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地区三大经济板块发展思路中的重要问题(模版)
文章标题:论地区三大经济板块发展思路中的重要问题
“十五”期末,塔城地委书记彭家瑞在地委扩大会议上做了题为《立足新的起点努力加快发展为推进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进程而奋斗》的报告,报告在总结“十五”期间塔城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验中指出:“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我区经济区域分布差异较大,乌苏沙湾、和丰托里、塔城额敏裕民三个板块各具特色,资源分布、基础条件、区位环境有很大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市场经济的观念来谋划地区发展的大局,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立足特色做文章,促进不同区域探索并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在“十一五”发展中,我们必须更加突出这个原则,努力形成三个板块独具特色、竞相发展,共同支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格局”。按照这个思路,塔城地委、行署提出了将全地区划分为乌沙沿线经济带、塔城盆地沿边经济带、和托矿产开发经济带“三大经济板块”。思路确定后,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三个经济板块按照各自模式发展。
“三大经济板块”的提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思想的充分体现。塔城地区地域广阔,五县二市相距遥远,各县市自然资源、基础条件、区位环境、人文环境,都有较大的差别,这就决定了各县市不可能用一种发展模式,必须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全地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三大经济板块”发展模式,事实已经证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塔城地委、行署坚持对县域经济发展实行分类指导,确定“三大板块”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目标,基本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联动、整体推进,共同支撑地区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到2006年底,乌沙板块经济总量达到73.4亿元,占全地区的55.2%,充分显现出地区经济增长中心的龙头带动作用;塔城盆地沿边板块形成以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进出口贸易为主的产业体系;和丰、托里板块增速达到20%以上,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按照塔城地区“三大经济板块”发展思路,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乌苏市、沙湾县,属于天山北坡沿线经济带。乌沙两县(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基础相对较强,两县(市)经济总量占全地区的一半以上,经济发展速度也最快,成为全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
乌苏市如何才能在“十一五”期间及今后始终保持全地区经济发展领先地位?
乌苏市委提出:用三年时间完成“十一五”目标,GDP达到58亿元,到2010年在实现“十一五”目标基础上再翻一番,GDP超过100亿元,到“十一五”末把乌苏建成富裕、文明、和谐,在全疆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工业强市。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任务,一是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加快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着力发展重工业,大力发展轻工业,努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重点产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尽快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构建新的工业体系。
1、发挥资源优势,着力发展重工业。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市场对能源和原材料需求将十分旺盛,要抢抓东部一些高耗产业将向西部转移的历史机遇,加快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着力发展重工业。
大力发展以煤、电、煤化工、电石、石化为主的重工业。以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为依托,以独山子大炼油、大乙烯项目建设,独-克石化园区建设,东部一些高能耗产业向西部转移为契机,大力发展能源工业和建材工业,要把主功方向定在煤炭及煤炭深加工延伸产业上,集中扶持和发展与资源相协调、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拉长煤---电---冶、煤---电---化工、煤---矸石---建材等产业链,拓宽煤炭深加工渠道,延长产业链,使煤炭产业、建材工业得到进一步扩张和提升,不断增加积累,并且同步推进石化产业,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能源、资源节约型的道路,根据乌苏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以乙烯深加工,天然气化工及其它化工综合利用,真正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转换,要合理布局走大型化、集约化、专业化的产业发展道路,延伸产品链,使石化产品初级原料型向最终用户、精细化工的产品延伸,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实现生产和效益化,做大做强石化产业,按照“发展下游、介入中游,支持上游”的总体目标,围绕独山大乙烯、大炼油这条主线,把乌苏建设成一个集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及化工综合利用新型的石油化工产业区,从而带动乌苏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真正把乌苏建设成为北疆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石化服务基地。
做大做强机械加工及装备制造业。立足面向周边市场和大企业的需求,努力提升机械制造业的研发设计、工艺装备、系统集成化水平,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机械制造和装备企业,使其逐步发展成为我市新兴的支柱产业。
2、发挥规模优势,大力发展轻工业。我市有丰富的水土光热资源,发展农牧业条件优越,在棉花、番茄、粮食、玉米和畜产品加工方面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初具规模。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大力发展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
充分发挥棉花资源优势,发展以棉纺、织布为主的纺织业。建立棉花生产、加工、纺织与销售的协调机制,在棉蛋白、棉浆粕、棉杆综合利用等项目上做更深入的论证,逐步形成轧、纺、织、棉浆粕、棉蛋白、棉杆综合利用等棉花产业链,开拓棉花
产业的新领域,在延伸棉花产业链上实现新突破。
依托农业资源优势,提升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层次,形成强势农产品加工产业。依托番茄、粮食、畜产品和优质绿色蔬菜基地建设,加快发展以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特色加工业,尽快形成产业集群,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发展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重点要发展培育一批农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切实把我市特色初级产品变为特色加工业,提高特色农畜产品的附加值,发展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既要面对内地市场,又要着眼于本地市场,注重开发国际市场,既要发展成规模的现代化加工业,又要立足现有加工能力的技术改造,把发展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与发展工业园区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合理布局,形成规模,更多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要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有利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快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为重点,坚持可持续发展,尽快建立有利于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机制,积极引导资金对农畜产品加工业的投入,以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打造绿色品牌为突破口,做大做强乌苏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构筑乌苏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体系。
3、发挥区位优势,努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按照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经济规律,紧紧依托乌苏地处北疆交通枢纽这一优势,以服务经济、扩大就业、促进生产为目标,努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注重发挥区位优势,建立现代物流产业。依托毗邻独山子石化基地,靠近进出口贸易口岸以及乌苏的矿产、工业和农业资源、地缘、区位优势,建立起以交通运输为主,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等有机结合的现代物流业,充分利用乌苏在天山北坡经济带中承东启西的战略支点作用,进一步发挥商贸流通业在建设现代化、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构建乌苏在“金三角”经济圈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要围绕“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和贸、工、农一体化,让流通业快速成长,以“总体协调,结构合理,以人为本,引导投资,适度超前”为基本原则,同时依托乌苏的农业优势,逐步把乌苏建成物流中心和农副产品、农资资料生产销售集散中心。
依托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要充分挖掘南部天山、北部荒漠、民俗风情和乌苏的历史文化遗产,建立一批精品旅游线,大力发展旅游业,发展旅游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旅游产品、民族工艺品、土特产等市场,加快休闲娱乐及服务设施建设,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支撑乌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无烟工业。
二是要突出区域特色,构筑农村“四区一线”的发展格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突出特色抓产业、围绕市场调结构、依靠科技创品牌、改善设施促增收”的思路,依托各具特色的地理环境和不同的产业基础,引导农牧民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形成以“四区一线”为主的区域化产业布局。逐步建成以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和农区育肥业为主的八十四户片区;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棉花产业为主的车排子片区,以农区优质奶牛养殖为主的哈图布呼片区,以番茄和玉米种植为主的西大沟片区,以发展优质肉羊基地为主的北部甘家湖牧场和312国道以南的巴音沟牧场、赛力克提牧场、马吉克牧场、古尔图牧场一线。围绕“四区一线”的产业布局,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参与我市农业深层次开发,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转化增值,不断提高农业市场化、规模化、组织化和标准化程度。
按照上述发展思路,通过努力,我市将形成产业结构合理,城乡协调发展,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富裕,成为带动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发展的领头羊。
《论地区三大经济板块发展思路中的重要问题》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论地区三大经济板块发展思路中的重要问题。
第二篇:论“板块式”阅读教学思路
论“板块式”阅读教学思路
余映潮
(荆州市教科院,湖北荆州 434100)
(选自《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1年1月22日第1期)
摘 要:变传统阅读教学的线性思路为块状递进式思路,有助于语文阅读教学更清晰简明、更容易被教师操控,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该文从教学实践出发,详细阐明“板块式”阅读教学的内涵与优点,并给出了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阅读教学 板块式思路
中国分类号:G633;G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1)01-0026-03
作者简介:余映潮(1947—),湖北荆州市教科院中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中学语文“板块式教学思路”的创造者,“活动充分、积累丰富”教学流派的代表人。
在阅读教学方面,经过长期的探讨与实践,笔者创造了两种实用的、得到专家和同行公认的教学技法。
一是课堂阅读教学中的“板块式思路”。
一是课堂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本文重点谈论“板块式”阅读教学思路。
一、“板块式”教学思路的诞生与面世
1993年3月,笔者的系列论文“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开始在湖北大学《中学语文》杂志上连载。第一篇文章就是评点上海市教研室徐振维老师的《〈白毛女〉选场》教学案例。在评点文字中,笔者提出了“主问题”的概念,同时提出来的,还有“板块式”这种说法。(见《中学语文》1993年第3期《只提了四个主问题——《〈白毛女〉选场》教例评析》)。笔者在评点中说道:
„„
从教者所设计的四个“主问题”看,这节课呈现一种“板块式”的课堂教学结构。每一问题,都引发一次研究、一次讨论、一次点拨。四个主问题形成四个教学的“板块”,结构清晰且逻辑层次分明;每个教学块板集中一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既丰富、全面,又显得比较深刻。
再从四个“主问题”本身看,问题的设计极富特征。这四个问题,可称为“串问”或“顶针问”,四个问题一个接一个,涉及的内容一个比一个精细、深刻,似乎一气呵成,组成了完满的教学结构。„„
从此以后,“板块式”和“主问题”就成为我的倾力、倾心的研究目标。1998年,笔者的长篇论文《“板块式思路”教学设计例谈》分为(上)(下)篇,分别发表在国家级专业杂志《语文教学通讯》1998年第9期、10期之上。2000年,《语文教学通讯》第7期发表了笔者的新的研究成果:《板块并列式思路》。
2000年7月29日,在云南昆明举行的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报告会上,笔者作了关于《板块教学设计的六种思路》的学术讲座。
2001年3月,在湖北省教育学院省教育咨询部初中语文教学研讨会上,笔者作了《谈“板块式”阅读教学思路的设计》的演讲。
2003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6期、第7期分别刊发了笔者的《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板块式思路》的(上)与(下)。它们是“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中的一部分。
2003年,《语文教学通讯》第6期发表全国中语会原理事长张定远先生介绍我的长篇文章《余映潮——善于创新的中学语文教研员》,文中专门用了一个段落评说了“板块式”教学思路:
他创造了“板块式教学思路”,他的学术报告《板块式阅读教学设计的六种思路》在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上受到欢迎。在这样一种教学创意下,教学结构呈“板块”状而又灵活多姿,组合丰富,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时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板块式思路,可以使教学结构更加清晰,使教学过程更加有序,使教学内容更加优化,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对于传统的教学结构而言,板块式教学设计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创新,是很有力的挑战。
2005年3月30日起,《光明日报》连载笔者的以“中学语文教学创新设计”为主题的系列文章共10篇,第一篇就是《教学思路的创新设计》,文中所举四例,全部呈现“板块式”教学思路。
2005年9月,上海方略教育集团从上海来到荆州,拍摄了笔者的《“板块推进”式教学模式》专题讲座。
2005年,笔者的专著《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出版,2007年,专著《听余映潮老师讲课》出版,2008年,《余映潮讲语文》出版。三部著作之中,均有对“板块式思路”的论述。特别是《余映潮讲语文》,用了一个章节来阐释“创新的‘板块式’教学思路”。
1997年以来,笔者通过大量教学实例来表现“板块式思路”的魅力,100多个课堂教学的案例,几乎都与“板块式思路”有关,它们绝大多数都运用了“板块式思路”的设计手法。
二、“板块式”阅读教学思路的内涵与特点
所谓“板块式思路”,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是呈板块状分布排列。
它与一般的阅读教学思路的区别在于:一般的阅读教学思路是“线性”的,基本上是开讲,一个段一个段地分析,然后小结课文特点。而“板块式”思路是呈“块状”的。这种块状设计,主要着眼于学生的活动,着眼于能力的训练,以“板块”来整合学习内容,来形成教学流程,来结构课堂教学。请看几个“板块式”教学思路的设计。1.课文《说“屏”》:
选几个词儿读一读
选几个句子说一说
选一个精段品一品
这是从“学生活动和能力训练”的角度形成的“板块式”教学思路。2.课文《行路难》: 欣赏课文中的美句 解析课文中的难句
这是从“课文理解”的角度形成的“板块式”教学思路。3.课文《泥人张》: 学习活动之一:概说课文 学习活动之二:细品课文
这是从“教材处理”的角度形成的“板块式”教学思路。4.课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阅读欣赏《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阅读欣赏《假如你欺骗了生活》 阅读欣赏《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这是从“开发资源”的角度形成的“板块式”教学思路。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自读课文:我们读懂了什么
讲读课文:同学们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这是从“师生关系”的角度形成的“板块式”教学思路。6.《云南的歌会》:
话题一:《云南的歌会》的结构层次美在哪里? 话题二:《云南的歌会》的民风民俗美在哪里? 话题三:《云南的歌会》的描写片段美在哪里?
这是从“主问题”设计的角度形成的“板块式”教学思路。
从以上教学思路设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板块式”思路的比较明显的特点:
1.简洁,实用,好用。教学过程非常清晰,非常有序。能够十分有效地改善大面积课堂教学中步骤杂乱、思绪不清的问题。
2.课堂教学明晰地表现出“一块一块地来落实”的教学态势。“块”与“块”之间相互联系,互为依托,呈现出一种层进式的教学造型。
3.由于每一个板块都着眼于解决教学内容的某一角度、某一侧面的问题,于是每个板块就是一种半独立的“小课”或者“微型课”,它要求教师精心地研读教材,优化、整合课文内容,提炼出可供进行教学的内容板块。
4.由于“板块”二字的出现,教师就要考虑板块的切分与连缀,考虑板块之间的过渡与照应,考虑板块组合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这就改变了常规的备课思路,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创意的水平。5.由于“板块”的有机划分,其中必然有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充分地进行活动的板块,也就是说,有些“板块”是明确地归属于学生的活动的,这就在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方面迈开了扎实的一步。
6.教学过程中因为“板块”的清晰存在而容易协调教学节奏,能较顺利地展现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疏与密、快与慢、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使课堂教学波澜生动,抑扬合理,动静分明,教学的清晰性和生动性都能得到鲜明的表现。
7.实际教学之中,“板块”组合的形态、形式非常丰富,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时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由于“板块”内涵的本质内容是整合教学资料与安排课堂活动,所以它可以用于各种文体或各种课型的教学之中。
8.以鲜明的逻辑步骤形成清晰的教学层次,即由浅入深地、由易到难地、由知识到能力地向前推进,显现出鲜明的“分层推进”的特点。
可以说,“板块式”思路所表现出来的外部特征是教学结构清晰,所表现出来的内部特征是教学内容优化。对于传统的教学思路而言,“板块式”思路是一种富有活力的创新,是一种很有魅力的突破,是一种具有实力的挑战。
三、“板块式”阅读教学思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思路设计的重要性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如果没有教学思路的设计,课堂教学就是一片混沌。
“板块式”思路因为“简明”而可以成为大面积上语文教师阅读教学设计的首选。
其操作要领如下:
1.从“线条简洁”的角度进行创新设计 “线条简洁”的主要特点是,一个课或者是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活动的角度非常清晰但教学的步骤又不是很多。
如《最后一课》的教学过程,由如下两个重要的教学“板块”组成: 课文品读之一:文意把握 课文品读之二:片段欣赏
这一节课立足于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将学生深深带入课文。板块一“文意把握”是“面”,板块二片段欣赏是“点”。全文的教学点面结合,既整体式地了解课文内容与情节,又集中力量欣赏最美的片段,从而达到“简化教学头绪,优化教学内容”的目的。
2.从“重点突出”的角度进行创新设计
教学思路的设计应该确保在“清晰”前提下的“重点突出”。或者是某一个教学步骤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给予更多的时间;或者是大多数的教学步骤都关涉到某个教学内容,以显现明确的教学目标。
如蒲松龄《狼》的教学设计,其教学的主体内容就品析得相当精彩: 一读,从“屠户”的角度理解课文的脉络; 二读,从“狼”的角度理解课文的脉络;
三读,从“故事情节”的角度理解课文的脉络; 四读,从“叙议结合”的角度理解课文的脉络; 这个教例的思路是清晰的,是“板块式”的,同时又表现出了重点突出的特点,教师将教学视点集中在“课文脉络”之上,运用“多角度反复”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不仅使课堂教学不断出现新的兴奋点,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了学法熏陶和阅读技能训练。
3.从“情境生动”的角度进行创新设计
即给课文的教学有意地贴切地假设一种教学的情景,但同样的,这个课的教学又是步骤清晰、线条简洁的。
如列夫·托尔斯泰童话《七颗钻石》的创新设计: 进入录音棚——让心情激荡 畅游智慧泉——让发现闪光 来到创作室——让想象飞扬
这个课例思路清晰,让学生生活在美好的教学情境之中。可以看出,第一板块的教学活动主要是朗读,第二板块主要是品析,第三板块主要是表达。教师设置了一定的教学情景,渲染了一定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优雅的教学情景及浓郁的情境氛围中进行灵动的、多种感官并用的语文学习活动,从而让教学过程清新明朗,诗意浓郁,别具一格。
4.从“活动充分”的角度进行创新设计
“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应是课堂阅读教学设计的第一要义,是课堂教学的高层次境界,是教师教学理念先进和教学技艺成熟的标志。根据“学生活动充分”的要求来进行教学思路的设计,可以真正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价值。
如《生物入侵者》的教学创意。
课堂活动之一:整体感受课文,积累课中语汇 课堂活动之二:实践阅读方法,认识说明对象 课堂活动之三:品味课文语言,体会表达效果
这个课例鲜明地表现了“学生活动充分”的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充分 地占有了课堂学习的时间,并进行着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能力、训练思维的学习实践活动,实在是“美”,真正是“实”。
„„
总之,“板块式”教学结构呈“板块”状而又灵活多姿、组合丰富,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教学设计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除了一个“课”之外,它可以“小”用到一个教学步骤之中,使这个教学步骤显得丰满细腻;它也可以“大”用到一个单元之中,使这个单元的教学层次清楚而内含丰富。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板块式”思路,可以使教学结构更加清晰,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优化,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它就像一个小小的魔方,各种组合都充满新意,都会为驾驭它的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增加光彩。
第三篇:县域经济及其发展思路探索
摘要:21世纪,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已成为关系提高综合国力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问题。目前,我国县域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另外还有一个明显特征是发展的自组织性。2052个经济县域,虽然各自情况千差万别,但在发展思路和产业组织上又有许多共同点。笔者将此概括为县域经济的一、二、三、四、五、六。“一”是指“一县一色”的发展战略;“二”是指必须要消除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三”是指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四是指全面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四化”进程——市场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五”是直接壮大县域经济的五股力量——民营经济、园区经济、配套经济、生态经济和劳务经济;“六”是指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的六大关系——人地关系、发展与改革的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外资与内资的关系、引进人才与留住人才的关系以及县域金融环境中贷款难与难贷款的矛盾关系。
作者简介:闫恩虎(1968——),陕西蒲城人,嘉应学院县域经济研究所所长
(嘉应学院县域经济研究所,广东梅州 514015)
关键词:县域经济;总体特征;二元结构;三农问题;“四化”进程;五股力量;
六大关系;
一、县域经济内涵辨析
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这是中央党政文件第一次使用“县域经济”这一概念。以前多用“县级经济”概念。其实,“县域经济”和“县级经济”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后者是行政经济概念,而前者则是区域经济概念。就目前而言,“县域经济”应该是和“城市经济”相对应的概念。“县域经济”指的是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区域范围,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不同层次经济要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流、资本流和信息流而发挥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1]属行政性区域经济概念,是国民经济的中观层次。县域经济单位应该是县级经济单位中除去市辖区。目前我国县级行政区划共2860多个,其中市辖区808个,这样算来县域经济单位大概2052个。考虑到目前中国虚拟城市化现象严重,有的将50个财政收支和市政建设相对独立、并且能够提供完整 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的市辖区也纳入“县域经济”范畴,(邱晓华,2003)这样目前我国县域经济单位大约2100多个。目前我们讲“县域经济”,内涵上有三个特征:一是典型体现中国转轨经济的三元结构(城市、乡镇、农村);二是典型体现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矛盾(主要指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三是县域经济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县域经济作为一种中观经济,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也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运行单元,是国家政策最主要最直接的操作平台。据2003年底统计,2002年全国县域经济的GDP总量达到5.7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54.5%;全国县域人口总数9.3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3%;全国约7亿多经济资源人口,有3.6亿从事农业,1.8亿从事农业相关产业。农业是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所承担的重要分工,县域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地域依托。县域经济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职责。县域乡镇企业占据全国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县域,也是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的最主要集聚地和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区、高发区,是我国“三P”(pollution---污染、population----人口、poverty---贫困)问题的集中区域。这说明,县域经济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且直接决定着中国绝大多数国民的收入和就业,是名符其实的“国本经济”“民生经济”和“稳定经济”。县域,既是生产大场所,也是消费大群体。在县域范围内有五六万个小城镇和集镇,集中了全国大部分购买力,占全国零售商品总额的1/2以上,加上农民从城市购买的部分,则达到70%以上,集中了货币流量的60%。目前全国县域国土总面积896万多平方公里,超过国土总面积的93%。这就是说,县域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基础,是城市及其城市经济发展的生态屏障,县域经济也就是最基本的生态经济。2002年全国县域经济GDP增速11.3%,远高于全国平均数的7.8%,其中基本竞争力提升最快的百县(市)GDP增速达到28.2%。江苏昆山更是创下每天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平均每天出口1000万美元、每天财政收入1000万元的记录。这
说明以百强县为代表的县域经济板块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21世纪,县域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是进入工业化中期后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推进器。县域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关系提高综合国力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问题。
二、目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
目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首先是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差异性,首先从县域 气候条件讲,2100多个经济县域,分属6个不同的热量带和一个特殊的青藏高寒区,纵跨纬度约50度,海拔差约4000米;其次从县域地理条件讲,有山区县(占43%),丘陵县(占26%)、平原县(占31%);另外再从经济地理角度讲,可以分为沿海开放县、城郊县、传统农业县、山区县和牧区县五大类。不平衡性,首先从县域经济系统的时空演化阶段讲,有传统阶段(城乡分离、自组织发展)、发展阶段(城乡对立,向心运动)、一体化阶段(城乡融合、和谐发展);其次从县域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的演变上讲,有资源开发型、资源开发与加工并重型、工贸型;再次从县域经济系统的空间结构演化上讲,有单核型(县城独大,城镇化水平低)、双核型(有两个中心城镇发挥凝聚核作用,但经济辐射尚不能统摄全县域)、群核型(中心镇和大部分建制镇都已成为专业镇,产业发展分工协作)、单核复合型(县城作为行政核、管理柄和经济芯同各中心镇、建制镇协调运作);另外从区域分布看,东部沿海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较快,目前中国的百强县绝大多数集中在这一区域,中部次之,西部落后。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等的评价结果:在第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最强的A级中,东部地区占先78.5%、中部占15.5%、西部占6.0%;在最弱的J级中,东部占0.9%、中部占8.0%、西部占91.1%。[2]东西部差距非常大。最后从发展现状讲,有富裕县、发展中县、贫困县,其中直接差距,据2001年底的统计,有县域GDP超过400亿元的,也有不足1亿元的;有县域年财政收入超过80亿元的,也有几千万元多一点的;有县域人均GDP近4万元的,也有才300元的。其中人均GDP最高的100个县市是最低的100个县市的14.3倍。省内差距:东部以浙江为例,发达县人均GDP平均是欠发达县的3倍多,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发达县平均是欠发达县的2.6倍;西部以内蒙古为例,2002年,GDP最低县不及最高县的1.5%,人均GDP最低县不及最高县的1/10;广东省南海市2002年一般地方预算收入达到80亿元,但广东省一般地方预算收入不到亿元的县(市)仍有37个,不到0.5亿元的有12个。其次,整体落后性。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是一种弱势经济。目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陈旧、产业投入严重不足,县域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产出效益低,县乡财政普遍拮据,已经失去调控和支持经济发展的应有职能,基础设施落后、公共品缺乏,加之农村广大的贫困面,造成推动县域经济高快发展的社会活力严重不足。2002年,县域单位财政总支出超过总收入515亿元,赤字县比重达73%,赤字总量占地方财政总量的77%,拖欠工资费用现象在大多数县域很普遍。根据2002年底的统计,目前县域人均社会总产值仅相当于大中城市的1/
4、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大中城市的1/3(农民的实物收入计算在内),全国约有55%的县靠国家财政补贴,仍有2/3的农民由于收入低而缺乏基本的消费能力。
[3]另据调查,目前全国仅有1/3的乡镇有供水站,83%的村不通自来水,13%的村不通公路,53%的村不通电话,95%的村虽通电但电价普遍是城镇的2倍以上,93%的村接收的电视信号相当微弱,全国尚有207个县无公共图书馆,67.9%的乡镇没有文化站,[4]206个县没有律师。城乡二元对立相当严峻。另外,我国县域经济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基本上都处于自组织发展状态。没有什么统一范式或模式供使用或借鉴,发展的动力来自各自因地制宜的规划和开发,即对各自“后发优势”的认识利用已及对“特色经济”的掌握和发展。
三、目前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思路探索 理论界反复强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一个新思维。就是说发展县域经济既需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也需要观念创新和组织创新。创新和特色是目前促进县域经济高快发展的两大主题。虽然目前我国县域经济的差异性很大,但同是县域,有着共同的组织结构和体制环境,在发展战略、产业组织和经济管理上也有共同的思路可资认识和借鉴。笔者将此概括为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二、三、四、五、六。下面一一陈述,供大家探讨。所谓“一”,是指“一县一色、一乡(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县域特色经济发展思路。虽然县域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有限的,但特色性很强,且在区位上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宜于形成别具一格、集
中一点、成本领先的特色产业。将此特色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如果进一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以营销为龙头、以制度为保障、以科技为动力的品牌建设战略,让一个产业、一个产品或一个品牌成为县域的代名词。然后发展相关的辅助产业,让产业链向乡镇延伸,打造各种专业镇,形成“一镇一业”的格局。再通过小城镇集聚各种乡镇企业,完善农村服务体系,搞活村级经济。那么这个县域的经济就搞活了、真正的发展起来了。“一县一色”的发展战略是必须强调的,因为县域资源资金有限,特色产业的选择绝不能盲目效仿、重复建设,也不能盲目求快求大。要认真探讨评估,找准有明显优势的特色经济发展路子。象山东高唐的时风农用车、河北武邑的保险柜业、宜兴的陶器业、金华的火腿制作、林格尔的“蒙牛”鲜奶业,鄂尔多斯的羊绒衫、三水的“健力宝” 等。一个优势特色产业就能盘活一个县的经济资源。由于县域资源有限,竞争性强或对规模和集中度要求过高的产业,不宜作为主导产业,以免后续力不足。应根据县域实际,重点培育诸如食品、饲料、建材、能源、采矿冶金、化学、森工、造纸、包装等产业。要求是产业本身有较高生产效率、较强的竞争实力、能形成较大规模、市场有较大弹性、具有明显的资源和区位优势、能带动和促进县域其它相关产业技术进步和发展的“朝阳”产业或有市场潜力的传统产业。所谓“二”,是指必须要消除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目前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渉及户籍身份、土地制度、收入分配、公共财政、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是目前我国县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障碍县域经济高快增长的社会痼疾。既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根本解决的问题。目前迫切要作的而且必须是切实有效的工作有两个:一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和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会权利和社会福利,这是在精神上消除城乡差别的根本要求,也是“国民待遇”的基本体现。然而,目前要真正作到这些是非常困难的,也是不现实的。根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公布的数据:“仅2001年一年,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资金就达982亿元,占当年财政收入的114%,而其保障的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1/10。”这就是说,如果按照目前“城保”标准来搞“农保”,将全部中央财政用上也不够!比较可行的是各县域政府能否尝试建立一种与集体经济组织和土地收益制度相联系的有别于“城保”和“农保”的特色县域社会保障体系,真正能够让农民感受到社会进步和政府努力给予他们的生存关怀。[3]二是大力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从根本上消除城乡差别。城镇化的发展,直接推动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非农化,减少农民数量,促进农业工业化和专业化生产,普及现代科技和现代文明,全面提高农民生活条件和素质,使他们真正成现代社会的文明市民、公民,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就是一部顽强地从丛林走向平原,从乡村走向城市的演变史。中国县域城镇化的发展将从根本上促进几亿农民摆脱千多年小农经济的束缚,融入现代文明。这不仅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里程碑,也是人类文明史的巨大飞跃。
所谓“三”,是指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县域经济的核心问题。三农问题既是历史问题,更是制度设计问题。制度歧视是造成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城乡分异的户籍制度造成农民不平等的社会身份;长期失衡的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造成农业根本性落后;不合理的公共财政分配体制是造成农村封闭落后的根本原因。改革的思路:一是废除现行不合理的户籍管理制度,按照国际惯例建立通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实现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人口,使户籍登记能准确反映的居住和职业状况。并将户籍制度改革和就业、社会福利及教育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从根本上切实保证进城务工农民真正成为产业工人的一部分,促进城乡人力资源的良性互动。二是全面推动农村税费改革,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积极尝试以“税市” 制代替“税亩” 制,将税负转到流通和消费环节;用足WTO的“绿箱” 和“ 黄箱” 政策,强化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真正体现“以工哺农”的体制转变。同时改革现行金融管理体制,积极构建全面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
所谓“四”,指全面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四化”进程:市场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县域经济尤其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传统的自然经济影响还比较深。因此,全面推进市场化进程、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是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紧迫性基础任务。目前我国县域经济间的发展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上。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基本上都是工业大县。工业是目前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不过我们现在强调的是新型工业化,用十六大报告的话,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
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县域新型工业化,根本点在于普及信息化设置、积极发展信息产业,讲求环境保护和清洁生产。农业产业化,就是要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市场、小农户”的矛盾,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产出效益。目前迫切要作的工作是进一步普及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完善“公司+农户”的专业生产化模式。城镇化是目前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城镇化的发展,乡镇企业集聚度提高,工业效益才能充分发挥;县域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完善,既拓展城镇化,又推动新型工业化。可以说这“四化”进程是一个统一体的:市场化是基础,城镇化直接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工业化的结合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拓宽了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市场环境,促进利用新技术装备新产业,逐步将原有劣势转变为后发优势。再用知识化组合工业化,连通大中城市,突出比较优势,形成县域团状产业集群,全面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强调,县域经济“四化”进程是一个协调体系:市场化是基础,农业产业化是起点,工业化是保障,城镇化是依托。所谓“五”,是指直接壮大县域经济的五股力量:民营经济、园区经济、配套经济、生态经济、劳务经济。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从经济成分上讲,主要表现为民营经济的差距。民营经济发展快的县域,经济就发达,因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自 主性,激活了要素市场;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财税收入,使政府有财力和人力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整顿市场秩序。发展壮大园区经济是提高县域工业集聚水平、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集约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县域城镇化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对于培育县域特色经济,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提高县域经济管理效益有积极的作用。工业园区是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结合点,是县域经济高快发展的新平台。让不同水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企业集中于工业园区或工业小区,从而形成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同台发展的局面,这实质上走的就是一条新型工业化之路。但必须强调,园区经济还应该积极探索科技园区和农业园区建设,以园区经济的协调发展直接促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配套经济是指县域要甘当争当大中城市的产业“配角”,承接其转移产业和零配件加工业。通过发展配套产业融入大中城市的产业延伸链中,就等于县域生产融入了国内外大市场之中。发展配套经济还有利于促进县域非农就业和提高县域人力资源素质。生态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未来之路。县域经济的主要产业,诸如食品加工、饮料、旅游以及其它轻型产业,清洁生产都是基本要求。要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蓄发更大的后发优势,必须努力着力发展生态经济。不能再走以前“村村办厂、户户冒烟”的分散工业化污染之路,要积极发展林业和其它种植业,治理河流和空气污染,保护好生态环境,让生态环境在未来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人文效益。发展劳务经济是目前解决县域城乡劳动力过剩、促进非农就业的有效途径。2003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到乡以外务工人数9600多万人,比上年增加470多万人,务工总收入5278亿元,人均增收43.5元,占增收总数的42%。(《经济日报》2003.5.27)这说明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进城务工农民是产业工人的一部分,已得到国家政策的认可。各县域政府要加大劳务培训的力度,取消限制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不合理规定和不合法收费,依法打击一切歧视农民工的行为,促进城乡劳动力的良性互动。同时,应该强调:巩固园区经济、壮大生态经济、主攻民营经济、提升配套经济、发展劳务经济,是目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直接壮大县域的最有效发展思路。
所谓“六”,是指目前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的六大关系。一是人地关系。现行的城乡二元土地管理制度造成城市用地和农村用地不同的经济性质,助长盲目城镇化。既挤占农用耕地,同时也滋生官员腐败。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统计:1998年至今,全国土地违法案件达80万宗,造成失地农民4000多万;改革开放以来,出让、转让的农用土地保守估计也达2万亿元。本来我国耕地资源非常紧张,人多地少,这样下去就更加紧张!既影响粮食安全,也危害社会稳定。另外,由于县乡两级财政普遍紧张,都过度依赖预算外资金,主要是土地出让金,因此镇、村两级往往又层层加码,导致土地出让价高抬,也不利于城镇化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还有,有些县域政府盲目求大求快,搞一些名不符实的开发区等,大面积圈地占地,造成大片农田荒芜,使本来就紧张的耕地资源更加紧张。因此规划用地必须要求作到开发一片、建成一片、见效一片,滚动式发展。二是改革和发展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为了促进和巩固发展,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要通过增量发展促进存量的优化调整,盘活存量,促进可持续发展。但由于县域利益主体的多样性、多元性,加之法律约束尚不到位,许多机构和既得利益者往往会以各种改革的名义阻碍发展。因此,必须通过法制手段来巩固和促进经济发展。三是要处理好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主要是依法规范政府行为,积极树立亲商富民的观念。四是理顺外资和内资的关系。引进外资很重要,但留住和巩固内资更重要,要切实作到让内资和外资一样享受真正的“国民待遇”,让民资平等进入各种竞争领域。既要大力引进外资,也要积极引导内资,营造一个良好的各种经济成分公平竞争的县域政策和市场环境。五是理顺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的关系。县域专业人才缺乏是不争的现实,既要努力引进人才,同时也要想方设法留住人才,要真正树立“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观念,以良好的政府环境和事业留住人才,让人尽其才。六是切实处理好县域金融环境中贷款难和难贷款的矛盾关系。首先是进行全面的诚信教育,强化县域企业的信用意识。另外,县域各级政府要发挥应有的中介作用,让金融机构和企业家充分沟通、相互支持,培育相互信赖支持的银企关系。
(共7566字)
二00四年二月
参考文献
[1]刘小龙.中国县域经济论纲[J].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3,(6).58.[2]刘福刚.第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揭晓[N].经济日报.2003-11-23(6)[3]虎.关于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J].经济前沿.2004,(4).19
[4]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问题探索[J].财贸经济,2001(10).30
通联处:
广东梅州•嘉应学院县域经济研究所(邮编:514015)闫恩虎电话:(0753)2361821 /2186闫恩
第四篇:论麻阳经济的发展
突出“四轮驱动”实现麻阳经济快速发展
莫小明
摘要: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摘要内容:麻阳是一个“老、少、边、穷”的后发展山区县,要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关键要凝聚人心、整合资源、发挥优势、突出“四轮驱动”,在工业、农业、城镇化建设、第三产业方面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关键词: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关键词内容:发展新型工业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城镇建设加快旅游发展
麻阳是一个“老、少、边、穷”的后发展山区县,要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确保今年GDP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2%,关键要凝聚人心、整合资源、发挥优势、突出“四轮驱动”,在工业、农业、城镇化建设、第三产业方面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一、发展新型工业,壮大经济实力。
一是优化投资环境。制定并落实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降低经商成本。加强干部职工主动服务企业的服务理念教育,从严打击破坏经济秩序的行为,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出台并及时兑现“企业服务年”税收奖励政策和财政扶持政策。将一些规模企业如湖南华洋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奔鑫冶炼有限公司、湖南泰安硅业有限公司、金湘钢铁有限公司、鸿达实业有限公司确定为我县首批“重点服务企业”,并确定今年为“工业年”,围绕企业做大做强开展重点帮扶活动。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招商引资任务明确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强化招商引资责任,进一步提升工作实效。积极引进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带动力强、依托我县资源优势的大项目,促进麻阳工业经济的大跨越。三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要高标准完成工业园扩园规划,结合省道308线改造和绿溪口方向入城口建设,力争扩园4000亩。拉通园区道路网架,初步形成“T”
1字形园区布局,迅速启动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新增3家以上有实力的企业入园,不断提高工业园投资密度和产出效益。四是扶优扶强骨干企业。实行县级领导服务重点工业项目责任制度,变以往“领导联系企业”为“企业责任领导”,抽调10名县级领导为企业责任领导,实行目标考核,与年终评优评先挂钩,从县直机关抽调39名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干部直接为12个重点企业开展为期三年的帮扶活动。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努力破解融资难题。定期牵头组织金融机构与重点企业座谈会,解决企业生产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努力构建信贷活动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1月27日县委、县政府组织在怀化市长城国际大酒店召开了“麻阳苗族自治县金融工作座谈会”,牵线搭桥了相关金融机构与奔鑫冶炼、泰安硅业、金湘钢铁、华洋铜业、利农科贸、恒源电力公司等6家企业签定了贷款意向书,贷款规模达10800万元。
二、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深化以土地流转为切入点的农村综合改革。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们推行的土地流转和公司化生产经营模式,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益探索。实践证明这种改革,有效对接了社会化大市场,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完全符合中央“转变生产方式”的政策要求。去年集约流转土地面积2.2万余亩,今年一季度又集约流转土地面积1.25万亩,加快了集约高效农业发展的良好开局。今后要不断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种养技术、农村金融支持、支农信息等服务领域积极拓展,整合财政、扶贫、民政、信贷等各类资金的力量,抓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认真筹备好全省农村综合改革现场会。二是突出种植业结构调整。种植业是我县一大支柱产业,柑桔面积达26万亩。但目前面临市场品种单
一、总量饱和、市场份额缩小的局面,为了迎接挑战,扶持传统产业发展,我们用现代农业理念为指导,科学谋划,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投资630万元的柑桔无病毒苗圃年初建成使用,通过发挥优质母本园、采穗圃的作用,加快了柑桔低产园改造步伐,大力推广锦红、锦玉、塔罗科血橙等优质柑桔新品种。今年建立了一支50余人的专业嫁接队伍在全县各示范点进行品改,投入优良柑桔苗
56万余株,新栽0.8万亩。因地制宜依托上三区独特地理气候条件,重点扶持拖冲、尧市、文昌阁、大桥江、江口墟、郭公坪等乡镇开发富硒刺葡萄、优质油茶、西晃山有机茶、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通过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一季度新发展富硒刺葡萄8000亩、优质油茶3200亩、葛根30000亩。三是做大做强产业化龙头企业。继续抓好东坡果品、苗家王食品、百富果业等一批加工和服务型龙头企业,重点支持虹瑞公司年加工5万吨葛根生产线和3.4万亩原料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依托县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农科贸公司,建立了7000亩中药材五倍子生产基地。利用抓好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实行扶贫到户,合力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苗木、技术、资金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三、推进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按照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思路和市委“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整体要求,着力加快我县城镇提质扩容步伐。按照“开发城东、提升城南、规划城西、改造城北”的县城发展总体思路,突出民族、生态特色,坚持建管并重,加快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步伐。县城规划面积达到8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扩大到7.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3%。一是抓好城乡规划提升城市品位。围绕提升城市品位,打造有麻阳特色的城市建筑风貌。制定《县城整体风貌控制规划》,目前已做好城东新城、城西、城北入城口道路及新城路二期(尖坡至高速公路入口)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善县城临街和临江建筑的规划,形成具有民族、文化、生态、宜居特色的整体风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对6个建制镇进行规划修编。启动了“三乡十村”新农村示范带建设,对示范带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村容整治完成了整体规划。通过大力宣传我县城市整体风貌控制规划相关法规,严格按照规划建设,有序引导居民建房,逐步形成以县城为龙头、建制镇为支撑的新型城镇化体系。二是抓好项目建设促进城镇发展。去年投资1.8亿元完成了36.8公里污水管网铺设、城北老城区、城东新区、308省道管网改造、县城供水管网维修及城北农贸市场灾后加固维修等一批重点市政工程。今年要抓住308省道和209国道双双绕城而过的极好机遇,拉通延伸县城主干道,确保城东和城西年内有两条以上次干道开工建设。一季度来,滨江大道二期、城东集贸市场、G209县城绕城线改造、农资建材批发市场、新城大道、社会保障服务大楼等城市建设工程顺利开工。城东新区水、电、路和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一些条件成熟的机关单位已先行搬迁,适时将启动行政中心建设。抓好目前防洪堤三期、风雨桥等工程的扫尾工作,争取在5月份完工。三是推进城镇管理巩固创建成果。继续深入开展市容市貌执法监管、客运市场集中整治行动,组建配齐我县城乡六个建制镇的城镇管理队伍,提高全县城镇管理水平。争取《麻阳苗族自治县城镇管理条例》(草案)及时通过省人大初审并付诸施行,进一步加强县城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车辆停放、划行归市、市容市貌和规范夜市等专项整治。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注重城市文化,营造“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浓厚氛围,巩固“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四是加大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交通先行战略,建立健全完善、通畅、便捷的城乡交通网络。继续协调抓好吉怀高速公路麻阳段建设;积极推进209国道、308省道改造等重点工程;抓好拖冲至芷江等县际公路、文昌阁至大桥江等县乡公路改造;抓好全县通畅工程;完成长潭、跃马寨、双竹坡大桥等“渡改桥”工程;加快乡村公交招呼站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大水质检测和改水力度,解决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灌溉渠道防渗维修,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为粮食稳产增收奠定基础。
四、加快旅游发展,繁荣第三产业。
坚持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优化经济结构的突破口,重点抓好长寿旅游、商贸物流、房地产业发展。一是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四届四次全会《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明确长寿旅游主题,积极唱响“来麻阳旅游,为生命加油”的口号,提高麻阳旅游知名度。着力建设寿乡观光、长寿体验、寿乡探秘和休闲养生度假四大长寿旅游体系,打造长寿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目前正在规划中华长寿文化园、城东民俗风情园、西晃山森林公园等重点景区规划。重点开发石羊哨温泉暨水域综合开发度假区,目前石羊哨温泉项目规划初稿已经完成,正在督促开发方怀化长河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将开发资金到
位。积极帮助协调香港投资商抓好以石羊哨温泉暨水域综合开发为龙头的旅游重点项目建设,使之尽快产生旅游效益。积极开发西晃山省级森林公园旅游。3月份已由县政府与投资商签订了首期投资100万元的开发协议,着力打造宗教名山、长寿名山。启动溪口“候鸟”村寨、龙池长寿文化村寨、楠木桥民俗村寨、豪侠坪古村寨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有长寿文化底蕴的农业观光和休闲养生旅游项目。正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旅游发展资金的支持,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加快沿江风光带、民俗风情园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以城东新城开发为契机,启动8万平方米的商住楼建设。大力发展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增加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供应,解决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适当推出高端精品楼盘建设,满足成功人士需求。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住房设计,建好一批各种价位的商品房,整体提升我县房地产业发展品位。三是扩大消费市场持续发展。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完成城乡商业网点规划,继续发展美宜佳物流配送网点建设等“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2月25日投资2600万元的百纺公司商业大楼正式动工建设,3月17日投资8000余万元的农资大市场正式签约,将改善农资市场秩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消费需求,促进市场更加繁荣。
参考文献:
[1] 蒋丙生著〈〈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出版社:县委办自办发行
出版日期: 2010年1月23日(2010年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材料)
[2] 《督查通报》出版社:县委办自办发行出版日期:2009年12月31日 第15期
[3] 张春莉《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人民政协报》第9期
出版日期:2010年3月14日
第五篇:论发展农村劳务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
程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使我国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转变。农民收入逐步增长,消费水平稳步提高,小康目标已初步实现。但是,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多数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区域性供大于求的状况,粮、棉、畜、果、菜等农产品价格长期低迷,种植、养殖业效益持续滑坡,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在加入WTO的情况下,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还在日趋强化。目前,农民收入问题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也是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占有生产性资源较少,突出表现在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上。在农村人口与土地资源矛盾突出的条件下,从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农民人均生产规模狭小,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的消费群体和消费空间有限,农产品商品价值效益实现困难;农民就业不充分,非农就业机会少,增加收入的渠道狭窄。因此,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看,我国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这不仅是世界各国富裕农民的基本经验,也是我国促进农村发展、富裕农民的必然选择。减少农民,才能打破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瓶颈。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国家基本建设用地、城乡居民建房用地的不断增加,我国的耕地面积呈现出不可逆转的减少态势。土地资源的紧缺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瓶颈。据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截至1996年底我国耕地面积为19.5亿亩,农民人均耕地仅2.1亩,户均只有8亩,人口稠密的东部地区人均只有1亩多。这样的资源规模和生产规模,很难使中国农民进入世界市场,很难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收入的快速增长。而且随着退耕还林的实施,在中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将有更多的耕地从种植业中退出,土地对劳动力的吸纳程度将进一步降低,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将进一步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采取切实措施减少农民,才能缓和人地紧张的矛盾,打破农民增收的瓶颈。这样,即使其他条件相对不变,也可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减少农民,才能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长期以来,由于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农民生产的农产品有相当一部分被自身消费,这种小农生产方式必然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劳动生产率低。有限的耕地只能生产有限的农产品,一个人能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绝不会因为劳动力的增加而使它的价值增值,因为商品的价值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所决定的,而在于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低生产率只能得到相应的低收入;二是商品率低。一户几亩地的产出除自给外,作为商品出售的份额已经很小。而近8亿农民可用于出售的商品总量又受到只有5亿多城镇居民消费市场的制约,不能及时、完全地实现农产品的价值,而且还会因农产品的相对剩余使农产品贬值,甚至使部分产品失去价值。也就是说,农民收入的增长,不但受到小规模家庭经营生产方式所带来的低生产率和低商品率的制约,而且受到消费空间狭小的制约,这是我国农民收入大大低于城市居民和发达国家农民的根本原因。而要消除影响农民收入的双重制约,办法只能是减少农民的数量。只有减少农民,才能改变农业生产的小农生产方式,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才能增加非农消费群体,扩展农产品的消费空间,提高农业产品的价值效益,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减少农民,是农业生产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必然趋势。农业是生物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生产活动,是历史最为悠久、历史上从业人员最多的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使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断转移到其他非农产业领域,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看,农民数量的大幅度减少,使单个农业劳动力平均生产规模扩大,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成倍增长;反过来,这又推动了以农业机械为代表的农业科技的普及,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程度,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兴起和社会分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科技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业科技贡献率稳步提高,特别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减少农民、促进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但目前我国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不够畅通,大多数地区的农户依然是抱守土地,小块承包,多项种植,兼业经营。这种分布零散、经营细碎、规模狭小的生产格局,阻碍着科技因素的广泛导入和快速推广,制约着农业生产有机构成的提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主动采取措施减少农民,通过减少农民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率和效益,进而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已被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的实践所证明。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的同时,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越来越多。198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仅占5%;2007年,农村劳动力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已占44.07%,比1980年增加了近40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从1980年的191元增加到2007年的2475.63元。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在农民收入总量中,非农产业收入所占比重由1980年的不到10%提高到2007年的近52.82%。从全国各省情况来看,200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的7个省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在50%左右,农村劳动力中非农人员比重都在4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市,达到了68.24%。这些省市的人均GDP也都排在全国前列。相反,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900元的7个省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都在70%以上,最高的达87.31%,农村劳动力中非农人员比重多在30%以下,最低的仅占12.7%。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那么,如何减少农民呢?应重点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首先,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扩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由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原因,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比较缓慢,规模和水平也相对较低。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为41.8%,比发达国家低近40个百分点。在现有城市化率的基础上,如果我国城镇化水平再提高15个百分点,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将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必须制定符合国情的城镇化战略。一是要确立规划先行的原则,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城镇建设规划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生产布局、城镇功能、人口密度、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统筹规划,做到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注重实效。二是要确立以发展产业为中心的观念,强化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城镇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张,必须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应立足当地优势,培育主导产业,将城镇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农村服务业的发
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小城镇发展的产业基础。三是要形成经营城镇的市场机制。要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构成城镇空间和城镇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和人力生成资本进行重组,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同时,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吸引民间资本,形成多元化融资、多层次开发的格局。四是要探索城镇建设用地的流转机制,使农村人口转移与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同步进行,加快、加大减少农民的速度与规模。
其次,还农民以“国民待遇”,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环境。改革以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严格的户籍制度把公民分为农民和市民两大阶层,并实施严格的措施限制农民迁入城市定居,谋求非农职业。目前尽管在某些方面有了改善,但农民仍是农民,不能与市民享受同等待遇,甚至在农民流动方面存在封堵和歧视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既延缓了城镇化进程,又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
当前,我们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多方面采取措施,让农民享受到应有的“国民待遇”,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要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从根本上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障碍。要打破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封闭和分割的管理模式,让那些进城务工经商多年的农民定居下来,同时取消定居城市的土地使用费、城市基础建设费、城市就业安置费等面向农民的收费项目,降低农民定居城市的成本。二是要妥善解决农民进城后的社会保障问题。农民进入城市,应在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以及住房和子女上学等方面享受与其他市民同等的社会保障。三是要加快城市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构筑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一方面,要发育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增强市场透明度,实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双向选择,降低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要健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规则,确保市场运行的有序性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第三,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增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载体。任何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大跨越的过程,都是非农产业蓬勃兴起并快速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非农产业在吸收农村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实践已经表明,非农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劳动力转移最为方便快捷的载体。
大力发展非农产业,首先,要增强乡镇企业的发展能力。当务之急是要加快乡镇企业的改制步伐,使其真正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在此基础上,加快乡镇企业的技术升级与改造,在增强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的同时,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技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其次,要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我国具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而加工程度相对不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农副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仅为20%左右,而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则分别为农业总产值的3.8、3.7、2.6和2.2倍,我国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有着极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所以,要加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并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大转移农民的产业载体,延伸农民增加收入的产业链条。第三,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一般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仅能够转移、吸纳部分农村劳动力,而且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和拓展农民转移的空间。当前,要把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到为“三农”服务上来,尤其要加快发展农村急需的科技服务、信息技术咨询、金融保险等服务业,不断满足因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增长的服务需求。
第四,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近年来,劳动力素质已成为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性因素。由于素质偏低,农民工一方面在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技能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难以适应高科技发展的要求,就业领域受到限制。农民工素质偏低,不仅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而且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层次的提高。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一方面,要切实落实好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组织农村青少年接受正规教育,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资源的素质;另一方面,要根据当前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技能培训。随着传统教育体制的变革,相当数量的中专学校甚至大专院校生源不足,经过适当改造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可用于农民的短期技能培训。为了保证贫困地区的农民接受教育,建议设立贫困地区农民培训专项基金,由财政拨付,专款专用。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农村劳动力才能具有到城市择业的更大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