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利用财政乘数对国家投资四万亿的理解
利用财政乘数对国家投资四万亿的理解
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经济,为了刺激经济,“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中国将采取十大措施,在未来2年内投资4万亿元,以刺激经济。会议第一次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描述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并罕见地用“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要求执行新的经济刺激计划。”
具体来说国家将对以下十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
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
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决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
明确了国家投资方向,为了便于我们用财政乘数来对其分析,我们有必要提及一下财政乘数:(1)财政乘数用于解释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变动对GDP增加或减少的影响有多大。(2)财政乘数是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的统称。(3)政府支出乘数:GDP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支出变动量之间的比率。政府支出对GDP起扩张作用。增加(减少)政府支出可扩大(缩减)总需求,增加(减少)GDP,其增减规模取决于乘数的大小。
(4)税收乘数:GDP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率。税收对GDP起收缩作用。增加(减少)政府支出可缩减(扩大)总需求,减少(增加)GDP,其增减规模取决于该乘数的大小。(5)平衡预算乘数:GDP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同时等额变动量之间的比率。该乘数的数值永远是1。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同时等量增加,对GDP仍起扩张作用,其扩张的规模是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增加量。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同时等量减少,对GDP仍起收缩作用,其收缩的规模是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减少量。金融危机对我国三大产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又有各自的特点:
1、金融危机对我国第一产业的影响。金融危机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一是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二是农民工就业困难。三是优势农产品出口受阻。四是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困难加大。
总得来说,金融危机对“三农”的影响有四个特点,第一这次金融危机对农民增收的影响要比农产品生产的影响要大,第二对外出农民工的影响要比在家务农的影响比较大,第三对出口加工度比较高的农产品比出口加工度低的农产品影响大,第四是对沿海地区的影响要大于对内地的影响。
2、金融危机对我国第二产业的影响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工业的影响逐渐显著并且加重。工业增速大幅度地回落。从去年6月份16%一路下滑,到去年11月降到5.4%,12月降到了5.8%。今年1、2月份已经公布,合起来是3.8%,扣除日历天数的影响,大体在5.2%,仍然没有走出低谷。
从具体分析来看,一是对国际市场依存度高的行业影响很大,出口萎缩,订单减少,影响了企业开工和就业。二是国际市场初级产品的价格高起高落,导致国内市场原材料价格也剧烈地波动。尤其是去年7月份以后是跳水价格,原油、钢材、铜、铝以及石化产品出现大幅度的跌落。三是一些行业产业下降,出现了亏损。去年11月,粗钢、汽车、乙烯等产量分别同比下降了12.4%、15.9%、12.2%。工业用电下降了7.5%。12月继续下降。四是一批中小企业和部分大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库存增加,资金短缺,停产、限产、歇业乃至关闭涉及面扩大。去年年底统计,中小企业像这类企业停产、歇业和关闭占7.5%。裁员减薪的情况也在增多。
3、金融危机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
第三产业大多是服务业,包括旅游、酒店、通信、银行业等等。行业的复杂性导致金融危机对它们的影响也不同,单总的来说,中国经济形势不太好,失业的人多,找不到工作的人也多,人们收入减少,能在家里解决吃饭问题就尽量在家里解决,减少去酒店,餐厅等地方消费。
而我们知道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刺激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调控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之所以有很强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投资具有乘数效应;政府通过增加投资,就会使投资品的供给者收入增加,这些人获取收入后,会储蓄一部分,而将另一部分收入进行次级消费。消费也是购买投资品或劳务,于是形成第二轮的收入增加、储蓄、消费,这个过程的不断循环最终会引起数倍于初始投资增量的投资需求。这个倍数就是投资乘数。所以在用财政乘数的上述分析得知国家的四万亿的投资将通过“收入增加,储蓄,消费” 来刺激中国的经济,从而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恢复经济活力。
但是四万亿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也有局限性,那是因为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以社会上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闲置资源为前提。也就是说,这部分闲置资源依靠市场力量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运用国债的形式,才能得以有效的利用。但是经济资源的总量究竟是有限的,伴随着经济不断扩张,资源的瓶颈约束迟早是会到来的。假如累计的财政赤字和累积的发债规模已经很大,而扩张性财政政策受惯性影响又收缩不下来,财政从金融市场筹集过量资金,就有可能导致经济过热,引发通货膨胀。因此,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积极财政政策不可能长期实行下去,换句话说,从长期看,我们仍然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况且,从理论上说,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积极财政政策本来的定位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短期性的总量失衡进行反周期调节,调控的对象主要是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关系。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所筹集来的国债资金,其政策导向是积极地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国民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由于我国投资增长主要依靠于政府增发国债和由国债投资而带动的贷款所拉动,社会投资增长则相对缓慢。这种性质的投资,主要是靠政府政策性投资行为的推动,市场机制的内在驱动因素较少。它一方面说明政府主导型的投资增长格局仍未有根本改变,另一方面也反映经济增长对政府政策性投资的依靠过大,社会投资明显不足。由于政府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这将部分抵消财政政策所产生的“乘数效应”。与此同时,财政投资主要是面向基建投资,技改投资明显减少,且银行配套资金的贷款部分,也是以中长期贷款为主,因而造成流动资金的明显不足,即长期资金“挤出”短期资金。同时由于国内大多数企业面临“相对过剩”的市场环境,且它们的创新能力较低,在“低物价、高成本”的双重约束下,绝大部分行业的利润很低。这是当前难以启动民间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无论从防范财政风险,还是提高投资效率来说,我们都不能再走政府主导型的投资路子,而是应当在稳定市场的同时,促进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使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实现有生命力项目的融资投资。所以,持续扩大投资需求的根本途径,是以增加政府投资来带动和扩大信贷投资,以增加基础产业投资来带动和扩大其他方面投资,最终形成全社会“投资乘数效应”。
国家投资四万亿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一方面可以刺激中国经济,而一方面又有局限性,所以国家政府要有长远的财政政策,正确认识财政乘数的积极性和局限性,利用其积极性,而减少其局限性的影响,从而顺利的实现对国家经济的刺激计划,恢复国家经济活力。
财 政 与 税 收 结 课 论 文专业:食品科学姓名:王震
学号:09550002
第二篇:对财政的理解
对财政的理解
从实际上看,财政是理财之政,是国家的一个政府部门,即财政部门,是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其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以实现国家的职能。
从经济学上看,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其本质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权力参与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
为什么要报考财政部门 之所以报考财政部门,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我的家庭原因,父亲81年保定商校毕业后进入县财政局工作,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可以说我从小就成长在财政工作的环境里,耳濡目染的接受了很多财政方面知识的熏陶。第二是我的个人经历;大学选择的专业是经济管理系的会计学,毕业后分别在教育局计财股和财政局预算科工作,近期借调在财政厅国库局。这两点经历,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我所从事的财政工作在国家管理工作中及国民经济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让我作为财政人,能工作在财政第一线,为财政事业贡献自己微薄之力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关于绩效:
绩效,就是效益、效率和效果。预算绩效管理,就是以绩效理念贯穿到预算管理中的全过程,管理的所有活动都以结果为导向,以提升绩效为目标,追求效益、效果、效率的最大化。
支出绩效不仅包括资金的效益,也包括政策的效益。不仅包括经济效益,同时还包括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政治效益等多个方面。从本质上说,支出绩效反应的就是政府绩效。
将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的全过程,目标是强化支出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行政成本,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
支出管理新机制的核心思想和主体内容概括讲就是“五有”: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绩效缺失有问责。
“改革统揽”,就是突出改革主基调,把改革贯穿于财政运行的各个环节和财政管理的全过程,以改革的思路谋划发展,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工作,以改革的方法解决问题,以全面深化财税改革推进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绩效导向”,就是将绩效理念引入财政管理全过程,构建以标准化管理为依托、以绩效为导向、以信息化为手段的现代公共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采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财政管理效能和资金使用绩效。强化绩效理念。把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各个环节,强化全过程绩效管理意识。
“科学规范”,就是按科学规律办事,用制度规范行为。遵循客观规律。
“善治有为”,对外而言,就是通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从根本上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对内而言,就是通过制度和程序设计,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创造客观公正、和谐向上、自强不息的工作环境。
第三篇:“四万亿”投资计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税务管理》课程论文
“四万亿”投资计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摘要: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极大冲击。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面临危机,为了抑制国内经济下滑的态势,国务院于2008年末出台了四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以保证经济稳定与增长。本文从短期与长期两个方面分析了该投资计划对中国经济各方面的影响,做出了评价并提出了对今后经济运行的调整建议。
关键词:四万亿投资;短期影响;长期影响;调整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在短时间内引起全球经济震荡,对各国经济造成了或大或小的负面冲击。在经济全球化、资本流动国际化的今天,我国经济也难逃厄运,对于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出口的国内经济来说,由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下滑特别是美国经济的低迷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央政府出台了“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旨在全力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一、短期影响分析
1.资金来源方面
此次“四万亿”投资计划包括新增中央投资11800亿元,其他地方财政预算、中央财政代发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性贷款等28200亿元,体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分担投资计划,发挥积极作用,实现社会资源的集中和有效利用,以应对这场经济大风暴,给予了世界及我国人民很大信心来战胜金融危机。
2.资金流向方面
此次“四万亿”计划投资了包括保障性住房、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等七个方面,其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投入比例较大。在坚持老百姓“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一贯原则下,一批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一座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完成改造,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一步步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按部就班地实施,我们看到了“四万亿”投资带来的受益群体,印证了“重保障、解民忧,强化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的中国政府作风。
在中国的具体背景和全球经济的宏观紧张下,中国政府通过实施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以适应这个特殊时期经济的发展,通过“四万亿”的财政投资,加快公共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环境,同时强化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文教科卫等投入,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了对消费的促进和需求的拉动,成就了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二、长期影响分析
1.对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影响
毫无疑问,由于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扩大政府生产性开支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经济长期的稳定发展,但它的副作用较大,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历来存在不少问题。/
3基于已公布的“四万亿”投资的流向,第一和第三产业投资的高增长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第二产业的高增长却令人费解。事实上,贷款多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中上游和投资周期较长的行业,如房地产、电力设备、煤炭、水泥、有色金属和机械等,而这些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并且像钢铁、电力、港口这些产能已经过剩的行业,此轮投资也增长了很多。规模巨大的基础建设,如路桥、廉租房建设等,即使其本身不会造成投资过热、重复建设,但势必拉动与其密切关联的钢铁、水泥、煤炭、机械、建材等产业跟随高速发展,甚至超速发展,于是之后又不得不采取降温的调控政策,叫停一大批建设项目、半调子工程,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由此看来,“四万亿”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扭曲了我国的总需求结构,消费所占的比例进一步下降。中央政府并不是完全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但是如果对刺激消费的各种制度改革不能进一步深入,仅凭区区5500亿的教育、医疗、保障安居工程的支出,想彻底转变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中国经济得以健康、稳定成长的愿望可能只存在于理论之上。
2.对财政和金融秩序的影响
如前所述,“四万亿”投资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途径主要是依靠银行贷款。由于投资大量进入产能过剩的行业,其未来收益无法得到保障,很有可能产生极大的系统性风险,如果投资的效益、质量得不到保障,财政的良好状况必将不保,而银行系统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冲击。这就为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甚至有可能在未来爆发我们自己的“次贷危机”。
此外,较长时间的经济不景气对政府和私人部门的再融资能力有严重影响,由于地产经济的持续低迷,2008年下半年的政府税收就已经出现了萎缩。从功能财政的角度来说,赤字并不一定是坏事,但长期赤字一定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它不仅会影响政府的信用,还会冲击货币和汇率的稳定。
另一问题是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速显著超越了GDP增速。“四万亿”投资计划通过货币政策得到一个比较充分的体现,表现在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速上。客观来看,高速的广义货币投放量有效地刺激了经济计划的实施,也实现了通货紧缩的逆转,但是另一方面也对最近几年的通胀产生了预期。在全球流动性条件总体十分宽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国内货币增长较快、消费和投资需求明显回升的情况下,通胀压力在近几年持续增长。而国际热钱再次涌入,以楼市和股市为代表的资产价格依然维持高位运行,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也使得通胀预期大大增加。
3.对民间资本的挤出效应
以此次“四万亿”投资项目的分配而言,行政的、计划的调配方式占据了主导地位,其效率是有目共睹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无疑是在市场化改革理念上的一种倒退,对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影响尤为严重。
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打击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与市场经济原则背道而驰,同时在政府投资撤出之后又有一段缺乏民间投资的真空期,对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极其不利。如政府为了拉动农村内需,启动了“家电下乡”、汽车“以旧换新”的政策刺激农村消费市场的崛起,但这种权宜之计难以在长期真正的带动农村消费市场的繁荣,政策退出之后,农村消费局面难以维持好的势头。
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只是短期内刺激经济的举措,而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民间投资的繁荣才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真正启动民间投资来拉动国内有效投资,通过“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促使民间资本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合理的将资金配置到所需的各个领域,才能有效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不至于产生大范围的产能过剩抑制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四万亿”投资计划是一个寄望于世界经济快速复苏的权宜之举:收益是短期内稳定了经济和社会,代价是牺牲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化、加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与导致市场化改革理念的可能退步。
笔者认为,就目前“四万亿”投资计划的长期影响初显之时,有以下几点措施可以进行及时调整。一是在资金流向的监督工作方面,审计部门应该转变工作思路,提前介入,全程监控,实行预算编制、审查到执行过程的公开和透明,真正建立并实现政府信息公开透明的环境,让民众明白政府的财政预算、决算报告和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确保政府财政资金的有效到位运行。二是要适当降低生产性开支,应大幅度提高转移支付力度,对中低收入阶层进行直接补助,继续提高农民收入,当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时候,把财政可用的资金拿去直接补助城镇的低收入热点聚焦者,并运用库存与周转资金,在价低时买入、价高时售出,以“平准”方式减少市场波动的幅度。
三是应使民间投资发挥作用,从政府手中接过保增长的“接力棒”,这关系到经济回升的可持续性,也是衡量经济是否真正复苏的关键所在。政府公共投资虽然具有力挽狂澜的显著作用,但犹如一剂强心针,只能是短暂的、难以持久。对公共投资而言,民间投资具有机制活、效率高、潜力大、可持续性强、有利于创业创新、就业效应强的特点,是增强经济增长的动力与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是调整经济结构。随着形势好转,中国经济长期存在的过于依赖投资、过于依赖消耗资源等弊端再次暴露。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最终胜利的根本途径,也是应对后危机时代激烈国际竞争的关键举措。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才能使中国经济发展更上层次、更有后劲、更可持续。
五是防止通货膨胀。应建立和健全有效的价格监管体制和调节机制,深化外汇、外资管理体制和调节机制的改革,加强对外汇外资的调控力度,加快经济体制的有效改革;在治理方式上,力争用经济手段加强宏观调控,避免一刀切带来的负效应。
参考文献:
[1] 王曦,陆荣.危机下四万亿投资计划的短期作用与长期影响[N].中山大学学报,2009,04.[2] 周姗颖.四万亿投资对经济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1.[3] 王沛沛.浅析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之效果[J].商业文化,2010.[4] 白结林.对政府扩大内需四万亿投资计划的思考[J].南方论刊,2009.[5] 杨微.对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分析与思考[J].社会发展,2011.[6] 曹洁.从“四万亿投资”看中国财政职能[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2,01.魏心怡
S1325W1013
第四篇:对财政职能的理解
对财政职能的理解
摘要:由于市场失效的存在,客观上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手段来完善、矫正和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或缺陷,于是财政也就相应有了优化资源配置,公平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增长三大职能。这三大职能在明确财政职能范围的同时,也明确了财政与市场之间的互补关系。财政职能的发挥,必须建立在市场调节基础上,并遵循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其职能,不至于因决策和实施失误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市场失效 财政职能 资源配置 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
人类需要分为私人需要和公共需要,而资源配置正是满足这些需要的手段。资源配置是指资源在不同用途、不同使用者和不同时期之间进行分配,通过对资源的有效和合理利用,生产出符合人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资源配置的目标是效率,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 和政府机制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共同作用下可以有效地进行配置。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表明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进一步表明在采取适当措施,如一次总付税收和转移支付之后,任何帕累托有效的资源配置仍然可以通过竞争市场机制的实现。当前提不能满足的时候,就出现了市场失效。
市场失效是指在市场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基础上,市场自身存在的无法有效配置资源,或虽能发挥作用、但是难以符合公平和效率原则的状态。主要表现为:(1)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品;(2)存在外部效应;(3)市场不能解决垄断和自然垄断;(4)市场信息不充分;(5)收入分配不公;(6)宏观经济波动;(7)市场不能纠正人们不合理的偏好,如有效品的使用。由于市场失效的存在,单靠市场调节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经济问题,客观上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手段来完善、矫正和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或缺陷。市场失效集中表现在市场不能提供公共产品、不能解决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以及不能自动地消除经济波动等三方面,所以财政也就相应地具有了这三方面的职能。
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国家或政府分配社会产品、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手段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而优化资源配置,公平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增长正是财政职能的基本内涵。
(一)优化资源配置
优化资源配置是指财政通过自身的收支,引导资源的流向,提供公共产品,促进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状态实现的职责和功能,主要包括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配置。宏观上,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确保社会资源在公私两大部门之间的最佳配置。中观上,(1)调节私人部门内部资源配置结构,矫正其不合理方面;(2)优化公共部门内部资源配置结构,保证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一致。微观上,(1)解决私人配置效率低下问题;(2)强化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提高其支出绩效。为实现优化资源配置的职能,宏观上要科学确定财政分配的合理规模,在收入的筹集上量出为入,在支出的安排上量入为出;中观上,首先要优化公共支出结构,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按比例分配资金,既要保证重点,又要兼顾一般,其次通过财政投资、参股或控股、税收、补贴额等手段调节私人部门资源配置结构;微观上,做好财政支出项目的抉择,选择合理的支出方式,并且运用适当的财政手段提高微观部门资源配置的效率。
政府购买性支出对生产和就业有直接影响,对微观经济主体形成强约束,所以政府在这
方面的财政支出侧重执行资源配置功能。购买性支出主要包括社会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等。社会消费性支出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事业费等,它们是国家实现其政治和社会职能的财力保证。文教科卫方面,今年我国的教育支出预算为4132.45亿元,占总支出的9.97%,增长9.3%,科学技术支出预算为2529.91亿元,占总支出的6.11%,增长10.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预算为540.54亿元,占总支出的1.30%,增长9.3%,医疗卫生支出预算为2602.53亿元,占总支出的6.28%,增长27.1%,总共占总支出的23.66%,可看出我国对这方面给予了较大程度的财力支持,很看重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以及全体社会成员的素质。国防方面,今年预算为7201.68亿元,占总支出的17.38%,增长10.7%,虽然已经大大增加,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目前的国防力量还比较落后,与所承担的使命要求尚有较大差距需要弥补。投资性支出包括竞争性项目投资、基础性项目投资和公益性项目投资等,竞争性项目是指那些经济效益较好、对市场信号反应比较灵敏、具有竞争能力的一般性项目,具有投资较少、建设周期较短、投资完全能够回收并能实现价值增值等特点;基础性项目是指具有自然垄断性、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且收益较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农业以及需要政府重点扶持的高技术产业和部分支柱产业等;公益性项目是指不从事生产经营的国防、政府行政机构、司法部门,科研、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环保和其他城市共用设施以及社会团体的投资项目。其中以公益性投资最先,基础性投资次之,竞争性投资最末。投资是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公平收入分配
公平收入分配是指财政通过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果的调节,以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职责和职能。主要包括:(1)调节社会成员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2)调节社会各行业、部门之间的分配关系;(3)调节各地区之间的分配关系;(4)调节代际分配关系。我国的基尼系数较高,迫切需要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为实现该职能,可以(1)从体制上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问题,消除对农民的歧视,为全体国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平等的收入待遇机会;
(2)明确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原则上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必介入;(3)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提高工资透明度;(4)通过税收制度调节过高收入,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增加低收入者收入;(5)通过差别税制、公共投资、财政补贴等手段缩小行业、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6)通过转移支付制度调节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转移性支出对收入分配有着直接影响,对微观经济主体形成软约束,政府在这方面的支出侧重执行收入分配职能。转移性支出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公债利息支出、国际组织捐赠支出和对外援助支出等。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其中社会救助属于最低层次,社会保险属于核心层次,社会福利属于最高层次,社会优抚属于特殊层次。今年我国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预算为6550.81亿元,占总支出的15.81%,增长13.9%,住房保障支出预算为2229.91亿元,占总支出的5.38%,增长5.3%,虽然都有所增长,但是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仍亟待完善,尤其是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都承载着巨大支付压力,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
(三)稳定经济增长
稳定经济增长是指政府通过财政变量与其他经济变量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调节社会总供求,以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职责和功能。市场经济靠自身的价值规律调节容易导致经济波动,需要政府来进行宏观调控来减小这种波动对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而财政是主要的经济手段之一,主要包括(1)调控社会经济总量,以实现经济总量平衡;(2)调控社会经济结构,以实现经济结构协调;(3)调节对外经济关系,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为实现该职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1)实行供求总量均衡的政策,比如自动调节机制(累进所
得税和转移支付制度)和相机调节机制(逆经济风向行事,经济过热时采用紧缩政策,经济疲软时采用扩张性政策,经济平衡时采用维持性政策);(2)实行供求结构性均衡的政策,投资需求过旺时实行低投资高消费,投资需求不足时实行高投资低消费。
这三大职能在明确财政职能范围的同时,也明确了财政与市场之间的互补关系。财政职能的发挥,必须建立在市场调节基础上,并遵循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其职能,不至于因决策和实施失误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出现所谓的政府和财政失灵问题。
第五篇:国家对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优惠政策
国家对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优惠政策
对废旧塑料、废橡胶制品、废合成纤维等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属污染治理、环境保护及资源回收利用生产项目,又是高科技开发推广项目,许多国家政府相继制订了一些有关政策法规,给予扶持、优惠。我国政府对此也很重视,陆续制订颁发了一些鼓励、优惠、法规、政策。
1、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1979年9月13日原则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用)》中即有有关表扬、奖励和减税等政策。
2、国务院批转原国家经委《关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国发[1985]117号)文中和原国家经委、财政部、商业部、原国家物资局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开展利用再生资源若干问题的通知》(经综[1987]353号)文中,都颁发了对利用再生资源的鼓励和优惠政策。
3、国家计划委员会计资源[1989]12号文:《关于印发1989-2000年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纲要的通知》中,要求对社会上废塑料、废橡胶等废弃的资源要大部分回收利用,发展其它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如……废塑料、废化纤的加工、再生。
4、中国1992年开始实行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明确指出:对城市生活废弃物应当逐步做到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
5、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发的财税字[1994]001号文《关于企业所
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节选)》中有有关优惠政策。
6、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1994]财预字55号文的规定,废旧塑料回收利用,势在必行。7、2000年5月,江苏省环保局、省经委、省建委等12个部门联合发布江苏白色污染防治工作;江苏省人民政府于2000年上半年颁发《江苏省白色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办法》,年内,各市都要初步建立起废旧塑料回收和综合利用网络。从6月份起,南京、无锡、苏州等城市先行开展废塑料分类回收的试点工作。这些法规、政策中都有一些优惠扶持政策。
8、我国于1996年4月1日起开始执行《固定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并在税收上对废旧物资为主要原料的企业给予优惠。
9、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分别于1994、1995、1996、1998、1999、2001年连年出台《关于对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企业实行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
10、国家经贸委2002年1月发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十五”规划》(国经贸资源2002年9月号):加大公共财政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回收利用,支持一些经营好、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上市、为企业上市融资创造条件。
11、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科技部、财政部、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国家质检总局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速发展环保产业的意见》。
12、为促进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朝规范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国家经贸
委会同有关部门抓紧起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条例》,这意味着我国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将面临一次历史性大发展机遇!
雅之江塑业有限公司主要为您提供包装项目,废旧物资再生项目投资分析和诊断,主要为您提供废旧塑料造粒机,打包带生产线,中空吹塑系列,胶带项目投资。
网址:http://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电话:400 655 1995 值班手机:***
雅之江公司,为您创业致富当好参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