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书法学习的建议
书法学习的建议
林曦
“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蔡邕《笔论》
书法的基本功可以说就是掌握“中锋”的基本功。
中锋的练习就是武功内功的修习,是招式和套路的基础。
虽然书法中,也还有别的笔法,但是这些笔法都基本建立在中锋的基础上。当其他的笔法出现问题时,往往都能在中锋上找到原因。这可能和运动员基本功训练之后的竞技发挥,持续产生影响类似。
中锋的稳定练习,通常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你可以选择篆书(《峄山碑》)来让线条的质量过关,练习藏锋和训练基本用笔的稳定性。当中锋掌握之后可以选择一个隶书(比如《张迁碑》)加强提按和方笔的练习。随后可以选择一个魏碑(《张猛龙碑》)作为和楷书之间的过度,加强用笔力量。最后可以专注临写一个唐代楷书(颜真卿或其他楷书名家作品),或是更古朴的小楷(钟繇小楷)。如果对自己要求更高些,也可以选择魏晋二王风格行书作为深入学习的路径。(《兰亭序》或其他王羲之墨迹摹本)
用这个思路练习,前后的次序过程非常重要。一些书法爱好者,可能埋头练习了多年,还是没有度过中锋这一关口。写出来的笔画仍然单薄缺乏质感。中锋的练习最初可能很枯燥,但是狠狠心坚持一下,出手的笔画质量就会事半功倍地进步。
古人说,“用笔生结构,结构生用笔”,有时就是基本的技术笔法有问题,如何用功都和字帖上的字有巨大差距。
关于中锋线条的描述,大家可以去读一些古人的书论著作。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邱振中老师在《愉快的书法》中这样解释中锋:“毛笔线条有一定的宽度,线条两侧各形成一条边缘线,书写时,笔尖就在两侧的边缘线之间移动。如果书写时笔尖一直处于线条中线的位置,这时的书写方式,就被称为‘中锋’;这样写出的线条,两条边缘线具有同样的特征,线条因此而显得圆浑、凝重、厚实。中锋是书法中最基本的一种笔法。”
古人说是中锋如“锥划沙”。你用一个尖锐物体划过沙的表面,从剖面上会看到一个底尖上宽的三角。这说明笔画的力量始终在线的中心。你还可以细心观察下雨时的车窗,当雨点往下滑落时,是随力积点成线地坠落,那也是中锋的表现。水滴的每个点都能停住。在写字时,墨水随着笔头中最长而尖的“锋”流注,均匀渗开,四面俱到,通体饱满。
中锋到后来是一种手上的感觉,万毫齐力,无论如何提按转笔,笔画仍圆润立体。沈尹默先生说:字必须能够写到不是平躺在纸上,而呈现出飞动的其实,才有艺术的价值。能够写出不是平躺,而是站起来的字,饱满的密度是由中锋的力量决定的。
除了中锋的力度,笔画还讲究“送到”,在各个笔画的端点末梢,用笔一定“停住”。书写时,不要刻意描画“藏锋”(这是最常见的写字弊病)。其实,笔只要能停住,笔锋就会自然收藏。当你欣赏一些古代书家的字,尤其是经典之作,比如张旭、王羲之、王献之、怀素„„他们即使是在书写得最龙飞凤舞的时刻,一笔的末端,放大到十倍以上,仍像一量稳稳踩实
刹车的跑车,力量饱满且富有控制。
最后,就是如何细腻也不过分地注意观察字的“接笔处”和字中间的“空白处”。接笔就是一个笔画和另一个笔画发生连接的地方,往往是一个字结构和细节的关键。空白是气韵流动的地方,当一个字如何都与帖有很大差距时,琢磨一下空白处,往往会获得答案。
关于书法初学的基本问题可能就在中锋、停住、接笔、看空白这四个简单的词汇里面。我自己仍在学习非常粗浅的阶段,只能奉上些心得,为求抛砖引玉。
掌握一门手艺的路径都是相似的,起点方法正确,加上持续的努力,就能在不断的成就感和惊喜中获得享受和激励。如果方法不对,很容易就耗尽热情,无法坚持而最终放弃。希望大家享受习字的过程。每天坚持至少半小时的练习时间,安定情绪,有益身心。字为心画,当你让一条线条饱满、有力、润泽时,你必定有了均匀的呼吸和安静的心灵。
学习书法不是要让你成为一个字比别人写得好看的人,而是在一遍一遍的古人最直接的揣摩交流中,学到教养、风骨、耐心和趣味,最珍贵的是,学会欣赏万千笔墨,欣赏这功利世界里难得的抽象之美。
糊糊微博中关于书法学习的片段:(有同学告诉我说很有用,就原文摘录,分享于下)
书法,古代叫做“法书”,依法而书,法度是最基本的游戏规则,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但是你会发现每一位后世名家都是从一个祖宗那里学出来的,只是加上了自己的性情。
我练习书法20 年的路线:赵孟頫、《九成宫》、《颜家庙》、《张猛龙》、《龙门二十品》、《圣教序(怀素,褚遂良)》、《峄山刻石》、《张迁碑》、《史晨碑》、《曹全碑》、《乙瑛碑》、《石门颂》、《汲黯传》、一大堆北魏墓志(元字开头的)、《兰亭序》(这个曾经每天一遍)、王羲之尺牍、《韭花帖》、《伯远帖》、《倪宽赞》、《宣示表》。
有个好老师当然好。如果没有,那么王羲之或者颜真卿你随便拜师。关键是方法对,依法不依人。这就是古代很多中医秘方被搞得很神秘,实际上书上都写啦,只是大部分人都不太喜欢读古书。
其实除了最初的中锋掌握和进阶的笔法掌握之外,每练一个帖都是解决一个问题的。所以目的明确,进步就明显。比如楷书中颜真卿解决气势和厚度,欧阳询解决结构不要那么俗。褚遂良解决仙气和细节。要再气息更好,就往晋人追,想写得帅点,就往下找苏东坡、黄庭坚和米芾。
行气要好看,那么《韭花帖》和《伯远帖》很解决问题,包括《兰亭序》。看空白处比看字要重要。《祭侄稿》相对来说难一些,疏要比密容易好看。
中锋基础练习的最佳教材当然是《峄山刻石》,掌握中锋的同时还能兼顾造型能力。如果没问题,那么接下来可以选择一个隶书来解决提按的变化。任务由简单到复杂,再就可以选择一个楷书,或是行书长期练习。建议不要选择宋以后的字临摹,但是可以多看,我喜欢杨维帧,他和徐灵胎还挺像的,哈哈,扯远啦。
说说临摹的具体问题。临和摹其实是分开的,临通常是对临,就是看着帖,对着写。摹是更准确、更基础的工作,也就是所谓的双钩描红。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做这项工作了,但是真的很管用。虽然方法比较笨和累,但收获是丰盛的。
跟书法最像的艺术我想是音乐和舞蹈,有学乐器经验的朋友很容易理解,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是一切的唯一基础,一套体操或舞蹈里,五分钟可能包括了1000 个规定的动作和细节。在可以做到形似了之后,才有神似的可能。所以,书法的临帖工作是一样的道理。
只有一招一式的准确之后,生熟巧妙,才能一步一步把书法的法度变为自然。古人掌握书法比较容易的原因是他们的日常书写都是毛笔。我们就必须要加大书写的量才能有气的连贯。经常看见现在习惯用电脑人写的字,一排字里面大小不一,好像刚学写字的小朋友写的,很可爱。
如果对临,那么开始的时候,一个字至少写三遍:
第一遍,一丝不苟地用分析的态度把字的结构用笔写下来,写一笔看一笔;
第二遍,把刚刚分析完的字试图较连贯地写下来,通常这一遍最像;
第三遍,不看字帖,凭记忆把之前记下来的每一笔的要点一次性地写出来。最后检查漏掉了什么,或是再来一遍。
书法是国画的笔法母体,但是就书法本身的训练和要求来说,要比画画严格很多,也难一些。你可以想想京剧或昆曲唱段的审美,是在一个集体的审美记忆里面,重现并且自然流露的性情。所谓的当代书法不能有大众的共鸣,就是因为他们所试图打破的,恰恰是中国艺术都有的程式。没有了难度,那么就缺乏趣味。
读帖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曾经有位老师跟我说,他的老师非常狠,一天只准他写十个字。导致他常常要看一天帖之后才敢下笔写。只有十个字的机会,却让他在读帖时心里写上一千遍。老实说,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黄宾虹说,画夺造化。“夺”字最难,要得神才能夺。要把帖上的神夺下来,全靠眼睛。
大家可以去看看《纪昌学箭》的故事,这个故事和临帖有很大的关系,什么时候你能看见字中黑白变化的玄机,挤让间如武林高手在桌上过招,出桌者败且死,那么出手必不会差太多了。所以,手上功夫容易掌握,古人说,写字不费百日功。眼睛里的功夫练起来比较难。
就练字而言,用羊毫开始比较好,笔要比较大。先难后易是捷径。要尽量站着,悬腕和手臂练习。别偷懒坐着把胳膊放桌上。
毡子是必备的,有一种黑色的毡子很好用,不会觉得被墨染得很黑。然后是毛边纸,手工的比机制的好。墨汁不用很讲究,但是不要兑水多,写出的字才精神。
去宜家买个能升高腿的桌子,高度起码比一般书桌高出10 到15 公分,桌子太矮很快就驼背啦。要练的帖一定要去复印十页以上,放在所有能看到的地方,床头、沙发、包里、桌上„„你跟它的视觉接触次数越多,思考越多,写的时候才不会慌乱。
此时才发现,原来我跟他不是很熟。
如果是碑,建议PS 一个白底黑字的版本,黑底白字容易有视觉上的误差。(这种不传之密,都被我说出来啦,呵呵)在熟练掌握中锋和提按之后,尽量选墨迹研究,信息量比较大。碑的损减太多,不容易学到精妙细节。临二王时,可以用熟宣(书法的纸和画画的纸很不一
样)甚至是打印纸,容易写出细节。
关于练习的时间,首先要做一个计划,比如每天一个多小时,三个月是约100 个小时。如果你把这100 个小时,分摊到一年中完成的话,成绩是小于三个月的。因为成果始终无法积累。同样地,如果这100 小时,你用一个月完成了,那么成绩很容易大于三个月。写写停停也可以,但是要有一定的量作底。
写到快要想骂人和摔笔的时候(这只是形容遇到了瓶颈),再熬一步,就是进步和突破,很多人都是在非常接近质变的时候放弃的。所以,方法正确,足够的时间积累,你就可以让书法在你的体内长出来。如同练瑜伽的时候,你是让姿势长在你的身体里一样。
我的经验是,欲速则不达,不要觉得自己是个聪明人,做好花别人3 倍的时间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能够发现最火速的高速路。往往都是在怕麻烦,或是觉得我是否可以绕一下的时候,绕到坑里去的。另外,“我”要小一点,不要上来就想到个性,个性的另一个名字,叫做局限。
但是,局限是必然的,建议大家看石涛的《一画论》。学习和表达是两个不太一样的过程,就学习阶段而言,彻底放空,打通关节是最重要的。就表达而言,哈哈,也是彻底放空,出来什么就是什么。刻意的,预谋的,都不见得是自己的那一画。
第二篇:书法教学建议
语文版书法教材《书法学习指导》教学建议
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
教学活动的定位
教学过程的设计原则
教材使用建议
教学环境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教学活动的定位
本套书法教材是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和《书法教育指导纲要》(2013)等文件编写的,本套教材的基本定位是:本套教材的基本定位是:语文教师(通常是书法零基础的语文教师,而非书法专业教师)指导下的、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用的书法、写字教材。因此建议教师在使用教材之前研读这三个文件,以便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恰当定位。
按照以上三个文件,我们对使用本教材所进行的中小学书法教学活动有以下几点基本认识,谨供老师们参考:
(1)它是语文课程的一部分。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这里有两层含义:①书法、写字教学属于语文课程的范畴;②语文课程所涉及的书法、写字教学至少应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语文课上的教学,其二是《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所涉及的部分——本教材仅对应于后者。
(2)它与语文课写字教学有紧密的关联,以语文课写字教学为基础,对语文课写字教学有引导、支持和提升作用。语文课写字教学是要培养学生的日常写字能力,量大,面广,立足实用。与此相比,本教材的硬笔写字内容则量小,面窄,书法意味更浓;但与毛笔书写/书法相比,则偏于实用。因此本教材的硬笔写字内容可以看作本教材毛笔书写/书法与语文课实用硬笔写字之间的桥梁。
(3)它虽然面向书法艺术,但落脚点在于培养书法兴趣、习惯和最基础的书法常识,因此在书法知识和书法能力两个方面都应避免要求过高。
(4)它以学生动手练习为基本形式,而学生自主观察、互相交流与教师示范、引导、点拨相结合,是学生动手练习的促进手段。
当然,超出上述三个文件的范围、在语文课程之外使用本套教材,比如用于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培训班、自学等,则另当别论。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原则
教师可以借鉴语文课的经验,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安排教学过程。但有几条原则需要注意:
1.以书写为起点和归宿
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应分配给学生进行书写练习,以书写为起点和归宿,教师和学生一起在书写中发现问题,在书写中琢磨问题,通过书写解决问题。
2.以写好一批有代表性的字为基础和主线
汉字的笔画、部件、字形非常有“规律”,但这写“规律”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因此有必要通过多次重复写好一批有代表性的字,以便以后遇到什么字都能举一反三地写好。教材中安排的范字、描红有重复的地方,但限于版面,重复率非常有限。因此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利用各种契机有意识地让常用字、字形有代表性的字、不易写好的字多次复现,让学生多次书写。
以写好一批有代表性的字为基础和主线,在此基础和主线上教学笔画、部件、结构、章法、幅式等内容。
在此基础和主线上灵活安排教学内容的次序,打破教材编排的局限。限于目前的教学实际,本教材是按学校教育的流行模式设计的,比如把各种内容排列成几个序列,然后平均地编排到12册书中,每册、每课的结构大体一致,内容分布大致均匀。这样编排确实有很多便利的地方,比如教师可以毫不费力地确定每课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量稳定,教学梯度平稳。但书法总体上是一项技能,适宜由整体到局部、由概观到细节、由粗到细、由模仿到自觉、由感性到理性地学习。而学校教育教材有很大的局限性,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内容支离破碎,整体性差,技能减弱而知识性偏胜,综合性减弱而分析性偏胜。因此我们鼓励教师发挥个人才智,结合自身的知识、能力和学生的实际,力所能及地重构每一课的内容。要做到这一点,对整套教材、每一个内容序列、每一册教材、每一课的内容做整体研究是非常必要。这样,每一个教学细节都能获得必要的关联和参照,从而获得整体把握,提高教学效果。举例来说,三年级上下册虽然每课侧重学习一个笔画,但不应孤立地学习笔画本身,而应在字中学;字中未学过的笔画,教师不能忽视,必要的时候可引导学生预先自学;或者打破课文先后顺序,以几个字为中心(比如“永”字),一次集中地初步学习几个笔画,然后多次逐渐巩固。
3.毛笔书写指导应以示范为主,力求生动、形象
毛笔书写指导应以示范为主,如教师示范、录像示范、优秀学生示范;在示范之外,可在练习、示范的过程中适时、适量地加以简明的图示和必要的言语解释。术语、概念、口诀等对于学生形成自觉的书法意识有帮助,但不能仅以言语解释言语,而更要在观察、比较和书写等实践中形成形象、生动的印象,要以实践的必需为限度。
4.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各种形式(如观察、交流、合作、竞赛、动手尝试、综合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身心参与程度,使学生尽量处于积极的思考、接受、尝试状态之中;但一定要避免流于形式和喧宾夺主。
5.注意培养学生的习惯
对于儿童来说,习惯至关重要。不管是学习方式层面的习惯(比如与人合作、善于交流、有头绪有计划、不时复习总结等),还是具体的书写习惯(比如执笔、坐姿、调整气息、笔画书写过程完整、描红不涂画修补等),都应该随时培养。限于学校教材的体例,教材分散编排培养习惯的内容,因此教师对此类内容需有整体印象和自觉意识,以便随时引导学生。
6.以毛笔字学习带动硬笔字学习
本教材中的硬笔字学习要区别于语文课的写字,要以毛笔字学习带动硬笔字学习,硬笔书写部分以学生自主书写练习为主,教师只作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把当课毛笔学习所得自然地移用于硬笔练习中。这样,书法意味能自然地传递到实用书写中,对语文课的写字学习有引领作用;同时因线索简单而能省时高效。
教材中的范字如果是繁体字、异体字,或由于其他原因与现行通用规范字明显不一致时,会标出相应的通用规范字形。教学中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提醒学生区分相应的规范字,在硬笔书写中书写规范字。
7.知识、鉴赏类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
有些课安排有第三面的内容,多属知识、鉴赏类,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只作组织、引导、检验工作。不过教师对此类内容要做相当的研究,以把必要的东西(比如书法常识和常用术语、语汇)灵活、自然地呈现在书写教学之中。第三面安排的活动类内容应当作激发兴趣和培养习惯对待,安排足够的课时予以教学。
8.根据实际确定教学的量、难度和强度
本教材是面向全国设计的,教材内容有较大的弹性(比如毛笔范字尽量多安排),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能力、课时等实际确定教与学的量、难度和强度,不必强求一律。
(三)教材使用建议
以下谨提出几条教材使用建议,供老师们参考:
1.关于图示板块
一个教学要点常常以一个图示性的范例开始,且常有简明的文字说明。此处可以从临写范例入手,从临写中找出问题,然后引向教学要点。此处可根据学生的水平适当简化程序。比如高年级,或说明文字较简单时,可由学生直接根据图示和说明文字表达自己的理解。此处一定要避免过多、过碎、过深的言语解说,要尽可能让学生在书写、图示中学习。也可以先略过这一板块,从后面的书写实践开始,最后再归结到本处的要点上。
2.关于“观察•交流•尝试”板块
“观察•交流•尝试”(及其相当板块)的内容是围绕上述教学要点安排的,在实际教学中可作为每课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此处可以从观察与交流开始,然后再书写实践中体会;也可以从书写实践开始,在书写中提出问题,然后有目的地观察与交流,最后还可以再次书写体会。此处安排的例字有多有少,可根据教学时间、学生水平、处理程度等因素灵活处理,比如只处理其中的一个字,或者精、粗有别地处理各字。这里的练习提示往往是引导性的,比较简单。如果条件许可,教师可结合练习提示的具体语境(即上述教学要点)设计其他学习方向、学习要点;当然,整体上不宜头绪太多。
3.关于每课第二面的硬笔字练习
每课第二面(少数课只有一面)下的硬笔字练习安排的是单字描红、临写各两遍(六年级下册体例与此不同)。这些字或与本课毛笔范字相同(完全同形,或互为简繁关系、正体与异体的关系),或能体现本课的教学要点。教学完前面的毛笔内容后,即可让学生自行书写;教师只需稍作引导,使学生把毛笔字书写的收获自然地移用于硬笔字书写中。本项内容的教学不应花太多时间和精力,还要与语文课的写字教学有所区分。语文课的写字是识字的一部分,同时立足于字形正确、端正等基本要求。本处的硬笔字书写有“书法”的意味,当然不能过分强调,要以“把毛笔字书写的收获自然地移用于硬笔字书写中”为度。本处范字全部为规范字,如果与前面的毛笔范字是简体与繁体、正体与异体、正楷与行楷等关系,教师应该提醒学生稍加注意。本处范字模拟的是《等慈寺碑》的笔意,因此并不能像电脑正楷字体一样严谨,教师不必对此深求。描红字至少要留一遍作为临写范本,放到最后书写(只安排一遍描红时即要先临后摹)。
4.关于每课第三面的内容
每课第三面(少数可只有一面或两面)可能包括知识、欣赏、活动、硬笔字书写等内容。知识、欣赏类可由学生自行阅读,教师有选择地进行点拨、指导。每册安排了两次活动,应在学期开始时即有所计划、准备。活动应保证足够的书法、书写特征,争取绝大多数学生的、最大限度的身心参与。此处以及六年级下册全册的硬笔练习,书写的是与本页内容密切相关的“关键词”,书写这些词语能巩固、丰富学生的书法语汇;或是有助于本页教学的材料,比如格言警句、书法名言;因为只有一遍描红、一遍临写,所以应先临写再描红,以免临写时没有准确的根据。
5.关于描红练习和和书后附录的描红练习纸
书后附录每课三字的描红练习纸(教材中所说的“练习纸”不限于此,教师可自行设计)。描红字比《等慈寺碑》原尺寸略大,更利于学生临摹。三年级全部为描红字,每字描四遍。
四、五年级描三遍,临写一遍。六年级描两遍,临写两遍。不应一次写完所有遍数,而应在教学要点的逐步掌握过程中穿插书写,学练结合,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交互促进、螺旋上升。四年级以后应保留一遍描红在最后进行,以免临写没有可靠的依据。
书后所附描红纸有很多局限性,比如字小,遍数有限,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学会使用使用水写布(或水写纸)、毛边纸、元书纸等书写材料,并学会在这些材料上打上拳头大小的米字格,并双钩例字。我们编印有类似的练习册。
6.关于“规律”
书法是体验性、随机性很强的实践艺术,虽然讲规律,但更重变化,且有很多不定因素;教材所涉及的书法“规律”、要求、要领,都是启发性、指引性的,对此不能过于苛严,宜多从整体和具体实例着眼,多做归纳,谨慎演绎,接纳特例。对此不应寻求标准答案,而要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着力引导学生在书写和欣赏等实践中体会,不应导向知识学习和逻辑判断,更不应纠缠于是非之争。相对于某个“规律”来说,教材所选范字都是比较典型的,实际上会有很多字不适合这条规律,不能一律套用,强作分别。
7.关于指称和术语
出于实用的目的,教材和本《书法教学指导》对字中笔画、部件的指称与语文科汉字结构分析用语或有不同,常常是紧贴语境的(即“就事论事”的)、描述性的,例如:①“‘弗’字三横间隔均匀”,这里所说的“横”包括复合笔画中的横画部分。②“‘耳’字下横写作提”,这里所说的“横”是指在其他字中的通常写法,而本字中实际写作提。③“‘耳’字中的提”,这里所说的“提”是“耳”字下横的实际写法。④各种图示说明文字是紧贴图上具体实例(如具体某笔画、具体某范字)而言的,不能脱离具体实例的代表能力而无限推广。
8.关于字形
毛笔例字上标示有相应规范字;当并非一一对应时,只标出较贴近学生用语、用字实际的一个。有时因为简化、异体等原因,所标规范字不足以(甚至有碍于)学生理解例字的笔画、结构,这时教师可以出示相应的繁体字、异体字的电脑楷体字形,以帮助学生理解。此时还有必要让学生明确辨识哪个是正体字,以免影响硬笔书写。
9.关于范字残损
碑文常有残损的地方,可随机引导学生养成判断笔画轮廓的习惯,比如根据自己的理解把笔画双钩出来。这种活动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解、体会、识记笔画形态。
10.善用复印和显示技术
范字可以通过复印、扫描后打印、投影、屏幕显示等技术手段放大,以便学生观察、双钩、临摹。教师应善用这样的技术。我们准备了多种形式的范字图像资料,供教师直接选用。
11.善用互联网
网上资料,尤其是影像资料可能对您的教学工作大有裨益,建议常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语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属下书法学习网(www.shufaxuexi.net)准备了一些辅助本教材教授与学习的资料和服务,并将逐步完善,敬请访问。
(四)教学环境建议
一个便利的环境能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并保持他们的耐心,而热情和耐心、爱写和多写在书法学习中至关重要。我们对书法教学的环境设置提出以下建议,学校可据此量力而行。
①在教室中安放书法专用的桌案,文具齐备,随时可以取用。桌案最好宽大一些,文具安置到位,可供多人同时使用。这样,学生可以在课余随意书写,从而形成习惯和风气。这甚至比设置专用书画室更有效。
②尽可能免费提供文具,至少也应为书法用具存放提供条件。墨水、毛笔、笔洗等不易随身携带,学校若不能给学生提供免费的墨水和毛笔,那么在教室中设置笔架、存放墨水和洗笔的设施很有必要。
③尽可能免费提供纸张。书法入门需写大字(约似拳头大小),还要多写,常写,需要较多纸张。可以选择水写布、水写纸等便利、干净、节省的新型材料。旧报纸也可以用来书写。但不宜使用不吸墨的普通书写纸。
④制作范字。教材限于幅面,范字尺寸有限,不利于学生观察、临摹。教师可复印、打印较大的范字(约似拳头大小)制成制卡,供学生选学;或张挂于桌案前,供学生随时临写。
⑤张挂法帖。如果有条件,应购买一些法帖的印刷品张挂于教室中,供学生观摩,以激发学生的书法兴趣,提供他们的欣赏水平。教师也可通过打印复制历史上著名的法帖,黑白打印即可。互联网上有不少专业书法网站备有高质量的法帖图片和详尽的释文、介绍、评论等资料,可供选用。不应限于楷书,丰富的书体、风格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⑥提供书法资料。有条件的地方可提供一些书法资料,比如图书、报刊;如果能在教室中提供上网条件,那就更好了。
⑦设置展示栏。组织学生设置作品展示栏,要有合适的机制给所有学生提供展示机会。
⑧组织学生维护书写环境。学生轮值维护书写环境,既能保障书写环境正常运行,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可与书法活动的组织相结合。
多措并举 让书法课真正走进中小学课堂
政协石家庄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提 案
第0365号
提 案 者: 案 由: 审查意见: 内 容: 寇学臣
多措并举 让书法课真正走进中小学课堂 市教育局主办
2011年8月,国家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意见》的颁布,引起了教育界、书法界的热议与关注。教育部在文件中要求,书法教育要进入中小学校,低年级以硬笔书法为主,高年级以毛笔书法为主,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
日前,笔者就我市74所中小学校开设书法课情况进行调查,真正达到开课的学校不足5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没有课时,或者有课时却被其他课挤占;二是没有合适的教材,也没有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三是存在许多困惑,如毛笔书法与硬笔书法关系的问题,写字与书法的关系问题等;四是缺少师资,几乎所有学校均没有专职书法教师,一般为语文、美术教师兼任。
中小学校开设书法课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写好字,更是面向未来一代的传统文化教育,因此具有深远的人文意义。为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促进我市中小学校书法课真正走进课堂,培训合格的书法教师,研究书法课教材教法,明确中小学书法课教学要求是当务之急。
一、建议做好书法教师短期培训。由市教育局、市语委办和省硬笔书法协会共同主办的“规范汉字书写百千万工程”已经举办了两期规范汉字书写教师培训,培训教师600余人,为书法教师紧缺起到了缓解作用。建议进一步加大“百名教师培训”力度,提高书法教师培训质量和培训数量。
二、建议在“国培计划”中增设书法教师培训项目。建议市级教育部门积极争取在“国培计划”增设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规划好培训科目、培训内容,提高中小学书法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
三、建议高等院校增设书法专业。目前我省仅有河北师范大学开设书法专业,每年招生20人左右,远远不能满足中小学校全部开课之需。建议石家庄学院等本科院校积极创造条件,申报书法专业,培养书法专业师资。
四、建议组织专家编写有针对性的教材。中小学书法课应该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注意学科普及性和面向全体性,充分发挥中国书法的艺术感染力量。如果采取未来书法家的培养方式,沿用传统书法教学的练习方法,现在的大部分中小学生恐怕都难以坚持学习。因此要组织专家对中小学书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科学论证,编写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用的教材。
关于小学写字教学的几点思考
长沙市雨花区边山小学邹志颖
【摘要】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写字教学,教育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然而目前小学生写字教学并没有落到实处,导致许多孩子身上出现了写字姿势不正确、书写习惯不好、书写不规范等问题。1.了解基本现状,分析主要成因。2.落实写字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写字教学
提高兴趣
严格要求
加强规范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了解汉字的基本知识,能把硬笔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优美。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当前小学生写字的现状令人堪忧,很多学生还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一、基本现状
1、姿势不正确
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是写好字的前提,也是提高身体素质的关键。而当前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的趴在桌上;有的抱着笔,有的死拽着笔;头偏向左侧,眼睛离本子太近,弓着身子翘着二郎腿等。
2、书写不规范。
首先表现在很多学生写字时笔顺不正确,不按笔顺规则书写,看上去字没错,实际上写错了,而且影响书写速度。其次,还有部分学生笔画写法不规范,有“横”画自右向左写,“提”画从右上往左下写,“口”字写成“”等现象。另外,多一笔、少一笔、同音字混淆随意代替的现象比比皆是,于是作文、日记中错别字连篇。
3、版面不整洁
首先表现在字体不端正。有的龙飞凤舞,字迹潦草,让人难以辨识,将汉字方块字的特征丧失殆尽。有的字体细细密密,如蚂蚁出洞;有的又过于粗犷,以至于出格出行。其次表现在书写随意,涂涂改改很多,有的用透明胶粘贴剥离的办法修改,有的使用含有害化学成分的涂改液涂抹,有的干脆直接画一个又一个“墨团团”。
二、主要成因
1、学生缺乏写字兴趣
科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兴趣是人才成长的重要心理条件之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写字兴趣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个体差异。首先表现在兴趣的稳定性方面。有的学生对写字只有暂时的兴趣,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有的则具有稳定的兴趣,一旦对写字产生兴趣,就会深入钻研,锲而不舍。另外表现在兴趣的效能方面.兴趣产生后,所起作用的大小是很不一致的。有的学生的兴趣仅停留在期待和向往的状态中,不能使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努力满足兴趣,成为无效兴趣;而有的学生兴趣一旦产生,便成为强大的动力,他们能自觉克服困难,善于寻求最佳习字方法,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家长、老师观念上的忽视
不少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只要学习好,字写得好不好已经无所谓了。不少学校老师也认为教学水平主要体现在学生成绩上,占用课时专门练习写字实在不值得,于是写字教学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成了可有可无的多余。再加上机械重复的抄写和题海战术,学生的字就越画越乱,忘记了规范工整。
3、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写一手好字,历来是我们引以为骄傲的事。而如今步入信息时代,许多文字书写工作被电脑文字输入所代替。有的学生说,用电脑打字不就又准确又清楚美观吗?干嘛非得用笔写,多麻烦呀!再看看大街小巷的招牌广告,大都是电脑制作的,除了学生,还有几个人提笔写字呀?因此,学生练习写字的欲望也就不强了。
三、对策及建议
1、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
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学生习字的兴趣,激发他们写字的热情,增强他们习字的信心,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使学生能够自觉地知难而进,勤学苦练。常言道:“字无百日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练字是持久战,写字不可能速成。可见,要想写一手漂亮的字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需要扎扎实实、毫不松懈地坚持,需要有一段较长时间的严格训练。我认为,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就能变枯燥乏味的机械练习为形象生动的有意追求,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抓奖励,调动学生写字积极性,提高写字兴趣。无论是讲解还是练习,归根结底要通过学生自己的自觉性去提高,因此在加强写字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方法来调动他们写字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写字的兴趣。
(2)树榜样,借助榜样的力量激发写字兴趣。①教师榜样。教师要为人师表,教师的板书,批改的作业以及师生间重要的交流都是通过文字这一工具来进行的,教师的字必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②同学榜样。定期在学生中开展优秀作品评比展览。③自我榜样。引导学生定期公布自己所写的最漂亮的字,以自我鼓励,不断进步。
(3)讲故事,让学生通过有趣的故事明白道理,学到知识。如古人习字学书的故事,是勤学苦练的生动教材;国际友人对中国书法的赞美,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可以根据字形结构编一些小故事,让学生对汉字初生好奇的探究之情。
2、严格要求,加强规范
(1)严格要求。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学生的双姿训练是基础,来不得半点马虎。在练习写字的时候,必须强调正确的姿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2)明确危害,做到姿势不规范不动笔。我们在集中指导和经常督促中,除了让学生懂得怎样写字是正确的姿势外,还得让其明确不正确的写字姿势对身体的危害——易患近视、斜肩、驼背、脊椎弯曲等毛病。引领他们反复练习,逐步养成不摆好姿势不动笔写字的习惯。
(3)规范书写。学习写字,同学习其他知识、技能一样,首先要注重基本功的练习。有不少学生忽视了基本功的练习,写字时信手乱画,低年级时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提笔就是练字时”。平时要注重基本笔画的练习,遵循笔顺规则写字,每次提笔写字都不能马虎,这样才能达到“规范、端正、整洁”的目标。
“书品即人品,写字学做人”。写字教育是一项工程,需要一点一横、一撇一捺这些不可或缺的材料来垫底,需要一种氛围、一种心态和一份毅力来筑垒。总之,写字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位教师都应重视它,应严格地、科学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一、落实常规检测,提高对书法教学的重视。
学校领导应对书法教育给予高度重视,要充分认识到书法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都分,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发学生智力的主要入口。在日课表中单独设置每周一节的书法课时,首先在时间上给予充分的保证。要求各任教书法学科的教师不得将书法课挪做他用,切切实实地将书法教学开展下去。学校教务部门加强对书法课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测,并将检测结果纳入常规考核之中,使每位任课教师在思想上引起重视。
二、完善书法教学硬件设施,搭设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每所学校配备书法活动室,条件允许的配备书法专用教室,条件不许可的配备与其他学科如美术等合用的活动室,并装配实物展示仪,为书法教学的正常开展提供活动场地的保证。要定期在校宣传橱窗,各校所编校报、班级里的墙报、学校的走廊上展示学生优秀的书法作品,营造一个浓厚的书法氛围。每年学校举办一个艺术节,在艺术节里学生可以举办书法展,可以进行现场书法表演,可以进行书法作品义卖等形式,在不同组织形式中,学生可以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华。组织教师订阅书法报刊;鼓励师生向报刊投稿等。学校还要充实图书室(馆)里的书法报刊,以供师生借阅,充分调动师生的学习书法的热情。
三、教师要重视“三笔字”的训练。
中小学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利用业余时间临摹古代书法家的字帖,提高自身的书写技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好一笔字,决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临池功夫。字写好了,在教学上能够灵活多变,使用多种字体,让学生在感受书法艺术魅力的同时,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的集中,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也会提高很多。
四、学生要有练好字的强烈意识。中小学阶段正是练字的黄金时期,如果此时对自己不严格要求,书写上马马虎虎、潦潦草草,一旦形成定势,成年后再想纠正,不仅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效果也不一定就好。所以学校和家长在培养孩子书法兴趣这个方面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鼓励学生练好字,并积极创造良好的练字环境。如果能形成良性的书法氛围,则农村中小学书法教学滞后的局面将很快得到改观。
今天,随着我国教育大环境的不断改善,特别是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书法教育摆脱困境,突出重围,以现代书法学科的崭新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应当是为期不远了。
第三篇:书法学习
儿童学习书法相关知识
学习书法至少有四个好处:
第一,中国书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人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是我国独有的一门艺术。教育部早已将其列为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少儿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主要是动手,尤其是训练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动作,达到协调性和灵活性。这些动作靠大脑指挥,经常有规律地训练,对促进大脑的生长发育十分有益。少年儿童正值生长发育的高峰期,12岁时大脑发育已基本接近成人。在此之前,抓住这个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学习书法,对促进少儿大脑的生长发育,开发智力,培养高智商的人才非常必要。这一点往往被很多家长忽视
第三,书法有严格的书写法则,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阶段,主要是识字,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又学习书法,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促进文字书写水平的提高,把字写得更加整洁美观,又合乎规范。
第四,学习书法需要耐心细致,持之以恒。对于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少年儿童来说,通过书法学习,可以逐步养成细致耐心、自觉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有益于意志的锻炼,进而促进文化课的学习。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学习书法还应注意:
1、由于孩子较小,缺乏自制力,家长尤其要多加关照。不骂、不打,多表扬。你要孩子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这时就要做什么样的人给他看,他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你的影响。
2、孩子写字家长要一直陪在身边,因为这时,他还没有定型,要一个孩子做到非常的努力用功,是不现实的。如果不监督,他很可能会乱写,偷懒,如果动作坏了,反而适得其反。这样家长就会比较累,学生坚持不下去,实际上都是家长坚持不下来的缘故。所以家长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有足够的耐心。
3、有些好习惯,也要在这时注意培养,比如,不让孩子动作效率过低,做事要强调连贯,有效动作之间的无用动作减少到最低程度,这样,在他上学后,就不至于做事拖沓,作业完成不了,这样,晚上睡觉太晚,家长、孩子都会非常疲惫而造成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的。
4、最后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找个好的书法老师。老师不但对孩子要有爱心,还必须是个掌握教育心理学,能灵活运用正确书法教学和心理疏导方法的老师。
第四篇:学习书法
学习书法
孩子从何时开始练习书法比较好?
小孩子从五六岁起就可以开始练习书法,五六岁前后就让孩子熟悉笔墨纸砚,同时在初练书法的过程中也可学认字,了解字的笔画、结构及笔顺。
练习书法的起步阶段应注意什么?
在起步阶段,重点是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写字姿势。对汉字笔画的摆布、黑与白的空间关系有新的认识,具备对书法的初步审美眼光,能说出哪能些字写得好,好在哪。
练习书法从什么字体开始?
孩子练习书法一般从楷书开始,字帖主要选颜柳欧赵等字体。
在练习书法方面家长应对孩子作何要求?
果不想在书法上成名成家,家长应当让孩子把书法当成是一种兴趣和爱好。孩子最好是按指导老师的要求来练习,每天练一练,贵在坚持,每天写两三张都行,绝不可以一次写几下张,然后好几天不动笔墨。每天的练习不要过于疲劳,要让孩子始终保持对书法的新鲜感。
如果想把书法当成专长来培养该如何做?
大多数孩子是把书法当爱好,如果想让孩子将来在书法上有所造诣,就要使孩子接触更广泛的书法知识,博览众家,多赏名贴,在达到一定的水准后,还需要拜师学艺,进行专业的训练。
孩子练习书法有何益处?
一般来说,经过一个学期坚持不懈的训练,孩子就能掌握书法的基本要领,看出明显的长进;练习两年,就可以达到一定的书法水准。通过学习书法,孩子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会有较深的认识,最显著的收获是:不仅毛笔字写得有模有样,而且钢笔字也写得更漂亮了。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意外的收获:
1、陶冶性情,锻炼意志。刚开始学书法,有的同学爱丢三落四,心绪浮躁,无法集中注意力,练了二三十分钟就坐不住了。经过一段时间的书法练习,这些毛病都消失了,能平心静气地写字,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都能善始善终地写好。家长也能看到这种可喜的变化,有的孩子原来上课总是“打野”,练了书法以后,注意力更集中了,学习效率也高了。书法要靠日复一日、连续持久的练习,这对人的意志、毅力是极大的考验,因此有的家长出于锻炼孩子意志力的考虑,也主张让孩子练习书法,锤炼品性。
2、养成勤于观察、思考、总结的好习惯。通过老师的引导,孩子们学会了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比照字贴学习运笔,每一种毛划,都让孩子们充分感悟、领略书法的美妙之处。这种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必将转移到学科学习中去,最终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的提高。
因此,教育专家们认为,无论是有志于成名成家还是作为兴趣爱好,让孩子从小练习书法都是一项很好的活动,这对孩子心智的锻炼、习惯的养成都大有裨益,也将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第五篇:书法学习浅谈
书法学习浅谈
——寄语初学书法的爱好者
陈凯生
第一部分 概述
大家接触书法也有一段时间了,可能大家会觉得,越是深入,发现的问题越多,难度越大,甚至会迷茫不知所向。因此我写下这篇文章,希望能为大家指明方向或给大家一点启示,仅限于个人水平,错漏之处还请方家指正。【一】学习书法的意义: 很多人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传统书法走上了“不归之路”,学习书法已经没有必要了。事实上,很多人为了“装点门面”,也热衷于练习书法。其实书法的意义远远不止如此。国学大师周汝昌说过: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一切实用的事物艺术化。文徵明耄耋之年,每天依然把练习书法作为必修课,米南宫更是“学书无日不临池”,他们是出于某种功利目的吗?显然不是,书法自有外行人难以理解的魅力。古人说:字如其人,这是非常科学的,一个人的字往往和一个人的性格爱好和人生经历有关。我们通常用“格调”两个字来评价一个人的书法,这同时也是对这个人的品格的侧面解读。可以武断的说,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文字,而书法又不能单单看作一种实用工具或艺术形式,她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她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特征。
总的来说,学习书法不仅能解决实用问题,她对于锻炼人的耐心、提高人的审美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内涵都有着极大的帮助。【二】学习书法的方法: 书法的入门:书法,顾名思义就是书写的方法。为了统一,为了美观,古人把它规定为固定的准则,或称法则。我们学习的就是这个法则。临帖的目的是通过某位书家学习汉字的法则,而不是学习他的风格。“取法乎上”,因此选帖也是学习书法的重要方面。选了一本好帖之后,开始要做的是什么呢?很多人上来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写起来,其实不然。选定一位书家和碑帖之后,先要了解这位书家的生活背景、学书历程、心路历程以及写字时的背景和心态,然后通读全文,知其大意,不求甚解,这样就大概完成了临帖前的准备工作,然后就可以开始深入的临写。
第二点,在临写某一书家时,要会“探源”和“索流”。所谓探源,就是了解书家学习书法的过程(比如学习了某家某帖),以及自身书法风格面目的发展和演变。所谓索流,就是了解书家对后世的影响,有哪些人学习了这位书家的书法,间接的窥测这位书家的一些书法技艺。现在以欧阳询为例对上述观点进行解释。
欧阳询是唐代初年最著名的书法家,也是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之首,对后世的楷书影响深远。欧阳询书法的来源主要有两条,一个是魏晋南朝时的文人(主要是二王)书风,一个是北朝碑刻(主要是魏碑)的书风。他是碑帖融合最主要的旗手,锐利、挺拔的点画和结构,清远、遒劲的格调和味道,奠定了楷书推向高潮的方向,也奠定了他在楷书方面的历史地位。之后很多人以欧为宗,各成一家,因此称为欧体,如明代文徵明,清代翁方纲,民国刘春霖,当代田氏家族。
第三个要谈的是学习书法的顺序。很多初学者对书法不甚了解,经常会问可不可以不学楷书,直接学行书。最直接的回答是不可以的。书法的字体无非是真草隶篆(在古代行书有时也归在草书范围),而楷书正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楷书是基本功,没有这个东西,风采神韵都无从谈起。在初学楷书的前3年(当然这只是大概的时间阶段)最好不要涉猎行书,3到5年期间可以开始观摩各家行书,积累字例,5年后就必须正式练习行书了。在学习行书的期间先积累一些草字的规范写法,只要求知道怎么写过来就行。隶书和篆书在书法史上是一条副线,初学阶段可以不必学习,但在学习草书之前最好先写写篆隶,以便弄清字形的发展。
第四个要说的是学习书法的心态。首先说,学习书法应该有耐心、有信心、无私心。有耐心就不必说了,写过书法的都知道要有耐心和恒心。所谓信心不是说我们要相信自己能成功或成为书法家,学习书法的目的不在于是否成为书法家,而在于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和文化内涵,我们要相信自己会不断进步,日有所学,日有所获,便是成功。所谓无私心,就是在学习书法的时候要没有功利欲望。在写字的时候不能想着能不能获奖或者入选,不然容易追附评委的口味和时弊,最终容易走入歧途。
最后谈谈临帖的方法。按照田蕴章先生的说法:这个字写一次不好就写十遍,十遍不好就写百遍,百遍不好就写千遍,总写就好了。但这并不全面。启功先生说:功力不是时间加数量,而是准确的重复。这两者都有道理,所以总地来说就是:无数次准确的重复,才会有深厚的功力。在临写楷书的时候更须如此。我们要尽量选碑帖中清晰、常用的字去临写,力求神似,切不可浅尝而止,不然是很难有大的进步的。我还要说的另一个观点是本阶段的积累往往会在半年之后才表现出来,期间很难感到进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量变引起质变,因此在短时间内经常练习却感觉不到进步的朋友不必灰心,你正在朝成功走去。
第二部分 详论
【一】如何选帖:
因为我们主要以学习楷书为主,所以这里主要介绍楷书方面,再稍加行书内容。(1)楷书
历史上著名的楷书大家主要有(按时间顺序):钟繇、智永、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颜真卿、沈传师、柳公权、赵佶、赵孟頫、文徵明、成亲王、启功。简单一句话介绍一下。钟繇,魏,史称“楷圣”,有隶法,一般是小楷,属前期楷书;智永,隋朝,但现存墨本《千字文》是临本,且用笔圆润,不宜初学;欧阳询,隋唐,主要有四欧堂传世,且学者众多,宜初学;虞世南,隋唐,学二王,传世作品不多,学习者也不多,难度较大,暂且不学;褚遂良,初唐,学欧虞,用笔遒劲灵动,不宜初学;薛稷,初唐,学褚遂良,相比水平不高,不宜初学;颜真卿,中唐,师承张旭,传世作品多,影响大,宜初学;沈传师,晚唐,宋人评价高,作品少,不宜初学;柳公权,晚唐,用笔刚健,结体严谨,宜初学;赵佶,宋代,学用笔瘦硬,学薛稷,风格较突出,不宜初学;赵孟頫,元代,墨迹多,影响大,但用笔较圆,不宜初学;文徵明,明代,学欧,以小楷传世;成亲王,清代,学欧、柳,典型的清代士大夫风格;启功,当代最负盛名的书法家,擅楷、行。按照“取法乎上”和系统性的原则,欧颜柳三家最适合作为大家的入门书体。
楷书发展脉络:魏晋时期,楷行草进入发展的高峰期,也是书法由不知觉艺术转为自觉艺术的成熟阶段,而钟繇就是这个时期的楷书方面的代表书家,他的楷书还带有隶法,形体稍扁,格调极高。但是魏晋的时间极短,就进入了南北朝,而南北朝时间很长,全国一直处于混乱状态,书法也长期处于较混乱的缓慢进化阶段,此时的主要楷书书体是魏碑,如《张猛龙》、《张黑女》、《龙门二十品》、《爨宝子》等,属过渡性书体。到了隋代,国家恢复统一,书法也渐趋规范,楷书渐渐成熟,如《龙藏寺碑》,已经接近成熟。到了唐代初年,由于欧阳询等人对南北书风的融合,楷书基本成熟,之后的褚遂良又将他们的字形稍作修改,将欧虞中形体较长的字渐渐改为正方,这为后来颜真卿将汉字最终定型为方块字奠定基础。颜真卿是一位极富创新力的书法家,他参用篆书的用笔,一反初唐瘦硬的书风,将楷书变革推向高潮,而且他的字体正是盛唐气象的象征。颜之后从者众多,其中就包括柳公权。这段时间学习颜字成风,但很多人将它的肥厚进行夸张,已出现一些不良之风,而柳公权正是这个不良书风的矫正者,这也受他老师沈传师以及裴休等人的影响。柳公权是唐楷最后一位大家,他融合了欧体和颜体之长,肥瘦适中,达到了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的地步,将楷书的笔法和字法都发挥到最高的艺术性,是唐楷的总结者。至此,柳公权已经为楷书奠下不可逾越的高峰,后人已无法超越,只能从中改动。宋代的楷书受到“尚意”书风的冲击,处于低潮时期。期间尽管有蔡襄、张即之、赵佶等人擅长楷书,但已远不如唐人。元代的赵孟頫,是唐代之后楷书方面成就最高的书家,其实他是将二王的行书笔法进行楷化,所以用笔圆笔较多,不适合初学,而且我个人觉得赵的楷书不及唐人,因此赵的楷书学者不多,但他却影响了他之后的几百年,且独领风骚。明代由于政治上的严肃,封建专制的高度发展,楷书的发展出现低糜状态。由沈氏兄弟创立的“馆阁体”成为明代乃至清代楷书的主流。“馆阁体”是欧体和赵体的结合,是明清的官方字体,质量高,但是千人一面,并无多大的发展,因此明清时期少有楷书名家。民国时期的书家受清代康有为的人对魏碑的推崇而学习魏碑,成就不高,而华世奎、沈尹默、启功等遵循晋唐法则的人颇有成就。
学习书法一条重要的准则就是“先专后博”,选定一位书家的某一本碑帖之后,就要深入的学习,切不可浅尝而止,朝三暮四,三五年内就不要改为其他碑帖,切记切记。
在上面“学习书法的方法”中已大略的介绍了欧阳询书法渊源,由于本人主要习柳,兼学欧体,颜体部分的介绍请大家自己询问其他同学或查找资料。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较详细的介绍柳公权的书法。
柳公权是晚唐最后一位大书家,字诚悬,世称“柳少师”“柳谏议”“柳河东”。幼有“神童”之称,工书画,擅六艺,27岁中进士,唐穆宗有“钟王复出”之赞。柳公权的书法来源也主要是两条。一个是王羲之、欧阳询,一路是颜真卿。柳少师取欧结体之妙,学褚线条之劲,师颜体势之博,他正如得道的仙人,在八十载的炼丹炉中,输以非凡的功力,更揽有天地精华之博,终于化成垂青书史的宝丹。柳公权著名的碑有《大唐回元观钟楼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神策军碑》等,墨迹有《蒙诏帖》、《圣慈帖》、《王献之送梨帖跋》等。一般来说,学柳体的第一碑是《玄秘塔碑》(以下简称玄碑)。此碑属中楷字,且传世拓本清晰,有日本三井本、故宫本、国家图书馆藏本等,是柳公权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最宜初学。柳公权的另一代表作是《神策军碑》(以下简称神碑),比前者晚两年完成,是公认的柳公权传世碑石中水平最高者。在笔者看来,玄碑用笔爽朗,结体挺拔,清新秀润,当是入门之法帖,神碑神气严穆,气象雍和,格调高远,更须苦下功夫。此两碑用功十年,当可窥得楷书堂奥。
作为书法四大家之一,柳公权在历史上也是小有争议的书家。苏东坡称其“一字百金”,米南宫却视其为“丑怪恶扎之祖”,同时代的人也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其实,一个人的书法地位不是一个人能捧起来,也不是一个人能否定的,书圣王羲之也是如此。柳公权与欧颜并重,自有他人无法替代的历史地位和贡献。他以耿直的秉性、醇厚的功力、涉猎之广博、脱俗之境界,养心、修心,定性、炼性,终成一代书坛巨擘。作为柳体字的爱好者,在此笔者附上一首打油诗,也是表达我对此的看法:
翰墨饥鹰世最夸,抛筋露骨论疑差。
千斤不费推敲力,楷法古今第一家。(2)行书
历史上行书著名的书法家及其代表作有:王羲之《兰亭序》《集字圣教序》《丧乱帖》,王献之《中秋帖》《鸭头丸帖》,欧阳询《梦奠帖》,褚遂良《枯树赋》,陆柬之《文赋》,颜真卿《祭侄文稿》《祭伯文稿》《争座位帖》,柳公权《圣慈帖》《蒙诏帖》,苏轼《寒食帖》《赤壁赋》,米芾《苕溪诗帖》《蜀素帖》,黄庭坚《松风阁》,赵孟頫《前后赤壁赋》《洛神赋》,董其昌《白居易琵琶行》,文徵明《千字文》,唐寅《落花诗帖》,刘墉、王文治、潘龄皋、沈尹默、白蕉等。
学习行书跟学习楷书一样,需要以一家为基础,这个基础取的点要高,一般取宋以前的法帖。一般学欧体和柳体的同学,我推荐开始学行书学的是王羲之的《集字圣教序》,学颜体的同学不宜学此帖,可直接学习颜真卿的行书,如《祭侄文稿》。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就可向唐宋的其他大家学习,如陆柬之、欧阳询、苏轼、米芾、黄庭坚、赵孟頫等。一般来说明以后的书家先不学习。学欧柳的同学,一般会有板刻、呆滞等问题,所以可以学学褚遂良的楷书或米芾的行书化解一下。
【二】如何临帖: 临帖的顺序:笔画、部首、单字。笔画和部首的练习大约需要1-2年,在这期间,可以以写整个字的方法来练习笔画和部首,但一定要理清自己的侧重点,注意笔画的质量,对每个笔画都不要马虎应付,结构方面可放在次要方面。之后就是单字的练习,在前面有了一定笔画基本功之后,练习单字会进步较快,容易成型。单字大概要遵循每日一字的方法,一天最多只写一个字,力求把这个字的法则吃透,对于单字的具体技法,我建议大家观看田蕴章教授的《每日一题,每日一字》节目(当然也可以找我或协会其他人咨询),虽然他讲的是欧体的技法,但对楷书而言大同小异,楷书的技法基本是一致的,往往只是某位书家的临时处理和程度不同而已。
第三部分 后言
在《魏晋书风》一书序言中说到:在如今社会特别是文化领域时有浮躁与投机之象。由于金钱与权势的诱惑,许多人放弃了祖先留下的许多规则,去走“捷径”,通过关系获得中国书协会员的资格,进而自抬身价,百般宣传,以获得更多的名与利。也有很多人,为了掩盖自己基本功不足或者是想制造出某种社会影响力,或者是为了依附西方的美学新概念,而声嘶力竭地提倡“创新”,如当代书画名家范曾所说:评价书法的标准在于好坏,而不在于新旧。也有人打着“笔墨当随时代”而抱怨传统书法的法则过于繁复,应该“改革”,“简化”,结果他们却弄出来一套谁都看不到的西方美学。对此我借用闻一多先生关于写诗的一些论述,放在书法上也是一样的——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带着脚镣跳舞才跳的痛快,跳得好,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作诗的,才会感觉到格律的束缚,对于不会作诗的,格律是表现的障碍物,对于一个作家,格律变成了表现的利器。书法也是如此,只有不真正懂法则的人,才会说法则阻碍人性情的发挥,才会轻言“改革”,须知科学可以“改革”,书法是不可以的。像钟张羲献、欧颜柳赵、苏黄米蔡这样的大书家,严格的法则是他们的船竿,深厚的功力是他们船桨,驾以厚重的文化,悠然地在书法的海洋中扬帆起航、任其驰骋。