意识,全面提高 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才能实现农 村的全面发展。

因此,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大力培养人才,使劳动者成 为善于创造发展条件和运用新生产要素来进行生产的 人,这对于我国的全面建设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就是要充分整合现有各类资源,利

用现代教育和网络等技术,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完

善农村人力资源配置,发掘农村劳动人群的生产力,提高 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提升农村人口的整体科技文化素 质和社会价值,创造农村集体合作精神,实现农村劳动力 在整个社会中的合理分配,促进农村经济及整个社会发 展。

首先,要全面推进农村职业技能教育。依托现有的农

业技术推广系统,来补充农业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目前 农业技术推广系统适合农村紧密相连的政府农业工作机

三、关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几条对策

各抒己见

趮趨市场研究■2010 ■12

构,直接负责向农民提供必要的农业技术服务,这些人员 非常熟悉农村的情况,了解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能够 为农民提供比较有效的技术咨询,是一只重要的师资力 量。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农业高等学校和 相关学校的师资力量积极开展农村的职业教育,对现有 的高校教育体制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使教师拥有更多 的自主权,以便他们有机会选择完成校外的部分工作。同 时,政府也要制定一些激励性的政策,让这些教师能够开 展有偿服务,从而实现双赢甚至多赢。选派一批适当的高 校毕业生,开展职能服务作为师资力量的补充,目前高校 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很多毕业生一毕业就面临着 失业的危险,国家可以考虑合适的政策和制度设计,鼓励 部分学生投身到农村职业教育中来,通过这种形式既暂 时缓解了这些学生的就业压力,又为农村带来了新生的 师资力量,有利于推动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的不断提高和 改善。此外,还可以积极发展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利用公 司所具有的优势提供相应的师资力量,公司加农户的模 式是一个创新,主要为各类涉农企业所采用,特别是和种 植业、养殖业有关的企业应用更多,这种模式保证了公司 拥有稳定可靠的原料来源,确保了公司的稳定收益,同时 农户也获得了有关的技术,取得了相应的收益。

第二,加强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加强农村中小学、村党员活动室、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 校、文化站建设。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等农民合作组织,要发展乡村科普活动场所,推动乡村科 普橱窗、宣传栏等建设,开发和充实适应需求、富有特色 的展示教育内容。此外,加强宣传党的先进思想和政策,引导广大的农民建立一种健康而文明的生活方式。第三,推行积极的金融政策,为新农村的人力资源开 发提供资金保障。利用现有的农业开发银行提供资金支 持,现有的农业开发银行主要是面向涉农的龙头企业,为 他们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在现有的资金渠道中,设立一 种专门资金,用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积极发展各种形

式的农业专业协会,不断的完成资金的自我积累。以支持 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开发,农业专业协会是一种新的准 经济组织形式,介于公司和农户之间,负责对农户进行组 织、协调、管理工作并负责向农户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和 其他服务,通过这种服务形式,协会可以收取一定的费 用,作为服务的报酬。此外,还要大力开展公司加农户的 经营模式,吸引更多的大型企业进入农业产业。由这些公 司完成某种形式的融资行为,大型公司进军农业产业是 一个应该鼓励的发展方向,实践中有很多公司取得了良 好的经济效益,也带动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了农 民的素质和技能。

第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目前我国农村的 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但普遍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点,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有限,很难将这些剩余劳动力都转化 为非农业户口,乡镇企业的吸纳能力也极其有限,加之 农村青年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专业技能差,导致其转 移就业受到限制。针对以上情况,除了要提高劳动力本 身的素质外,还要积极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有待发展 的地区或国外输出。我们要充分利用开发西部、振兴东 北、中部崛起等机遇,将我国剩余人力资源中的优秀部 分向这些地区合理转移,从而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增 长。同时,要积极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国外转移,提高 劳务输出总数,减轻就业压力,又可刺激劳动者主动参 加教育和培训,提高对自身投资的积极性,增加人力资 本积累水平。此外,提高劳动力外出的组织水平,设立统 一的劳务开发管理机构,建立系统的农村劳务开发管理 工作政策和办法。

总的来说,搞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艰巨的任

务,这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有重 要而深远的影响。笙

参考文献:

[1]岳杰勇.新农村建设中的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 究,改革与战略.2007年第7期

[2]时海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3]王晓冬,索志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 新农村经济建设,商业研究.2007年第1期

[4]李恺,项朝阳,李崇光.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 状及对策取向,农村经济.2003年第6期

[5]王伟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北 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

[6]王德海,张克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及战略选择,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9期

[7]王广利.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解决农民增收

问题的治本之策,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年12卷 2期

[8]黄秋香,朱倩.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综述,湖南 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28卷11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嘉顿国际饭店)各抒己见

第五篇:中兴通讯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

以人为本

共创辉煌

——记中兴通讯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

有人说,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人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无价之宝。其实,历史向来是青睐人才的,国家和民族建功立业,离不开一代英才的推波助澜;处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企业要获得制胜的先机,更离不开一代英才高瞻远瞩的智慧与胆略。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以程控交换机为主业的高科技企业中首家上市公司,1998年实现销售合同额40亿元,比1997年净增两倍多,其“中兴通讯”股票已成为证券市场的高科技龙头股,市值逾百亿。据《证券时报》1998 年11月25日对100 家上市公司所作的评价调查报告显示,中兴通讯在投资机构和投资者心目中的市场形象和发展前景均名列第一。挖掘中兴通讯成功经营的秘密,恰恰在于其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

一、选聘人才:建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

选拔人才,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一项重要工作。“用一流的标准选聘人才”,这是中兴通讯1999 年的首要经营方针。

选拔高素质人才始终是中兴通讯经营决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一方面,公司每年投入百万元,与全国各重点高校建立了科研协作和人才推介关系;另一方面,公司格外重视有丰富研发经验、管理经验和市场拓展经验的人才,常年挂牌选聘,全国各人才密集城市的人才交流中心都是公司的人才吸储器。录用方式上,公司严格把关,着手实行“集体面谈,一票否决”的选聘办法,在面试时,针对录用岗位的要求,由相关专业、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人员组成集体面谈小组,严格筛选,确保质量。

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企业经营决策的战略要素之一,不仅仅是挑选人才那么简单。在中兴通讯,选拔人才不是守株待兔,只等人才找上门来,而是主动出击,四处寻访可用之才;聘用人才,不只是为了一时之需,遇到真正的精英,也可以先储备起来,他们相信,只要是金子,就会有闪闪发光的时候。

储备人才,在中兴通讯的人力资源开发中是一个重要环节。有备才能无患,这只是一个层面的原因; 爱才、惜才,才是这种企业行为的深层动机。充足的人才储备,为企业的持续发展灌注了生生不息的原动力,中兴通讯正是在这样的实践中体会到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并不只是为公司招一批人来用那么简单,而是建立在一个企业对自身及所处行业有充分认识、有长远规划的基础上的一种战略行为,绝不可掉以轻心。

二、设计跑道: 重新认识人才与企业的关系

中兴通讯拥有一支朝气蓬勃的高素质员工队伍,5400 余名员工平均年龄仅27 岁,70%以上是中高级技术、经营、管理人才, 其中博士、博士后81 人,硕士以上学历的1400余人。中兴通讯发展的前冲力和弹跳力就蕴藏在这支队伍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激活这支队伍呢?

在中兴通讯,人才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已经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的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建立起了温馨家园式的相互依存的新型关系。在公司内部,不仅强调“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财富”、“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更强调“企业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培育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最终归宿”。在融合个人追求和企业发展的基础上,人才推动企业发展,企业则为员工成材提供机会,为员工搭建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

中兴通讯为员工设计了三条成材跑道:专家跑道、管理跑道和业务精英跑道,分别鼓励被录用的员工成为技术带头人、高级管理者和业务骨干。你有什么样的才能,就为你提供什么样的跑道,你可以以此为起点, 尽情展翅高飞。与此相适应,中兴通讯既强调人对岗位的适应,也着眼于对人的个性的充分尊重,突出人才在企业中的充分自主能力。公司为员工提供了多条跑道, 员工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专长和潜力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段中选择自己的方向。

在中兴通讯,人才已明确地被看做了企业的第一资源,公司十分重视给人才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 因事择人”和“ 因人设事”相结合,公司的项目完全可以按照人才的特长进行资金、项目、岗位、目标、市场等其他要素的配套。一方面,公司发现了有远景的项目,便全方位地物色合适的人来运作;另一方面,你有科研才能,公司就给你配助手、资金、设备,你有管理才能,就把你放到相应的管理岗位上去。

中兴通讯还奉行着一条“让公司适应人才,而不是让人才屈就公司”的原则。中兴通讯在深圳、北京、上海、南京和美国硅谷共设立了六个科研机构,其中上海一地就设有两个研究所。众所周知,北京、上海、

下载建立健全培训就业机制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汇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立健全培训就业机制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汇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 人才是社会的财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力资源开发......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工作总结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工作总结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工作总结20xx年,根据市上下达给我办的工作目标任务:1、完成大面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1.1万人;完成中央、省下达农村劳......

    浅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经济发展

    浅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经济发展 [摘要] ,结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要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使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必须通过建立......

    浅谈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浅谈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全党、全社会调度重视人才开发利用......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情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xx乡隶属鲁甸县,地处鲁甸县北部,距县城36公里,最远的塘房村委会离县城50公里。东与昭阳区苏家乡接壤,南与水磨乡相邻,西与梭山乡相邻,北与新街乡相邻。辖四个行政村27......

    浅谈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范文合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全党、全社会调度重视人才开发利用的今天,我省欠发达地区如何把握机遇......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探析 作者:刘克伟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4期 摘 要: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千......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根基,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任务的战斗堡垒。为全面推动农村党建工作发展,山海关区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